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新体系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理新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以大数据为支撑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长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以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析论 财政部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多方努力 浅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简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信用联合奖惩大格局 关于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常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山东稳步推进人社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探讨 浅议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县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步探究 如何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以村民自治促进社会治理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新华网.孟建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EB/OL].http:///politics/2015-11/17/c_128437784.htm.
[3]工商总局信息中心.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概况.[c].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成立25周年大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2008,北京.
[4)]张平 刘梅.略论行业协会是构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力量.[J].云梦学刊,2005,(3):70―72.
篇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重大意义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转型上,也体现在深层次的价值观的转变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可以说是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产物。
针对当前思想战线上的严峻形势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艰巨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以核心价值整合多元价值,在多样中寻求共识,对于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1.它是实现国家富强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国各方面都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一种共同的精神来团结群众、凝聚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代表着社会前进方向,反映着时代特征。它鲜明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2.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我们党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正本清源、创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加强具有巨大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而引发社会动荡,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文化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益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在文化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只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使全国各族人民超越地理地域、民族习俗、语言方式、血缘关系等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文化障碍和思想隔阂,增强民族向心力,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而形成和谐的社会文化形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单个价值目标,而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体系,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多层次体系”。包括“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两个精神”、“八荣八耻”四个方面,反映了社会意识的本质,符合社会实际,既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又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时代感,是当前乃至很长一个时期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以作为指导思想,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是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大思想武器的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共同理想是一个国家好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好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八荣八耻”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诠释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对思想文化建设有关概念的继承和创新,它蕴含的思想内容很深刻、很丰富。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位的一种新认识。首先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层面。就其构成来说,涵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就其内容来说,它已不限于总的根本的认识,而是形成了一个基本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科学体系。
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转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全社会确立起来,“为全社会成员所感知、认同和接受,真正成为当前社会精神生活的主导思想,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伦理底线’。这既关乎理论创新,更关乎社会实践。为此要在全社会全民族广泛动员积极践行,促进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转化”。经济社会的变革是显而易见,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则是更为深层次的,因此促使其向实践转化,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倡导、宣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开展教育工作,才能见到成效。在具体的宣传教育上可以利用多种各样的途径:譬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发展和谐文化,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利的主流舆论;名人的示范效应;是学校的正面灌输;影视作品的影响;网络信息;社会氛围等各种途径。
篇3
从辩证角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在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的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各类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纠纷,成为政法机关日益迫切的一项任务。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的客观存在,都提醒我们,政法机关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长期而艰巨。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增强,对政法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我国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同时,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政法队伍难免受到影响。政法干警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手中的执法权力都可能被错用和扭曲,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坚持不懈地狠抓队伍建设,政法队伍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政法干警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与一些干警执法理念出现偏差有直接关系。应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需要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
多年来,同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的接触,一方面使我们有效地借鉴吸收了其有益的部分,促进了我国立法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西方各种法治思想给我们的法治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执法实践中,有的简单套用西方的一些“法律术语”,造成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有的片面崇尚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不从我国国情出发,主张全盘照搬照用,甚至对一些建立在资本主义本质基础上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思想,如“三权分立”、“政治中立”等,也丧失了起码的政治鉴别力。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打着依法治国的幌子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打着司法改革的旗号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利用个案炒作诋毁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形象,企图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制造混乱和影响,以实现其政治图谋。
篇4
关键词:治安管理;管理创新;利益分析;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6011104
改革开放始终是中国高扬的光辉旗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国锐意创新的脚步匆匆,足音阵阵。与此同时,社会内在的矛盾正以各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涌现出来,制度性弊端日益显现,以前可以忽略不计或暂时搁置的问题,现在已经迫在眉睫。“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惩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是‘十二五’时期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1]形势逼人,人心思改。面对“世所罕见”的复杂局面,改进和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一种严重的危机。我们必须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寻求社会治安管理中顺势有为、逆势前行的独特力量。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深入分析和研究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制度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指导意义。一、社会治安管理创新问题利益分析视角的切入社会治安管理创新与利益有着必然的联系。“利益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问题,作为人类一切行为的直接目的和最终取向,利益赋予了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所有社会活动全过程的指向性和生命力。”[2]对利益的需求是人类各行为主体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进步的基本动因。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重新调整与权力分配的过程,这种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内外部治安管理主体、管理责权、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的重新定位调整,同时还涉及社会治安管理外部机制的变化与协调。社会治安管理创新问题的难点和重点,往往就是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薄弱和复杂之处。因此,从本质上说,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在社会治安管理领域建构起一种新的利益结构,在这种利益结构下,一部分主体的利益需求得以保护,同时另一部分主体的利益需求遭致抑制、削弱甚至打击,最终在不断的博弈与耦合过程中,在原有利益格局的交错演进基础之上形成新的利益均衡结构,通过创新的机制与模式来调整社会治安各利益攸关方的关系。
一方面,利益决定着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产生、发展与变化。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与利益的互动关系中,利益永远是主导的,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方,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产生、发展与变化无不与利益息息相关。由于利益主体各方强烈的自利性和资源的稀缺性,被称为“利益”的东西就自然成为了你争我斗的对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并非所有的利益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而利益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和扩张欲望又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利益冲突。对利益的这种相互争夺是社会治安管理需要持续进行创新发展的实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聚合与分离此起彼伏,利益格局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但不管利益格局作何种变化,一定时期内占统治地位的利益主体总是希望能够巩固其既得利益并为获得更多的利益寻找正当的理由支撑。在这种趋势之下,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应运而生,并伴随着利益格局的变化,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另一方面,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对利益的形成、实现和发展具有能动作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过程通过其自身的运行逻辑与演变顺序引导、指引着利益的发展方向,被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模式所认可和保护的利益始终是发展的主流方向,不被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模式认可与确认的利益终究会受到排斥而无法持续。调整与分配利益是社会治安管理创新过程的主要作用之一,社会治安管理创新通过对相互冲突的利益作出价值判断,符合社会主流发展方向的利益,将予以确认;相反,不符合社会主流发展方向的利益则受到排斥,将拒绝予以确认。此外,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对利益的能动作用还体现在,这一创新的动态演变能够通过更新与修正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利益需求作出及时的回应,确认并保护新的利益主体的利益。
从我国的社会治安管理的实践看,一方面,传统社会治安管理模式下所形成的利益矛盾保持延续,另一方面,社会治安管理领域各利益主体的意识随着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而不断觉醒,从而形成了社会利益群体的多元化,造成了新的利益诉求与冲突。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正是在不断回应与解决这些利益冲突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并发挥其应有的能动作用[3]。二、利益分析视角下社会治安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实践难题社会治安安全是政权安全的直接体现,社会秩序是政权安全的基本要求。因此,社会治安管理创新作为整个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必须以确保公共安全和社会有序为直接目标,努力营造治安安全与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但是,在国际国内环境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基本态势与特点没有改变的形势下,加强和创新治安管理,任务异常艰巨。人们的普遍感受是中国的社会问题明显增多,有关部门往往将社会各利益主体的矛盾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不恰当地上升为危及基本制度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各级政府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维稳,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陷入“越维稳越不稳”的恶性循环之中。许多研究或明或暗地预示,如果这些社会矛盾得不到缓解,某种形式的社会动荡就可能会发生,有人甚至认为,现在已经到了1989年社会动荡的边缘[4]。这一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不同步导致的一种客观存在,给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带来了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
一则,社会治安管理领域部门内部藩镇割据明显。社会治安管理各部门都是综合业务和重要执法部门,承担着管理、防范、打击、服务等多种职能。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体制的变动,社会治安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治安管理对象日益增多,管理范围日益扩展,管理内涵日益丰富,管理难度日益加大,其职责任务越来越繁杂。同时,由于工作认识和执法理念上的差别,承担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部门体系内部导向偏颇,利益驱动明显,强化社会治安管理的共识并未真正形成。实践中,由于各部门的工作侧重点和依据法律的差异,职能交叉、错位和断层明显而频繁,系统内部上下级以及平级部门之间基于利益的本能追求,往往过多强调“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不够,致使治安管理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扯皮之事、推诿之事屡见不鲜,藩镇割据现象比较突出。这是一个对社会治安管理极具破坏力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警觉。
二则,社会治安管理领域部门外部关系交错盘杂。从政治学来看,利益本身是一种力量,又是一种诱惑,它会使其他权力驯服于它。利益是促使权力边界模糊与权限交错盘结的深层根源,无论是对既得权力的驾驭与维护还是对其他领域的权力渗透和倾轧,无不显示出利益主体对规则破坏的倾向和对一己私利的追求。在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进程中,必然引起有关行政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利益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当调整的结果需要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方案中加以确认时,这些部门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本部门利益的立场上,极力争取有利于本部门利益的创新决策,甚至“由于一些部门权力近乎没有约束,有关职能部门肆意搞部门利益攀比,积极寻求扩张部门权力,拉大旗作虎皮,有的甚至不惜制造‘××荒’向中央政府叫板”[5]。由于社会治安管理资源的整合不到位,致使群防群治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则,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缺乏人本主义的整体设计。社会治安管理的路径和方法与群众的要求和期待之间契合程度如何,决定着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作的质量和成效。近些年来,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管理执法的落实力度还不够,不仅存在一些观念和理念上的问题,还存在一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问题。在城市,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相当多的企业职工下岗,自谋职业,由相对固定的“单位人”变成“自由人”。在农村,相当多的农民在向城市进军,他们进城务工、进厂打工,居无定所,呈现很强的流动性。这就给传统的社会治安管理模式带来很大的挑战,既有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社会治安管理必须加快实现从静态、单一、粗放的传统管理模式向动态、系统、精细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在管理理念上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系统的人本主义的社会治安管理的整体设计方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作之中。
当然,社会治安管理问题的现实成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既有表层原因也有深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要靠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只有通过创新、不断提升社会治安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盼。我们所要推进的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只有标本兼治,注重矛盾和问题的源头治理,才能夯实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三、利益分析视角下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实践难题的因应之策利益问题,特别是利益矛盾和冲突及协调问题是文明社会的制度焦点,是人类设立制度的原点问题。我们可以说,任何社会制度的原生力量均来源于利益的矛盾、冲突和协调[6]。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目的。推进社会治安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既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紧扣时展脉搏,强化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撑,全面把握社会治安整体利益格局,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利益调整与权威分配问题,改革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的运行模式,重点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等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问题以及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一则,社会治安管理机构的自身利益追求必须要加以限制和约束。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社会治安管理所面临的任务日益繁杂,也积累了很多亟待克服的难点问题,尤其是管理与服务二者结合不实,衔接不紧,没有真正做到使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和在服务中加强管理,还缺乏必要的自利机制的约束规范和习惯养成。因此,创新社会治安管理必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7]。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要正确处理好治安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适应社会动态性不断增强的趋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自利机制的约束和规范措施,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整合社会治安管理各机构内部的资源和力量,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管理创新。
二则,社会治安管理部门间的利益格局必须要加以权威分配与平衡。社会治安管理涉及范围广,触角多,内容丰富,综合性、政治性、政策性、关联性等都非常强。这就要求承担社会治安管理职责的各部门必须立足于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的高度,努力在认识和把握社会治安管理的发展趋势中明确前进方向,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更新理念,大力推动思想解放和机制创新[8]。在推进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作中,各有关部门应当统筹谋划、换位思考,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同其他社会管理部门的沟通配合,把打击非法、严格管理与优化环境、促进健康发展结合起来,把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结合起来,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治安管理协调机制,“避免叠床架屋、事权冲突、责任不清,并在部门设置合理化和权限划分明晰化的基础上,强化统合功能,积极促进相关部门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有效协调各地各部门的利益格局,切断部门利益的实现链条,确保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9]。
三则,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作必须尽快完善人本主义设计整体方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创新和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离开这个根本宗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就可能走偏方向。社会治安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应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践行的基本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转变理念、转换角色,正确反映和协调各种利益诉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权力。特别是要在平等对待各方当事人的前提下,尤其要给弱势群体更多的理解、体恤和关照,多为他们争取尊严与权利,真正使他们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光辉。尽可能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协调、教育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注重从源头加以解决,严防矛盾激化,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直挂云帆济沧海,创新管理无穷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是社会治安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在这场声势浩大而十分紧迫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主动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牢固树立“民生为本、法治至上”的理念,深刻反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改革创新的整体设计,在创新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切断自利机制的链条,整合权威性利益分配方案,更加注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拓宽民意表达途径,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实现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目的,惠及民生、保障民安,推动社会持久、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泽伟.专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2011年社会和谐稳定新部署[J].望,2011(6):68.
[2]李长健,辛晨.基于利益分析视角的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J].经济经纬,2008(4):162164.
[3]谢炜.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关系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3.
[4]王绍光.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J].战略与管理,2002(3):26.
[5]江涌.应对部门利益膨胀解决之策[J].望,2007(30):2729.
[6]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
[7]许英凤.“城中村”社区治理――问题、成因、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6165.
篇5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来源;伦理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经30余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市场经济体制也已初步确立,社会法制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也逐步推进。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迅速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有效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课题。
一、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共同体
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有其必要性,这种必要性根源自人类社会存在的秩序,其中尤以价值秩序为根本。人类社会为何需要秩序尤其是价值秩序,这是因为人类特立独行于宇宙天地之间而又迥异于草木禽兽万物的特殊性。对此,荀子曾有清晰的分析,他言道:“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 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荀子王治篇第九》)所谓“义,宜也。”可参照《礼记中庸》“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礼记中庸》)简洁而清晰地勾勒出儒家价值体系的核心范畴“仁”和“义”。
可见,核心价值体系乃是构建一个社会共同体秩序的观念体系,这一观念体系贯穿人类社会生活的始终、左右人类社会生活的点滴,作为内在人心的观念自觉地规范着人的言和行。今天,我们可以概括地说,所谓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一定社会中被人们普遍认同了的基本价值观念构成的体系。构成核心价值体系的诸多基本价值观念反映了生活实践中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关系、价值评价标准,如对于社会行为、现象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核心价值体系是这些普遍具有的一般的价值观念集合,它展现的是人对于自身的存在种种本质的最一般的规定,如见义勇为是善的行为能够得到普遍认同,关爱生命的举措能够得到普遍赞扬,因为这些行为体现了实践主体对人之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的肯定。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于人的存在的普遍本质的全面呈现,回答的是“什么是人”、“如何成为人”的问题。
落实到单个人来看,人以某种价值观念及体系所确立的道德理想作为自我存在价值追求,努力实践得以实现,就是实现了自我存在。如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出了“主静立人极”[1](P.6)的学理要求,恰恰体现了“立人极”的伦理价值诉求,也是对人的存在而确立的本质规定。潘维教授曾解释说,“什么是‘社会价值观’?人与人之间发生交往关系的场合被称为‘社会’;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人们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就是‘社会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为社会‘纲常’,也就是埋藏在我们意识深处的‘社会行为准则’。……社会行为准则的前提是界定身份认同,即确定‘我(们)是谁’。自我身份界定清晰,与身份相关的行为准则就能得到公认,价值观就比较稳固并能社会关系,整个社会才能和谐。”[2]
因此我们说,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确立的是价值本体,进而挺立人的本体存在,根本上解决的是人存在的合理性和实现的问题,是对“什么是人”、“如何成为人”的问题的解答,我们的古人已有深刻的认知。然而,在当今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深入发展时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社会精神建设的重要问题被提出来,摆在全社会的面前,恰是要解决此前30年强调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弊端,就是要着力解决社会主义的人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居主导地位的、社会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是从核心价值观层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人”、“如何塑造社会主义的人”的问题给出的解答。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首次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将其概括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内容。
作为指导思想,始终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为人的本质的最终实现,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如果不坚持指导思想,那么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基本制度以及全部的社会关系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无从谈起?到那时,“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被取消,又从何谈起“社会主义的人”的问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作为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根源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制度的优越性,即在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的公正、公平的基础之上,整个社会形成平等的价值关系和共同的利益基础,才有必要树立共同的价值目标即共同的社会理想。当今中国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制度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造成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均衡、利益分配不公平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从现实国情出发,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推进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终极目标还是社会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其中,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是紧密结合的,只有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品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深深熔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它赋予每一个当代中国人全新的精神面貌。人是文化的人,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人的文化精神离不开他生活的时代,更不能离开养育他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利益是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最好注解,也是人的本质存在的最好实现。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人民生活日益富裕,主体地位和意识日渐彰显,但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出现了道德观念弱化、义利关系错位等乱象。在这一形势下,社会道德规范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的培养,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我们确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们的生活实践确定了价值取向、提供了道德判断基本准则,树立了鲜明的社会价值观念导向,为社会主义的人的培养提供了道德基础。
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都具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内在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这是构成这一文明形态的价值原则,也是这一文明形态存在、发展的根基,如儒家文化为中国传统社会所提供的核心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对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悠久而深厚传统。从孔子《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一》)提出“仁”、“礼”二元的核心价值的架构体系——以儒学范畴而言即“道体”范畴,从此开启了儒家关于中国传统宗法社会伦理秩序的理论建构——即“道统”的建构。而后西汉奉行“独尊儒术”的路线即是对儒家所构建的价值体系的肯定。更毋庸言此后的唐宋元明清的现实政治与学术思想了。孟子倡言“仁、义内外”、荀子讲求“隆礼重法”到周敦颐“无极而太极”、“主静立人极”以及宋明儒的“天理”、“人欲”的对峙,读不过是对于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可谓千古一脉、悬而未绝。由此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推展开来就是以儒家礼教思想为主脉的伦理价值秩序体系。
而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正在推进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发展,价值观念体系的建构最终来讲是对人的精神的建设,基于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独具特色的内涵,这是我们这个社会共同体的现实与历史决定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是具有开创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反映着时代的基本特征,引导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3] 作为社会普遍认同的、居主导地位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是对一些基本价值关系的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社会主义若干价值关系的反映,也是对于人的存在从价值关系的角度赋予的规定性。这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60)的论断,这说明:一切价值关系的确立和实现,确证的是实践主体人的存在以
及存在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荣辱观等四个方面对社会主义的人的观念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本质规定,反映出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实践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全新的要求,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人”、“如何塑造社会主义的人”的问题给出的正确解答。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来源
承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作为文化传统的基本内核,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该有四个基本理论来源。
(一)的直接理论来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归根结底在于其以作为主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每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有其核心价值体系,而标志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性质与方向的,便是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灵魂,自然也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自诞生一百六十年来,其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在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化的新理论,进一步指引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推进,进而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成功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
人之为人,归根结底在于其是文化的人。文化的核心在于其为人塑造的价值观念。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国家所有成员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念,它是核心的、基本的,也是根本的。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文化生命的根基。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国家的过去,也延续着它的现在与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精神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本位,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秀的社会伦理精神历经两千余年来的传承、发展,深深地沉淀成为中国人的品格与精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须臾不离地发生着影响,锻造出诸如团结互助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的健行精神等等民族品格,无一不是当前我们大力推进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伦理精神建设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资源。
(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任何时代的人们都从事着特定内容的实践活动,如革命战争年代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革命,和平建设年代人们的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建设与发展,但归根结底都不外乎人的实践,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从事的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人们不但探索、改造外部客观世界,也同时促进对人们自我的主观世界、内在精神世界的认识与改造,因此,就既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精神财富。探索认识主客观世界形成对于世界的认识,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促进人类科学知识的进步;反思人类自身实践活动,不断地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这两方面丰富发展着一个时代的人们的精神文明,也就成为这个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如马克思、恩格斯立足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思考“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向何处去”的问题,创立了思想理论,成为19世纪的时代精神的精华,而当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面对资本主义制度内在深刻危机,思考解决问题的良方,各种社会思潮汇聚成为一个特定的时代思想潮流,蔚然成为19世纪的时代精神。
当今中国社会,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开创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在这一历史时代中,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我们这一历史时代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然不能忽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精神指引作用。如果不是1992年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就会踌躇于“姓资姓社”的问题面前寸步难行;如果不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仍会继续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为代价,如此只会积重难返;如果我们不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积极调整各层面的社会基本矛盾,就无法有效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我们正是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探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积极地思考这些问题,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全社会形成了逐渐共识,把党心、民心团结在这一时代精神的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也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了精神氛围,更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世界优秀的文化文明成果
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一体化消融了国家之间的诸多壁垒,各民族国家之间最为根本的文化也不可避免地经过冲突、交锋逐渐相互浸染交融。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学习借鉴的现象伴随着全球化浪潮不断涌现,尤其是对优秀文化成果的学习借鉴。我国改革开放成果巨大这一事实本身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得益于对世界的开放,学习借鉴世界优秀的文化文明成果。
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有着悠久而厚重的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在世界优秀文化文明成果的学习借鉴这一问题上颇多困难,需要慎重对待。对这一问题历来存在着争论,自19世纪末发韧的中西文化论争就是集中体现。中国社会要走向现代化,是否就必须西化的问题,经历大半个世纪的争论,仍未平息。尽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实际举措是坚持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的做法和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务实态度,但在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中西之争。在这里,笔者认为,我们必须立足民族文化的本位,在努力保持文化传统的延续性基础上学习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文明成果,这才是比较合理的行为。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都不过是各执一端而已。
毫无疑问,全球化浪潮使得各民族国家、社会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发生着直接接触,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进步趋势成为衡量一切行为的首要的、根本的标准,因此,各个国家、民族立足自身文化文明本位进行平等对话与交往,相互借鉴和吸收优秀的文化文明成果,成为比较一致的做法。
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确立一套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观念体系,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提供一套行为的依据,借用中国古人的思想,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5](P376)今天我们立足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学习研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就是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确立有效的价值观念规范体系,使得我们大家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根本就在于为实践主体的人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从人的因素这一根本上有效地保证社会主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建设目标地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敦颐.周敦颐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0.
[2]潘维.中国问题:核心价值观的迷失[EB/OL].tecn.cn/data/detail.php?id=17265.
[3]张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N].人民日报,2007-1-19(9).
篇6
第一,共同缔造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厦门模式”。会议认为,共同缔造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一方面,它继承了优良传统,继续坚持走群众路线。另一方面,它契合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蕴含着丰富的治理内核,为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是治理在厦门的创新实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厦门模式”。
第二,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试点成果集中体现了社会治理体系创新。会议认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坚持“核心是共同、基础在社区”,是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的探索实践。在主旨实质上,是在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实施路径上,通过发动社会参与,理顺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关系;在工作方法上,有效运用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在目标追求上,致力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牢社会基础。
第三,对推进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实践提出了建议。专家指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要有更高的目标、更加民主化规范化的制度机制、更加可持续地探索实践,特别要在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等方面创造更多经验,造福于厦门人民,力争上升到更高的制度层面,为全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载体合力
作者简介:苏玉琼(1968-),女,四川资阳人,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马荟婷(1989-),女,青海西宁人,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59)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0BKS057)、成都理工大学辅导员研究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载体研究”(项目编号:2012FDY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92-02
在以载体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载体合力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显著,成为目前研究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尽管目前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研究载体已经取得较多成果,[1]载体的内涵、特征等基本问题取得共识,[2]泛论、散论和孤立研究载体作用居多,但载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应用尤其是载体合力的应用方面还很薄弱,一是各种载体的条块分割及离散状态明显,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整体的分化;二是过分随意运用载体以及一定程度的盲目跟风,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弱化;三是对新媒体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避负面影响的淡化。[3]载体合力缺失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从载体系统及合力的角度加强研究。
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原理和方法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合力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上回应载体合力的内在结构、功能及运行机制,推进载体合力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从实践上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合力的应用问题,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提供对策建议。本文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界定为: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或信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根据信息的承载方式,把载体分为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和传媒载体,从中探讨载体合力的生成和应用原则,进而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依据和建议。
一、载体合力的内涵及表现
力是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合力就是合成的力量。载体合力就是把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载体进行系统整合而产生的最大教育力量及教育效益,其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合力的大小,表现为每种载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力度及效果;二是合力的方向,表现为每种载体在教育过程中瞄准的目标及运用的方式方法;三是合力的作用点,表现为每种载体在教育过程中针对的具体内容及着力点。每种载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应范围,在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既可能产生增强的效果,也可能产生抵消的效果,为此,需要各种载体相互合作,以此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效果最优。
载体合力表现为四个方面:各载体发挥作用的目标相协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各种载体的共同目标,要克服各自为政、目标冲突的问题;各载体承载的教育内容相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基本精神是各种载体的主要内容,在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基本精神时,要克服载体承载内容实质上的冲突和信息冗余的问题,注重载体内容的规划和协调;各载体功能发挥相协调,要克服载体功能异化及冲突的问题,需要明晰载体的特点及与教育内容的关系;各载体的运作方式相协调,对载体进行序列化、工程化运作,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完美契合,成为连续性的教育序列,在彼此交互作用过程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4]
二、载体合力的生成原则
载体合力的生成原则是指形成载体的合理结构并发挥各种载体的功能需要明确的最基本要求和内在规定性,载体合力的生成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它是各种载体协同组合产生力量的具体指向,各种载体均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这一主题来选择和设计载体,既要发挥传统载体的优势,又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现代载体,一切有助于承载和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载体都可以试验和选择,由此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的实现获得更多的渠道和方式。
2.相关性原则
它是各种载体在生成合力目标指引下需要处理的内外部关系,必须充分注意载体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载体系统内部各具体形态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一是考虑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外部环境,尤其关注转型社会、风险社会、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运行状况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由此选择和设计恰当的教育载体。二是注意各种教育载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同作用,做到相互配合,功能互补。
3.层次性原则
它是关于载体合力作用于教育对象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存在阶段性,思想觉悟、价值追求和人生境界存在层次性,需要考察大学生年级、专业、政治面貌、籍贯、性别等变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共性和差异性,为载体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4.效益性原则
它是关于载体合力所要取得实际效果的基本要求,是显性效益与隐性效益、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的辩证统一,只有对教育效益的形态和特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才能选择好、组合好各种教育载体,产生最大教育效益。
教育载体合力设计应用的四个原则是载体实践的指南,有不同的内涵和所指,目的性原则针对载体合力设计运用要实现的目标,对载体设计运用具有导向作用。相关性原则针对载体合力设计运用的影响因素,对载体类型选择与创新以及载体之间的协同性具有指导意义。层次性原则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对因材施教、实现载体合力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效益性原则针对载体合力应用的实际效果,对载体运行具有评价反馈作用。
三、载体合力的生成路径
1.明确各种载体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各种载体基于自身的物质特点在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时存在限制,单一的载体有时难以完成教育任务,需要实现载体之间的结构优化和功能互补,正确认识各种载体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就显得非常重要。
文化载体具有全面性和渗透性特征,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覆盖是全方位的,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式的影响是渗透性的,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的影响是持久性的,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的力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的目的,可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活动载体具有实践性、目的性、参与性特征,大学生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更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场感、直观性和生动性,做到寓教于乐,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
传媒载体具有覆盖面广、传递迅速、时效性强等特征,在运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过程中,以科技手段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功能,既符合科技进步的发展潮流,又能让大学生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
管理载体具有强制性和制度性特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承载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在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管理过程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在以管理保障大学生利益的过程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2.优化载体结构关系
优化载体结构就是根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的要求,通过载体的选择和配合以产生最大教育合力的过程,借鉴现有研究成果,[5]本文具体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载体合力生成的结构优化方法。
一是立体结构优化法,就是在进行同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整合运用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系列化的不同类型载体,立体强化同一教育信息的传递,使教育内容渗入大学生内心,为大学生所接受,其特点是以主题教育为主线,将若干教育载体串成一个系列而产生整体效应,在不同时空、不同层次上重复教育主题而达到教育目的,具有教育主题呈现的立体性和纵深性。在整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时,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通过历史与现代类型载体的配合而反复呈现出来,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认知由不知到熟知再到真知,如在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时,可以把课堂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结合起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可以选择影片赏析、知识竞赛、征文与演讲、主题教育班会、歌咏比赛、参观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旅游、倾听英模事迹报告会、阅读爱国主义书籍等形式,这些活动形成立体结构,使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历史与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体会。
二是平面结构优化法,就是把不同载体承载的教育内容在不同空间同时进行传播,让大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教育内容进行学习和感受,以此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其特点是从多个角度切入同一教育内容,运用不同载体同时进行复合传播,合起来构成完整的教育内容,犹如一个圆被分割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由相应载体进行呈现,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例如,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行为能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与要求,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在考虑审美观教育载体设计时,可以把活动载体、文化载体与传媒载体结合起来,同时开展知识版块宣传、专题讲座、校园之声广播、电影作品欣赏、审美观征文、参观艺术展览,让大学生了解有关美的本质、美感和审美的基本知识,接受美的熏陶,净化心灵,从日常生活入手去发现美、创造美和享受美,达到审美观念与审美行为的有机统一。
三是整体结构优化法,就是把立体结构优化法与平面结构优化法结合起来使各种载体形成主体多维的形态结构,其特点是载体构成承载教育信息的支持网络,避免单一载体带来的局限性,有利于发挥载体的整体优势并取得综合效果。要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和共同理想的认同感,可以设计建国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展现,可以把课堂载体、文化载体、管理载体、活动载体、媒介载体结合起来,开展教学讲授、参观感受、主题征文、社会实践、图片展览等活动,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宏观与微观的印证、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全方位、多侧面、立体式呈现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深刻印象,受到教育和感染,进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和信念。
3.构建载体合力模式
载体合力模式是对各种载体共同促进传播内容的途径及机制的简单化呈现,对理解和运用载体形成传播合力以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图1显示,载体合力模式可以表示为教育主体A与教育主体B之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展开的信息交流与互动过程,在交流与互动过程中运用各种载体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目标。载体合力的生成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要求,通过载体选择设计和实施产生合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认知和践行。
载体合力的形成是一个围绕教育目标而选择恰当载体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馈优化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教育目标确定、载体选择设计、载体操作实施、效果反馈修正四个基本环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合力的形成也要遵循这四个基本环节,把握四个基本环节对发挥各种载体功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具有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崔英.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2011,(6).
[2]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和特征[J].江汉论坛,
2003,(7).
[3]季海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J].南京社会科学,2009,(10).
篇8
论文摘要:青少年由于自身及社会角色的特点,使得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具有极重要的意义。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养成教育符合青少年个性时代的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内涵,必将促进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由此促进青少年成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着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寻求共识的基本理念,将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事实上,这也是对其本身的建设实践提出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要求。青少年由于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及自身的特点,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对象。
一、养成教育是促成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模式
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个体的需要是价值存在的前提。价值观便是价值观念,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涵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这可以说,价值是人们的利益与需要的反映,也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与行为选择。作为统治与指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要真正深人个人,它必须以个人的需要和认同为前提条件。党在十七大提出了“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那么,促成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也需要以他们的特点和需要为出发点,真正落实以人为本。
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青少年的价值观状况不仅关系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前景。对当代青少年社会心理特征的认识,“个性时代”不失为一个简洁和具有特色的概括。而此个性时代同时是一个不成熟的过渡发展时代,因此也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可塑性的时代,是一个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主导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是实现社会的发展和青少年健康发展和谐统一的必然要求。基于青少年个性的社会心理特点,促成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并自觉接受,养成教育不失为好的选择。因为养成教育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的精神,也符合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特点。
所谓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养成教育,笔者认为是指社会、学校、家庭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道德成长规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通过对他们的道德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凝聚其品质的教育体系。养成教育十分强调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和突破点,贴近青少年的个性时代特征。同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崇高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内化为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以形成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习惯为外在表现形式。
习惯是自然、简单的,而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东西。从个人层面看,习惯是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映倾向和行为方式,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从社会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行为方式和反映倾向。因此,我们可以说,当青少年以及以后成人的行为习惯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实为青少年接受和践行时,体现人本的要求的养成教育便促成了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
二、养成教育体现了青少年的个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统一
1.养成教育的目标是青少年个人成长与社会目标的一致。从个人层面来说,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核心任务。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青少年的养成目标集中表现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坚强的新一代,事业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新的新一代”阎的“四个新一代”。养成教育作为讲求实际和效用的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方式,有效地将青少年个人素质目标与社会要求目标有机结合一起并落实于实践。首先体现在“做人”的目标上。养成教育着力于青少年的独立性、主体性、批判性、创造性和帮助青少年解决个性发展中的矛盾,而以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培养和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才;它强调将“四个新一代”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和谐地渗入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之中;它关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地内化而成为青少年的自觉追求并体现于最简单的行为—习惯。再者反映在“学习、创造”的目标上。养成教育重视青少年作为整体有相对一致的个性特征,但又强调每个青少年的差异。以此出发,养成教育强调灵活地、创造地运用具有感染力、有成效的方式来帮助青少年学会学习和创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的要求下,培养青少年道德习俗的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创造发挥;同时养成教育更加注重引导青少年对自己思想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深化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以更有利于良好的学习创造能力的养成。
篇9
氨溴索注射液具有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出及减少黏液的滞留,改善呼吸状况。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42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并经精心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3月本科收治42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其中足月儿30例,早产儿10例,过期产儿2例,年龄最小1天,最大26天,平均年龄14天。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发绀、高热、烦躁不安、精神萎糜、拒乳等。所有患儿均在抗炎、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用氨溴索注射液7.5 mg加入生理盐水2 ml予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15~20 min,5~7天为一疗程。结果42例中除1例死亡外,其他全部存活,存活率为97.6%。
护理措施
1.氧气雾化器护理 操作前检查雾化器性能良好,雾化导管一头接氧气,一头接雾化器。氧气管连接无误后,抬高患儿头肩部,将雾化器喷嘴放入患儿的嘴前,氧流量调至6~8 L/min,随着患儿的呼吸,使雾化药液随吸气吸到较深的终末支气管及肺泡。用药过程应掌握药物的剂量、时间,药物剂量过小会影响疗效,药物过大会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本组1例男性患儿入院时呼吸频率达到70~80次/分,经予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配合临床其他用药3天后,呼吸频率降至40~50次/分,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气道吸痰护理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是将氧疗、给药、雾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氧气为动力,利用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成微小颗粒,呈雾状被气流带走并吸入气道,常用氧气流量6~8 L/min,一般每分钟可雾化0.5 ml,液体微粒直径在2~4 μm,雾粒在肺内沉积约10%。而且射流雾化吸入患者只需潮气量吸收即可,无特殊吸药动作要求[1],并随着患儿的呼吸气流进入肺部,促使痰液稀释,痰液容易排出,雾化吸入30分钟后给予吸痰,吸痰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先吸引鼻腔内分泌物再吸引咽喉分泌物,后吸口腔分泌物,对有气管插管者,先吸插管内分泌物,以免污染吸痰管,吸痰的压力为100 mmHg,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如患儿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痰,应间隔3~5分钟。平时注意保持患儿安静,卧位正确舒适,抬高头肩部、头偏向一侧,避免气管堵塞、窒息,及时给予吸痰或补液等对症处理。
3.病情观察 肺炎患儿多伴有呼吸困难、气促、高热、烦躁不安、出汗等表现,应注意观察患儿神志、体温、心率、呼吸的变化,每日监测4次,特殊时随时测量。如患儿哭闹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心率加快、呕吐等,立即停止雾化吸入,给予吸痰、吸氧、镇静等处理。详细记录每日出入量,液体应均匀输入,避免输液过快引起心衰,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时更换衣服。
4.背部叩击 有资料显示,在雾化吸入后给予叩背、引流等肺部体疗可取得更好的排痰效果[2]。叩背应持续3~5 min,每个动作3~4次,应用适当的力度叩击后背及前胸,引起肺部直接震动,使附着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3],也可以用大小合适的面罩代替手叩背。
5.预防感染 进行操作前后要洗手,每次雾化吸入完毕,喷雾器所有配件都要进行清洁彻底清除残留的药品和污垢,将口含喷嘴及雾化导管浸泡于20%消毒溶液中,30 min后用流动清水净晾干备用。护理体会 新生儿气道短、管径小、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相对狭小,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感染后痰液黏稠,特别是早产儿咳嗽反射弱,无法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容易引起分泌物阻塞气道引起窒息,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必须通过雾化吸入疗法协助排痰,促进气道纤毛排空运动,有利于气道分泌物排出。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直接作用于支气管,能促进呼吸道黏膜活性物质发挥正常的保护功能,保证了药效的发挥,缓解了气道痉挛阻塞,患儿黏液的分泌可恢复正常状况,咳嗽及痰量显著减少,还可消除深部气道和肺组织的炎症和水肿,改善通气,起到独特的效果[4]。因此,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新生儿重症肺炎,操作方便,药物副作用小,且病情无反复,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汪小蓉,陈妙华,刘小玲,等.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运用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2009, 15(3):206-207.
[2]陈秀芹,庞淑敏.沐舒坦与细辛脑联合雾化吸入用于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43-44.
篇10
关键词 中学生;人格教育;实施措施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这一切都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出现,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阻碍了中学生正确人格的形成。
一、人格教育的定义
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受教育者心理、道德、精神品质,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发展水平,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使受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和改造社会的巨大潜力,并以此作为人生的追求,继而使每个受教育者的人格都得到塑造与提升,最终形成健全优良的人格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其核心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它是以培养学生开放探索能力、社会交往品质、协同合作精神、自我调控心理能力等为内容的教育。
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人格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是重塑国民性格,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的现代化或任何一国的现代化,并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人民生活的现代化,依靠高科技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其中人文素质应是国民素质最核心的内容,不可或缺。因此在中学生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则关系中国的现代化走向,也是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现在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或者是检查,或者维护某种秩序,其态度粗暴、手段野蛮,;我们的一些公民法制观念淡漠、公德意识差,或者是遭到不法侵害,常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中学生中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实际上就是重塑国民性格,为现代化的中国培养合格公民。“历史乃人文之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其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学习历史,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积蓄人类的发展经验,培养综合的判断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深化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参与意识,积极投身于人类的文明建设和改造,培养敏锐的社会观察与批判能力。以古鉴今,以往知来,以见知隐,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确立学生的健全人格。”
三、历史教学中人格教育措施
历史课本身就是一门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的综合科,包括了人类已经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学习历史能最好的了解,领悟人文精神,形成深厚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培养高尚的爱国之情,关爱人类命运之情,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1.古为今用,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历史基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我国有重视历史和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轻摇薄赋、与民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唐初统治者总结隋亡的历史教训。唐太宗和大臣们经常讨论治政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衰问题,认识到政权“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必须“居安思危”,“以古(历史)为镜”因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正是在总结了“五四”以后的历史经验,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的道路。
2.见贤思齐,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在历史课的素质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能激发起青少年“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点燃青少年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的信心,进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树立民族气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鼓舞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历史课有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如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在进行这些人物的教育时,要尽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了记忆和理解。
- 上一篇:行政事业财务工作总结
- 下一篇:机电一体化的主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