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07 17:3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中国工业化的新模式
我国在召开的中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的政策之后,农村务农的人们可以除了土地进行另外的工作获得收入。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务工者,为乡镇工业的发展和前进提供了人力资源。我国人口众多,建立的各种形式的企业不能都聚集在为数不多的城市里面,应该尽量的扩散到众多的乡镇中去,这就是所说的工业下乡。把工厂建设在广大的乡镇中,一样能够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收入,同时不会让人口聚集在为数不多的城市中,也不会让众多的农村务农者离开家乡。从这方面开讲,促进了工农结合,缩小了城镇差距。在广大乡镇建设工业、城乡结合,实现共同富裕,这和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家所走的道路是不一样的,却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我国农民在农业繁荣的基础上,以巨大热情兴办集体所有制的乡镇工业。这种工业化的道路,是农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自己的创造。
开发具有农村特色的产业。社队工业归属于市场调节掌控,但是一定要选择适合在农村的区域内建设的企业,才可以施展农村地区自身的优势,确保其稳定持续的发展。社队工业必须具备生产的原材料以及打进市场的优势才能够稳定持续的前进。农村建设的工业和当地生产的农副产品综合起来开展劳动密集形式的工业,发展地方风格大范围开拓我国和国外的市场,这些是社队工业能够有更大发展前景必须实施的方式。
2 小城镇发展模式
小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离土不离乡、离乡不背井这两种方式,应该作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具体途径来进行研究。“离土不离乡”与“离乡不背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阶段的主要形式,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离土又离乡”与“离乡又背井”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阶段的主要形式,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三大差别”,教授主张把它们和农民一起融合在小城镇里。
觉得应该做到以下的两方面:第一在内陆地区建设这种以人口为主的蓄水水库,第二是在人口稀缺土地比较广阔的边区发展能源。对于在规模比较小的乡镇建设人口为主的蓄水水库用途,社会学家讲过一个很适合的话:社队工业的建设把一些人民的身份从农民转变成了工厂工人,城镇开办的一些工厂也招用了一部分的农民工。这代表着在现代社会已经有很多农民变成了城镇人。
有关向边远地区疏导人口的问题,现在的边远地区面临两种情况,留不住当地的人才,另一个是具有手艺技能的人才进入。应该恭迎这些带着手艺来到边远地区的人民进入,想办法把他们赚的钱留下,进行更大程度的投资。换句话说,就是对他们实行开放对策,把他们留下来。在西部大开发项目中,就应该通过人才的变换能够加快城市建设,通过人们的互相串动,带动西部的地区资本方面、能源开发、物流方面的发展,富裕边区以及加强边防的稳固。
对于小城镇的发展,先讲述一个成功的例子。如:在江南我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其中吴江县的发展,社会学家曾经就对吴江县的小城镇调查过,同时开展了深层次的分析,触及到了小城镇发展最尖锐的问题。
通过类型比较法是有可能从个别逐渐接近整体的。“这个方法至今认为是有价值的,但是也已经看到它的不足。”这种方法的不足阐述如下: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雷德菲尔德(Redfild)教授也主张微型分析,但是他后来也感到研究一个文化较高的农民社区,应当注意到这个社区在经济上和意识形态上与城镇的联系。这就对我过去的方法指出了不足之处了。在对我国农村问题的考察不能只在农村进行,由于在经济形式上它归属于城镇掌管,不对掌管的地区进行考察不利于看清楚农村的样态。在思想观念中来讲,更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的磨练,被当时的中国发展状态所控制。在这方面存在一个发展基础和建筑上层的关系,这里不论进行怎样的分析调查,都不能真正的解决这个现象。在对规模比较小的城镇中发展方式进行对比时,要努力摆脱这种方式的不完善部分,要用敏锐以及长远的眼光进行分析,对于个别的地方使用微观的态度往远处看区域发展的特色。
从各个发展方面不同的立场去研究在规模较小的城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慢慢扩大考察的范畴,进行对比使用的方法要慢慢的深入到实际,慢慢的提高自身的观点。我们在对规模较小的城镇进行研究时,慢慢从不是很了解的状态中分出了类型,又在考察其前进方向分出了其发展模式,要从不同的发展模式中考察其共同的前进方向。
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1983年,在《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过程。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即要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的发展背景、条件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它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促使他进入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旬,社会学家第一个说出了苏南形式的思想,是以南通、无锡、苏州、常州这些地区差不多一样的发展模式提出的此思想。这四个地区都处在长江下游地区,都是因为进行乡镇企业的建设而进入工业发展模式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实行家庭联产方式的时候,这些地区没有把社队企业废除,而是更加努力的建设发展社队企业。当时,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怎样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这就大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他们千方百计地去开辟种种生财之道,农民常称它为‘找活路’。各地农民处境不同,条件有别,所找到的活路多种多样,因而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发展模式”。教授对苏南的调查总结了四条:无农不稳,即没有农业,经济站不稳;无工不富,即没有工业富不起来;无商不活,即没有商业经济活不起来;无才不兴,即没有教育和科学文化就不能继续前进。
在1986年,社会学家在温州地区进行考察时发现,温州人去外地发展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二十二万人,其中外出务工的人数占一半,外出做生意经商的差不多有十万人。这是温州形式的主干。温州地区的农民外出进行务工,把赚到的钱寄回到家乡,这是温州发展启动的第一批资金,然后通过广阔的开放市场营销自家的作坊产品。温州形式其中的一个发展特色:小商品、大商场,个体私营快速发展,所占经济比重很大。社会学家对于温州的发展模式用了两个词进行了概括:个体所有制、家庭所有制。家庭所有制对温州形式进行了定义,适合苏南发展的社会所有制极端的另一种做法。社会学家认为:其实在苏南发展形式中的社会所有制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家庭所有制。社队企业的发展、经营、招工、分配都是模仿传统的大家庭生活模式,新发展的事物差不多都不能脱离出传统的家庭模式结构。但是借助家庭模式进行了更广阔的发展。
篇2
合理的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在平时的工作中,协调企业和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工商管理部门主要的工作任务,以此来协助法律部门对企业法律法规实施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在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之下,改变工商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的需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改变工商管理的管理理念,建立服务模式和机制,这种做法不但有利于我国经济稳步发展,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管理层的思想觉悟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提高工商管理的重视程度,但是在对企业进行工商管理的同时,要对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进行深入的评估,不断地完善工商管理方式。我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才能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而因为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工商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2.加强企业的管理力度。
逐渐完善的经济学理论指导企业管理,促进了企业对工商管理重视程度的提高,在企业的管理中确定了工商管理的重要地位。企业依据如今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调整和完善企业的工商管理,而且必须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以保证企业在每个工作环节都能顺利进行。在工商管理中要树立服务意识,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有科学合理的工商管理保障着,而工商管理则承担着稳定市场秩序的责任,指引市场经济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工商管理指导下的企业,可以不断地加强企业管理的力度,改进不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具有维护作用,更好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3.工商管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具有积极影响。
篇3
[关键词]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024
2016年3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思路,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从其内涵上来看,五大理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其中绿色发展与共享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共享是手段而绿色是目的,以共享经济为抓手助推经济绿色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1共享经济的内涵
共享经济也被有些学者称为“分享经济”,其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它的实际应用直到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才被人们所重视。
11关于共享经济内涵的相关研究
共享经济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对其内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发展报告课题组提出:“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共享经济可以理解为素不相识的群体中以获利为目的暂时地、部分地让渡物品的使用权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发展的过程中涉及三类主体:分别是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联系两者纽带的共享平台。郑志来认为:“共享经济借助网络等第三方平台,将供给方闲置资源使用权暂时性转移,实现生产要素的社会化,通过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为需求方创造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5月,美国学者Robin Chase出版的《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成为畅销书,在这部著作中提出共享就是“使用而非拥有”的理念,即部分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享的一种经济现象。
12共享经济的定义
尽管表述上存在差异,但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总结起来,所谓“共享经济”,是指借助一定的平台,使物品的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能够充分交换信息,从而使用者在不购买即不拥有物品所有权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享有物品的使用权的经济模式。所有权和使用权是两种不同的权属关系,所有权包含使用权,事实上,人们需要的是物品的使用权,但是传统的物权观念下,要拥有使用权必须先拥有所有权,即先明确物品的归属才能明确物品使用主体,不拥有物品所有权的用户占有他人物品使用权是一种越权行为,甚至会受到法律惩罚,使物品的使用范围狭窄,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对物品的所有者来讲,并不能够充分利用物品使用权,如果物品所有者能够部分让渡物品使用权,那么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能够满足其他人的需要,使物品的利用价值得到提高,社会也可以极大地减少有形物品的生产,从而节省资源。物品所有者在让渡使用权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收益,物品使用者因没有购买支出也获得收益,这样在使用或者消费需求同样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社会支出减少,福利增长。
2共享经济实现的支撑条件
共享经济的普遍应用晚于其概念的提出,是因为其普及所需要的支撑条件当时还不具备。共享经济模式的实现要基于以下外部条件。
21互联网应用的普及
网络是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出现和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沟通信息的途径。通过网络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结在一起,把市场的供求信息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们的疑惑可以在网络上得到解答,知识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共享。特别是手机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使得网络终端便于携带,随时随地可以与整个世界建立联系。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人们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表达,同样,过剩的资源在网络上寻求消费。这样共享经济才能成为现实。
22第三方支付的发展
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财富的表达形式及其转移方式。使支付变得简单而快捷,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做法在网络上已经被淘汰。这种高效支付方式的出现,使共享经济在应用中涉及不同利益主体权利发生变更时,通过第三方支付手段而实现利益平衡。
23信息交换平台的建立
信息交换平台是共享经济实现的直接应用。在这个平台中,基于位置定位服务(LBS)技术明确供求方的地理区位,通过供求信息的和接收实现共享交易的撮合。一方面,闲置的以及可以共享的物质和服务信息被平台集中,另一方面,需要相关使用价值和服务的需求信息也在平台中集中。供求双方可以通过浏览的方式主动寻求目标,也可以通过系统基于一定算法条件而进行最佳的匹配与撮合。信息交换平台是共享经济在网络上的直接表现。
3共享经济模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动力
共享经济的基本理念是使用而不拥有。即享有物品的使用价值同时不拥有物品的所有权,使具有同类需求的人可以实现共享。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可以解决经济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满足社会成员使用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物品的使用价值。改变自工业革命以后所形成的通过消费来拉动经济拉长的方式,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使民众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改变经济增长的理念,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31共享经济模式充分利用资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通过供求平台的建设搭建有效沟通途径,并已经在社会生活很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在租车、P2P网络借贷、众筹、住宿等行业进行了广泛应用。在交通层面,在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家用汽车进入城市普通家庭,但是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在满通需求的同时,道路拥堵和空气污染成为副产品。而在私家车使用中,所有人都会发现其利用率极低。通常一辆车可满足五人的交通需要,但多数情况下却仅为一人的交通需求服务,占有了较多的交通资源却不能解决相应数量的交通需求,导致很多城市成为“堵城”。近年来出现的滴滴打车、Uber等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把有同样交通需求的用户组合在一起,大家共享资源,共同承担费用;除此以外,以car2go为代表的分时租赁模式,消费者可以满足个人短期用车需要,这种做法从个人来讲节省了支出,从社会来讲充分利用了资源,成为共享经济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
32共享经济模式降低碳排放强度
共享经济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例如,国外有定量研究表明汽车共享可通过减少行驶车辆和行驶里程推动温室气体减排。Martin和Shaheen对北美汽车共享产生的环境影响所开展的调查和估算显示,参与汽车共享可推动户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084 吨/年。如果汽车共享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模式,那么全球汽车保有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都将大幅减少。实际上,目前戴姆勒、马、通用等汽车制造商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或提供汽车共享服务。
共享经济模式做到物尽其用,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利用率。从而减少了物质的生产同时不降低社会效率。碳排放主要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因此,经济增长模式的变革也减少了碳排放,提高了环境效益。
33共享经济模式对消费理念带来革新
共享经济模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物权观念和消费观念。在传统物权和消费观念影响下,社会成员追求的是拥有多样化和规模化的住房、汽车等硬资产,将对这类资产拥有的数量和品质视为财富的多寡,这种观念体现在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商业模式中。
而在共享模式的引导下,通过付费使用而非购买的方式解决使用权消费会成为一种新的方式,这样房屋、家用电器、日常生活用品及交通工具等不再被看作财富的本身,社会成员所追求的不是对物品的所有权占有而是使用权的拥有,通过对使用权的行使而给消费者带来生活的便利,得到使用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这种理念的更新也会带来社会生产层面的重大变革,使有限的社会资源能够生产更多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物品,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社会治理目标。
4结论
经济绿色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新趋势,而传统的经济模式对经济绿色发展具有各方面的制约,以共享经济为抓手,改变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财富观和价值观,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废弃物的排放,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帅共享经济带来的变革与产业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6(6):69-74
[2]分享经济发展课题报告组认识分享经济:内涵特征、驱动力、影响力、认识误区与发展趋势[J].电子政务,2016(4):2-10
篇4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 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uman Capital Theory
YAN Jian'guo
(Hu'nan Zhuzhou Industrial School, Zhuzhou, Hu'nan 412008)
Abstract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oday's society the two based on the existence between the two closely linked.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same time, the national education level is also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promote each other, complement each o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capital wa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human capital theory; education; economy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已经步入“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当今社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知识、人才和科技的竞争,而这三者的获得都是依靠教育的发展来提供,因此,教育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经济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实际上指的是社会基础由旧的结构向新的结构发生本质变化的过程。它具有全面大规模的物质技术更新、集中大量的投资、惯性的突破以及动荡的可能性等几个方面的特点。正因为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都较为重视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在投资上还是在政策保障上,都给予大力的扶持。
1 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的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态势。正是由于在20世纪中期,在实际的经济运算中,发现了人力资本的存在,才逐渐形成了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从而更加注重用来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工具――教育。
1935年,美国哈佛大学学者沃尔什在《人力资本观》中最早使用“人力资本”的概念。随着《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等著作的发表,人力资本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作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舒尔茨、丹尼森和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以及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人力资本,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他指出,增加对劳动者的教育投资,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智力水平,从而增强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作用。丹尼森认为,正规教育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其中的3/5在起作用。他指出,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除了正规教育之外,还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的锻炼和培养,比如工作经验,就是通过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学习获得的。而贝克尔同样认为培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产生积极的效用。通过认识以上三个代表人物的观点,可以看出,无论哪种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个人或者对于单位来说,都是有所裨益和收获的,应该得到鼓励和提倡。而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工具和渠道的教育,在促进劳动者质量和素质提高的过程中,自身也在不断积累特有的人力资本价值。
经济的发展,要依靠人力资本的投入,而教育的发展又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快速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和经济的发展领域存在着广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2 教育对经济产生的作用
(1)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国民素质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当今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各个国家都在抢占人才资源。通过教育,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都会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增长。除此之外,通过教育,劳动者可以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就会更加注重分工协作,从而同样可以提高效率。
(2)教育能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而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直接造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就业、户籍等问题,通常状况下,农村劳动力人口缺乏系统的机能培训,进城务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就业竞争力相对低下。然而,随着近些年国家开始重视对这些人群的机动培训,开展较为对口的、系统的、专业的培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劳动能力,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为城镇化的发展输送了合格的劳动力资源。同样,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是日益严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置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一些新兴的行业和专业的出现,这就要求教育应该合理安排教学,从而最终合理优化配置这些潜在的劳动力资源,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3)教育能够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一个领导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所做决策的质量和科学性,也就是说直接影响着决策的执行效果和产生的效益。通过教育和相关的培训,可以提高管理者某些方面的能力。比如,如今很多的大公司,都会聘请专门的高级培训师对一些高层管理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目的就是为了使这些管理者能够具备一定的能力来应对和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果一个决策在制定、执行的过程中发生偏差,就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教育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4)教育能够促进高科技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当今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各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太空航天技术、还是海洋探测技术或者高端武器的研制技术,都折射出高科技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不断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人类的文明成果,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3 经济对教育产生的作用
3.1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的发展,想要完成任何事情都是困难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来说,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我国很早就喊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口号,为了大力发展教育,我国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和推广、“两免一补”政策的实行、“绿色通道”的开通以及国家“奖、贷助”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这些都是以我国近些年来不断高速发展的经济为基础和前提的。正是因为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才能有力量来不断加大投入,确保教育的重要地位。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再次强调了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反之,如果不尊重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教育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3.2经济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在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极其有限的,对教育的要求也是狭窄的。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更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当时政治体制的制约,劳动者只需要掌握简单的机能就能得到生存,就能满足需要,或者更多的是通过生产实践的劳动所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经济的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发生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变化要求。科技的进步,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出现了大量的远程教育和网络,这些都是取决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3.3经济决定着教育的发展程度
在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时期,教育的发展也相应落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无论是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我国的教育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教育上的财政投入也在进一步加大,教育的基础建设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教育的整体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完成规定年限的教育,此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职业教育。家庭收入的增加,同样也促进了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发展规模。
4 促进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国家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虽然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从而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的经济还是不足的,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因此,用在教育事业上的费用也是有限的。正是因为教育具有外溢性,基于成本分担理论,职业教育经费应该由国家、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因此,应该不断扩大教育经费筹资渠道,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
(2)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育评估。我国目前的整体教育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领域。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入学门槛相应降低,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选择到普高以求到高校深造。这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是很大的冲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同时,由于某些职业学校的盲目扩招和设置专业,造成教师资源的不足和教育经费的紧张,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质量危机。应该加强对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评估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的申报,通过专门的评估部门、社会和家长对其进行认可及社会效益,作为学校获得国家财政拨款的依据。
(3)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场所,是学生进行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地方,是学生进入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过渡阶段。而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现象经常发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才,更是危害今后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因此,我们更应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来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
[3]刘志民.教育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
篇5
一、人力资本基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人力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它是人力投资活动在人身上的价值凝结,即新增加的体能、智能和技能等素质,或者说是人力投资的产出品。由于这种投资所形成的价值能给人们带来现实收益的提高或给未来带来收益,因此便具有了资本的性质,即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初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人们为了获得财产资本而接受的教育和训练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形成人的才能,从而转化为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资本,其结果是个人收益的获得。“人力资本投资、劳动者的技能影响个人收入。”他在对人力资本及教育的经济意义的阐述上,为后来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清晰的思维。而将人力资本系统化为理论、著述传播,形成学派的,则属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的开创性研究。他认为,人力资本存在于人身上,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价值的总和。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劳动者的数量、质量以及劳动时间来度量;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人力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同一时期,加里・贝克尔也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用大量统计数据证明,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及成人教育等,都已经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回报率。人力资本的形成与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来源于人力资本的投资。
综合以上经济学家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因此,资本投资的重点要不断从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
(二)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核心。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资本,其投资来源是教育投资。教育作为一种生产性活动,能增长一个人的能力和知识,包括技能、技术、文化水平、理念精神、管理能力和社会认知等,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会带来更多的利润,具有更大、更长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政府负担教育费用所占比重应逐步增大。各国人口先天素质和潜在能力上是均衡的,但后天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却是有差别的。人口的体质与素质在国与国之间存在差异,其根本原因是各国教育投资水平不同,社会平均教育程度不同。因此,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各国政府有责任不断提高教育投资。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政策意义
(一)人力资本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质资本投资转移到人力资本投资上来。教育投资的收益越来越大于物质投资的收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从投资的社会收益看,政府的教育支出不应被认为是福利性或非生产性支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在宏观上会影响物质投资的吸收和借鉴的增长,在微观上难以使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
(二)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信号。对高等教育各阶段、各专业的投资,只能遵循“有需求、就供应”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安排。避免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过分狭隘地固定化,教育投资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动态特征,做出灵活的安排。
(三)教育投资渠道多元化。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不同类型的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收益也是有差异的。既然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就应该鼓励人力资本投资的受益者都来参与人力资本的投资,并分享其相应的收益。
(四)改善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不合理,稀少的资金投向了高层次教育,致使其人才结构严重失调。人才不足与人员过剩的状况并存,某些专业人才奇缺与另一些专业人才过剩并存。因此,应改进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用投资结构引导教育结构的改变。同时,政府要调整分配政策、税收政策,为人力资本投资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五)及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一样,闲置不用会贬值与无效。因此,社会各级管理者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做到人尽其用,充分发挥每一个劳动者的最大潜能。
(六)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水平。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要素,其配置应通过市场的选择,使得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的结合满足资本寻优配置的原则。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来对劳动力进行配置,促进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的合理结合。统一而有效的市场,将推动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和效益的提高。
三、人力资本理论对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转变观念,要提高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增强办好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青海作为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经营方式单一,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种地,农牧产品不能进行深加工,使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原因在于文化教育的落后影响了人们学习、掌握和应用先进的科技和设备。因此,要振兴民族经济,就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治穷先治愚,治愚办教育”的思想,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地位。真正树立起人才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到发展经济与人才培养两手都要硬,以保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首先,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扎实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坚持“以县为主”,把义务教育的规划、实施、组织和管理交给县级政府;在普及教育的步骤上,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要根据省内各地经济、教育发展的状况,分别提出不同要求,逐步加以实施;在管理方法上,继续实行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制,用层层签订合同的方法,把普及教育的具体任务落实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其次,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根据民族地区需要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建立集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职业技术教育新体制,把学文化和学技术结合起来,课程设置要灵活,在讲授知识课程的同时,增加诸如畜牧放养、防疫、草场管理、农产品简易加工等技能课程,让职业技术教育贯穿于各级教育层次。再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青海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以满足民族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层次需要。
(三)调整投资结构,实现资本投资重点的转移
实践证明,拥有资本和土地并不意味着拥有主要的经济资源,贫穷的因素也不在于物力资源的多寡,而关键在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数量、质量以及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作用。长期以来,青海经济的发展主要以物力资源为基础,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经济效益差。资本投资结构长期失衡,导致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青海民族地区资本积累的重点必须从物力资本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包括用于教育、保健、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以及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其中,尤其要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包括用在儿童早期教育、转轨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专门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各种费用支出,且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投资效益。
(四)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减少贫困,缩小差别
当前,青海的教育水平在区域分布和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从区域差异看,西宁及海东地区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而各州、县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则较低;从城乡人口的文化构成看,农牧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重心偏低,小学、初中受教育程度的比例较高,而城市小学、初中受教育程度的比例较低,原因在于高中阶段城乡之间教育机会的差距进一步加大。此外,不同家庭和学校之间也存在差别。因此,政府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时,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弱势地区和弱势家庭,更多地把政策、资金、人才投向欠发达地区,投向弱势学校,努力使学生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通过教育影响收入分配,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最终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五)建立健全人力资本利用和配置的市场机制
篇6
关键词: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珠江模式 政府推动型 市场主导型 资本推动型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含义及分类
所谓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对一定区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特征、经济发展过程及其内在机理的高度概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分出众多的类型。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政府、市场及资本三个因素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政府管理和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角度来分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分成计划经济型、政府主导市场型和自由市场型。我国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计划经济型。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从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政府对经济不再是过去的行政式的绝对控制,但目前在经济生活中仍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仍在扮演领导者和指挥者的角色。因此,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便属于政府主导市场型。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趋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将会逐步让位于市场,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最终转变为自由市场型或市场主导型。
从资本的所有权来分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公有资本推动型、民营资本推动型和外来资本推动型等。其中,公有资本推动型的发展模式已经并将逐渐减少,但目前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仍具有重大的影响。而民营资本推动型和外来资本推动型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央政府对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成分的放松放活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典型模式有民营资本推动的温州模式、外资推动的珠江模式等等。
二、三大成功模式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一)苏南模式:政府推动型+公有资本推动型
苏南模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并出资办企业。政府具有生产者和投资者等多重的职能和角色。所以苏南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和公有资本推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苏南模式形成的时期,苏南的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然而,苏南模式在政府推动下取得的经济辉煌的背后也深藏着以下一些严重的问题:
政府不甚合理的集体所有制偏好造成经济成分的单一和市场发育的滞后。苏南模式下的企业主要为单一的政府支持兴办的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等民营经济受到地方政府不公正的待遇甚至压制,结果造成区域经济成分单一,抗风险能力差。而且由于经济的主体是不完全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乡镇企业,又造成区域内市场及市场机制发育滞后。
政府片面的政绩取向。尽管苏南地区在20多年的时间内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GDP增长率。但城镇与农民人均收入以及就业率的增长速度要远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苏南地区的地方政府更专注于GDP的增长,而不是更专注于关系民生的人均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政府对经济的超强干预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和官员腐败。地方政府将企业生产经营的部分利润用来建学校、养老院等,平均主义严重。另一方面,政府主导下的公有资本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又为政府官员的腐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导致了苏南不少地区腐败严重和官富民穷的、问题。
(二)温州模式:市场主导型+民营资本推动型
温州模式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在温州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是一种“无为而治”的角色。温州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主要得益于民间私人资本的推动和运作。因此它是一种市场主导型和民营资本推动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典型的“小政府、大市场”结构。
温州模式的影响范围不仅仅限于温州地区,浙江省大部分地区都具有和温州模式相似的特点,因此有人主张将其扩大为“浙江模式”。温州模式和浙江模式具有非常多的共同点,所以笔者在此采用浙江经济发展的数据来对温州模式的经济绩效进行更大范围的分析。
浙江模式形成过程中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据统计,1978年至2001年,浙江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3.3%,由124亿元猛增至6700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序由原来的第12位迅速升至第4位。人均GDP则由全国第16位升至第4位。尤为突出的是,1997年后,我国经济增长率逐年走低,而浙江经济虽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1998年较上年增长10.1%,1999年较上年增长10.0%)。出口增长更高(1999年全年增长18.5%。2002年1季度的增长率高达55%)。2001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00亿元左右,2002年人均GDP达2000美元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倍。在最近几年。浙江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一直遥遥领先。
(三)珠江模式:外资推动造就经济的巨大辉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以东莞、宝安等地为代表的珠三角东部地区成了香港加工业的外迁地,“三来一补”成为其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凭借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及国家优惠政策倾斜的优势,很快就形成了举世瞩目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模式”,简称为“珠江模式”。
珠江模式使得广东经济取得巨大的成就。经过20多年的强劲发展,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从一个较为落后的边陲省份,一跃而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年均增长超过13%,在国内实为罕见,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陆地面积只占全国1.85%的广东,贡献了占全国1/9的经济总量、1/7的财税收入、1/4的外资总额、1/3的对外贸易金额。
但珠江模式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和缺陷:经济对外依存度相对偏大;产业层次较低、企业规模偏小、资源消耗较大;存在出现产业空洞化和拉美化的隐忧。珠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属于外资推动型。但随着该地区土地供应接近枯竭以及低工资优势的逐渐丧失。资本的逐利性必然使外资将产业和资金转向其它低工资、低地价的区域,从而使本地出现产业空洞化和拉美化的隐忧。
三、三种成功模式对我国其它区域经济发晨的适用与借鉴意义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创新
在苏南模式形成的时期,政府对经济的超强干预为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在当时单纯依靠企业个体的力量难以解决的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制约。从而使其利用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空隙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发展模式。但在现时新的经济条件下,由于其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致命缺陷,已不再具有适用性,苏
南模式面临改革和创新。政府应改变以前那种对企业的超强干预,从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着力建立完备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苏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在中国的国情下,政府对经济适度而合理的行政干预和管理有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并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重视民间资本和市场的巨大作用,公正平等地对待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
温州模式的形成完全归功于个体私营企业及民间资本的推动。它的成功证明了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温州模式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特点是一致的。温州模式下的私营经济与公有经济相比具有产权清晰、归属明确、权责分明、经营灵活、市场反应快、经济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重视民间资本和市场的巨大作用。公正平等地对待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合理利用外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珠江模式利用外资发展区域经济的方式在短期内能快速提升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是一种易被复制和模仿学习的模式。在现实中,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需要,也多热衷于模仿和采用这种模式。但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多给外资企业以超国民待遇。这种做法,在外资企业为地区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压制了区域内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发展和成长的前景,有可能得不偿失。而且。产业利润的大部分往往被外资企业所拿走。区域从外资中得到的利润往往只占产业利润中的很小的一部分。随着区域土地、人力等成本的上升,外资未来的撤离和转移不可避免,区域经济可能因此受到极大损害。外资推动型的经济繁荣难以长久持续。因此,地方政府应摒弃对外资的盲目崇拜和依赖,合理利用外资,同时应大力鼓励和支持本地的民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篇7
2008年在美国基金业平均收益率为-19%的状况下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收益率为8 % , 2012年11月份后,索罗斯在做空日元中获利10亿美元。作为宝刀未老的金融巨鳄,同时作为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学生,索罗斯一直坦陈在金融领域的获益是他践行其哲学思想的必然结果。索罗斯深化了波普尔的可错论、开放社会等思想,并致力于践行开放社会思想,推动人类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后他不遗余力地在全球进行开放社会基金会建设,在一些石油、天然气、钻石、木材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认识到了资源诅咒现象,并提出对资源诅咒的独特理解和破解之道。
一、索罗斯资源诅咒理论的提出:基于开放社会的理想
开放社会的思想首先由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中提出,认为道德与宗教有两个来源:自于单一部族地区的道德与宗教最终导致一个封闭社会,来自多部族地区的道德与宗教将最终导致一个开放社会。20世纪的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基于其证伪主义科学哲学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捍卫了开放社会思想,波普尔指出自己虽然沿用了柏格森的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的概念,但对开放社会的理解与柏格森相异甚远。波普尔进行了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的二分,在其语境中开放社会基本指向当时西方的民主社会,伴随着可错、批判式自由创造和民主,而封闭社会在历史上一律表现为集权社会,伴随着不加批判的自从,生活其中的人们缺乏理性判断能力,波普尔将二战期间的法西斯国家、苏联及二战后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基本都归入封闭社会之列。索罗斯深受波普尔的影响,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蕴含着无穷的启示力量,使我深受震撼。索罗斯认为自己比波普尔更加重视开放社会理念,并指出波普尔的开放社会概念缺乏政治理论基础,开放社会与民主社会密切相关,但索罗斯同时指出开放社会不属于政治范畴而属于认识论范畴,民主的概念先于开放社会概念,开放社会是易错的社会。建立开放社会成为索罗斯后半生的执着追求,20世纪so年代后索罗斯致力于开放社会基金会的建设并为其开放社会基金会确立了三项基本使命:打开封闭的社会、使开放社会更加稳固、宣扬批判性思维方式。
在波普尔那里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是互为替代的,但索罗斯基于苏联解体的过程认识到封闭社会的崩溃并不能自动带来开放社会,他将开放社会作为中间状态而采取一种区别于柏格森和波普尔的三分法:开放社会(近似均衡)、封闭社会(静态社会)、混乱或革命(动态失衡),并用水的三种状态,即液态、固态和气态与上述三种社会状态进行类比,开放社会如水变化不断,封闭社会如固体难以发生变化,社会的混乱或革命如气态一般无序,开放社会是一种如水的中间状态。对于开放社会的界定,索罗斯在波普尔的基础上指出它是一个理想范式,其思想基础是我们的理解力是不完善的,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我们需要一个次优选择:一个不完美的社会,但它有改善的愿望和无限的改善空间。索罗斯认为开放社会不是完美的社会,而是存在有待改进的空间,孕育着希望和创造力,使得我们的现实世界更美好。一个开放的社会不但承认,并且还接受现实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开放社会的特征在于,当中存在一些有助于人们应对不确定性的制度。在他看来开放社会中民主制度是最适合的政治制度,能在确保各种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使得公众拥有最大程度的自由,因为自由可释放出无穷的创造力,使人们产生幸福感,商品、人口和人的理念都能自由流动。
基于开放社会的理想,索罗斯20世纪80年代后致力于在全球许多国家进行开放社会基金会建设,在反贫困、支持教育发展、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科学、提高司法决策质量、推动民主决策和良性运作的市场等方面功绩卓著。1999年后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基金会开始支持安哥拉、刚果等国家破除资源诅咒,倡导建立了公开支付款项联盟和采掘业透明计划,收效良好。在索罗斯看来,资源诅咒与开放社会的基本原则对立,破除资源诅咒,帮助资源丰富国家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就朝向开放社会前进了一步。
应该说索罗斯在过去的十几年对资源诅咒问题的关注是基于他对开放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超越了波普尔对开放社会的理解并在实践层面致力于推动开放社会建设的必然结果。在索罗斯看来,波普尔的零星社会工程是人类追求美好世界的可行途径,而通过开放社会基金会破除资源诅咒就是一种典型的零星社会工程,从资源诅咒现象严重国家的实际问题出发,逐步、温和地提出具体制度和解决问题的尝试性方案,随时纠正偏差,逐个、逐步地解决问题。
二、索罗斯资源诅咒理论的核心:三个不对称性
索罗斯对资源丰裕国家的资源诅咒现象分析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这些国家政府的专制与腐败是根本原因,采掘公司向政府支付以及政府向这些公司征税的过程中缺少透明度与问责制,政府与开采石油和矿藏资源的公司之间存在三个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机构问题不对称、议价能力不对称,其中机构问题不对称是最为严重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后两个不对称则是索罗斯的原创。
信息不对称性首先存在于政府和资源公司之间。开采石油及矿产资源的公司在探矿和采矿权方面占有信息优势,对该国的资源管理发挥着核心作用,与政府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二者在各自追寻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政府的利益极可能受到损害。一则经典格言这样表述:顾客留心货物出门概不退初,对于资源诅咒问题,斯蒂格利茨又加上一条:资源所有者留心。我国从国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矿产资源企业的矿产资源产权链条更长,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性。
索罗斯认为在三个不对称性中,机构不对称是最为根本的,其他两个不对称性只是机构不对称的配角。采矿公司需要从政府那里获取开采特许权,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在产权上属于公众,在经济学的委托理论中,政府是公众的人,公众是最终的委托人。矿产资源公司管理层往往愿意采取贿赂或其他违法行为获取政府的支持,也可以弃贫采富、弃难采易等方式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化利润。同时事实上资源充裕的很多国家不够民主,一些政府机构希望利用公权力从资源公司谋求个人利益,最终使得公众利益受损。斯蒂格利茨也表达了与索罗斯相同的观点政客太容易默许企业从公众手中拿走本属于公众的东西。同时很多国家矿产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于政府一身,通过行政管理手段干预资源企业的寻租行为严重影响矿产资源企业的资源收益。在此过程中,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相关的政府机构也获取到本该属于公众的利益,但作为委托人的公众利益受损害,即当人不能真正服务于委托人时,机构不对称问题必然发生。索罗斯认为政府与矿产资源公司双方自愿的给与和接受是资源诅咒的根源,同时这种不对称性在社会中比比皆是,比如此种不对称性导致美国的代议制民主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通过公众选举出的代表为回馈当选时接受的高昂的赞助费,不惜牺牲公众利益而运用权力。在金融领域也存在类似的不对称,将抵押债务变为证券的抵押债券由于分离了人和证券所有者利益,使得人更关注利润的同时使委托人利益受损。
索罗斯认为历史上石油开采公司受益于信息和议价能力不对称,这也是他们致力于掠夺欠发达国家自然资源的根本原因。二战后穆莎德国有化了昂格鲁伊朗石油公司,石油生产国都受到国有化的影响。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导致了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了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时使石油生产国政府具有了很强的议价能力,当前石油供应短缺更强化了这一趋势。资源公司国有化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本国政府和资源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资源富有国家的公民对政府在相关的资源活动中所获取的利益却知之甚少,如果公众无法获知相关资金的流动情况,这一不对称性将一直存在,这一不对称性必然加剧资源诅咒。
三、索罗斯对资源诅咒的破解:公开支付款项联盟和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
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基金会1999年就开始支持破除资源诅咒活动,最初对全球见证组织在安哥拉的调查提供资金支持,使得全球见证组织做了一份《石油觉醒》的调查报告,指出安哥拉政府缺乏透明度,每年本应造福于民的30亿~50亿美元石油收入中的10亿美元去向不明,同时呼吁在安哥拉开展业务的石油公司披露支付给安哥拉政府的款项,短时间内获得了部分石油公司的支持,并引发了整个社会对安哥拉石油收入透明度的关注。2001年开放社会基金会对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进行调查,分析这些国家政府在管理相关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期间开放社会基金联合其他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诅咒问题进行讨论,诞生了建立一个要求各资源公司公布其对政府的税款、开采特许费、红利等费用,以及政府解释自然资源开采收入的管理状况的想法。
基于讨论结果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基金会自2002年发起公开支付款项运动,目的是敦促相关国家的石油公司和采矿公司公布它们向政府支付的款项,以此判断政府的相关收入,进而可使政府向公众说明各项收入的使用情况,即此运动的终极目标是让政府解释该国家(地区)资源收益的使用状况。因为在索罗斯看来,较之于帮助资源贫乏型国家改善自身状况,治愈一个资源富裕型国家的资源诅咒更有前景,因为资源是现成的。虽然此运动有其自身的问题,比如基本原理禁不住推敲,强制各公司公布账目没有法律依据,而且通过这样一项立法的概率几乎为零,同时还有众多的小公司无法进行精确统计。尽管如此,其倡议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到2010年公开支付款项联盟就有了覆盖70多个国家的350个非政府组织。索罗斯发现此路不顺畅后便将视野转向了政府,希望通过政府、企业及非政府组织达成共识而共同为相关资源企业制定透明度标准和建立健全责任制。在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英国的布莱尔政府于2002年底制定了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EITI)目标是健全采矿业公司向政府付款和政府运用资源收益的透明度与问责制,使这些开采收入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有效利用自然资源,造福国民。此行动计划将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聚合在一起,共同为石油、天然气和采掘业依赖国的企业和政府制定透明度标准。这就意味着这些国家的政府每年必须公布从石油、天然气和矿产采掘公司获得的税收、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款项,石油、天然气及矿产采掘公司同时公布对管理部门的费用缴纳情况,同时需要公众与社会团体的监督。该计划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获得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宣布只要获得所在国家的允许,它们将毫无保留地公布公司对该国的支付款项。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政府建立石油基金会的同时采取和支持行动计划的透明度原则。刚果、加纳、吉尔吉斯、尼日利亚、圣多美普林西比、东帝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家相继参与到此运动中,2012年11月,赞比亚宣布将实施符合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EITI)的相关法律,要求在该国运营的矿产企业披露其生产的数字和向政府缴纳的所有支出,该事件被列为2012年国际社会责任十大事件之一。不仅北方国家大量加入,挪威、英国、法国等南方国家也加入其中,截至目前该计划已有39个成员国。
同样基于采掘业透明行动计划,2013年4月欧盟出台全球资源企业反腐败法,石油、天然气、矿产和林业资源开采企业需要详细披露自然资源开发中向资源国政府支付的诸如税收、特许权使用费、许可费等各项费用,以使公众了解本国自然资源收益。
应该说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从理念上对各方均有所助益。采掘业投资作为资本密集型投资,管理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资源开采企业和投资商降低政治风险和向社会证明自己对社会经济的贡献。采掘业透明行动计划有益于政府改善投资环境,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稳定。同时公众可监督政府财政资源利用状况,提高公众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意识与能力。虽说索罗斯的措施有理想主义的成分,同时在操作中依然有困难之处,但政府与相关的资源企业之间如果能有透明的制度保证,事实上一定能够推动资源丰富国家合理、可持续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贫困,促进充裕的资源成为经济增长源动力。这也是虽然实践中有待继续探索,但南北方国家相继加入行动的根本原因。
四、对索罗斯资源诅咒理论的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资源诅咒现象引发了经济学家及政治学家的关注,同时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索罗斯虽未关注到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资源诅咒现象,但深入分析了资源诅咒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建立公开支付款项联盟和采掘业透明行动计划,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初见成效。
索罗斯的资源诅咒理论是基于开放社会提出的,我们也不难发现索罗斯对资源诅咒的理解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而非经济角度,他提出的破解资源诅咒的途径也是基于一种极为宏观的政治视角,强调通过开放社会建设,通过提高政府和资源企业的管理透明度及问责制和公众的参与来解决问题。也因此有学者认为索罗斯对资源诅咒问题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作为资深的货币问题专家丝毫未提及造成资源诅咒的经济学原因。索罗斯的确未从经济学角度解释资源诅咒,但如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说,资源诅咒更根本上是由政治因素导致的,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在《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中也指出资源诅咒主要是政府管理漏洞所导致。在对资源诅咒的解释中,斯蒂格利茨与索罗斯核心观点是一致的。事实上索罗斯并非丢掉了经济学解释,而是更为深刻地找到了根本原因,认为有效的政治制度设计是破除资源诅咒的根本。资源诅咒原本是个经济学词汇,但真正的资源诅咒却是在政治范畴,因为在一个贫穷的国家,控制这些珍贵资源的诱惑力会导致腐败行为,导致政府压迫人民,而且常常会导致内战。如果在有效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各国实际,加上经济层面的良好政策,资源诅咒必然可得到破解。
作为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西部地区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具有极强的要素禀赋优势,但改革开放后一方面未能实现其资源禀赋优势,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使得资源诅咒现象在区域层面凸显,一些资源密集型地区已经滑入资源优势陷阱,经济增长与资源丰裕程度呈现出强烈的反向特征。吴文一对我国民族地区多年的GDP、能源生产和消耗数据分别进行分析后计算了资源诅咒系数,认为资源诅咒在民族地区存在且表现严重。刘学谦等指出了我国资源诅咒现象是存在的,并基于我国40个地级资源型城市 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
资源诅咒不仅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扩大东西部发展差距,更会引发诸如收入分配不公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索罗斯的资源诅咒理论也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在摆脱资源诅咒的过程中,政府制定有效的制度至关重要。自然资源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理论上不必然导致资源诅咒,政府可通过制度设计避免资源诅咒的形成。政府的制度设计是最为关键的,如果制度有缺陷、政府缺乏责任感,那么对自然资源的争夺最终必然是一个零和游戏。事实上部分国家并未出现资源诅咒,如美国、加拿大有丰富的渔业、森林、矿产资源,瑞典和芬兰也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而挪威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都极丰富,马来西亚丰富的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博茨瓦纳储量丰富的钻石,上述国家都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将资源禀赋转化为资源优势,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驱动力。政府必须强化自然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并逐渐完善透明、易行和易于监督的自然资源开采权分配制度。在此基础上支持石油、天然气和矿产采掘业透明行动计划,如能有相关的立法,则更容易形成全球性透明标准,改善资源企业的商业和投资环境,提高我国资源企业的世界声誉。2013年全球见证组织联合商道纵横咨询公司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资源采掘企业进行调查后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欧盟2010年通过、2013年生效的《欧盟木材法规》规定在欧盟市场出售非法采伐的木材或非法木材的制成品,均属违法行为。欧盟是我国目前第二大木材及木制品出口市场,欧盟的这一法规也对我国的相关企业有重要影响。
第二,挪威的经验也值得借鉴,政府通过立法建立石油基金并全部投资海外,来自石油收入的挪威石油基金把石油资源持续转换为金融财富,目前资产规模将近8 000亿美元,成为政府为公众准备的养老基金。挪威的做法既解决了资源收入透明度的问题,又很好解决了养老基金问题,对我国缺口极大的养老金问题不失为一种可借鉴的途径。
篇8
关键词:总部经济;生态位;生态位态势;生态位重叠
一、引言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大潮中,吸引世界上一大批知名的企业到我国来投资,国内也诞生了许多有竞争力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的总部也成为了我国各大城市积极争夺的资源。总部经济的概念最早由我国的赵弘在其《总部经济》中提出理论,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启迪作用。总部经济是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战略性资源(如人才、资金、信息等)的需求增加,因此将其总部设在战略性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市,将生产基地布局在常规性资源丰富的地区,从而实现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融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形态。企业总部的聚集能给城市带来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效应和社会资源效应。因此,近年来我国中心城市都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二、我国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生态位理论
不仅我国的中心城市,许多中小城市也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万容在其《论我国总部经济的发展》中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三个条件,分别是:1、信息经济充分发展,企业能够将总部及生产基地分离。2、企业达到对战略性资源(人才、信息、资金)需求上升阶段。3、在不同的区域内,两类资源存在差异,中心城市战略性资源丰富,不发达地区常规性资源丰富。虽然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已经有多年历史。以北京上海为首的中心城市纷纷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战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发展总部经济,有些城市并不符合上述第三个条件假设。个别经济发展不够充分,城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的城市也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口号,如南宁、秀山等城市。-以重庆市为例,其总部经济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仅重庆市内就有多个区。但各个区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总部经济。各个区域仅仅以吸引总部进驻为发展目标,导致了同质化竞争,使得产业结构失调,发展路线雷同。各自为战也难以实现区域之间优势资源整合,不利于重庆市长期可持续发展。即使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发展总部经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南京,武汉,天津等城市,其发展总部经济缺乏定位,同质化竞争十分严重。这些城市带都期望通过发展总部经济,来达到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效应等。但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南京靠近上海,天津靠近北京,分别受到北京、上海的制约,发展总部经济这两座城市并没有很大的优势。此时,光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给予跨国企业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总部进驻是不够的。即便增长了企业总部的数量,把也仅仅是增加了执政者的政绩,相反,其对外的优惠政策还将当地的企业置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不利于当地企业的发展。从国际上来看,即便是在中心城市,我国发展总部经济也不具有很大的优势,以北京市为例:
从表中可见北京与国际化大都市的总部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已初见成效,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特大城市,现阶段我国的总部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1、总部经济取得的成效主要集中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
2、吸引跨国公司的进驻成为各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主要动力。
3、呈现小城市的总部向大城市转移,大城市的生产基地向小城市转移的趋势。
4、朝着大城市与周边城市的“总部——生产基地”协调发展模式前进。
目前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可总结为:
1、由于总部经济主要聚集在我国的中心城市,对中心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于是一些不适合发展总部中小城市竞相模仿,导致资源的浪费,抑制本土企业的发是。
2、我国总部经济发展主要动力靠跨国企业的入驻,本土企业发展动力不足。
3、总体层次不高,区域影响力及辐射力较低。
4、战略定位不明确,缺乏区域性特色,同质性竞争严重,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模式尚不成熟。目前国内有许多城市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发展战略,但是其发展战略停留在给予大公司总部优惠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高层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制度法规、提升政府服务意识等口号上面。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引入了生态位的概念。Grinnell(1917)首先提出生态位一词来表示物种的生存空间单位,他对生态位的定义为:“恰好被一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随着生态位理论的传播与发展,人们对生态位的定义也更加准确与完善。Elton(1927)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他把生态位定义为“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Odum(1952)认为,生态位不仅仅应该包括生物群及其生存的环境,还包括了群落中其它的有关的要素,生物在群落和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生态位理论不仅适用于自然生态系统,在社会、城市生态系统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将城市生态位定义为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经济、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区位优势、服务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城市生态环境空间的总和。
利用生态位理论分析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可以避免之前研究中对于城市定位不明确,发展模式雷同,一味使用政策倾斜方式吸引企业总部进驻的不足。
三、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的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定位
基于生态位理论,笔者建立了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框架。根据生态位态、生态位势、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四个方面分析企业所处的城市生态环境,从而制定相应生态位的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该框架中分别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两个对本城市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与周边城市资源的重叠度进行分析,生态位态和生态位势分别从城市现有资源及资源进一步丰富的潜力进行分析。内部环境上,该框架从城市各区域合作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总部经济发展战略上实现区域交错发展,达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
1、生态位宽度
1965年,Van Valen给生态位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空间内,某五种利用此空间内的资源占此空间所有资源的比例。应用在城市生态位理论中,即指城市利用一定区域内的人力、政府、社会资源的所占的比例。在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政府、社会资源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战略中要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城市环境、优良的政策环境的建设。以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总部的入驻。
2、生态位重叠
Hurlbert(1978)定义生态位重叠为两种生物在同一生态位上对消耗同种资源的概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定区域内的两座城市在同一资源位上的相遇频率很高,不论两座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如人力资源位,在以省级为单位的区域内,就业者并不介意城市所处的位置,其选择更看重的是城市的薪酬水平、生活环境等。而人力资源是影响总部经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没有充足优秀的人力资源保证,很难说服大公司将其总部设立在此城市。除了人力资源,其他的因素在生态位上也易形成生态位重叠。在此种情况下,中心城市在发展总部经济时要清楚认识到自己城市与一定区域内其他城市所重叠的资源,扬长避短,或者根据自己的生态位态势的优势制定合适的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3、态和势两种属性在生物界和社会组织结构中普遍存在
生物界中的态即指特定物种在特定时刻的状态。而生物界的势指的是此生物在一段时间内对其生态位空间内的资源运用能力及对环境的影响力。衡量一个城市的生态位态的标准有城市面积、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科技发展水平、环境状况以及在一定区域内的影响力及知名度等。衡量一个城市势的标准有人口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科技增长率等指标。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是其态和势综合作用的结果。公司在考虑总部的选址上,势必也会考虑基础设施、通信、人力资源、政策的现有水平及其发展的潜力。在生态位势层面有优势的城市对企业总部更有吸引力,也更能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流入。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建立的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框架如下:
四、案例研究: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定位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已经具有发展总部经济的基本条件。从生态位的态来分析,到2008年上半年,在南京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有37家,跨国公司在南京设立的具有总部功能的子公司超过了350家。这些总部产生的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带动效应、税收效应、社会资源效应已经对南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跨国公司总部的聚集,也进一步吸引着其他世界性大公司总部的进驻。
从生态位势层面来分析,南京是江苏省的政治文化中心,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具有深刻的人文底蕴,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教育方面,南京拥有各类高等院校61所,在校大学生50万人,人口结构中大学生比例位列全国所有城市第一。南京还有众多各类研究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这些资源为南京的经济发展及科研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支持。从地理上来看,南京市具有比较显著的区位优势,南京是江苏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沪宁高铁开通后,南京到上海最快只要73分钟,南京到杭州只需要30多分钟,便利的交通增加了长江三角洲的“同城效应”。因此,从生态位势方面分析,南京发展总部经济还有很大的潜力。
从生态位重叠角度分析,南京在吸引人力资源方面与上海、杭州有着不可避免的冲突。在吸引跨国公司总部方面,杭州有更强的竞争力。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让中国城市共赢》对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温州六个城市区域总部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中南京居于杭州之后位列第二。该分析中南京与杭州最大的差距在区位及当地需求指数。在区位上,吸引跨国企业南京并不及杭州占有优势,但是南京也可以避开杭州吸引跨国企业的锋芒,转而发展吸引其它类型的总部。㈣通过以上分析,作者得出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1、吸引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总部
南京作为长三角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对于国内大中型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其对人才、信息、资本等战略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由于通信、交通日益发达,总部与生产部门的距离产生的管理费用也随之降低。因此,很多企业都倾向于把总部设立于战略性资源丰富的地区。虽然和北京上海相比,南京在战略性资源方面不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在南京获得战略性资源的成本相对低廉。所以,对于国内大中型企业来说,把总部设在南京的成本优势无疑会有利于企业的成长。
2、吸引国外非生产型企业总部或者职能型总部、区域总部
跨国企业总部的进驻不仅能给城市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也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南京在吸引跨国企业时有着区位、人才的多重优势,但是与生海、北京等国际化大都市相比,其城市功能、相关服务产业则显得略为不足。尤其是在吸引生产型企业总部时动力不足,但是总部的定义是广泛的,可以划分为一级总部、二级总部、三级总部等,也可以划分为销售总部、投资总部、采购中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因此,南京可以将政策倾斜导向吸引国外非生产型企业总部或者跨国企业的职能型总部、区域总部等。
3、交错整合,进行差异化总部经济发展
在发展总部经济的过程中,在南京市层面上要由南京政府统筹规划,南京各区之间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避免生态位重叠现象的发生,以减少同质化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在城市之间,要建立各城市横向联合战略,避免和上海、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的重叠。
篇9
在行业内部将宏观经济管理看作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管理与支持体系,是市场经济获得长期发展和持续成长的基础。在业界宏观经济管理被理解为政府和经济主管部门利用宏观的调控措施(银行利率、行业补贴、就业政策、法律规范等各种形式),以宏观的层面对市场进行运行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调节,进而实现市场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法律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工作。宏观经济管理既是以经济为中心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以社会平衡发展为中心的控制工作,对于从宏观上约束、规范、促进市场经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宏观经济管理的演进历程
宏观经济管理发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二战后世界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核心的建设时期,在经济领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开始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的分析,这是对战争的反省,同时也是对金融体系世界层面上的重要反思。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谈判过程中,西方国家看到了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的价值,开始告别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说,最终形成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广泛认同,进而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经过60多年的发展,国际市场经济体系在宏观经济管理的条件下,得到了迅速发展,避免了多次经济领域的世界性灾难,这使得宏观经济管理得到全面地认可,进而确定了宏观经济管理的价值和功能。在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世界看到了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价值,在主体经济领域人们对宏观经济管理已经取得了共识,认为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要想获得高效、稳定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全面的宏观经济管理,通过宏观经济管理的全面开展和运行来实现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与发展作用。
3宏观经济管理中更好地体现对市场经济发展价值的措施与方法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宏观经济管理,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无法自发消除垄断,市场不能够完全体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市场不能有效地处理外部经济的问题,市场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等。我国的企业为了创造出更大、更多的经济利润,于是纷纷引进国外的最新技术、最新设备,并且加大产量和发展的步伐,以便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占领市场,盲目生产,这样就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结果,而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常严峻,西方发达国家实行贸易壁垒,因此,应该对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完善和提高,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
4结语
篇10
【关键词】经济社会学 研究范式 经济规律
一、经济社会学理论简述
经济社会学定义。经济社会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以社会学家介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为特点,反思和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经济社会作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至今在国际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名称和定义,
第一次给经济社会学下定义的是,1976年的,斯梅尔瑟,他认为: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其核心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研究经济背后中的社会学变量同非经济背景中的社会学变量之间的关系。换言之,研究经济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与文化,经济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群体,经济与社会分层,第二个部分:研究经济行为本身,经济行为是如何把不同的角色和集体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对经济过程进行社会学分析,研究包括地位体系,权威关系,权利系统等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历程。新经济社会学一词同样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必须获得对经济社会学这门特定学科的新发展; 二是所建构的理论必须是一种可竞争的一般性理论。新发展意味着对旧经济社会学的继承和拓展。经济社会学创立至今, 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的演化阶段。以马克思、杜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经济社会学已为该学科确立了研究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理念和学术空间, 然而, 他们之间却未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经济社会学理论体系。至20世纪50年代, 以帕森斯和斯梅尔瑟为代表的现代经济社会学家, 以其理论整合的方式, 在古典经济社会学确立的研究范围内, 建立了一个抽象力和形式化俱强的综合的经济社会学理论, 即功能结构主义经济社会学。然而, 由于其概念和框架太过抽象和机械, 加之其忽视了宏观系统分析的微观基础, 而被认为于研究经验事实无补。力求理论综合而漠视经验分析的倾向, 不仅在70-80年代以后的美国而且在各发展中国家也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因此, 作为经济社会学第三阶段的新发展从其发展的脉络来看应当是一种既突破旧经济社会学的理论限制, 又能充分包容旧经济社会学的成就, 也就是说, 新经济社会学是沿着旧经济社会学传统的一种创造性转化, 而并非是对传统的反叛或是一种研究上的背道而驰。
我国的经济社会学发展现状。我国的经济社会学界1985年在天津召开了第一次经济社会学研讨会,并形成了中国学者的经济社会学定义,:“经济社会学以经济和社会现象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经济社会学应该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把经济现象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既要研究经济政策也要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随着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社会学领域发表和诸多的著作,并且以对西方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介绍—经济社会学对于我国的市场转型的指导意义,以及我国的自身的经济社会学学术发展的角度去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学的从产生到发展。
二、经济社会学研究方法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经济社会学研究方法。理性选择理论:最大化的实现私利是决策者行为选择的标准,纯粹的理性在于人是为了目的理性的最大化而实现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平衡。
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包括事前发生的成本和时候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贯彻该合同而发生的成本
谈判理论:以传统的价格理论为基础,认为自愿合作可以使得一项资源从股价低的主体转移到股价高的注意中,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也提高了合作双方的福利水平。这三种都是典型的经济社会学研究方法,其他诸多的小范围理论,本文暂不赘述。
对于环境法的借鉴意义:①揭示了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经济本质。环境被视为可以提供一系列服务的复合性的资产,他提供了维持他们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如同其他资产一样,我们要力图避免对这项资产不恰当地过低估值。环境为经济提供了可以通过生产过程转化为消费品的原材料以及使这种转化得以顺利运行的能量。最终,这些原材料和能量以废料的形式又返回给了环境。环境的资产这一经济属性根本特征是能量和物质的稀缺性。也就是可利用的极限性。也就是能量和物质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这条定律意味着从环境流向经济系统的大量能量被积累起来或者以废弃物的形式返回给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环境资源的分配和能量运转达成最大化的平衡。②揭示了环境资源法的效率价值。正如波斯纳所说的,正义的第二种含义---是效益。对于善法和恶法的概念,应当引入经济社会学中的关于效率的定义,所谓善法,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现实经济发展的规律。富有效率,能够促进和增加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这样,效率也是我们的一个要追求的目标。而我们在将资源分配给不同主体的时候,应该实现资源的配置功能,基于不同的权利给资源带来的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其其后所产生的效率效应。
经济学可以摒弃过去的法学的,以正义和公平作为衡量目标,可以从制度安排的经济绩效进行成本分析,能够指出哪种法律制度的规定更能实现机会均等。促进经济的效益。这种法的经济效率价值分析的经济实质,在于揭示法所反应的物质生活条件的规律也就是经济规律。而规律作为符合事务的本质的法则,类似于“自然法”和“正义法”。③揭示环境资源法改革的均衡目标。均衡分析时理性选择理论分析决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使得单个决策者能够按照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的标准选择最佳行为方案,仅是实现了个体在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均衡。个人不再有激励选择其他的行动方案。所谓的法律均衡是法律供给适应法律需求。不存在过剩,也不存短缺。通过将经济社会学引入到环境法的研究中,可以实现环境法资源分配以及代际分配之间的均衡以及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
参考文献:
-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
- 下一篇:交通工程的意义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