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护理要点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科术后护理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康复护理
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骨科治疗中常用的方法,而术后康复护理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1-2]。为探讨股骨头术后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选取山西省高平市人民医院实施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治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59例,年龄62~89岁,平均(73.43±4.45)岁;股骨头陈旧性骨折41例(39.81%),股骨颈新鲜骨折62例(60.19%),双侧股骨头坏死33例(32.04%)。
1.2 研究方法: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探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要点与临床使用价值。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护理要点
2.1 麻醉后护理:术后患者回室,将枕头除去,头偏向一侧,保持平卧6~8 h,每15~30 min监测血压、脉搏以及呼吸,协助患足穿钉子鞋,保持患肢中立位。
2.2 疼痛护理:在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就会感到切口的疼痛,尤其在24 h内最剧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患者康复。
2.3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严格无菌操作,保持伤口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发现渗血、渗液时要及时更换。注意观察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脱出、引流液量及颜色,保持负压引流通畅,一般48~72 h拔除引流管。
2.4 基础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在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同时增进食欲。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平整,保持睡气垫,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压疮,每2小时抬臀按摩受压部位一次,保持呼吸道通畅,教会家属帮助患者正确咳嗽[3]。如果患者咳嗽无力,可进行雾化吸入,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
2.5 饮食指导:合理安排患者饮食,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含钙高的食物,以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2.6 心理护理:老人在治疗中,多因疼痛、功能障碍、经济负担重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思想包袱沉重,甚至有放弃治疗和轻生的念头[4]。因此,护士应耐心听取患者的述说,多加体贴患者,每项治疗护理操作熟练,动作轻柔,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经常鼓励患者,使其重获信心,早日康复出院安度晚年。
2.7 健康教育: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根据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因人施教,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讲解既能使患者听懂又能使患者完全掌握,并且要求家属共同参与,以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8 指导功能锻炼:一般与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行肢体锻炼,同时在指导锻炼时,反复示范,直至患者或家属掌握为止。详细讲解示范锻炼的方法、时间、目的及注意事项。锻炼不宜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防止患者再骨折或肌肉损伤。
2.9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由于老年患者血黏普遍增高,加之术后肢体活动极少,易产生下肢深静脉栓塞,术后应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防止深静脉栓塞[4]。
2.10 出院指导:嘱患者术后半年内,为防止假体脱出,应避免患肢行外旋、内收、下蹲、盘腿、坐矮凳或软沙发及侧卧屈髋。一旦发生假体脱位,立即制动并及时就诊。提醒患者注意爱惜假体,禁止单腿跳跃,避免过度负重,防止粗暴或过度活动。
3 讨论
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和钙吸收能力的下降,老年人常出现骨质疏松,因此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折,特别是股骨头骨折。当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遭到破坏后,骨折难以愈合继而引发股骨头坏死,给老年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困难[5]。因此,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通常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解决老年患者的生活自理问题。而护理康复是术后护理的要点,老年人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反应和行动比较迟缓,而且由于体质较弱而对手术的耐受力差,也对术后康复缺乏信心,这都不利于老人术后的康复[6]。护士必须给予全面的康复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中,通过康复护理,所有患者都顺利出院,并且对在院期间的护理普遍表示满意。总之,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状况,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李武平.外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3.
[2] 陈建华.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3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8):121.
[3] 任清霞.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12(21):361.
[4] 陈艳辉.浅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J].中外医疗,2010,29(1):145.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0年7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846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654例,占77.30%,女性为192例,占22.70%,年龄分布为38.9±9.7岁,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年龄为12岁,病因研究分析车祸致伤为441例。高处坠伤为214例,运动致伤为138例,其他原因为5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按照是否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未进行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因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0.05),说明具有可比性。
1.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分为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教育和出院健康教育三个方面。
1.2.1术前健康教育
主要是通过对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建立积极的心态。首先在患者入院时由主管护士进行住院环境、合理饮食和个人卫生教育,通过入院时健康教育可有效的加快患者及其家属适应医院环境,熟悉医务人员和知晓注意事项,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积极的配合完成检查治疗任务。针对骨科患者卧病时间较长且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容易引起焦虑和紧张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管理,介绍积极心态的重要作用及手术注意事项。注意手术前准备充分,例如医疗器械、试剂和血液等。进行必要的术前锻炼,以加快适应术后长期卧床的需要。
1.2.2术后健康教育
由于骨科患者术后需进行长时间的卧床,造成患者进食及排尿的困难,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健康教育,要求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配合;采取有效的祛痰法和皮肤护理法,防止出现卧床褥疮或感染。采取石膏固定的患者应对其介绍固定及牵引的注意事项,对患者患肢进行末梢循环检查。在卧床后期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功能锻炼。
1.2.3出院后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后需要进行长期卧床或在家修养,此时功能锻炼和复查是治疗的要点。进行积极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建立良好的家庭访问和指导,进行定期电话指导,并防治手术感染和褥疮的发生。
篇3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骨科住院患者76例,其中男50例女26例,年龄18~70岁,包括括股骨颈骨折、胸腰椎骨折、肱骨骨折、胫腓骨骨折、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等。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例,高中以上13例,初中20例,初中以下30例。
2 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讲授法。先采用集体讲授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骨科疾病特点,在治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相关康复护理方法。另外在责任护士下病房的时候,要鼓励患者积极说出心中的问题,并给与详细耐心的解答,提高信息的沟通与教育的效果。
2.2 操作示范法。采用现场演示及教授的方法,将药物的用法、自我护理方法、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等教授患者及家属,具体动作如翻身、按摩、叩背、功能锻炼等,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现场操作示范,使患者及家属获得感性认识。
2.3 书面法。在医院走廊的墙壁上制作板报或宣传栏,宣传住院须知、骨科疾病的医学知识、骨科疾病的防治要点等,介绍骨科疾病的康复知识。将比较重要或难懂的内容制成图文并配以通俗易懂的宣传卡片或手册,供患者及家属阅读,以达到患者及家属明白了解的目的。
2.4 针对性教育法。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进行针对化教育,对情绪极不稳定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不识字的的患者将内容详细讲解给其家属。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 入院教育。由于所住医院对病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再加上患者身患疾病,往往会产生陌生、紧张、焦虑感,甚至有些老人会出现不愿住在医院的情况。在入院时医护人员就要重视患者的情况,争取患者的信任感。护士应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采取各种方法,热情接待每位患者,责任护士应主动、热情地向其介绍病区环境入院须知、主治医生、探视陪护制度、病区的作息时间、安全注意事项,介绍疾病的诊断诊疗和个人卫生常识等,从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使其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适应医院生活。及时对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克服心理障碍,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
3.2 术前教育。护士必须以细致的工作态度、站在患者的角度,认真负责的为患者服务。一方面向患者介绍手术前各项检查的意义、目的、方法及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使患者了解治疗过程,心理有所准备,从而缓解紧张、恐惧的心理。另一方面,做好术前嘱咐患者戒酒、戒烟,预防感冒的工作,和加强营养、增加高热量、高蛋白饮食的摄入等。最后,护士还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患者进行开导和安慰,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3 术后健康教育。术后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麻醉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连硬膜外麻醉患者强调应去枕平卧,明确患者进食的时间和目的,帮助患者知晓术后自行排尿的方法和者患者出现排尿障碍的处理方法。还应该帮助患者了解有效排痰法与皮肤自护法及加强营养及粗纤维饮食的重要性。另外,护士应根据病人骨折部位告诉告诉患者应保持的适当,如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等。向石膏夹板外固定、行各种牵引术的患者讲清目的与相关注意事项,观察患肢末梢循环,保持有效的牵引同时向患者做示范说明如何实施。
3.4 康复训练。科学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增强患者的肌力,避免患者的肌肉出现萎缩,防止患者的软组织粘连,达到有效的促进患者身体局部或者全身血液循环的目的,从而预防患者发生关节僵硬的情况,有效的维护和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对于骨科护士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护士应该对骨科患者的功能训练进行详细计划、介绍,在锻炼的过程中,利用说教、鼓励、表扬等各种方式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
3.5 出院教育。对于骨科疾病的患者来说,出院后还需要在家进行长时间的休养,所以把医院的护理延伸到家里是十分必要的。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出院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是出院教育中应该做到的。另外,嘱咐患者保持舒畅的心情,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戒烟戒酒,合理饮食,注意休息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出院并不代表和医院完全切断联系了,医院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问题时患者及时和医院进行沟通,做好定期复查,医院进行定期电话回访,都是必要的。
4 结果
我院76名骨病患者住院后,通过健康教育获得了良好的指导,掌握了部分康复知识,培养了康复意识。伤后能自行翻身者达100%,部分生活自理者达95%,获得肢体康复最佳功能者达93%。
5 小结
健康教育在疾病治疗和功能恢复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被重视。由于骨科疾病的发病特点,健康教育始终贯穿着骨科疾病治疗的整个过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疾病的康复。所以护士应加强健康教育的学习,给予病人积极正确的教育指导,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明珍.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的应用探讨学[J].吉林医学,2010年6月第31卷第18期
[2] 王美萍,黄君.护理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2)
篇4
【摘要】目的:评价无痛病房在骨科术后功能锻炼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3月至9月收住于新余市人民医院骨一科手术病人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探讨。结果:术后3天及7天两组病人在视觉模拟量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以疼痛评估及镇痛与对照组仅予以一般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病人在疼痛视觉、量表评分存在统计差异。结论:无痛病房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加配合功能康复锻炼,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无痛病房 骨科 术后 功能锻炼 作用
疼痛是骨科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剧烈和长期的疼痛会影响到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患者由于疼痛不愿主动功能锻炼,影响术后恢复,增加住院天数,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已成为临床医护人员日常观察的常规项目[1]。我科提出无痛病房概念,从传统护理方式上进行改革,于2011年3月至9月开展新型护理,注重患者无痛为主,使患者能主动配合功能锻炼,保持心理放松。我们将新型护理的结果与传统护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比。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今年3月份开展无痛病房以来,从我科收治并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抽取因各种原因没有进行无痛护理的病人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62岁,病人种类如下:全髋置换术,胫腓骨骨折术,肱骨骨折术,腰椎骨折术,所有手术均为择期手术。并以1:1配对方式选取同类骨折及手术并采用无痛护理的病人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9岁。
2. 护理要点
2.1 病人准备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及伤口疼痛情况,运用心理学知识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向病人提供有关手术后的信息及护理上的支持[2]协助病人摆好及管道,指导镇痛泵的使用。
2.2 术后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去枕平卧,禁食禁饮6小时,将患肢置功能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与切口渗血情况,按“疼痛评估记录表”询问患者伤口疼痛情况,给予评分及评级。
2.3 不同分组护理方式
观察组20例,手术前后按照指定的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家属协助并监督患者,对照组20例,仅按术后常规指导功能锻炼。
2.4 观察组功能锻炼方案
2.4.1 术前指导
入院后向患者解释病情并提供心理支持,解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慌、焦虑,进行术前宣教,向其解释术后功能锻炼与手术同等重要,术前进行一些肢体的摆放,鼓励病人多做深呼吸。
2.4.2 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通过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静脉回流,消除肿胀。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询问伤口疼痛情况,即刻进行疼痛评估,6小时候后再评估一次。对于评估分值≦3分的患者,可指导患肢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运动;对于评估分值≧5分的患者,护士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后,每4小时评估一次,直至≤3分,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
2.4.3 对照组功能锻炼法
按照术后6小时麻醉消失即可指导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运动,而不向患者评估患肢疼痛情况以及制定术后“疼痛评估记录表”
3. 结果
篇5
【关键词】 无痛病房; 骨折; 机体疼痛; 满意度; 护理管理
Application of Painless Ward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Patients with Fracture and Its Effect on Pain and Satisfaction/OUYANG Lang,YANG Yue-ying,OUYANG Li-yi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06):078-081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ainless ward management mode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Method:79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outine group,and the patients received general nursing mode;painless ward was set up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y 2016,improved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79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The nursing satisfaction,evaluation score of life quality,pain degree and comfort level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patients in research group was 96.20%,which was higher than 77.22%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ainless ward; Fracture; Body pain; Satisfaction; Nursing manag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in Qingxin District of Qingyuan City,Qingyuan 5118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6.021
骨科主要收治的疾病类型包括骨折、风湿性关节炎等,对于此类患者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固定骨折部位、手法复位、用药治疗等,但治疗期间大部分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机体疼痛感,影响患者身心舒适度[1-2]。而骨科医护工作者应积极改进科室传统护理模式,以患者机体感受为护理目标,为其提供舒适护理服务,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关怀护理、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等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本院科室设置无痛病房,科室护士长联合医院领导层制定全面的无痛病房护理管理计划,明确具体的护理计划、服务流程、及操作标准过程等,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以将其机体疼痛作为护理目标,开展护理服务[3-4]。本文研究在骨科建立无痛病房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4年2月-2016年5月骨科科室实施两种护理管理模式,将不同时间段收治的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79例骨科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X线片检查、手法触诊等确诊为骨折;患者主诉骨折部位疼痛,影响日常活动[5]。排除标准:交流障碍患者;合并严重并发疾病的患者;不能较好配合研究患者。常规组包括男47例,女32例,年龄25~75岁,平均(46.2±9.6)岁;疾病类型:车祸导致多处骨折伤21例、跌倒导致股骨颈骨折20例、风湿性关节炎30例、踝骨骨折8例;平均住院时间(30.2±5.6)d。研究组包括男45例,女34例,年龄26~73岁,平均(47.9±10.2)岁;疾病类型:车祸导致多处骨折伤20例、跌倒导致股骨颈骨折21例、风湿性关节炎31例、踝骨骨折7例;平均住院时间(31.5±6.0)d。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接受一般护理模式,包括为入院患者积极评估疾病现状、为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检查工作、疾病确诊后及时告知患者病情、进行知识宣教、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及主诉,提供较好治疗环境,对于需要手术治疗患者及时告知手术具体过程,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加强护患沟通,术后及时观察患者疼痛表现,监测体征变化,为其加强干预。及时遵医嘱为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做好护理、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早期行健康指导,强调术后家庭疗养要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加强术后随访干预[6-7]。
1.2.2 研究组 骨科建立无痛病房,(1)首先成立无痛小组,组员包括护士长、骨科医师及护师等,所有成员均需接受专业培训、内容包括疼痛评估、干预、药物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心理关怀、舒适护理服务等,定期组织接受培训;护士长应及时为组员组织讲座授课、邀请兄弟医院的著名骨科医师来院进行经验交流,护士的主要任务包括对入院患者积极评估疼痛情况、掌握疼痛药物干预的指征,制定护理诊断,积极落实止痛措施[8-9]。(2)患者入院后及时提供健康指导,包括为其加强疾病知识宣教,为患者发放健康指导,让患者了解疼痛知识,为患者讲述无痛病房概念,包括常用的镇痛药物,加强护患交流,及时评估患者对于疼痛知识的理解程度,嘱咐患者准确描述自身疼痛表现与性质,护士应及时在术后了解患者疼痛情况,如患者24 h内主诉疼痛次数超过2次即符合用药标准。(3)患者入院当天,应及时了解疼痛情况以及镇痛需求,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嘱咐患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告知无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痛,而是最大程度上降低疼痛感。患者入院后次日,护士应及时评估患者机体健康状况,了解患者骨折表现、机体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及创伤情况,提前制定患者术后镇痛方案。(4)手术结束后及时护送患者返回病房,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术中体征变化及术后体征变化,为患者加强术后镇痛模式,按照疼痛评分采取疼痛措施,疼痛早期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进行镇痛,医师下达长期医嘱,根据患者表现而选择用药。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表现,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2)采用疼痛测评表(VAS)观察患者干预后机体疼痛情况[10],采用10分制,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对患者日常活动影响较小,无需用药干预;中度:4~6分,患者感到疼痛,可使用药物缓解;重度:7~10分,疼痛感觉较重,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患者不能忍受,需及时采用措施干预。疼痛缓解度=(无痛例数+轻度疼痛例数)/例数×100%。(3)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估[11],主要指标包括日常活动、户外活动、社会融入度及心理情绪等,总分为100分,单项指标为25分,得分较高者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较好。了解患者住院期间机体舒适度表现[12],主要指标包括:机体舒适、内心情绪波动、环境舒适等,总分为10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20%,高于常规组的7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5.630,P=0.000),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表现比较 研究组患者经护理管理干预后,疼痛缓解度为84.81%,高于常规组的4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5.860,P=0.000),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常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指标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机体舒适度表现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无痛病房的建立主要由护士、医师等共同组成,其中护士是与患者联系的直接途径,护士应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评估疼痛表现、实施具体止痛措施、了解患者疼痛程度、鼓励安抚其不良情绪、提供舒适缓解护理、进行健康指导工作。大部分患者表示对于临床护理服务工作感到满意;且科室通过建立无痛病房,通过围手术期全面病情监测、加强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服务等;疼痛是骨科患者主要存在的护理诊断之一,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为患者做好治疗及用药措施,此外,还需重点监测并改善疼痛情况,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13-14]。
文献[15-16]研究表明,对于骨科患者机体疼痛度缓解程度与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环境、镇痛用药、操作技能及沟通等均存在较大联系,而骨折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导致患者入院后机体已经存在较大的疼痛表现,因此护士应早期评估、及时控制、建立镇痛计划、并在住院期间积极进行疼痛管理[17-18]。而本次研究中,建立骨科无痛病房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疼痛表现,通过全程干预,有效将患者疼痛感受控制在可承受范围,提高患者机体舒适度。无痛病房中由专业接受过培训的医护人员作为实施主体,为患者提供综合护理服务,科室建立责任管理制度、实施分工制,普及人性化及舒适护理服务理念,及时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提高其身心舒适度[19-20]。
综上所述,疼痛是影响骨科患者身心舒适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且持续性疼痛发作对于患者心理情绪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患者睡眠障碍、影响预后结果,而本次研究中在骨科建立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包括科室以护士长为首成立护理管理小组,重点针对研究对象进行入院时疼痛评估,医师建立长期用药镇痛计划,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疼痛表现并加强干预、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为患者宣教疼痛及疾病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机体疼痛,树立疾病治疗信心,采取适宜镇痛措施,建立无痛病房责任管理制,提高了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且干预后患者的机体舒适度评分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机体疼痛缓解度较好。
参考文献
[1]凌红.OEC模式在骨科无痛病房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22):24-26.
[2]程金焱,沈洁.创建骨科无痛病房的初步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140-141.
[3]李俊豪,张帅,黄其志,等.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应用于骨折患者疼痛控制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6):3719.
[4]王志红,乐汉娥,刘文杰,等.疼痛护理在骨科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骨科,2015,6(1):45-48,52.
[5]韦永鲜,陆晓生.骨科阶段性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4):109-111.
[6]张莉,梁爱华.骨科无痛病房优质护理工作模式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386-387.
[7]刘丽梅,杨元娇,古玉燕,等.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220-2221.
[8]任爱红,马秀琴,张海霞,等.循证护理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早期无痛康复的护理[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164-168.
[9]袁青,黄蓉,赵龙桃,等.无痛病房的开展现状及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114-1116.
[10]蔡小花,林琼,梁玲欢,等.个案追踪法在骨科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5):365-367.
[11]鲁雪梅.手术室皮肤管理小组在预防骨科患者压疮中的作用分析[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9(4):83-84.
[12]单月霞,耿云艳.骨科术后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2):93-95.
[13] Wootton C I,Elliott I A,Sengdetkha D,et al.Melioidosis:an unusual cause of recurrent buttock abscesses[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2013,38(4):427-428.
[14] Unbeck M,Sterner E,Elg M,et al.Design, application and impact of quality improvement 'theme months' in orthopaedic nursing:a mixed method case study on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3,50(4):527-535.
[15] Rodts M F,Glanzman R,Gray A,et al.Measuring outcomes in orthopaedics implementation of an outcomes program in an outpatient orthopaedic practice[J].Orthopaedic Nursing,2014,33(6):331-339.
[16] Otto C,Shemenski R,Scott J M,et al.Evaluation of tele-ultrasound as a tool in remote diagno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at the 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 and the McMurdo research station[J].Telemedicine and E-health: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elemedicine Association,2013,19(3):186-191.
[17]章莲.无痛病房管理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3):58-60.
[18]董晓彤.骨折患者术后无痛护理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0):914-915.
[19]梁君.疼痛规范化管理在骨关节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7-28.
篇6
【关键词】 腰椎术后;护理;并发症;康复
腰椎手术是近年来骨科发展迅速的技术,它是治疗骨科常见的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结核、肿瘤所采用的比较常见的手术方法,手术又大体分为前路、后路,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因此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特别重要。现将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在我院骨科收治并成功完成腰椎手术42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腰椎疾病患者,共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17~78岁。其中腰椎骨折12例,腰椎间盘突出 症17例,腰椎管狭窄6例,腰椎结核5例,肿瘤2例;前路手术8例,后路手术34例,其中后路椎弓根固定25例,前路椎体固定6例,
2 常见并发症及原因
2.1 泌尿系感染 多见于需要保留导尿者,尤其是截瘫患者。术后机体抵抗力减低这一时期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发生原因有:术前的尿路感染未完全控制;导尿时未严格无菌操作;保留尿管的处理不当。
2.2 褥疮 腰椎手术后需长期卧床,褥疮的发生并不少见。持续卧床2~3周是最易发生褥疮的时间。其原因是长时间的自体压迫,受压部位的组织发生缺血坏死,以及局部皮肤的刺激和腐蚀,导致褥疮。以骶尾部、髂嵴和股骨大粗隆等骨突部最多见。
2.3 肺部感染 术后发生该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术前准备不充分、呕吐物误吸入。尤其是在老年人、长期吸烟或术前患有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呼吸道分泌物未及时排出,阻塞气道。凡术后体温异常升高,而伤口检查无明显感染者,均应考虑肺部感染的可能。如胸部查体发现感染及肺不张的相应体征则可确诊。必要时摄胸片协助诊断。
2.4 腹胀和便秘 腰椎术后患者长期卧床,胃肠道功能紊乱,持续性幽门痉挛,导致胃排空障碍,有可能发生急性胃扩张。
2.5 切口感染 腰椎术后切口感染尤其是深部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预防术后感染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导致伤口感染的因素有多种,术中无菌观念不强、术后污染伤口;引流管护理不严格,患者本身抵抗力低下,尤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属于感染发生高危因素。
2.6 脑脊液漏、伤口出血 脑脊液漏的原因是术中硬脊膜损伤未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所致。术后伤口少量渗血及引流管有少量血性液体流出,属于术后正常反应。一般24h不超过250ml且逐步减少,同时生命体征平稳。
2.7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危害严重,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液高凝、血流滞缓及血管壁损伤[2]。患者由于脊柱手术后,活动受限,使下肢血流缓慢,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2.8 下肢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 由于腰椎手术时会对脊髓、周围神经和神经根造成不同程度干扰和损伤,另外术后患者惧痛心理,不进行下肢功能锻炼,肌肉发生萎缩,导致日后康复进程减慢,或康复效果不理想,影响术后预期效果。
3 护理对策
3.1 防止泌尿系感染 术后6h拔出尿管,如需留置尿管者,每天温水清洗会2~3次,用5%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尿管。尿管于患者腿下经过固定,引流袋低于膀胱。防尿液倒流逆行感染,并定时夹闭尿管,鼓励多饮水,训练膀胱功能。应用敏感抗生素控制尿路感染。
3.2 防止褥疮 术后每2h翻身1次,平卧、侧卧交替,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每日温水擦洗全身。保持会清洁。本组病例中有2例发生马尾神经损伤,大小便失禁,前期护理不当,引起会湿疹,给予每次大便及时清理,清洗后涂以氧化锌,加强皮肤护理后湿疹消失。
3.3 预防肺部感染 术前练习深呼吸、咳痰。术后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鼓励患者咳嗽,并双手轮流叩击胸部。每次翻身后叩击背部,使痰液震动脱落咳出。
3.4 防止腹胀和便秘 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便秘者给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严重者给予缓泻药。腹胀者减少进食,热敷按摩腹部,肛管排气,针灸或足三里封闭,急性胃扩张者可以行胃肠减压。
3.5 预防感染 术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术后引流管不得超过切口高度以防止倒流。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及时更换敷料。术后测4h体温,术后3~5天低热为吸收热,若体温降至正常后再度升高,应怀疑存在感染的情况,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控制血糖波动于正常范围。
3.6 防止切口出血及脑脊液漏 术后由于伤口渗出大量血性液体,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检查末梢血来确定是否需要补液和输血。在放置有引流管的患者,如1天的量超过300ml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如术后2~3天引流呈清水样则示有脑脊液漏,不能拔管,须引流[3]。如术后1周脑脊液漏可以俯卧位也可平卧位切口下加垫压迫。
3.7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术后发现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皮肤青紫或潮红,皮肤温度略高,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监测患者术后的体温、脉搏、小腿周径、腓肠肌触痛等情况。术后早期活动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重要意义,可常规给予抗凝药物保持血液流动性。
3.8 防止肌肉萎缩及康复训练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防止神经根粘连,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并发症出现[4],促进康复。活动可因人而异,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和痛苦为宜。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在患者有一点点进步时即给予鼓励,以增加信心,促进身心健康。
4 指导康复
术后麻醉恢复后即进行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运动,由被动向主动过渡,并进行踝泵动作,做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每个动作保持5s,反复练习。术后第4天,佩戴腰围护具保护离床活动,起床方法:患者平卧带上腰围,双上肢撑着床,使躯干慢慢离床而坐起,无自觉不适后扶助行器站立行走,步态稳健后,术后1个月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手术后3个月内禁忌弯腰负重,避免弯腰活动[5],教会患者下蹲拾物的方法,大小便宜使用座厕凳。病人出院时要做好健康教育,定期回访,有些腰椎疾病患者在手术治疗以后,认为身体已恢复健康;也有一些认为再也不能从事工作和体育运动。其实这两种观念都是极为错误的。手术完毕后,并不意味着整个治疗的结束,也不意味着从此丧失了工作能力。还需患者进一步用其他康复手段如功能锻炼等来巩固和增强疗效,避免复发。一般在3~4个月后才能开始工作。避免同一种姿势维持时间过长,应不定时地改变,以调节腰椎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腰椎稳定性。出院后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地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持之以恒,以增强腰椎稳定性,防止复发,向病人说明休息的重要性。
5 小结
脊柱外科是极具创意,也极具风险的医疗专业。血的教训要求我们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前人失败中凝练出来的原则[1] 。随着脊柱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用于治疗腰椎疾病,在解除痛苦、恢复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明确疗效,但是一旦发生术后并发症,除了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外,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不断对腰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及康复训练进行总结,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邱
贵兴等译。脊柱外科学/骨科核心知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1.
2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28.
3 李秀。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护理要点。护士进修杂志,1999,14(4):33.
篇7
健康和心理教育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是人类追求永恒的目标。骨科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消除其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同时取得家属及亲友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骨科健康和心理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 心理护理
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评估患者心理问题,从实际出发,提高自身素养,对患者表现的负性情绪给予理解,交流沟通时表现出高度的同情心和耐心,取得患者的信任。耐心向患者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和可能的健康过程,介绍主治医生的技能及合适的营养方法等。同时教授患者减轻痛苦和不适的方法,进行放松训练,降低心理应激程度。利用同室病友现身说法,增加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发挥社会支持作用,帮助家属在患者术后照顾问题上做出安排。
骨折患者,经过长期的治疗,对于功能锻炼思想负担过重,害怕过早活动会影响骨折愈合或已愈合的骨折再次折断,面对患者的疑虑,护理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讲清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不锻炼的危害性,使其打消顾虑。在功能锻炼中,有些人因耐受程度差,害怕疼痛,锻炼强度不够,护理人员应正确引导,同时还应协助患者一起锻炼。让他们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有安全感和信任感【1】。总之,心理指导应贯穿骨科患者整个过程,针对患者不同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2健康教育方式
2.1集体教育 采取集中讲授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骨科疾病特点及康复护理方法。护士与患者一起就某个问题讲行讨论。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如:翻身、拍背、功能锻炼等,使患者获得感性认识。
2.2书面教育 在医院走廊的墙壁上制作宣传栏,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医院自编的宣传材料等,传骨科疾病的防治要点,介绍骨科疾病的康复知识。将比较重要或难懂的内容制成图文并配以通谷易懂的宣传卡片或手册,供患者及家属阅读。
2.3 个体教育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进行个体化教育。对个别不识字、无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护士将教育内容讲解给患者及家属。
3护理体会
3.1 骨科护士树立健康教育观念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明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由于在医院与患者接触最早、最多的是护士,护士则成了健康教育的先锋,所以护士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充分利用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积极进行健康宣教[2]。
3.2 制作健康教育的内容 护士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的质量,所以对健康教育内容有必要规范化,在较充分地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和专科医生指导,共同学习并制定了骨科健康教育内容:(1)骨科患者锻炼时间和方法;(2)骨科各类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3)骨科病的出院指导;(4)骨科小常识:如石膏、牵引、小夹板固定、外固定呆固定的注意事项、某些骨科病的诱因及预防知识等。
3.3 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 骨科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所以针对老年患者,应积极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告知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指导预防并发症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骨折患者的饮食调养、药物指导等在整个康复过程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3.4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因时而异,做好健康教育,它不同于卫生宣教,它始终贯穿于护理工作之中,因此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宜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及照顾者的知识水平制定全面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检查反馈,及时纠正。工作做得好与不好,只有患者有资格评定。因此及时听取患者的意见是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反馈意见,及时调整策略,使骨科健康教育日臻完善。
4小结
成功的健康和心理教育能够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缩短住院日及减少住院费。健康和心理教育的实施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使患者及家属于了解到骨科疾病的特点,掌握了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及卫生保健知识,加强了护患关系,使护理人同在健康教育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骨科健康教育的效果、患者的满意率和医院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人工肩关节置换 康复 护理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能在三维空间进行功能活动。术后针对性、分阶段性的康复护理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必不可少。2006年8月~2010年10月,本院骨科对16例人工肩关节置换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8月~2010年10月,本院骨科对16例人工肩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38~71岁,平均49岁;左肩4例,右肩12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
1.2方法
均在全麻或高位臂丛加颈丛麻醉下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对此组患者实施各方面康复护理指导后,通过随访的方式对患者日常生活中肩关节rom的活动范围进行调查统计。
2 结果
按neer评定系统评分,疼痛35分,功能30分,肩关节活动范围25分,解剖复位10分。总评分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以下为差,本组患者通过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2周,肩关节被动rom达正常范围,大部分日常生活能够正常完成,术后24周,患者日常生活能够正常处理。其中优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
3 康复护理
3.1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工作包含着重要的心理因素,可起到治病或致病的作用。我们应当把心理康复作为功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功能康复。一般肩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都饱受疾病的折磨,经过长久的考虑,有较强的恢复肢体功能的欲望,有的急于求成,锻炼进度盲目超前,并随意活动;有的过于谨慎,担心活动后致手术失败,所以我们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心态反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生活要求、智能等鼓励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同时详细解释手术目的、效果,手术后如何防止脱位及加强指导下的功能锻炼作为谈话的内容。指导病人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最终使所有患者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康复训练。
3.2理疗护理
运用物理的手段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简称理疗。主要方法有光疗法、电疗法、水疗法等。
3.2.1光疗法 应用日光或人工光源治病的方法统称为光疗法,例如微波治疗,其作用主要是热,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痉挛和镇痛。一般照射在局部,时间20~30分钟,每日1~2次。
3.2.2电疗法 电疗法是通过电刺激对关节屈曲挛缩活动度(rom)有一定的效果,可以减轻挛缩,增大rom,例如复合脉冲治疗,每次治疗时间30分钟,耐受力根据病人情况决定。
3.2.3水疗法 化学冰袋置于肩关节前侧60~90min,以达到止痛、消肿、减少水肿渗出的目的。
3.3功能锻炼
根据neer等的康复原则,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术后0~6周):肩关节被动辅助练习阶段。被动及辅助活动肩关节,被动活动须在病人能够耐受的范围内,肩关节康复在术后24小之内即可开始,首先是钟摆练习,仰卧位的辅助下前屈上举及外旋练习,活动度应严格限制在术中记录的活动范围之内。患肩相邻关节康复在术后24小时开始患侧肘、腕、手诸关节主动、全范围活动,前臂等长肌肉收缩练习。
第二阶段(术后6~12周):此阶段练习主要涉及早期的主动活动练习、抗阻肌力练习以及牵拉练习。首先进行仰卧位的主动前屈上举,待肌力逐渐恢复后可改为直立位的前屈上举练习。另外,利用弹性绷带或拉力器可进行内旋和外旋的同时开展患肩的牵拉练习,主要针对前屈上举、外旋以及内旋、内收等活动,其目的是恢复患侧肩关节的活动度。
第三阶段(术后12周以后):此阶段的锻炼内容主要是在保证患侧肩关节恢复良好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加强练习,目的是逐步完全恢复患肩的肌力与活动度。
3.4出院指导
出院后要求患者坚持进行肩关节运动,避免患肢提重物,禁止做投掷运动,以防止人工肱骨头脱位。术后肩关节功能锻炼约需1年,嘱患者术后1、3、6、12个月分别复查1次,以后每年复查1次。
4 讨论
人工肩关节置换不同于全身其他的人工关节置换,其术后远期结果,不仅取决于手术操作是否成功,而且强调术后个性化、阶段性的康复治疗。整个康复锻炼需要持续近1年半时间,因此,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和指导也十分重要,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护士应及时进行正确引导。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对其评估,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该类手术,并制定和实施安全、有效、易懂、系统的护理及康复锻炼计划。
参 考 文 献
[1]姜春岩,王满宜,荣国威.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9):649-653.
[2]沈阳.肩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康复指导[j].护理学杂志.2002,17(4):269-272.
[3]童培建,肖鲁伟.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防治及术后康复.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0-193.
篇9
关键词 PDCA循环;骨科;新护士;护理带教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15-0107-02
PDCA循环管理方法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是按计划(P)、执行或实施(D)、检查(C)和处理(A)的原理,进行具有大环扣小环、螺旋或上升循环特点的管理过程,是程序化、标准化的一种工作方法,是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1]。近年来,我院骨科依据PDCA系统原理,结合骨科专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制定出PDCA带教系统即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到新护士的临床带教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PDCA带教系统
1.1 计划阶段
1.1.1 制定教学计划 ①骨科的理论与操作技术专科性强,针对新护士已有一年的临床实习经验,通过入科时对基础知识的考核摸底、个人自我鉴定,了解每位新护士基础知识扎实程度。要求每位新护士每周必须对1周工作学习做书面总结,了解其学习情况、心理素质,有何需求可以解决、帮助。②根据骨科专科特点及护理教研室制定的在职培训管理制度中新护士培训管理要求,制定教学计划。第一阶段(第1~2周):熟悉骨科常见仪器及基本技能操作,了解本科室相关制度及要求。掌握骨科常用药物给药方法、常用剂量及不良反应、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结合本科室以往出现的护理差错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学习专科护理文书书写要求,提高新护士对护理工作中潜在法律问题的认识。第二阶段(第3~4周):掌握骨科疾病、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运用护理程序的有关理论为患者解决护理问题,按计划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第三阶段(第5周):组织学习科室应急预案、抢救程序的配合。第四阶段(第6周):进行阶段及理论考试。
1.1.2 合理安排带教 成立护士长领导下的带教小组,护士长全面管理,由总带教担任组长。安排5年以上骨干护士负责理论授课,最后考核;安排技术操作熟练的护师担任操作小教员和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工作满5年以上护士临床带教。最后由总带教根据学习内容结合临床进行理论与技能考核。
1.2 实施 ①熟悉病区环境、规章制度、物品设施、岗位职责。组长每周安排骨干护士授课3次,授课方式灵活多变,结合实际典型病例,讲解骨科护理技术如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断指(肢)再植术后护理观察。②操作小教员每周对新护士讲解专科技术、急救仪器操作方法,如下肢膝关节康复仪器使用。锻炼新护士动手能力,使其尽快掌握专科仪器使用及提高急救器材的操作应用。③各自带教老师严格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带与教中,认真示范、讲解各项技能操作,逐步掌握颅骨牵引、脊柱骨折患者翻身方法,现场示范,要求新护士亲自动手参与患者功能锻炼。参加每月组织护理教学查房,病种为当月住院患者疾病,以讲授和提问的方式巩固新护士的理论知识,使其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④每天利用交接班巡视病房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应急事件进行提问及分析,并制订护理措施,如断肢(指)再植术后患者出现动、静脉危象如何处理等。提高新护士快速反应能力、预见性处理和语言表达能力。⑤培养新护士爱岗敬业和慎独精神,帮助她们克服工作、学习、生活压力,要求遵守制度,尊重带教老师,用积极主动、热情、细致的工作态度服务于患者。学会把工作作为自我实现的方式,领导在与不在、多人上班与单独上班工作态度一致。同时也要求带教老师多关心、多与新护士沟通,做到人性化带教。⑥培养护生法律意识[2]。随着社会进步及人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指导新护士学习法律、法规,树立法律观念,认识到护理工作中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涉及到潜在的法律问题,因而必须有效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医院的正当权利,对患者、医院、自身三方负责。组织学习并掌握护理的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书写护理文书时要求他们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记录不及时、不全面、漏记、错记、补记都可能造成医疗纠纷。通过实际工作中法律意识的灌输,使新护士有了更严谨的工作态度。
1.3 检查 ①护士长或带教组长利用晨会、护理查房、床边交接班等时机对新护士进行提问,以教学计划中要求掌握的内容随机抽查、提问,检查新护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定时检查每位新护士学习笔记,了解其学习态度,促进其学习积极性。②每个阶段学习结束后,由组长根据每个阶段学习特点组织落实书面考核与技术操作考核,了解新护士专科知识掌握和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及操作技术熟练程度。每次考试结束后,及时将结果及存在不足反馈给每位带教老师,使其在以后的教学中能督促、帮助新护士改进。③由带教老师每周对新护士的操作能力、责任心及护患沟通、安全意识、性格特点等情况作出公正的评价,同时也征求新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工作安排、计划实施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不记名反馈,使教与学间相互检查评估,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4 处理 护士长将检查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每周1次的教学会议进行总结分析,对好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总结,纳入有关标准和规范后直接进入下一循环,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继续改进的有效措施,也进入下一循环。
2 讨论
2.1 提高带教老师带教能力 PDCA循环法中安排临床带教老师定期轮流讲课,可促进带教老师不断提高授课技巧和业务素质,进而促进带教老师的自我学习、不断拓展。而学生与老师的双向评价,使带教老师在带教中产生一种紧迫感,促使老师边教边学、不断进步,并能及时发现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使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认可,对临床护理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3]。
2.2 提高骨科新护士综合能力 PDCA理论应用于新护士带教工作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新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新护士主观能动性,使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融合贯通,对知识的掌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新护士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新护士在职业道德素质、法律意识方面明显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爱萍,陈国华,陈叶香. PDCA循环在供应室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105-106.
篇10
[关键词] Pilon骨折;护理;康复;围术期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b)-0113-02
胫骨Pilon骨折就其含义而言,Rockwood解释为踝关节和胫骨远端的干骺端骨折,常伴踝关节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内踝骨折、胫骨前缘骨折、胫骨后面横形骨折[1]。Bartlett CS等[2]则认为Pilon骨折的特征是涉及胫骨远端踝关节面上干骺端骨折,有不同程度的嵌插,呈粉碎、不稳定性,关节软骨损伤,关节表面不平,可涉及内、外、后踝骨折,75%~85%的患者可伴有腓骨骨折,一般常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治疗难度大,疗效往往欠佳。本科2008年10月~2011年11月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此类骨折患者45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患者中,男37例,女8例。年龄20~70岁,平均41.8岁;左侧27例,右侧18例;交通事故伤41例,高处坠落伤3例,运动伤1例,合并腓骨骨折26例。Ruedi-Allgower分型[3]:Ⅰ型(胫骨远端1/3波及关节面但无明显移位)6例,Ⅱ型(骨折伴关节面明显移位但无粉碎)21例,Ⅲ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伴干骺端压缩及关节面严重破坏)18例。开放性骨折3例。手术治疗时间为伤后3 h~15 d,平均7 d。
1.2 治疗方法
重度开放性骨折可行分期手术,即清创后先行跟骨牵引,等皮肤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再行内固定术[4]。肿胀较轻的闭合性骨折可行急诊手术,局部肿胀明显且伴有张力性水泡的闭合性骨折,先给予跟骨持续牵引,局部冷敷,必要时给予甘露醇等治疗,等7~10 d后皮肤软组织肿胀消退再行内固定手术。对于Ⅰ型骨折,采取有限切开简单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的方法;Ⅱ型骨折,关节面虽有移位,但并未粉碎和压缩,所以仍以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Ⅲ型骨折,关节面严重粉碎,干骺端明显压缩,闭合性骨折主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对于严重粉碎,伴有大块骨缺损或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外固定架是较好的选择。本组病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7例术后辅助石膏托外固定6周。
1.3 护理与康复
1.3.1 术前护理
1.3.1.1 心理护理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情绪反应与健康的关系以及保持乐观的重要性。介绍科室技术力量,进行现身说法教育,介绍目前治疗的新技术及进展情况。鼓励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分散患者注意力。了解患者家属情况,尽可能解决因患者住院而带来的家庭问题。向患者解释术前各项准备的目的及意义,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1.3.1.2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对于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缺乏者嘱多食高蛋白食物如动物脂肪等,对贫血者考虑输血。对于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患者,嘱多食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虾皮、紫菜、芝麻、带鱼、黄豆等;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心脏、肾脏、蛋黄、瘦肉类、鱼类为首选,其次为绿叶蔬菜、水果、木耳等植物性食物。
1.3.1.3 牵引护理 跟骨牵引是踝关节中立位,用牵引针自踝尖部和足跟后下沿连线的中点由内向外进针穿入骨内,对受伤骨髂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床脚抬高作反牵引。保证牵引针眼干燥清洁,每日用乙醇棉签涂擦2次,针眼处如有分泌物或痂皮,用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患者活动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应主动帮助患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冬季注意肢体保暖。如病情许可,鼓励患者利用拉手抬起上身、抬臀;指导患者作肌肉的等长收缩、关节活动,并辅以肌肉按摩及关节的被动活动。每天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
1.3.1.4 药物治疗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免除疼痛是患者的权利,目前各大医院都在积极创建无痛病房,据报道预防用药较疼痛剧烈时用药量小、镇痛效果好[5-6]。消炎镇痛药是骨折疼痛患者较常用的药物,如塞来昔布、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芬尼康等,急性期使用疗效较好,避免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非甾体抗感染药物。对疼痛较重者,有时也可同时应用镇静药如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7]。肿胀程度较重者可酌情使用甘露醇脱水,并予患肢抬高促进肿胀消退。
1.3.1.5 术前常规 配合做好各种术前检查,以了解患者是否可耐受手术;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排痰法的锻炼;术前禁食12 h、禁水4~6 h;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必要时配血备血;术晨按要求测量生命体征;术前半小时备皮、遵医嘱执行术前用药。
1.3.2 术后护理
1.3.2.1 一般护理 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吸氧;术后4~6 h内平卧,4~6 h后可由护士协助翻身,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5~10 cm以利静脉血液回流;保证患者安全,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或床档保护;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1.3.2.2 病情观察 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引流应保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量、色、质,引流管(片)一般于术后24~48 h拔除;如行石膏固定术者注意防止循环障碍和神经受损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注意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及肢体的感觉和运动情况,若患肢持续性剧痛、严重肿胀、发绀、发凉、麻木、脉搏不清时,应及时处理;患肢持续性疼痛并进行性加重、患侧足趾被动牵引时剧痛、皮肤色泽变红、肢体远端动脉搏动仍存在,应考虑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可能。
1.3.3 康复指导
术后24 h开始做坐位保健体操、未被固定关节的主动运动和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练习。踝趾屈和背伸静力性肌收缩练习开始时间视骨折分型而定,Ruedi-Allgower Ⅰ型及Ⅱ型无石膏外固定患者,术后第3~5天即允许被动活动踝关节,1~2周主动活动踝关节;Ruedi-Allgower Ⅲ型患者骨折类型复杂,关节面破坏严重,术后于2~3周进行康复训练;有石膏外固定者,术后6~8周开始进行。所有患者早期均避免负重,6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给予部分负重。一般患者可在术后10~12周复查X线片,确定骨愈合后可开始完全负重。
1.3.4 并发症的防治
Pilon骨折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尤其对于高能量损伤的Ⅲ型骨折更是如此。术后早期并发症有伤口裂开、皮肤坏死、表浅或深部感染等,主要由局部张力太高、引流不充分和开放伤口清创不彻底引起。术后应加强护理,抬高患肢,保证引流通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脱水剂;感染坏死创面可予以换药处理,或再次手术清创、植皮或皮瓣覆盖。术后晚期并发症主要有骨折愈合延迟、骨不连、畸形愈合、关节僵硬、刨伤性关节炎等,一般需再次手术,甚至行踝关节融合手术。
1.4 疗效判断标准
按Mazur评分系统[8],症状与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治疗护理效果。优:大于92分,踝关节无肿痛,步态正常。良:87~92分,踝关节轻度肿胀,正常步态。可:65~85分,活动时疼痛,活动度为正常的1/2,正常步态,需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差:小于65分,行走或静息痛,活动度低于正常的1/2,跛行、踝关节肿胀。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 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9个月。按Mazur评分系统,优23例,良1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8.9%。切口感染2例,通过加强抗感染、伤口换药等处理后愈合。骨折延迟愈合1例。
3 讨论
Pilon骨折多由交通伤或高处坠落伤所致,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面破坏多见,多伴有腓骨远端骨折。Pilon骨折占下肢骨折的1%,占胫骨骨折的3%~5%[9]。因为软组织与骨损伤的情况多种多样,所以治疗方案也有多种。软组织损伤分度0°~1°的尽早手术治疗,软组织损伤3°患者因损伤较重并多伴有血管损伤或骨筋膜间隙综合征,需尽早手术挽救肢体,同时给予骨折固定手术[10]。该类骨折的护理目的是:(1)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舒适、满意;(2)在保证力线与对位良好的情况下强化专科康复锻炼,提升护理服务内涵;(3)防止出现医源性并发症,使下肢功能尽快恢复到伤前水平。本组患者中,护士根据疾病的护理要点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早期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护理,获得满意的效果。由此可见,做好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和早期有效地进行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顾立强. Pilon骨折的分类与功能评价[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8):894-898.
[2] Bartlett CS,D’Amato MJ,Weiner I.S. Fractures of the tibial Pilon[M]. 2nd. Philadelphia:W.B. Saunders Companys,1998:2295-2325.
[3] Rfiedi TIt',Allgowe M.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of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lower end of tibia[J]. Clin Orthop Relat Res,1979,138:105-110.
[4] 曾宪铁,庞贵根,马宝通,等. 重度开放性Pilon骨折的治疗[J]. 中华骨科杂志,2010,30(12):1192-1196.
[5] 耿萍华. 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控制进展[J]. 实用护理杂志,1999,15(9):11.
[6] 张艳丽. 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04.
[7] 李薇璐.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原因及护理[J]. 中外健康文摘,2011,8(15):351-352.
[8] 卢世壁. 骨科标准手术技术丛书-骨折[M]. 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5:45-48.
[9] 王亦璁. 骨与关节损伤[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69.
-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的知识
- 下一篇:小学语文学科融合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