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流程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管理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知识管理流程

篇1

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的管理活动。

在知识管理中,缺乏时间往往是知识管理最大的障碍,为知识管理重新设置的部门往往增加了成本却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而基于业务流程的知识管理将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知识管理必须与日常工作结合在一起,并融入到日常业务流程中。这种和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并基于业务流程的知识管理模式称为业务流程导向的知识管理。

在柏林的Humboldt大学和弗郎霍夫生产设备研究所(IPK)能力中心2002年进行的“知识管理前景”的全球首次德尔菲调查结果显示:知识管理与日常业务的融合是最迫切的理论研究问题(知识分享名列第二),并可能是最有效地解决知识管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并力荐将知识管理融入到业务流程中。

接受调查的公司指出的关键成功因素中,强调了流程和知识管理之间的紧密关系,有29.8%的公司提出结构与流程的设计是知识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业务流程导向的知识管理是一个全新而又有实用价值的研究领域,致力研究在知识密集型核心流程中如何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共享及知识创新。

业务流程导向的知识管理系统以核心运营管理流程和业务管理流程为骨架,以知识库为心脏,知识管理平台好比血管,将知识随时提供给所需的部门和人员。同时收集各部门、人员在工作中的优秀经验,经汇总、编码、编辑索引等处理后存入知识库,用于指导以后业务流程的改进,工作方法的改善。业务流程为知识提供应用环境,在工作中使用和产生的知识形成一种集中式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结构。

知识的利用通过按关键词查询、按部门、按工作性质、按流程、按时间查询等实现,关键是如何有效收集知识。业务流程导向的知识管理实现了两套知识造血机制的有机结合,挖掘大量数据中隐含的知识。

隐性知识的收集

鉴于产生、储存、传递知识的方法因特定的业务流程而异,处理知识应该在业务流程范围内而不应该孤立进行,因此,知识管理应该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经验、知识记录在系统中。把企业的战略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业务的关键流程分解为以下5个主要环节:

制定业绩指标及其年度计划值,并上下沟通分解到部门、个人。落实个人关键职责,绩效和奖惩挂钩。

各部门、责任人制定预算计划、关键行动措施、资源需求计划和工作进度等。

到一定工作阶段,填报业绩完成情况,包括实际完成的指标值、超额完成的经验总结、未完成的原因分析、下一步的行动措施和资源需求等。

业绩监控与改进。上级主管随时对所辖部门、员工的业绩进行查询、浏览,发现异常可以通过系统下达沟通指令,要求员工汇报一些问题的细节、措施的执行情况和下一步打算等,必要时召开讨论会,或者提供相关知识、建议用于改进工作。

绩效考核。根据业绩完成情况和经验分享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和职业生涯规划、奖金、福利等挂钩。

在上述环节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发现的知识可以按部门、业务流程、员工、时间段等分别汇总和整理,存入知识库。这样就实现了业务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的融合。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流程环节中不但积累了陈述性知识,“授人以鱼”,同时大量收集关于工作方法的知识、经验,达到了“授人以渔”的效果,成为吸引优秀员工加盟和内部培养员工的好“巢”。

数据隐含知识的获取

随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和业务处理系统的应用,数据库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同时,企业的文档资料在总部、各部门也积累了很多。另外,互联网上也存储着大量的市场信息、竞争信息、各国政策变化信息、自然环境信息及重大事件动态信息和历史事件信息等。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获取这些数据、资料及互联网上隐含的知识。

篇2

关键词:基于流程 工程项目 知识管理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284-02

引言

知识管理和流程管理是形成组织核心竞争力,维持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它们已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为管理者和研究者所热衷。2003年,中国工程院王众托院士开始提出将“知识管理”引入到项目管理中{1},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工程项目中推行知识管理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技术方面仍比较欠缺,尤其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知识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把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化管理;二是由于知识管理与工程项目流程管理脱节。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将知识管理与流程管理相结合,是确保知识管理效果和目的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知识管理与流程管理融合的意义

ISO9000认为流程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对一项工程项目所有的管理行为和工程活动都可以通过各种流程统一地表现出来,包括工程项目的管控模式、合同结构、各种施工工艺和技术、工程材料、工程资料等等。同时,通过线性化的流程设计,可使项目各种资料、信息、知识以及任务在项目参与方(者)之间进行传递和共享。以流程为基础实施知识管理能有效覆盖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但是大量而且错综复杂的流程往往隐蔽了知识,增加了知识挖掘和利用的难度。在工程项目实践中,流程合格并不代表流程中没有问题;同时,流程节点前驱活动符合流程流转的逻辑要求,并不意味着流程可以向前流转,因为它还受到并行流程的节点的影响。而这些问题往往单以流程管理是难以克服的,它需要借助知识管理的功能才使得流程管理绩效更佳。因此,以信息化为手段,将知识管理与工程项目流程相结合,实现以工程项目流程为导向的知识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和重要的。

所谓基于流程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就是以流程为主线,实现工程流、知识流、信息流三者的融合,确保把恰当的知识在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恰当的人,构造卓越的工程项目流程来实现跨部门、跨职能的集成和协作,从而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绩效{2}。

二、基于流程的知识管理要素

Puccinelli提出流程是将人、应用程序、技术和流程活动相互作用的整合,并运用B2B、EAI和B2C等技术,实现端对端的控制体系{3}。知识管理下的流程技术,就是通过流程的推动,实现工程资料、节点信息、流程任务以及工程项目知识等在项目参与方(者)之间按照工程项目规定或预定的规则自动传递{4}。它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1.客体(object)。是工程项目流程所流转的对象,如:工程报验单、工程签证、技术交底、请购单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等;

2.主体(subject)。是工程项目流程所涉及的参与方(者),如:业主单位、咨询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政府监督部门等相关部门和个人;

3.关系(relation)。是客体在各个主体之间流转的机制,它是按照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行政规定或者项目参与方(者)事先约定形成的一种规则;

4.流程引擎(Engine)。它是根据工程项目参与者(主体)的角色、分工和条件的不同决定客体传递路由、内容和等级等,它是以流程为基础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

5.知识触发(trigger)。它是以流程为“场”,从流程中和管理系统中自动传递与流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供项目参与者获取、分享和利用知识,以便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以工程项目流程为基础的知识管理系统与单纯的流程管理系统相比,它可以通过工程项目流程的串连,完成工程项目所有知识的整合,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工程项目参与方(者)在协同工作的过程中对知识的交流与共享{5}。

三、基于工程项目流程的知识体系

根据美国管理项目协会1996年颁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大纲,将项目管理知识划分成九个部分,分别为整体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和风险管理。知识产生于工程项目的流程中,并作用于流程,同时在流程的实践中进行转化和创新,这是基于流程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工程项目整体流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决策的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行阶段。每一个阶段又可以根据项目活动内容对流程进行分解,形成若干个子流程。而每一个流程中都涉及到项目管理的九个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工程项目知识地图可以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工程项目流程构成一个二维体系表示(如图1)。

四、基于流程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构成与机制

1.知识管理的系统架构。以流程为基础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系统由三个层次组成,即用户界面层、引擎层和数据库层(见图2)。

(1)用户界面层。系统根据工程项目流程的场景,结合项目者的角色和需要,由流程引擎完成项目参与者与系统信息和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它通过XML引擎,实施定制,支持流程协作协议{6}。

(2)引擎层。它包括流程逻辑和知识触发系统,构成流程知识管理系统核心部分,封装了各种工程项目流程逻辑关系和数据逻辑关系。它借助知识规则解释器,从知识规则中提取流程输入变量,通过引擎从变量库中提取变量值,最后通过变量值进行求解,将求解结果产生一份系统的XML文件传给用户层。

(3)数据库层。它存放着整个工程项目流程和项目知识的关系数据、逻辑数据、文档数据以及工程流程相关的项目活动数据,通过引擎层的动态引擎技术实现用户层和数据库层的信息交互路由工作。

2.知识在工程项目流程中的运作机制。工程项目活动是由一整套流程所统一,大量的知识蕴藏在流程中为流程所掩盖。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是让工程项目参与者在正确的时间和场合获得正确的知识。要实现这一目标,体现了知识与流程结合的强烈愿望,而且只有将知识作用于流程,才得以体现知识的价值{2}。在工程项目流程处理的每一个节点上,项目参与者为了让自己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不得不用大量的时间去寻找与此节点上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要让大量的知识从工程项目流程中自动地体现出来,提升项目参与者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需要在流程管理中构造基于节点的工程项目流程知识触发系统(如图3)。根据工程项目流程知识管理触发系统的构成,在引擎层增加知识触发系统由触发模块和控制模块两部分组成{7}。

工程项目流程知识引擎是工程项目知识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户层与数据层之间的连接纽带,决定着整个工程项目知识管理节点流转和知识传递的性能。引擎使用XPDL语言描述工程项目流程的场景,并提供语言转化和解析功能。基于XPDL的流程定义文档,通过引擎中解析器转化成持久化的对象供其它模块进行调用,实现关系型数据库的映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系统引擎层可分为三层{8},分别是数据预处理层、引擎组层和系统接口层。

五、结束语

本文从克服工程项目管理中单一信息化管理和单一流程控制的弊端出发,提出结合工程项目流程的知识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信息化和流程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通过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整合,提出知识管理中的流程的构成要素以及流程下知识体系。为了说明基于工程项目流程的知识管理实现机制,从知识管理框架、知识引擎和知识触发系统,说明它们的实现机理和方法。这些方法和技术的提出,为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和确保知识管理的效果提供了技术和理论上的支持与参考。

注释:

{1}王众托.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问题[J].土木工程学报,2003(3):1-7

{2}刘晓冰,邱立鹏等.知识管理在备件供应流程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2(12):2473-2491

{3}郑立明,张瑜等.流程管理的实施模型与技术构成研究[J].软科学,2005(3):57-60

{4}吴迪,贾卓生.基于工作流的项目流程化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计算机科学,2008(35):120-122(in Chinese)

{5}陆剑峰,张浩等.基于业务流程管理的企业应用集成框架及其实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7(7):1344-1350

{6}张意,蒋玉明等.基于工作流的业务流程管理技术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8,10(20):88-90

{7}柳永坡,邹磊等.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2008,9(9):1805-1844

篇3

[关键词]知识管理;业务流程优化;ARIS基本建模思想;管理咨询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4-0020-0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知识产业的发展,管理咨询业作为知识产业的典型代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我国管理咨询业起步较晚,各企业在业务流程设计、分工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与国外管理咨询公司相比存在巨大差距。管理咨询企业如何调整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根据市场状况和客户需求不断推出新的服务产品,无疑是其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动态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

1管理咨询行业相关内容

管理咨询行业是指具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并且掌握了咨询方法的人所从事的高智能的服务事业。管理咨询企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其核心业务流程和知识密切相关,有着显著的特点:

(1)产品特殊性:管理咨询公司最终产品具有非物质性的特征,管理咨询公司是以知识为资源,针对客户提出解决方案,而客户评价产品是否能满足自身需求,不仅依赖于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还需要“解决方案”能够得到成功的实施。

(2)公司间业务流程共性大:管理咨询公司整个咨询过程按目标和任务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接洽咨询阶段、预备咨询阶段、正式咨询阶段、方案实施阶段和追踪改进阶段[1]。由于管理咨询业独特的行业性质,其业务流程相对简单,不同管理咨询公司之间的业务流程存在极大的共性,描述性较强。

(3)组织结构发展方向知识化:管理咨询公司组织结构发展的方向是基于知识而非基于职能,把不同知识领域的咨询师划分到不同部门,从而形成企业的组织结构主体,这种基于知识型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知识流程的顺利开展。

(4)人才密集型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最大的投入和优势在于一支高素质的咨询团队,这些成员大多数都是硕士学历毕业生,或者是高校从事理论研究的教授,或者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管。

2管理咨询公司业务流程优化与知识管理的相互关系

2.1知识管理与知识流程的关系

知识流程即是知识管理流程,而无论开展什么样的知识管理都是要围绕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共享、知识应用或知识创新进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基本的知识管理活动如知识获取、知识创新等组成了知识流程。从知识流程中获取的新的知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脱离知识流程,则管理知识公司的知识管理将毫无意义。

2.2知识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关系

业务流程是指企业设定特定的价值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严格有序的活动,这组活动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输入,产生出一个或多个输出,这些输出对公司客户来说是增值的。知识流程是指为了完成业务流程中设定的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具有逻辑的知识活动。管理咨询公司所有的业务流程中必然存在知识及知识流动,并反映成一系列知识活动[2]。知识流程与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所有完整的知识流程都是以业务流程中的知识需求为起点,以满足知识需求为终点。

(2)知识流程与业务流程的方向一致,都是以任务为导向。在知识流程中,各种知识活动相互作用以完成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相关知识的流动,可以说知识流程是业务流程在知识领域的一种映射,一个基本业务活动可能对应于多个知识活动,同样的一个知识流程中的活动也可能由多个业务流程活动反映。图1为业务流程与知识活动之间的映射关系。

(3)业务流程与知识流程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业务流程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来改善业务流程运营效率,畅通的知识流程可以促进业务流程中知识的流动,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促进知识的应用和创造,从而改善业务流程的运用效率。

2.3业务流程优化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业务流程优化与知识管理之间是密切联系的。知识产生于业务流程并应用于业务流程中,业务流程优化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而真正了解客户需求只有通过知识管理收集整理客户信息,建立客户需求数据库,对客户的需求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3]。

3管理咨询公司业务流程的优化模型

3.1模型构建的指导思想

本文根据ARIS基本建模的指导思想,构建管理咨询公司业务流程的优化模型。ARIS(architecture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方法即为集成的信息系统架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信息集成,这种思想需要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整体分析。ARIS建模方法是从企业组织、数据、功能、控制四个角度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形象的描述。其中组织、数据、功能视图的描述是相对独立的,不需要利用其他模块的信息,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控制视图来描述。

(1)组织视图:在ARIS建模方法中,组织视图是通过组织框图的方式来描述的,具体包括用组织单元、人员、角色、职位、场所等基本元素来全面描述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各种信息。

(2)数据视图:数据视图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本要素,它描述了企业整个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在本文中主要是针对管理咨询公司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分析,因此数据视图用整理所得的反映业务流程知识结构的知识视图所代替。

(3)功能视图:功能视图主要以功能树的形式将支持企业目标实现的功能结构进行分析,描述面向业务流程分解层次的配置信息,它描述了信息从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4)控制视图:控制视图在整个ARIS建模方法中起到了“黏合剂”的作用,将组织、数据和功能视图连接起来,这也是ARIS区别于其他建模方法的重要特征。

管理咨询公司核心业务建模过程中,首先构建各业务部门的组织视图,以组织模型为基本依据,围绕整个业务流程的实施过程,对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事件、功能加以搜集、分析、整理和描述,并以此分别建立功能视图和反映数据的知识视图。最后根据各视图的结构,分析各视图之间的关联关系,并通过控制视图加以描述,从而较为全面地展现管理咨询公司核心业务流程。

3.2基于知识管理的业务流程优化模型

本文将知识管理理论引入企业流程优化中,将ARIS基本建模思想与业务流程优化步骤相结合,构建一种基于知识管理的业务流程优化模型。

知识管理为管理咨询公司实施业务流程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角度。它能够沿着知识流动的路径,帮助企业诊断自身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提高业务流程的知识管理水平,从而带动流程绩效的上升。

参考文献:

[1]王致用.管理咨询业务流程概述[J].财会月刊,2006(8):62-63.

篇4

关键词:B/s;数据库;知识管理;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作为企业的业务支撑,为企业所有的工作提供步骤支持。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的技术标准,为企业提供专业内涵。系统整体使用三层架构思想和迭代方法进行设计。

1.系统概述

1.1流程管理部分

企业的流程管理系统首先保证的是所有工作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或已经各方经验借鉴后的增值结果。将增值活动以企业职能部门划分,按照时间、空间顺序进行描述,归类为活动流程。流程管理将规范化、系统化彻底融进独立工作流程中,指出重要工作的业务流程,并且规范的对流程进行设计,需要进行重新设计的就进行重新设计,不需要的就进行改进。在时间循环的条件下,对工作做重复的定期检查和改进,监督业务与业务之间的跟进。

1.2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在流程管理中加入解释、说明工作流程的要素,即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与流程管理系统是相辅相成的。知识管理系统负责全方位的解释和补充流程管理系统,相当于树叶,一个知识点就是一片树叶,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并没什么之间联系,但是可以分类。流程管理体系是用来说明各个部门的工作方式的,工作中充满了各种规范,这些规范就是知识,而一个流程就像树枝,把一类的树叶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分支。同一个部门的流程就像是稍大一点的大枝干,上面有很多小树枝。流程知识管理系统诠释了整个企业的所有运作。

2.系统实现需求

现实需要的流程,系统要有。一个简洁、易用的界面和功能,同时软件也需要拥有低耦合、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简易性、可重用等性能,最终实现企业需求。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功能说明如下。

(1)登录功能说明。同大部分公司内部管理系统一样,为防止内部资源泄露,不开放用户注册功能,仅通过系统建立时就录入的账号登录,或后期由有权限的人在用户表中添加新用户账号登录系统。此系统的用户按照操作权限由小到大可分为:普通用户、流程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质量检测负责人、公司负责人、系统管理员。

(2)流程、知识管理功能说明。流程管理部分和知识管理对每一个流程或知识都具备以下功能:查询、新增、修改、删除。

(3)协同作业功能。由任意部T发起,并邀请两种或以上部门共同参与的管控点作业即协同作业。

(4)其他功能。其他功能包括公告消息功能(系统消息)、新闻功能、邮件功能、日志、考勤功能。

3.数据库E-R结构

结合系统功能,数据库设计如图2所示。

篇5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很多地区都有中小河流这些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水平是衡量当地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国政府早已把中小河流的监管和质量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相关文件也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因此我们应当不断提高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工作中的不足,以减少灾害的出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1、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治理规划不全面

由于我国的面积比较大,所以中小河流的分布范围较广,为综合规划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水利工程建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方面逐渐完善,在对流域的防洪、灌溉以及水土保持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建议,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中小河流的分布范围较广,流经里程较长,而在管理方面一般都是由地方的河道管理站执行,并且仅对辖区范围内的流域进行管理,由此出现了一条河流分段管理的现象。这种分段管理现象不利于中小河流的整体规划,各自为政 导致一条河流的上下游规划不一,在资源开发以及水资源利用方面不够完善。

1.2、资金投入不足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其具有公益性和生态性的特点,而一些比较大型的具有影响力的河流都是由中央或者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建设和治理的。但是对于中小河流来讲,主要是由谁受益、谁负责的管理方式,而对于地方财政能力不足的地区来讲,投入到中小河流治理方面的资金有限,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治理存在很大的难度。

1.3、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

近年来中小河流河道被侵占、大量采砂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导致出现了险要地段。很多中小河流建设和管理技术基础薄弱不能实现全面管理。当前全国各个地区还未形成统一的洪水防护标准建筑物及堤防的建筑标准也比较混乱施工技术不成熟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缺乏专业化的施工队伍也影响着施工水平;有些偏远地区的工程建设内容多需要多段、多点、多类型的工程同时进行施工分散的施工场所加剧了管理人员工作的难度基本不可能进行全天候的管理。,

1.4、防护设施的布置不合理

中小河流通常位于较为偏远的地区,比如郊区或者山村这些地方距离城市比较远,而且交通不发达,致使防护治理工作做不到综合全面。比如郊区和山村的经济一般比较落后,发展水平低,所以河流治理所需的资金不足。此外,当地有些民众的环保意识不强经常会出现人为破坏,比如过量采砂、在河道的旁边随意设置阻拦等,乱砍滥伐导致地表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阻碍着中小河流治理和防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中小河流域治理的对策

2.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要把中小河流防洪减灾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快防洪减灾工程体系的建设,出台综合治理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尽快解决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抢抓国家、省、市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防治工作部署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项目进入上级专项规划,取得中央、省、市小流域治理资金支持。

2.2、中小河流的治理要采取综合治理、统一规划的措施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监督河流治理项目的建设工作,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依据相关的规定编制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当通过招标竞争的方式选择那些技术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勘查设计单位进行统一的设计和勘查,最大限度地确保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能够万无一失,减少漏洞避免损失。水行政部门应当在项目前期就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工作责任制,项目的实施单位则应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和质量负责,切实承担起中小河流治理的责任,审查单位则应该严格把关,确保建设项目前期的各项工作的质量,保障中小河流治理能够顺利完成。

2.3、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的筹集

中小河流在治理的过程中,依据绩效管理的方法或奖补结合的方法来安排专项的资金开展河流的治理工作。各个地方的政府应当加强政府对于河流治理的投入,同时拓展河流资金的来源,多种渠道筹集落实项目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以此来确保项目治理的顺利实施。例如,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里河项目区,该项目区,在进行改造之前,河道狭窄,水流细小,并且经常有生活污水向河道内排放,九里河部分河段一度成为了居民生活的垃圾场,每到夏季还会发出一股恶臭味,这严重地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也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不相吻合。江宁区秣陵街道人民政府为改善区域内的环境和当地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提高河道防洪能力并发挥河道的美化功能,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做实了项目前期工作,并于2013年由南京市水利局、财政局以宁水农(2013)16号、宁财农(2013)34号文批准建设,九里河项目区连同石坝河(一期)、马西河、团结河项目区一同批准建设,批复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9996万元,建设资金来源为中央、省、市、区财政资金,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要服从流域防洪规划,治理标准要与干流、区域防洪除涝标准相协调。对一条河流上的多个河段进行治理,原则上先规划、后设计,统筹整条河流治理,防止洪水灾害转移。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和保障前期工作经费,做好项目储备,依据国家规划等相关要求抓紧开展项目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对于中小河流治理的专项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将资金主要用于直接关系到防洪安全的堤防新建加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工程建设材料费、设备费和施工作业费等支出,以此来保障中小河流治理的顺利实施,避免可能出现的挪用资金用于其他项目建设的事件发生。

2.4、因地制宜,完善防洪体系

中小河流数量多分布广,对重要中小河流的重点河段应尽快进行治理,针对中小河流所在地区采用不同的措施,逐步完善防洪体系,例如,在具有山区特点的中小河流,因其具有洪水来势猛,流速大的特点,以工程措施为主,采取修建中小水库、淤地坝、堤防护坡等多种形式,但要防止盲目修建堤防,以免抬高洪水位,加重水灾,由山区进入丘陵平原区的中小河流,具有河道宽浅、坡陡流急、游荡性强、洪水陡涨陡落的特点,宜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治理方式,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稳定河道,保护两岸土地资源。同时,要加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以便尽可能地降低洪灾损失。

2.5、完善节水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

首先要加大有关农业节水宣传力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中小河流分布于广大的农村,我国许多地区的农民仍沿用传统的灌溉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视农业节水灌溉,要根据中小河流所处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状况,包括水土资源状况,自然和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物种类,经济发展水平等,科学制定节水灌溉。在工程建设上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节水增效示范工程为重点,在技术上以普及和推广成熟,适用的节水技术为重点,特别加强推广应用各种改进地面灌溉的新技术。同时积极示范和应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促进我国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从粗放型农业转向集约型农业,变生态危机为可持续发展。

2.6、加强过程控制,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在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控制不断加强安全生产与廉政风险控制。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应建立工程质量责任人制度和质量抵押金制度加强对工程建设原材料的管理对原材料实施第三方检测。应设立专门的督查小组,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廉政和环保问题进行监督与控制,并对重要工序和重点部位实行全过程监控在工程进度控制方面,应建立工程进度汇报制度并建立相关的督导和检查制度开展动态监督与检查。应做到施工工序的无缝隙连接不断引进和推广成熟的标准化工法,并通过劳动竞赛制度和评比、通报制度,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考核办法在廉政风险控制与安全生产方面应坚持“层层落实,分工负责”的原则,落实相关责任人的职责与权限并定期监督与检查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3、结语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周期长、不容易协调并且还要涉及财务管理、质量监督、档案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要想真正提高工程的效益,必须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建设管理。全国各个地区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在确保中小河流整体安全性的基础上开展防洪排涝工作分时期分阶段采取治理方式一步一步的达到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目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宋文.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探讨[J].治淮,2012,05:39-40.

[2]徐国东,邵涛,严红星.浅谈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J].科技视界,2012,30:418+440.

篇6

1.流程管理

1.1编制施工进度总计划

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在制定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务实性,进度计划一定要和现场情况紧密结合。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理顺土建与安装的配合。

1.2编制各个阶段的详细进度计划

为了按期完成项目的全部合同内容,必须实行分段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制定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用周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年计划,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一定的余地,以免在施工时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工期无法按时交工,影响了工期和成本。

1.3实有效的动态管理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及时进行修正、调整。使整个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按照工期和合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环境的要求,对工程施工及时调整。

1.4材料供应要有计划

无论是甲方供料买还是施工单位自己供料,在进行下一施工工序前,现场的材料员一定要提前向计划采购部门提交一份详细的下一阶段材料计划表。材料采购部门要根据材料员所提交的用料表及时备料,避免由于材料准备不充分而引起缺料窝工,严重时影响工程质量。

2.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过程中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控制。

2.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就是在施工之前就要有计划的做好质量控制的安排,首先是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开工前要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要对一些重点部位、重点工序以及一些新工艺、新措施做详细的交底,指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对那些环节加以特别注意。通过有事前的计划,有效的避免一些质量通病的发生。

2.2事中控制

质量的事中控制人的因素是首要的。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违纪违章等。

(1)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2)材料因素。材料因素(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掌握材料信息、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

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5%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材料的进场把关,使一些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材料用到了工程施工中去,从而给工程质量埋下了永久的隐患。

(3)施工工艺因素。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工艺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是否能得到有力的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工艺、技术、操作、组织、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4)机械没备因素。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地形条件、项目结构形式、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合理确定施工机械的数量。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5)环境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污染规定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也会影响到施工成本,所以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加控制,积极消除不利因素。此外,冬雨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如是钢筋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等,拟定冬雨季施工方案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危害。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造成污染,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实行文明施工。

2.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指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验。如发生一些规范允许的质量偏差,就应该及时进行纠偏处理,避免由于处理不及时发生更大的质量事故。纠偏处理完以后要认真总结,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3.项目成本管理

(1)通常要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而不影响其他目标是十分困难的,对成本的措施必须与工期、质量、功能通盘考虑。一般只有当给出的措施比原计划已选定的措施更为有利,或使工程范围减少,或生产效率提高,成本才能降低。

(2)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应该是既增收又节支。归纳起来有三大方面: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篇7

 

1 课程建设背景

 

在教育部对高职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全国很多高职院校对《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绩。近几年来,湖南生物机电职院物流管理课程组成员也一直致力于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抽象,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这门课程是在入学第一学期开设,授课对象是没有任何物流知识背景的新生,因此教学改革的实施经常流于形式,教学开展极易陷于“填鸭式”教育。2012年学院大力推行“六个一工程”课程建设,《物流管理基础》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经过课程组成员的研讨、建设和一年多的实施,逐渐形成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目前已有指导教学的课程标准和较为丰富的网络共享课程资源,并且在3个物流班进行了教学实践,整体效果较好。

 

2 课程建设思路

 

2.1 通过岗位调研定位课程学习领域

 

根据学校所开设的物流专业方向及从企业行业得来的调研资料,将工作任务和职业行动能力要求相近且交叉重叠较多的采购员、仓储管理员、配送管理员、运输调度员、货运员作为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针对以上岗位所服务的典型工作任务,本课程对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和基础知识等学习性任务进行设计,针对以上岗位群将其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不同的学习领域,再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将其具体化。

 

在《物流管理基础》这一学习领域中教师设定教学项目,并为学生制定一系列项目任务,说明学生在其中主要能做什么,能学什么。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基础能力:能看懂采购计划,熟悉采购流程,达到采购员能执行采购任务的目标,并为后续的《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奠定基础;熟悉仓储流程和仓储的基本知识以及仓储基本设备的使用,达到具备一个仓储管理员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并为《仓储管理》课程奠定专业基础;掌握运输的基础知识,能填写运输单证和熟悉运输基本流程,并为后续的《运输管理》和《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奠定基础知识。本课程的主要学习领域任务包括:物流行业的认知,运输、仓配、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的管理,企业物流的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发展等任务。

 

2.2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岗位要求对接

 

在设计学习情境时,教学内容的选取应遵循“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把业务与管理融为一体”的原则,根据行业、企业专家对课程所涵盖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学习情境的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扩展性等因素。

 

本课程将课程内容设置为7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下设多个子情境,每个子情境都遵循学生能力的成长性规律,体现由易到难的递进性。教师根据讲授主题导入案例或者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务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3 创新教学模式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采用任务教学和实践体验相融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紧紧抓住理论和实践两条主线。在教学知识结构上体现“知、行、善”的能力梯度,“知”即对物流行业的认知;“行”即反应在任务教学中的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基础能力的培养;“善”即对整个物流管理有一定的统筹优化能力,这一主线也体现了高职教育专业紧密联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际要求。

 

整个教学过程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思路,资讯主要有课件、视频等学习资料,根据教师的任务布置进行小组分工,小组制定完成项目任务的计划,再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任务的实施,实施后由小组内部检查和教师检查相结合,最后对任务结果进行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

 

2.4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课改之前的评价主要是书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职业教育的目标相背离。所以本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与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学生成绩的评定由过程考核(20%)、作品评价(30%)、理论知识(20%)、课堂参与(10%)、课外拓展学习能力(10%)组成。

 

3 实施效果评价

 

在3个教学班的教学实施之后,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效果较好,但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据统计,试行课改的3个物流班平均到课率达到98%,与其他平行班相比高出近2%,学生普遍反映对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感兴趣,自己动手比死记理论和流程要直观易懂,而形式内容多样的活动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为了完成“决策、计划、实施”,必须要提前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资讯”,自主查阅学习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2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企业的诸多岗位中,都要求员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本课程采用“团队合作和自主导向”的学习理念,每个学习任务的完成都是分小组进行的,例如学院的校企合作“三一班”,根据不同工位的物料供应组成了很有特色的小组团队,形成了活跃上进的“采煤机组”、“刨煤机组”、“液压支架组”、“刮板机组”,小组内成员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小组间互相竞争追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3 实训教师和实训场地不足

 

大量的实践教学比例需要校内配套资源来支撑,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对全班学生进行全面指导,这样容易给学生遗留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困惑。由于校内实训场地有限,同时只够容纳20个学生进行实训教学,这样造成一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的局面,也使得实训现场比较嘈杂。这个困难不是个案,而是大部分院校共同面临的难题,也是课程建设的瓶颈。

篇8

关键词:换流站;土建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建设的飞速发展,换流站新建工程也逐年增多。电压等级的改变是通过换流站实施的,作为一项消耗资金大,技术要求高且工程浩大的建筑项目工程,它的的安全运行直接涉及到电网系统的安全性能,对居民的用电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换流站工程的质量也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1换流站土建工程的特点

1.1投入资金大,技术含量高

土建工程是建筑工人创造价值的体现,土建工程所需的建筑物品必须通过施工建造起来,换流站在施工现场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加强组合后才能转换成生产力。换流站工程因其涉及的综合自动化程度和精密程度高,因此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是很高的。

1.2受地区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对换流站进行选址时,需要依据整个供电系统的需求,对某个选定地区在电网系统网中进行布,这就使得对施工场地的选择受到局限性的影响,在遇到地区环境较差,地形起伏大且又无法移动的情况下,会对土建工程施工造成更多的阻碍。

1.3土建工程相关联项目繁多

换流站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主要取决于初步和施工设计等阶段,而项目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换流站的建设必须由多各项目部门协调才能完成。参与换流站建设的部门除了一般性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外,通常还有物质公司和设备供应商以及地方供电公司各部门等需要协调。在施工时,因一道手续要经过不同部门的审批,这样难免就影响到施工的进度。换流站工程占地面积大,站内有各种不同职能的建筑物,它们都独立存在,但之间却都有着相关的联系。土建施工的任务是依据换流站电压等级和设备的布置来决定的,这对于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来讲,又是一项新的考验。

2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2.1在基础阶段做好控制

施工时因换流站基础面积较大,所以在浇筑时需要浇筑较大体积的混凝土,并且在浇筑时不可间断。因连续的泵送,容易使混凝土对侧模产生巨大冲击,从而导致外侧模发生胀模或跑模现象,这样会对质量造成危害,且因混凝土的大量流出,使得现场处理困难。要控制好这些质量问题,就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在混凝土原材的选取上对低水化热并混合了矿渣水泥的混凝土进行优先选取,适当加入缓凝减水剂;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达到标准时,可适当减少水泥量,降低灰化率。(2)由于需连续浇筑大体积的混凝土,且换流站基础面积大,因此浇筑时间有时长达30h以上。因此对于物资水泥、砂石、运输车、水电等的供应,和现场协调合作问题都需认真准备,做好现场的应急预案措施。(3)浇筑时应做到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如果基础表面浮浆过厚会导致基础表层出现裂缝。待表层混凝土初凝约30min左右时,为防止侧面出现裂缝,可在表层撒上一层碎石骨料,且抹压不应低于三遍方好,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要充分考虑水化热的影响,必要时可以在基础内预埋冷水管,通入循环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温度,减少水化热对混凝土的影响。(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验收合格基础上采取突击回填土或用毛毡覆盖养护,以减少基础侧面在外的时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还可为减小温度外力和外应力而适当设置后浇带,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散热的效果,同时对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也极有益。(5)对于基础表层上的钢筋,首先需要用基础短柱插筋与中部绑扎牢固,其次还需将短柱与表层筋竖向插筋用12号铅丝交叉扎牢。最后再将表层筋四周吊起用8号粗铅丝固定在四周侧模板上,它的间距不能超过1.0m,而马凳筋可适当在面积较大的基础上增加。(6)采用螺栓对拉的形式应尽可能地运用在基础侧面模上,以便承受巨大的侧压力,而周围支撑系统通常只对模板起稳固作用。因此,选用的拉螺栓直径、间距应通过精确的计算确定。

2.2加强对钢筋的质量控制

首先,钢筋是换流站土建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原材料和焊接质量直接影响钢筋工程的质量。钢筋进场时,监理单位应对质量严格验收,合格之后方能使用。施工中钢筋经常需要焊接使用,而看接头部位的焊接质量就可以判断,能否承受正常的压力,因此应严格考核与筛选焊接工人。其次,焊接质量也因工艺不同而各异。如采用电弧焊接钢筋头时,要认真检测焊接成品,并焊工成品为参照,随机抽检占总量1%的试件,任何一个试件接头在接头钢筋测试时都不允许断裂,并且试件接头大部分应为延性断裂。一旦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应再抽取以上试件的双倍数量进行复检。

2.3对混凝土质量良好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换流站的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且混凝土作为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抗压强度决定着混凝土的质量,它与混凝土所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关系。骨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在石质强度相等的情况下,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在水灰比相等时,卵石混凝土强度低于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因此,在选取混凝土的粗骨料时,一般控制在3.2cm左右;而细骨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比较小。

3结语

总之,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容半点马虎。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强质量管理的力度,对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制定规范的体系制度,在保障电网系统安全,运行高效的同时,还为后续的项目建设铺平了道路。

作者:王朝波 凌寒凝 单位:四川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究

1引言

随着当前网络不断普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程度也在不断深化。无论是对于个体的社会生活还是企业的日常管理,信息技术可谓贯穿其中。信息管理技术为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西方国家,物流管理行业也逐步向信息化发展,以此促使物流管理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企业对于具备信息化技能的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较高,这就要求高校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越发受到重视,这也要求相关的教学工作朝向更高标准发展。因此,立足于信息化教学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就是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点,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特征,因此教学时一是需要将多种不同的理论融会贯通,二是需要将实践与理论予以有效地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物流信息技术课在理论实践结合方面始终是薄弱之处,很多学生都感觉学以致用的难度较高。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2.1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对于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而言,特别是对于当下最为重要的信息化教学而言,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都是同等重要。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要注意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这样才不会导致令学生所学到的与行业、科技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相脱节。但是实际上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安排时,与实践相结合都比较薄弱,仅依靠理论讲授教学必然难以令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并胜任实际工作,从而导致学生一方面难以就业,另一方面在工作岗位上由于难以胜任实际工作任务,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再去进行后续培训学习,从而耽误了个人职业发展。

2.2缺乏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

就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而言,它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只局限于“工具观”,对于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企业管理及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没有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物流管理信息化“工具观”和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模式都有很大关联,导致对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关注较少,物流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也没有予以有效结合。这样令学生即使学会了一些信息化理论及技术,也不知道该如何学以致用,不能将其与工作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理解应用,这样走上社会也难以满足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2.3教学手法有待改进

物流管理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涉及到多学科和多种类型的技术,比如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等。这些技术也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及操作方法,需要在学习和应用中融会贯通。然而,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填鸭式教学方法为基础,辅以少量的计算机教学。整个过程缺乏互动性及实践性,很多教学内容也只是流于形式。同时,学生在学习和实践应用中也缺乏专业操作人员的指导,因而对于自己完全陌生的理论和技术也难以形成概念并熟练掌握,从而在理解物流管理信息化实际应用中的技巧时较为困难。评估学生时也仅仅依靠书面考试的方式,这也使学生无法将注意力转移到实验教室中。要想真正实现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不仅应注重课堂教学还应注重实验和互动操作,这是真正有效完成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

3信息化时代下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

当前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也与高职教育内容及形式与实际培育人才的需求脱节有关。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于教学内容、形式予以本质上的改革,结合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实际需求入手,培养出具有较强的信息敏感度、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对物流行业的高度熟悉的综合性人才,从而很好地使用物流业务的实际用人需求。具体实践路径如下所示:

3.1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参与课程开发与设计

本文认为物流信息管理这门课由于有大量教学内容都是牵涉到计算机、互联网的实际操作的,因此其理想的授课地点应该是每人都能够上机操作的计算机房,并且要具有良好的网络连接,而非普通教室。此外部分课程需要让学生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课,从而体验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操作。第一,按照年级-班级-学习小组为单位组建大学生空间信息平台。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相关项目也是在该平台。学生通过该平台获取相关资料、任务要求等,并在平台上回答题目、完成指定任务并提交。教师可以登录平台并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提出批语和进行打分。第二,组建微信公众号并充分利用其功能。教师组建与该门课程教学有关的微信公众号,学生使用微信进行关注,并通过该号获取教学资源、辅助信息等。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优势是无需登录即可查看,并且能够随时随地反复查看,信息也能够长久保存,同时还能减轻大学生空间信息平台的服务器负担。第三,充分学习应用各类物流信息相关硬件设备。其具体设备类型包括POS零售终端、RF远程感应器、RF手持扫描器、条形码及二维码扫描枪、网络监控设备和GPS跟踪设备等。学生通过实际学习这些设备的操作,从而能够实现与就业岗位用人要求的无缝对接。第四,充分学习应用各类物流信息相关软件设备。比如包括EPR、TMS、WMS和内部/外部物流信息平台等。这些软件也为当前大多数物流企业及生产贸易企业的物流部门所应用。学生学会了这些软件即可直接上岗工作而无需企业再进行额外培训。

3.2利用多维动态教学法,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

多维动态实践教学法的特征就是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起来。此外,由于信息技术一直以来处速发展的趋势,更新换代极快,因此在教学时所选用的教学资料、素材及软件版本等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不落后于时代和行业发展。多维动态教学法的实现方法就是通过采取小组讨论及实践-软硬件模拟-企业现场实践应用等多种学习模式结合,令学生的知识技能架构与企业需求更加贴合。在进行课程方案设计时,亦可直接选取物流企业的真实应用需求及场景,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能够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与实际高度契合的项目的完成也能够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成就感,并明确进一步学习强化的方向。

3.3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由于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性要求较高,因此课程考核方式也必须多样化。物流信息管理课程考评体系均由两个方面构成,即采取教师打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结合的评价形式。平时成绩在总成绩评价中占比50%;期末理论测试占比30%,期末实操成绩占比20%。此外,由于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包含一些较为实用的课程。仅凭理论笔试是难以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进行评定的。因此,有必要进行改变。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对系统操作软件各项功能的掌握;②完成指定任务或者项目的方法及结果;③学生在互动教学中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④院系信息技术竞赛中的比赛排名等。评估是判断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由于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因此评价也必须将理论及实践予以充分地结合,才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准确评估出学生学习成果的目的。

4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了物流行业快速发展进步的一大助力。物流企业对于信息化技术人才也有了越来越高的渴求。但就当前高职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而言,教学设计同实际的市场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社会呼吁物流管理教学锐意创新。可以看到,通过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加强相关资源配置,创新评价体系,促进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物流管理人才,强化高职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促进高职物流管理信息化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卞华.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28).

[2]万海霞.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8).

篇10

关键词:流动人口 居住形式 治安管理 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深刻变革,城市流动人口随之增多,特别是在一大批沿海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和积聚。2012年8月,国家人口计生委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巳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使得流动人口几乎成了除了市民、农民之外的第三大人口群体。

应该清醒看到,流动人口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为发展注入了“人口红利”,带来的是机遇;另一方面出租房乱象等治安管理问题不断增多,流动人口犯罪率上升相对较快,带来的是不稳定因素。余姚市作为副省级城市宁波市下面的县级市,在开明开放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四连冠的大环境带动下,流动人口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余姚市作为中小城市,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居住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前治安管理的一大因素。因此,改善城市流动人口居住条件,有助于促进社会治安管理,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构建以人为本社会、打造幸福城市的大势所趋。目前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所存在缺陷研究、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和社会管理体制研究等方面,通常建立在基层政府行为基础之上,而对于流动人口居住与治安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参考和借鉴优秀研究成果与论文的前提下,主要从城市流动人口居住与治安管理的视角人手,通过对余姚市的实证分析,深入挖掘城市流动人口居住对治安管理的影响与原因分析,切实为当地有效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提供理论参考。

一、城市流动人口居住对治安管理的影响

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给流入地,尤其是大中城市的承载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和挑战。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居住问题。有数据表明,上海非本地户籍人口犯罪率达到了70%以上,杭州、深圳的非本地户籍人口犯罪率甚至趟过了90%。2013年第二季度,余姚市破获刑事案件317起,查处治安行政案件562起,刑事拘留流动人口559人,行政拘留723人,强制教育61人;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34人,其中流动人口559人,占67.54%;抓获“两抢一盗”涉案的流动人口213人,七类恶性案件涉案的流动人口48人。

1 流动人口居住场所的复杂性亟需不同的治安管理手段

我国流动人口在居住方式上包括“村落型”聚居、集中居住在单位或工棚、分散居住等三种类型。流动人口居住以出租屋为主,涉及面广量大、分散,租住人员复杂。少数不法分子主要在城乡结合部出租屋藏身,这部分人员属于“黑色群体”,是治安防范和打击的重点。

从2013年3月余姚市阳明街道流动人口居住区域分布及居住时间分析。从区域分布来看,居住在建城区范围的有37568人,占43%,居住在建城区外农村的有50289人,占57%(见图1)。从居住时间来看,居住6个月以下的有22123人,占25%;居住6个月至1年的有28978人,占33%;居住1年以上的有36756人,占42%。由此看出居住一年以下的人数相对居住一年以上的人数较多,流动人口的不稳定性较高(见图2)。

2 流动人口集聚和高犯罪率对治安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强,导致社会控制减弱,犯罪率升高。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人数在全部案犯中的比例直线上升,从影响较大的刑事案件来看,流动人口犯罪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大量流动人口往往通过亲朋好友、老乡关系介绍来到此处,因而流动人口带有浓厚的地域和乡土观念。在犯罪活动中,这些人往往利用同村、同乡、同县等较为有利的地缘、亲缘,拉帮结派组成团伙相互壮胆进行犯罪,形成盗窃、抢劫、诈骗、流氓、贩毒等团伙来危害社会,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的正常秩序。余姚的流动人口大都来自安徽、贵州、河南、湖南、四川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中安徽籍12.4万人,占余姚流动人口23.3%;贵州籍11.1万人,占余姚流动人口20.8%;河南籍5.5万人,占余姚流动人口10.3%;湖南籍5.1万人,占余姚流动人口9.6%;四川籍4.5万人,占余姚流动人口8.4%。上述籍贯的流动人口总和,占余姚市全部流动人口53.3万人的72.4%(见图3)。

3 流动人口的流窜作案增加了治安管理的难度

流动人口的流动特性决定了其犯罪的流窜性和犯罪目标的随机盲目性。从流动人口作案的地域看,大范围的流窜作案呈递增之势。同时,由于流动人口大多居住在城乡结合部,治安管理松散而薄弱,因而这些区域成了流动人口犯罪的多发区。而从作案的场所看,旅馆、娱乐场所、建筑工地是流动人口居住的密集区,因此,这些场所也就成为流动人口作案的集中地。由于流动人口的活动规律难以掌握,一旦其落脚点发生变化,原暂住地掌握的各种信息很难被其他地区共享,容易导致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动态治安管理失控,使违法犯罪人员有机可乘、逃脱法律的制裁。同时,从业场所和职业的多变,致使流动人员的居住地频繁更换,居住在余姚市城区的流动人口变更多,注销率高,流动性比农村的大,给动态治安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据统计,余姚市29个城中村流动人口数量激增,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达到1.7:1,“反客为主”现象明显,极易引发“抱团式”,形成各类不安定因素隐患(见表1)。

二、流动人口居住形式影响治安管理的原因

1 工作及生活方式差异极易引起社会冲突

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内发生的很多侵财型案件主要由犯案人员务工方式的特点而引发。而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在思想观念、文化背景、言行习性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从而导致流动人口因生活方式差异引发违法犯罪行为。流动人口本来就对城市缺乏归属感,与城市社会的隔阂使其难以形成本地居民应有的道德规范和法制观念,而流动人口不同的生活习惯易引发本地居民的不满情绪,他们又由于本地居民的偏见和歧视而更加产生疏离感。同时,部分流动人口有着对高生活水平的向往和仇富心理,看到周围人的富有,而又无法通过合法途径取得自己所期望的财富,容易产生不公正感,乃至采取违法犯罪手段来夺取财富。加上许多出租屋的房主都不在本村居住,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增加了治安管理的隐患。从而不同人群都缺乏安全感,最终导致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会治安状况日益恶化。

2 治安管理力量不足,经费保障不到位,防控机制薄弱

基层公安机关是流动人口管理的根基。目前普遍存在警力不足、存在治安盲区的现象,既要做好辖区内常住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又要负责冶安和刑事案件的查处及侦破工作。重打击、轻防范的思想依旧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使其防控流动人口犯罪的功能未能体现出来,打击流动人口犯罪处于被动状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缺乏必要的财政预算工作经费作为保障,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开展中进展不顺利,工作积极性难以有效发挥。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内在的协调配合机制,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十分有限。同时,基层公安机关对于流动人口的社会治安防范功能未能得到真正发挥,导致流动人口中各类治安问题目趋严重,违法犯罪案件数量逐年增多。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各部门间相互协调问题突出,“条”、“块”矛盾比较明显。

三、改进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对策措施

1 创新工作思路,实现由管理控制型向高效服务型转变

一是注重信息共享。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核心在于全面而准确地掌握流动人口信息。稳定信息采集员这支队伍,在确保城市流动人口居住信息完整准确基础上,加强流管办、公安、计生、劳动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和交流,提高流动人口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率和综合利用率。健全完善分工合作机制,形成信息共有、资源共享和责任共担的联动体系。二是注重普法教育。通过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定期对城市流动人口发送普法教育短信。街道(镇)派出所会同综治办、司法所等部门,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和社区民警深入辖区流动人口集中的城中村、工地和企业等居住地,同时利用培训班、座谈会、广播电视、横幅、发放资料等方式,加强对流动人口普法宣传,对即将入住的流动人口进行专项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文化修养。调解各类纠纷,为流动人口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三是注重引导预防。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的核心是构建新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核心体系。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制定科学合理的流动人口落户政策,加快推进居住证制度和“积分”制度,使流动人口能安心就业、安定生活。同时,对一些居住在辖区内有前科的流动人口,做到经常性的走访见面,了解其就业等基本情况,采取“警钟常敲”的方式预防其再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从长远来看,以服务推动管理是未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大趋势,代表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2 强化队伍建设,实现由分散粗放化向集中精细化转变

一是加强保障管理力度。加大对公安队伍建设和警务保障工作的支持力度。始终把公安队伍建设和警务保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从优待警,抓好协警、保安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和管理,适当提高协警相关待遇,加强对派出所的支持,切实提高派出所的战斗力。同时,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实行弹性和错时等工作制,形成责任明确、联动运作、集约高效的管理模式。按照“分级管理、分级承担”原则,把流动人口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实行单列。二是加强专职队伍建设。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对流动人口综管员采取“三结合”的方式,即上岗前培训与定期培训相结合、定期例会与每月考核相结合、工作业绩与奖惩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工资奖金福利同所负责区域外口管理工作实绩捆绑计发,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积极性,着力构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专职流动人口综管员队伍,筑起治安管理的“篱笆”。三是加强各类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机制,联合有关单位,加强流动人口落脚点与活动点等重点场所的管理,将打击和预防流窜犯罪作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重点。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实行属地化管理模式。把市街道(镇)村“三级”流动人口专管员和出租屋综治管理服务人员整合成一支队伍,将服务、管理、维权、执法等各项工作融入到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从而解决领导交叉、职责重叠的问题,为城市流动人口实现服务均等化提供有力保障,共同编织出一张“安全防范网”。

3 改进管理方法,实现由单一行政式向多元合作式转变

一是联合部门,推行“服务式”管理。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服务管理模式,加强流动人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积极探索“以外管外”,吸收部分在余姚时间长、威信高,热心为群众办事的流动人口参与服务管理。探索建立由流动人口代表、村干部、派出所民警、镇外口办、司法所、劳动保障中心和规模企业相关负责人组成的和谐促进联谊会,成立以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服务员、监督员“五员合一”为特征的和谐促进员队伍,提高居住信息收集率。同时,强化对城市流动人口相对集中,治安问题频发有关区域和场所,比如城乡结合郎、出租房、建筑工地等实行定朗的治安管理整治行动,对那些无合法证件、无固定住所及无正当工作或经济收入等“三无”流动人口开展及时清理、同时对他们给予关爱,开展合理疏导与帮扶。二是联合企业,推行“委托式”管理。依托用工单位居住地建立“流动人口员工之家”,由用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兼任“家长”,严格落实用工单位负责制。由每个用工单位指定一名流动人口管理员,负责单位内部流动人口居住的登记、办证、教育等工作,做到“用人登记、人走销户,实时统计、实时上报”。三是联合房东,推行“名册化”管理。流动人口的管理,离不开其所居住的房屋。改变管理办法,实现由传统的“以户籍管人”、“以证管人”向“以房管人”方向转变。建立以出租房为依托的模式,把服务管理融入到房屋中居住的流动人口。通过“公安主管”与“房东协管”有机结合,推行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名册化”、“旅馆式”管理模式。将房东确定为“户主”,一户一册建立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户”,要求“户主”及时登记、申报户内人员情况及变更情况,提高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登记率,保证“人户一致”。

参考文献

[1]翟振武,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流动人口[J],甘肃社会科学,2007(6):16-24

[2]朱丽荣,中小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5):107-109

[3]候慧丽:李春华,梯度城市化:不同社区类型下的流动人口居住模式和住房状况[J],人口研究,2013,37(2):83-92

[4]乐柳东,深圳市流动人口居住管理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5]张子珩,中国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5(2):10-20

[6]伍先江,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9-124

[7]韦恩·莫里森,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