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

篇1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大学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教育的对象,目的是使大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一个人的发展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先天因素,二是后天社会对其性格的影响。大学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从后天方面入手,对大学生展开教育。从价值观念的理论出发,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对人展开思想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期使大学生能够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实现大学生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也就是在实现其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其社会价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价值,其实就是将教育目标与大学生的个人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利益观念越加强烈,所以各高校有必要采取有效手段,把思想政治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层面中去,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这样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一)提高了体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理论来自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实践的指导。正确的理论对实践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人们能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成果;相反,错误的理论则对实践产生破坏,或者是阻碍的作用,最终会导致实践的失败。所以,体育教学通过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不断丰富体育教学的理论,积极探寻全面、正确、积极的认知与理论,从而指导体育教师科学的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而规范自己的行动方向,科学、系统地展开教学工作,从而降低教学实践的盲目性。提高实践能力,是理论研究的终极目标,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又决定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但是理论形成并不是最终目的,人们认识世界,最终是为了改造世界,理论无法脱离实践,也必须为实践服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对体育教学的意义,能够发现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而指导体育教学工作,最终会提高体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我们知道,体育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竞技性很强的活动,大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够最终获得成功,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具有良好体育道德修养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培养出的坚韧的特性,更有利于指导学生在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果敢决策。学生在体育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学习体育相关知识、技能,需要学生克服来自于心理与生理上的不适应,再加上环境与器械的刺激作用,需要学生具有坚忍不拔的品质,才能够完成这些枯燥的动作。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身体与心理实际为出发点,创设一种环境让学生来体验,从始至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体育运动的这种运动特性,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意识,对于学生未来融入社会,提高竞争意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有利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优先。体育教学必须要以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前提,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保障,一旦轻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这一影响也是深远的,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因此,广大体育教师,必须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以较高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必须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深入挖掘体育教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自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

(四)能够强化体育精神

体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智力、体力与能力之间的竞争,这也是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展开思想教育工作,能够将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与体育价值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公平竞争,不断进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强化体育精神,主要表现为:一是能够培养公平竞争意识,多数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体育竞技的过程中,为了成功有些同学势必会不择手段,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意识的形成,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是重要,公平、公正的竞争,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二是思想道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在进行团体竞技时,能够提高团队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的责任感,促进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微文化;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网络新媒体发展的作用下,近年来以“微小说”、“微电影”、“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文化新生事物逐渐在整个社会中扩展开来,并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对人们的生活、娱乐、工作甚至是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其中就包含了大学生群体,可以说基于大学生群体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个性化特点明显的特征,无论是在当前还是今后大学生群体是网络微事物的主要受用者。为此,我们有必要就微文化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起高度的重视,将微文化因素纳入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体系当中去,在对社会微文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思想特点,不断探究微文化冲击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之路,以实现新时期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得以提升。

1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网络用户,非常容易受到网络中各种思想和文化的影响。目前,网络中的微文化逐渐流行起来,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由于微文化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文化对社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化对于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易被人们察觉。目前,微文化已经对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相关的技术环境影响,由于目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微文化的逐渐流行。而新的网络技术或者相关技术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教育工作的手段,而且能够对教育工作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1.2微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本身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这一时期的学术对一些高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因此大学生成为了微文化的主要使用者和传播者,所以可以说微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通过微文化来获取相关的生活和娱乐信息,然后也会利用微文化进行交流;可以看出微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在过去,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查阅书籍来获取相关的知识,但是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和各种工具来获取知识,并且及时地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和分享;第三,微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微文化能够使得大学生产生平等和自由的理念,在一个开放的网络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另一方面,微文化中有一些消极的方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3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目前,微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能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而且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第二,进一步弱化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在过去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处于较为重要的领导地位;但是,目前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些不足;第三,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更加多、过程也更加复杂,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作的难度,也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2微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消极的影响和积极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接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2.1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虽然在微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但是教师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依然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更好的在微文化背景下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必须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够更好的带来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教师队伍对于微文化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对微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对其有着全方位的认识,才能够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的利用微文化的优势,摒弃微文化的劣势;第二,要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包括相应的教学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对自身各方面素质的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的抵制消极文化的影响,更好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着积极的方向开展。

2.2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对于高校来讲,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能够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是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所以,需要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使其能够积极的面对微文化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也是大学生成才和成人的必要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对人生的选择,同时能够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应对网络或者微文化的影响;第二,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仅依靠压制性的打压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微文化,从而能够有效的规避微文化的消极影响;第三,促进大学生正确利用各种微工具,微文化促进了各种微工具的产生,这些工具使得学生获取和分享知识变得更加快捷,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种微工具的使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工具,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3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应对微文化的影响,必须要营造相关的教育环境:一方面,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进行合理设置,使得课程的内容能够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同时,也需要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时之间的比例,要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相关的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开展相关的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程运用到实践当中;同时,能够进一步调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2.4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

微文化冲击下,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要丰富教学的手段,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高等院校可以建设相关的网络平台,能够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对大学生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平台中要积极对相关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进行宣传,同时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平台中来,与其他同学和教师产生互动;第二,要充分利用各种微工具,微文化的背景下,各种微工具的产生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可以积极使用这些微工具,进一步促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加容易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嫄.论“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创新[J].南方论刊,2012(07).

[2]童卫丰.“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3]杜坤林.“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6).

[4]周源源,费国强.微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09).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本思想

【中图分类号】 G71l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 62(2012)08(a)-0013-01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本思想为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目的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之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停留在将国家政治观点、世界局势、著作等身的大学者的观点机械的灌输给学生,着重对学生进行“权威性”管理,然而当代大学生多具有叛逆心理,这种强硬式教学往往适得其反,收效甚微。而将“人本思想”融入其中,可以缓解教学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加入“角色调换”通过换位思考,切身关注大学生的内在要求,以正确的方式对其引导教育使其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及针对性。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刻板、枯燥!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

“人本思想”之所以被广泛推广运用是因为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作为科学的思想被运用到教育理念当中可以提高当代教育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了解并掌握“人本思想”的内涵: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时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在课程内容的设定,教授方法的确认,实践活动环节的设计等方面上考虑如此设置是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思想及心理的困惑。二、学生一直作为受教育的一方,刻板的方式使其失去主观能动性。“人本思想”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正视其具有的独立人格及尊严,要求加强沟通,重视情感交流。三、教师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频繁密切的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授知识不是最主要迫切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汲取知识进行自我教育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所在。坚持“人本思想”要求广大教师寻找方法极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将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依靠并相信自己的学生,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其社会认同感。

2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人本思想”的因素

2.1 我们的教育体系一直都处于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制定具体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忽略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及存在的思想现状而只考虑是否满足社会需要。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发展特点及心理状况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仍然无法排除其中的个体差异,我们应量体裁衣,针对不同教育对象施以差异性教学。过分笼统的目标设定让教学陷入无法操作的境地。

2.2 过去的教学活动没有真正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者各自为政的情况已成常态

理论课上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授课方式稍显单一,教师们往往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却无法提供真实的实践活动自圆其说,更无法满足广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及解决。而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不足也日益凸显。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绝不仅仅是听讲座、开座谈会就能达到良好效果的。没有直观的教育方式永远也无法征得广大学生的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思想及心理问题,教学效果也只能差强人意。

2.3 刻板落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感知系统迟钝,无法通过实践亲身感受知识的魅力

教育工作者如果只是单纯的灌输而缺乏足够引导,采取“权成性管理”而忽视与受教育者的情感交流是无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本思想”相结合的构建途径

3.1 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以“人本思想”为准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点主要来自于课堂,所以课堂教学对深刻认识、理解理论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上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符合教学规律及学生学习特点。同时鼓励教育工作者将启发、参与、研究等方式融入其中。当代教育体系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课程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及专题讲授的研究上。

3.2 寓教于乐,积极创造“人本思想”相关活动

有意识有目的的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枯燥、乏味、刻板。实践活动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象生动的呈现出来,教育客体能够更为直观快速的加以感知理解,更加实际有效。同时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加强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互动性,有效的调动了教育客体寻求“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3.3 以学生需求为本,不断加强完善网络媒体在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但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做一个好的信息筛选者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及评定性来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及时、有效、快速、准确地了解广大学生的思维动向及热点关注,如此可以增加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话题,增加交流使双方能够更好的为对方服务。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考研、就业、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需求通过信息、咨询服务及在线交流等方式予以满足。利用网络整合教学资源,为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我们的教育体系也在不断的摸索中更加完善。希望在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积极与学生交流,探索更适于教学的模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212-01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地方,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之间的不协调

高等教育的宗旨不仅是教会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有所成就,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即,高校的思想教育融入在知识教育里,知识教育又肩负起学习思想教育的重担,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现实高等教育中,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却生拉硬扯的分为单独的两个部分。一味强调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1.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教育不协调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与2005年就了有关要求高等院校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也是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要求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足以说明国家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自主选课的形式进行,而是硬性指标编列。但鉴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困境,多数高等院校将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作为高校发展的重点,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名存实亡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不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缺少学科带头人,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现象尤为突出。

1.3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与时展不协调

就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课程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是贴近生活,紧跟时展的步伐。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就是为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理想信念,了解不同时代的学生特点和状况,针对性的采取适合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是教育的目的所在。而事实上,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以应付考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际运用能力。这主要是由,我们教育内容固化,时代性不强,忽视了对其他教学方式的运用,传统的说教形式依然盛行与各大高校。

2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对策

2.1 树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肩负着培养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重大历史使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将影响大学生一辈子,在大学阶段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首先,必须改变长此以往的工作状态,改变以往封闭式的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件宽松和谐、激励进取和开阔创新的教书育人环境。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改变以往被动思维的思维方式,将教授学生思想政治观念转移到具备评判和辨别道德理论上来,从单层次的发展面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帮助大学生正视思想冲突,解决思想困惑上来。最后,贴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所想所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围绕学生在工作、生活、交友以及学习的现实问题,关注学生的切身利益,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2.2 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多的是需要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深入,破除思想政治教育的老面孔,靠站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实际化的内容,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机融合,建立针对性的开放创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丰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强化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建设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开展深层次的素质教育,倡导和谐社会发展理论教育。

2.3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学,他不仅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需要注重对其他学科优秀教育成果,注重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的创新与突破。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思想政治理在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地位。其次,要摒弃以往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要借鉴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合作教学,共同教学以及研究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最后,要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就要构件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的基本条件。思想政治教师要以诚相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及平等相待的教学态度,积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学生能动性,估计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增强学生自身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周光迅,卢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若干哲学思考[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12).

篇5

关键词:大学 文化 思想 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对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从而使其形成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品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人,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导向功能已成为时代所趋,建设以“先进文化”为导向的大学文化,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大学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体会和享受快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大学文化建设不但内容丰富,其内涵和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且在建设进程中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统一大学师生的认识,这些更加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桥梁纽带作用,将大学文化这一先进理论,转变为一种具体社会实践,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大学文化建设是指大学制度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物质文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协调发展。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现了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集中反映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师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使其在价值观念上取得大致的认同,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觉悟性,从战略高度把握大学文化发展大势,使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确定正确的共同价值目标。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文化建设要以基本理论为指导、为方向、为保证,这样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发展和创新,关系到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关系到大学文化建设中用发展中的理论教育大学师生,回答文化建设中的新问题和新变化,关系到大学文化建设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获得科学的理论指导,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永葆生机活力。

二、唱响主旋律,增强大学师生的价值认同感

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大学中除主流思想外,各种非主流思想也随之出现并不断发展蔓延,这些非主流思想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和利益要求。这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各种思想、行为整合起来,统一在党的领导之下,引导各种思想、行为符合党和国家利益,符合大学发展。大学师生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就有了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就能够宽容谅解、、团结协作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形成共建优秀大学文化的良好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主流价值观念。大学文化发展有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大学是否能够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由于市场经济所崇尚的是以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取向,诸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取向有所抬头,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多种价值观的冲突与碰撞,因此会引发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这些都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师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道德观,诸如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和谐稳定等等,引导全体成员形成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大学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友爱、关心互助、融洽和谐的关系,产生共同的心理需求,树立以学校为中心的共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整体信念,增强大学师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引导形成团结向上的大学文化氛围,强有力激发大学师生的创造活力,对大学文化的升华具有重要意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先进意识对大学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学文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建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师生参与的热情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都会影响大学文化建设发展的进程和效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广泛调动大学师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深刻意识到开展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增强大学师生参与大学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他们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和具有显著时代特色的复合型人才。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学文化建设不能在封闭的环境和僵化的思想中发展,它需要在一个稳中有序的环境中前进。大学文化发展需要不断的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通过利益需求的变化来提高大学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提高个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大学文化发展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整合力。

四、结语

大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专门人才的特殊场所,大学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特色,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生命线”,在把握大学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大学先进文化,塑造深厚而广阔的大学精神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使命。在文化多元化时代,充分认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激励和育人功能,促进其在培养人才全面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选集( 第 2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体验式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不能及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体验式教育的问题置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仅就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途径进行一些探讨。

一、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分析

体验,是个体对外部世界进行把握的一种基本方式,具有主体性和情感性两个本质特征。而体验式教育是在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实践教育活动,指教育者在对所处环境的感知和理解,产生与环境相关联的情感反应,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领悟。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体验式教育这种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运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丰富与发展。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体验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实现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完善与成熟。

二、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拥有自身独有的特点。主体性与情感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两个本质特征,在活动中进行各种体验,充分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情感性,从而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

1.参与活动,实现大学生的素质提升

更产生真切的感受,体验必须以活动为载体。与现实生活的脱离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的困境,进行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并不能改善个人的生活。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利用寒暑假进行的基层理论宣讲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特色经济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具体社会问题的调查和研究等,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实践证明,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通过亲历、概括、反思,有利于克服纯理论的思想灌输,在活动中可以形成新的理解,真正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尊重主体,关注大学生的现实体验

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关注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大学生的生活和发展的现实体验。从哲学的角度上讲,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学生个人成长是通过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我们现在所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外因,而学生主体性的自我教育才属于内因范畴,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找到切合大学生个性特点的教育方式,必须尊重受教者个体鲜活丰富的体验,激发其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弘扬与尊重人性。 另外,还要注重进行角色换位体验,通过与大学生的交流,真正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缩小双方的情感距离,达到情感共鸣。

3.体验情感,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表现在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等三个方面。发现与获得情感是体验的教育价值所在,当教育客体在体验中形成积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与教育主体产生感情共鸣,在内心与体验之物融合在一起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根据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个体更真实地融入活动中,则可以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比如,可以开展一些演讲、讨论、辩论和模拟等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情感能力,从而达到教育者预定的教育目标,有效地让大学生能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以内省来达到自我教育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建华. 体验式教育的心理学分析与实践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6(2).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 策略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工作非常重视,明确提出了应该积极探索其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理念,要不断的改革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真正的提高其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目的。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不足和优点进行分析。

首先,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提升大学生能力、培养大学生情操、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有积极影响。但是,少部分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不稳定、消极、不健康的情况,对政治信仰呈现着缺失、理念模糊、价值观扭曲等现象,这些问题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组织,遏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其次,很多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了其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效果不良的现象。

最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呈现出学习兴趣薄弱的现象。

二、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磨练学生意志力,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有积极影响。就此,本论文着重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缺失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强化课以及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从根本上完善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所遇到的困境。并且,在进行课以及思想政治课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从真正的达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从根本上提高其理论教学的意义,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第二,强化与时俱进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大学生具有一定过得好奇心,能够在短时间适应新的环境和知识。因此,在针对大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掌握党的心理的理论和政策。并且,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德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以人为本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并且,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多媒体和信息化教学融入到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通过视频中所阐述的实际内容和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理解,真正的将道理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融入到学生的眼里,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意识。

第三,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素质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好与坏。因此,要不断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其教学水平。首先,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拥有坚定的政治思想和立场是根本,其次,高校思想政治人员应该通过经常了解国家政事和整改政策了解其政治思想的理论意识,达到具有一定政治理论水平的目的。再次,高校思想政治人员应该通过加强自身修养,达到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的目的。从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对学生多一点鼓励和支持,少一点批评和批判达到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的目的。最后,强化高校思想教育人员的创新意识,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探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

第四,构建健康的校园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理念,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从而强化其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和网络热点新闻对学生实施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自我约束的意识,从根本上地质不良思想的诱惑。同时,还可以运用网络特点,为大学生构建一个安全高效、具有学习功能、娱乐功能的信息平台。并且,高效还可以通过图书馆,定期为学生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从校园中的每个角落提升学生的对思想政治的感知认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三、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并且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理念,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有一定的帮助。在本论文中,笔者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四点建议认为通过强化思想课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与时俱进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平台这四点建议必然会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创设:现状与基本思路[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2]李华,王建富.继承大庆优良传统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9)

篇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足点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的需要

我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大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处于不断更新的时期,人们的观念不断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不断期望着这个社会能够给以他们需要的东西。大学生也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对外界的事物容易受到感染,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物欲纵横的时代要保持自己的政治思想,这是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的需要。

(二)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

由于好多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庇护,没有经过人生的挫折,缺乏人际交往和实际的环境磨练,大学生由此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对自身的期望以及周围环境要求太高,不乐于奉献等矛盾结合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面对人生的困难时可以不退缩,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成为新时代的主人。

(三)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我国现在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正是现在的当代青年人,大学生也是这支主力军中不可缺少的队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他们投身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去,努力奉献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统一结合起来,必要时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正确自身矛盾,解决实际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周围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完成社会主义交予他们的时代任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阐述。

(一)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学生受到新时代的观念很多,其中追求自身的利益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现在的人生信条,这无疑违背了大学生要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统一结合起来的政治道德准则,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显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影响

很多学校对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没有重视起来,往往就是让老师一周上一节课,简简单单地对学生灌输一些政治知识就结束了,根本没有把它当做一门真正的教学内容来看待,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大学生自身心理的影响作用

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是不一样的,由此就导致很多大学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不一样。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社会是没有必要的,认为它的实际用途很少,学习它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况且很多学校也不是很重视思想政治的教育。

(四)目前社会风气对大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奢侈享乐,铺张浪费的坏风气,加之有些媒体对高消费的不正确引导和过度渲染,造成了一个不好的舆论氛围,大学生明知道自己经济条件不允许,还要去适应这种不好的社会风气,超出自己的实际的经济承受能力,盲目攀比、爱慕虚荣,没有形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良好作风。

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哪些立足点

(一)立足于时展的要求,与时俱进

大学生其实是宝贵的资源,他们承载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担负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当代大学生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就应该为这样的时代付出努力,使自己紧随时展的潮流,使自己融入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中。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时展的要求。

(二)立足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很多大学在教授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时候往往采取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致使大学生排斥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产生厌烦的心理,综合素质提不上去,不能够把政治思想和实际的生活统一起来,不能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立足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归其三大点,分别为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等多种文明的全面建设。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地教育。

(四)立足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让大学生认清自身

大学生要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就拿大学生在就业这方面来说,大学生对职位期望过高,追求功利性。很多现在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把眼光放得过高,只看那些职位高、薪资高、待遇高的应聘岗位,那些较低的岗位很少有人问津,导致大部分大学生失去机会。在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的社会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对工作的经济报酬期望过高,认为自己是社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低级的工作岗位感觉自己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只有在发达城市,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追求目标。但是这些单位通常对员工的要求很高,所以很多大学生落榜,找不到好工作,又不情愿地去一般的工作应聘,所以他们宁愿自己失业,也不愿意暂且工作。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受到个人经济利益的影响,选择工作功利化,人生价值观严重的偏离,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导致发达地区人才过分饱和,而偏远地区则人才稀缺。

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方法

上面简单阐述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前面对的一些问题以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哪些立足点三方面,下面将要针对这些提出一些策略,以便更好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教师队伍,保证大学生大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师资队伍的加强是顺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大学教师要始终树立学习的观念,每个人能否提升自己,关键是看有没有主观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如果有意识地选择相关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和研讨,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个人的综合素质一定会有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会有秩序、科学地进行。这是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是相关教师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培训教师人员要以大局为重,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摆正好自己所处的位置,坚持原则,按规矩办事,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除此之外,努力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要把责任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努力以身作则,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二)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条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他们的办事效率、创新能力、整体精神风貌等方面息息相关,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只有自己变得更有实力,才能使他们自己将来面临就业时处于优势。大学生应提高自己的基础理论知识,个人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每个人能否提升自己,最重要的是看自身的主观意识,有意识地选择相关知识认真学习研究,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这是自己学习理论知识的需要,也是将来走进时所要的基本能力之一。

(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制定支持政策

在处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国家制定的政策也十分重要。国家在2004年的有关文件中就提出“结合大学生实际,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再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来说,其实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积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实际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大学生去西部偏远地区和农村基层工作要实行奖励政策,宣传这些偏远地区很需要大学生去投身建设的,通过实际的政策以及观念的引导,促进大学生就业,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还应该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从各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自我素质,积极投身基层的工作,不要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期望过高,以免错过工作的机遇。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顺应时展的要求。

(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由于上述问题中提到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加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调动全社会的人员最大限度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而也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立平等、协调、互助的社会,实现大学生对未来的美好追求。

五、结语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一直是国家、社会、高校普遍关心的话题,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大学生开展相关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合理的就业目标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他们从现实困惑中解脱,在目前竞争压力非常大的社会,大学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尽可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现实时展的需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哪些立足点以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分别概述,希望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新英,李慕勤,赵新.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略的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

[2]贾付强,刘雪飞.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1,(03).

[3]夏红梅.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重要作用的思考[J].学理论,2010,(25).

[4]王颖.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篇9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veals the connot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good character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adverse personality traits. Then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measures to the problem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oint of view.

关键词:大学生 个性 思想政治教育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personal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作者简介:蒋翠婷,女,1987年6月生,湖南永州人,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07级思想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25-02

一、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密切

根据我国心理学界多数学者的定义,个性是指一个人在身心、才智、德行、技能等方面区别于他人的心理面貌,是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个性倾向性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组成;个性心理特征主要由能力、气质和性格组成。性格是个性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从广义上说个性就是指性格。

人的个性形成是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中的基因与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自我意识等多种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人们各不相同的性格特征。从个性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个性具有稳定性,只有在行为中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表征一个人的个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对个性稳定性的形象说明。然而个性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并不表示它是一成不变的。个性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中形成,当然也能在主客观相互作用中发生变化,这就体现出了个性的可塑性。

个性可塑性的程度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儿童的个性特征不是很稳定,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可塑性较高,而成人性格趋于稳定,不易受环境的影响,可塑性较低。大学生正处于个性特征形成并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全、成熟的个性,避免个性心理的扭曲将起到巨大的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思想教育,即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思想问题进行教育;第二,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政治信仰、态度和行为等的教育;第三,道德教育,指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教育;第四,心理教育,主要帮助大学生化解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障碍。这四部分的内容构成一个整体,与大学生的个性培养联系密切。只有拥有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操才能塑造健全的个性。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有重要作用,反过来,良好的个性特征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好地开展并取得实效。

二、大学生健全的个性特征标准

(一)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和自己与他人、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察觉。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的人会客观合理地评价自己,充满自信,扬长避短,在日常生活中能顺利的进行自我调节以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人总能看到生活的阳光面,充满自信与希望,对周围的事物饶有兴趣,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大学生是青年一代,应当对学习和新事物拥有无限的热情和兴趣,表现出观察敏锐、想象丰富、勤于动手、充满自信,并总能从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

拥有健全个性特征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尊重、信任对方,以诚恳、谦虚、宽容的积极态度与别人相处,同时也能赢得交往对象的尊重与信任,广交朋友,融洽相处。

(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反应的是人们自己和环境的协调能力。大学生当前处于学校环境中,就应当有与学校相适应的能力,同时积极准备适应社会大环境,应以开放的姿态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环境。

(五)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指一个人有对自我情绪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不让情绪走极端。能保持开心、满意、愉快的心境,当消极情绪出现时能通过适当的渠道发泄、释放。

三、大学生不良的个性特征与消极影响

1.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存在

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人人都有,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和激情、内心烦躁不安等。只是对多数人来说是偶尔发生,而且容易消失。但是许多大学生却长期无法从这些消极情绪中摆脱,部分学生通过喝酒、泡网吧来寻找暂时的忘却,这对身心健康很不利。

2.懒惰、拖拉是大学生的通病

拖拉因惰性而生,是指可以完成的事不及时完成,总是往后拖延。拖拉的行为使得许多该完成的事项无法按时完成,耽误学习,同时又产生事情没办好的心理压力,导致做别的事情也不能集中精神,贻误时机,这种矛盾心理继而引发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虚荣心普遍存在

虚荣心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大学生的身上,适度的虚荣心可以理解,但是过分虚荣,则有害无益。许多性格内向、情感脆弱的大学生都有很强的虚荣心,他们非常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千方百计在他人面前维护自己的形象,以捍卫虚假、脆弱的自我。

4.自我中心倾向严重

过分自我为中心的人考虑问题时总把自己放在核心位置,忽视他人的想法,以盛气凌人的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他的理论不容他人质疑与反驳。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宠爱中长大,因此较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

四、大学生不良个性特征的调适

针对以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个性特征的调适,需要通过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结合使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修养,增强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最终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

(一)调整自我认知方式,建立理性的自我认知。

不良个性特征存在的首要原因就是对自我的认知不够理性。大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检验、自我评价来实现对自身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知。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再完全依赖于外界,而只是借助他人、社会的评价,独立、自主地、恰当地评价自己。但由于大学生社会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在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中会面临各种矛盾和问题,如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之间、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自尊心和自卑感之间等矛盾。面对这些矛盾,大学生应当正确面对,努力尝试自我分析、自我反省,孔子在三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要客观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用最客观、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进行自我剖析,形成恰当真实的自我概念,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最终形成成熟发展的独立个体。

(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个性的组成要素中,世界观是个性心理倾向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直接制约着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要塑造一个具有健全个性的人就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帮助教育对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育这一对象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看待社会上的人和事。一个人只有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抱有公正、科学的态度,实施科学的行为,并为形成优良的个性特征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恰当运用能同时刺激多个感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有助于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效率提高,也就能保证他们更全面更深刻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丰富知识和情感以完善个性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主渠道“两课”的教育、专业课中思想政治的渗透教育、辅导员培养教育等各方面进行,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这些真理的观念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越多,越有利于优良个性特征的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教育者情感的投入,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特殊载体,是感化人心灵的特殊力量,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形成无形的沟通桥梁,既能增强教育者的可信度,又能带动教育对象情感的共鸣和丰富,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的个性。

(四)开放心态,参与活动,融入社会

大学生在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应当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培养广泛的业余爱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学习实践和科研活动,融入他人和社会。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高度发展阶段,内心希望独立自主,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同和理解,这需要通过参与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来实现。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培养开朗的性格,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共处并相互帮助,因此也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与认可,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树立自信心与自尊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遭受挫折的活动中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确看待生活中的逆境和挑战;同时在社会活动中我们表现得更加独立自主,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在整个行为方式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而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改变个性的内在品质和结构,最终形成健全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 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4月.

[2] 谭谦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C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115-02

一、职业导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由学校党政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院(系)具体组织实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职业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存在的困惑和难题。职业导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必然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职业导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业难的问题是大学生面对的亟须解决的问题,职业导向应该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发展和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和现实性。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职业导向目标的重要途径。职业导向目标要求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具备就业必须的综合技能和素质,能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创新的载体等优势,促进职业导向目标的实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导向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明显的叠合。

二、基于职业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思想理念问题突出。

1.就业理想目标的缺乏:部分学生缺乏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没有前进的动力和期望,不是主动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平台,积极准备材料并参加供需见面会,而是过多依赖父母和社会关系,坐享其成,甚至部分学生因害怕激烈的竞争,放弃自己的职业理想抱负,刚大学毕业就成为失业人员。

2.就业价值取向的功利性: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追求经济利益和效率优先的价值导向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功利化,盲目选择大城市、大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等酬薪和待遇高的地方就业,以物质的多寡作为衡量职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标准,片面地强调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脱离开来。

3.就业诚信意识的淡薄:在就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企图通过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方式获得就业单位的认可和赞同,出现严重的诚信意识危机。比如,虚假填写学习成绩、伪造荣誉证书、更改个人履历等。同时,部分学生在签约后随意违约或毁约,不履行协议或合同,缺乏应有的诚信意识,影响正常的就业市场秩序。

4.就业心理问题的复杂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大学生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出现紧张、焦虑、自卑、怯懦、自负、依赖、攀比、急功近利、虚荣、冷漠、失落等负面情绪,失去健康稳定的就业心态,严重影响和阻碍大学生正常的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教育导向缺失。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教育不够重视,组织保障体系不健全,对于就业教育往往更多地流于形式,在外界的压力下被动地开展工作,缺乏对就业教育工作的准确定位,忽视就业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推动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重要意义,无法满足学生对就业指导的迫切需求,无法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这主要表现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足,缺乏了解就业工作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专业队伍,无法满足就业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就业指导课程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课程内容偏重单一的择业技巧,忽视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课程形式不规范,缺乏个性化指导,课程设置不科学,没有将课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授课对象是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途径单一,信息传递局限于网络、广告和供需见面会等。

(三)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不足。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比较薄弱,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明显不足,目前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主要是归属于学校,由学校来负责完成,欠缺政府、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没有创建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外界环境和氛围,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质性举措欠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动机和动力缺乏、学校就业教育合力体系的缺乏、政府推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举措缺乏、社会容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缺乏、家庭开展就业教育意识缺乏等。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的不足,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欠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无法解决。

三、基于职业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思考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理念教育。各高校要坚持以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中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精神支柱,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理念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引导大学生客观公正地认知自我和社会,科学进行就业定位,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相结合,将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锤炼自己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高校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j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的诚信意识教育,将诚信作为重要的内容,始终贯穿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为诚信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开设就业心理课程、就业心理讲座、心理咨询门诊等多种举措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压力,消除就业中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实现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状态,为成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高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实际,努力优化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断丰富和创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促进大学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就业政策、职业素养、求职技巧、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为实现大学生就业服务。优化就业指导课载体,通过丰富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采用专题讨论、案例分析法、视像教学法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了解职业规划和求职技能技巧等;优化专业课载体,深化学生的专业认知,引导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和自

我发展方向;优化社会实践载体,建立相对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调研实习、挂职锻炼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价值,锤炼意志,深化对社会发展形势、就业趋势和专业发展前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