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范文

时间:2023-08-07 17:3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图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图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

篇1

关键词:可行性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应用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办公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学校图书馆也要为了提高办公效率做出相应的调整。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由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管理上的实际需求,基于B/S模式开发的办公用品管理系统实施后,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①图书管理信息化,可随时掌握图书的使用状态和流向。②提供快速、准确的图书的最新统计信息。③界面友好美观,操作简单易行,查询灵活方便。④通过系统实施,可提高学校人员的管理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⑤系统可维护性方便可靠,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满足实用性、先进性的要求。

1 经济可行性

软件经济可行性是指软件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开发设计所需要的投资相比是否相适宜,同时还要看此软件能否真正给用户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

经济可行性研究主要是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包括估计项目的开发成本,估算开发成本是否会高于项目的全部利润。开发此系统主要是为了减轻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和加强学校在图书管理财务上的管理而进行设计的。例如:此系统运行后可以提供那些以前无法及时提供的信息,各类图书的库存和使用情况提高多少,效率增加多少,对于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提供了多少帮助等。所以本软件的开发会在市场经济上占有相当比重的份额。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系统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具体的分析。

1.1 系统初期投资 计算系统初期投资是为了估算开发项目要花费多少经费。本系统采用的费用估计方法为任务分解技术,这种方法首先把软件开发工程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任务,然后确定每项任务的工作量和估算需要的人月数,找出每项任务相对应的劳务费数据,再分别估计每个单独的开发任务的成本,最后加起来得出软件开发工程的总成本。

1.2 系统货币的时间价值 成本估算的目的是为了对项目投资。但投资在前,取得效益在后。因此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通常用利率表示货币的时间价值。设年利率为i,现已存入P元,则n年后可得到的钱数为:F=P(1+i)n。这就是P元在n年后的价值。反之,若n年后能收入F元,那么这些钱现在的价值是:P=F/(1+i)n。

1.3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是衡量一个开发工程价值的经济指标,投资回收期就是积累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1.4 纯收入 工程的纯收入是衡量工程价值的另一项经济指标。纯收入就是在整个生存周期之内系统的累计经济效益与投资之差。如果累计经济效益与投资之差大于等于零,则可以投资该项目,否则不值得投资。

2 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是最难决断和最关键的问题。根据客户提出的系统功能、性能及实现系统的各项约束条件,从技术的角度研究系统实现的可行性,看相关技术的发展是否支持这个系统。本系统属于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管理信息系统。尽管其在组织关系上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就整个系统的技术构成上来看,它还是属于一个数据库应用类的系统。其基本操作还是对存在的数据库进行及时更新、删除、查询、编辑等。就单纯的数据库应用来看,暂不存在太大的技术问题。考虑到系统实施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本软件开发思想采用三层架构设计思想,基于B/S开发模式,并且开发工具选择了目前比较流行的 2.0来进行开发管理平台的设计,后台数据库采用安全可靠的SQL Server 2005来存储数据。从软件技术开发角度来讲,由于 2.0和SQL Server 2005都是非常成熟的开发工具,无论在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还是可扩展性都是毫无疑问的;从硬件技术角度来讲,其选择空间更大,PentiumIII系列及以上的计算机,内存在128M以上,硬盘在1G以上,都可以满足系统的开发需要。所以,在目前软、硬件技术条件下,该系统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3 操作可行性

运行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新系统规定的运行方式是否可行,如果新系统是建立在原来已担负其它任务的计算机系统上的,就不能要求它在实时在线状态下运行,以免与原有的任务相矛盾。

由于本系统遵循实用性、系统性、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原则;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相结合进行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系统以 2.0作为前台界面开发工具,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支持,并且采用了当前最流行的C/S运算模式,使其既有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高效稳定的性能,又能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强大功能。

本系统具有图书编目、典藏、流通、查询以及读者管理和报表生成打印输出等功能,基本实现了图书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并且操作简单,让人们可以在浏览网站的同时借阅到自己想要的图书,简单方便具有操作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成家言.图书馆管理存在问题及提高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2(20).

篇2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深,国家教育经费的投资力度也越来越大,各大高校图书馆馆藏数量也迅速增长,这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图书馆馆藏增多,管理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以往的手工处理方式己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各图书馆书籍数量大幅度增加的现状,迫切地需要一款智能的自动化图书管理系统为图书馆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安徽财经大学图书情报与信息中心(图书馆)的业务分工、业务流程、实际需要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之后,着手建立了基于B/S架构的图书管理系统。一下将从需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库设计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在系统正式开发之前对将要开发系统进行综合评估,详细列出欲开发系统的各项需求,并以此来指导整个系统的系统设计过程。本文在对安徽财经大学图书情报与信息中心(图书馆)相关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调查之后,明确了该系统的各项需求。并对其按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法律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主要是对书籍的借阅、归还等操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期达到节约人力、物力的目的。考虑到所要管理的书籍之多,系统注册用户范围之广,因此对系统的性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所以,我们着手从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决定采用双机双工运行模式来开发此图书管理系统。

2系统功能分析    

本系统大致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登陆界面设计模块、普通用户身份验证模块、管理员身份验证模块、普通用户操作模块、管理员操作模块。如下图1所示:    

登陆界面设计模块通过连接数据库,可验证普通用户身份信息是否有效,实现系统的安全操作;普通用户身份验证模块通过连接数据库,可验证普通用户身份信息是否有效,实现系统的安全操作;管理员身份验证模块通过连接数据库,可验证管理员身份信息是否有效,实现系统的安全操作;普通用户操作模块可以为普通用户提供全面的可使用的操作,包括可借书籍查询、己借书籍查询、借书、还书等多种操作,旨在为图书馆使用人员提供操作方便的借阅环境,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是较为理想的使用系统;管理员操作模块实现图书馆管理员的登陆认证,如成功,管理员可进行新书添加、书籍删除等非普通用户所能操作的特殊操作,保障了图书馆的正常运作和维护。

3数据流程分析    

为了更好地描述系统中数据流的流向及处理过程,我们采用数据流图这种工具来辅助开发。系统的数据流图如下图2所示:    

数据流主要包含两个部分,首先是读者进行借阅与还书的操作,完成操作后相应的数据存储在借书记录表、还书记录表(数据库设计部分会详细说明);其次是图书管理员对库存书籍进行更新,并将最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4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系统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一个合格的数据库会为代码设计阶段带来不可忽略的便利。因此,我们将开发整个系统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设计、建立数据库上面。    

为了降低系统间各模块的数据祸合度,我们根据系统中出现的主题来建立数据库,每一个外部实体对应一个数据表;此外,为了进一步简化代码设计阶段的复杂度,我们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还建立了适量的存储过程与触发器,以供程序编写时直接调用。综合系统整体框架结构,我们建立了7个数据表,分别是:入库单表、库存表、读者信息表、职工档案表、管理员信息表、借书记录表。

其中,入库单表记录到库新书的书名、作者、数量、价格、出版商、出版日期等书籍基本信息,以供借阅者查询;库存表记录并保存整个图书馆的馆藏数量及存储位置等信息;读者信息表记录己注册读者(在校学生及任教职工)的姓名、学习(工作)部门、账户名、密码等重要信息,其中登录模块的验证信息主要是出自此数据表;职工档案表记录图书馆职工的姓名、职称、工作岗位等信息;管理员信息表记录系统后台管理员信息,以便及时地处理相关的系统故障问题;借书记录表记录借阅者借出书籍的详细信息,包括借阅人、借阅书籍号、借阅日期等信息,便于借阅人查询;还书记录表记录借阅者归还书籍的详细信息,包括借阅人、借阅书籍号、借阅日期、归还日期等信息。

篇3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应用;Visual Foxpro语言;windows HC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图书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本是从我校图书馆的馆藏规模和实际操作流程程出发,针对图书馆管理的现状,经过详细的系统调查,结合效用和成本多方要素。利用Visual Foxpro6.0作为开发工具,为图书馆开发出的一个实用的单机版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其分别为绪论、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测试。

一、绪论

(一)系统开发背景。目前,在一些高校图书管理中,师生查找图书都是采用传统的查询方法,让读者在图书分类架上一本本地去查找,这样不仅很难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而且费时费力。而图书管理员在办理借书登记、查询读者借书记录时,管理人员必须在借书记录上一个个去查找,而要找到借书记录并删除该记录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每当新书入库时,图书管理员既要填写新书入库卡片,又要填写新书入库账目,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在新书入库后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方能借出。另外,因图书数量有限,必须对图书实行限量借阅,因此要实施弹性借书方法是件很困难的事。

为提高图书查询效率,减少系部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有必要开发一个小型图书管理软件来对图书实施有效管理。该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能对各类图书实行分类管理;(2)提供必要的读者信息;(3)能进行各种高级查询;(4)具有图书检索功能等。这样,不仅能较好地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书目、编号,而且能让图书管理员以最高的效率办理借阅手续。

(二)数据库概述。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的应用由科学研究部门逐步扩展至企业、行政部门。至六十年代,数据处理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技术,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现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技术。

数据库(Database)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r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管理和使用的软件学科。

二、系统分析阶段

(一)系统可行性分析。系统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的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法律因素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结合本校图书馆规模和平时业务量的具体情况,本系统采用Visual Foxpro6.0作为开发平台,可以很容易实现图书馆相关信息的记录、维护、检索,并且可以在不添加任何设备的情况下,以较少的人力较快地完成系统的设计,实现系统的功能。

经济可行性:不需要额外开支,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就可实现,软件成本很低。

法律可行性研究:研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合同、侵权、责任以及各种与法律相抵触的问题。

(二)系统需求分析

1、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下面的功能:①借书处理:完成读者借书这一业务流程,核心为快速检索到学生需要的书籍。②还书处理:完成读者还书这一业务流程。③新书上架:完成新书资料的录入工作。④旧书下架:完成图书资料的删除工作。⑤读者查询:根据读者号,查询读者借阅情况,能够对读者的基本信息资料进行管理。⑥相关帮助:便于新的系统使用者能够快速掌握该系统的使用操作。

2、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需求。①要求有较强的系统安全性,对一定范围和程度内用户的错误操作有相应的系统自我保护功能。②系统的维护时间不能超过系统总运行时间的千分之五,系统每次的维护时间不能超过系统总运行时间的千分之一,系统的故障恢复时间不得超过系统故障时间的百分之五。③其他性能要求以其相关或类似的系统为参考。

三、系统设计阶段

(一)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鉴于以上各项功能要求,将该系统划分为以下六个模块:

1、图书信息模块。对图书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删除、修改以前信息和进行简单查询功能。

2、查询检索模块。可对书目的基本信息进行检索,其查询条件可以是按分类检索;也可以是按照作者名、图书名称或出版社进行检索。同时,也可对读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检索,查阅其借阅信息。

3、读者管理模块。对读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管理,可自动生成会员代号,可自动记录会员的借阅信息。

4、数据维护模块。可对数据库中的各项基本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并可实现数据备份文件存贮路径的自由选择。

5、报表输出模块。对图书的基本信息、会员的基本信息、会员的借阅信息等数据可按照查询条件的不同按要求打印输出。

6、帮助模块。可以提供关于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各项操作的详细帮助信息,并可实现对不同操作的定点帮助提示。

(二)数据库设计

1、数据描述

(1)静态数据描述。①图书一级分类表: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信息有:分类编号和一级分类名称。一级分类中将图书共分五大类,具体分类方法、编号和分类名称参照国家统一分类方法的规定。②图书二级分类表:包括五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信息有:二级分类的编号和分类名称。二级分类中将图书共分为二十二个小类,并分别隶属于一级分类的五个大类中,其具体分类方法、编号和分类名称参照国家统一分类方法的有关规定。③图书明细分类表:包括二十二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信息有:明细分类的编号和分类名称。明细分类又将二十二个小类明细的分为若干细小类别,其具体的分类方法、编号和分类名称参照国家统一分类方法的有关规定。

以上数据均按国家统一规定设置录入,不能做太大改变,分类名称可以有一定的缩略但不能影响其原有的意义。系统设计完成后不可以通过录入、删除的方式进行修改。

(2)动态数据

①图书的基本数据。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数据有图书编号:是对录入图书的统一编号,以便唯一区别图书;图书名称:图书出版时的封面印刷名称;作者:图书的编写者或编写单位或组织;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册图书的发行单位;录入日期:该册图书入库的时间;借阅次数:该图书总的被借阅次数;类别编号:给图书所属的明细分类的类别号,它应与明细分类表中的图书的类别编号一致;简介:对该册图书的内容总体概括介绍。

②读者基本数据: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数据有:读者代号:读者的统一编号,由系统自动生成,唯一的标示一个会员的身份;姓名:读者的真实姓名;电话:读者的有效联系电话,可选择填写;地址:读者的有效联系地址,可选择填写;身份证号:读者的身份证号码,可选择填写;注册日期:读者本人正式注册成功时的日期(为系统自动填写)。备注:读者的个人其他资料。

以上两部分数据的录入具有一定的界面,并提供修改的方式。还提供随时的查询,对查询结果有相应的显示和打印输出,对全体的数据可进行备份与恢复。

③借阅记录。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数据有:读者代号、图书编号、借阅日期。这些数据信息都是由系统自动填写。此表中的所有数据不提供修改方式,只供查阅、显示和打印输出。可以对全体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

④登录密码。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主要数据有:管理员代号、密码、权限。

2、数据库描述。该系统建立一个数据库,其中包括三十二个数据表。全部用Visual Foxpro实现。其中,部分数据表的结构和联系如图1所示。(图1)其他分类数据表的连接通过“下级分类表名”实现连接调用。

3、数据采集。对于图书分类数据表的信息参照国家图书分类方法;对于图书基本信息数据可通过对现存图书进行分类录入;对于读者方面的信息数据可以在系统运行使用中获得。

(三)用户界面设计。本系统设计原则:1、界面美观、操作方便并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2、界面根据用户需求设计;3、界面能引导用户操作的功能,并能提供一些帮助功能。

主要的用户界面有:1、登录界面;2、主表单界面;3、各类信息查询;4、读者信息管理列表;5、图书信息管理列表等。

四、系统实施阶段

(一)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软硬件环境。在软件方面本系统运行平台为Windows2000专业版,开发工具采用易学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Visual Foxpro6.0。因Visual Foxpro6.0在应用程序的开发上具有灵活、效率高等特点和使用简便的数据库管理功能。硬件要求:Inter PentiumⅢ、128M内存、40G硬盘等。

(二)编写程序。依据各阶段的开发文档,使用Visual Foxpro6.0进行程序编写。此系统的编码设计(表单设计、代码设计、变量定义、控件的定义)严格按照大众化的标准和风格。

对于系统的帮助功能的实现,则使用windows help compiler来单独编译,最后通过Visual Foxpro提供的接口命令(set help to)和系统相连。帮助文件的数据字典、源代码见附件。

五、系统测试

篇4

【关键词】随书光盘;图书馆;电子资源

随着各类院校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壮大,图书馆馆藏的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其中,电子资源增长的速度非常快。图书馆电子资源主要是光盘,包括随书光盘和非随书光盘:①随书光盘。即随书出版的光盘,是图书、期刊的附属物。②非随书光盘。即单独编制出版的光盘。

一、光盘网络平台系统的必要性

现在大多院校图书馆所采用的光盘管理模式都是相对的老式模式,师生如果想获得与所借图书相配的光盘,必须凭所借图书或图书的索书号到相应部门提取相应的光盘,然后通过专用电脑将其下载到自己的存储器中,或将光盘借出,拷贝后再还回。但是,随着光盘数目的快速增加,该种光盘管理服务模式出现了许多弊端,亟需解决。

(一)存储空间的不足

一是指存放光盘的光盘柜空间严重不足,二是存放光盘柜的室内空间严重不足。

(二)光盘复本过多

采购的图书,如配有光盘,则购买几册,便有几张光盘复本。过多的光盘复本,更加导致光盘存储空间紧张,并且不利于光盘的管理。

(三)读者利用不便

指定下载光盘内容的电脑无法同时服务多个读者需求,并且光盘内容拷贝时间不同,出现一人拷贝,多人等待的情况。再者,指定电脑存储空间有限,不能把所有必须的光盘信息存储到指定下载目录中,需要工作人员到光盘柜中的指定位置找到正确光盘。这样,光盘内容拷贝到存储器中的时间就相对更长一些,影响拷贝下载效率。

为了提高光盘利用率,方便并满足师生对获取光盘信息的需求。建构光盘网络平台系统很是必要。光盘网络平台系统,即将光盘的内容压缩拷贝或镜像到网络服务器或光盘服务器上,然后上传到图书馆网页,与图书馆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整合,供师生直接进行数据下载的网络平台模式。

二、构建光盘网络平台系统的可行性

(一)有可支撑平台的校园网。

现在很多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高速校园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管理和利用光盘,做到快速、便捷。

(二)有其他院校的经验可循。

我们对全国近40所院校进行的调查显示,有部分院校是通过自主研发,设计适合本校的光盘网络平台系统。

(三)软件市场上现有平台软件技术不成熟。

通过对40所高校的咨询和调查,我们发现,单独购买光盘网络平台系统的院校,在购买产品后,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问题;由此可见,现有光盘平台软件市场中,技术成熟的产品不多,大多数产

(下转第123页)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网络化管理的构想

杜春生

(吉林建筑大学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118)

【摘 要】本文针对各类院校电子资源服务模式老旧,不能满足师生需求为出发点,提出自主研发光盘网络平台的设想,论述了自主研发该系统的必要性,阐述了自主研发该系统的设计构想。

【关键词】随书光盘;图书馆;电子资源

随着各类院校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壮大,图书馆馆藏的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其中,电子资源增长的速度非常快。图书馆电子资源主要是光盘,包括随书光盘和非随书光盘:①随书光盘。即随书出版的光盘,是图书、期刊的附属物。②非随书光盘。即单独编制出版的光盘。

一、光盘网络平台系统的必要性

现在大多院校图书馆所采用的光盘管理模式都是相对的老式模式,师生如果想获得与所借图书相配的光盘,必须凭所借图书或图书的索书号到相应部门提取相应的光盘,然后通过专用电脑将其下载到自己的存储器中,或将光盘借出,拷贝后再还回。但是,随着光盘数目的快速增加,该种光盘管理服务模式出现了许多弊端,亟需解决。

(一)存储空间的不足

一是指存放光盘的光盘柜空间严重不足,二是存放光盘柜的室内空间严重不足。

(二)光盘复本过多

采购的图书,如配有光盘,则购买几册,便有几张光盘复本。过多的光盘复本,更加导致光盘存储空间紧张,并且不利于光盘的管理。

(三)读者利用不便

指定下载光盘内容的电脑无法同时服务多个读者需求,并且光盘内容拷贝时间不同,出现一人拷贝,多人等待的情况。再者,指定电脑存储空间有限,不能把所有必须的光盘信息存储到指定下载目录中,需要工作人员到光盘柜中的指定位置找到正确光盘。这样,光盘内容拷贝到存储器中的时间就相对更长一些,影响拷贝下载效率。

为了提高光盘利用率,方便并满足师生对获取光盘信息的需求。建构光盘网络平台系统很是必要。光盘网络平台系统,即将光盘的内容压缩拷贝或镜像到网络服务器或光盘服务器上,然后上传到图书馆网页,与图书馆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整合,供师生直接进行数据下载的网络平台模式。

二、构建光盘网络平台系统的可行性

(一)有可支撑平台的校园网。

现在很多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高速校园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管理和利用光盘,做到快速、便捷。

(二)有其他院校的经验可循。

我们对全国近40所院校进行的调查显示,有部分院校是通过自主研发,设计适合本校的光盘网络平台系统。

(三)软件市场上现有平台软件技术不成熟。

通过对40所高校的咨询和调查,我们发现,单独购买光盘网络平台系统的院校,在购买产品后,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问题;由此可见,现有光盘平台软件市场中,技术成熟的产品不多,大多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很高。并且相对技术成熟的产品价格普遍较高,额外还有以后涉及的针对个馆特点进行额外设计更改所涉及的费用,以及软件需要升级所要缴纳的费用。

(四)自主研发,扬长避短。

自主研发,我们可以针对本馆特点,在系统设计与实际应用等各方面考虑的更详尽和到位。外购系统主要针对的是满足大多数高校相似方面的需求,而自己研发则针对个馆特点,并且在逐渐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迅速的进行维护和修改。

三、自主研发光盘网络平台系统的设计构想

(一)系统设计

1.设计思路

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软件的安装只在服务器端进行配置,所有的系统数据和读者资料都存储在服务器端,系统管理和升级只需在服务器端进行。

系统结构包括用户显示层、业务逻辑层和后台数据。用户显示层是为用户提供应用系统和服务的图形界面。业务逻辑层位于用户显示层和后台数据层之间,在这个层次安装了与系统关联的应用模型,把用户显示层和数据库代码分开,并进行一些安全设置,保证系统的稳定高速运行。后台数据层是三层模式中最底层,用来定义、维护、访问和更新数据。

系统采用sql2005数据库,可以直接调用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图书的光盘信息和读者信息,并与光盘系统数据库进行整合。

(二)模块分类

1.前台管理模块

用于读者进行光盘查询、显示光盘信息、请求上传光盘及留言等功能。可分为以下

几个子模块:

(1)登录子模块:为了避免引起光盘版权纠纷,当读者进行登录时,系统会自动对读者的IP进行探测,如果不是校内IP,系统会拒绝其访问本资源。

(2)光盘检索子模块:读者可通过书名、财产号、索书号、ISBN等途径检索需要的光盘信息。

(3)光盘信息子模块:显示光盘的详细信息,包括所对应的图书名称、出版社、作者等以及光盘的上传时间、大小、下载次数信息。

(4)分类查询子模块:如果读者想查找某一类随书光盘,在相应位置输入分类号,即可浏览该类所有随书光盘。

(5)更新数据子模块:动态的显示最新上传的光盘信息。

(6)统计子模块:统计已上传光盘数量、下载次数及下载排行等数据,便于读者了解系统中光盘的使用状态。

(7)请求上传子模块:读者需要的而未上传的光盘,读者可通过请求上传子模块提出申请,管理员根据请求信息及时上传光盘。

2. 后台管理模块

(1)管理员子模块:实现添加、删除管理员,以及对管理员的权限进行设置。

(2)光盘信息子模块:管理员用以添加或更新光盘数据的大小,也可以删除光盘的信息和数据。

(3)请求处理子模块:查询读者的请求信息和留言,直接调出请求的光盘信息子模块,从而添加、更新光盘数据。

(三)数据库设计

为了便于系统的管理和实现,数据库采用一库多表的设计方式。建立一个disk数据库,数据库中包括光盘数据表、下载信息表、光盘数据更新表、读者信息表等多张表,用来满足用户数据存储和访问的需要。同时为了使光盘信息、读者信息等数据库与汇文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中信息数据保持一致,系统还需设计开发一后台程序用以定时更新数据。

最后需要说明,如果该系统能够研发并实际应用成功,能够有效的解决各类院校图书馆现在面临的光盘管理服务模式老旧问题,实现在高速校园网络环境下的光盘信息查询、下载等服务,高质量、高效率的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图书室 管理 现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11-02

一、学校图书馆(室)的作用

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是学校基本建设之一,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领导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育人艺术和教学教研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助手。图书馆(室)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图书馆(室)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根据《广西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试行)》中的说明,也可以看出图书馆(室)建设与管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更是学生获取知识不可缺少的地方。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学校的图书室更是活跃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场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其中明确要求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一到六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由此看出新课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图书室管理人员,笔者深感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凡是课外阅读量大的学生,知识积累比较丰厚,做阅读题、完成习作对他们而言不算太难,而受经济条件所限,农村地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在学校的图书室完成。

二、目前农村小学图书室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各地中小学基础建设的重视和支持,许多中小学图书室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图书室由无到有,藏书有少到多。但由于各地的办学条件限制,目前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的图书室均由一间两至三开间的教室改建而成,存在馆舍面积不达标的问题,使图书室仍为一个图书储存间,没办法开架借阅;同时,图书室内大多是经年累积的旧图书,或由上级下拔,或由校外赠送,或由校内老师、学生自主捐赠,藏书量根本没办法达到基础建设的要求,有些学校就算达到了生均本数的要求,但从学生的阅读需求来说,可读图书仍大为不足;另外,大部分学校图书室采用一些旧制木架或各种不规范的改制铁架存放图书,配套设施较为简陋,没有达到通风防霉条件,图书易损坏,添置的新书没过一阵子就会出现掉页的现象。许多学校没有正规的图书管理老师,而是由一些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或是任课老师充当,出现管理人员图书管理能力偏低和管理工作不规范等问题,大大制约了学校图书室的发展,也让学生对阅读课外书兴趣不大,使图书室的功能没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三、建立规范化的图书室管理办法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室的功能和作用,学校需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图书室管理办法。根据农村小学的办学实际,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创造条件设置图书室

首先,学校应创设条件,按照要求在校内开设图书室或阅览室,尽量选择通风采光好的场所,书架以对向通透的架子为宜。除此之外,为便于管理,图书室管理也应逐步向管理电子化发展,如配备电脑和条形码扫描器、使用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等,有条件的也可以考虑进行自助化借阅,如自动借阅。

(二)规范图书管理

图书室中,林林总总的书籍很多,要想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发挥图书室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首先就要建立规范化的图书室管理方法,如建立图书室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图书室管理员守则等,进一步规范图书室的基础管理工作。只有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图书室业务工作和管理的科学化。

1.建立规范的图书分类及科学的目录检索

为规范管理,学校图书室的图书应当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可以将图书分为22个大类。当然,让所有兼职的图书室管理老师去系统学习图书的分类方法是不现实的,目前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参照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的Ⅳ.项进行分类,这个是图书在出版前出版社就已经根据分类方法进行的分类。假如图书上没有在版编目数据项,可以简单地将其分至大类。经过分类处理的图书,已经基本能满足图书索引的需要。另外,应该将图书室内所有图书的基本信息录入电脑,一方面能提升工作效率,也便于打印或下发到班级中作为检索目录;另一方面也为开展电子借阅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持。

2.多样化借阅方式提高图书的借阅率

图书只有到了读者手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目前我校的图书借阅工作仍使用简单的手工借阅(即借出或归还图书使用手工记录的方式),主要有凭证借阅、教师代办借阅两种形式。

凭证借阅,就是图书室给每位学生办理借书证,学生根据自己所办的借书证,在自己班级规定的借阅时段到图书室自主借书;借书后,由学生将所借图书信息填写到借书证上,交由图书管理员核对后即可。借书完成后,学生的借书证统一由图书室按班级保管,待到下次还书后归还给学生,再进行下一次的借阅。根据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目前我校图书室实行的是三至六年级学生凭证借阅。教师代办借阅,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要求学生集体阅读一些专题资料时,可由任课老师凭自己的借阅证到图书馆代办借阅,借阅的图书由代办老师发放给学生并回收归还图书室,借阅过程中的相关事宜均由代办老师统一管理和负责。教师代办借阅主要面向低年级的学生。

总的来说,凭证借阅是由学生自主进行图书选择与借阅,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喜欢读哪一类图书就借哪一类书籍,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借阅需求,保证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是这样的借阅方式要对学生进行图书分类的指导,另外还要由熟悉藏书的老师或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不然学生就会找不到想看的图书,或是浪费太多时间去寻找书籍。相比前一种方式,教师代办借阅就更省事、更省时间,只需要任课老师到图书室统一借阅、统一登记即可。这种方式之所以面向低年级的学生,主要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较少,不知道挑哪一本书去阅读,有的个子小的学生甚至还够不到上层的书架,所以由任课老师代办借阅。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仍需要管理员给他们推荐一些插画式的注音读物。

3.图书的常规管理

(1)图书入库和登记制度。无论是学校统一采购还是上部门下拨的图书,在新书入库前,都要进行拆包点数,一方面要核对到库图书的数量与价格,方便进行学校资产登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图书基础信息录入工作做准备。当拆包点数工作完成后,就要进行图书分类整理,接着进行信息录入。图书在上架前还要加盖馆藏章及图书室流水章,这样既明确了图书的归属,又便于核对馆藏图书的数量。图书也是学校资产的一个大项,藏书量多少也体现了学校文化资产的多少,而且在学校基础信息年报里通常也需要填报该项目。此外,掌握各类在馆图书的数量,更方便有针对性地选购新书。从方便管理员对图书进行上架或索引的角度出发,接着要做的工作就是给图书贴标签,标签上通常手写或打印图书的分类号及四角编码或大类顺序号。目前我校图书标签上贴的是分类号及大类顺序号,采用贴侧签与背签两种贴标方式。以上图书上架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新书就可以正式上架进行借阅了。

(2)旧书维护与赔偿制度。由于部分学生对书籍的保护意识不强,平时所借阅的图书会经常出现破损或者脱页的情况,在日常借阅工作中,可以由管理员对读者所借图书进行初步的检查,如有损坏的,可以安排人员进行修补;如果出现一些损坏特别严重的图书,已经影响到后期的借阅,则应该上报登记并作为缺失处理。同时,对于损坏、丢失图书的教师或学生,要根据《图书维护与赔偿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赔偿处理,以此提高师生的爱书意识。

(三)建立图书管理员责任制度

1.专职负责人。图书管理是专业性、技术性和创造性都很强的工作,复杂而繁琐,管理者一定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高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热爱图书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其他管理员。多数农村小学没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管理老师还要兼任教学工作,除了不能保证时刻都在图书室,还肩负着非常大的工作量。我校根据实际情况,从三至六年级每班选出一至两名学生作为学校图书管理员,承担每天课余时间开放图书室的管理工作,负责借书班级的借还书以及图书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此外,还在各班另外安排班级图书管理员,由班级管理员到图书室借出图书,发给班上所需的学生阅读,并做好相关记录。班级图书管理员还可以组织大家在班上进行交换阅读,待全班学生阅读完后,再将书收还图书室,这样不仅很大程度分担了老师的工作,也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图书的保护意识。工作出色的图书管理员,还会在期末受到奖励及表彰。无论是管理老师,还是学生图书管理员,都要熟悉图书的藏书分类归档情况、借阅的工作流程及方法。

3.卫生工作。图书室的卫生一定要按时打扫,一天两次以上,门窗、书架、桌椅等要经常用毛巾擦洗,桌椅摆放要整齐、规范,使人一见就觉得十分舒服,也就是说图书室一定要经常保持干净、清洁,良好的卫生环境才能让师生们在图书室安心借书、读书。

篇6

关键词:图书馆 阅读权利 阅读快乐 人性化服务

儿童阅览室,是少儿课外阅读的重要场所,是他们汲取精神养料的重要渠道。为他们推荐好书、新书,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为儿童选书,也就是为历史选择未来,为后代选择尊严。”一般来说,凡是多读书、读好书的孩子,其视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世界上那些生命力旺盛的民族,一定是最爱读书的民族。“宁静才能致远”,为了保障孩子们的阅读权利,享受阅读的快乐,我们图书馆儿童阅览室在图书的选购、管理、制度、措施、服务方式、环境打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孩子们走进图书馆,就像走进了一座“文化宝库”;走进图书馆,就像走进了美丽的“精神家园”。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针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选购征订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书籍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好的书籍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还可以净化人的灵魂、陶冶情操。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这个人的读书史。为此,我们儿童阅览室在图书的选购、订阅上,特别注重读物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科学性和文学性,并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在图书的品种、类型、质量、数量等方面尽可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例如,在幼儿阅读区,我们准备了大量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卡片、童话、注音读物、积木甚至玩具,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少儿阅读区,购买、征订了大量他们感兴趣的期刊和文学书籍,内容涵盖了文学、艺术、科技、天文、地理、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方方面面的知识,感受阅读的快乐,同时还受到情感、道德、审美、情趣、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启迪和教育。另外,为了提高阅读的效果,我们不但允许家长进入阅览室,而且还专门订阅了适合家长阅读的书籍,让家长们在陪伴孩子读书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提高。

二、强化管理措施,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保障少儿读者的阅读权利

本着“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宗旨,一方面,我们将儿童阅览室安排在宽敞明亮的一楼大厅,在室内安放有绿色植物、花卉、空调,在幼儿阅读区铺设了泡沫垫子,摆放有卡通图案的小沙发;在少儿阅读区安放了配套的桌椅,四周的墙面张贴着漂亮的卡通图片、儿童绘画作品以及激励读者的名言警句,赋予冷淡的白墙以文化的内涵,使它成为凝固的教材、浓缩的人文景观,力求营造一种多姿多彩的阅读环境,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让每一位进入阅览室的读者都能感受到一种安静、舒适的读书氛围,“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另一方面,针对阅览室读者年龄参差不齐、差距较大的特点,我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从阅览室工作人员的职责、读者须知、阅读规则、温馨提示到分区阅读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大家自觉遵守,以保证管理与阅读的协调统一,保障绝大多数读者阅读的权利。让阅览室成为每一位读者向往的地方,是我们阅览室工作人员最大的心愿。转贴于

三、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方式

“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是我们图书馆工作的终极目标。为了方便各类读者阅读和借阅,体现图书馆的社会公益性,我们对儿童阅览室实行“免费、免证”,面向全体少儿读者及其家长开放,所有书籍全部“开架”,读者可以像逛超市一样自由选择读物,可以在室内自主阅读,也可以亲子共读或者借回家读。为了有效引导读者的阅读倾向,提高读者的到室率和图书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儿童阅览室作为孩子们“第二课堂”的社会教育功能,我们在认真做好借阅服务的同时,还广泛征求读者及其家长的意见,不断改进、拓展、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服务读者。例如,为读者免费存包,免费提供矿泉水,免费咨询和查询书目;联系学校、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作文大赛、才艺展示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沟通和交流,而且在活动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他们的未来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满意在读者”。

四、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效率

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随之也带来了信息的收集量、处理量和存储量的不断增大,传统的图书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现代化的图书管理系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数字图书馆”、“网络共享工程”是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尽快掌握现代化的图书管理方法,进入科技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广、快、精、准”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此,我们采取职工定时学习、轮岗学习、外出培训以及参观考察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我们还不断加强与兄弟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发展,共同提高。2010年4月,我馆在获得地市级一级图书馆称号的同时,正式对外开通了“遵义数字图书馆”,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信息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形成了一个拥有丰富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库,方便读者从海量的信息资源库中快捷地查找到有用的信息,阅读到更多、更广、更丰富的书籍。虽然数字图书馆目前还在试运行阶段,各方面的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问题,与读者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但是,我们有信心和决心不断改进、提高,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儿童阅览室,作为这浩瀚资源库中的重要一分子,如果能让这里成为儿童精神成长的乐园,那将是我们最感欣慰的事情。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JAVA CARD技术 校园一卡通 设计 实现

在校园环境中,存在比较多的功能空间,如图书馆、食堂、电子阅览室、商店等,每种功能空间都具有相应的卡,由此导致学生及教职工需要携带比较多的卡,不仅会增加生活与学习的麻烦性,而且支配、运用资源的合理性也比较差。基于智能卡的优势,学校应在智能卡的基础上利用JAVA CARD技术设计校园一卡通,便利学生的使用,增强校园管理效果。

1 基于JAVA CARD的校园一卡通设计方法

1.1 整体结构

从学生角度来看,在“数字校园”系统中,学期课程信息、图书信息、学分信息及费用信息均应显示在登录界面中,而且费用信息页面还应支持付费。学生操作其中一个应用系统后,其他的系统也应随之运行,由此一来,反馈给学生的页面应具备个性化及全面性。可见,对于校园信息系统来说,整个系统应为校园总集成系统,建设时,总的集成信息标准为建设重点,规范化平台接口后,集成通过零散式的信息系统实现,最终,使系统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具备个性化、组织性及梳理性。“数字校园”系统与操作系统相互分离,其中,校园网知识应用互动于校园时,以业务流程为依据。

1.2 技术路线选择

通过分析现有技术发现,实现“数字校园”时,方式包含两种,一种为Web服务,一种为企业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后一种实现方式中,集成系统为企业型,属于底层架构,具有标准性及灵活性等特征,部署、安装新的设计软件过程中,便利性较强,能够较为容易的实现通信连接其他结构。实现后一种方案时,需要使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可以看成其中集成了多个单独系统,可将各种应用需求满足,有效的集成信息系统。Web服务属于模块化软件应用,识别时利用URI,访问网络采用标准接口。实际上,建设“数字校园”时,仅仅依赖单一的产品并不能达到预想的建设效果,而是应使用集成软件应用程序。

2 校园一卡通功能的实现方法

2.1 实现方式

校园一卡通系统中,构成主要包含四个:

(1)系统管理平台,共设置4个模块,分别为中心管理、资金管理、应用管理及扩展应用;

(2)多媒体自助存取终端,即圈存机;

(3)智能卡金融交易终端,主要通过POS机实现;

(4)三界面智能卡。

2.2 应用子系统功能设计

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中,应用子系统共包含7个:

2.2.1 卡务管理中心系统

卡业务管理、账户管理等为该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的模块有账户管理、卡片管理、查询统计、操作员权限管理等。

2.2.2 资金结算系统

整个系统中,应用平台通过该系统完成资金缴费、财务处理等与资金相关的业务,支撑平成核心的处理逻辑,分类报表功能为资金结算系统的功能之一,其中提供了大量的报表,为财务结算查收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2.2.3 门禁管理系统

对于学校管理工作来说,重要内容之一为营造安全、安静的校园环境,为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严格的管理学校人员进出,学校每天进出的人员数量比较大,无法通过人工识别来达到管理目的,可通过校园一卡通中的门禁管理系统来实现,在门禁管理系统中,具备刷卡出入、刷卡记录、实时监控等多项功能,可有效的控制人员进出。

2.2.4 餐饮消费管理系统

该系统功能使用的地点为食堂、餐厅,网络管理、账户管理等均为系统设计的具体功能。

2.2.5 图书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功能为管理进出图书馆的人员。

2.2.6 节能控水控电管理系统

水费及电费缴纳时,可以通过刷卡支付,实现“用多少付多少”,能够有效的控制及管理水与电的使用,减少水电资源的浪费.

2.2.7 考勤管理系统

主要负责统计、审核学生的上课情况、教师出勤情况等。经实际测试,以上应用子系统的功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2.3 安全设计

使用智能卡时,经常会发生多种多样的情况,少部分情况是由操作失误引起,但多数情况属于蓄意破坏造成。智能卡安全隐患常见的包含以下几种:

(1)管理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作弊,表现为对信息有预谋的更改、随意改变写入数据等;

(2)利用合法的智能卡完成授权和认证,但在使用过程中,在另一张卡中输入信息;

(3)以真实的信息伪造假冒智能卡;

(4)对剩余金额、日期等作出修改;

(5)盗取卡中的流通信息。

为避免上述安全隐患的存在,还需要在设计校园一卡通时开展安全设计工作。目前,C/S架构为多数一卡通设计时所采用的,数据库服务由服务器提供,数据访问通过用户端实现,此种架构模式是一种局域网,利用终端升级、安装软件。不过,基于JAVA CARD技术设计校园一卡通过程中,以B/S架构作为系统架构,此种架构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利用WWW浏览器作为用户界面,经服务器实现主要事务。

具w说来,安全设计从三个方面进行:

(1)卡的安全设计,一般,穷举法及中途拦截为攻击卡的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对象均为卡中的数据信息,因此,可以采用数据加密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2)网络的安全设计,网络开放性的特征使一卡通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中,设计网络安全时,可以采用防火墙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杀毒软件等;

(3)数据的安全设计,数据采集过程及数据库的完整性、安全性为主要的设计内容。

3 结论

设计校园一卡通时,以JAVA CARD技术为基础具有比较强的可行性,设计、实现之后,学生携带一卡通即可实现在校园内各个功能区域中刷卡,便利学生的学习及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巍,庄恩贵,王建,等.基于Android系统的校园一卡通智能手机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6):40-42.

[2]宫萍.基于JavaCard的校园和科研院所一卡通的应用设计[J].四川兵工学报,2012(07):114-116.

[3]宫萍.基于JavaCard的校园一卡通的应用设计[J].经济师,2012(07):88-90.

[4]陈志琦,苏德富.基于JAVA技术的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J].航空计算技术,2014(01):69-71+86.

篇8

【关键词】数据平台;集成;ETL技术

我校从2000年开始信息化建设,早期缺乏统一的规划和信息标准,各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建立了各自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各应用系统建设时期不同,采用的技术架构不同,运行管理维护各自独立,当对信息的处理涉及多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时,处理诸如跨操作系统平台、跨数据库、跨开发平台等多方面的工作,容易形成混乱,给开发、管理、维护工作带来大量的工作量和难度。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对各类应用和数据进行整合,消除“信息孤岛”,形成统一的数据服务,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1.总体设计

数据平台的建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一些集成需求是面向数据的,还有一些集成项目是基于事件驱动的体系架构或者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把整个高校基于各种不同平台、用不同方案建立的异构应用和数据整合是一个复杂的任务,甚至是涉及到学校的体制、各部门责任和利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数据平台的总体设计采用三层数据模式,分别为表示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层。表示层对全校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应用平台的访问服务,以B/S方式体现;应用服务层涵盖学校所有现有的应用软件系统,包括综合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校园一卡通、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这些子系统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提供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信息集成,提供信息化系统服务,并且提供应用软件与数据库接口,有效地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数据层是共享数据平台,提供数据交换和共享功能,数据要高度集中,并且安全可靠,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可共享的数据支持。

2.技术实现

选择技术体系结构时要考虑整个系统的跨平台性、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及可管理性,并且应该有好的可扩展能力。我们的原始数据来自多个不同的数据源,有数据库中的模式固定化数据,也有来自异构源的异构数据,将这些分散异构的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标准的数据库中并且统一所有的应用很难实现,所以我们采用数据交换技术,将现有数据资源以原有格式存储于分布式数据服务器上,实现分散异构的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和流通,在共享数据平台上搭载现有业务应用和开发新的业务应用系统。

3.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技术涉及元数据模型管理、数据抽取转换加载技术和数据联邦技术等。对于异构数据的集成,常见的有集成模式和复制模式。集成模式对应的是联邦数据库模式,提供统一的访问视图,实现逻辑上的数据集成来满足应用数据的集成需求;复制模式对应的是数据仓库建设,由ETL(Extract-Transform-Load的缩写,即数据抽取、转换、装载的过程)完成数据从数据源向目标数据仓库转化的过程,目前大多采用这种模式,把数据从物理上不同的数据源中抽取,进行数据转换和加载,得到统一完备的数据仓库,原来分散的应用仍可以独立运作。ETL规则设计和实施在整个数据集成项目中占有60%-80%的工作量,在数据处理上几个重要流程:

3.1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就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即对数据库、表、列、列属性(类型、格式、约束等)以及主键/外部键关联等等的描述,在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数据仓库系统中,元数据机制定义了数据源的位置及数据源的属性,确定源数据到目标数据的对应规则,确定相关的业务逻辑、记录根据业务事件发生而随之进行的数据抽取工作时间安排,记录检测系统数据一致性的要求和执行情况,衡量数据质量,合理的元数据会有效的描述信息的关联性。所有的ETL过程必须参照元数据,才能快速实现。

3.2数据抽取

数据抽取是从数据源中抽取数据的过程,包括模式数据和实例数据抽取。在实施整个ETL过程的时候,首先要对抽取进行分析,确定什么数据需要被抽取,确定数据源信息、有效性、数据格式等,用相关算法得到实例数据的抽取策略,进行数据抽取。

3.3数据转换和加工

定义数据源和目标库的映射关系,根据定义好的转换模型,对抽取出的数据进行转换和加工。数据的转换和加工可以在ETL引擎中进行,也可以在数据抽取过程中利用关系数据库的特性同时进行。相比在ETL引擎中,直接在SQL语句中进行转换加工更加简单清晰,性能更高。

3.4数据加载

将转换和加工后的数据装载到目标数据库中,这是ETL过程的最后步骤。数据加载的方法有多种,对于数据量较小的数据可以通过SQL插入、更新等基本语句完成,对于海量数据可以采用批量装载的方式。

3.5目的数据存储

提供数据与原数据的存储场所,一般为数据仓库。为了考虑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须配备强大的辅助管理工具,以进行作业调度、日志管理、系统监控、数据维护等辅助系统的操作,同时要为应用软件提供接口,实现更好的交互性和可扩展性。

篇9

关键词:校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基于Android的图书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03358)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一、校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问题

信息系统必须保证数据具有预定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创建校园网上的系统还必须考虑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及相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性管理。学校管理涉及到各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如财务制度的保密性、学生成绩管理既要方便广大师生查询,又要考虑到成绩是个人的私隐,不便公开。成绩录入要考虑到操作者权限和时间限制,等等。虽然校园网有一定的安全机制,但由于这些方面的特殊性,校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本身还应该考虑到用户及其权限管理。

(二)数据分布。由于学校部门众多,每个部门都会有自己的数据库,数据库中的数据会进行交换等处理,而形成了数据管理的复杂性。所以,应该重点考虑到数据如何在不同的部门之间的分布。

(三)数据的相容性。部门之间有经常性的数据交换,如招生部门要将新生名册传给教务管理部门,学生在教务管理部门注册后,财务部门要对其收费,图书馆要给其发借书证,后勤部门要发就餐卡等等。学生留级、退学、转学等信息也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因而,建立一个高效而实时的数据触发和更新机制非常重要。

二、可行性研究

(一)系统模块划分。校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各单位的业务范围,分成教师管理系统、教材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和图书管理系统。

(二)系统目标与功能模块

1、学生管理子系统。学生管理子系统完成新生入学(从网上招生数据库中转入)、学生注册、学生自然情况、成绩管理、学籍异动(升留级、转学、休学、退学、转学等)等管理。

2、教师管理子系统。教师管理子系统完成教师的调入和调出、教师自然情况、任教课程、业务考核、教研科研、职务职称变更、工作量计算等功能。

3、教务管理子系统。教务管理子系统完成校历编排、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进程编排、教学任务落实、课表编排、考试安排等功能。

4、图书馆管理子系统。图书馆管理子系统完成图书采编、入库、查询、流通等管理。

5、教材管理子系统。教材管理子系统完成教材需求、征订、发效、结算等功能。

6、教学设备管理子系统。教学设备管理子系统完成教学设备的需求、采购、入库、领用、报废、统计等功能。

7、后勤管理子系统。后勤管理子系统完成饮食、住宿、校内消费等管理。

三、系统设计

(一)总体设计。考虑校园网将整个学校的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的优点,系统将利用校园网的资源和管理,在各个部门建立统一的用户界面,以校园网络服务器为中心,采用C/S和B/S混合的结构,建立一个基于多层驱动程序的应用程序框架,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实现数据及时、安全、可靠地存储与传递。

1、C/S模式的优点。C/S模式是一种由客户机与服务器合作完成一个作业的系统模式,客户机提出请求,服务器提供响应服务,其优点是:(1)交互性强。在这种模式中,客户机装有客户软件,完成各种数据的录入等工作;(2)存取数据安全。因为C/S模式的平台一般采用适用于局域网安全性比较好的网络协议,有较好的安全保证;(3)网络通讯量低。因为只有两层结构,网络通讯量只包括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量;(4)速度快,有利于处理大量数据。由于C/S模式只有两层结构,故对于同一个任务,ClS模式的速度要比B/S模式速度快。

2、B/S模式的优点。B/S模式以Web技术为基础,把传统的C/S模式中的服务器部分分解为数据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从而构成一个三层的客户服务体系。相对于ClS模式,B/S模式有以下优点:(1)用户操作更加简单。B/S模式的客户端只是一个提供友好界面的通用浏览器,无须培训就可以直接使用;(2)更适合于网上信息。B/S模式使用的技术是Internet的Web技术,因而更适合于网上的信息,使传统的MIS功能有所扩展;(3)简化了客户端。C/S模式允许在不同的客户机上安装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B/S模式只需要安装一个通用的网络浏览器软件就可以了;(4)简化了客户端的开发与维护。B/S模式的客户机上几乎所有的功能都由安装在Web服务器上的软件来实现,所以大幅度地减轻了维护的工作量。

(二)实际应用采用C/S和B/S混合模式,发挥两者优点。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对一些专门部门使用的模块采用C/S模式模式,对一些使用人数比较多、功能简单、使用量小的功能,采用B/S模式,如学生成绩录入、成绩查询、课程选修等。

(三)数据库设计。对于校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而言,最关键在于数据库的分布。数据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执行的速度与管理的效率。本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思想,将数据库分为共用数据库、本地数据库和临时数据库。同时,采用关系数据模型来描述服务对象,采用自顶向下进行需求分析和自底向上进行概念结构设计。

公用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永久数据,数据量大,如学生自然情况、教师自然情况、学生成绩、教学计划等等。

本地数据库:该数据库存放的是各部门自己使用的表,存放在部门自己的数据库服务器上。

临时数据库:该数据库是运行(如查询)时产生的一些临时性数据库,此类表信息量小,使用后会自动删除。

(四)网络设计。采用C/S和B/S混合结构,利用SQL Serve:对数据进行管理,各客户端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又将数据保存在服务器中。

(五)安全设计。首先,充分利用Windows NT及SQL Server的安全机制和完整性机制;其次,控制不同操作人员的权限和使用时间。系统将用户分为ROOT用户、超级用户、专业用户和普通用户。设置ROOT只有一个,是最高权限用户,一般应该为网络管理员,拥有所有功能,能分配其他各级用户。超级用户拥有ROOT用户分配给他的权限,可以产生其他用户,并可以将自己的权限全部或部分分配给专业用户,专业用户不能产生其他用户。每个教职工和学生都是普通用户,普通学生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器查看本人成绩,普通教师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器录入和修改授课班级的学生成绩(但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普通用户用户名一般为个人ID。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密码,用户密码可以自行修改。用户程序对用户登录设置,在进入系统之前,输入用户代码、用户密码,通过权限检测,合法系统可以进入系统。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重要,甚至会关系到存亡的问题。信息管理系统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校园网的信息管理系统一定要进行科学的运行和管理,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模式“项目驱动”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努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以培养实用型的软件蓝领为核心,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强,极富创造性和时代气息等特点。笔者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简单探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提出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新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驱动”教学法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

二、项目设计的原则

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学项目的设计是整个教学的关键,项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紧扣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联系实际应用,制定可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教学项目既要涵盖基本的教学知识点,能服务于教学,体现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在设计项目时,可根据课程不同的知识要点,将一个综合项目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项目,再将每个子项目分解为多个任务单,每个任务单涵盖一定的课程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然后,每个任务单通过设置相应的问题情景引出任务。教学项目的设计必须以科学实用为准则,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在设计项目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项目的设计要有可行性。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较熟悉、易理解、感兴趣的项目,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项目的设计要难度适中。设计的项目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于简单。项目的难度过高,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会导致学生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望而生畏”。项目的难度过低,一方面,会降低教学质量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习较好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3)项目的设计要有综合应用性。把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即将学习的知识交融结合,并注意与横向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不仅让学生对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项目开发实践能力。

三、“项目驱动”教学环节的设计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实现一个完整的综合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的实施:明确任务、剖析问题;独立探索、合作学习;作品展示、点评总结;项目实战、巩固创新。

1.明确任务,剖析问题

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子项目的任务单,通过问题陈述先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点,突出重点、透析难点,继而针对问题进行剖析,对问题进行细化和深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调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项目的分析讨论中来。

这样,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成枯燥无味的任务来应付,而是根据项目需求来学习,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

2.独立探索,合作学习

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尝试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又称“结构式分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知识、性别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不仅达成个人绩效,提高学习效果,也完成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其间,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独立寻找相关资料,自己阅读与分析后,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分析讨论,从而引申出不同的思考方向,进而建构出个人对于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合作学习教学法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经验为中心,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面向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3.作品展示,点评总结

学生完成任务后,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汇报成果,各小组可以针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及结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所谋求的解决方法,心得体会,以及如何进行改进和提高,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有助于树立自信心。教师可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和成果及时地一一进行分析点评,在点评分析过程中,既要肯定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也要针对其不足之处给予建议以促进学生获得更大的提高。通过这样一种“学习-实践-反馈”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而且自己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此得到培养。

4.项目实训,巩固创新

在课程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要结合当前该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社会市场需求开展项目实训,通过模拟职场情境,提出一个来自IT行业或现实业界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激发和引导下,学生按照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在和同学的合作交流、讨论中,明确任务、确定目标、分析问题,并在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使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丰富、提升和重构,从而达到巩固和创新的目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信息素养,又培养了主动探索的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