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煤矿机械;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于一体的一门学科。随着机电一体化在中国煤矿机械中的广泛运用,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也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机电一体化在煤矿中大大的提高了煤矿的产量,增加了我国的经济收入,降低了开采煤矿的成本,同时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改善了煤矿人的工作方式,减轻他们的压力和工作量。但是,中国的机电一体化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机电一体化的研究还需要很多时间,也需要面临很多的问题。

1机电一体化的概念

机电一体化,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就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机械进行智能化的管理过程,实现机械的智能化技术。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机电一体化具有智能化、多功能化的特点。机电一体化能够针对煤炭机械进行故障检测,也可以对发电系统等等实现动态监控,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实现自动报警,实现了企业的自动化管理,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2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机电一体化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是时展的要求。将煤矿事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安全性、工作的效率实现信息化是中国煤矿发展的必要要求。在西方国家,这已经实现机电一体化的信息化技术了,并且已经发展成熟起来,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已经变得无可取代,显著提高了企业管理与技术水平。

2.1机电一体化显著提高

企业生产效率相比较国外的发展,我国的机械化存在很多的问题,在生产效率上一直都是最大的问题,生产效率不提高起来,企业就会落后,最后煤矿事业将走向下坡路。我国的煤矿企业工作环境差、工人的工作时间长、安全问题差,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我国的煤矿企业,阻碍我国煤矿事业的发展。但是,机电一体化的产生,提高了机电一体化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在与国内、国外的竞争中,仍然占据优势。

2.2机电一体化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机电一体化的产生及运用,可以提高国家的安全效益和综合效益。传统的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是粉尘多、阴冷、潮湿的,严重的影响工人的生活环境的身体健康,更直接威胁到工人的生命安全。而在机电一体化的产生之后,企业能够实现优化工作环境,粉尘会大大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企业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这样一来,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安全性能提高,提高了生产效率,员工的收入也相应的得到提高,综合影响但是当地的经济收入,同时带动国家经济的增长。

3煤矿中机电一体化的具体应用

煤炭开采是企业煤矿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采煤机与机械煤矿的配合使用下,进一步的提高了煤矿事业的发展,在质量、数量上都得到大大的提高。在现阶段,应用最多的就是电牵引采煤机,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够很好的起到牵引的作用,并且在节省电、能源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另外,电牵引的工作性能好、效率高、操作简单,具备很强的适应性。提升机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数字化的交流实现高科技、高水平的技术,这种高技术的体现就是在安全性、操作上,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益。

4机电一体化在煤炭机械中的发展方向

4.1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仅对于生活、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也对于智能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于机电产品的要求就有了新的标准,需要机电产品能够自主的辨别,实现自主决策的目的。在今天的发展中,人工智能已经得到很大的进步,逐步实现智能化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提高与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4.2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实现机电产品的数字化制造,数字化制造可以帮助机电产品进行远程操作、远程监测、修复等等功能,这种远程化的控制帮助人们随时随地享受网络技术带来的优势。数字化的发展还朝着人性化的发展进行,各种机电设备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性化的发展,更好的为人们服务。机电一体化不仅需要完善其功能,也需要在造型上让广大民众满意,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

5结语

机电一体化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带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驱动力、机电一体化在煤矿企业中的发展,带动企业的改革创新,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也为更多的工人创造更多的收益,实现互赢的状态。机电一体化保障机电的智能化、安全性、操作简便,扩大了机电的应用范围,保障机电设备的有效应用,同时也保障煤矿企业的健康及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芦景英.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

[2]徐雷.论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6.

[3]赵大友,王敏,徐刚.网络信息资源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0.

篇2

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中,引入了很多机电一体化设备,从而使得工业生产的效率大大增加。但是,这些机电一体化设备较为复杂,对其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因此,本文简要论述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安全管理和维护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目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环节较为复杂,仅仅利用人力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因此,在很多企业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引入了机电一体化设备,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这些设备的操作比较复杂,所以其安全管理和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

(一)是维护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机电一体化设备是非常复杂的,在其运转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相应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有可能造成设备运行时的故障,从而对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如果没有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和维护,使得设备在运行时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设备无法更好地进行工业生产,这样使得企业的生产工作无法顺利地开展,从而对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第二,如果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管理不够,那么轻则造成设备故障,对企业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失;重则可能会对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从而酿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二)是开展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条件。在企业中运用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生产,需要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才能够使得员工在进行生产或者对设备操作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确保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良好运转。所以说,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与维护,是开展员工安全培训的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丰富安全管理和维护经验的员工进行讲解,如果员工的讲解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可能会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很多培训人员会讲解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的具体操作,从而能够使得培训效果更加突出;第二,通过培训人员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讲解,能够使得员工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更加明确的目标,解决相关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警觉性,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利用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中的经验,进一步处理设备运行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三)是提高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员工素质的前提。对于负责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维护和管理的员工来讲,仅仅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还需要真正通过实践,才能够更好地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和维护。因此,可以说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是提高员工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条件,在进行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过程中,操作人员能够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这些故障进行分析和排除,能够积累丰富的安全管理和维护经验,确保设备能够在安全和正常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二、当前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机电一体化设备凭借其各方面优势作用的发挥,多被运用于煤矿开采等需要大型机械来维护工作运转的企业当中。但由于这部分企业多以实业为主,相比较管理文化水平的提升,其更为注重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提升,这就导致了其机械运行管理理念的落后。一些企业在运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过程中,认为对机械进行定期检修是一种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浪费资金的表现,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从不注重对机械设备的定期检修与养护工作,只是在机械运转出现问题过后才找修理工进行简单的处理,不对问题根源进行探究。殊不知,机械与人一样都需要休息和体检,日夜兼程的疲劳工作,对机械会造成很大的损伤,机械故障频发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机电设备维护工作不到位。这些都与企业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

(二)操作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升。无论在任何行业中的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都离不开人为因素的影响。机电一体化设备是科技迅猛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科技性,这就对操作人员包括操作技能、职业责任感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来看,操作人员素质水平普遍偏低。具体表现为,一些设备操作人员缺乏对机械进行维护的责任心,对于机械设备运转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在问题发生后,又缺乏勇于担当的勇气,从而出现责任推诿现象的发生。另外,企业为节省成本任用业余人员来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操作也是造成机械设备事故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与专业机电操作人员不同,这些业余的操作人员无论在操作技巧、方式还是操作知识等方面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训练,并且缺乏足够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经验,这导致这些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仅不能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运转,其不科学的操作还会引起机械设备的过度消耗,从而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面对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所发生的突发事件更是显得手足无措,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

三、开展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体系。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是一项复杂工程,仅仅依靠设备操作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要构建完善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体系,从而能够让更多的员工参与进来,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企业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维护和管理的重视,例如:企业需要为建立完善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体系提供一定的支持,例如:在资金方面的支持、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等等,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第二,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促进安全管理和维护体系的构建,使得体系中的员工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更好地约束自身行为。

(二)不断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为了更好地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需要不断地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第一,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体系中,增加对员工行为的考核体系,使得员工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在对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从而进一步提高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的工作质量;第二,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熟悉设备的操作以及安全管理和维护的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设备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确保对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要对企业中的其他员工进行培训,使得他们能够了解设备基本的运转状态,当发现设备运转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通知相关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人员,尽快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企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技术。随着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操作和安全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从而能够为企业中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提供方便。因此,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需要将一些安全技术引入到设备的操作过程中。第一,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提供设备安全管理技术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允许员工在进行设备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运用更加先进的安全技术,对设备进行更好的安全管理和维护,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二,企业中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人员,需要不断对相关的安全技术进行学习,才能够更好地将这些安全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工业生产呈现出较为激烈的竞争状态,因此很多企业通过采购机电一体化设备来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但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安全管理和维护是非常复杂的,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就能更好地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进一步促进工业生产的顺利实施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衍鹏.机电一体化在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J].通讯世界,2015,8

[2]叶蛟.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5,21

[3]张晓庆.现代化轧钢厂电气设备维护及管理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4

[4]林峰.机电一体化设备操控与维修措施探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5,5

篇3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概要 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交融,促进了工程领域内的技术的革新,特别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确立了机械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了基本的概述,同时简述了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概况,进一步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机电一体化概要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下:

1 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日益获得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诚然,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2 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这样,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这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由于利益冲突,近期很难制定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显然,从电气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带来的好处可以肯定,无论是对生产标准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企业还是对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规模化将给机电一体化企业带来美好的前程。

3 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4 微型精密化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将面向微型精密化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微型精密化可以使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应用范围更加的广泛,微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体积小,耗能低,应用广泛等诸多优点,因此微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需要精密的加工工艺以及先进的设备作为其强大的后盾。

5 环保绿色化

篇4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煤矿机械设备;应用探析

一、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概况

1、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概念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是多项先进技术的结合体,能够对机械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这其中包括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控制以及相关液(或气)压控制技术等多方面的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设备具有了更加可靠的性能和更多样的功能选择。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数字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复杂,在大型设备的应用和使用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选择煤矿生产中由于需要对大型设备进行精密的操控也使得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逐渐成为了煤矿设备的必要选择,并且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2、 煤矿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情况

由于世界范围内不可再生矿物的短缺,社会中对于煤矿以及相关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加大,也使得煤矿行业中进行开发生产的压力也随之加大,这也对机电设备的性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而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能够使煤矿大型设备在控制和使用上的性能得以提升,在应用复杂程度较高的大型设备时,也便于煤矿工人的使用和维护。因此在大范围的煤矿设备中,煤矿设备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也就成为了各煤矿企业中的主流发展方向。在现代化建设逐渐深入的情况下,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进行煤矿生产,能够大幅提高煤矿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给煤矿产业中带来更加优质的生产方式。

二、 煤矿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具体应用

1、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综合运行过程中的引用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传统的煤炭开采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牵引设备,都会具备电驱、体型大等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运行功率在一瞬间会被增加到很高的水平上,这种现象不利于设备的引用和维护,容易造成电机等部件的故障。因此在M行牵引工作和牵引设备的引用中,传统的液压牵引技术仍然是目前进行煤矿牵引工作的最优方案,并且在施工较为复杂的环境进行施工时(如大倾角),将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进行引入,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电牵引采煤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将此类设备进行技术优化,使实际应用和操作中的设备具有更加安全和灵活的性质。此外,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中,也为维保人员对机械圣杯进行维护保养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使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变得更加简单。因此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综合运行过程中发挥到的关键作用,我们应当给予肯定。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进行煤矿生产,不仅能够解决逐渐复杂的大型机械设备控制问题,提供更好更便捷的维护保养方式,也能够顺应科技发展的潮流,提高煤矿行业的生产竞争能力,同时也为今后煤矿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提升运输方面的具体应用

在煤矿作业的过程中,相当大的比重是对开采出的煤矿进行的提升和运输,通过对提升机和运输方式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应用拓展,将提升和运输的相关机械设备进行有目的性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改造,使之在运行效率和运行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另外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还可以对矿井中的提升机和运输机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利用此项技术使提升和运输的设备也具有信息化设备中才能具有的功能和控制方式,将井下此类设备从结构上进行优化,也是对于煤矿事业整体稳定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原因在于,当前进行井下输送作业的机械设备是以带式输送机为主的输送机应用,在进行带式输送机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改造后,不仅能够提高带式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对其他方面的性能以及自动化程度进行提高,从多个方面提高带式输送机对煤矿进行输送的能力。由此可见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机械设备尤其是煤矿行业中的提升运输设备中应用的重要性,也使得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已经成为了煤矿行业中各企业在机械设备当中进行的必要发展方式。

3、 煤矿机械掘进过程中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应用

掘进过程也是煤矿开采较为重要的一个过程,在应用机械设备进行掘进时能够对在煤矿掘进工应用的各种复杂设备进行整合,完善各个设备在掘进过程中的性能的同时也能够将这些设备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在各个设备间建立联系,能够在煤矿机械掘进中形成一个系统的复杂整体,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进行煤矿机械掘进工作各个设备应用的复杂程度,同时也降低了进行开采的难度。使煤矿机械掘进工作更加轻便和简单,同时也减少了本身具有一定操作危险的设备进行人工操作的程度,极大的减少了由于没开掘进开采过程中发生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

结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是目前新兴的科技产物,同时也是一种对机械操作有着更便捷改造的一种技术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逐步完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行业当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使得煤矿生产中应用的机械设备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通过不断深化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应用,不仅从机械上完善了生产的工艺,同时也简化了人员管理方面的各项环节,通过对新机械设备和工艺的引进,逐步加深在煤矿行业中现代化建设的程度,为煤矿产业信息智能化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胡剑辉,唐建忠.煤矿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

篇5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发展形式;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工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对应用系统进行分析,满足技术形式的发展要求。机电一体化包含了产品和技术两方面,基于控制结构的特殊性,需要从市政道路、给排水形式和结构形式等方面入手,确定最佳控制形式。基于一体化技术形式的重要性,工作人员要对各个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核,确定技术类别,发挥技术体系的最大化作用。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基于机电一体化控制形式的特殊性,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要及时对技术类型进行分析,掌握信息技术的运行标准,确定最佳发展形式。以下将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应用范围广

根据一体化控制形式的特殊性,为了对干扰形式和控制结构进行分析,必须从具体发展现状入手,对控制结构进行解析,不断扩大应用范围。由于信息技术控制机械设备的运用范围比较广,而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控制设备运行的一种方法,在后续设计和干预过程中,期应用范围比较广,要求工作人员及时对技术类别进行分析,确定系统有效的防范机制[1]。

2.发展前景广阔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机电一体化发展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在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其发展前景比较广阔,在整体控制过程中,其发展前景比较广。基于控制形式和结构体系的特殊性,要求机电一体化工作人员了解应用技术的特点和类别,掌握技术体系的干预形式,进而扩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基于现有控制技术的特殊性,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必须对应用类别进行分析,掌握技术的发展形式。以下将对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

1.初期阶段

在初期发展过程中,电气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小,在战争期间,对电子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机械产品在战争起到巨大的刺激作用,此外由于机电结合形式比较特殊,为了将其应用到其他领域,必须对技术类型和控制结构进行分析。但是初期阶段受到技术形式的限制,在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2]。

2.发展阶段

在机电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受到技术形式、计算机你技术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速度比较快,为了使其适应不同领域的发展要求,需要对技术形式进行详细的分析,掌握具体控制标准和结构形式,对控制机制和思考形式进行分析。同时大规模以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以及微型的计算机都飞速发展起来,这些发展给机电一体化技术也提供了十分充分的物质基础。

3.后期成熟阶段

在后期成熟阶段,由于一体化控制形式本身比较复杂,为了满足控制形式的本质性要求,需要对控制结构和体系进行解析,明确具体划分标准。同时通信技术和光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设计形式进行更新,不断扩展发展空间。

三、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机电工程在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发展形式的特殊性,需要及时对控制结构进行分析,掌握一体化发展形式的具体要求。以下将对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智能化

智能化发展形式是未来科技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智能化控制结构的要求下,所有的管理形式都将采用自动化控制形式,自动化控制形式能减少工作效率,弥补人工操作的失误,其准确率比较高。此外在后续控制理论应用阶段,涉及到生理学、智能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形式,为了减少干预性因素的影响,必须明确智能化体系的要求,使其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等能力,进而不断扩展其应用范围,实现更高的控制目标[3]。

2.系统化

系统化控制形式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控制结构本身比较特殊,因此可以采用系统化的组织形式,对协调机制和综合管理形式进行分析,不断扩展技术的应用区间。系统有效的协调机制对综合管理对重要的作用,在干预过程中,要注重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形式,使其适应技术体系的控制结构。同时工作人员要不断对技术进行升级处理,满足一体化发展形式的整体需求[4]。

3.简单化

繁杂的操作形式对机电控制结构有一定的阻碍性作用,在后期控制过程中必须对应用结构进行简单化处理,适应技术体系的控制类别,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技术形式进行简化处理,保证操作形式的合理化和有序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操作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因此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对程序进行调整,简化处理形式,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

4.微型化

微型处理系统在当前技术体系应用中有重要的作用,在后续处理过程中要及时对信息和信号进行处理,满足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微机控制系统的干预形式比较特殊,需要对电路、微型传感器及执行器进行分析,满足系统结构和微型控制体系的要求,进而不断扩展应用区间,发挥已有技术的最大化作用。同时由于机电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在微型处理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分析,掌握技术类别及实用条件,为了避免出现技术结构单一的情况,必须对操作内容进行简化处理,使其适应具体应用形式的要求,进而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结束语

随着机电工程发展形式的特殊性,在后续控制和干预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满足现有控制机制的最大化作用。由于一体化发展技术的应用类别比较复杂,如果存在技术操作不当或者失误的情况,会增加后续管理难度。因此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从具体工程的应用现状入手,发挥科技形式的最大化作用,不断扩展其应用领域,进而提升技术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柴武军.关于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及发展研究思考[J].工业设计2015,10(01):78-80.

[2]雷耀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思考探析[J].科技创业家,2012,02(10):91-92.

篇6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机电一体化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12.9 文献标识码:A

传感器技术在整个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核心地位。通常来说传感器技术和人类的感官系统具有类似性,都能够高效、准确的收集相应的信息并且能够有效承受住各不同环境对其的考验,因此传感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否高效运作的基础和前提,即如果缺少了传感器技术,则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信息精确性和灵活性将会受到极大影响并且自动检测的可靠性也会不断降低。

1 传感器技术发展现状

通常来说传感器技术是指能够感受到规定范围内的数据并且能够对其进行数据采集、数据测量,同时能对采集、测量得到的数据按照一定规律将其进行排列的技术。在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机电一体化检测、智能系统监测、操作对象和运作环境具体状态分析等,即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的运作、发展提供了有效、可靠、完善的信息数据。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机电一体应用范围的不断提升,电子信息的传递速度也在不断提升,这要求着机电一体化的信息处理能力也需要日益提升。因此在这种前提下机电一体化所必须的传感器技术的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即20世纪80年代之后世界各国都开始了对传感器技术进行合理的研究并且这一研究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从而为传感器技术的研究水平、开发水平、生产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传感器技术现今已经成为了各个机电一体化生产行业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高新行业。

2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主要体现在在机器人中的应用、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2.1传感器技术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机器人中的应用是其应用的重要领域,通常来说在机电一体化前提下工厂中的智能化机器能够对生产效率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通过对这些智能化机器进行床感器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使这些智能化机器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运作环境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机电操作,并且有效提升其操作精确性的同时促进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

2.2 传感器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众所周知在机械加工中传感器技术应用的主要环节是切削过程传感检测等工作。例如,切削过程传感检测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提升切削过程的生产效率并且有效减少相应的生产成本,即切削过程传感检测的进行能够促使有切削过程的切削力变化更为精确、并且切削目的更为明确,即切削时切屑的状态及切削过程辨识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传感器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工件的过程传感上。通常来说与刀具和机床的过程监视技术相比,工件过程监视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有着更长的研究、应用时间,因此其发展水平也较高。通常来说工序识别的进行是为了更好地辨识所执行的加工工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且这一加工工序是否合理。即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工序识别和工件过程监视等工作的精确性和灵活性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促进机械加工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2.3 传感器技术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随着传感器技术和其它新型技术的合理应用,现代汽车工业进入了自动化时代。在自动化的全新时期汽车机电一体化的要求使得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逐步提升并且有效取代了传统汽车中的纯机械式控制部件。这在一方面有效提升了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并且使得汽车的性能更为全面。除此之外,传感器技术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使得汽车的自动控制系统显得更为人性化并且系统所消耗的油量也在不断减少,这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并且另一方面也很好地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可靠性、便利性和舒适性。另外,随着传感器技术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也得到了有效应用,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汽车的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等功能,这些功能也是其机电一体化中极为关键的核心技术。因此综上所述,传感器技术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水平极大程度上影响并且决定着汽车自动系统的整体性能,即传感器技术的水平越高,汽车的自动化系统水平越高。因此工作人员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应当注重传感器技术的有效应用,从而促进汽车自动控制系统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3 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机电一体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传感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的中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工作人员在传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当对这一技术的发展现状有着清晰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的进行促进我国机电一体化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文悦.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24).

篇7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工厂实习;就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又称为机械电子学,是指在机械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电子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可以说现在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1]。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从事机电一体化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随着近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了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机械技术等多种技术交叉融合的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之一,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机电一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当前生产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使自动化生产设备向高、精、快的方向迅速迈进,从而使生产效率迅速提高。

由于我国正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再加上传统企业面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国内急需大量先进制造技术专业人才[3]。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前景相当好,而且就业后工资待遇也相对较高。经市场调研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毕业生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1.工厂实习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性

在当今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社会的就业压力越发的巨大,毕业生要想争取在毕业后找一份更好的工作,那毕业生在校期间就必须做好更多的准备,首先要求毕业生能在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再参加一些各种技能培训以便取得相关技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毕业后竞争上岗的综合实力,还有就是多参加一些工厂实习,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学习更多学校里面学不到的东西,提前与社会接轨,这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毕业后能得到用人单位更好的认可,可以更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毕业生通过工厂实习可以把从书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工厂实习不仅能增加自已的见识还能增加实践动手能力,这样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毕业生充分利用毕业前工厂实习机会,增加自身见识。总体上说通过工厂实习毕业生可从中得到以下实践知识:

(1)通过自身亲临一线的生产车间进行生产,真正的自己动手操作,可以熟悉生产车间生产各个零件的操作流程。从车间生产可以了解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

(2)更加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对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有个充分的感性知识,这对自身能力提高及知识面扩展有着极大的好处。

(3)在生产车间待得久了,耳濡目染,对书本的知识记忆及理解会更加深刻。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慢慢培养、提高和加强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生产车间时刻提醒的安全和质量问题,让毕业生内心领会到了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公共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这样高素质能力的培养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有着极大的好处。

2.机电一体化专业工厂实习要求

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工厂实习过程中有许多规范要求和注意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来到一线的车间进行生产,要真正的自己动手操作,熟悉车间各个操作流程。要了解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了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同时还要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在车间里要对照之前所学的书本知识,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此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3)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纪律,遵守工厂制订的学生实习守则,要虚心向工厂的师傅学习,做事认真仔细,不能马虎大意,杜绝安全事故。

3.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之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了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性很强,属于人才缺口较大的专业之一,社会上各行各业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毕业生毕业后就业率较高。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及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还有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当今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动手实践能力,具有管理、设计、销售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是现代化企业急需的。

毕业生在毕业后就业范围主要有:机电产品及设备的制造、应用、维修企业;机电产品及设备的营销、安装、调试企业;CAD/CAM技术的电脑设计应用企业还有各种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的企业或部门。

4.结束语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空有一身抱负是不行的,还要有一身的本领才行。但是在新时代的情况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只要你跟不上,就会被社会淘汰。为了拓展毕业生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以便在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后,还要求毕业生进行社会实践比如说工厂实习。工厂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不仅让大学生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了解一个企业是如何进行生产的等。机电一体化的专业方向是宽口径的,毕业生只有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社会实践能力,树立人生目标,确立职业规划,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才能在宽口径的就业条件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工作,才能在将来就业后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在将来走向社会后更快的融入现代职场,不被社会大环境所淘汰。

参考文献

[1]朱思洪.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高钟毓.机电控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机;控制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壮大,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控制与保护措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电机控制与保护措施的研究,对我国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机电一体化概况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信息处理功能、控制功能、动力功能、主功能等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技术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自成一体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被赋予新的内容。机电一体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传感测控技术、接口技术、机械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以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优化组织结构为目标,依据系统功能目标,在高可靠性、高质量、多功能、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的价值,并使整个机电系统最终达到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各种技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后文中将会介绍的DSP就是机电一体化中的一种装置,他依托机电一体化融合的各种技术,对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产品起到了保护的控制的作用。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是指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而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就是因为有这种综合技术作保障,才能使机电装置对整个电机系统起到很好的保护和控制。

三、机电一体化中电动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电机执行机构的组成

目前较常用的主要是交流电动机,它可分为三相异步电动机、单相交流电动机两种,前一种比较多的用在工业上,后一种通常用在民用电器上。从电机的结构上看,主要分为控制部分和执行驱动部分,控制部分主要由三相PWM波发生器、单片机、智能逆变模块、整流模块、A/D、故障检测、输入输出通道等组成;执行驱动部分主要包括三相伺报电机和位置传感器。

2、电机的工作原理

电机执行机构系统通过电流与电压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得出逆变模块三相输出电流、电压及阀门的位置信号,然后由A/D转换后送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控制PWM波发生器的作用,最后实现电机的运行控制。逆变模块工作时所需要的直流电压信号由整流电路对380V电源进行全桥整流得到。对于电动机运行原理的分析,这里主要针对工业中应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进行探讨。电动机转动的基木工作原理是三相对称绕组中通人三相对称电流产生圆形旋转磁场,转子导体切割旋转磁场感应电动势和电流,转子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从而形成电磁转距,驱使电动机转子转动。

四、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控制与保护

电机控制与保护针对的是机电相关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它是机电事业强大的后盾和不能忽略的组成部分,它的开发使用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各国政府大力提倡和推进的一项措施。它的节省能耗的优点使其在各个领域都能发挥作用,并成为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必须重视的重要环节,对它的倡导和规划符合国情和民生需要,也是我国事业国际化的一项推进因素。

1、电机控制保护装置存在的缺陷

现阶段在电机控制保护装置中,各种非期待的状况都有待处理。比如井下电机控制保护设备中,鼠笼式异步电机的故障率就比较高,占整个电机设备总故障率的一半以上,所以对于井下电机控制而言,可靠的控制保护装置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2、机电一体化应用中电机控制与保护的措施

在机电一体化应用中,电机设备的执行机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执行驱动部和控制部分。其中执行驱动部是由位置传感器、三相伺服电机等组成;控制部分是由单片机、IPM逆变器、输入通道、PWM发生器等组成。

1)对阀门与速度的控制

在电机控制保护装置的实际应用中,对阀门和速度的控制是不可缺少的。在我国主要采用的是双环控制方案,其中内环是速度环,外环是位置环。速度环的目的是为实现对于电机实际转速的调节与控制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这个目的是通过使用速度调节器,将PWM波发生器的载波频率进行调节而达到的。外环的作用是向内环提供相应的速度设定值,这一过程是根据外环的当前位置速度设定,并使用速度给定发生器来实现的。在机电控制保护装置的阀门与速度控制中,由于大流量阀门执行机构在运行中存在匀速、加速或减速等阶段,而且实际位置与给定位置存在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阀门与速度控制存在困难,这就需要在对其调节中,要根据阀门与给定阀门的比较,对速度进行调节。

2)对电流电压的准确检测

在对机电一体化中电机控制与保护装置的应用中,对于电流、电压的检测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对二者的正确检测有益于电机力矩、断相保护、逆变模块等故障的诊断。但是使用一般的电流、电压互感器是很难达到此要求的,为了快速诊断故障排除问题,要采用霍尔型电流互感器和IPM输出电压采用分压电路的方式对IPM输出三相电流和电压进行检测,从而达到电机控制与保护的要求。

3、电机保护控制的装置未来前景以及发展趋势

1)电机的控制、保护装置于现在来说,亟待寻找一个新的突破。随着电机保护这一控制理论的研究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故障建模和仿真计算,适当的引入相位量、突破量、阻抗量、谐波分量、序分量等多方面的电机故障类的敏感检测量来进行具体数据的分析,并且做出相应的判断以及分析,把这样的工作量都提前做好,能够一定程度的保护和提高电机等装置的灵敏度和精度,还能够对以后在理论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对于以后突破性的进展提供一个直接的依据。

2)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于电机的控制与保护装置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侧重点。例如:实行监测性保护、控制装置上的具体应用。利用这些技术产品与理论,对于电机的具体运行来实时监测,根据其不同的装置进行信息的输出与判断,把那些反射而回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的分类,利用科学的对比和分析来确定故障的严重程度以及类型,最后再根据提示信息进行相关措施的补救。通过这样的方式,不只能够实现电机的控制与保护功能贯彻于现实之中,对于故障之前更可以发出一定的预警,达到提前发现故障,真正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3)电机的保护与控制装置同时兼具了非常主要的前景发展空间,积极的配套出厂一些电机保护、控制的装置,根据国家生产的相关标准,不断的进行质量与等级的提高,发展适合于我们国家特有的、关于机电一体化之中电机的控制与保护的装置,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对于那些发达国家而言,电机的控制、保护装置跟随电机来配套生产,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且也一直被应用着,在我国却是逐一生产,这样对于生产者来说是一种成本的浪费。针对这样的情况以及现实发展需求,应该坚持对外优秀经验的引进,促进我国机电一体化对于电机控制与保护的相关发展。

五、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控制与保护措施的建议

随着机电行业对现代化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再加上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机电控制与保护中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为了促进我国机电一体化事业的发展,减少电机控制与保护故障的发生,要将其中的故障加以重视,并逐步研究补救措施加以解决。

六、结束语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控制与保护措施的问题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电机控制与保护措施在机电一体化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机电一体化的后续发展中,要加强电机控制与保护措施的探讨,确保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毅 浅析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的问题与建议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2009年

[2]罗军 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控制与保护 硅谷 2012年

篇9

关键词: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于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煤矿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进而提高煤矿生产效率,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煤矿产业经济效益增长。

一、煤矿机电技术一体化应用的重要性

(一)随着煤矿生产不断向深部水平发展,加速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进机电一体化产品获得更强大功能、更优越性能,更高的智能化性能,促使企业获得更为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而谋求更大的生产效益。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开采和运输装备的应用和推广,展现了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功能价值,以及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煤矿生产的综合实力,为实现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煤炭工业生产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降低生产煤矿劳动难度和提高安全系数,为传统的机械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实现文明生产;

(二)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效融合了机械、电子技术和液压控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矿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经济效益性能、可靠性能、可操作性能等,同时,对于机械设备的作业精度、作业效率等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使得机械设备更方便进行安装拆除,便于日后的机器维护和现场在线监控,当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可自动报警并实行故障自诊,优化了机械操作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不但提高了机器设备的工作效率,更达到了节能降耗,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有效解决实践应用管理问题,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全方位优势,不但提高机电技术生产制造水平,增加产品的多功能性质,还节约能源资源和减少材料消耗,降低煤矿企业成本支出,而且在更新煤矿企业机械设备系统,改造陈旧老化的机器设备以及引入新技术产品方面取得突出的成效;

(三)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煤矿企业的应用,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改进落后的生产作业方式,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质量和改善工作环境。除外,通过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煤炭的采掘、运输过程的应用,更有利于减轻矿工繁重的体力劳动,降低事故发生率,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矿工的人身安全;4)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能促进煤炭产量的提高,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积极推动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加矿工的劳动收入,改善矿工的生活质量。此外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实行,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机械设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不但能减轻技术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和降低操作难度,而且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创造了不可估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实践中的优势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能有效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如今,机电一体化技术已延伸入煤矿采煤机械中,现代化采煤机械能应对复杂煤矿生产环境,同时能实现自动采煤,并能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利用综采工作面装备远程监控及专家诊断系统对综采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可根据作业环境、煤层厚度、煤层硬度等相关因素对采煤速度进行优化调整,促使煤矿生产效率得到稳定提升。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

相对于传统采煤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更加重视生产安全化、生产绿色化,面对较为复杂的煤矿开采环境,可先利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对矿井内部的生产环境进行检测,如对瓦斯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检测,而后确定出相应的煤矿开采方案。融入机电一体化技术采煤机械的控制系统大多利用可编程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同时其牵引系统中也引入了电磁滑差无链电牵引和变频调速无链电牵引技术,这些高新技术实现了对采煤机械的精确化控制,能适应薄煤层及中厚煤层的开采环境,使其在开采过程中能代替人的劳动,能适应危险系数高、开采难度大的作业环境,进而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进一步提升劳动效益

在现代煤矿生产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的劳动效益,煤矿生产管理人员可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对煤矿生产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生产人员可通过远程操控设备对设备进行控制而完成采煤作业,同时可通过传感技术对煤矿生产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并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采矿工作人员付出同样的劳动可以获取更多收益,极大改善了生活质量,并随着矿工收入提高,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飞速发展。

三、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分析

为了满足现代化煤矿发展需求,对煤矿机械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自然对运输及提升系统有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大部分煤矿井下都采用皮带化运输,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下面对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一)煤矿运输机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稳步提升,这就会促使用煤量的增加,又由于我国煤矿生产的运输和提升系统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无法满足煤矿发展需求。因此,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不断积累经验展开研究,在煤矿运输及提升系统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目前技术水平较为先进的设备是内装式提升机,内装式提升机的设计理念为结构简单、滚筒一体化、操作便捷,在控制方面实现了自动化。目前国内很多煤矿已经使用皮带式强力运输机,并且基本实现了大规模的应用。皮带式强力运输机可以实现远距离大输送量的输送, 还能保证输送的连续性,主要特点为安全性高、效率高和具备自动化。在控制系统的监控中发现,皮带式强力运输机的自我保护和诊断能力较强,当然从自动化技术角度考虑还存在一定问题,这还需要研究人员不断改进。

(二)带式输送机

带式输送机可以实现长距离连续输送,而且具有效率高、运行可靠及自动化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煤矿生产中重要的运输设备。我国制造的带式输送机也有多个类型和品种,针对煤矿井下使用的长距离、大功率带式输送机的技术研发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例如高产高效工作面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和大倾角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等。我国还针对带式输送机主要部件和重要技术进行研发,已经成功研发多种制动装置、软起动装置和以PLC为核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

(三)采煤机

综合机械化采煤系统是我国大部分煤矿所采用的采煤系统,这对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最开始使用的采煤系统是液压牵引式,目前采煤系统多为电牵引式。从机电一体化牵引技术来对比该采煤系统和液压装置,主要的优势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设计了防止下滑的制动装置,所以在大倾角煤层可以正常工作。第二,设备的动态性有很大改善,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对所有参数进行监控并进行实时调整。第三,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从整体上来看,设备故障和维修的几率大大降低,而且发生的磨损也很小,所以能够长时间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第四,具有良好的牵引特性,可以有效克服采煤机阻力并为之提供牵引力,在下滑时可以实现制动功能。第五,设备结构精简、体积小且效率较高。在电牵引采煤机中已经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进行控制, 所以可以实现自动化,同时在工作面刮板运输机中配置微机监控装置,可以实现系统自动化控制。基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机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采煤机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同时也使采煤机设备整体更加协调,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四)掘进机

将掘进机作为掘进机械是我国大部分煤矿的做法,一般是利用矿用隔爆安全型操作箱、电铃 、开关箱 、照明灯和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按钮和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等构成掘进机系统。该系统是掘进机中非常重要的电气结构,与液压系统协调工作以完成整个系统的运行。

(五)支护设备

液压支架就是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上的支护设备。液压支架目前的发展方向为,紧密结合液压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逐步发展为电液控制,从而实现自动移架成组或双向邻架定压,这有助于降低对支架和顶板造成的冲击力。乳化液泵站装置的作用是为液压支护设备提供高压液体。该设备具有较强大流量和高压的供液能力,所以可以与工作面液压支护设备的用液量相协调和配合,自动调节供液量。我国智能化乳化液泵站系统主要分为供液系统和配液系统,根据油位高低自动配液和检测,还能实现高低液位、乳化液浓度检测及校正的自动控制,如果乳化液浓度不符合要求系统就会报警。

(六)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

目前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主要问题存在于传感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是最严重的问题,相关单位和研究所虽然在不断研究和测试,但是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在实际中应用率较低。而国外在计算机软硬件、质量和运行速度等方面的水平都高于我国,传输介质由原来的同轴电缆转变为光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已经在煤矿行业广泛应用,因此我国相关单位要向国外借鉴经验,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研发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而且在投入使用过程中,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矿井的开采量,对于煤矿企业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通过煤矿机电一体技术的应用,煤矿企业带来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天斌.煤炭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炭生产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2014,01:130.

篇10

[关键词] 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M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230-1

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基本上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过程中,但其主要部分是在建筑的主题结构工程结束以后才进行施工,并在建筑装修之前就得基本结束,因而具有工期短、边施工边进行的特点。因此,必须对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的图纸设计、组织、合同、施工进度、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科学管理,才能按时按质完成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工程,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图纸设计管理

图纸设计是建筑施工前期最主要的工作,也是整个建筑施工唯一的参考和指导。建筑工程图纸设计工作主要是由建筑投标和招标两方面达成一致的产物,建筑施工者只是在按图纸执行指令。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来说,图纸设计管理主要是保证设计图纸的完整性,一方面要求设计图纸数量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求设计图纸内容的完整性。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要充分体现施工设计图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设计图的系统性,要求图纸是系统的图纸,系统的图纸能概略表明各项工程施工的组成系统及联系关系。设计图的协调性,要求各项工程图纸之间能相互说明,互为解释。说明各种设备、设施的平面位置、说明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说明各种原材料的特性、参数的设备材料表。各图纸的标注重复是允许的,但必须保证这些标注的协调一致,保证各图纸之间的协调一致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的重要方面。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有效性,必须在设计单位的资格证书允许范围内的设计,这样才是有效合法的设计施工图纸,才可成为施工结算的有效依据。

二、组织管理

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组织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组织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着这个工程是否能按时保质完成。为了更好的实施组织管理,我们应该建立适宜的、具有良好执行力的组织团队,并做好组织管理计划和责任分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简洁、畅通的组织沟通渠道,以保证信息的及时、全面、真实的传输和反馈,同时应注意合理、及时的解决组织管理中的矛盾冲突和意见分歧,;加强团队整体的理论水平,保证组织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落实。

三、合同管理

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施工合同又称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简称施工合同,是发包人(建设单位或总包单位)和承包人(施工单位)之间,为完成商定的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的主要目标是在规定的工期之内,安规定的价格完成符合相关质量、规模和范围标准的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就是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合同管理的成功与失败,在工程验收时将必然得到验证。合同管理的好,施工企业就能选到预期的效益目标,否则,将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更好的进行合同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符合要求的合同管理系统;2.制定完善的、可行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3.注重相关人员合同管理知识水平的提高;4.做好合同签订时的管理,为履行合同打好基础;5.认真履行合同,加强合同履约管理。

四、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对社会治安、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非常巨大,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质量的控制,与建筑工程社会价值息息相关,并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质量控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施工前图纸设计质量的控制。应注意图纸设计的合理性和简洁性,保证施工人员能够读懂图纸,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补充、完善图纸中的不足。

(二)机电一体化安装设备的质量。是影响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施工所用的材料、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和评定,严格控制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进入施工阶段,并建立完善的原材料追溯制度论文。

(三)施工工程中的质量控制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施工者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注意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不能随意变更作业方式和作业操作范围,质量控制者要对施工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检查、登记、考核制度,对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工程不能进入下一道施工程序。

(四)施工后期的调试阶段。应严格按照要求对设备、系统进行调试,不能精简步骤、跳跃式调试,并建立完善的调试记录,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完整、详细,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要予以及时更换。

五、安全管理

安全是所用工作最重要的管理,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也不例外。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施工工程中如果安全管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财产、人身损失,其后果是无法想象的。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的安全控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做好施工操作者的专业技术和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其次,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充分配置安全控制所需要的消防设备,并不定时的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更换;第三,施工管理者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全体系建设,做好安全防范,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将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切安全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