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

篇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还有个别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二、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1、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

学生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已经逐渐趋向于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学生字新词和句子。因此,教师在生字新词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引导孩子利用课前的预习,大量地进行生字新词的自学,引导学生学写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教给他们摘录和批注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摘录兴趣,最终培养他们的摘录习惯。 在课堂上的生字新词教学,应该尽量精简,只对较难或重点的生字新词进行分析和集体指导。另外,对于一些名言警句、谚语、古诗,教学时应该把握好教的度,引导孩子自觉积累。

2、重视阅读教学

四年级语文教科书的主体课文较之三年级来说,不如三年级多,不少课文篇幅也不如它们长,但是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对阅读的要求提高了。第二,语文体的中的阅读篇目增多了。第三,日积月累中还有不少的阅读内容。第四,教材旨在引导孩子搜集信息,从多种渠道学习语文。所以总起来看,四年级的教材阅读量还是很大的。另外,四年级上册课文的文化含量加大了,课文的内涵,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挖掘。

四年级的阅读较之低年级,更加系统,难度加大。这学期学生的自学水平应该能达到以下水平:

(1)会自己提出问题,提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

(2)通过讨论,能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

(3)学会写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

(4)基本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尽可能地让学生快乐地写作,逐步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

四年级在作文教学上,仍然要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不以字数、文体、要点来局限孩子,而是以是否很好的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作为评价的依据,让老师的限制少一些,要求低一些,给学生一个更宽松地写作要求,实际上就给了他一个更为广阔地写作天地,要学生打好作文基础,避免到了高段还在句段的通顺上伤脑筋,希望学生写出的作品不拘一格,有自己的童真、自己的个性、甚至于自己的思想。为了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

五、 后进生的转化

1、多与后进生交流,了解学困原因,从心里树立“和自己比”的信念。

2、利用课余时间多给后进生辅导,降低学习目标。

篇2

一、渗透思想性教育,领会教材的导向

苏教版小学语文每册书前都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训练,综观苏教版小学语文所有的课文,有着明显的价值取向:所选的课文的很美,有审美性;文字简约,浅显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有文化性;能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体现先进性;让学生接受新思想,具有时代性。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其中叙事性的课文约占二分之一,而叙事性课文中那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又让学生难以忘却。如《第一次抱母亲》让我们看到了儿子对母亲的愧疚、母亲被抱起时的感动;《爱如茉莉》则留下了一幅父母相亲相爱的平凡的真爱画卷。而《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师恩难忘》等课文则进一步表现了丰富的兄弟手足之情和难忘的师生情。苏教版小学语文单就第四册语文有13篇叙事性课文,有表现家庭亲情的《母亲的恩情》、《沉香救母》;有表现朋友关系的《蜗牛的奖杯》、《谁的本领大》;有表现勤学的有《“黑板”跑了》、《学棋》;有表现光辉形象的《歌唱二小放牛郎》、《“闪光的金子”》……这些课文无一不渗透着浓烈的思想教育因素,引导着教者通过这些叙事性课文中人物形象的体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迪学生的语言智慧,健全学生的人格。

二、渗透思想教育,要在教学中引领

北大教授陆俭明说:“语文教育要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人民的感情,而在学生的这些情感中,亲情是最重要的,它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对学生的茁壮成长有难以替代的滋润和营养。所以首先要引领学生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亲情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得较早,如苏教版低年级《探母》、《母亲的恩情》、《沉香救母》等课文,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如何孝顺母亲、孟郊的妈妈是如何为孟郊远行而操劳牵挂的。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的感情越来越丰富,教材安排了一些更让人心灵震撼的课文。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英雄人物的过程中,感受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勇担责任、乐于奉献的爱国精神。如《歌唱二小放牛郎》可以通过对王二小的深入学习,体会王二小不怕牺牲的精神;《民族英雄郑成功》则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个爱国爱民的郑成功;《钱学森》为学生展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的爱国情怀……

要培养学生为民服务的大爱精神。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培养学生爱民、为民的精神,小学语文教材注重从小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如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中的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好了洪水,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塑造了大禹一心为民的光辉形象;《孔繁森》通过描写孔繁森收养了三个孤儿,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好干部;二年级下册《“闪光的金子”》则描绘了一位为民排忧解难的好工人徐虎。

教学这一类课文时,不能停留在文本本身,要多问学生,你学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做到了什么?打算怎么做?这些问题既可以当做说话写话的训练,更可当做一种行动导引,让学生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

三、渗透思想教育,熏陶优秀的品质

小学生正处于性格的可塑阶段,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正面人物的描写对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坚毅勇敢等优秀品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接受诚信熏陶。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组课文:《诚实与信任》中的“我”,能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联系电话,希望能赔偿别人汽车的反光镜,而另一位汽车的主人表现出大度,衬托出人与人之间的“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珍珠鸟》主要写了由于“我”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九色鹿》描述了九色鹿救了落水的人,但那人却忘恩负义,叫国王的军队来追捕他,幸亏白鸟等兽及时救援,才使九色鹿脱离危险,让学生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接受创新熏陶。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教学中可以设计:你喜欢文中的谁。喜欢谁都是可以的,文中的小猪很可爱,喜欢他没错,小文中的小牛节俭,喜欢他也没错。小猴聪明能干,创新地让一袋麦子变成了一囤麦子,更是我们时代要唱响的主旋律,如何来引导,可以采取为小动物贴红花的方式,如小猪很可爱贴三朵小红花,小牛很节俭,贴三朵小红花,小猴呢,有创意,我们建议贴五朵小红花。这样处理,贴近文本的导向,又不失孩子的天性,能够圆融地表达思想的导向。

篇3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对话教学;实施

古诗词是歌颂生命的歌,更是美的化身,它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所以读者在诵读时一定要用心去体会,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向。在进行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时,教师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教会小学生读懂古诗词中的内涵,对话教学的形式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小学高年级古诗词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对话教学形式在小学高年级古诗词中的应用。

一、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和特点

1.小学高年级古诗词的特点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涉及到的古诗词大概有两类:第一,主要是以叙事为主的古诗词,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体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到现在也一直被广泛流传;第二,以抒情为主的古诗词,比如贺知章的《咏柳》,描绘了对柳树的情感。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古诗词,都是通过非常简洁的古诗词,将作者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而且每一句都十分经典,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短短的几行字中。并且,古诗词还表现出了语言、意境以及音律等方面的特点,这些都表现出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进行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按照实际的情况以及古诗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小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中的内涵。

2.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的小学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都会存在错误的认识,他们觉得只要让学生明白古诗词的大概意思就可以,并没有跟学生讲解古诗词中的意境以及所表达的作者情感,所以致使学生只明白古诗词的表面意思,却不知道其深层的含义,会出现浪费教学资源的现象。实际上,诗人在创作古诗词时,会用到一定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这些才是学生应该学习的地方。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没有对诗人的背景和创作背景进行过多的讲解,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厌学的现象,因此,在进行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时,适当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应用

1.生成对话形式,融进古诗词的创作情境

在进行小学高年级古诗词的学习时,首先要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因此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运用自己的知识水平,再加上教师的点拨,从而融进诗人的创作情境中,并且完成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一首诗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对话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理解古诗的内涵。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果有一位诗人写了很多首诗,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学生肯定会争先恐后的回答:他太厉害了,或者是他太了不起了。而且学生肯定也特别想知道他是谁。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他就是《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李白,学生肯定会恍然大悟,会想起还学过他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望天门山》。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带领学生回忆一下这三首诗,之后教师可以引出今天要学的古诗《独坐敬亭山》,教师一边在黑板上写出这首诗的题目,一边让学生朗读,并且要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内涵,教师可以问学生:通过这首诗的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会说明确了地点,作者是在敬亭山上面创作的这首诗,“独”字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之情。教师接着提问: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学生齐刷刷的回答:抒情诗。通过这种对话的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既理解了李白的创作背景,也明白了李白的创作情感,将学生的思想带入到情境当中,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词。

2.推进对话形式,理解诗人的内心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瓶子,而是一个亟待点燃的火种。怎样才能将学生的心灵点燃,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推进对话教学的形式,从而使学生走近诗人的内心,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会得到加强,心灵也会被点燃。推进课堂上的对话形式,可以使学生走进诗人的创作情境中,从而更好的理解诗人的情感。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都学过王维的哪些作品,并且要一起朗诵出来,学生会回答《画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教师紧接着可以提问:那么你心中的王维是怎样的?这时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说出来,有的说王维嫉恶如仇,有的说王维属于山水田园派的诗人。教师可以做一下总结王维的诗大部分都属于山水田园派的,但是也有离别和愁绪,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王维的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古诗播放出来,再配上一定的景象,让学生朗读,使学生对古诗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读出了王维对友人的不舍。教师可以更进一步的提问:那么柳色新、一杯酒分别能表达出诗人的什么感情》学生会陷入思考,从而深刻的感受诗人的内心。最后教师要做一个总结,给学生讲解这首诗通过环境和景色的描写,体现了王维对友人的不舍,心里有很多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充满了离别之情。通过推进对话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人的内心情感,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养成主动学习古诗词的好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引进现代化的对话教学形式,不仅可以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做到全身心的投入,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另外,对话教学的形式还能帮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展开无限的联想,体会其中的情感。这是现代教学中最需要的教学形式,也是新课改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邱平. 例谈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对话教学[J]. 教育导刊,2012,10:89-90.

[2]赵飞华.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拾隅[J]. 学周刊,2011,10:49-50.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梯度策略;梯度粘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7-0029-03

十几年来,“梯度”一直是经济学界的高频词,但在教学中却难得现身。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2012年12月在全国小语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上指出:“一个小学老师从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一路教上来,现在碰到最大的困扰是什么?我认为一个是怎么解决梯度的问题,怎么由浅入深,最近十年来问题很大,小学到高中语文教学的梯度打乱了……” [1]

教学梯度,是到了必须引起充分重视的时候了。

一、梯度与教学梯度

“梯度”一词,本指事物在一定方向上呈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的现象,也就是说,它是描述事物在空间内不均匀分布状况的一个概念。教学梯度,是指小至一堂课,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学难度要逐渐增加;大至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学内容难度也随着递增。难度的级差过小或过大,都不利于教学。

二、教学梯度的本质与特点

(一)教学梯度本质

梯度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教学中必有的现象。有了梯度才有差别,有了差别才有矛盾,而有了矛盾才有运动。从根本上讲,教学梯度的设置是教学得以发生的前提,教学梯度提升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语文教学研究要做的一个基本工作,就是对所要传授的知识根据难度不同组成教学序列。

(二)教学梯度的特点

1.阶段性。所谓阶段性,是指教学梯度具有学段性特点。学段目标的实现,必须经历学段内所应有的教学梯度。

2.渐进性。所谓渐进性,就是指教学内容难度的安排以循序渐进的渐变为主要形式,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梯级提升。

3.平稳性。教学梯度提升表现为渐进式的,而不可能是跨越式的,因而具有平稳性特点。

4.协和性。教学梯度提升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教师的顺学而导达到和谐状态。在梯级提升过程中,教与学矛盾双方关系和缓,相处融洽,没有强烈的冲突,这种特性就是教学梯度提升的协和性。

5.上升性。教学梯度的上升性是指从总体上来看,随着一堂课的深入,或者随着年级递升,教学难度相应提升。

6.条件性。实现教学梯级提升取决于一定的条件,条件具备,教学能够实现梯级提升;条件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教学梯级提升就不能实现。

7.模糊性。教学梯度的递增,不像生活中用的梯子每个层级距离固定不变,而是没有明显界限,其间存在过渡地带。

8.复杂性。语文教学梯度是一个以听说读写、字词句段篇,还有综合学习为子系统,内部结构、关系复杂的巨型系统。比如,阅读与作文,就有词句的理解、词句的表达;阅读能抓住主要意思,作文能围绕一个主题表达;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能表达真情实感等。口语交际,就包括劝慰、讨论、总结、做主持人、独白等;综合实践活动则有搜集资料、分类整理、查找书目、阅览报刊、怎样读书等知识内容。各子系统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各种比例关系是不同的。各子系统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纵横交错、纷繁复杂的系统网络关系。

语文教学梯度提升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梯度系统的比例关系是不同的,而且会随着具体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三、语文教学梯度的策略

(一)提升教学梯度的策略

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原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就是“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地域经济的增长” [2]语文教学梯度中的增长极,是指其所在梯度的高端的核心知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有其核心要求,每个学段也有其核心要求。落实学段目标的教学,必须以学段的核心目标为依据。比如,六年级的语文阅读能力必须达到第三学段的最高要求。包括: “整体感知”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形成解释”的能力,“合理使用文本信息作出评价”的能力。

第三学段的“整体感知”的能力,是指能将文本作为一个整体,对文本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形成初步的感受。具体表现为能准确、完整、简洁地概括文章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或者写作的目的、可能的应用范围等。

第三学段的“提取信息”的能力,是指能够关注文本的具体内容,从文本中获取关键信息和细节。具体表现为能够根据要求从文中找出明确陈述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并能通过简单的推论,找出文章中隐含的信息等。

第三学段的“形成解释”的能力,是指能够利用从文本中提取的信息进一步阐释有关文本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能联系自身经验,充分地使用文本中的信息,对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关键细节、人物行为、事件、写作手法以及作者的感情和观点等进行充分、合理的解释等。

第三学段的“合理使用文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作出评价”的能力,关注两个焦点,其一是能够使用文本中的信息解决相应情境中的问题;其二是能依据共同的价值标准或个人观点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做出判断,具体表现为能够利用文本中的信息完成实际生活中的任务,能够将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较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相关信息,从多个角度对文本的内容或者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等。

2.“点――轴”扩散理论。“点――轴”扩散理论也来自经济学。经济学中,如果说增长极是一个高梯级的“点”―― 例如一个城市,那么“点――轴”扩散理论中的“轴”就是一个高梯级的线(带)状地区,即由若干个高梯级地区相互联成的一个区域。语文教学梯度中的“点――轴”扩散策略,就是围绕核心知识确定几个知识点,形成梯度系列。比如六年级阅读教学,要围绕上述的四个方面的能力,确定知识点,然后按照难度形成教学序列。知识点包括:①词义理解;②词义辨析;③词法理解;④句子含义理解;⑤句子结构理解;⑥句子关系理解;⑦错句病句鉴别;⑧课文局部内容保持;⑨课文整体内容保持;⑩文言文词句理解;⑾文章中词义理解;⑿文章中句子理解;⒀文章局部内容字面性理解;⒁文章局部内容推论性理解;⒂文章整体内容理解;⒃文章结构、写作方法理解;⒄对文章评价;⒅阅读所获得新知识的运用;⒆快速阅读理解;⒇快速阅读保持。要把这些知识点从易到难安排到六年级语文教学中。

3.网络开发理论。经济学意义的网络开发,是以“点――轴”开发为前提,是在“点――轴”开发所形成的经济布局框架基础上进行的。语文教学中的“网络开发”策略,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各子系统的教学内容既按各自教学难度安排教学梯度,也要使之有所交集,形成网络的节点。比如,概括能力是核心能力,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训练篇章概括能力;习作教学,除了详细的描写,也要训练概括化的表达能力,对事物、对场景、对人物能做概括介绍;口语交际,要训练对事物、人物、自己的观点做概括介绍。在“概括”上就形成一个交集点,几个交集点的存在, 就形成教学网络,互相影响,形成迁移的正能量。

(二)克服梯度提升粘性的策略

在教学梯度提升的过程中,客观存在着诸多延缓其提升的因素,形成梯度提升粘性,也就是说如果教学内容安排不当或者教学方法欠妥,教学就会在同一梯度的层面上徘徊,造成时间的浪费和学生对学习的厌倦,必须努力克服。

1.教师的教要着眼于克服粘性。教师的教,要尊重学生学习发展的最佳期,多维度努力避免造成提升的粘性。从教学内容的维度看,教学内容的没有难度或者难度过大,都会造成提升粘性。比如,“读错了要及时纠正”作为阅读中的提醒,在三年级上学期提出,就低于学生的知识接受水平。再比如,“按一定顺序写”可以作为初学作文时的重点练习,而如果放到有一定作文能力的六年级下学期,就落后于学生学写的心理发展需求。相反,在小学四年级习作阶段,过于强调“记叙中的议论与抒情”就高于记叙文初学者的发展水平,而在掌握了记叙文写作的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年段去强调,则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学方法的维度看,教学方法运用不当,也会造成提升粘性,比如放养式的教学,或者没有采取与梯度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也会阻碍教学梯度的提升,只有与学习内容相符合的学习策略指导,才能助力于教学梯度的提升。比如,同是概括能力的培养,段落内容的概括与篇章内容的概括,说明文与叙事文内容的概括,课文内容的概括与课文主旨的概括,都有较大差异,应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

2.学生的学要着眼于克服粘性。学生的学,出现造成提升的黏度,如主动性不够,会影响学习深入;知识准备不够,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使学习停滞不前;学习方法不当,会影响学习效率,多走弯路。学生的学习所存在的问题,需要老师顺学而导。比如,学习主动性不够的要激发学习兴趣,知识准备不足的要及时补充相应知识;学习方法不当的要给予方法的指点,需语言品味的要引导推敲语言,须用生活经验帮助理解的要帮助唤醒生活积累,需用想象深入体验的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想象,等等。

在更体现教学梯度的新教材出来之前,需要老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教学梯度上多下功夫,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的:“教材可以用,但老师们心中要有数,要有梯度,想办法弥补,讲课文的时候引导学习可以有语文能力和知识,体现梯度,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分解为若干个因素,散布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里,不断地循环往复做这个工作,这个工作很难做,但一定要做。”

参考文献:

篇5

1、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材是学生的精神与态度形成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启发学生对生命、社会进行深入地思索。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在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传统目标加以关注的同时,应该真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突出位置。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中,教师应该在讲授课文前,让学生自主阅读古今中外关于祖国、民族的文章,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伟人和名人的爱国故事,体会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树立对中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树立为国家繁荣与民族振兴奋斗的远大志向。课堂上学生再阅读这篇《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时,情感与价值取向都自然勃发,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素质教育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我国的审美教育与西方比相对落后。美育能促进人的感性思维活跃,使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更加活跃。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捕捉教材中蕴含的情感,能通过调动教材中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教学双边活动中的学生的审美体验。首先要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即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欣赏语文学科的语言艺术,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山川秀美、社会和谐之美、人类心灵与创造之美,等等。其次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灵魂去感受美、接受美、创造美,即能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去概括和分析教材中表达的意境和思想,能自己书写和表达美好的事物,进行文学创作,用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诠释和实现美的价值。例如人教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中,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美的行为?

3、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小学语文教材还呈现了多姿多彩的人格教育素材,为我们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搭建了平台。例如小学五年级《钓鱼的启示》《落花生》等文章,教师应该在语文训练和讲授各环节中,进行良好人格的潜移默化教育,让学生在心灵的震撼和启迪中,学会更好地做人、做事,能更加诚实、进取,主动学习高尚的精神和思想,成为有独立和健全人格的新一代人才。

4、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语文教材以其丰富、广博的题材,成为人性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最重要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能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好、兴趣、性格等,能辩证分析学生的个性,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自己。例如有的学生爱好写作,有的学生善于朗诵,有的学生阅读广泛,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有利于在备课时做合理安排。教师应该多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和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锻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个性化的教育目标。

二、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人文精神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①感悟教材单元渗透的人文元素。小学语文教学以组为主题,收录了相关文章,对学生进行抒情、写景、叙事等描写。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组安排了《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四篇文章,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探讨了生命的美好、坚韧、尊严、意义、价值,让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更加热爱和珍惜生命,懂得对社会与他人的付出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在这一组的《语文园地》中,教材安排了对生命的感悟与非典中的感人故事,对小学生的生命体验进行升华,增强小学生对生命与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教师必须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中蕴含的一切人文因素,才能在教学中体现文化的厚度。②感悟教材人物体现的人文精神。对小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不能靠讲大道理,应该利用教材中的人物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行人文精神体验。《慈母情深》是四年级语文课文,“母亲”为作者买书的形象塑造,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作者为母亲买罐头的细节,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和心疼,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慈母的情深与儿子的懂事。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细节的分析,引领学生从母亲的外貌、动作、神态等进行品读,联系父亲已经过世的背景,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教师应该进一步对学生展开启发:你的母亲是如何为你的成长付出的?学生会将自己母亲日常的关爱与母子之间的爱心故事回忆起来,进行母爱的体会和表达,从而实现了情感教育的升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你将如何做,才能回报母亲的一片深情呢?学生会展开思考与探讨,进行心灵的对话与自我拷问,从而达到了人文教育的目的,使语文课堂充满了人性美与人文情怀。

2、打造人文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儿童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更善于在形象、直观的场景中进行情感的抒发与思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学习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充分利用情境化教学,打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将学生带到与教材适合的特定情境中去,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进行人文精神的自然渗透。情境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音乐渲染、表演、语言描述情境、多媒体影片、游戏,等等。例如诗歌都可以用音乐作为背景,《开国大典》《》《老人与海》等可以用电影创设情境。教师要注意让教学手段围绕教学的人文目标实现有效互动,避免为了热闹而活动,应注重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三、在回归生活中体现人文关怀

篇6

在新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学生探究性学习、参与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这几种学习方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发展、发挥学生主动、互助的教学模式,对出现的问题积极应对。比如如何把握“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对学生“质疑”的处理、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时候合作,什么问题需要合作,怎样合作?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明确对自己提出教学应注意的”八点“即:作业少一点,轻松多一点;同学交流点,课后活动点;学得深一点,扩得广一点;纪律好一点,学得多一点。在教学中热爱每一个学生,建立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健康成长。

在就是课后积极进行反思,一是进行节后反思: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成功之处,得到什么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分析在合作互动中存在哪些“假互动”、“假问题”,什么地方遏止了学生的思维?什么地方出现“低效现象”;二是对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行反思。对于从作业、辅导、讲评中反馈回来的信息,都要进行全面的分析,认真思考自学的实际效果,积累成功经验,找出有待改进的地方。

本班学生从学习成绩来看,优生占的比例少,中游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占的比数较大,课堂上能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只有几个人,课堂气氛不活跃,有部分学生存在思维能力较差,记忆力差,不肯动脑筋思考问题,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个别学生如龚传琦、陈中娇、刘国庆等尽管完成作业,但学习应付、自制能力差,记忆力差。有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对学习报有无所谓的态度。总之,要想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还得从各方面下一番功夫。首先,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写对笔画、笔顺,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快默读速度。在阅读教学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诗歌以及叙事性、说明性等不同的文章的阅读。其次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作者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实实处。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的提高口语表达水平。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重视作文多元性评价。

篇7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留心观察、读写结合、勤于练笔、修改讲评等方面下功夫,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爱动笔、乐于表达、敢讲真话的写作习惯。只要教师能踏实训练,坚持长久地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关键词]

写作习惯;能力提升;写作兴趣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要“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语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的确,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开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金钥匙,加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主要责任。小学的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怎样写作》中指出:写作“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是启迪思维、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对语文素养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每次学校举办大型活动,如观看电影、春游、趣味运动会,每次学校发生一些变化,每学期老师的更换,每一次有新转来的同学,每天上学、放学路上有哪些事、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都让学生说说个人的感受,然后记录下来。针对每一单元的习作内容,笔者在教学前都先给学生们布置观察、收集资料的任务。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笔者通常先组织学生在各自的小组里跟同伴们说一说,目的是激发他们的说话兴趣,同时增强口语表达能力,组内的同学相互间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以便学生进行及时的修改和整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有时,也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打乱小组的界限。例如,在写“小动物”的作文前,笔者提前布置观察任务,第二天上课时把全班的观察信息进行整合,然后按照不同的题目分组:“小兔子”组、“小狗狗”组、“小乌龟”组等。临时组建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换资料,然后进行资料的筛选,再有选择地应用。笔者会教给学生如何通过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小动物的不同特点,根据具体的写作方法和步骤,最后才落笔成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应从多角度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才能在写作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这样才能逐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更加广泛地发现和丰富写作的题材。

二、培养读写结合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都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一个人表达能力的强与弱,以及写作水平的高与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阅读量的多少、阅读程度的深浅,以及读写之间是否能得体运用。因此,读写结合是培养和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笔者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开展了“每周读一本书,撰写一张读书卡”的活动。笔者要求学生在习作中,必须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告诉他们只有进行长期的积累、反复的历练,才能把握写作的规律,打造习作的方舟。通过阅读优美的叙事性文章,从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之后通过续写、补写、改写、仿写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如学习课文《假如我有马良的神笔》之后的仿写,学过课文《和时间赛跑》之后的“我也和时间赛跑”的小练笔,以及到六年级之后,对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一课,学生们仍然还有许多的感想要写。四年级的《钓鱼》一课,学完之后,笔者设计让学生补写“我”的心理活动,从而深化了“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一主题。能够进行以上方式写作训练的课文还有《桂林山水》《五彩池》《地震中的父子》《鸟的天堂》《小狮子艾尔莎》《西门豹》等。

三、培养勤于练笔的习惯

学生怕写或者不爱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的写作量不够,因此动笔时无话可说。要想提高写作兴趣和作文水平,最根本的途径是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过如下方法:

(一)培养学生积累素材习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素材是作文的基础,勤于训练是必要的保障。素材的积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二是学生每个人手里都要有一个小本子用来练笔,也就是说用来简要记录、描写生活片段、生活场景,从而为未来的写作积累大量素材。三是用这个小本子及时记下自己的生活感受。四是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发现并记录反映社会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段、名言警句等。

(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要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文章,必须对生活进行深入地感受、领悟、思考,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精心加工,于细微处提炼深刻的主题。笔者还建议学生有计划地在书上批注,把自己的感受和疑问在书上及时记录下来,再与同学进行交流。由于长期坚持勤于练笔,学生的动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与此同时,我们班级还开展了评选学生优秀作文活动、办语文小报活动等,这些活动旨在把学生们的好作文、好的学习习惯介绍给大家。

四、培养快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的好习惯

篇8

关键词:作文教学;命题;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267-02

一、国内外作文教学内容对比

1.外国作文提倡研究性写作。外国是提倡研究性写作的,外国学生写作材料很丰富,作文不要求当堂完成,学生可以带回家,到图书馆查资料或调查访问,甚至可以向大学教授咨询,可以经过社会实践再进行写作,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准备的余地。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作文是注重叙事的,往往是在搜集整理,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如美国的作文《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这些话题是没有定论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学生谈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写法上没有规定,关键是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动机。这些作文题从宏观出发,以整个世界和社会研究对象,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结论。

中国初中生作文取材要求要来源于生活,其真实性使得中国初中学生作文取材范围更多来自于学生生活的家庭、学校、可能接触到的社会。一般学生是没有时间去调查研究之后再去写的。

2.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外国作文教学是很重视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的,把“以培植学生得个性和创造思维”和“以沟通思想”作为教学目的。美国作文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写作,从自己经历中虚构幻想,如美国的《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你将怎样生活?》、《评论想象中的一场音乐会》。在很多国家的高考作文中都有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文命题。

中国在作文教学主要引导学生表达对亲情、友情、团结、宽容、理解等方面体会,对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感悟。中国的作文写作对想象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欠缺。如《我了解的一个人》、《我的故乡》等,则更多地要求学生将自己所经历的人或事如实地记录下来,要求主次分明、条理清楚而且要尊重事实,而缺乏丰富多彩的想象。

3.中国的作文教学中有明显的“道德判断”。我们的母语教学自然负载着德育教育的重任,大多是一些渗透着“德育意识”的选题,诸如《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尊敬的人》、《责任》等等。

而外国的作文题,《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你认为谁对二次世界大战负有责任》等等,用疑问的形式显示你个人的价值判断,开放性的作文题目让人少了许多“道德标准”的束缚。主体的确定、研究视角的选择、方法的运用和语言的表达,也均有很大的灵活度。

二、国内外作文教学形式对比

1.外国重视“口头作文”。外国给“口头作文”以应有地位。美国是一个作文教学多样化的国家,有其自身的特点。现在,普遍重视“口头作文”。他们不仅把用文字写的叫作文,而且把用口头表达的也称为作文,并不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截然分开,异样对待,而是把二者视为相辅相成的作为统一体。在俄罗斯、法国、新加坡、德国都重视“口头”作文,德国还曾发行了一本语文教学袖珍手册,比较系统地安排了生动活泼的口头表达练习,其中包括讲述练习、看图说话等。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进一步做了规范和要求,使教学目的更明晰化。但是“口头作文”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在教学中注意听、说、读、写的训练,把“口语交际”与作文结合,作为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将会取得明显的成效。如果切实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将其中的“说”的内容和方式突出,认真进行研究与探索,取得经验,加以推广,也许会使长期困扰我们的作文水平的提高见效不快的问题,逐步有所好转。

2.外国作文提倡书面写作与电脑写作相结合。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都提出了有关电脑写作的规定。法国五年级、四年级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应学习计算机文字处理。

美国的课程标准中指出:指导学生坚持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在纸上或计算机屏幕上进行写作规划、起草、修改和校读等各过程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具体写作中,自己决定过程或需要程度。

德国语文课程标准中,电脑写作是作为写作的一种教学目标和任务提出来的,而非电脑的操作和文字处理。

中国初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主要还是书面作文为主。在这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作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可以适当地鼓励初中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途径进行网络写作,鼓励初中学生利用好博客进行写作,激发学生的言语欲。

3.国内外中考、高考作文命题。(1)在命题上,外国作文命题重视实用性。外国的作文比较重视实用性、现实性,针对不同的读者写作,为不同的读者写作。例如英国的高考题,给出一组关于立体声、盒式录音机、电池以及有关各种名牌、型号、耳机的鉴定等图文说明书。下面四个问题中选答问题。①约翰史密斯想要一个“walkman”电子玩具,他请祖母给他买。但是,祖母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此约翰史密斯必须给祖母写封信,向她正确地解说什么是“walkman”,它如何工作以及买哪一种好,请使用上面提供的两组材料去写信(此题必做)。②a.你想周末在一家电子商场干活儿,老板要会见你,你必须知道有关“walkman”的情况,老板才相信你适合干这项工作。当顾客选购“walkman”时,他们应该知道哪些有用的信息。b.假如你家需要3件技术产品,你选择哪几种?为什么?c.想想你最喜欢买到什么(也许是设备服装或玩具)。给你的朋友或亲属写信,详细说明它们是什么,在哪里能买到以及你买它的原因。这些的题目很贴近现实生活,能考查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国外作文命题视野更开阔。国外作文的命题文化品位是很高的,不仅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认识能力、写作能力,还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读书,让学生有更开阔的视野。比如法国的作文题目:试分析休谟《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这样作文题目,就很好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读这些经典著作。(3)外国的作文考试,注重学生想象力的考查。国外的作文考试非常强调学生想象能力的考查,想象作文的比例也相当高。比如西北大学的题目,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素质传给了你?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作文题: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这样的命题给学生足够大的空间来发挥,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学生可以尽情地展开联想。这与我国作文重视引经据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发明的动力。所以我国的作文命题也要借鉴外国的命题,使我国中考、高考命题更具开放性与多元性。

三、我国初中作文教学的反思及策略

第一,我国初中作文教学应以先进教学思想为指导,注重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的作文教学应从传统教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与时俱进,“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不仅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还应关心社会时事,多留意报刊、电视、电脑网络等媒体的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思考人生、社会、自然和生命;思考社会热点话题,如体育比赛、升学问题、交通问题。通过写作,整理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并逐步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周全,更加深刻。通过有效的指导,使孩子们写下对当前社会某些热点问题的见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开拓他们的社会视野和知识视野。

第二,我国初中作文教学应丰富内容,活跃形式,增强作文教学的开放性。我们应把作文教学的视野拓向各个层面,不仅关注现实生活,学生身边的人、事、物、景,还应描绘和畅想未来生活;不仅记叙学校生活,还应反映社会生活;不仅关注国内焦点访谈,还应涉足国际问题探讨……积极倡导个性化作文教学,“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只有不拘形式地写,才能写出个性鲜明,富有童真、童趣和童心的作文。

第三,我国初中作文教学应增强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立足应用,面向实践,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所必需的写作能力。可指导学生写一些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广告、小新闻、产品说明书等等。把作文教学与社会科技结合起来,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与生活生存应用结合起来。把作文教学当作一种生存技能的理念渗透在作文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入手,开发作文教学资源,广开作文教学门路。

四、总结

不同国家的作文教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不是要区分出孰优孰劣,而是旨在扬长避短,学习外国作文在教学上的长处,弥补我国在初中作文教学与高考命题上的不足之处,使我国的语文作文教学能够不断地趋于完善,把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引向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和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林.中外高考作文命题中文化内涵与思维品质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3).

[2]程立海.浅谈不同视角下的高考作文题[J].新作文.

[3]王丽.外国“高兴”作文怎么考[J].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4]陈文中.外国大学入学作文考试的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2004,(4).

篇9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 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 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篇10

创设情境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说理,涉猎古今中外,仅仅凭借教师的语言不能完全展现书中的精彩。此时,通过电子白板可以有力弥补单纯讲解的不足。

例如,笔者在教学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盲童的画》一课时,有效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式功能,丰富了课堂教学设计。课堂导入时,利用电子白板的绘图、回放功能,与学生做“我说你画”的游戏。要求学生准备好一支钢笔与一张白纸,同时请一名学生到电子白板前来画画。笔者先与学生讲了做画的前提,即闭眼后模仿盲童用简单的线条画描绘给出的四种景物。有了这种在失去视力的情况下做画极其不容易、极其艰难的真切体验后,再来学习课文就容易得多了。

初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读文悟画、透画悟心,这既是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体会盲童内心世界的过程,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指名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提示学生交流从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表示肯定的词语出现了四次(准是),请学生再读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然后说说从4个“准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利用电子白板导入了一段影音文件,配合着音乐教师范读。透过优美的文字,让学生感受盲童丰富的内心,引导学生把所有的情感都融入到文字中,齐读课文。

在与文本的一次次碰撞中,在图画与音乐的感染下,学生感受到了这幅并不精美的画里蕴藏着盲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眼中这些看似寻常的色彩斑斓的世界对他们该有多么珍贵。此时朗读课文,情感的流淌可谓水到渠成。

扩大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45万字,鼓励学生在记忆力最佳的时期多读书、多积累。学生的广泛阅读,不是无目的的阅读,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而这种指导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来自于课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有效利用电子白板,更直观地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增加课堂的容量,扩展学习广度。

例如,在语文课上,笔者经常设计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环节,做批注。时间给了,但是效果如何呢?是不是每个学生都懂得应该怎样做呢?笔者借助电子白板,直接导入Word文档,教师可以直观演示边读书边圈画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读书要留下痕迹,“画”、“注”、“批”的过程就是用手、用脑、用心的过程,这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

“画”、“注”、“批”是显性的学习方式。“画”是基础,就是用勾、线、圈、点等符号,将文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亮点标上特定符号,是起步。这是一个发现、比较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进行筛选、分类、鉴别的过程。初学时学生容易将整段都画上,这时,可以运用电子白板演示几位同学画的词语、句子等,通过比一比、想一想,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悟,逐步提高鉴赏能力、阅读能力。

“注”是发展。可以给不认识的字、多音字注音,帮助学生养成遇到问题查字典、找资料帮助理解的阅读习惯。

“批”是较难的高层次学习活动。可以是对内容的概括;可以是自己的联想和体会;可以是质疑或提出不同的看法等。

这些方法不会无师自通,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更好的掌握。教师可以运用感应笔直观地在文本中演示画、批、注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示,把各自的感悟与全体同学分享。

除课文外,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导入相关文章,练习将课内学习的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电子白板的某些功能PPT课件也可以实现,但电子白板可以直接导入Word文档,以往笔者要想做类似演示,要在课件中先设计好,不但需要很长时间提前做准备,而且很难根据学生的发言及时调整,满足学生个性表达的需要。电子白板的出现省去了笔者做课件的时间,感应笔可以随时添加需要的符号、文字,给重点句子涂色,运用放大镜、聚光灯等功能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方便快捷。利用拖拽功能,展示、介绍向学生推荐的图书、网页等,操作更简单,节省了制作课件的时间,有效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学校还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下,尝试把每个人课上运用过的资源分类整理,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源库。一定时间的积累后,电子白板将会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增添趣味

电子白板因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极高的价值。利用电子白板的动画、图像、文字、音乐等多种手段,使学生通过电脑、网络,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刻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例如,就识字这一教学内容来讲,机械地记忆字音、字形,理解字义,反复读写,教师花了很多时间,学生费了不少力气,但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识字仍一直是学习中的难点。这时,教师不妨在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给识字增添点趣味。中低年级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先导入实物图,再介绍象形字、现代简化字,采用富有动感的画面,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使简单的笔画结构和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增强了记忆的有效性,同时使教学重难点不攻自破。

以往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识字教学中往往需要花大量时间制作各种生字卡片、打印图片,且需要诸如胶水、软磁铁等各种材料,制作过程繁琐。现在借助电子白板中的照相机能够截取图片的特殊功能,可以轻而易举地帮助教师解决生字卡片的制作。教师事先在电子白板上书写生字的各个部件,然后用照相机把各个部件截取保存起来,而这一过程只需在课前短短的一两分钟就能准备好。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直接在电子白板上对生字的各个部件进行拖曳组合,整个课堂的气氛特别活跃,可谓事半功倍。

利于互动

使用电子白板上课,一支电子笔取代了鼠标,解放了教师。过去上课时,教师忙于板书和多媒体操作,被局限在操作台前,少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反应,往往会错过课堂上生成的宝贵教学资源。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把板书和操作课件巧妙地融为一体。这样教师就可以自如地参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信息,从学生的眼神中捕捉疑惑、困窘、惊喜……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样的课堂才是交流的课堂,是异彩纷呈的课堂。电子白板的“多功能性”为教师的便捷操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