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病人护理技巧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卧床病人护理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卧床病人护理技巧

篇1

术前评估病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及自理能力。根据病情和所产生的护理缺陷,提供支持教育系统与部分补偿系统,鼓励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和制定护理计划。

①心理疏导:护士采用不同沟通技巧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协助病人调节情绪,以积极的状态配合手术治疗。

②术前准备:向病人介绍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疼痛、尿潴留等;训练正确翻身、床上使用便器等;吸烟者入院后劝其戒烟;术前禁食4h~6h,以免术后发生腹胀。

③用药指导:术前3d口服氯苯那敏4mg,每日3次,给予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mg静脉输注。

1.1术后护理

术后6h内病人需绝对卧床,Brathel指数评定≤40分,此时提供完全补偿系统。嘱病人绝对卧硬棕垫床,在受压的骨隆突处贴减压贴,预防压疮,加强术后护理,防止腰椎扭曲。病人采取屈膝屈髋仰卧位。术后2h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以及呼吸等生命体征情况,观察腰腿部病情变化,有无变态反应发生;观察病人排尿情况,如果病人有尿意时可行下腹部热敷按摩,提供一个隐蔽的环境,用流水声诱导排尿,鼓励病人自己排尿。采用以上方法仍不能排尿者,遵医嘱行留置导尿。观察组无一例病人发生尿潴留。术后6h后病人Brathel指数评定41分~60分,根据病人自理程度提供部分补偿系统,帮助病人完成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鼓励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在床上活动四肢,可协助病人适当改变卧床姿势,教会病人滚筒式翻身,协助病人床上大小便。指导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和功能锻炼,鼓励病人主动参与自我护理和康复治疗,提高病人自理能力;做好饮食指导,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少量多餐,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减少喷嚏、咳嗽、用力大便、提举重物和便秘等造成腹压增高的因素,需卧床6d,以避免胶原酶溶解术后部分病人因药物吸收后肿胀可出现暂时性疼痛加重,使病人重视并积极参与治疗及护理的过程,在配合的过程中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1.2恢复期护理

术后6d病人病情进入恢复期,基本能够完全自理,Brathel指数评定>60分,此时给予支持教育系统。

①信息支持:指导并鼓励病人正确起床姿势,嘱其起床前系腰围,告知病人先将身体移向一侧,双上肢支撑上半身坐起,借势向床边挪移,脚放在地上利用下肢的力量改变坐位为站位,躺下时按相反的动作进行,防止腰扭伤。指导病人出院后1周~2周尽可能卧床休息,期间可间歇松解,吃饭睡觉时取下,腰围保护2个月~3个月,恢复后期只用于久坐和弯腰负重时,以免腰背肌肌肉松弛萎缩;3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6个月内尽量不做负重等体力劳动。如需提拿重物时,必须下蹲贴身拿起,不应直身弯腰;对长期弯腰的工作者,应改善劳动姿势。不能过度运动,正确掌握站、坐、行、劳动姿态,坚持腰背肌、腹肌的功能锻炼,避免腰椎间盘再突出。让病人能够掌握自我护理技巧和自行锻炼方法,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②情感支持:指导家属给予病人关心及支持。

2讨论

2.1应用

主要强调治疗和护理措施的落实,而忽略了病人自身能动性的发挥。自理学说强调人的自理能力,强调护士的任务在于调动和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理理论认为,护理工作的目的,就是帮助病人自理,从而增进健康、促进疾病痊愈。病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对治疗及护理均有其自身的需求。Orem自理模式即是根据病人的自理需求应运而生的,其通过评估病人的自理需求及自理能力适当地给予病人自理方面的指导,指导病人进行自理。同时,消除病人在康复训练中的一些顾虑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如害怕疼痛和担心术后效果而拒绝活动和功能锻炼等,在充分调动病人自理能力的同时,也调动了病人的治疗积极性。只有当自我护理有困难时,才给予其必要的援助,但需避免因强调病人进行自我护理而放弃护士的责任和努力。使得病人能较快地掌握护士提供的健康宣教知识,卧床时正确翻身、功能锻炼技巧,提高了该手术的治疗疗效。

2.2

篇2

1.1 临床资料

我院 2011年 1 月 ~2013年 12月, 因临床诊断冠心病( 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 行介入治疗住院病人共计 412 人, 其中男性 221人, 女性 191 人, 平均年龄(71.7±6.7)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桡动脉组 93 例,股动脉组 219 例,两组患者经患者和家属同意签字后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心理护理、每个患者术前常规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肾功能、尿常规, 桡动脉组术前检查桡动脉博动良好,穿刺点一般选在右侧腕横纹上 1―2cm 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桡动脉穿刺术后立即拔除桡动脉鞘,拔鞘管后局部弹力绷带轻度加压包扎,术后 1 小时根据末梢血运情况松解一次,术后 4~6 小时完全松开,患者卧床 2~4 小时可以下床活动。股动脉组按常规方法穿刺护理。护士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观察均严密谨慎细致。

2 结果

桡动脉组术后护理时间及相关护理投入明显少于股动脉组;术后平均卧床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股动脉组, 股动脉途径卧床时间平均 27 小时, 桡动脉卧床时间平均 3 小时; 桡动脉手术时间与股动脉手术时间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桡动脉组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 P0.05)。

3 讨论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的优越性逐渐被认同。本组所有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回病房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桡动脉部位情况及末梢血运情况。有 1 例出现前臂 2cm×2cm 皮下淤血, 无处置后随访 6 天自行消失, 未发现桡动脉闭塞, 无假性动脉瘤, 桡动脉栓塞, 手静脉栓塞, 手神经损伤等出现, 于股动脉路径相比, 桡动脉路径具有穿刺损伤小, 术后并发症少, 术后止血方便, 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 恢复快, 痛苦小, 不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的连续使用, 住院日减少等优点[2]。

桡动脉解剖部位表浅, 避免了护理人员术后压迫劳动及在压迫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迷走反射等优点,少数患者可有手指手背肿胀, 大多很快消失[1]。股动脉穿刺路径术后需卧床 24h~48h, 术后压迫不当或病人卧位不恰当, 血肿发生率高, 部分出现淤血现象, 卧床时间长病人出现肠胀气, 尿潴留等, 使病人感到极大不舒适且引起相应并发症, 如: 出血、下肢静脉血栓、腰酸背痛、假性动脉瘤、感染、动脉栓塞, 股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费时费力, 压迫过程中易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和心率降低等。因而可能有更多的患者愿意选择桡动脉途径。

参考文献:

[1]吕树峥 冠脉介入诊治技巧及器械选择[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2:236- 242

篇3

【关键词】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发病率约为妊娠总数的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B超及血HCG在临床中的应用。手术治疗不再是异位妊娠的最佳治疗方法。尤其是对有生育要求的妇女来说,保守治疗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案。现将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采用MTX治疗的4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2例,均符合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指征。年龄18~39岁,平均27.8岁。该组病例均无腹腔内出血,无下腹痛症状。B超提示妊娠包块直径≤3 cm。血清β-HCG≥2500 IU/L。 肝、肾功能正常。 该组病例均给予MTX肌注,连续5天,每天20mg。37例保守治疗成功,5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妊娠囊破裂出血而行手术治疗。

2护理措施

2 .1选择病例 ,做好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

严格根据妊娠包块大小、 血β―HCG值、 病人的生育要求等因素来决定,,护士要积极进行相关血、 尿、 B 超、 心电图检查,协助医生评估病人的情况。同时做好术前准备 ,以防病情变化需要立即手术。

2. 2 观察生命体征

每1h巡视患者,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同时做术前准备,绝对卧床休息至监测指标正常后再适度增加活动量。卧床患者注意翻身,预防褥疮发生,翻身时避免增加腹压动作。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增加腹压而诱发胚胎破裂。

2.3密切注意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

腹痛为宫外孕破裂的主要症状。孕囊未破时腹痛不明显,多为隐痛。当孕囊破裂时疼痛较剧烈,大多为突然发生下腹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伴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有晕厥、冷汗,血压下降。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可能会出现下腹间歇性坠胀疼,与用药后滋养细胞坏死、溶解、胚胎组织通过输卵管伞端排出,刺激腹膜产生疼痛有关[2],腹痛缓解或消失说明病情稳定或向好的方向发展。阴道流血与滋养叶细胞被杀死、绒毛活性降低,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而出现少量类似月经量的出血,可不需特殊处理。因此,护理人员要认真倾听病人的主诉,注意观察腹痛性质和阴道流血的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

2.4药物不良反应

异位妊娠病人在使用MTX治疗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口腔溃疡等反应,停药后可自行缓解消失。对病人出现的症状护士要多做解释工作,并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口腔溃疡。

2.5血β-HCG 变化

是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敏感指标,观察血β-HCG下降的动态趋势,能了解用药的效果。(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盆腔包块消失,血β-HCG降至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盆腔包块缩小,血β-HCG正常或接近正常。(3)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盆腔包块无变化或增大,血β-HCG下降不满意或上升,会突然破裂导致出血而改为手术治疗。个别用药后5~6天检测血β-HCG 值下降缓慢或仍有上升趋势,,与滋养细胞破坏,血β-HCG释放增加有关[3]。另外异位妊娠保守手术治疗后血β-HCG下降缓慢者应及时检测HCG的下降情况,避免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2.6饮食护理

在保守治疗中多给病人清淡、易消化、含粗纤维多、半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泻,呕吐而使腹压增高引起孕囊破裂出血。

2. 7心理护理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时间相对手术治疗时间长,大多数此类病人都存在心理上的恐惧、焦虑、自尊心改变。尤其是未婚女青年表现更为强烈,不好意思、后悔、自卑、顾虑多、不愿与人交谈。,加之医学知识缺乏,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的举止言行,多接近病人与其多交谈便于了解病人此时的心理状态,帮助其打消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向患者耐心讲解病情发展和治疗经过、绝对卧床休息与治疗成败的关系,取得患者配合,在与病人沟通时还要掌握语言的技巧,在介绍医院环境的同时帮助病人能正确认识疾病,了解注意事项,并提供与疾病相关的健康咨询。护士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安心卧床休息。

2.8出院指导

患者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半年内避孕,防止继发不孕和由于生殖器炎症或输卵管粘连而致再次引发异位妊娠的可能。对有生育要求者在下次月经干净3~7天到医院行输卵管通液术。

4体会

MTX为抗代谢类化疗药,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干扰DNA的合成,从而抑制胚胎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4]。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使妊娠组织完全溶解,无输卵管损伤,避免手术造成瘢痕及组织粘连。使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愿望得以实现。护理要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注意观察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治疗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勿按压下腹部,避免用力咳嗽,保持大便通畅,协助生活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落实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组病例42例中经精心治疗及护理,37例保守治疗成功,5例出现妊娠囊破裂而改手术治疗,患者均能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痊愈

参考文献

[1]石敏,郑立红.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观察与护理.西南国防医药,2005,15(1):70-71.

[2]成平.11例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04,12:28.

篇4

[关键词]胶原酶;溶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186-01

胶原酶溶盘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新的、有效的方法之一,我科采用本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例,疗效满意,现将术前的心理护理、训练、防过敏的准备及术后的饮食、疼痛、、并发症、功能锻炼等护理重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7年9月~2009年3月,用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0~60岁,平均39岁,病史为1~16年,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无胶原酶溶盘禁忌症,除1例肠涨气、肠麻痹,1例尿潴留外,无其余并发症发生。

2 治疗方法

选择适应症的病人,排除有禁忌者,术前检查准备完善。进入CT室,在CT引导下进行穿刺注药。根据突出物的部位选择椎间孔、侧隐窝、骶前间隙等穿刺入路,当穿刺针进入硬膜外间隙后,先注射试探剂量局部,确证未入蛛网膜下腔后,注入需要的胶原酶于硬膜外间隙突出物周围。必要时也把针穿刺进入椎间盘髓核内行盘内注射或把针刺入突出物作突出物内注射。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要点

3.1.1 心理准备:大多数病人处于青壮年,由于病程长,症状重,多方求治未愈,严重影响其工作、生活,加之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病人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反映,尤其对于新的治疗方案心理问题更为突出。他们既想积极接受短程、创伤小的手术,又唯恐手术失败。针对这些特殊的心理问题,我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文化程度等,用病人能理解的语言,耐心地向病人介绍疾病发生的原因,此种手术方法的优点、适应症和手术方法,使病人了解此法较其它方法痛苦小、不开刀、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心理上积极配合,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3.1.2 术前训练:由于术后需卧床3d,大多数患者不能适应床上大小便,而易导致尿潴留及便秘,故术前应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进行有效的咳嗽及深呼吸训练。

3.1.3 抗过敏的准备:抗过敏药物的选择,因胶原酶为生物制剂,本身没有特异性的拮抗药物,术前无法进行过敏实验,所以,术前3d须嘱患者禁食高蛋白食物,禁用未曾用过的化妆品。术前3d口服息斯敏9mg,或克敏能10mg。术前半小时遵医嘱常规静脉注射50%GS+地塞米松20mg,并准备好抗过敏休克的药物,及抢救物品,一旦出现过敏,应给予抗过敏治疗。

3.2 术后护理

3.2.1 饮食的护理:术后患者须绝对卧床休息3d,相对卧床7~14d,肠蠕动减慢,加之穿刺注射后椎间盘内压增加,可刺激窦椎神经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易出现肠麻痹或便秘[2]。术后应及时指导病员的饮食,嘱病员不吃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多吃易消化及富含粗纤维食物,增加肠蠕动,使排便通畅,减轻肠压对椎间盘的影响。

3.2.2 的护理:术后用平车硬板将病员送回病房,取俯卧位于硬板床上,6h后,取绝对卧位3d,每2小时翻身一次,注意翻身的技巧,不可让脊椎扭曲,用轴线翻身法。3d后带腰围下床,且站立时间不宜过长,2周内尽量多平卧休息。

3.2.3 疼痛的护理:疼痛反应是术后最常见的副反应,这种疼痛往往比治疗前加重,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一般在3~7d左右,发生机制为注入胶原酶后髓核及纤维环溶解,椎间盘内压增高,刺激窦神经或脊髓,神经受压所致。[3]随着溶解物的吸收,椎间盘内压力下降,疼痛反映逐渐减轻或消除。因此,术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避免患者将治疗后的反映误以为是病情加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如出现疼痛难以忍受时,根据医嘱给予口服止痛药物,必要时予杜冷丁肌肉注射。术后超激光照射每日2次。有资料显示:据反馈信息看,术后越痛的,愈后效果越好[4]。本组有6例出现疼痛,用药后症状缓解。

篇5

【关键词】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腹膜透析的一种方法。利用人体腹膜这一天然半透膜作为透析膜,将适量透析液引入腹腔并停留一段时间,使腹膜毛细血管内血液和腹膜透析液之间进行水和溶质交换的过程。(cap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它具有居家透析的特点,简便、安全、费用低、节省人力。在持续治疗及自我护理中遇到的问题,都要在腹透护士指导下得以解决。这对提高家庭腹膜透析(pd)的护理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时限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03年收治的6例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07年7月~2010年11月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2~67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衰、贫血、尿量减少、水肿、高血压。腹透过程中,7例并发腹膜炎,8例出现精神障碍。行腹膜透析前血尿素氮值为18.21~35.04mmol/l(正常值2.9~7.14mmol/l),血肌酐值为419.8~1334.4umol/l(正常值44~ 133 umol/l)。行capd治疗后,尿素氮降至6.19~29.6mmol/l,肌酐降至309.4~1172.1umol/l,大部分接近正常值范围。

        1.2 腹膜透析时间选择及依据 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1)适应证与血液透析相同,;原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儿童;反复血管造瘘失败者;有明显出血倾向不适于肝素化者。(2)禁忌证:腹膜有缺陷者,各种腹部病变导致腹膜清除率降低者;腹部手术3d内,腹腔置有外科引流管者;腹腔有局部炎性病灶,肠梗阻、腹部疝未修补和椎间盘疾病;晚期妊娠及腹部巨大肿瘤;严重肺功能不全;长期蛋白质及热量摄入不足;高分解代谢;硬化性腹膜炎;不合作者及精神病患者;横膈有裂孔;过度肥胖者。

        2  临床观察和护理

        2.1心理护理: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一般情况差,长时间重复透析,加之生活不便及费用高等因素,病人会出现焦虑和抑郁、失落感、悲观失望、依赖性增强,有的会拒绝治疗甚至轻生。有的担心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前途暗淡。种种问题困扰,使他们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失望的心理。医护人员以和蔼、亲切、自信的语言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治疗康复有极其有益的帮助。

        2.2 饮食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加之透析过程中蛋白质和其它营养成分的丢失,使各项营养指标进一步下降。据报道[3],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8%~56%,适当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透析时有水溶性维生素的丢失,应给予补充,如谷类、干果、水果、新鲜绿叶蔬菜。控制水盐,预防容量负荷过多。

        2.3 透析管护理 在透析过程中,要保持管口周围皮肤、出口敷料清洁干燥,敷料随湿随换。注意观察出口处和隧道口有无异常。特别注意导管应固定在良好位置,。 

        2.4透析环境:保持环境清洁,换液室每日拖地2次,及时清除墙壁门窗的灰尘,每天早、中、晚开窗通风1次,换液前用紫外线灯行空气消毒,用消佳净湿布擦拭操作台,换液时避开通风口、风扇、空调出口,无关人员不要进入换液室。

        2.5严格操作规程 (1)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防止腹腔感染。(2)统一操作标准使每一位护士熟知并应用于实践中。(3)患者腹透用品设专用箱, 1人1箱,每天消毒1次。(4)每次透析前严格检查透析液是否有混浊及絮状物。(5)术区换药:术后4d内每天换药1次, 5d后隔日换药1次,同时观察术区有无红肿、渗出,并及时进行处理,术后10d愈合良好后拆线。(6)术后次日手术切口用神灯照射每天1次,每次20min,达到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的目的。所用y型管路视情况2~3个月更换1次。(7)观察透出液的量、性质、颜色,如果超滤量为负数,及时报告医师,有利于及时调整用药。如透出的液体混浊变黄,应考虑与饮食有关或腹腔内有感染;透出的液体为粉红色或红色,应考虑腹腔内小血管的损伤,应立即给予止血药。(8)每天记录24h出入量,供医师参考,有利于及时调整液体的量及用药的种类。(9)血压检测:是检测透析患者体液平衡的方法。如果体液过多、同时盐摄入过多、情绪激动及未及时服用降压药物均可使血压升高。

        3  并发症观察和护理

        3.1预防腹膜炎及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的发生  腹膜炎是capd的主要并发症和治疗中断的原因。预防胜于治疗,预防感染的关键是严格培训操作人员,强调无菌技术操作,创造良好的透析环境,提高病人对预防感染的警觉性。因此,认真做好居家腹透培训对预防腹膜炎的发生至关重要。在培训中,护士可运用讲授、提问的教学技巧,因人施教。应写出操作步骤的书面方法,逐步进行手把手的操作指导,使病人及家属掌握pd环境的要求和操作者应该掌握的方法及无菌操作技术等,反复实践,直到熟练掌握为止。也可鼓励病人及家人多提问,多练习,耐心指导家人如何照顾病人,以及病人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让病人注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际操作相联系,以解决在家透析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充分认识腹膜炎及隧道口感染的危害性。指导病人早期识别腹膜炎的知识,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透析液混浊、引流不畅、发热等,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掌握腹膜炎及隧道口感染的防御及初步处理方法。

        3.2精神症状护理 老年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发生精神障碍并不少见,本组中8例出现精神障碍症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尿毒症引起的神经病变,老年人大脑老化、低钠血症、透析失衡综合征、营养丢失综合症、心理障碍等[4]。表现为:情绪抑郁,自卑感,兴奋躁动、烦燥不安,无自知力,记忆力减退。临床中应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血象,维持水电解及酸碱平衡,注意观察血钾、血钠过高或过低的表现,准确记24小时出入量。对不合作、躁动患者宜安置在光线暗淡的病室,使用约束带保护,遵医嘱使用小量镇静药,向病人解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诱发因素。

        4  讨论

        正规的操作、严格的无菌程序、密切监测液体出入量及血压、观察所透出的液体的性状、颜色、量,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总之,做好腹膜透析不但要有严格的技术要求,还要采取各种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不间断的教育,充分了解患者的透析情况、饮食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以便使患者建立良好的依从性,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 考 文 献

[1]郭志勇,袁伟杰.居家腹膜透析指南.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65-66.

[2]和海霞.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2009,2(12):78-79.  

[3]李 霞,李家耀.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老年患者的护理.2005,17(3):48-49.

[4]王兰,汪涛.腹膜透析中心管理模式的建立与体会.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7):546-547.

[5]张菊香,王庆玲,史学颖.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2009,26(6):684-685no·6.

篇6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溶栓;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85-02

肺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它以其发病率高、误诊率高和死亡率高成为国内外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肺栓塞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也逐渐提高,尤其本科开展整体护理以来,运用护理程序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全面的入院评估、系统周密的整体护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的危害。

1 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

肺栓塞主要为各种栓子进入肺循环,阻塞不同水平的肺动脉所致。其栓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血栓、癌栓、羊水栓、空气栓 其他如:肺动脉内源位血栓形成。

1.2 赘生物 来自右心,尤其是瓣膜上。

1.3 骨髓炎脓性菌团 来自脓性病灶。

1.4 虫卵栓 其中以血栓引起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取决于栓子的大小、多少,所致的肺栓塞范围和发作的急、缓程度,以及栓塞前的心肺状况。呼吸困难是肺栓塞后最常见的症状。另外还有咳嗽、咯血、胸闷、胸痛、冷汗、晕厥、恶心、呕吐和焦虑等,体征以呼吸急促为最常见,其他常见的为心动过速、紫绀和肺部湿罗音。其次为发热、胸腔积液体征、低血压或休克、心律失常等。

本组14例中男9例,女5例,年龄34-79岁,平均57.3岁。1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严重呼吸困难伴濒死感的7例,胸痛4例,咯血丝痰3例。基础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炎、静脉曲张7例,冠心病4例,高血压动脉硬化1例,长期卧床2例。全部患者均经螺旋CT、心电图、UCG、血气分析、D-二聚体检查确诊。

2 肺栓塞的治疗

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三大方面。一般治疗主要是卧床休息、吸氧、止痛;吗啡5-10mg皮下注射(昏迷、休克、呼吸衰竭者禁用);解痉:阿托品0.5-1mg静注以减低迷走神经张力,防止肺动脉和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必要时可每1-4h注射1次。抗凝治疗主要是应用足量肝素治疗,一旦确诊,立即使用,以防血小板――凝血酶的相互作用。一般持续应用7-10月,因为此期间血栓一般可溶解或机化。溶栓治疗的主要药物为尿激酶、链激酶,其适应症为急性巨大肺栓塞、休克、心肺功能不全者。链激酶具有抗原位和致热原性,所以用药前应作皮试,皮试阴性方可使用。

3 肺栓塞的护理

3.1 监护要点

3.1.1 一般护理 对高度疑诊或确诊的PE患者应安静,病室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减少陪护探视人员,绝对卧床2-3周,并注意不要过度屈曲下肢,不要挤压、按摩下肢,避免用力,以防止下肢血管的压力突然升高,使血栓再次脱落形成新的危及生命的栓塞。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低盐、低脂的食物,必要时用缓泻剂。由于病人绝对卧床,要防止出现压疮,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按时翻身,必要时用气垫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持续心电监护,血样饱和度检测,每1小时记录一次,并注意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心电图及血气的变化,一旦出现病情变化随时通知医师处理。同时注意输液速度不要过快,控制输液量,特别是老人及心功能不全的病人,防止出现心力衰竭。需要置留置针,以免反复穿刺血管,出现皮下出血,拔针后按压针眼时间要长,避免揉搓。

3.1.2 对低氧血症患者,可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持续吸氧,若无二氧化碳储留,氧流量可3-5L/min,观察病人缺氧有无改善,呼吸困难是否减轻,吸氧后多数病人的血氧分压可以达到80mmHg以上,当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时,可使用面罩持续加压无创通气或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同时做好呼吸道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及时排除痰液,预防肺部感染。应避免气管切开,以免在抗凝或溶栓过程中发生不易控制的局部大出血。

3.1.3 胸痛严重者可以适当使用镇痛药物,但如果存在循环障碍,应避免应用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阿片类制剂,如吗啡等;对于有焦虑和惊恐症状者应予以安慰并适当运用镇静剂;为预防肺内感染和静脉炎,除应注意无菌操作外,可适当应用抗生素,存在发热、咳嗽症状时可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

3.2 特殊治疗 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能预防再次形成新的血栓,并通过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使已经存在的血栓缩小甚至溶解,但不能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溶栓治疗主要适用于大面积的PE病例,治疗的时间窗为14天以内。溶栓开始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常用的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发林,常用的溶栓药物主要有链激酶、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根据医嘱准确、及时的应用各种抗凝药和溶栓药,并注意观察并发症,出血是主要的并发症,可以发生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治疗之后,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神志改变、生命体征变化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等,注意检查全身各部位是否有出血征象,同时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观察大便的颜色、性质,呕吐物的颜色、量,有无鼻出血,尤其需要注意曾经进行深部血管穿刺的部位是否有血肿形成。定期检测出凝血时间。

3.3 心理护理 因该病发病急,病情重,多数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充分应用交流技巧,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最快的速度加以处理。善于观察病人的表情和情绪反应,发现异常尽量不要流露出紧张情绪,以免给病人增加恐惧心理。通过对病人触摸等肢体语言沟通技巧,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减轻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收集与疾病相关的资料,做好护理评估,找出存在的护理问题,讲明该病的有关知识、病程及转归,选择溶栓成功的典型病例开导患者,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良好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情绪稳定,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4 讨 论

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其起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病死率高。严重者可并发广泛肺细小动脉痉挛使肺循环受阻,肺动脉压急剧增高,引起急性右心衰竭。溶栓疗法可使肺动脉内血栓溶解,改善肺组织血流灌注和肺毛细血管血流量,迅速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右心功能,减少或消除对左室舒张的影响,改善左心功能,使心源性休克逆转,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5]。控制主要危险因素可预防肺栓塞的发生,临床护理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指导,同时重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1-85.

[2] 王秀华.肺血栓栓塞症的护理研究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309-1311.

[3] Lora-Tamayo J,Gasch O,Riera-Mestre A,et a1.Thromoblysis inelderly patients with 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J].J Am GeifatrSoc,2008,56(10):1946-1966.

篇7

关键词:老年病人骨科并发症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长寿人随之增多。我国也逐步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老年人因骨关节病、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生理功能衰退、反应迟钝等,易受到外伤,发生各种类型骨折[1]。由于年老体弱,多数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长时间卧床。有赖于他人帮助,所以如何做好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尽快恢复其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是我们做好护理工作的首要问题。本文在选择我院187例老年骨科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手术质量及护理质量,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达到尽早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住院手术患者187例,男109例,女78例;年龄60~75岁。根据病种分类:上肢骨折88例,下肢骨折45例,腰椎骨折、椎间盘脱出31例,肋骨、胸骨、锁骨骨折23例;本组病人中长期卧床占85%,有47%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支炎、肺气肿、糖尿病等。

2护理干预

2.1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人各自的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不同,社会经历、性情、文化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心理变化也不相同。所以要掌握老年骨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首先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积极与患者沟通,搞好护患关系,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我们根据病人的经历、生活习惯、文化素质、业余爱好、经济状况及家庭情况等,采取不同方式与病人进行亲切交谈,取得他们的信任,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所认识,充分了解手术后疼痛、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其次,我们开设老年病房,加强与老年病患者的病情、心理沟通,使患者处于良好、乐观、放松的心理状态,使他们熟悉到疾病并不可怕。再次正确引导老年患者之间的心理沟通,使他们之间产生正确、开朗的心理共鸣。给老年病房提供简单的休闲娱乐工具,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心态,轻松配合治疗。

2.2一般护理

老年患者一般在手术后24h内伤口疼痛最剧烈,凡是增加切口张力的任何动作,如翻身、咳嗽都会使疼痛加剧。这时,我们应协助老年病人采取正确而舒适的,护理过程中应更加耐心、细致。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必要时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病人体质及身体状况,使用适当的镇痛剂,并密切观察用药后情况;观察患肢皮肤血循环、温度、感觉、肢体肿胀、运动情况,对石膏固定或绷带过紧包扎,要立即检查松解,必要时将患肢抬高15~30度。放置负压引流管的病人,要观察引流量、颜色、伤口流血情况,术后第一天伤口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2.3营养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脏腑功能低下,骨质疏松,局部血运差,以致修复功能弱,骨折愈合较慢。加强饮食护理才能加速骨折愈合和骨骼肌肉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后,饮食宜适量,定时进餐,清洁,软硬、冷热相宜。不宜偏嗜,提倡平衡膳食。不食或少食肥腻、煎炒、坚硬、生冷、粘稠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食物宜新鲜。老年患者多有心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饮食指导应嘱患者低盐、低脂,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老年人又因牙齿脱落,咀嚼困难,食物应细软,常用红枣、茨实、莲子、扁豆、淮三、白术煮粥食用,可以补脾健胃。骨折早期应供给低脂、高维生素、含水份多、清淡味鲜、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后期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锌、高热量、适量脂肪的饮食。即遵循以下八条原则: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④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⑤适量和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⑥吃清淡少盐的膳食;⑦饮酒应限量,戒烟或限制吸烟;⑧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2.4并发症的预防

2.4.1警惕心脑血管的并发症:进入老年期,老年人循环系统已经在逐渐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心血管不能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3]。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所以入院就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2防止肺部感染:由于老年人呼吸功能减弱,有的合并肺部疾病,呼吸肌及有关韧带萎缩变硬,支气管、肺的弹性减弱,肺泡胀大,肺活量变小,咳嗽反射迟缓,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易发生继发感染,甚至造成严重的呼吸衰竭。一部分病人有烟酒嗜好,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史,所以长期卧床及术后病人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病人入院后,要求不吸烟,鼓励病人咳嗽、作深呼吸。上肢能活动的鼓励作扩胸运动,并指导其有效咳嗽,定时协助病人翻身。术后鼓励病人吹气球、咳嗽、咳痰,术后12h,在协助卧床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积痰尽量的痰咳出,若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2.4.3预防泌尿系感染:老年因前列腺肥大、卧床等易发生尿潴留,发现有尿潴留症状后应先安定病人情绪,采取手挤压下腹或下腹部热敷按摩、止痛剂解除切口疼痛等措施。对时间过长或以上措施无效者,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导尿,导尿时尿液超过500ml者应常规放置导尿管l~2d,留置时间不可过长,否则易致尿路感染,还应嘱病人多饮水,维持充分的尿量,保持会清洁,也可以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2.4.4褥疮的预防:依老人皮肤的特点,防治卧床老人的褥疮,是老人皮肤护理的重点。褥疮是骨突起部位的软组织与床之间的持续受压,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而发生溃疡或坏死。营养不良,皮肤潮湿,尿和粪便污染,摩擦损伤等,也是卧床老人发生褥疮的原因。因此给予气垫、水垫等,骶尾部骨突处加垫气圈,不能自行翻身的每隔2h协助翻身,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2.4.5防止静脉血栓:老年患者自身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较高,血液流动缓慢,极易形成静脉血栓。而骨折卧床后,血液流动更加缓慢,加之下肢创伤后,造成血管壁损伤,最易形成静脉血栓。指导患者对肢体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提高肌肉的肌力,防止静脉血液淤滞,协助患者定时更换,每1-2h更换1次为宜,患肢抬高,经常按摩患者下肢可增加血流,严密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活动情况,重视患者的疼痛主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4]。

2.4.6康复锻炼护理指导:长期卧床的患者,如不进行适当的活动,常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肢体末端肿胀等并发症。老人由于骨折引起疼痛往往对功能锻炼产生抵触心理,为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同时耐心地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等向病人介绍清楚,在功能锻炼时应按持之以恒的原则,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同时注意安全,开始离床活动时,一定要专人扶助,预防跌倒,保证功能锻炼顺利进行。开始可先帮助老人进行远端关节活动,并逐渐地增加次数和幅度,待达一定程度后,再开始进行近端关节和肌肉活动,循序渐进,以促进老人早日康复。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原则:①早期:伤后1-2周,尽早开始作伤肢肌肉的等长舒缩活动,避免骨折端上下关节活动,其他部位关节照常活动。②中期:伤后2周后,骨折端上下关节开始活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强度由弱到强。③后期:骨折临床愈合后,除去固定,在床上运动1-2周后,用拐杖下床活动,循序渐进,防止跌伤,直到完全康复。

3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187例老年人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除6例由于原发病加重,自动放弃抢救外,181例均治愈、好转出院。

4讨论

通过对本组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的总结,使我们认识到老年骨科患者的康复是一个较长时期过程。掌握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是促使骨折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是我们的护理目标。通过对老年骨科患者护理干预,重点加强基础护理、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护理。提高了骨科护理的实战经验,充分体现现代护理模式与护理手段在临床护理中的广泛性应用。全面体现现代护理模式在老年骨科患者住院的整个过程中的需要性、重要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陈淑珍,郑敏,陈志灵.骨折老年病人特点[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2(6),58.

[2]王宁华.常见骨科疾病康复问题的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12(3),35.

篇8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临床护理路径;传统护理;效果对比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151-02

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s,CP)的思想,源于工业界通过对生产线上主要关键阶段的管理,达到产品促进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早期,Shoemaker提出“将医疗照护标准化是有益处的,可促进服务的完整性并可评估病人的病程和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工具”[1]在医疗界的应用中,临床路径包融了质量保证、循证医学以及质量改进思想的质量管理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绝大多数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后并血栓形成或持续性痉挛使管腔发生急性阻塞。病情险恶,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病人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如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增高,致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梗塞面积扩大,心绞痛频发,诱发心律失常,从而使病情恶化甚至猝死。所以探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提高心肌梗塞患者的治愈率,提升治疗效果与质量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住院急性心肌梗塞病人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2.20±7.89)岁,对照组50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3.28±7.35)岁,两组间患者年龄、男女比例、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护理。试验组的病人从入院开始就进入临床护理路径:

1.2.1入院辅导:病人刚入院时病情较重,而且对环境陌生,此时要为患者提供帮助,帮助病人熟悉住院环境及人员,进行入院自理需要远远高于自理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应该为患者提供“完全补偿系统”――从生活护理到治疗护理,实施特别护理,医疗和护理行为完全代替自理行为。接诊护士应该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入院辅导,让病人及家属熟悉环境,尽可能的缩小护患距离,利用沟通技巧收集病人资料,评估并填写首次护理记录单,并将路径图放于护理病历内。责任护士严格按照路径表步骤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路径护理,对已交代的内容及时评价,护患双方签名。根据需要可反复进行评估,直到达到最终目的。

1.2.2药物治疗的护理:①根据医嘱,要按时、按量,准确及时的使用止痛,溶栓、消除心律失常等药物;②输液时速度一般控制在20~40滴/分。特殊药物要遵医嘱进行;③吸氧、止痛:持续给氧,流量以6L/min为宜,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可将氧流量减少到3~4L/min,维持2~3d。心肌梗塞时动脉血氧张力下降,吸氧可以改善心肌缺氧,缩小梗塞区。疼痛重时应依医嘱给予止痛剂或镇静剂,以预防因疼痛而导致休克及心律失常;④溶栓前询问病人是否有脑血管病病史,活动性出血,消化性溃疡,近期大手术或外伤史等溶栓禁忌症;溶栓前先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和血型,配血备用;观察病人用药后有无寒战、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是否发生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等副作用,询问病人胸痛有无缓解;⑤准备好抢救器材和药品,以备随时使用。

1.2.3病情监测:严密监测病情,根据个体差异及时调整专用护理对策。①监测心率和节律:借助监护仪作连续心电监测,发现心律失常及时报告医师;②监测循环状态:测量血压、尿量、观察皮肤、脉搏,了解肾灌注和微循环状态,评估是否存在低心排出量、休克、严重缺氧;③观察患者的意识、神志,对外界的反应以及肢体活动的情况,了解有脑缺氧,脑栓塞等;④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⑤监测电解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1.2.4生活护理:患者的饮食原则应为高热量、低盐、富含纤维素而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急性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与此同时应注意大小便,对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存留导尿管并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对于便秘患者应予以低压灌肠,以避免病人因用力排便而致病情恶化甚至猝死。

1.2.5卧床与适时活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初期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但卧床时间过久也可带来坠积性肺炎、废用性肌萎缩、食欲减退、胃肠蠕动减弱、褥疮及心理顾虑和精神压抑。因此,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卧床休息后,必须适时进行康复活动,以便尽快恢复到最佳生理、心理和职业状态,减少和预防梗死后猝死和再梗塞的危险性。对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早日康复和预防护理并发症都有积极的意义。

1.2.6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心肌梗塞患者被治愈,同时其严重性也逐渐被大众所认识,因此,有些患者被确诊后,往往会出现恐惧、忧郁、失望、沮丧等心理反应。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多与病人交流,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正确理智地对待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开朗豁达的性格,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洁习惯,能起床者酌情参加轻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并循序渐进加大活动量,但不宜做剧烈运动。要戒烟酒。病人因经济或其他原因想回家疗养,护士要遵医嘱告诉病人定期到医院复查,交待注意事项,若病人出现疼痛频繁发作或程度加重,经休息或服药仍无效,应及时送院治疗,切勿贻误病情。

1.2.7出院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嘱病人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持情绪稳定,指导病人正确使用有关药物,正确掌握饮食,自我监测诱发因素及好发时间,以防复发。注意劳逸结合,定期复查。

每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路径有科主任、护士长参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共同完成。责任护士为主要的实施者,观察治疗情况评估,了解病人的健康知识的需求,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按路径进行实施。

1.3效果评价指标:评价效果指标包括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的满意度,其中患者满意度的测评采用我院护理部制订的患者满意度测评表。

1.4统计学分析:借助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给出例数和有关的率,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的满意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篇9

【关键词】老人髋部骨折护理

【中国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47-01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身体状况差,伤前生活仅能部分自理,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目前,手术是治疗髋部骨折的主要临床手段,可使肢体功能快速恢复,并减少并发症发生[1]。由于老年人自身问题,年龄大,合并症多,术后恢复慢,髋部骨折后病情复杂,护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风险。本文对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25例经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针对护理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25例经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男12例,女13例,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73.4±11.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

1.2 治疗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5例,骨牵引术治疗7例。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护理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3 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易出现的问题包括心理因素、护理人员的素质、健康宣教的困难及并发症的出现等内容,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加强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合理用药的监督、健康宣教力度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2 护理问题

2.1 心理因素

老年人随着感知觉、记忆减退等现状出现从而易表现出紧张害怕、无用失落及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尤其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在生理上突然不能自理,短时间内很难接受,易出现悲伤、烦躁、忧虑、恐惧等情绪,既担心自己的病情,又怕连累子女,更有甚者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

2.2 护理人员的素质

近年来,随着高新尖端技术应用于临床骨科手术,护理人员对新技术的专业知识相对匮乏,年轻护士经验不足,缺乏与患者沟通能力和技巧,对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护理过程中潜在危险性增加。

2.3 健康宣教的困难

老年人记忆力、理解力下降,部分患者伴有耳聋眼花,不利于接受手术配合、功能锻炼等健康教育内容。

2.4 并发症的出现

髋部骨折术后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但术口以外其他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崔俊华[2]对老年髓部骨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手术切口感染率最低,主要感染部位为肠道,其次为呼吸道、尿道、皮肤。术后预防感染的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易打破肠道菌群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肠道感染,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等。术后早期卧床,且老年人气道老化、狭窄,呼吸运动减弱,肺活量减少,不利于排痰,痰液积聚肺内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大小便护理不当,如放置尿管时间过长,造成逆行感染,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长期卧床,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褥疮。此外,由于长期卧床,患肢血流缓慢,加之老年人血液粘度高,极易造成深静脉栓塞。术后脱位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常见的并发症,髋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束松弛,术后下肢放置在不稳定位均可造成人工股骨头脱位。

3 护理对策

3.1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谈心,安慰、鼓励病人,培养患者乐观的情绪,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决心,配合各项治疗工作。针对老年患者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及自身病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克服患者消极态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及护理。

3.2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护理人员要随时看医嘱,了解医嘱意图,核对是否有书写错误,对有疑问的医嘱要核实查对清楚后再执行,避免出现差错。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技能,鼓励其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活动,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预防护理潜在危险。

3.3 加强合理用药监督

合理用药是国家药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及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关键[3]。要开展护理全员安全合理用药基本知识培训切实,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技能和水平,促进安全合理用药,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4 加强健康宣教力度

健康宣教是医院维护病人健康的重要手段,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向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性的,语言、内容浅显易懂,尽量口语化,时间不过长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手术护理配合度,确保患者的疾病早日康复。

3.5 加强并发症防治

消化系统感染:对于腹痛、腹胀、腹泻患者,观察并记录排便情况,及时留取粪便标本行常规检查并做粪便培养,检出致病菌后对症处理。呼吸系统感染:肺炎是最易发生的并发症[4],教会患者深呼吸等肺部功能锻炼技巧,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自理能力缺陷的患者排痰,必要时吸痰,劝吸烟者戒烟,最终达到有效排痰的目的。泌尿系统感染:密切注意留置尿管患者尿液颜色、性质等,并预防反流,及时清洗会阴,保持局部清洁,嘱患者多饮水,保证充足尿量,以利于膀胱冲洗,必要时给予氯化钠,应尽早拔除尿管,避免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在易发生褥疮部位垫气圈、海绵垫加以防护[5],嘱或协助患者勤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深静脉栓塞:鼓励和指导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6-7]。术后股骨头脱位:术中注意假体的放置,抗外旋石膏或患足穿防旋鞋,患者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不盘腿、侧卧及负重,注意正确的卧姿,防止脱位。

4.小结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由于老年人年龄大,器官功能衰退,并伴有多种慢性病,病情复杂,且术后并发症多,若处理不当,手术护理风险大大增加,针对手术护理中易出现的问题,应重视心理干预,加强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做好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护理风险,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葛向煜,王君俏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50-553.

[2]崔俊华.老年髓部骨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2006,12(16):1488-1489.

篇10

【关键词】  晨间护理查房;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在实施现代护理模式中如何确保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要把好质量关,除各项工作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使操作规范化,工作程序化外,必须加强护理工作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1]。晨间护理查房是在病房的护理工作中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工作程序,护理查房能体现出护理管理质量的一个方面。长期坚持规范的晨间护理查房,对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反馈,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病房的护理质量管理能够不断提高,从而使病人受益,对护士本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如何做好晨间护理查房从而达到目的呢?现就本科室长期以来的做法介绍如下:

1  晨间护理查房

1.1  查房的目的  

①了解病人的病情、各项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有无存在心理及皮肤护理问题,及时制定护理措施,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其需要。②检查夜班护士的工作质量及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以提示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此类问题,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自身的素质。③检查晨间护理质量,基础护理的落实,病床单元的整洁,能给人增加舒适的感觉,从而显现护理效果,提高病人的满意度。④本科室低年资护士及各个不同层次的实习护生多,晨间护理查房可让他们在查房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巩固学过的基础理论,同时主查房护士灵活进行护理业务查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共同提高业务知识水平。⑤发现需要医护患沟通的问题,及时向医生反映,做好沟通。

1.2  查房的方式

 

①查房时间:在每日晨医护共同交班后,30 min~40 min在病人床边进行;②参加人员: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夜班护士、初级责任护士、辅助护士、进修护士及实习护生。

1.3  查房方法 

①首先由夜班护士报告前1 d本组病人的动态,重点为新入院、手术后、重病人、有心理问题及皮肤护理问题的病人。②在高级责任护士的带领下共同到病房查房并进行床边交接班,高级责任护士查看病人,全面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及各项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就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也可对下级护士或护生提问,了解她们的业务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重病人的护理,高级责任护士要指导大家掌握护理的要点,提醒在平时工作中可能疏忽的问题,以引起大家的重视。③护士长根据各组病人病情或有护理问题存在的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房,并每天到病房检查各组的护理质量,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评价。

1.4  查房的内容 

①检查晨间护理质量:检查病室的整齐清洁卫生情况,物品的摆放是否合理,病床单元是否整洁,空调房间开窗通风后有无及时关窗,走廊地灯有无关。②检查夜班护理工作质量  输液巡视情况,重病人、术后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病人有无落实床上翻身、叩背,各项基础护理质量。③查看重病人术后卧床病人、生命体征、意识;各引流管道通畅、固定、引流液情况;皮肤完整性;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了解病人的需要,发现病人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调整护理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指出。④查房过程中对典型、疑难及护理问题较多的病例随机进行护理业务查房,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指导。⑤检查新入院病人的入院评估是否全面,护理诊断是否正确,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的效果,对主管医护人员姓名知晓情况。⑥对做特殊检查、治疗的病人有无做好病情观察及注意事项的指导。

2  实施效果

    通过规范的晨间护理查房使病房护理质量得到保障,也使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  体会

3.1  保证晨间护理质量 

由于本科室手术、重病人、卧床病人多,晨间护理工作量较大,多由辅助护士及低年资护士完成,会存在由于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够强,致病人不适当、管道固定不妥善,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线未包扎好,或家属不配合病室放置较多自带物品影响了晨间护理质量。通过每天的晨间护理查房,进行质量控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可不断加强护士做好晨间护理的观念,保证晨间护理的质量。

3.2  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  

对重病人、典型病例、护理问题较多的病例,护士长或高级责任护士随机进行护理业务查房。通过反复的查房、提问,可强化护士们的专业知识,督促各层次护士业余时间查阅书籍文献,学习新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可加深实习护生对专科疾病知识的印象。

3.3  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在护士长或高级责任护士的带领下护理小组一起到床边查看病人,与病人交流,了解病情,可让病人感觉到被重视,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3.4  提高了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护理工作中引起病人投诉或不满,很多时候是由于护士语言不当、与病人沟通欠佳引起。责任护士在查房时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关心病人,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都在潜移默化的对低年资护士产生良好的影响,使她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怎样与病人进行有效地沟通。

3.5  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晨间护理查房是围绕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同时也促进了医患沟通。

【参考文献】

   [1]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