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产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并占有国有资产的金融企业、金融控股公司、担保公司(以下简称金融企业)的资产评估,适用本办法。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评估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本级金融企业资产评估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上级财政部门对下级财政部门监督管理金融企业资产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资产评估准则和执业规范,对评估报告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合理性负责,并承担责任。
资产评估委托方和提供资料的相关当事方,应当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五条金融企业不得委托同一中介机构对同一经济行为进行资产评估、审计、会计业务服务。金融企业有关负责人与中介机构存在可能影响公正执业的利害关系时,应当予以回避。
第二章评估事项
第六条金融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一)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
(二)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
(三)合并、分立、清算的;
(四)非上市金融企业国有股东股权比例变动的;
(五)产权转让的;
(六)资产转让、置换、拍卖的;
(七)债权转股权的;
(八)债务重组的;
(九)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抵押或者质押的;
(十)处置不良资产的;
(十一)以非货币性资产抵债或者接受抵债的;
(十二)收购非国有单位资产的;
(十三)接受非国有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的;
(十四)确定涉讼资产价值的;
(十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应当进行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金融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相关的资产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批准其所属企业或者企业的部分资产实施无偿划转的;
(二)国有独资企业与其下属的独资企业之间,或者其下属独资企业之间的合并,以及资产或者产权置换、转让和无偿划转的;
(三)发生多次同类型的经济行为时,同一资产在评估报告使用有效期内,并且资产、市场状况未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上市公司可流通的股权转让。
第八条需要资产评估时,应当按照下列情况进行委托:
(一)经济行为涉及的评估对象属于金融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或者金融企业接受非国有资产的,资产评估由金融企业委托;
(二)经济行为涉及的评估对象属于金融企业出资人权利的,资产评估由金融企业出资人或者其上级单位委托。
第九条金融企业有关经济行为的资产评估报告,自评估基准日起1年内有效。
第六条金融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一)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二)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三)合并、分立、清算的;(四)非上市金融企业国有股东股权比例变动的;(五)产权转让的;(六)资产转让、置换、拍卖的;(七)债权转股权的;(八)债务重组的;(九)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抵押或者质押的;(十)处置不良资产的;(十一)以非货币性资产抵债或者接受抵债的;(十二)收购非国有单位资产的;(十三)接受非国有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的;(十四)确定涉讼资产价值的;(十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应当进行评估的其他情形。第七条金融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相关的资产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批准其所属企业或者企业的部分资产实施无偿划转的;(二)国有独资企业与其下属的独资企业之间,或者其下属独资企业之间的合并,以及资产或者产权置换、转让和无偿划转的;(三)发生多次同类型的经济行为时,同一资产在评估报告使用有效期内,并且资产、市场状况未发生重大变化的;(四)上市公司可流通的股权转让。第八条需要资产评估时,应当按照下列情况进行委托:(一)经济行为涉及的评估对象属于金融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或者金融企业接受非国有资产的,资产评估由金融企业委托;(二)经济行为涉及的评估对象属于金融企业出资人权利的,资产评估由金融企业出资人或者其上级单位委托。第九条金融企业有关经济行为的资产评估报告,自评估基准日起1年内有效。
第三章核准和备案
第十条金融企业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第十一条金融企业下列经济行为涉及资产评估的,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
(一)经批准进行改组改制、拟在境内或者境外上市、以非货币性资产与外商合资经营或者合作经营的经济行为;
(二)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涉及国有资产产权变动的经济行为。
中央金融企业资产评估项目报财政部核准。地方金融企业资产评估项目报本级财政部门核准。
第十二条需要核准的资产评估项目,金融企业应当在资产评估前向财政部门报告下列情况:
(一)相关经济行为的批准情况;
(二)评估基准日的选择情况;
(三)资产评估范围的确定情况;
(四)资产评估机构的选择情况;
(五)资产评估的进度安排情况。
第十三条对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金融企业应当逐级上报审核,自评估基准日起8个月内向财政部门提出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申请。
第十四条金融企业申请资产评估项目核准时,应当向财政部门报送下列材料:
(一)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申请文件;
(二)金融企业资产评估项目核准表(包括:资产评估项目基本情况和资产评估结果,见附件1,一式一份);
(三)与资产评估目的相对应的经济行为批准文件及实施方案;
(四)资产评估报告及电子文档;
(五)按照规定应当进行审计的审计报告。
拟在境外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上市的,还应当报送符合相关规定的资产评估报告。
第十五条财政部门收到核准申请后,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
受理申请或者不予受理申请,应当向申请人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见附件2)。
第十六条财政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申请材料符合下列要求的,财政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资产评估报告进行评审:
(一)资产评估项目所涉及的经济行为已获得批准;
(二)资产评估基准日的选择适当;
(三)资产评估依据适当;
(四)资产评估范围与经济行为批准文件确定的资产范围一致;
(五)资产评估程序符合相关评估准则的规定;
(六)资产评估报告的有效期已明示;
(七)委托方和提供资料的相关当事方已就所提供的资产权属证明文件及其他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做出承诺。
财政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后的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核准的书面决定。作出不予核准的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
组织专家评审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第十七条除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经济行为以外的其他经济行为,应当进行资产评估的,资产评估项目实行备案。
第十八条中央直接管理的金融企业资产评估项目报财政部备案。中央直接管理的金融企业子公司、省级分公司或分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办事处账面资产总额大于或者等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评估项目,由中央直接管理的金融企业审核后报财政部备案。中央直接管理的金融企业子公司、省级分公司或分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办事处账面资产总额小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评估项目,以及下属公司、银行地(市、县)级支行的资产评估项目,报中央直接管理的金融企业备案。
地方金融企业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由省级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第十九条对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金融企业应当逐级上报审核,自评估基准日起9个月内向财政部门(或者金融企业)提出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申请。
第二十条金融企业申请资产评估项目备案时,应当报送下列材料:
(一)金融企业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包括:资产评估项目基本情况和资产评估结果,见附件3,一式三份);
(二)与资产评估目的相对应的经济行为批准文件;
(三)资产评估报告及电子文档;
(四)按照规定应当进行审计的审计报告。
第二十一条财政部门(或者金融企业)收到备案材料后,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办理备案手续。
对材料齐全、符合下列要求的,财政部门(或者金融企业)应当办理备案手续,并将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退资产占有企业和报送企业留存:
(一)资产评估项目所涉及的经济行为已获得批准;
(二)资产评估范围与经济行为批准文件确定的资产范围一致;
(三)资产评估程序符合相关评估准则的规定;
(四)委托方和提供资料的相关当事方已就所提供的资产权属证明文件及其他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做出承诺。
对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财政部门(或者金融企业)不予办理备案手续,并书面说明理由。
必要时财政部门(或者金融企业)可以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组织专家评审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期限内。
第二十二条涉及多个产权投资主体的,按照金融企业国有股最大股东的财务隶属关系申请核准或者备案。国有股东持股比例相等的,经协商可以委托其中一方按照其财务隶属关系申请核准或者备案。
申请核准或者备案的金融企业应当及时将核准或者备案情况告知产权投资主体。
第二十三条财政部门准予资产评估项目核准文件和经财政部门(或者金融企业)备案的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是金融企业办理产权登记、股权设置和产权转让等相关手续的必备材料。
第二十四条金融企业发生与资产评估相对应的经济行为时,应当以经核准或者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为作价参考依据。当交易价格与资产评估结果相差10%以上时,应当就差异原因向财政部门(或者金融企业)作出书面说明。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金融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金融企业资产评估管理工作制度,完善档案管理,加强统计分析工作。
第二十六条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应当对金融企业资产评估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对资产评估机构进行延伸检查。
第二十七条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于每年的3月31日前,将对本地区金融企业上一年度资产评估工作的监督检查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报财政部。
第二十八条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进行通报。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九条金融企业在资产评估中有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处罚。
第三十条金融企业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财政部门给予警告:
(一)应当进行资产评估而未进行评估的;
(二)应当申请资产评估项目核准或者备案而未申请的;
(三)委托没有资产评估执业资格的机构或者人员从事资产评估的,或者委托同一中介机构对同一经济行为进行资产评估、审计、会计业务服务的。
第三十一条资产评估机构或者人员在金融企业资产评估中违反有关规定的,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处罚。
第三十二条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在资产评估监督管理工作中、、,或者泄漏金融企业商业秘密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三十三条省级财政部门可以依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办法。
篇2
第一条 固定资产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单价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机器、机械、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办公家私、办公设备。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银怡集团及属下各中心的固定资产的计价、申购、验收、发放、管理、分类编码、调拨、损坏、报废、盘点等。
第三条 固定资产计价
一、购入的固定资产按照买入价(含资产的本身价值、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成本、税金等)计价。
二、自行建造的,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
三、投资者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
四、接受捐赠的,按照发票帐单所列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无发票帐单的,按照同类设备市价计价。
五、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的,按照固定资产的原价,加上改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价。
六、企业购建固定资产交纳的固定税项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第四条 固定资产的购置
固定资产的购置应由使用人/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固定资产申购/调拨单》(附件一),经中心负责人同意后,交采购部统一购置(流程详见附件二)。
第五条 固定资产的验收与发放
一、无论以何种形式增加的固定资产都必须按照验收程序办理交接验收手续。固定资产的验收由采购部、仓库、申请部门联合进行验收,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单》(附件三)。工程类资产,如有需要工程部也要参与验收。《固定资产验收单》(附件三)根据验收情况开具,完成后连同《请/付款单》、《采购申请单》、发票一并交财务中心、使用部门留存(流程详见附件四)。
二、固定资产验收合格后,由仓库填写《直拨物料验收单》或《出仓单》,通知行政中心做好资产登记,建立标签、资产卡片(附件五),由使用部门到仓库办理领用手续。
第六条 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固定资产购置后归使用部门进行管理。使用部门必须通知行政中心新增固定资产,行政中心会同财务中心依其类别统一编号,并粘贴标签,更新固定资产明细帐。
二、财务中心建立资产卡片(附件五)并归档。
第七条 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
一、行政中心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编码,标签贴于资产显著位置。标签内容包括设备编码、名称、规格型号、购买时间、使用人、使用部门六项内容。标签是用于资产管理、盘查核实的重要标志,任何人不能将它撕下或破坏。
二、代码构成:一级代码+二级代码+三级代码+流水号(具体详见附件六)。
第八条 固定资产的盘查
一、每年6月、12月须进行对全集团的固定资产全面盘查工作(每年至少一次),具体日期以行政中心发文通知为准。固定资产的盘查,要做到帐、卡、物三者相符。
二、各中心文员作为部门资产管理人员,负责本中心资产的自查和盘点,并编制本中心的《固定资产盘点表》(附件七),报行政中心。
三、行政中心根据各中心的《固定资产盘点表》(附件七),会同财务中心对各中心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盘点。对各中心盘盈盘亏的资产,找出原因及责任人。如属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将追究当事人和管理者的责任,并视具体情况赔偿损失。
四、盘查工作结束后,对盘盈的固定资产要查清来源,财务中心重新估价入帐;盘亏的固定资产由行政中心、财务中心查原因,分清责任,并提出处理意见报集团领导审批处理;必要时,财务中心需到财税局报备并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第九条 固定资产的调拨
一、中心内的资产调拨,资产需求部门填写《固定资产申购/调拨表》(附件一),经中心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行调拨。
二、中心外的资产调拨,除按照上述要求完成外,还需报原资产所属中心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调拨。
具体流程详见《固定资产调拨流程图》(附件八)
三、所有资产调拨审批后,必须到行政中心进行资产调拨登记,重新做好标签及修改资产卡片信息;未在行政中心进行资产调拨登记的,资产原使用者未经批准擅自将固定资产调出、外借、交换、出租、变卖、拆套、串换的,公司将依法追究经济责任。
第10条
闲置的固定资产要妥善处理并保持其完好状态。
第11条
固定资产的报废、清理
固定资产的报废,由使用人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附件九),由使用部门副总加具意见,由运行部/工程部检测确认该资产是否具有维修价值。其中电子设备的报废流程及相关管理规定按照《电脑设备管理办法》(银集行字[2012]112号)执行。
总价值在1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由使用中心负责人确认后可以报废;总价值在1万元(含)以上的固定资产,使用中心负责人确认后,报行政中心、财务中心、总裁审批后报废。(详见《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流程图》附件十)
确认报废的固定资产,需要变卖的,由行政中心通过三家以上的废品回收站报价,价高者得;此过程必须有财务、行政中心参与。固定资产的报废或变卖,使用部门必须通知行政中心做好登记,更新固定资产台帐。
第十二条 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执行,与原制度有不符之处,以本制度为准。
附件一:《固定资产申购/调拨单》
附件二:《固定资产申购流程图》
附件三:《固定资产验收表》
附件四:《固定资产验收、发放流程图》
附件五:《资产卡片》
附件六:《固定资产编码表》
附件七:《固定资产盘点表》
附件八:《固定资产调拨流程图》
附件九:《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
附件十:《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流程图》
行政管理中心
二一二年十二月三日
篇3
关键词:学校;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国家教育教学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越发重视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了在这方面的基础投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面也暴漏出了许多问题,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依旧是学校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因此,要想办法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高其使用效率。这些对学校进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些特点
学校固定资产是保证学校财务、后勤、教学、等一系列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也是学校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保证。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教学质量好坏的综合评价因素之一。学校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也是呈现多极化分布的趋势,比如说有来自于上级政府部门的拨款,还有来自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以及对这些资金在调配上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于学校来说,要管理这么庞大且复杂的资产是相当困难的。具体的管理特点由下所示。
(一)所涉范围广泛。
固定资产管理活动贯穿于学校的方方面面中,对于学校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的活动都离不开固定资产的保障和支持。
(二)分散性盛。
从整体范围来说,固定资产可以说是贯穿于学校的各个方面,对于全校的学生老师都是有所涉及,这就导致了学校对每一件每一处的固定资产的管控难度大和不能更精确更好的把控其使用情况。
(三)工作繁重
除了原有的一些固定资产外,例如学校内部的图书室内所储存的数量及其庞大的图书,以及桌椅板凳等,都是极其容易造成损毁的,这些都对于在管理工作上带来了及其沉重的压力[1]。
二、目前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以及在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学校固定资产如何进行分类以及管理现状
按照惯例,对于学校固定资产的划分,可以大致分为六种类型,一是学校的房屋建筑以及周边的一些附属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是外在比较看得出来明显的。二是专用设备,即学校针对某些教学所专门配置的一些专用设备。三是通用设备,即学校用来日常进行沟通交流的设备。四是文物以及所展示陈列的物品,即学校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所得到的大批物品。五是图书,即学校进行同时分配与学生和老师的相关教学书籍。六是其他的一些没有在上述所提到的别的固定资产。随着国家对教育教学质量上越发严格的要求,所针对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也是相当的雷厉风行。长时间以来,固定资产一直都是学校管理环节中的薄弱部分,虽然说国家对这方面一直是三令五申,但是都可以说是收效甚微,该发生的依旧会发生,该怎么样的依旧会怎么样。其中依旧是存在着对管理体制上疏忽,麻痹大意,意识环节的薄弱,相对管理机制的严重缺失。还有就是对于学校固定资产重复进行购买的浪费情况。
(二)学校固定资产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长时间以来,在管理这方面,一直是学校整体的一个薄弱环节,具体可以体现为在绝大多数的学校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情况,那就是重视教育,轻视管理。有些学校并没有把国家在这一块的先关规定放在心上,将所要求的内容抛诸脑后。对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的不规范,态度上的严重松懈,都是导致其发生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因素。出了问题相互推拖,找不到具体负责人,造成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上的严重松懈浪费,这些都是要求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具体分析的,在进行妥善处理的,否则长时间这么下去,就会造成固定资产管理,维护人员职权非配不清等问题,导致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出现重大性失误。
三、学校管理方面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和监督上的失误
(一)疏忽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环节的问题
学校并没有第一时间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到整体的财产预算体系当中,这就导致了其购买的计划性统一性不够完善,各个部门只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单独进行购买预算,在极大程度上会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和重复率。缺乏的是一个相对有权利的管理监察者,对购买资源的协调力度大大的不够,从而导致极大程度上的浪费,这些都是极其不可取的。
(二)对固定资产查实落实不到位,制度被严重架空
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不到位,不够具体,不够全面。对日常的设备使用情况以及核心会计计算情况的不够明朗,都会在对其进行管理的基础上造成一定的麻烦。虽然学校有相应的监察部门,但是缺乏到落实,没有可具体操作的资产管理内容,最终导致华而不实,形同虚设。
(三)固定资产管理较为单一化
学校固定资产基础管理环节上的相对薄弱,管理手段严重单一化,缺乏高效性与与时俱进。从2006年以来,经过国家大规模对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清查后,为了以防在计算上的疏漏,大多数学校都采用了相对应的管理软件来进行相关登记。从财务部门的角度上来看,运用软件进行管理,既减少了管理人员的负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高效性。但是这样做也衍生出了诸多的弊端,虽然说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环节上确实是减轻了不少压力,但是毕竟数据不能完全替代人。在运用这种便捷管理模式的同时,所衍生出来的弊端是,学校的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没有能够进行统筹兼顾的有效联系。导致的是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疏散,学校也只不过是从会计的角度来做了对固定财务的计算处理而已。对于使用那些管理软件来说,只能说是将才做管理的模式从手工转变成了软件电脑,但也是换汤不换药而已。这些都并不能在根本上改变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所造成的落后、懈怠等现象[2]。
四、造成学校固定资产上管理模式不当的原因
(一)学校部门并没有对管理固定资产
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得到根本的认识学校大部分都比较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而对于这些学校固定资产物质基础上并没有过多的认识性。个部门之间也缺乏相对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严重影响了学校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率。
(二)缺乏固定相关管理条例
学校虽然有相关管理条例,但是大多数都缺乏固定可行的高效实际操作性,在对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情况上,都缺乏相对可行的实际应用能力。各个部门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划分界限不明确,造成了极其严重的铺张浪费重复购买率等现象。
五、改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些方案
(一)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相关机构
对于固定资产如何进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学校要按照国有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所颁布的一系列条例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分的完善。
(二)完备线管管理机制,并且配备相关技术检查人员
学校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国有固定财产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并且要派出专人对其所使用的情况出入的情况都要进行一对一的认真核查。此外,学校还要注重对此类管理人员的全方位培养,要让他们在达到要求的同时,基本素质也能得到提升。
(三)加强日常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并且建立长期有效的监察管理制度
完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程序,并且制定相关的管理检查制度,在对固定资产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每一步都要做到有迹可循,真实有效。相关部门之间要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合理的沟通,有效杜绝管理制度上所存在的漏洞。
(四)建立学校固定资产的考核评估和相关的奖罚制度
在现有的制度下,通过改良进行更为系统化的建立,从而建立自上而下的根本改革考察制度。并且对看管固定资产的人员进行统一的考核和评审。对于完成者要实行奖励制度,对于玩忽职守者实行惩罚制度,以此来调动他们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对固定财产的有效管理[3]。总之,固定资产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乎到了学校的办学效率,利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的整体大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固有财产在使用情况上所面临的挑战也是越发的严重,所以要在做好对其进行妥善管理处置的基础前提下,更要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及理念方案,以此来提高学校的综合水平,促进其能够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环.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5(12).
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制度
前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共财政制度也在逐渐的建立并完善,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而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也列为重点的管理对象,对此,也制定了相关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事业单位自身就是一种企业化的管理单位,是直接进行经营的。然而,对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来说,却存在一些停止不前的问题,而这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有着极大的影响,下文主要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1资产的使用效率偏低。在当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经常出现重复购置的现象,资产配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缺乏一定的规范化管理,使得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偏低。另外,在进行设备更新换代的过程中,对旧设备缺乏有效的处理,造成企业的资源浪费现象。
1.2资产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在当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中,缺乏一定的完善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在宏观上,实际的资产管理与企业的预算管理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甚至严重的脱节,而且,与深化财政改革和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也有着一定的差距,管理制度上出现真空地带;在微观上,在一些单位的资产管理机制中,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以及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责任不清晰等问题,权限的模糊性造成管理方法不统一,影响到国有资产管理的质量。
1.3资产管理理念的落后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管理理念上要走在社会前沿,这样才能带动企业的发展。然而,在当今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理念上,却存在落后性,缺乏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资产管理走着为了管理而管理、就资产论资产的现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缺乏相互衔接性,例如,对于国有企业资产配置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跟踪和监督,使的资产配置效率过低;实际的资产应用与资产的库存状况脱节;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缺乏一定的有效性等。
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改进
2.1严格规范资产管理流程。首先,要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实施标准化流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环节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因此,要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资产配置预算制度,同时,还要建立现有资产、存量资产的配置机制,要与增量资产机制进行结合,这样才能进一步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对各个流程都实施规范性的操作,而且,在这样的制度下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部门等,要保证落实到的部门或个人都要能承担其相应的责任;其次,国有资产管理要有序的进行。任何一项管理都有着一定的规范流程,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有序的进行,对于国有资产管理也是如此,要完善其管理程序,如,清查登记、日常监督检查、账卡管理、统计报告、验收入库、资产购置、维护保管等,都要有着一定的工作程序,这样在保证国有资产管理有序进行之下,才能充分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第三,要实施公平、公正、公开化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面临着的是企业的所有员工,要坚持遵守公平、公正、公开化的管理原则,避免管理中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象,不仅对国有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严重打击了国有企业整体的工作效果。通过以上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流程,才能进一步保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有序进行,确保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2.2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首先,要保证政府不应参与到行业的市场竞争中。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政府是凌驾于社会中的个人、经济组织等之上的社会管理者,通过政治权力对个人、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市场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其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要实施专业化管理。国有资产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市场的发展,因此,在实施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实施专业化管理,要对当今市场变化进行分析,要充分的去适应市场、发展市场,这样才能通过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带动国有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市场的发展,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第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实施法制化管理。对于国有资产管理来说,如果要真正做到透明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话,那么,必须要实施法制化的管理,而且,法制化也是一个发到国家的经济管理的重要保障,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
2.3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理念进行革新。理念是促进人进步的重要因素,对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也是如此,要有着正确的管理理念,同时,也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对管理理念进行不断的革新,这样才能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首先,要对资产管理的基本理念进行革新。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有很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仅是遵循着为了管理而管理,完全忽视了企业的发展,更缺乏对市场发展的了解,因此,要打破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去了解市场、认识市场、掌握市场,并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形来制定合理的资产管理措施,通过这一理念的革新,才能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市场化管理水平,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其次,要跟进时代的脚步,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革新。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专用信息网络系统,对国有资产进行网络动态化管理,全面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而且,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主要是信息技术的竞争,通过掌握大量的先进信息技术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掌握大量的取胜信息,这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可以增加国有资产管理的公正性、公开性,能够有效的缓解国有资产的滥用、重置的现象,全面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
2.4加强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也受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因此,为了全面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运行的有效性,需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主要通过一些培训措施来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拥有先进思想的管理人员,能够带动管理制度走前沿线路。另外,通过增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敢于担当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价值。通过加强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可以有效的改变依旧保留传统管理观念的工作人员的思想,全面做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以及文化学习工作,提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
总结:通过本文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分析,能够有效的发现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也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对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效率给予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赖永添,李炜.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新起点――探析《企业国有资产法》[J]. 国有资产管理. 2008(12)
[2]刘荣汉.关于加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J].民主与科学. 1993(02)
篇5
1.各部门间权责不清,资产管理和运营效率降低
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中,因其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各部分间的权责无法确定,更有些部门只有权力而没有相应的责任。一旦发生问题,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后,不容易确认出主要的责任部分和责任人。明确各部门间的权责关系,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的顺利进行,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已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国有企业仍然存在着政企不分、职能不清的现象
国有资产为全体人民所有,人人都是其所有者,都能为其负责,相应的是一旦出现问题,人人也都可以不用承担其责任。当前我国资产管理中的现状是资产管理所属部门难以明确,这就造成了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主体不确定性和多元化,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重复浪费。
3.国有资产管理中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大多数国有企业因为政府长期的支持,工资待遇相对优越,危机识别意识和防范意识相对较弱,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企业骨干人才的流失没有引起国有企业的领导者的重视和防范,更没有针对此情况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这说明对于国有企业本身而言,虽然有着相对优惠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但是缺乏完整的激励制度和晋升制度,人才的流失也就不可避免。当前企业间的竞争是科技水平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国有企业如何引进和培养优秀的人才,如何防范企业骨干人才的流失以成为国有资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深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1.明确各政府部门的职责,促进各政府部门间的合作
国有资产因其权责主体的多元化,这就必须要求政府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管理。盈利性是国资产管理中的首要目标,但需要清楚的是,盈利并不是以自身经济利益为目的而置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于不顾。针对准垄断型国有企业和国家参股企业,政府应该适当放手,让这类国有企业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淡化政府部门对于这类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明确各政府部门的职责,促进各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增加其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
2.实现准垄断型国有企业和国家参股企业中国有资产产权所有权的多元化
准垄断型国有企业和国家参股企业在资源服务和公共服务的范畴之外的部门与一般型竞争企业大同小异,在这类部门中,可以适当实现国有资产产权多元化,鼓励其加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增加国有企业盈利部门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3.完善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
篇6
第二条局机关由办公室负责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负责各部门的固定资产购置、调入、调出、报废、报损、领用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资产。
第四条根据现行制度规定,本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第五条固定资产增加的管理
(一)基本建设完工验收后的固定资产
本单位投资兴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在完工交付使用时,由施工单位编造决算清册,注明完工项目,单位,数量、造价,建造日期,技术特征,连同说明书,图纸等技术资料,交由建设单位,
经验收合格后,填制《基本建设项目完工验收单》一式三份,移
交财务部门记入固定资产总帐和明细帐。
(二)购置的固定资产
1.应根据行政工作和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考虑单位的财力,统筹计划购置。各科室各部门需要在下一年度购置固定资产时,必须在每年的第三季度末,由所在部门编制固定资产购置计划,报办公室会计财审核,经局领导批准后,列入下年预算,办理有关购置手续。未经批准,各部门不准自行购置固定资产;需由政府统一采购的,报政府有关部门统一办理。
2.对购置的固定资产,由办公室进行验收,对固定资产的品名、规格、型号、质量、性能、数量等进行认真清点、
校对和鉴定。验收合格后,填写《财产物资验收单》一式三份,
连同发票,经主管领导批准,财务部门才能办理报销及增加固定
资产。
3.对需安装后才检验的固定资产,对外观作一般验收,并办理登帐和财务报销手续,安装完毕,再由有关人员进行复验。
(三)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如有发票的,办公室在验收后出具《财产物资验收单》一式三份,连同发票交由财务部门办理记入固定资产帐;无发票的由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并合理确定重置价,填制验收单,再交由财务部门办理登记入帐手续。
(四)调入的固定资产
由办公室根据《固定资产调拨单》进行验收,连同有关手续,交财务部门记入固定资产帐。
第六条固定资产减少的管理
(一)固定资产的变卖:固定资产需变价出售时,必须报经局领导批准,报办公室办理注销手续,连同变价收入,交财务部门登记入帐,并减少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调出:凡调出固定资产,应凭局领导签发的《固定资产调拨单》一式四份,到财务部门,办公室办理调拨手续;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处理。对外借出固定资产,必须报局领导批准,到办公室办理借用手续,借用单位必须出具借据,并按商定的日期如期归还,借用期间,如有损坏,应按损坏程度进行赔偿。
(三)固定资产报损、报废
1.固定资产的自然损耗,由使用部门或个人填写《固定资产报损、报废单》,经使用部门主管人员审定,报办公室、计财科审查并签注意见后,最后报局领导批准,才能办理报损、报废手续。
2.凡是使用人或管理人员或保管不力,致使财产物资发生被窃、遗失损毁等,应认真查清责任,分别情节轻重,给予应有的处分和或追究经济责任。
第七条固定资产领用的管理
固定资产购置后,都必须先到办公室办理登记验收手续,再由各使用部门办理领用手续;各使用部门的领导及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要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职责,建立帐卡,及时登记,做到帐、物、卡相符。
第八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
(一)办公室全面负责局机关固定资产的管理。
(二)各使用部门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三)办公室编制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办理固定资产的领用、调拨、报损、报废等手续。计财科做好各部门的固定资产帐、卡登记工作。
(四)每年定期组织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第九条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职责: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应指定专人管理,做到帐、物、卡相符,并有完整的固定资产技术档案、台帐等资料。
第十条固定资产的档案管理,各项固定资产的增减都必
须有凭有据,各种固定资产资料、卡片都应妥善保存,并装订成册,与帐簿一起归档作永久保存。
第十一条固定资产每年年终都应清点鉴定一次,检查是否
帐实相符,是否完整;发生盘盈、盘亏必须说明原因,报局领导审核,分清责任,并根据领导审批意见作相应的帐务处理。
第十二条凡违反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给国家造成财产损
篇7
一、村(组)内的集体企业、鱼塘、铺位、山地、荒坡地等集体资产和水利设施、道路、学校等公益事业工程项目的发包方案以及续包或延长承包期限、增加工程项目预算,按照民主决策的有关程序,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后,均实行公开招标发包。
二、村成立招标领导小组,负责招标的组织实施工作,方案在开标前十天张榜公布。对工程造价50万元以上项目,要进入县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公开招标,任何人不得以权压价和垄断承包。对工程造价50万元以下的项目要报经镇招标领导小组审核,然后按有关程序进行公开竞标。招标后的工程合同,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向村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工程竣工时,由招标领导小组会同专业部门进行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要及时做出结(决)算,办理固定资产交接和入帐手续。
三、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干部不得弄虚作假,不得利用不法手段取得经营权或承包权,不得利用职权指定承包单位或个人。
四、村委会和村民小组要加强承包合同的管理。承包合同须到镇农办或镇司法所进行鉴证,指定专人负责抓好承包合同的跟踪服务和管理,并对承包项目,承包数量和金额指标等,实行造册登记。每年在承包合同到期前的一个内,认真检查合同兑现情况,及时清收到期的承包款,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纠纷。
篇8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
《会计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更新,但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制度没有及时更新,特别是2014年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需要提取折旧,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折旧基数管理制度制定不及时,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多数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财务部门与使用科室之间沟通不畅,监管部门监管不力,追究责任制度执行力较小,导致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失控。
(二)固定资产增加程序规范,减少程序不规范
由于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资金由财政拨款,必须在上年度末报本年的年初预算政府采购中报本年度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年初预算经财政审核下达后,行政单位在需要增加固定资产时,按照年初预算履行审批手续后,进行政府采购,程序规范。但固定资产减少(出售、转让、核销)时,随意性较大,不按规定及时向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报告,存在随意出售、转让、核销现象,导致固定资产流失。
(三)固定资产不定期清查盘点,日常管理不得力
固定资产作为行政单位的一项资产,应做到帐帐、帐物相符。单位应定期(至少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盘点和核对,但行政单位因专业人员少,工作量大,长期积累的问题较多,不能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核对,导致资产的帐物不符。
(四)会计核算不准确,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
一是固定资产价值按原始成本记录,只登记发票购买价,对运输费、安装费、购机时无法分割的软件费等没入账,导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准确,由于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要求提取折旧,会导致折旧提取不准确;二是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后,列经费支出,未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导致资产未入账,会计信息失真。
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增强单位负责人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对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深入广泛的宣传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充分认识管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的新制度、新业务、新方法,强化财会人员的管理技能,增强财经法治理念,适应改革的需要。
(二)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依据《会计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成完善且科学的管理体系。单位要认真做好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根据固定资产定义、主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统一分类,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目录、具体分类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行政单位处置资产(包括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在标准范围内,经本单位领导办公会研究后核销,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处置;
(三)现代办公自动化与固定资产管理想结合
运用现代化网络优势,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录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结合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优化固定资产资产配置,如增人新增购置计算机采购项目,财务部门依据使用科室申请,结合单位实际,如有预算确需购买,财务部门再向主管财政部门提出申请,主管财政部门进行审核批准后方可购买,规范了单位采购固定资产的合理性,明显减少浪费.体现“效率、规范”要求,有效地提高政府固定资产采购工作质量,避免重复购置和浪费。
(四)加强监督,健全监督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专项检查,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处置情况,对违规违纪问题要按规定严肃处理,将应当上缴的收入上缴,应当追回的资产追回,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情况的发生,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三、结束语
篇9
关键字:医院;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医院展开各项活动所不可或缺的工具,不论是进行医学诊断、手术治疗还是发展医院研究或者科教服务都离不开医院固定资产的辅助。所以说固定资产不但是衡量一个医院救治能力、运营规模的重要标准,更是医院立足行业、服务患者的最基础条件。加之固定资产常常在医院的整体资产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故而固定资产的管理一直是医院所关注并热衷于探讨的问题。自2010年起,新的会计制度颁布并投入使用,它的出台与运用无疑为包括医院在内的许多行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只有紧靠新会计准则精神,更新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才能做到、做好医院固定资产的维护及保值增值工作。
一、医院视角下的新旧会计制度对比
(一)科目设置
相对于老版的会计制度而言,新制度增加了两大会计科目,即“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清理”。增加新科目新科目的益处是非常明显的,首先,由于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中的呈现方式由原有的原值形式转变成净值形式,医院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较为直观、清晰地了解到它们的相关会计信息,有效避免了老版会计制度运行时容易产生的资产虚增情况。其次,在老版的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清理过程常常会进行到一半却因为没有及时得到医院领导的指示而无法收尾,无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完整的核算。而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出台而新增的“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二)固定资产的定义
新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涵义进行了更新,它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能在使用过程中基础保持原有物资形态的资产。新制度与老版的会计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中所规定的固定资产价值则是500元。固定资产定义的更改、单位价值的提高更加有利于医院对其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避免了由老版制度所造成的管理效率的低下。此外,新制度还统一规定了老版制度中所没有的软件的核算方法,这一看似细微的更改却改善了医院长期以来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因为无规定可考而造成的左右为难的局面。
(三)对在建工程的规定
新的会计制度为在建工程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作出了清晰明了的规定,它主要针对医院对在建工程的管理方式作出规范,即要求其展开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一规定的实施大大地加强了医院在管理上对在建工程的抽空力度,提升其在执行与在建工程相关的会计操作时的可行性与规范性。
(四)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
新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作出了更加详细、周全的规定。这主要体现在新制度下的在固定资产的明细账中增加且明确了对包括科教项目资金在内的诸多形式的资金的记录规范。要求对这些资金的来源、数量、去向、份额等各方面信息作出细致而周详的记录,这显然较老版制度而言是更加严格而科学的。它使得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精确、所展示的会计信息更加立体全面、数据更加丰富详实,大大地有利于新形式下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
二、新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会计账目与实际情况不吻合
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主要由医院内部的两大部门共同展开,这两个部门分别被称作“设备科”以及“总务科”。这两大部门原本的设立初衷是希望它们能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分工管理、共同协作,但实际情况却不尽人意。由于医院的固定资产没有一个专门的、全权的管理部门,这造成很多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问题责任、分工均不明确,与医院的财务难以及时沟通,大量会计信息无法及时上报医院,对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不能按规定进行等大量问题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不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相应的管理工作因为缺少真实的会计信息的依托也很难以进行。
(二)不必要与不科学的固定资产添加
固定资产的盲目添加是医院时行进行相关管理时需要克服的另一大难题。在科学技术与医学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速率较之以往也大大地提升,同时,许多医疗领域中也在不断产生新的医用设施。是否购进新的硬件设施成为了现下许多医院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确实存在相当比例的医院有着盲目添加固定资产的问题的情况下。必要的硬件更新有利于医院提升医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但是未经细致审察和科学思考的设备购进却无疑增加了医院的财务负担,必然会导致诸如设备闲置等引起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低下以及管理不便等问题的产生。
(三)固定资产流失
造成医院固定资产流失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资产转移与过渡时手续的不规范。由于现下的很多医院都有着会计账实不符的情况,固定资产在转移与让渡时缺少依据,造成很多资产没有必要的监管与看护,最后不知道所踪。另一方面,医院中也难免会有人员调动或转移的等事务产生,而固定资产随着人员调动一起流失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四)固定资产的监管意识薄弱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尤其是人民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医疗意识普遍提高的近几年,现实情况对医院的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在督促医院提升医务人员医学水平的同时也间接地影响到了医院对硬件设备的采购态度。为了顺应现实情况的需要,许多医院都于近些年对原有的硬件设施进行的更新,并新添置了大量的医学设备。这些先进设备的出现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准与服务效率,从侧面上造福了患者,但从现下来看,它们的管理却成了医院所头疼的问题。由于很多医院在购置设备之初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这些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导致这些资产虽然投入到了使用,却没有必要的看护与监管。设备重复购买、过度使用、维护不及时甚至闲置着迟迟不投入使用、无人问津的情况也常常发生,这种重使用轻管理的思想无疑给医院带沉重的资金负担。
(五)会计核算方法不当,报表质量低下
一般情况下,医院的会计报表中所体现出的固定资产常常为其初始价值,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固定资产的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损耗从而引发其价值的减损。而在老版的会计制度下,会计报表中的固定资产在彻底被放弃使用前都不会发生价值的改变,而这一价值很明显并不是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水平。由于会计核算使用方法的不恰当,报表的整体水平也跟着下滑,其中失真的会计信息根本无法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而医院在没有会计依据的情况更是难以对其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在新会制度精神下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若干办法
(一)资产管理部门专门化
从现下许多医院实行的固定资产分散管理后的实际情况来看,不难发现存在于其中的诸多弊端,故而医院想要优化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应当从确立专门的相关部门做起。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成立有利于集中医院中具有较丰富经验和较强管理能力的固定资产专门管理人员,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实现管理团队的最优化。这些人员将集中全权负责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事宜,从设备的采购决策、维修护理到它们的过渡转移到损毁报废,全部都由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处理。
(二)杜绝固定资产的盲目引进
医疗设备的引进除了要交给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操作与监管以外,还应当作为一种高级别的慎重决定来进行。为此,医院最好可以为医学硬件的引进设置一个专门的制度,要实现设备的购置就必须严格按照这个制度所规定的流程与标准来进行。一般来说,医疗设备的使用部门想要对设备进行更新或者引入新型设置,应当首先向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提出正式的书面申请,再由医院从相关部门中组织人力对被提出更新或引进的设备进行购置必要性的评估,经评估确定确实需要购买的设备再择日购入,确保所添置的设置不会发生重复购买、实用性低下等情况。此外,对于固定资产的引入应当实行公开化、透明化,避免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私下购入、暗箱操作、损公私肥的情况出现,严密监控医院资金的去向,确保购入的硬件设置质量合格、价格合理。
(三)严格贯彻新会计制度精神,提升报表信息质量
会计报表是医院审查整体经济活动,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依据,报表信息的失实将严重阻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进行与质量。对此,医院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紧靠新会计制度的核心精神,熟练掌握其中的内容与规定,摈弃老版会计制度下不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明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会计核算方式,严格按照新制度所规定的要求展开资产管理与核算。只有规范会计操作,提升报表信息质量,医院才能够作出适合自身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决定。
(四)转变意识,加强监管
“重使用,轻管理”、“重资金,轻资产”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医院面对资金与资产管理时的常见态度。这种不科学的态度则正是造成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困难的原因与源头。要狠抓资产管理,从根本上说要先转变意识,重视起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树立起对其事在必行的管理信心。此外,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资产的流失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医院应当在提升自身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还要完善与规范固定资产的转移与交接手续,做到固定资产来源明确、使用明确、去向明确。
篇10
关键词:内部控制;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审计;影响
在现代企业经营发展中,由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本土市场同国际市场联系愈加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激烈的竞争,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企业如何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内部管理是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很多企业成员风险意识不足,未能有效辨别管理风险,内部控制力度不足。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比较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助于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固定资产管理十分关键,有助于提升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避免资源浪费,谋求长远生存和发展。
1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概况
以某专业化铸造企业为例,公司拥有五条专业的铸造生产线,配备2台12吨树脂砂混砂机和1套再生系统,12台国产和进口压铸机,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经过固定资产检查和确认,可以了解到公司的固定资产范围主要包括机械、建筑物、房屋、运输工具以及其他生产经营相关的设备工具等。对于单位价值超过2000元,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均可以归结为公司的固定资产范畴[1]。
2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2.1风险认知和评估不充分
现代企业经营发展中,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提升经营管理成效,首先需要对风险评估流程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的应对、改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未能严格遵循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开展工作,工作局限性较大。由于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划分在审计部门的工作范畴中,并非审计委员会直接管理,而是由监事会代为管理。但是审计部门由于人员配置不足,所以审计监控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还有待进一步改善[2]。与此同时,财务审计和审计管理工作执行中敷衍了事,未能充分发挥原有作用,岗位设置不合理,同原有的职能定位不相符合。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审计人员更多的是兼任着多项审计工作内容,无论是财务审计还是审计管理功能均无法有效发挥。
2.2职责模糊,权限不明朗
现代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加强内部控制工作需要在明确各个岗位职权基础上实现,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范围。就实际情况来看,却存在着岗位权责模糊的现象,尽管制定了相配套的制度,针对权限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但是存在较大局限性,只有在明确岗位权限、职责基础上和部门功能定位基础上,才能更加全面的落实责任制度。企业当前的管理制度缺乏对权限问题的解释和说明,固定资产报废和权限审批缺乏规范化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仍然以计划发展部门为主[3]。
2.3制度内容落实不到位
关于专项内容的审批和管理活动,主要是由计划发展部门负责,但是具体工作开展中,请款明细表仅仅由计划发展部门审核通过,缺乏财务部门的有效审核,可能存在现象。对于这一问题,并不符合权责不相容职责分离原则,请款申请和审核不可以由同一个部门承担,需要不同部门分别承担和开展工作。结合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可以了解到,请款申请主要是由企业的归口部门负责,请款审核则是由企业内部财务部门承担[4]。从实际角度来分析,由于这一部分的资产同样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当,账目内容不相符合,或是存在资产流失的现象,不利于后续的固定资产管理有序开展。
2.4会计内部控制力度不足
企业在资产管理中,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管理标准,致使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合理有序开展[5]。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支出部分,项目核算不全面,部分设备养护成本经费并非计入其中,此部分资产同样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范畴,这就可能导致企业固定资产流失,设备管理不当,影响到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成效。
2.5审批授权制度不完善
对于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具备明确审批权限,制定完善的采购计划,严格遵循采购计划有针对性开展项目采购活动。在企业设备更新换代中,对于报废的机械设备并未递交相关申请,缺乏专门的负责人审批,致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明确企业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企业财务账目处理不当,账目和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应该建立相对应档案,做好资产编号。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关于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缺乏专门的制度支持,固定资产的信息未能定期更新和完善,所以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情况掌握不充分,无法指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采购计划,可能造成企业资产流失[6]。
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对策
3.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成效,加强内部控制的首要前提是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7]。企业管理者应该提高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重视程度,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后续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和帮助,切实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有效予以完善,并将员工工作情况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同薪酬待遇挂钩。与此同时,提升内部控制工作重视程度,树立明确的管理目标,寻求合理有效措施提升管理成效,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考核,调动人员工作意识。同时,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促使员工可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成效。此外,还应该合理划分团队成员职责,承担各自的工作职责,相互监督和管理,切实提升工作成效。
3.2构建风险评估体系
首先,应该加强风险判断,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和制度的要求,确保各项业务能够规范化开展,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成效,尽可能避免为企业带来不必要损失,诸如,企业切身利益或是整体形象受到严重损失。其次,还要规避经营风险,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如果管理人员意识不足,未能严格遵循管理标准开展工作,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问题出现,无法反馈出更加真实、全面的固定资产信息,在错误信息基础上管理和决策,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不当,影响到资产利用效率[8]。故此,应该尽可能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提高工作人员风险控制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后,应该注重财务风险的控制,如果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盘点不及时、折旧不及时,可能导致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不足,带来不同程度上的财务风险。这就需要注重财务会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全方位判断信息可靠性和真实性。
3.3内部控制工作规范化
为了可以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成效,应该推动内部控制工作规范化开展,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落实责任制度,实现权责统一,提升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同时,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至少有两名人员相互监督,避免现象出现。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能够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应该加强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和管理,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比较大,通过强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提升资产利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夏新根.科研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探析——基于内部控制视角[J].价值工程,2016,29(34).
[2]谢慕廷.关于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及合理配置研究[J].企业导报,2014,12(10).
[3]刘以乔.CZ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基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微观探究[J].经济视野,2013,21(1).
[4]蔡明亮.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研究——A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案例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4.
[5]马新勇.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难点及对策[J].大众科技,2015,31(9).
[6]钟璟毅.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广西电业,2015,11(9).
[7]刘红.ZL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5.
- 上一篇:卧床病人护理技巧
- 下一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