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市场情况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市场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型展销活动。黑龙江省以市场为导向,由偏重“田间地头”向研究“市场端头”转变,不断加大绿色、有机食品营销力度。2015年先后组织和承办了年货大集、春季农产品产销对接会、香港经贸交流会、意大利(法国)经贸交流活动等5个国内外大型经贸活动,累计参展企业1087家(次)、签订项目237个,金额228.7亿元,进一步促进了绿色食品“走出去”。2016年已经落实的主要有三个产销对接活动。一是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邀请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以及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经销商参会,推动产销联合。二是开展“十县百企千社”集中促销活动,集中组织10个基地县、100家绿色食品企业、1000个合作社的产品进入北京农展馆黑龙江展销中心,集中销售,形成互补,扩大在京津冀地区的销量。三是组织企业参加农业部举办的大型展会,重点做好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以及黑龙江(北京)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大型展销活动,扩大输出省外产品规模。
黑龙江省推进了与沪浙两地绿色食品产业合作,黑龙江省政府分别与浙江省和上海市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产业合作协议》,特别是与浙江省在哈尔滨举办了“黑龙江・浙江绿色食品产业合作对接交流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16个项目,金额16.8亿元。2015年底,省外绿色食品销售额可达68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44%。
绿色食品专营网络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和合作社进入大型超市,设立销售专区(专柜),开辟绿色食品销售新途径。目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专营销售网点已超过2000家,并集中建设了哈尔滨南极国际黑龙江绿色食品展销中心。黑龙江省在完善原有北京、上海、深圳等市场的同时,又开辟了天津、武汉、南京、长沙、宁波、珠海和青岛等地销售市场,新建绿色食品专卖店34家。启动了全国农展馆黑龙江绿色食品销售中心前期工作,组织企业、合作社与北京农展馆黑龙江展销中心进行对接,力争对接200家企业、650家合作社、1000个绿色食品。
大力推动“互联网+绿色食品”工作。积极组织和引导企业进入电子销售平台,与阿里巴巴、新浪、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推进“线上线下”结合,切实扩大了绿色食品销售面。目前,仅进入“黑龙江省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就接近300家,产品700个,自三月份启动以来已实现销售额400多亿元。
品牌宣传工作。以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公信力为重点,充分借助各类载体和途径,广泛造势,扩大影响面。一是充分利用媒体宣传。2015年以来,多次组织和协调各级媒体到绿色食品基地、企业和展会开展报道,先后在《大公报》、《黑龙江日报》以及省电视台等境内外媒体累发稿200篇以上,其中刊登专版(刊)4个,切实扩大了宣传面。二是充分利用展会宣传。在绿色食品年货大集、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等大型展销活动重,通过图片、实物和影像等形式广泛开展推介宣传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特别是2月份举办的年货大集期间,在北京电视台、交通广播电台、北京晚报等媒体刊登广告,累计播发(放)200多次(条),“受众”超过500万人次。在途径农展馆4条线路的公交车车体上也设置了广告,引起了北京各界的广泛关注。三是充分利用V告宣传。继续在省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前时段投放公益广告,同时继续在多条高速公路设置巨型广告牌,进一步扩大了黑龙江绿色食品影响面。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开拓中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绿色食品产品宣传与市场拓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一是市场渠道及网络还有待完善,在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开拓中,运用互联网及新媒体宣传的力度还有待提升,市场营销的渠道还不够完善。二是市场宣传力度还不够,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质及价格在全国绿色食品中有着很强的竞争力,但是其知名品牌少之又少,这主要是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通过媒体、网络等形式的宣传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通过有效的产品营销宣传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品牌价值也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拓展中重要的工作。三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展会效应有待提升。黑龙江省每年组织的各类绿色食品展会众多,但是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展会十分有限,起到的作用和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在展会的规模、效应等方面应不断提升,使得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能够真正足不出户达到天下皆知、天下皆求的效果。
篇2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打假、护农、增收”为主题,认真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精神,加强对全县兽药饲料和畜产品市场的监管,维护生产安全,提高畜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安全,促进和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县畜牧局成立了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汪溢局长任组长,副局长郑法光任副组长,下发了《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落实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和送法下乡活动。加强畜牧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过硬、廉洁公正、作风优良、反应快速的专职畜牧执法队伍。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提高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水平;组织兽药、饲料经营人员和养殖大户培训,尊重经营人员和养殖户的意愿,以服务为主,积极向他们宣传各项法律、法规和科学技术,指导他们合法经营和科学养殖,努力提高经营人员素质和规模养殖水平。
(二)加大对畜牧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力度。
1、开展了兽药、饲料经营主体资格检查清理工作。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县兽药、饲料经营户进行摸底登记,建立档案,全面了解经营户的资质、证照及经营产品的基本情况,完善各项行政许可的基本条件,为兽药经营户换发了《兽药经营许可证》,饲料经营实行了登记和备案制度,理顺了兽药、饲料的经营秩序。
2、开展了兽药、饲料质量抽检活动。按照市畜牧局的工作布置,结合我县实际,确定重点监控产品,对农业部通知的重点监控兽药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检,饲料主要抽检合格率比较低的浓缩料和预混料,并对经营检验不合格产品的经营户或生产企业进行了处罚,严肃查处制假、售假行为。
3、开展兽药、饲料市场执法检查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认真开展兽药、饲料执法检查工作,一是取缔无证经营兽药及兽用生物制品的行为,二是打击经营假、劣兽药和违禁药品,打击各种非法经营行为,确保兽用生物制品专供渠道畅通,理顺兽药市场供应秩序。三是着重查处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证照是否齐全、标签是否合格,是否在有效期内,杜绝在自配饲料和动物饮水中添加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等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大对重大案件的查处力度,建立大案要案快速反应机制,以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查要案为重点,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形式,有效开展执法工作。
4、突出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治理,努力实现标本兼治。一是抓好源头监控,严厉查处“地下网络”、“地下暗道”销售、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行为,打击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制售含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行为,堵塞违禁药品的流通渠道。二是抓好养殖环节监管。针对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主要是养殖场(户)在自配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非法添加的实际情况,执法人员对规模养殖场建立档案,开展违禁药品拉网式检测,逐步扩大监测范围,增加抽查频率,对监测结果呈阳性的,坚决采取强制措施。三是积极推广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和饲养实用技术,加强对养殖小区的饲养管理,认真执行养殖场用药、用料记录制度,规范用药、用料管理、强化技术服务,努力做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
(三)加强对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1、加强对屠宰加工环节的监管。
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推进牛、羊定点屠宰加工,分别实施家禽集中宰杀,动物产品凭检疫合格证、检疫验证章和定点屠宰章出场(厂),检疫不合格的产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质量自律承诺制度,进一步强化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畜产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全面遏制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毒畜禽产品的违法行为。
2、加强畜产品储存冷库的监管。
按照《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畜产品储存冷库凭检疫合格证对畜产品进行储藏和销售,严厉打击无证储藏和销售行为,严禁储藏、中转和销售有毒有害畜产品的行为。
3、加强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实行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市场检疫,切断“病害肉”销售渠道,严厉查处私屠滥宰、经营劣质、有毒畜产品的违法行为。
(四)完善工作制度。一是情况报告制度。定期向市局报告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重大情况随时上报,不得不报、瞒报、漏报。二是奖励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对举报有功人员视情况给予一定奖励。三是案件督办制度。实行案件限时结案制,对上级交办案件,在规定的期限内上报查处结果,案件查处做到“五个不放过”。四是新闻通气和情况通报制度。建立情况交流会商制度,及时向新闻媒体和社会通报综合执法工作进展情况。五是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执法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案件查处不力,不能有效履行职责,给人民利益造成损失的,将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三、工作成效
根据领导小组安排,成立二个督查组,分别由、带队具体落实兽药饲料和畜产品市场监督检查工作,明确责任和目标,执法人员在公安、广电等单位紧密配合下,严格依法行政,树立了政府部门的执法形象、权威和正气。截止到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318人(次)、执法车辆82辆(次)、检查市场56个、检查经营户(点)867户,查出违法经销点48个,没收伪劣兽药312瓶(盒),取消无证经营户1家,立案27起,抽检产品155个品种,罚款1.2万元。通过全面地清理整顿,理顺了我县畜产品市场秩序,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篇3
渔业生产情况
1、水产品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渔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全国20个渔业主产省的统计数据显示,1-11月全国水产品产量4709.92万吨,同比增长4.44%。其中,淡水产品2194.43万吨,同比增长6.42%,海水养殖产量1346.11万吨,同比增长4.97%,海洋捕捞产量1169.38万吨,同比增长0.34%。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将超过5300万吨,增幅近5%,水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预计全年渔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950元,同比增长将超过9%,其中有8个省人均突破万元,为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2、渔业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南北海域捕捞生产状况差异明显
今年受燃料、雇工、渔业物资价格上涨的影响,渔业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渔业生产成本平均提高6.99%,1-3季度分别较上年增加6.88%、8.36%和8.46%,其中海水产品成本提高10.06%,内陆水域水产品成本提高4.15%。从渔业捕捞情况看,今年南北海域差异明显。年初的黄渤海海冰灾害对环渤海湾地区海洋捕捞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产量出现明显下降,其中山东、辽宁、河北等省海洋捕捞产量今年前8个月同比分别减少36.63%、5.97%和12.45%,部分常规捕捞品种资源状况较差,资源量锐减。东南部地区的海洋生产形势则相对乐观,由于春汛前期东南部地区气候相对适宜且鱼价较高,大多数渔民在非休渔期间坚持生产,作业时间明显延长,上海、江苏、浙江等省的海洋捕捞产量均明显增加,同比分别增长7.33%、2.12%和6.62%。
3、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效果显著,沿海省份海洋增殖效益明显
2010年水产健康养殖全面推进,国家投入池塘改造资金83亿元,改造池塘26万公顷,新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场500个。各地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效果显著,以江西省为例,池塘改造后,每亩增产300公斤,亩均增收节支1705元,仅此一项,江西省改造的4.68万亩标准化池塘,就可增加水产品产量1.4万吨,增加渔民收入7980万元。2010年我国渔业资源养护取得显著进展,全国各地组织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逾千次,投入资金7.1亿元,放流苗种超过280亿尾,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山东省等沿海省份的海洋增殖效益尤其明显。2010年,山东省各级财政共投入海洋增殖资金1.11亿元,增殖各类海洋水产苗种42.3亿单位。据该省沿海7市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底,该省累计投入海洋增殖资源回捕渔船30450艘次,回捕总产量44519吨,创产值156956万元,实现利润95690万元,总产量同比虽减产21.8%,但高价值的对虾、梭子蟹获丰收,产值和利润同比分别增加12%和20%。
国内水产市场形势
1、前三季度批发价走势平稳,四季度市场放量冲高,拉升全年价格水平
据中国农业信息网批发市场价格数据显示,2010年重点监测的32种水产品(现包括鱼类23种、虾蟹类4种、贝类3种,以及人工甲鱼和海参,考虑到数据可比性,文中后面所用“大宗淡水鱼类”、“淡水名特优鱼类”、“常规海水鱼类”是从上述32个品种中挑选出来的,具体包含的内容见下文)成交总量101.1万吨,平均价12.68元/公斤,较上年同期增长9.47%,涨幅明显,这主要受四季度价格冲高拉升所致。2010年前三季度,水产品批发价走势平稳,价格波动幅度小,前三季度价格同比仅增长1.05%,四季度以来,以蔬菜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水产品价格大幅上升。加之2010年水产品上市高峰期延后,四季度水产市场出现放量冲高行情,拉升了全年价格总水平(见图1)。分品种看,23个产品价格同比上升,占重点监测品种的71.88%,9个产品价格下降,其中白鳝鱼、海参、基围虾和青蟹价格涨幅均在35%以上。
2、淡水产品价格平稳,水产品价格上涨主要由海水产品拉动,大宗水产价格波动幅度小、频率低
水产品价格上涨主要由海水产品拉动,淡水产品价格相对平稳,监测品种中海水产品价格平均增幅为13.09%,而淡水产品仅同比上涨2.3%(图2)。在CPI指数持续走高的背景下,今年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出现了不小的涨幅,但大宗水产品却是个例外。重点监测品种中,成交量20万吨以上的水产品价格波幅较小,基本控制在5%以内。与猪肉等其他产品相比(图3),近几年来水产品价格总体呈稳步上扬趋势,波动频率也不大,基本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
3、质量安全问题依然突出,个别品种价格出现剧烈震荡
2010年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稳步提高,全年药残抽检合格率达到97.9%,但质量安全问题依然突出,例如出现了“龙虾门”事件。7月下旬以来,南京发生多起因食用小龙虾入院病例,福州、武汉等地也相继出现疑因食用小龙虾,导致患上肌肉溶解症的病人。受此影响,全国多地水产市场遭遇了“龙虾劫”,本应是龙虾上市的旺季行情陷入低迷,江苏省各地批发市场小龙虾价格直线下降,凌家塘批发市场、苏州同发水产市场、兴化市沙沟水产市场的中等规格小龙虾批发价在7月25日后每公斤下跌了8~10元,各地龙虾消费量出现大幅下滑。卫生部派出的专家对小龙虾事件给出的解释是,致病毒素很可能来自小龙虾个体本身带来的毒素,而小龙虾所带的毒素可能是由于在某一养殖水域食用某一种有毒物质引起的。此事件发生时,已接近小龙虾尾市,商品虾已基本出清,所以对2010年的龙虾产业影响有限,不过卫生部的调查结果并没有消除消费者对食用小龙虾安全的恐慌,因此这将影响2011年的龙虾产业。
除小龙虾外,2010年牛蛙价格也出现了较大起伏。食用牛蛙因养殖量下降致货源不足,年初气候反常,养殖成本提高等原因,自开春以来价格一路走高,7月份时平均批发价由1月份的14.46元/公斤攀升至36.47元/公斤,增幅超过1.5倍,8月份以后,随着牛蛙产量回升,价格回归理性,又呈现连续下降。
水产品分类别价格走势
1、淡水鱼消费疲软,价格稳中有涨
年初以来,由于蛋白原料普涨使得饲料价格同比飙升,不少养殖户期待饲料成本上升能推动淡水鱼价格同步上涨。然而,今年我国淡水鱼消费市场平淡,价格持续窄幅波动,市场成交量大幅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淡水鱼价格仅上涨1.89个百分点。其中,大宗淡水鱼(包括活鲤鱼、活草鱼、活鲫鱼、白鲢活鱼和花鲢活鱼)平均价格为9.58元/公斤,同比增长0.6%,除草鱼价格略有下降外,活鲤鱼、活鲫鱼、白鲢活鱼和花鲢活鱼批发价均有不同幅度上升(表1)。
从月度价格变化看(见图4),草鱼和白鲢活鱼的价格波幅最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活鲫鱼价格在9月份以前持续走高,四季度呈现回落趋势;活鲤鱼和花鲢活鱼价格则一路上扬。淡水名特优鱼类(包括黑鱼、泥鳅、黄鳝、养殖鲶鱼、武昌鱼、罗非鱼、活鳜鱼、白鳝鱼和虹鳟)平均价格为26.84元/公斤,同比下降2.84%,9个监测品种中,除黑鱼、罗非鱼和活桂鱼价格下降外,其他鱼种价格均上行。
2、资源状况不佳,海水鱼类价格持续坚挺
今年天气回暖慢,鱼虾难上浮,渔民打捞困难,加之柴油价格较高,渔民出海成本提高,出海积极性不高。黄渤海地区资源状况明显不如往年,一些大规格经济鱼类的占比显著下降。受市场货源持续偏紧的影响,2010年海水鱼类价格持续坚挺(见图5),大小带鱼、大小黄花鱼、大小平鱼、鲈鱼、鲅鱼和石斑鱼的平均价为23.85元/公斤,同比增长12.88%。从具体品种看,大、小黄花鱼和石斑鱼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其他6个品种均有7%以上的涨幅,涨幅最大的是大平鱼,同比增长近3成。
3、虾蟹类成交量暴增,价格大幅上涨
2010年天气不稳定及种苗质量等原因导致虾类养殖发病率较高,且持续时间长,对虾产量明显下降。鱼粉等饲料原料价格大幅攀升造成的虾料成本提升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都对虾价产生了强力支撑,2010年对虾价格居高不下,连创近年新高。对虾、基围虾的批发价分别为61.4元/公斤和140.68元/公斤,同比分别增长14.25%和36.01%。梭子蟹和青蟹价格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0.23%和35.77%。2010年虾蟹类产品的成交量暴增2倍,综合平均价格为98.94元/公斤,同比增长11.73%。图6显示,虾蟹类价格自2009年以来波动剧烈。
篇4
2016年,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至6.7%,但四季度相比三季度环比有所上升。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消费品市场也随之发生一些改变。作为“美丽经济”代表的化妆品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2016年增速继2015年后仍然处于较低区位;不同品类市场进一步分化,优势品牌激烈竞争下有升有落;受基数大和起步较早影响,一线城市增速低于二、三线城市;在CPI涨幅上升的背景下,化妆品零售价格涨幅也有所回升,且从全年月度增速走势看,2017年仍将面临价格上涨压力。
(一)化妆品零售额增速仍处于低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类零售额为2222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相比上年回落了0.5个百分点,也是自2012年以来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速的连续第五年回落。化妆品市场的个位数增长开始趋于常态化。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9%,虽然相比上年略有回升,但仍大幅低于2013年以前的增速水平。
图表1 2008-2016年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
零售额增速(%)
图表2 2005-2016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
化妆品零售额增速(%)
(二)全年月度增速走势基本平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6年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类零售额月度增速虽然有一定的波动,但从全年来看基本平稳,没有呈现出向下或者回暖的趋势。其中,1-2月、12月零售额增速最高,分别为11.4%和11.0%。
图表3 2016年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类
零售额月度增速(%)
从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化妆品类月度增速数据来看,由于全年化妆品市场销售都比较平淡,因此月度增速受上年同期基数的影响最大。
(三)美容彩妆品同比正增长,护肤品、香水同比下降
根据统计,2016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主要的化妆品品类中,只有美容彩妆品实现了零售额的同比正增长,增速为0.9%,护肤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1%,香水零售额同比下降6.4%。
与上年相比,三个品类零售额增速均有明显回落,其中香水市场回落幅度最大,增速低于上年近10个百分点。
与上年相比,三个品类零售额增速均有明显回落,其中香水市场回落幅度最大,增速低于上年近10个百分点。
图表4 2015-2016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
主要化妆品品类零售额增速(%)
(四)一线城市化妆品零售额增速低于二、三线城市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化妆品一线城市市场零售额同比下降0.8%,低于二线城市的2.6%和三线城市的2.1%。从各品类来看,香水在一线城市相对来说降幅最窄,在三线城市降幅最深。
图表5 2015-2016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
分线城市化妆品零售额增速(%)
(五)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1%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我国化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1%,涨幅相比上年提升了0.5个百分点。
图表6 2001-2016年化妆品类
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图表7 2016年各月化妆品类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同月=100)
从月度零售价格指数情况来看,2016年全年化妆品零售价格涨幅呈现出明显的逐渐升高态势,其中,1月、2月零售价格涨幅均为100.4%,而年末的11月、12月则均为101.5%,相比年初升高了1.1个百分点。
二、化妆品市场品牌情况分析
从市场整体品牌情况来看,2016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集中度继续下降,市场优势品牌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瓜分,且优势品牌间拉开的差距呈缩小态势,竞争日趋激烈。此外,2016年一些韩国品牌和国产品牌表现突出,传统欧美品牌受到压力。
(一)护肤品
1、市场集中程度持续下降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优势品牌的监测数据,2016年我国护肤品市场集中程度自2012年以来连续第五年下降。其中,前十品牌、前二十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的和值相比2015年分别回落了4.1和5.6个百分点。
图表8 2012-2016年护肤品市场集中度情况(%)
2、领先品牌间市场综合占有率差距明显缩小,竞争更为激烈
根据统计,2016年我国护肤品市场领先品牌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第一名与第十名品牌、第一名与第二十名品牌之间的市场综合占有率的差值相比^2015年均大幅缩小了0.9个百分点。
图表9 2012-2016年护肤品市场优势品牌间
市场综合占有率差距(百分点)
3、兰蔻取代玉兰油市场地位,前十优势品牌市场份额全部下降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护肤品市场中前十名优势品牌表现稳定,欧雅莱和雅诗兰黛仍稳居市场前二,但兰蔻表现突出,取代玉兰油成为市场份额第三。此外,前十优势品牌的市场份额相比上年全部有所回落。
图表10 2015、2016年护肤品市场前十品牌排名
及市场综合占有率情况
4、十一到二十名品牌:本土品牌排名上升
从护肤品市场第十一到第二十名品牌排名情况来看,本土品牌表现可圈可点,其中百雀羚从上年的第十六位上升为市场排名第十四位;丸美由上年的不在前二十上升为今年的市场排名第十八位。此外,前二十名中另一个排名上升的品牌羽西,虽然早期已经被欧莱雅所收购,但也是带有较浓本土色彩的品牌。
图表11 2015、2016年护肤品市场
第十一到第二十名品牌排名及市场综合占有率情况
(二)美容彩妆品
1、市场集中度下降
根据统计,2016年我国美容彩妆品市场前十、前二十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的和值相比2015年分别回落了2.1和3.8个百分点。从近五年的集中度数据来看,前十名优势品牌的市场地位整体呈现连续下降态势,优势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被其他各品牌所瓜分。
图表12 2012-2016年美容彩妆品
市场集中度情况(%)
2、领先品牌竞激烈程度加剧
根据统计,2016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美容彩妆品市场第一名品牌与第十名品牌之间、第一名品牌与第二十名品牌之间市场综合占有率的差分别为6.5和7.3个百分点,与2015年相比,差距分别缩小了1.0和1.5个百分点,相比2012年分别缩小了4.8和5.6个百分点。
图表13 2012-2016年美容彩妆品市场
优势品牌间市场综合占有率差距(百分点)
3、国际大牌竞争激烈,国产品牌卡姿兰跻身前十
从2016年我国美容彩妆品市场中排名前十的优势品牌情况来看,传统的国际强势品牌可以说竞争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其中,Dior挤掉欧莱雅市场份额占到了第二名;兰蔻超过了欧珀莱和CHANEL市场份额排到第四位;雅诗兰黛和玉兰油位次互换。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美容彩妆品市场中国产品牌卡姿兰替代ZA进入了市场前十。
图表14 2015、2016年美容彩妆品市场前十品牌排名
及市场综合占有率情况
4、十一到二十名品牌:排名格局普遍变动,爱茉莉太平洋旗下兰芝入围
美容彩妆品市场份额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名的品牌格局2016年普遍变动,多数品牌相比上年排名波动一到两位,其中资生堂由上年的第十五名上升为第十二名,市场综合占有率也提升了0.09个百分点。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的兰芝以1.00%的市场综合占有率跻身前二十名,欧珀莱被挤出榜单。
图表15 2015、2016年美容彩妆品市场
第十一到第二十名品牌排名及市场综合占有率情况
四、2017年化妆品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我国化妆品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根据新华社刊载的文章,统计显示,我国目前人均化妆品消费额每年不过35美元,而日韩等发达国家普遍达到200美元以上的水平。近些年尽管面临经济放缓和消费品市场增长放缓的挑战,但我国化妆品市场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提升、中产阶级崛起下消费需求的升级,未来仍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此外,近两年化妆品的海外购物热也表明,我国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需求仍没得到充分满足,市场仍有未被填补的空间,只要国内化妆品企业把产品品质提上去、同样品质的中高端品牌价格降下来,就有可能把这些海外购的消费留在国内。
篇5
关于市场营销,许多人仅仅把它理解为推销和广告,这是不正确的。推销和广告只是市场营销多重功能中的两项,并且还不是最重要的两项。今天,要理解市场营销已不能再从古老的"劝说和推销"角度去考虑,而是应该从满足顾客的特定需求的角度去考虑。在对市场营销问题的长期探索和研究中,众多学者对其界定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而对于市场营销情况的研究,主要是从其营销策略入手。而对于农产品,主要依靠产品种类及质量取胜,其产品策略和品牌策略是市场营销分析的关键。
2 农产品市场营销现状
潍坊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集散基地,年农产品总量2000余万吨。为了叫响"潍坊农业"这个品牌,他们建立了农业标准、检测检验、执法监督三大体系,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实现标准化管理,建成并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471万亩,80%以上的可食用农产品获国家认证,认证面积和比例在全国地级市都是最大的。
潍坊市通过开展质量振兴和质量兴市活动,农产品品牌优势明显加强,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龙头企业达到129家。该市蔬菜、禽肉等农产品市场份额占到北京市场的1/3、上海市场的1/5。潍坊农产品还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5.8亿美元。
2.1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
潍坊市的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类别繁多,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干鲜果品市场等。现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流通规模上台阶,市场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商品档次日益提高,市场运行质量日趋看好。
2.2 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潍坊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 %~90 %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
2.3 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
超市作为一种新型现代营销业态在近几年也逐步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并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市场地位正在受挑战。像调查中的佳乐家超市、新盛达超市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流通方式很受消费者的欢迎,购物条件优越且产品的安全性有所保证。
2.4 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
现阶段,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这些活跃在城乡各地的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使得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了对接,改变了过去产销脱节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3 农产品市场营销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潍坊市佳乐家超市、鑫盛达超市、农贸交易市场相关问题的调查,发现超市的农产品无论在包装还是品牌意识上都大大强于农贸市场,而价格也明显要高。我们发现市民在超市购物的目标产品大多是小量的采购日常所需,而在农贸市场采购的目标产品多数是较大量的。潍坊市的农产品市场营销面临的如下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营销所有可能面临的。
3.1 品牌意识薄弱,产业化力度不够
消费者在选择农产品是品牌意识淡薄,没有高的品牌要求。无论是在自由市场还是超级市场,顾客只注意蔬菜、水果等产品的新鲜度,很少去对品牌有什么特殊的注意,而对一些农产品的再加工、深加工品却表现出强烈的品牌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只有进入工厂经过生产工艺加工后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商品",而在田间地头"生产"的产品就没有那么多的要求。
3.2 农产品"重数量轻质量",安全性问题亟待解决
整个社会缺少一个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控制的一个有效制度,"追求农产品高产才能获得更多利润,"这个思想在农产品生产者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由于轻质量而引起的农产品安全问题成为农产品市场营销中取得消费者信任的毒瘤。比如大量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农药可以让农产品数量增加,但食品质量和安全性都大大降低。
3.3 农产品加工产业不完善,影响农民增收
大部分农产品的销售及使用必须有一个时间限制。一段时间内销售不出去就会变质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这就需要一个完整的农产品产业加工链,比如山楂,鲜山楂可以直接卖,当市场上供过于求时可以将一部分山楂榨成汁做果汁,或者做果脯,或者做成山楂膏山楂片,最大限度的增加其利用率,在市场出现不平衡时可以调节市场,从而减少供求的波动对农产品生产者的影响。
4 应对问题的对策
4.1 增强品牌意识,重视品牌效应
大力创新,全力打造质量过硬、口碑良好的品牌,并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取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根据调查,超市中的品牌多样性要明显高于农贸市场,即便是最初级的农产品也会有自己的品牌。可见超市在品牌意识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
4.2 追求优质高产,保证质量第一
在当今的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已显著提高并与国际接轨,人们需要的不仅是怎么吃饱,更重要的是怎么吃好。现在的问题就是要转变"重数量轻质量"的传统思想,而把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要在实现产品高质量高安全性的前提下再追求高产量。
4.3 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做到对原料的最大利用
随着农产品相对过剩时代的到来,客观迫切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抛弃农产品运销观念,确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农产品市场营销要求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不仅要研究人们的现实需求,更要研究人们对农产品的潜在需求,并创造需求。
4.4 农产品营销策略创新
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下,资金紧张,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一般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和促销,往往还要依靠"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这两个策略。一方面,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获得宣传支持,引导百姓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改善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公共关系达到宣传促销的目的。
5 结语
对于农产品市场的市场营销,产品策略占有十分重要的核心地位,更应得到重视。而品牌化的实现可以让潍坊市的农产品市场逐步正规化,改变当前格局,节约成本。面对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企业要想在领域内再攀高峰,必须在深刻认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再以理论指导实践,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可以从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方法创新、营销策略创新等方面着手,充分分析各种环境和条件后,重视市场营销,探索出最符合自己发展的营销之路。
参考文献:
[1]李霏 . 浅谈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民营科技 2010(12)
篇6
【关键词】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规定,辽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来本单位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进行了病毒性肝炎的筛查。为进一步了解从业人员中HBsAg携带情况和特点,为政府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人对2008~2009年到辽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辽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科2008~2009年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42254人进行的健康体检。
1.2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药业公司生产,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及结果判定。
1.3 统计学处理 用χ2检验方法
2 结果
2.1 HBsAg检测结果 2008~2009年共体检42254人,其中HBsAg阳性854人,阳性率为2.02%。不同年份的阳性率分别为:2006年为2.45%(306/12476),2007年为2.03%(345/17007),2008年为1.59%(203/12771)。
2.2 性别分布男性体检10564人,HBsAg阳性262人,阳性率2.48%;女性体检31690人,HBsAg阳性592人,阳性率1.87%。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8,P
2.3 职业分布 食品卫生行业从业人员体检14789人,HBsAg阳性197人,阳性率为1.33%,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27465人,HBsAg阳性657人,阳性率为2.3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χ2=54.55,P
2.4 年龄分布 1835岁检出HBsAg阳性率为1.98%(679/34228),3550岁检出HBsAg阳性率为2.24%(161/7183),50岁以上检出HBsAg阳性率1.66%(14/843)。各年龄组间阳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我国属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本资料是20082009年在辽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科体检的食品、公共场所的42254名从业人员的体检结果,共检出HBsAg阳性854例,总阳性率为2.02%。阳性率比较低,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06年为2.45%,2007年为2.03%,2008年为1.59%。这可能与近几年吉林省政府制定了对从业人员管理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加强了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监督执法部门的监管力度;再有加大了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人群免疫水平有一定提高等有密切的关系。
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下,这可能与年轻男性喜欢喝酒的不良生活习惯、社交范围比较广、感染机会较多等有关;其次有学者认为可能与男性雄性激素的作用有关,女性的雌性激素可能促进机体对HBV免疫反应的作用,有利于抗体的生成和消除带毒状态;是否与遗传因素和个体差异有关,有待研究。
不同职业的HBsAg阳性率不同,食品卫生行业的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较低。这与法规中明确规定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有关,凡是有疾病的都调离了食品的行业,但可以从事其他的行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1]。
为了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预防乙型肝炎病毒通过从事食品和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传播,因此建议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条例》及《公共场所卫生条例实施细则》,加强食品行业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在易感人群中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宣传,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公共场所卫生工作的重视,使广大群众能密切配合卫生部门搞好公共卫生管理,切实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2]。
参 考 文 献
篇7
关键词:南京市;食品市场;食品安全法;现状
中图分类号:F40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食品安全是新时期党和人民政府的重点核查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在我国新行政管理改革将食品和药品单独提取出来并加大监管力度的政策笼罩下,规范食品市场、加强食品市场稽查和保障食品安全是我国质检、工商等行政执法部门的重要职责。南京是我国的东南重镇,是中国东南部最重要的小食品集散地和食品自由批发市场。自2009年新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南京的食品市场状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本文基于对南京市食品市场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食品安全法》在南京市的贯彻与落实情况,以期为规范南京食品市场、促进新食品安全法对南京食品市场的约束力而献计献策。
一、南京市食品市场现状探析
要深入了解南京市的食品市场现状,应从了解南京市的食品分类和了解政府部门对南京市食品市场的监管数据入手。基于此,笔者前夕对南京市的食品市场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现将过程与结果列示如下。
1.调研
①研究目的。了解南京市食品自由贸易市场现状,对照中国现行《食品安全法》,对南京市的食品市场进行综合评分。
②研究对象。将南京市的各大中型超市、食品交易市场、生猪交易市场等纳入调研范围,深入了解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此外,将消费者纳入调研范畴,听取消费者对南京市食品市场的综合评价。
③研究方法。笔者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第一,深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听取超市负责人、个体食品经销商、食品批发零售商和消费者等对南京市食品市场的评价;第二,采用电话预约的方式了解南京市偏远辖区食品销售商家和消费者对南京市食品市场的评价。
④研究结果。通过对南京市各区食品市场的调研,笔者对南京市食品市场的现状总结了三点。
第一,问题体现在了对小型或个体食品生产、加工和代销点的监管和查处力度不足,有些生产、加工或代销点往往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流动性大,为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造成了很大难度。
第二,对食品市场监管的网络覆盖不完善,有些区域存在着空当,同时也存在着监管时段的不合理现象。如周六、日和晚上时段的监察力度不足往往会给一些流动食品摊点制造机会,加大风险隐患。
第三,与干货、酱菜、调味品等食品类型相较,快消食品的风险隐患更大,如街头一些流动摊点制作的烧烤、鲜榨类食品,小食品存在着大隐患,对于行政执法部门而言这是不容忽视的。
在调查中,笔者以食品的理化指标、生产日期、质量等级等等为评价标准,而综上数据显示,南京市各区域食品市场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其中,苯甲酸、苯甲酸钠实测超标的食品经营商家占南京市各区食品经营商家总数的24%;果菜市场农药残留率占南京市总果菜市场比例的6.8%;无生产批次、过期和无质量等级的食品占南京市总食品市场比例的2.3%。从表面数据来看,不合格食品在南京市还是仅占据少数的。然而,即便是2%的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也会给无数个家庭健康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结合数据,笔者认为加大对南京市食品市场的监督力度已刻不容缓。
2.南京市食品市场运营的主要特征
南京市依山靠水,地理条件优越,生态资源丰富,是中国的东南重镇。在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南京市的食品市场运营已趋于成熟,汇集于本市辖下乡镇以及四面八方的食品成品和原材料每天都源源不断的涌入市场,目前已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结构。宏观来说,南京市食品市场运营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外产内销,各类食品都是由乡镇、农村或南京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其他省份所生产的,集中在市内各大、中、小型食品市场销售。
第二,各类食品均衡分散于南京市的各区域,按营销类型划分,食品批发和食品贸易市场占全市食品市场的60%以上份额,超市和食杂店销售的食品大多以速食为主,食品有包装和生产信息,易于发现风险和查处,占全市食品市场份额的40%。
3.整合分析
从整体来说,南京市食品市场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首先是消费者的市场观念淡薄。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咨询了30位消费者。其中,有24名消费者表示对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不了解;4名消费者表示了解一二;2名表示了解。进而,从食品质量投诉方面来看,南京市工商、质监等行政部门每年接到的食品质量投诉仅占全省的3%。这充分暴露了南京市行政部门对食品安全法的宣传问题。
第二,从一些正规经验的商家了解到,近年来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加大了对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尤其在2009年新食品安全法颁发并实施后,南京市行政执法部门多次打击不规范的食品市场,在确保食品安全法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商家反映的另一个信息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近两年来人们反映一批即查处一批,而与正规食品经营商家没有利益冲突的,大多是批发到乡镇的一些食品经销点却始终保持着正常经营,这就说明了行政执法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还不够充分,只能依赖人们的举报。
第三,南京市食品市场规范化运营的根源在于食品生产厂家,但从整体来说,南京市行政执法部门仅能从市面食品营销状况来打击食品违法经营,对生产源头的打击需联合多个部门,这就造成了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困难。当前的状况是,打击一批,随即冒出一批,打击力度大,隐蔽经营多,难以从根本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二、从南京市食品市场现状看食品安全法的贯彻与落实
从南京市食品市场现状来看,行政执法部门对新食品安全法的贯彻落实并不够充分。那么,应如何改善这一状况,或者说,应如何将《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项纲领文件来渗透,来强化落实?笔者认为,基于南京市行政执法部门视角探析,我们应首先全面了解新食品安全法的细则,充分掌握食品安全法的内容纲要;其次合理把握《食品安全法》的文件精神,将《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项评价标准,来评价南京市的食品市场,规范市场运营,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与管理。
1.新《食品安全法》的优势与不足探析
我国最新的食品安全法是2009年颁布的,与早期的《食品安全法》条例相对照,新的食品安全法突出了风险预防、检测与评估这项全新的内容。此外,新食品安全法还规范了新的食品安全标准,对于行政执法部门而言,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较大的突破。传统的食品市场行政执法仅依照生产批次(日期),或某项数据指标,甚至有些执法部门执行的是地方标准,这些标准不能规范、统一,在执法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正规经营和违法经营一把抓,从而扰乱了市场秩序。新食品安全法颁布后,各地方执法部门在履行权责过程中会有法可依,从而既加大了对食品经营商家的教育力度,又有力的打击了违法商家的乱经营情况。然而,新的《食品安全法》也充分暴露了一个实际问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工商、质检甚至城管部门联合出击,共同执法,而这种执法方式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并且对一些违法食品经营商家的打击也不够透彻。其中所涉及到的权责问题,是新食品安全法的弱项,执法主体的不明确,也往往会对行政部门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执法力度。
2.新《食品安全法》的贯彻与落实
贯彻与落实新《食品安全法》是各地行政执法部门的重要职责,进而,应如何贯彻,又应当如何落实?对于南京市行政执法部门而言,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课题。
首先我们来探讨贯彻问题。对于一项国家新颁布的政策或条例,有些行政部门的贯彻方式是:①组织所有党员干部、内部职工或执法人员通过座谈会、视频会等形式学文件精神;②将XX文件打印数份分发到各个部门;③领导讲话,下属记录;④讲解、宣传后布置“作业”,让党员干部或内部职工写感悟。诚然,这些贯彻方式本无可厚非――也能够起到实效。然而,从践行的角度来看,形式化的贯彻方式对党员干部、内部职工或一线执法人员的影响是深刻的。这会让他们忽略法律的权威,忽略党和人民政府的服务职能。会助长一些道德品质低下的执法人员的嚣张气焰,从而严重破坏党和人民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那么,应当如何贯彻新的《食品安全法》呢?虽然新食品安全法颁布已过去了4年,但笔者认为,现在贯彻仍为时未晚。这需要我们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认真解读新《食品安全法》,把握新食品安全法的精神指向和内容纲要,并将解读结果数字化,融入于教育培训之中。例如,将《食品安全法》中的各项条例制作成问卷答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执法人员考核,从而实现更深入的渗透新纲领文件。
第二,要将新《食品安全法》与历史法律相对照,结合历史法律背景下的执法模式,对照新法律下的工作规划,从中了解差异,掌握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全面改进并深入了解新食品安全法的内涵,同时将这种“对照法”下发到各部门、各个执法人员手中,从历史、现在与未来三个角度全面贯彻新的食品安全法。
第三,深入了解新《食品安全法》颁发背景,同时深入一线了解各食品生产、经营商家的现状,广泛采集意见,从而得出更中肯的结论,在反思中贯彻新《食品安全法》,充分掌握新《食品安全法》的颁发意图。
此外,《新食品安全法》的落实也是一项系统工作。要结合《食品安全法》,将行政执法打造成为一个体系,并确立体系的大体框架和核心内容,从而更准确的把握《食品安全法》的精神指向,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中确立的各项细则。从行政执法部门视角探析,在实践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新的《食品安全法》细则。
第一,要扩大宣传。要改变传统的宣传方式,将新的食品安全法量化拆分为几个方面,在提出要求的同时,明确执法人员的行为规范。例如食品检验流程,在宣传中,应将新《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相关条例列示出来,进而标示应如何开展实际工作,或借用仪器,或查验生产批号,要在宣传中规范执法人员的工作流程,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行为引导。同时,将宣传扩大到消费者行列,将消费者纳入宣传对象范畴,帮助消费者建立起积极的配合意识,与行政执法部门共同来加强对南京市食品市场的监督管理。
第二,要加强工商、质检、农业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之间的联系,要明确职能,严控市场,要将市场监管当成一项系统工作来抓。首先,各部门要制定商家档案,对其所经营的产品、生产批次、进货日期、供应商和生产厂家等等进行详细备案;其次,将档案数据化,利用互联网系统构建各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再次,要实时掌控商家动态,并加强对食品生产源头的监控力度,从而实现全面控制食品市场,消除食品风险隐患。
第三,要构建人性化服务模式,创设一条龙服务流程。在宣传新食品安全法的同时,南京市行政执法部门也要加强对自身的宣传力度。要设立投诉电话、信箱和简易投诉渠道,要充分利用当代的信息化优势,建立单位主页,搭建行政部门与消费者和商家的交流互动平台。如此,则能够有效提升信息采集、调查取证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南京市食品市场的监管,并促进管理效能。
三、结语
综上,笔者仅就南京市食品市场现状总结了一些相关数据,并对新《食品安全法》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行政执法部门的责任。除了要进一步健全法律之外,在实践中还需要各部门强强联合,同时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规范食品市场,推进市场的合理化运营;而也只有这样,才能积极消除风险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赵万弟,赵燕.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让百姓吃的健康 吃的放心――辽宁省川渝商会川渝食府的承诺与宣言[J].中国食品,2011(18):56.
[2]袁虹.完善机制落实《食品安全法》[J].卫生软科学,2010(3):216-217.
[3]程言清.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D].浙江大学,2005.
[4]南京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篇8
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新闻会发言稿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的要求,按照市政府食品安全整顿的安排,全市工商系统认真制定了食品安全整顿方案,迅速行动,组织专班,整合执法力量,重拳整治食品市场,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清理了市场主体资格,查处了一批问题食品二、加强领导,开展了三项专项整治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定的大事,我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本着对各级党委、政府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市场秩序负责的态度,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市工商局成立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局长xx同志任组长,县市区局、城区分局都分别成立了领导专班。期间,市工商局组织了四个督查专班,对各县市区工商部门食品安全专项整顿进行了检查、督导,确保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好、领导好、见成效。
(二)明确整治重点,已实施了三项专项整治。这次食品专项整治的重点商品是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7类食品。整治的重点区域是分散在社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以及校园周边餐饮店、副食店。
1、扎实开展“粉丝市场”整治。中央电视台曝光“龙口粉丝”事件后,我局迅速行动,组织力量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清查行动。认真清查粉丝的进货渠道、质量证明、销售情况、库存情况、营业执照等,全市共检查超市、商行、副食品批发店2000余户,查缴“金城”牌龙口粉丝2308袋,“丝源”、“龙胜”粉丝1049袋,其他散装不合格粉丝1790公斤。3、开展“夏季食品专项整治”。对分散在社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等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检查整治,检查了98个市场,3620 家经营户,没收过期变质的食品112件,端掉了沙河村提炼地沟油、璞宝街无证炼制猪油等一批地下黑窝点。
三、完善监管制度,积极探索长效监管机制
(一)强化食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我局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商品准入的种类和范围,将食品纳入重点商品实行准入监管,指导督促食品经销单位全面建立商品质量查验登记、索证索票、进销台账等制度,把好食品安全的市场准入关。一旦发现不合格食品,及时进行曝光和通报,对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彻底清查进货渠道和销售场所,坚决清除出市场。
(二)建立“日常巡查+非工作时段巡查+重点检查”的巡查监管体系。我局在加强日常巡查工作的同时,对辖区的重点地段、重点行业和重点对象,实施非工作时段的巡查,抓住巡查工作的难点,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制定巡查计划。通过非工作时段巡查和重点检查办案件、规范主体经营行为、取缔无照经营,确保食品市场监督管理不留死角、行政执法不留空白。
(三)落实食品市场辖区监管责任制。将食品市场监管作为考核各级工商机关和市场监管人员的主要指标,辖区责任到人,对非主动监管所暴露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实行责任倒查,区别情况,追究监管不到位的责任;对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实行一票否决,追究领导责任。
(四)积极推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我局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将食品经营企业纳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区分守信企业、警示企业、失信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等不同情况,婪ㄊ凳┎煌募喙堋=⑵笠敌庞霉镜刃庞贸徒浠疲铣筒唤残庞玫氖称飞笠怠?BR>为建立食品安全防打结合、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立足治本的长效机制,建立经营者自律管理、市场业主责任管理、行业协会约束管理、新闻媒体舆论管理、执法机关监督管理的防控体系,我局制定了《关于加强食品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正在全系统贯彻落实。
全市系统各单位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得力措施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效果明显。例如:
xx市工商局“突出三个重点”即突出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副食店;突出农村副食店;突出城乡结合部的小食品加工作坊、路边店及地下食品加工窝点。“狠抓四个紧紧围绕”即紧紧围绕群众生活相关的夏令食品;紧紧围绕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米、面、油、肉等食品;紧紧围绕农村村民日常消费的食品;紧紧围绕群众投诉的热点食品。xx市工商局重点打击粮油食品中的掺杂使假行为,生产销售假冒食品、饮料行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卤制品行为,仿冒知名食品包装、标识行为以及食品虚假广告宣传行为,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
xx工商局针对辖区面积大,食品经营户分散的特点,共组织了5个工作小组,对农村食品经营户进行了集中巡查,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xx分局为了规范执法行为,追究违法后果,明确执法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针对食品安全检查程序、案件审批程序、罚没物资物品处理程序、违法案件曝光等环节,制定了《查办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工作规程》,规范了食品市场的监管工作。
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我局广大干部职工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发扬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xx分局在查处窑湾乡地沟油的黑窝点中,冒着酷暑,蹲点守候7小时,摸清了该加工窝点的活动情况,及时取缔了该地下加工窝点。还有的执法人员遭到当事人的辱骂、殴打,但他们不惧执法阻力,甘于忍受委屈,敢于同食品市场的制假售假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四、下一步食品市场监管的工作措施
(一)开展“六查六看”活动。一查
经营资格,看食品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是否非法租借证照,是否超范围经营;二查进货凭证,看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是否履行了检查验收责任,是否索取了供货方有关资质、发货凭证;三查经销食品,看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检疫检验证明,是否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是否为国家明令淘汰、失效、变质的食品;四查包装标识,看食品标识是否虚假,是否有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是否标明食品主要成分和含量,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五查商标广告,看食品商标是否有侵权和违法使用行为,食品广告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六查市场开办者,看食品市场业主是否履行了管理责任,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准入监管“六项制度”是否得到较好实施。
(二)组织开展三次食品市场集中整治行动
1、开展儿童食品市场集中整治行动。严格规范儿童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对儿童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坚决取缔无证无照或超范围经营儿童食品的行为;强化对儿童食品经营行为的监管,依法严厉查处销售无质量合格证明、不符合食品质量标准、过期变质儿童食品的行为;严把儿童食品市场准入关,坚决把假冒伪劣儿童食品清除出市场。
2、开展夏秋时令食品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对销售变质、过期、伪劣食品的,责令立即下柜、下架;严厉打击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制售食品的行为;严防隔年月饼馅、农药残留超标瓜果流入市场。同时,加大对旅游景区景点、旅客集散地区饮食企业和食品摊点的巡查力度,严防“十一”黄金周期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开展元旦、春节食品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元旦、春节期间将集中力量,对食品市场进行普遍检查,重点加强对肉类、粮食、水产品等经营主体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注水肉、使用“瘦肉精”、添加“吊白块”以及超标使用防腐剂等不法行为,确保节日食品消费安全。
五、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的十大典型案例
我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始以后,各单位挥动利剑,重拳出击,查处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案件,有效遏制了食品市场违法行为蔓延的势头,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现公布十个典型案例。
1、XX公司销售对商品质量作虚假表示的大米及擅自使用未经登记的企业名称案
2、“早产”牛奶案
3、卿某无照经营奶粉案
4、XX商行销售掺杂掺假菜油案
5、孙某销售不合格面粉案
6、李某无照经营食品饮料案
7、姚某销售不合格调味品(辣椒面)案
8、黄某销售过期变质食品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市清真食品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为核心,依法加强对清真食品行业的管理,切实解决在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打击取缔私屠滥宰、私屠滥检,整顿清真肉食品流通秩序为重点,加强领导、部门配合、通力协作,依法开展整顿工作,促进全区清真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清真食品行业检查整治工作的领导,成立清真食品行业检查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区民宗局副局长兼任。
此次整顿工作由区清真食品行业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从成员单位抽调业务人员组成检查整顿队伍,集中时间,开展综合执法检查。
三、整顿范围
全区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餐饮业、畜禽屠宰业、食品加工业、食品销售业。
四、整顿内容
(一)整顿清真企业生产经营秩序
1、查“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看清真企业法人代表是否具备经营资格,是否存在未经民族宗教部门批准、擅自开办清真企业及“假清真”问题。清真食品生产、采购、储存等主要岗位和关键环节,是否由具有清真饮食习俗的少数民族职工担任。
2、查清真食品原料来源,看进货渠道是否符合清真标准,从外地购进的清真肉食品等原料是否持有符合清真标准的有效证明。
3、查清真食品加工设备,看库房容器、计量器具、运输工具等是否专用,并有无明显的清真标志。生产经营场地和周边环境是否符合清真条件。
4、查清真企业的名称、牌匾以及产品包装标识是否符合清真习俗。
对不符合清真条件的企业和经营者,要坚决予以取缔。
(二)整顿清真肉品屠宰市场秩序
1、整顿清真畜禽屠宰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和《市清真食品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全区的清真屠宰厂(点)进行全面检查,对合格的予以保留,不合格的取消其屠宰资格。凡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清真畜禽屠宰(点),一律取缔。
2、整顿清真畜禽检疫环节。检查检疫人员是否按国家规定的检疫程序和检疫标准实施检疫并对检疫结果负责,坚决纠正不规范的检疫行为。检查检疫印章、票据的管理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三)整顿清真肉食品销售市场秩序
1、对全区经营清真肉食品的国有、集体商店进行审查登记。一查是否具备经营销售清真肉食品的条件;二查是否按规定从指定渠道进货,并持有清真肉食品证明;三查清真肉食品销售网点布局是否合理,大型副食商场、市场及流动人口较多的商业场所,是否按规定设立了清真食品销售网点或专柜。
2、对全区经营清真肉食品的副食品市场(早市摊床等)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实行清真肉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严禁非清真肉食品进入市场。对未经民族宗教部门批准发证,非法经营清真食品的经营者和企业,要给予严厉打击和坚决取缔,并按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3、对全区范围内经营清真肉食品的商店、宾馆、饭店和清真肉制品加工企业的清真食品进行严格的卫生检疫,对违反规定采购和使用“非清真肉”的企业和经营者坚决予以取缔,并依法严厉查处。
五、整顿方法和步骤
此次检查整顿工作由民族事务局牵头,部门配合,综合执法的方式进行,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3月1日至4月1日):集中宣传《市清真食品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法律,落实工作方案,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二)清理整顿阶段(4月1日至4月20日):按照《方案》的部署,对清真食品行业,重点对清真畜禽屠宰、检疫、销售环节进行清理整顿。
(三)检查验收阶段(4月20日至5月1日):由清真食品行业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整顿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六、几点要求
(一)明确职责和任务
各牵头部门要负责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开展综合执法,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分工负责制,结合各自的职能,明确任务目标,确保领导、人员、措施“三个到位”,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清真食品行业清理整顿工作。
(二)搞好舆论宣传
篇10
《方案》从七个方面部署了整治工作任务和重点。
集中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各地在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中,必须紧紧围绕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突出整治重点,加大整顿力度。一是要加大对农村食品经营主体的监管力度,严把注册登记关,坚决取缔无照经营食品违法行为,严格规范经营主体资格;二是要加大对农村城镇、集镇、乡村举办的食品交易会、庙会和旅游景区景点、车站、码头等经营食品的监管力度,狠抓重点区域的整治,严格规范农村食品经营秩序;三是要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和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作坊、小商店、小食杂店、小摊点、小餐馆的监管力度,狠抓重点场所和经营者的整治,严格规范经营行为;四是要加大对消费者反映强烈和与农民群众日常生活消费关系密切的食品品种的监管,狠抓重点品种的整治,突出抓好粮、油、肉、蔬菜、酱油、食醋、禽蛋及其制品、饮料、糕点、酒类、水产品、豆制品、奶制品及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品种,切实保障食品质量,严格规范食品质量准入行为;五是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经销病死禽畜肉制品及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以及利用农村作掩护印制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等违法行为,要集中查处和曝光一批食品违法典型案件,震慑违法分子;六是要加大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的力度,发挥其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村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各项自律制度,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各地要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以保障农村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和农村消费者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整顿工作的标准,务求整顿取得实效。
深入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各地要把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作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任务,着力解决本地区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要集中开展重点品种的专项执法检查。要以消费者申诉举报多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品种为重点,突出抓好粮、肉、蔬菜、奶制品、儿童食品、老年食品、保健食品、豆制品、饮料、酒类、调味品、食用油、禽蛋及其制品、水产品等品种的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注水肉、病死肉、过期霉变食品、“三无”食品、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行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二是要集中开展重点区域的专项执法检查。要以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车站码头为重点,突出抓好小食品店、小摊点、小作坊、小市场的专项检查,要集中执法力量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坚决取缔无照商贩,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三是要集中开展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春季以包装食品、腌制食品、干菜制品等为重点,突出抓好保质期限、添加剂使用、标注标识等问题;夏季以冷冻食品、生鲜食品、饮料饮品等为重点,突出抓好冷藏条件、过期变质、食品卫生等问题;秋冬季节以散装食品、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干果、坚果等为重点,突出抓好规范标注、药物残留、掺杂使假等问题。要以“五一”、中秋、“十一”、元旦、春节为重点,突出抓好月饼、糕点、儿童食品、保健食品、酒类特别是白酒等节日性食品,重点整治价实不符、过度包装、搭售商品、虚假宣传及欺诈消费者等问题,切实保障食品节日和季节性消费安全。同时,各地还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本地区重点品种、重点市场、重点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执法检查,切实解决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四是要集中开展对重点食品经营企业和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要以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食品经营企业为重点,突出抓好市场和经营者自查自纠和自律工作,认真落实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由基层工商所按辖区逐户检查排查,监督经营者自查和整改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切实做到不进、不存、不销假冒伪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严格规范食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行为。
强化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积极推进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要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坚持先证后照,依法登记注册,结合今年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进一步清理规范主体资格,并予以特别标注,切实做到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依法清理取缔无证无照经营食品行为,对无证无照经营食品和无前置审批许可经营食品的,坚决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依法查处。进一步完善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加强对失信、严重失信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重点监管,继续推进食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诚信体系建设。
严格食品质量管理和质量监测,加强对食品质量准入、交易和退市的全程监管。要继续推进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建设,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协议准入、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以及市场开办者质量管理责任等自律制度,监督和指导食品经营者尤其是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和重点食品企业建立健全内部食品质量管理体系,严格食品经营者质量管理责任,切实对消费者负责。继续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食品安全示范店”等活动,积极推行食品质量协议准入、场店挂钩、场厂挂钩等制度。继续认真执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按照企业自检、消费者送检和工商机关抽检的办法,进一步完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测体系。要加快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快配备快速检测车、检测箱等设备,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测数据直报点制度,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质量日常监测和快速检测,并充分运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按照有关规定适时公布监测信息,及时进行消费警示和提示,引导科学合理消费。要对包装食品、散装食品、裸装食品、冷冻食品、现场制作食品和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实施分类监管,并对消费安全危害大的食品探索按风险度进行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对不合格食品实施行政强制退市和经营者主动退市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对退市食品进行跟踪监管,严防退市后的食品二次流入市场,确保不合格食品及时规范有效退市。
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要认真贯彻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切实把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和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工商所,强化日常监管。要以“六查六看”为重点内容,改进措施,创新方式,完善制度,逐步建立起制度规范、执法严格、反应迅速、措施有力的巡查机制。要不断创新基层监管方式方法,借助信息化网络、现代办公设备和快速检测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基层日常监管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要加强对基层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考核,充实基层执法力量,改善基层执法装备,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和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 上一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