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1

通过开展家庭小实验、小制作,开展调查活动,利用互联网等,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

家庭实验;调查活动;互联网;生物科学素养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标准强调“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教学的传统做法,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借助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逐步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开展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的学习热情将会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通过家庭小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现象的探究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在教学《饮食与营养》这一节时,学生了解了淀粉、脂肪、蛋白质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出现一些有趣的反应。于是就布置家庭小实验,让学生放学回家之后,选择面粉、鸡蛋、猪油等,分别加入冷水和热水搅拌,仔细观察这些物质在不同的水温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并谈谈实验后的收获与困惑。通过小小的家庭实验,不仅可增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感受到生物与化学、物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融。如,在学习“气体的扩散作用”这一知识点时,我布置学生在做一朵布花并喷洒花露水,放在写字台上,体验气体在空气中是如何扩散的,从而理解气体都能从浓度大的地方向浓度小的地方扩散,直至两边浓度相等为止,为将来学习八年级物理、九年级化学中的分子运动论打好基础。其实,只要我们教师有心、用心,那么在初中生物的诸多章节都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布置一些相应的家庭小实验,这对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开展家庭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瑞士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多种器官参与认识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细胞,促使其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很大的一个缺点就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一般比较胆小,动手能力差,但会应付考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一切力量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时间去体验动手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合理的膳食》这一节时,我就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配制饮料,尝试自制冰红茶和苹果汁。布置学生家庭小实验,告诉学生冰红茶的原料可以选用红茶、柠檬汁、白糖。苹果汁的原料可以选用新鲜的苹果和蜂蜜。各种成分的量以及加入水的量由学生自己确定,但一定要做好记录表,以便下次配制得更合自己的品味。最后,我鼓励学生精心选择自认为是最棒的自制的饮料带进班与其他同学共享,并交流心得。在学习了《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后,鼓励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做一个生态瓶,用一个无色的500mL的玻璃瓶,里面加入400mL的水和少量的尿素,放入新鲜的水草、2~3条小鱼和几个螺蛳。用软木塞塞住瓶口,每天观察记录瓶中生物的生活情况,并仔细记录。比一比,看谁的生态瓶里面的小生物存活的时间长。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学生在进行小制作的过程中,培养了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同时提升了生物科学素养。

三、积极开展调查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每年在学完《生物圈是生物的家园》这一节,都要求学生收集尽可能多的生物圈遭受破坏的图片资料,然后把这些图片资料归类,从大气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等方面看看生物圈遭受了哪些破坏,思考是什么原因使生物圈遭受这些破坏的。然后发动学生调查本地区的生物圈遭受了哪些破坏?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物圈?从现在起,我们自己能为保护生物圈做些什么?有的学生通过对本地区的几条重要河流调查发现:水质混浊,水上覆盖着“水花生”,有时散发着难闻的气味,经询问还知道河中的鱼时有死亡。大家被这些现实震撼了,失去了往日在课堂上讲解“环境污染”“酸雨”危害等那种漠不关心的平静,潜藏在心底的危机意识被唤醒了。他们纷纷表示要向政府反映情况,要求全力保护生态环境,马上采取有力措施。在学生了解海洋“赤潮”和湖泊“水华”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调查我们这个地区的江河湖泊是否存在“水华”现象?“水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造成的最大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止和解决淡水资源的富营养化,防止“水华”现象的发生?调查结束后,如何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科学的分析,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必需,是把调查工作推向深入的关键。我组织学生带着未解决的问题查阅了很多资料,有的上网查询,有的向化学教师请教,对水质污染等现象进行了深刻全面的分析,写出了翔实的书面总结。

河水被污染的直接原因是:生活污水、化肥、厕所渗出的人粪尿以及倾倒入水中的固体垃圾和白色污染,使得水中供藻类生长的无机营养物质过剩,引发藻类,如蓝藻、绿藻等大量繁殖,发生“水华”。“水华”发生时,水中严重缺氧,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污染饮用水源,藻毒素通过饮用水或食物链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当然调查活动不能只局限于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还应该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让学生通过调查完善自我,影响社会,这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有着重大的意义。针对水质污染的原因,学生纷纷献计献策,提出环保措施如下:(1)发动群众清理岸边垃圾和杂草,设置垃圾收集点,号召群众将生活垃圾集中放置,并由环保部门集中处理;(2)在岸边种树种花种草,美化周边环境;(3)清除水底污泥,消灭河边的“水华”发生,清除水面上的浮游植物;(4)建议环保部门定期宣传环保知识,使公民认识到要自觉保护自然资源,积极防治环境污染。通过调查研究,大家增强了环保意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环保的情感。联系生活就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活源泉。

篇2

关键词:探究过程 培养 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那小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科学素养呢?《科学课程标准》是这样界定的: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的科学课是由一个个的探究活动所组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好各种相关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经历一个个“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这些活动满足学生探究欲;获得身边世界的理解;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等这些科学探究学习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都是现阶段学生所要掌握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就要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没有有效地培养起来,这个探究活动也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所以说,有效的科学素养是有效探究的基石,那么怎样做到在探究过程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重要。”那么,教师创设的实验教学情境要迅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思考。教师在导入新的教学活动中的每一句话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为实验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二、注重科学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关注探究过程中的有效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性。因此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那如何有效地快速地培养呢,老师的科学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明确是教材教还是用教材教?是教知识还是让学生去科学探究?怎样有效地去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应根据学生科学探究的进程,根据具体的课型灵活把握组织引导的时机,在观察及实验结束后,引导针对收集到证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行抽象概括和归纳整理。比如《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就是典型的“探究―引导”课,在创设了问题情境之后,明确今天要研究的问题,讨论应该怎么去做,让学生养成遇到问题会思考如何解决的习惯,总结出应用“气球小车”记录观察实验获得的数据,再引导他们还要制做“气球小车”尊重科学事实,同时还要讲清楚他们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在学生们经历了明确探究活动的目的,如何探究、怎么探究的过程后,把握探究时机果断的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同时教师的引导还要贯穿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探究,及时引导学生探究活动。

三、引导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不是盲目的实验活动,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探究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这时就要求我们科学老师注重探究活动的方式方法的指导,在整个探究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那如何有效地指导培养他们的探究活动呢?我认为作为一名课堂的引导者,首先自己就要注重对教材的理解,要对教材进一步消化吸收,然后在指导学生就行探究活动,在创设好情境后,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也很重要,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不光光看他们去做就行了,还要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活动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组织课堂交流,增强认识科学价值的能力

科学课的教学不光光是要学到科学知识,更应该注重在探究活动中科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活动后真正认识到科学课的价值,所以在探究活动之后的组织交流这一环节就变得尤为重要。

科学课是最贴近生活的课,在组织交流时就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起学生之间的共鸣,与学生生活经验产生连接,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同时在交流时我们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探究实验结束后,可以叫小组派代表上来讲一讲他们的发现,说一说他们的感想,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对同一事件不同的解释,这样就有利于通过大量的来自于他们自身的经验来诠释理论化的科学知识,同时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学生各自的想法、思路显得非常清晰,他们就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讨论、反思,可以更好地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通过课堂交流有助于培养他们更好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一件事物的诉说能力,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就可以更好的认识科学的本质。

因此在引导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通过有效引导组织探究活动,使学生懂得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总之,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只有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我们的科学探究将是真正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篇3

《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提出:“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从标准中已经可以看出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受到了重视。

二、如何在初三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注重“双基”,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夯实基础

近几年来各地的新课改都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许多的中考试题都在围绕提高叙事的科学素养,注重了以“双基”为载体,通过态度、观点、方法、情感及现实生活中重大化学问题进行“包装”,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通过搞好“双基”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种可行的途径。通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化学复习中要让学生牢牢撑握“双基”,特别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并重视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探究和理解书中的理论。

2利用好试题,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和方法

中考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掺杂着许多的习题训练与评讲。因此教师利用好了习题,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更能培养他们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这个习题的讲解过程中,一则学生通过主动的思考,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二则巩固了对比探究的科学实验方法,三则在讨论和交流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由此可见习题的讲解并不是枯燥的对答案阐释,而是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一个很好的承载体。

篇4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3—0093—01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科学教育,并把科学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素养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及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能够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进行提供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换自身角色,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探究的氛围,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让他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大胆“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开发他们的潜能,激发其创新意识。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办科技手抄报,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等。

二、合理利用教材,加强学法指导

《科学》教材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教材,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小学低年级段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材所反映的多种具体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如,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太阳的东升西落等,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有机渗透,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多种常见的自然事物和现象有一个感性认识。

在小学中年级段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为学生重点阐释“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这一观点。但其间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运动、变化等概念,而是要引导他们在学习了书本知识后,还应亲身去感受自然界的变化和物质的运动。

在小学高年级段教学中,教师则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自然界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等科学自然观的有机渗透上。在《科学》教材中,既有探索自然界物质是相互联系的内容,如,种子的萌发与空气、温度之间的关系等;也有探索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内容,如,月相的变化、生物的进化等。教师形象生动地讲授科学知识,并教给学生正确观察、分析自然界中物质运动变化的方法,则会使他们初步掌握一些自然规律,并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

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坚持合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习、研究科学知识,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对他们科学素养的养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鼓励动手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篇5

[关键词]科学素养;学生发展;尊重学生;研究学习;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199-01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首先,物理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如何,也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有权利和责任学习自然学科基础的、需要的物理知识,培养相关的思维能力。通过教师的搜集整理,就着某个物理理论知识或概念,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中给学生讲解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现象的解读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解读生活的兴趣。

例如关于凝结的教学当中提出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有浓雾的早晨,跑步对身体的健康还有益么?”这里要从雾的成因分析。雾是空气中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时凝结而成的。从热学知识可知,气体的液化过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夜晚气温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变成了饱和蒸汽,但要凝结,空气还要有浮尘,倘若无浮尘存在,水的饱和蒸汽压再高;也无法凝结成小水珠,雾也不能形成。这是气化和液化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有凝结核。空气中尘埃、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微粒成为凝结核,有时大气污染,雾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多些,在有雾天气的早晨跑步,大量吸入这些有害的物质,会影响身体的健康,重者还会引起咽炎、喉炎、气管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有的还会引起过敏性疾病。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可以让他们科学地影响周边人的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次,尊重知识的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物理教学中“知识与技能”是指系统的,经过筛选的基础物理的现象、概念、规律、事实等;“过程与方法”是指简单的科学过程、思维过程、思想方法、物理方法、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指基本的世界观、科学观、人生观,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这是物理教学的大纲规划。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接收,使得物理教学落实到位,教会学生自主地学习,自愿提升自我科学素养,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使得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法,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科学过程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利用探究的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自身对待物理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以及应用到自身的成长当中。例如在学习电势和电源电池时,教师结合科技发展实际水平,问学生对生物电池了解多少,让他们收集相关信息。

二、物理学科的探究意识培养科学化

学习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习评价应该基于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学生的未来。应该关注学习的全过程,及时地调整记录过程中有利于鼓励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可变数据。例如:对于教师物理成绩的记录,对于一直进步的学生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发现学生的特长,客观科学地评价,会为学生提供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学习空间。实施个性化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正确的判断力,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强调从生活到物理,再从物理到社会实际应用。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探究活动的具体要求:不过分地追求探究过程的完整和系统,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探究方式实施探究活动。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中的真实体验和感悟。鼓励创新意识的产生,激发大胆的假设和实践能力的展示。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表达和交流,使学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的意识。

物理教育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科技馆、博物馆、建筑展览等为物理教学素材的使用提供保障。同时为科学活动的实施提供机会和条件。但一定要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又能够让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得物理知识在相应的领域得到恰当的使用和发挥。同时对于物理教学实施帮助学生终身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拓宽渠道,使学生学到有用的、必需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生存的实际能力。

三、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是循序渐进的

篇6

【关键词】 实验课;科学素养;素质教育;应试

实验课是指在使用实验仪器情景下的一种教学形态,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普通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生物必修课每周2~3课时,其中每学期讲课的参考课时为60课时,实验等的参考课时为12课时,地方教材和机动12课时。可见,实验教学是教纲规定的教学形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验课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表现在实验课开出率低,在实验课组织教学上老师的积极性不够高,学校的实验仪器不齐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与当前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有关,但主要还是教师对实验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全面,很多生物老师认为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开展实验课的意义不大,不少老师认为实验的知识是可以“背”下来的,即使不开实验课也一样能取得优异的考分。但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从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角度看,实验课有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的阵地。

那么,在生物实验课上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思考谈谈自己的见解和做法。

1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实验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伽利略说: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生物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方法和途径肯定是多样的,但是实验课是最佳的培养手段,因为实验和观察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应该在实验课中要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植物细胞结构的观察》、《血细胞的观察》、《鱼外部形态的观察》等实验中,让学生知道观察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否则会被其它的表象所迷惑,从而使观察活动一无所获。在《鸡蛋的气孔》的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一定要细心而且全面,否则就难以接触事物的本质,可能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总之,在很多的实验中,只要老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全面性、目的性和细致性的观察技能。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

说: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儿马虎。科学是严谨的,包括科学态度的严肃性、思维的严密性和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实验数据的记录的求真性等。这些科学素养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向学生进行培养和灌输,而实验课在培养学生严谨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为在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中,一般包括了对仪器的了解和使用,包含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还包含了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实验结论的推导。例如,在记录实验数据的时候,要求学生一定要实事求是。有些学生在实验所得的数据对实验结论不利的情况下,喜欢“捏造”数据,以便使数据有利于结论的推导。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一旦发现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严肃的批评。弄虚作假和浮夸都是科学研究的大忌。只有从小对学生进行严谨作风的培养,才能为祖国培养出像钱学森这样的优秀的科研人才。

3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因此没有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就谈不上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包括了解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了解并学会遵守安全操作等。例如,酒精灯点火和熄灭的方法,试管的作用和使用,显微镜、放大镜和天平的使用等等,这些都是实验的基本的仪器,一定要让学生反复练习,熟练掌握。

4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一项能力,所有的科学发现都离不开正确的思维活动,可以说思维能力的高度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科学成就的大小。

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探究实验活动中,我设计几个环节着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实验课一开始,让学生们先讨论植物吸水有哪些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总结并推导得出结论:根是植物对水分吸收的最主要的器官,其吸水的机制是渗透作用。紧接着,让学生分析:渗透作用的原理是什么?学生通过分析得出“渗透”是由于水势的高低作用的结果,水势的高低并且决定了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最后,我们通过实验,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做出一个一般模型,即渗透装置。这样的实验设计,不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5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爱迪生 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经历了一千多次的试验失败,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没有百折不饶的探索精神就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还有“科学疯子”诺贝尔在研究炸药的十多年中,不但经历了痛失弟弟的悲惨,还由于炸药自身的危险性被到处驱赶,只好借船到湖上进行研究工作,没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他同样也不可能取这样的科学成就。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一种高贵的意志品质,教师可以在实验课上,跟学生讲科学家科学发明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每一项科学发明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中需要克服许多困难甚至挫折,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最终内化为学生强大的意志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对遇到挫败的学生老师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对他进行“不轻易放弃”的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并最终取得实验的成功。

科学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等要素。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并亲历活动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内化。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在每节课上不断的灌输培养,让学生在过程中养成,在结果中体验。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史;学生;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46

一、化学史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 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化学家探索化学规律的思维方式与化学理论一样,是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教师把叙述化学概念的发展过程(化学史)和讲解化学概念的基本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化学规律的过程,并沿着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探索途径来“发现”化学规律,由此学生就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熏陶。例如,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它是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元素不断被发现而逐步形成的。当人们运用新元素的性质来研究材料时,为了寻找元素性质间的内在联系,许多化学家对元素进行了分类研究,但各种元素性质变化规律仍然是一个谜。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性质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周期性变化规律,制成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受时代的局限,门捷列夫未能揭示元素内在联系的规律,直到20世纪,人们对原子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元素性质周期性的变化才定位于原子的内部结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的关系,据此,科学家对元素周期律、周期表作了一定的改进,成为目前的形式。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形成是化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化学科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2.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学过程应该是积极的诱导、启发,让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化学教学中,适时地穿插一些与化学知识有关的趣闻轶事,引导学生追寻化学知识的来源以及化学家们成长的足迹,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亲近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如苯分子结构的讨论,它的不饱和程度大,但又不易发生加成反应。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终日苦思冥想。一天晚上在书房打瞌睡时,眼前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头尾相连,他猛地惊醒,由此联想到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单、双键交替结合而形成的环状结构。梦中的启发使他成功地提出了苯分子的结构,这“梦”来自于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不懈的努力,只要我们去努力、去奋斗,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3. 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经过了漫漫探索的道路。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饱尝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以及外界对他的不公正待遇,最终发明了安全炸药、无烟炸药等,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身后他用自己的财富设置了诺贝尔奖,奖励那些造福人类的有识之士,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者为之奋斗。

4. 结合我国化学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化学史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在学习到化学知识与生产和应用结合时,可以介绍介绍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古代化工的成就,介绍近年来,特别是建国以来化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家对化学发展的伟大贡献,会深深打动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从感知爱国素材到领悟爱国精神,进而追求爱国行动。比如,结合硅酸盐内容的教学,告诉学生大约在公元800年前我国就能制作陶瓷,英语中“china”一词就是西方对我国人民发明瓷器的永恒纪念,此外,我国人民春秋晚期冶铁,战国末期炼铁,宋初冶金,西汉发明造纸术等史实寓于教学内容中,足以使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骄傲。我国的化学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果能把化学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相互渗透,并且融入到化学教学中去,对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化学史,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学习科学家们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从中了解到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在知识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二、化学史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与科学素养相关的内容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适应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如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维等。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化学史实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良好科学素质。

科学方法贯穿于科学认识的始终,是认识主体正确反映认识客体的主观手段。在化学史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化学家不是盲目地进行研究,而是有一定的科研方法:观察、假设、实验、记录、数据处理、发现规律、用规律反过来指导实验等。通过仿照化学家的研究方法,重复化学家曾走过的路,如模仿拉瓦锡研究空气组成的钟罩实验等,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即使将来他们离开了学校,也会借助于科学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并能在科学知识不断更新中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再学习。

三、化学史教育渗透化学教学的方法

1. 结合教材,适时渗透

化学教学本身就应渗透化学史教育,二者必须同步进行,协调一致,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渗透。教材中经常有些理论、定律、实验、现象、仪器、方法等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例如门捷列夫周期律、丁达尔现象、侯氏制碱法等。无机化学中许多元素的发现,有机化学中许多化合物的发现,许多规律的发现都包含很多有趣的故事,在每个章节开始时往往都有引言,如能讲述这部分内容的发展史,将有利于学生完整地、系统地握知识。这些内容可根据教学情况而适时插入。

2. 追踪历史,设置情景,模拟过程

在教学中可选择化学史上著名的实验或著名的发现事例,经教师归纳、设计、整合后,编成富有启发性的村料,让学生“追踪”当年科学家发现的思路,模拟一遍科学家发现的过程。这样做虽然算不上真正的科学研究,但这种探索过程是具有创造意义的,它为学生今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教师要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应用化学史知识设置故事情境,既渗透化学史教育,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以“趣”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讲解原子结构时,结合卢瑟福试验,讲述严密的科学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加上精确的试验,使他成功地打开了原子神秘大门的丰富史实。这样,使学生大开眼界,在兴奋不已的同时陶冶了情操,鼓舞了斗志,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3. 课堂内外相结合,多种形式,开设专题

化学知识的教学中应贯穿、渗透化学史的教育,必要的时候,我校专门开设专题讲座和化学社,让学生从这些讲座和自己设计的探究性实验中认识到化学家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什么实验方怯,提出过哪些大胆设想,克服过哪些困难险阻,最后才创建新的学说、理论或取得成果。以讲述某一问题或知识的发展、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网络,把化学史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方面的专题也是很多的,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原来如此、探索与发现等,大到化学分支的发展史,小到一个科学家的生平、一个定律的发现,都可以作为专题内容。同时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一个发明创造都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劳动。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同化学发展史的结合,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引起广大化学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宗寅,吕志清.化学发现的艺术[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一、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 T S )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1)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包括: 好奇心、诚实、合作、创造力

(2)科学的世界观

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

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

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

(3)爱国主义教育

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1)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的过程而不完全是结果。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

(2)科学思维的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一个人一旦掌握了这些技能,无论他从事何种职业都可以终生享用。

3.科学、技术与社会(S T S )

对学生进行STS 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即教育、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不仅限于科学知识本身,也强调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在人们的实践中,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而价值观念则指导人们如何去对待这

些知识和方法。

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

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生物学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了解现代生物学的进展,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具有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知识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二、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87年Ewing 等人在《美国生物学教师》发表研究报告时,使用了生物学素养这一概念。

1989年,June 在《美国生物教师》发表了题为“生物学素养”的文章:讨论了美国公民缺乏科学素养,及生物学课程等问题。

1992年,Gibbs 等人研究了公众科学素养与高中、高校生物学教科书的关系,指出,这些教科书作者本人科学素养不够,会直接影响到教科书的质量,并影响了学生。此后又陆续有人发表了关于生物学素养的文章,都使用了生物学素养(biology literacy)这一概念,从不同侧面讨论生物学素养,但没有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目的来论述。

1993年,美国BSCS 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

BSCS 是“生物科学课程研究所”的缩写, BSCS最初是由美国生物科学协会的教育委员会于1958年提出的国家级项目,目的是改革20世纪50年代的静态课程,在各个方面促进生物教育,使学生通过中学生物课程的学习,在离开高中进入社会时具有生物科学领域所需的基本技能。

BSCS 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

BSCS 描述的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表现特点:

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

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三、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现实与反思:

刘海洋伤熊事件

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为“考证黑熊嗅觉是否灵敏”,在北京动物园用硫酸泼向黑熊,涉嫌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北京西城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一个月。他于3月26日被取保候审。

2002年1月29日,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刘海洋用事先准备好的一瓶饮料兑上从学校实验室偷到宿舍的火碱来到了动物园。他假意投喂黑熊并将掺有火碱的饮料倒向正在与游客戏耍的黑熊,看到黑熊被烧得满地打滚,嗷嗷乱叫,侥幸逃脱的刘海洋并没有感到满足,而是昧着良心又酝酿着下一次罪恶行动。

2月23日中午,刘海洋用一个白色纸袋装着两瓶饮料和一个平时喝水用的500毫升硬塑料杯,从一家化工商店花8元钱买了一瓶硫酸,分别兑进了随身携带的饮料和塑料水杯内,而后乘公共汽车来到了动物园,又一次实施了他残害动物的罪恶行径。

刘海洋认为他最喜欢的是生物。比之数理化,比之电机,这是一个与有机的生命最为密切的学科,那么,为什么他反而去伤害生命呢?中学生物课讲授的内容,从植物、动物到人,再到DNA 、细胞、遗传变异等,注重的是知识层面的介绍,缺少的是那种把地球看作所有生命的家园的平等意识,也很少谈人类对自然和其他生物的责任这回事。虽然最新编订的生物课本,已经想到要“加强动物与人的关系的内容”,并且重视“渗透思想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可是,它的具体内容仍然不断显露出狭隘的生物观和对动物的歧视。动物被分成有益和有害的,对人的价值则主要是“有用”。

甚至在初中生物课本里就开始写上“野鸭肉味佳美,羽毛可以作被褥的填充材料,也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蟒和其他大型蛇的皮可用来制作皮革和乐器,很多毒蛇的毒液能够用来制作药酒,蛇胆„„可以做成中药材”;而“哈士蟆的输卵管风干制成的哈士蟆油是著名的滋补强壮剂”!在这样的介绍里,连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也不顾了。这的确是一种压抑不住的潜意识在起作用:生物如果不是为人所用的又有什么价值呢?

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社会对待自然、对待生命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什么样的氛围,都会显现到教育中来。如果说要“分析刘海洋”的话,其实也应该同时分析一下我们的社会对待动物的态度。

一位记者在报道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表述:现行中学生物课本上很轻易地写道:“取一只活青蛙,剖开它的体腔,看看它的内部构造„„”于是,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在试验课上,拿着刀子把一只活青蛙或者小兔子生生地开膛剖肚,看看它的心脏是怎么跳动、怎么通过神经反射而颤抖,直至如何死亡„„这种凌迟杀戮般的“实验”有必要吗?!

国际动物福利的五个标准

1、免受饥饿的自由;

2、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

3、免受恐惧和不安的自由;

4、免受身体热度不适的自由;

5、表达所有自然行为的自由。

二)对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的调查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

2、2003年对迷信的调查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情况

1、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

2003年,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达到1.98%,即1千人有19.6人达标。比2001年1.4%增长了0.6个百分点,比1996年的0.2%提高了约1.8个百分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结束了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出现了局部增长的趋势。(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借鉴国外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指标体系和调查经验,逐步开展了有关调查工作。 )

2、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公众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二是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三是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

3、外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情况:美国、日本、加拿大、原欧共体成员国等发达国家对进行集科学性、社会性和基础性为一体的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工作十分重视,经常和定期地对本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并积累了大量的连续数据,为国家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决策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0年,美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比例为17%,1992年,欧洲共同体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已经达到5%。

小结:通过上述的调查和了解,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较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应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又由于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物课教学是培养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最有效期途径

四、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9

一、我国公民科学素养之现状

1.总体上公民科学素养水平近年来逐渐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不同群体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男性高于女性;较低年龄段高于较高年龄段;受教育程度越高,整体水平越高;城市公民高于农村。

3.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变化显示,近年来科学素养较低的群体的水平有较快提高,特别是女性、受教育水平较低(指受初中教育)和农村公民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提高的幅度较大,对公民整体科学素养提高影响显著。

4.公民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理解水平较低。

5.公民科学精神比较欠缺,还存在一些相信迷信的公民,青少年与科学精神有关的调查结果出现回落,学校对科学精神的培养还存在较大问题。

二、教育是影响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

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特别是大力发展社会教育,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互相衔接,是持续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化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只注重学科知识体系,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强调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概念的系统学习,强调知识的占有和积累,而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要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行为上不断创新,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即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文结合教育实践,试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策略。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规定,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具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以及他在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能力、思维方式,乃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认知、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精神等”。因此科学素养教育观要求培养的学生是“能理解科学技术并有进取精神的人和主动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去分析、探究和处理要解决的问题,并作出科学的判断、解释和结论”的人。

1.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的教育目标,必须注重知识的选取以用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科学知识在科学素养中起基础性作用。在构建科学知识框架时,我们要用未来的眼光分析未来人所需要的科学基础知识是什么,摈弃“以过去的经验为现在人做准备”的做法,预测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21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科学基础知识,选取那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社会,以及自身发展来说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现代化程度高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的特点具体体现在:能够对于今后的学习起支持作用的知识;具有思维训练价值的知识;具有文化和教育功能的知识;具有现代化程度高的新知识。

获得最多的知识不是老师以填鸭式“硬塞”给学生的一些似懂非懂的信息,也不是学生毫无意义地死记或是为了考试而机械地掌握的某些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地有意义地建构起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是有利于学生探究、合作、交流、对话、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应达到“知识的高丰度、结构化、方法化、现代化、综合化”等五项指标。这样建构知识,才会使学生具有学力,学生才会因习得了知识而变得“聪慧”、有灵气,并为创新、发展、理解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事业及认识科学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奠定基础。

2.注重科学方法教育,积极开展科学探究,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和事实分析、处理与研究资料和事实(或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发现规律性、得出结论应用。但我国青少年基本上是通过书本来学习科学知识,并不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概念,而这种学习方式正是造成学生科学素养低下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探求知识,让学生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中获得新知识。充分体验“感性理性应用”的科学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并能生成更多的新问题的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等要素,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传统高中化学课程的“接受”式学习相比,新课程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内容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作出假设和猜想,自主设计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方案,借助模型、图表、反应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3.从生活走进化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科学意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科学的世界观,是指人们能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将带来的重大影响,是人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科学问题的意识。人类社会在文明的进程中,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介绍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环境、资源等方面的联系,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生活社会之中,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就人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作出决策和评价,这是培养科学意识的最佳切入点。

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亮点,运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规律,发挥教师优势和特长,探索科学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态度、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孙蔚萍.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教学策略.

[4]朱朝菊,彭蜀晋.化学新课程的科学素养观及培养策略.

篇10

关键词:生物学 实验教学素质教育

生物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伟大成果,生物教育不应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一种科学精神的浸润与陶冶,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大好时机。

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在实验教学中,结合生物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是生物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终极目标,生物教师应努力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让高中生逐步提升生物科学研究的素养,这是素质教育对生物教学的根本要求。

一、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对实验仪器、药品正确使用的习惯

高中生物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和药品较多,有些是学生在以前生物课甚至化学课时未接触过的。对这些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实验器材的损坏,对药品的浪费,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例如,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经常发生不规范操作。观察装片时学生常常直接使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比低倍镜观察清楚。这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所以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而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程序的习惯

高中生物包含一些复杂的实验,这些实验步骤经过编写人员长期总结、反复摸索,有很多设计得很巧妙的地方,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其中也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在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地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先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大致为:培养解离漂洗染色压片。先让学生了解每一步骤的作用。

在进行以上实验操作时就有学生发现在观察时视野里一片紫色,看不清细胞,更不用说找到染色体。在教师指导下他取下装片观察、思考后,发现是染色后直接把根尖夹取到载玻片上,而载玻片上只滴有一滴清水,不能稀释染料很浓的紫色,直接压片当然效果不好。找到原因后,很自然就能想到,在染色后再漂洗一次,洗去多余的染料,就能得到很好的实验效果。显然学生有这种想法是建立在对实验步骤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实验中,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由教师讲清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还能思考怎样做更好。通过这样分析现有的实验程序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生物实验程序设计的素养。

三、在实验后培养学生反思实验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