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育是兴帮之策,培养人才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而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当及社会不良影响而造成孩子面临心理障碍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心理素质较低的学生因为遇到小小的挫折走极端,自杀、自残、杀人事件屡见不鲜。如何使他们具有较丰富的文化素质的同时具有健康成熟的心理素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面临艰巨任务。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竞争性、开放性和自主性,这就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面对竞争要有敢于迎接挑战、承受压力的勇气,心理素质要坚韧、顽强。同时心理压力又不能太大,应使之成为动力,而不应成为负力,这就需要思想豁达、心胸开阔,即思想、心理应具有开放性,特别是心理要稳定,即有承受压力的耐力,又要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时面对市场经济还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思想要自由、灵活,心理能迅速适应不断变换的环境。面对机遇,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善于观察和发现机遇,要善于把握机遇,更重要的是要敢于把握机遇,从而为自己的人生闪耀光彩。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少部分升学深造,大部分将步入社会,面对现实。作为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特殊时期,在注意关他们身体和生理变化的同时,注意其心理素质的培养,使之初步建立起健康稳定成熟的心理素质,为将来成人成材打好基础。我认为在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介绍出来同大家商榷。
一、注重培养积极向上的竞争心理
除去心理健康的专业课外,各学科教师针对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穿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循序渐进,营造起一种心理教育的氛围,在此氛围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给我们树立了少年立大志的光辉典范,教育意义极为典型,由此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我们有如此鲜明光辉的榜样,更应树大志,但是这个志不应是空洞、不切实际的,而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基础而定,并付诸切实的行动。鼓励学生三比:一比理想。让学生课外写成“我的理想”,每人一份,以展览栏的形式张贴出来。二比行动,看每个学生的具体行动,看谁听课认真,比谁作业完成的质量高,评谁课外劳动积极,看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小组活动的好。三比成绩,经常举行课堂听写、小测、单元测,比谁学的扎实,每个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看谁有进步.进步快。通过三比,目的是在写和做的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步的思想和心理,有点小进步就鼓励表扬,激发起学生向上的动力。
初中学生正值十三、四岁,如朝阳般灿烂,如鲜花初绽。朝气蓬勃,阳光灿烂正是这个年龄所应有的,顺应孩子们的自然属性,激发孩子们积极健康的向上心理,例如,孩子们的求知欲,比、学、赶、帮、超的学习风气,团结友爱、正当上游的班风,集体荣誉感等。孩子们如璞玉,需要匠师的雕琢。玉不琢不成器,老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孩子们在这样的集体中生活学习几年,会塑造孩子们健康心灵。
二、注重培养灵活自由的开放心理
语文这一学科内容繁杂,各类文体不同,授课方法不同。比如记叙文要突出记叙六要素,讲议论文要强调议论三要素,在改换文体前,先通知学生,让他们事先有个心理准备,在讲解过程中不断强化已有的心理状态,以备下一次转换时便于自然接受。如此反复训练,培养学生面对变换,心理稳定,适应性强,即以不变应多变,应付从容自如。这种心理即是稳定的,又是自由灵活的,即开放性的。
这种心理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培养引导、逐步建立。把此心态扩大推广到其他方面,逐步加以锻炼,使之成熟。例如,我们可以在体育比赛中独出心裁,一次全校体操比赛中,训练中我班一直是男体委,像其他班级一样,临赛前我班临阵换将,把男体委换下来,一英姿飒爽的女体委上场,令在场的评委和师生眼前一亮,而女体委的出色表现更是让全场的精神为之一振。当然成绩是可想而知的:独领。这里面有老师的智慧,更有同学们的灵活和默契的配合。打破常规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但是这种打破应该是有基础的,不是建造空中楼阁。灵活的思维灵活自由的心灵可以放飞出美丽的鸟儿。
三、注重培养个性鲜明的独立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新的教育原则,变换教学方式,改以教师教为主变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心理意识。对于教学内容难度较低的我经常放开手脚让学生完全自学,但这种自学并不是盲目的。学生自学前先给学生讲解学习达成的具体目标、学习方法、怎样检测、时间要求等详细可行的操作程序。不断做这样的训练,就可以逐步培养起学生的独立自主心理和意识。
这三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交叉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整个初中阶段。这三方面都以正面引导为主。当然一个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不仅仅是这三个方面,还有众多方面,育人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教师注意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避免出现误导,在此过程中若有不良现象,应及时加以矫正。
1.唯成绩独尊心理
以成绩代替或忽视其他。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时,有的学生或者老师片面讲成绩,一味追求高分数,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对这样的学生不能因其学习成绩好而偏爱、鼓励,这样的心理发展下去容易造成畸形,比如思想意识的偏差.他会认为只有成绩好才是真本事,而不知道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生活能力等也很重要。此时如不加以引导,思想品质就会自私、狭隘,唯我独尊,唯学习独尊。心理会极其脆弱,面对生活,面对同学,面对老师,一旦发生点小矛盾,会使其心理经受不起压力,严重时会使其心理、精神崩溃。这样的情况已不乏先例,对这样的学生应做个别心理指导,引导学生把眼光放远,把心胸放宽,除了进行大量的思想教育外,还要以实际例子对其加以教育.对其心理加以矫正。然后以个别为典型,教育全体学生,尽量避免严重情况的发生。
2.遇挫心理脆弱
这也是一种典型心理。一般是指孩子遇到挫折失败或者困难就情绪一落千丈,觉得很丢面子,容易丧失自信心。甚至自己犯了错误对于老师的批评不能积极正确接受走极端。对此一是需要设计遇挫心理锻炼,二是多种形式进行正面教育,培养锻炼其坚强意志。例如我们的学校在县城,一部分孩子从乡下各村镇来到这里,从前是小村里的佼佼者,可在这里从学习成绩上在班里成了后面的,当此之时,老师的工作是需要细致耐心和温柔的,当然适当的时机也是需要给予孩子们激励和鼓舞的。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所在,激发起他们上进心,帮助他们从失败的低谷走出来。回过头来再看过去,那又是一笔人生成长过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3.浮躁攀比等心理
篇2
关键词 篮球运动员 心理素质 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1心理训练的意义
心理训练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通过各种训练手段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使运动员产生适宜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变化,具有自我动员、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而比赛时心理上的变化对运动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落后时能沉着应战、冷静对待、关键时候能掌握战机,进攻成功率高,甚至超水平发挥。当队员心理准备较差时,比赛中就容易出现顾虑重重、动作犹豫、精力不集中、表现失常。在比分领先时就松劲、处理球随便、落后时就急躁。打法简单、失误增多,因此,教练在平时技、战术训练中要设想和估计比赛中队员的心理变化,作好应有的训练和准备,这样队员才能在赛场上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使球队立于不败之地。
2少儿篮球队员在赛前和赛中常见的心理状态
运动员临赛状态是运动员赛前、赛中产生的情绪状态,这些情绪状态使他们身体机能发生某些条件反射性变化,其中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变化,物质代谢过程、脉搏、呼吸、血压、体温及汗腺、血糖水平等变化,这一系列变化是由于队员对竞赛的认识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对竞赛产生重要影响。
2.1亢进状态
求胜心切、自我表现欲强、高度兴奋、过分激动、动作不协调、比赛中失误增多、完成技术动作质量差,造成技术发挥不稳定。
2.2消极状态
情绪不佳、无斗志、力不从心、反应出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分散、体力下降、反应迟钝、动作缓慢缺乏战斗力。对比赛缺乏取胜的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导致临场出现斗志不高动作犹豫、缩手缩脚、紧张失常的情况。
3少儿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方法
3.1激发和引导少儿篮球队员树立正确的运动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行动的原因,只有明确奋斗目标,才会有为目标而努力的行动。在所有的心理训练中,动机的培养是首要的。无论情感的变化,训练态度的建立,意志品质的巩固,都来自于动机的激发。动机的培养是长期、细致的工作,应善于引导,切忌简单化。因此,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要不断地向队员进行理想教育,进行从小锻炼长大后夺冠军为国争光的大目标教育。并为此制定出争创成绩的小目标。使队员明确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应付出的努力,并了解小目标的实现是大目标的必由之路。
3.2重视对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少年儿童时期是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一个阶段,集中其注意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注意力集中是坚持全神贯注于一个目标,不为其它内外刺激所干扰。由于篮球基本技、战术熟练掌握的复杂性和赛场的千变万化,要使运动员从容对待,对注意力的训练就显得格外突出。训练中要提高队员注意对技、战术练习的指向和集中,提高优势兴奋中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3促进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在运动训练极度紧张的条件下,决定运动员行为最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运动员的动机、对比赛和训练的兴趣程度、个人的性格和气质等,心理训练可以对运动员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改善运动员的兴趣品质,发展或改变运动员气质的某些特征,促进运动训练所需的特殊能力的形成。
3.4念动训练
念动训练是指运动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利用大脑中回忆出的动作表象、比赛或表演情景、身体感知和情绪状态,强化动作技能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念动训练时运动员可在安静和放松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在头脑中想象自己正在进行某一技术动作,或以运动经验想象出比赛的场景。念动训练开始可每天进行5分钟,随着控制表象的提高,可每天增加训练10分钟。念动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形成精确的运动知觉,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巩固,提高技术水平。
4结论
要培养出优秀的少年儿童篮球队员,除了在人员选拔、进行严格的篮球基本功训练、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外,一定要从小进行有目的的心理训练,使不同个性的少年儿童篮球队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适应心理机能的调节,调动各级的心理机制,克服胆怯、紧张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最终达到在比赛中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的良好竞技状态,发挥出最佳竟技水平。篮球运动心理训练是现代化技术发展的需要,运动员心理训练就是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教育过程,使运动员具有提高运动水平所需要的心理品质,掌握自我调整能力,挖掘心理潜力,为在训练和比赛中身体和技战术的正常或超常发挥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王惠民等.心理技能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问题
本文立足我国学校教育现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如何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保障青少年成人成才提供参考。
1.开展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快青少年环境适应。
入学教育是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接受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面临着人际关系、课程专业学习等方面的适应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环境适应障碍。众所周知,新的环境中,只有先适应,才会获得相应的发展,也才会成人成才。学校应紧紧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结合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介绍青少年易出现的环境适应问题,并简要分析,重点提供给学生应对策略、求助方法等技能性知识,促使学生入学即知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前预防、沉着应对、妥善疏导,为促进青少年顺利成长做好铺垫。
2.实施心理健康普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要形式,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众多学校已通过心理普测、心理抽测等形式,建立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普测多以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心理健康调查表、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问卷等为施测工具,以普测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心理易感人群、心理正常群体等不同级别的心理档案。研究表明,有四类学生群体比较值得关注:留守儿童青少年、流动儿童青少年、家庭离异儿童青少年、贫困儿童青少年。截止目前,心理健康普测在筛查心理易感人群、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求职择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力的促进了青少年成人成才。
3.开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
课堂教育因其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科学性等特点,一直是传统学科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虽既不属于学科教育也不属于规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课堂教育亦是其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是大面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开设心理咨询、人格心理学、情绪管理等选修课来实施大学生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有促进作用。有研究发现,经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生,其自我评价明显提高、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明显降低,该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所以,很有必要大力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的心理素质。
4.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发挥文化心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校园文化会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青少年受到感悟、触动、洗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载体。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时,注重所选内容的科普性、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悟、触动。心理学工作者应根据青少年在不同年级、不同环境下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设计橱窗板报内容,及时反映青少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原因分析及具体的应对策略等,引导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成才。
5.持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及时帮助心理弱势群体。
心理咨询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心理咨询辅导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状态上处于弱势的群体,虽有时无法表面识别,但这类群体均会感到较大的心理痛苦,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成人成才。心理咨询辅导作为一种个性化辅导,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和保密,让来访者体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感、归属感,进而吐露其可能隐藏已久的心理困惑、心理症结等。咨询师会综合来访者的病程时间、痛苦程度、社会化影响等,给予来访者专业评估,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咨询辅导方案。由于心理咨询辅导完全吻合求助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多数前去咨询的来访者均能较快的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与此同时,求助者也会掌握一系列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手段,心理素质水平会明显增强,极大地有利于青少年今后的成人成才。
6.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以“我爱我”为宗旨、倡导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活动月是众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活动月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普及活动为主要职责,以心理知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书籍和心理漫画展览、心理咨询案例解析等活动为主要形式,是大规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途径。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主要目的是以相对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遵循活动性、情境性和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寄心理学知识于活动中,向青少年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唤起青少年对自身、对周边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强化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7.开通心理网站等媒介,打造媒介育人新渠道。
篇4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利途径
一、青少年心理特点
(一)心理封闭性与开放性兼具
青少年的心理具有封闭性,他们不愿意向外界透露自己的想法与情感,这种封闭性是由青少年的自我成熟感和独立意识所导致的。另外,青少年往往认为与成人尤其是父母无法难以沟通,因而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轻易地吐露给他们,这又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封闭的程度,这使得青少年变得孤僻,感到孤独。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又具有开放性,他们又渴望与人交流、沟通,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他们把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而是渴望同同龄人交往。
(二)独立性逐渐增强,但又无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青少年的身体机能处于迅速成熟的时期,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也在逐渐形成,这使得青少年总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总认为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表现得成熟,总认为自己能独立地决定并完成事情。他们渴望摆脱家长的束缚,认为应该被社会和成年人平等对待,需要成年人给予他们信任、尊重和肯定。但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尚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的阅历不够丰富,在经济上仍需要依靠父母,在遇到复杂情况和面对重大抉择时,他们仍然会选择依赖父母。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学习压力及应试教育机制,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确实对青少年心理素质提出了挑战;社会上的金钱万能论等消极观念从心理基础上妨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部分青少年信念缺失而导致不健康心理和扭曲人格;网络作为一种载体、一种工具,本身并不带有善恶性质,但是网络上不断地充斥着黄色暴力等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他们处于青少年这个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容易被社会上不良风气所影响。
(二)家庭因素
小孩自呱呱坠地,就生活在家庭里。父母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个人成长的开端。因此父母的行为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使大多数的家庭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关心不够或者显得力不从心。并且有的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心切,把孩子的分数看得过分重要,只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的品德素质教育;有的父母由于社会竞争压力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教育,认为只要满足了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就足够,忽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有的父母或其家庭成员本身的品德修养差或行为不检点,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的由于父母离异,青少年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这就很难为其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
三、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有利途径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广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积极进行心理训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不少中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一方面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为重要的方面是给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其教学方法主要有认知法、操作法、集体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改变法几大类。
心理咨询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前来咨询的人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之能及时摆脱不利的心理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学校应设心理咨询室,由经过心理咨询专门培训的教育者,对前来咨询的学生举行咨询和帮助,使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学生或者心理处于程度较轻的不健康状态的学生恢复到健康状态。根据需要,既可以开展个别咨询也可以开展团体咨询。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形式可采取心理测验、问卷调查、信件、网络、电话、广播、讲座、讨论、黑板报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及时转介,推荐其向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寻求帮助。
(二)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家长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对心理教育的认识程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三)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物,出售香烟及不合法药品,开放“三室一厅”等等。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1).
[2]周燕.关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
[3]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J].教育研究,1999,(3).
篇5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___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这是我市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的实际行动,是在新时期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一项新举措,标志着我市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工作新平台的建立。在此,我代表团市委向___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的成立
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和不懈努力的各位老师和社会各界工作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而在这一阶段,心理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它对今后人生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目前,很多青少年随着生理、
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任性、执拗、偏激、忧郁、自卑、容易冲动、紧张焦虑、冷漠孤独、自我中心、缺乏意志力、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弱等,还有厌学症、多动症、自杀等问题也
比较突出。因此,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干预,切断青少年心理问题向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发展的链条,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已
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关心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切实为青少年服务,保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多年来,团市委致力于我市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
建设,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联系合作,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为青少年健康快乐
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今年,我们在多方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筹建了___青少年心理研究发展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将给我市青少年心理发展和研究工
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希望___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心秉承关注我市青少年心理发展,促进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服务宗旨,以宣传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我市青少年心理素质、提
升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整体工作水平为己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力量,通过心理咨询培训、心理测试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和团队活动等方式,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困惑,
排除其心理压力,帮助青少年早日走向成功的彼岸。同时,积极针对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系统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为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部署提供有力的依据和理
论支持,不断推动___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地发展。
篇6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169-01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正常的状态和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它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心理系统的高标要求。近几年的调查研究表明虽然青少年思想活跃,富于理想,积极向上,情感丰富,乐于与人交往,但是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在中小学生中,男生的心理问题低于女生,而在大学中,男生的心理问题却高于女生,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城市学生。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学习紧张,性格内向,缺乏锻炼加之家庭的压力、社会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常常被一些心理疾病所困扰,严重地影响着学习和身体健康。由于青少年的心理正处于半依靠半独立,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他们很多心理的苦恼冲动或被自我掩盖,或被忽视,以致使不少学生感到难以获得理解,只好隐抑内心,备受煎熬,任其折磨,从而诱发心理问题。
2 体育锻炼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2.1 改善情绪状态
保持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体育锻炼作为改善情绪状态的一种方式,已经被广大的研究者和体育锻炼者所认可。据研究报道,30分钟的跑步使紧张、困惑、疲劳、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的情绪状态显著改善,同时使精力感保持在高水平;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韵律感`,力量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2.2 强化自我概念与自尊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与其他锻炼的人接触,不可避免的会对自己的行为能力进行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概念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积极的自我评价,也依赖于愉快和自主支配的活动。自我概念对于社会的适应和人格的形成起很大作用。运动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群体通常都能见到这种效果。
2.3 协调人际关系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是影响人的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羞怯等性格缺点,同时在运动中人们可以得到归属于群体的崇高感、亲情之间的伦理感、服从于规则的道德感、相互关怀和沟通的信任感、协作意识的独立人格,从而协调人际关系,以提高人的心理适应能力,扩大社会交往。
2.4 治疗心理疾病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既可以预防心理疾病,也可以治疗心理疾病,许多国家已将体育活动作为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手段。临床研究表明,慢跑,散步等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效果十分明显,不但减轻症状,而且增强自信心。体育活动还可以为预计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的机会,使遭受挫折后的情绪通过运动得以转移和升华,避免心理障碍的产生。
2.5 培养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是有一系列随意动作所构成,在进行锻炼时,紧张、激烈的对抗产生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它要求参加者必须动员较大的(有时是极大的)意志努力,克服自身心理、生理与运动项目,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完成预定任务,使之达到统一,而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3 实施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3.1 教书育人,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在受教育阶段,能否使青少年形成终身健身的意识,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关键在于学生们在学校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是否成功。体育教师是体育科学技术和技能的专职人员,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于青少年来说,其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提高和拓宽自己的体育科学知识和其他相关的文化知识,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为人师表。
3.2 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创设特殊的比赛情景,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比赛常常会出现一些激动人心的关键时刻。如短跑、中长跑最后的冲刺阶段,一场篮球比赛的最后几秒钟双方比分只差一分等。在这种情况下,领先的一方如何将优势变为胜势,落后的一方如何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双方运动员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都要经历重大的心理考验。比赛的最终结果往往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多经历这种情形的考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必将得到提升。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地创设类似的情景,让更多的学生投身其中,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3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增强学习的信心
当学生练习动作某个失败时,给以热情的鼓励、正确的分析和耐心的帮助,增强继续练习的信心和勇气;上课时进行比赛或游戏,有胜利者也必然有失败者,应抓住时机进行引导,并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寻找成功机会的途径和办法。练习的成功往往是兴趣的催化剂,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智力,促进身体健康,也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心理冲突和异常情绪行为的高发阶段,通过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的研究,可以发现体育锻炼对于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积极、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育一代新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7
摘 要 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建设是作为其成熟方向及心理素质的方向界定,具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内心境界不够高,心理素质不稳定是青少年运动员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则以比赛成绩与效果进行结合分析,试阐述培养青少年临赛心理素质的积极意义,并加以研究、探讨,拟分析出对于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的建议与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素质 临赛心理
青少年临赛反应与成绩的研究是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差异和自身表现出成绩之间的影响的调查,其目的就是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合适的方式方法提高运动员临赛的心理稳定性,能够从容不迫的将自身本具有的技术水平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从而提高自己的成绩。跨栏是众多径赛项目中对运动员各方面要求较高的项目,以其速度要求和技术要求的难度提高了学习该项目技术的复杂性,由于其接触比较难,从学习到熟练的过程比较长,所以作为青少年跨栏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成绩与心理素质的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首先,这几名运动员参与体育训练的时间各有不一,这是造成成绩良莠不齐的第一个诱因。名列前茅的三名运动员参与的时间同为五年,相对成绩较差的运动员从事体育的时间分别为三年,两年和半年。其次,除第一名运动员年龄达到了17岁以外,其他的运动员均为15岁,这个问题有待后续进一步阐述。最后我们了解到,各个运动员参与比赛的经验是不同的,后4名运动员属于第一次参与比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成绩以及后续对运动员的问卷调查我们有了下列总结:从事跨栏训练时间长的运动员,由于自身对技术的磨合以及对自身各方面的理解,可以塑造自己的自信心。从事跨栏项目时间长的运动员,对于训练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强度有是一定的适应。另一方面来说,该运动员自身经历的突况也会比刚接触的运动员要经验丰富,阴雨天气或者寒冷天气的活动量,以及由技术问题而产生的打栏摔倒,或者跳栏的情况,都有一个大致的概念。而从事跨栏训练年份较少的运动员,对于技术含量如此之高,挑战难度如此之大的项目,则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所以想要在比赛中发挥出自身的实力水平,日常训练的积累首先是不可避免的。
二、日常成绩与比赛成绩的差异研究
我们了解到,前三名运动员的日常成绩分别为15.2秒,15.3秒和15.2秒,但比赛成绩为15.41秒,15.69秒和15.99秒。前三名运动员在临赛发挥时都没有达到自身平日训练的成绩,这就说明参与比赛时都遇到了影响。抛开天气因素以及地域环境因素而谈,该三名运动员受到的外因是赛时场地观众的影响,以及比赛场地的音乐,而具体的内因我们对该三人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最大的可能是来源于比赛紧张,对对手给的压力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在面临比赛时会有技术发挥不好的紧张心态。在后续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得到的结果,跟先一步进行的推理结果相近。
根据这种结果我们得出了结论,青少年运动员的紧张是实际年龄不够,接触高难度项目的经验和应具有的准备仍然不足,从而导致了发挥失利,可见,青少年跨栏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建设是尤为重要的,如果有了一定充分的准备与良好的引导,应该是可以发挥出自身实际水平的。
三、针对心理素质建设的方法建议
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多不稳定的因素,每个运动员会经历各种不同的事件,这些事情往往左右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影响其意识与行为,但这种心理的影响是可以有良好引导的,通过对青少年运动员的鼓励,可以为运动员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首先要控制的是运动员的生活作风问题,把洁身自好放于首位,不沾黄赌毒,不抽烟酗酒,有正常的生活秩序,抗拒外来的干扰迷惑,远离靡乱风气的干扰,不骄奢逸,做一个自我检点,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全心全意投入训练工作,融入训练氛围,同时要做到尽心尽力潜心研究训练学习,不因生活中的不愉快而带入情绪训练,播散出消极的、不乐观的情绪于他人。
此外,我们通过模拟比赛的训练方式加以训练运动员。在训练中以正规比赛的方式来进行跨栏的技术课,让运动员在心理上多增加一些比赛的经验,从而更好的面对真正的比赛。在模拟比赛时采取技术录像,让运动员在模拟比赛后有更加直观的技术理解,对自我技术的修炼也是一种良好的佐助。通过多次的模拟比赛,不断的精进自身的技术,从而逐渐打消自己的抵触心理,向成熟的技术与心理状态进一步发展。
四、总结
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和比赛成绩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他们的身心建设在日后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决定了一个运动员最终的发展方向。此次本人通过调查了解,归纳总结,以河北省第七届青少年运动会田径比赛为中心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建设与成绩的影响关系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并对结论给出方法建议,是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建设的一种积极向导,希望能够对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俞继英.学校体育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篇8
摘 要 本文首先对素质拓展运动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然后从青少年生长特征、青少年认识发展、青少年思维的发展、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四个方面对青少年身心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青少年素质拓展运动开展的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详细分析了素质拓展运动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青少年 素质拓展运动 开展价值
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是以科学育人为理念,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手段,运用其特有的随意性、社会性、趣味性、灵活性、挑战性、开放性、自我教育性等特性,对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发展给予了正确的引导和疏导。并让其在活动中进行自我的认识和教育,及时改正不良习惯,积极面对错误,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给予青少年再教育和补充教育,对社会建设和稳定有着不可多得的作用。
一、素质拓展运动发展状况分析
户外素质拓展培训是一种打破传统思维和模式要求的全新培训方式。培训的项目主要有高架绳网、攀岩、跳越、远足露营、攀岩速降、野外定向、户外生存、伞翼滑翔、游泳、跳水、扎筏、漂流等。户外素质拓展培训活动是将传统场地素质拓展培训融入大自然,并与生存体验相结合的,以做中学为中心的全新体验式培训方式。素质拓展训练是新经济时代的产物,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力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它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
二、青少年身心特点分析
根据发展心理学,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阶段就成为青少年期(Adolescence)。青少年发育期生理上的发展变化是多种多样而又十分显著的,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青少年期生长特征。身体迅速长高是青少年发育期身体外形变化量最明显的特征。第二,青少年认知的发展。从十一岁至十五岁,青少年思维能力超出了只感知具体事物的范围,表现出能进行抽象的形式推理,这就进入了形式运算思维阶段。第三,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在人类认知或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尤为重要。所以,加强辩证思维技能的训练,对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少年期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伦理道德观已开始形成,但在很大程度上却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而青年初期的伦理道德观则带有很大程度的成熟性。他们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伴之而来的是世界观的初步形成。
三、青少年素质拓展运动开展的价值分析
(一)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素质拓展运动是一项兼心理和身体为一体的运动,无论是攀爬类、越野类、集体协助类的任何一个项目都有身体运动。所以,身体各部位都会在拓展运动中得到发展。如攀岩,这个项目就需要全身各小肌肉群的参与,在运动中那些平时没有锻炼到的肌肉群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越野项目中,人体的心肺功能都受到了挑战,使得参与者心肺功能得到加强,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在很多拓展项目中,人体的柔韧、灵敏、耐力等各个项目都会得到锻炼。除此之外,拓展运动有助于青少年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连续的攀爬、奔跑、智力挑战、知识记忆、团队合作过程中,无时无刻都需要大脑分析和判断。
(二)促进青少年心理发展
1.促进青少年认知发展。通过识别农具农作物、识别野生动植物、采摘野果、地图阅读、定向识别、指南针使用、观星象、地貌及水资源知识等相关项目可以丰富正在认知快速发展的青少年科学文化知识,增加他们的阅历,为抽象思维的形成打好基础。
2.促进青少年思维的发展。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上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拓展运动给青少年提供了独立思考的平台,为他们自觉完成任务创造了机会。团体性、新颖性等拓展运动让他们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等得到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
3.促进青少年人格与正确的道德观的形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初步从辨证的角度分析问题,冷静,妥善地处理各种事物。面对成功和失败都保持健康的心态,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在拓展运动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敢袒露自我,真诚待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消除心理上的伤痛,积极调整心态,从而健全人格。
4.使青少年的毅志力更坚强。通过独木桥、梅花桩、有轨电车、铁甲战车、信任倒扑、生死电网、金字塔、托力接运等相关项目的训练,会使青少年更清楚地认识到人拥有超过自己想象的意志力。青少年体会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领悟成功带给自身的重要性,克服胆怯情绪和性格懦弱面,培养忍耐能力,感受成功带来的无穷乐趣。
5.促进青少年发现自我潜力。命题对白(思辨能力)、命题拼版(动手能力创造力)、独索、缅甸桥等相关项目的目的就在于激励人的斗志和勇气,激发人的潜在能力,创造性地增强人的团队精神。青少年通过认识自我潜在的能力和极限,克服恐惧心理和思想障碍,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自信心和自我约束能力、完善人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根据青少年成长中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适当地开展素质拓展运动,对于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佐丽.开展青少年素质拓展运动的价值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03):101-103.
篇9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健康;心理发展;意志品质培养;业余训练与健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科学实践活动在整个培养教育过程中,既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青少年学习热情,消除在运动中的恐惧心理,克服不良情绪,又要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意志品格,对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后备人才。而心理素质培养与体育训练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联系。
一、体育运动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1.体育运动是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
2.体育运动既能培养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调节情绪状态。体育运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人的情绪。体育训练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交流而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3.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个性培养,陶冶情操。体育运动可以帮助青少年克服种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其勇敢、果断、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体育运动可调节人的一些不好的情绪和心理如:消沉、沮丧、紧张等。体育竞赛运动,特别是一些团体运动,它要求团结协作、诚实、守纪、力争上游、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崇高的理想,神圣的使命,爱国的挚情,使的我们的体育训练教学充满生机,青少年学员们把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拼搏结合起来,培养了坚强的意志;把个人奋斗与祖国荣誉结合起来,培养了更为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格魅力。
4.体育运动能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通过体育运动能使青少年喜欢体育锻炼并从中得到乐趣,达到强身健体。因此,青少年在业训期间就要通过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从而保障其身心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如何在业余训练教学中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
1.消除青少年运动中的恐惧心理。在体育训练教学中,对所学的内容觉得危险性大,会产生畏难情绪、恐惧心理。他们的恐惧心理给正常的体育训练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显得尤为重要。(1)强化身体素质训练,安排课课练,对落后生可以区别对待,增强他们的信心。(2)练习时可以先降低要求,循序渐进,认真做好保护、帮助工作,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3)酌情提高训练难度,可以激情鼓励他们,常用"你行""你能跳过去""我保证你不会摔跤"等话语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勇气。(4)在训练练习中可以采用娱乐性的游戏和一些教学竞赛办法,激发他们的练习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他们的恐惧心理就在练一练、争一争中无形地消除了。
篇10
关键词 青少年,人际心理健康素质,年级差异。
分类号 B848.9
1问题提出
人际心理健康素质(以下简称人际素质)是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方面,它包含个体在交往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适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调控以及交往过程中合作的态度等一系列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1]。
近些年来,关于青少年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有关青少年人际素质的结构和内涵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一方面以社会心理学角度,从关注个人品质的“社会合意性”发展到对跨越不同人际交往关系的“一致性”的个人素质的研究。如安德森(Anderson)提出了诚实、理解等人们评价他人的社会合意性品质[1];凯恩(Cann)等提出了善良、可靠等四组素质在各种人际关系中要求的一致性程度等[2]。另一方面以情绪智力概念为中介研究人际素质,提出了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如斯卡特(Schutte)等人运用系列研究考察和证明了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正相关关系[3]。国内研究主要是从心理素质研究出发,将人际交往作为心理素质的一个成分或亚成分,人际心理素质在心理素质的研究中处于附属地位。如邓如陵、葛军关于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4],将高师学生心理素质分为8个方面,其中第6个方面是人际交往的能力素质;冯正直、张大均提出了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三因素结构,人际适应包含在适应性因素中[5]。
二是对不同受教育阶段青少年群体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研究。如田文强的“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认为人际交往素质是由人际关系建立、冲突控制和情感支持等特质构成的多要素综合体,大学生具有交往的主动性,但缺乏交往技巧及人际冲突处理技巧[6];沃建中、林崇德等人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人际交往水平从初一到初二明显下降,初三时有大幅度的攀升,高中阶段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7];董莉、沃建中的“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要优于其他人际关系类型,女生人际交往优于男生[8]。
三是有关青少年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这类研究将人际关系因素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内容,揭示青少年人际关系特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如,王峰等的“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了影响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的20个变量,其中包括学生与父母关系和同伴关系等人际因素[9];胡军生、王登峰等的“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敏感、强迫、敌意等方面[10]。
上述诸方面研究有力地推进了人们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特点及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国外研究侧重于以情绪智力为中介探讨人际素质的内容,国内研究多将人际素质作为心理健康素质的附属成分,仅限于某些侧面的概括和研究,欠缺对人际素质内涵更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从局部、现象及表现形式上的研究居多,由于对人际素质结构和内涵研究上的欠缺,还不能从人际素质的多层次结构出发,更加系统深入地揭示青少年人际素质的特点;针对某一受教育阶段、某一地域的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居多,还缺少跨越整个青少年期、涉及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综合性研究。
马惠霞、沈德立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全面地阐释了人际心理素质的内涵[1]。在此基础上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11],构建了新的人际素质的测量维度。本研究即以人际心理素质内涵及测量维度研究的新视角,以全国各地、处于不同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为对象,对青少年人际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析我国青少年群体人际素质的特点和成因。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来源、家庭收入、学校性质等15个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1245(48.20%)人,女性22818(51.80%)人;来自城市20569(46.70%)人,农村23494(53.30%)人;重点学校15737(35.70%)人,一般学校28326(64.30%)人;独生子女19626(44.50%)人,非独生子女24437(55.50%)人。平均年龄为15.39±2.74岁。调查对象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2.2调查工具
本研究以马惠霞、白学军等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为调查工具。量表共21个条目,包含3个维度。其中,人际交往维度包含11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有利于建立积极、良好人际关系的个性品质和能力,包括自信、敏感、热情、机智、表达能力强、合作等。人际调控维度包含6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交往中,善于根据情境调节交往技能,促进人际互动的心理品质。人际知觉维度包含4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交往中,知觉他人的交往需求,体验他人交往的品质和能力以及对交往双方关系的理解力。量表条目采取4等级评定,1~4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各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各维度的条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数为维度分;总均分为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后计算出的平均数。得分越高,说明越善于人际交往,在交往中越能知觉、体验他人的交往需求,与交往对象的互动的主动性和效果越突出;得分越低,说明在人际交往中,知觉、体验他人的交往需求及与交往对象的互动等心理品质越差。
该量表及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83、0.979、0.957和0.953,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18。结构效度的分析结果显示,人际交往、人际调控、人际知觉与人际素质总分之间具有中高度相关。以《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为效标进行分析,适应分量表与该量表总的相关系数0.719,表明了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同时效度。
2.3数据的统计处理
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
3.1青少年人际素质总体特点
对44063名调查对象的有效数据进行频数分布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人际素质得分平均数为2.8573,标准差为0.4025,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2.853~2.861。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形态,偏度系数为0.031,峰度系数为-0.031(见图1)。
根据青少年人际素质的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人际素质发展水平分为三个等级(M±2SD)。人际素质得分低于2.05(M-2SD)的为低水平;人际素质得分在2.05与3.66之间的为中等水平;人际素质得分在3.66(M+2SD)以上的为高水平。处于人际素质各水平的青少年人数、比例分布状况如表2所示。
3.2青少年人际素质总均分的年级差异
对不同年级青少年整体人际素质总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人际素质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素质得分逐渐下降,结果如表3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47.41,p
3.3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
3.3.1青少年人际交往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交往得分的平均数为2.8497,标准差为0.462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845~2.854。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交往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除高三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交往得分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结果如表4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45.852,p
3.3.2青少年人际调控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调控得分的平均数为2.9409,标准差为0.488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936~2.945。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调控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调控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调控得分逐渐下降,结果如表5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2.997,p
3.3.3青少年人际知觉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的平均数为2.7526,标准差为0.566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747~2.758。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知觉的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除高二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结果如表6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48.537,p
4讨论
4.1青少年人际素质整体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人际素质总均分在1~4之间,平均分为2.8573,分数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有97.8%的调查对象总均分在2.05(M-2SD)以上,总均分高于3.66(M+2SD)的调查对象占2.9%。反映出我国青少年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培养和熏陶过程中,在对社会互动对象的认知、人际交往中角色转换技能以及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等方面呈现良好的状态。
4.2青少年人际素质的年级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人际素质在小学五年级、初一年级较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素质总均分逐渐下降。
这一变化趋势可能的原因有:首先,小学、初中阶段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类型、过程和内容相对较为单纯,随着年级增长,青少年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越来越成人化,而青少年此时在人际交往技能上却相对不太成熟,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应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准备。同时初中和高中阶段又经历着步入青春期的转变过程,由自我意识引发的新的自我中心,表现出叛逆性和攻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人际素质中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成分的发展。到了大学阶段,大学一年级新生由于环境和角色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带来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上的困惑,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随着对大学生活的不断适应,人际交往会有一定改善。其次,小学五年级和初一学生的动机系统较为简单,在人际交往上容易简单地按老师和家长说的去做,而初二以后,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青少年的动机结构发展得较为复杂,内在性较强,行为调控的动力由外部控制为主向内部控制为主发展,自我的独立意向越来越成为支配行动的主导因素,与这一年龄段尚不成熟的心理发展水平形成一定反差,导致了人际交往发展上的变化和波动。此外,青少年时期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学业与升学的压力可能导致学生们没有较为充分的时间有意识地体验和增强各类人际交往。
4.3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显著,但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其中,人际交往,除高三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交往得分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人际调控,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调控得分逐渐下降;人际知觉,除高二年级略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知觉得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在人际素质的3个维度中,人际调控侧重人际互动中的适应性;人际交往侧重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特征、一般能力、情感和意志过程等成分;人际知觉侧重人际互动中的社会认知成分。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人际调控及人际知觉上年级变化趋势的差异,反映了青少年在一般认知、人格特征及社会认知上发展变化的非同步、非等速性,及其在人际关系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成分发展上的非同步特征。
关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证明,发展到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才能够开始理解社会交互作用,采用较全面的观点看待社会情境,理解社会关系的互惠性质[12],而自我意识、性格、需要、兴趣及价值观等影响人际素质发展的因素,获得较大发展和初步成熟,要到高中及大学阶段。青少年在一般认知、人格特征及社会认知上发展的非同步、非等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侧重人际互动中的适应性的人际调控发展较早,而以社会认知成分为主的人际知觉的发展相对较晚。另一方面,由于青春期身心的急剧变化,青少年的社会态度、逆反心理及自我中心特征又可能导致了其在人际交往上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与不断提升的人际认知之间形成较大的反差。
5结论
(1)我国青少年的整体人际素质处于较好的水平。(2)青少年人际素质得分在中学阶段有随年级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初中阶段得分较高,高中阶段得分最低。(3)青少年人际交往随年级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初一年级得分最高,高中及大学阶段得分最低;青少年人际调控从小学五年级至初一呈上升趋势,然后随年级增长逐渐下降;青少年人际知觉随年级的增长呈不断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惠霞, 沈德立. 人际心理素质探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14(1): 85~86
2 Arnie Cann. Rated importance of personal qualities across four relationship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4, 144(3): 322
3 Schutte N 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1, 141(4): 523~536
4 邓如陵, 葛军. 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2(4): 41~43
5 冯正直, 张大均. 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7(6): 56~61
6 田文强. 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36): 50~52
7 沃建中, 林崇德, 马红中, 李峰. 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3): 9~15
8 董莉, 沃建中. 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1): 45~47
9 王峰, 王莉, 李瑞芹. 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精神医学, 2005, 18(3): 137~139
10 胡军生, 王登峰, 李泉.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4): 449~451
11 马惠霞, 白学军.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4(3): 168~171
- 上一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
- 下一篇:金融危机爆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