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发展变化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农村发展变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农村发展变化

篇1

关键词拖拉机;拥有量;发展变化;河北省

拖拉机是农田作业中主要的动力机械,也是衡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较快,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作业水平相对较高,其中拖拉机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对河北省的拖拉机拥有量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河北省拖拉机的发展方向,为河北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采用的是1978~2005年河北省拖拉机的拥有量数据(见表1)进行作图分析。

1拖拉机拥有量的发展变化

河北省的大中型拖拉机1978~1983年处于上升阶段;之后从1984年开始到1991年基本上处于减少的趋势;1992开始回升,一直到2005年都是处于上升趋势,并且从1995年开始增长迅速。在2004~2005年的1a时间内增量达到1.02万台,年增长率超过了10%,到2005年底河北省的大中型拖拉机已经突破10万辆(见图1)。

河北省的小型拖拉机拥有量始终是处于增长的趋势,1978~1982年增长的速度较慢,年均增长量只有1.09万台;1982之后基本上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到2000年底,年均增长量达到6.49万辆。2000~2005年处于少量增长阶段,年均增长量只有2.86万辆。由此看出,河北省的小型拖拉机经过长时间的快速增长之后,开始进入少量增长维持稳定的状态(见图2)。

2拖拉机拥有量的发展变化分析

从表1、图1、图2可以看出,河北省拖拉机的发展变化趋势,从1978~1982年,大中型拖拉机处于增长趋势,小型拖拉机增长非常缓慢。主要是国营农机站和集体所有制的大中型拖拉机进行农田作业,虽然实行,但是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即使农民的人均收入存在一定量的增长,但是相对于农机的价格而言,购买力相对较弱。因此,农民对小型拖拉机的购买即使有一定量的增长,增长量也较少。

1982~1991年,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型拖拉机的增长加快,大中型拖拉机的数量开始减少。大中型拖拉机相对于小型拖拉机而言,在农田作业中的应用较多,但是小型拖拉机在农忙时进行田间作业,农闲时可以搞运输,增加农民收入,利用率相对大中型拖拉机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对小型拖拉机的购买力。

1991~2000年,在小型拖拉机的拥有量继续增加的同时,大中型拖拉机的拥有量开始处于回升状态,主要是受到小麦跨区作业的影响,在小麦收获后需要及时播种玉米,并且对麦茬地的旋耕作业需要的动力较大,需要大中型拖拉机牵引作业。随着大中型拖拉机在农田作业量的增多,使得河北省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到2000年,农业机械的耕作、播种、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8.45%、50.43%、29.79%。随着农村经营合作组织的增多,大中型拖拉机在农田作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得以体现出来。

2000~2005年,随着大中型拖拉机增长速度的加快,其配套农具的数量也在随着大中型拖拉机数量的增长而增加;并且配套比也在增大,大中型拖拉机在农田作业中的作用得以提高,尤其是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大中型拖拉机增量更加明显。由于大中型拖拉机在农田作业中的作用增加,也就使得小型拖拉机的增长量开始减少。

由此看来,河北省拖拉机动力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是:大中型拖拉机动力增长加快、小型拖拉机增长量非常小,基本维持稳定。这将更加有力地推动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建设。

篇2

一、农业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造成我国农村投资比重小、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局面主要是受国家长期在资源配置上的倾斜政策所影响,才使得我国的农业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家庭式的、自给自足的发展状况,这样不仅造成农业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还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此外,农民的耕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受国家农业的土地所有权的影响。例如,占用农民耕地用于城市化建设时,不能给与农民足够的赔偿,这就使得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挫伤了,从而流失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低,技术含量总体比较低,缺乏竞争力

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比重大,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式经济方式,农村劳动力不可能全用于仅有的可耕地上。然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例如,一些乡镇企业通常是面向农村生产初级工业制品。但因人力资源的缺乏,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合理安排,造成乡镇企业的生产空间不大,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得不到稳定的发展,从而就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阻

在我国,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将一部分劳动力吸引到农村工业,但这样的方式农业转移剩余劳动力有限。另外一种途径就是通过进城务工,但因人力资源不够使得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渠道受到严重限制,加上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受到我国城乡户籍制度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资本深化”的局面,逐渐呈现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

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对策

(一)从政府管理、政策规划的层面入手

在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时要从政府管理、政策规划着手,并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使得农村新经济结构得到不断完善,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农业经济领域的资金投入,通过财政制度的改革以使得资金管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得农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还要将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作适当调整,降低其标准,并将商业银行积极引导进入农村,以便于农村开展金融服务;将农村信用社改革作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探索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要积极支持和推动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使其逐步形成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相结合的局面。

(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要将科技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方向,使农业科技成果在依靠最经济快捷的方式下,在农业经济产品上可以体现出来,使得农副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有所增加,并将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行环境进行优化,加快产权明晰的企业化科技的建立。加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并重点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快建设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以推进农村科技体系的建设。

(三)加强农业人才的培训

篇3

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进展,统筹安排和推进各项改革,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科学把握世界的深刻变化及其特点,主动顺应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潮流,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

我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讲了“两个趋向”的问题,即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

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我们要采取更加得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东部地区发展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着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使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国内改革发展。

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要深入分析研究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调整,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部门和地方、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处理不同群众之间的关系,全面把握和妥善解决来自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我国能否由发展中大国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强国,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新形势下推进我国现代化,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总态势和新特征,善于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把握好国内产业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统筹处理好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善于运用我国综合优势,为我国现代化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提供持久可靠的资源保障,努力促进我国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要正确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善于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其各个环节统筹好、协调好,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实现良性互动。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善于发挥两个积极性,既坚持全国一盘棋,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又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善于从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善于化解不和谐因素,形成各方面参与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强大合力。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善于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做到以点带面、协调推进。

篇4

主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主食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和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主食的概念也在不断完善和升级之中。

目前,大家对主食的概念已经取得了基本共识,即:一般是指供应人们一日三餐消费、满足人体基本能量需求和营养摄入需求的主要食品。就我国国情而言,改革开放之前,农业生产能力不足,温饱问题还未很好的解决,主食的概念主要强调温饱功能,营养摄入需求往往被忽视,对主食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馒头、包子、饺子、面条、米饭等传统的谷物主食上。实际上,能够满足营养摄入需求的,大量是谷物之外的畜禽、水产品、果蔬等食品,却长期被排除在主食之外,并冠以“副食”头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农业持续增产和农产品极大丰富为标志,主食更加强调营养的摄入和均衡,过去处于从属地位的“副食”也逐步转正为“主食”,现代主食概念和消费理念逐渐形成。可以说对主食的认识和实践,呈现出划时代深刻变化。

一是主食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食已经从仅强调满足人们的能量需求,向既注重满足人们的能量需求,更注重营养摄入需求转变;从仅重视馒头、面条、饺子等传统谷物主食,向既重视传统谷物主食,又重视畜禽、水产品、果蔬等营养主食转变。据分析,一个人一日三餐,谷物主食比改革开放前总量要下降5成左右,营养主食增加3倍左右(人均口粮:城市80公斤,农村130公斤)。

二是主食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户均人口的逐步减少以及食物消费理念的转变,主食消费方式正在发生着快速变化,传统主食正在从家庭自制为主向大量依赖社会化供应转变。据典型调查,城市约70%、农村40%的谷物类主食依赖于市场采购,方便、快捷、营养、安全、卫生成为主食消费的科学理念,大型食品超市中各类预制、调理制品及菜肴等营养主食的销售旺盛。

三是主食生产、供给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消费需求拉动下,我国主食加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化主食逐渐走上大众餐桌,主食产业正在向专业化生产、商业化配送、产业化经营的方向迈进,近些年,涌现出了一批知名品牌、规模企业、营销模式和创新业态。巨大的需求空间,蕴藏着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据测算,仅国内面米制品主食从加工到装备制造、物流,就可达到1万亿元的产业规模(馒头产业规模3000亿元)。

可以说,主食消费方式的发展变化,为我国主食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尽快实现主食生产的工业化、主食供应的社会化、主食营养的多样化、主食消费的便利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广大民众的迫切期望。

二、我国主食加工业发展的现状

主食加工业的发展是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近年来我国主食加工业不断适应收入的新变化和生活的新要求,实现了较快发展,逐渐成为农产品加工业中极富潜力和前景的新增长点。呈现了五个特点。

一是主要行业发展较快。其中,方便食品制造行业,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现价总产值达到近2000亿元,是2005年的3倍,名义年均增长超过25%。受大众消费习惯调整的拉动,面、米制品加工的增长最快,名义年均增长39%,总产值占方便食品制造的比重提高了12个百分点;速冻食品加工名义年均增长达到30%,远高于全球年均9%的增长速度。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粮食类工业化主食产值已经超过1000亿元。

二是主要行业效益及经营情况良好。2010年方便食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获利能力大幅增长,实现利润比2005年提高5倍,利润名义年均增长42%。同期,产销率达到98.5%,比食品制造行业平均产销率高1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产业集聚趋势初步显现。各地以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市场为依托,推进主食加工业集聚发展。在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山西等农产品资源大省,逐步形成资源集聚型主食加工业,如在方便食品制造行业,河南省总产值超过全国总量四分之一,居全国第一位,仅在郑州周边就集聚了思念、三全、白象、多福多等一批品牌企业。在天津、广东、北京、上海等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逐步形成市场集聚型主食加工业,如北京的旗舰、嘉和一品等品牌企业,探索了主食加工的业态创新。

四是经营主体实力和活力不断增强。主食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和规模持续提升。方便食品企业2010年平均实现总产值1.4亿元,是2005年的1.7倍;人均创造的年产值达到近59万元,是2005年的2.3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最快,规模以上私营企业数是2005年的2.5倍,占全行业企业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国有及控股企业个数呈下降趋势,减少约29%。

五是行业领域逐步明晰。主食加工业不断顺应消费新变化,涵盖的行业领域逐步清晰。目前,在国民经济分类中,主食加工主要涉及食品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两大行业。第一,在食品制造业中,包括方便食品制造、米、面制品制造、速冻食品制造、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等,基本涵盖了主食加工中的传统面、米制品的加工产品(包括:馒头、包子、饺子、油条、面条、米粉等,以及配餐等面、米等调理制品的加工产品)。第二,在农副食品加工业中,包括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其他农副食品加工等,可以涵盖肉类、蔬菜等主食加工(主要包括肉类、蔬菜及生制或熟制菜肴等调理制品加工产品)。

目前,我国主食加工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三、发展主食加工业的重要意义

篇5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趋向多元化,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的经济发展需要。

1农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1缩小城乡差距

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一直有着很大差异,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利的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超出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导致农村的各项设施都与城市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使农村的经济管理粗放,没有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所以,大力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有助于缩小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差距。

1.2促进农业产业一体化

制定合理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帮助我国的农民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技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脚步,促使农业实现现代化。不断深化农业发展,使农业从单一的种植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发展变化,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3提高农民收入

现在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仍很低,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对提高我国农民的收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农业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帮助农民不断提高知识技能,为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进而不断的提高农民的收入。

1.4促进农产品市场稳定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已经基本稳定,但是仍存在某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其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以保证我国的农产品市场更加稳定有序的发展。

2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意识

现在相关人员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依旧沿用之前的农村管理办法,无法实现农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无法提高农民的收入,有很多农民在没有较高收入的情况下选择出去打工,造成农村的土地的浪费,农村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

2.2完善管理制度

在农村管理过程中,要完善管理制度,细化每一条制度,使农业、财务和内部的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对各项的资源能够进行合理的分配,积极的引导大家都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使大家形成凝聚力,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共同为家乡的经济出一份力。在完善管理制度时,相关人员要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如人口、当地的民俗文化、种植习惯等,根据这些发展相关的农业产业,促使农业从单一的种植改变为以种植为基础并且延伸出多种模式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2.3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效率

篇6

一、 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为了让传统农业向知识性农业转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必不可少。知识型农业指的是在生物工程的基础上,采用其先进的科研成果并加入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实现农业现代化。相比于我国还在以资源型为主的农业发展现状来说,信息技术还没有在农业中有很多的应用。有鉴于此,必须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并利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把我国的资源型农业转变成知识型农业。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近几年,我国农民农作物产量上来了,但是经济收入却没有显著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通畅所造成的。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市场农业要求农民要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经营,才能实现增加收入的目的。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为农民能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提供了可能。

二、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涌现出的问题

1、对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不全面。由于没有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工作的重要性,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工作普遍存在着管理机构不全、人员不专业、经费短缺等现象。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行业间的信息得不到共享,对农业数据库及农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的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没有太对指导作用,离农民想要的信息需求还很远。目前各地的农业信息还主要停留在价格的变化,而对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系统科学的分析和市场预警信息的还不完善。这样一系列的因素,也就增加了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难度,并使得其服务农民帮农民增加收入的目标难以实现。

2、缺乏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在当前的农村里,大多数领导并不了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并对其服务体系也毫无概念,工作重点也不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上。以至于有的地方领导把计算机上网就看做是农业信息化,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也就直接导致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不高。

3、农业信息化人员专业性不强。据了解,从事基层农业信息工作的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跨专业的,于此同时,农民由于其文化素质较低的原因在获取及利用农业信息方面的能力不强。大多数农民都没有经过正规的信息化培训,计算机知识及操作能力都较差,所以让他们通过网络获取和信息显然有点不太现实。这些都影响了农业信息化进程。

(1)大力发展农业与农村科教事业,提高农民素质。教育是百年大计,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也是联系紧密的。要发展农村经济,就要发展和完善农村的教育体系,扫除文盲。唯有大力发展农业与农村科教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素质,让所有的农村人口都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这是一项长期地任务,发生效用的时间也非常长,但这是减少传播障碍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2) 创新农业传播体制和机制,完善农业传播体系。根据我国国情和农业行政部门设置分散的现实,为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农民两者对农业传播的目标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传播工作因体制原因造成的问题,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应该确立这样的创新思路:理顺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小政府、大服务”的格局;转变机制。创办经济实体.办成第三产业;建立农业传播基金和奖励基金;变“三足鼎立”格局为“三农协作”体系。并使我国农业传播体制逐步成为在政府农业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以国家办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农业传播机构为主体,民间团体和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农业科研、教育密切配合的农业传播体制。

三、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及建议

1、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并分步实施。根据全社会信息业发展的趋势,利用最先进的技术,高屋建瓴的研究制定出农村经济信息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规划,并提请专家研讨及论证,而后逐步实施下去。

2、扩大资金投入,想方设法解决资金问题。不言而喻,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是巨大的,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启动资金的投入,并为其设立专项资金。可是政府的投入也是有限的,而社会的力量是巨大的,政府应该统一规划并引入竞争机制,依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商业法则,吸引各类企业及个人的投资。

3、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农业科研管理水平是由管理人员的素质来决定的。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以及农业科研管理的内涵越来越多,管理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这就要求了农业科研管理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以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篇7

关键词:区级电视台;对农节目;三农;地方经济

我国是农业大国,国计民生中农业、农村和农民占有重要地位,“三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基问题。当代社会,农民在传统的电台广播中获取的信息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很大;要解决这种问题,就必须贴近“三农”、关注“三农”、服务“三农”,把农民切身需要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文化精品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切实做好“三农”宣传,这是广播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国对“三农”工作日益重视,全国省市区级电视台的对农节目也逐渐增多,特别是地方区级电视台,由于更接近农业、农村、农民,是宣传“三农”工作的基层媒体。因此,必须以“三农”为服务对象,全面提供政策和信息,引导农民树立政策意识、市场意识、增收意识、法律意识,让面向农村的电视节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提高认识,做好对农节目定位

宁河电视台于2014年至今相继开办了《乡里乡村》《农博士在线》《直通镇街》等贴近“三农”、关注“三农”、服务“三农”的自办栏目。根据农民反映的问题和需求,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民讲解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宣讲惠农政策,并针对农村现状,宣传展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变化,以乡村致富牛人等内容为题材,展现农民风采,从多角度深入报道农村人、农村事,贴近民生、贴近“三农”。各档自办栏目开播以来,由于极具乡土气息,在农村拥有很高的收视率。此外,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还在地方新闻中开办了“强基固本砥砺前行——基层支部书记访谈”专题新闻节目,充分发挥地方媒体舆论引导作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实践,通过对全区基层党支部书记逐一采访报道,展示成绩、剖析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方法,在全区形成“比、学、赶、超”基层党建工作的舆论氛围。通过宣传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展现和记录农村的发展变化,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2不断创新,增强对农节目的可看性

镜头从芦台镇桥北新区农民喜迁新居切入,主持人出镜介绍了桥北新区农民还迁项目的基本情况,并询问还迁农户迁入新居的感受。还迁农户告诉主持人他们原来居住在农村,居住环境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尤其是冬天还要生炉子,既不安全,也不卫生;迁入还迁房后,三口之家住上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楼房,既宽敞干净,小区环境又好。同时,政府还为农民入了养老保险,富余劳动力还可以到附近的企业上班当蓝领工人。

3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点

篇8

1.1农村产业规划和创业培训定位

对于创业型劳动者进行培训最基础的一项活动就是选择合适的创业培训定位。而这项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将农业产业的规划设计以及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另外在进行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的时候必须要注意首先对当地的特色资源进行分析,只有合理规划与布局,才可以更好地进行不同产业园区的结构设计,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城市产业与农村产业进行有效地连接起来。因而,所以只有以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才能进行合理的创业产业培训定位,必须要对当地的主要产业优势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有力与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

1.2创业要求与创业培训对象的选择

不管创业培训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但是对于培训目标的要求大致都是一样的,即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具备创业意愿,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通过培植,将这些具备基本发展素质的劳动者培养成为具备一定的专业管理能力与专业生产技能的人员,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规模化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1.3农村产业发展与创业培训活动开展

(1)产业技术基础培训。就是对培训对象的产业技能以及基本的产业理念进行培训,通过该项培训活动的进行,实现对生产活动的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整体经济水平与生产能力。在文中我们以现代化的畜牧实用技术作为主要的分配对象,其主要的生产技能包括生产技能、营养与饲料、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农业产业的深层加工。

(2)产业运营基础培训。为了保证基本的生产活动以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保证产业运营活动的有序展开。这就要求要对基本的产业运营技术的培训以及硬软件设计的完善。硬技术也就是农业工程建设技术;软技术主要是指管理理念与知识能力。

2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的有效开展

2.1要对创业培训有正确的定位

创业培训绝不能只为造成社会影响力而采取的形式主义行为,为换取较高的出镜率和一时兴起。政府有关部门带领和监督下制定一整套实施规范细则,组建专门的部门配合实施,对考核成绩优秀者有明确的奖励制度。

2.2要对培训形式和内容有明确的规定

我们可以按照字面意思对所进行的教育培训活动进行理解,当也可以将该项活动看成是一场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只有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进行学习才能使创业者在创业技术和创业理念上都得到长足的进步。为了给农村劳动力将来的创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只有在书本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社会还要给他们提供更多创业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创业品质和创业思想才能被逐步完善。

2.3重点培训和普遍培训的区分

重点培训是指树立龙头企业在企业扶持上有特殊的侧重点,想让龙头企业起到主导作用,带领附近乡镇开始特色创业,这是创业过程中相互带动的连带创业关系。普遍培训是面向所有有创业欲望的农村劳动力的,定点、定时、定向培训内容可按照定单、定点培训,并可以灵活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创业领域和创业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还要控制好典型案例的引导效果。在广大劳动群体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普及先进的农业的技术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一是培训活动是农业活动案例进行推广的必须活动;二是为农业科技培训活动的开展创建一个载体;三是作好服务活动是农业活动一个基本的示范保证。

3结束语

篇9

关键词:农村地区;农业经济;管理;发展

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而做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影响着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和解决,以保证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1目前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体制跟不上农业经济发展步伐

近年来国家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使得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却忽视了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革新与完善,总体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较低,不仅制约着农村农业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优化,也难以保证利益协调与分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1.2农业经济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

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农业经济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而现阶段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虽然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对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但还没有建立起专门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执行的监督体系,导致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执行中,规章制度内容与相应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1.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不足

许多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都存在着综合素质能力不足的问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相关知识以及管理知识都有所掌握,然而多数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在知识体系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单一性,综合素质与能力相对缺乏,加之多数管理人员自我提升和完善的意识不强,导致管理工作难以与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农业经济形势相适应,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速度。

2加强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2.1与时俱进,加快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为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需求,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必要手段,只有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跟上时代以及社会的发展,才能扫清农业经济发展路上的障碍,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政府和国家也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国家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加大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开发先进的农业技术,适当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立足现状,完善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指导农业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最终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2加强监管,保证农业经济管理规范到位

为了保证农业经管理工作的切实规范落实,还需要尽快建立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管理需求相适应的配套监管体系,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的监督与管理,在确保各项管理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利益分配不均,管理不规范,以及违规操作的行为,予以查处并及时纠正,要严格监督农业经管理工作中相关资金的使用情况,避免农业经济管理中各类不规范问题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阻碍。

2.3以学促管,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快完善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高校、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和渠道,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高校方面主要是开设农业经济管理相关专业,通过系统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社会方面,可以借助社会教育机构提供成人教育资源与课程,既可以作为人才自学的途径,也可以作为现有队伍成员再教育的有效措施,兼顾农业经济与管理两方面的重要内容,打造一支由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组成的优秀工作队伍,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以科学完善的教育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3总结

本文对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分析,从几个不同的角度着手,就当前形势下加强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进而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吕慧娟 仇映霞 单位:石家庄农业学校

篇10

关键词: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对策

一、世界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规律

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制约着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第三产业又为第一、二产业提供各种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纵观世界各国或地区三次产业发展变化,一般都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其变化与社会发展的顺序以及生产力的水平相一致的。

(一)农业化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美元以下,第一产业居于主导地位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第二产业则处于萌芽阶段,其比重不大而且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刚刚起步,所占的比重很小,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二)工业化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1000美元之间,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开始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并逐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随着工业生产的增长开始发展,其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这是以工业大规模迅速发展为标志的阶段。

(三)后工业化阶段

此阶段特点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以上,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所占比重很小;第二产业增加值的绝对值因工业高度发达仍继续上升,但其比重由上升转为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迅速上升,成为主导产业。

二、重庆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重庆市成为直辖市以来经济迅猛发展,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为6528.72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310.78%,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从283亿元增加到606.8亿元,增幅为281.36%,相对比例由17.1%下降为9.29%;第二产业产值从657.51亿元增加到3447.48亿元,增幅为424.32%,相对比例由41.37%上升为52.8%;第三产业产值从648.83亿元增加到2474.44亿元,增幅为281.36%,相对比例由40.82%下降为37.90%。到2009年,形成了“二、三、一”发展格局。

三、重庆未来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当今,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外资西进、内资西移,重庆市正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的大好机遇。

(一)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内部结构的多元化

长期以来,重庆农业生产结构和劳动力布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存在内部结构单一、劳动力占用大、可耕地面积少等问题。因此,重庆产业结构调整总体目标要降低第一产业的比例。但是,在第一产业内部要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内部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畜牧业养殖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发展城市特色工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重庆是老工业基地,其产业结构主要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今后一段时期,重庆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工作思路,同时,把发展城市特色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合理调整工业园产业布局,优化工业生产力配置,实施“工业兴市”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举措,使重庆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到一定的提升。

(三)积极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依托信息技术,打造以贸易、物流、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1、营造符合市场规律的产业环境,积极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首先,要放宽投资准入,扩大非公有经济的比重,形成多元主体并存的格局;其次,完善市场定价机制,政府的约束机制要保持科学性、稳定性,避免产业投机;第三,通过搭建平台和纽带,为企业联合创造条件,通过联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商贸、旅游、房地产、信息等重点行业的规模效应和整体竞争能力。

2、加速第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生产行业

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行业,依附于第二产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具有增长力的部门。

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2009年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占52.8%,这为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尤其是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现代会展及中介服务,通过市场引导,提高社会专业化分工程度,促进制造业内部服务活动的外部化和服务交易市场化。

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具备成为贸易、物流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条件,应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文化教育、旅游、物业服务、家政服务以及社会化养老服务,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

3、加强各行业的规范服务,提高第三产业的质量

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目前迫切需要提高第三产业的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模式,强调规范服务和诚信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加快第三产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全面促进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①马辉,陈瑶.西部产业结构分析与战略调整[J].科学管理研究.呼和浩特,2001(8)

②卡学文.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分析及调整[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2001(9)

③石国庆,周桂荣.滨海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分析和战略决策[J].经济界.北京,2010(2)

④石红. 第三产业对重庆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商业时代.北京,2008(13)

⑤2001―2009年重庆市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