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8-07 17:3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存在问题

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

农村中小学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力。

一、教育理念匮乏、落后

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减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部分中小学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生学习放松了。把发展学生的特长理解为素质教育的全部。另外,仍然把升学率当成评估质量的硬指标,节假日补课有增无减,把班级分为快慢班、实验班。

这些问题都是对素质教育的不理解、吃不透精神而引起的问题。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教育。

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而且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教育投资向城市一边倒。而广大的农村遭到有意或无意的忽视,这样使本来有限的教学资源分配得不合理,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1.教育经费及教学设施

由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长期积弱积贫,有限的经费不能立竿见影。在资金分配上,县财政是以中心校为单位进行支出预算。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获得的教育经费能投入到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上的不多,大多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等。甚至有些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体育课形同虚设。农村中小学校设有微机室电教室的也是凤毛麟角。

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从教师来源来看,有的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有的是“学历合同”转正的,有的是向社会招收的;从学历层次来看,第一学历合格率低;从年龄结构上看,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居多;从职称结构看,高中级职称的少,绝大部分是初级的;从学科结构上看,音体美和农技教师奇缺。(2)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对新课改感到“水土不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3)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部分农村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农村教师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

3.课程资源单一

目前农村与城市一样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单一的课程标准,出现“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的局面。农村学校教学内容单一化,其实施的目标也是唯一的,即参加中考或高考,仅仅追求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加之农村受条件的限制,很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致使农村课程设置单一,严重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

三、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一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显示政绩,搞形象工程,过度重视“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把农村学校当成“弃儿”,疏于管理。加之一些学校领导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相当部分校长和教导主任就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心中无底,无章可循。有些学校或沿袭已制订的制度,学校教学工作缺乏激励机制,目标管理不明确,跟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很不适应。有些学校领导不思进取,学校干脆不设管理制度,农村学校教学管理非常松散。学校没有引进竞争机制,工作既无动力又无压力,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情绪。平时教学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作业批改得越多,越能得高分;教案写得越详越能证明工作积极性高。检查者却不看看教师的教案是怎么写成的。多年来写一次教案却能从容应付许多年,今年抄去年的,明年抄今年的。现在网上教案多如牛毛,教师为了“钻研教材”也都在网上“认真备课”了。

四、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沿袭传统教学,课程改革只是口头上的旗号,依然是重视应试,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重“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学中依旧把讲授作为重点和中心,导致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学生不善于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决不会放心这样做的。会认为学生把课堂搞乱,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师引导学生也只是很短暂的一个环节,学生智慧的火花不可能在与教师的交流目光中一瞬间爆发。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新课程改革才能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生根发芽。

五、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广大的农村家庭“留守学生”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问题。由于“留守”在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以下一些症状:更容易违纪,成为教育的难管对象,更为严重者还会走向犯罪道路。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亲情,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二是学校教师的急功近利,重视知识传授,放松学生品德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对“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忽视。三是社会教育的监管力度不够,社会环境中不良风气对于“留守学生”的影响,也会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

当前,“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突出的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有解决的人才,而人才必须靠教育。教育内容是农村教育的根本,是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农村教育培养。农村教育的内容要为“三农”服务,就必须改革过去农村教育内容中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农业需求,脱离农民需要的内容,使农村教育为农村的发展和振兴作贡献。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且任务艰巨。农村新课程的改革要寻找一条适合农村现状的道路,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农村。倾我们的力量来共同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做好做大做强农村教育。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学教育;现状;思考

小学教育的发展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由于新课改的实行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国家对于小学教育的发展十分关注。提高小学教育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影响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如何改善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小学的教育质量,是国家和小学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小学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最基础的环节,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小学教育担负着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和教育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我国小学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城市和农村小学发展不平衡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市和农村的小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和城市的小学教育相比较,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1)校舍建设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校舍建设比较简陋,学生的学习条件与城市的学生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教学设施方面也存在着差距。农村的学校建设与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农村由于发展落后于城市,教学的设施是不完善的,很多小学都没有多媒体设施,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3)教师的待遇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虽然教师的工资水平国家规定是一样的,但是一些福利待遇农村的教师与城市的教师相比还是存在着差距的。另外,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地区的教学水平也存在着差距,最后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

2.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启蒙教育,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才能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由于地区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发达地区的教师整体水平高于落后地区的教师水平。另外,同一地区的教师素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发展。部分地区还存在着体罚学生的现象,这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

3.素质教育未能全面贯彻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实行,素质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不仅需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小学的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并没有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没有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学校由于经济因素,或者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原因没有实现素质教育。

二、如何促进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的小学面临着新课改的压力,如何提高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小学管理者和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1.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由于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差距,导致农村的小学教育质量比较低,这不利于农村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教育公平。国家应该更加关注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1)国家要加大对于农村小学的财政支持,提高农村小学的办学水平。通过加强资金支持,可以为农村小学提供更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2)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增加对农村小学教师的福利。教师作为培养学生的人员,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良好的待遇,减小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待遇差距,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3)国家要重视落后地区的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要平衡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为学生做好榜样,所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教师应该端正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1)要对教师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通过对教师的职业素养进行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2)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国家和学校应该重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将素质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学校需要增加教学资源,同时学校要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设施和教学人员的支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小学教育关系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国家需要十分重视小学教育的发展。目前,面临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行,小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解决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校和国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清喜.关于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思考[J].河南教育,2005.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落实研究

一、导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当前,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要想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事业,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教育中科学开设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课程。

二、农村义务教育中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

教育行业近几年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师资力量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影响着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情况,也不利为培养合格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从农村师资力量来看,师资力量失衡

学校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信息技术教育、音乐、美术等教师谈起理论教学基本能够完成,如果一旦涉及到实践操作就不能给学生做出正确引导。还有些老师对待工作的态度不认真,课前根本就不去备课,一本教案用几年是正常现象,批改后的作业中,没有发现和没有纠正的错误随处可见。

(二)从学校课程设置来看,课程设置不完善

虽然每班的课程表上应开设科目(如: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一应俱全,但实际授课情况并非如此,只是“绣花枕头”用来对付上面的教育课程检查。这些课就自然变成了语文、数学的作业课。教师有时想给学生上信息技术课,但苦于没有任何设备,只能在黑板上写板书讲解如何用电脑。另外,学校仅有的电脑机房没有人维护,设备陈旧,不能正常使用。

三、农村小学中素质教育课程无法正常开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从师资力量来看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教师合格率偏低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专任教师的合格率表现出偏低水平,从整体师资力量来看,城市学校和农村存在很大差距,城镇教师的学历基本上都是师范生教小学,农村小学虽然在分配了大量本科毕业生,但仍然占较低水平,再加上相当一部分学历不明的代课教师的存在,使得农村教师的总体水平不高。

(二)从教育观念来看,素质教育思想尚未得到重视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许多家长只看眼前利益,忽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一旦孩子升学无望,数学、语文成绩不够高,就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对学校教育质量更是漠不关心。家长如此,有些教育工作者也是如此。有些地区从小学一年级就大搞数学竞赛评比,并以此为依据奖先罚后,从不考虑信息技术教育、美术、音乐的开设,严重违背义务教育的根本要求。

(三)从教育投入来看,农村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不足

在教育经费方面,城乡差距十分显著,从近几年来看,城市学校的投入要远远高于农村。城市学校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和宽裕,教学设备齐全,就可以发挥她们的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国家的教育政策应该有力度的落实到地方政府及地方的每一级行政机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最穷不要穷了孩子的教育”可不是一句空话,所以的人都应该用心去看看我们的孩子,看看这个国家还需要什么?

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对策

(一)加强基层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建设

1.构建稳定人才的激励制度。

一方面,许多大学生为就业问题担忧;另一方面,广大农村缺乏合格的年轻教师。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更喜欢富有青春朝气和活力的年轻教师。目前,农村教师的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这不论是对农村孩子的个性发展还是学习都是极为不利的。许多大学生不愿去农村就业的原因之一是农村的工作条件差,学习环境不佳。我们除了提供优厚的待遇外,还应该建立起一套人才培养及流动机制,应该为毕业生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以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2.强化农村教师继续教育。

许多教师知识老化,观念不新。这与长期不进修学习有很大关系,应该加大农村在职教师培训力度。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努力向这一目标迈进将有利于逐步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要稳步实施代课教师、老龄教师、学历不合格教师的转正、提前退休和辞退工作。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者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义务教育思想。

观念的更新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需要广泛的宣传和政策导引。尤其是对于广大的教师来说,沿用了多年的教学方法一时难以改变也不愿意改变。因此,在教师业绩的考察方面再也不能仅仅凭借学生的考试成绩或升学率,应该建立一套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引导教师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

(三)增加教育投入,满足农村素质教育需求。

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合理安排投入计划,尽量将投入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让九年义务教育真正惠及到全县农村孩子,素质教育状况将会有很大改善。

(四)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增强农村素质教育实效。

篇4

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我们知道,在农村倡导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很大。再者,要抓好农村素质教育就必须得引起各方面的足够视。就近几年来说,素质教育重点似乎在城镇各类学校开展地很好,而忽视了农村学校。我结合自己的学校管理经验和我校现状谈谈,对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方法的看法:当前农村学校仍采用以学生成绩来考评及奖励老师的评估办法,教育主管部门考核教师以学生成绩定优,评先。他们极少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怎样?教师眼睛盯得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整日为分数抓学习,为考试抓分数。教师讲课的方法陈旧,学生所学的知识死。课堂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多,教师照本宣科的东西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应付考试,有了好成绩才能得到领导的肯定(谁管你教师能力如何?所教的学生的能力怎样?),学生成绩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荣辱。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创新教学,探索教学新路,搞素质教育。大部分教师没办法跳出考试的圈子里,每天想得是什么能考,可能考什么。上级抽考什么就把精力放在那里。由此造成了只抓主科,忽视小科。素质教育根本落实不了。农村教育若不走出这个误区素质教育就是空谈。

在农村学校班主任的压力大,负担重。每周课时多。教师每天备课、写教案将花去大量时间,学生的活动也极少。至于对学生的管理也是简单化,家长制。只注重分数,缺少能力培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成绩高、听话就是好学生。上级教育部门评价教师是,班级学生成绩高就是好老师,所谓一俊遮百丑,就是这样。教师每天很累,学生每天更累。教师围绕上级统考学科备考,学生围绕教师辅导抓题去做。每天学生没有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更没相应的课外活动。

教学环境、地理位置、人文关系等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成为素质教育绊脚石。教学环境主要表现在教学仪器、器材的欠缺;地理位置的偏远信息的闭塞等;人文环境主要表现在留不住优秀人才等。

综合上述因素,素质教育在农村学校推广从而严重制约,只有解决以上问题才能更好地在农村学校真正推行有实质意义的素质教育。以上是本人对农村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看法。

篇5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思考

虽然很早就提出了素质教育,但在农村初中教学中还是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重点高中录取率、辍学流失、教学模式跟不上改革的大趋势等现象。因此,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初中班主任要对农村初中教育多做思考与革新,切实提高农村初中教育的水平。

一、新形势下农村初中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很早之前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并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推行,但在农村初中教育当中仍然存在着把应试、升学当成教育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目标的陈旧教育观念。学校以升学作为办学目标,学校、老师对学习成绩明显的倾向性关注等都使得片面追求中考升学率、重点高中录取率和优秀率成为农村初中教育存在的主流问题[1]。

在培养目标上,学校严重倾向于智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的重要性,一切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忽视学生不同的特长和个性发展,甚至导致很多学生长期在后进生的“包袱”之下产生厌学、辍学现象。

在教学内容上,主抓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科,忽视非考试科目的教学,个别学科以及科任教师不受学校、班主任、学生的重视,时常会出现占用非应试学科的教学时间来进行应试学科教学和辅导的现象。

在培养方式上,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在培养对象上,更多地关注少数学习成绩好、升学有望的“尖子生”,而不能兼顾,甚至忽视其他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1.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力量。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有着毋庸置疑的引领、导向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可见为人师表的重要性。身为教师,更应该注重自身文化素质和个人素养的提高,摒弃对物质、功利的追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提高文化素质、个人综合素养的同时,还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跟上时展。

2.加强德育,正确引导学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2]”。然而,对考试成绩、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导致很多农村初中学校的德育意识单薄,很多都流于形式,无法形成对学生德育的有效引导。所以,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能单以成绩评判学生的好坏,育人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要注重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

3.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身为班主任,应平等看待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无论形象、家境、学习成绩的好坏和听不听话。因为他们还只是孩子,难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坏习惯,需要老师进行正确引导。班主任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要一视同仁。

4.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协调

将各学科的教学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身为班主任,不能只关注应试学科,而轻视非应试科目,要做好各学科科任教师的沟通协调工作,同时注重树立各科任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避免学生只怕班主任的情况出现;积极主动地与科任教师进行交流,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学生,认真对待科任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科任教师也加入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工作中来,力求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改善班级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交流

为有效加强对班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班主任应该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不再把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停留在“给家长的一封信”上和成效不明显的“电话访谈”上,应该经常走进学生的家里,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切实所见,更深入准确地对学生生活情况、思想动态进行掌握,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达成有效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导,又能使家长更好地支持和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

总之,农村初中班主任肩负的责任重大,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必须对自己的工作作出新的思考和调整,切实促进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大礼.对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99 ―100.

篇6

一、农村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理念陈旧,素质教育思想缺乏

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效果和命运。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理念根本没有足够的重视,教学只是一味的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教学,缺乏素质教育思想,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缺乏层次性,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身心发展特点,没有形成有效地形成语文素质条件和基础。

2.语文教学缺乏德育功能的渗透

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的 “理想阶梯”。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授方法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没有把语文中体现精美的字、词、句、段、篇、章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平凡的德育教育内容,只是为教学而教学,为任务而任务。没有把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和渠道利用起来。

3.语文素质教育培育单一

面向每一类学校,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这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而由于农村初中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领导重视不够,往往只是在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在培养学生会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知识,学会创造等方面缺乏有效地措施。

二、农村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出路

1.更新理念,树立思想教育思想

理念的更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和有力措施。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要通过素质教育体现基础教育的本质。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制定好能为全体学生接受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得会,能掌握,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其次,重视教学效果。通过及时的对教学效果的反馈,调整教学手段,做到“顾两头,促中间”。再次,实行分层教学、分流教学。农村初中的现实是“贫富”差距较大,在教学中要通过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通过分层教学、分流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学习的乐趣,达到基本的要求和不同的发展,促使全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有进步。

2.注重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思想道德素质。语文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强化德育功能,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农村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应把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一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如《活版》中的“活字印刷术”,及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荡气回肠的明清小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情操的熏陶。二是利用语文教材内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山河。《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岳阳楼记》中在作者刻画下的祖国山河显得绚烂绮丽、美不胜收、风采诱人,一幅幅“中国心”的画卷烙印学生的脑海,从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三是教育学生学习英雄人物,立志报效祖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英雄人物,教师要善于用英雄之魂素质学生的灵魂,深入学生的心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

3.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

素质教育的实施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审美素质、个性素质有效结合,通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语文的基本技能;通过钻研教材,挖掘美育内容,如《济南的冬天》、《春》中声情并茂的文字,身临其境的意境,以阅读的方式找出异同,从而去审视、评价作品中所蕴含的美育内容,使学生能够得到美的熏陶;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农村初中语文全面落实发展素质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保障。

篇7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小学 数学 素质教育 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在发达地区小学进行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但是在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似乎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约束,我们既不能模仿城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不能照搬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

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乡镇小学,学生一般居住相对分散,交通条件落后,最远的学生离学校有十公里左右。由于经济不够发达,收入普遍不高,很多家庭父母外出务工,居无定所,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应有的照应;很多留守儿童由祖辈隔代抚养,他们对孩子主要以生活照顾为主,大多偏于溺爱,且知识、精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品德培养、思想的熏陶,学习辅导之职也成为空谈,使家庭道德、知识教育处于真空状态;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由于疏于管教,学生学习全靠自觉,学习成绩分化严重,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就成为“特差生”。而且,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缺乏必要的教育资源,教学硬件落后,教育观念陈旧。此外,家庭教育方法不得法,家长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因此,落后家庭教育模式严重制约农村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

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数学知识掌握和数学能力的培养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对其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所占的比重较大,如果忽视了这部分学生的素质教育将会对我国未来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因势利导,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本文提出一些有效途径以期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所帮助。

1.成立留守儿童数学托管班

建议由地方政府投入,在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农民工留守子女集中托管场所,招募有爱心并且文化素质较高的当地人和留守妇女照料这些孩子的生活,并负责对这些孩子进行学习辅导和品德教育,实行统一监护,从而解决当前留守儿童家庭监护和教育缺失的问题。在地方政府“托管之家”的基础上,对学校的“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摸清底子,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成立数学、语文等各种特色托管班,针对广大留守儿童们普遍存在的数学基础差问题进行系统辅导和培训,打牢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基础。

2.实施小学数学课堂分组分层教学

我们通过大量调查,发现造成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且“差生”多的最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是在于知识迁移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断链与破网。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因个别学生之材施教,尽量缩小学习新知识前的“认知前提能力差异”,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个别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性的“情意前提特征”,提高教学质量将会有切实的保证。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数学成绩分化严重,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

3.大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自身素质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是基础教学的主力军,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村素质教育的成功,关系到农村小学生将来的成才,关系到整个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关系到整个民族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村小学一般地处山区,学校分布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地方办学条件差,加之地方经济实力有限,直接影响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在: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滞后,科研能力缺乏等。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必须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内强师德、外塑形象、充实理论、更新观念;其次是加强校本培训,全面参与,注重实践;最后是加强内引外联,一方面积极利用国家有关政策把欠发达地区教师有计划地送到发达地区进行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和青年志愿者,弥补欠发达地区教师缺口并提高当地教师素质。

4.积极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解决现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合作意识不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差;教师不能科学、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能力等问题。优化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化教学方法,就是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早就强调:要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注入式”现象,教师往往不顾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定义、法则,进行大量机械性重复练习。这种教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求新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欠发达地区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劳动力质量。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地方政府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想方设法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少年的托管力度,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办学条件,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善于培养和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其次广大农村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形成一支高水平稳定的教师队伍。最后广大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要不断推陈出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实行分层分级教学,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樊敏华.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J].科学教育论坛,2007,(11).

[2]胡建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甘肃教育,2005,(7-8).

篇8

 

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均衡性发展。客观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从全局发展角度出发,提出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与优化措施。

 

我国想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重视农村教育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不断改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信息闭塞、发展缓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因此多关注农村小学教育工作非常必要。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面临迫切的改革需求,农村地区的优质教学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

 

(1)专门针对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政策力度不足,对农村小学的资金投入有限。(2)教育活动的开展,既需要硬件支持,也需要软件设备,但是当前农村地区的软件建设严重不足,微机室的设备落后,没有多媒体教室,学校的体育器材和教学设备匮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3)由于经费的限制,再加上信息渠道不顺畅,教师很少开展教研活动,教学方法难以创新。

 

2.教师的教育水平滞后

 

师资力量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水平的高低。我国农村地区的条件艰苦,教师工资待遇低,导致师资力量相当薄弱,现有的教育队伍中,教师的人数明显不足,且教师的平均年龄偏高,教育观念陈旧,知识面狭窄,而受到农村教育的经费限制,无法输送农村教师参加业务培训,优质的教育资源难以流通到农村地区,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家长不够重视学校教育

 

(1)现在农村地区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娇惯和溺爱子女的现象屡见不鲜,缺少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和教育。(2)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较多,家长忙于工作,不重视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甚至很多家长害怕学校家访,认为“很麻烦”,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的教育和成长产生不利影响。(3)社会、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教育沟通较少,教育负担大多集中于学校教育,力量单薄,效果不佳。

 

二、改革农村小学教育的思考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重视,从多方面着手,以先进的教育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推动农村地区的健康发展,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扶持力度

 

实现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只有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教育中,才能逐渐改善农村地区的落后条件,为教育活动提供基础保障。(1)政府应意识到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尽量多一些扶持农村教育的政策支持;其次,整合农村小学教育的资源,以优质资源及良好的办学水平,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和学生的加入。(2)改善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如修建操场、建设图书室、引进多媒体设备等,为开展素质教育创设条件。随着教育资源投入力度的加大,教学质量也将稳步提升。

 

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过去的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过于注重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增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中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除了在课堂传授知识以外,还要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如召开主题班会、开展辩论赛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也能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动手实践,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强化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优化建设

 

从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滞后、综合素质偏低。基于此,可考虑从两个方面解决问题:(1)为教师创设开展教研活动和继续教育的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能力水平。例如,参加教研活动,转变教学观念,尝试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旁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以自身进步带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2)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水平,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教育部门制定更多激励政策和福利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加入农村教育队伍中,为农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带动所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自觉应用有效的素质教育方法。

 

4.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

 

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共同开展教育活动。首先,开办家长学校,由学校统一组织并开展培训,引导家长意识到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从家庭层面辅助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其次,设置教师家访制度。

 

教师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定期家访,随时将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告知家长,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否有困难,加强沟通,消除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负面情绪;最后,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留守儿童是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教师应多关心这些孩子,避免他们出现心理障碍,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活动,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智,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总之,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地区素质教育发展,任重道远。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以农村地区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从政府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家校合作等多个角度着手,才能真正帮助农村教育工作走出困境,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持久发展。

篇9

关键词:农村中学 体育教学 素质教学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68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中小学施行多年,但在多数农村地区,受限于教育资源与教育意识,以及长期以来体育学科在教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在实际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指导思想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的束缚,并未完全实现素质教育。

一、农村中学体育素质教育现状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强调社会的适应性和人才的全面素质性。在中学教育体系中,体育学科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其可以实现对学生生理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可实现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培养。对本地区的农村中学进行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中学都开设了体育学科,均能够实现业余训练,但在体育教学基本需求的器材设施与教师队伍方面较为匮乏,多数学校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成绩考核与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

二、农村中学体育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社会及家庭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不够

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改变必然会对体育教学观念产生影响,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进发生变化,这就使得体育教学具备了一定的时代性和可变性特征。在农村中学中,体育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多数农村家庭认为体育学科可有可无,对体育学科的教育功能认识也较为单一,认为平时的农业劳动也可起到体育教学的作用。此外,农村社会意识上同样缺乏对体育学科的重视,认为中学教学应以中考的主要学科为主,体育教学可有可无,无需占用正常课时。社会、家庭甚至学校的这些偏颇的认知,使得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举步维艰。

(二)体育教学设施及场地存在局限性

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场地、器材及设施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长期困扰农村中学体育学科实现素质教育的难题。经调查分析发现,多数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场地较小、器材严重不足、体育教室数量不够。操场多为一圈只有一百多米的土场地,体育教学设施多以简陋的足球场、篮球场、石板式乒乓球台、单双杠、沙坑等为主,缺少实心球、哑铃等室内体育设施。

此外,农村中学进行体育教学的场地有限,体育教师有限,但学生人数却很多,无法做到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甚至无法开展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设施的配备多以考试目的为主,缺乏丰富性,这也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体育学习兴趣。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对体育素质教学的认识不够,二是农村中学的教学资源投资缺乏。

(三)评价体系

在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引导体育教学方向的主动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目前,多数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指标只有一项,即考试成绩,并且考试成绩的评价仅局限于短跑、跳远、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考试相关项目,缺乏综合素质的考察。对体育教师的考核评价也是建立在学生成绩考核的基础上,缺乏对学生健康素质、健康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另外,在相关体育教师奖惩机制方面,农村中学基本没有系统化的机制,没有体育人才培养输送等方面的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四)师资队伍

体育教学离不开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十分不健全,体育教学素质不高,没有扎实的文化学科素质与专业知识,对体育与健康的区别认识不到位,没有体系化的体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甚至有些农村学校没有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存在体育教师为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为长期以来的体育教学观念与认识,另一方面为体育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三、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转变体育教学传统观念

观念是引导力和内动力,是保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实现全面素质化的基础,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在社会、学校、家庭方面形成统一的现代、科学的体育教学观念体系,以学生体育教育为基础,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从意识上认同和支持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观,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之外,全面培养责任感、团队感、竞争感、创新感等,并正确引导学生面对竞争的胜利与失败,达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结合的目的。

(二)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基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学生主体性和内发性,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才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愉快教育的核心精神。在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适当采用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活动教学、社会教学等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另外,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需要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减轻教学负担,保证主体性教育,使体育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获得更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三)改善体育基础设施

体育基础设施的匮乏是造成目前教学现状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校要改善体育基础设施,增加体育器材,改善场地条件,从学校层面提升认知,适当增加投入,以此提升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学校还可在有限的体育器材条件下,鼓励教师开展多样化体育教学,充分利用现有器材创新教学方法。

总之,素质教育需要较为宽松的教育环境,需要学校给体育学科足够的自由度,明确体育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和地位,这样才能实现农村中学体育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韦木芳.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3).

篇10

【关键词】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

0.引言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现代社会里,对美术教育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在培养我国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此,美术已经被列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然而就我国当前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来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美术教育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作用,再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很不乐观,出现了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中,提高教W的有效性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大教学改革,要结合美术这门课程的特点来进行教育,进而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1.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美术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力和想象力。美术是艺术的化身,是艺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加强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和技术技巧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化以及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美术人才,就必须从小打好美术基础,注重美术教育工作。

2.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农村初中教学来看,教育工作中偏重于主课教育,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对美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将美术课程当作是一门副课,虽然设置了课程,有任课安排,但是,美术课程形同虚设,往往会被其他主课给霸占,影响到美术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2专业教师匮乏

就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工作来看,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教师的待遇较城市教师的待遇要差很多,许多教师不愿意深入到农村教育,尤其是那些专业教师,他们更愿意进入到那些待遇较好的城市教学,进而造成农村教师比较匮乏。而美术专业性较强,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农村初中现有的教师几乎都不是科班出身,农村初中美术的任课教师大多是其它任课教师老担任,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美术教育的需要。

2.3教学观念落后

在我国农村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学依然采用以老师为主,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在课堂有话不能讲,不敢讲,同时也使得课堂氛围沉重,影响到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另外,许多老师大都是照本宣科,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这种以本为本的方式不仅使得学习乏味,同时也影响到了教学的有效性。

2.4条件落后

美术教育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需要结合相应教学器材进行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就目前来看农村初中的条件很不乐观,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学校没有配备相应教学器材,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另外,一副完美的美术作品是通过纸和笔来完成,是需要经过反复的画才能完成的,而这些都需要经费,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学生没有余钱去购买美术教育所需要的画笔、纸等。

3.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3.1提高认识

在素质教育课堂体系中,美术教育占据着一定的比重,美术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故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美术教育工作,学校要将美术教育落实到实处,要安排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要结合美术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并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要将美术课与其他课程一样等同对外,不能随便霸占美术课的时间[1]。

3.2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专业的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故此,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作为政府,要积极的鼓励那些专业的美术教师深入到农村支教,要给予政策优惠,给予帮助和鼓励;其作为学校,要对外引进专业的教师,为美术教育工作提供保障,要注重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要加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加强老师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最为教师,更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而为学生解疑答惑,促进学生的成长。另外,学校还必须调整教师薪资待遇,可采用绩效奖励、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的方式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2]。

3.3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现代化社护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学改革已经破在媒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接受的知识大多带有教师的主管色彩和意念,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故此,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生,就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进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中,我先让学生对艺术进行解读,然后让学生进行美术创造,让学生画出自己严重的艺术,整个过程我知识起到引导性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创作。针对学生的作品,我给予肯定,并指出一些不足,如色彩的搭配、线条的粗细等。通过这种方式,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了那种教师说教方式带来的弊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创在兴趣。

3.4加大投入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是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重点,针对农村初中美术教育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政府就必须极大投入,为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作为学校,一方面要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面要多种渠道引进资金,为美术教育配备齐全的设施[4]。

3.5营造环境

环境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d体,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培养学生的意识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以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既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有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首先,老师要积极的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氛围中,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观赏来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色彩、音乐为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和感官认知,激发学生对美的欣赏[5]。

3.6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作为美术教育的对象,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积极的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开展符合中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掘乡村美术素养,如剪纸、刺绣等,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无处不在,并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受美、发现艺术,进而促进学生对艺术的创造[6]。

4.结语

美术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美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我国农村初中,受多种条件的制约,美术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本文针对农村初中美术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通过这些策略可,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初中美术教育问题,促进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彭耀荣. 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5,14:120.

[2]袁祥辉,董艺黛. 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J]. 基础教育研究,2014,14:40-41.

[3]吴翠连. 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艺术科技,2013,12:387.

[4]李治军. 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刍议[J]. 教育革新,2013,0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