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地理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案例分析

篇1

一、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1.时效性原则。

虽然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略显成熟,但是他们仍是社会中最年轻的一群,并且由于好奇心旺盛,对新鲜的事物保持很浓厚的兴趣,因而有很强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尽量多选取一些具有高时效性的案例,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选取近年来频发的4s店强制销售选装件案、房地产公司欺诈消费者案及2008年震惊全球的三鹿“毒”奶粉案等案例让学生分析与学习。

2.方向性原则。

由于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生的价值思维与价值选择模式并没有真正形成,有时很难分辨事情对与错。此外,中学政治课更多的是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即德育),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有方向性,注重对学生品德的正确引导,多选择具有积极意义的案例,少选用具有消极意义的案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具有积极意义的案例的正面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品行。另一方面是利用选取的具有消极意义案例给予学生警示,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非”、什么是“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中学政治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这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法的成效。一方面,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并选取与二者紧密联系的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案例中学到知识。另一方面,教师选取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并符合中学生的关注点,因为这样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受到教育。例如,在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以某中学或者本校的学生逐渐走上犯罪道路,向学生介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

4.实践性原则。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是中学政治课程设置的初衷,因此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融入案例。例如,在讲“珍惜学习机会”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自己制订学习计划与确定学习目标,然后在课上与全班学生汇报与交流,以此促进学生学习。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案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点对案例进行精选与整编,方法如下:

(1)选取教材中的案例

教材是由权威学者、教师编著的,里边有大量案例,并且这些案例往往是最贴近教学内容、最经典的,因此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从教材中选取案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也是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例如在讲“团结协作,互助前行”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列举教材中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三位院士的回忆,进而让学生分析当时班里面临的困难有哪些?如何成为优秀班集体?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2)选取实际生活中搜集的案例

案例是源于生活的,为了丰富教学所用的案例,教师在实际生活中要善于发现,不断搜集与教学相关的案例,如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进行搜集。此外,教师还可以动员学生搜集与学习相关的资料,多选取真实的案例。例如在讲“我与父母交朋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全班通过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进而让学生在分享真实故事的过程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3)自己编写案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不能每时每刻都找到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案例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为了配合教学内容,便可以根据真实案例进行适当改写,编写出新的教学案例,但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案例编写的逻辑性与科学性。

2.在恰当的教学时机引入教学案例。

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案例的引入是要把握时机的,只有找准时机,整堂课才会自然流畅而不生硬。在一堂课中,案例引入的时机并不是固定的,也没有一个标准,主要是靠教师的把握,既可以在讲授内容之前引入,又可以在知识讲完后引入,更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引入。引入的形式,既可以是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更可以给学生分发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等等。

3.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

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独立分析案例,整理案例重点,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其次,教师便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探讨,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而在讨论中相互学习,找到自己的不足;最后,教师可根据每一组的讨论情况进行指导,对于没有思路的小组可适当予以提示,而对于思路明确、清晰的小组则可予以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案例分析与谈论顺利进行,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环境,让学生敢于发言,也愿意发言,进而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到知识。

例如在讲“计划生育”时,教师引入由“重男轻女”守旧思想而产生的超生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可走进小组,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了解超生的危害,并认识到国家提出“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性。

4.总结与评价。

评价是一种常见的检验学习效果的办法,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案例教学法。当小组内对案例的讨论结束后,教师便可安排各小组间通过辩论、直接阐述等形式对组内探讨出来的结果进行交流与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听取每一组的结论,尽量避免重复观点的提出。最后,当每一组发言完毕后,教师应根据全班学生探讨的结果进行总结,不全面、不完善的予以补充,不正确的则予以纠正。总之,在此阶段,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升华,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篇2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366200)

摘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息息相关。教师教的不当,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教师教的得法,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所以有效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保障,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的法宝。

关键词 :通用技术 有效教学 方法 实践

通用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手脑结合,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领域,已经在高中学校普遍开设。但如何开展有效教学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仍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利用首因效应,精心设计第一堂课

“首因效应”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中体现得很明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第一堂课,力图留给学生美好的第一印象。我是这样教学的:(1)看视频。由于学生在初中没有接触过通用技术课,所以不知道什么是通用技术课,也不知道如何学习这门课程。为此,我让学生观看视频,介绍时代赋予技术的新内涵以及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技术之中,让学生认识到通用技术学科的价值。(2)规范课堂纪律。为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在第一节课上给学生建立一个行为准则很重要。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必须遵守“三三规定”,即点名三次旷课的学生不给学分(请假除外),三次迟到相当于一次旷课,三次良好表现可以酌情弥补一次过失。(3)欣赏往届学生作品。具体形象的作品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实践意愿,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形成。我在第一节课上,让学生欣赏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学生一边观赏,一边相互探讨,提出自己对通用技术课的看法。(4)参加实践活动。高中生喜欢实践、渴望实践,让学生动手设计与制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我在第一节课上就给学生提出了较有难度的设计任务,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成功完成任务,但这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体验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精心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有意识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及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一)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走进技术世界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借助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之一——高效”时,我结合学生学习生活时喜爱转笔这一现象,安排学生完成探究“转笔”的活动。得到任务后,学生呈现了多种探究方法,有的学习小组准备了重、中、轻三种笔,让小组成员试验看哪种笔转得快;有的小组把重点放在对笔身长与短的研究上;有的小组则侧重调查和收集周围人的建议等。在这个简单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理解了高效这一人机关系的目标。

(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生普遍喜欢动手操作,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充分发挥这一学科优势,让学生在任务压力适中的情况下动手实践,在“学中做,做中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例如,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1》的核心内容是“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与明确问题、制订设计方案、制作模型与原型、测试评估和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五个部分。其中,最具挑战性的当属方案的设计。笔者是这样设计这一内容的:首先,各学习小组发现和明确问题,确定方案名称,讨论设计的结构形态、突出的创新点、可能用到的工具、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形成方案设计图和模型。然后,每个小组分别扮演主讲、记录员和后勤三个角色,介绍小组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听讲,思考方案优化建议。最后,小组之间交流,优化方案。整个过程安排3到5课时完成。

(三)项目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动手做出东西来”,这是笔者对学生说得最多的话。在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三部分“简单结构的设计”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给学生安排了“红酒架”的设计项目,分2课时完成,第1课时构思方案,第2课时动手做出实物。笔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出的项目设计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为摆在学生面前的一瓶红酒设计一个结实的红酒架,红酒架要设计成什么样,完全由各学习小组自行完成,旨在通过“红酒架”的设计项目,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笔者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例如,为了让学生彻底掌握三视图的画法,笔者在课堂上给出了三组三视图,要求学生将三视图转化为立体图,并用KT板做出实物来。在课堂上,笔者不参与学生制作,而是让学习小组自行完成任务。结果,每个学习小组都成功地做出了作品,虽然尺寸上存在一些偏差,但学习小组总结出了避免尺寸偏差的KT板组装方法,解决了尺寸偏差的问题,而且使实物更加美观。

三、开发教学载体,引领学生多实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融合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往往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游戏类

寓知识于游戏中,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力”时,利用炸桥小游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结构与力的关系。“炸桥游戏”是一款要求以最少的炸弹最大程度地炸毁一座桥的游戏。游戏分为十二关,每过一关,桥的结构就越复杂。学生想要过关,必须找准桥结构的主要受力点去安装炸弹。这样,教师就可以把结构与力的知识融人进去。

(二)设计软件类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时,让学生徒手画草图、正等轴测图、三视图,在形体尺寸标注的基础上融合了Sketch Up软件和Auto CAD软件。目的是,一方面让学生丰富自己的基本设计技能与知识,一方面让学生体验现代化、正规化的设计氛围,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软件学习中,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就可以了,如会创建和保存新文件、会设计基本的构图、会输出图纸等。

(三)多媒体类

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效果显著。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时,引入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中把大象装进冰箱分几个步骤的视频片段,学生在开怀大笑中,马上理解了什么是“流程”。

(四)案例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是案例教学的最大功效,它能加快学生理解、吸收知识的步伐。丰富的案例分析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的一大亮点,可以很好地引领学生走入学习情境,使学生享受到由丰富的感性走向深刻的理性的快乐。

四、搭建平台,展示学生的创造力

青少年好胜心强,正是“气可鼓而不可泄”之际,他们渴望得到表扬和认可。教师应该抓住机遇让学生展示作品,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课堂展示

课堂是学生作品展示的最好平台。在上课过程中,将学生作品作为教学案例,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得到教师课堂的点评和表扬后,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成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二)校级创新小制作比赛

为了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一般来说,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创新小制作比赛。这是学生展现创新能力的大舞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舞台,让学生的优秀作品在全校一展风采,增强学生的设计热情,为学生走上更高的平台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