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刚与柔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理的刚与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社会管理需要政府管理的“意志刚性”
管理学家西蒙曾经说过:管理的全过程就是决策。这样的决策无疑包含了管理者的智慧和意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公民社会的日益勃兴,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加剧的利益分化和多元的社会心理,使社会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此情形下,肩负着繁重社会管理任务的政府部门,必须在丰富的社会管理实践中不断涵养自己的管理智慧,并熔铸和体现为刚强的管理意志,才能确保实现最佳的管理效果。
(一)社会管理的“意志刚性”何以必要?
社会管理不仅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各社会主体为了在社会利益的分配中获有足够的话语权,以促进本部门(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必然想尽办法逃避或对抗对自己追求私益的管理,甚至不惜妨碍他者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因此,肩负着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使命的政府管理者,在社会管理中必须体现出不容质疑的“意志刚性”,对任何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部门(个人)的行为施以严格的管理,以确保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
1.社会管理过程的矛盾性
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同样,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也充斥着丰富多样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矛盾,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等。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有些矛盾还比较突出和尖锐。如城市化推进中的因征地拆迁纷争、社会分配领域的两极分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过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异质化趋势,等等,几乎社会管理的每个领域都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矛盾,有赖于社会管理者的管理智慧。
2.社会管理目标的向善性
所谓“善”,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体现了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社会管理中的“善”,不仅指社会的共同福利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幸福,这是目的“善”;也指社会管理过程中管理宗旨、手段、方法、力度等的适度和正当性,至少不对社会的长期发展和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成损害,这是工具“善”。社会管理对目的“善”和工具“善”的伦理追求,要求社会管理者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阻止影响“善”实现的不利因素,促进社会意志的统一。
3.社会管理任务的艰巨性
社会管理有着十分广阔的管理谱系。从广义上说,社会管理是指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狭义上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1]。“人”的生老病死、教育就业、安全保障、衣食住行、公共空间等全在社会管理的范畴之中。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加快,原本由政府管理的内容将逐步过渡给社会管理,因此必须有高度发育的公民社会以及主体精神和参与意识充分觉醒的现代公民。这就要求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健全各类社会管理法规制度,推动公民社会建设。
4.社会管理对象的多元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单位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2]。而且,社会“人”的构成、诉求、阶层日益多元化,流动性日益增强,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必须由被动、弹性的管理过渡到主动、刚性的管理。就城市来说,不仅有常住居民,还包括外来务工者、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流动摊贩、外来旅游者等,由此引发一系列对变动中的“人”的管理,以及由“人”带来的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管理的复杂性不断增大,必须抓紧建立相应的社会管理机制。
(二)社会管理的“意志刚性”何以实现?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而政府应更加注重发挥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职能作用,负责具体的组织管理,包括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推进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等[3]。总体上说,社会管理的“刚性”来源于管理的法规、标准、目标、计划、政策、制度等。
1.社会管理的法规、标准
在法制层面上,社会管理的“刚性”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从宏观上说,对应社会管理内容的不断增多,国家必须抓紧健全社会管理的法规体系,如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法等;从中观上说,各级地方政府要立足本地区实际,出台各类规章规范,如盲流管理条例、外来务工人员暂住条例等;从微观上说,各行业部门要着手编制和普及推广相应的管理标准,以统一管理的行动,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如城市管理的市容管理标准、河道管理标准、数字城管处置标准等。
2.社会管理的目标、计划
各级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牵头者和组织者,要及时编制便于社会管理体系各部门执行的各类管理目标和计划,既包括中长期规划,也包括近期重点突破的发展目标,使社会管理呈现出一定的发展层次。目标的制定必须立足本地实际,科学、全面,兼顾各方面利益,确保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时段科学、务实的实施计划,如城市管理中有建设清洁宜居城市的总目标,也有各年度的专项及日常工作计划,如截污纳管、街面保洁、庭院改善、路面修缮等。
3.社会管理的政策、制度
系统、刚性、科学的政策和制度是社会管理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换言之,充足、刚性的政策、制度资源是强化社会管理的重要前提。由于社会管理内容的宽广性,不同的社会管理领域有着自成体系的政策、制度资源,因此,社会管理各部门应把政策、制度建设作为强化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力推人本化、标准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如对流动摊贩的管理,杭州坚持“堵疏结合”,既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对影响道路通行和破坏城市秩序的摊点实施严格管理,同时又坚持“以人为本”,在适当地段和时段开设早市、夜市等,实现集中、规范管理,并在税收、租赁等方面给以政策扶持,使管理与营生的矛盾得以缓解。
4.社会管理的措施、手段
最主要是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落实机制。当前,要重点建立六大机制:一是目标考核机制。为确保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和计划的实施,要建立层层分解落实的目标考核制度,以进一步增强社会管理的“意志刚性”。二是利益协调机制。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公民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调节不合理的利益关系。三是诉求表达机制。要畅通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能准确、便捷地到达相应层面并获得响应。如城市管理部门要经常开展“三进四问”(进广场、进社区、进家庭和问情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绩于民)活动。四是矛盾调处机制。将源头治理和长效管理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各类社会风险和隐患,确保社会稳定。五是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并完善利益补偿和救助保障机制,扩大社会就业,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六是责任监督机制。对社会管理的职责履行、政策落实、行为选择、目标实现等实施全面监督,确保社会管理的和谐、高效。
二、社会管理必须实现“刚性意志”的“柔性执行”
由于发展的阶段性和管理对象的差异性,社会管理的“刚性意志”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因此,必须推行柔性的社会管理才能有效化解这一矛盾,其原因是:
(一)“刚性意志”的刚性化执行会造成大面积“杀伤”
管理的“刚性”是管理高效的前提。但这种刚性化执行却寓于管理的统一性之中。这种管理行为的整齐划一在有效遏制各种社会乱象的同时,也势必挤压了一部分弱势群众的生存空间,如城市中以摊点经营为生的职业者,他们的利益诉求和生存权必不可免地要受到侵占,由此引发与城市管理者的矛盾。
(二)“刚性意志”的刚性化执行容易激发对抗,异化管理本质
由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天生矛盾性,管理者的“刚性”,尤其是妨碍被管理者利益实现的“过度刚性”,必然要遭受来自被管理者的情绪抵触甚至行为对抗,有时,“刚性”的作用力越强,对抗的反作用力也越大。在此种情况下,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必将难以实现,并恶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认同,形成心理定势,造成恶性循环,使管理双方本应产生的合作关系异化为对抗关系。
(三)“刚性意志”的刚性化执行容易超越界限,产生权力异化
根据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说,利己乃人之本性,人们从事经济活动,都是“为他”的利己之心所驱动“而付出的”竭诚努力[4]。由于社会管理的主体是“人”,因而由“人”执行的社会管理“刚性意志”必然具有与生俱来的自利性。孟德斯鸠有句名言:一切权力都有被滥用的倾向。权力使用到有边界的地方才停止。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因此,社会管理者的“意志刚性”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也有被滥用的风险。如近年来饱受社会诟病的城管执法现象,固然有被恶意炒作的妖魔化倾向,但客观上说,也有执法主体的“乱执法”、“违规执法”的原因。
(四)“刚性意志”的刚性化执行恶化政府形象,产生“塔西坨陷阱”
实践证明,社会管理的“刚性意志”超过一定限度必将对社会心理造成损伤,尤其是社会管理中的“自利”行为,使公众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弱化了政府权威,产生公信力危机的“塔西坨陷阱”(通俗地讲,就是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塔西坨陷阱”的存在不仅使社会管理丧失了群众基础,也增加了日后社会管理的难度。
(五)“刚性意志”的刚性化执行缺乏人文关怀,容易激化社会矛盾
社会阶层的多元性直接导致了社会管理的多样性。由于多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象的存在,社会建设发展缓慢,社会管理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尤为不足。同时,由于社会管理的功利性,因而在一些地方的不同领域,推行的社会管理往往简单机械、整齐划一,刚性化执行已大大超越了社会底层的可承受程度及生存状态,使管理“刚性”披上了“冷漠”的外衣,激化了社会矛盾。
三、刚柔相济:管与被管的两音和谐
“意志刚性”与“执行柔性”是社会管理取得最佳效果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好实施的分寸和尺度,越界的“刚性”和过度的“柔性”都会使社会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具体来说,“意志刚性”是社会管理的必要条件,管理者只有坚定地将其贯彻于社会管理的全过程,才能确保既定目标、政策、措施等管理决策的顺利实施,达到社会管理的目的;但“意志刚性”的权力膨胀、过分张扬、一视同仁等内在属性,容易挫伤民众并殃及自身的执行效果,必须实现管理意志的“柔性执行”。反之,“柔性执行”缓解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和冲突,为社会管理敷上了一层剂,但过度的“柔性”会大幅度稀释“意志刚性”的权威,弱化社会管理效果,使社会管理由“刚性”变为“柔性”以致可有可无的“弹性”。因此,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既有管理意志的“刚性”,也有管理执行的“柔性”,刚柔相济,才能实现管与被管的“两音和谐”,提高社会管理的效果。
(一)提高社会管理者素质
管理者的素质是社会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的先决条件。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法制素质、道德素质、政策执行素质和良好的实践能力,才能妥善把握好“意志刚性”和“执行柔性”的关系,既能把“刚性”约束在合情、合理、合法、合度的范围内,又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亲善形象赢得被管理者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使社会管理始终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确保社会管理“意志刚性”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
(二)管理沟通,决策民主,刚柔渐趋统一
管理者对全社会的管理必须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群众路线,要经常深入一线,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中梳理,科学提炼,形成社会管理的各项政策、制度和举措,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与社会各界群众的沟通,反复征询意见,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提高管理决策的开放性、民主性和科学性,条件成熟时也可以吸收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充当社会的“代言人”,使管理沟通机制化、经常化、规范化。由于社会管理决策中内含了“社会智力因素”的积累,因而确保社会管理赢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既增强了社会管理的“意志刚性”,也减小了管理执行的难度,使社会管理始终在和风细雨中进行。
(三)堵疏结合,体现人文关怀,不搞“一刀切”
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归于和谐、秩序、幸福、美好。当前,我国地区和个人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社会管理对象多元化,也增加了社会管理工作的难度。有鉴于此,社会管理一方面要加大对触犯社会秩序行为的惩治力度,该堵的一定要堵;同时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将政策的坚定性和措施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设法为社会弱势群体营造一定的生存空间,并健全社会保障、救济、扶助制度,受损的给予补偿,困难的给予救助,不公的予以纠正,对社会弱势群体体现充分的人文关怀,安抚失衡的社会情绪。
(四)稳步实施,注重“刚性意志”执行的梯度
由于事物的两面性,一项管理措施的出台,往往既能使社会一部分人受益,也会使一部分人受损。因而,要建立社会管理“刚性意志”的试错机制,每一项社会管理政策、计划、措施的出台,必须坚持先期试点、稳步铺开、逐步完善的原则,在颁布初期应先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和领域搞好试点,待时机成熟时再向全社会推广,并逐步纠正试行中的不足和问题,如此,才能有效避免因社会对政策的大面积抵制而产生的动荡,化解政策执行的风险。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现社会公平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为此,必须充分尊重人的各项权利,尽力满足“人”各方面的合理诉求。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阶层中的“五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有些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性,有些是由于社会分配的不公平性,累积到一定程度都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隐患,是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因此,建立深层次、广领域、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分配不公和机会不均等问题,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社会公众,是一项紧迫任务。
(六)体现先进理念,寓服务于管理
要适应我国政府体制的服务型转向,进一步树立先进的社会管理理念,逐步从“习惯管控”转到“为民服务”上来。“服务”理念的确立,一方面能使社会管理者牢固确立公仆意识,增强控制“意志刚性”过度膨胀的自觉性,防止管理意志的扭曲和管理权力的私有化;另一方面,也能使社会管理者在管理执行中主动俯下身子,设身处地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将管理过程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过程。
(七)加大法规宣传,安抚社会心理,营造和谐管理氛围
社会管理法规意识的淡薄和社会心理的失衡,是社会管理容易诱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社会管理中,既要加大对管理者自身的法规教育和宣传,从根本上杜绝“执法违法”的现象;也要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以及宣传册、橱窗等载体,深入开展社会管理法规的普及运动,增加公众对相关法规知识的了解和把握,既能用法规知识为自己维权,并始终在法规的范围内从事社会活动,也能通过强大的民意加大管理者滥用权力的压力,促使管理者掌好权,用好权。同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滋生的两极分化、社会不公、权力腐败等消极现象引发的“仇富”、“仇官”等社会心理,既要强化源头治理,也要通过强有力的宣传进行安抚,力求让民众看清主流,看见希望,看见政府为此付出的努力,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管理氛围。
总之,在社会管理中,唯有正确把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运动,妥善处理好管理者“刚性意志”和“柔性执行”的辩证关系,才能避免社会管理本质的异化,使社会管理沿着既定的轨道运行,产生双赢的管理效果,发挥在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并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实现自身的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绚丽美学中国传统文化
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每个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都会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艺术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在该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中得到解释和证明。泰勒对文化所作的权威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审美作为一种“能力和习惯”,自然也应当与知识、信仰、道德、习俗等文化要素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化观念的具象化的表现之一。
对美的形态的特殊的感受,是每个民族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既表现了每个民族特殊的美的价值观,也浓缩了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对美的形态的这种特殊的感受,可以体现在民族艺术的创作风格中,也可以作为日常的风俗习惯、生活时尚、审美情趣甚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绚丽多彩,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感受,是对自然景象、社会生活现象和文学艺术创作的赞美之词,但在美学理论中却被排斥在美的基本形态之外。这是源于理论上的疏忽,还是出于观念上的偏见?本文拟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来尝试加以分析。
阴阳之道与美的形态的分类
美的范畴是意义的范畴,美学理论对美的范畴的规定,既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的普遍特征的归纳与总结,也反映出人们对事物的美的属性的价值判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价值判断,既不是仅仅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评价艺术作品对鉴赏主体的价值关系,也不是仅仅立足于对审美对象超功利的“合目的性的形式”[2]的感知,而是把审美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把美的“合目的性形式”作为自然的和社会普遍规律的“道”来加以规定,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关系。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根本原则;儒家则把“道”看作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政治和伦理原则,是治理社会的道德准则。道家之道是自然,儒家之道是名教,从汉代的经学到魏晋玄学,又逐渐将道家之道和儒家之道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道解儒”或“以儒解道”的儒道互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美学领域中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以自然美来比附社会美、道德美,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泛审美特征的美的基本形态的划分原则。“有”版权所
篇3
关键词:屈原思想;《离骚》;对立统一
《离骚》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思想结晶,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岁月的流逝,不仅没有减损它的魅力,反倒增加了它的历史厚重感,给予它旺盛的生命力。它如一杯茗茶,常沏常新;如一首老歌,时时唱响在人们的心头。
从最早对《离骚》作出全面评价的淮南王刘安到其后的班固、刘勰及后来的李白、苏轼,几乎历朝历代的文人都醉心于《离骚》。正是从《离骚》中,我们看到了屈原的痛苦与欢乐、执着与犹豫。前苏联科学院院士H•T费德林教授在其《论屈原诗歌的独特性与全人类性》一文中说:“屈原以一个真正思想家的洞察力,一个伟大艺术家的敏感,觉察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以及整个人类命运之间的极其深刻的矛盾。可是他的作品中没有宿命论,没有绝望以及盲从命运的痕迹。就是他那些最富悲剧性的作品,也是充满了斗争精神的。”可以说,正是屈原身上所展现的“极其深刻的矛盾”引起了每一位读者的强烈共鸣。无论是他积极实践的表里如一,刚柔相济的美学思想还是其无法协调的理想与现实,此我与彼我分裂的矛盾,都深深震撼着我们,让我们在某一刻,仿佛看到了相似的自己。
一、内美与外美
《离骚》开篇便讲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作者追溯自己的远祖,说明本身有着高贵的血统;在寅年寅月寅日降生,代表着出生的不平凡;依据卦象得到好名字,更显示出与生俱来的中正气质。王逸注云“正,平也。则,法也。”《文选》李周翰注:“灵,善也;均,亦平也。言父观我初生时日法度,能正法则,善平理。故思善因而名之,以表其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确具有先天的禀赋之美。姜亮夫先生在《屈原思想简述•论屈原人生观》一文中写道:“凡不为曲说、诡行、诈伪者,其人必中正,此正屈子之人格也,故自状曰名曰正则,字曰灵均矣。……中正之德,虽本之于天,而必由善行以保抱之,故文中乃有一原则性、理论性的词语曰修。修字在屈文中乃一教育意义之道德条理。……总而言之,屈子言公德,不言私德,言道德之原理,亦言道德实践之教,且一一分别社会关系,为之定则,此耿介、忠贞、中正之所以有所属矣。”而在后天,诗人也并没有放弃锤炼品格,“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二、圣主与贤臣
在屈原的政治理想中,“圣主与贤臣”是他追求的终极目标。这点“既体现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忽奔走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的角色意识,又展现为‘乘骥骥以驰骋,来吾道夫先路’的热情。”在作者看来,自己完全有可能成为辅佐君王的贤臣,理由有三。其一,屈原出身高贵,良好的家庭氛围及屈氏世系中的一系列杰出人物,“给屈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如屈重的能托以大事,屈完的不辱君命,屈荡直言规君,屈到、屈建父子的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大心的视死如归及屈庐、屈固的临危不惧,以卫社稷、救君王,屈宜臼的以民为本,追求善政等,在屈原的头脑中都形成了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其二,屈原本身即拥有平正、善良的优秀品质,又在后天不断努力,这使他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其三,怀王十年,屈原被任命为左徒,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因此,屈原更有责任尽全力辅佐君王。
三、此我与彼我
面对沉重的现实打击,屈原不禁感到矛盾与彷徨,他的内心终于分化为两个自我,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第一次是女嬃对作者的严辞厉语: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我认为在此我们不必探究女嬃是否确有其人,与屈原是何种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将她看做屈原内心另一个自己,另一个感性的自己。屈原清楚,甚至比女嬃更清楚自己的处境,可就算走到穷途末路,他依然不忍,也无法丢弃自己固有的品质及对圣主贤臣的追求。第二次是灵氛的劝告:“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是呀,为什么要固守在楚地呢?何不去寻找另一片天地,去实现“我”的报复呢?此时,理性的“我”似乎占了上风。屈原起初“心犹豫而狐疑”但还是选择离开。就在他要踏上新的征程时,突然瞥见了故乡,顿时“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人畜同悲,作者也无可奈何。表面看来,似是“仆夫”与“马”的不舍,但是否也有“我”的因素在内呢?回答是肯定的。“转投他国的选择在楚国也是较为普遍的,‘楚材晋用’‘朝秦暮楚’者即是。”正是对于旧乡的怀念和一种对楚国的忠诚使作者无法选择离开,因而这种人畜同悲的描写,正映照了“我”充满矛盾的内心。
王富仁先生在《与主体的神秘互渗自我意识的痛苦挣扎——《离骚》的或一种解读方式》一文中也谈到:“女嬃和舜实际也是屈原意识中的两个不同的自我。一个自我像女嬃一样,是把自我的道德本体与生命本体分裂开来加以意识的,另一个自我是把自我的道德本体作为自己的生命本体来意识的。”因此,从一次次的“自我对话”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屈原内心激烈的斗争及其所面对的巨大矛盾。
四、优美与壮美
优美与壮美这两种美其实相当于中国传统审美中的“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桐城派大师姚鼐对之论述得颇为生动形象: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曰,如火,如金谬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鹤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谬乎其如叹,邀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复鲁絜非书》)
一般说来,优美的审美客体具有小巧、柔和、轻缓、雅静等特点,其审美感受一般 是松弛、舒畅、平静、和谐等。而壮美的审美客体一般具有巨大、刚强、急速、剧烈等特点,其审美感受一般则是惊叹、豪放、振奋、畅快等。
在《离骚》中,有着大量充满浩然之气的男儿宣言,如既有“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的磊落坦荡,又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诚耿介;既有“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的坚定执著,又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博爱仁义。除了这些描写,文中还不经意的插入几位女性形象的描写,为作品平添了几分阴柔的美感。比如诗人自比拥有美好容貌的女子,却遭到别人的嫉妒,“谣诼谓余以善”;作者又自比为忠诚的妻妾,但君王却违背当初的诺言,“后悔遁而有他” 。可以说,《离骚》的抒情线索不是单一的,而是阴柔与阳刚二线明暗交织,二者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
在游历幻境时,作者重新转回到男性视角,并亲身经历了三次“求女”的过程。第一次作者令丰隆驾云,求宓妃所在。然而其“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接着作者游历人间,“见有娀之佚女”,但作者又“恐高辛之先我”,于是放弃了。第三次作者想要追求“有虞之二姚”,但遗憾的是,因为“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作者最终还是失败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理想的女性既有姣好的外貌也有忠贞的品格。而在一定程度上,“她们”还象征着作者的美政理想,最终其悲剧结果亦意味着作者美政理想的破灭。从写法上讲,浑厚阳刚与细腻阴柔的语言之美互相交融,形成一种张力,强化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可以说,屈原在游历虚幻世界时的恣意正反映了他在现实世界中的失意,两个世界相互映证,互为补充。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在屈原身上“同时含有矛盾两极的思想,彼对于现社会极端的爱恋,又极端的厌恶,彼有冰冷的头脑,能剖析哲理,又有滚热的感情,终日自煎自焚……彼两种矛盾日日交战于胸中……”其实,在屈原的思想中也有统一的一面。纵览全篇,诗人既有对自己内在品质的努力锤炼,也有对其外在之美的不断追求;既有温婉的女子柔情,又有豪放的男儿本色。可以说,在诗人身上,内美与外美,优美与壮美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诗人无法实现其圣主与贤臣共存的政治理想。正是由于这种自身无法协调的矛盾导致诗人出现此我与彼我分离的情形,最终选择投江自尽。因此,诗人最后的悲剧亦在人意料之中。
“鉴悬日月,辞富山海。百龄影徂,千载心在。”斯人已逝,但他赤诚的忠心却可昭日月,感天动地,即使在千年之后,依旧令我们感动不已。
参考文献:
[1]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赵逵夫:《屈骚探幽》,巴蜀书社,2004年版.
[3]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55页.
[4]周宪:《屈原与中国文人的悲剧性》,载《文学遗产》,1996年第5期.
[5]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4页.
[6]韩高年:《诗赋文体源流新探》,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57页.
[7]王富仁:《客体与主体的神秘互渗自我意识的痛苦挣扎——〈离骚〉的或一种解读方式》,载《名作欣赏》,1994年第3期.
篇4
关键词:;教学;可信;可用;人文关怀;贴近生活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必修课,是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主干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担负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历史使命。该课程通过系统讲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课程相比,“原理”课因理论色彩最浓、理论难度最大、理论基石地位最强,其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接受而且认同其概念、原理和理论,并最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始终是高校“原理”课授课老师的追求目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也一直是授课老师的努力方向。为此,在教学中更需要将授课与育人有机结合,将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相互统一。
一、共同认识,走近你我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秩序。纪律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情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纽带,质量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育人是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纪律维护的是公平和秩序,但纪律是刚性的约束,需要情感的柔性去滋润。纪律与情感相融合,学生才可能身心愉悦地学习,自觉遵守纪律。由于纪律是部分学生最不愿面对和接受的,离开人性不讲究方式方法,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导致“人在曹营心在汉”,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失去教学的本来目的和意义。而课堂是师生间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为此如何将重情感与讲原则并举,刚柔并济,绵里藏针,把握纪律与情感二者的“度”就是一门学问。因此在正式进入“原理”课教学前“立规”与“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第一次课在前言中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走近你我”和“走进课堂”,转变、端正学习态度。共同认识,走近你我。从理念、劝学、聆听、教学以及课堂性质、课堂要求和课堂设想等方方面面与学生沟通与交流。这里既有针对老师的内容,也有针对学生的内容,目的是为走近你我、认识你我,营造和谐氛围,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感,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倾听学生的愿望和建议,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规则[1],达成教学共识,教学相长。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是合班课,少则2个班,多则3个班以上,学生来自于不同班级甚至不同的专业,其教学组织难度较大,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其教学效果必大打折扣,因此第一节课“立规”就非常重要。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第一次课不仅应让学生明白该门课的具体要求、学期成绩的构成及其细则,而且应让学生清楚学期成绩分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由每一节课和每一个明细内容组成,并非是期末考试一锤定音,“我”的成绩“我”做主,学会对自己负责。学生学科成绩的每一部分的分值与给分标准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学期成绩贯穿于每次教学中,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与自己的学习成绩直接挂钩,学生随时可根据自己的变化算出自己的成绩,学生要重结果必先要重过程。
二、消除误解,走进课堂
消除误解,走进课堂。学生要心悦诚服地学习这门课,必须要消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的误解,才能真正走进基本原理课的课堂认识马克思,认真解读,把握的本来面目和精神实质[2]。在讲授“原理”之前,需要澄清学生的认识误区。从多年的问卷调查可知,学生每每在看到课表,拿到教材,头就大了,人就醉了,认为痛苦的时光即将开始了,计划着、忙乎着怎样打发“原理”课的时间,这一切都是源于对的误解,误解源于不了解,全球对的误解都持续了一个世纪,学生对马克思及其理论有误解也并不奇怪。由于是官方指导思想,是执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常常被误解为纯意识形态的教化、教条式的灌输,从而产生了本能的反感与误解,甚至抵触和抗拒。学生大多会认为在“原理”课授课中,空洞、枯燥、晦涩、乏味、苍白、无力、抽象、说教、虚伪将充斥课堂,是一种煎熬与折磨、痛苦和不幸。学习“原理”课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许多同学甚至准备了很多方法和招数来打发漫漫无期的无聊课堂时光。因此,第一次课解决认识误区,端正认识态度显得尤为必要。但这个过程不应是生硬的、强行的、显性的而应是间接的、温和的、隐性的,不自觉的和潜移默化的,应讲究方式、方法和技巧,让基本原理的科学精髓在学习过程中渐行渐近地进入学生灵魂深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观点。作为老师无须急于对学生的观点认识作出评判,只须将学生带进马克思的殿堂,让他们去看、去听、去寻找、去分析,让他们在全面了解后再重新作出客观的公正的评判。因此,老师需要以视频、图片、资料等为载体,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声音中解读马克思。
介绍马克思的生平,直面马克思及其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责难;思考在人类历史上,谁是既拥有话语权又完全站在穷人立场上替没有话语权的穷人说话的思想大师,谁在指证揭示资本的恶行,谁在鉴照我们人性的异化、物化的人生、生命的缺陷,谁在帮助我们开显本真的生命,追求人的一切内外丰富性,计虑和守望此岸的圆满;分析马克思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为什么还会被西方评选为“千年伟人”,陈述马克思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贡献等等一系列的客观事实。通过一系列的感性接触,带领学生走近马克思、认识马克思、了解马克思、分析马克思、解读马克思、回归马克思,将学生的困惑和盘托出交给学生自己解决,由老师启迪、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独立辨别、寻找答案,而不是回避问题,居高临下地灌输现成的结论。老师应启迪学生分析思考:如果说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个伟大的头脑,一种伟大的思想,推动了全人类最伟大的进步,实现了地球上最不可思议的伟大的思想变革,这个人的思想我们是否应学习?如果说在人类社会近一千年历史中,一个人的理论虽诞生于19世纪却不停留于19世纪,虽产生于欧洲却跨越了欧洲,经久不衰地影响世界,对其理论批判赞同之声不绝于耳,一百多年来一直引起全球关注与争议,这样的理论我们是否应拜读?如果说一个理论的思想魅力不是为少数人的一己私利,而是源于为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使人类受惠,使人民受惠,这样的思想是否值得我们推崇?带着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发地去反思,让学生根据自己确立的敬仰标准去比对马克思,根据马克思的贡献去客观地、正确地评判马克思,通过自然浸润认同马克思,再到尊敬马克思,热爱马克思,从而彻底消除对马克思的误解。这样学生不仅对马克思没有了反感,而且还会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去捕捉马克思理论中对他们有用的东西,立足于当代实践,思考现实问题[2],真正走进基本原理的课堂。
三、以人为本,真情关爱
人文精神贯穿于基本原理的始终,人文关怀是的基本维度之一,马克思的全部思想洋溢着人文意蕴和生命关怀,因此讲授“原理”课也应该而且必须注重情感投入,随时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倾向,坚持以人为本,处处充满对学生的关爱,让课堂教学成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回归人文关怀,做到教学理念人文化。老师告知学生教育理念:教育本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与交流,真正的教育不仅应充满人性而且还充满智慧与启迪。永远欢迎同学们带着真诚、善良、理解、信任与求知的心,走进老师的“原理”课堂,一起领略哲学的智慧、思想的魅力。欢迎走进老师生命中的每一位学生,期望大家能一起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洞见深刻,滋养生命,共同成长,“亦师亦友”是老师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回归人文关怀,实现教学过程人性化。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并信任学生,加强学情研究,进而了解学生[3]。在“原理”课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短,课时少,内容多,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其他几门思想政治课难度大,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教学过程人性化能通过“身教”引导学生学“做人”。第一,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就应注意体现人性化。首先,课件的每页应显示章节、目录和对应知识点的页码,这样即使学生在上课时短暂分神也能迅速回到教学中,跟上教学进度;其次,课件应由文字、图表、图片、音乐、视频共同构成,如在相应知识点可在课件中嵌入相关知识背景图作为该页的背景或模版,或嵌入相关的音乐和视频声情并茂,产生视觉冲击力,帮助学生借助形象思维的参与,理解掌握抽象思维的知识。例如通过《山不转水转》和《篱笆墙的影子》等歌曲让学生自己解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辩证关系;通过剪接《驯鹿与狼的生死追逐》《秃头的男人》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对立统一规律,质、量、度的界定,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满人情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知识的教育,更需要“育人”的教育,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心灵的引导。教育重在“育”,“教”作为一种方式手段是为“育”服务,其目的是要实现“育”,“育”的最佳途径是引导、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越是具体化、质感化,学生越能感受到这暖暖的、沉甸甸的关爱。例如:学生在课堂中,有些知识要点喜欢在书上勾画出来便于复习理解,但有时学生听课时不能及时找不到书上对应的知识点而跟不上教学进度,这时老师可以在讲课时走下讲台,一边讲解一边帮助学生找到书上的知识点,这样一个小小的也许对于我们老师是非常不起眼的善举,会被学生刻意放大去感悟,因为她传递的是一份善意、一份暖意、一种关怀、一种温馨,学生经由他们的手将一个一个地传播下去。第三,老师在育人过程中应充满爱心。把老师的真心放到学生的手心,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塑造和影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体现人文关怀,也是“原理”课的目标之一。在大学,师生关系与中学有了很大变化。在中学,老师就是你的再生“父母”,无时无处不盯着你,想逃避老师的监督比登天还难。在大学,一切都变了,师生的接触主要局限于课堂,课堂虽提供了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可能,但实际上面对许许多多的学生,尽管是在一个大教室里教学,也无法真正进行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更不可能实现一对一的“对话”。而且在学生看来,大学老师上完课后,经常就不见人影了,老师就象天上的云,遥远得够不着。师生之间很难仅凭课堂教学变得亲近,平时师生的交流也少之又少,因此借助网络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加强网络联系,既能将教书育人延伸到课堂之外,又能增强师生的相互了解,增进师生感情。发挥网络平台的时空无限性等优势,利用微信、QQ、E-mail等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在网络空间中既可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传播,又可进行学习合作、价值分享,师生既保持了共识又容忍了差距,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这对于我们的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由于网络可以不限制时间地点,学生常常在网上关注老师动向、老师的QQ空间。老师可以借助自己的QQ空间传播、激活正能量,影响学生、共享知识、启迪智慧,让学生接收你的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同时老师也可以走进学生网络世界,通过虚拟世界看到自由而真实的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增强师生互动,帮助解决学生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情感投入,实现沟通无障碍。这样,学生在一系列的网络实践中能够逐渐思考、理解、领悟到基本原理本身就是流动的思想、心灵的追问、智慧的凝结、灵魂的享受。
四、贴近生活,真实可信
基本原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具体生活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难度,而教材为突出学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强调了连贯性和浓缩性,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做到在保证教材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枯燥的教材变为鲜活的内容;怎样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将理论回归到生活之中,把重点讲深、讲透、讲活,又要把内容讲全面,充分展示的思想魅力,是每个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静止的、平面的,而教学是生动的、立体的[4]。教材仅仅是我们的剧本,真正的导演是教师。因此能否上好“原理”课关键是看任课教师,教师的能力、水平和敬业精神决定教学的质量、效果。教师要上好“原理”课,首先自己要真信真懂基本原理。只有真信,既相信又自信,才会主动正视,积极探索,教学才投入,用情才真,才能烘托教学气氛,真情打动、感染学生;只有真懂,才不会居高临下灌输结论,也不会回避问题隔靴搔痒,更不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学生也不会在不解与无奈中“被迫接受”空洞、枯燥、简单的解释。其次,在教学中分析、阐释原理时,应贴近生活,还原生活,发挥实践性的特点,将理论生活化、通俗化[5]。将理论渗透到生活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基本原理本身就是真理,因为“真”所以可信;领悟到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不仅给我们理论思维提供了逻辑力量,而且还给我们观察和分析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教育要实现其价值与意义,必须使教育的本质回归到人本身,回归于生活,走进学生灵魂深处。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跟踪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把握学生的期待视野,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想知道什么、想寻找什么、思考什么、需要什么……借助课堂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情感困惑,才能释放来自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学生进行真实对话,帮助学生去追寻真、善、美,实现“原理”课的教学目标———传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在解读“矛盾”这个概念时,如果说从日常生活和经验的意义上而言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现象问题,但哲学是从理性和逻辑推理来理解概念的,因此部分同学在理解上有难度。
在讲解时,从理性上、字面上来解读“矛盾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一概念,不能抽象讲解,必须还原生活,注意几点:第一,对“关系”的理解,如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消息”的消与息、“抱负”的抱与负、“痛快”的痛与快、“舍得”的舍与得、“危机”的危与机都体现了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始终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就是说,对立不是矛盾,统一不是矛盾,必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才是矛盾。第二,对“自身”的理解,对立统一的关系,无论是事物内部还是事物之间都存在,即是事物自身存在的。就事物内部而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就体现了事物内部自身所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者,水也;刚者,水也。水之柔,在圆则圆,在方则方,轻风亲近它,它便随风而去;阳光亲近它,它便扶摇直上。水之刚,无坚不摧,无强不克,滴水穿石,阻之不停,斩之不断,正如李白所说“抽刀断水水更流”。最柔的也是最刚的,最弱的也是最强的,柔与刚,弱与强是对立的两面,二者有机地统一于“水”这一事物内部之中。而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成语刚柔相济、柔中带刚、以柔克刚、外柔内刚等都是对矛盾概念的具体诠释。就事物之间而言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将原理与现实相结合,从现实中提炼理论,从生活中洞见规律。从理论上反思现实,反思生活,将社会现实作为教学的素材,在教学中做到既抽象又具体,既高度概括又还原生活,既有理论深度又能深入浅出,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既能理解其概念又能将概念融于生活之中,服务于生活,在体验中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事例,在事例中找真理,在真理中找答案,引领学生在“原理”课的学习中树立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而且将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这样不仅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用性,提高育人效果,而且能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与实效性之间的矛盾,使“原理”课入耳、入脑更入心。
五、终极关怀,入脑可用
“原理”课“应当承载政治功能,但它却不是政治本身;它具有工具性,但不能以工具性取代价值性”[6]。“原理”课中的哲学部分就是对价值的探寻,对存在的追问,对社会生活的反思,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工具,更是人们改造世界、解剖现实的利器。改造世界体现了哲学的终极关怀———可用。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它思考和昭示的是人们不断追问的宇宙、人生的真谛。只有反思、追问,哲学才会非常亮丽有用;不反思、不追问,哲学就是无用之学。从哲学的研究对象可知,任何人都无法脱离哲学,都不能阻止和哲学发生联系,所不同的仅仅是自发的、零碎的、朴素的、瞬间的与自觉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之分。也就是说哲学的有用既存在于民间的油盐柴米茶的生活琐碎中,更存在于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中。“可用”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行为的根源在于思想,用哲学眼光审视世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其最终目的是要将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世界观帮助人们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方法论帮助人们指导人生、改造社会、改变世界。哲学虽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不能直接地给人们带来名誉、地位和财富,但它能训练人们的思维,拓展人们的视野,提供科学的方法;树立整体性思维,培养总揽全局的眼光,提供战略性思维的世界观。正如詹姆士所言:“哲学烤不出面包,但它却能鼓舞我们的灵魂,使我们勇敢起来。”基本原理是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的归纳总结、概括提炼和高度抽象,揭示的是事物的共性、本质、规律,是在零乱之中整理出的一种井然有序的秩序,其内容源于生活,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内容本是相通的,有必然联系。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原理”课教学的真正内涵,解决学生的困惑、迷茫、孤独、悲伤需要“原理”课中哲学这把万能的钥匙。哲学不仅仅要“追本溯源”“穷究会通”,更要启迪人们与宇宙万物相处的方式。仔细审视我们所有的烦恼、迷茫、孤独、悲伤,不外都是源于我们没处理好自身与外界的关系,也就是说没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即自然、社会、人生、自我,没能有效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于是烦恼、痛苦、失意等由此而生。而“原理”课教学就是要解决学生如何把握自我、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的荣辱沉浮、喜怒哀乐,肩负着激发、调动学生从理论高度自觉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重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原理”课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将“原理”课由抽象还原到具体,引导学生运用原理,充分体现原理的生命力———“用”即改造世界的实践。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用”的过程,有用无用只有通过实践体现和检验,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思想与生命的成长,以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等人生困惑为切入点,将高深的哲学原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特别是学生个人实际融会贯通,以生活丰富哲学,以哲学透彻生活,让哲学为学生服务,发挥其人生导航作用,彰显基本原理的方法论功能。如:在讲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让学生运用原理分析“每个人的人生支撑点究竟应在哪里?怎样找到这个支撑点?怎样学会处理好自己的个性与社会的共性之间的统一?”让学生在分析中认识到只有找到自己的个性与社会的共性之间的统一,这一点才是你人生的支撑点。在学习否定之否定规律,理解辩证否定观时以合作探究的形式,以疑引思,请学生审视今天中国的城市建设,思考各地的钢筋水泥是否正在掀起一场无情的、可怕的、摧毁一切的海啸?国家的过去是否正在被钢筋水泥埋葬?我们的历史是否正在被钢筋水泥肢解?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究竟需要国民付出何种心理代价?让学生在反思、追问中寻找身为中国人的意义和身份,寻找正在被抹去的集体记忆,寻找逐渐被我们丢弃的历史。“可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自始自终挖掘人文内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案例讨论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点燃学生心中的精神烈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反思追问的习惯,滋养或救治学生心灵,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困惑形成共鸣,发挥其精神引领、价值引导、服务现实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只有哲学才能给出社会存在问题的最终答案,才能启迪智慧、洞见深刻、发现真理、印证价值。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理念应以育人为本,服务学生。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必须要对学生有用,体现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关怀和思想发展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充满人性,真正入心;“教”必须遵循受教育者的本性,与受教育者的思想成长与人生发展的内在诉求相统一,形成思想共振、情感共鸣,对受教育者身心两方面的成长有帮助、有指导,“教”也才能转化为“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熊晓琳,李海春.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120—121.
[2]丁国浩.试论“重读马克思”与“回到马克思”再到“发展马克思”[J].社科纵横,2013(1):17—19.
[3]丁国浩.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经验与趋势[J].前沿,2013(1):145—148.
[4]羊森,王德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1):139—140.
[5]秦霞,陈怡,江雪华.基于学科特性的思政课教学方法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6):83—86.
篇5
近几年,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多数城市的二级医院纷纷败落。天津市的一些区县二级医院也相继关张或被兼并重组。
2006年前就在天津北辰医院的医务人员没人想到也没敢想到,医院竟会在7年后进入三级医院的队伍。而医院近几年的发展,与其说是一部集体奋斗史,不如说更像一场自我救赎的革新战。
服务扭转困局
2006年,天津北辰医院发展陷入困局。老院长辞职,许建辉临危受命接任院长。从数据来看,当时的医院无疑是一块烫手山芋:负债4800万元,药款滞压10个月,住院患者150余人,很多科室面临关闭,且医患纠纷频发―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前路不明。
此时医院面临的难题,不是怎样做出高大上的远景规划,而是如何快速站稳并生存下来。选择何种医院治理理念和治理路径,成为包括许建辉在内的领导班子的忧虑。
“求人没有用,女人的眼泪只能流给自己。”一番寻求外援无果后,医院决定从节流着手,在院内治理上下功夫。放射科医生出身的许建辉首先将目标瞄向放射科:偿还大型设备的遗留款,转卖部分维修成本大的旧设备;购进新设备,以提升科室运转效率,她还依靠自身对此类设备的充分了解,节约了一大笔资金。
停掉价格有水分的药品、后勤物品进价砍掉30%、部分医用耗材砍掉70%……这些举措损害了部分企业的切身利益,甚至还招来院内部分人员的愤怒和来自社会上的恐吓。而天津北辰医院正是靠这些举措度过了当时的财务困局,而这也让医院的风气得到好转。
“为何五星级酒店就没有那么多纠纷和争吵?因为其服务精细。我感受很深的一个问题在于,中国大部分患者就医没有尊严,医患之间缺乏相互尊重。”许建辉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人性化服务”在当下是一种很好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因此,天津北辰医院在大多数公立医院欠缺的院内服务和患者就医感受上全力投入。医院一方面严控成本,另一方面则努力控制“不带来任何效益的支出”。为了提升形象和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医院从社会上招聘了一批有星级酒店和汽车4S店工作经验的人员扩充到导诊队伍中,定期开展针对导诊人员的礼仪培训,最大限度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同时,医院调整工作人员着装,非医疗人员不得穿白大衣,收费、挂号处等窗口工作人员统一改为西式工装,这令患者耳目一新。此外,医院还请到外国医疗建筑设计师设计、装修医院新大楼。在人性化的主导思想下,医院一改大多数医院的“冷蓝”风格,墙面装修进行暖色调设计。
此外,医院优化就医流程、药房自动化、入院处置室建设……酒店式服务成为医院全院人员对患者的服务目标。“所有能够直接服务于患者的硬件,我们都会尽力配置。这样使患者受到尊重,疾病得到治愈,患者对医院的努力自然会有回报,医院发展也是水到渠成。”许建辉感慨。
打磨管理韧度
物理学将“韧度”的概念描述为物体抗磨损、抗拉伸、抗压入等的能力。而许建辉则在用自己的管理实践,探索女性院长该以怎样的韧度平衡医院管理。
“管理既要做到黑白分明,但也要受众能够适应,循序渐进很重要。”她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改革的目标要清晰,但也要注重力度的把握,只有保住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改革才能成功。
很多公立医院面临人事弊端。天津北辰医院也曾经出现用人机制相对僵化、一些临床科室中层干部“旱涝保收”的现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向来面临巨大困难。
天津北辰医院采用了“免职”一招,换掉一批中层干部,为医院换血。“这是群体生存法则。一个团队若要强大,必须要有强大的领头羊。”在稳固了第一轮的调整后,医院已在进行第二轮的中层干部调动。
意识到强力举措可能带来负面反应,医院继而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来完成组织结构的调整。“通过这一举措,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医疗质量明显提升,一些有能力的科室负责人有了更多的精力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医院由此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一批有能力的年轻医师走上了临床管理岗位。
若要让医院健康运转,现代管理手段不可或缺。“医院的运营要和每个人的利益捆绑,建立员工自我约束机制。”许建辉认为,成本核算正是实现这种目的的路径。但她也意识到,成本核算要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对一些社会有需求的科室,即使效益差也要保留,不能将医院引向唯利是取。
此后,医院相继推行采购透明,职称晋升标准化、程序化,后勤社会化,公共事务集体表决……一度有医院领导抱怨自己什么权力都没了。改革举措还带来了部分人员的情绪反弹。一些利益受损者甚至找到行政领导上访。而许建辉明确坚持“本不该有的权力就不该要”,而令其欣慰之处在于,这些或刚或柔的举措,最终都得到了主管部门和医院绝大多数员工的认同。
治院理念的实现,必须有好的平台依托。在她看来,医院近几年的转变得益于区政府对医院自的尊重。同时,2012年医院新大楼的落成,也为医院管理理念的落地强化了基础。《天津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天津市公共卫生资源调整将突出市、区县两级平衡,提升服务能力;重点加强区县医院综合实力,在每个涉农区县建设一所三级规模综合医院。而天津北辰医院对于自身发展的定位,正切合了这一规划的要义。
篇6
【关键词】膜结构;环保;运用
【Abstract】Membrane structure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future is filled with architectural forms. It broke the pure linear architectural style model, with its unique surface modeling elegant, simple, clean, just and gentle,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strength and beauty, presented gives a refreshing feeling, while giving architects provide greater imagination and create space. After years of practice, the membrane structure has been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use in various fields,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mbrane structure with its good environmental resistance, durability, transparency, self-cleaning, etc. has been more widely used, We made good use of effects.
【Key words】Membrane structur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Use
1. 前言
1.1当前,很多污水厂周边建有不少居住小区,集中处理污水的厂池原来都是在外,一旦有风刮过,臭气就会随风飘散到居民楼内,尤其在夏季,气温升高,臭气对环境的影响更为严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特别是污水处理厂等环保项目日益增多,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池、污泥浓缩池、生物絮凝池等建于居住小区的周边,污水池的环境、风貌及污水臭味等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为关爱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创建优美的生活环境,许多城市管理部门已经要求将污水厂(站)的污水处理池加盖,进行废气收集与治理。
1.2污水池加盖现行的方法有如下三种:(1)普通碳钢骨架+阳光板,易腐蚀和老化;(2)不锈钢骨架+玻璃钢板;(3)普通碳钢骨架(外侧)+膜材(反吊)
1.3上述1、2两种结构形式的钢支承部分不可避免地放在顶盖内部,由于池顶加罩后使得内部腐蚀气体浓度成倍增加,在阳光辐射下温度很高,内部的钢结构极易腐蚀,一般使用寿命在3~5年,即在短时间内就面临整个结构的二次建设,造成实际成本非常高。实践证明即使是钢结构采用不锈钢材质,在腐蚀环境中耐久性仍得不到保证,而且还存在由于结构体系问题,前两种结构体系不能进行大跨度施工。而第3种膜结构体系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充分发挥了材料自身的优势,而且极大地降低了使用寿命期间的成本。
2. 玻璃钢加盖与膜反吊式加盖
采用玻璃钢加盖,使用2~3年后出现大面积锈蚀、多处裂缝,致使密封效果差,并有异味渗出,不得不进行更换。经考察对比于近期对水解酸化池采用反吊式膜结构加盖后,密封效果极好,且无维护费用,反吊支架钢结构使用寿命达50年,覆盖膜材使用寿命长达10~15年,从整个生产运行期间计算减少了成本,并且达到了环保要求,同时由于其独有的优美曲面造型也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
污水池专用膜材的特点:
(1)高强度低纱聚酯丝及优质PVC涂层。
高强度低纱聚酯丝除具备抗拉强度高、曲挠性好、轻薄韧等特点外,还具备抗撕裂、耐折、耐磨、耐油、无毒卫生、气密性好等特点。优质的PVC涂层改进了传统涂层材料表面特性,具有优良的抗污染能力,能保持长久清洁,增强抗氧性能,防止PVC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2)UV光固化处理。
膜结构环境工程膜材,运用先进的UV光固化处理技术,可提高有机涂层的户外耐久性,UV吸收剂还起到外用光滤剂的作用,可阻止有害日光辐射进入涂层基材。有效提升有机材料耐老化性能,在高低温下均能保持稳定的物理性能,具备酸碱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大大提升了材料在强腐蚀,强酸碱,盐雾等恶劣条件的使用寿命。
(3)污水及液态化学品处理。
环境工程膜材采用高品质的低纱高密度聚酯丝(HT PES LOW WICK)粘合层中加入优良高效的防毛细、防霉助剂,彻底消除了膜材因侧渗而产生的发霉,脱落等现象。
3. 钢支撑反吊膜结构特点
3.1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埋场的恶臭气体污染一直是有关人员最头痛的问题,治理办法是有,可是大型池体(如泥氧化沟、浓缩池、消化池)的气体收集是最难最大的问题,如大跨度、腐蚀、寿命、耐久度等。
3.2钢支撑反吊膜结构的巧妙之处 在于“反吊”,采用了抗腐蚀能力很强的膜材把废气罩住,钢结构在外面将膜悬吊。这样既发挥了膜材的抗腐蚀性能,又从根本上解决了钢结构由于与腐蚀性气体接触而带来的腐蚀问题,因而钢结构可以按普通建筑钢结构的防腐等级考虑进行设计,具有50年的使用寿命,发挥了钢结构的性能,实现了结构骨架与覆盖材料的完美结合。
3.3结构特点:
(1)使用年限:膜部分10~15年,反吊置外钢结构部分50年;
(2)跨度:适于大跨度的池体;
(3)抗腐蚀性:膜自身具有酸碱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防腐蚀性能好,阻燃性能优良,自重轻,极端适应温度-300C~700C,对大跨度池体最具优势,我公司采用的是德国进口的环境工程污水池专用膜材,其表层兼具PVDF及UV光固化双重完美处理,自洁与防霉、防腐、抗酸碱性能极强,同时具有极强的抗拉伸、撕裂强度,适用与污水池的加盖效果极佳。
(4)造型美观:钢结构骨架粗犷壮观,充满阳刚的力感美,而膜材则外观优雅,显得轻盈而飘逸,充满阴柔的曲线美,可谓刚柔并济,相得益彰;由于膜材表面具有PVDF自洁涂层,能有效减少膜材表面的积灰的附着力,通过自然雨水即可以得到有效清洗。在平淡的厂区必将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工厂具标志性的建筑,使其充满工业现代化的气息,因此膜结构美观新颖,既有功能性,又具观赏性,被称为“21世纪的建筑”。
(5)安装快捷:钢结构制作和膜体的加工都在工厂进行,加工质量得到可靠保障。现场安装时间短,减少了对场地的占用,尤其是旧池体改造项目可采取结构整体吊装,不影响池体内部的设备运转。
(6)检修方便:由于工艺上的要求,需要定期对设备维修和检查,可以通过在边膜上预留门和通道的方式解决。
(7)经济性:(经济性分析以15年作为一个计算周期,对三种污水池加盖系统进行比较,作为短期投入(5年)经济性考虑,普通碳钢+阳光板的结构形式是相对经济的,但从长期投入(15年)经济性考虑,普通碳钢(反吊)+膜材的结构形式的经济性远远超出其它两种结构,而且二次更换只需要更换膜材部分(费用甚少),而其它两种结构需要整体更换。废气治理作为一个长期行为,从深远的意义上讲钢结构反吊膜结构应是首选(膜结构加盖工程由于采用了软质膜材,封闭性提高,可缩短污水池周边房屋及人员的搬迁距离和赔赏费用,这样有效的减少了环保投入,降低了环保成本。
(8)安全性:膜材是软质材料,密封性能得到加强,有效的防止了有害臭气的泄漏,确保现场人员的安全,同时还是轻质材料(1公斤/平方米),即使在突发爆炸事故发生,不会造成二次伤害,有力的保证了现场周边的安全,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害。
(9)保温性能:单层膜材的保温性能与砖墙相当,既可以抵抗夏季高温,又可以防止冬季低温。可以满足除臭生物菌的生存需要。
4. 主要应用范围
(1)污水处理(如:好氧池、爆气池等)、垃圾处理等领域的臭气收集贮存;
(2)医药化工、炼化、冶金等领域低压腐蚀性气体的收集贮存。
5. 结论
气体治理领域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在污水池加盖工程中钢支承反吊膜结构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传统的污水池加盖方式由于防腐蚀性能的缺陷已经制约了气体收集治理的发展,而耐腐蚀、轻质高强、造型多样和透光性能良好的膜结构顶盖通过工程实践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扩大推广。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儒;道;生命观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流的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生命的本源、生死的过程、人生的存在状态、人生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此价值等几个方面。本文以《论语》和《道德经》为例,从诸多方面对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所体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
一、天道无言与道生德成
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的区别首先即体现在生命的产生方式上。关于宇宙之秩序、万物之生长,乃至世间一切人事,儒家认为皆是“天命”所赋,系天地之气和合而成。例如《诗经》中“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上天之载,无声无臭”[1]之句;《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2]《易经》也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3]这种思想被孔子继承了下来,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4]孔子认为,四时运行,万物生长,皆是天道自然之体现,勿须多言。在孔子的观念里,上天玄奥难测,尽管无言,但是具有绝对的主宰地位,冥冥之中决定了世间万物的生长、德行的流布、社会的治理等方面,并不是人力可违背的。他说: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孙寮其如命何!”[7]
可见,人的德性与社会的治乱,都来源于“天”、“命”或者“天命”,上天的这种安排不言而生物、随机而莫测,人只能通过祭祀、祷告而待命。因此孔子将敬畏天命视为君子的美德,不语怪、力、乱、神。宁可谈生,不去谈死;宁可事人,不去事鬼。
与儒家将生命的本源归结于“天命”不同,道家将生命产生的终结根源归结为“道”,体现了一个“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论。“道”在老子《道德经》中凡73见,大部分均是指天地之本,生命之源。《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8]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9]道被视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但又是天地万物的本根,蕴涵着无穷的生命力。那么,此含藏了万物产生可能性的“道”,是如何化生出有形的生命的呢?老子认为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0]“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1]因此,“道”通过“绵绵若存,用之不勤”[12]的运动生成了万物,“德”通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行为蓄养了万物,同时,此创造不含有任何的目的性与占有性,一切均是自然而然的。由此,一幅“道生德成”的道家生命本源图便产生了。
二、岁不我与与生死自然
对于生与死的问题的思索,或谓对生命过程的看法,是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表现出来的又一重大区别,体现了一个“岁不我与”与“生死自然”的不同。
儒家一向秉持一个“乐生哀死”的传统,对于生,则是欣喜与珍惜的。《论语》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3]马厩失火了,夫子问人而不问马,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仁爱”思想表露无疑。然对与死,儒家则是难以接受、悲痛不已的。《论语》载: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4]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5]
颜渊是孔子最为喜爱与器重的弟子,却不幸英年早逝。对此,孔子悲痛得不能自己,说:“这是老天要我的命啊!”“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谁伤心呢?”对于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穿梭,儒家也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哀伤与叹息。孔子明白的站在大川上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6]一切都在消失和运动着,这是蕴涵着对过去所逝去的一切(包括生命)的无法回复,无法追逐的感叹与体味。显然,对于生死流转、岁月更替,儒家表现的是一种“乐生哀死”、“岁不我与”的态度。
道家则不然,对于生与死过程的思考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智慧。在老子看来,万物无有自求其生,一切均是任自然而已。“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17]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乃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都是自然而然的。不但万物之生也自然,其逝亦自然,老子有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18]“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19]万物存亡符合自然之道,其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人之生亦是如此,其生也柔弱,其死则僵硬。需要强调的是,老子认为,万物及人是生是死,取决于是否合于“道”。一方面,合于道者,则能保持生命、持续生命,甚至即使生命机体已经消亡,生命精神却可以超越时空,万古长存,即老子所言“死而不亡者寿”。另一方面,万物及人若不合于道,便会走向衰败,直至消亡。所谓“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20]意即事物一旦发展到极盛之地步,便是对道的违背,不合于道则会很快消逝,老子“贵柔戒刚”之思想便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可见,“生死自然”才是最本真、最合于“道”的万物及人的生命过程的存在状态。
三、孔颜乐处与自然朴真
在人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方式上,概言之,在人生的存在状态上,儒家追求“孔颜乐处”的道德人生价值,道家则将“自然朴真”做为最本然、最应当追求的生活状态。
儒家十分强调在贫困中乐观对待人生,并能乐于行道。所谓“安贫乐道”、“忧道不忧贫。”此即儒家所提倡之“孔颜乐处”。何谓“孔颜乐处”?复“所乐何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1]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2]
儒家并不是一味的否定物质的享受,孔子也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23]然难得可贵的是在窘迫的生存条件下仍能笑对人生,贤哉孔子!贤哉颜回!粗食淡水居陋室,仍能不改其乐。孔颜之乐,并不是一种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与满足,是一种达观的快乐情怀。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24]所谓“君子固穷”,此不仅透露出安贫乐道的忍耐力,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安顿、精神的超越。儒家提倡个人尽力排除物质生活的窘迫与干扰,建立起“忧道不忧贫”的高尚信念,此即是儒家对于生命的存在方式在主观精神层面的永恒追求,被后世所津津乐道。
道家在人生的存在状态上,提倡“自然朴真”的无为而为。在老子看来,万物与人的生命都根源于道,而道创生、养育万物的过程是无意识、无目的的任自然的过程,不搀杂一丝后天的雕琢、伪饰与造作。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25]、“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26],因此,只有最接近于“道”的状态才是生命的本然状态和本来面目。此状态即老子所谓的“自然”、“质朴”、“纯朴”、“朴真”等。老子说: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27]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8]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29]
可见,道之本性决定了人或物之本性,道之朴决定了人或物之朴,人只有似“婴孩”、“赤子”般天真无邪,质朴纯洁,才是最符合于道之自然本性的。所谓“质真若渝”、“自然朴真”正是道家所追求的人的最本然的存在状态,从这一点出发,老子反对一切的人为的修饰与造作。他将治理大国形容为“若烹小鲜”,烹小鱼时若不时翻动,便会煮得七零八落。同样,为政之要也在于安静无扰,扰则害民。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才是最符合道性与人性的。
四、舍生取义与重身惜生
人生价值体现在哪里?就儒家而言,儒家追求的是精神的不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30]儒家一方面承认人生存发展的各种原欲,一方面又巧妙地以道德仁义引导和规范之。首先,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儒家的一贯主张。儒家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卫灵公曾向孔子请教军旅之事,孔子颇为反感地拒绝道:“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31],并且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其次,在义利的取舍上,儒家强调然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2]又说“君子义以为上。”[33]可见,在儒者的眼里,“义”的价值是远远高于“利”的,所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4]舍义而取利为儒者所不耻。
最后,“仁”是儒家人生价值观的重要表现,是儒者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是高于生命的信念。当生存、利欲与仁义、道德发生冲突而必须以生死来做抉择时,求生而背仁是儒家所鄙弃的,只有杀生成仁、舍生取义才是对生命最大的珍惜与尊重。“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5]生命无疑是可贵的,然而,在儒者的眼里,实现仁义的理想比生命更可贵,甚至可以为了实现此“仁”的理想而付出生命。可见,儒家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但在极端条件下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儒家主张杀生成仁、舍生取义,追求精神的永存。
道家极其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此集中反映在老子的“重身惜生”的思想中。首先,重身、贵身、爱身、惜身是老子对待个体生命的基本态度和一贯主张,他说:“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36]声名、货利的重要性和生命比起来显得微乎其微。又说:“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37]即如人能够以贵身、爱身的态度有为天下,方可把天下托付与他。在老子看来,贵身则可清静寡欲,无视外在的宠辱毁誉,如此才能远离祸患、担当大任。其次,老子对个体生命的重视还体现在其“惜生”的思想中。老子的“惜生”思想可概括为一下几点:一,老子一贯珍生惜命,反对战争,他认为“兵者”乃“不祥之器”,即使打了胜仗,也应以丧礼处之。二,老子认为生的状态就是柔弱,所谓“人之生也柔弱”、“柔弱者生之徒”,因此主张“守柔”,力图通过守柔而守生。三,老子认为,“治人事天,莫若吝。……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38]老子追求生命的长生久视,他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吝”,即重视个体生命的修炼,厚藏根基,纯任自然。四,老子认为,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但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够做到清静质朴,纯任自然,善于保养自己的生命,其余之人却一味追求贪欲,伤残身体。所谓“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39]因此老子反对人为的“求生”、“厚生”、“益生”、“贪生”。可见,老子的“惜生”思想与其“重身”思想是一致的,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重视。
五、积极入世与卑下守弱
人生的价值如何实现?在这个生命观的核心问题上,儒道两家又给出了“积极入世”与“卑下守弱”两种不同的回答。
孔子并不反对出世,《论语》记载孔子遇到诸隐者如楚狂接舆、“耦而耕”的长沮、桀溺,荷条丈人等,均不敢怠慢。他甚至称许宁武子和遽伯玉,“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40]“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41]然孔子对于入世的态度却是迫切而坚定。子贡问曰:“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者而沽诸?”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沽之哉!沽之哉!我待沽者也。”[42]孔子以“待沽者”自居,期望得到当政者重用,可见孔子积极用世的良苦之心与迫切之情。孔子对自己的治国才能也颇为自信:“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43]当是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孔子希望通过他的努力,力挽狂澜,扶大厦于既倾,将尧、舜、禹、文武、周公之道传下去。
《东周列国志》戏曰:“孔子周游列国,弟子满天下,国君无不敬慕其名,而为权贵当事者所忌,竟无能用之者。”[44]甚至在自己曲高和寡、知己者鲜的时候,孔子仍然强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尽管最终孔子的政治生涯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仍然给出了“出世”与“入世”的回答:“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45]孔子不反对世道混浊时的出世者,但对“达则兼济天下”的儒者而言,出世是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对于那些在“邦有道”时仍然隐身不出的人,孔子是竭力反对的,此正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具体反映。
老子则认为,孔子儒家提出的那些道德礼义,都是对人自然之性的损害,是坚决要予以否定的,老子言:“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4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47]因此,对于被儒家尊为“有道则见”的“入世”原则,老子则视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老子提出清静淡泊、卑下守弱的生活方式,主张以柔弱的姿态处世,淳朴无为。老子认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貌似柔弱,实则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功坚强者莫能胜之。”[48]水的这种谦柔、谦卑之德性实值得人效法。所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49]深知雄强,却安于雌柔,可为天下之溪。深知明亮,却安于昧暗,可以为天下之谷。为天下之溪谷,则可常德充足,归于真朴,因此,人应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处柔守弱,唯如此,才是最符合人的自然之性。那些汲汲于功名,奔波于世间之徒,恰是对“人性自然”的最大的损害。为了远离此纷争俗世,老子甚至勾勒出了一副“小国寡民”的理想化的民间生活情景:“小国寡民。使有伯什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居,安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0]此单纯质朴的生活,正是老子理想之桃源,也是对于儒家汲汲于入世之讥讽。
可见,在生命的产生上,儒家认为皆是“天命”所赋,是天道自然之体现;道家则将生命产生的终结根源归结为“道”,体现了一个“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论。尽管二者的表述不同,但都将宇宙万物的产生看作是自然而然的“天命”或“道”之周流与显现,具有了生成论与本体论上的意义。在对生命过程的看法,儒、道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两者都以生为劳,以死为息,都能对死抱有不忧不患的平静态度。所不同是儒家一向秉持“乐生哀死”的传统,以对生的关注来回避对死的直面,并认为死是当哀的,十分注重丧礼;道家对此的思考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智慧,反对繁文缛节,重丧厚葬,以因顺自然来守住生命的本然之“道”,此根源在于儒家重视社会性、道德性的人生,而道家重视自然主义的人生。在人生的存在状态上,儒家追求“孔颜乐处”的道德人生价值,此是一种不为环境屈服的姿态,一种洁身自爱、傲然而立的“士君子”性格。道家则将“自然朴真”做为最本然、最应当追求的生活状态,反对一切刻意的雕琢与伪饰,此是一种质朴无华、云淡风清的超凡脱俗。这也造就了其后几千年中国人所追求的两种生活理想。在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上,儒家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但在极端条件下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儒家主张杀生成仁、舍生取义,追求精神的永存,此在于儒家把人是生命价值、生死意义都系于道德一身,认为追求仁义道德比保全个体生命还重要;道家则极其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重身、惜身、厚生、爱生是老子对待个体生命的基本态度和一贯主张,此在于道家把人的生命价值系于自然,认为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状态。最后,在人生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上,儒家秉持“积极入世”的情怀,以天下为己任。道家则提倡清静淡泊、卑下守弱的生活方式,主张以柔弱的姿态处世,甚至避世。一个积极进取,一个消极隐退,实际上相互补充而协调,表现在古代士子身上则为“得意则尊儒入世,失意则崇道避世”。
一言以蔽之,儒、道两家尽管在生命的本源、生死的过程、人生的存在状态、人生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此价值等几个方面有诸多的差异,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儒家的社会理想、道德价值是其生命观的主要支点和终极指向,而道家的自然主义是其生命观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旨趣。两者互异互补,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周振甫:《诗经·大雅·烝民》,《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75页
[2]周振甫:《系辞·下》,《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65页
[3]周振甫:《易经·乾卦》,《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页
[4][33]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7-188页,第190页
[5][22][34]杨伯峻:《论语译注·述而》[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0-72页
[6][16][42]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8页,第92页,第91页
[7]杨伯峻:《论语译注·宪问》[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7页
[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3页
[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二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3页
[10]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四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2页
[11]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五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1页
[12]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5页
[13][23]杨伯峻:《论语译注·乡党》[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5页,第102页
[14][15]杨伯峻:《论语译注·先进》[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2页
[17]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7页
[1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七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2页
[1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二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7页
[20]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三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8页
[21]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9页
[24][30][31][35][41]杨伯峻:《论语译注·卫灵公》[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1-168页
[25]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6页
[26]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六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9页
[27]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五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1页
[2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二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3页
[2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三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4页
[32]杨伯峻:《论语译注·里仁》[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页
[36]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四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9页
[37]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9页
[3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五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95页
[3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五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7页
[40]杨伯峻:《论语译注·公冶长》[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0页
[43]杨伯峻:《论语译注·子路》[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7页
[44]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
[45]杨伯峻:《论语译注·泰伯》[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2页
[46]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三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2页
[47]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4页
[4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七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0页
篇8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企业文化决定企 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之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员工、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以及企业效率和企业效益等密切相关,企业员工还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体现者、传播者。企业文化管理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命题,是企业管理的高境界。许多现代企业的成功范例,让诸多企业家和理论工作者高山仰止,心向往之。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及其发展趋 势,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改善企业发展的软环境,构建更加适应行业与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特色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率与效益,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1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本质上它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只能把它近乎于看作一种状态。而企业管理是一个实际概念, 涉及到方方面面。实际上,企业文化的体现是企业管理水平高度发达的一种表现。有人认为“ 企业文化” 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这是片面的认识。提出“企业文化”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施行企业管理制度。从更高层次来讲,是构建一种企业的独特思想和信仰, 来激发员工们的潜能,从而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直至主动把工作当作是一种主观享受。如果到了那个程度就不用刻意去“ 管理”了,就是“ 自然而然” 了。所以说,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实际上是一种“ 表象”和“ 实质”的关系。
2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1凝聚力与灵魂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最人性化的一面。通过企业文化的聚合效应,创造出员工共同的价值观与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在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向心力凝聚力,为企业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企业文化实际上是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上。当然最终就成为指导员工行为的一种思想。因而企业文化最 终作为企业的灵魂而存在。从现实状况来看。任何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恰恰就是这个企业在制度安排以及经营战略选择上对人的价值理念的一种要求,也就是要求人们在价值理念上能够认同企业制度安排及企业战略选择,并以符合企业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的价值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因而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作为企业的灵魂而存在。
2.2制度与战略保证作用
企业文化是保证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实现的重要思想保障。企业文化作为每个企业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当然就会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发生应有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从而会对企业发生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既包括激发企 业活力的作用。也包括约束企业行为的作用。正是因为企业文化作为员工的价值理念存在,而员工又会受到自身理念的作用。所以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执行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经营战略。因而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的思想保证。
3如何在企业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
3.1管理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领导垂范,打造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 人的文化”,是企业家理念的升华。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文化的缔造者、倡导者,必须带头思考,带头实践,积极建立学习型组织,抓好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培训,把各种领先的理念转化为企业的理念、企业的体制、企业的规则。要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更有凝聚力。
3.2目标激励,突出管理中的特色文化,打造企业制度文化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突出企业的鲜明个性,培育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能够促进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健康发展,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特色的企业制度文化,必须将企业精神、价值观的“柔”与制度化管理的“刚”有机结合,切实保证制度的顺畅执行,减弱员工与制度之间的对立。要倡导企业民主管理,鼓励员工参与各项制度的制定,重视制度执行中的反馈意见,及时做好有关制度的调整优化,切实让每项制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各项制度更具合理性、可操作性。
3.3建立科学、完善的现代管理机制,运用感情投资促成“情感共同体”文化
以科学的管理机制打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和底蕴,使企业的价值观深植于员工的内心,与个人的价值观统一起来,并自觉为岗位工作而努力。用企业的价值观来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变制度规范为文化规范,变外在约束为内在约束。以关怀员工、尊重员工为主要做法,对员工施以感情的投入,拉近员工与领导者、与企业的关系,这是开发人的潜能的最重要因素。
3.4创建“团队合作”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
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使大家形成“分工不分家”、“互相支持与配合”的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团队内部,要把成员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各种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认真落实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责任制,齐心协力完成团队任务。团队合作意识在企业发展中趣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团队精诚合作,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促进企业有效发展。
篇9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安全管理是一项事关企业全局的大事。每个企业都制定了不少的规章制度和处罚条例,并且在安全工作中起到很大作用。但安全管理不能只刚不柔,或只柔不刚,必须双管齐下,即一方面要靠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严厉考核和奖罚,进行所谓的刚性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情感关怀进行各种思想和心理教育及训练,进行所谓的柔性疏导。多年的安全管理和教育,使大家的安全意识大大提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方向发展。近几年安全事故的减少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但发展的水平不平衡,在某些单位和某些群体发展不平衡,主要反映在是管理和教育,员工的素质和责任感,素质高的接受事物快,认识明确,观念转念的快,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就强。
1 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对此,我认为要做好四点:
1.1.1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落实责任,从根本上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
1.1.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尤为重要,要做“诸葛亮式”安全员,配备足额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1.3 经常开展三级安全教育,下大力气办好民工学校,通过教育,提高工程建设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整体素质。
1.1.4 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1.2 国家《建筑法》、《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理》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发实施,从法律的层面上规范和约束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持续和谐发展,建筑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各地建设速度日新月异,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加,施工质量、安全各方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态势整体平稳,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2009年12月1日下午西安市某工地发生塔吊断臂事故,造成一死八伤;同月4日下午广东东莞某工地又一次发生塔吊整体坠落事故,造成三死五伤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等。
1.3 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安全生产方面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观念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法津、法规贯彻执行力度不够,人责到位未真正落实,措施未到位;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管理粗放,一线操作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较差。结合我们质量、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活动,结果大体相同。
2 下面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粗浅地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2.1按《建筑法》的有关规定,项目经理受法定代表人的委托,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负责。当前部分项目经理,在建工程点多、面广、战线长,不能完全亲临现场主持工作,就出现了项目副经理(或项目执行经理)主持施工现场工作的实际局面。这些项目副经理(或项目执行经理)具有丰富的工程施工实战经验和管理技能,但大部分都不具有相应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即三类人员安全生产B证),未进行专业、系统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学习和考核。在工作中,往往只强调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对安全生产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观念淡薄、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力度不够、管理粗放、安全责任不落实、对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作支持力度不足,认为“安全工作”那是安全员的事情。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应加以改善,争取做到项目经理人到场,亲临主政,尽职尽责,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全力抓好施工项目安全生产工作;若不能完全实现时,在项目副经理(或项目执行经理)选聘时,应对其在安全生产、施工管理、质量、进度及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量化考核,择优录用,从根本上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
2.2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2.2.1大致上可分为四大类:
(1)安全组织管理,包含机构、制度、资料。(2)施工现场和设施管理。(3)行为控制。(4)安全技术管理;其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或环境系统的不安全状态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预防或避免由于自身行为失误或受到危险状态的威胁和伤害,而进行的具体管理与控制。
2.2.2 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是企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基础。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尤为重要。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要接受专业培训考核,获取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即三类人员安全生产C证)。
(2)要爱岗敬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技术素质。
(3)工作过程中要做“诸葛亮式”(事前型)安全员,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危险源及危险因素,了如指掌,重点防控,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4)项目部应按建设部2008-91号通知要求,配备足额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建筑面积)10000m2以下不少于1人,10000m2~50000m2不少于2人,50000m2以上不少于3人,且按专业配备。
2.3 经常性地开展三级安全教育,下大力气办好民工学校。通过这个阵地教育,提高工程建设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整体素质,形成行为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到不伤害自己和不被伤害,特别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机具伤害、洞口临边作业等,同时也不违章作业,不伤害别人,消除人为的不安全因素,从根本上减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风险。
2.4 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依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能够在发生事故前积极预防,在发生事故时迅速响应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伤亡和事故损失。应急预案应包括:以项目经理为领导的项目应急组织体系、组织机构;明确各方责任;危险性分析及应急点的确定;项目施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处置措施;成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物资装备和信号规定;进行应急训练和演习;紧急安全疏散及紧急避险;抢险抢修;医疗救护;社会救援等。
2.5刚柔并济抓管理,发挥管理层高效
安全是一种文化,得学习教育。当人们的思想和意识达不到某个境界的时候,还得采取行之有效方法,保证生产安全的顺利进行。分析我们安全现状,安全管理必须采取:由上至下的一种纵向深入和由外到内的一种递增强化。一级向一级加压传递。最终的落脚点是生产前沿阵地——班组。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也是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班组成员大多数处于生产第一线,接触危险、危害的概率最高,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是第一道防线,就可能从源头上预防甚至切断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为此安全工作必须从基层最小单元—班组抓起,抓出成效。进一步深化五型班组创建活动,夯实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在班组必须做到“五个字”:安全意识要“强”。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明确教育在班组工作中的重要性,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执行制度要“硬”。制度是执行规程的保证,抓执行制度要一丝不苟,不讲私情。对违章违纪的员工要严格管理,严厉处罚;考核制度要“严”。安全学习要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要真抓实干,持之以恒。对规定制度,操作规程,规范动作,坚决执行,在操作上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对每项工作必须按规定、及时、准确、标准完成;工作方法要“新”。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各种舆论一起上,上下齐动员,形式多样,花样翻新,不能老一套;工作要“ 细”。安全工作涉及到企业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那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所以要把安全生产贯彻与生产的全过程,并且要做细致工作。
参考文献:
篇10
董仲舒“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以孔孟思想为核心,以阴阳五行为构架,广泛吸收了先秦诸子思想的新儒学体系。”以“天”为最高范畴和“天人感应”说为该体系的核心,在他看来:
一、“天”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群物之祖”“万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
天创造万物目的是为了养人,“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食者以养身体”。天不但养人,还使人知仁义、廉耻、好荣憎辱,与动物有别,“天之为人性命,使仁义而羞可耻……今善善恶恶,好荣憎辱,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人者也・・・・・・天施之在人者,使人有廉耻。”同时又指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立了一个君主,作为天的儿子,以天的意志来治理人类社会。
二、天的构建
在董仲舒看来,构成天的最基本因素为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加上人共十个元素。“天有十端”和“天之数毕也”中的“天”是指整个自然万物的总和。作为十个元素排在第一的“天”是相对“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是万物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十个元素之间关系是:“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胜也。”
天气和地气混合在一起,就是“合而为一”,转为阴和阳,“阳,天气也;阴,地气也。”由阴阳再而演变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出阳入阴;秋,出阴而如阳;夏,右阳而左阴;冬,右阴而左阳”。最为重要的是,他把阴阳应用在人和社会上,构成社会上人伦关系,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因为在董仲舒看来“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是天的安排,从而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三纲。
关于五行,《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五行之间关系是“比相生,间相胜”,“比相生”意思也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间相胜”则为,木胜土、火胜金、土胜水、金胜木、水胜火。这种相生相胜以致构成了相互循环一体。
于是利用五行来附会社会人事,他把五行分别与时序、方位、五官、五常、五声、无色、五味、五事、五脏想对应。
根据《春秋繁露》中的《五行对》、《五行之义》、《五行相胜》、《五行相生》、《五行顺逆》、《五行变救》、《五行五事》、《治水五行》、《治乱五行》九篇,可以制作如下表格:
在他看来,世上万物都与五行有着衍生的关联,而五行的生、顺都是“天次之序”,是不可颠倒和混淆的,“逆之则乱,顺之则治”。因此世人要遵循天的旨意,同时这也是有关自然和国家治乱的大事,不可疏忽。
“人”是排在“十端”的最后一个,但并不意味着人在“十端”中地位的低下,相反人最为天下贵也。“圣人何其贵也?起于天,至于人而毕。毕之外谓之物。物者所投贵之端,而不在其中。此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万物之中,只有人才能和天相互感应。
三、人与万物之本的“天”相感应
人与天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此皆暗肤著身,与人俱生,比而偶之m合。于其可数也,副数;不可数者,副类。皆当同而副天,一也。是故陈其有形以著其无形者,拘其可数以著其不可数者。此言道之亦宜以类相应,犹其形也,以数相中也。”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因此,人们一定要顺应天意。
那么,君主作为天的儿子,更要遵循天意,否则就会出现灾异。正如面对汉武帝的策问:“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
董仲舒回答道:“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其实董仲舒建立一套以“天”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主要是两个作用:一是“君权神授”,皇帝代表天意统治民众;二是“敬天保民”,限制专制皇帝肆无忌惮的私欲。相对而言,为君主服务是他这一“天”哲学体系更为深层的作用。
- 上一篇:知识管理的原则
- 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