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基本常识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管理基本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管理基本常识

篇1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指的是建筑企业为了将建筑产品的成本控制在较低的范围使用的各种管理手段。具体来说,主要有建筑成本评估、规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核等环节,利用这些环节对各项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掌握,减轻资源的和成本的浪费。这符合使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多经济收益的原则,实际工作中,成本管理涉及到的事务较为繁杂,与人力、物力、财力等环节都存在联系,使得企业必须重视这项工作,让成本管理有效地展开,使用各种科学方法让成本管理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在开展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坚持可控性原则,能够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实施有效控制。明确职责,各部门由实施成本管理的权利,但是也要在处理失误的时候承担相应的责任,依据最终的工作结果给予相应处罚或者奖励。在适当管制的同时也要懂得如何放开,这指的是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不能由于一味控制成本而舍弃某些需要花费资金较多的环节,比如引进某些技术或设备能够为企业发展形成积极影响,这时候就应该适当放松管制,花费相应的资金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

二、市场经济下建筑成本管理出现的问题

1、管理理念陈旧

目前,国内很多建筑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难以形成必要的重视。具体表现为,在施工过程中,各种能源的消耗没有节制,而且在正式施工之前,也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做好施工预算和成本控制,也未对供应链进行深入了解,致使在施工开始之后也很难达成成本控制的目标,这从根本上说是管理理念出现了问题。一直以来,传统背景下的成本管理人们并没有深入研究,对成本的具体含义也没有很深刻的认知,也为从全面的角度展开分析,使得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企业运营与施工过程中因此而浪费的资金十分之多,此种类型的成本管理无法达到让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2、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

近些年,市场化进程逐渐加深,成本管理的地位逐渐升高。对于性能与质量差异较小的商品而言,其定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成本控制。但是,任何企业都是将利益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导致偷工减料的行为不断发生,质量问题也就随之出现,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一旦一些部分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就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一旦此种情况真的发生,将会让企业受益最大化的目标落空,甚至会让企业遭受重大打击,市场萎缩难以避免,无法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建筑管理和施工队伍建设不完善

部分建筑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仍有提升空间,在管理过程中往往都是凭借个人的直觉与经验,造成管理问题频。在成本控制方面,对其能够全面掌握的管理人员很少,而那些能够同时掌握很多学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大多都是兼职,此方面的专业人才十分稀少,而当前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较为复杂,企业难以有效面对此种挑战。施工人员本身也存在素养不高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往往被认为只与财务人员有关,但是此种情况明显存在一定偏差,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未对成本控制产生重视。由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本身也存在很多不足,使得施工工艺存在问题,材料浪费、返工等情况存在,让成本无形中增加不少。

4、成本控制制度存在漏洞

以往建筑企业重视通过管控材料,让财务部门承担成本管理的责任,这种情况无法符合目前的形势,成为让企业无法在竞争中胜出的阻碍。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成本控制在实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问题出现也没有相关的规定可以参照进行处理。

三、改进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建议

1、创新成本管理观念

首先要有前瞻思想。从小处着手,及时发现问题,应该从预防的角度看待成本管理,处理好预算编制工作,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成本预防管控措施,从各个方面形成有效的预防。开展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从企业的投资规划、设计、建设直到完工,将成本管理纳入到其中的所有环节之中。在开展定期检查的基础上,辅以不定期查看。企业的管理者加强对成本管理的重视,让成本管理覆盖面更加全面,在着重处理眼前成本问题的基础上,注重潜在成本的控制。加强企业内部各部之间的协调合作,将成本管理进行详细划分,使各个部门都能详细落实。

2、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

应该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邀请相应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讲师,让管理和施工人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将与成本控制有关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印制成教材,分发到学习人员的手中,在讲师的讲解下让学习人员对成本控制开始有专业的认知。理论学习完毕之后,还应该组织讨论,让所有的学习人员互相之间表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彼此之间互相印证自己自己的想法,如此就能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此外,还要展开必要的实践,让学习人员可以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在实际工作中检验自己的理论水平,知晓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断总结这些差异也能够让自己的理论修养更加提高。

3、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

有完善的制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管理层面应该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然后指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让成本管理有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结合企业现状进行相应的改动,融入到成本管理之中,将制度落实到各个工作层面中,使制度能够对所有的工作人员形成有效的指导。对出现错误的工作人员可以参照制度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表现较为出色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如此才能有效防止成本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必要错误,也能够调动起那些优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完善采购环节

在一个建筑工程之中,材料在成本中占的比例相对较大,超过了总成本的一半。因此,在采购环节加强管理也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首先企业应该建立起相应的采购制度,让采购的各个环节都在制度的限定中完成,一旦出现问题就有相应的制度规定作为处理的依据。还应该让对建筑材料十分了解的人员制定详细而又科学的采购清单。采购人员在采购之前也应该做市场调查,对市场上的各种厂家进行了解,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多去材料生产厂家了解情况,选择几个厂家中价格相对较低的进行购置,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四、总结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建筑企业;成本管理

一、我国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思想理念较为落后

管理思想理念方面较为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经济的成本管理效率,还会影响到建筑经济本身所获去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缺乏前瞻性,通常情况下,都是在问题出现以后才能够采取行动,对于已经造成的后果却无法挽回。其次,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具有固定的管理模式,却缺乏贯穿全程的动态化管理模式,因此,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往往知识体现在建筑施工的阶段,全程的控制管理理念较为薄弱,控制手段较为简单,缺少全面性。最后,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在精细化与协调性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对建筑项目的经济成本效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多数企业从事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利润与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能否获利,获利多少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考虑的重点问题。而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则难以得到有效的重视。事实证明,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极有可能导致企业施工过程中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导致企业所获经济效益下降。

(三)缺少一支优秀的建筑施工企业队伍

从过往的案例上来看,建筑企业项目经济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队伍的素质较低所导致的,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既懂成本管理又懂得建筑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极少,专业人才也不多,多数员工都属于兼职人员或者是转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无法满足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岗位的基本要求,因此,导致了我国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水平严重不足。

二、加强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相关项目管理人的责任意识

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各司其职,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合作,从而实现建筑经济成本的科学化管理。因此,必须要增强相关项目管理人的责任意识及整体素质,加强对其专业技能的培养,挖掘其内在的潜力,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树立其管理的责任心。此外,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开展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典型的案例及宝贵的管理经验,在不断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建筑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与实际情况,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渐摸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

(二)增强建筑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若要提高建筑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水平,必先增强建筑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缺乏管理意识,是我国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科学性的企业管理理念不仅可以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还能增强企业员工的科学发展意识。因此,在建筑企业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建筑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控,并制定相应的鼓励与激励措施,通过奖励来提高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建筑企业全员参与成本管控的局面。

(三)完善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构架与体系

在强化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完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构架与体系,在明确管理人员各自分工与职责的同时,可以专门设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部门。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与核算方法,对建筑企业的成本进行科学的核算及有效的监管,进一步明确监督的主体与方式,切实提高监督管理的时效性。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质量,还能有效的建立企业的成本管理构架,对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建筑经济;成本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因为扩张的速度过快,资金需求量大,导致企业门槛非常低,进而也就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通过相关调查显示,建筑行业利润明显呈现下滑趋势。作为工程施工中,要求赢利的企业,在确保合同要求与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建筑企业一定要加强经济效益的实现,转变管理模式,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采取科学管理方法,实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经济管理理念落后

建筑企业管理人员一般都不会考虑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对整体工程建设中,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高,无法开展全过程、全面的管理工作,大多数只是局限在施工项目的一些资源消耗控制当面,没有对整个管理工作展开详细的规划,缺乏全局把控力,无法在整体上进行优化,也就无法实现对企业成本战略的有效规划。

(二)成本管理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现阶段,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开展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时候,只是依靠财务人员,相应的管理模式也比较粗放,无法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缺乏舆论部门的监督,各部门之间也是各自为政,没有进行统一、协调的管理,对管理的认识程度比较低,缺乏具有较强能力的成本管理机构。

(三)经济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建筑企业中,一般都缺少对权、责、利结合的考核制度与体系,相应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机制不完善,在对建筑经济成本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建立相应的考核、监督、评价机制,才可以保证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成本管理发展方向不定

根据现阶段的发展形势而言,大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时候,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根本就没有制定相应的成本发展目标或者方向,甚至一些建筑企业根本就没有制定目标成本,在进行最后结算的时候,才意识到问题。

二、强化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建筑企业中,一定要加强对有关业务人员使命感与责任感进行提高,强化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并且开展相应的考核,对一些优秀人员进行奖励,对那些不合格人员开展培训或者辞退,同时制定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落实奖惩制度。除此之外,在企业内部进行一定的组织交流,项目经理要发挥带头作用,促进彼此学习,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创新,逐渐提高管理水平。

(二)强化建筑经济成本体系的管理

在建筑企业中,要想有效实现成本体系的管理,就要加强管理机构与人员的配置,避免出现部门交叉与职位重复的情况,一定要明确企业成本控制人员以及相关职责,同时对成本费用进行准确的预算,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在经济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运算进行审核,加强配比的科学性,强化工程成本的控制。除此之外,在同等质量要求下,一定要选择价格相对更加合理的材料与人工。

(三)提高施工质量

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追求片面的利益,只是重视工程成本的控制,一味降低工程成本,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这样不仅会增加一些因为质量不达标而产生的额外费用,还会让建筑企业的名誉受到损失,甚至会承担一些法律责任。从法律上、道德上而言,这是不被允许的,明显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还有部分项目经理为了摆脱质量责任,根本就不会进行工程成本控制,导致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果受到损失,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施工中,有关负责人一定要端正自身的态度,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定期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并且展开不定期的质量抽查,从根源上避免质量问题,减少工程返工,同时,在技术水平允许的基础上,可以使用一些降低成本的新工艺与新技术。

(四)强化无关费用的控制

为了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开支,一定要加强管理机构的精简,加强对低值易耗产品的管理与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工种、工序间的配合与协调,有效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实现人工费成本的降低。

(五)加强材料把关

在建筑施工中,必然要使用大量的施工材料,所以,一定要对施工材料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控制施工材料成本的时候,一定要对材料采购进行控制,在采购之前,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同时加强经费的合理、科学预算,要求项目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核算,保证在材料采购方面不会出现一些严重问题。针对材料使用而言,一定要加强管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或者偷工减料行为。对使用材料进行登记,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严格把关。在进行材料采购的时候,可以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施工预算中的重要材料由企业材料采购部进行采购,其它材料可以由项目部进行采购,在采购的时候,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防止出现浪费、积压等问题。

(六)加强项目成本核算与监督

在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成本核算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营核算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职能,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对其工作开展予以重视。在建筑施工中,一定要重视施工进度与质量,加强科学管理与监督工作的落实,防患于未然,确保建筑企业可以稳定、高效、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强化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在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确保合同要求与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建筑企业本身发展而言,强化成本管理意识,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控制建筑经济成本,可以有效确保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贞贞.探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1).

篇4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保养;成本管理

        0前言

当前机械设备的总成本在整个公路施工工程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公路路面施工当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占据全部的工程造价约30%,当中的维修保养费用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保养好了,故障率低了,维修的成本也就随之减少了。因此,强化工程机械设备在公路施工生产中的保障作用,加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施工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成本,降低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费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机械的经济效益,是当今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共同关心、关注的话题。

        1.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因素

(1)认识不足,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施工也进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成为施工生产中的常见的难题,而机务管理的计划时代已逐步转变为按需进行,这就导致我们的管理者淡忘了机务管理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出现管理松懈、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差的状况,对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状况、性能不了解,盲目使用,不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制定高效、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致使出现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维修费用超额,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2)工程机械设备选型盲目追求价格最低化。机械设备选型是指购置机械设备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以及可行性、维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应等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以确定设备的优化方案。

由于前面所述现今工程施工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是制约施工常见难题,导致我们的管理者在自有工程机械设备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购置或租赁方式以解决施工,而在进行工程机械购置时又不完全遵循工程机械选型原则,一味的追求只要满足施工要求,价格最低即为最好,忽略了其他要素,形成机械保修期已过,发生故障率高、维修率高、配件供应不及时、售后不及时等现象,造成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直接增加了工程机械维修保养成本,更严重的造成工程机械无法在下一个工程施工中满足施工要求,直接淘汰,增加工程成本。

(3)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现今我们诸多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中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明确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工程机械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当出现问题时,操作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增加了维修、运转的费用,致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缩短,安全性降低。

(4)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由于企业发展,大量的新鲜血液补充到了企业中,可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却存在断层,主要原因是新进入企业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好高骛远,对机械设备操作管理从思想上存在无前途的概念,导致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趋于老龄化,特别是在人员不足时,为了工程施工临时聘用一些技术素质差的操作人员,这就造成由于对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的使用知识所知不足,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在项目领导一味追求工期、进度的管理下使工程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甚至违章操作),从而加速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

工程项目结束后盲目退场,机械设备得不到按规定进行的认真保养、维护和修理,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出现故障,又开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循环模式。

这样直接导致恶性循环,在保证机械设备性能上既花费了较大的精力,又付出了高额的修理费用,严重的延误了正常的施工工期。

(5)资金短缺,工程机械设备更新换代慢。工程任务紧,资金短缺已是每个公路施工企业均面临的困扰,这就造成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慢,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和破旧的工程机械设备仍出现在我们的工程项目上继续使用,使得其故障率大大增加,维修成本不断上升,形成“弃之可惜,用之太贵”的尴尬局面。

篇5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保养;成本管理

        0前言

当前机械设备的总成本在整个公路施工工程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公路路面施工当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占据全部的工程造价约30%,当中的维修保养费用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保养好了,故障率低了,维修的成本也就随之减少了。因此,强化工程机械设备在公路施工生产中的保障作用,加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施工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成本,降低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费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机械的经济效益,是当今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共同关心、关注的话题。

        1.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因素

(1)认识不足,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施工也进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成为施工生产中的常见的难题,而机务管理的计划时代已逐步转变为按需进行,这就导致我们的管理者淡忘了机务管理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出现管理松懈、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差的状况,对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状况、性能不了解,盲目使用,不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制定高效、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致使出现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维修费用超额,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2)工程机械设备选型盲目追求价格最低化。机械设备选型是指购置机械设备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以及可行性、维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应等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以确定设备的优化方案。

由于前面所述现今工程施工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是制约施工常见难题,导致我们的管理者在自有工程机械设备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购置或租赁方式以解决施工,而在进行工程机械购置时又不完全遵循工程机械选型原则,一味的追求只要满足施工要求,价格最低即为最好,忽略了其他要素,形成机械保修期已过,发生故障率高、维修率高、配件供应不及时、售后不及时等现象,造成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直接增加了工程机械维修保养成本,更严重的造成工程机械无法在下一个工程施工中满足施工要求,直接淘汰,增加工程成本。

(3)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现今我们诸多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中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明确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工程机械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当出现问题时,操作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增加了维修、运转的费用,致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缩短,安全性降低。

(4)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由于企业发展,大量的新鲜血液补充到了企业中,可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却存在断层,主要原因是新进入企业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好高骛远,对机械设备操作管理从思想上存在无前途的概念,导致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趋于老龄化,特别是在人员不足时,为了工程施工临时聘用一些技术素质差的操作人员,这就造成由于对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的使用知识所知不足,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在项目领导一味追求工期、进度的管理下使工程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甚至违章操作),从而加速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

工程项目结束后盲目退场,机械设备得不到按规定进行的认真保养、维护和修理,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出现故障,又开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循环模式。

这样直接导致恶性循环,在保证机械设备性能上既花费了较大的精力,又付出了高额的修理费用,严重的延误了正常的施工工期。

(5)资金短缺,工程机械设备更新换代慢。工程任务紧,资金短缺已是每个公路施工企业均面临的困扰,这就造成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慢,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和破旧的工程机械设备仍出现在我们的工程项目上继续使用,使得其故障率大大增加,维修成本不断上升,形成“弃之可惜,用之太贵”的尴尬局面。

篇6

摘 要 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经营和财务风险因素很多,如果还是利用传统的经营模式,财务成本管理模式不探寻创新之路,那么企业的发展前景堪忧。企业想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就需要对财务成本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并创新,本文首先强调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成本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市场经济 财务 成本管理 探讨

1.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1.1财务成本管理的目标

在遵守社会责任的基础上,企业通过合法的手段争取本金利润率最大化,这就是财务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财务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和争取所有者收益的最大化是不冲突的。并且财务成本管理的实质是由资本利润率的满意程度来体现的,不仅能够体现企业业绩,还能体现其他形式主体的利益,所以说,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和争取所有者收益的最大化相比,更加具有优越性。

财务管理的各项管理目的综合起来形成了财务管理目标,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点:资产管理目标,也就是资产充分利用和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资产周转速率;销售收入管理目标,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以此提高收入;投资管理目标,是指通过适度风险和高回报来促进企业获取更多的发展资金;收入分配管理目标,主要处理消费和累积之间的关系;筹资管理目标,通过低成本和低风险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成本费用管理目标,是指尽可能降低成本保证企业活动正常运营。财务成本管理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关系表现为:总目标作为主体,而分目标是实现总目标的根本。

1.2财务成本管理的地位

1.2.1财务风险制约性

企业发展必然会面临风险,很多企业都在财务风险问题上遭受很大损失,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包括生产、供应和营销等环节。

1.2.2财务活动的综合性

价值活动和价值指标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两个形式,使用价值不具备综合反映性,主要是因为使用价值不可以叠加,但是价值指标则可以叠加,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及结果。

1.2.3财务决策的导向性

财务决策对企业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是企业成员的共同业务,而且是由财务目标、活动及风险共同决定,所以财务决策为纲,而其他决策为目。

1.2.4财务成本管理目标全局性

企业管理的关键是提高效益,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是企业发展的重点。企业所有管理工作的最终任务就是实现财务成本管理目标,所有管理活动都要以财务成本管理的目标要求为基准。

2.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成本管理模式

2.1成本企划模式

该模式是从日本汽车产业发展而成的,但是日本的成本企划模式,基本做法是将产品成本在设计阶段就确定在固定范围内,利用价值工程进行考法,并且在设计、试产和生产准备等环节,经过其他相关部门协作以实现目标成本。成本企划模式有多种,但实际上其管理流程基本一致,一般管理流程为产品企划、设定目标成本、分解目标成本、降低成本、生产准备和流动管理。成本企划模式的本质是对未来企业可能获取的利润采取战略性管理的手段,将未开发的产品进行预售,最终得到目标成本。开发阶段成本企划模式就考虑如何降低成本,更好的防止日后出现无功作业,从这方面来看,成本企划模式和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相比是比较有优势的。而且成本企划模式对于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很好的适应CIMS要求的一种成本管理体系。

2.2在ERP基础上的作业成本管理模式

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精髓是作业,对作业尽心动态跟踪、研究,其计算的目标是作业,作业和成本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在作业成本管理模式下,生产经营行为被分成了多个作业中心,依据作业中心的工作量对间接成本进行配置。在整个产品的运作期间执行作业成本管理,企业内部、外在成本信息都是其管理的范围。这种方式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应用在由于降低产品生命周期、多元化的产品种类等导致的标准投入的稳定性下降情况下,这种计算方式供给的成本信息是科学、真实、精确的。

2.3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现代新型企业发展的目标是适应市场的需求,不但应该有清楚的发展规划,还应该依据市场需求及时改变。在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战略管理及成本管理综合起来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形式,这种成本管理模式的本质是从事件整体角度,研究企业的成本及成本构成。

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研究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包含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成本研究,也就是环境维护成本、新科技创新成本、产业规模经济利益成本;研究本行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客户喜好的变化、市场占有情况、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等。第二部分,研究企业决策规划成本。也就是开发新产品的成本、使用原料的成本、建设产品经济规模的投入等。第三部分,研究企业制造机销售规划成本,也就是和供应商合作成本、产品制造投入、市场销售投入、售后服务成本。

3.结论

财务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完成对成本的控制,通过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而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十分激烈,过去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当代企业的管理需求,因此,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完善是企业财务部门应该一直重视的主题。

参考文献:

篇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产品市场营销过程成本发幅度上升,因此必须要加强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合理控制产品市场营销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稳步快速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产品市场营销的目标成本及其管理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产品市场营销的目标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产品 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问题;建议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外部环境下,企业要想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产品市场营销的目标成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企业产品市场营销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目标成本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是成本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重要产物,目标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企业经营成本进行控制,将企业产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更好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标成本管理又是一项贯穿于项目组织与管理全过程的全面的成本管理,在产品市场营销成本控制中运用目标成本管理,运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企业经营所积累的内外部信息资源来控制产品市场营销消耗,进而对产品市场营销成本进行控制,提高产品销售效益,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

1、产品市场营销的目标成本概述

1.1 产品市场营销的目标成本的含义

企业产品市场营销的目标成本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概念,同时还是一个成本概念,是目标与成本的统一,作为成本的概念,产品市场营销的目标成本是企业为了产品销售效益而制定出的产品市场营销成本指标。而作为目标概念,产品市场营销的目标成本就是企业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企业营销部门的全体人员要为该目标的实现制定计划、落

实责任。

1.2 产品市场营销的目标成本管理的特点

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是目标管理与成本管理的统一,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具有严密性的特点,在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中,以预定的产品销售利益为目标,同时又以产品销售利益目标的实现程度为评价目标成本管理的依据,这就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为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其次它还具有前瞻性的特点,目标成本管理要求企业事前对产品市场营销成本进行成本的科学预测和可行性研究,制定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制定最优的成本方案和实施措施,提前做好准备和安排,把产品市场营销成本的超支和浪费消灭在发生之前。除此之外,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还具有人性化、未来性、全面性以及动态性等特征。

2、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

首先,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着产品销售的效益,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控制产品销售目标,实现产品销售效益。其次,目标成本管理的直接作用和立足点是加强产品市场营销成本管理,它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产品市场营销过程中的各种消耗与费用支出,是提高产品市场营销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是一个全面的、人性化的、动态的、综合的成本控制系统,它需要充分发挥产品营销部门全体人员的作用,要求产品营销部门的管理水平跟着提高,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产品市场营销部门的管理能力,进而保证企业产品市场营销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并且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规范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和体系

虽然目标成本管理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产品市场营销成本控制中,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制度与体系,进而致使企业产品营销目标成本管理缺乏制度的保障无法实现对产品市场营销成本的控制,降低了企业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的成效。

3.2 缺乏对成本历史数据的积累和分析

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过程中的目标成本预测的依据就是产品市场营销成本的历史数据,因此产品市场营销成本的历史数据对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企业在产品市场营销成本控制中并没有及时收集产品营销成本的历史数据,更不用说对历史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中目标成本预测的准确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目标成本管理的成效。

3.3 目标成本管理缺乏人性化因素

由于人员费用是产品市场营销成本中的作用组成部分,因此人员在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充分发挥产品市场营销部门全体人员的作用,才能进一步保证目标成本管理的成效。

3.4 忽视战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

战略成本管理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的成本变化,更关注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以便随时调整公司的战略,对企业产品市场营销成本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在产品市场营销阶段忽视了战略成本管理与价值链的分析,进而致使产品市场营销过程中成本信息的获取仅仅来源于企业内部,无法为企业产品市场营销成本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

4、加强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的建议

4.1 树立新的目标成本管理理念

企业在产品市场营销过程中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产品市场营销成本管理理念,树立新的产品市场营销成本管理理念,树立战略的思想,为企业整体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服务,在产品营销过程中不在以纯粹的节约产品市场营销支出来设立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的确定必须以能够增加产品价值、促进产品竞争力为中心。企业在产品市场营销过程中只有树立这样的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理念才能保证目标成本管理的顺利实施。

4.2 建立与健全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必须要在制度的保证下才能实现管理目标,因此企业在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与健全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财务控制制度,产品市场营销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产品市场营销专款专用,严禁转移、挪用资金或协助他人转移、挪用资金。同时还要建立目标成本管理奖罚制度,对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必须要给予足够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充分调动营销人员控制成本的积极性。

4.3 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控制支出,降低费用

产品市场营销阶段的现金流量比较大,因此产品市场营销人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必须要对货币资金进行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与效益性管理。同时产品市场营销人员还要严格控制成本支出,争取做到每一笔费用支出都能为产品营销带来效益,进而降低产品市场营销的费用。

4.4 提高营销人员效率,降低人工费用

营销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于产品市场营销目标成本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要提高产品营销人员的工作效率,这样营销人员效率提升以后就会大大缩短产品的营销周期,进而可以为企业节省大笔的人工费用开支,从而降低企业产品市场营销成本,提高企业产品市场营销的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5、结束语

产品市场营销在企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企业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产品市场营销成本管理,充分利用成本管理法加强对企业产品市场营销成本的控制,进而实现产品的市场营销效益,从而增加企业利益,提高企业竞争力。(作者单位:郑州华信学院商学院)

指导老师:赵科宁

参考文献:

[1]史永亮.论市场营销的成本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4期

篇8

(临沂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建筑与施工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好地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是企业一直重视的重要问题,其中改善成本管理理念并且针对性地加强管理措施都是有效的方法。本文旨在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建筑经济;成本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56

在近年来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和重视。施工建筑企业加强对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主要是为了降低包括劳务与作业等成本在内的所有工程成本总和,是进行经济管理的一系列重要措施和方法。对建筑企业的建筑经济成本进行管理不仅包括管理计划的制订、经济成本的预算、建筑具体过程的成本核对,还包括对建筑经济成本的考核与检查,这些方面都对企业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进行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还要涉及财务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以及各类材料与机械等,是一项关系复杂、内容庞杂的管理工作。有效地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提升企业盈利数目的重要渠道。企业如何针对目前存在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问题进行相关策略的提出和进行是其保障盈利的重要工作。

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内部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工作当中,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使得管理意识落后而导致成本观念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首先,企业缺乏对风险的防御意识和前瞻性的成本管理理念,往往是在问题出现时才进行解决与处理,而不是具有前瞻性质的预防。滞后性使得企业不能够很好地控制问题的发生,陷入了成本管理的被动局面。此外,在进行经济成本的管理过程当中,企业管理者缺乏动态性变化性的管理意识,只是对建筑施工的具体阶段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而对于全程性的成本管理却缺乏应当具有的意识,没有在建筑项目的整个过程当中进行成本管理理念的贯彻。同时,在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工作中,往往只是局限于目前的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缺乏对工程进度以及全局动态性变化因素的考虑,进而使得成本管理控制与工程发展状态不相适应。此外,建筑企业往往还会由于缺乏全面客观的经济成本管理意识而导致问题的出现,有些建筑企业对表面上的成本管理工作具有足够的意识,例如人员以及材料成本管理,而隐性存在的建筑成本问题却得不到有效的关注,例如设计的变更所导致的成本增加问题等。忽略建筑工程的全面管理却仅仅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会导致企业由于缺乏全面规划而导致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的落后性将限制其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2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体系与制度不完善

首先,部分企业存在着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组织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问题。其并不进行专门成本管理部门的建立和建设,往往由财务部门进行兼职。而有些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控制的工作部门过多,导致分工不明以及职责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出现,职能交叉与工作重叠都会使得其工作人员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互相推诿,不能够进行责任的有效追究和落实。其次,部分建筑施工部门缺乏完善的奖惩制度,缺乏对奖励和处罚制度的重视和落实,不能够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以及激励,使其在工作时缺乏热情和动力,无法增强其责任心,进而导致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此外,还存在着经济成本核算监督机制并不健全和完善的问题,许多建筑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着例如核算方法错误、核算结果缺乏审查的问题。企业还缺乏对于成本管理的监督执行者,现有的监督机制缺乏主动性和有效性,不能够有超前性的对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建筑经济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开展。

1.3工作人员素质建设有待加强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工作人员不仅仅包括建筑管理人员,还包括具体的施工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项目建设和成本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需要企业进行关注和对其的素质建设培养。首先,素质不足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会导致对建筑的管理不到位。在建筑管理工作人员中,企业往往会缺乏既掌握建筑管理知识、又熟知成本管理内容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专业的建筑管理人员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还有可能对建筑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不能与市场经济下的建筑行业发展现状相适应。同时,企业还存在着具体施工人员素质有待加强的现状和问题,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经济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时,企业往往将这一项重要工作交由财务人员进行,没有将其与具体的施工人员利益进行有效的联系,使施工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此外,施工水平参差不齐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出现偷工减料等重大问题,使企业的成本管理遭受巨大的挑战,影响企业的良好发展。

2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及时更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

首先需要企业管理者树立起具有前瞻性的成本管理理念,意识到建筑企业加强经济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尽早地进行问题的预防,并且对于成本的预算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使成本管理工作能够有完善的体制和制度作为依据。同时,还要树立起动态化全程化的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关注建筑工程的每一个具体的细节,从项目的投资与决策、设计一直到工程竣工以及复核审查,使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能够渗透到每一个建筑施工的细节当中。建立动态化的成本管理意识需要企业监督部门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审查,进而有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此外,企业不仅要关注存在于表面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项目,对于隐性的经济问题内容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综合进行长远经济利益发展的策略制定,在树立统筹兼顾的管理意识同时,加强各个部门的工作配合,使成本管理能够科学有效,责任清楚明确。

2.2完善健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体系与制度

企业首先要确保经济成本管理部门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保障,设置和建设专门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职能部门,合理地进行责任的明确与具体工作的分工,避免出现工作重叠的现象,使各个工作部门都能够进行有效的配合与协调,完善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其次,建筑企业务必要加强对成本管理的奖惩制度建设,激发和鼓励工作人员进行成本管理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与工作水平。此外还要进行成本核算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采取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避免误差和问题的出现,强化经济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2.3强化工作人员素质与队伍建设

企业务必要进行专业性人才的引进,采取招聘以及高校引进等方式不断的吸纳专业性建筑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建筑经济管理水平,降低问题出现的可能性,确保企业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和保障。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技能的培训,综合多种专业培训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技能,确保培训能够为企业的人才建设提供动力。建筑企业还应当以进行成本管理为主要任务进行人才的择优选拔,提高有能力者的待遇,促进其工作技能的发挥,推动建筑企业的建设和经济成本的管理。

3结论

总之,在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能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效地加强自身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是关系着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企业想要快速地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建立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机制和体系,确保经济成本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对经济成本管理的相关观念,推动企业内部的经济成本管理发展速度,并且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新经济体制下企业内部存在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问题,以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完善和补充。确保企业能够顺利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增强自身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更加顺利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包莹.探析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4(6):256.

[2]杨培红.探析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J].财经界,2013(8):75.

[3]白洋.浅析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几个重点问题[J].管理锦囊,2014(10):11.

[4]林立言.关于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认识与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11):162.

[5]王丽月.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 2014(49).

篇9

[关键词] 中小微企业;市场化导向;成本预算;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06

[中图分类号] F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 0011- 02

1 前 言

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披露,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实有企业1 408.31万户;而根据有关的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工商登记实有企业1 253.1万户,个体工商户3 756.5万户,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而其创造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上缴税收占50%,完成65%的发明专利和75%的企业技术创新,中小微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和巨大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疲软和我国的经济转型,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的确面临比以往更多的困难,市场需求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订单不足,特别是在多年物价上涨的累积效应和内外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企业的综合成本大幅上升,如2011年中小微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1.2%,人工成本增长平均达到20%以上。跳出中小微企业圈子来看,受内外需疲软影响,融资难,税负重,财政资金投入微乎其微,中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转型困难,经营状况堪忧。根据调查,面对利润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的现状,约有10%的中小微企业在升级,20%的企业在转型,而有60%~70%的企业在苦苦挣扎,深陷生存困境。要实现生存和发展,中小微企业必须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市场化成本为导向,通过有效途径降低生产或经营成本,强化成本控制。

2 成本的市场化导向

无论是哪类企业,最终必须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公允价值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由此倒推,以市场价格为导向,先精确估算消费者可以接受的市价,再减去企业目标利润,核算出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成本,这就是市场化成本。目前,成本的市场化导向作用愈发明显,我国邯钢的市场化成本管理已是成功的典型案例,中小微企业也一定会成功。

3 全面零基预算管理

零基预算以预算期内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而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整合性管理系统,具有全面控制的能力,是为实现整体利益目标,以量化形式明确各单位的权利和责任区间。全面零基预算管理,虽然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但作为计划和控制的手段,会大大提高管理的综合效益。为此,中小微企业应在借鉴其他成功企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逐步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企业的成本预算既是由筹资与投资决策、采购、生产、销售、盈利、现金流量等单项预算组成的责任指标体系,又是企业的整体“作战计划”和“战斗成果”的检验尺度,是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具有全面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只有通过监控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

(2)精确预测产品成本,建立企业成本管理系统。以市场为基础导向,准确预测产品成本,并根据预测来制定产品的目标成本,制定目标成本不仅参考现行的零售价格水平和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成本,而且还要考虑到今后半年至一年内竞争对手在同类产品和成本上可能发生的变化;同时,企业要以产品成本预测为基础,以目标成本为依据,进行企业的零基全面预算,并相应建立自己的标准成本系统、个别产品成本系统,甚至是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系统,以全面控制各项成本预算,并通过成本对比分析,实时核算,及时进行成本调整和控制。

(3)建立预算组织,完善管理制度。企业以财务管理人员为主体,依据实际,吸收有关责任人员组成虚拟的预算管理机构,负责全面预算的制定、分解、落实、考评、调整、分析等事宜,各责任一级主体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负责本级主体的预算管理;同时,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责、权、利”,理顺工作流程,强化落实措施,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

(4)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科学分解成本责任。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以效益激励为机制,有效提高职工节约消耗、降低成本的意识,以保证成本指标的完成,使成本控制顺利进行,收到实效。

(5)严格地全面考核增值效果。企业要建立科学的预算考评体系,将直接考核与挂钩考核、集体考核与个别考核、纵向考核与横向考核相结合,实行“严考核、硬兑现”,强化预算约束力。

4 加强成本控制,实施精细管理

为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和目标实现,中小微企业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这是提升企业现场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提升企业效益的迫切需要,是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是企业管理不断创新的需要。

4.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我国企业总体仍处于“经验管理、随意管理、人治管理”的粗放式管理阶段,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这是我们业界的悲哀。“杜绝浪费”为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内涵,目标就是提高效率、效益,实现价值增值,主要内容是实现现场管理的环境、物流、人流、作业量等要素的可视化管理。

4.2 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般来说,精细化管理体系主要包括:

(1)作业体系。主要有:作业组织——精干高效,重心前移;作业环境——安全文明,以人为本;作业流程——合理优化,逐步消除非增值流程;作业效率——减少浪费,增值提效。作业体系最终指向施精细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和追求目标。

(2)机制体系。主要是:市场化——创新机制,降低经营风险;信息化——市场化的必要支撑;激励机制——市场化的持续性,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市场化是方向和手段,信息化则是市场化的精度、质量和工具,激励机制则是动力和加速器。机制体系最终指向“精时、精准、精确、可视、高效”的精细化管理效果,这是其内涵所在。

(3)成本体系。主要是责任主体:高层——目标成本,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这是成本体系的中心;中层——作业成本,实施市场化管理,这是成本体系的关键;基层——岗位价值,实施效率管理,这是成本体系的核心。成本体系最终指向价值增值,这是实现目标的根本途径。

4.3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1)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活学活用。要加强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学习,理解其核心和内涵,树立成本精细化管理理念,结合工作实际,改良创新,活学活用,创造出本土化的精细化管理方法。

(2)要树立全员参与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识。目前中小微企业处在恶劣的竞争环境中,更应该让成本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环节,深植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心中,落实到每一工作行为中。

(3)以“系统节点”精细管理为基础,降本增效人人有责。以目标成本为主线,以全员参与为根本,以节点精细管理为基础,以各级核算主体为成本责任中心,将成本目标管理具体落实到每一任务、每一岗位、每一流程、每一环节,做到人人有责。

(4)以作业成本控制为主要手段,科学结算。基于现场作业的精细化管理是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效益的根本所在,因而要强化作业成本分析,确立以作业单元为基础的岗位核算体系和结算机制,日清日结,从而控制作业成本,这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5)尽力优化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明晰业务内涵和外延,以效益、效率为突破口,实施业务的增、减、并、转,积极优化业务流程,全面实现岗位增值。

(6)强化制度建设。企业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和完善市场化制度,创新管理机制,以企业的目标成本为导向实行,全面预算、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全过程控制,形成一整套全员负责、全业务增值、全要素覆盖、全过程监控、以“责任体系、目标体系、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

(7)定期开展财务分析,及时调控。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运用财务分析工具,对生产经营目标实现情况跟踪分析,对重点项目和关键过程“零距离”服务,客观反映企业经营的全貌,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确保经营方向的正确和措施的落实。

(8)强化信息化建设,促进管理手段的精细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全面、及时、高效、精准,必须实现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软件,对企业的供、产、销、存、财等系统进行整合。企业要克服暂时的困难,以需要与可能为原则,加快信息化进程,尽快实现业务流与资金流、预算目标与实现目标等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中小微企业市场化的精细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从意识观念到落实实施,在人、财、物等方面会困难重重,它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只有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企业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国贤.浅谈内部市场化管理[J].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 (10):292-293.

[2]陈高生.企业内部市场化——大型企业的一种管理模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姚瑞军.阳煤集团的“2+1”价值链精益管理[J].财务与会计,2009(10):22-23.

[4]曲修术.全面预算内部市场化管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制度;施工企业;创新;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一、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的新形势下,施工企业目前的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存在的矛盾越来越限制着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于施工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润和社会效益。基于此,施工企业一定要大胆创新,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施工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二、市场经济制度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困境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都是以计划价格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的算账报账型的模式。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导致施工企业不能够进行有效的事前控制和事中分析,很难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与此同时,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没有注意到部分施工项目的周期比较长、投资规模比较大等特点,从而造成在工程竣工之际才发现成本控制为时已晚,导致相关人员互相推诿责任,并且已经错过了进行成本管理的关键时期,很难挽回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甚至部分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工作理念,存在着工作进取心和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仅仅重视施工质量和安全,不具备效益意识。

三、市场经济制度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途径

(一)建立健全市场经济制度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制度

一定要建立健全以施工企业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制度,根据成本管理责任制做好职责分工,对于成本目标进行细分,保证所有的部门、班组和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承担相应的责任,保证所有职工都能够各尽其责、各司其职。

另外,也一定要建立一套规范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所有部门、所有职工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对于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权力,保证他们都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对于那些能够根据成本管理制度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和职工,可以通过必要的精神表彰和物质奖励来进行激励。在成本管理制度中,项目经理具备最高的权力,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必须通过相对应的管理制度来进行权力的约束和工作业绩的表彰。

(二)加强施工材料采购成本管理

通常情况下,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所需要采购的施工材料的种类比较繁多,价格也很难进行有效的控制。基于此,施工企业有必要加强施工材料采购成本管理。施工企业可以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安排财务部门职工、信息技术部门职工、材料采购部门职工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最近几年的施工企业材料采购信息对比分析数据库,实现无纸化办公,同时,也应该及时向数据库中增加最新的信息,采购部门的职工能够通过计算机轻轻点击鼠标和敲击键盘的方式,来直接进行采购价格、采购数量、采购渠道、材料生产厂家等所需有关信息的查询。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大幅度提高施工材料采购的效率,也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购部门职工就能够及时有效地找到适当的采购渠道,采购监督人员也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出现公款私用的情况。

(三)进一步加强责任成本管理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制度下,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持续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必须进一步加强责任成本管理。所谓责任成本管理,也就是说,按照生产成本责任和管理人员的费用限额,来进行责任成本目标的确定,同时对责任成本进行严格的管理的一种成本管理措施。责任成本管理有机结合了项目成本核算和责任成本制度,为项目成本管理与内部经济责任制在责、权、利、效方面的结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核算与管理过程中,有非常多的能够控制的部分,利用责任成本管理方法能够推动责任目标的顺利完成。加强责任成本管理,应该有效控制生产作业层相应的责任成本、物资采购过程的责任成本、工程收入过程的责任成本、劳动力及机械消耗过程的责任成本等,通过对于这些过程的目标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施工项目的整体成本的支出。

(四)重视对分包工程的审查和管理

分包工程在施工企业也是现实存在着的,进行市场经济制度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创新,也必须重视对分包工程的审查和管理。对于分包工程,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分包队伍的资格的严格审查,另一方面,也必须对于分包工程的价格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分包队伍工程款超付和质量、进度不达标等情况的出现,切实保障分包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符合整个施工项目的需要。

(五)重视在施工方案中实现成本控制

经过详细的前期考察和技术方案比对,确定最后的设计原则和工艺方案,在设计之初就进行成本控制,然后再结合设计方案确立合理的施工计划。设计工作是建筑企业施工的向导,对工程的价值、质量、成本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应确保设计的经济合理。基于设计方案确立合理的施工计划应注意对总体工程进行垂直或横向分解,并结合各分项施工的特点,强化成本计划量和成本技术。

(六)重视施工期间的每一个细节的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控制主要指材料费用的控制、人工费用的控制、机械费用的控制以及项目管理费用的控制。材料费的控制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即是材料用量和价格的控制;人工费的控制采取与材料费控制相同的原则。机械费用主要由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两方面决定,为有效控制台班费用支出,施工阶段应坚持合理地安排施工生产,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加强项目设备租赁计划管理。

四、结束语

进行市场经济制度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关注,做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仍然需要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牢牢抓好成本管理的创新这一长期、艰巨、复杂的大工程,切实实现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让施工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