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活动范文

时间:2023-08-06 11:2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课堂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理课堂活动

篇1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说出海陆分布对大气的影响;解释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及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图像、材料的阅读分析,提高读图、分析图能力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大气环境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的探究,激发地理智慧;尝试用地理的视角看世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东亚和南亚季风环流的成因、风向和性质。

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的成因。

【教学方法】

讲解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黑板上画出春秋分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空白图。

学生:填出相应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写完后让其他学生点评。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参与作业点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建模意识,并为本节课做好知识储备,还可以使学生懂得自我欣赏与对他人的欣赏。

承转:我们知道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

律,那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对气候有怎样的影响呢?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展示: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图1),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图2);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一:气压带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其气温特点也不同。一般而言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中纬度地区冬冷夏热。上升气流(气压低)降水多,下沉气流(气压高)降水少。

材料二:受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而言风带的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中纬度冬温夏凉。如果水平方向上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越往高纬流(即气流往温度低的方向流)的过程中,气流中的水汽分子易凝结,降水多。如果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越往低纬流(即气流往温度高的方向流)的过程中,气流中的水汽分子不易凝结,降水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问题探究:结合图1、图2、材料一、材料二,哪些气压带控制下多雨或少雨?多雨或少雨原因?

学生活动:完成表1、表2。

教师小结:请学生用实物展台投影展示自学结果,全班同学可针对其成果进行补充或质疑,教师根据情况适当地予以指正、追问,最后达成共识。教师进行过程性小结,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低气压,气流垂直方向作上升运动,降水多;高气压,气流垂直方向作下沉运动,降水少;气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降水多;气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降水少。极地东风带地处高纬度,气温低,从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低纬信风带,气温高,从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中纬西风带,终年温和多雨。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材料,并能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的快速检索能力。让学生自己展示学习成果,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其他同学参与评价、质疑,可以激发各种层次学生对该知识的思考,展现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这也是知识真正的价值,而不是作为固定信息让人接受。这也体现了地理课堂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基本知识结构的理解能力,而不是对孤立的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承转:我们分析了春秋分时(即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而气压带、风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的,那么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又会对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活动二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展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图2)”和上面表格内容。

问题探究:控制南北纬10°~2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节的气压带、风带是什么?对气候有何影响?控制南北纬

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节的气压带、风带是什么?对气候有何影响?(先以北半球为例,判断夏季、冬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完成表3。

教师小结:请学生用实物展台投影,用自己的语言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最后师生达成共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无论是以文字还是书面的形式;学科的表达能力,也是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三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材料展示:读书本P53第1~4段文字;结合投影图“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中心示意图”。

问题探究:什么是大气活动中心?南、北半球的气压分布有何差异?为什么?北半球的冬夏季节(1月、7月)北大西洋、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大气活动中心分布有何特点?导致上述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直接及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教师提示:结合地图,观察世界海陆分布特点,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

1.画出1月(冬季)和7月(夏季)的海陆热力环流图,标出近地面气压值的高低。

7月 1月

2.完成表4,北半球主要的气压中心。

教师小结:教师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讨论答案,红笔订正。南半球没有形成气压中心的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不具备形成气压中心的条件。因此,大气活动中心的典型分布在北半球。

设计意图:探究问题中的部分题目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材料可以回答,但有部分题目学生需要教师引导展开小组合作探究,但题目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所以教师在题目中给出提示,让学生可以有“索”攀爬,也是希望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让学生从“被动”等答案变成“主动”找答案,启迪学生智慧,也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

承转:大陆西岸的气候是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形成的,那么大陆东岸的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活动四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材料展示:读教材P53最后两段及图“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

问题探究:什么是季风环流?全球最典型的地区是哪里?为什么?(参考世界轮廓图);甲、乙两图中对应的月份(1月/7月)?判断依据?甲图中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是什么?为什么?乙图中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活动:同桌间讨论问题,然后完成表5空白部分。

教师小结:教师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讨论答案,红笔订正。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在东亚。原因:东亚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因此形成了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教师追问: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有没有形成季风气候?判断理由?

设计意图:开展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适时的课堂追问,让学生发散思维,启迪智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也给教师“教学相长”的机会,我想这样的课堂不单是学生有收获,老师也有收获,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课堂小结】

教师:自主完成对本课时内容知识模型构建。

篇2

1.1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现状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深入教学,初中地理老师们的教学观念也在逐渐改变着,使得初中的地理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观。虽然,我们的地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仍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那么,要想高效快速地解决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客观了解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我们注意到,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成绩的整体水平是有所提高的,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仅限于知识的表面,大多数同学都在应付了事,缺乏对知识的深入交流,这就要求着手分析学生课堂状况的现状,以客观的态度总结出正确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1.2当前学生学习地理现状首先,地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它涉及范围及知识面相对来说都比较广泛,集人文环境、地理因素等于一体;其次,其具有很强的推理性、空间性以及实践性。所以说,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学习方式一定是行不通的。目前,在地理的学习方面,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涨,不感兴趣,没有学习动力,而且,大多数学生只重视地理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真正的地理知识,应付心理较强。

2.有效设计初中地理课堂学生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性的课堂学生活动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之后得到自身知识范围的扩展与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所以说,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既动手又动脑,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消除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审美疲劳,有效的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

3.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3.1游戏教学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说真正的知识就是为了应用的,所以说,初中地理老师应该尤其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游戏教学法是指老师安排现实的游戏,组织同学们在游戏当中去理解、感受,在欢声笑语中快乐学习。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地图”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请三位同学到讲台上来,分别扮演比例尺、方向与图例,并让他们介绍自己所代表的要素的重要意义。这样,老师与学生共同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与动手的兴趣,从而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进所要学习的新内容。

3.2多媒体教学根据当下的地理课程教学标准,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从而来为学生创造形、声、音、色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教学场景,使地理的各种现象、过程等,在学生的记忆当中一动态的形式保存,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置身于充满地理知识的世界中。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地球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先结合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使得学生把自转与公转的动态演示熟记于心;然后选择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地球与太阳,表演自转与公转,而这个游戏在课堂结束之后,学生们也可以自行游戏,从而掌握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周期、中心以及产生的现象。显然,多媒体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3.3讨论教学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的方式,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领悟。比如说,我们在学习“西亚”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将西亚的石油输出路线作为本节课的学生活动内容,并提出这样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答案多样性的问题,如“如果你是日本、美国、英国石油公司的总裁,要从西亚进口石油,有哪些航线可以选择,各航线经过哪些海峡、海洋、运河”,令学生们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再如,在学习“非洲”时,我们可以这样提问,“非洲的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讨论。

3.4联系生活我们在初中地理的实际教学当中,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实物与现象运用到课堂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和排斥心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会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4.总结

篇3

关键词: 地理课堂活动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必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所谓的教学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可见,课堂活动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的本质要素和主要体现形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从前有很大不同,随着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中心已开始逐步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这种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然而只重形式而不重效果的课堂比比皆是,课上热热闹闹,课后了无痕迹,因为这些诸如“中看不中用”或者是“重复性”的活动,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的准备――课堂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

某教师在讲我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时,让学生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很多学生说不清楚。让学生阅读香港和澳门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组成,然后介绍香港和澳门的现状及与祖国的关系,学生体会并不深刻。

问题出在哪儿?问题出在老师和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要使课上得既生动,有吸引力,又让学生学到东西,关键还在于课前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常言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师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习实际,明确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起点知识、教材知识及其它相关知识。尽最大可能地避免出现“学生要,教师无”的情况。对教学活动过程精心设计,确定活动主题、内容、形式,形成活动初步方案,根据方案,明确每个人在活动中的角色及活动任务。课前准备不仅是老师的事,与学生也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整个过程的活动者、探求者。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而且要加大学生参与的力度,使学生真正体验研究问题、探究知识的全过程,课前根据需要请学生收集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制作演示文稿,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观察一些生活现象、自然现象,为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准备。如学习“天气和气候”,可事先让学生观察和搜集周围的动物、植物、人的衣着、各种天气现象等事物的变化规律;学习“地球的自转”,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证明地球自转的自然现象。在本节的学习当中,教师应事先搜集中国政区图投影片、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区旗图案投影片、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经济方面的录像资料;提供以下资料供学生阅读:①内地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及矿产资源的统计数字表与相关图像;②香港有哪些生活、生产资料来自内地;③内地和香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④内地和香港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数比较表;⑤香港有哪些工业门类转移到内地;香港在内地投资建厂的分布图。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从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书籍等媒体中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历史、经济、科技、教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图文资料。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再分成学习小组,为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把课堂当战场,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二、有效的引导――把学生的活动引向深入

老师在讲聚落一节时,介绍东南亚的民居,提问它的屋顶为什么是尖的。老师提示道:这个地方的年降雨量达到2000毫米。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为了排水。

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学生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学习,怎么去搜集信息,怎么分析,而是揣摩老师要我怎么回答,答完也就完了。可是,如果换一种方法,让学生打开书去查东南亚在哪里,气候条件是什么,房屋跟什么有关系,再分析这个地方的阳光、温度、风、雨水等,从而得出房屋的屋顶应该是什么形状。这个过程可能复杂了,但是,学生经历了分析的活动过程,以后再碰到这样的问题,也能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去分析,去创造。“给”永远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教,怎么去引导。教师习惯于直接“给”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样的学习才是发现学习,对探究学习的理解过于狭隘。比如,似乎只有研究性学习或者专门组织的探究活动,才是探究学习的内容。事实上,贯穿于学生的任何一个学习过程,都可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三、有效的合作――建设自主探究的课堂

在很多课堂,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情景:待小组讨论的口令一宣布,学生迅速地回头,教室里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四人小组里,似乎每张嘴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出声音,却谁也听不见谁。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开始汇报个人意见……

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当前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学生忙于活动材料的搜集、整理,小组忙于热热闹闹、旁若无人地讨论,以上现象凸显出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所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小组合作的时机很随意,目的不明确,内容未经过选择;小组活动的时间不充分,学生还未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或问题还没有足够的探究就草草收场;小组成员间的发展机会不平等,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进行相互学习,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低下。有时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公开课教学时),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过于简单(课本直接能找到答案),小组合作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学生由于还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新知识的探讨中,往往没有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而学优生由于基础较好,反应快,为了小组得分,往往不顾学困生是否已经明白,就匆匆结束小组合作学习,因此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的几大要素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并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其学习的一般步骤是:组内成员自学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再重复)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

四、广泛关注:活动中体现个性的有效保证

老师讲述地球的自转,让学生归纳地球自转的规律和结果,学生纷纷站起来说自转一周是24小时,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但是有一位学生却没有举手。老师直接走到他的身边:“你虽然没有举手,但是,老师还是要叫你。”这位学生提出了这样问题:“如果地球反向自转,一天还是24小时吗?产生的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吗?”

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活动;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B-0060-03

课程专家张华教授指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能,只要好奇心不被泯灭,人就会主动、自发地去探究。”课堂探究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探究的载体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设计水平是课堂探究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一、发现客观事实,开展“演示实验”的探究活动

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如果使用得当,就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静态为动态。教师可以把需要研究的地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一】 “地球运动――昼夜长短变化”之演示实验探究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让学生观察昼夜长短分布状况和变化状况(极昼极夜范围变化),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原理和分析成因的综合思考能力。

活动材料:一张白色圆形硬纸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标出二分二至位置;一张黑色圆形硬纸剪成半圆形,代表黑夜覆盖在底盘上;箭头代表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始终保持垂直关系)。

活动步骤:教师牵动底盘,演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导致晨昏圈的移动。晨昏圈切割纬线,造成昼弧和夜弧长短发生变化。学生观察四个节气段的昼夜长短分布状况和变化状况,参照教材内容,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如下表)。

二、促进概念理解,重视“模型制作”的探究活动

在地理教学中,解决疑难概念的方式多样,实物模型是解决疑难概念的有效载体。模型制作的过程是学生亲自体验学习、凸显探究能力、改变学习方式的过程,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难度,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获得更清晰直观的理解。

【案例二】 “地球与地图――等高线”之模型制作探究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让学生参与模型制作的全过程,促进山谷、山脊、山顶、鞍部、陡崖等核心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材料:硬纸板、细线、小刀、铅笔、剪刀和白纸。

活动步骤:首先展示学生暑期旅游拍摄的著名山脉的景观照片,从照片上感性地找出山谷、山脊、山岭、盆地、鞍部、陡崖等地貌类型。然后从理性的实验角度出发,分组合作,动手制作立体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制作方法一是用铅笔在硬纸板上画出等高线;二是将画好的等高线剪成几个大小环环相套的纸环;三是把剪下来的纸环用细线从大到小穿起来,注意每层之间留大小相等的距离;四是在每个纸环上相同的位置标出高度值,每层之间的高度差为10米;五是让立体模型自由落体在水平面的白纸上,绘制该立体模型的等高线地形图;最后掌握山谷、山脊、山顶、鞍部和陡崖等所处的位置,并总结出判读的基本方法(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为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为山脊,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部高四周低的地方为山岭,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部低四周高的地方为盆地,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的地方为鞍部,等高线相交的地方为陡崖)。

三、提升批判思维,关注“推理论证”的探究活动

批判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不同常规的角度、新颖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项,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简单地说,批判思维是一种比较、分析、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批判思维对学习资料进行合理的质疑、推理和论证,可以使探究思维有“理”又有“据”。

【案例三】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之推理论证探究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让学生根据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冲突情境及所学的已有知识,用自己的办法解释疑惑,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活动材料:中国地形图、天山和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谱图(如下图)。

活动步骤:展示中国地形图,找到天山和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展示天山和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谱图,发现问题:为什么天山雪线分布高度3500―4500米,而珠穆朗玛峰雪线分布高度5500―6000米?为什么天山北坡雪线分布高度比南坡低,而珠穆朗玛峰北坡雪线分布高度比南坡高?推理论证思路: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雪线分布高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天山雪线分布高度比珠穆朗玛峰低;阳坡热量充足,雪线分布高度低;迎风坡降雪丰富,雪线分布高度低;当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时,看哪个因素影响更大。尝试解决问题:天山北坡既是迎风坡,又是阴坡,所以北坡雪线分布高度比南坡低;珠穆朗玛峰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迎风坡影响更大,所以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分布高度比北坡低。有效归纳方法: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三要素是山体所在纬度、阳坡和阴坡(影响融雪量,即阳坡温度高、融雪多、雪线高,阴坡温度低、融雪少、雪线低)、迎风坡和背风坡(影响降雪量,即迎风坡降雪量大、积累多、雪线低,背风坡降雪量小、积累少、雪线高)。

四、解决生活问题,突出“创新实践”的探究活动

地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是一门生活科学,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创新实践活动就是利用地理学科书本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等特点。它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地去搜集资料,并加以分析、选择和整理,真正成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主体。

【案例四】“城市化――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之创新实践探究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让学生以“太仓城市的发展”为总课题,通过走访询问、实地调查、网络查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活动材料:设置三个子课题并进行探究。一是太仓科教新城建设的利与弊,二是太仓城区空间结构的利与弊,三是太仓新老客站建设的利与弊。

篇5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从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高中地理课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削弱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相反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所起的作用得到了加强,教师的角色更加多样化,地理课堂出现了全新的局面。传统高中地理课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意志亦步亦趋,学生个体的差异被忽略,这也造成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老师的授课内容没有挑战,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而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则感觉难以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于是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甚至放弃地理学习。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同时,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习学习的兴趣,采取各种灵活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教师不仅是高中地理课堂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引导者、鼓励者、排忧者、评估者等多重身份,其教学地位十分重要。

二、按照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活动

地理学科具有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明显特点,它既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又需要实践经验,既需要记忆地理常识,某些知识又需要大量的分析和计算,可以说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质。因此,地理“活动教学”也应该针对不同的知识做出相应的安排,主要有讨论类活动、计算类活动、考察类活动、制作类活动等。

(1)通过分组讨论开阔思路,形成浓厚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对象并不是只有老师,同龄的同学更能激发学生好胜心理和求知欲望。教师在地理“活动教学”中将全班的学生按照性格、性别、爱好、成绩等因素分为若干组,然后在教师的提示和指导下讨论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的活跃气氛。同时,同龄人的想法也更加能激发组内组外的学生开阔思路。如教师提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月夜图景,同学们想想除了诗中描绘的意境,月亮都有哪些作用?有的学生提出,月亮通过反射太阳的光线,让夜晚不再漆黑,为人们的夜间活动提供了柔和的光源;有的学生提出月亮与地球之间发生万有引力,造成地球上海水产生潮汐;还有的同学联系时事新闻,提出我国玉兔号月球登陆车成功登月,通过传送回来的月球数据,为我国科技事业提供了大量可以参考的资料。可见,通过分组讨论学生的思维是多么的活跃。

(2)通过开动脑筋分析计算,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精密。一些地理问题需要通过计算来得出结论,这种计算“活动教学”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精密,建立一切用数据说话的思考方式。如某个新开盘的小区的坐标为北纬600、东经300,每栋住宅都是30层,每层楼的层高都是3米。为了能够让每层楼的住户都能具有良好的采光,那么楼与楼之间的距离至少要多少米。这个问题看起来像是数学题,但必须用到地理学科的知识,如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然后再利用数学上的三角函数的知识来解题。这个问题也体现了地理与数学的综合,学生要能够在各个学科知识间融会贯通。

(3)通过身体力行的考察,建立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地理学科讲授的是山川、河流、气候、土壤等知识的学科,学生在教室中与其听教师滔滔不绝的叙述,不如亲身到野外去看一看,更能增强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鼓励身体力行的实践和考察。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安排学生走访和考察学校或家乡周围的区域,并与教材中的知识互相印证。教师在考察前,应带好放大镜、地质锤、高度表、指南针等考察工具,同时也要准备云南白药气雾剂、创可贴等应急医疗用品,并要求学生带好纸笔等做好考察记录。教师要带领学生按照预先线路、预订定点考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考察能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还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通过作品展示,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作品展示指让学生动手制作与地理相关的地图、模型等并在公众面前展示。这种活动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为完成优秀的作品而努力的斗志,提升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夯实对地理学生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展示途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以下几个项目中选择:学校建筑及地形图、某公园的模型、某古迹的沙盘、某地区土壤状况调查报告、某本地理资料研究简报等,并将学生的作品统一展示。学生可对同学的作品互相评价,通过听取他人肯定、或批评的意见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为进一步提高作品质量做好下一步准备。

篇6

关键词:体校学生 学生活动 有效性 讨论 知识竞赛 读图 指图 实验演示

【中图分类号】G633.5

1 地理课堂学习的涵义与形式

1.1 涵义:

课堂学习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形式和内容都十分丰富的学习实践活动。[1]

1.2 内容:

地理课堂学习活动的形式范围很广,有分组讨论、辩论赛、知识竞赛、角色扮演、读图、指图、问答、练习、实验演示、实践操作、标本模型制作、现场展示、模拟训练等。[2]

2 体校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2.1 学习目的不明确:

大部分体校学生学习目的并不明确,认为学习仅仅是应付教师、家长、教练,因此会出现学习没有计划,基本依靠教师上课所讲;学习方法单一,不能灵活运用各种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甚至有部分学生仅依靠考前突击的方法来应付考试;学习上易受外界影响,在学习上的自卑感较重。可以说,体校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危害,严重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自学能力欠缺:

因为体校学生普遍基础不是特别好,因此他们中间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很好,不善于质疑问难;现代化学习的利用滞后,体校学生的学习基本停留在课本、课堂上,即使去图书馆也多是借阅娱乐书刊,上网也不是检索信息资料,而多是聊天、看课外书籍与影片,造成知识面狭窄,在文化学习上缺乏创新精神。

2.3 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强:

体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有的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无法精确回答,导致学生不愿开口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低,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容易采取逃避退缩的方法;体校的教学设备滞后、陈旧甚至缺失,导致很多实践活动不能开展,因此体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不强。

3 主要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运用

根据体校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分组讨论、知识竞赛、读图、指图、问答、练习、实验8种学生活动比较适合。

3.1 分组讨论:

在课堂上开展分组讨论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1 认真准备要讨论的问题

讨论不能流于形式,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讨论而讨论,结果学生虽然聚在一起讨论了,但却是在闲聊甚至无话可说。其原因不是学生不愿讨论或学习能力不够,而是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得当。

那么,我们应该提供怎样的问题来让学生讨论呢?

3.1.1.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特点的讨论题。如:初一年级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我一般会为他们提供一些关注地理事象的问题。高一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一些涉及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强的问题,以强调零散知识点的串联。

【实例一】高一地理专题12《人类活动与气候》中,我提出了这样的讨论题:"从我国酸雨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北方的重工业分布较多,但为什么酸雨严重地区却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通过这样一个讨论题,帮助学生整理出形成酸雨的几点原因之外,还复习了初中地理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的我国降水分布特点,使新、旧知识融合。

3.1.1.2 讨论题的表述要清晰、明确,难度适中。针对体校学生的特点,我一般会选择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归纳、分析解决的问题。

【实例二】高一地理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中,我提出了这样的讨论题:

根据《世界人口分布》图,说说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具体授课过程中,我提出了几个递进的问题:

1) 说出四个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

2) 这四个地区在气候条件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3) 这四个地区在地形条件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4) 我们身边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为我们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离开亲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呢?

这四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如图1所示:

3.1.2 根据每个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讨论时的小组。有的教师在开展讨论时,会随机安排前后、左右2位同学开展讨论。但实际操作下来,我们会发现,因为体校生知识面较狭窄,基础相差较大,这种讨论小组形式并不适合我们体校的学生,如果按照这样分组,往往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不但无法完成教学目标,也会使教师精心安排的学生活动失去作用,久而久之,还会给学生留下"讨论只是追求一种形式化,是不必要的"印象,不利于地理学习的后续发展。

我认为,在体校,比较适用的分组方式是安排相对固定的小组。分组时要考虑学习基础、性格特点、学习能力、性别、对地理学科的兴趣等因素,每小组4~6人。

3.1.3 座位安排讨论时的空间组织形式对于讨论的效果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图2是常见的两种小组座位安排。

座位安排要根据课堂讨论的实际需求来安排,如果1节课中只有5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而其他大部分时间仍然需要学生面朝黑板,就比较适合左图的座位安排方式。但如果这节课是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辅助的作用,那么就比较适合采用右图中的围坐方式。

3.1.4 讨论中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避免产生有的学生无法融入讨论的局面。研究过小群体行为的人发现,在群体里,最终会有许多不同的"角色"出现,有"活跃分子"、"求知者"、"知识提供者"、"创造-贡献者"、"细心人"、"提出观点者"、"评论家"、"调和者"、"促成者"、"鼓励者"[3]和"事不关己者"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安排不同的任务、提出分层式的问题等方法,使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互相合作。并且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亲近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氛围,通过"激励、点拨、引导",使小组讨论达到预期目的,收到良好效果。

【实例三】初一地理拓展篇中的《北京市》这一课,由于考虑到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大部分学生在语文课或者电视节目上都对北京市有所了解,甚至少部分学生由于比赛、家庭旅游等原因,还亲自到过北京市,因此我将此课安排为一节讨论课。我将全班学生5人为1组,分成4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完成1个学习任务。并且,我要求每个小组在讨论开展前,先将小组内的分工确定下来,确保每组都有1名组长负责统筹安排、1名记录员、2名地图搜索员、1名发言人。这样,每个人都有事做,整堂课反响热烈,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当学习结束后,也有效树立了对于地理学习的信心。

3.1.5 讨论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可以首先由1名学生作为小组代表来发表,接下来请同组成员进行补充,最后征询全班学生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重要观点或创新观点及时记录在黑板上。而对于讨论的结果,我认为只要参与的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言之有理,教师都要加以肯定、引导。

3.2 知识竞赛

由于体校学生具有比赛型的性格,大部分学生属于爆发型性格,这就导致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不长。针对这种特点,开展地理知识竞赛,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效延长注意力时间。而知识竞赛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可以在每节课结束前,预留5分钟时间,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可以在一个单元结束后开展,代替单元复习课;也可以在新课开展的过程中,以之作为新课讲授的线索,贯穿始终。

开展知识竞赛,有以下4点原则可以遵循:

3.2.1 选定适合的教学内容,太难和太易的内容都不适合作为竞赛题目。我认为,知识竞赛的题目应该以知识的广度为主,而不是追求知识的深度。

题目的选择和题型可以是丰富多样的,一般可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其中,抢答题以考察知识点的识记为主,可以使用在以复习为目的的竞赛中。

3.2.2 分组时要确保各小组间实力相当,分组的原则可以与小组讨论的分组一致。

3.2.3 制定合理的竞赛规则。裁判可以由教师担任。在竞赛过程中,要服从裁判的安排。对于故意破坏竞赛秩序的小组,要给予批评及扣分处理,确保课堂的正常秩序。同时,还要强调全民参与,在制定规则时,可以规定每个小组成员回答问题不得多于3次。

3.2.4 竞赛结束后及时公布竞赛结果,对每次竞赛中获胜的小组与表现优异的个人进行表扬与奖励。到学期末时,可以将本学期中所有竞赛的结果做一个统计,根据每个小组的不同表现,在地理平时分中体现出来。

【实例四】初一地理1.1《疆域与行政区划》中,有众多知识点需要学生识记,如: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与行政中心;国土的四至点;重要省区的形状等。这些知识点非常零碎,但却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至关重要。因此,新课结束后,我安排了一次知识竞赛。根据考纲要求,将要求识记的内容作为必答题;要求理解的内容安排为抢答题。5~6人为一组,竞赛开始前,我请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初步的分工:3~4人主要负责回答必答题,另外1~2主要负责抢答题。在竞赛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出色地完成了复习目标。

同样的内容,如果是以默写的方式开展,大部分学生都是临时抱佛脚,只求得到60分。但是以竞赛形式开展,他们会心心念念想要得到好结果,自觉主动得去记忆,同组成员间还会相互督促、相互帮助。

3.3 读图、指图

地图是地理的根本,所谓地理就是指从地图中寻找出道理、规律,因此,读图与指图在地理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学习地理的根本方法,又是各种地理理论知识经过抽象化的特殊形式。地理课堂中常用的教学用图分为:教学挂图、学生用地理图册、地理填充图等。

3.3.1 读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般来说,学生对于一张聚集丰富地理信息的地图,他们会感觉到无从下手。因此,在学生读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调读图的方法,让学生养成有序读图的习惯。那么如何有序读图呢?

3.3.1.1 宏观读图与微观读图统一:

宏观读图是从全局角度去获取地理信息;微观读图关心的是地图局部的各个部分的信息。

【实例五】当我们看到图3时,宏观读图首先注意的一般是地图的等高线或者地图的颜色变化规律;而微观读图留意的一般是等高线的数值、图例和注释等等。[4]

有时候,细节的缺失还会导致对整张地图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如:

【实例六】初一地理4.1《众多的河湖》中,为了说明我国南北地区河流水量的差异,课本配图(图4)。乍看之下,图中河流C是径流量最小的河流,因为忽略了纵坐标流量的数字差异。

宏观读图与微观读图都是读图的两个必然过程,为了获得丰富、有效、准确的信息,我们必须将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

3.3.1.2 读图顺序与思维过程统一:

如果读图没有先后顺序或顺序混乱,容易导致地理信息缺失,在课堂中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在答题时则不利于思考问题。课堂教学过程中,每当出现读图的机会时,首先要强调读图三大步,即:先看图名、再看图例、最后看图。明确了这三大步之后,还要培养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来读图。

【实例七】初一地理1.1《疆域与行政区划》中,学习中国的14个陆上邻国时,一般我们会利用图5。在读这样的地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依次读出邻近国家的名字,如:有的学生习惯顺时针读;而有的学生则习惯逆时针。但切忌上下左右没有规律可言。

3.3.2 指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指图时要用教鞭或激光笔等指图器,不宜用手指图。指图时教师要站在图的一侧,不能遮住学生的视线。对所使用的地图非常熟悉,迅速找准要指的位置。指图要有目的性,严格准确地区分出地理事物反映在地图上的点、线、面;指图器的移动速度要慢,且符合地理事物的规律,有一定顺序。如:指城市要指准地图上表示城市的图例--"点";指河流要指准地图上表示河流的图例--"线",指图器的移动方向与河流流向一致,即从源头到河口;指气候区、地形区等区域时,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沿着该区域的边界指一圈。

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能够抓住地理读图过程中具有必然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的东西。

3.4 实验法

地理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而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5]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直接经验,获得对学习内容的初步感知。由于直接展示知识获得的过程,直观且形象,因此这种方法对体校学生特别有效。

【实例八】高一地理专题7《地貌》中的学习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学习和判读,虽说是个很小的知识点,但因为这是一个"立体---平面",再从"平面---立体"的过程,对立体空间概念要求非常高,如果光是依靠教师讲授、看图、死记硬背,难免过于牵强,学生难以理解,出现听得懂、做不来的现象。因此,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立体---平面;平面---立体"的过程,在头脑中形成初步感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具体过程如图6所示:

地理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那么简单,有效的地理学习更可以促进智能的发展,而对于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形成,地理更是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学习好地理依赖于较好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通过学生学习活动能更好发展学生的这四力。对于学生活动,我们不能光追求数量,而是应该向这些活动要效果,重视活动的有效性,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2][3]江晔、刘兰. 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 2008年6月第1版.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4]张春亚, 黄玉田. 高考复习中的地理读图规律[J]. 学科研究, 2011年(3月).

篇7

但是一节课只有40分钟,各种探究手段如观察、调查、实验、查资料等在课堂教学中又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一对矛盾该如何协调。借此机会,我想谈几点体会。

一、大胆舍去,拓展课堂的学习空间

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去观察、去思考。时间从何而来,只能在课堂上少讲一点,挤出时间。

能把课讲清楚、讲明白、讲的让学生听得懂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工作几年后,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而跨越这一层面,就是要弄明白哪些可以不讲,哪些可以少讲,哪些又必须讲。当我们能清楚这一点的时候,课堂的空间一下子就变大了。教师的讲解不是学习习得的唯一途径,也不应该是唯一途径。

二、关注学生,找到探究活动设计的起点

课堂上有了探究活动的时间,又如何设计探究活动呢?作为教师,当我们能够熟练地教材(学科知识)转化为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活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就有了较大的提升。

如何转化呢?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存在很大的差异。教材往往是按知识系统逻辑顺序来编写的,如先讲概念,再具体展开,而学生的认知规律却并不如此,往往是先有感性的认识,再上升为一般规律。因此,教材的逻辑顺序如何转化为学生的认知顺序,就需要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我们必须要知道学生对这个内容已经知道了什么,他们对此的认识是从哪里开始的?学生会有哪些困惑?他们最大的困难在哪里?这些也就是探究活动设计的起点。

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我想我们就找到了探究活动设计的起点,因为你是基于学生的角度、教材的角度和自己优势的角度去综合考虑的。我们可以借助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探究活动,进行解课析理,活动背后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来。

三、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找到适合的支架

当我们实施探究活动时,我们常常困惑于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的背景知识,难以进行理性的思考。因此,如何为学生提供探究活动的支架是关键因素。我有几个做法与大家分享。

1.让范例成为探究活动初期有效的支持。

如《地震》一课,我希望学生能够主动的提出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选择探究的主题。那么学生会问题吗,会有哪些的问题呢?于是,我试着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以台风为例,我一个接一个竟然一口气提出了20多个问题,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这个范例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觉得“意犹未尽”,还可补充。显然,这个范例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初期阶段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教师趁热打铁,提出“我们就以地震为例,从这一主题出发,提出我们的问题”。由于受到范例的启发,学生的讨论非常的活跃。转贴于 所有的小组都“超额”完成了任务,最多的小组提出了22个问题。从表面上看,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多而“质量”不高,但每个学生都投入了“头脑风暴”中,为教学的到来做了“热身”的准备。学生最终也会从他们提出的问题中选择1至2个问题作为他们下阶段的研究重点。同时,我还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学生演示文稿范例,这个范例成为整个中的最精彩地方。这个范例的选题很小,贴近学生实际,对问题研究比较深入,图文并茂,推理论证严谨,言语表达流畅。这一范例的演示,使学生看到了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榜样。

在初期阶段,范例更多地起一种模仿的作用。常常与学生实际尝试的主题的性质、结构等相一致,包括了重要的探究步骤或最典型的成果形式。学生在模仿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被动到自动一步步完成一系列的“任务”。

2.让主题学习网站成为探究活动的有效保障。

如果学生有一些探究活动的基础,《地震》一课也可以这样设计。当学生面对地震时,引导学生从政府官员、地震专家、心理学家、建筑设计师、普通老百姓等不同角度关注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会打开。让每一个学习小组选择不同的角色去深入地关注地震。可是这样的活动课堂上能够实施吗?

互联网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果以较小的专题的形式建立依托校园网的专题学习网站是使用较多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利用专题的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各组围绕自己的任务进入《地震》专题网站,借助校园网搜集素材料。这样既缩小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范围和难度,又可以和互联网相连展开网上论坛。资料收集完毕后,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

专题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的板块还有公告栏、研究课题(老师提供)、研究指南(步骤)、学生成果推荐、BBS专题讨论区、在线指导等,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更大的参与度。

3.材料的支持让探究活动成为可能。

专题学习网站虽然是支持探究活动的有效手段,可是需要计算机房的支持及繁重的网站建设和维护工作。有时印发给学生或投借助投影提供学生一些有效的资源是一个常用的方法。

四、让学生拥有参与探究活动的热情

当所有的探究活动按预设一步步完成时,我有时会有一种感觉;学生只是走过探究活动,而并未走进探究活动。很大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对探究活动的浅层次的理解、草率和认识不足。

篇8

生活 生动 兴趣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课堂中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有体验的、听说过的、新鲜的、有趣的事例特别感兴趣。因而,地理教学立足于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地理知识规律,这是渗透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也是打造“生动”的地理课堂的必要途径。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好的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在短短的2~3分钟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并激发起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而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设计课堂导入时,我们更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生活情境,从而为课堂教学的“生动”与“高效”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例如,在讲述《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时,我用屏幕展示了一封E—mail——来自新加坡地理教科院的“邀请函”,请学生帮忙解除我的困惑:元旦时,我该带什么衣物去新加坡?这样,在学生为我出谋划策时,就要联系自己平时掌握的信息——新加坡在热带,接着引出世界各地的天气与气候是有着很大差异的,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节课的重要性。而在讲授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时,我则借用潍坊地区当日的天气预报来导入:人们每天收看天气预报,最关注的就是气温和降水情况。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最大,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然后举例说明。这样,就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气温与降水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图片与视频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总之,我们设计的导入语要像说书人开讲前拍的醒木一样,一拍之下,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地理课堂更加“生动”起来。

二、巧用生活事例,引导探究新知

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已经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了,教师应该要把生活搬进课堂,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内容,尽可能地使学习内容贴近生活。

例如,在教学“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时,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入手,首先引入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我国夏季旅游避暑的佳径是“北上、下海和上山”,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学生急于知道答案,所以在接下来的读图分析时,也就更加积极地去思考、寻求答案,最终得出结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1)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2)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3)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期间,有的学生还道出了自己爬山的经历:越往山顶爬,气温就越低。有的学生还说从电视上看到:过年的时候,哈尔滨举办冰灯游园会,而在广州却还是繁花盛开。我想,这样的教学效果比单纯地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发现规律要好得多。再如,在讲解“昼夜长短”变化时,可以引入老人的俗语“长到夏至,短到冬至”来分析说明,然后再进一步通过一年中学校作息时间的调整来验证。

往往,因为“司空见惯”“充耳不闻”,很多发生在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例子,学生却无法将它们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为学生铺路、搭桥。把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现象、生活经验相联系,用生活知识去解读地理知识,既让学生感到真实亲切,又起到了化难为易的效果,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三、妙设跟踪练习,将“生动”进行到底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应该贯穿地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设计练习题时,同样也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回到生活中去。这就要求我们要尽量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地理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学过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以后,设计一个读图分析题,意在检测地形地势对气温高低的影响,如果仅仅是通过地图上的A、B两点来判断气温高低、分析原因,这便只是在检查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如果设计成家在A地的小丽和家在B地的小林……虽然只是加了两个名字,但却贴近了生活实际,检测的不仅仅是地理知识,还有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两处名字添加的同时,题目也变得 “生动”了。

再如,针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我结合哥本哈根的气候峰会来出题,让学生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措施。接下来,又进一步设计了“假如你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董事,你将怎样呼吁和要求各个国家协调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篇9

关键词:探究;地理教学;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

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新课改下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要体现以上精神,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笔者在高中一年级阶段将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从教学的实际来看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教学观念上的优点

1.传统课堂的教学强调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更侧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活动式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获取的过程,更侧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2.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地位的权威性,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活动式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主要是引导的地位。

3.活动式课堂教学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方法上的优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方法比较的单一,活动式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从对比的课堂案例可以看出同样是讲述地球自转,传统课采用的方法:启发法、讲述法。活动式课堂教学采用的方法:启发法、小组讨论、模拟实验与游戏、三维动画投影等。教法上的改变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容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上的优点

案例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是教师一言堂的形式,学生一味的听讲,活动过程少或者是几乎没有教学活动,有的设置的活动也只是在教师设置的框架下的一种问答式的活动,这是一种典型的接受式的教学模式。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通过实验演示等形式创设一定的教学活动背景,再通过学生的互动探究小组合做的形式探究问题,最终获得学习结论,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一般结构:

开始问题引入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讲授课堂小结课堂练习

四、教学效果上的优点

1.传统课形式比较死板,学生没有相互交流、探讨的机会;活动式课堂教学趣味性强,学生通过游戏、分组探讨等方式进行,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2.传统课的教学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知识的掌握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当时可能接受,但是容易遗忘,并且在实际的问题解决中也可能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比较差。活动式课堂教学是学生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获得,易将知识点内化,并且通过参与活动探究、知识讨论,对所学知识理解增强,不容易遗忘,且实际觉问题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教学难点的处理

传统课在处理地方时及区时难点上,以挂图讲解,学生在理解上还是有困难;活动式课堂教学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学生易于接受,且更易形成直观概念。

六、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方法不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活动式课堂教学注重课后活动的评价,采取自评与他评方式相结合,不只注重成绩,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科教创新,2013(1).

篇10

高中历史课如何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呢?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出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活动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

” 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爱因斯坦语)兴趣对于人们的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成年人相比,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不断地接触外界的新鲜事物和信息,因而,他们的兴趣更为广泛,更易变化,可塑性更大。对于讲课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可能各不相同,若能把讲课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或潜在的共同的兴趣点相结合,就能激发和引导出学生们的兴趣。课堂教学如此,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更应如此。因为第二课堂活动是在学生们宝贵的课余时间进行的,如果学生兴趣索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就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兴之不至,心不为之思。”例如,在高中历史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和现象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内容繁琐而且较难理解和掌握,是学生们较感头痛的一个问题。但大量的分析材料,又不宜占用课堂教学的课时,于是准备几个小课题作为材料,组织课外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引导和帮助学生们从网上和图书室查阅大量的资料,并以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开展活动。学生们会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参与这些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加深了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能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增强了历史意识。

2.从拓宽知识面的角度出发

知识是一个网络,浩如翰海,互相贯通。尤其历史知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包罗万象,无不囊括。如果单凭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根本不够。所以合理安排学生课外阅读,网络查阅,社会调查,知识竟猜,历史墙报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更高的兴趣,为历史能力的提高和历史思维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从强化训练,深化理解,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