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8-07 17:3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切实履行牵头单位作用,推进“进社区”活动的开展
按照省、和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安排部署,我局作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牵头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和谐繁荣的经济强市的总体目标,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评价体系标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负责“进社区”活动的组织、宣传、动员、实施、督查等工作。相继制定并下发了《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方案》(广民发〔2009〕83号),《关于报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社区”活动有关材料的通知》(广民发〔2009〕85号),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考核细则的通知》(广民发〔2009〕105),《关于在全市社区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整洁迎“五一”攻关月的通知》(广民发〔2010〕14号)等文件,对全市“进社区”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使该项工作层层有组织、有领导、有机构、有措施、有考核、有落实。通过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搞好调查、突出重点,加强督查、确保实效等措施落实,实现了全民参与、强力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蓬勃开展,社区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变,社区形象明显提升。
二、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常抓不懈,建设优美整洁机关
按照市环境整治办的安排部署,我局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机关”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橱窗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坚持门前包“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容秩序”的三包到位,做到门前无垃圾、无乱堆、乱贴、乱画、随地吐痰、乱摆摊点、车辆乱停乱放、植物死缺等现象;办公室内做到和保持了地板、天花板、墙壁、门窗内无破损、无污迹、蜘蛛网,桌面、窗台无灰尘、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无乱吐、乱贴、乱画现象。全局干部职工坚持每周清扫责任区,积极参加全市安排的集中治理活动,对此项活动的常抓不懈,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认识和参与自觉性,机关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经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各社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群众参与性不强。虽然群众对环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自家”环境搞得好,参与大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差。
(二)老小区的问题。老小区环卫设施缺乏、地下管网老化、路面破损,需投入资金多。但老小区居民物管费用缴纳低,与小区环境改造资金需用量矛盾突出,是影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因素。如桂花小区、顺德小区。
(三)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如辖区内存在的建筑垃圾,社区无法清运;“牛皮癣”等反复出现,保洁工作难。
五、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深入开展卫生和文明常识普及活动;
﹙二﹚随时监督检查。对各社区内环境卫生状况和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做到卫生不留死角;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民政局把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以创先争优为契机,认真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具体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着力推进城乡社区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2010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切实履行牵头单位作用,推进“进社区”活动的开展
按照省、和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安排部署,我局作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牵头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和谐繁荣的经济强市的总体目标,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评价体系标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负责“进社区”活动的组织、宣传、动员、实施、督查等工作。相继制定并下发了《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方案》(广民发〔2009〕83号),《关于报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社区”活动有关材料的通知》(广民发〔2009〕85号),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考核细则的通知》(广民发〔2009〕105),《关于在全市社区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整洁迎“五一”攻关月的通知》(广民发〔2010〕14号)等文件,对全市“进社区”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使该项工作层层有组织、有领导、有机构、有措施、有考核、有落实。通过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搞好调查、突出重点,加强督查、确保实效等措施落实,实现了全民参与、强力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蓬勃开展,社区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变,社区形象明显提升。
二、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常抓不懈,建设优美整洁机关
按照市环境整治办的安排部署,我局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机关”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橱窗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坚持门前包“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容秩序”的三包到位,做到门前无垃圾、无乱堆、乱贴、乱画、随地吐痰、乱摆摊点、车辆乱停乱放、植物死缺等现象;办公室内做到和保持了地板、天花板、墙壁、门窗内无破损、无污迹、蜘蛛网,桌面、窗台无灰尘、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无乱吐、乱贴、乱画现象。全局干部职工坚持每周清扫责任区,积极参加全市安排的集中治理活动,对此项活动的常抓不懈,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认识和参与自觉性,机关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各社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群众参与性不强。虽然群众对环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自家”环境搞得好,参与大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差。
(二)老小区的问题。老小区环卫设施缺乏、地下管网老化、路面破损,需投入资金多。但老小区居民物管费用缴纳低,与小区环境改造资金需用量矛盾突出,是影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因素。如桂花小区、顺德小区。
(三)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如辖区内存在的建筑垃圾,社区无法清运;“牛皮癣”等反复出现,保洁工作难。
五、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深入开展卫生和文明常识普及活动;
﹙二﹚随时监督检查。对各社区内环境卫生状况和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做到卫生不留死角;
篇2
一、切实履行牵头单位作用,推进“进社区”活动的开展
按照省、德阳和广汉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安排部署,我局作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牵头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和谐繁荣的四川经济强市的总体目标,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评价体系标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负责“进社区”活动的组织、宣传、动员、实施、督查等工作。相继制定并下发了《广汉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方案》(广民发83号),《关于报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社区”活动有关材料的通知》(广民发〔〕85号),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考核细则的通知》(广民发105),《关于在全市社区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整洁迎“五一”攻关月的通知》(广民发14号)等文件,对全市“进社区”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使该项工作层层有组织、有领导、有机构、有措施、有考核、有落实。通过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搞好调查、突出重点,加强督查、确保实效等措施落实,实现了全民参与、强力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蓬勃开展,社区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变,社区形象明显提升。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全市现有清、协管员、公益性人员189人,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10余万人次,分布在雒城镇各社区居委会搞好辖区小街、小巷、居民小区清扫保洁。各乡镇党委、政府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及时研究制定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相关文件下发到各社区,并召开了各社区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要求各社区单位认真落实工作职责,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日常卫生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与年终考核挂勾。结合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意见,要求各单位建立和完善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修订了管理制度,对清、协管员工作职责切实做到有章可循。为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用制度管好队伍
全市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中,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各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行问责制度,并与各单位签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切实加强清管员、协管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好专业队伍的骨干作用,更好地搞好我镇各社区小街、小巷、居民小区、楼、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强了协管员、卫生清管员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并采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方法,强化内部管理,突出工作实效,上下配合、齐抓共管、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用制度管好队伍。各乡镇的卫生清管员、协管员分布在城区、场镇各个社区,所在社区结合辖区内的实际路段情况,划分好卫生工作责任段,明确各卫生清管员的清扫保洁范围,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做到人员落实,工作责任段落实,实行上班时间全日制保洁。并对他们的工作质量每天实施不定时检查,督促他们认真搞好责任段的清扫保洁工作。在做好清扫保洁过程中,还要做好责任段市民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工作,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城市社区卫生的管理工作,自觉遵守市民卫生公约,进一步增强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形成“城市卫生,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卫生清管员、城市协管员的工作质量,同时接受镇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和社区专干的检查考核,兑现当月工资报酬,从而加强了这只队伍的内部管理,提高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效率。
四、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按照广汉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和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关于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天蓝、地绿、水清、家洁、城美”的环境目标,在广汉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和各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具体操作下,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方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查曝光问责工作的实施方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实施方案。各乡镇统一思想,明确该项活动的重要性,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按照工作部署,逐步实施,不留死角。形成了党委班子牵头,机关工作人员和社区负责人包片包组,将日常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与年终考核挂勾,镇环整办具体负责各项工作安排、协调良好的工作局面。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要求,乡镇机关干部和各社区干部、清管员战酷暑、冒严寒,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打了一场硬仗。特别是雒城镇环整办的同志,贡献了无数节假日。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在市委、市政府关怀下,,佛社区“两委”一班人想办法、出主意,使佛山小区环境菜园变花园、旧貌换新颜。中山、金雁、汉口、桂花、佛山等社区都积极主动协调上级部门解决辖区内有关基础设施建设。这期间广汉市在雒城镇举行了集中治理“三乱”工作会、雒城镇也举行了集中治理“三乱”签字等一系列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关的活动。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期间雒城镇共投入经费2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专职人员工资﹚。召开专题会议20余次﹑张贴标语100余张,悬挂横幅20余条,报送相关信息100余条。。全镇各社区居委会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专栏共计143期,及时清理乱贴乱画“牛皮癣”及“...”标语73056条,清扫楼梯护栏灰网20975处,清扫绿化区181160处,清扫路面80993处,清除各种垃圾10000余吨,疏通阴阳沟阴阳沟24816米,按时按要求全面完成了各社区环境整治工作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显着成绩。
五、存在的问题
经过在各社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工作量大。政府所在地雒城镇常住人口达15.5万余人,流动人口5.5万余人,居民小区多。加之配合职能部门开展“门前三包”清理、车辆规范停放,涉及工作内容多、范围广,工作压力大,人力不足。
(二)群众参与性不强。虽然群众对环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自家”环境搞得好,参与大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差。
(三)老小区的问题。老小区环卫设施缺乏、地下管网老化、路面破损,需投入资金多。但老小区居民物管费用缴纳低,与小区环境改造资金需用量矛盾突出,是影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因素。
(四)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由于各种垃圾多,社区无法清运;辖区内护城河的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各社区无力解决。“牛皮癣”“...”标语反复出现,保洁工作难。
六、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深入开展卫生和文明常识普及活动;
﹙二﹚随时监督检查。对各社区内环境卫生状况和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做到卫生不留死角;
﹙三﹚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坚持常抓不懈、步步深入,一抓到底,逐步实现治理工作全覆盖;
﹙四﹚加强队伍管理。组织好清管员队伍按照“全日在岗、随时保洁”的要求开展工作,组织辖区内的居民骨干、居民小组长、社区志愿者及部份低保户,对辖区内卫生死角、“牛皮癣”、标语、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进行及时清理,对我镇城乡环境进行集中治理。
篇3
一、领导重视,认真整改,查漏补缺。
针对县创卫办对我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第一阶段提出的“居民楼无化粪池、排水沟,生活污水横流,污染环境”的问题,我乡立刻召开党政办公会,专题研究整改方案,积极规划实施石牛街生活污染、粪便处理的工作。经党政办公室讨论一致同意:绿化植树80株;新治理污水沟300米;化粪池50口,351立方米;今后集镇房屋要做到雨(污)水分离,建沼气池或化粪池,严禁直排。直至目前,绿化植树80株、治理污水沟300米已全部完成。化粪池正在积极的修建中,并将于近期内全部完工。>二、狠抓落实,(水路)河道整治取得成效。
根据《井研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整治通知》的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组建了由乡长梅俊德同志等9人组成的专项治理工作小组,由乡长梅俊德同志负总责,刘建东同志负责水路河道环境的治理,廖宗燕同志具体负责自来水站的环境卫生治理工作。
书写标语四幅,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到位。各单位行动快,行动好。乡政府于二0__年七月七日、八日分别对沙溪河、自来水站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总体良好,河道、水库、山坪塘均无水葫芦、水白菜、浮萍、垃圾等漂浮物。检查组刘建东副乡长带队检查了沙溪河水库及山坪塘,由廖宗燕委员带队检查了自来水站和哑巴塘,对检查单位所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和具体的措施。
本文来源:文秘站
三、重拳出击,道路交通环境大改善。
根据省、市、县各级部门的安排部署整治城乡环境,我乡迅速成立了以高铃清副乡长为组长,刘国良、范有水和但汉稳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对辖区内道路行车秩序,停车秩序以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制定详细的方案,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道路行车秩序的管理上,我乡依法严惩交通违法行为。305线和石牛街到各村农村公路机动车守法率达到了85%以上,非机动车守法率达到了80%以上;营运车辆规范有序,营运载客汽车检验合格后行驶,无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及由交通违法行为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做到合法营运、礼貌营运;道路有序畅通,经营户统一设置在自己门市前停放整车,不准停放在公路上。
在停车秩序设置管理上,设置停车场,由户管理,并签订相关责任书。
在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上,交通标志做到了标线设置符合国家标准,设置全部到位;交通隔离设置做到了科学、合理、美观,对公路沿线控制区内非法设置交通标志牌全部进行了清理。
四、强化宣传,稳步推进“八进”工作。
我乡成立以乡党委书记李有才、乡长梅俊德为组长,副乡长刘建东、高铃清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为工作目标,成立由针对性的专项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的带头作用,改善我乡的环境面貌。
在这一阶段中,在全乡各村、各单位、社区中广泛开展“我参与、我出力、我分享,创建整洁、规范、优美、和谐的城乡环境”主题活动;进一步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村居民主动参与节能减排,节约每度电,每张纸、每滴水,创优美环境,文明机关活动;社区居民和单位切实做到‘门前三包“(包秩序、包绿化、包卫生)“院内四自”(自搞卫生、自建环卫设施、自育花草树木、自管单位秩序)搞好社区卫生死角保洁管理,规范车辆停放,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树立公共卫生意识;大力开展家庭卫 生活动。家庭经常参加公共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室内器具摆放整齐,窗明几净,院落整洁,不违章饲养家禽家畜;提高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有效控制农村环境污染,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一减二控三保”(减少农药用量,控制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农药残留,保人畜安全,保护农作物及其产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开展评比。进村社、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等活动每半个月评比,实行交叉检查,连续排名后两位进行职责追究。
五、今后努力方向。
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我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不小差距。下一阶段,我们决心,认真对照标准,继续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继续强化领导,进一步提升城镇环境生态水平。认真实施环境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农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还较普遍地存在着,环境治理的滞后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继续加大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城镇面貌。
(二)继续强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必须动员群众、群策群力。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必须广泛动员,全民参与。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都意识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自觉参与到治理中来。一是要结合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广播电视充分发挥喉舌作用,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环保教育宣传,不断扩大社会的宣传面,消除宣传的死角;二是争取有关部门到我乡举行环保宣传教育挂图展,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三是在小学生中开展教育活动,以此带动小学生对环保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在各企业开展厂容厂貌整治达标评比活动,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仅仅是口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中。让群众感觉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营造浓厚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气氛。
(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必须领导带头、责任到人。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必须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领导小组,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工作负责制。必须制定责任制奖惩办法,按照县上文件要求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方案,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定期完成。
篇4
“与其他办案部门不同,社区检察不触及正向程序办案,那么它设立的意义在哪里?在于通过逆向监督实现检察职能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社区检察的设立初衷便是将检察职能在法治轨道上延伸。我们现在谈的创新思维、科技引领也都是为了更好地辅佐检察人员提升专业化能力和监督水平,将检察职能长效发挥。”
在10月26日召开的上海市社区检察部门“依托检察职能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专项工作交流会上,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社区检察指导处谈剑秋处长对社区检察的释义简明有力。
2010年6月,上海检察机关开始探索派驻社区检察工作,把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社区检察室是基层检察机关向街道、乡镇派驻的,在社区群众身边的检察机构。目前,上海全市已设立45家社区检察室,建立了由处、科、室三级机构组成的独立条线,也成为全国唯一一家有完整派驻基层检察部门机构序列建制的省级单位。并基本实现对全市公安派出所和街镇司法所监督的全覆盖,既监督派出所受理、立案等刑事执法活动,也监督监外执行。
当然,构成社区检察重要职能的还包括――基层职务犯罪社会化预防,以及依托检察职能,参与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其主要职责应当是通过发挥检察权对行政执法权的监督制约作用,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体制的良性运作,进而参与并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因此,社区检察部门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职能定位,便主要集中在检察监督职能上。
“我们推进这项工作,要聚焦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利用社区检察室扎根基层的优势,着力发现问题,依托检察职能,积极开展前端治理和后端整治,立足监督定位,促进相关机构职能履行,加强法律服务,引导矛盾化解。”说这话时,谈剑秋的眼神透出坚定。“当然,我们承担了这份职责,开展了这项工作,就要与时代并行,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提升我们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其实,在基层设立社区检察室,本身就是检察机关检力下沉,延伸触角,依托检察职能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创新举措和有效手段。检察机关通过执法办案,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解决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的纷争矛盾,惩罚犯罪,引导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规范守法,就是检察机关直接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
在年初的条线会和专项工作会上,市院社区检察指导处就对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做了新形势下的重点部署,提出了“适应改革发展,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内部联动,形成检察工作整体优势;把握监督定位,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着眼法治化建设,积极建言献策”的工作要求,各区社区检察科也结合检察建议回访监督或自选主题开展了专项工作。
10月26日,全市社区检察部门的负责人再次共聚一堂,交流探讨社区检察部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切入点和方式方法,如何更好地发挥联动融合作用,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真正有所作为,并展现更大成效。
融入基层,延伸法律监督的触角
社区检察工作的“社区属性”,不仅仅指检察室设在社区,或者能为地区老百姓提供多少法律上的支持,更重要的应该是主动融入社区建设,在灵活变通的专项工作中,体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触角价值,发挥“监督触角”的作用。
这些年来,全市社区检察部门逐渐熟悉了街镇治理模式,检察室除了面向所在地街镇,更主动辐射区域内其他对应街镇。和各乡镇“稳定办”、“综治办”、街道“平安办”等机构建立工作联系,宣传社区检察面向社区开展法律监督、保障法律一体实施的工作职能,及时掌握社区治理状况。并且,在街镇综治中心、网格中心等窗口,公开设置社区检察职能介绍和联系方式的公告牌,通过窗口指引妥善处理和检察职能相关的涉法涉诉问题,及时发现法律监督线索。
“咦,奉城镇这几年好几个村书记都‘出事’了……”通过横、纵比对各种数据材料,奉贤区院社区检察科的检察官们发现,位处该区的奉城镇从2012年以来,50个村居就有5个村书记发生职务犯罪,都是通过手中权力为他人谋利,收受贿赂。犯罪领域也集中在村级工程建设领域,比如协助政府管理村庄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过程。
结合社区检察室近年来法制宣传进村居活动的开展情况,检察官们了解到奉城镇的基层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在对村干部的监督、教育和管理方面非常薄弱,大量村干部本身缺乏法制观念和廉洁意识,存在“你拿我也拿”、“不拿白不拿”的效仿心态,导致村干部腐败问题接连发生,甚至同一个村的多名干部相继发生问题。
经过研判,奉贤区院社区检察科锁定了村官职务犯罪的专项治理主题,并立即联合本院反贪、案管、公诉部门,通过网上办案软件查找历年案件,借阅卷宗材料,向案件承办人询问了解具体情况,分析查找专项检察的工作切入点。最终形成了有效的村级工程建设领域村官职务犯罪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同时与奉城镇纪委联合开展专项检察,并陆续走访当地党委、政府、案发单位等,从权力配置、权力监督、财务管理等方面分析案发原因,逐一找出管理症结,提出基层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建章立制,堵漏防患,并对必要的回访也做了安排。
不仅如此,促进辖区综合治理,要从社区、村镇、基层、老百姓身边最常发生的问题入手。基于从检察建议回访监督中提炼出社会治理工作项目的经验,奉贤社区检察科强化了这项认知,主动加强了和街道各相关部门的联系,从派出所刑事执法监督、社区矫正监督,以及行政案件申请监督、受理等多种渠道,探寻其中常见、多发、影响地区老百姓生活和社会治安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并于今年,结合区域刑事案件,延伸开展了跨境赌博衍生社会问题、电瓶车盗窃防范等多个社会治理专项。“我们的主动拓展就想使社区检察工作变得更富有生命力,并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找到支撑点,充分体现社区检察的‘社会属性’。”奉贤区院社区检察科科长向记者介绍。
无独有偶。松江区院结合地区实际选择辖区工业园区的大型企业作为调研对象,会同街镇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园区及企业周边的综合治理工作,在专项工作的选择上也突出了贴近重点工作和现实需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心城区制造业溢出,松江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在大量外来人口导入的同时,社会管理和治安问题也日益凸显。全区每年发生的刑事案件中,外来人口犯罪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其中发生在大型企业厂区及周边生活区的案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其中,世界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商、长期位列上海市出口创汇榜前列的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丰公司”),更是长期受到刑事案件高发的困扰。坐落于松江出口工业区内的达丰公司,厂区和生活区占地达10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约4万人(高峰期时有近8万人),月入职、离职人员达两千人。据统计,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在达丰公司厂区及生活区范围内,公安机关接到报警逾4500件。虽然治安情况有逐年好转的趋势,但像达丰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仍然是松江区治安和刑事案件的高发地,在松江工业区中也具有代表性。
针对这一区域特点,松江区院社区检察科将开展综合治理的重点聚焦于辖区大型企业,选取案件多发的典型企业,从分析案发原因、查找防控短板和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入手,探索社会力量和厂方合力推动厂区综合治理。尤其对达丰公司这样的松江出口工业区龙头企业,推动落实好“厂区+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对带动区内其他大型企业完善综合治理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促进区域社会治理也有积极意义。
松江社区检察科以推进达丰公司综合治理工作为重点,根据前期与相关职能部门达成的共识,发挥检察、法院、公安、司法、街镇和工业区综治部门等各自的职能优势,在预防犯罪法制宣传、劳务市场招聘监管、企业周边环境综治等多方面入手,推进“厂区+社区”综合治理模式,多管齐下营造企业发展和地区平安的良好社会环境,受到辖区内企业一致点赞。
无缝对接,源自内部联动
从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活动监督和监外执行监督中发现社会管理问题,是社区检察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和有效思路。通过加强和区院各部门特别是刑事检察部门的工作沟通,亦可了解到一段时期内区域发案特点和社会治理盲点、难点,并从区域内有影响、有典型意义的案(事)件中捕捉线索,由点及面挖掘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点。
2016年1月31日,闵行区临沧路某码头发生了一起事故,犯罪嫌疑人张某无证驾驶大型自卸货车运载建筑黄沙,在倒车时与行人廖某相撞致其当场死亡。区院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张某工作至今从未取得过驾照,所驾驶的货车系拆车场买来的报废车辆,经过鉴定,该车制动、转向、灯光信号均不合格,张某供称码头老板在明知其无证的情况下仍雇佣其工作了近三年。
由于闵行区毗邻黄浦江,水域面积较大,区内沿江码头较多。对于本案反映出的问题,闵行区院的检察干警第一时间联想到,类似情况也可能存在于其他码头,如果码头内无证驾驶情况不少,车辆又得不到及时监管,将对本码头安全生产埋下系列隐患……没有犹疑,闵行区院社区检察科立即派员与辖区内有沿江码头的街镇沟通,联合对码头进行抽样走访调查。经排摸发现,闵行辖区内共有39个码头,其中16个为私人承包码头,上述刑事案件中反映出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这些私人承包的码头内。
检察干警兵分两路,一边前往事发地深入调研,另一边将“私人承包码头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第一时间汇报给区院分管检察长和市院业务处。“码头堆场内无证驾驶车辆监管问题”专项综合治理方案也在市院业务处的指导下出炉。很快,辖区内码头数量最多的吴泾检察室被点名负责开展各码头的实地调查、找出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开展综治工作。
为确定监管责任归属,干警们先后走访了市政建设养护公司(涉案码头的出租方)、安检所、交通委及航务所。通过梳理法条,最终确认了区航务所对码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负有安全监管职责。
之后,闵行社区检察科立即召开工作现场会,联合码头、区航务所等单位,通报专项检察情况,以案论法,制发《检察建议书》以促使相关责任单位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责任,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依托与本院办案部门的信息联动、案件筛查机制发现类案问题,闵行区院社区检察科还开展了法制宣传进村居、规范社区服刑人员纳管宣告、公安派出所受案立案等专项检察活动。
不得不说,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好立足社区的优势,单独或会同办案部门开展社会治理工作,既凸显了“社区检察”的检察特性,又能体现“社区检察”对检察办案工作的延伸,努力实现“打一案,防一片”,成效显著。
检察+科技:
法治思维糅合创新思维
不同于以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运作模式,社会治理将法治放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
篇5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社区管理改革,建实基层治理网格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建实网格,完善治理体系。一是科学整合,突破“条块分割”障碍。前期我们重新规划调整3大类20个社区网格,社区布局更加合理,组建以社区牵头总览,包保单位、驻区单位企业共荣共建、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打破以往分割管理的壁垒,社区为核,共同治理。依托党群综合服务大厅及各便民服务店,缩小服务半径,20个社区基本建立“15分钟服务圈”,精准快速解决各类疑难杂症,用'小网格'撑起社会治理的'大平安'。二是健实网络,强化单元长职能发挥。每个社区网格下完善了“社区—片区—楼院—楼栋—单元”五级网络,明确负责人,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特别是今年以来把单元长选配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广泛听取各项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切实把单元长选实选准,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把治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楼栋单元。三是抓好带头人,建立专业化基层队伍。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年青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四支队伍建设,特别是着重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利用近期社区“两委换届”契机,选优配强,把基层“好班长”选出来,用起来。11个“以村为核”社区平移过渡社区“两委”成员,街道选派9名机关干部到社区担任书记,实行书记工作与“绩效工资”挂钩机制,激发社区书记干事创业动力。同时按照“工作在居住地社区”的原则,调整了52名社区工作人员,增强配齐了470余楼院长,签订正规劳务合同,把队伍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中间力量切实把作用发挥到位。
二、兜底管理,扩充治理覆盖面。一是统筹融合,成立综合治理办公室。为把社区网格内的基层治理工作做实做细,针对社区内执法力量分散、共同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促进中心要求每个城市社区设在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一楼附近设立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配齐必须办公用品,整合社区工作人员、警务人员、城市执法中队、城市巡管等执法力量,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共同推进基层治理深入。目前来看,效果良好,对于一些单个部门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在联合执法机制下,都能有效的化解矛盾,如店外经营、对抗执法等棘手问题。二是服务为本,主动承接治理职能。社区加快服务职能下沉,统一设置了“党建综合”、“民生服务”、“安全环保”、“社会秩序”四个服务窗口,全权负责事项受理和业务办理,精简机构、优化职能、提高效率,提升基层治理质效。严格落实各项监督职责,明确权限边界,制定监督细则,正在探索建立环卫、绿化、秩序化等外包服务保证金制度和物业公司服务保证金制度,规范监督流程,用好监督结果,充分发挥监督在落实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三是依托六化,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引发大量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矛盾是社会治理的难点,我们依托六化问题处理,逐步弱化分化矛盾,制定了“六化”管理工作细则、巡查人员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建立400余人的巡查队伍,定人、定位、定责,盯靠片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目前累计督促解决居民关注、矛盾集中的“六化”问题1890条,同时注重长效机制,做到“小矛盾不出片区、大矛盾不出社区”。
篇6
为确保全街道社会稳定,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现就做好近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确保综治工作扎实开展
每逢节日来临前的一段时间,是矛盾纠纷和治安案件的高发期和多发期,为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各社区、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政治意识,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形势,分析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扎实开展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维稳措施
1、加大平安建设宣传力度。要重点突出社会治安治理和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充分利用标语、挂图、宣传画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切实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
2、进一步抓好“三大隐患”排查化解整治工作。
一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治安隐患的排查整治。坚持“网格化”巡逻防控,协作联防,加大对辖区重要路段、时段和重点区域的治安巡逻力度,给犯罪分子以高压态势,提高群众安全感。要不间断地开展反复排查、滚动整治,清除治安防范盲区,确保治安混乱区域和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的治理。深入开展打击和防范“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和街面犯罪行动,使暴力性、多发性、侵财性案件得到有效遏制,确保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二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要把防止发生大规模和集体到市赴省进京聚集上访作为当前时期的工作重点,集中开展好矛盾纠纷拉网式排查。对重点人、重点事,要摸清底数,掌握实情,力争从源头上及时发现问题。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认真梳理,逐一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要继续深入开展“拉网式”检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机制,全面排查治理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制度建设、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防止发生大的问题。
3、抓好重点工作,夯实社会稳定基础。
一要抓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大流动人口排查登记力度,做到对辖区外来人员底子清、情况明,预防流窜作案。
二要做好重点要害部位、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防范。充分发挥综治警务室的优势,整合各种群防群治力量,加强社会面的巡逻巡查,增强治安防控震慑力,堵塞违法犯罪漏洞。
三要加强对危险物品的监督监管。重点加强对危化品、压力容器等生产使用企业的监督检查、监管力度,严防恶性事件的发生。
四要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加强道路交通运输工作监督检查,严防违章驾驶、超员超速等问题。
五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六要加强各类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
篇7
(一)加强组织领导,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创新型社
会管理小组机构建全。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综治工作各项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担负综合治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综治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小组成员配合抓的工作局面。多次召开综治专题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精神,部署全局综治维稳工作。
(二)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
任制。与每一位干部职工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防火责任书》、《个人创建“无毒社区”工作目标责任书》、《创建平安家庭承诺书》明确责任,做到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
(三)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工作责任目标考核,
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
(一)制定《2016年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学习日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组织讨论、做笔记、写心得、开座谈会、观看专题片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宗教管理条例、非法宗教23种表现、自治区两文件、县委关于值班带班的管理办法以及从中央到地方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工作措施和工作部署及有关综合治理的重要文件等。
(二)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集中开展法制学习和反警示教育活动。经常性地对干部职工进行管理安全和消防安全教育,提要求,交任务,使大家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防范。
(三)积极学习传达贯彻各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精神。我局作为综治成员单位,积极学习宣传县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精神,提高全局人员管理治理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分析研究社会稳定形势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把综治维稳工作列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综治工作各项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综治专题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精神,部署全局维稳工作。
(二)在从业人员培训时提出具体的安保措施,与全县餐饮服务单位、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签订了《去极端化责任书》,同时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发现留大胡须,穿__的从业者,要求不得从事餐饮业,并严格要求其去除大胡须,脱去__。对大型酒店、餐饮企业安装一键式报警器及安防措施进行经常性检查。
(三)抓好重点部位安全防范措施,认真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
(四)加强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维稳工作力度。做好“春节”、“两会”、“五一”、“斋月”以及一级响应期间维稳工作安排。要求服务对象在斋月期间正常营业,不得擅自关门歇业,以确保“斋月”期间社会秩序正常,防止宗教极端思想干预清真餐饮经营。
(一)加强食品安全协调,全县食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牵头组织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了春节、“五一”及“六一”、高考前联合执
法检查,并做好高考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65人次,执法车辆24台次,重点抽检了120多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二是牵头开展了越南酸奶检查、打击走私冷冻肉品市场和农村食品经营市场专项整治等工作,组织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斋月”“肉孜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三是每季度召开食安委季度例会,认真听取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汇报,认真分析各部门上报的食品安全信息并梳理汇总后,上报县政府及__局,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
一是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诚信档案63份,结合日常监管,实施动态评定,有效的加强了药品零售企业诚信体系的建成。二是开展非法疫苗经营行为及民族药品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280人次,并立案2起。三是推行信息化管理,强化药品经营企业的购销存管理环节,落实药品购进、养护、储存、销售、服务等全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目前辖区63家药店均已经按照要求配备了电脑和药品管理系统软件。四是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截至目前已上报药品不良反应35起,医疗器械不良反应10起。五是强化药品监督抽验。完成药品抽检37批次,评价性抽样7批,监督性抽样30批。上半年,我局共监督检查药品零售企业63家,医疗机构69家,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我局已立案2起,结案2起,均为销售假药案件,罚没款1100余元。
(三)加强餐饮服务单位监管工作。一是认真履行餐饮服务行政许可及日常监管职责。上半年共受理材料 367家,共审核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299户,办理健康证2341个。抓好日常监管工作,加大检查力度,共检查餐饮服务企业421家,出动执法人员844人次,出动执法车辆共81车次,餐饮服务行政许可共71家。二是大力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按照自治区局和自治州局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学校及托幼园所食堂、旅游景区、建筑工地食堂、打击走私冷冻肉等十余项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执法车辆80余台次。三是加强重大节日、活动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全力落实“两节”、“两会”、“五一”、“草莓节”、“高考”等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加大餐饮接待单位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重大会议、活动期间集体用餐安全。四是助力__创建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通过多方沟通协调开通绿色通道,集中为__餐饮单位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餐饮服务健康证》,详细讲解餐饮单位的布局流程、食品安全设施、日常操作规范以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
(四)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
上半年我局对县城内的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单位进行了监督管理。共出动执法人员76人次,监督检查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经营企业164家,重点监督检查了经营企业在产品的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方面以及有无销售过期失效、假劣产品行为。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警告处理,并耐心指导。上半年化妆品立案3起,结案3起,罚没款316元。
(五)、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营造监管良好氛围
1、联合13个科普宣传站在全县辖区采取多项措施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在各乡镇人员密集的集市、商业街、__等场所设置展台并发放科普宣传材料,向过往群众宣传饮食用药安全常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宣传。在县电视台利用“健康与保健”节目播放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
2、认真开展3·15消费者维权宣传活动。共向过往群众散发新《食品安全法》(__)以及《合理用药知识》(__)等宣传品共计620余份。宣传活动后,我局共计销毁焚烧假劣食品(保健食品)15种101.9公斤(盒)、假劣药品101种87.5公斤、医疗器械5种5盒、化妆品9种18瓶,共计130个品种标值8235.6元,出动销毁车辆共计3辆。
3、开展2016年全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工作宣传专题活动,印制宣传二维码并在各餐饮单位及药店进行张贴,使广大群众通过扫码方式进入我局微信公众平台,及时了解最新工作动态和有关办事流程。同时接受微信用户留言举报。
(一)健全综治制度。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度、责任倒查追究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包案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为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作环境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认真接访,化解矛盾。我们充分发挥机关举报职能,从群众来信来访中,排查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做到超前防范,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2016年上半年,我局未接到一起来信来访事件。认真解决群众投诉举报问题,一一化解矛盾,并加强监管。
(三)深入到帮扶__社区、结对帮扶__村以及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基层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为农牧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对__社区困难群众赠送了价值1200余元的大米清油,7名党员到驻地社区报到,并落实帮扶一对一服务,深入社区开展扶贫帮困和服务群众活动。
(四)抓好重点部位安全防范措施。我局认真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为保证所有办公室和档案室的安全,下班时要求一律锁门,档案室安装了防盗门,并配置了保险柜,夜间值班人员对上述重点部位重点巡逻,大宗现金及时存入银行,不在局内过夜。
(五)深入巩固创建平安单位活动。作为已被批准为“平安单位”的综治委成员单位,我局切实认真按照创建“平安单位”的标准和要求,继续把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做好做实,按照上级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完善提高,以巩固现有的创建成果。(六)认真组织开展了综治宣传月和法制宣传日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法制教育,悬挂了宣传横幅,张贴了宣传标语。
(七)开展保密警示教育活动,成立了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对应的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印发了《文件资料保密管理制度》、《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人员保密工作制度》等保密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我局保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八)认真开展三民活动,我局按县委要求抽调3 名精兵强将进入田园社区开展三民活动,抽调1名干部进入县委办公室。
篇8
一、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监督激励机制
哈尔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社会管理目标考核机制,把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抓社会治理工作的实绩纳入工作目标考评之中,每年坚持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考评纪实,建立领导抓社会治理工作档案。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目标考评工作,将日常检查与市综治委每年年底对各区、县(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责任目标情况统一检查考评结合起来,实行亮“黄牌”制度,并将检查考评结果通报全市。要把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考核结果同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晋职晋级和奖惩直接挂钩。要坚持实行责任查究制度,凡发生影响特别恶劣的重特大刑事案件,或特大治安灾害事故,或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上访闹事事件的,按照中央五部委《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若干规定》和我市有关规定严肃查究领导责任。要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社会综合治理奖励制度,对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由同级财政拨款。
二、各有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只有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治理,才能把社会管理落到实处。一是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形成市委总揽全局,政府、人大、政协以及各个部门分工负责、各尽其职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以党建为龙头的运行顺畅、机制健全、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与服务网络,使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二是明确划分各部门社会管理的范围及任务分工。明确各部门间的分工合作问题,解决因分工不明而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防止越位管理或管理不到位情况的发生。三是理顺关系,提高效能。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一些部门的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管理需要,因此要采用整合式的社会管理方式,将从事同类社会管理工作部门的职能整合起来,建立联合办公部门,防止出现过度管理或管理真空等现象。
三、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篇9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人民内部矛盾高发多发,而且矛盾的关联性、复杂性、对抗性明显增强,处理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土地征收、拆迁补偿、医患纠纷、环境污染、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较多,聚众上访问题突出。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刑事犯罪高发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但处于可控状态。
(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犯罪等经济类犯罪集中显现,盗窃、诈骗等侵财类犯罪明显增多。目前,经济运行下滑、贫富差距加大、就业难等层面引发的犯罪还难以消除。
(三)敌对势力、组织渗透到群众当中,从事非法活动,蛊惑人心,肆意编造歪理邪说制造恐慌,妄图进一步挑起事端,使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二、引起社会治安问题的原因
1、“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有所弱化,但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大量的社会闲散人员为“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潜在的“人力资源”,且手段较前有所隐蔽。禁毒形势不容乐观。
2、流动人口犯罪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流动人口犯罪占被判处罪犯的三成多。突出特点是侵财案件突出,犯罪活动“流窜性”趋势明显。从发展趋势看,流动人口作案逐渐出现低龄化、团伙化倾向,特别是出于对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对现实的失望,在遭遇挫折后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这部分人群还需进一步加强服务管理,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无业人员违法犯罪也趋于突出,给社会治安带来很大隐患。
3、治安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一些地区政法综治工作的基层弱、基础差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责任不明确、工作不落实的情况还大量存在。特别是治安防范、人口管理、矛盾排查调处、社区矫正、信息报送等基础性工作薄弱;一些地方群防群治组织不健全,方法手段落后。基层信息不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发现不了、化解不掉、控制不住、处置不好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当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1、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要进一步加强镇、街综治办建设,配齐配强综治专职干部,健全完善协作联动机制,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保障、技术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切实加强镇街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力量建设,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共同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
2、广泛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积极构建大排查、大调解工作格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立足源头预防,努力抓早、抓小、抓苗头,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有机衔接起来,形成矛盾纠纷调处的工作合力。
3、大力推进创新社会管理,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和方式,通过加强服务来提高管理效能。要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推行流动人口“一站式”、“一证式”服务;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建立衔接机制,落实安置政策,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帮扶,落实帮教、帮扶责任。
4、强化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努力推进科技防范建设。在公共复杂场所、商业金融集中区、广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重点要害部位、案件多发区域、城市出入口、重点交通道路口等,按照有关标准建立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
5、有效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健全完善综治、纪检、组织、人事、监察等五部委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建立并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绩档案制度,完善警示、诫勉谈话、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具体办法和程序,严格兑现奖惩措施。
同时,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研究,这是必须重视的工作环节。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对策
(一)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跟街道整体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做到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持之以恒。
(二)大力加强防范工作。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是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方针。要坚持打击与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要进一步把严打、严管、严防、严治有机结合起来,坚决纠正“重打轻防”的错误倾向,切实把思想观念、工作重点、人员配置、经费投入、考核奖惩机制真正落实到“预防为主”上来;要集中力量,切实解决好影响社会治安的重点、难点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工作,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防控体系,下大力气做好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工作。
篇10
一、从大局出发,明确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加强社区管理的需要。在社区管理中,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本身就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依法治理,社区管理才能够真正得到加强。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过去由政府或所在单位包揽的就业、医疗、保险、养老等社会保障事务逐步由社区承担,社区日益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舞台和社会管理的主要领域。通过开展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为社区管理服务,规范保障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社区管理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原则。
(二)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伴随着社会人员结构的重大变化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下岗待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员以及新迁居民涌入社区,汇成数量庞大、身份复杂、流动性强的“社区人”群体。“社区人”个体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工作职业的差异,使得日常社区管理中出现了多种矛盾纠纷,如普遍存在的下岗再就业、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发放、垃圾费的收缴、房屋拆迁、禁毒禁赌等问题,以及因空调噪音、滴水,车辆进出停放等原因而产生的邻里矛盾,街道社区由此成为了社情民意的综合反映地和各种矛盾、问题的汇聚地。靠过去那种由街道干部、居委会主任上门做工作的简单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只有加强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进行管理,才能够顺应民情,妥善解决矛盾、纠纷,确保社区的稳定。
(三)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社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障群众依法享有的民利得以充分实现。实现的途径就是实施依法治理,通过加强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党的要求和宪法、法律的规定,把社区群众组织起来,广泛开展“自治”活动,切实把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城区法治化的目的。
(四)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物质要求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街道社区为居民办实事,就是要整合力量,实施依法治理,采取建章立制,整治违章违法,推动法律、医疗、文化等服务进社区的多种形式,实现社区的居所安全、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确保居民安居乐业。
二、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基层少数领导干部对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是“务虚工作”、软任务。对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仅停留在计划上,推一下干一下,满足于应付敷於,没有真正抓好落实。
(二)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每年为数几次的全体成员会议,只能就依法治区工作的规划、年度计划等总体工作研究讨论,而基层依法治理的一些专项工作、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则不能及时得到协调解决。同时,小组成员均担任全区相关部门的领导职务,由于工作繁忙,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投入的精力和力度方面还有待于提高。不能够更好地发挥本部门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三)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还存在着死角。如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外来人员大量涌入社区,受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无业可就,在管理上造成“真空”,成为管理问题的隐患。有关职能部门缺乏依法治理的工作前瞻性,还未从宏观上规划管理,导致职责不清,各自为战,离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对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指导考核的力度不够。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成员参与指导、考核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机会不多,目前仍停留在由设在区司法局内的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负责开展,给基层单位的感觉就是该工作仅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能工作,弱化了其工作地位。
(五)相关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缺乏工作连续性,重视程度不够。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方方面面无所不包,涉及到全区各部门、街道、社区。相关单位都有必要明确专人专职或兼职从事该项工作的日常事务,承担起工作联络事宜,但有些单位则是人员得不到保证或经常变动,经费也不能够保障,渐而使本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三、齐抓共管,积极开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
(一)以宣传发动为先导,构筑工作网络机制。要在社区内采取多样形式,广泛宣传街道社区依法治理的要求、目的与意义,取得社区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要变一年一次例会改为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便于工作情况的沟通和问题的及时解决。为推动工作开展,更好发挥领导小组成员的作用,可将街道、社区划分“责任片”,由小组成员定点负责,亲临现场协调指导,强化工作力度。同时,街道要真正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成效,逐步形成由街道工委领导、办事处组织实施、相关职能部门指导检查、社区内单位密切配合、居民共同参与的街道社区依法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以普法教育为抓手,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普法与依法治理在社区的紧密结合,是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化和发展。社区普法活动要紧紧围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内容进一步贴近社区、服务基层。应就社区管理和社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矛盾纠纷广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二是形式进一步以人为本、灵活多样。通过制作下发《法律知识问答》手册、举办社区说法故事会、法制文艺表演等活动,把法律知识内容融入生活化、通俗化、趣味化的表现形式中,以事喻法、以案释法、以艺示法。三是队伍进一步扩大。在原有法律进社区的服务队伍基础上,从社区居民中大力召募有志于普法事业的志愿者,让他们也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向身边的人讲身边的法律事,使得学法用法真正成为“寻常百姓事”。四是阵地进一步明确。要将主阵地放在社区居委会。在抓紧开展对街道干部、社区居委会主任系统培训的同时,努力使居委会做到“四有”:即有一个法制宣传专栏、配一套法律书籍、建立一支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每季度兴办一堂法制课。
(三)以社区“自治”为立足点,营造社区法治氛围。街道、社区居委会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依法管理社区事务,还要在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订立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社区公约》,努力使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推广红花街道的“民情日记”和夫子庙街道的“百姓百言”、“社区议事园”等好的做法,引导、鼓励群众反映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参与社区管理、监督社区事务,使社区群众切实行使参与“社区自治”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社区的依法治理工作夯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以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为突破口,实施专项治理。在开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确定治理重点,特别是注意突出社区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的整治。如针对、游戏机、不健康网络、黄色媒介对中小学生的隐蚀,各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对校园周边不法经营活动的取缔整治;小区内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环境卫生存在死角等现象,物业管理部门加强疏导管理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把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为,树立和维护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