行政管理相关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07 17:3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政管理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实证研究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股份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研究和实践课题(李维安,2001)。股份公司最重要的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治理是基于两权分离基础上产生的委托-问题。Berle&Means 在1932 年提出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物,是基于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决策、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试图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问题。科克伦(Cochran)和沃提克(Wartick)在1988 年发表的《公司治理―文献回顾》一文中指出:公司治理问题是包括高级管理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它是一组规范公司相关各方的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对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现已成为经济学、会计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 R Scott(1992)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把盈余管理定义为,“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我国学者孙铮(1999)指出不管是通过什么手段,只要是生成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都叫盈余管理。当前,学界对盈余管理比较认同的观点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所实施的一种旨在粉饰公司业绩的行为。因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盈余管理是由公司高管层实施的,而高管层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高管层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也正是基于此,主要从股东、董事会及管理层等三个方面研究与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本文从股东、董事会及管理层等三个方面研究与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1)董事会与盈余管理。第一,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Jensen(1993)研究发现,与大规模的董事会相比,小规模的董事会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高级管理人员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Beasley(1996)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他认为随着董事会人数的增加,沟通、协调能力也会相应的增加,出现“搭便车”现象并引起决策效率低等问题,使得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减弱,这样会给管理层提供更大的操控盈余管理的空间。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1:董事会人数与盈余管理存在正相关性
第二,董事会独立性与盈余管理。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 ,董事会能否发挥其作用 ,关键在于董事会的独立性、公正性。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Beasley(1996)实证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能够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吴清华、王平心(2007)实证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即独立董事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也认为独立董事是公司从外面聘请且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士担任,独立董事们通常能够客观公正的评价管理层的业绩,不存在帮助高管层操控盈余的动机。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2: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性
第三,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董事长与总经理职位由一人兼任的情况,且情况还较为严重。Dechow 等(1996)实证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兼任,则存在盈余管理的情况,即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王建新(2007)实证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通常会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从而操控盈余,进行盈余管理。在我国,证监会规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将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也就是说,董事长与总经理两个职位合一,会使权力过于集中,造成监督约束机制缺失,从而削弱董事会的监督能力,给管理层操控盈余提供较大空间。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存在正相关性
(2)高管层与盈余管理。当今世界,公司股权日益分散、管理技术日益复杂,世界各国公司为了合理激励公司管理人员,纷纷推行了股权激励机制,其中让高管人员持股便是一种股权激励方式。从理论上讲,对管理者实行股权激励机制,有助于促使他们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但这首先需要管理层提供的会计盈余信息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司业绩,若不能保证这一点,高管层持股比例过多,反而会激发其进行盈余管理。且实际情况是若让高管层持股的比例越高,则其越能控制企业。这样,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越具有发言权,即权力会集中于管理层,显然给管理层提供了操控企业经营业绩的可能性。而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层存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他们必然会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通过操控盈余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4:高管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存在正相关性
(3)大股东治理与盈余管理。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虽然“一股独大”独大的情况有所改观,但是股权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一股一票”和“简单多数”通过的原则下,决定了少数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上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及董事选举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动机监管管理层以维护自身利益。因此,大股东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从而能够限制公司管理层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大股东的存在也会带来另外一种问题,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当大股东控制公司时,可能会操纵管理层,通过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损害小股东的利益。这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时,因无法对其行为构成有效约束而不利于公司治理。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5: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二)模型建立和变量定义 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DAt=?茁0+?茁1LNASSET+?茁2ROE+?茁3ALR+?茁i(i=4,5,…,14)INDUSTRYk(k=1,2,…,11)+?茁15BOD+?茁16ID+?茁17LZHY+?茁18TMT+?茁19OC+?着t
其中:(1)被解释变量:盈余管理。国外计量盈余管理采用应计利润分离法,即将应计利润分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而可操控性应计利润通常是公司能够操控的,由此,学术界将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在实际研究中,采用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就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的度量指标。而该模型也逐步在中国证券市场被采用。本文也正是基于此,拟采用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计算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修正的Jones模型表达式为:
DAi,t=TAi,t/Ai,t-1-NDAi,t/Ai,t-1
衡量盈余管理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等于总应计利润(TA)减去非可操纵性应计利润(NDA)。其中总应计利润(TA)=净利润(NI)-经营现金流量净额(CFO),即TA=NI-CFO。(2)解释变量。主要包括:BOD:董事会规模;ID:独立董事比例;LZHY: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两职合一取1,否则取0;TMT:高管层持股比例。OC: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3)控制变量:主要包括:LNASSET:上市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ROA:净资产收益率;ALR:资产负债率;INDUSTRYk(k=1,2,…,11)虚拟变量,如果为行业k则该变量取1,否则该变量取0,该变量用于控制行业因素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分行业的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能够有效衡量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且横截面数据优于时间序列数据。模型中所采用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来自于中国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该《指引》将上市公司分为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等,共13个行业,因金融业存在行业特殊性,将其剔除;另外,传播与文化业样本量过小(小于10),不适合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分行业回归,因此,也将其剔除,这样本文共将上市公司分为11个行业。基于此,本文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年度数据作为研究窗口,在对2010年度样本公司数据进行筛选过程中,遵循如下原则:(1)因计算操控性应计利润时,需要使用前一年度部分财务数据,因此剔除当年IPO公司,即当年度首次上市的公司;(2)研究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相关性模型中进行了分行业处理,以控制不同行业间的差异,分行业标准采用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3)剔除样本信息不全的上市公司。 根据上述样本筛选原则,2010年度共选取74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模型多元回归中变量所需的公司治理数据来自CCER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数据库,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本文实证研究部分,模型回归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模型中因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发现:(1)因变量。度量盈余管理程度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指标均值为0.00000004048,最大值0.64723、最小值-0.70461,表明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操控的空间较大;(2)董事会人数均值为5.73009,这表明符合我国《公司法》董事会规模5-9人的规定;(3)独立董事比例均值为0.65745,表明已经大大超过了证监会规定达到30%的规定,说明我国上市公司重视在董事会中设置独立董事;(4)样本中约有0.11的上市公司存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表明这些公司的董事会独立性较差,治理效率相对较低;(5)高管层持股比例平均值为0.07833,最大值0.771496835、最小值0.0000000279,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高管层持股比例偏低(均值7.83%),且各个公司间差别也比较大;(6)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值为3.67887,最大值8.19782,最小值5.48192,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较为严重;(7)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0.05764,最大值29.72547、最小值-28.20464;(8)资产负债率均值为0.58893,最大值41.93939、最小值0.017795,就整个上市公司而言,资产负债率比例较合理,接近0.5的合理范围。
(二)回归分析 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检验第二部分的研究假设,对回归结果分析如下:(1)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假设1没有通过检验。原因是可能在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董事会规模大,则其能够吸引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及具有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加入董事会,这样能够对管理层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2)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假设2得到检验。(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假设3得到检验。(4)高管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假设4通过显著性检验。(5)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假设5未被检验。该结论可能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操纵管理层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来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另外,在回归分析模型中选取的控制变量,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说明公司越大,越有能力或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净资产收益率(ROE)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越高,越有动机通过操控盈余即进行盈余管理,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选取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重点检验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人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高管层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间的关系,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盈余管理行为。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以下相关建议:(1)加大董事会改革,优化董事会监督效应。世界各国公司治理准则均把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而董事会治理效率高低关键在于董事会的人数、独立董事人数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等。根据前面回归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越大,盈余管理行为将会受到抑制,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可以考虑在董事会中可以增加一定数量的人数,将更多管理经验丰富、财务专业知识扎实的人员引入董事会,当然也应防止人员过度冗余;因实证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即设置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应该设置一定的独立董事,以便在抑制高管层实施盈余管理行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由实证结果知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即两职合一会消弱董事会的监督能力,高管层更容易实施盈余管理。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应该尽量避免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由一人兼任的局面,两职分开设置更容易在董事会内部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氛围。(2)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不能太高。由实证检验结果知,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应该考虑减少高管人员持股的比例,以便消弱高管层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3)避免股权过度集中。实证结果显示股权越集中,越容易实施盈余管理行为。当前,我国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后,“一股独大”的现状虽有改观,但在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过于集中,这样大股东会操控管理层实施盈余管理。签于此,需要对股权结构进行优化,也就是说要降低股权集中度,处理好大股东之间的关系,使大股东之间持股比例比较接近,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关系,并兼顾中小股东的利益,防止中小股东利益过度损害。
参考文献:
[1]杨清香、张翼、张亮:《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11期
[2]孙亮、刘春:《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制约作用――以所有权性质为背景的经验分析》,《金融评论》2010年第3期
篇2
关键词:竞争情报;知识;知识管理
分类号:F270.7
System of Adaptiv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He Shaohua Wang Peil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perty of knowledge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based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And it analyzes the behavioral barriers, process barriers and organizational barriers in activities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Then in order to conquer those barriers, it starts from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analyzes the methods and process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end, it studies the system of adaptiv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Keywords: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knowledge;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识管理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它在企业构建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类论文主要是研究企业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良性互动关系,研究如何利用知识管理的方法来提升企业竞争情报水平。将知识管理运用到企业竞争情报中去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课题,从1999年开始,才出现了这方面的研究。随着知识管理研究的升温,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1.竞争情报的知识属性
竞争情报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Intelligence”,而不是“Information”。Intelligence既有中文情报的含义,即经过分析的信息,又有智能的含义,即智力和谋略。情报是建立在数据、资料和信息等广义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如果用“金字塔”来形容情报、信息、资料与数据之间的关系,那么,情报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而关于知识,王知津认为“它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只有人们的大脑才能产生、识别和利用它。”[1]邱均平等人也认为:知识的“宿主”只能是人,而不是任何其它东西,知识通过人的能动创造性的发挥而产生,依附于人而存在。[1]从学术界对知识的认识可以看出,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虽然它要借助信息才能产生和传播,但其本质是智能。
对于情报与知识的关系,前苏联的米哈依洛夫认为,“情报就是作为存储、传递和转换的对象的知识”[2]。钱学森认为,“情报就是激活了的知识”[3]。可见,情报无疑是属于“知识”这个层次的,它不仅仅可以解读,而且一定是可供利用的东西,一定具有价值。“激活”在这个地方无疑强调的是情报的实效性。它的产生或识别一定需要人的加工或鉴别,使之产生符合人的需要的价值,否则就不成其为“情报”。所以,可以认为“情报”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其在实质上是“知识”的一种应用。为了阐明情报与知识的关系以及知识的增长模式,1967年,布鲁克斯曾为情报与知识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情报作用于知识结构的基本方程式:
式中:K [ S]为原有的知识结构,ΔI为吸收的情报量,K[S+ΔS]为新的知识结构。从公式中布鲁克斯得出结论:情报就是使人们的知识结构发生改变的那一部分知识。[4]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情报和知识在内容、产生过程及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内在的智能属性将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数据、信息、知识、情报的关系可用如1来表示。
情报的知识属性使知识和竞争情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竞争情报具有很明显的知识特性。首先,竞争情报是一种特殊的情报,是被激活了的信息和知识,是情报的产生和增值,所以竞争情报也属于知识产品的生成和增值,对知识增长有重要意义。其重要特征是活用信息和知识解决问题。因此也属于知识这个大范畴。其次,对于企业竞争情报人员直接从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等信息中分析、识别、并提取、整合出来的对企业决策有价值的那部分情报,我们可以视为就是 “显性知识”;而需要有经验的情报人员凭借自身能力对没有现成结论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挖掘继而综合合成得出“该怎么做”的结论的那部分情报,则是“隐性知识”,是经过人脑的复杂思考才能得到的东西。可见,竞争情报的内核是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的。最后,竞争情报的产生过程与知识的产生过程极为相似,都包括原始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成为信息,然后根据特定需要定制化地萃取和加工以将信息转化成为辅助决策的知识和情报。竞争情报的产生程序和知识一样,它是经过了数据、信息两个层次的提升后得到的,这说明竞争情报与知识这两者之间一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从本质上说,竞争情报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是对信息分析整合后获得的知识。竞争情报来自于信息与知识,同时又高于原有的信息与知识。
2.竞争情报障碍
目前,竞争情报虽然在很多企业都取得了成功,但在全球推广较慢。人们对“竞争情报”这一概念仍存有相当的戒意,误认为情报就是“间谍”,是违法的行为;将“情报”单纯地理解为“信息”。造成竞争情报在全球推广较慢的原因主要是斯欧德若斯・恩吉尼欧与菲利普・卡特赖特提出的三类障碍。斯欧德若斯・恩吉尼欧与菲利普・卡特赖特通过调研及采访众多大型组织的管理者发现,竞争情报工作中存在三类障碍,如图2所示:1、行为障碍,主要是由于管理者、决策者和调查者的行为特征而导致的障碍;2、过程障碍,这主要是由于信息分析过程特征而导致的障碍;3、组织障碍,是由于参与信息分析设计的团队的组织结构而导致的障碍。[5]
2.1 行为障碍
在行为障碍中比较明显的主要是验证性偏见和对硬数据的迷信。验证性偏见主要表现为决策者仅搜索能证实其现有观念的信息并常常忽略其他信息。而对硬数据的迷信并因而“成功地”分析获取的信息则容易导致创造性的缺失。这两种行为障碍是不同的。在验证性偏见中,既有信念或想法,虽然是错的,却与数据相符。而在迷信硬数据的行为障碍中,决策者却是为支持其观念而伪造数据。每个人通过获取的信息都可能感觉原来的信念确实是对的,虽然事实并非如此。而在后一种行为障碍中,决策者虽然意识到他们原有的信念和直觉与获取的信息不相符,但仍然选择忽视信息的存在。信息并不总是用于理解前景并验证任何想法。例如,一个高级营销执行官说过,他首先通过亲自进入市场并以顾客的身份创造性的理解问题,从而开始实行竞争情报,然后他进行市场调研以寻找事实根据。而且,任何与信息不相符的直觉都应该仔细盘查。
2.2过程障碍
过程障碍的表现主要是不成功的问题定义和调查刚性。信息分析过程的主要阶段是问题定义。可问题定义却容易由于情报的基本特征而被忽略,从而导致不成功的问题定义,影响竞争情报的分析过程,并最终影响竞争情报的实施效果。调查刚性是情报的另一基本特征。当针对正确的问题的正确的解决方案终于找到时,这些方案可能早已变的过时。企业的竞争环境变化很快,事物的发展变化也很快,这是一个“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代。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必须意识到竞争情报也必须是一个动态的、反复的过程,不能墨守成规。竞争情报是反复的,有时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甚至不能称之为是方案,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正如一些商业情报管理者所说,竞争情报没有开头和结尾,是一个无限持续的过程。因此,我们不应该把竞争情报看成是一个瞬间过程,而应该把它看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同样,信息搜索也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它也是反复和动态的。
2.3组织障碍
组织障碍的表现也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信息不对称的滥用和新进人员综合症。信息不对称的滥用可能是最难跨越的一种组织障碍。当一方有相关的信息却不与另一相关方分享时,信息不对称就产生了。信息共享的缺乏是这一种障碍的最通常的表现。信息不对称可能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却也可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例如,有时,公司面临数据挑战,然而两个地方给出的对同一问题的数据却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此,保障信息不对称的利益也是反对信息共享的原因之一,而这一原因却容易被急于进行知识和信息共享的组织所忽略。引进有新思想的人参与竞争情报固然好,但有时新进人员也可能会给组织带来危险,因为他们只希望得到新发现,因而采用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方法和做法而忽视了老方法也有可取之处。保持与过去的连续性是组织竞争情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并不是说不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与过去分道扬镳,而是说组织应该关注历史背景,注意吸收老方法的有益之处。
3. 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工作
从以上竞争情报障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竞争情报工作产生障碍的最主要原因是知识的缺乏及不恰当使用。在行为障碍中,决策者是从数据直接到决策的,而没有先将数据转换成知识再决策。在过程障碍中,管理者不了解知识和情报的特征,从而导致了不正确的问题定义和研究刚性的产生。而在组织障碍中,由于知识共享的缺乏而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及新进人员的盲目行动。而要克服以上的竞争情报障碍,就必须吸收知识管理中的有益思想,将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整合起来,从而帮助企业培养可持续竞争力,如图3所示。竞争情报所收集的信息和知识,需要借助知识管理,才能在合适的时间,以最恰当的内容传递给最需要的人;知识管理需要借助竞争情报,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和知识,使之融人到组织内部的知识中,从而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6]。国内外凡是成功的企业,也无一不是借了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之力,无一不是实现了竞争情报与知识关联管理的整合。
3.1融合知识管理方法的竞争情报工作方法
竞争情报研究是知识管理模式在企业竞争中的具体化表现,其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工具与方法。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竞争策略的信息分析,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评估关键的发展趋势,跟踪正在发生的企业环境变化,分析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能力和动向,从而制定正确竞争策略,协助企业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竞争情报是一种信息方法,也是一个信息过程,同时又是一种信息结果,它与企业知识管理目标是一致的。一般来讲,竞争情报过程包括5个主要步骤:规划与定向、信息收集、信息加工、情报分析、情报传播。企业通常对以专利、科学发明、技术资料、根据需求的可获得的文档资料、定期报告、定期或不定期的书面、口头汇报、时事通讯、企业内部的电子数据库等形式存在的显性知识进行管理。为知识管理服务的竞争情报活动将其重点放在知识的获取方面,因此,竞争情报的分析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创新。企业惟有通过知识创新,才能将组织知识链中的员工智能加以整合,即对企业员工的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从而实现竞争情报的有效利用,促进企业的知识共享,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效率,最终聚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融入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工作流程
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在工作内容和方法上有一些交叉与互融。例如,竞争情报中建立数据库,实际上融入了知识管理中“显性知识有序化”的思想;竞争情报中为了提高企业情报人员的分析能力,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竞争情报组织研讨班,在研讨班上了解和讨论特定竞争对手的情况,是知识、信息的转移和共享;竞争情报常用方法中的市场信号分析和定标比超,实际上是隐性知识的挖掘或显性知识的利用。而知识竞争条件下的竞争情报,不仅仅是竞争数据的收集或者是对行业数据、竞争对手的分析,而且还会作为企业的一项核心能力,通过对有关竞争对手、竞争环境和竞争策略信息的收集、分析,最后生成关于企业机会和威胁、长处和弱点的新知识-情报,并制定出能够发挥企业优势和长处的经营战略。竞争情报从其起点到最终结果都与显性知识管理相一致,可以说竞争情报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显性知识管理。因此,竞争情报的工作流程可以融入知识管理的因素,如图4所示。竞争情报的某些成果(各类分析报告)只有通过知识管理途径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7]。反之,一方面,竞争情报的活动结果可以作为正反面案例积淀为企业的知识,丰富知识管理的内容;另一方面,围绕企业知识管理所开展的竞争情报活动,有利于企业制定相宜的知识管理实施方案。在这种互融关系中,企业知识库起着互融引擎的作用,协调这两种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3.3基于知识管理的适应性竞争情报系统
许多的商业应用中的问题都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而适应性则能使企业能动态的适应问题特征并适应变化的环境。采用计算情报技术处理数据促进了适应性竞争情报(adaptiv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的应用。适应性竞争情报侧重于处理数据的语义信息,数据是商业应用的促进力。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因特网上可获取全球数据,不同数据库相互连络,这些导致人们不仅要求以句法的方式处理数据,还要求通过新技术从语义上处理数据,比如,处理不完整的、不确切的、多余的、动态的和错误的数据。如图5所示,适应性竞争情报系统关注企业的所有相关面,特别是关注商业输入(business input)和输出(business output)。商业输入指的是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数据;而商业输出指的是采用方法而得出的能转换成改善企业各个方面的企业程序问题知识和问题的解决方案。从问题和数据到最优解决方案的主要工作是数据挖掘或数据分析和最优化工作[8]。
而基于知识管理的适应性竞争情报系统的设计思路就是在融入了知识管理思想的竞争情报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应用借鉴了知识管理方法的竞争情报工作方法,运用智能数据管理技术建成一个以知识管理为基础、信息搜集为手段、适应性情报处理为核心、情报推送为目的的适应性竞争情报系统。系统组成结构见图6所示。
如图6所示,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适应性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集情报采集、管理、分析、、服务、共享为一体的智能系统,可以完成对企业自身竞争力、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的实时监测,同时具有高度智能的信息聚类、个性化信息定制、高效率的智能情报检索、信息推送等功能。情报人员可以通过企业内联网和因特网采集企业内外部情报信息,在知识管理机制的作用下,采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如:利用自动分类工具进行自动信息群体识别;利用数据处理引擎工具实现概念分析、内容提取、概念模式识别、相关度计算、全文检索等智能数据处理功能;利用用户管理服务器实现用户信息自动建档、档案搜寻、档案分析、档案实时自动更新等功能,实现用户信息个人定制的管理,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智能化数据管理层能够按照使用者的指示独立地搜集信息,并在此过程中自我学习,具有自主性、目标驱动性、连续性、能动性等特点.可以在较高程度上去分辨、识别、理解预期用户的需求及其特征。
4.结语
情报与知识具有内在的联系。情报具有知识属性,这使得竞争情报也含有知识属性,从而使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紧密的联系起来。竞争情报工作中存在三类障碍:行为障碍、过程障碍、组织障碍。这三类障碍延缓了竞争情报工作的推广,消弱了竞争情报的效果,并在企业中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为克服竞争情报工作中的三类障碍,竞争情报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其知识属性,与知识管理进行整合,最终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适应性竞争情报系统。
参考文献
[1]秦铁辉, 晏创业, 王琳.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互动关系[J]. 情报科学,2004(7): 780-784.
[2]谢建. 竞争情报的知识属性[J]. 现代情报, 2006(2):19-22.
[3]张婧. 论竞争情报的知识属性及其管理[J]. 价值工程,2005(7): 83-86.
[4]严怡民.情报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3: 46.
[5]Theodoros Evgeniou, Phillip Cartwright. Barriers 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3 (3): 293299.
[6]沙淑欣.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构建[J]. 图书与情报, 2005(1): 46-49.
[7]李新峰. 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整合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战略[D]. 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4: 35.
[8]Thomas Back. Adaptive business intelligence based on evolution strategies: some application examples of self-adaptive software[J]. Information Sciences, 2002, 148(1): 113121.
[9]汪路明. 基于知识管理的智能化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6(2): 216-219.
[10]汤坚玉, 袁夫捷. 基于竞争情报的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研究[J]. 管理科学文摘, 2006(7): 17-19.
[11]季晓林. 竞争情报与企业知识管理[J]. 中国信息导报, 2004(9): 46-48.
[12]惠志斌. 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竟争情报研究[J]. 情报杂志, 2006(5): 97-99.
[13]李会明, 贾双苗. 简论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4(6):44-47.
[14]张婧. 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J]. 情报杂志, 2005(3): 20-22.
[15]薛克香. 论竞争情报与企业知识管理的互动关系[J]. 情报杂志, 2004(4): 65-66.
[16]J. H. Powell, J. P. Bradford. Targeting intelligence gathering in a dynamic competitive environ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0, 20(3): 181-195.
[17]Daniela Grigori etc. Business Process Intelligence[J]. Computers in Industry, 2004, 53(3): 321343.
作者简介
篇3
根据财政部1997年第3号公告,现就财政部门办理1997年凭证式国债发行的有关事项规定如下:
一、发行条件
1.1997年凭证式国债(以下简称“凭证式国债”),分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三种期限发行,其中:二年期凭证式国债,年利率8.64%;三年期凭证式国债,年利率9.18%;五年期凭证式国债,年利率10.17%;三种期限的凭证式国债均不计复利,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逾期不加计利息。
2.凭证式国债全部面向社会发行,以100元为购买起点,购买金额超过百元的应为百元的整数倍,投资人从购买之日开始计息。
3.凭证式国债可以记名、挂失,但不上市流通。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变现时,可随时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付。三种凭证式国债持有时间不满半年的一律不付息;持有时间超过半年的,按以下规定分别计付利息:
(1)二年期凭证式国债持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年利率5.40%计付利息;满一年不满二年的按年利率7.47计付利息;满二年的按年利率8.64%计付利息。
(2)三年期凭证式国债持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年利率5.40%计付利息;满一年不满二年按年利率7.56%计付利息;满二年不满三年的按年利率8.01%计付利息,满三年的按年利率9.18%计付利息。
(3)五年期凭证式国债持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年利率5.40%计付利息;满一年不满二年的按年利率7.56%计付利息;满二年不满三年的按年利率8.01%计付利息,满三年不满四年的按年利率8.55%计付利息;满四年不满五年按年利率9.27%计付利息,满五年的按年利率10.17%计付利息。
以上各期限凭证式国债提前兑取时,按兑取本金的2‰收取手续费。持有期满兑付时不收取手续费。
4.财政部门办理凭证式国债的发行从3月1日开始,5月31日结束。各经办单位对在发行期内已缴款但未售完及购买者提前兑取的凭证式国债,仍可在原额度内继续发售,但严格禁止超发。继续发售的凭证式国债仍按面值售出,其持券期限从投资者购买之日起计算,二年期凭证式国债利息最长计算到1999年10月20日止,三期凭证式国债利息最长计算到2000年10月20日止; 五年期凭证式国债利息最长计算到2002年10月20日止;持满规定期限兑付的,逾期均不加计利息。
二、发行方式
1.财政部门办理凭证式国债的发行,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由各省级国债管理(推销)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债办”)组织财政部门所属证券公司和地(市)、县国债服务部(以下简称“经办单位”)面向社会个人发售。严禁跨系统委托其他金融机构或单位分销或代销凭证式国债。
2.凭证式国债采取填制“1997年×年期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以下简称“收款凭证”,格式附后)的方式发行,收款凭证一式三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债办组织印制。开具“收款凭证”时,除注明投资者身份证件号码外,还应明确注明期限、到期利率等内容。严禁使用“国债代保管单”销售凭证式国债。
3.凭证式国债发行手续
(1)投资者购买凭证式国债时,应填写“1997年×年期凭证式国债认购单”(以下简称“认购单”),认购单上应详细注明姓名、身份证号码、购买金额(面值)等内容,连同购券款交经办人员。
(2)经办人员审核无误后,填制收款凭证一式三联。购买人需要留印鉴的,在收款凭证第一、三联加盖购买人印鉴(或签字),并在认购单上抄录收款凭证编号(代帐号),加盖经办人员名单,交复核人员。
(3)复核人员对认购单、收款凭证记录的内容以及现金数额复核无误后,在各联上加盖复核人名章,在收款凭证第二联上加盖“凭证式国债发行专用章”。收款凭证第二联交购买者,认购单及收款凭证第一、三联由经办单位留存。
(4)每日营业终了,根据当日开出的收款凭证第一联(认购单作附件)编制汇总记帐凭证,据以记录有关会计帐目,逐笔登记“1997年×年期凭证式国债(卖出)序时登记簿”。依据收款凭证第三联作卡片专夹保管备查。
(5)本文第一条第4款规定的再次卖出的操作手续比照上述发行手续办理。为了切实加强本期国债发行的监管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应对所属经办单位的发行及再次卖出业务进行检查,严禁超发。
4.凭证式国债兑取手续
(1)在持有期内,购买人提前兑取时,应持收款凭证(第二联)和证明本人身份的有效证件到原经办单位办理,原留有印鉴的,持单人应在收款凭证(第二联)上加盖原留印鉴。经办单位根据收款凭证(第二联)编号抽出原卡片(第三联),将有关内容核对相符,按本办法规定计算应付利息。
(2)经办人将“兑付日期”、“适用年利率”、“实际持有天数”、“应付利息”等填入收款凭证第二、三联(套写),并加盖“付讫”戳记,核对无误后将应付本息交购买者,留存收款凭证第二联。
(3)营业终了,依据收款凭证第二联编制汇总记帐凭证,记录有关会计帐目,逐笔登记“1997年×年期凭证式国债(买入)序时登记簿”。第三联继续留存备查。
(4)凭证式国债到期还本付息时,比照上述提前兑取操作手续办理。
5.发行期结束后,凭证式国债业务转为各经办单位“自营国债业务”,投资者提前兑取的,由经办单位支付本息做买入国债处理,再次卖出做卖出国债处理。再次卖出的凭证式国债到期兑付时,利息按分档利率计付。
三、发行款的缴纳及上划
1.凭证式国债发行款的上划,采取分次缴款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债办分别于3月31日、4月30日和5月31日(含本日)前,将发行款以电汇的方式缴入财政部指定帐户(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债办汇出款项的时间为准)。
收款单位:财政部国债司
开户银行:人总行国库司会计处依据凭证式国债不同期限,发行款缴款帐号和汇款用途有所不同,其中:
二年期凭证式国债:
帐 号:0215001-9702-2
汇款用途:1997年二年期凭证式国债发行款
三年期凭证式国债:
帐 号:0215001-9702-3
汇款用途:1997年三年期凭证式国债发行款
五年期凭证式国债:
帐 号:0215001-9702-5
汇款用途:1997年五年期凭证式国债发行款
2.各地财政部门对经确认的凭证式国债发行数额应保证按期完成,并按照确认的发行数额掌握发行进度并缴纳发行款。如发行量小于应缴金额,应用自有资金补齐差额。财政部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债办按照本文第三条规定的缴款日期实缴发行款金额,分别从3月1日、4月1日和5月1日开始计息,二年期凭证式国债于1999年、三年期凭证式国债于2000年、五年期国债于2002年到期时,财政部按各次实际缴款数额分次拨付兑付本息。
四、发行费的拨付及使用范围
1.凭证式国债发行费为实际发行额的6.2‰,财政部每次收到发行款后5日内(节假日顺延)将发行费拨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债办,各经办单位的发行费由国债办分配。
2.凭证式国债发行费和到期前购买者提前兑取时收取的手续费,主要用于该券种发行中的宣传、凭证的印制和调运、会议、培训、零星设备的购置以及优秀工作人员的奖励。
五、报告制度
为便于掌握发行进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应将本地区累计发行数额汇总后,于每月上、中、下旬分三次向财政部报送旬报各一份,其中写明各种期限凭证式国债的发行额度,并同时抄送同级人民银行一份。
六、凭证式国债经办单位会计核算办法,比照1996年凭证式国库券办法办理。
篇4
Abstract: This topic carries on the investigation to the Wuxi partial health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 133 health technical personnel though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dition, understood the health technical personnel the pressure which arrives in the sensation originate, the response way as well 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rry on the stress management to it the actual resul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t present the technical personnel are withstanding the varying degree, the different angles pressure burden, nee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 to implement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positively, displays the stress management the function.
关键词:压力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卫生科技人员
Key words: Stress manag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ealth technical personnel
作者简介:
秦秋萍,女,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高级政工师,N学历,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江苏无锡 214063
魏利,女,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助教,硕士,主要研究领域:西方,江苏无锡 21406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无锡市卫生系统政研会"当前卫生科技人员思想现状和思想政治工作调查"课题研究成果。
作为经济发展迅猛走在长江三角洲和全国城市发展前列的无锡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卫生事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无锡卫生正在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战略,瞄准一流目标,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这对卫生科研单位的卫生科技人员工作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科研人员工作节奏更快,工作压力加大。本课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市部分卫生科研单位的卫生科研人员在压力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作些探讨,力图探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卫生科技人员的工作压力进行有效管理,缓解、减轻卫生科研人员的压力,提高他们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激励其更好地投入卫生科技工作,为实现卫生事业跨越发展作出贡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的问卷调查得到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所和我所卫生科技工作者的大力协助配合,共发出问卷155份,回收133份,回收率达85.8%;其中有效问卷率达98.5%。
本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综合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情况。问卷选项设置重在测评调查对象感知到的压力来源及其反应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进行压力管理的实际效果。调查结果经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7进行数据汇总。调查辅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
二、调查结果阐述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1所示)
(二)调查对象思想状况的具体考察
1.压力感知状况
在调查对象中,认为目前生活状态平稳,工作和家庭能和谐兼顾的有60.6%;在感觉生活步调紧张的有39.4%。其中,有92.2%的人员“因工作压力大而疏忽了家庭责任”,而有7.8%的对象则与此相反。可以看出,受访对象中有过半人数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抱有满意的积极评价,但能切身感受到工作或家庭压力的卫生科技人员仍占相当份额,其中感觉生活步调紧张的女性占女性总量的93.8%。
2.压力源指标
(1)工作状况
在考察受访对象所承受的工作压力的细化指标时,问卷重点设置了如下三个方面:
科研软件压力。关于对软性科研条件的现实评价,问卷设置了两个选项:①亟需深度进修、专业培训等以提高科研能力;②专业技术信息渠道相对有限,资源获取困难。统计结果显示:在对此有需求的群体中,选择①的占36.7%,选择②的占20.8%,42.5%的对象认为两者兼而有之。
组织氛围压力。在感受到工作氛围压力的受访对象中:认为“人际关系复杂”者占48.4%,苦恼于“缺乏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者29.0%,认为两者兼而有之的22.6%。
工作效果压力。由于卫生科技人员的工作具有特殊性,他们在工作效果(主要是科研成果)方面有独特感受。虽然过半数的受访对象对此没有显性感受,但在余下人员中仍有70.5%表示“科研进展遭遇瓶颈,成果差强人意”,有18.2%对目前的科研劳动付出与物质回报之间的比例不满意,对上述两项均感受到压力的对象有11.4%。
(2)收入水平
受访对象中,表示对目前的收入水平比较满意的人员占据56.2%。其余人员中,有近93%虽不满意目前的收入水平,但尚抱有正面展望,有约7%考虑另谋他处以期改善收入。
经进一步考察发现,在感受到生活状态紧张的群体中有64.7%坦承自己对当前的收入水平不满意,更有7.8%的人表达了另谋别处的潜在意图。可见,科技人员的收入状况直接影响其生活状态,收入问题确实是科技人员压力源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3)科研考核
面对单位制定的科研考核奖励制度,受访对象呈现出显著的认知差异:有62.5%的调查对象对科研成果考核持期待态度;有26.8%的人员表示“一开始有些情绪,但实施一段时候后得到个人能力和物质报酬等收益”;还有10.7%的对象面对实施考核感受到的“只有沉重的工作压力”,并催生出“也许会另觅机会”的想法。
当这一问题与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年龄、学历、职称等基本情况结合后,选择呈现出如下结果:(单位:%)
3.心理压力反应
面对上述压力来源的作用,调查对象的心理压力反应总体上呈现出橄榄状的自我认同度结构:有73.6%的受访对象认为自己能达到或基本达到工作考核要求;有23.2%的对象对自我评价较高,认为自己做到了尽职尽责,而且工作成绩突出;另有3.2%的人员自我评价偏低,坦言自己“距离考核目标存在不足,勉强开展工作”。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压力管理中的成效考察
问卷的第三部分考察了当前卫生科技人员的思想政治状况,其中着重了解了目前卫生科研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压力管理中的实效。
1.对压力源感知敏锐
得益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卫生科技工作者具有较好的环境感知和自省能力。此次调查发现,卫生科技人员的上述特点也体现在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潜在压力来源的感知上。有81.7%的人不同程度地主动关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和重大社会新闻,其中首要关注此内容的人占66.4%。有16.8%的人更关注卫生事业和本单位的发展动态。还有21.4%的人员首先将时间精力投放到专业内的前沿理论和科研成果动态。
2.压力自我管理主动
基于职业特点,卫生科技人员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进行自我压力管理有较高的主动性。统计发现,调查对象均有良好稳定的思想政治学习习惯(订阅报刊杂志、收看固定的电视频道、上网浏览等),有53.4%的对象其教育渠道最青睐新兴媒体,另有50.4%的人选择了“单位党团组织开展的理论学习活动”或“与他人的日常交流”。
3.对压力管理成效的认可度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91.3%的对象认为“个人精神信仰和单位的精神氛围(如凝聚力、组织文化等)塑造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6.3%的人员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没太多意义,碍于某些原因(如党员身份)才参加”。后者群体虽不能正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却不能回避思想政治教育对某些外在压力(如组织和同事对其党员表率的要求)有一定的疏解作用。
三、讨论和对策
(一)卫生科研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在压力管理中的不足
此次问卷调查反映出当前卫生科技人员的思想状况总体情况比较稳定,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但也反映出在压力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
1.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的压力管理意识淡薄
在此次调查中不难发现在面对因工作或家庭带来的压力时,卫生科技人员更多选择的是一种自我压力管理,比如运动健身、影音娱乐、旅游参观等。这些选择固然在短期内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情绪,但不能根本解决压力源,这在前文数据中得到印证(在感觉生活步调紧张的群体中,有31.4%的人因为收入或科研任务压力甚至有另谋他处的考虑)。前文所提及的来自组织的压力源能否合理发挥绩效作用靠科技人员的一己之力难以左右,它们需要相关机构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的积极作为。而调查反映出的当下现实恰恰从侧面凸显了当前卫生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在对科技人员进行压力管理的意识不够强烈。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活动
在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可能展开的压力管理内容(不定项选择)中,不同的调查对象表达了各自的偏好。有26.0%的人最为推崇“依托卫生科研优势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有38.9%的人认为“党团组织开展的各主题实践活动”最为有效,另有71.8%的人希望加强对“优秀人才的科研成果和人格魅力”或“本行业本单位的发展成就和前景”宣传。这直观地表达了卫生科技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诉求:由高屋建瓴的理论落实到到生动真切的工作中,从会议室回归到社会大众中。这种诉求同时也反映出卫生科研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所拘泥。
3.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多言语输入少双向互动
对教育的效果而言,恰当的教育形式能事半功倍。在考察受访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期望时,多达77.9%的人做出了两项及以上的选择。这些选择涉及①党团内理论学习、主题活动等方式;②单位网站信息宣传、内部工作简报传阅、海报宣传栏等;③组织观赏主题影片(如政教片、纪录片、历史题材的电影等);④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历史纪念馆、博物馆、红色旅游等);⑤文体比赛(积极的体育项目竞赛、红色歌曲比赛、主题征文、读书心得等)。其中,对③④⑤等相对生动实际的教育形式的期望多达84.7%。这种期望既是教育对象的潜在要求,也反映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偏重言语输入,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有22.9%的人认为本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常规方式偏多(比如开会、写汇报等),疲于参加,气氛不够活跃,教育效果一般”。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压力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建议
卫生科研单位作为民生事业建设的承载者,彰显着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这决定了卫生科技人员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这在有形无形间给他们带来了无法回避的压力,也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的压力管理意识
卫生科研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发挥出压力管理的作用,真正成为卫生科技人员的“精神避难所”。
在面对组织压力时,卫生科技人员难以有凌驾全局的心态和行动来调适这些压力,因此,问题的合理解决必然需要依赖相关机构和组织。问卷也真切地反映出受访者对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及其工作在压力管理方面的高度期望。俗语道:有需求才有市场,思想政治工作亦是如此。可见,卫生科研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承担起组织压力管理的职能是势在必行的。
个体压力(如夫妻关系、子女教育、住房、老人赡养等)也实际地深刻影响着卫生科技人员的工作角色。众所周知,卫生科技工作很特殊,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间精力大量投入,具有较高的创新要求和科研成果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对卫生科技人员的精神状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他们的后顾之忧能否解决好势必影响其工作状态。作为员工的“贴心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也有责任关心和帮助卫生科技人员实施个体压力管理。
2.科学实施压力管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化
(1)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应勇于担当压力源头控制者
如问卷结果所反映出来的,在面对单位制定的科研考核制度时,卫生科技人员群体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思想波动。这种波动不是缘于考核制度有或无的区别,而应当是一种关于考核制度的心理预期与现实结果之间的认知差距。这种差距愈大,卫生科技人员的负面情绪愈浓,负效压力也愈大;差距愈小,卫生科技人员的思想冲突愈小,有效压力就愈多,制度的实施效果也将愈佳(见图二)。卫生科研单位应充分了解卫生科技人员可承受的有效压力范围(压力阈值),以合理制定相关制度,为他们设置恰当有效的压力源。那么,这个重要的基础工作应当赋予谁呢?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责无旁贷。
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如何科学控制卫生科技人员的压力源头?①宏观把握压力概况: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可充分适时地利用相关课题写作、专题调研、主题学习等活动直接或间接考察本单位人员的思想、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总体状态,进而整体把握卫生科技人员群体压力状况。②明确压力阈值:压力阈值的定位可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牵头、专业心理测评机构协助的方式,以压力标准测试结合通行的压力测试手段得到准确的压力阈值。以此为单位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并保证卫生科技人员的工作压力水平有助于工作绩效。
(2)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应积极实施压力反应管理举措
当上述压力源头的作用超越压力阈值时,即当压力水平过低或过高时,卫生科技人员均会出现精神低落、工作懈怠、科研进程迟滞、创新积极性低下等状况。此时,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必须在位,“在其位谋其职”,建立压力疏解机制,实施压力反应管理举措。
当有效压力值走低时。卫生科技人员担负的有效压力不足将导致其科研投入不积极、创新动力不充足、易满足于以往的科研成绩,进取心低迷,缺乏积极的职业规划等。此时,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可采取以下压力管理措施:①个别科技人员谈话,了解其内心隐情并积极促进解决;②卫生科技人员专题座谈,凝聚群体向心力;③开展优秀卫生科技人员成果及其人格魅力的宣传、学习活动,激发工作积极性;④组织卫生科技人员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加深对卫生事业的热爱等。
当负效压力值走高时。卫生科技人员感受到的过重的压力水平将可能导致他们违背科技工作规律而催生不当学术行为或不能正视科研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卫生科技工作渐失热情甚至有职业倦怠情绪,更为严重的可能会产生扭曲的自我认知等。此时,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应当有力度地采取以下压力管理措施:①充分进行上下级沟通,帮助卫生科研人员正确认识组织所分配的任务、该任务的难度以及遇到困难时组织会给予什么样的帮助支持;②借助专业机构之力开展压力培训,以科学、权威、有效的方式协助卫生科技人员合理疏解负效压力;③以具体工作表达组织关怀,如对卫生科技人员生活细节的温馨提示等;④组织卫生科技人员为单位工作进言献策,倡导分阶段、跟踪式的科研考核办法。
(3)思想政治教育可尝试压力管理方式多样化
在实施上述压力管理时,目前的卫生科研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应开拓创新,以多样化全方位的压力管理方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①继续发挥常规方式的优势作用。调查发现,目前的卫生科技人员对组织生活、理论学习、主题实践等常规方式仍有较高的认可度。这说明这些方式确实能加深他们对于各方压力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卫生科技人员提升压力耐受度,在当前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效果。
②充分重视信息化媒体对卫生科技人员的压力疏解作用。前文的问卷分析明确表达了网络等信息化媒体对于卫生科技人员感知压力、疏解压力的重要影响。因此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重视起网络等新兴媒介的重要作用,积极尝试在各类“工作关系群落”搭建交流平台。
③以人性化的压力管理传达关爱。卫生科技工作内含着来自社会公众和职业本身的双重奉献要求,面对这些要求,大部分卫生科技人员确实也以实际行动无私奉献了许多。然而,过度的情感和精力付出也为他们遭遇情感萎缩或职业倦怠埋下了隐患。因此,卫生科研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应该扮演起“施爱者”角色,让卫生科技人员切身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如:定期的福利旅游、定期的健康体检、工作场所的人性化提示和设施等。这样既能满足卫生科技人员对组织关怀的渴望,又能提高他们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激励其更好地投入卫生科技工作,为实现卫生事业跨越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272
[2]付冷冷.知识员工的压力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3(2):96-98
篇5
关键词:内部控制;绩效预算;风险点
一、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概述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受经济衰退影响,公共财政赤字持续,政府也面临着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管理危机,美英各国为应对该问题,推行了以绩效评估为主的预算制度,绩效预算管理的理论应运而生。
所谓的绩效预算管理是指政府和财政部门根据政府绩效管理原理,对负有公共受托责任的部门,就经常性拨款采用的绩效拨款和绩效评价制度,它主要包含绩效指标设定、绩效预算编制、绩效预算执行和绩效预算评价四个环节的内容。
实施绩效预算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重要意义,它将绩效作为预算的起点和导向,使得绩效和财政资金的分配紧密结合,能够有效的调动预算单位的积极性,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
二、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绩效预算管理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与单位的内部控制在管控目标、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等方面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因此内部控制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起到较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一)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克服绩效预算中的管控缺陷,促使绩效预算管理更具有科学性
由于内部控制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它能够有效识别绩效预算实施过程中的内部和外部风险,促进绩效预算管理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内部控制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规范和完善,从而实现由内部控制对绩效预算的动态监控。
(二)内部控制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内部控制对单位预算编制过程中的编制方法、预算指标内部分解批复和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项规定,能够有效促进各部门的财权与事权的匹配度,提高各部门职责的履行和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评价具有促进作用
绩效预算评价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之所以能够对其具有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内部控制对于预算执行结果的真实性提供了保障,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对预算执行结果产生了积极影响,从而从侧面为绩效评价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三、从内部控制的视角看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关键风险点
由于绩效预算管理目前处于改革和试点范围阶段,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说,即存在较多的控制风险。笔者通过总结,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风险点:
(一)绩效预算指标设置中的风险点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预算时存在指标设置不科学的风险。绩效预算指标设置不科学主要体现在指标设计不全面,无法统一,从而导致在设置指标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批评,无论指标细化到何种程度,总有不适应实际情况的问题,造成在设置评价指标时存在评价指标不科学、失效的风险。
(二)绩效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风险点
行政事I单位在绩效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有:
1.预算编制过程不够公开透明的风险。
IMF对于财政透明度的要求是“政府应该在明确界定其角色和责任、确立清晰的财政管理的法律和行政框架的基础上,向公众提供关于过去、现在和将来计划的政府财政活动的全面财政信息,并将对公众的承诺反映在公布的财政信息中,公开全面、可靠的预算报告等”。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由于没有准确、真实的信息反馈,我国目前绩效预算在编制过程中无政策依据和经济基础,公众也无法对预算编制实施有效监督,因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以资金为重点,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预算编制与执行、资产管理等经济活动脱节,预算编制透明度不高。
2.绩效预算资源分配效率偏低,预算资金浪费的风险。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重总量轻分配,因此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以短期预算为主,没有对资金项目的远期规划进行统筹考虑,从而导致预算资金被应用于短期投机性项目中,而一些中长期资金不能在执行中落实到具体项目中,导致绩效预算资源分配效率偏低,预算资金浪费严重。
(三)绩效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点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是:不按照绩效预算规定的指标和标准执行,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随意,存在超预算、挪用预算资金的问题,影响绩效预算的严肃性;没有建立绩效预算执行分析制度,造成预算执行进度不合理,存在过快或者过慢的风险。
(四)绩效预算评价中的风险点
绩效预算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是:对绩效预算评价重视度不够,导致绩效预算评价缺乏约束力的风险;对绩效预算的评价结果应用度不够,导致绩效预算管理缺乏监督的风险。
四、如何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控制上述风险
正因为在实践中部分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缺乏对上述风险点的控制,从而导致绩效预算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那么在实践中,如何通过内部控制建设将绩效预算管理工作相互联系起来,使得二者取得相辅相成的效果呢?笔者以自身所在单位的实践为基础,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设置完善的项目支出绩效指标框架体系,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控制基础
完善的项目支出绩效指标框架体系能够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提供相应的控制基础,从而使得单位在进行绩效预算管理时能够以内部控制制度为管理准则,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以笔者所在省份为例,通过建立项目管理共性指标等39个绩效指标框架,并对每个指标通过产出指标(定量指标)和效果指标(定性指标)进行细化,从而使得绩效指标框架体系较为完备,为内部控制的实施夯实了基础。
(二)统一绩效预算支出项目,改进预算审核方式,提高绩效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和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统一的绩效预算支出项目能够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实现各项预算的统筹衔接,从而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科学、高效,从而更有利于内部控制对绩效预算编制的管控。
传统的预算审核主要以直接审核项目为主,绩效预算审核应当以绩效目标指标为审核前提,所有预算项目均从项目库中提取,未入库项目不安排预算,对每个项目从预算编制、调整细化、资金拨付、监督评价、财务核算,实行全程跟踪管理,打通预算管理链条,实现对绩效预算的全过程管控和监督。
只有建立了统一的预算支出项目和实行了科学的预算审核方式,才能有效提升效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和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建立严格的绩效预算执行审批和分析制度,严格管控资金支付
绩效预算执行应当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每一项执行申请都应当经由归口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审核和审批,对于重大的预算支出项目还应当实行联签制度,有效防范舞弊行为;建立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及时分析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控制预算进度;预算执行中对于资金支付业务要建立严格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制度,保障预算资金的安全性。
(四)提高对绩效预算评价结果的应用,加强绩效预算管理的监督作用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提高对绩效预算评价的重视程度,改变以前的预算资金控制模式,将按预算申请拨付模式改变为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使用挂钩,从而提高绩效预算评价结果应用的积极性,督促各单位规范预算资金使用。
五、结束语
绩效预算管理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如何在实践中将其与内部控制相结合,使二者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内部控制对于风险的管控角度对绩效预算管理进行分析,并将二者融会贯通,将内部控制应用于绩效预算风险的管控,以期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明园.我国地方政府绩效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04.
[2]米昂.政府绩效预算改革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06.
篇6
关键词:高校寝室管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95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力推进并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时代的主流,是关系到高校能否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优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理论教育以及日常管理教育,前者属于提高素质教育的渠道,后者则属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基地。寝室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部分成为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相关文献有提出要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时效性的方法及途径,学校教室以及和大组织要将管理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区,科学的寝室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有利于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2 国内外寝室管理现状对比
对于国内寝室管理模式,它多数是受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他们将学生置于被动体的位置,禁止学生夜不归宿,严禁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打着要实现强化有序培养人才规范统一目标的旗号,殊不知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不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国内寝室的床位分配的标准是按照专业来分配,相同的专业都分到一个宿舍,虽然有利于寝室的管理,但是却从根源上减少了学生在各大学科的自由交流与学习进步的机会,只是将视野停留在了本学科上。而对于国外的寝室管理模式,它将学生置于主体的位置,提倡学生自由发展,即社会化管理模式。他们中的好多高校都不设有专门的公寓管理区,也没有专门的行政人员去管理,学生所居住的公寓都是自己自由租住,学校也没有那么多的栅栏,让学生完全成为社会人,很早的适应社会,所以这就是在国外我们很少听到大学生因为毕业融入社会不佳而选择自杀的案例。为了体现自由化,相比与国内国外的寝室不以学科与专业作为分界,而是一个寝室各大学科专业人士都有,更加方便他们在学术上的交流,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也为学生个人营造了独立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交友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积累了经验。所以在此方面我国应该多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多提倡学生自由发展,学校在学生自我发展中只起到引导作用即可,而不能去干扰学生的自由发展。
3 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探讨高校寝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3.1 寝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生的寝室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显现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第一个问题就是风气不正,学习氛围较差,当今多数90后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娇生惯养,养成了不少的臭毛病,在学校他们互相攀比,买名牌、电子产品等各种高档产品,谈恋爱几乎成为群体的时尚,在宿舍打网络游戏,赌博,这些行为完全与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学生行为的要求背道而驰;第二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卫生以及安全问题,学校领导可能在参观宿舍卫生环境时,只是观看外表,却没有深入到宿舍去检查,宿舍内地面垃圾随处可见,东西不归置,床单被子乱成一团,室内异味严重,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又怎么会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学习,只能是相互影响,一味的堕落。可见在宿舍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为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出贡献。
3.2 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第一开展多样性的寝室文化活动,引导良好的寝室风气。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宿舍文化节以及宿舍评比等活动,引导学生思想上的转变,慢慢地把宿舍看成一个集体而不是个人随心所欲糟蹋的场地。此外辅导员应该定期走访寝室,与同学们积极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在寝室内的情况,从而更加有利于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第二就是大力宣传,从思想上改变学生的认识以及积极改进硬件措施并加强制度管理。人的行为为思想所控制,只有改变了思想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宿舍应该加大力度宣传“三懂四会”,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宿舍安全的重要性并主动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另外就是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好的硬件措施比如床头衣柜、书架等,更加有利于学生归置衣服、书等日常用品,更加有利于保持宿舍的整洁状态。
寝室作为学生的休息场地,又不只是用来休息,同时也是各大思想相互交汇、个人行为相互影响的重要场地,所以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忽视寝室管理,旨在培养出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的优秀人才,可以充分实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字:企业;人事管理;思想政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企业管理中,人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协调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的关系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还可以为企业的人事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人事管理的不断发展。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就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我就从不同的层面谈一谈企业人事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1、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及特点
企业人事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以员工的思想作为对象,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自己本身的组织力、号召力、亲和力等来影响和教育员工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此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员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技巧与能力。在科学合理的思想意识指导下,进一步提高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员工更好地投入到具体的生产工作中,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企业人事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1、企业的人事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党性和政治性。它首先必须要以党性为原则实施,应该根据相关的政策,坚持党的路线和方针,以党的思想为中心,把它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和错误的思想作斗争,以此来维护好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最终实现企业的科学合理化发展。
1.2、企业的人事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群众性和服务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是对于每个主体而言的,其中员工既是作为企业的主体,但同时又是思想工作的实施者,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要坚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1.3、企业的人事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每个员工,从员工们平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改善措施。对于工作中员工之间因各种因素而发生的矛盾要采用有效的手段进行化解,增强他们内部的凝聚力,激发其积极性。在这过程中,要注意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式的多样性。
1.4、企业的人事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也具有一定的说理性和民主性。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采取多样的合理化形式,以人为本,坚持民主性。比如对于思想意识上存在不科学的员工要采取说服、疏导的方式进行教育。
2、人事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2.1、了解员工
首先必须了解员工的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尽量最大化的满足员工需求,这也是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原则。比如人事管理者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充分调查了解每个员工的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然后有目的进行有效沟通,采取相应措施,增加员工对企业的感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的信心和决心。
2.2、信任员工
要做好企业人事管理中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信任员工。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只有做到信任他们,他们才会信任企业,才会愿意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在当今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如果管理者能够信任员工,将企业科学的宗旨理念和充满正能量的思想意识传达给员工,把思想建设工作渗透到所有的日常工作中去,伴随每个任务的全过程,结合到具体的工作中,这会大大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工作动力。
2.3、尊重员工
尊重员工也是企业人事管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人事管理者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允许不同思想理念的存在,及时沟通。对于有科学、合理思想理念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鼓励他们将自己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一定要保证员工的工作和价值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性
3.1、推动员工科学思想观念的形成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人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采用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员工思想、品行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在人事管理工作中要帮助员工树立职业生涯,一般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会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什么样的工作态度。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员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有利的,能促进员工自身的全面发展。试想如果每个员工带着一种积极的思想意识去工作,时间一长自然就会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模式,最终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有效的推进整个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声誉和效益的双丰收。如在人事管理招聘工作中,就需要对人员思想素质进行考验。新员工入职时的岗前培训,就离不开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员工对团队的认可度和团队凝聚力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3.2、保障人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进行。它对于整个企业管理者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完善企业各种机制结构及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具体的人事绩效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是很关键的,考核结果将直接与员工的接受态度相挂钩。又比如和相关人员进行持续有效的沟通,从而了解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工作的有效开展,指导和帮助员工的绩效面谈程序都与思想教育密不可分。与此同时企业对骨干及重要岗位人员的任前,都要进行谈话,要提高员工的廉洁、思想意识等,要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进行人才的梯队培养,一些重要岗位还必须是党员,如人事档案管理这个重要岗位,以此保证整个企业所有工作的有效开展。
3.3、促进人事管理制度的完善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人事管理中的有效开展,能够促使企业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使企业获取更大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目前现状来看,很多企业都存在着一些错误的看法,以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应该完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所以要想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简单啊,给钱就行,做什么思想政治工作。还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没必要存在。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因为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进行,能够提高员工的整体思想觉悟,能鼓励他们克服一些错误思想,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给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益。比如通常情况下,企业内部经常出现违纪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私自外出、兼职、脱岗、早退、迟到等情况,对于这种行为我们无需采取强制措施,这些问题依靠教育、说服及批评完全能够解决。
3.4、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成功企业非常重视组织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人员的团结,积极致力于创立能够反映员工创造性建议和意见的企业文化,形成注重沟通的共同体式的企业文化。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使企业与员工间在人事管理中有相互的沟通与信任,以此克服许多的经营危机,促进企业文化的有效发展。做到人人关心企业,人人开口,人人负责。
3.5、为企业赢得经济、社会效益
追求企业的团体价值是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根本目标,也就是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本企业谋求一定的社会地位,提高企业品牌的美誉度与知名度。而这就应该在工作中从个体价值的确立入手,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建设。一个人最在乎的是他的价值被肯定,让其树立良好的思想价值观,积极发挥其主动性,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努力为企业的发展作贡献,最终实现企业的社会、经济利益。
4、结束语
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企业的管理也是这个道理,人事管理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正是为做到这一点而服务。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作用,以此保证积极健康的思想意识在每个员工中形成,提高工作效益,最终使企业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付晗.企业人事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J].河北企业,2013,01:66-68.
[2]王静华.论企业人事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3,09:108-10
9.
篇8
关键词:浏阳市工业新城;行政管理体制;“三步走”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3-0040-02
2009年出台《关于加快工业新城建设的决定》的文件,浏阳市工业新城的发展正式进入快车道。然而,随着工业新城的发展步伐加快,现行的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要求的问题已逐渐显现,为探索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笔者对现行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浏阳市工业新城必须充分依赖“两园”的发展基础,尊重开发区的发展规律,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一、对浏阳市工业新城“两园”发展成熟度的判断
对浏阳市工业新城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成熟度判断,首先必须充分认识两大园区特征,这在比较两者的差异中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一是发展时间不同,医药园从98年建园至今有11年多的发展历史,制造园从03年至今只有6年多时间;二是产业发展侧重点不同,医药园主要是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制造园主要是以机械制造为主;三是园区级别不同,医药园是国家级的产业基地,制造园是长沙市确立的省级配套园区;四是发展态势不同,医药园作为中南地区唯一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其产业集群已初步成型,制造园作为长沙工程机械之都配套产业区的定位策略使其发展迅猛。
同时,对园区进行发展成熟度判断必须要有充分的理论支撑,当前我国已有较多的学者结合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实际与国际上开发区的发展经验对开发区生命周期进行了研判,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周元、王维才等人提出的四阶段(要素群集、产业主导、创新突破、财富凝聚四个阶段)理论与朱彦恒、张明玉、曾为良等人提出的三阶段(生产驱动、技术驱动、创新驱动三个阶段)理论。
根据“两园”发展的现状,如果按照“四阶段”理论,制造园目前尚处于要素群集阶段,其低廉的土地开发成本和优惠政策的利好使其表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医药园随着产业集群的逐步形成,研发实力也在逐步增强,发展有基础、有态势、有方向,从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国际化活力与发展潜力四个维度来衡量,表现尚可,基本上处于产业主导阶段,但往创新突破阶段的转化的能力并不十分强劲,还有待于进一步积累。而按照“三阶段”理论进行判断,制造园应处于生产驱动阶段,医药园也是在技术驱动阶段的前期。
二、对浏阳市工业新城行政管理体制发展趋势的判断
浏阳市工业新城的概念在2006年就已提出来,但是直到2009年才正式成立领导小组,配齐工作班子,设立一办一公司(工业新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工业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根据实地了解,当前工业新城领导机构的运行实际上并没进入常态化,更合适的描述是还处于筹备阶段,工业新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作用还是在协调“两园”管委会的运行,“两园”管委会依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运行体系。通过调研发现,园区与园区之间,园区与紧邻两镇(永安镇、洞阳镇)之间都有较为强烈的理顺相互关系的意愿,特别是制造园与永安镇之间,由于历史的渊流以及各自行政体系的运行侧重点不同等问题,在招商引资、土地利用、基础建设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如何摆正各自的位置,理顺相互的关系,是他们进一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当前工业新城规划内的“两园四镇”的发展将是怎样的一个趋势呢?首先我们分析两大园区之间。医药园占地9平方公里,制造园占地5平方公里,随着“两园”之间路网的连通,“两园”的地理篱藩即将打破,同时,随着入驻企业的增多,土地扩张终将使“两园”边界难以区分,“两园”嵌合的事实将形成“两园”融合的基础。再看“两园”与乡镇之间。在永安镇与制造园的关系上,制造园源于永安镇的发展战略,实际上脱胎于永安镇,所以无论是在人事上还是在地域联系上,两者都有不可割舍的关系;而医药园与洞阳镇的关系又不一样,医药园的行政级别远高于洞阳镇,洞阳镇从来就是处于一种配合地位,在医药园的发展扩张中,洞阳镇大部分人口和经济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医药园的未来版图。从上所述,我们容易推断,“两园”合并,以及“两园”与紧邻乡镇的合并,必然随着工业新城的大发展而成为不可回避的趋势。
正是由于“两园四镇”合并趋势的发展,必然对现行管理体制提出极大的挑战,现行管理体制终将根据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最大整合,从理念到机构的设置,以及具体的行政运行,必然为适应管理一个新的行政地域而进建立一个全新的管理体制。
三、浏阳市工业新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探索
1.目标定位
工业新城东连长沙市,西接浏阳城区,南面与北面都是浏阳市农业主产地。距长沙市中心仅28公里,至黄花国际机场仅8公里,连隧道与老城相通,与长沙经济开发区遥相呼应,大有连成一气之势。目前浏永高速、319国道、浏大高等公路汇接于此,未来随着长浏高速、岳汝高速、长浏轻轨等贯穿而过,加上空港优势,工业新城区域的道口效应将逐步显现,一座新城市的崛起并不是神话。所以,工业新城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应着眼于未来管理一座新城市的要求,但同时也要着力于目前“两园”的发展现状和体制基础,充分释放园区的组织活力,促进园区当前的发展。
2.导向原则
第一,统筹发展原则。工业新城概括地说是“两园四镇”,而准确地说,在369平方公里的新城规划中,已开发的面积只有14平方公里,周边就是乡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工业新城的开发,不能只是在围墙里建天堂,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带动功能。在工业新城开发的同时,要统筹周边乡村的发展,积极促进就业,努力提高生活水平,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线,实现园区的大发展与周边区域的大发展。
第二,合理配置原则。合理配置原则指的是在工业新城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中,职能划分、权责架构、人事配备、利益分配等问题既要尊重两园的发展历史,更要讲求对照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合理化配置。从对“两园”相关人员调研的结果来看,对工业新城的管理体制中的权责利的不同看法决定了其看待工业新城管理体制未来变革的态度。激进派的观点是从整合资源、科学发展的角度要求从快、从大地调整工业新城的管理体制,保守派的观点是保持现有体制不变,各自制定发展战略,而温和派的观点是既要进行大的体制框架建构,又要尊重现有的行政体制结果。我们较为认同温和派的观点,在现有的管委会模式能够很好的促进园区经济发展的时候,大动干戈地进行体制变革既有政治成本风险也有经济成本风险,实在没有必要贸然行事。
第三,务实发展原则。务实发展原则是指浏阳在建设工业新城上,必须要充分检阅自身能力,既要有超前一步规划的眼光,又要有不超出自身实力的实现能力。浏阳毕竟是一个县级市,即使在实现省管县的相关政策优势后,浏阳对工业新城的政策、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到底能有多大,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有限的能力只能做好有限的事情。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往往要涉及人、财、物、权、责、利等多方面的调整变化,有些是在本域内能够实现调度安排的,而有些是需要争取外部关系支持的,更有些还是可望不可即的,如何统筹这些资源,实现务实发展要求就必须遵循适应能力原则。浏阳在积极寻求上级和外部支持以及努力创新发展模式的同时,必须要使工业新城的发展步子与自身动员能力相适应,做到务实发展。
3.体制创新
第一,实现两园合并。实现“两园”合并是“三步走”战略中最为重要关键的一步,而要走好这一步,需要从三个环节逐步入手:(1)合并政务服务职能。整合“两园”政务服务机构有现实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两园”大整合中较易入手的一环,能够较好地统一思想、协调利益,特别是能够分流部分人员,为后续整合提供人事条件。(2)建立园区与乡镇的协调机制。首先在国土、城建方面,园区规划与乡镇发展要统一起来,既要保证规划的长远性,又要保证乡镇的发展空间。其次要改变乡镇考核机制,永安、洞阳的要求更为迫切。同时要建立社会服务的合作机制。随着园区与乡镇边界的模糊,需要乡镇尽力补位协作。(3)实现一套班子领导,即实现“两园”机构并轨、班子整合,工业新城管委会正式成立。实现这一环节又是第一步战略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环,它的决胜基础就在于人的思想统一度与利益整合度。
第二,管委会代管行政区。可以预见的是,当“两园”整合后,带动工业新城的新一轮发展,随着入驻企业增多和壮大,人口群聚也越来越多,社会管理事务也更加繁杂,但是,工业新城管委会作为一个派出型机构,其有限的行政管理权限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矛盾必然会不断锐化。此时,走出第二步,实现工业新城代管周边紧邻行政区的策略便水到渠成了,其决策点应该就在工业新城核心区的极点作用明显时。具体实施步骤是:将紧邻“两园”行政区的党务及行政、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职能委托工业新城管委会,使工业新城成为准行政区,拥有较大的行政管理权限,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执法主体地位,实现整个工业新城开发建设与社区经济事务管理的统筹协调。
第三,建立政区合一的新型行政区。建立政区合一的新型行政区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趋势,也是开发区由经济功能区最终转型为新型行政区的必然规律。浏阳市工业新城要实现这一步,其决策点应该在“一心、两翼、三片、四组团”的布局规划充分显现的时候,同时,核心区的扩张冲动也更明显。工业新城与周边乡镇的有机结合,使工业新城成为一个集多项政策、功能于一体,行政事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于一身,贸工农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区域。
参考文献:
[1]郗振宇.以“政区合一”为目标的开发区管理体制探索[D].浙江大学,2008.
[2]王娟.高科技园区区镇联动发展的管理体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王宇灏.我国开发区治理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9.
[4]邓春玉.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趋势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7).
篇9
社会整体思想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人们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对人素质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教育的阶段开始进行,很多的学校只注重对他们进行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儿童道德和思想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为了给幼儿的成长营造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给幼儿在最初阶段的教育做好前期的工作,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培养的管理工作。我们要大力提倡对儿童思想和素质方面的教育,在对孩子创造好的环境的同时,推动思想的教育。而且要让家庭、社会、学校等联合起来共同为孩子创造好的成长环境。
随着国内外的影响,幼儿园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变,还出现了很多新的课题。我国在经济和文化上都在快速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也跟随时代的变化有所改进。工作人员们的自身认识、竞争的认识、政治思想的认识等精神在逐渐的增强,给幼儿园能够很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外界的条件。由于社会的发展越来愈复杂,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人们的思想逐渐的多样化,使得社会中存在很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这样的环境会使得工作人员的思想自由性、独立性、差异性很强,更加会使得人们追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我们在对幼儿教师们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由于人们的思想都没有以前比较一致,各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使得人们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思想混合在了一起,先进的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旧的观念互相的影响。培养人们的思想政治的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这是带领人们走向精神境界更高的地方。
1.增强管理者的作用
另外,思想政治方面的管理人员,在对幼儿教师进行培养的时候不能急着想成功,应该给这些幼儿教师们创建好的学习的空间,能够让这些幼儿教师感受到自己已经取得一些的成就,使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自信,并依据幼儿教师的自身的特色和对以后发展的目标,在适当的时候需要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压力,以促使她们将内在的潜能能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应将教师的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且展开不同层次的培养的活动,用这些方法使得教师从内心里体会到工作的辛苦和精神上的升华。给教师创造展现自己的舞台,使得教师能够尝到收获的喜悦。
教师是能够提高幼儿的教学质量关键因素,只有将好的教学方法和思想让教师先接受,学会并能够将这些新的观念变成自己的观念,以至于能够真正地实施在具体的教育课程中,从而能够达到教育的初期的目标。在解决各个阶层的教师的平等待遇的问题上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说说的情况下,国家应该赶快对这个问题采取合理的行动。我们国家目前正面临对幼儿教育方式问题的改革,主要就是为了解决这种不平等待遇问题进行的大范围的改革。因为我国的经济的水平和人们自身的原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国家对幼儿教师在待遇的问题上普遍偏低。幼儿教师学习的条件和环境没有得到一定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的幼儿教师没有很好的待遇的话,就很容易出现大量的离职的情况,所以要想能够真正地实现对幼儿教师平等的待遇,是目前政府应该执行的首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幼儿教师的队伍。
幼儿教师强化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她们进行的强化不仅仅是让他们的学历提高或是职务的上升,而是应该在对思想的认知度和道德意识的提高。针对教师们通常的情况考虑,应该有方向有目的地进行培训工作。首先,幼儿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把孩子放在第一的位置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应该为以后的孩子考虑,对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一样,应该用心地去爱护每一个孩子,把别人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并且在学校举办各种各样的教学的活动,使得孩子们能够很好的成长。
4.加强宣传方面的工作
5.加强对教师
四、结束语
幼教管理中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他们主要就 是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做好指导工作,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思想政治工作跟社会的发展的情况也密切相关。只有结合国家现今的政策要求和对思想方面工作的开展方向,才能够将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的实行了。
[1]张德亮.浅谈加强幼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1,(5).
篇10
关键词环境管制;污染密集型行业;企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2)07-0067-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7.011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民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兴起,各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投入不断增加,环境管制标准也日益提高。有关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此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各种新论也不断涌现。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在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问题上还远未形成共识。本文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政府加强环境管制对污染密集型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目的在于从微观层面客观评估我国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为协调我国环境管制和企业竞争力关系、并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文献综述
西方学者对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得出了差异较大的结论:一些学者如Robison[1]、Kalt[2]、Ederington & Minier[3]、Triebswetter & Hitchens[4]、Tewari & Pillai[5]等人的研究认为,政府加强环境管制将显著地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率、并损害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另有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管制造成的成本增加对企业的影响虽然为负,但影响很小,不至于降低企业竞争力。例如Walter[6]、Wheeler[7]、Levinson[8]、Grossman & Krueger[9]等人发现环境管制带来的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与劳动力成本差异、基础设施完备状况等其他因素造成的成本差异相比,环境成本的差异并非是决定性的,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但是,Joshi等人[10]对于环境成本的估量,表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环境管制除了可见成本(在会计账目中分类为环境成本)之外,还有隐藏成本。基于企业会计账目的环境成本统计结果会低估环境管制带来的成本增加。以钢铁企业为例,环境管制带来可见成本上升1美元的同时,还会引起9-10美元的隐藏成本上升。不过,这些研究虽然对环境管制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大小、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大小有不同意见,但都赞同加强环境管制会带来企业成本的增加,并进而对企业竞争力造成负面影响。按照这种思路,在环境管制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府加强环境管制,实施了比其贸易伙伴更严格的环境标准,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产业会相应地增加生产成本。假若没有保护措施和机制,这些产业在市场上将会因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而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这些产业很可能因此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经济学方法在分析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时,往往假设技术条件、市场环境等不变,这时成本优势就成为影响竞争力的唯一因素。但现实中市场条件是不断变化的,短期成本往往不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原因。管理学家Porter教授[11-12]认为从动态角度来看,环境管制不仅不会对企业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还会增强企业竞争力。他乐观地认为政府加强环境管制与竞争力之间没有必然的冲突。他将环境管制引起的压力类比为市场竞争压力,认为设计适当的环境管制会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些创新不但可以补偿企业为环境达标而付出的成本,还可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也就是说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可以实现“双赢”。波特教授的这些观点被称为“波特假说”(Porter Hypothesis),自提出之后便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争论。
- 上一篇: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
- 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