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困惑范文
时间:2023-08-07 17:3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学的困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困惑一:
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网络普及,语文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反映了时展的需要,与时代紧密结合。但在农村中学,信息还是相对落后,虽然现在学校配 有电教设备,但拥有率及普及率还比较低,再加上图书资源和相
应的教学参考书籍的缺乏,造成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层面无法适应时代需求。这使得很多教师发出感叹,我们何时拥有跟城市中学相匹配的教学资源。
困惑二:
教师的期许值与学生的现实存在较大差距。“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但在农村的小学教育阶段中,一些学校或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产生了偏颇,比如:成绩不好的学生就让他去打球、绘画、跳舞等等,还美其名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从而忽视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一些学生升入初中后,甚至不知道声韵母、声调是怎么回事。
而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把原来对小学的压力转向了初中,而初中语文的教学由于受中考的影响而受到了限制。教师不由得感慨,我们何时能有城市中学这样的生源。
困惑三:
农村语文教材相对单一和受限制。我认为农村的语文教学要和城市里的学生的语文教学有所区别,要体现农村的特定环境。因此,语文教学的创新要体现在教材的创新上。教材的内容要让农村学生所喜闻乐见,更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而当前我们农村中学现行的语文教材,是教育主管部门根据自己本省的情况从中选定的版本。这套教材成了命题的唯一依据,因而没有人敢越雷池一一步。事实上,单一的教材无法与农村这种特定的环境相融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而,它需要一套与之相配套的乡土教材,可何时才会有这样的教材呢?
困惑四: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4―0076―01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中,孩子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自由地展示自我的风采,超常地张扬自己的个性,畅想美好的未来。语文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品味着语文课本散发着清新而悠长的馨香。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局面,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语文基础知识,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课堂教学在以下一些方面迷失了。
1. 小组讨论形式运用不当。新课程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小组学习是体现团队精神的良好渠道,它能使学生学会参与、倾听、尊重、团结他人,但是在小组讨论运用中往往出现一些偏差。
讨论内容不合理。讨论的内容没有什么含金量,没有思维的价值。学生一听即会,但是为了老师的要求,在不值得讨论的地方开始了讨论,造成时间的浪费。讨论时间不合理。要么是讨论时间过少,只是蜻蜓点水,要么是讨论时间过多,造成时间过剩,讨论成了学生的休闲聊天机会。
讨论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之内没有具体的分工,讨论没有组织,小组成了开小会的场所。小组内成了优秀者的一言堂,落后者永远是听众。老师成了旁观者。讨论中,需要老师科学点拨,帮助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否则,其讨论必定是无序和低效的。
2. 课堂活动流于形式。主要表现有:其一表演不适合中学生的身份。比如让学生表演见到“罗敷”的神情;让学生表演狼的“目似瞑、意暇甚”;表演没穿衣服的皇帝。充斥在课堂中的不是思维的火花,而是滑稽的丑态,无益于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其二活动脱离语文本身。有些语文课堂中,非语文化现象突出,上成了思品课、自然课、法律课等。活动方式单一。现在有些语文课堂中,只要是活动,总是生硬地表演课文内容,造成了学生的视觉疲劳。根据课文及课堂情形,老师可灵活、恰当的运用比赛、点评、欣赏等形式。
3. 信息技术运用泛滥。主要表现为:课件是板书的复制。鼠标取代了粉笔,老师所要写得东西全部输入电脑,在“请君入瓮”式的引导下,依次将课件展示。这违背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图片取代了语言文字。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中将优美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了图片,致使学生体会不到文字的无穷魅力。录音代替老师的朗读。课堂中,再也听不到老师朗读课文的声音,再也看不到学生听朗读时的如醉如痴的眼神。多媒体手段贯穿教学始终。从始至终,图片、文字交替着在学生的眼前晃动,取消了老师、学生动笔,动口的权利。学生成了观看表演的观众,而不是学习的参与者。
篇3
关键词 教学资源乏 教学观念 教育信息闭塞 评价方法单一 农村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教材与传统的语文教材之间最大的不同点是:语文新教材增加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新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重点指出语文教师们应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足够重视,积极创造性地类综合开展各性学习活动。特别是众多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利用好得天独厚的大自然条件,并进行因地制宜地开掘,带领语文教学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然而,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语文教师还是采用最原始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一本教材,两支粉笔,一本教参,根本没有其它辅助教学设备和辅助教学手段,对计算机知识学生们知之甚少,甚至部分语文老师都无法熟练操作计算机,上网查资料更是一句空话,优质资源的来源途径闭塞,教师无法走出去,新的教学理念也无法引进来,所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 语文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
调查表明农村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严重滞后,他们把语文教学简单地认为就是让学生识字,以及对基础知识训练,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没有站在大纲的高度进行语文教学,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把文章一段一段地讲,讲成了一堆堆的零件,使文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讲解课文和提问上,不考虑学生是否听得懂,也不考虑提问是否真的有意义,教师们讲完提问完后便让学生们做类似“抄”的作业。重复相同的教学模式,使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严重脱节,完全没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2 语文教学评价标准方法单一,缺乏多维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评价上,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转移评价重心。然而,对农村的孩子家长和社会来说,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论英雄,这就对平凡的乡村教师具有很大的诱惑力,逼迫着他们视成绩为脸面,所以在日常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就得把所有学习时间都耗在了反复讲练之上,但这并不一定是立竿见影的事,有时却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于是又只好在应试中且行且止。一个学期,乃至一个年度的行教行为,就在这反复选择中困惑地前行着。
3 改变当前农村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方法
3.1 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做到资源整合,重视多媒体的作用
在“两基”工作中,很多的农村小学都配置了仪器、图书和远程教育设备。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对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是有所帮助的。但在农村小学中,这些成了一种摆设。图书室的书积满了灰尘,远程教育设备不知道怎样接收和管理,至于利用就无从谈起了。其实这些资源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比如指导学生去图书室借阅图书,让学生到远程教育室观看课件等。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对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是有所帮助的。如: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容量大等诸多优点,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营造艺术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有更强的现场感,这对于理解文中人物的形象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课堂上还可以在观看片段的基础上开展讨论,能增强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增强进取意识。通过多媒体营造的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既让学生学了语文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情商。
3.2 改革目前的考试和评价制度
在语文学科上逐步建立起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考试检查制度,对教师和学生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制度,这是我们推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它能把一个教师的语言艺术、引导艺术、激励艺术反映出来,是一个教师高超教学艺术与教学机智的体现。好的评价语能够开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智,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发积极的学习动力,建立起学生们足够的学习自信,甚至可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恰当运用课堂评价,相信课堂一定能充满生机。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能力。例如坚持开展课前三分钟的演讲,课堂知识抢答、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以满足学生表现自己的需要。
3.3 更新教学观念
篇4
第一、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但学生自己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即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在课堂活动前,先明确分工,再合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中,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中去。教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合作学习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
第二、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语文课该教什么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靠自己个人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里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就要靠教师集体能力的发挥,就需要更多人,更大的空间,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那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课?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文知识,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看学生成绩,还要多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搞提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第三、不学语法,语文教师在课堂怎样培养“语感”
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地掌握知识和笼统地提高能力。不少人感慨,“耗时多,收益少”。重视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基础知识,那不学语法知识,“语感”又怎么样培养?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就突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可以通过吟诵法,让学生利用读书的语气感悟,主要通过学生,老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进行对比,而产生共鸣;也可以进行教学情境法,来让学生感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精心布置情境,让学生们都能融洽到情景中;还可以利用传授的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思维里产生感悟。
第四、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行为,那如何去备好课
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然而,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教师转为合作者,那么一堂课,教师如何去备课,如何去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去主动寻找问题。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由权威变成合作者,那么教师跟学生是平等关系,在学习中,备课中,可以去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学生的学习个性去发现问题,通过课堂的组织,并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与个性,这样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化,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找问题,可以同学提,老师提,再一起解决;还可以通过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字、词、句、画等入手,让学生产生兴趣,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五、课堂新用语的运用机械化,从教材难引到实践
新课改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要以教材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和社会,然而就在课堂中经常出现一句课堂口头语“你们读懂了什么”,从这句话中,我们就知道还是不能走出“教教材”,新课程的教材,使我们在课堂提问下,学生无语。
篇5
困惑一: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何不再浓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鲁迅先生也认为“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
有了兴趣作伴,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燃,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有兴趣作伴的学习,学生的情感始终是愉悦的,精神始终是饱满的,成效自然是高效的。
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呢?
1.教师自身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对教学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激情,学生又怎么会兴趣盎然、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自问:我们对教学是否充满了兴趣?我们的课堂是否充满了激情?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呢?
2.学生自身的原因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腔热血、激情四射,一些学生却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教师的满腔热忱付诸东流、化为乌有,这不能不让教师感到心痛。的确,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部分学生没有表现出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也是一个客观现实。
3.教材的原因
毋庸置疑,教材上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美文佳作,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十分适合学生的学习。但同时不可否认,教材的部分课文太过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感受。
4.学习语文的渠道过于单一,学习的方式过于简单
教学中,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语文课本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用具,大量的练习挤占了学生们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的时间。语文学习成了识记、诵背、练习、考试……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喜欢吗?学生会感兴趣吗?
困惑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1.以趣激趣
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教师必须对语文教学充满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感染着学生。教师的兴趣必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激情必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只有教师对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真正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投其所好”,使之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学习,学生会不喜欢吗?
2.培养兴趣
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培养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非易事,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逐步培养他们的兴趣,逐步帮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
3.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的渠道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呼吸芬芳的空气,感受景色的怡人,激起情感的涟漪,这是在学习语文;让学生走进社区,感受社区的变化,体验社区人民的生活,这也是在学习语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辩论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这同样也是在学习语文。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都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课堂上教师的传授,也离不开课外的实践与探索。
4.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读语文课本,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为了追求高分,很多家长都反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籍,他们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他们没有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对此,许多孩子可谓是痛心疾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利用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读他们喜欢的书籍。与书本为友,必会受益无穷。沉浸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着一次次心灵旅行带来的快乐和悲伤,心灵一次次地受到震撼和洗礼,情感一次次地得到陶冶和升华。这样的阅读,知识会不丰富吗?这样的阅读,感受会不深刻吗?这样的阅读,学生会不喜欢吗?
困惑三:学生的想象思维为何没有得到较好地发展
爱想象和幻想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理,总是喜欢在想象的王国里遨游。在他们眼里,星星会眨眼,小草会微笑,小鸟会歌唱……他们总是喜欢用独特的想象去描绘五彩斑斓的世界,总能在想象中感受世界的奇妙和生活的美妙。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这是真正的理解。爱想象的孩子是快乐的,爱幻想的孩子是幸福的。
然而,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始变的迟缓,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不喜欢想象。曾几何时,想象的大门正在逐步向学生们关闭。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再热衷于想象呢?
1.想象时间和机会的缺失导致了学生想象思维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
想象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想象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需要有足够想象的时间和想象的机会。作为教师,我们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的时间了吗?给予他们充分想象的机会了吗?在现有的考试评价体制下,教师们为了追求高分,引领学生进入“题海”,让学生一味地沉浸在学习中,沉浸在“题海”中;为了追求高分,我们挤占了学生太多的课余活动时间,挤占了学生想象的时间。没有充分的想象时间,学生的想象思维会得到发展吗?
2.“标准化”的评价限制了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
很多时候,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为了让学生快捷、准确地掌握知识,为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们总是以一些现成的、常规的思维去引导学生,害怕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害怕学生出错,影响分数。很多时候,教师总是对参考书爱不释手,总是热衷于“标准答案”,一切唯书是从。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书犹如一把矩尺,限制了教师的思维,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的想象思维会获得发展吗?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呢?
四、创设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
学生的学习、成长应该是全方位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分数,而是要获得全面的发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我们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能力来换取学生分数的提高。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
科学课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平台。学生的思维会随着科学家的大胆想象而任意驰骋;音乐课上优美、激昂的旋律会激起学生无限的遐想,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乐池中;美术课上伴随着学生画笔的飞舞,学生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感受艺术快乐,感悟艺术的真谛……这些课程对于学生的想象思维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广阔舞台。语文课上,学生的情感应该是愉悦的,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同样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想象,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回答。如“冰融化以后是什么?”学生可以回答是“水”,也可以回答是“春天”。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中还有一些独特、奇妙而又富有诗意的想象。只要我们给予学生足够想象的机会,我们一定会为他们的想象而欢呼、喝彩!
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
学生与生俱来就有想象的能力,我们要善于保护并不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鼓励是帮助学生获得自信的最好方法。不断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学生就会信心十足,就会喜欢上想象。而想象又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获,更多的快乐,他们便会更加乐此不疲。
当然,也不可否认,学生的想象也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错误而限制学生的想象,更不能因此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机会。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给予足够的指导,肯定合理之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信任、尊重。久而久之,学生不会因为害怕错误而畏惧想象,不会因为害怕指责而逃避想象。在老师一次次的尊重、信任、鼓励、期望中,学生的想象思维一定能绽放出绚丽美妙的花朵。
篇6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困惑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31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探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不少作文教学经验,但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还很薄弱,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观念、方法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
农村初中普遍采用 “课上引导、课后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解”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提高。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不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对学生感知世界的引导太少。学生的写作素材单一,很多材料从小学写到了初中,总是“老套”,没有创新,空洞无物。
二、困惑的解决对策
(一)引导学生张扬个性,展现自我
作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想写好文章先学会做人。人格的培养,是提高作文思想内容、思想感情的前提。首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爱和对假丑恶的恨,让学生逐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充分感知它,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多欣赏好的影视作品,多交好的朋友。最后,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敢说真话,敢说有个性的话。只有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努力张扬自己的个性,才能向读者展示出完整的自我,文章内容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
(二)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很大一部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思想守旧,缺乏创新,方法死板,以至于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甚至讨厌写作课。教师要转变观念,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把阅读和口语交际定位于提高、充实、丰富学生的整体语文知识的一种活动,鼓励学生感知社会,增加社会阅历,不要只局限于学校和家庭这个小环境。现在的学生生活面太窄,几乎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读书、吃饭、睡觉”三位一体,生活平平淡淡,接触的尽是日常小事,既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难于没有写作的“米”。其实,许多生活小事只要精心选择,写到文章中便会像金子一样耀眼。如朱自清的《背影》,就选材来说,也不过是选取自己与父亲在南京车站离别时的情景,但那真挚的父子之情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一些细节之处、感人之处,这些实实在在的事能给人一种清新爽朗之感。
(三)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篇7
怪圈一:个性化阅读泛滥成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强调教师应该“把阅读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发问”。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把对文本的“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多元的独特体验,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会说。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不讲”,甚至“不敢讲”,谈“讲”色变,走向了另一极端。一节课全是学生一读、二读、三读……每读一次,学生就说自己读后的收获。这期间所有的环节都是学生自问自答、互问互答,学生非常活跃,所能听到的大多都是一些琐碎的认识,肤浅的分析,零散的记忆,甚至偏离主题的看法。课堂上教师成了仆从,跟着学生走,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这难道就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个性化展示吗?
例如,某教师执教的《孔子和他的学生》教学片断。
师:学了《孔子和他的学生》后,你有什么想说吗?
生:孔子先生真伟大,爱生如子。
生:古代的先生就有那么一颗无私教育后代的心,我真佩服他。
生:还说孔子是大教育家,真笨!教育穷孩子不要钱,换我就不干。
生:孔子教诗编故事,他不嫌烦我还嫌麻烦呢。
(教室内稍乱,学生议论纷纷。教师脸带窘色,欲言又止。)
师:同学们都能从自己的角度,说出自己的看法,想法独特。希望大家今后能继续坚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的看法明显偏离文本的解读,违背课文的主旨,教师怎么能牵强附会,放任自由呢?)
诚然,这一教学案例中的教师,是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了知识的探究过程。但尊重学生个性,并不等于要迁就学生。学生年龄小,受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影响,看法多有偏颇,甚至有错误。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一定要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师生精神上的碰撞,实现师生同往共进;通过必要而精当的点拨,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使阅读教学获得真实效果。
怪圈二:拓展性延“伸脖子太长”
乘着课改的东风,当前的课堂教学积极开发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营造大语文学习环境,十分重视课堂的拓展延伸,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小品表演、学科整合等,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毋庸置疑,这是课改的一大亮点。然而,由于有些语文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理解稍有偏颇,只追求形式,课堂上安排了过多的非语文活动,花拳绣腿,有“脖子太长”之嫌,有“信息泛滥”的倾向,有的甚至忘记了“教科书”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过度地拓展无边无际的信息。
如一教师在上《太阳》一课,让学生把《自然》和《社会》带来,还有学生把《十万个为什么》摆在了课桌上。教学过程中,师生旁征博引,把有关太阳的知识解说得淋漓尽致,列举数字时,连数学知识都用上了。结果拓展的资料太多,学生迷失在大量的信息中,语文课上成了常识课。
作为语文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课堂上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字,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趣味化,教学内容条理化,课堂结构合理化,教学效果优质化。超过这个“度”,就是喧宾夺主,就会造成教学效率的减损。语文就是语文,它不会因课改而变质,它仍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需要扎扎实实,更需要热闹后的安静、空白,要留有学生思考、感悟的空间。
困惑之最:教材、考题均离农村学生太“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因此,新教材在编写内容时特别注重了扩大阅读量、开发教学资源、学科之间的整合等。无可厚非,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确实有着高屋建瓴的作用。如果学校、教师都能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实施教学,当然再好不过。可是现实却明摆着: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山区连基本的办学条件尚未具备,怎能跟上这“城市化”的教材内容?
就拿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来说,“民族之花”“桥”“方寸世界”等单元的学习,不查阅资料,不通过现代技术教育等多渠道、多途径的调查研究、社会实践,能使教学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吗?可是农村学生哪来电脑?农村学校哪来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既然这样,教材为何不选取学生熟悉的家乡、田野、同学、亲人等类似的课文呢?学生举目能及、触手能摸,试想教育效果会不会更好呢?联系实际,笔者大胆说一声:教材离农村学生太“远”。笔者并不是无视教材的优越性,作为学生的阅读教材非常可取,可开阔眼界,扩大视野。可要作为施教教材,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要学生学后必须“笔下生花”,一定要写出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桥的世界、集邮的经过或故事等之类的文章,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与教学现实相悖。
另外,如今的教材删繁就简。“语文天地”里再也没有“机械操作”的训练题,只是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是,学生面对的考题哪里少得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题型?如看拼音写词语、组词、扩词、缩句、扩句、修改病句……应有尽有。以前还好,人教版教材中的“基础训练”栏目有范例,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就能熟练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技巧。现在倒好,考试中的很多题型都成了教师教学的负担,教师除了教书上有的,查找资料充实教材外,还得让学生训练考题类型,费时又费力,教师苦不堪言,这样的考评实际与学生的减负也是背道而驰的。我们不能说“教材不行”,不敢说“不要考试”,只有长吁短叹:教师难当,学生更难做。考题确实离教学现实太“远”了!
篇8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困惑 对策
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健全个性和完整人格为己任,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它的全面推进将实现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历史性转变,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必将对教育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下面谈谈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与对策建议。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与新课程要求不一致的普遍现象
1.教学中形式化讨论过多。由于认识比较肤浅,没有把握住新课程新在哪里,显得眼高手低,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刻意安排一些所谓的讨论,问题设计得不够典型,研究目的不够明确,讨论意义几乎为零,造成的结果是课堂上学生活动热热闹闹,讨论轰轰烈烈,争论喋喋不休,课后学生一无所获。
2.学生缺乏自主与探究意识。由于考试压力,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缺乏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意识和习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把被动听讲、机械记笔记作为学习主要方式,对课前预习、听课过程中主动思考、课后复习时深入钻研拓宽加深等则重视不够,乃至于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既不动手又不入耳造成课堂死气沉沉。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到底有多少缺漏等,缺乏有效反馈。
3.教学中缺乏有效性训练。由于新教材范围广、内容多,按照旧有方式安排教学就会出现课时不足现象,一些教师处理教材时一味追求大容量、快节奏,认为只要能将内容让学生了解,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表面上接受了,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内涵,更谈不上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大大削弱了教学效果,学生的知识得不到巩固,更影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教师在从实际出发,以多种形式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新课程和新方案,改进教学方式,探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有益于提升新课程语文教学成绩
正在推行的“先学后教”模式的特点是课堂是学生的表达和展示,先学为学生表达和展示提供了内容,小组交流和大班活动为学生的表达和展示提供了舞台。通过对新的教学模式的了解,明显感到“先学后教”模式真不错,教师要先搞清楚学什么,为什么先学?怎样指导先学活动,在先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搞清楚哪些内容在先学阶段可以完成,哪些内容则必须在后教阶段才能完成?
在此之前我们使用的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把教师放在所有学生之上,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教师传授与灌输的需要展开的,学生只能处于被管理、被教育、被接受、被强化的地位。学习过程中只能接受教师的传授与灌输,成为“容器”。课堂里只能由教师说了算,教师“喂”什么就“吃”什么,教师凭借自己的职业权威可以随心所欲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一切教学行为都围绕学生学习需要展开。
针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推广,平时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课前预习、课堂反馈,精心设计好导学案。导学案要兼顾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保每个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都能积极参与,并通过自学有所得。
2.转变教学理念。课堂上以学生提问为主,把提问权交还给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
3.由重知识传授转化为思维品质训练。课堂教学过程中力求使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对形象做充分想象、联想,同时在教师引导下,使阅读更准确深入,具备探究能力,进而提高综合能力。
4.注重教,“先学后教”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良好学习方法。不能因此忽略了“教”,特别是学前教这种学习模式是学生从未接触的,如果一开始老师就放手,学生会茫然无措,所以老师必须通过“学前教”指导学生预习、自学,逐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行为。学生会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阅读。小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需要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协调配合。如果说老师在孩子的课外阅读中所起的是导向作用的话,那么家长的重视就起到保证作用,同学之间的交流则起到鼓励、促进作用,围绕课外阅读开展的一些活动可以说起到催化剂作用。从班级统计情况看,凡是家长能够关注孩子课外阅读的,则这些学生无论从阅读数量还是阅读质量方面有都远远走在班级前列。学校或班级开展的各项读书活动,如学校的读书节、班级的交流展示活动等,能掀起一个一个读书。
一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互相配合、互为补充,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说课内阅读比较重视方法指导、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的话,那么,课外阅读则更重视知识习得、词汇积累、情操陶冶。如果这两方面能够做到比较完美地结合,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使学生终生受益。二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合理评价,是促使学生产生再阅读兴趣的关键,但也是最难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认可。合理、有效的评价将直接推动学生产生再阅读兴趣。实践中,我们尝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积极评价,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没有简单易行的标准。有的学生选择的书薄很快读完了,有的学生选择的书厚读完需要很长时间;有的学生看书速度快,有的学生则看得慢;有的学生记录时光顾着摘录好词句,而有的学生却能认真思考、仔细品味书中的精华,等等,致使很难从量与质上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
新课程教育理念给语文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更给教学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唯有不断努力,继续创新改革完善,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我将以年轻语文教师的身份积极参与到这场教学改革中,不断进步,争取更大成绩。
篇9
关键词:学教案;探索;困惑;思考
一、背景
本校于2011—2012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始施行学教案模式,是在借鉴铜都双语学校的学道基础上推行的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当初去铜都学校取经的校领导、骨干教师把铜都学校的高效课堂向全体老师介绍了一下,使我们对“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有了大致的了解。我们对于铜都学校所取得的惊人成绩羡慕不已,也想体会那种轻负担高质量的滋味。为此,学校提出了遵循教学规律、大力实施有效教学的课题,确立学案与教案一体化的思想,以备课组为单位实施学教案教学。
二、探索
由于没有可以借鉴的模板,所以我们只能去摸索,逐步形成了由五个板块构成的语文学教案,那就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组内小展、班级展示、强化梳理。备课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每课学教案。在上课之前把要学习的课文的学教案提前发给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种做法存在一些困惑,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思考。
三、困惑
1.由于当时实施学教案模式的时候是初二,学生对这种方式一时难以适应,在听课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记笔记,老师要提醒他们在学教案的什么地方,这样就会显得非常被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更是不知所以。
2.学教案充当的是学生的作业、复习讲义、笔记本,书上不再有笔记。而讲义的保存是个大问题,粗心的孩子总是会丢失,这就给复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初设想学教案可以完全充当复习资料,但到了复习阶段发现仅凭几张学教案也不能替代学生的复习工作,因为它毕竟题型、内容比较单一,复习的时候也必须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接触各种各样的内容。
3.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它随时都有新的生成出现。学教案的出现,使目标变得更明确,但同时束缚了老师和学生的手脚,心里总想着怎么解决学教案上预设的问题。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课堂将因此变得机械和呆板,学生被老师牵着走。课堂是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主要阵地,如果课堂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那么是否语文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呢?
4.要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对中学生而言,强迫命令性学习,远不如用兴趣吸引学习效果好。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是值得我们不断探讨的。我们发现,语文课堂上,利用学教案(小组讨论、小组展示)有时是在形式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是热闹有余,而引发学生深层思考不足。那么,如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四、思考
1.教师在编写学教案时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思想,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初中语文学教案的设计可以先从字词预习开始,然后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进而深入把握课文中心,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求知的欲望。
3.培养学生使用学教案的良好学习习惯。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学习方式如果让学生接受,单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总会经历由热情高涨到平静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我们强化训练学生掌握一些良好的学习方式,并让这种学习方式制度化、常规化,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使用学教案成为学生的一种常规学习习惯时,学生接受、使用和保管学教案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复习时只要看看学教案上的错题和批注就能掌握所学的知识。
4.学教案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组内小展、班级展示、强化梳理五环节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五个步骤,不是每节课都必须包括的,“五环节”可在一个或多个课时内完成,也可以在一课时内交替进行。
篇10
困扰之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问题时的误解
学生在运用这一观点分析问题时,首先遇到的困扰是辩证唯物论包括哪些观点?一些学生将这一概念理解为辩证法加唯物论的有关内容,于是,分析问题时用联系、发展、矛盾的有关观点分析材料,笔者与学生交流为什么这样分析问题时,学生的理由是辩证唯物论就应该既包括辩证法的内容,又包括唯物论的内容,更有学生就理解为辩证法的内容。这说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时仅从字面上而未实质上理解。
辩证唯物论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中心内容是唯物论。学生问:“既然中心内容是唯物论,那为什么在唯物论前面要加上‘辩证’二字呢?”这要从哲学点基本特征说起,在哲学产生之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往往是分离的,形而上学限制着唯物主义,辩证法在唯心主义那里受到窒息。然而,客观世界既是唯物的,又是辨证的。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点分离,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的唯物主义是在包含了辩证法思想的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用的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问题,不但要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还要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强调从二者的相互联系中把握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不但要承认规律是客观的,还要承认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这同样承认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之间联系的普遍性。所以,的辨证唯物论是包含了辩证法思想的唯物论,中心内容是唯物论,而不是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简单相加。这有别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以,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有关材料时,首先应找出材料中体现唯物论思想的相关内容,然后运用辨证唯物论思想结合材料分析。如果运用辩证法思想分析,就会犯“张冠李带”的错误。
困扰之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时的误区
学生在运用这一观点分析问题时,常用唯物论加辩证法思想分析问题。将唯物辩证法理解为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相加。
如前所述,的辩证法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中心内容是辩证法思想。唯物辩证法要说明的是物质世界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之中。唯物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是处于联系之中的,又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的,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包含的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复杂事物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简单事物矛盾有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事物发展的状态有量变和质变,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而这一系列思想都是建立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的辩证法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中心内容是辩证法,而不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简单相加。所以,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有关材料时,首先应找出材料中体现辩证法思想的相关内容,然后运用唯物辨证法思想结合材料分析才是题中应有之义。
困扰之三: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分析有关问题时的误区
学生在回答这一类型的问题时常用辨证唯物主义有关内容分析问题,而忽视历史观的要求。这说明学生对辨证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之间的关系还比较模糊。历史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社会意识也就不存在,因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然,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具有能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遇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同时,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人民群众进行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辨证唯物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研究的领域不仅包括社会领域,还包括自然领域、人的思维领域。可见,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并非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观的简单相加,中心内容是建立在辨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历史观。所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有关材料时,首先应找出材料中体现历史观思想的相关内容,然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材料分析才不至于偏题。
总之,只有透彻理解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些概念的内在联系,才能对《生活与哲学》有关内容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
- 上一篇:社区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基层社会治理经验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病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