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8: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篇1

近年来,高职师范教育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许多技能型、实用型的职业教育的师资人才,满足着广大人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实现党在十六大提出的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欠发达的山区地区,也亟需为区域内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大批合格的优秀的高素质师资和人才。

1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1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持

山区地区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高职师范教育水平相对低下,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教育师资上都需要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从本质上来说,区域内高职师范教育需求是高职师范教育失业的软动力,而高职师范教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硬动力来自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支撑。同时,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引发人才的教育需求。

1.2 山区经济结构升级需要高职师范教育人才的推动

在山区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新兴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广泛应用,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提高,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必须大力发展区域内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培养高职师范教育人才。

1.3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需要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山区对人才的需求增加,高职师范教育需要适当扩大规模,以满足人才发展需求,而同时高素质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会促进大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输出,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

2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观念落后,综合环境较差

虽然我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多年,但由于山区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教育水平、生活水平仍然相对低下,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读书无用,不如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之类的落后观念,同时,部分家庭经济能力不足,无力支持学生持续接受教育。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教育难度和周期都有所提升与延长,山区内高职师范教育对高科技的接受和应用周期也相对较长,难以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2.2 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短缺

由于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现状的限制,财政教育经费支持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低,且教育投入多针对义务教育。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于办校建学、基础设施建设、学习资源购置、实习资源联系等方面本身就存在先天缺陷,加上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更加剧了教育资源短缺的局面。

2.3 师资力量薄弱,吸纳人才能力有限

基于社会现状,山区内独立设置的高职师范教育院校部分建立在原中专基础之上,师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很难满足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山区内高职师范教育院校在人才引进条件和措施设置上能力有限。

3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更新教育观念:抓教育就是发展经济

改变一个地区的观念必须从领导者入手,要想转变山区落后的教育理念,必须转变地区领导者抓教育的观念。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发展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就是促进经济发展,教育与经济必须要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内的社会进步,要加快高职师范教育发展,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将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3.2 加大教育投入,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近年来,我国财政逐渐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山区政府也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教育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切实加大对高职师范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高职师范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首先,要加大对高职师范院校基础设施的投入,营造良好的硬件设施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硬件支持;其次,注重学生学习资源的购置,加大购置资金投入,购置适合学生的、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最后,在人才引进方面,要适当增加人才引进的福利条件,利用解决住房问题、提高安家费等条件引进人才。

3.3 外聘校外导师,改善教育实习模式

针对于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山区高职师范教育院校可通过聘用校外导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首先,在素质培养上,将校外导师请进课堂,以课堂为教学平台,或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学生与资深教育专家以及优秀一线教师的交流与探讨;其次,与基础教学实验基地合作,组织学生到基地观摩、学习,了解有关教育教学如授课、管理、测试、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认识;最后,还要就学生的实踐能力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教授、介绍教学经验,教导示范课,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教育理论转化为课堂实践能力。

3.4 适应经济发展教育,优化专业设置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升级,区域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才能更好地协调进步,高职师范教育院校需要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方面多考虑市场需求,培养区域内或者整个经济市场内较为紧缺的高素质人才。在专业设置上,还需经过社会调研和各学校走访,了解教育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和趋势,拓宽视野,紧扣社会需求提供教育教学。

篇2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要想加快国家的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也不例外。自从我国施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在适应中国的国情,探索其阶段性的前进道路,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在目前阶段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所以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积累的经验,可以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在历史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中,应该以区域的发展和规划为主线,以区域经济政策为主导,以省级地方政府为主角,坚持因地制宜,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地方作用,深化区域合作,统筹城乡发展,由点到线、从线到面渐进式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点线面稳步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分析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指导下,不断的地探索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的统筹发展,使得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的缩小,区域的特色日益形成。

从固定资产的投资方面来考察,可以看到无论是中部、西部还是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其固定资产的投资都有所增长。其中东北地区增长最快,其投资的增长速度排在第1位;而中部也不落后,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的中部从自身特色出发,不断地探索发展道路,其固定资产投资速度也明显加快,在2007、2008、2009年三年时,其增速都在30%以上;而西部也在我国的"十一五”期间达到了28.4%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速度,这是高于我国的25.6%的平均水平的,同时民高于我国的东部地区的20.4%的投资增长速度。 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改革开放后的时间里,我国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是领导于我国的西部偏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在发展方面呈现不均衡的态势。但这种差距在不断的减少,我国的东部地区有12.5%的增速,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3. 0%、13. 5%和13. 4%,比东部地区快0. 5-1个百分点,特别是从2008年幵始,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首度超过了原先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

在财政收入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相应在减少,从财政收入来看,2011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实现财政收入15489. 5亿元,同比增长30.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7个百分点;东部增速比中、西和东北地区分别低6.5、19.0和9. 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己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相对均衡的发展态势。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区域立法步伐滞后,区域管理政出多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二是区域规划遍地开花,区域开发无序竞争,区域间低水平竞争和重复建设问题依然突出;

三是落后地区尚不发达,区域差距比较明显,特别是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东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

二、促进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主要提出以下建议:

篇3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近年来,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下,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十以后,在新的北部丝绸之路规划之下,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在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区域经济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首先实现呼包鄂地区发展,紧接着在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的规划下,发展东部地区,塑造“东西互动、内外结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国内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地域差异

各盟市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有不同优劣势,充分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区域要素的优化配置。

1.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近几年,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差异,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蒙中地区(呼包鄂),相比之下蒙东地区相对慢一些。由于各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优势特色产业。比如,蒙中地区的包头市以钢铁产业为主,鄂尔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绒产业为特色产业,为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蒙东地区中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乳制品产业群,通辽、赤峰地区牛羊肉产品加工产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有27家,而蒙东地区总共有16家。每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特色是优势产业的兴起和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

2.各区域间科研环境和基础不同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资源和科研设施等科研条件至关重要,是地区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提高生产力的核心资源。经济的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科技队伍,才能快速提升本地区经济发展。人才资源方面的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蒙中地区的呼和浩特和包头市。而蒙东地区和蒙西地区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科研条件及环境相对弱一些,在地方政府与高校科研工作的合作与融合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

3.各地区投资经济不同

由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和自然资源不同,近几年在吸引投资方面也有了明显的差异。近年来,蒙中地区的呼包鄂依托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经济发展形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的52.3%,而蒙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32.9%,其他盟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十二盟市的14.8%。因此,从吸引投资的角度来看,蒙中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吸收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为改善硬件设备,增强本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合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能力、协调机制和扶持机制,合理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达到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政府继续鼓励和支持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蒙中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在发挥领头羊作用的同时,也有必要在重点投资和金融支持方面进一步政策倾斜以及提高扶持力度,加强蒙西地区和蒙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和科研投资力度,扶持和帮助解决科研人才不足的局面,通过宏观政策调控使各个地区之间能够合理有效的协调发展。同时需要国家层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北部丝绸之路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集中投入资金、引进高端技术、培植每个地区的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内蒙古各区域的资源优势、口岸优势、人文优势以及后发优势。

2.统筹协调区域合作,优化各区域产业结构

政府通过制订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统筹协调三大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的产业布局,本着“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原则,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调整和优化各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低成本少投入促进产业优势的发挥,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以优势产业的“重心布局、合理融合、优势互补”加快发展势头良好的蒙东地区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推动牛羊肉产品品牌建设及发挥旅游行业等特色产业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同时在原有的传统产业基础上,大幅增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促进资源主导型产业进一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3.形成节约资源,集约有效的区域发展格局

篇4

王忠昌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3期中撰文,诠释了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跨界属性,剖析了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逻辑衔接,进而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现代职业教育具有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性,是一种跨界的教育,它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衔接的有机整体,其专业的设置、布局、调整和变革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的变革,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和任务。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跨界属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现代职业教育技术传承的跨界属性,要在继承传统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适应时代赋予技术的新要求,培养适应不同技术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2.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跨界属性,人才培养的模式需要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类型、需求等因素进行选择,主要包括专业属性和产业属性两个基本特征;3.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跨界属性,主要体现在专业融入产业、教学融入企业和产教互融三个方面。

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辑衔接体现在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1.理论基础,包括专业论、人才论、技术论和多元论;2.逻辑方法,包括认识方法论、实践方法论、辩证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跨界属性和逻辑衔接,作者提出了以下发展对策与建议:1.理念引领。保证专业设置的前瞻性,要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意思维。2.结构对接。保证专业结构的优化性,包括专业设置类别的优化性,专业设置数量的优化性和专业结构布局的优化性。3.平台搭建。保证专业育人的技术性,制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鼓励制度,同时加强职业学校专业内涵建设,实现双赢。4.品牌建设。保证专业内涵的持续性,需要做到以质量为准则,走内涵发展道路,并且融入产业属性,市场化办学,以及实施国际化策略,扩大影响力。5.特色彰显。保证专业建设的区域性,其中包括专业理念的区域性,专业布局的区域性,实训基地的区域性,以及人才培养的区域性。

篇5

关键词: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1世纪,知识和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值最高的因素。在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地对人力资源出现从未有过的重视。而这样的做法也得到了立竿见影的回报,经济增长与在人力资源反面的投入成明显正比关系。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发展中,我国的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相得益彰。

1.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一句镜花水月的空话,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

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单一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仅就我国的现状来看,人口众多、资源稀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但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我国的人口优势,那么人口优势就会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浙江为例,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省内土地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并不占优势,但浙江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据统计,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几十年来占全国首位,在独占鳌头的重要关口,如何保持目前经济态势和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地区经济,并利用好省内5000多万的人口,将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也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

通过对GDP常数,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做OLS回归性分析,得出DW值为0.14。DW值说明GDP的值与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对GDP的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同样,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经济出现增长,对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增加以后必然会导致高精尖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可谓存续相依,不可分割。这就是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最好的证明。

3.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建议

针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协调性关系,以区域经济健康良好发展为基础,以培养人才促进经济长效发展为目标,本文对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培养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注重本地高校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提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浙江省为例,在拥有全国知名的浙江大学的同时,也要发展其他985、211等重点高校。这些高校是本区域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教育基础。政府应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均衡人才就业机会,为本区域自培养的人力资源创造合适的就业岗位,减少人力资源流失。高校也应根据区域人力资源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人力资源能够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一展所长。

二、加快吸引外来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长效战略的形成,仅靠本地人力资源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受区域限制、学科限制、平台限制等,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不可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外来人力资源的吸引,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发展平台是吸引外来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为外来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才能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集聚和脱颖而出。同时,还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各地区人力资源汇集必然对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之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匹配,才能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人尽其才。

三、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传统重工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主要依靠资本投入作为产能增长和利润提高的方式。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则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优势。而第一产业的高能耗、低输出、高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各地政府缩减第一产业的决心。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把握发展关键,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各地区政府也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增加二、三产业比重,为优秀的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四、注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是关系着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我国情况来看,各地区普遍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艰苦,就业岗位少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仅仅。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快速提高,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大。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缺口问题。政府应当建立长效机制,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适当帮扶,也可开设相关专技领域的“扶持计划项目”,制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引进的政策机制。

总结

人力资源的培养是关系到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推动人力资源培养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是未来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好统筹,加强对本地区人力资源和外来优秀人才的管理与利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要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适当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增设扶持项目,拓宽专业发展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富丽平,于钦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人口学刊,2004

[2]张耀辉.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特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反战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蒲婷婷,王家勋,王生林.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2(2)

篇6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物流 发展 规划

现代物流业是继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又一个重要的利润源泉。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区域物流体系做支撑。科学合理的现代区域物流规划,不仅推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区域物流释义

1.区域物流概述

区域物流是指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其一般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中,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并将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辐射其他区域,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它涵盖了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目的是运用区域的概念和战略的手法解决有关大范围物流的各种主要问题,实现区域物流的最佳化。

2.区域物流的特征

区域物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两个方面。首先,就时间方面而言它包括:(1)时效性。物流的价值很大一方面要通过其时间效率体现出来。高效快捷地物流过程不仅减少物流损失,降低物流消耗,加快了货物和资本的周转,还提高了社会生产资本的增值速度。(2)时差性,通过改变“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的时间差创造价值,同时使物“增值”。其次,在空间方面,(1)区域性。区域物流要以区域为范围,以区域内或区域间的地理条件为前提。区域物流的发展与区域间的地理位置差异有着很大联系。区域地理条件关系到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环境,同时区域地理位置的差异也造成了区域经济的差异。区域经济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规模和产业形态又影响到区域物流的规范和发展水平。(2)流通性。不同区域发挥各自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生产出来的产品, 必须通过区域物流活动将它们“联系”起来,实现不同优势产品在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均衡供给。充分发挥其使各区域的产品在空间中流通的这一特征,通过“物”的空间差异创造经济效益,使“物”增值。

二、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到了本世纪初我国的物流事业进入了大规模发展时期。深圳市率先把物流产业放在重要支柱产业的地位之后,全市性的物流规划已经开施。广东省已将发展物流产业作为经济领域四大主攻方向之一;上海市规划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与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天津市制定的《天津市现代物流发展纲要》,争取成为中国及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物流及信息枢纽等等。人们对现代区域物流的重要地位和其功能价值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全国各地区都纷纷增加对区域物流发展的投入,并将其视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

2.我国区域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投资物资发展存在盲目性二是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三是物流体系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四是物流技术中的科技含量低,现代化程度不高。缺少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支撑。

三、现代区域物流规划分析

1.区域物流规划的目的

要做好区域物流规划,首先应该明确规划的目的并结合地区经济的发展特点和资源条件进行准确的定位。根据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制定物流规划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将现代物流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带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2)优化企业的物流系统,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和物流运作效率;(3)增强本地区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竞争优势,提高商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费用;(4)利用本地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物流枢纽。

2.我国现代区域物流规划建议

第一,明确区域物流发展的目标定位。一个地区在进行区域物流发展规划时,一定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进行准确定位。在分析自己优劣势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避免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的盲目性规划,减少由此造成地资金和资源的浪费;第二,改革区域物流体系的管理体制,加强政府统一规划的职能。政府部门应该站在统一指挥、相互协调的高度上,制定区域物流的发展计划,统一规划发展方案。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第三,逐步扩大物流体系功能。要通过区域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形成高效的、有规模效应的、能实现联合运输的和经济的区域物流支撑体系。第四,加强现代区域物流的信息化建设,要构筑现代区域物流的信息交换平台,增强物流市场的信息透明性。要在区域物流体系中综合运用信息系统、控制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移动通讯等高科技现代化的物流技术。

参考文献:

[1]聂小平:区域物流规划的经济学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7年26期

[2]曾文琦: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高海晨:区域性物流规划的探讨与思考[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4]平海:谈谈区域物流发展及规划[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05期

[5]邓小兵:产业经济发展与区域间物流需求相关分析 [J].经济物流,2006年12期

[6]牟惟仲: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论走中国自己的物流之路[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12期

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整体来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逐步由农业产业向工业以及第三产业方向发展;产业结构由过去的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向,产业结构不断得到完善,比例也不断协调。但从区域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在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不均衡;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产业结构所存在的问题造成了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给产业结构的区域转移调整带来了有利条件,但给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了不利影响,尤其是落后区域的内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很难有动力和能力来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改变的比较稳妥的方式,还是依赖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这种外部性的产业促进终究无法和内生性的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好处相比。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同时,区域经济也给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基础的经济保障。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概述

1.产业结构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极其薄弱。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为优势,充分吸引外资,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从加工贸易起步逐步积累资本和经验,使得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沿海地区在地缘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二三产业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协调,区域经济也得到迅猛发展。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史来看,产业结构的问题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只有产业结构合理完善,经济才能有发展的潜力和动力。

2.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产业机构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产业的转移、升级,这一过程,通过各种资源要素的再配置和优化,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所以,对于经济发展来说,产业结构调整是永恒的主题。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式来看,东西部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协调,而在区域内部,有些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困难重重,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密集,第二产业比重比较大,而且国有企业众多,产业结构调整遇到的困难太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调速换挡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地区的传统产业如果不能进行结构的优化升级,容易导致产业不断恶化,企业倒闭,区域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危险。所以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下行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

3.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是一种互助的关系,他们是互为因果的。产业结构要想优化升级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发展基础做支撑,雄厚的经济基础才能产生资金优势和科技优势,而这些优势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需要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通过优化和组合这些要素资源,来完成产业升级改造,进而改变区域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深圳和杭州。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的问题

我国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经济发展,经济的总量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世界第二,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前列,但分析我国的经济构成,会发现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仍然不高,高技术产业占整个产业比重仍然比较低。这些产业结构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产业结构调整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区域之间,特别是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巨大,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贫富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当前,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完善均衡,经济发展程度很高,人均收入也比较高,民众普遍比较富裕,而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政策扶持等原因,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且整体发育不完善,与东部的产业结构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导致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巨大,贫富悬殊。而在城乡之间,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贫富差距也比较大,城乡之间的这种差距在西部地区更加明显。

2.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比较低。现在,我国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各个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在科技水平方面,我们产业科技水平还比较低端。正是因为我国的产业水平还比较低,在我国资源要素优势不在的背景下,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动力不足,经济开始下行。在当前,我国经济调速换挡的背景下,努力优化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以高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升级转型,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有之路。

3.我国的产业结构在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趋同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以追求经济总量为主,唯GDP论。现在很多落后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而是什么行业热门就发展什么行业。产业规划脱离实际情况,也没有综合地分析国内外行业的发展情况就仓促上马,导致很多行业的产业发展地区趋同,造成行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不仅没有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建议

1.合理制定区域产业政策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东部的劳动力资源与中西部的劳动力资源相比已经没有优势了,东部地区当前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等方面。所以,根据区域之间优势资源的差异性,可以进行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和协作。东部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金融行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的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可以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资金、管理方面的支持。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发挥自己的区域优势,分工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2.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与经济可持续增长之间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所以,我国经济在人力资源等比较优势不在的背景下,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完善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以高科技为核心的产业,使产业结构由低端向高端优化升级。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区域之间需要根据自己的区域优势,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不能违背自己的比较优势,不顾实际情况,就仓促发展不适宜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失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3.要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要想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型,就需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业。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高科技人才,还要良好的创新发展的环境。但从目前情况看,高层次的人才外流比较严重,企业普遍缺乏高科技人才。所以,从人才的角度来谈,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教育投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使用的制度,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需要创新人才培养、使用、管理的方式,使人才能够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对于具备一定创新能力、成长潜力的人才,要给予足够的发展和成长空间,鼓励和保护好他们的创新热情,做好科研专利的保护。对于拥有核心技术的人才,要创造好的条件,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他们起到带头作用。同时,我们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对各类人才做好政治上、经济上的关心和帮助,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另外,要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使用制度,使国外的核心技术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使用好。

四、结语

总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区域经济之间密切相关,如何发挥好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效应,需要政府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坚持长远眼光,科学谋划,做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文章,使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l展。

参考文献:

[1]荣进,马艳,迟宏伟.浅谈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2(10):24-25.

篇8

关键词: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广东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076-03

广东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省份之一,其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经济腹地广阔,发展后劲强劲,综合竞争实力名列全国省市的前茅,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2014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7792.24亿元,比上年增长7.8%,人均GDP达到63452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0330美元。[2014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因为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原因,广东在经济发展过程表现较为明显的地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距过大已日渐制约广东经济发展,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全省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一、增长极理论与梯度转移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最早提出的。狭义经济增长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二是城市增长极,三是潜在的经济增长极。广义经济增长极,是指所有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生长点,其中包括制度创新点、对外开放度、消费热点等。[1]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即增长极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2]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3]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

二、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广东各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分析

广东经济各项经济指标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广东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非均衡现象。广东省根据区位分布以及经济的发展程度划分为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四个经济区域,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九个市,东翼指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个市,西翼指湛江、茂名和阳江三个市,粤北山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五市。[划分依据:2014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广东省GDP为67792.24亿元,其中珠三角地区GDP为57802.21亿元,占全省78.91%,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15448.03亿元,占全省比重为21.1%,粤东、粤西、粤北分别占6.9%、7.9%、6.3%。人均GDP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指标,从2014年广东各地级市人均GDP和排名来看,珠三角地区地级市排在前十名。由此可见,地区间的人均生产总值亦相当悬殊,珠三角远高于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东西两翼和山区的经济水平与珠三角地区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梯度差异。

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来看,珠三角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全省的66.65%,是东翼的18.65倍,西翼的19.34倍,粤北山区的14.02倍。因此,珠三角在财政收支这一层面上比起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则表现出财政能力弱化的现象。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珠三角遥遥领先于其他三个经济区域,西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为珠三角的14.44%,相差达到6.92倍。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的差异严重地影响了区域之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广东各区域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西蒙在研究各国的经济增长时也指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的;服务部门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4]

从表2可以看出,2013年,广东珠三角地区53060.48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45.33:52.67。东翼三次产业比重为8.75:55.87:35.37。西翼三次产业比重为18.77:42.23:38.99。粤北山区三次产业比重为16.29:41.70:42.01。对比可以看出,珠三角产业总值Ⅲ>Ⅱ>Ⅰ,根据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可以看出,其经济结构已经开始从工业化阶段向服务业输出阶段转变。东翼的产业结构已经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西翼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18.77%,表明农业在区域生产结构中仍然占有较大的份额。非珠三角地区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但与珠三角地区相比,非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太高,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三、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间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得益以政策和地区优势,充分发挥核心带头作用,在技术创新、产业聚集的形成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形成了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影响的“核心区”。[5]珠三角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区,处于整个经济发展的支配地位,依靠周边区域提供劳动、资本、原料、市场而发展,区域差距随着发展而不断扩大(见表3)。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粤东西北地区财政收入、投资、消费、出口等均与珠三角差距不断拉大。2007年,珠三角财政收入与粤东西北相差1603.64亿元,2013年扩大到3824.63亿元,珠三角财政收入比粤东西北地区有着明显优势。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受益于近年来对粤东西北地区投资力度的加大,粤东西北地区投资明显提高,但2013年珠三角投资仍达到粤东西北地区的2.4倍(见表4)。

(二)粤东西北地区中心城市作用不突出,缺乏经济增长极

从2014年广东省各地级市GDP排名来看,粤东西北地区城市内部经济总量接近,中心城市龙头经济作用不明显,难以聚集辐射周边地区。粤东西北地区内部差异小,说明粤东西北地区内部没有形成增长极,中心城市作用不突出。

(三)产业分工水平有待提高,产业梯度转移仍需大力推进

根据梯度转移理论,进行梯度产业转移首先应该存在梯度差距,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珠三角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之间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既有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推力,也有非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拉力。[6]然而,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阻碍地区间经济发展中的梯度转移,造成地区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资源、市场等方面的争夺等负面影响,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制约经济发展。低梯度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与高梯度地区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双向流动,一方面创造条件吸引产业向本地区转移,另一方面要利用优势,主动促进本地区的产业升级,产业梯度转移仍需大力推进。[7]

四、基于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的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一)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凸显增长极作用

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要继续发挥珠三角增长极作用,推进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和影响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粤东西北地区要实施新的中心城区规划,拓展城区空间,提高城区辐射力,扩大区域中心城市的规模,加强各区域中心城市与省内外经济圈、经济带的联系与对接,承接先进发达地区的产业溢出转移。

(二)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后发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要注重发展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的加快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实力,提高其竞争能力。要加强投资引导,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在区域的示范和扩散效应下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逐渐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三)继续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的政策支持

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产业升级压力,粤东西北地区要继续做好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及承接工作,加快产业集聚,以推动其工业化进程。同时,要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的政策支持,根据区域产业优先发展目录,制定区域金融支持政策,并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各大区域之间的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着广东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正视广东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继续发挥珠三角经济中心对外扩散、展现辐射优势的同时,引导和促进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转移,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发挥国民经济整体优势。

参考文献:

[1] 高煦照.增长极理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7(6).

[2]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5).

[3] 徐忠爱.“泛珠三角”经济圈产业梯度转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3).

[4] 刘昭云.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与协调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10(5).

[5] 赵 阳,姚丽虹.基于发展极理论的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6).

篇9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经济圈;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8-0077-04

中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经济圈。然而,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无序竞争所带来的问题凸显,尽快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呼声渐高。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之所以出现“南快北慢”的状况,与这一区域内经济联系较弱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势在必行。无论是从适应国家经济重心战略调整的需要来看,还是从解决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问题考虑,都要求京津冀地区必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担当起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任。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剖析

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同“长三角”、“珠三角”相比明显滞后。资料显示,就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而论,“长三角”是京津冀都市圈的3.45倍,“珠三角”是京津冀的3.25倍;以人均GDP而言,“长三角”是京津冀的1.84倍,“珠三角”是京津冀的2.63倍,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行政区划观念过强,适应市场经济的合作机制还未形成。突出表现在:行政意识远远强于市场意识,区域内没有形成统一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缺乏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重复建设、产业雷同问题突出;跨省市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还缺乏有效协调,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力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合作缺乏高层协调机制,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学术讨论,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没有实质性进展。

2. 受“分灶吃饭”财税体制的局限,条块分割严重。区域内各省市的绝大部分发展措施往往首先考虑本行政区利益的最大化,地区间经济协调的成本很高;各地区几乎还是封闭的,这与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潮流不相符。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开放不仅对外,而且也要对内。

3. 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区域发展的市场推动力。京津冀区域经济结构明显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地区政府对资源控制能力强,对企业干预比较大。目前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大多是以城市群的面目出现的,如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和五大湖区城市群、日本关西城市群、英国中部城市群、德国中部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大小城市之间,在避免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产业部门合理分工的多层次网络型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可以说,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在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提高大城市的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城市发展规划的必然选择。

4.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感觉是走走停停、时冷时热,而且理论探讨多,实际效果不大。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与机制,这已成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当务之急。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1. 城市规划与布局一体化。城市规划与布局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首要问题。区域经济的空间聚集指向于城市,主要是由于城市具有聚集经济效益的缘故。然而京津冀区域除了具备一般城市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地域集中和流动性点状布局的特征外,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该区域是集全国行政力量与经济强度于一身的经济中心与科技中心,这就决定了京津冀区域具备了一体化较为明显的空间特征,即它的等级性与多层次性。

2. 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体制一体化。京津冀地区拥有科技体系完整、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机构密集和科研开发深度强等优势,但三省市经济技术水平的明显差异决定了该区域只有尽快改善区域科研管理体制,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变分散优势为整体优势和现实优势,才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受经济技术梯度差异规律的影响,任何国家或地区均存在着一个完整的技术分工与协作体系。因此,三省市在推动技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应选择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根据技术体系构成、技术发展规律及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区域技术分工,从而达到各有侧重、联合攻关的目的。具体而言,在垂直分工方面,三省市要围绕该区域已具备的先导技术、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强大优势,借助北京科技开发和综合配套能力强、天津科研成果转化条件好以及河北基础研究有一定特长等优势,建立科技开发与成果转换、主机生产与零部件配套的区域协作。

3. 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中国航空、海运、铁路、公路和管道网络的枢纽地带。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增加了各国经济与贸易的相互依赖性,使生产和流通过程更加规范化,从而引起了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这种变化将意味着京津冀地区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必须建立一个以联合运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运输网络。从国内外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看,综合运输网络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综合枢纽布局。它不仅是各种运输干线的汇集点,大宗客货中转、换乘、换装与集疏场所,而且也是联运生产的主要基地。它决定了不同运输方式间联运换装地点的分布,而且还会对主要客货流的运输、路径、运输效率和物资运转速度产生重要影响。

4. 产业结构与生产力配置、基地建设一体化。京津冀区域性产业结构合理化,应以能否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为准则,扬长避短发展当地优势产业和调整自己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加强同国内外、区域间的相互联合、协作和配套,逐步建立起既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产业特点,又能同周围区域相协调的产业结构体系。

5. 旅游网络建设与综合开发一体化。旅游业已成为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九五”期间,京津冀三省市旅游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均达到4%以上,特别是天津已达到5.91%,表明该区域除了具有区位优势大、交通通讯便捷、景点相对集中的条件外,还具备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区的巨大潜力。然而,从京津冀区域旅游业的整体素质看,仍处于一种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状态,旅游服务滞后、旅游产品单一、缺乏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是三省市旅游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一地区旅游科技投入少,高科技在旅游决策科学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利用程度低,导致该区域旅游环境管理中高科技产出效率不高。

三、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想

1. 强化合作意识。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首要的问题是合作,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提高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通过建立利益协调和利益分享机制,使我们从区域合作中加快区域整体发展,实现个体“共赢”,在树立先进的“竞合”理念的同时,增强整体发展意识。区域合作的目的是总体利益的最大化。为此,必须加强沟通、联系与配合,实现区域内的要素流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协调发展。

2. 打造 “京津塘高科技产业带”。“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发展最可贵的经验,就是产业链拉动区域经济联动,形成经济圈。而京津冀地区却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链,仅有的几个产品的产业链十分单薄。其原因主要是这一地区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占主导位置,产业自然是“大而全”,“强势政府”自觉不自觉的“大而全”行为,自成体系的后果是区域内产业链的残缺。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两大突出问题。其一,京津产业严重趋同。北京应充分发挥其人才、技术、信息齐备的首都优势,发展具有更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总部经济”。而天津则应发挥其天然的港口优势,利用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着力发展制造业、物流业、海洋经济等等。其二,除京津之外的周边地区以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为主要表征的城市竞争力落差太大而且活力不足,导致一方面北京核心地区功能过密,大量第二产业急需外移;而另一方面城市能级落差太大,周边地区很难接受京津地区的辐射效应,不利于双方的发展,形成两难窘境。笔者建议在构筑大规模的交通网络体系的前提下,在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等地兴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改善投资软硬件环境,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合理的产业链。

3. 组建京津冀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三地政府应从区域发展的大局出发,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并积极争取中央出面协调,尽快建立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的京津冀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与机制,并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体系建立、区域资源整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选取条件成熟的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

4. 建立京津冀地区资源补偿机制。京津冀山水相连,而地处京津上游的张家口、承德两市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直接影响着京津地区。一些学者提出在张家口、承德建立“首都生态特区”的设想,使其享受国家特殊政策,突出绿色屏障、饮用水源、治理污染、城市环境四个重点,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生态经济,以生态经济增量消化高污染、高能耗工业存量,进而推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河北省政协与会同志提出关于建立京津冀地区资源补偿机制的建议,得到了北京、天津与会代表的理解与支持。大家认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资源补偿机制问题被忽视了,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一方面加剧了河北省一些地区的贫困状况,不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京津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只有解决了资源的补偿机制问题,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合作才能立足长远,真正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5. 在构建现代化区域交通体系上实现突破。从国际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大都市经济圈的范围按尺度和作用强度分为两种:日常都市圈和大都市圈。日常都市圈也称“1小时都市圈”,即从核心城市到周边城市之间的单向时间距离在1小时左右,距离约为100公里;大都市圈也称3小时经济圈,单向时间距离一般在3小时左右,半径可达300公里~400公里。1小时经济圈主要表现为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通勤圈,它们的内部联系十分密切。3小时经济圈主要表现为核心城市对腹地内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与腹地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要素聚集和辐射扩散效应。按照上述城市理论,河北省绝大部分区域在京津的辐射圈内,11个设区市都在3小时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内。区域交通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城市之间时空观念的更新,为地区空间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可能性。京津冀要积极推进城际快速轨道网络建设,强化通道运载能力,为城市布局的扩展和城市体系的组织创造新的条件。京津两大枢纽应加强分工与协作,实现区域交通运输网从“单中心放射式”向“双中心网络式”的转变。强化航空港、海港、信息港等交通通信枢纽与区域及城际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有机联系。要留出足够的发展余地,建设国际枢纽机场。加强沿海港口的协作,合理分工,形成港口体系。要联合开展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全方位融合交织,让区域间血脉贯通畅行,城际融合零距离。

6.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性职能。从国内外大都市圈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政府仍将是协调、整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政府的作用仍然是首位的。(1)政府职能发挥的主线应是区域经济市场一体化的制度供给,通过制度规范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从而减少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政府职能要积极引导并发挥市场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市场是经济运行的主体,政府服务于市场,为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由于政府的作用往往是先导的、显性的,因而往往容易被高估。但不能因为市场的作用是分散的、潜在的而忽视其在区域经济运行中的主导作用。(3)政府职能还体现在加强市场不愿涉足的公共领域的跨区域协作上。所谓公共领域,主要是指交通、生态环境、水资源等市场不愿意提供也无力推动的公益性项目。面临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必须打破行政界限,按一个生态整体加以宏观治理,以实现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

[参考文献]

[1]唐茂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5).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高等教育;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33-02

胡鞍钢博士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时,曾经指出:“区域间发展的差距首先是知识差距、教育差距、技术差距和信息差距。知识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不发达地区发展的最大颈瓶。”那么,一个区域丰富的知识资源从何而来呢?就要依靠发展区域高等教育。而区域高等教育若想得到长足的进步,就必须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这就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和区域高等教育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近年来,黑龙江省无论是区域经济还是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两个省份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互动情况的比较分析

(一)经济对高等教育促进效果的比较分析

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和资金投入离不开物质生产部门的支持,但不同地区物质生产部门支持的程度和最终达到的效果却有可能截然不同。通过对1997―200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得到如下数据和图表。表1是笔者直接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搜集的数据。图1的数据是通过表1整理而得的。通过图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江苏省、黑龙江省三者对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都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这表明,无论是国家还是两个省份都充分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均逐年增加了用于教育的支出比重。但三条折线进行比较就会发现黑龙江省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虽然始终低于国家水平,但从1999开始一直高于江苏省的比重。这表明,从1999年开始黑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用于教育支出的比重始终高于江苏省。

对教育的高比重投入,是否得到了高等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呢?答案可以从图2中找到。高等教育毛入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个指标来反映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如图2所示,国家、黑龙江省、江苏省三者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并且黑龙江省、江苏省均高于过国家平均水平。进一步来讲,黑龙江省与江苏省比较,虽然在1998年以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江苏省,然而从1999开始却败下阵来。

将这些图表进行综合性概括,我们得出这样的结果:与江苏省相比,黑龙江省1999以后虽然用于教育投入的GDP比重高出了江苏省的水平,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却落后了。

(二)高等教育对经济的促进效果比较分析

发展高等教育总体上从三个方面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效果。首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其次,为经济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支持和科学管理方式等;第三,通过学生消费和基础建设的投资拉动经济。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第一、第二,第三个方面并不是我们发展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它只是一种派生效果。 所以,在本文中我们更侧重于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前两种促进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高学历人力资源的数量可以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得到;高等院校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科研成果,可通过其发表的著作和论文的数量得以体现,其数据可从《黑龙江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中获得。

从图3中可以看出,虽然2004年以前黑龙江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整体高于江苏省,但是,黑龙江省的指标非但没有出现上升的趋势,而且从2002年开始持续下降;而江苏省的指标则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于2004年超过了黑龙江省。

表2是两个省份2003年、2004年两年发表的科技论文和著作的情况(各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在为经济进行服务之前,一般都要以这种形式展现)。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江苏省发表的论文数明显高于黑龙江省。

上述分析表明,江苏省的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的互动效果明显优于黑龙江省。

二、差距分析

两个省份之间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的互动效果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差距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教育支出分配的合理程度不同;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从而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不同;各区域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不同;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不同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制度环境不同。

三、实现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1.提升教育支出的合理度

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单纯依赖于教育投资的绝对增长,还要依赖于教育投资的合理匹配。黑龙江省要想提升教育的发展水平,不单纯要增加教育投资的绝对数,还要提升教育资金的利用效率。

2.完善吸引人才政策

高等教育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江苏省无论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方面还是在高等教育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方面都高于黑龙江省。这不难看出,对于高级人才而言,前者的吸引力要明显高于后者。所以,作为黑龙江省,若想提高教育水平并进一步提升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必须要加快完善引进人才政策。

3.选择恰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根据黑龙江省的区域经济特点,实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策略,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战略。这是使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良性互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