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8-06 11:2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篇1

【关键词】行政区划 行政区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 长三角

所谓行政区划,是指国家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国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以便在各级行政区域内设置相应的地方政府管理地方公共行政事务。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可是行政区划界线却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省、市、县的经济发展。如长江三角洲是一个具有共同文化基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地缘关系和社会经济内在紧密联系的自然区域,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经济地域单元,其经济运行格局理应呈现一体化特征。而恰恰相反,在当前我国经济转轨的行政区经济运行时期,行政区划界线制约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省、市、县的经济发展。

一 行政区经济的内涵及产生原因

1.行政区经济的内涵

行政区经济亦称行政区经济现象,主要是由于行政区划导致的利益主体差别,各行政区以自己所在行政区为单位,追求GDP的增长,盲目致力于本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而形成的区域经济。

目前,我国正在进入以大经济区域来协调和整合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以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乃至西部大开发为区域背景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然而由于遭遇到现行行政区划的阻碍(典型地表现为行政区经济),由于行政区经济的存在,形成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引发了各地方行政区之间为了追求自身经济的发展,缺乏协作,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边界资源争夺等弊端不断出现。

2.行政区经济产生的原因

第一,地方政府过于注重政绩——行政区GDP的增长,致使行政区经济的产生。行政区经济发展情况、GDP增长情况等可以量化的指标已成为评估政府绩效、官员政绩的直接依据,这也使得政府官员任期内盲目追求本地区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引进外来投资额的增加等方面的短期行为。地方政府官员在对上拼政绩、对下赢口碑的眼前利益驱动下,必然想方设法扩大本地的经济赶超,甚至采取反市场的手段,保护本地企业和产品、歧视外地企业和产品、并阻止本地资源、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导致了市场的割裂和行政区经济的产生。

第二,地方政府过分追求自身发展的最优策略。21世纪的经济发展方式应是协同与合作,而对于行政区而言,地方政府往往注重自身经济发展的最优策略。当一个新兴产业崛起时,各地政府就会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该产品的进驻。这导致每个行政区都是一个小型的综合体——“五脏虽俱全,但整体实力不够”,远不及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优势,差异布

局来得合算。也正是这种追求对各自行政区而言的最优发展策略,促使行政区经济的形成。

第三,地方保护主义催生行政区经济。正如刘福垣所言,“现在的长三角,十几个城市,说是推进经济合作,实际上还没到那一步。十几个城市就像十几个土豆堆在一起,没有内在联系,还没真正融合。那层皮是什么?就是行政区划。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外资、GDP忙活”。目前,地方政府最大的目标是追求地方财政最大化,GDP增长快速化。这就使得各个地方政府有可能演变成凭借行政权力以外部资金、相关发展所需资源来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对本地企业更是加大资金的投入,对其给予多方的政策优惠,而对外来企业则盲目限制其发展,生怕其发展将威胁到本地企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地方财政的收入,由此必然形成市场的分割,进而形成市场壁垒,阻碍外来企业的发展。也正是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得行政区经济日益明显。

二 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冲突——以长三角为例

1.行政区划边界阻碍了区域经济学上的溢出效应

目前,长三角各中心城市既是两省一市的经济增长中心,也是利益分配和民生安排的最基本的边界,从而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中心,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行政区经济。现行的长三角行政区划边界的硬约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而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上海可谓是长三角地区的增长极,而目前上海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其他地区相对于上海而言,发展速度较慢。因此,本来应流向上海的优势资源会由于溢出效应的存在而向临近地区汇集。然而由于行政区划边界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溢出效应的发生,导致地方经济的发展走了弯路,浪费了相关的资源和可能的经济发展助力。

2.行政区之间缺乏分工合作意识,导致产业同构化

由于各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能、目标与任务相同,各个地方都力求形成门类齐全的独立体系,这就难以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在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而形成的竞争中,利用产业政策制定层面、招商引资、利用外资的直接干预能力,谋求各自地区利益最大化,其结果是各自为战、产业同构化(长江三角洲三地尤其以制造业结构高度趋同化最为突出)现象十分严重。也正是因为产业的同构化而非差异化发展,一旦一个行业饱和时,就会出现供给过剩,导致恶性的价格战;而当出现经济危机时,则可能导致该行业最终崩溃,致使区域间经济受到严重负面影响。

篇2

【关键词】WTO;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家间联系的日益紧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正越来越强。经济全球化过程是世界范围内国家和地区间经济的融合过程,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流动和配置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国为了占据发展优势,纷纷寻求国际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由此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自中国加入WTO成立以来,如何在WTO框架下寻求适合自身国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就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含义界定

从时间上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日益凸显的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一个概念,广义上包括一般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相对而言,后者较之前者范围要小,但也更加反映了地区间日渐紧密的经济依赖和协作。它们两者的关系是:任何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都是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一部分,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推动了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从概念上来看,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都是典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着眼于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地理障碍,以立足经济发展为重点,消除因国境、国别限制而造成的经济发展障碍。很显然,经济一体化是其最终目的,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管理、组织机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球涌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新浪潮。这股新浪潮推进之迅速、合作之深入、内容之广泛、机制之灵活、形式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强劲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同时也反映了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的新趋势。

从根本上来看,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国家地区间经济贸易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不平衡是促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另一个因素。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各国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致使贸易歧视和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存在,因此发展中国家难以发挥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也开始寻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保护。此外,地区利益的保持和追求也是促进各国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二、WTO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系解析

WTO和经济区域一体化都是伴随着国家间关系的日益紧密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而出现的新概念,两者都以全球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为构想,它们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对WTO体制的必要补充

自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具体而言,实现了生产、加工、经销的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程度更高、范围更广;以金融市场为代表的全球性一体化资本市场亦初步形成。然而,随着WTO成员国日渐众多,WTO体制下在推动多边合作中遇到了一系列瓶颈和障碍,主要表现在因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导致谈判中经济利益很难达成一致,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国家另辟蹊径,通过协调区域关系、建立起立足于区域发展的一体化组织,从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增强本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同时也补充了WTO体制在处理不同区域和国家间经济合作关系的不足。

(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受到WTO的监管

“WTO的建立,标志着统一的有约束力的国际经济规则的形成。WTO认为,关税同盟是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建立一个单一的关税区,相互取消关税和其他限制性商业法规;自由贸易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所组成的集团,相互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从上述内容来看,无论是采取关税同盟,还是自由贸易区的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国家间的经济发展。通过国家、地区间自由协定的签订,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对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WTO并不限制国家、地区间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必须在WTO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为此,WTO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做出了一些限制和规定,例如,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立的条件,WTO曾作出如下规定:“不论是自由贸易区还是关税同盟,任何区域经济组织的成立,都必须有利于促进成员间的贸易,同时,关税同盟成员对未参加同盟的第三方的贸易所实现的限制,大体上不得高于或严于为建立同盟时各成员间所实行的一般限制水平。自由贸易区成员对未参加同盟的第三方的贸易所实现的限制,大体上不得高于或严于为建立自由贸易区时各成员间所实行的一般限制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监管力度,WTO专门成立了区域贸易协定委员会,以便加强对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审议和系统监督。由此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WTO的监管,必须在WTO体制和框架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三、中国在WTO框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博弈策略选择

(一)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只有顺应潮流,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获得或维护相关利益。”①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参与程度越来越深入,中国的对外区域经济合作也有了显著进展,例如,中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于2001年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组织成立上海经济合作组织,还积极参与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从这些成果来看,

虽然我国的对外区域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贡献,但仍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很多时候是国际形势所迫下的无奈选择。事实证明,在经济发展潮流不可阻挡的情势下,主动转变发展思路、顺应社会潮流,积极寻求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取得经济发展主动权。因而,无论是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还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都是必然的选择。

(二)积极推动以亚洲为核心的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涉及到不同地域、国家间的利益,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因而其最终实现需要长期、复杂的谈判过程,所以,我们不应急于求成,而应按照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的原则,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建立与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对我国而言,首先应该着重巩固的是立足东亚各国的经济合作组织,鉴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初见成效,而且中国与东盟各国及日、韩有着地缘优势,文化背景也极为相似,在产业结构和自然资源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互补,具有得天独厚的合作条件。因此,立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同日、韩两国的经贸磋商,促进亚洲区域经济发展应当是我国未来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方向。

(三)深化国内改革和改革开放力度,提高国际竞争力

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参与程度越高,就会相应对我国的改革开放程度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在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会有经济发达国家参与进来,其贸易自由化程度必然高于我国,这也就会造成对我国产品和企业的严重冲击。在WTO体制下,参与经济区域一体化,就必然要求我国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减小关税设置和贸易壁垒,如果我国企业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不可避免要遭受很大损失。为此,我国政府应当加快改革开放力度,并加强企业的危机意识教育,为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引导和建议,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

21世纪仍是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体制并行发展、交互作用的世纪。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大国,对世界经济有很强的依赖性。面对新的国际贸易形势,我国无论是出于本国发展需要,还是经济发展潮流的波及,都必须转变发展思路,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尧.服务贸易自由化区域路径与中国的选择[D].厦门大学,2009:7-8.

[2]曾华群等.新型贸易自由区:“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法律模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9(3):76-77.

篇3

关键词:京津廊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接

“京津廊”是连接我国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廊坊的重要产业区。具有地理位置佳、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强等优势。廊坊是京津一体化得以实现的关键点,其为京津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水资源以及农林产品。廊坊市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实现北京的产业转移以及天津对接北京战略的完成。由于三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短期内完全实现形一体化存在着困难。而形成京津一线的新技术工业区比较现实。对于京津廊来说,调整产业结构是现实可行的,进而完成与京津的一体化。由于廊坊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作用,实现京津廊经济一体化是实现京津经济一体化的前提。

从本质上来讲,“京津廊一体化”就是指通过必要的规划和整合,在我国的北京、天津及河北廊坊地区建立一体化化的城市群。从而使各个城市发挥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并实现分工合作以及环境改造的整体布局。一体化的城市群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经济、信息以及人才的聚集中心。同时也是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经济一体化必将成为京津廊城市群形成的核心,对充分发挥京津廊两大直辖市的各种优势,发展自身经济有着重大意义。

1.京津廊一体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就形成了三大经济合作圈,即环渤海经济合作圈,珠三角经济合作圈和长三角经济合作圈。而北京和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主要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圈规划和发展的核心,并综合发展河北廊坊和保定等地区,从而真正实现经济一体化。总之,京津廊一体化组队我国河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廊在区位和经济体系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促进和制约着京津两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京津廊也可以成为两大城市最佳的对接点。因此,京津廊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7个角色。

(1)“信息走廊”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基地。现有华为、中兴、富士康、京东方等一些电子龙头企业落户京津廊,新兴产业聚集并快速发展,形成了医药和电子信息等一系列的产业群。

(2)“信息走廊”促进了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多年来,京津廊周边建立了多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曾被国务院特区办命名为“中国二十佳投资区”,同时也是重点推荐的全国九个省级开发区之一。京津廊的多家企业都是京津企业的共同体。

(3)京津廊交通与供电与京津一体化。京津廊是京津交通的桥梁和枢纽,现已有多条高速公路开通,与国省干线公路和市、县、乡公路相互连通。京津廊供电属于华北电网直供。

(4)京津会展及会务所。京津廊具有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体系,经常承接北京与天津的会展与会务,曾在廊坊的国际饭店举办过多次大型会展。举办的环渤海精英讲坛和高峰论坛、不但带来了文化震撼,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5)京津廊称为经济核心,成为人们旅游和休闲的首选。许多当地住户和游客都趋向于去京津廊购物和购房等,京津廊的农家院、高尔夫球场和温泉中心等都是休闲观光的首选。

(6)北方城市家具的主要生产地。近年来,随着京津廊一体化的实现,香河、华日家具等多家家具城或企业迅速崛起,在京津廊甚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家具市场中都有很高的占有率。

2.京津廊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 北京旅游资源。作为首都,北京可谓山清水秀地貌多变,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如长城向来作为旅游者游览北京的必去之地,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之说”。北京的故宫、香山公园、颐和园等都是旅游的好去处。另外,老北京的文化背景,以及其独特的戏曲文化和等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2)天津旅游资源。天津有以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为特点的旅游海滨游乐区,每年还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赛事和娱乐活动。天津的小吃是其著名之处,如享誉全国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天津街麻等都令旅游者垂涎。同时,天津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沉淀的城市,很多的文物和民间艺术出自天津,如天津的相声一直作为国家的传统艺术,受到国内外许多旅游者的青睐和喜欢。

京津廊的旅游行业在京津廊区域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将带动京津廊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将京津廊的旅游事业创建得更好将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3.京津廊交通一体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和基础,与京津廊的发展息息相关。交通发展起来才会带动京津廊的经济发展。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京津廊地区铁路的建通,廊坊开发区才得以壮大发展,全市的经济也步入快车道。

从我国区域的经济发展来看,京津廊一体化的实现,改变了以往以行政区域划分的经济模式,使交通更加便利。随着京津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实现,交通设施也会进一步改进才能够适应其发展。动车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应当重视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性。

4.结论

京津廊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北京和天津作为河北周边地区的核心城市,将其与廊坊等城市连接在一起,能够充分利用城市之间不同的优势,开发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从而促进城市群的共同发展。(作者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系)

廊坊市社科联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字: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5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城市环境的改善及各种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城市对旅游者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城市不再仅仅是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亦是区域的旅游活动中心[1,2]。尤其是近年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区域合作一体化的思想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3,4]。在国内,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也成为学者们共同关心和研究的课题。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的三大经济圈之一,其区域旅游一体化更是倍受社会的关注。本文重点关注于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困境问题及其原因。

2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困境分析

虽然京津冀地区借助其地缘优势、资源禀赋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历史已久,但其区域旅游一体化仍处于自然发育阶段是一种比较松散的合作,存在合作范围小、合作领域狭窄、合作速度过于缓慢等主要困境问题。笔者对造成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合作规模有限、主动参与不足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2.1京津冀区域旅游职能分工不明确,旅游产业结构同构性强。

京津冀三地在各自的旅游发展中,缺乏资源对接分工合作,旅游职能分工不明。忽视旅游资源特点和文化的特色的差异,出现了许多功能相同的旅游区。不顾旅游区规模大小、资源特点,都一味的追求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为主的旅游功能,造成京津冀三地出现旅游产业结构雷同现象的困境,使旅游产业产生同质竞争,是制约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瓶颈之一。

2.2京津冀区域合作观念淡薄,旅游一体化协调效能较低。

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是协调,区域间形成高效的协调机制对构建区域合作一体化是必备的基础[5-7]。虽然,京津冀地区各自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旅游规划,但是从政府到企业对区域旅游合作互利共赢的一体化思想观念没有真正形成,只是希冀通过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做大做强自己辖区的旅游产业。缺乏合作意识是制约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效能的根源。

2.3京津冀区域旅游规划不到位

河北省2007年出台的《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2010年出台的《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只是依托京津对在河北省内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合理的规划,而对跨京津冀三地的区域联合旅游项目的规划发展却很少提及。把京津冀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区域旅游规划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的第三极,区域经济体一体化已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但是,在区域旅游一体化方面的规划合作力度上还有差距,至今尚未形成成熟可行的区域旅游产业规划,更没有代表京津冀区域特点的品牌性旅游项目的合作。

3结语

深化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要立足现状借助于京津冀地区的地缘区位和自然人文资源优势,深化区域旅游规划,提升优化区域内的旅游职能结构;建立高效能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协调机制作为其有力支撑;从而提升京津冀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旅游资源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陶伟,钟文辉. 基于区域视野的城市旅游研究体系的建构----以粤港澳地区为例[J].规划师,2005(9):92-95

2、吴国清. 区域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区域化研究----兼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旅游互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51-55

3、吴国清,杨国玺. 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与多层次管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9):39-43

4、赵建强.京津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社会科学家[J].2009(12):90-93

5、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

6、李平生. 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寻求突破[J].当代经济管理,2007(1):69-74

篇5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2]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论坛,2004(15)

篇6

关键词: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影响因素;对策

一、前言

东北地区为我国“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建设的重点基地,而且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我国改革的主角深入,我国东北地区逐渐失去已有的发展优势,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所留下的各种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然而,近年来,受到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对各地区的各种资源予以整合,通过联合的形式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这样一来,能够使东北地区完全打破传统体制束缚,从而探索出一条新式发展道路。

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界定

通常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因共同利益需求,对经济发展目标进行统一规划,结合各个地区的区域发展的优势,在此区域当中,将各种生产要素予以合理化分配,协调合作,切实提升整体区域核心竞争力,使区域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三、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的形成

1.发展目标

站在长远发展角度分析,为进一步推动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我们必须要制定诸多相关规范,利用诸多协调对策清除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因此,我们要制定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指导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并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要求与目标都是有很大差别的。现阶段,从整体上来分析,我国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特别是在改造老工业基地过程中的问题还十分显著,所以,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结合具体发展情况,突出重点工程,有计划、分阶段实施目标。

2.主要内容

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由于当前东北地区依然处在经济改革时期,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还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在振兴东北战略影响下,东北区域经济体制改革速度逐渐加快,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增加就业机会,使东北地区经济呈现稳定增长。而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则为振兴东北战略的延伸,因此,在此区域中的各个行政主体既要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又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主动性,在已有合作基础上,由两方面扩展区际间各个领域分工以及合作。

三、影响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产业发展影响

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分工协作相对缺乏,尤其是产业同构现象对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因资源条件以及经济基础有很大相似特性,因此,使得东北区域的产业同构现象十分显著,但是,各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体是相一致的。一般来说,东北地区将发展重点放到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方面,这样一来,将区域中优先资源都消耗到重复建设当中。另外,相同的产业发展重点又会浪费大量资源,难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2.各种机制的影响

当前,在东北各个省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没有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只是首先考虑到各自省份的眼前利益,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不够科学、核心竞争力偏低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上述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机制不够完善所造成的。

四、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1.及时更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理念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们要及时转变区域经济一体化观念,首先由思想上统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逐步增强区域合作意识,各个区域间都进行要相互补充,以便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的资源优势。并且,在合作过程当中,还需要实行优胜劣汰机制,以便推动我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和发展。

2.建立适合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体系

政府部门以及其它部门要督促各个区域主体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并且要对市场经济体制、各种政策、保障机制等诸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产生影响影响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因此,要结合经济和市场发展规律,创新区域协调方法,从而加快我国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五、结束语

总体来说,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涉及到的内容非多,但是,因受时间与能力限制,文章研究还存在大量不足,所以,在加快对策实施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未来学习和研究当中,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国东北区域整体核心竞争力。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董亚红:对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5(4):47-48.

[2]林 森: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9,8(10):122-124.

篇7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总体趋势之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开始逐渐突出。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开始朝向环渤海地区住哪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虽然京津冀地区经济环境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而言,仍然处于初级水平,但是其当前具有的经济实力和整体结构特征,已经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

想要明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首先应当对其概念进行明晰。虽然当前对于区域一体化的概念缺乏统一的界定,但是仍然可以从实际工作中发现其诸多共性并且加以总结。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地缘毗邻的城市或地区通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和渠道,制定统一的区域政策制度、区域规划布局以及对接措施,在共同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之下,形成具有共生关系的发展目标,并且协调行动;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进行合理的地域分工;利用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地域的相邻性等特点,实现全区域内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借助于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促进地区间的产业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有效的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耗损,以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的一个动态过程。从这样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重一体化区域内部的合作和分工合理化,并且着眼于实现区域环境共赢,注重可持续发展。

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主要是需要考虑促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是建立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环境的优势体现。对于动力机制而言,其自身决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根源,因此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对于动力机制而言,首先应当注意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考虑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要实现区域内部多个组成部分的协同发展,因此展开了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环境中,更为微观的区域性政策将会被统一的政策所代替,这必然会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部环境中自由流动,推动其朝向更加具有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域集聚,从而实现对于地区环境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同时,这种增长与优化还能够带来扩散效应,形成区域朝向周边的带动。其次,规模经济同样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动力。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帮助经济的发展打破既有的行政区域格局,而转变向经济区域整合的方向,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资源的优化利用,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规模经济在更为宽泛的区域环境中,比相对窄的地理环境之下更容易形成。最后,低成本机制的形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低成本并不仅仅局限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降低,而是来源于区域经济环境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人力资源成本、运输成本以及某些自然资源成本等,都需要考虑在内。由于突破了行政格局,因此区域范围内的资源能够在有效流动的基础上,遵从市场机制实现优化调配,从而实现成本机制。

二、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发展

京津冀地区在经济的发展方面各有所长,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特征,因此对于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而言,毋庸置疑地有着积极价值。当前环境下,京津冀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得到加强,从2004年共同签署《廊坊共识》到2008年签署《北京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的会谈纪要》和《天津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等,这些都无意成为了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实现的诸多里程碑事件。

虽然从政策层面看,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一直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但是从实际的展开状况看,仍然存在诸多障碍。首先,不同区域合作主体对于经济合作的认识方面存在偏差,并且尤其是在京津冀区域环境中,仍然缺乏具有一定高度的市场意识。从合作态度方面看,北京仍然以自我中心的态度十分突出,要求津冀为北京提供对应服务,在产业转移、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此种态度均较为突出,天津同样想要依据港口优势进行自我建设。这种状况造成了河北难以获取和京津两地对等的发展机会,因此从观念的角度看,京津冀地区区域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整顿。

其次,^域内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高层次区域合作、磋商与协调机制。近年来,虽然京津冀高层领导进行了双边互访和多边协商,但是总体说来这种机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而想要建立起深入的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更为深入和密切的磋商机制亟待形成。目前仅限于首长联席会、协调会和合作论坛明显无法满足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必须实现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磋商机制的建立,才能切实构建起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方针。

三、结论

针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当前的展开现状,实际工作中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区域一体化实现的主导思想,深入把握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不发,并且切实加强不同层次之间主题的密切沟通和配合,建立起更为均衡的政府协作机制。除此以外,应当注意转变观念,打造京津冀发展协同观念,以互惠互利作为发展的根基,建立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推动区域内市场环境成熟,支持资源和生产要素更为自由的流动和分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多边贸易体制;促进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目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即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本文则认为,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没有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且还在许多方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与多边贸易体制是一致的,故在用语上二者可互换。)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多边贸易体制)的促进作用

1、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样以贸易自由化为目标,与多边贸易谈判的目标相吻合,有利于促进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2、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由于数量更少、地域较近、经济文化水平较为接近,因而更易协调各方立场和利益,能使有关参加方在多边贸易体制下暂时无法实现的自由化利益在小范围内得以实现,从而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补充。

3、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涉成员远少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各成员间就贸易自由化进程达成一致的难度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在小范围内更快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进而坐在WTO谈判桌前的代表数量就可下降,从而有效地降低多边贸易谈判的复杂程度和难度。

4、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作为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试验场”, 通过小范围的“试验”可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大有裨益的经验教训,为国际贸易自由化提供可供借鉴的先例,发挥示范效应。如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产生之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澳新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已就服务贸易自由化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规定。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认识,有助于消除人们的疑虑,为多边规则的达成和实施提供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WTO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中间环节,有助于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向更深层次发展。

5、当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具有重叠性,即某一国家是多个组织的成员国,这类国家能起到桥梁的作用,促进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推动全球多边贸易谈判。

6、区域组织的强大凝聚力,可在多边贸易体系中抗衡经贸超级大国,从而防止和避免多边贸易体制成为超级大国称霸的工具。

7、某一区域内的自由化行动可以激励其他国家和地区采取同样措施,进而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如1996年11月,APEC苏比克峰会批准到2000年消除信息技术产品的所有关税,并在新加坡召开的WTO部长级会议上呼吁将信息技术协议推向全球。APEC称如果 WTO成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不准备加入该协议,APEC将于圈内自行实施之。此举显然会导致出现新的差别待遇,于是圈外国家对此作出了正面回应,这样APEC在实现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又推进了全球自由化。

8、区域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贸易创造远远高于贸易转向。所谓贸易创造就是指一体化组织内部取消贸易壁垒后所带来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加,而贸易转向则是指一体化组织内部取消贸易壁垒后所造成从非成员国进口转向到从成员国进口的贸易方向转移。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会造成一定的贸易转向,因此使许多人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利于全球的共同繁荣,并从而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特鲁曼、巴拉萨、克雷宁等经济学家曾对欧共体所产生的贸易创造及其对欧洲自由贸易区造成的贸易转向,进行了数量化评估,所得出的结论是:贸易创造远远高于贸易转移,欧共体的一体化发展并没有对其最重要贸易伙伴———欧洲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产生严重的经济影响。目前存在着一种研究倾向,即把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发展简单地归结为贸易转向的结果。例如,有的学者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加、墨的3边贸易增长单纯看作是对区域外贸易壁垒的结果。1987—1997年10年间,美墨贸易额增长了3.5倍,而同期中国对美贸易额增长了6.7倍,马来西亚对美贸易额增长了近5倍,泰国对美贸易额增长了4.3倍。此间没有证据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造成了严重的贸易转向。1997年以后,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泰国、马来西亚对美贸易的大幅度下滑,而中国对美贸易则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9、区域组织间相互重叠交叉,而非相互封闭、孤立与对抗,且跨地区和重叠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将使全球化步伐加快。

10、GATT和WTO承认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其采取宽容态度。GATT第24条第4款写道,“通过自愿签订协定发展各国之间经济的一体化,对扩大贸易的自由化是有好处的”。类似内容也见于GATT1994年对24条的谅解之中,“考虑到自1947年GATT成立以来,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在数量上和重要性上都有了极大的增加,并成为当今世界贸易的重要部分,则进一步确定,此类经济一体化可能对扩大世界贸易做出贡献”。由此可见,GATT并没有完全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当作是GATT的对立物,而是肯定其对自由贸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同时有监督管理规范,一是规定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GATT要求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建立的目的应是便利区内贸易,关税和其他限制性商业规章方面的限制,不能高于或严于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建立之前的水平,即不能对区外非成员提高贸易壁垒。组成一体化的成员国应最大可能避免对GATT其他成员的贸易造成不利影响。GATT一成员方因组建关税同盟计划提高约束税率,与GATT第2条冲突时,必须按第28条规定的程序办理,并进行补偿调整。二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运行做出了程序上的规范。首先,确立了通报制度。任何缔约方组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必须向GATT缔约国全体通报。通报的主要内容有:相关资料、协议的运行情况,协议的任何重大变化或发展等。其次,要求一体化制定内部壁垒减让计划和时间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必须在合理期间内成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合理期时间一般最长为10年。如情况特殊要求超过10年,须向WTO货物贸易理事会提供完整的解释。预订的计划和进程表如要修改,必须向货物贸易理事会通报。最后,建立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审查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就有关建立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资料提交GATT后,GATT即组成工作小组,根据第24条的有关内容进行审查,并通过货物贸易理事会向有关各方提出建议。审查中如发现没有订立计划和时间表的,GATT须建议订立此类计划和时间表,如成员方不遵照执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不能保留或实施。如发现虽订有时间表和计划,但GATT认为在所拟议的期间内不可能组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或认为所拟议的期间不够合理,GATT可向有关成员方提出修改的建议,如各方不遵照执行,则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也不能保留和实施。GATT的上述规定目的在于,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后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尽可能最小化,同时,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发展、变更纳入GATT的管理和规范体系,以保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GATT的规定相一致。

11、相对于区域内成员,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外确实存在歧视和差别待遇,但这是一种相对的歧视和差别待遇。GATT要求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建立的目的应是便利区内贸易,关税和其他限制性商业规章方面的限制,不能高于或严于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建立之前的水平,即不能对区外非成员提高贸易壁垒。组成一体化的成员国应最大可能避免对GATT其他成员的贸易造成不利影响。GATT一成员方因组建关税同盟计划提高约束税率,与GATT第2条冲突时,必须按第28条规定的程序办理,并进行补偿调整。因此这种歧视和差别待遇只是相对于区域内的,与绝对提高对外壁垒不可同日而语。另外,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放性特点(区域组织也与区域外组织和国家有广泛往来),以及GATT、WTO谈判成果,对外歧视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在降低。并且,歧视和差别待遇导致区域外国家加入区域组织,导致区域组织扩大。

12、区域一体化组织在贸易行政管理、技术标准、规则等方面趋于一致,使区域外国家贸易便利性大大加强。

13、区域行动能够为官员、 政府和国家提供学习机会 ,从而更好地建立多边贸易体制。

区域集团的形成和发展为成员国政府、 管理阶层和利益集团参与多边谈判、 开辟贸易自由化新领域并制定相应的规则 ,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区域行动能够使官员、 政府和国家熟悉相对较小的区域内自由化进程的设计和实施 ,从而使它们最终能更容易地转向类似的多边行动。

综上所述,就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本文总的观点和结论如下: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将长期并存、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

2、在承认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存在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更多看到它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促进意义。

3、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步骤、途径和必要阶段。

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战略合作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潮流,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横向府际关系中存在很多的矛盾和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基于合作的战略是以合作为主导统率整个经济运作的战略。地方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在经济权力下放和市场化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政府合作就是扫除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内部要素的流动,然后通过行政性力量对市场规范达成共识,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一个统一的地域经济组织形成,也就是区域经济共同体。下面就谈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合作的肤浅看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贸易的地理范围,这个地理范围一般大于国家的范围。经济地理上把世界划分为许多经济地带,这些经济地带并不是同一地区,是由各具特色的多个地区组成的经济特区。为了调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消除经济交往中的国境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可分为一般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一体化组织则是在经济一体化契约上把一体化的成员固定下来。由改革开放及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出来的产品和要素的跨次区域流动便成为最主要因素。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的弊端

2.1、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排他性

通过推动支持创新、技术转移和市场准入的政策,各经济体将可更好地利用新技术与新产品,同时在发展新技术方面实施更多合作,这样就能在不扭曲贸易和投资的基础上推动可持续增长。传统经济体制下的零和、输赢规则已为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非零和及双输、双赢规则取代,要么一损俱损。发展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形成一个具有优势的区域组合,提高规模效益,扩大市场范围,实现经济互补和持续增长,经济上的互惠互利推动着区域经济集团间各国的接触、对话不断发展,双方搁置分歧,增进了解,加强协调,扩大合作。任何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均可以区域一体化优惠为由,将给予一体化集团内其他成员的优惠不给予集团外的成员方。加强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并努力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等新的障碍。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行使权会遭到侵蚀,会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地方政府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再加上单一的地方绩效考核,容易产生地方官员只重视本地的经济增长,而不顾区域公共利益的情况。对于区域内成员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外确实存在歧视和待遇差别,但这是一种相对的歧视和差别待遇,具有排他性。

2.2、对发展中国家国家的制约,本国人口就业率下降

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后,为了给本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地位,往往还注重加强其他方面的合作,从而维护了地区安全和稳定。经济发达的跨国公司利用自己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断对资金和技术的进行垄断,制约发展中国家的众多经济部门,甚至控制着某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吞噬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随着大量的国际组织的形成和国际规范的确立,国际机制不断扩展着其介入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冲击着传统国家的范畴。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发展中国家不断转移,导致本国人就业机会减少,就业率下降。经济发达的跨国公司以投资建厂、提供贷款和技术为先觉条件,提出种种无理要求,随意践踏发展中国家的。

2.3、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规模和层次空前提高

实体经济主体地位被金融经济所取代,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容易出现波动,长久交换的话,可能会出现严重贸易逆差。影响一体化经济的要素清单,包括国内政策以及并不与政府政策直接相连,由市场结构、技术、地理、信息来源等衍生而来的各种影响力,甚至直接评估最简单壁垒的努力也受到测量和加总方法的不统一的困扰。区域经济集团化方式对其内部的市场结构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剧了竞争意识,加强了市场垄断。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的关税壁垒取消后,面对其他成员国企业的竞争,经营实效较差的企业,不得不努力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上升为各贸易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抗争,各贸易集团又因为势均力敌,一旦形成对峙,就会使整个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停滞不前的局面。

三、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措施

3.1、更新观念,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自由流通与优化配置,促进本地区市场的扩大与经济增长。掌握理论武器,为适应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采取灵活、切实可行的方式维护国家的和利益。因为它可以促使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的扩大。区域经济合作可导致区域内部的市场范围扩大,推动区域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连接本地区各国的油气、电力、交通和电信网络,并将能源、信息技术和交通领域确定为区域合作组织的优先合作方向。整个国民经济或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经济迅速腾飞,带来各行业间的经济互相促进。通过加强行政执法行为的协调与合作,促进公正执法,有效减少区域内行政执法间的冲突,保障和维护统一的市场规则和经济秩序。

3.2、研究对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由于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各个成员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竞争能力不断加强,在对外贸易谈判中,取得较好效果,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效益尤其显著。所以,必须加强对国家经济问题的探究,树立国家有多种实现形式的新观念,采取不同的形式,实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完整。某一国家是多个经济集团的成员国,这个国家应该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集团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化多边贸易谈判。

3.3、加快落实增长战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赋予世界经济多极化以新的内容,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建立起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其正确的方向引导,规范官员们的行为取向和行为模式,实现地方政府行为的正常化,从而达到协调和改善政府间经济利益关系的目的。区域经济集团的自由化行动可以激励其他国家和地区采取同样手段,集团化组织内部取消贸易壁垒后所带来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加,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贸易转向,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落实增长战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1

3.4、经济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把多边贸易协定转向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安排,不利于经济合作体制发挥作用和进一步发展。由于民族国家和利益的存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要求政府创建区域协定和机制,以支持放松关税、非关税壁垒和协调管理。区域内的金融机构要重视人才培养,各国银行之间也要进一步加强相互交流,项目考察、学习培训,增加了解,增进互信,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总之,构建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必须要有先进的服务理念、合理的组织安排、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均衡的利益机制。通过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依靠政府间的合作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现行体制下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理性选择。区域经济合作,能够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范围不断扩大,有助于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向更深层次展开,必将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原因影响

一、前言

置身于21世纪,我们旋转地球仪,要从中找出100个参加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 ,是十分容易的,而要从中找出10个没有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则是非常困难的。 时至今天,仍然未参加任何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源地欧洲少有了,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这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也少有了。中国是一个大国,要想发展就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经济一体化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都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原因

(一)发展规模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

在技术和资金日益密集的现代化生产中,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就需要扩大经济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可以自由流动,自然有利于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稳定物价的需要

相邻相近的国家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间降低或取消关税,与邻近国家的贸易比重提高,使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成品的运输费用减少,自然使企业生产和流通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费用降低,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增加,则有利于物价的稳定,通货膨胀的控制。

(三)扩大商品贸易和要素市场的需要

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成员国之间通过签订政府条约或协定,规定相互取消或降低关税和贸易限额等非关税壁垒,允许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实际上就是把各成员国以往一国统一 的市场范围,扩大为多国统一的市场范围,使商品的要素市场范围绝对地扩大了。各成员国在区内减免关税,提供贸易和投资等便利的同时,对区外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依旧,那么,各成员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就相对扩大了。

(四)稳定货币汇率,防范金融危机的需要

任何国家,要稳定其货币汇率,防范金融危机或减少其损害,当然主要是靠自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金融和资本日益国际化,伺机出击、无孔不入的国际投机资本高达成千上万亿美元(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今天,单靠一国特别是实力弱小的国家的一国之力,是难以与强大到足可倾城倾国的国际投机者抗衡的。发生于1997至1 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就是证明。因此,相邻相近而又在经济上利害与共,生死攸关的国家联合起来,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共同稳定汇率,防范金融危机,就是非常必要的。

(五)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需要

在完全自愿平等的原则下实行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就共上了一辆战车,经济利益就捆绑在了一起,彼此就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了。各成员国间有了矛盾和摩擦, 就应该也能够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各成员国跨国公司的相互投资、市场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关系的形成,彼此生存空间的共享或趋向共享,使彼此诉诸武力解决争端成为不可能。政治关系决定于经济关系。经济上的一体化,会使极端的政治即战争失去生存的土壤。当年欧洲实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欧洲永远消除战争, 实现欧洲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六)协调一致,增强对外竞争实力的需要

经济实力弱小或相对弱小的国家,在世界市场上面对实力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激烈竞争, 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些国家要摆脱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困境,就有必要成立区域经济一体 化组织,通过多国联合来增强竞争实力。欧洲共同体当年成立的主要意图,就是为了增强成 员国与美国和苏联的整体竞争抗衡实力。北美自由贸易区则是美国等面对日益紧密联合起 来的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挑战而成立的。

(七)合理利用和配置人力、物力资源的需要人力和物力资源在各国的分布,是不平衡的

一国的各类物质资源和各层次劳动力的供给 与需求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各生产要素的你多我少,我多你少的现象存在是普遍的。因此,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要合理利用和配置其人力和物力资源,以提高其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 就需要进行多国合作来互通有无与多寡。相邻相近的或特定的地理范围的国家实行区域经济 一体化,正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各国的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的影响

1、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地区内各国之间壁垒的消除,简化贸易层次程序,加速货物自由流通,并有利于资源跨国界的流动,从而在地区内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同时,市场规模扩大,使各成员国有更大的可能获得发挥规模经济的效果,因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2、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地区内部竞争的激化。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将会加强经营管理,利用新的手段和科技成果,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国际竞争力。

3、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各成员国以综合的力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加强和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关系,汇入国际社会,进而形成一种合力作用。

4、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成员国在一定程度上要放弃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等重要领域的控制权,所以成员国对于国家控制权有一定的担心。

5、如果贸易转移大于贸易创造时,将会产生不利影响。贸易创造是在自由贸易区内,高成本的国内生产商被低成本的供应商所代替。贸易转移是低成本的外部供应商被自由贸易区内的高成本的供应商所代替。只有当自由贸易协定所创造的贸易大于转移的贸易时,才会对整个世界贸易有利。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非成员国的影响

首先,非成员国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得的机会:

统一市场的创立可以提供相当多的机会,使原本受保护的市场放开了对外来竞争的限制。比如,1992以前,欧洲保护程度最高的是法国和意大利市场,而今,这些市场在出口和直接投资方面对外来竞争的开放程度比以前大多了。

其次,非成员国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受到的威胁:

尽管实行统一市场,大大减少了各国间的贸易和投资壁垒,但各国间的文化和竞争方法方面的差异仍是一大障碍,它们将生产活动集中在某些关键地点并为一个由多个国家组成的统一市场生产标准产品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对我国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会冲击我国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低端产品的出口,造成部分农民工失业。例如东南亚地区许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远比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而我国还没有完成产业升级,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还得从事那些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还会对我国汇率造成影响,许多国家会继续要求我国人民币升值,这会影响到我国的出口产业的发展。

四、小结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和正在给予其成员国巨大实惠的事实,日益为各国人民所认知。越来越多的认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巨大作用的各国人民,必将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趋势是注定了的。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2]城市营销100.海天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