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地理高效课堂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构建地理高效课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新课改;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创设情境;课堂结构;教学手段
从2004年鲁、粤、琼、宁四省区开始高中新课程实验到今天在全国展开,新课程改革已经在肯定与质疑中,走过了近七年的曲折岁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要求规范办学的今天,学生的学习课时在严重削减。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根本方法就是构建高效课堂,实行课堂教学的精细化,合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
高效课堂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高效课堂教学是相对于低效、无效教学而言,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尽可能少的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结合自己多年来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构建高效课堂,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理清几种重要关系
11 考纲、课标与教材的关系:课标是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最低要求,考纲源于课标而高于课标,教材是完成课标要求的学习素材。
12 主干知识之间的关系:高中地理新课标的主要知识目标大体为五个方面,基本归属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板块,各部分的基础知识就是主干知识。三者的关系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是研究区域地理的基础,区域地理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
13 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其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是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是课程的关键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终极目标。
14 必修、选修和初中教材的关系:必修教材是高中生必须完成的学业内容,选修教材是对必修教材的补充和延伸。初中区域地理是以区域特征和区域现象为主,高中区域地理的重点则是选择典型地理现象或区域为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高中地理的知识和原理分析研究区域地理现象的成因,掌握区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二、优化课前准备
21 加强备课:认真研读新课标、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编者的意图,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细致做出对教材处理的构想。依据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两个基本思路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做到: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方法得当。
22 备学生、指导学生预习。教师要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哪些是学生已具备的,哪些学生能通过自学掌握,哪些能通过小组讨论掌握,哪些是通过自学、讨论还不能理解的。这些是设计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地理是一门十分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完成下学期每一章的课题研究,进行整体预习。如在讲人口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在假期调查自己家族三――四代人口增长和迁移的状况,了解自己家族人口变化的特点,并试着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为学习人口的发展、分布做充分的准备。且要做好每节课的课前预习,每次上课前将相关的预习题留给学生,指导他们有针对性地自学,找出疑难问题。
三、建构融洽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学习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四、创设最佳课堂环境
创设情境,可以理解为导入新课。课堂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拉近学生与教师、教材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导课时间一般应控制在5分钟之内。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能让学生引起兴趣、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相吻合的情境,并为本节课的学习服务。导入要目标明确,激发学生兴趣。“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作用如下:
4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师精心设计生动的导入语言,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展示图片、演示实验,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如在讲“正午太阳高度角”时,就可以用现实中的问题导课。问:“假如你在当地要购买一套商品房,你对于光照条件有怎样的要求?对于开发商来说,如果要在市区建筑两幢住宅楼,楼的走向如何布局较为合理?两楼的间距如何确定?”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更大的能动性。
42 启发学生思维。如果导入设计引入启发性的问题,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创设有联想的教学情境,就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篇2
关键词:情境创设;体验;探究;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8-0069-03
在很多场合,一些初中地理教师经常抱怨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堂效率低,上课没有成就感。究其原因,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自身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当前的中学地理教材具有明显的层次性,高中的地理教材更倾向于地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初中的地理教材则更倾向于地理基础知识的了解和积累。因此,倘若教师按教材照本宣科,那整个初中地理课堂就将被描述性的地理知识填满,自然枯燥乏味。怎样增加初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是每个初中地理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而情境体验教学方式就特别适合当前的初中地理课堂,它是一种以强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互动交流为主要特征的,使学生在积极自主的学习中达到地理认知和个性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也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励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可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一、情境体验教学的概念辨析
1.情境与情境体验教学。情境一词在《辞海》中被解释为“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特定背景,包括机体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因素”。最早把“情境”与“教学”结合在一起提出“情境教学”的是我国著名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李吉林老师,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在《二十韵》中所提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正是对情境体验教学的恰当描述。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的认识,发展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在充分感受蕴涵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幸福的同时,达到促进其主体性充分、自由地发展的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地理知识和规律来自于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分析、对比和归纳,因此,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地理知识和规律决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地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
2.情境体验教学存在的理解和应用误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已开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的实践,但往往存在以下几个误区:①情境创设往往只集中在“开场白”部分,多被用作讲授新课之前的教学导入使用,虽然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一旦引入教材内容的学习,教师往往又恢复到传统课堂。②情境创设流于形式或是完全基于教师的生活经历,学生缺乏主体体验,难以引起学生共鸣。③情境体验式教学不能常态化,只作为公开课的特有装饰。
可见,多数教师在情境教学的实践中往往更加倾向于情境本身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体验。因此,情境体验教学就是针对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所突出的就是“体验”二字。当然,情境体验教学不是情境与体验二者的简单叠加,而是既关注了课堂教学“教”的主体——教师对于情境的创设,又由此而引发“学”的主体——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以学生的体验和反省、感悟为依据,实现贯穿于整节课的师生之间生命与生命的沟通和交流,是一种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
二、情境体验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地理情境是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核心要素,情境设置的好坏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只有具有良好启发性并且真正立足于学情的情境设置才能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体验、创造性思维和主动参与意识,从而使师生都能成为动态的、积极的教育教学资源,最终达到课前的预设性和课上的生成性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具体的体验式地理情境的创设主要有以下几种:
篇3
关键词:自主学习 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
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课程改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原来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合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大力构建地理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好地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新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要想打造高效课堂,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学生,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1.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
2.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小组的组建,要关注学习差异,也关注个性特质,让课堂充满团队合作氛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根本,围绕这个中心不放松,再枯燥的知识也能充满灵性,再内向的学生也能在课堂上魅力四射,人人参与,人人达标。在授课中采用“角色扮演,个性展示”这一做法来充分体验地理环境整体性,同学们精彩的角色扮演,小组间激烈的辩论,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很好地展现,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我又不失时机地抛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你有何启示呢?请各小组内讨论2分钟,随后展示。
小组内讨论,教师也参与其中。
一组展示:人类在治理大江大河时,必须按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办事,对于河流的认识必须考虑到上中下游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师:那么,人类如何治理不同河段,才可能使人地关系和谐发展?
三组抢先展示:一条大河的上、中游多流经山区,搞好封山育林非常重要。
二组补充:还要管理好河流沿岸的过度引水问题,以保证河流下游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人类活动必然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对于河流的认识必须考虑到上中下游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上中游地区的植被破坏和过度引水等都会对下游生态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二、教师要处理好几个转变
1.转变教师角色、观念。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
2.转变师生关系。教师应真心地走进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
三、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
1.紧盯教学内容。“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2.紧盯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1.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首先,课堂语言要充满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扬顿挫,要风趣幽默。这需要教师自己的感情投入,要进入角色,眼睛有神,动作有力。其次,课堂可以像相声演员那样设计些“包袱”,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环境下学习。
2.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或生成度。
总之,“高效课堂”要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做到身动、心动、神动,使每一个学生肯学、想学、会学,让每一个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地理老师变了,我们也变了,每堂地理课后,我们都会有新的收获……学习地理已不再是我们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地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如何选择正确途径,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是摆在每一个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
我们相信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思想的转变应为实现新形势下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我国教学发展的历史上曾提出“三中心”的观念,即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实施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重视教师“教”变为重视学生“学”。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即教学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知道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得到发展,体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虽然我们接受了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的学习,也能够说出并一定程度上理解这一思想理念,但要真正应用到实践,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二、制定教学设计和确立教学目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1.教学设计的制定
一般来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做出全部计划,确定一个分析研究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并对预期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求得教学效果的优化,这种系统的计划教学的过程叫做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依据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关心学生通过学习将会做什么及达到什么程度;它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出发,着眼于激发、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它要求教师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发挥各种教学技能的作用,帮助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及时的反馈改进教学和强化学生的学习。
2.确立教学目标
就像渔船航行离不开灯塔一样,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为了避免迷失方向,也需要教学目标的指导。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着指向性的作用,可以使学生知道学习的要求和应该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是衡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尺度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我们应在一开始就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指明,使学生在头脑中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教师讲到重难点的时候,不用教师提醒,学生自己就会集中注意力,努力把问题搞清楚。这样做也发挥了学生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带着目标进课堂,自己主动解决重点问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有效措施
1.全力激发学生上地理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多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巧设情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众多因素中的关键。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
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使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把课堂“还给”学生
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开展“研究型”教学是把课堂还于学生的重要手段。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解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答案。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则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主动学习有激情,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好。
4.地理课堂多样化
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可以让课堂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总之,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制定好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合理科学的途径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中地理 ;低效课堂; 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它并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理念,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课堂、无效课堂而言的。在高效课堂上,教师依照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目标,在课堂教学这样一个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就称之为高效课堂教学。之所以我们大力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是因为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教学现状。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要认识到当前低效课堂的现状,并针对这些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一、鼓励学生提前预习
在新课改的理念中,我们反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味地知识灌输,倡导采取一些灵活的教学方式,如引导发现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然而,很多教师在尝试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的时候往往很难得到学生的配合。例如,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时候,虽然给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但是学生却不知道该如何把探究活动开展下去,使得探究活动要么不了了之,要么流于形式,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性。事实上,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与学生缺乏课前的准备有很大的关系。一些学生在上课之前没有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任何准备,试想一些,学生连本节课要上的内容都不清楚,又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开展有效的主动学习活动呢?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提前预习,通过预习熟悉教材知识、明确教学目标、认识教学重难点、了解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做了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以后,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主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学目标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果教学目标制定得不合理,就会导致整个教学活动失去准确的方向,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在讲到“大气环境”这节的内容时,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着眼于大气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影响,如果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的时候把大气本身的物理原理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样就会导致整个教学活动的倾斜,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如果教师能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样,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会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而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引以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就会朝着目标有条不紊地行进,从而有效保证地理课堂教学的科学与高效。
三、重视地图工具的运用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没有地图就谈不上地理学科,地图不仅是各种地理知识的载体,更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然而,很多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就偏偏忽略了地图这个重要的因素。一些教师遇到地图时,往往含糊带过,该用挂图的时候不用挂图,而只是让学生对照着课本上的地图进行讲解。很多时候,教师讲这里,学生看那里,既影响教学的效率,又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地图工具,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这样,通过地图,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例如,在讲到我国主要的铁路分布时,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亲自动手把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大致地画一遍,这样比起一遍又一遍的语言讲解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四、适当运用多媒体工具
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工具开始广泛地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多媒体工具能够将静态化的知识动态、立体地呈现出来,而高中地理学科中,有很多的知识都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能够运用多媒体工具来展示这些知识,可以立刻让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印象,拓展学生的思维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必修一”中,关于地球的运动、地壳物质循环、水循环等知识相对来说就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在以往没有多媒体工具的情况下,教师只能借助一些简单的模型加以演示,很多时候,学生都是听得半懂不懂,既浪费时间又无法取得好的效果。而一旦把多媒体工具引入进来,就可以利用一些动态的图片、动画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这些抽象的知识,从而使得学生一看就明白了,从而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效果。不仅如此,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教师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以及适当扩充课堂教学的容量,由此可见,在地理课堂上,有了多媒体工具的参与,地理课堂会变得更加高效。当然,在运用多媒体工具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遵循适度的原则,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工具,否则不但起不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依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通过多种途径活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使地理课堂能够摆脱低效教学,实现高效教学。这样,在高效的地理课堂上,新课改中所制定的一系列的素质教育目标才能够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付逐.如何打造高效高中地理课堂[J].新课程,2011(12).
[2]郑传捷.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新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2(2).
篇6
一、正确处理环节和细节
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地理教学充满无限的乐趣,也极富有挑战性。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做到注重“环节”。地理教学中我们始终以“新课程标准”为纲领,以“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为准则,坚持集体备课,重点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每一节的重点、难点,构建每一章节的知识体系,努力做到尽心设计教案,课堂教学中“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拓展”环节完整,环环相扣,教学反思中侧重教法、学法的总结,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其次,我们要注重地理教学中的“细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初二学生开学之初,学习“中国行政区划”是难点,为此开学第一课,我们安排学生每天晚上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目的不仅是让他们了解各地天气状况,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走出“世界地理”,走进“中国地理”,识记中国各省的轮廓图。让学生观看电视的同时,观察各省的轮廓特点,如黑龙江、云南、广东、山东等省,有的学生说黑龙江像只大鹅,云南像孔雀,广东像大象的鼻子,我们山东做出了最棒的标志,伸出大拇指……在七嘴八舌的游戏中,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现在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接触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如,我校地理教师可以和学生“乘着歌声的翅膀”学习地理。如学习“青藏高原”时,我们和学生共同欣赏歌曲《青藏高原》;学习“青藏铁路”时,请同学演唱《天路》:“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再遥远,各族人民欢聚一堂。”还有的同学演唱《长江之歌》《阿里山的姑娘》……一首首旋律优美的乐曲总会唤醒学生的心灵,他们学习地理的热情高涨,领会地理信息的能力是在悦耳动听的乐曲中提高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手段,大量的影像资料和图片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为教学增添了光彩。例如,讲到某些国家时,首先让学生直观地看一看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然后把相关知识点巧妙地融合进去。实践证明,在信息时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能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课堂活动设计的时效性和全面性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首先要想到活动的目的,明确学生通过活动能够达到什么效果。如果活动进行后学生收获甚少或一无所获,那么,这样的活动不如不要。如新课的导入,目的通常有两个:一是激发学生兴趣;二是对新知识的学习设下疑问。如果导入的内容学生兴趣不大,产生问题的效果不佳,那么这个活动设置就意义不大。再比如,小组合作交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交流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共同寻求解决办法,如果安排一个大家几乎都能掌握的内容让学生讨论、交流,结果肯定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既浪费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又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得不偿失。教师在安排学生活动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学生还没有得出结论时,教师便将其打断,终止了活动的正常进行,结果便成了教师告诉学生结果,而不是学生自己发现结果。对于学生来说,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的,远比教师塞给的要好。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有所收获,这样便可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之前必须精心思考,充分结合学生水平、兴趣等多方面因素,让学生都能乐于参与,从中受益,尽量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其中,才能发挥其作用。
四、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提高。日常地理教学中,笔者注重培养小组长的能力,一段时间后,把协调能力强、语言表达水平高的小组长请上讲台,让他们当一回“老师”。教师“解放”了,学生更解放了,学生在轻松氛围下思维敏捷,回答积极,记忆深刻,真是“学生讲一次,记忆一辈子”。
篇7
关键词:细致准备;内容灵活;及时反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从单纯的知识型人才过渡到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人才,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一改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也随之改变了教学目标,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挑战,在这一大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成了当务之急。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我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课前要细致准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为了能够明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宗旨、实现高效课堂,老师作为传播知识的媒介,在上课之前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仔细解读与深层剖析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领悟了教材的基本内容之后,教师要将这些生僻难懂的地理知识运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多年对于教材的理解,将复杂知识简化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将知识找准、吃透,并进一步归纳、总结形成完备的知识网络,才能让学生对于知识具有清晰性、准确性和宏观性的把握,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好前提准备。
二、课堂内容要灵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于老师单方面局限地讲授课本知识,而应与时俱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对于具体案例的适当改变来提高课堂积极性。首先,我会将书本案例生活化。例如,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学习“工业区位选择因素”这一课的时候,我结合了我们城市的工业区位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例如:我会问学生,学了这一课,能利用课本知识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城市一部分工业发展速度缓慢而另一部分发展迅速吗?影响我市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课本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课堂的实践性,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课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案例中。其次,我会将案例情境化,在讲到抽象的地理知识时,我会引用一些鲜活、真实的贴近生活的事例,如在讲人口迁移问题时,我使用著名的“闯关东”事件,并进一步说明其对北方经济、政治、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除此之外,在讲解地理相关图表时,我会通过替代、拆解与组合的方式,来方便学生的理解、记忆、巩固、运用。通过对这三种方式的灵活运用,将地理图表这一地理难点和重点简单化,同时使课堂内容丰富起来,避免了单一和枯燥的授课方式。
三、课后要及时反馈
在高中地理教授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了然于心,要做到这一点有很多方法,例如:学生表情是惊讶迷茫,还是恍然大悟;学生学习情绪是高昂还是低落;回答问题是否积极主动;同学们课上课下提出质疑多不多,小组讨论是否能够抓住主旨以及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是否良好和试卷的答题情况是否乐观等等,并要善于从各种反馈信息中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并予以改善。如果能将这种反馈机制长期坚持下去,并自成体系,会对现如今教学分析起到重大作用。
在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中,仍有许多难点需要克服,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以自己对于知识的透彻理解和广泛掌握来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学习发展方向,还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地理;高效课堂;构建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体现师生主导和主体地位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已长久地根植于学校教学实践和教学理想中,只是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关注主题。当前,课堂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使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更强调学习者过程的体验,使学生用轻松活泼、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主动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
教师正确理解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使我们的地理课堂真正成为符合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地理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对原有地理课程的更新主要不是在地理内容上,而是在课程理念上。对于同样的地理内容,课程理念不同则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应凸显新的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制定三维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整体把握,统筹安排,制定出学年、学期总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并把它们分解到每一课中,形成科学合理的“目标群”,对有效教学有着重大意义。同时,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因此,我们应着重关注课堂上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经历了过程、掌握了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怎样。如“工业区位条件”一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崇明工业园区的发展,以乡土地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工业区位的条件及对崇明工业园区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不仅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通过对工业区位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了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变化,加强了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本节课由“一维的知识性目标”拓展为“丰富的三维目标”,突出了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不仅解决了“怎么教”、“教什么”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
二、激发学生上地理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多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课堂上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有的学生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但却有其他方面(如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爱好。作为地理教师,要善于根据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景物场景,使学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学习地理的种种乐趣,从而爱上地理,那样就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地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可用歌曲设情境,如讲“长江”时,师生齐唱《长江之歌》(或放录音)导入新课,讲“中国的民族”时,师生同唱《爱我中华》把教学气氛推向。还可用诗词创设情境,如讲“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时引用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菲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及苏轼的词句“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使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开辟第二地理课堂
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所以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可以让课堂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展课外活动,教师大胆开辟第二地理课堂,用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能力,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以增强自信心。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比如组建课外活动小组(气象观测、天象观测、环境监测、地震监测……)、开展地理知识竞赛、带领学生参观访问、做社会调查等。目前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都开展起来,但却要尽力去打开局面。
五、联系生活,关注热点
篇9
地理是一门跨两个学习领域的科目,既属于科学领域,又属于人文与社会领域,地理知识涉及地球、宇宙、大洲、国家、地区等多方面内容.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技能,提升地理素养,就必须努力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多途径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课前备好课
以教材为基础,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提炼与整理,教材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不仅要对教材的内容熟练掌握,而且要对教材的图表、案例等进行提炼,并梳理知识间的条理关系,使知识理性化,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另外,要依据课程标准,做到总体把握教材,注意学生知识学习的阶段性,总体把握章节之间的关系,知道所讲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融会贯通,既将现学知识原有的知识相联系,也能够为后继学习做准备,其次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完成后预期的学习成果,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确定教学的形式与方法、教学过程中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以及每个教学环节。所以科学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怎样去确定教学目标呢?首先,教学目标要全面,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而且要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意志的熏陶;其次,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根据我们学生的情况,制定符合他们当前身体条件和认知条件的,通过一定的方法可达到的目标;最后,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因为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和基础不一样,所以在制定目标时候要兼顾学生的差异,争取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获得最大的收获。
二、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设计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上更是这样,如果想要取得好的课堂效果,那么首先要让学生对你的课堂充满兴趣,所以说,上课前的情景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高效地理课堂的情景设计怎么做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呢?教学设计要探索教材处理的新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处理教材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结合本地实际,讲授对学生有用的知识,注意引入生活素材,激活学生求知欲望,那么高效地理课堂的情景设计怎么做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呢?
三、在课堂组织的细节上下功夫
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应该删除那些无效教学环节,为关键环节增效。课堂一开始是否复习提问,是复习上节课内容还是提问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都要视需要而定;课堂的活动和讨论要能引发学生思维交锋。教学内容和形式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认知水平安排,减少无效活动或讨论,更要避免为活动而活动、为讨论而讨论。对于一些价值不大的细碎教学环节,坚决删除,能合并的教学环节要进行合并。
教师提出的地理问题首先应该是基于本节教学目标的有创意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主动去思考真正做到思维“动起来”。其次,所提出的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思考能得到答案的问题。最后,有意义的地理问题也是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首先,在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其次,对地理规律提出问题并分析解答,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空间组合和形成原因的理解,增强其对地理原理的运用能力。再次,从不同区域的对比中提出问题。在自然界的不同区域中,一个区域有着本身的特征,又有着与其它区域的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因此,通过比较地理区域现象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最后,从教材或课外资料中提出问题。
四、强调地图的效果和作用
地理教学地图、板画是一种图解式板书,它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之间的特征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虽然多媒体可以设计出更加精美的板书、板图和板画,但是,边讲边画的效果却无法替代。因为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运用写写画画,既有利于学生识图、读图和画图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印象深刻,教学难点也将随之攻破。所以,地理教学板图、板画仍是传统地理教学中的一块瑰宝。
五、查补缺漏提高能力的周练
学生地理知识的构建、地理素养的养成要建立在对已学知识的掌握、迁移上,而“巩固知识的最好手段就是练习,而练习效果取决于练习设计的针对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如何让练习更有效呢?首先,要明确练习的目标,达到复习巩固又能提高能力的目的,其实周练要有层次,不能一刀切。最后要与高考接轨,学生最终目标就是高考,为了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每位老师就必须认真出好每一次周练。地理组老师都特别认真负责,并成功举行了一次全校性关于周练试题质量的座谈。
篇10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优化课堂教学;导入;重视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49-01
衡量课堂高效,一看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增长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的。下面笔者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
1.做好课前备课工作
课前备课工作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很重要,教师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重难点,备好课,更应该备好学生。不同程度的班级备不一样的课,同一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备课。此外,给学生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如初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知识,如果没有做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效果就难以实现了。因此,学生认真地做了课前预习,然后带着问题和良好的心理优势进入课堂,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发挥出来。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2.1做好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导入会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良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把他们引入探索知识奥秘的境界,为后面各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导入的方式有多种,在地理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常用的方法有:联想导入、故事导入、教具导入和提问导入等。例如:学习"地球仪"的有关知识时,可以用联想导入,先让学生猜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别看它的个子小,载着大河和高山。"当学生猜出谜底是"地球仪"后,教师可提出问题:① 地球仪是依据什么标准制作出来的?②它有哪些基本的点和线?③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如何在地球仪上表示出来?这样就把地球仪及其有关知识的课题导入了。教具导入是利用直观教具导入新课,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其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太强,教师很有必要引导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水平,而教具的应用,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学生对直观教具非常感兴趣,一幅挂图,一张投影片,一个模型,都能引起学生的惊奇、感叹。因此,利用教具导入,能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直观现象,从而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用提问导入,如讲解初一《世界人口问题》时,可以先出示漫画《苦难的母亲》,提出问题:①这个"母亲"是谁?地球――我们人类的"母亲"为何遭受苦难? ②为何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多会给"母亲"带来苦难? ③我们如何使"母亲"摆脱苦难?问题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所学的新课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2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本人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⑴手势法:如初中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拳头做模型,来认识山脊和山谷;用自己的手掌来记忆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的流向。在高中教学中让学生用左右手手势来表示南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规律、气旋和反气旋、水平气流和中心垂直气流的运动规律等。⑵口诀法:在讲解日本国特点的时候,可以把它的特点编成"人多地少,平原小;火山地震,灾害多;"用"高高低低"四字口诀来判断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凹凸形状与高低气压的分布,同时也可以用此口诀来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形状与气温高低的关系。⑶谐音、诗句法:此方法在地理知识记忆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地壳中的主要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可用"洋闺女贴给哪家美"的句子记忆等。⑷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学生对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教师要多指导学生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化文为图、图文结合。⑸数理结合法: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地理现象和规律,如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黄赤交角时用到几何学的知识,分析月球和太阳表面重力加速度时用到物理上的万有引力知识等。⑹实地考察法:到野外实地观察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凡此种种,都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活读书",并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技能,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2.3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辩论、讨论、座谈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内容的讨论,在分析、探讨中形成竞争交流机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见解,例如:在学习"日本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时,通过阅读图、内容,引导学生讨论:①日本是许多重要资源的缺乏国,为什么会有发达的钢铁、汽车、化学、纺织业?②日本利用什么优越的自然条件进口原料来发展工业?③为什么日本的工业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④日本采取什么方法使其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这样循序渐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和谐的气氛中掌握重点,获取知识。这样的做法可以步步引导学生进入高度思维状态,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时,通过座谈的形式,让学生探讨我国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出现的危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让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引导到自主学习的轨道上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采取"自我评价方式,进行自我对话";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化认识,自主发展。因为只有学生真心感悟和亲身体验到的知识,才能最终沉淀到他们内心深处。每个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不同的收获,而且会体验到学习新知识的乐趣,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课后作业布置要有梯度
课后家庭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复习。高效的课堂离不开作业对知识的巩固与复习。对于高中学生教师应该布置自主性强的拓展性作业,也可以布置实践性作业。对初中学生布置一些简单易理解的作业,同一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有梯度的作业。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践,可以有效推进教学研究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 上一篇:财务预算及全面预算管理
- 下一篇:理财投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