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8: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1.公开课的作用
笔者认为,公开课首先是一种展示:是教师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和理念以及对教材教法的理解。其次公开课也是示范,在展示同时也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样的课堂应该传递给听课教师一个信息――什么样的课堂是目前最“流行”的课堂,什么样的方式是目前最“in”的模式;第三公开课或示范课还是研讨平台:上课教师提供一节课,大家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各抒己见,设想自己会如何预设,会达到何种效果。凭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研讨这节课中的亮点或是改进之处。
2.地理公开课的现状
笔者一直在反思公开课的利弊。很多教育同行对所谓公开课或示范课变成“走秀”也在口诛笔伐。近期笔者有幸听了3节跨省、跨市的同课异构课程,其中某些场景引起笔者注意,可以说是目前地理公开课的共性。
场景一:3节课内容都是“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课异构,分别由来自广东、江苏无锡、江苏常州的教师执教。
场景二:3节课都“上”得很精彩,可以用“多和高”形容:师生互动多、学生主体地位高;教师掌控力强、预设完成度高;联系生活实际多、学生参与度高;视频图片多、学生情绪兴致高。
场景三:3节课有2节课导入都用“旅游”的方式:一位教师先讲述自己假期的旅游经历,再鼓励学生描述自己去过的地方,然后以分享教师经历的形式,通过5站的经历学习每个地方的地形、地貌,并带领学生探究成因;另外一位教师运用谷歌地球,询问学生如果去旅游,想去什么地方?教师觉得西部最美,扮演导游,带领学生游览中国西部的大好河山!
场景四:在3节课中,不管是常规的PPT课件,还是谷歌地图软件,课堂45分钟时间内,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图片、视频量很大,初步估计学生看图片和视频的时间大概占15~20分钟。
场景五:3节课中教师都设计了合作环节:第一位教师让学生讨论;第二位和第三位教师在课堂上预留时间给学生讨论,没有分组,只是前后和左右进行讨论。从场面看讨论很热烈。
可以说,以上5个场景,是目前绝大部分地理公开课或示范课中经常出现的,很多地理教师在评课议课时也会提到这些情景。
二、对地理公开课的反思
一节地理公开课就像一部贺岁大片一样摆在听课教师面前,执教教师就像编剧和导演,首先他们要明确自己准备给观众呈现一部什么样的影片,是喜剧片还是灾难片?如果是喜剧片,就意味着学生是兴高采烈、情绪高涨的;如果是灾难片,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不积极、不主动,课后也没有思考的动力。另外,执教者还要注意,地理课堂中如何处理各要素的地位和关系:一部电影中不会出现配角抢主角的戏。那么,有没有反思过现在的地理公开课是否也出现这样“主次不分、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现象?笔者认为,目前地理公开课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过分”和“失色”。
1.“过分”之处
(1)过分强调生活体验: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改革中“不再单纯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应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1]。很多地理教师正是看到这样的描述,仿佛有了“尚方宝剑”,在地理课堂中贯穿“生活中的地理”的行动日益坚决,甚至在课后评课过程中也把是否“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节地理公开课优劣的主要衡量指标。毋庸置疑,新课程精神是想改变原先地理课堂中教师一味照本宣科、脱离实际的状况,强调改变学生学习生活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状况,其目的是通过这样的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需反思,“尚方宝剑”也是一柄“双刃剑”,运用不合理可能会带来负面效果。笔者认为地理公开课,应做到“从课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从社会回到课本”,这才是最好的结局。过分强调生活,要警惕是否喧宾夺主,是否会使学生沉溺于生活而回不到课堂上?以上述列举的三节同题异构地理公开课为例,3节课上生活场景大量呈现,尤其是学生最熟悉的旅游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似乎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可以说,执教者大都做到“由课本走向生活”,但从“生活”升华到“社会”层面的少,而再回到“课本”的就更少。
(2)过分强调情感渲染:新课程对课程目标做了如下分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改变课程原来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状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1]。专家也列举能传递正能量的情感词汇:体会、欣赏、称赞、乐于、敢于、愿意、理解、品味等。
但是一节课过分突出“感情戏”会带来负面效果:首先过分强调情感、渲染情感,可能会变成煽情;其次过分强调一类情感可能会忽视真实的情感。纵观有的地理公开课,教师面带春风,整节课保持微笑,生怕一个皱眉就会打击学生感情。学生也是笑逐颜开,这样的地理课堂,学生和教师传达出来的情感基调都是一个模式――开心、乐观、爽快、喜悦等。笔者列举的3节公开课亦如此,应反思:难道情感只有这一类?地理课堂难道没有辨别、尊重、领悟、失落这样的感受?
(3)过分强调兴趣激发:为适应新课程理念,很多地理教师提出“有趣的地理课堂”理念。强调地理课堂要“有趣、好玩”。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地理学习方式。这样的出发点符合新课程理念,笔者所列举的3节公开课均能体现这一点,不管是旅游方式还是谷歌地球软件,都极大调动在场所有人的兴趣,让人觉得地理课有趣、好玩。
但是过分强调趣味,是否会失去地理课堂的凝重和大气?需反思地理课堂靠什么吸引学生,在笔者列举的课堂中,当讲到西安时,教师出示西安回民街的小吃,不怀疑教师用意是吸引学生兴趣,但是这样是否过分?
(4)过分强调合作交流: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合作,强调学生的互动。这也使很多地理公开课所谓的“小组合作”遍地开花。以上述笔者列举的3节课为例,每节课都穿插有小组合作,即所谓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这样的合作学习更多具有临时性、随机性、盲目性、随意性等特点。大多是教师临时决定合作,学生随意分组,讨论时部分学生很茫然、被边缘化,讨论合作的深度和方向太随意。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教师刻意强调的结果,不是源于学生自发、自愿,“看上去很美”,其实是走过场。
2.“失色”之处
在这样的“过分”之后,必然会带来对应的“失色”。作为一位旁观者,需反思一节课中的知识处于什么地位。上述的情感、生活、有趣、合作以及知识、逻辑、书本这些事物,哪些是学生当前需要,哪些是学生今后需要的?哪些是现在不学习,今后可能就没机会学习的?哪些是现在不讲,今后学生一样可以体会的?哪些是需要学生自己在今后人生中去体会、体验、发现,而不是现在教师带给他的?对比现在的地理公开课,可能忽略了以下细节。
(1)忽略知识呈现:笔者列举的3节课,都教学“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笔者认为其中知识点很多,有些不是靠简单的游戏、表面的热闹、绚丽的图片可以弥补。笔者统计了3位教师没有提及的知识点有: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外力能量的来源、板块构造、板块的运动、风化的实质、三类岩石的特征、岩石圈物质循环、褶皱断层的概念及判别、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等。需反思忽略这些知识点,这节地理公开课的目标还剩下什么?上课的教师和参与的学生想完成什么?仅仅是旅游的乐趣、合作的热烈、参与的积极性?这些知识点留到何时何地解决?课后还是课前?
(2)忽略难点攻克:每节地理课,都会有知识和理解上的难点。从整个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看,如必修1的地球运动知识是难点;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看,选修模块的城市规划和海洋地理可能是难点。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中,笔者认为褶皱中的背斜、向斜的形成及典型地貌是难点;板块构造地貌是难点。但是在3节公开课中,教师避开的多,涉及的少,出现了对知识处理“欺软怕硬”的局面。
(3)忽略逻辑推理:地理作为一门文理兼顾的学科,在很多方面体现出理科逻辑推理之美。如经典的地球运动的意义部分:地球倾斜自转―黄赤交角出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二分二至和四季出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又如,热力环流部分: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强弱和地表性质差异―下垫面冷热不均―气体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出现―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热力环流的形成;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部分中,也有经典的逻辑推理内容:背斜成谷―岩层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尤其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图,里面都是逻辑推理关系。而纵观3节公开课,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地质地貌的表象上。
(4)忽略课本作用:新课程理念强调课本或教材是案例的载体、探究的载体,不再强调课本的地位,而是突出课标的作用。因此就地理学科而言才出现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湘教版等各种版本教材。这也使部分地理教师产生误解:课本可有可无,只要探究原理和规律。纵观上述3节课,教师重新编排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教学环节,这是创新的表现。但需反思学完这节课后,给学生留下了什么?都没有笔记,有的没有学案和预习材料,有的没有训练和巩固,就等于学生两手空空地来,两手空空地走。仅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象评判他们的参与、理解、掌握、爱憎情况。这节公开课结束后,除了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了“纸面上”的认识,除了有兴趣、很开心之外,他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对他们将来有用的知识能留下多少。
课本是地理教师智慧的结晶,忽视地理课本,地理课堂真的会成为“无本之源”。
三、对地理公开课的建议
1.多问几个什么
作为评价者,笔者觉得学生在课上要多问“为什么”,而听课教师要多问几个“什么”。
(1)公开课追求什么境界?笔者认为地理公开课更应追求真实。教师是真实的,课堂也应是真实的,不是N遍回炉,也不是众人智慧的结晶,不能是一个人代表很多人的嘴!课是原生态的真实再现,呈现给大家的是鲜活的、真实的自我,没有欺诈,没有伪装,听课时就可以想象执教者一直以来的形象和作风。
(2)公开课应完成什么目标?观摩一节公开课,应反思哪些是当前要传达给学生的;哪些是将来要靠学生自己探究的,就像教师呈现出自己旅游时的照片,那个地方的美,最好让学生自己去攀登、去感悟,不要做提前剧透的人;哪些是现在不讲,今后再也不会有人对学生讲,哪些是现在不说,今后他们还能体会到的,如知识点、考点、难点。
(3)听课教师怎么换位?现在的教师也逐渐明白换位思考,但是怎么换位?与谁换位仍是问题!换位,听课教师最主要不是与教师换位,应该与学生换位!主要不是拿教师上的课与自己比,看看自己能比别人上得多好,自己有什么更出彩的地方,而更重要的是与学生换位,假如你是这个教师的学生,你能理解、感兴趣吗?你的思维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起伏吗?
2.追求几个“一”
一个观点:一节课有45分钟,其间教师要说多少句话?在这些话中,能保证至少有一句话是让学生“于我心有戚戚焉”吗?哪怕是对考试有用,哪怕是对目前有用。一节课至少要让学生对你的一句话,也就是一个观点感到认同,短时间不会遗忘,甚至会影响一生。
一个知识点:只要高考存在一天、考试制度不改变,每节课一定至少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有的教师可能觉得少,但是高中三年有多少节课?整个高考能考查多少知识点?花费那么多时间在一轮二轮三轮乃至四轮复习,有的甚至整个高三都在复习,为什么学生仍考不好?一节课一个知识点不多,但是要真正落实却很难!
一个微笑:让学生有一个会心的、或是成功理解体验感受后满足的微笑。哈哈大笑是开心的释放,微微一笑不正是心领神会的默契?这才是一节课的短期目标。人为什么会微笑?因为他开心!他一定是喜欢才笑,一定是愉悦才笑!
一个问号:一节课结束,学生一点疑问也没有,恐怕也是一种遗憾!如果下课后,学生追出教室,问你问题或是谈出思路,这说明教师给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冲动!有了思考的冲动和欲望,还有什么可阻挡学生前进的脚步?
一节好的地理公开课,应是冬天里火炉旁的一缕书香;应是夜晚洒落在窗纱上的一丝细雨;应是口渴难耐时的甘霖。留给学生应是面带微笑,眉头轻锁,笔扣案头,心中有豁然开朗前的懵钝的体验。
篇2
独具一格,靠事实说话
以摄像记录、再现研究、分解比较为特征的“微格”教研在新时期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中有很强的生命力。它可以及时反馈,可以再现分析。它不同于人脑的回忆,回忆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具有主观性,而再现则具有相对的客观性。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执教者从“当局者”地位,转移到“旁观者”地位。执教者可以将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相比较,迅速做出自我评价。相对于以往的教研活动时听人家说而言,更具有看清自己优点和不足的特点,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年教师是最有效的提升途径。
例如,运用地理微格教研中的“同侪训练”办法,对教研组近期自然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难点进行研究。即指定某位教师精心准备,然后由主讲人就准备的专题内容进行公开教学5~10分钟,讲授对象是同侪。讲授时请一位同侪担任计时员,给予提示,另一人摄像并输入电脑。主讲人讲完后全体人员一起研讨,及时反馈,按照“同侪训练”的“2+2”教学评价指导方法,每人提两条表扬性意见,两条改进性建议。接着主讲人对同仁的意见谈自己的看法,讲自己的设计思路,全体人员一起重审相应的理论,修改这一特定的研究内容,这一段用时10~15分钟。主讲人修改教案后就同一研究内容进行再教学5~10分钟,如果效果不理想则再次循环,直到达到理想效果。这样,一次教研活动课可以进行多个片断的实践,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教研评课活动中从执教的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语言,甚至某一个细节都会涉及,造成时间紧张而效果并不理想的弊病。
如果是完整的公开课教学,也可录下整堂课教学,然后就某具体方面进行观摩切磋、研究总结,再将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拓展。如导入、讲解、板书、演示、提问、评价、组织、结束等技能。正因为微格教研的局部定格、分解比较的特征,使这样的活动目标具体明确,效果明显。另外,微格教研的录像重放功能可以解决记忆模糊,凭印象说话等弊病。
格高意远,靠理论说事
传统教研活动也研究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但要让每个教师完整地说出某堂课的所有理论依据确实难度大。所以导致评课时教师不敢说、说不清的情景。“微格”教研活动要求集中研究某个特定的教学行为,并要求学习者“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学习中要结合相关理论进行研讨,提高理性认识。
作为“微格”教研的第一步,地理教师首先要学习和研究微格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教学技能理论,学习教育评价和反馈的有关理论,研究微格教学中的评价与技术反馈技术。在教研活动时,运用微格教研的方法,一方面确定教研组活动内容——通过学习有关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探讨教学技能;观摩教学录像,对有关公开课进行评价;集体指导下的个人反思等——给教研组的活动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如课堂教学语言这一主题,采用摄像手段,把这一节课摄录下来,或者是在听课中,评课者和听课者根据这一次研究主题,记录下这一节课中开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在课后,根据评价目标进行点评、讨论和问答,从而使教师直观地认识到教学语言的缺失和改正的方法,在短期内提高课堂教学语言技能技巧。
不拘一格,靠效果说人
从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来看,既会出现理论未能联系实际的状况,这是由理论的抽象普遍性同实际问题的具体特殊性之间构成的“障碍”,也会或多或少出现发展的“高原期”,即自己无论如何努力,教学能力都没有显著进步,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运用“微格”教研,结合教与学中有关理论进行研究探讨,就可以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从而缩短成熟的进程,克服“高原反应”,加速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主题式微格研究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面“镜子”,使执教者与另一个“我”面对面,这样迅速给他们创造自我反思的平台,为教师本人能客观地分析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教师群体即教研组而言,微格手段使教研活动内容更为丰富,生动有趣,而且可操作性强,也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实用的训练方法。
篇3
一、透视公开课中 "迷茫"现象
在各种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作秀"现象:有些课老师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亮点和可观赏性,置教材、学生于不顾,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为了活动而活动学生却收获甚少或一无所获;有些课教师提问不断,学生对答如流,可谓"完美",却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有些课教师课前早已进行多次排练,精雕细刻,花样百出......这些华而不实的公开课既费时费力,又不能使听课者受益。而一线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常态课中度过的,我们所追寻的常态课堂要简单、厚实而又精彩。
二、回归"常态课",演绎精彩课堂
如何演绎精彩的数学"常态课"呢?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我时刻在探索反思,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应如何演绎数学 "常态课",谈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寻找学生的兴趣,演绎常态课的真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得开心,接受得愉快,自然效果倍增。所以,确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也就能实现"能力目标"与"兴趣目标"的相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我们就会给学生做一些枯燥乏味的计算题,有些甚至是复杂的混合运算,学生看着都烦了,就更别提计算的准确率了。这时,我们教师就要别有用心地设计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环节来吸引他们眼球了。设计了某公司要招聘10名优秀员工,你们觉得什么条件的才会优先录取呢?学生:工作认真细致的。师:对,就象我们做计算题一样,必须认真做好每一步才行。师:现在,公司决定能做对10道计算题的优先录取。学生一听各个不甘落后,劲头十足。出示10道复杂的混合运算计算题,结果56名同学,40名是做全对的,这个结果是平时想都不敢想的。因为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是最棒的,都比平时多了几倍的细心,做好了又认真地检查,深怕自己会落聘。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触及课改的灵魂,真正提高我们的常态课堂效率。
(二)把握多媒体尺度,演绎常态课的精彩。
多媒体是当前最时兴的教学手段,恰当运用多媒体,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常态课"上对于教学媒体的使用,我们已经能从当初的盲目追崇变为现在的理性对待。
例如小学数学中的相遇问题,是应用题中学生不易理解的一类,对于这块知识的教学,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化难为易。如:先在屏幕上出现了两点,表示小明和小红的家(指示灯在两地连闪两下,强调两地),接着出示两人同时从两地面对面地走来(强调同时相对而行),最后通过一分钟路程的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强调相遇)。引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遇问题的过程,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使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了。降低了传统教学手段单一讲解所带来难度,使学生能够清晰地在头脑中构建起知识的框架,强化了对新知识的印象。同时,教师也,让学生明白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显得很有必要,直观、形象,印象深刻。
所以常态课不等于不使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只要选择的多媒体简单、实用并能合理、正确地使用的,又能有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那么制作多媒体课件还应该积极提倡。因此我们要恰当把握好多媒体使用的尺度,演绎常态课堂的精彩。
(三)合理优化资源,演绎常态课的厚实
课堂上,一节课40分钟很快流逝,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 "常态课"虽然不像公开课那样精雕细琢,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但是,上好一节"常态课",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情境,及时呈现教学的本质内容,。
篇4
本人一贯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纪律与安全、法制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风。除了进行正面宣传教育外,还注意结合地理教学内容采取比较灵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广泛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尤其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针对所任七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基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严格执行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抓好课堂常规教学。坚持参加校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积极参加公开课听课和评课,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吸取众人之长,补己之短。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和新课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篇5
关键词: 创造性;初中;听力;IAA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1.从公开课上,我们教师和学生分别学到了什么
现在推崇的公开课上的听力课的设计,老师常设计听前活动,听中活动,听后活动。课堂上,老师忙着完成集体智慧的结晶――修改了数遍的纵多的“TASKS”;学生忙着热热闹闹地展示自己的英语;活动一个接一个,展示一个比一个精彩。但我们思考过这个问题没有:学生在频繁更换的“任务”中,学到了什么?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展示出来的学习成果。听课的老师很希望看到学生是如何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而公开课只展示了结果,多么遗憾的一件事呀?实际上,学生在有限的40到45分钟的课堂上,学习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这是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所关注的。
2.在每天的常态课上,每一位老师都关注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吗?学生每一天又学到了什么呢
在平时的常态课上,较多老师因为每天教学的工作的繁重,备课时间较短,不愿意深入地钻研课本,只按照教参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他们的常态课的听力教学模式为:第一遍:播放听力录音,学生做听力练习;第二遍:全班统一核对听力答案并齐声跟读录音;第三遍:背诵听力材料。老师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做听力题正确率上,而不是站在让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灵活运用地角度。在单一“听―对答案―跟读”的听力教学模式下,学生怎么会容易的对听力活动有积极性呢?更不要说让学生能内化听力中的内容。
3.如何改变拖拉的,低效的课堂效果,并探索紧凑的,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听力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听力教学既不是纯粹为了展示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展示课,不去考虑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也不能天天按照传统的老三套去设计教学过程。毕竟每一届的学生都不一样,而且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习惯,个人的爱好倾向也不一样,怎能用同一种教学模式教学呢?
二、创意地改变听力教学的模式:初中英语听力课堂模式――IAA
1.我们为什么要改变听力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听力材料录在录音磁带或CD中,一般录音媒体类型是他人学习生活情景的英语对话。如果要学生进行学习-即迁移,学生的头脑中必须先有相应的知识或生活背景常识,当遇到新的语言知识时,学生的大脑才能加工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或技能。而录音媒体是“死板的”,即学生不能与“录音媒体”沟通,对话,故“学习”很难发生。而老师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更是待发展提高的学生。如何用好听力教材,则成为提高学生口语听力的重要途径?
初中听力大部分都是对话,假如让学生常常背诵对话,会让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不能灵活地掌握对话,可能对英语有抵触的厌倦的情绪。笔者在教授GOFORIT的初二下即八年级下时,尝试把播放听力转换成其他形式的教授听力的活动,效果明显,关键是学生喜欢,节省了课时,提高了教学效果。
2.我们如何改变听力教学的模式
笔者总结如下:学生预习(输入)input at home――课堂自由聊天式迁移到学生的现实经历(迁移―关键处) application by teacher in class――学生两两编新对话(使用并被检测)application by students in pairs
(1)老师首先要熟悉听力材料后,老师再把人物对话用迁移的方法,迁移到所教的班级的学生身上,转变到现实生活当中,用口语和学生交流的形式替代听录音, 死记硬背听力材料的老三套。
(2)第二步:如何检测学生的听力掌握的效果?通过学生的两人或四人合作小组编出新的对话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3)适用范围:听力教学模式适合能主动预习听力的学生,并且听力材料难易度不高,学生可以在家自学。
下面以笔者的一次校级公开课为例,来阐述听力课的创新模式。
课题: Go For IT八下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
教学内容:Section A 1a 1c 2a 2b
教学目标:1.学习if条件从句(了解它的含义,能灵活运用条件从句)2.能听懂听力内容,并能灵活运用if句式,能举一反三地运用 。3.能考虑事情的后果,学会作决策。
教学重难点:能听懂听力内容,并能灵活运用if句式,能举一反三地运用 。
教学思路: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中和学生随意谈话导入if从句,并和学生通过谈话式的讲课,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组成策划生日派对。
教学过程:
第一步骤:直接用英文解释“if条件从句”的内涵,通过举两个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因果关系”,直接呈现if从句的内涵。
T: Today, we’ll learn 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
In this unit ,Target language is consequence. What does it mean? Guess! For example: one student in our class doesn’t study. He played computer games day and night. So what does he get at last in the exam? Yes, he gets bad grades. So this is a consequence. For another example: one student didn’t get up until 7 o’clock. He always gets up late. So the result is that he was late for school.
第二步骤:全班做if从句的游戏,全班分为9组,每一组抽一个假设话题,来谈论导致的后果,规则是每组的8到9个组员不能重复前面同学的结果,看哪一组得分最多组为胜方。
Today we’ll learn a new sentence called “if…,will…”. For example: If you close your eyes, you will see nothing. If you guess my daughter’s age, you will get my prize. Today, I have 9 topics, can you help me think of results as many as possible. My rule is that each student stand up and speak out one by one. If you don’t know ,you’ll say: I don’t know and sit down quickly. There are 3 students who will help you count your points. Each good sentence get one point. Now , let’s start. …..(teacher handed out 9 pieces of paper on which there are 9 different situations. Like: If you get a lot of money,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gue with your best friends ,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go to another place on vacation, where will you go? If you go to Beijing, how will you go there? If you become fatter and fatter, what will you do ? If you don’t know a word , what will you do ?)
第三步骤:进入做作决策的环节,并导入听力环节的基本句型,和学生以谈话的形式商量为班上某位同学策划一个生日派对。(例如班上李想同学的生日快到了,我问学生他们会不会参加生日派对,会采用何种交通方式去,假设乘巴士车去,会发生什么,要学生假设穿校服去参加派对,会发生什么等。)
T: The second important part is making decision.
T: When everyone is making decision, they need to think about all kinds of results.
For example: although today isn’t Lixiang’s birthday, I’m going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for him.
T: Are you going to my party? ――( No) if you do, you’ll be sorry .――( Yes) if you do ,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write them on the blackboard)
T: Who are you going with?――(with girls) if you do ,you’ll have fun. ――(with boys) if you do, you’ll be sorry, because they are naughty.
T: How are you going there?――( on foot) If you do, you will be late. ――( by bus) if you do, you will arrive on time.
T: What kind of clothes are you going to wear?――(school uniforms) If you do, others will laugh at you.――(beautiful clothes) If you do, your clothes will be dirty.
T: In order to plan Lixiang’s birthday party, we’ll learn a new word, “organize”, what does it mean? It means “plan and arrange everything.”
T: Can you help me organize my party? let’s discuss.
T: When shall we have the party? We have 3 different time to have the party.
A: today after class――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advice? (students will answer: half of the class won’t come.)
B: tomorrow――There is a test tomorrow. (students will go home for a test.)
C:on the weekend――let’s make it.
T: What kind of party activities shall we have?――students are thinking.
T: We have many choices like watching a video. If we do , some will be bored.
T: Another is playing party games. If we do, we’ll have a good time. Who can help me prepare food? Who is good at cooking?(Ask students to find a partner and discuss how to organize a birthday.)
Make a conversation about how to organize a birthday party.
第四步骤:让学生小组合作,策划如何为同学举办一个生日派对。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布置学生把策划生日的对话写写在家作本上,老师可在第二天对此项工作作出总结,评出优秀方案和优秀对话。
三、关于创造性地改变初中英语听力课的教学模式―IAA的反思
下面摘录了笔者在教授第五单元的教学结束后写的日志。
“收获之三:针对我这一次大胆的抛弃听力的尝试,我的同事虞老师肯定了我的做法。我选择放弃不听Section A部分的听力,直接安排与学生的对话,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即将学习的句型,能让学生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而感觉不到师生之间在学习。她还进一步提醒我,希望我不要每一个听力都省略,这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如果学生在家中没有听磁带的话,恐怕对学生来说,说起来会很艰难。看了我的IAA听力创新的方式,要根据听力材料的难度而定,根据老师了解学生的程度而定,更要设计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而定,不可盲目效仿,而正是这些不确定因素,我每次的设计,实施,反思都充满了期待,欣喜,失落,感动。
面部严重受伤,这是不是防卫过当?一连串的假设,必然给学生身心带来极大震憾。
5.升华情境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教学中的情境只不过是个范例。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范例中获得的意义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把新知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形成一个全新的知识系统。例如,在上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扩展思维:本人、他人、国家或集体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如何见机行事?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后,如何依法维权?合法权益未受侵害时如何防患于未然等。都有利于升华情境。
综上所述。足以说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是课堂研究性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吸引学生思维,诱导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实现由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向发现式学习方式转变,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学生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的桥梁和纽带。政治教师要设计好情境,用好情境,发挥情境在课堂研究性教学中的作用,努力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五、结语
教要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文”而异,就可以创设多种情境。情境教学所创设的鲜明景象,广远的意境及所伴随的真挚感情,能启迪智慧、唤起兴趣,拓展思维,让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真正做到让思想品德的课堂活起来。
情境教学,天地广阔。
参考文献:
[1]计晓兵.小议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01,
[2]缪晓萍.创设情境,先声夺人――浅谈思想品德课堂导入艺术[J]考试周刊,2010.27
[3]胡光辉.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初探[J]教学探索,2007.03
篇6
一、力求“精心前设”,为解疑积蓄能量
质疑不是空洞的提问,而是在一定的情境预设基础上的提问。有效的预设体现在其价值上,那种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答案来的预设,是没有思维价值的预设,诚如那种靠简单的“是不是”“有没有”就能回答的问题,必定效果不大,价值轻微。
平面图形的面积教学中有这样的题目:一张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彩纸,能剪出多少个边长4厘米的小正方形?学生因为受到铺地一类题目的影响,自然想到常用的策略,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得出可做150个。面对学生的解答,先不动声色,再将题中的数据稍作调整,将60改为62,再次让学生计算,学生得出可做155个;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画一画。学生操作之后,自然会发现与计算结果不符,矛盾冲突自然出现,顺势质疑“能做155个吗?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必然产生思考的欲望、解疑的诱惑力,进而从矛盾中发现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并不是最合理的方法。
二、讲究“表达艺术”,质疑问题的表述方式要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
表达艺术之一就是教师的语言艺术。学科教学语言具有多重性,既具有学科的专业性,又具有普通性;既具有书面语言的特点,又具有口头语言的特点。数学教师的表达艺术就在于将数学的学科语言经过加工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语言,将一些专业语言口语化、通俗化。
有效质疑的前提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有效地理解、把握教师的质疑实质。质疑的对象是学生,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人有着不同的语言特点。因此,问题的语言组织和表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语言特点。问题的设计,应当运用学生容易理解的字、词、句;问题的表述,语音片断不要过长,忌拗口、语速不宜太快。只有把握了这几点,我们质疑的问题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才有可能解疑,这才是有效的质疑。
三、切勿“用问题‘灌’”,质疑要有一定的思考性
提高质疑的有效性,必须合理控制质疑的质量和数量。课堂中,教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顺顺利利,表面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其实是把一个整体性的知识肢解成一个个小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把知识通过这些毫无启发价值、毫无思维深度的小问题“灌”给了学生。看似我们的教学无比顺利,为学生扫除了一个又一个障碍,但在这种支离破碎中,不知不觉地降低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了挑战性。因此,教学中,应当合理确定问题的数量,不需要问的就不问,可问可不问的尽量不问,让问题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梯度、广度,让学生觉得有“味道”。
“转化策略”教学时有这样的例题:学校美术组有35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女生有多少人?教材编写的本意是让学生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转化为“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从而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教师担心学生想不到,便设计了一个个小问题:男生有几份?女生有几份?美术组一共几份?女生占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所以求女生有多少人可以用什么方法,怎样算?一连串的问题,看似迎刃而解,但没有一个问题有挑战性、有启发性,缺乏思考价值,在不知不觉中把转化的方法“灌”给了学生,索然无味。我们不妨直接提问,如何将“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转化为“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自己思考怎样转化。这样的提问既直接、又不琐碎,有一定的思维尝试,让学生有内容可“思”。
四、切忌“泛泛而问”,质疑的指向性要明确
问题的指向性要明确,这是有效“质疑”的关键。一个问题的抛出,不光要让学生有话说,还要“收得住”,不至于引发学生的漫无边际的“胡扯”。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数学课中并不鲜见。“9加几”的公开课中:教者运用多媒体展示操场上学生正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生动地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画面上有赛跑、跳绳、踢毽子、跳远等项目,还有观战的同学。教师提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我看到有很多小朋友在操场上开运动会。我想问:一共有多少人?生2:一些同学在踢毽子,有一些同学在跳绳,我想问:有多少人在踢毽子和跳绳;生3:有一些同学穿着蓝运动服,我想问,穿蓝运动服的有多少人?生4、生5仍然是类似的回答,就是没有人提到问到与本节课相关的“9加几”的问题。老师还连续提问“还有吗?”,学生被逼着“思考”,甚至在揣摩:“老师,到底还有什么?我们怎么说,你才满意?”最后教师只好自己提出跟本课教学相关的“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为了情境而情境,可以直接切入正题,学校开运动会,为同学们提供了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
泛泛而问,学生必然泛泛而谈,只有指向性明确了,一切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既要放得开,更要收得回,才能提高“质疑”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敢于“静心等待”,留给学生解疑的时间和空间
“质疑”到“解疑”,其间必然有一个思维的过程,寄希望于我们的问题一出口,学生就能回答,那是不现实的,除非你的质疑没有思维的深度,缺少质疑的价值。
其间这个思维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心的等待。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一些教研课、公开课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另外一种情形:提出一个问题,觉得学生有困难了,要么急于给出答案,要么急于降低问题本身的难度,要么改换别的问题,学生还没反应过来,又急于转入下一个流程。教研课、公开课表演的心态,使我们的老师总是急于推进自己的教学进程,担心来不及,担心教不完。
六、莫要“见好就收”,让解疑为建模铺路
所谓“见好就收”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它是指,一个问题抛出之后,指名回答时,一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便嘎然而止,迅速进入下一个环节。总给人一种对标准答案的“期待已久”和推进教学进程的“迫不及待”,表现出教者的一种急躁心态。
其实,质疑的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求得某个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在步步置疑、解疑中,为通往新知铺就成功之路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它面对的不是回答问题的某个个体,应该是接受质疑的全体。因此,在解疑时,不要因为某一个学生给出了跟标准答案一样的回答,便“见好就收”,应当给更多学生以机会,哪怕他跟前人的回答一模一样。这不仅仅是一种重复,更是一种强化,更能为一些知识建立一种模型。
篇7
对策:依据教学的一般原则,运用行动研究法,创造性地开展整合实践.教学中一般原则所具有的普遍性可以迁移到整合课中,如启发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这种迁移不仅需要理性和逻辑性,更需要创造性,需要教师在整合实践中创造性地发现问题,不断反思,总结和提练经验教训,以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案。这种问题来源于实践,研究的主体既是教学的主体,研究的情境既是整合的情境。其次,借鉴目前相对而言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探索性地将其与教学实践相接合,总结出适合情况的新模式。
问题三:缺乏有效的教学平台限制了网络教学的常规化。
据笔者了解,针对教育行业开发出的教学平台还不能令一线教师十分满意。国内很多著名的教育软件开发公司对网络平台的开发还不够重视。虽然也开发了教学平台,但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管理功能的开发上,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这一块。缺乏有效的网络教学平台已成为制约课程整合常规化的一大障碍。
对策: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寻找课程整合的最佳切入点。在有效的网络教学平台出现之前,按照某一个统一的模式、进行全方位的课程整合是不现实的,而寻找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则更为可行。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难点,因此课程整合对信息技术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在数学课教学中,形数转换的思想十分抽象,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几何画板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较好工具,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小插件和动画,历史教学中的音频视频,生物地理教学中的图片,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材料等,通过精心的设计,整合到课堂教学中,一定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问题四: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要求高,增加了教师上整合课的难度。
要上一节整合课,教师至少要掌握PowerPoint软件工具,要想使课件生动一些,最好还要学会FlASH,AUTHORWARE,要想使网页成为动态的,还要掌握一些编程和数据库知识,而要熟练掌握这一切并非在短时间内内能够完成。准备一节普通课大约需要一小时左右,而要准备一节整合课,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制脚本、找素材、 找资料、 制作课件等,要完成这些任务,没有一两个星期是不行的。如此耗费时间,就是信息水平很高的教师也不敢轻易去上整合课。所以,现在学校里上的整合课,很多都只能停留在公开课上,由学科教师设计脚本,信息技术课教师制作课件。照这样“做秀”下去,整合课是很难推广和普及的。
对策:教师培训。当大规模启动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时,制约信息化推进的瓶颈往往来自教师信息技术应运的专业准备不够,教师对整合课的畏惧感已成为当前我国推进中小学信息化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正需要教师培训。教师培训的内容不能仅仅是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和简单、初级的应运,还应当包括教育理念、教学设计、信息素养等方面。着重解决“有思想没技术”和“有技术没思想”的两张皮现象。教师培训的方式要创新,要重视教师的实际应运,那种将“应试教育”模式带到教师培训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采用多层次扩展使得培训模式,前者接受培训的教师成为后期教师培训的培训者,如此滚动式地发展;另外,可以开展教学协作,当整合课的准备由一个人承担时工作量很大,而如果你加入了一个团队,你就不仅能提高自己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以上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出现的四个常见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等待和依赖不是好的办法,而应该积极大胆地进行探索。因为只有一线教师对整合课有了需求,才能促进硬件的建设,促进教学软件的开发,为课程整合理论提供丰富的资料,为资源建设做出贡献。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篇8
现象一:过于拓展人文内容,音乐课不像音乐课
【案例】一位教师在上《我的家乡在日喀则》这一课时,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了解藏族风土人情,藏族之最,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等问题上,而忽略了歌曲的学唱,对藏族音乐的风格、节奏特征却毫不提及,一堂课下来,感觉是上了一堂地理课,偏离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偏离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目标,本末倒置,音乐课不像音乐课。
【反思】这位教师的本意是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藏族,但是她在人文内容的拓展时忘记了拓展是为了教学目标服务的这一宗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材,紧扣中心目标,在人文内容拓展上把握好度,选择好拓展的内容。如一位教师在上《彝家娃娃真幸福》一课时,同样是少数民族题材的歌曲,这位教师的人文内容拓展就比较成功。在介绍彝族风情时,教师播放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通过图片简单介绍了彝族的风俗文化,让学生知道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介绍彝族乐器时特别介绍了烟盒鼓是世界上最小的鼓之一,已经成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后面用自制烟盒鼓为歌曲伴奏做了铺垫。这样的拓展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
现象二:挖掘教材不够深刻,创编拓展离题太远
【案例】一位教师上《保卫黄河》一课时,在简单地完成了歌曲的教学任务以后,教师就开始创编拓展,让学生以舞蹈的形式表现这首作品。学生们手舞足蹈,热闹非凡,兴奋之余早就忘了这原本是一首在国难深重、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雄浑苍健、慷慨激昂的音乐作品。这样的拓展方式与歌曲的主题相距太远,不要也罢。
【反思】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态度,更要注重对音乐作品的正确理解和表现。音乐课中的拓展不能脱离原作品的意境,要根据作品的风格和内涵选择好适当的拓展手段和方式。学生的创编应该是自主的、自然的,应是充分体验音乐后发自内心的情感迸发,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如笔者在设计《对鲜花》的拓展环节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花的特点创编歌词,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达到了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现象三:教师设计不到位,拓展教学如走过场
【案例】笔者曾听过一节《水花花,泥巴巴》的音乐课,歌曲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根据“水”的主题让学生拓展欣赏了著名的音乐歌舞片《雨中曲》的片段。看之前,教师并未对作品的内涵及要素作任何引导和要求,学生像看电影似的津津有味地观看着,一共看了五六分钟;之后,教师也未作任何的提问和分析,试问这样的拓展欣赏能让学生得到些什么呢?只是走了一回“拓展”的过场而已吧。
【反思】纵观现在很多的音乐课,到了拓展环节就让学生听两首类似的作品,然后请学生谈两句感受了事。笔者认为这样的拓展缺乏深度。一般来说,在音乐课的拓展欣赏教学中,教师所选择的音乐作品大多跟本节课所教授的歌曲在人文主题上或者音乐风格上有相似之处,教师应该做一定的介绍和引导,让学生去关注音乐作品的人文内涵和音乐要素,通过聆听、比较、简单分析等方式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欣赏过程中,而不应只让学生看个新鲜,走个过场就匆匆结束。
现象四:教师未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拓展教学过于高深
【案例】笔者曾听过一节《凤阳花鼓》的音乐课,教师从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学习各种复杂的节奏和短乐句,学生刚刚唱了两遍歌曲,教师就开始要求学生加入前面学过的节奏和乐句,试图创编出一个类似无伴奏合唱效果的《凤阳花鼓》,要求学生能唱出三到四个声部。学生只是四五年级的非声乐专业的小学生,在四十分钟内怎么可能达到这么高的要求呢?效果可想而知。教师上得累,学生学得累,我们也听得累,最后这节课就稀里糊涂地草草结束了。
【反思】音乐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的音乐教育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的音乐家,而是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走近音乐、了解音乐,进而喜欢音乐、享受音乐,音乐中的适度拓展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音乐能力和素养,但如上例中的拓展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音乐课望而生畏,从而失去对音乐的兴趣。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分析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喜闻乐见的、符合儿童生理和心里特点的方式进行拓展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素养。
篇9
【关键词】生物课堂课改高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比以前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眼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之中, "以学生为主体"、"开发智力"、"人文熏陶"、"活动实践"等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且已取得了不少初步成果,但我们要清醒的看到危机的存在.在我看来目前捆扰我们的仍是一线的课改实践者的认识问题.现在"盲从者有之——新课改往往是改其形而不得其神,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而实际上学生什么也学不到.""口是心非者有之——在口头上动辄,具体实践上则依然如故.""盲拒者有之——我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且效果很好,有必要吗?于是乎不问青红皂白地将新课改一棍子打死。""漠不关心者有之——这种人比前三种更可怕,因为不管怎么说前三种人对新课改还是关注的,而这种人对新课改任你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当然在当前基础教育课改中也确实存在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很好的反思总结,以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前进。
1、 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改的时间短,很多教师经验不足,在课改实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方式比较传统,课堂教学活不起来。
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灵魂,课堂教学活不起来,就失去了课改的意义。实施课改以来,很多教师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教法也开始灵活多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很多农村中学有部分教师仍然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过于依赖课本,观念难以更新,教法单调,缺乏创新。教学别注重基础知识的简单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课堂上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把"对话"变成了单一的"问答",满堂问、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屡见不鲜。课上教师创设的情境很少,教学手段单一,学生互动仅仅局限在教师的课堂提问,学生回答之上。整节课教学秩序井然,教师教法一板一眼,顺理成章。但是,没有生动的教学资源、直观的教学手段和教师的创意,这样的课,不难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我们在创新上下工夫,努力开展好师生间的互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便能使学生主动探究和学生的自由发展方面取得突破。
1.2 教师的角色转变不大,缺乏创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自古以来,教师的核心角色一直都是知识的传播者,在这样的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之下,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仍然重在对知识的灌输,缺少更多的激励思考;课堂上仍然一味的保持着对学生的训导和管理,而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与服务。不少教师扮演的角色,虽然发生了些许的变化,但只注重形式,并无实质。
1.3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待转化。
我县的广大农村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受到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导致很多农村学生生性腼腆、性格内向,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甚少、视野狭窄、基础知识较差、在学习上依赖性很强、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远不及城里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难以开展,有很多课都会造成教师的尴尬和教学的冷场。例如:在学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这节内容时,课前我已经布置学生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以备课上能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导入新课时,几乎没有同学准备相关材料。究其原因是学生在校无时间查阅资料,自己又没有相关书籍,也不能上网查阅,如何才能按要求完成呢?这就要求教师转化好角色,不断的创新,在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给学生创造出更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多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色、多给学生一个期待的目光、多给学生一个灿烂的笑容、多给学生一分无私的关爱,相信农村的孩子也会更加大胆、更加活跃,积极的投入到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中来。
1.4教学设施不齐全,课程资源难以开发。
在我县的一些农村中学还存在着教育基础设施不齐全、教育办公经费紧张的问题,缺乏用于培养技能的直观教学用具。这样的教学也仅仅是照本宣科,拓宽不了教育视野、扩展不了教学内容、丰富不了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适当的开发校本的、乡土的课程资源,以致因材施教,改变以往那种生搬硬套的教教材的状况。
2.课改中的生物教学,树立创新理念
2.1、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
2.2、创新处理教材:
2.3、创新教学方法:
2.4、改变评价方法:
2.5、努力扩展知识层次:
3.树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素质
3.1、正确树立育人三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
3.2、教学方法改革:
3.3、团结协作,提高教研水平:
3.3.1 在备课组、教研组内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
3.3.2 参加达标课、公开课、示范课、专题研究课等活动
3.3.3 成立教研专题小组,搞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项目
3.4教学反思:
4、掌握现代教学媒体
1 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
2 多媒体与教学方法的协调性:
3 多媒体与学生认知结构的相蓉性:
参考文献
[1] 《现代中小学文萃》北京现代出版社2001年
[2]《中小学信息技术及应用教材》陕西电教馆编 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2005年
篇10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有明晰的学习目标作引导,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调整。数学教学应该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注与提升。但有些教师却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成每节数学课都追求的目标。老师们甚至希望一节课就使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力技能、情感态度得到全面的提升。但我们必须明晰一点,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地长期训练。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简明、适当。简明是指在有限的一堂课时间内,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适当是指教学目标要因课而异,因学生而异,确定科学、适当。
二、教学内容须“简要”
教材凝聚着众多专家、学者的经验和智慧,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与保证。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必须独特而深刻,能够抓住重点,有机整合。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而许多时候,老师把教材当成了整个世界,面对教学内容,总是认为这里需要讲透,那里需要体会到位,于是,条分缕析、喋喋不休,教学效果常常是面面俱到而又蜻蜓点水、面面不到。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适量,要简要,教师要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精简浓缩,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教学,要把不断附加各种因素的做“加法”转变为删繁就简地做“减法”。
如,在学区的一节评优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施教者为了追求“课堂看点”,在例题与习题上大做文章,挖掘数学内容之外的东西,人为地添加许多非数学的教学内容。让评委老师们在课堂上看到许多生硬的爱国主义教育、牵强附会的爱心教育和贴标签式的环保教育,结果造成上课时间不够、学生掌握检测效果不佳的现象。诚然,数学课上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环保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等都是必要的,但这些都必须是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日积月累的,必须与学生的数学学习紧密联系,而不能游离于数学本质之外。
三、教学环节求“简洁”
反观我们过去的教学环节,过程繁琐复杂,环节过度细密,形成一种固定僵化的“线性序列”。为上好一节课,我们会绞尽脑汁搜集许多资料,点点面面考虑很多,恨不得将所有好的设计都用上,设置了过多的教学环节,学生还没来得及回味便匆匆赶往下一个
环节,疲于应对,整节课成了教师作秀赶场子的表演。而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应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层递性,去除旁枝末节,逼近主题,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如,在学区的公开课“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中,老师以带领学生参观风景区的活动为教学主线,这本无可厚非,然这位教师设计小试牛刀、智力导航、好题看点、知识回顾等十个环节,形成固定的、僵化的“线性序列”,学生的所有学习行为都被限制在一个又一个周密详尽的环节之中,教育的本质被可悲地异化了。因此,必须力砍多余环节,体现抓主干凸重点的理念。其实,教学环节的预设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简,在于厚实和实在。所以对于环节预设,我们应追求简洁厚实的、具有“四两拨千斤”功效的流程。要谨防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做法,警惕进入“种了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家的园”的误区。
四、教学方法追“简活”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说教学的法则、规律是比较稳定的,而具体的教学方法是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自主选择的,贵在选用得当的方法以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方法要灵活简便,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用各种手段试图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时要尽量排除生活经验中消极因素的干扰,要及时砍去价值不高的
操作环节。灵活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实际效果也会因人而异,但教学方法求活是根本。如,“频数分布折线图”一课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统计本班男、女生的体重数据,然后分组完成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再试着绘制频数分布折线图,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调动、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有效组织了就能活而不乱,方式得当了就能注重效率。对于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善,不少教师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表现为在课堂上一味地追求发现式学习,其实应提倡的是“接受与发现有机结合”。
五、练习设计请“精简”
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提高离不开一定量的练习。练习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足够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就会削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质量滑坡。当然,要改进机械重复、生硬呆板的训练,就要讲究训练方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明确练习的目标、练习的数量,使练习更加科学,富有成效。因此在课堂练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尝试错误,引导其反思,自我发现思维中存在的矛盾,自我纠错。在出现错误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注意错误产生的原因,而且也要注意如何有效地去防止此类错误的再现。为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出现的错误进行思考和讨论,而这不仅可以使得纠正错误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更有利于学生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练习,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
- 上一篇:护士素质培养的核心
- 下一篇: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