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篇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具有现代海洋工程基础知识、海洋装备设计基本技能和计算机语言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高校和企业的联合指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许多不定因素。尽管很多学者从20世纪初就意识到海洋资源的开发是解决人口、空间和资源压力的最有效手段,但系统的海洋学科建设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才出现于一些大学内,因此,海洋工程与技术教育相对其他学科来时是一个很新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油气资源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海洋结构物也从固定的导管架平台向深海的浮式半潜、张力腿和Spar平台发展,海洋结构物从单一功能的固定式结构物到多功能为一体的超大型弹性结构物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培养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亟待解决。

一、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1.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海洋工程的项目投资一般比较大,涉及范围和企业广泛,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群体性。然而,目前高校大范围的工程实践都是以某课程为核心,没有在总体的培养方案框架和教学大纲下定为各实践环节的功能作用,阻止了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另外学生多,实验设备少,实践场所容量小,导致多数同学都是看着老师将实验做完,用笔记下完整的操作过程而不能进行实际的上手操作。最后,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在相关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导致教师自身能力落后。

2.改进措施。由于我国的海洋工程发展起步较晚,现有国内海工高校、企业和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参考国外先进海洋工程装备与系统的建造经验,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优势与专业地位。结合海洋工程高校现状、企业特点和学生老师队伍现状,采用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提升学生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①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积极组织与开展相关教师及知名海洋工程企业编写以工程为背景、以功能为目标的海洋工程模型试验教材,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总体功能,围绕海洋工程结构物及系统装备最新的响应原型试验,更新目前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具体建设措施包括:a.开展以“海洋工程试验、海工企业实习和海洋结构物设计”三要素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块。第一子模块的课程为海洋工程认识实习、海洋工程结构与制图、海洋平台生产设计和海洋平台结构设计,该部分课程将安排到南通中远船务、上海外高桥和沪东中华造船等海工企业进行学习,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认识、描述海洋工程结构与设备的功能要求、内部结构;第二模块课程为船舶静力学、船体结构静力学及海洋环境载荷,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海洋平台的钢材料性能、结构建模方式及平台响应分析方法;第三模块为海洋工程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这部分内容已被安排到具有专门的海洋工程培训机构的南通中远船务和海门招商局重工,主要帮助学生掌握与实践海洋工程项目分析设计、施工组织、质量检测和设计方法。b.建立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块。第一子模块任务为保住学生了解海洋工程试验试验教学的意义以及其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了解海洋水池试验和水槽试验的具体规章制度,掌握一些设备如造波机、浪高仪和数据采集仪等操作方法,熟悉整个海洋工程试验过程;第二个子模块帮助学生掌握海洋工程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对造波机、浪高仪等设备的造作能力,帮助学生验证一些有价值的波浪理论,并从实验中观察一些奇特现象,以补充理论的不足;第三个子模块帮助学生掌握试验中数据采集方法和判断数据是否正确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海洋结构响应测试方法,完成整个海洋工程的实验方案设计。c.建立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实习模块。其中认识实习的时间大约为10天,由基础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校内教师和校外聘请指导教师相结合,采用讲座、录像与现场参观等方式给学生指导;生产实习时间大约为半个月,主要由校外企业老师带学生进行实地现场观摩整个海洋平台托航、布置和安装等过程,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关海洋平台设计任务。②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的海洋工程水槽和水池模型试验教学模式是针对过去的视频化或观摩化教学,主要包括三种开放类型:第一类型为实验的场地和测试设备开放;第二类为实验时间开放,允许学生课余时间与老师联系后进入实验室操作;第三类为模型试验类别开放,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已将本专业模型试验分为波浪模拟实验、结构水动力性能测试实验以及结构强度测试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灵活选取。③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与老师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的一种主管能力,其来自于经验而付之于实践。结合海洋工程发展的现状、海工企业工作内容和教师队伍的现状,采用有针对性的请进来、走出去方法,提高教师自身实践能力。a.聘请校外高校、研究所和海工企?I专家来院给青年教师进行有关的海洋工程知识培训,及时更新老师自身固有的设计思维,符合海洋工程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过程中,江苏科技大学专门组织4名教师进入到南通中远船务和海门招商局重工协助完成学生的设计任务,实行校内学科导师和校外工程导师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b.深入国外海洋名校和海洋工程企业,进行访问交流和工程实践。海洋工程实践能力来源于海洋工程实践锻炼,面向各种实际海洋平台设计和生产等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和体会。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始终将国内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和杰出人才培育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来做,抓住我国海洋战略发展的机遇,定期将校内优秀青年老师送往国外知名海洋工程类高校进行交流与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并派送教师去相关企业进行实训,实时了解海洋工程发展的动态,最后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海洋工程类会议以及撰写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海洋工程领军人才而努力。

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创新创业素质关系着学生以后从事海洋工程事业的思维模式,是海洋工程教学改革的主题之一。主要措施如下。

1.开设海洋结构物概念模型设计,结构分析,材料特性等创新教学实验,增设海洋浮式结构物的创新型概念模型制作和概念模型在流场中的水动力实验。

2.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院级和校级课外竞赛活动,并鼓励创新性好的设计参加全国航行器大赛及创新杯大赛,与校外专家交流,增加学习海燕工程的兴趣,提高实践意识。

3.尽量将实际工程的物理现象用基本的数学语言和模型给学生描述,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基本波浪理论、结构力学和数理方程等理论知识思考和解释海洋工程中的物理现象,进一步探索其中有意义的规律和解决方法。

篇2

关键词:素养;科学方法;原始问题;终身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6-0023-3

1 物理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

2015年10月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内部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1]。

2 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的物理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深入思考、深层交流探讨中,顺利地把新知识与新方法纳入到自己原有的体系中。这就要求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从而保证课堂宽松且有序,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与新方法的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3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物理教学策略

3.1 设计有效的教W方式

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要有效地推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就要保证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有效,是指教学方式能有效地突破教材重难点,同时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实验探究教学为例。设计实验方案时,要鼓励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同时确保学生真实地思考、交流;实验时,要做到合理分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带着任务、伴着思考分工合作,有效实验;评估时,让学生真实地反馈实验现象与猜想或现实的差距,并让学生认真思考提出方案进行修正或改进实验等。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要确保全员全程真实地参与,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而不是教师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指导思想,切不可为教学形式而形式。

3.2 渗透价值的引领,培养必备的品格

价值观是人心灵的风向标。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值得追求、坚守、效仿的,他必会误入歧途,人的素养就会有根本的缺陷。可见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物理教材中价值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挖掘。一是物理学史。如开普勒质疑与导师第谷8'的角度误差,经过4年多刻苦的计算,发现了开普勒的三个定律,推动了对天体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开普勒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在不平坦的科学道路上执着追求真理的敬业精神,都是值得后人学习的。二是科学内容本身也有价值目标。如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而无法制造成功,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都渗透着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物理学科中蕴含着具体丰富、不尽相同的价值内容及形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内隐的价值因素,在教学中渗透价值观的引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必备的品格。

3.3 注重物理科学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科素养

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思维方法、物理方法和科学方法观。思维方法主要包括抽象、概括、推理、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物理方法是物理知识建构有的方法,如比值定义法、理想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等[2]。

科学方法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要素之一,支配着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实现知识体系建构与智力发展之间的平行和同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离开学校后学习与工作最有力的工具。科学方法更是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如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了统治人们一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关于力与运动的错误理论,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因此,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具体的物理知识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科学方法的掌握要通过训练才能得到强化。教师不能直接将物理概念或规律等告知学生,而要将物理知识与科学方法相结合,让物理知识运用恰当的科学方法合乎逻辑地归纳得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下面均以“密度”为例,探讨如何贯彻科学方法的教学。

首先,创设情景引发思维动机。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内在因素,思维发展才有了不竭的动力。在学生利用气味、颜色、硬度鉴别了水、醋等物质后,提出如何区别外观一样的铁块与铝块。学生显然无法用上述方法鉴别,引发了思维动机,激发了好奇心。其次,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如图1,通过合理的逻辑解决了为什么要测量两个量的问题:①用人们对经典物理世界最朴素、最本原的感知引入;②运用控制变量法,明确控制体积相同,比质量;③运用类比,引入物质疏密概念;④运用迁移法,明确比较物质疏密有两种方法;⑤通过分析、比较、综合,选择最优方案,明确测量两个量的意义。而后进行实验,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比,进一步利用图像,结合数学分析、归纳,“无意间”发现了同种物质与不同种物质的规律,从而引入密度的概念,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预设目的。思维加工过程,教师要显化科学方法的教育,同时明确各种科学方法的条件、步骤和意义,使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加速学生的认知过程。最后,进行反思总结思维过程。总结过程,即学生用外在的语言规范内在思维的过程,有助于探索自身思考的过程,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的品质,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篇3

基于高中英语的重要性,教师不断变化教学方式,希望以此保持学生对英语教学的兴趣,从而保证英语教学顺利进行,并保证学生的英语成绩。运用核心素养理论落实高中英语教学,则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核心素养可以说是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措施,但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核心素养理论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核心素养指的是情感、知识、观念、人品等,而高中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想要在核心素养理论下开展英语教学,则需要教师对核心素养有详细的了解,并能够将核心素养与英语知识紧密联系。基于核心素养理论下的高中英语教学,需要教师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变化、以及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等,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核心素养,才能使核心素养理论运用得当,才能起到培养学生、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为学生做榜样,用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愿意向教师学习[1]。高中阶段学生与教师接触的时间较长,教师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若是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来良好的形象,则会导致学生对教师失望,故而影响教学活动。良好的核心素养理论基础,是顺利开展英语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重视提升自身核心素养理论水平,从而强化实践效果。

二、基于核心素养理论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研究

(一)合理设计教学问题

运用教学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并解决英语问题,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满足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需要。例如:学习《The Olympic Games》时,教师可以分别提出有关奥林匹克和运动会的??题,而后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结合教师的讲解,准确得出有关奥林匹克运动会问题的答案。同时,运用问题可以增加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了解,透过英语学习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合理设计教学问题,可以实现高中英语的全面训练,是基于核心素养理论下开展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而实现提升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教学目标[2]。

(二)采用情感式教学

在教学中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运用核心素养理论的重要措施。高中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且学生的性格也比较偏向情绪化,重视情感体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需求,落实英语教学。日常教学中,教师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互动,积极与学生交流,在与学生讲述自身的经历和观念时,观察学生的变化,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掌握学生的基本情感方向。同时,将学生的情感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Wildlife protection》,教师与学生互动中谈谈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看法,自身对于野生动物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变化,增加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维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情感式教学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教师可以将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与西方国家的保护做对比讲解,学生不仅学习不同的文化知识,体验不同的文化,并能在学习中体会到人们情感的不同。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式教学,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三)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保持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逐渐成为一种能力,有利于在核心素养理论下进行高中英语教学。例如:教师利用英语原声电影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听力能力。《傲慢与偏见》中的英语发音标准,适合高中学生观看,可以强化学生的口语发音,且有很好的英语听力训练作用,且学生可以在观看电影的时,将英语翻译成汉语,全面改善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成绩。同时,《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生道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将核心素养深埋于学生心中。此外,以电影的形式开展教学,使学生始终对英语教学充满兴趣,并主动学习电影中自身没有学过的英语知识,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索能力[3]。因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体现出核心素养理论的作用和价值。

(四)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

核心素养理论下开展高中英语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应在教学延伸至课堂外。主要是教师为学生布置英语作业,运用课外作业督促学生复习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主动探究更加深奥的英语知识。具体的延伸形式可以是:第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续写文章故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想象力和对文章的理解,续写文章的而另一个结局。第二,改编课文内容。学生按照课文的书写格式和使用的语法,描写自身感兴趣的事件或是景色等,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已学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延伸课堂教学,合理布置课外作业。

篇4

[关键词]职业能力 养成规律 高职人才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63-04

一、职业能力养成简述

(一)职业能力养成理论概述

人类对职业能力养成的理解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前后形成了三个学术流派,包括社会效率主义、新职业主义、建构主义理论等。早期是斯尼登(D.Snedden)和普洛瑟(C.Plosser)于20世纪初创立的社会效率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该理论认为,职业能力开发的目的是训练人的机械性技艺,是一种基于“刺激――反映”联结的过程。在一定的职业训练情境中,通过合理的目标分解、科学的反馈安排和巧妙的激励设计,对于机械性技艺学习非常有效。早期的社会效率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倡导工作分解方式学习,将注意力集中于外部行为对学习者的刺激作用,只适合于简单性操作、刚性技能的学习,适合于工业经济时代,有利于学习过程的标准化、规模化,其中CBE课程、能力本位理念就深受这种理论影响。但这种理论忽视学习者的主体性,不利于整体职业能力培养。

中期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新职业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职业能力开发要人性化,从尊重劳动者本身的价值与职业生涯出发开发智能,培养职业世界共同的、普遍的和核心的知识,即核心技能而不仅仅是机械性技能。西方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能力、核心能力、通用能力等概念即是基于该理论提出的。新职业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注重核心能力开发,但其中核心技能概念笼统,技能表达简单化一般化,这使得其可操作性较差。同时因其未能看到职业情境在个体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意义,更未能看到个体主动建构的重要意义,所以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后期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的建构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这是基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的理论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1)知识不是被动积累的,而是个体积极组织的结果;(2)认知是一个适应过程,它使得个体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3)认知对个体的经验起组织作用,并使之具有意义,而不是一个精确地表征现实的过程;(4)认知既有生物的、神经的结构基础,又有来源于社会的、文化的和以语言为手段的相互作用。建构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突破了现代知识观、学习观的束缚,突出强调职业能力开发的情境性、个体性和建构性,注重在真实的职业情境实践中激发学习动机和形成职业能力,主张通过弹性化的职业能力开发目标来更加充分地挖掘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现代职业能力培养大多受建构主义思想启发或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比如德国行动导向教学、姜大源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吴晓义(2006)提出“情境一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教学工厂”与“模拟公司”、生产线人课堂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等。这表明,职业能力开发理论随着时展而演变,日趋于人本化、权变化,更加强调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发展性,注重能力开发中个体的主体性与建构性,以及情景环境的信息功能和对个体学习者的激励性。

(二)职业能力的养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职业能力的养成是一个“类化迁移”的过程。过程学派认为,“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景,通过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类化迁移,使相关的一般能力得到特殊的发展和整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综合能力”。邓泽民等认为:“职业能力是在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并具备了一定的态度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能力的形成过程正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类化迁移和整合的结果。”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职业能力”的过程,是通过“实践性习得途径、理论性习得途径”获得的。职业能力养成要通过重复训练使“认知内化”,再从内在认知外化为习惯并形成固定模式,即“认知一内化一外化为习惯并定型”。这一养成过程要受许多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环境因素、实践因素等。张锋认为更进一步认为,“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因素是个体因素(包括性格、动力、既有知识与能力),学校教育(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师资水平四个方面),实践活动(包括校内、现场、社会)”,闰莉则认为“影响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正确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实践活动、环境因素等”。

二、职业能力的养成规律

综上,职业能力的养成可以定位为:在有效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情景性学习与重复训练,养成满足职业工作需要的技能、知识与素养,包含知识学习、技能养成、素养培育等。

(一)职业能力养成过程

职业能力养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对知识、素养、技能一同培育而形成的由基础至提高的阶段性能力并连续不断地积累递进的过程。每一阶段性能力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养培育以及综合能力整合等方式,经过学习实践活动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而成(见模型图1)。

1 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包括必须的知识,这是技能学习与施展所必须的,内含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知识学习过程可以概括为“习得-巩固和转化-迁移和应用”,即“获得陈述性知识-巩固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迁移与应用”。这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感性实践获得。影响知识学习的因素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知识基础、心智水平、教学材料等。

2 技能训练。技能养成基于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它通过感性认识、模仿、练习反馈等过程达到定型,可以概括为“感知-模仿-练习-反馈-内化定型”的过程。影响因素有:教学环境,实践模式,基础知识,有效教学(包括示范、讲解、练习、反馈、考核、纠正等),个性特征等。

3 素养培育。素养培养是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态度与个性表现,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迁移和改变。职业素养培育须经过“示范提示-认同-遵照行为-内化”的过程,这是社会性学习的结果。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社会与课堂)、榜样、考核等。

4 综合内化与迁移整合。这是一个通过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内化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整合知识经验,系统化经验系统,形成类化经验的过程。影响因素有:

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心理模式、态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

综上,职业能力养成需历经若干阶段性能力训练,每一阶段性能力的养成都要通过知识学习、素养培育、技能训练以及综合能力的整合训练,这种阶段性能力的养成是递进积累的,一般基于“感性认知-理性认知-内化-行为-能力迁移-能力固化-定型”的模式,其有效方式是:感性认知学习-理性认知学习-实践训练与考核。

(二)职业能力养成的影响要素

职业能力养成中的相关因素有许多,其中较重要的有:课堂环境、教学方式、动力激发、个性特征、社会环境等,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能力养成功能。

1 课堂环境。按社会效率主义知识观认为学习是“刺激――反映”联结的过程,学习需要在一定的职业情境中进行;按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即所谓“学习是情景性活动”。学习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习,所以学习必须与职业情景紧密联系,要求学习场景职场化,即职场化的课堂环境。课堂环境的职场化,使学习者在充满了物化与社会性的信息场中无意识与有意识地接收信息,这有助于学习中的信息交流与职业能力养成。表现为几方面:一是直接感受职场信息,看到、听到、感觉到各种职场的知识、规范要求,形成对职业与岗位的较全面的感性认知;二是在职场情景中模拟岗位工作过程或真实操作岗位工作,可以真实感受人、工作及其关系,感受企业文化,有助于理论教学,有效促进对职场规范与工作流程等的理性认知;三是基于对职场岗位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通过岗位工作操练的实训,易于学会实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四是通过不断感受职场岗位的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体会与领悟到企业文化、行为规范,养成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修养、积极态度;五是通过职场化课堂环境的物化情景、岗位工作操练、企业化的考核与奖惩,进一步内化职业知识、职场规范、岗位工作流程并固化职业岗位行为模式;六是通过职场化的人员岗位分工,组成实践共同体,参与社会互动交往,在社会互动中强化学习;七是通过职场化课堂环境中充满的全息职业信息,有效激发感官的兴奋度与对学习有效性的联想,激发学习热情;八是通过职场环境中内含的系统化信息,特别是其中的隐性知识学习,促进感性认识积累进而促进隐性知识掌握。

2 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学习是情景性活动,是与实践共同体对社会实践的参与和理解,是对真实人物和事件的切身感受和领悟,而不是抽象的概括和文字描述;知识是个体积极组织的结果,认知是一个适应过程,强调个体性、强调社会性互动,学习是“互动一社会交往”的过程。职业能力养成与实践活动、参与、自主、互动等直接相关,“参与一实践”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养成。

“参与一实践”型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它决定着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效率。表现为:(1)学习是情景性活动,能力养成靠训练,实践活动促进能力养成;(2)学习是实践共同体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与参与,学习就是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参与促进能力养成;(3)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自主学习决定着能力养成;(4)学习是“互动一社会交往”的过程,学习者个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尤其是开放式交流学习有效促进学习效果;(5)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只能通过亲身实践加以感悟和积累以及同伴之间在工作过程中随机的交流和切磋来获得。

3 动力激发。学习动力激发,将焕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使得学习者积极投入、主动学习,而且身心处于兴奋状态更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学习动力决定着学习效果,决定着职业能力养成。学习动力源于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指学习者发自内心的精神性需求而产生的动力,如对某门课程、某种知识技能的偏好兴趣;外在动机指外界事物激发内心产生行为动力,学习中的这些外在动机包括职场化学习环境、对学习有用性与必要性的认知、科学管理与有效激励措施。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积极性,原因除了内在动机缺乏外,重要的是缺乏如企业员工培训或学徒学习中那种刚性的目标压力与行为规范要求、细节管理、刚性考核、刚性奖惩以及学员对技能学习的自觉,宽松的、柔软的、没有刺激的管理控制导致学生丧失外在动力。

4 个性特征。学习者个性因素影响着职业能力养成。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决定了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效;学习者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影响着不同教学方式的选择与效果;学习者不同的性格、意志与动力结构,决定了学习者不同的学习动力、学习热情与持久度,他们都影响着职业能力养成。

影响职业能力培养的学习者个性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思维认知模式、情绪意志、价值观模式等方面。其中智力因素内含学习者既有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在此各学习者参差不齐;思维认知模式包括思维方式、认知方式,有的擅长于形象思维、有的适合逻辑抽象思维,有的适合感性认知与实践认知、有的擅长于抽象的符号化认知;在情绪意志方面,有的积极主动、有的消极被动,有的持久认真、有的浮躁不坚持,有的自觉自主有内在动力、有的靠外在推动学习。

5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职业能力养成的基础平台,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配合,包括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企业的合作与赞助、社会的肯定与建议。德国的“二元制”、澳大利亚的“培训包”以及“社区学院”等措施,都是职业能力培育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三、高职人才培养路径

总结职业能力养成始于感性认知、成于理性认知与行动实践,其一般过程是“感性认知-理性认知-行动-能力迁移与内化-能力固化-定型”;历经若干由基础而提高的阶段性能力,经过递进式训练与能力积累,最终养成职业能力。高职人才培养高等职业能力,内含高素质与高技能,强调“知其所以然”、“创新优化”与“更高的内在素养”,在能力培养中更加强调“实践训练与理性探讨”、“更高的目标与高标准考核”,其培养路径体现了基于职业能力养成过程,同时须依据高职特点实施系统化措施。

(一)高等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养成过程,高职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是:感性认知教学-理性认知教学-实践训练与能力考评……一递进能力的递进学习实践……一职业能力养成。首先是开展感性认知学习,包括参观、见习、调研、影碟观摩、情景模拟活动等感性活动,以此形成对职业、岗位、工作情景与工作流程、职业能力等要素的形象而整体的认识。其次是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案例分析、知识讲解与问题解答、归纳等方式开展理性认知教学,并以总结、重点、重复的方式内化认知,初步掌握职业知识。然后是基于认知,运用已有程序性知识、观摩老师(或师傅)操作示范与参照同学实践、遵循职场环境行为规范,开展“模仿性”实践操作,从而初步掌握职业技能与遵守职业规

范,实现能力的初步迁移。再次是通过不断重复训练从而固化职业技能、内化职业规范,并通过知识与技能在变化情景中的反复应用,逐渐形成职业知识经验与行为模式化定型,最终养成阶段性职业能力。这需要以完成具体任务为目的的项目实践,在完成任务的实践操作中将知识、技能、态度综合地反复地运用,从而内化职业能力并至固化定型。其后是递进的阶段性职业能力的学习实践与考核,在前一阶段性职业能力养成后依序开始后一阶段性职业能力培育,不断地递进训练,并通过任务实践来复习运用前一阶段性能力,如此不断夯实积累,直至养成职岗综合职业能力。

(二)高职人才培养关键措施

在高职人才的高职能力培养中,有若干关键要素需要特别关注与有效处理,它们决定着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0。基于影响职业能力养成五要素,本文主要关注下述五方面措施。

1 职场化教学环境构建。职场化环境有助于有效学习,所以学习应在职业环境中实现,即教学环境应尽可能接近职业环境,且越真实越好。这种环境包括物化情景、岗位工作操练、岗位分工合作的学习者群、企业化的考核与奖惩,其中物化环境包括各种实验室、实习与实训基地、社会活动场所。其一是职场化的物化情景设计建设。按照职业岗位的内外部环境建设课堂,课堂就是职业岗位情景。其二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流程训练。职场化的课堂情景,其运行遵照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其三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流程构建分工合作的学习小组。按照岗位分工原则确定部门、人员配置与职责分工、相互关系,以“部门”构成学习小组。其四是施行企业化的员工行为规范与企业化的考核奖惩。按照分工岗位确定职权,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规范行为,仿照公司化管理开展考核与奖惩,实施绩效性的刚性考核、包括物质与精神内容的综合性奖惩。其五是积累编撰系列学习材料。根据岗位工作情景,收集与编撰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规范等各种资料、书籍、影碟、软件,供教学、实践使用。其六是职场化课堂环境中内含教学设施。职场化课堂的根本功能是课堂,须内设供信息交流的多媒体设备、白板。

2 教学中实施“参与一实践型”教学方式。有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职业能力养成,职业能力养成与“参与”、“实践”、“社会互动”、“自主”等不可分离,这就要求其教学方式要符合这些内涵要求,综合形成包含实践训练、参与学习、学生主体、开放式互动交流等内容的参与实践型教学方式。一是实践训练。在职业能力养成过程中实施系统化的实践训练活动,以实践为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开展知识学习,实践训练贯穿始终,始于感性与单项能力训练,终于综合训练、全人格能力实践,实践体系包括感性认知实训、单项技能模仿训练、单元能力实训、单元项目模拟实践、综合项目实践、顶岗实习。二是参与学习。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知识学习,学习者都是参与者而不是“对象”,学习者须参与学习全过程,参与实践、参与社会合作活动。三是学生主体。要坚持“学生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开展实践学习活动、教师负责设计引导与把关。四是开放式互动交流。构建学习小组,学习者之间互动交流,激发灵感、相互学习;从社会层面构建学习系统,把名师请进来、学生走出去参观留学、与社会单位合作项目研究、开展网络学习等等,通过社会开放式互动交流,有效促进职业能力养成。

3 采取措施有效激发学习动力。除了强化保持既有的内在动力,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激活外在动力为内在动力,充分激发外在动力,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其一是激发对专业学习的兴趣爱好,转化为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比如建设职场化的课堂环境、有效开展专业教育与课程教育使学习者认识到职业能力学习的有用性与必要性。其二是在教学中进行科学管理,强化规范、考核、奖惩的科学性,仿照管理公司化、角色员工化进行教学管理。参考员工的权职责、行为规范制定细化标准,对学习者的实践学习表现进行全过程考核,考核中以绩效为本进行量化的刚性考核,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奖惩是刚性的,包括课程分数、地位荣誉、金钱以及毕业等方面。其三是通过物质与精神的正负激励措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正激励包括发现与承认取得的成绩与良好表现、公众表扬、评为优秀、课程加分、提前毕业、地位晋升、待遇提高、金钱奖励与其他物质奖励、快速激励、公平考核与公平奖励;负激励包括忽视、批评、处分、降级、罚款、课程减分与不及格、不毕业等。

篇5

吴东平

江西省贵溪市冷水中心学校 335413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意境想象和情感领悟能力,体会古诗词的韵律之美,传承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引言

古诗教学的意义体现于让学生在朗诵古诗中形成高尚情操,在理解古诗时领悟中国文化,在情感体验处了解先人情怀,在学习古诗后热爱古典文学。同其他文学教育一样,古诗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勿拔苗助长

一、注重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

在我国一个优秀的人才不只是指一个人学识的高低,还包括一个人的情怀,智慧以及思想境界等多方面因素。而我国现在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包括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怀等在内的多种条件,来培养优秀的学生。在任何一首古诗词的教学当中,不仅要注重单个字词的意思,还需要感受诗人在写诗时的心境、情怀以及情感。进而培养学生对于各种文化的感知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将小学课堂与社会相互联系起来,将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偏向生活化,引导学生从过去走向未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收集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古诗词以及不同诗人对于同一意象的古诗词进行对比赏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的心境。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诗词文化的博大及魅力。此外教师要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天性,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加强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赠刘景文》这首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这首诗词中的意象,结合作者的写作手法来体会作者此时的心境和情感。因为诗人在写诗词时,通常将自己的心情寄托在不同的意象之中,所以对于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分析意向及写作方式,表达技巧都十分重要。经过多次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学会足够的意象特点含义,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其他的古诗词。在诗人的眼里,任何一种花草树木,大海河流都能够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可以从《游子吟》这首诗词的意象中体会到作为母亲的不舍和无限的关心。每一首诗词背后都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有喜悦,有不舍,有忧愁,有想念。每个字词中都流露着诗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只有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相互配合才能够逐渐真正感悟。《浪淘沙》中,诗人仕途失意,不受重用,尽管多次被贬,却一直不畏权贵,而诗句“如今直上银河去…”表达了诗人依旧向往田园生活,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点出刘禹锡对于田园生活的渴望还要点出对于权贵的厌恶。适当的讲解后,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讲老师听的模式,用来检验教师的授课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听懂。给予学生一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以加强学生听课的专注度以及对于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

二、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为提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李白《望天门山》这一首古诗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进行授课。首先这是一首对于大自然风景描写的古诗,学生对于李白这位诗人并不陌生,那对于这首诗的讲解就一定要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地方。在新课开始前,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诗中天门山和楚江美景的视频或者请学生欣赏天门山和楚江的照片,并向学生提问“这些视频和图片看了感觉怎么样?”学生对于实际美景的感知肯定是具体的,学生肯定会说“壮阔”“雄伟”“漂亮”等这些简单的词,且能直观表达看法的词语回答教师的问题,古诗词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而此时,学生借助另外一种方式已经在无形中认识到了天门山的雄奇壮观。教师在授课前已经给了学生一个关于诗中美景的具象表达。这首诗的教学此时就已经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借助各种自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天门山和楚江美景的认识,可以让学生画画、写作等,再收集学生的作品来综合评价,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之后就可以进入正题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千年前的李白对于天门山和楚江也有和同学们一样的赞叹。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怎么表达的吗?”这时肯定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此时也能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也就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教师根据古诗词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包括文本的类型、篇章结构、情感表达的方式和体裁等进入深层次剖析,聚集不同特色的思维方法,并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这些思维习惯,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让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小组合作式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也能给学生带来竞争、接受、体验等不同的学习体验。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会使课堂氛围更浓厚,学生的学习体验更丰富,其语言思维也会快速增强。

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课堂中,这首诗主要传递的是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其中“异乡”二字就能让学生直接看到这是一首关于思乡的诗句。但是,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这首诗的表现风格、思乡情感,就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多角度来剖析这首诗词。其一,教师运用对比法,与《泊船瓜洲》《静夜思》等进行对比,让学生自主分析,看这三首诗词在表现方法、语言风格、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异同点,学生积极地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其语言思维被完全激活。

结束语

古诗文教学的方式并非一成不变,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将晦涩难懂的古代文学变得活灵活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并自愿投入古诗文学习的行列,此时教学目标已经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实现。

参考文献

[1]魏智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教学探讨[J].天津教育,2020(11):107-108.

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落地途径

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教学启发

尽管面向初中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尚未公布,但是其他学段所公布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要素,对初中生物教学仍然有着极大的启发。如果说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那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生物学习之后,所形成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一般认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由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四个要素组成。结合这四个要素,我们去思考初中生物教学,发现可以带来更多的启发:首先,在“生命观念”的视角下,一切生物问题的解释,可以变得更加精确与明确。举一个例子,女人的怀孕时间过去通常都说是40周,而现在的说法都是38周。为什么会少了两周的时间呢?从生命观念的角度来看,确定怀孕开始的准确说法是“从‘形成受精卵’开始”,这实际上是减少了传统判断时间中孕妇末次月经结束到形成受精卵的15天左右的时间,相比较而言,38周的说法也就显得更加科学。实际教学中,可能从知识记忆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时间变化,而在生命观念的视角下,这一时间变化显然更能代表一个生命的形成周期,因而也就更能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其次,在“理性思维”的视角下,初中生物的教学更应当坚持从科学的视角去判断事实,因而“科学探究”也就应当成为生物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当前生物学科的考查方式主要是初二的会考,知识多以记忆和重复训练为主,但是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角度来看,让学生在理性思维的驱动之下,进行科学探究,仍然应当是教师教学方式的重要选项。再次,“社会责任”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话题,但是从当前生物学科的发展来看,却又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在初中教学中万不可忽视这一因素,而应当抓住教学契机,不断给学生渗透社会责任意识。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实际教学中,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途径进行了探究。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基本途径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要让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关键是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角度,去思考在实际的生物知识教学中,如何将它们联系起来,以在学生建构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接受核心素养要素的熏陶。关于这一认识,有同行通过自己的总结可以实现呼应:根据初中生的认识规律,结合生物学科的知识特点,在课堂中设计并开展多样的活动,尝试从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学生的生活中,总会看到父子或者母子之间的脸型很像这一实际情形。利用这一情形创设基因知识的教学情境,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会提出问题:为什么上一代的脸型以及其他的特征,会传给下一代呢?根据经验,学生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遗传,但是遗传只是一个概念,并不能从原理上解释为什么,因此实际上,学生仍然是有探究欲望的,这个探究欲望为打开科学探究的教学大门,奠定了基础。而从生命观念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提出,实际上也能够让学生从生命的角度,去探究遗传的原理。而一旦学生有了探究欲望,在介绍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在向学生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的时候,学生就会有效加工这些信息,从而最终理解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间传递的原理。这个过程中,如果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呈现染色体以及DNA分子片段的图片,那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形成基因知识的表象,从而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本文还介绍历史上的第一只克隆羊,与社会上曾经出现的一些违背道德伦理的DNA编辑事件,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让他们知道在生物技术与道德伦理之间必须做好选择。

篇7

【关键词】语文课程 核心素养 培养 表达

前言

随着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逐渐提升,广大学生家长开始关注起相关教育人员教学方式的应用水平。学生在语文科目相关课程知识内容方面的学习效果以及相应的学习成绩等,越来越成为备受社会成员热切关注的重点探讨话题。受素质教育全新教学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着重关注对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有关语文核心素养的可操作性表达的探究,就成为了相关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课题。

一、教育革新中的核心素B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以来,语文科目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模式越来越成为教育部相关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社会各个行业的繁荣发展需要学校培养全新的应用型人才与之相匹配,这就对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提出了革新式的要求。为更好的完善和改革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逐渐深入研究并实施将学生核心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表达结合应用到教学课堂之上①。

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第十四个年头,在教育领域在课程改革深化政策逐步推行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教育理念的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发展体系。有关可操作性表达式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步进入到系统化以及理论化的发展阶段。语言运用的构建方式、语文思维的发展以及升华以及语文文学知识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等,都是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模式所包含的教育内容。

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可操作性表达的探究

1.结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创建特色教学课程

在我国语文科目传统教学课程设计和课程安排的过程当中,有关课程教育内容的划分大概可以分为两个不同高度的级别分类。其一是国家或者学校所在地区内部教育部门统一规定的语文教学内容,这一类教育教学课程的开展以实现或者满足全体学生共性需求内容的为基础或者最终教育目标。第二种教育课程的设定主要来自于学校内部有资深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在结合本校学生自身发展特点以及学习习惯的基础之上设立的特色教育内容。后一种教学课程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不同方面富有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需要相关教师重点注意的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可操作性的表达是一种内隐化的培养内容,教学路径的设计应当尽可能顺应或者创建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上。

2.设立情景对话,结合短剧表演

语文教师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科目可操作性核心素养的表达能力时,为有效集中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内容学习的注意力,可以安排课堂适当的教学时间将短剧表演的情景化教学模式引入到语文课堂之上。通过与语文课程内容息息相关的情景短剧的排练和表演,学生能够对相关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当中,逐渐形成学习语文知识内容的兴趣②。

例如,当在为学生讲解苏教版语文课本中《晏子使楚》的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将文章当中叙述的故事情节作为蓝本,引导学生排练表演历史情境短剧。在情景短剧的排演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让《晏子使楚》当中的历史情景能够更加真实的重演到语文课堂之上。在学生表演历史情景短剧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当中的教育要求,适时向学生提出引导性的教学疑问。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完成重点知识内容的学习任务。

3.顺应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实现科学化训练

相关教师还应当将核心素养的可操作性表达模式的设定更加科学化的训练培养方式,使核心素养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尽可能符合学生在语文知识内容方面学习和认知的发展规律。当学生熟练掌握基本语言运用技巧之后,再对其开展进一步更深一层的阅读或者写作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案相关教育内容的设计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才能让学生在口语表达以及综合写作方面的学习能力得到综合的提升。教师要富有教育耐心,逐步开展每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可操作性表达的终极教育目标③。

结论

总而言之,语文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语文探究和学习能力的概括。结合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特点以及核心素养的基本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入研究语文科目核心素养的可操作性表达,是当今社会教育教学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只有相关教育人员掌握更多能够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可操作性表达的教学方式,才能最终实现语文教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注释】

① 丁文静、韦冬余. 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6):80-81.

② 赵莹莹. 从“语文素养”看“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11):173-176.

篇8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教学方式;高职;动态化调整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光纤宽带的高速发展,现在的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从传统的投影仪和多媒体教学环境,到采用世界大学城远程平台进行教学,教学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学到更有用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高素质、高素养。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式的动态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笔者开展了在信息环境中开展教学方式的动态调整这一研究。

一、教学方式调整的“牛角”

教学方式动态调整,首先要摸清教学方式的脉络,关键在于结构方面的调整,即“调整之牛角”。抓住结构调整,后续的其他调整将变得比较容易。经过解构和重组后,得到的教学方式体系是一个“坛式结构”,主要包括社会认同、认识方式、行为方式和教学组织四大层面。因此对教学方式结构的动态化调整也应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四个层面的核心是认识方式,这一层面关系教学成败。

二、教学方式动态化

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方式的动态化逐一阐述。

1.传统教学方式

“讲授式”、“探究式”和“讨论式”是经典的三种教学方式,其中“讲授式”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开展,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课后做作业。如果学生有学习困惑,只能通过QQ留言、电话(紧急时)或者下次上课时进行答疑,解答可能不及时,同样的问题有可能很多学生都会出现,这样的话重复劳动,效率低下。

2.时尚教学方式

“订单式”、“双证书式”和“现代学徒制”是近10年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很多高职院校目前正在推广使用,很多培训机构在给教师培训时也经常采用,这些教学方式给传统僵硬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仍旧脱离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瓶颈,并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比如“订单式”,很多学校其实就是“保护式”,比如某铁路局只招某省的生源,或者将某省的生源全部放在一个班,这就是所谓的订单班,方式特别僵化,近亲繁殖,导致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

3.空间环境下的动态化教学方式

2010年Wi-Fi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超市、宾馆、飞机场都有Wi-Fi信号,甚至有的学校(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经过详细论证后在校园范围全面开放了Wi-Fi。恰在此时,世界大学城远程平台也蓬勃发展,教学方式迎来了新的变革机遇。

相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变革要困难得多,很多教师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很多变革即使成功了,也是小范围的,根本没有得到推广,没有传承下来。世界大学城平台让这种变革加速,全国教师都可以通过大学城交流,有好的教学方式,很快就能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大家相互交流,使得新的或改进型的教学方式应用面更广泛。目前来说,最盛行的就是空间交互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依赖于两个支撑点,一是世界大学城平台的吸引力,当前最具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就是微课和慕课。二是Wi-Fi的开放。以前的学生是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四点一线。现在还需要加上Wi-Fi大学城平台,如下图所示。

三、动态化调整

教学方式的动态化调整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结构角度

教学方式在结构层次上分为社会认同、认识方式、行为方式和教学组织。随着世界大学城平_在全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了平台对教学方式的冲击,这里面的关键首先在于社会认同层面中教师心态的调整。对于新事物,人们总是抱着既好奇又畏惧的心态来看待,这时我们就需要树立典型。当空间使用者的软环境(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和空间平台的硬环境(交流方式是否便利,通道是否流畅)达到深度融合,才能使得教学方式活起来,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们给出结构四大层面的核心要素。

(1)社会认同(心态、师德、知识、特质、价值观)层面

核心:价值观

(2)认识方式(设计、指导、资源、评估)层面

核心:指导+资源

(3)行为方式 (管理、技术、作业、传播、对接)层面

核心:对接

(4)教学组织(导入、分组、一课、实践、二课)层面

核心:导入

2.课程角度

西南大学李森教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非常重视课程的特点,认为教学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来进行。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分为:人文素质课、职业岗位技术课、职业拓展课和公共选修课。在教学方式上,不同的课程也有所不同。以湖南高铁职院铁道工程专业相关课程为例。人文素质课和公共选修课教学方式相对来说灵活一些,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课程角度的动态调整,一是要把握课程本身特点,二是要把握学生年级。现在高职院校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三年高职(高考或单招)和五年高职(初中)。不同的年级,同一门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刚开始可以采用传统式教学方式,学生适应后可以采用空间环境下的动态化教学方式。

学校需设立世界大学城教学工作站,设站长一名(正科级),副站长一名,工作站干事每系一名,全面负责高职学院世界大学城课程教学方式对接。教学方式高于教学其他层面(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属于金字塔顶端,是教学核心。

3.教材角度

从内容更新速度来说,教材更新是非常慢的,现在很多教材多是你抄我抄大家抄,独具特色、满足教学需求的教材越来越少。而教材属于教学方式的认识方式层面,属于内在属性。这就意味着,如果教材不好,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为此,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持续更新教材。首先由教育厅牵头,组织精干教师编写符合本专业发展的、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教材,年年更新。人文素质课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教材图片比较多,很多都是彩色的。成本提高部分,可以申请“信息环境教学改革特别专项资金”扶持,专款专用。

(2)教材电子版可部分免费开放,部分收费开放。更多地考虑手机阅览效果,不要只是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发送到手机中,这样太单调,应该多一些图片、动画、微视频等,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完全迎合了学生“机不离手”的现状,从某种角度看,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服务效果取决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效果,因此教材的动态调整是发展趋势。

(3)开发“立体化教材”。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行,立体化教材成为以后的发展趋势,世界大学城提供了绿色环保的平台支持,我们在开发立体化教材时,可以将图片、视频、图集、实例上传到世界大学城,然后生成二维码,将二维码编入教材,上课时,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立体化学习资料。对教材的更新,应根据学科特点,有计划地更新。立体化教材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4.学生角度

现在不少高校采取“教室手机袋”的教学手段。学生上课时将手机放入手机袋,下课时拿回。从表面上看似乎提高教学效果,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课下学生访谈中,很多学生对此态度是不以为然,认为作用有限。

“教室手机袋”类似于学生上课睡觉,老师要求学生站起来听课,老师尽了教书育人的职责,但教学的终极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到底达到了没有,这不好说。从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教室手机袋”作用有限,部分学生准备了两部手机,一部用来应付检查,另一部用来上课玩;即便是交了手机的同学也不一定听课,睡觉和聊天也在课堂上很普遍。因此,纯粹的限制不如积极引导,将手机合理应用。手机既可以作为一种生活工具,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或学习工具,随着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APP不断被开发,我们也可以开发一些教学APP来辅助教学,不过这其中有一个制约因素就是Wi-Fi。目前高职院校放开Wi-Fi的屈指可数,这成为手机辅助教学一大阻力。

好奇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学生都成了“低头族”,我们完全可以在上课时将手机利用起来。让智能手机参与到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第三元素,而不是限制,应该很好地利用。上课前信息(QQ/微信),信息的方式可以是二S码,从教学方式第二层面认识方式(设计、指导、资源、评估)角度来说,资源很重要,但是现在的资源多而杂,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把关,选取精华。古有“因材施教”,今有“教学动态调整”,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金字塔塔尖。教学方式动态调整的核心是认识方式的调整,调整的要素是结构、课程、教材和学生。本文在调整时非常重视智能手机的参与,在上课时没有硬性要求学生将手机放入手机袋;鼓励多开发一些好的APP,因为教学应当是服务于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人文素养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森,王天平.论教学方式及其变革的文化机理[J].教育研究,2010(12).

[2]杨维国.基于世界大学城高职教师个人空间的教学方式研究之一――教学方式的内涵及分类[A].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11).

[3]赵茜,王佳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教育科学研究,2012(2).

篇9

一、透彻理解课程方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明晰课程的基本价值

严格执行课程政策,有效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的国家意志,是课程价值的基本规定,必须理解消化、准确把握。

对于课程的基本价值,作为校长必须在学习中消化,在实践中内化,增强课程基本价值的精准把握。通过多样途径,尤其是自身真切的理解,引领广大教师明晰三点:一是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标准价值趋向是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它的基本要求是绝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这有利于全体儿童的发展。同时,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二是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观。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教学观的核心要义。三是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学生观。如何认识学生,怎样看待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我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结果,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标准的学生观是怎样的呢?首先,学生是发展的人,每个孩子都有可塑性、生成性,也就具有创造性;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人的材质都不一样,都是具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再次,每位孩子都是学习的主动者,不是知识的容器,而且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

事实证明,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践新课标核心理念——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果这些基本价值没有领会,那么,再怎么实践,都将是“穿新鞋走老路”,甚至“南辕北辙”。

二、关照学校的传统和历史,

呼应课程的文化价值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文化。我校的前身是爱德女校,创建于1904年。爱德女校创始人王菼先变卖家产办学,后又将编译、授课所得数万元用于助学,在办学历程中更是劬力劬心、竭忠尽智,这种大气的胸襟和气度是对“爱德”的最好诠释,与“爱德”校训一起深深植根于吴江实验小学百年的历史之中,内化为吴江实验小学的文化基因。

时光流逝,世迁。自1992年更名为“吴江市实验小学”以来,在全球高新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赵学漱等教授的指导下,学校以环境教育为突破口,加强科技教育,创办科技特色的办学思路逐渐明晰,科技教育办学特色显著。基于此,学校凝练出了“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与“爱德”一起,共同构成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

关注学校的传统和历史,就会发现学校文化有着普遍的生成规律,那就是从办学追求出发,形成特色,特色转型成为特色文化,特色文化升级形成主流文化,乃至核心文化。整个过程是一个校本课程不断开发完善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预设、应答、修正与坚持的学校文化过程。因此,这种文化能够渗透至学校每个成员的血液之中,弥散在校园的每一处空气中,在无形中主导着学校所有人的思想与行动,自然也影响着学校的课程建设。

学校的探究型课程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我们先后开发了以“探寻百年历史”为主题的文化类校本课程;以“挖掘景点内涵”为主的环境类校本课程;以“展示特色活动”为主的活动类校本课程,这些课程从时间纬度整合了学校百年的发展历史,从空间经度整合了校园科技环境,涵盖了校园的特色活动,它不仅是一种理性探究,更是一种人文探究。因此,这门课程凸显了明显的学校气质:爱德、求真精神。这样的课程就是对国家课程价值的一种拓展、强化、突破和创新。

三、善于进行教育的系统思辨,

凸显课程的哲学价值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还必须体现在能够反思当下学校的突出问题,追问背后的哲学价值,以及为原有的教育文化开辟一块新的天地等方面。

当前,学校教育仍是成人在主导,师道尊严已经演化为一种绝对的“专制”,这是其一;分数就是质量的应试观念使学校教育成为功利的追逐场,教育规律已成为“正确的废话”,这是其二。这些问题,已经让基础教育的使命发生了变化,方向在迷失,价值在异化,成为了教育的“癌”。在不断的思考、追问、反思中,我们觉得“爱德”“求真”的教育不仅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更要勇于改变现有的问题。于是,为孩子未来发展丰厚素养的教育哲学价值观念被呼唤了出来。这样的教育哲学首先强调教育的儿童立场,即明晰教育的三条基准线:为了儿童,从儿童出发,实现儿童主动发展。同时,强调“素养至上”,即关注培养孩子更具发展力的素养。在不断的分析、考量中,我们认为,“优秀的思维方式”是孩子素养的核心。优秀的思维方式是人的性格密码,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和成就。

篇10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翻转课堂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可概括为三大核心素养: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如图1所示)

地理科学素养由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五个组成部分构成。地理人文素养主要包括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国家意识、地理美等内容。而地理技术素养主要包括地理技术知识、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三个部分。

二、传统课堂的局限性

1.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

传统课堂的教学环节一般由导入、教师知识传授、练习布置与讲解等主要环节构成(如图2所示),大多时间由教师支配用于教材知识的讲解,学生课堂内化知识的时间很少。

2.传统课堂教学功能的局限性

结构决定功能。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主导,地理教学中以下三个特点仍然比较明显:

第一,课堂活动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第二,课堂活动类型少,时间少,师生及生生互动少,知识自我内化机会少。

第三,多样化课堂活动流于形式,部分合作探究活动重形式,轻效果,并未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因此,传统地理课堂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地理学习的乐趣,也不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和高效培养。

三、翻转课堂的优势作用

1.探索与转机

2015年6月至12月,安徽省高中地理教研团队以省优质课大赛为推手,在全省率先尝试举办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大赛。笔者亲历三轮比赛,从观摩中不断学习、总结与反思,充分地感受到了它在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中的作用。

2.翻转课堂课例分析

(1)对学生地理科学素养培育的实践――以《图解太阳视运动规律》一课为例

①课堂实施的主要环节及统计

《图解太阳视运动规律》一课由亳州市利辛高级中学的孙老师执教。本节课主要内容如下:

课前:对不同地区、不同日期太阳视运动的相关知识,孙老师制作了形象而生动的微课,并通过任务单明确了学习目标和要求。学生在任务单的指导下,通过观看微课,完成对太阳视运动规律这一地理科学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初步形成了一些地理科学分析的能力和方法。

课堂:首先,孙老师结合比赛时刻太阳方位的实际引入课堂,简单回顾微课主要知识后,紧接着,呈现学生任务单完成情况,通过定量的统计结果,依据学生学情反馈,孙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过程,学生分工协作,紧密配合,顺利完成绘制活动,并派代表上台合作展示绘制成果,阐述过程。学生分组展示完成后,老师及时给予完善和点评。最后,呈现经典试题,按照试题难易程度,由易入难,层层递进,继续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展示讨论结果。通过习题,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过观摩后的认真统计,聚焦《图解太阳视运动规律》这节课的教学实施和课堂活动,得出该课的时间结构(如表1所示)。

②对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培育作用

结合本节课的时间结构,不难发现,本节课堂教学有两大特点:

第一,学生活动时间充足充分体现和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学生活动质量提升。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个个高质量而有递度的探究和展示活动,从质量上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这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最终必然促进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培育。

(2)对学生地理人文素养的培育作用――以《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一课为例

①课堂实施的主要环节及统计

《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一课由合肥一中的王老师执教。本节课主要内容如下:

课前:学生观看莱茵河流域鲑鱼变化的相关微课视频,完成任务单内容。

课堂:首先,由鲑鱼导入,学生概括鲑鱼主产区莱茵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指出因素。教师结合两份任务单中的典型作答,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规范答题。继而,开展学生合作探究活动,分析20世纪50年代后鲑鱼在莱茵河流域消失的可能原因――分析原因。针对探究结果,王老师及时给予点评,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了不严谨和不足之处。教师提出如何让鲑鱼重返莱茵河的探究性问题,并提供莱茵河流域图,让学生分四组进行角色扮演,展开讨论。在展示交流环节,不同角色出现激烈而精彩的辩论,在充分听取学生各组的意见后,王老师又呈现视频资料,展示莱茵河流域治理的有效措施,最后,老师以简洁的板书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和结构,并以引导学生继续课下探究结束本节课。

经观摩后认真统计,聚焦《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这节课的教学实施和课堂活动,得出该课的时间结构(如表2所示)。

②对学生地理人文素养的培育作用

本节课属于选修内容,而且内容相对抽象和空泛,但仔细深究,涉及的课标较多,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人文素养的内容。在具体实施中,王老师以鲑鱼消失再回归,这一具体而生动的案例作为载体,按照“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探究活动(课堂学生活动共用时29分钟),并通过角色扮演,调动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辩论激烈,精彩迭起。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和国家意识等地理人文素养的培育,在潜移默化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落到了实处。

3.翻转课堂在“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中的优势

(1)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

通过以上两个真实的课例,我们不难看出翻转课堂的主要教学结构(如图3所示)。

翻转课堂,学生首先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教师制作好的微课视频等资料包,自主把握学习的进度,随时暂停,重复观看,直到学懂为止,这充分地适应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任务单上的课标要求,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准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而进阶练习的设置,检验了学习效果,初步实现知识的内化。针对进阶练习和资料包学习中存在的困惑,通过有效途径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在获取信息反馈后,依据学情反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分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围绕问题主题的各类探究活动。组内学生分析素材,合作交流,取长补短,最后通过代表展示交流成果,而组间随后的相互质疑、补充与完善,使学生的自主分析、交流、辩论,渐入佳境,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效果。最后,教师从更高角度进行点评,完成知识的拓展和升华。

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特点为: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评教。

(2)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

经认真、反复观摩基于翻转课堂环境下的安徽省地理优质课大赛中16位优秀选手的课堂,不难看出翻转课堂的以下特点:

第一,翻转课堂基于微课,内涵又远高于微课。其中,任务单地位突出,它引领着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方向,既是课前微课等自主学习和翻转课堂之间联系的纽带,又是翻转课堂的起点和落脚点。

第二,学生探究活动是翻转课堂的重要载体,探究的内容和质量将决定翻转的成败。按照“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探究思路,首先,基于学情差异,学生科学地组成若干个探究单元,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其次,探究问题的设置依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反馈和课标或课标群要求,遵循少而精、由易入难的原则,体现了层次和梯度,侧重实现学生的能力迁移而非简单的知识迁移。其次,各组活动成果的代表呈现及组内、组间的相互补充,相互质疑,相互辩论或相互点评等课堂活动环节,充分地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体现教学相长。如果把一节课比喻成一部电影,那么教师既要当好“编剧”,更要当好“导演”,还要适当充当“跑龙套”的角色,服务“主演”们演好“剧本”甚至“剧本群”,让课堂翻转起来,在翻转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提升多项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3)翻转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的优势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翻转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换了教学中师生角色,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也便于教师对学生个别辅导。这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新,增强了学生在地理知识与技能习得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有利于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四、结语

翻转课堂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来说属于新生事物,它对传统教学的改变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对师生要求更高,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更多、更新的教学模式,但无论教学方式如何变化,有一点将始终不变,那就是:立足学情,高效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66-6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