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片段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06 11:2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数学片段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数学思维
数学学习更加关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通过问题的解决,从而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如关于x的方程:x3-ax-2ax+a2-1=0,有且只有一个根,求a的范围。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解法,但是学生在进行解答时,往往是将x作为主元,通过对于x的解答,然后对a进行讨论,从而得出结果。但是遗憾的是,所得出的结果往往是错误的,因为解答的出发点不对。关于这种问题,老师可以根据问题,对于学生进行点拨:这个方程式主要有两个未知元素x和a,如果未知元素x的道路走不通,那么可以试试未知元素a,这样反客为主,从而解决问题。通过数学的活学活用,提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能力,开创学生的数学思维。
2.运用片段式课件,突出课堂重难点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基本上运用的课件都是整课式的,课件上的内容和方法也都已经基本固定下来了,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按部就班地按照固定的形式组织教学,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限制,师生之间正常沟通交往也受到束缚,师生的思维都被人为地锁定在一个预设的范围里。而如果我们运用片段式课件开展教学,则可以极大地弥补整课式教学所带来的不足,每个片段之间留有一定的时间,学生可以充分思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交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更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能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得以增强。此外,应用片段式课件还有助于课堂教学中合理选材。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开展课堂教学的高效平台,如果我们过于追求课件本身的整体结构和完美,则难免会使得课件中融入一些无关的内容,淡化真正的课堂主题,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了。为此,我们教师要做好课件的选材,就必须采用片段式课件,针对每一独立的知识点,设计课件,从而使课堂变得更简洁、生动、清晰,学生一目了然,把握课堂的重难点。
3.强化学法指导,促进解题模块的形成
学生解题模块的形成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的,这便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总结的时候,不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为此,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进行类型的归纳和总结,一起摸索解题的规律,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真正地学会知识的总结和运用,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首先老师应该将一题多解这种方式运用进去,让学生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有明显的提高,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有利;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其进行反思和思考,从而让学生抓住思维的收敛性和深刻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模块意识,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4.细化教学环节,落实教学总体目标
(1)科学评价。高中数学老师要深入分析数学教学内容,结合教学课程标准,并充分了解学生的特征,使案例设计更加科学化。设计问题时,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知识、技能、参与过程、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让课堂评价更科学合理。
(2)目标准确。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只有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目标,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章可循,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针对教学内容,全方位科学合理地优化教学目标,奠定课堂高效的基石。
(3)教师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进行探究式学习,以提升自己。对于基础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分析,运用相关的条件进行证明。对于拓展性的习题,可分组练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整个案例都体现了对学生特征的理解和尊重,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并分层次布置作业,做到因材施教。
篇2
关键词:生活;根植;策略
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而言,我们总认为高中的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意味着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又将以逻辑推理为主,即新的数学知识总是在旧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推理出来的,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识生知识”. 相比之下,很多时候合情推理以及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习过程往往不容易发生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认为这种策略有时是不恰当的,对于高中生完整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是不利的. 我们可以这样考虑,正是因为高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以及高中学生思维的抽象与形象并行性,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还是不能完全脱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这就意味着要将数学知识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当中,使得生成的数学知识生长得更为有力.
[?] 新知学习中的数学植根生活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看似抽象的知识如果通过形象化的处理,则可以让它们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以“函数的单调性”教学为例,这一知识是学生原有函数知识的进一步延续与深化,又为后面不同类型的函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但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学生在理解单调性的时候,多多少少总会存在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如果不及时化解,将对后面知识的学习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据此,我们设计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首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生活中与单调性相关的实例其实不少,因此生活化情境策略有两个方向:一是先举出与单调性相关的例子,让学生于其中分析综合出单调性的存在,并进行理解;二是先简述单调性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相关的例子. 这两种方向分别适用于数学基础不同、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具体如何选择,那要看学生的实际. 笔者选择的是第一种方式,在讲台上笔者演示了绳波的传播(由于其与物理有一定的相关,因此更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是物理的工具的理解),通过对绳波的观察,学生感知到了其中的“起伏”,于是再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其他有起伏的例子,学生举出了水波等,还有学生说自己的考试成绩有“起伏”,这也为他们理解单调性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其次,设计生活化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生活化的过程,是指在新知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载体是生活化的内容,但最终生成的肯定仍然是数学知识. 这一过程是从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始的: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有没有这样的起伏图象呢?学生自然根据近期所学的函数知识想到了函数图象,由于一次函数图象没有起伏性,而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就有了这种起伏性,因此出现在了学生的答案当中. 随后,笔者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这两者的图象,学生在画出了二次函数图象(其中有学生的合作过程,因为有极少数学生忘记了,这个过程对他们而言其实起到了复习的作用)之后,有眼尖的学生发现了其中的起伏――开口向上时,首先减小,后来变大;而暂时未发现的学生的思维则处于一种激烈状态,他们迫切想知道但偏偏又不知道.怎么办?还是结合刚刚情境创设中的学习过程进行对比,将抛物线看做波形中的一段即可.
再次,概念提升中的生活化. 由于初中阶段对此知识有所学习,因此高中阶段本知识的学习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深化与提升. 高中阶段的单调性描述往往是这样的: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变量x1和x2,当x1
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对认识单调递增、单调递减以及后面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单调性就显得比较简单了.
[?] 高考复习中的数学植根生活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考复习中生活化的策略也是必需的. 因此虽然说进入了高考复习阶段,学生的知识已经全部学完了. 但这个时候如果还用原来的方式进行教学的话,那学生还只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如果改为生活化的策略,这些知识就会以另一个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反而有利于他们建构完善知识体系.
以“数列”知识的复习为例,本章知识主要包括通项、前n项和以及等差、等比两种典型的数列. 由于遗忘等原因,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追求以最快的速度帮学生重现并加固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生最熟悉的情境帮学生建立数列知识的原型,笔者选择了这样的策略:让学生到黑板上用小圆圈分别表示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这一过程既是数学的,又是生活的,学生在黑板上成功表示出相应的数列过程中,下面的学生也参与了思考(因为情境不同,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他学生就不处于观望状态),从而较好地奠定了这两个基础.再如数列复习过程中,有一类很重要的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形,也是很好的生活化复习的机会,如有这样的基本题:“某城市2011年末汽车保有量为30万辆,预计此后每年报废上一年保有量的6%.假设每年新增汽车数量相同,为确保该城市汽车保有量不超过60万辆,则每年新增汽车不能超过多少辆?”笔者将此题进行了另一种改造,将城市改为我们自己的学校,将汽车改为学生,将报废改为招生与毕业生之差,要算的是为了控制学校总人数不超过多少,则每年招生新增人数不能超过多少. 事实证明,这样的例子如果数据设计得当,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自发地将其中的一些数据确定为首项,在对实际问题的考虑中会想办法去建立通项……于是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数学过程,我们认为这对学生的知识复习是有着更大的作用的.
高考复习是紧张的,但紧张不能不顾学生的认知实际,在紧凑的数学知识堆砌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适时插入一些生活化的过程(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课堂上的一个片段),将会提高整个复习的效率. 在高考复习中,我们常常看到一种现象,那就是学生在经历了大量的习题训练之后,仍然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一些常规题目稍微一变,学生就会遇到解决上的困难. 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正是出在高考复习当中忽略了知识体系的构建其实是需要形象思维作为支撑,因此学生尽管重复训练却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非得在数学知识密切联系生活的思路上下工夫.
[?] 生活何以为高中数学教学植根
植根是一门技术活儿!也就是说,不是将生活引入课堂数学知识就能生根,关键是对生活的数学化改造,以及数学课堂上将生活知识数学化的过程. 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状态,一个发生在数学教学之前,一个发生在数学教学之时. 数学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寻找与数学知识相联系的生活素材,然后去掉它们的蔓枝,修剪成符合数学教学需要的素材,以用于情境创设或新知学习;数学教学之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问与答,确定由生活到数学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只有经历精心设计的过程,学生才会在由生活到数学的途径中走得更为顺利.
篇3
片段教学,即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段,它是局部的,通常是虚拟的,其功用在于教研或评价.执教者可以通过完成指定的片段教学任务,展现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能力和教学思想;评教者则可以通过小中寓大的片段教学以点观面,以小见大,进行教学评价.
本次大赛的片段教学,初中部进行的是人教版平面几何《正方形》例题“正方形的对角线将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教学,高中部进行的是人教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内容与例题1的教学,参赛教师均能在限定的15分钟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从整体上看,他们在基本功和教学技能上均有正常的表现或良好的发挥,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知识目标明确.能准确把握片段教学的知识目标,并能在这个局部目标中贯穿整课或章节整体教学的知识目标,对片段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有正确认识.
二、学情预定合理.能对学情即对学生知识基础和当前的学习困难问题进行合理预定,教学过程中能选定一个角度切入主题,注重重点知识的教学和难点知识的突破,采取的对策有助于学生克服数学理解障碍.
三、教学方法追求新理念.大部分教师都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引导方法,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鼓励和倡导.
四、教学过程步骤完整.对片段教学过程有整体设想,导入、转换与总结等步骤完整,节奏感强.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问答有设计有内容,显得较为充实.
五、例题讲评符合学科特点.对例题教学的训练目标明确,能简练准确地阐述问题,能以简明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有条理的讲解,同时或简洁精要或全面细致地将内容以板书形式呈现.部分教师采用的“小步快走”的策略使讲解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关注到全体学生的能力形成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六、教学情境虚拟较为自然.教师备课时对可能发生在实际课堂上的学生发言和师生交流的正常情况进行了预设,教学中用以虚拟的语言和行为较为逼真自然,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课堂.
就各个选手临场表现而言,虽可说是各有特点,但仍存在层次差异,某些选手在语言、板书、作图、课题引入、内容讲授、教学方法运用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揭示、总结等各方面都有较好表现,获得了很高的综合评价分值.例如,高中部第16号选手进场时即快速使用粉笔与小线索做了一个画圆的小工具,从板书水平看,他完全有能力徒手画圆,但是,使用教具却体现了作图的规范性与数学的严谨性,版面更美观,学生更易认知接受.片段教学中,他利用教材的航线与台风会不会相交的问题引入教学,在提问后假借学生之口说出:从平面几何方向看,只要判断圆心距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接着,他指出用几何方法求圆心距有一定困难,并启发学生尝试从代数方向考虑,应用学过的直线与圆的方程处理问题,同时他还以漂亮规整的板书给出了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之间的转换关系.在例题教学过程中,他以感性动听的语言不疾不徐地阐明题意,给出解题过程:先将圆方程进行配方,指出圆心、半径,算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判断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有两个公共点,再通过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解方程组得到交点坐标.之后,他指出先几何后代数的方法就本题而言是多此一举,鼓励学生改进方法,争取一步到位.最后,通过总结让学生知道,只要联立方程获得两个交点坐标即可说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有别于其它许多选手的地方是,第16号选手在解完题后对解题方法进行了很好的回顾与反思,细致说明了方法适用的场合,部分揭示了寓含于解题过程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提出适当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我们必须进一步思考片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对日常数学课堂教学和大赛片段教学进行共性分析后,感想数学教育应有之义,谨于本文提出以下三个教学主张供同行参考。
一、将兴趣作为数学学科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更喜欢数学
不言而喻,最有成效的数学学习与研究活动源于个人的专心致志与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使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的内驱力则主要来自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以持久而专一的兴趣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由于数学教材有时因各种原因难以充分关注到学生进行数学研究与学习的兴趣,在教材正常篇幅之内无法渗透更多有审美情趣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研习兴趣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拓展与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让数学课堂脱离单纯的知识传授、解题训练的枯燥状态而回归到更有教育意蕴的审美与文化的层面.
比如在初中部的片段教学中,教师应力图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启发学生数学研习兴趣和爱好,利用平面几何在美学特征上的特殊优势进行教材的个性化处理.如果学情允许,应当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写出已知、求证与证明,接着可以选用以下几种或更多的个性化处理方案:(1)指出正方形是正多边形的一种,将例题结论适当改造后向其它正多边形推广,容易得到一个关于正多边形的统一性质.推广是进行数学发现的基本方法之一,而统一性则是数学美的重要体现;(2)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分割成四个等腰三角形有多少种方案的问题,通过启发可以获得以下方案图1~4,这样的处理加深了学生对正方形和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让学生在观赏漂亮的几何图形的同时也丰富了几何的想象力;(3)正方形对角线是两条过中心的互相垂直平分的线段,若将两对角线同时绕中心旋转一个角度,可得到图5.隐去两对角线后再顺次连接四个交点,得到的图6恰好就是教材紧接给出的例2图形.使用隐去图6小正方形的两对角线后得到的图7,可以最简捷地获得勾股定理的证法,它比图8的赵爽弦图更易于构造和计算.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正是如何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问题.数学美体现于数学理论结构的精致、统一和简洁,其独特性让许多精彩的数学在大众广泛传播,孕育了经久不衰的数学文化.数学课堂上,许多时候都能以基于数学美的数学文化育人,这也是数学课激发学习兴趣的最重要途径.
二、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数学变得更易于理解
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各领域间的合作日益加强,这种背景下社会迫切需求的是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这类人才的造就需要有自主思考、终身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环境,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摆脱以往那种单一的传授模式,引入并开展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学科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理念,使课堂教学方式趋于多样化,更为灵活更富有实效.
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教材、要求和进度等方面的统一化.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开展,但不利于自主学习方式的开展,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也会经常脱节.我们当前在高中进行的数学教学的现实是,为了高考备考,许多学校都腾出一年的时间用以备考复习,将知识内容的教学时间压缩至两年,这种情况下,无论在教学中进行合作探究还是自主学习都会在时间方面受到限囿,因为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以宽裕的学习时间为前提的.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所学,自学和听授在知识接受方面要比探究更有效益,但探究虽于知识增多无益,却能让人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其对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作用更是自学和听授两种方式所无可比拟的.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满足了精神世界最内在的需求,而且在思考探究中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就可以克服数学知识难以理解的障碍.
摆脱了单一传授模式的数学课堂,知识经验往往是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在多方互动的场合下,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教学情境需要多重预设,教师必须根据课堂上诸多不确定的因素,随时调整引导方式,教学方式必须更为灵活更多样化,而教学复杂程度与创造性质也会随之增强.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数学知识背景,不仅要明了高中数学的历史背景、学科地位与作用,精通基础理论知识,熟悉高中数学知识内部的系统结构,还要对高中数学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思想方法、人文观点、辩证规律、美学内涵有自己的体会;不仅有学为人师的数学科学与数学文化素质,具备与高中数学知识有关的高一级数学知识,还应该不断丰富个人的数学探究经验与数学发现经历,能以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敏锐捕捉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学生、老师尽展才华的课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扩充数学知识储备,为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引导启发学生.
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特点,倡导创新,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更多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在教材的处理上,可以更多地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挖掘,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地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机会,以直观化和具体化的策略破解数学学科的抽象疑难,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归纳、学会类比、学会猜想,让数学变得更易于理解……
三、全面培养数学能力引导领悟数学思想智慧,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
由于高考的导向和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的影响,中学数学教学仍以大题量的强度训练为主要特征,数学能力通常被错误地等同于解题能力.解题能力只是数学能力的一个部分,大多时候它指的是一种在已知了结论后的求解的运算和证明的逻辑能力,而新课程理念倡导培养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则更多地与数学发现能力有关,数学发现经常是在未知结论的情况下进行的,探求结论所需要的观察、试验、归纳、类比和猜想等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品质则很难在解题教学过程中进行培养.我国初、高中数学教学大纲都明确指出,数学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大纲对思维能力的阐述较为准确、科学,这种能力不能在解题教学中得到完整培养,却可以在数学知识再发现的教学中得到很好弥补.例如,在高中部片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展示(虚拟)“轮船航线与台风问题”、“太阳从海平面升起”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影像,再让学生通过几何画板进行观察并回忆已学知识,从几何特征上归纳出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所需要的量.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三种位置关系下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所发生的改变,由改变情况联想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问题,通过类比即可将学习过的直线和圆的方程用以判断位置关系.
在全面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系统整体直觉能力,注重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基本思想方法.通常,我们会为了解题为了高考将知识割裂为许多孤立的知识点,极其关注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数学整体的把握,忽视了对数学思想的概括和数学智慧的领悟.数学思想是概括了大量数学事实与理论后产生的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本质认识,它随着概括程度的不断深入而变化、发展,是关于数学方法的哲学.在中学数学中,思想方法繁多,但大都蕴含了转化这一根本思想,都有着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策略倾向.对数学思维方法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后,对某一数学理论知识有了整体掌握,能迅速、灵活、正确地处理问题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这样的能力不妨称之为数学的思想智慧,它意味着以最佳方式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数学研习中,思维是全景式的,它集中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多样性,从而体现了人的思想与智慧,因此数学的思想智慧蕴含在数学思维之中.在数学课堂上,数学的思想智慧可以渗透到数学思维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在高中部的片段教学时,适时揭示融于知识与技能中的丰富的思想方法(有坐标化、数形结合、等价转换、方程、算法和对应等),一样可以提升教的品位提高学的兴趣,在例题(已知直线l:3x+y-6=0和圆心为C的圆x2+y2-2y-4=0,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它们的交点的坐标)的教学时,通过比较获得问题的最佳处理方案,也是数学智慧的一次展示.
篇4
关键词:穿插;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设计, 恰到好处地“从中变” 或“从旁入”地“切”进一些与数学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有关的教学内容或活动片段, 以调动学生学习情绪,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延伸并深化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技巧称为穿插. 本文主要阐述穿插艺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两个原则.
[?] 适度性原则
穿插艺术不仅要注意做到时机恰到好处,数量恰到好处,同时也要把握穿插内容的深浅繁复,教学中要相机行事,把握分寸,适度而止.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因而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与整体设计,确定好穿插的时机,把握好穿插的时间,拿捏好穿插探究的深浅程度. 穿插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地以穿插为中心,天南海角,只会给学生以粗俗之感,反而陷入喧宾夺主的误区. 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服从于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的内在节奏吻合,抓住时机适量穿插. 要做到“增加一道例题则太多,减少一道例题则太少”的境地.如果不能认识到穿插的配角角色,把握好穿插的量,则不仅不能使原来的教学锦上添花,反而会导致教学内容“杂草丛生”,导致教学没有明确的主线.
1. 转移穿插
临近高考,学生容易情绪低落,这时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调整,或者改变语气、语调,或者来个幽默,或者穿插一个活动,让学生尽快恢复注意,集中精力. 再如每到春末或者夏初,学生容易在课堂上恹恹欲睡,如果教师呵斥或挖苦讽刺,不但会伤害其自尊心,还会影响自己和其他学生情绪,这时教师可模仿他们的样子,一边坐得端端正正的,一边总是拼命地挣扎着抬眼皮,想睁开却不听使唤. 一阵哄堂大笑驱散了学生的睡意,也打破了课堂上“死气沉沉“的尴尬局面. 比如课前两三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轻音乐,从而缓解学生连续上课的疲劳以及紧张感. 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穿插一些情景和画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拓展穿插
拓展穿插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扩大知识视野,提升能力,穿插一些与其相关的内容,使学生由此及彼地产生联想,加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讲圆锥曲线的方程和性质后,可以稍微拓展一下椭圆的光学性质.动画演示发现,经过椭圆一个焦点的光线经过椭圆反射以后,反射光线经过椭圆的另一个焦点,请学生猜想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光线性质并演示验证.
3. 趣味穿插
如苏教版选修3-1教材中涉及了多个数学史的内容,主要有起源于河谷的数学文明、演绎数学的诞生与古希腊数学、中国古代数学的瑰宝、巨人的杰作微积分的产生、近代数学两巨星、研究偶然事件的数学、当代中国数学家剪影,巧妙的穿插可以引起学生对数学分支、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产生与发展的关注,认识其所蕴涵的数学思想,了解数学家们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例如,有一次市级公开课中,课题是几何概型,教师选取了这样一个例题:“取一个边长为2a的正方形及其内切圆,随机地向正方形内丢一粒豆子,求豆子落入圆内的概率”,例题的解答如下:
“记‘豆子落入圆内’为事件A,由于是随机地丢豆子,故认为豆子落入正方形内任一点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可将边长为2a的正方形看做区域D,其内切圆为区域d,P(A)===. 答:豆子落入圆内的概率为.” 教师在讲完例题以后,适当总结,然后穿插了怎样根据概率来计算π的近似值. 可以一方面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同时结合刚才例题的答案近似得出π的值. 实例能让学生在感受数学源自生活的同时,体会已有知识不足以解决新问题的“窘迫”,从而产生内源性的驱动力,极力参与到概念的构建、形成、巩固和应用等环节中,提高主体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
[?] 适时性原则
穿插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来使用. 在需要的时候有的放矢的穿插,才能使穿插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具体按照穿插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
1. 导入时穿插
比如,上课前,学生刚从课间十分钟的嬉闹中走进课堂,其注意力尚未立即转移到课堂中,因此,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这时可采用“故事吸引法”.在讲“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节时,为了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让学生熟悉它的知识背景,初步感受对数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又一重要数学模型,可以采用故事穿插:一九七二年,马王堆考古发现震惊世界,专家发掘西汉辛追遗尸时,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仍有弹性,关节还可以活动,骨质比现在六十岁的正常人还好,是世界上发现的首例历史悠久的湿尸. 大家知道,世界发现的不腐之尸都是在干燥的环境风干而成,譬如沙漠环境,这类干尸虽然肌肤未腐,是因为干燥不利细菌繁殖,但关节和一般人死后一样,是僵硬的,而马王堆辛追夫人却是在湿润的环境中保存两千多年,而且关节可以活动. 人们最关注有两个问题,第一:怎么鉴定尸体的年份?第二:是什么环境使尸体未腐?其中第一个问题与数学有关. 在长沙马王堆“沉睡”近2200年的古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日前奇迹般地“复活”了.
那么,考古学家是怎么计算出古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沉睡”近2200年?上面已经知道考古学家是通过提取尸体的残留物碳14的残留量p,利用t=log5730p估算尸体出土的年代,不难发现:对每一个碳14的含量的取值,通过这个对应关系,生物死亡年数t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从而t是p的函数. 这样处理,对数函数显得不抽象,学生容易接受,降低了新课教学的起点,也增加了趣味性.
2. 授课时穿插
如在教高中苏教版选修1-2“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节时,两个学生可以借助笔和一条不能伸缩的线画出椭圆.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定性”地画出椭圆,再通过坐标法“定量”的描述椭圆,使之从感性到理性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得出方程;在探究立体几何时,适时穿插flas,可以使学生对空间图形更加形象化,容易接受、理解;又比如在研究函数图象与性质时,利用几何画板现场制作函数图象,研究其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变化关系,以及函数中各系数对函数图象的影响,这样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对知识的掌握变得更为轻松.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大约是30分钟. 学生在课堂上肯定有分散注意力的时候,课堂上,有些学生会利用教师没注意的间隙,在那里发呆,有些时候是一个人在玩手机等,有些时候是两个人在桌子底下搞窃窃私语. 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机穿插一句巧妙的“题外话”,能活跃课堂气氛,拉回学生的注意力, 减轻学生的疲劳,提高教学效率. 如笔者在讲双曲线的渐进线的时候,有两个学生歪歪斜斜地坐在下面谈笑风生,可能是觉得自己都会了吧. 于是笔者面带微笑插入:你们俩一个是对称轴,一个是渐进线,你看,越来越靠近了!其他学生都笑了,那两个学生也很不好意思了,接下来的课堂上这两个学生一直认真听讲,其他学生也借此机会放松了一下,都更有精神了.
3. 总结时穿插
篇5
【关键词】函数教学 用教材教 体会
引言
函数是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知识,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函数的思想实用性强、应用广泛,渗透到高中课程的许多章节。老教材编写的函数部分,大多是直接介绍概念,再给出具体例子、特殊函数让学生学习,导致许多老师都采用的是“教教材”的教学方式,学生大多是先接受了课本给的概念再来研究具体的问题,而新教材编写对此做了较大的改变,先介绍一些具体的函数让学生观察,通过研究共性,再归纳出一般概念。那么针对新教材如何把握好函数教学呢?结合教学实践,我浅谈两点体会。
一、体会编者精辟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编写,重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真正体现新课程效能理念
例如1.2.1函数概念一节中,编者给出三个实例,(1)炮弹距地面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2)近几十年来,大气臭氧空洞面积S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象。(3)国际上常用的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高低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表。教学中,我三次用这组引例,让学生仔细观察,充分思考、理解归纳知识。
(一)以此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1.2.1函数定义的教学中,我利用这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量与量的变化关系,许多学生在多元化问题情境中,兴趣大增,积极主动地给出自己的看法,很快便理解了函数的定义。
(二)旧题回顾,归纳方法
在1.2.2函数的表示一节,它为函数的表示提供了非常直接的素材,让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问题,结合初中学习表示函数的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变得显而易见,而且学生刚刚才学习过这组例子,还十分熟悉,为课堂节省了不少时间。
(三)适当变题,产生认知冲突,帮助学生冲出思维模糊区
引申:用图象法来表示时间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
一开始,学生不知道该怎么研究函数表示的区别,作图也存在一定困难,我适当给出指导,等学生作出图象添上辅助线后,让他们用图形感知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学生很快讲出了两种函数表示方法的区别,仅仅花了不到五分钟时间,显然,如果比较的是两个不同的例题,很可能因为对问题表象感知不足而对两种方法的优劣难说清楚,若另举一不熟悉实际例子,让学生读题都要花上好几分钟,将大大降低课堂效率。
二、巧用众所周知的生活实例,突出函数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独特魅力
1.3.1单调性及最值一节教学过程中,最值的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怎样理解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定义,教材安排:通过观察图1.3.2(2)(函数的图象)来发现理解最小值定义,再作图比较得到最大值的定义,抽查学生学习效果时发现,将书本翻回当页、结合图象阅读的学生大部分能看懂,而一些偷懒的学生抱着最值的定义读了几遍也读不懂其中的含义。可见图形对学生理解函数最值概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在最值概念讲完后这样设计教学:
【师】:上午8:00-14:00,气温变化呈什么规律,下午14:00-24:00呢?
【生】:由图可知:从8:00-14:00气温随时间增大而升高,14:00-24:00随时间增大而降低。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8:00-11:00何时气温最低?何时气温最高?
【生】:由气温从8:00-11:00不断上升,所8:00气温最低,11:00气温最高。
【师】:那么从8:00-24:00,气温什么时候最高,为什么?
【生】:在14:00气温最高,因为从气温从升高到降低,在14:00必定出现一个最大值。
【师】:那么我们怎样来求函数的最值呢?
结合上面的认知,学生总结归纳:先尝试作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再求出最值。接下来再让学生解例3、例4,并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作图、用图。学生很快便掌握了求最值的基本方法。
由此可见:
第一,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让学生通过生活去探究发现数学规律并形成思维过程,比教师拼命灌输知识要精彩得多。
第二,在函数教学中,结合图形来处理概念,更容易使学生产生直观感觉,真正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数形结合的方法作为数学学科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数形结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善于把问题加以转化来洞察事物的本质,描示出被掩盖的某些特征。因此,在函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将数形结合渗透到教学当中,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数学天空。
篇6
Liu Jing
(渭南师范学院,渭南 714000)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 “数学教学论”对中小学数学教师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师数学教学论课程存在的问题、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案例实践教学的建议。
Abstract: Mathematics Pedagogy is characterized by teacher cultivation, which 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Pedagogy, the paper discusses its curriculum position and design, putting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数学教学论 课程
Key words: Normal University;Mathematics Pedagogy;curriculu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191-01
0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呼声不断高涨,不少“师范学院”摘除了“师范”的称谓以吸引生源,出现师范特色弱化的现象,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转型变革。然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高等师院院校仍是培养教师的主体。因此,在寻求自身有效发展的同时,注重突显原有的师范教育优势是师范类院校赖以生存的基础。
1“数学教学论”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数学教学论”是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教育的相关理论、掌握数学教学技能、熟悉数学教材编写与逻辑体系,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做准备。师范院校在学科教学论课程上有着非师范院校难以比拟的优势,如师资力量和教材资源储备方面。然而,高师院校中不同程度的课程定位迷失,使得“数学教学论”难以摆脱尴尬困境。其课程弱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教材内容陈旧。现今12年基础教育已发生重大变化,数学教学论所举案例缺乏时代性。虽然部分繁难内容已经弱化,但是在课本中仍着重强调,与中小学数学教学脱节。二、数学教学论没有形成独特的学术风格,大部分以普通教育学理论为主。过多的文字陈述使学生认为数学教学论与一般教学论课程无太多区别,游离于“教育学”、“心理学”之间。三、学时不足。据调查,一般占师范院校总课时量的8%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5%左右。因此,数学教学论课程改革是不容缓。
2“数学教学论”课程的设计思路
重视“数学教学论”课程建设,是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对师资培养的要求,既有助于强化师范专业优势,又增强毕业生的有效就业竞争力。
2.1 课程定位关于“数学教学论”的课程定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该课程应偏重理论,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师范生的数学教育理论素养。另一种则偏重实践,认为合格教师必须具备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教学技能。通过研究表明,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学实践性知识,包括教育信念、自我认知、对学生的知识、教学策略性知识与批判反思知识。因此,“数学教学论”逐渐代替了“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由以往的注重“教材教法”转变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此可见,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化的本质,也是通向教师教育的有效途径。数学教学论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2.2 课程内容设计“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入理解数学课程改革的动因、基本理念、全日制及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对从事数学教学的兴趣。“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确立应考虑结合典型案例呈现教学理论,突出数学学科特点。传统教科书中理论过于泛化,有些教材只注重面面俱到地描述教育学一般原理而脱离实际课堂。因此,现有教材内容应精选反映数学学科特点的数学教育理论,配以教学范例加以呈现,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找到支持数学课程改革和优秀教学案例的理论,增进学生对数学教育教学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和体验。“数学教学论”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可分为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内外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简介。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课程改革的沿革和趋势;第二部分是数学教育学基本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讲授该内容的目的在于将教改成果以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提高学生理解数学教育过程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数学教学原则时,将案例材料用PPT展示给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以供思考:“关于数学教学原则有哪些阐述?为什么数学教学原则的阐述各有不同?案例片段中遵循了哪些数学教学原则?”。提问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案例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法;第三部分是数学学习心理、数学思维发展、数学教学方法数学课堂技能。通过数学教育经典理论、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组织、课堂教学观摩和教学研究等,增进学生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系统理解,加强创造性教学设计的能力,培养基本的数学教育研究能力;第四部分是数学文化与数学史。通过对数学文化、数学史的讲授,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是打上人类烙印的文明成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而不是单板的逻辑演绎体系,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2.3 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经研究表明,准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得到的经验对于今后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数学教学论”课程应充分运用课外实践、微格教学等手段开展教学实习、说课等活动。上述实践环节的内容包括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观摩与评析、教学技能演练。例如,在“教学模式与数学教学方法”这部分中,教材中选用了5个案例。比如:弗赖登塔尔“巨大的手”和“平行四边形教学”等。“教学设计”这部分则选用了7个案例,如“一节拖堂的公开课”、“同一个教学内容的不同命运”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选用了5个案例,如“为什么扣两分”、“一次意外的导入”等。通过上述案例引导学生体悟案例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甚至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使学生形成自身的教学实践性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林全.高师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1,(5):88-90.
篇7
“问题导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保留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能够亲身参与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以笔者的一节区级研究课“向量的数量积”中的一些片段,来阐述“问题导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一、 教学过程简述
1.情境引入:我们学习了向量的加法、减法乘法三种运算.
若a=(x1,y1),b=(x2,y2),则,a+b=(x1+x2,y1+y2),
a-b=( x1-x2, y1-y2),λa=(λx1, λy1)
问题1:那么向量与向量能否相乘呢?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给出了两个想法:一种想法是向量与向量可以进行乘法运算,理由是在物理学习中有相似的问题出现,比如功的计算;还有一种想法是向量间乘积运算应该如何定义,它和两个实数间的乘积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这时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的以上两种想法,并提示学生对物理中的功的运算的相关公式进行回顾和探究)
2. 学生活动
我们知道,如果力F在位移s方向上的夹角为θ,那么F所做的功W应为
W=|F||s|cosθ
问题2:如果把W看成两个向量F与s的某种运算结果,那么这个结果是数量还是向量?
问题3:W这个数量与哪些量有关呢?
(问题13设计意图:以上三个小问题的设计层层逼近所研究问题的核心,问题1的设置其意图是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向量的相关运算,并让学生将向量的运算与数的运算进行类比,让学生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猜想和自主探究能力;问题2,3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对相关物理知识的回顾,通过类比,进而进一步思考“做功运算”可以一般成“向量数量积”的代数运算?从而大胆猜想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3. 数学理论: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与b,它们的夹角是θ,则数量|a||b|cosθ叫a与b的数量积,记作a•b,即a•b=|a||b|cosθ.并规定0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为0.
问题4:两个非零向量a和b夹角θ的取值范围可以定义为多少?与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一致吗?
(学生通过画图尝试发现夹角可以取到[0,π]内的任意一个角,其中0和π恰好是向量共线时的两种特殊情况;而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0,π))
教师:好,大家都能善于观察,而且结论正确,希望大家在解决相关问题时要加以区别.
问题5: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同实数积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后得出结论: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实数,不是向量;而实数与向量的乘积仍然是一个向量,并且它和原向量共线)
(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思考:数量积一定是一个正数吗?)
学生:不一定.当θ∈0,π2时:cosθ>0,则a•b>0;当θ∈π2,π时:cosθ
问题6: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有哪些性质,你能自己小结吗?
(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演算与讨论后,学生得出了以下结论:设a、b为两个非零向量,若ab,则a•b=0(反之亦成立);cosθ=a•b|a||b|可以用来计算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大小;当a与b同向时,a•b=|a||b|;当a与b反向时,a•b=-|a||b|)
(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的结论,并加以适当补充:若将a或b特殊化以后会有哪些特殊的结论呢?)
(一名学生迅速给出解答:设a、b为两个非零向量,e是与b同向的单位向量,则e•a=a•e=|a|cosθ)
(另一名学生补充:若b=a,则有a•a=|a|2)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及时作出点评和小结,同时将相关结论投影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和思考)
(问题4―6设计意图:第二组问题的设置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尝试―观察―发现―归纳―反思―抽象概括,最终“发现”了数学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交流合作,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实现了对知识的再创造,同时也实现了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以后,学生能更加加深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同时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尤其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二、 教学过程解析
本节课的主旨在于体现“问题导学”模式在概念新授课中的作用.如果本节课一开始就直接由一个具体实例引出本节课的概念《向量的数量积》,教师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逐一的讲解,学生也有一定的参与活动.这样学生虽然“学会”了一些知识,但是对概念的产生过程还是比较模糊的,尽管学生也会使用相关概念和公式解决问题,但那仅仅是“依葫芦画瓢”,没有真正领会概念的实质.在该段概念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两个问题串引导学生由具体实例(物理学中有关功的计算问题)出发,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以学生“学习”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本节课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体会到了“学习”的方法.实施“问题导学”,促进教师由“传授”转换为“导”,学生由“听受”转换为“学”,将以“教”为重心转换为以“学”为重心,这是“问题导学”的核心.
本节课中,问题1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熟悉的“旧”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将旧问题引入到新问题上来,同时促使学生进行新旧知识联想,类比,发现,以提高学生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4―6的设置是本节课的关键,其中问题6设置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了解了向量数量积概念的基础上,自己去探究向量数量积概念背后所隐藏的相关性质.通过学生自己讨论探究和教师适当点拨这样的一个互动的探究过程,不仅让知识的呈现更自然,更有效;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去体会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挖掘过程的理解,以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进行概念学习时,里面渗透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只有亲身参与这样的过程,他才能对这些思想方法有重新的认识和感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数学的思想和意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这才是数学教学更高目标的追求.
三、 教学心得体会
在本文所给的案例以及相关解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 “问题导学”的几点感悟: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笔者对问题导学有几点特别深的感受.“问题导学”模式有三个核心要素:“问题”“导”“学”,它以问题为载体,以教师导为主线,以学生之学为目的.我认为问题的设置在这种模式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首先问题设置要注意从教学实际出发,按照教学情境的需要和学生实际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问题;其次问题设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新授课上,学生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很多疑问.比如说:为什么要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它和前面知识的学习有何联系?学了它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等等.本节课一开始是对向量相关运算的回顾,由此再引入向量数量积的学习,从教学效果来看,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最后问题的设置还应注意环环相扣,”一针见血”.一节课上,教师可能会设置多个问题,怎么把这些问题有效的联系起来,形成科学、合理、实用、艺术化的设计意图,对有序的实施各个教学环节,保证教学能达到既定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问题的设置要简短、明确、直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要处理好教学中“收”和“放”的关系:新课标特别指出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指多种学习过程的经历,其中明确规定了以“经历”“体验”“探索”为标志的过程性目标.也就是要让学生自己亲身参与到整个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从而建构自己的数学.在本案例中,笔者设置了两个问题串,让学生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并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积极思考,交流合作,教师只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自己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实现了知识的“再生”.通过本节课,笔者认为学生不仅做到了“学会”,而且做到了“会学”.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数学能力.当然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学会“放”,而且也要能“收”.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或会走一些弯路.这时,教师要能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在恰当的时机要进行一些适当的点拨,有时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归纳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探究过程更有序,课堂更有效.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提问;学困生;唤醒;思维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在数学教学设计中,特别要优化问题设计,实行有效提问,唤醒学生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趣味提问,唤醒学困生的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设计精彩有趣的问题,创造愉悦的情境,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让纯粹的数学问题变得富有生活情趣,往往能神奇地调动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那么学困生就会专注地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
案例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情境引入。
一位教师在讲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对学生说:“同学们,我愿意在一个月(按30天算)内每天给你们1000元,但在这个月内,你们必须:第一天给我回扣1分钱,第二天给我回扣2分钱,第三天给我回扣4分钱……即后一天回扣的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你们愿不愿意?”此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么“诱人”的条件到底有没有陷阱?只有算出“收”“支”对比,才能回答愿与不愿。“支”就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问题,如何求出这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呢?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出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及求和公式了。
二、铺垫设问,唤醒学困生进入“最近发展区”
学困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基础薄弱,接受知识的能力比其他学生慢一些,所以对于一些抽象程度较高、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学困生不易一下子理解,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计分“台阶”提问,用思维跨度合理的“问题链”,层层铺垫,为学困生架设从已知通向未知的阶梯。
案例2:复数概念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已经历过的数集扩充有哪几次事实?
生:正整数、自然数、非负有理数、有理数、实数。
师:上述数集扩充的原因是什么?
生:实际问题的需要使得在已有的数集内有些运算无法进行。
师:数集的扩充过程体现了哪些规律?
生1:每次扩充都增加规定了新元素。
生2:在原数集内成立的运算规律,在数集扩充后的更大范围内仍然成立。
生3:扩充后的新数集里能解决原数集不能解决的问题。
师:哪个同学可以将上述几个同学的理解作一个概括?
生:由于实际问题的需要使得在已有的数集内有些运算无法进行,为此对数集必须进行扩充。在扩充过程中体现了如下规律:①每次扩充都增加规定了新元素;②在原数集内成立的运算规律,在数集扩充后的更大范围内仍然成立;③扩充后的新数集里能解决原数集不能解决的问题。
师:负数不能开平方的事实说明实数集不够完善,因而提出将实数集扩充为一个更为完整的数集的必要性。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了上述准备后,教师提出问题)
师:借鉴上述规律,为了扩充实数集,引入新元素i,并作出两条规定。(略)
以上采用铺垫设问,唤醒学困生进入“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对i的引入不会感到疑惑,对复数集概念的建立也不会觉得突然。
三、变式提问,唤醒学困生的创造思维
学困生的思维往往比较呆板,很多时候他们只会简单地通过模仿例子来运用定理定律,而当题目的条件发生变化时不懂得变通。故课堂上我们有必要经常把问题加以变化进行提问,这样能起到促进学困生思维发散的作用。
在例(习)题的设计中,教师针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数学问题,编拟变式题组进行专项训练,让学困生真正弄懂这些形同质异或形异质同题的解法,唤醒学困生的创造思维,以发挥变式题组的更大功效。
案例3: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设计。
一位数学教师在学习了基本不等式的公式后,设计这样的提问:
(1)当x>0时,函数y=x+■的最小值是什么?
(2)若x
(3)没有条件,就函数y=x+■有最值吗?为什么?
(4)函数y=sin2x+■最小值为2吗?为什么?
通过这样的变式提问训练后,可以有效加强学困生对基本不等式成立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的理解与掌握,使他们学会灵活正确地运用定理。
通过变式既可以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化,提升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也可以通过“似是而非”的设计,使学生在变与不变中体验思维的灵动。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变式问题,学困生的思维也同样可以灵活起来。
有意识地引导学困生从“变”的现象去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寻找“变”的规律,使学困生抓住问题的本质,逐步培养学困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增强应变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积极评价,唤醒学困生的积极学习情感
学困生往往缺乏自信,课堂上不敢轻易开口提问或回答提问,怕说错而引来嘲笑或批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给他们比其他学生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并要注重对他们回答的评价。
作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想到适合自己的解法,都是好解法,都应当给予尊重。笔者向学生提出,做数学题进行运算时,要达到三种境界:要会算――此第一境界;要少算――此第二境界;要不算――此第三境界。关爱每一个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努力发现其亮点,努力帮助他们认识和改进自己的缺点,以自己良好的德行去感染影响学生,做学困生的良师益友。学困生也会在比较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的算法的过程中,学会放弃,学会选择,这样学困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相应发展。数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允许学困生用自己的方式学数学”。
当学困生回答出错时,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并赞许他们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争取下次答好;当学困生圆满地回答问题后,要积极地给予表扬。课堂上我们口中的“非常棒”“没关系,动脑思考了就非常好”等简单的话语是对学困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励和关爱,而他们的学习信心也正是在这样爱的激励下重新树立起来的。精心设计、别出心裁的课堂提问能培养学困生的主体意识,能促进他们爱数学,学数学,学好数学。关注学困生,问“醒”学困生,我们在备课时要多为他们花点心思。
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数学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教学中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让提问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遨游,数学课堂因提问而精彩。
(本文属江苏省南通市“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数学教学中“唤醒”艺术的实践建构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吴佑华.有效变式:为课堂生成智慧溢彩[J].数学教学研究,2010(08).
篇9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氛围;语言学习;交流训练
对于喜欢数学的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是一种乐趣,数学交流是他们展示个人能力、获得自信与成就感的舞台;对于想学好数学的学生而言,数学交流可以拓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取长补短;对于学困生而言,数学交流使更多的同行者为自己指点迷津、授业解惑。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但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中缺乏师生、生生固定的交流载体,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数学交流的锻炼机会。由此,我们展开了旨在发展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实践研究。
一、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教学氛围
从本校教学调查与观察来看,与教师及同学关系良好的学生群体在数学交流与合作方面表现得更为活跃。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师有更多的学生提问,教学绩效也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为教学创造了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新课程要求“以人为本”。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实现数学交流的必由之路。
由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求教师做好如下几方面:第一,教师要为学生的发言营造良好气氛。譬如在学生本人和同学们为他们的数学学习而承担责任时给予支持,在数学交流中给予积极的评价。第二,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教学设计中必须要有教师缄默时间,师生、生生合作交流时间。强制规定教师连续讲解时间不超过5分钟,总发言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发言至少8分钟。第三,教师要善于组织与促发有意义的数学交流活动。教师发起的课堂讨论与数学交流应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观察的基础上。譬如投影有争议的解法、有独特性的解题方法以及普遍存在的典型错误等来促进有效的数学交流。
二、加强语言学习,扫清交流障碍
1.强调概念定理,咬文嚼字,体验严谨性
为了能使学生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用词准确、叙述精练、前后连贯、逻辑性强,避免用日常用语代替数学专门术语,也不要为了说话方便而以简略的形式代替完整的语句,结果遗漏了概念和定理的重要条件。对于重要条件和定理的讲述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设置疑问或是加以强调,让学生能更好领会数学语言的严谨。譬如:叙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用“线线垂直线面垂直”进行概括。学生通过这个简短的结论加以记忆会导致理解上的偏差,必须强调“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而且是相交的直线垂直”。我们还可结合学生小时候玩过的竹蜻蜓作为生活实例加深印象,教学效果显著。
2.重视数学符号,小题大做,体验深刻性
每个数学符号的形成都有其独特的背景与含义,抓住符号介绍的契机,揭示符号背后的背景与含义,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能加深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印象。正如第一个使用现代符号“=”的数学家雷科德所说:“再也没有别的东西比它们更相等了。”他的巧妙构思得到了公认,从而相等符号“=”沿用了下来。如平行符号“//”简单又形象,给人们抽象而丰富的想象,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线段各自向两方无限延长,它们永不相交,揭示了两条直线平行的本质。
将符号的起源及其应用情境向学生交代清楚,这其中既有联系实际、会意的表达方式,也有来自英语的变形表达,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符号和概念,加深对数学符号的印象,加速认知结构的建立。
3.狠抓图形语言,数形互变,体验科学性
利用图形交流具有简洁明了、言简意赅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在作图与识图上多花工夫,使学生利用图形交流成为可能。譬如:在作图上,同一个立体图形可以有不同的画法,至于采取哪一种画法,得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情况,在作图过程中不断分析有关线、面、角之间的关系,尽量使所画直观图有利于突出具体问题中要重点观察的那部分图形,并使之尽可能地有真实感。通过不同学生作品的对比,使学生自由评判与体会。生动鲜活的例子比教师的嘴巴更有说服力。
三、构建交流载体,组织数学交流
1.完善作业评价,发挥交流功效
②面批:挑选包括课代表在内的3个作业做得最好的学生以及作业很不理想的同学为面批对象。对优秀者的面批主要是肯定该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个人在数学学习中的成就感。同时也要转变被评价者的角色,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批改中来,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面批能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困惑,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减少问题的积累。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个人的关心,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③学生互批:教师与同学一起批改作业,遇到问题相互探讨,防止出现误判的情况发生。师生均对学生的作业给予若干正面的评价,提高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
(2)展示优秀作业,促进数学交流
我们通过黑板报、统一印刷、课堂上典型作业投影以及每周一次的作业本评分让数学作业本流动起来,为数学交流提供可
能,让交流成为常态。如此的操作能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情感上的认同,能刺激学生更加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通过学生的鼓励性评价和教师的推荐,用于展示的作业已经有了广泛的认同基础,作为典型的优秀作业展出可以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2.统一纠错模式,展开纠错交流
(1)养成纠错习惯,建立纠错档案
我们从部分同学相互借阅纠错本的情境中获得启发,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纠错中来,规范纠错本的模式,让纠错有更多的实质内容与思考,并在自我交流与生生交流中最大可能地发挥交流作用。纠错本包括:①记录错误信息;②指出错误之处;③设法纠正错误;④复习巩固知识。通过纠错本,不仅仅记录错题,给学生自我反思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使之成为数学交流的载体。
(2)利用纠错档案,扩大数学交流
我们要求学生定期翻阅自己的纠错本,相互查看别的同学的经典纠错案例,我们要求学生对其他同学的纠错本作出鼓励性的真诚的评价。通过纠错本的翻阅整理,形成考前的第一手资料,以达到纠错防错的目的。同学间的数学交流也在互帮互助的讨论、鼓励性评价中实实在在地展开了。如图1是学生纠错本中摘入的一页。我们尝试由学生自主挑选来自同学们纠错本中的典型错误组成试卷,用于日常教学的检测。实践发现,这种类型的试卷在提高纠错防错的意识的同时,也为学生做数学题目增添了动力,大多数同学看到自己的典型错误被采纳之后会格外的兴奋,也会加深对该错误的印象,提高纠错的积极性。现展示学生错题集中的一页以及由纠错本中的错题组成的试卷以及纠错(如图2):
3.设立数学随笔,创建交流渠道
数学课堂上有来不及问的、不好意思说的、没理解的内容,课余这些问题都去哪里了呢?学生是否会去思考,是否能问同学,是否能来问老师。现实是问老师的极少,问同学的更多停留在答案正确与否,自己能思考解决的有多少呢?于是,我们要增加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数学随笔的形式多样,目的不限。主要形式有:①提问。我们要求学生可以提问,但是不能只是提问,要分析自己的困惑所在,要说出与同学交流的尝试之后失败的原因,说出解决这一问题之后对自己的帮助。②反思。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本交流、自我交流过程中会遇到特别值得记录的反思性结论。譬如:反复性错误、解题失败的原因、讨论中的收获、交流出来的经验等等。③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观点不尽相同,为了能倾听学生的声音,应允许学生对课程的内容、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的合理性等各方面作出评价。④自由发表意见。学生可以在此阐述自己关注的或者渴望倾诉的问题,发泄自己的情绪。包括自己的成功、不足以及不满情绪。教师广泛地倾听学生的声音是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行为,是促进师生沟通交流的前提。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交流构建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加强交流训练,提供交流契机
1.“写”――专题写作锤炼语言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相对于说而言,书面表达有更加充足的时间用于理性思考,更为严谨。相对与随笔的自由,专题性的写作更有指向性,也能促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写是自我交流的一种体现,同时也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了信心与底气,为扮演教师角色作了铺垫。
(1)写专题
专题的写作难度较大,概括性强,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寸步难行。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尽量独立完成的同时,也允许学生参考书本、课外资料,甚至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获得相关材料。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允许学困生摘抄部分有价值的内容,但必须要求自己能看得懂、讲得出。
(2)晒专题
在教师的固定位置专门开辟一个专栏,我们把学生的专题写作进行张贴,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大家分享,精选那些优秀的数学写作复印给学生,形成更大范围的数学交流。学生的专题得到老师的推荐是对自己学习的充分肯定,能够在每位同学面前展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学习热情。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到数学交流过程中来,有利于形成更广泛的数学交流氛围。运作流程:
2.“说”――发掘课堂交流潜能
课堂本应是学习共同体交流数学思想的舞台,传统的数学课堂可以认为是教师的专场演出,学生没有机会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知识的掌握效果会大打折扣。新课程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新的导学案严格要求教师讲述时间不超过20分钟,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把握住课堂交流时机最为关键。具体做法有:
(1)创设情境,交流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和随心所欲的。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现呈现教学片段如下:
总结与反思:在椭圆的定义形成过程中,学生经历师生、生生、人机、生本交流及动手实践,让学生了解了椭圆形成的背景及条件,加速了概念的形成。“腰子蓝的底”最终由学生归结到两个半圆与一个长方形而告一段落,但这一意外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从直观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几何画板演示加深了对椭圆的动态特征的印象,板演作图过程是对书本知识的操作确认,从定点与定长的发现抓住了概念的核心。整个过程中学生的交流形式多样,每位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遗憾之处是绳子长度都是定死的,要是长度不等的话是否能引发更多的对比与思考。该过程探索时机比较长,需要教师紧凑的安排,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不然会影响教学进度。
(2)给予机会,交流于认知的冲突进行时
数学交流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欲望,它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的重要原因。设置疑问,让学生的认知与现有认知结构产生强烈的冲突,就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师范生;能力
作者简介:张凯(1977-),男,甘肃白银人,内江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四川 内江 641100)
项目基金:本文系内江师范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0NJS-6)、内江师范学院2011年“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XZY2011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23-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师眼里成为备课、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学生眼里信息技术是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的得力助手,在学校领导眼里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建地方院校培养的师范生大多数将走上基础教育岗位,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方式,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1]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影响着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关系到师范生教师专业发展。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新建地方院校596所(包括318所独立院校)。新建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成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满足地方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等重要任务。这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绝大部分由原来的师专和地方中专院校合并建设,学生的组成中师范生占了绝大多数,培养目标仍然是面向基础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未来的教学活动。下面以内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分析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新建地方院校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国内其他新建地方院校促进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应用了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知网以关键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检索,截至2012年4月共有64篇相关文献;以关键字“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检索,截至2012年4月共有22篇相关文献,通过对检索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从中筛选出47篇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的文献,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类总结,形成文献分析报告。其次,为了及时掌握新建地方院校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情况,“新课程背景下提升师范院校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组于2011年4月至11月对我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师范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课题组设计了《地方院校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问卷》,并随机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4份,回收率96%,回收的有效问卷137份,有效率95.1%。按照教育统计学的观点,本次调查结果有效。最后,在前期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紧紧围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策略对我校部分师范生进行了访谈。
二、新建地方院校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分析
1.师范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教学的认知态度与期望
认知态度:在分析调查数据后发现师范生对信息技术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丰富学习资源等方面的认可度很高。有115人(83.9%)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100人(73%)的学生认为丰富了教学手段,有108人(78.8%)的学生认为丰富了学习资源。同时,师范生认为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效果不大,分别为53人(38.7%)和59人(40.9%)。如图1所示。
期望: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和教学中的期望,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重视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的技能训练和有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案例学习。
2.师范生获取与处理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的掌握情况与期望
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主要是指用于教学、学习活动的各种优质的数字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资源以及其他数字化教学、学习资源。
在数字化资源的获取方面,调查数据表明,对于文本资源的获取方式,大部分同学使用键盘录入文字,只有13人(9.4%)能够熟练利用扫描仪扫描印刷资料,通过文字识别批量获取文本资源;有87人(63.5%)从来没有使用过语音录入和手写板书写方式获取文本资源。关于图形图像资源的获取,所有学生能够利用网站、手机、数码相机获取图片,但是很多同学对利用扫描仪、屏幕截图、光盘抓图等方式不熟悉。关于音频资源的获取,有129人(94.2%)能够熟练地下载音频文件或MP3歌曲,但仅有33人(22.4%)会电脑录音和实现磁带转录为数字声音,有42人(30.1%)能熟练地从影片中提取音频。关于视频资源的获取,有43人(30.2%)能够顺利从网上下载视频文件,57人(41.6%)能够从光盘上截取视频片段文件。其他资源方面,有103人(75.2%)能够从图书馆获取万方、期刊网、维普网、读书秀提供的论文资源。
在数字资源加工与处理方面,有61人(44.5%)可以使用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等软件进行图片的简单处理,有128人(93.4%)认为自己处理的图片效果不好,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尤其是图片融合、抠像、色彩处理等方面。音频资源方面,有17人(12.4%)能够处理音效效果。学生对音频的声音大小、去噪技术、特殊效果添加等方面的技术处理感到非常困难。视频资源方面,仅有10人(7.3%)能够利用剪辑软件合成视频文件,对下载后视频文件的剪辑、合成、添加字幕、添加视频特殊效果、视频格式转换等处理技术感到困惑。
期望:获取优质的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是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第一步,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能够缩短教学、学习活动的时间,有利于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将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的使用效率。总之,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师范生能够从网上获取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但获取手段单一,尤其对资源的处理技术显得非常渴望。[2]
3.师范生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掌握情况与期望
掌握情况:调查发现学生用来制作课件的软件主要是PPT。师范生对PPT制作课件比较熟悉,主要原因是其属于Office套件,学习起来简单、容易上手。另外,大部分学生对制作的课件不满意。数据显示,73.7%的学生认为自己制作的课件颜色搭配不合理,73%的学生认为自己制作的课件构图不合理,80%的学生认为自己制作的课件界面不优美,86.1%的学生认为自己制作的课件交互性不强。[3]如图2所示。
期望:对于多媒体课件制作,通过访谈发现绝大数师范生能够制作简单的演示型课件,但是对于自己制作的课件不是很满意,都期望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训练,尤其是加强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多媒体课件交互性等方面的学习。
4.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掌握情况与期望
掌握情况:有20.4%的大学生能够较熟练地设计信息化教学教案,20.2%的学生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知识,22.6%的学生能够较好地使用信息化教学策略进行教学,25.1%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信息化教学内容规划与设计,但也有很多同学对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掌握得不好。因此要加强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训练,将抽象理论具体化,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如图3所示。
期望: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强调以学为中心,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高。大部分学生仍将信息化教学等同于计算机教育、多媒体课件制作,对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熟悉。[4]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大三、大四的师范生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很高的期望,因为他们在教育实习后发现,实习教学中可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基本是利用PPT演示讲稿),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程背景下教案的设计以及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很大的期望,学习愿望非常高。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内江师范学院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调查和深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师范生对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认同度很高,都认为在学习、未来教学中离不开信息技术,并期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学习。
师范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学习、教学资源的获取能力,但是对于资源的处理技术非常欠缺,非常期望提高各种学习、教学资源的加工与处理技术。教师应该加强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中对于资源获取手段的多样性训练。训练过程应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进行,让每个师范生结合自身的特点,有效获取所需的各种数字化教学、学习资源,同时加强每种资源的加工处理技术练习。
师范生具有一定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能够开发简单的教学演示型课件,但是课件的界面、设计、交互性都存在不足,期望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涉及到课件界面的设计、课件结构的设计、课件教学内容的设计、课间交互性设计等方面,课件界面的设计也涉及到课件界面布局设计、界面配色方案设计,师范生对于这两个方面感到困难,往往自己设计的达不到预期效果。学校应该开设这方面的选修课或者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形式的课件大赛,在实践中提高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能力。也可以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中作为一个重点专题加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训练。
信息化教学组织方面非常欠缺,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评价等方面需要大力加强学习。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必需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师范生教育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起始阶段,是非常关键的环节。[5]在教学法课程中,教师应引入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教案撰写等内容,同时也可以建立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训练模式,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在教师教育课程学习中,多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师范生体会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使用不同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尹明福.云南省边疆地区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2]张虹.甘肃省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现状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8):81-86.
[3]万一花,鲁有才.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6,(4):2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