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专业化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理专业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治理专业化

篇1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实践;优化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是在1993年创办的,全国至今已有230余所高等院校设置了改专业,并且它成为了高校体育专业的主干专业之一。2008年奥运会之后,国家体育重心向大众、休闲体育和全民体育转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明确了培养目标,指出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胜任健身、娱乐指导和经营管理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不仅可以使得大学生们认识并真正接触社会,也可以获得实践学习的经验,不仅如此,通过实践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的方向,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实践环节中要保持与时俱进。

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实践应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安排和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形式是一样的,安排到学校进行教育实习,部分高校安排短时间的社会体育专业实习(俱乐部或社区体育场所),有些高校任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这种类型的实践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大相径庭,所以对于实践环节的优化刻不容缓。1.1对于实践时间的安排不合理,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雷同目前从大部分学校的情况来看,对于该专业学生的实习主要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大一到大三主要是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大四阶段由于面临毕业论文的撰写,实践效果并不明显。从这样的安排看,学校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环节。就以健美操为例,大部分高等院校安排的专业课内容均以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为主,没有特色的教学安排,最后导致培养出来的专业学生缺乏自己的特色,在面对社会流行的如普拉提、瑜伽、拉丁、搏击等多样式的运动方式时更是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性创新人才才是其主要目标。1.2实践场所、类型及其条件有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一个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锻炼,从而得到提高进步的专业[2],学生只有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将在校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实践效果才有显著的提高。从目前高校来看,安排学生主要的实践基地为学校、俱乐部、健身场所等,并且一部分都是学生自己去寻找实践场所,在学校进行实践教学时,只是进行一些基础教学任务,相对来说实践类型要单调,另一部分在俱乐部实习的学生,由于这些实践环境条件有限,不能取得有效的实践效果。1.3实践教学与社会脱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和安排的时间都较少,再加上学生自主性不高,论文撰写中很少用真实的数据说话,因此导致论文的质量偏低,进而影响到学校对于该专业的实践课程的安排[3],进一步导致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最后学生面对多样的社会体育时只能重新学习。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实践应用环节中的优化

2.1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准确定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及运动训练专业等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实践应用环节上必须与其他体育专业等分离开来,避免出现同化趋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专业定位时必须要考虑到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对本专业综合素质的要求,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能够从事对口的职业,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2.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内容构建的实用性

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不仅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还能不断完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长远眼光来看,课程的设置不仅要着力提高学生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而且还要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走向,所以课程的设置不仅要有配套的授课计划、考核和管理办法,还要有针对性对个科目进行组合。从内容构建方面来看,一定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的构建必须兼顾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技能的提高。在此基础之上,应将教学内容的实施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样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能够使学生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总结和改进,最终成为社会需要人才[4]。

2.3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师培训

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一方面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指导教师对实践环节的忽略;另一方面也由于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导致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受限。目前,在我国高校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参与教学实践的指导教师在教学经验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效果必将受到消极的影响,这将导致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社会体育的发展不相吻合。面对这一问题,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教学与指导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问题的解决,对于满足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在实践环节当中的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建立

高等院校要想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就必须站在优化实践环节的角度去考虑,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之中。由高校牵头与健身俱乐部、企事业单位、体育管理部门、社区等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实习基地,学校派选专家、学者组成教学实践指导小组,共同制定教学实践的实习计划和实施步骤,然后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的教学实践。

2.5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主要由校内职业技能实训和校外的专业实习两方面组成。而校内职业技能实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由于高校自身具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充足的场地和经费等优势条件,所以校内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必然具有可行性[4];此外,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还能够与科研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学校还可以对职业环境进行模拟,让学生充分体验职场的压力与责任,真实的感受职场的氛围,同时可以利用有效的考核手段来提高实训的效果,不断增强学生对职业的适应性。为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势在必行。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保障措施

3.1学校制度层面的保障措施

首先学校要明确规定该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并以它为中心,在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制定与其相关的规定,以确保实践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

3.2学校硬件层面保障措施

学校应根据该专业的实际需要,从学校硬件设施方面考虑,主要是从校内实践设施和条件这一环节出发,对校内的有关设备进行及时的改进,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效果。

3.3评估层面保障措施

除了学校结合本专业的教学目标与需求构建合理的教学任务、内容方法、教学效果等课堂评价体系,学校还需引入以用人单位等职能考评机构,从实践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定期开展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以便完善校内考核评价标准和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4.结论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应用环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探索更多有效的实践途径,拓宽社会实践渠道,加强实践环节的保障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更能体现出该专业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如喜.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体育学刊,2014(1):9-11.

[2]李庆军,钟波,杨连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优化研究[J].民营科技,2013(9):12-15.

[3]樊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研究[J].社会体育学,2015(5):6-7.

篇2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differentiated talents of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Major in Local Applied Universities

YU Gang, XIAYunjian

(International Equestrian College of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56)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of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Major,Take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sports instruc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of the local application society are discussed.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offer guidance for social sports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local; application;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major; differentiation

1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思路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教育部2012年新开设的本科专业,其前身是早在1993年由天津体育学院率先创办的社会体育专业。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已获得广泛认可。截至2012年初,我国已有2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也就是说,只要有单独设置体育院、系的高校几乎都开设有社会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成为各体育院系普遍开设的专业。但是,这些高校开设的社会体育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同质化”问题。即都是面向“大众、传统”的体育运动领域,如兵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等传统、大众运动项目进行人才培养。导致该专业学生学习目标与结果没有差异性,在找工作时没有突出优势,就业遇到极大的瓶颈。另外绝大多数开设本专业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定向型的且较为单一,这与我国当前已经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是不相适应的,使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甚至被列为10大最难就业专业之一,影响了社会体育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于2012年将社会体育专业改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希望改变原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过于笼统,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

体育产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于2014年10月后,体育产业在国家层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体育产业的规划与发展被纳入了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大框架中,意义深远,中国的体育产业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马术运动是体育产业中独具特色和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运动项目。目前,我国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以及湖北、安徽、四川、内蒙和重庆等地已有很多大中型的马术俱乐部,粗略估计,我国目前马术俱乐部大约有500余家,并且新开俱乐部数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举办马术活动是马术运动生存的基础,也是促进马术运动蓬勃发展的杠杆。而每一次马术活动的顺利圆满完成,均需要大量的服务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和赛事裁判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作保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通过对马术俱乐部从业人员调查发现,首先是其工作人员大多是半路转行(目前我国尚无一所本科院校开设有面向马术运动的社会体育专业,所以没有此类人才),没有系统接受专业学习、严重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创新能力较差;其次是整体学历层次不高,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10%,严重阻碍了其服务质量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面向马术运动培养的专门性,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是这些俱乐部梦寐以求的,社会急需此类新兴、时尚、高端运动的体育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因此,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差异化,顺应社会对新兴、时尚、高端运动(如马术、赛马)的人才需求。

2 马术、赛马产业人才需求状况

马术、赛马运动是一项古老而又年轻的贵族运动项目,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从事休闲娱乐的愿望日益强烈,马术、赛马等时尚、高端体育运动逐渐兴起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全国各地已有五百余家以休闲体育方式开办的马术休闲骑乘俱乐部,速度赛马也正在国内蓬勃开展。但是,我国马术、赛马产业的发展历史还很短,相关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工作起步时间也不长,使得满足马术、赛马产业发展需求的既懂马术、赛马产业基本理论,又切实掌握马术、赛马运动实践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形成制约我国马术、赛马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无法适应马术、赛马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表1、表2是对全国部分有代表性的马术、赛马俱乐部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后得到的数据。

表1 武汉赛马俱乐部人才需求表(典型岗位需求)

由此可见,马术、赛马产业人才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面向赛马(马术)运动培养的专门性、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社会体育赛马产业管理方向本科层次人才是这些俱乐部梦寐以求的,社会急需此类新兴、时尚、高端运动的体育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但是,国内并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机构进行本科层次的马术、赛马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来满足市场的需求。2008年武汉商学院开办了全国首个大专层次的赛马产业相关专业:“赛马产业管理专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这为本科层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马术、赛马产业管理方向的开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 武汉商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差异化培养马术、赛马产业相关人才的可行性分析

3.1 赛马产业管理方向办学有积累,专业建设成果丰富

体育与马术学院是武汉商学院紧贴市场需求而创办和重点建设的院系,是学校办学多元化的具体体现。体育与马术学院创造 “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校企结合为模式、以办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突出专业建设特色,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打造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品牌专业。体育与马术学院原有设置的大专层次的赛马产业管理专业方向体现了现代体育产业发展方向,时代特征鲜明,校企合作紧密,并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使本专业方向招生火爆,高考录取分数线不断攀高,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校体育专业学生总人数已达到600余人。

体育与马术学院强调专业内涵建设,重视教学质量工程的创建。2008年“赛马赛事组织与管理”获批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社会体育(赛马产业管理方向)专业获批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009年赛马产业管理实验实训基地获批为省级实训基地;2010年社会体育(赛马产业管理方向)专业获批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0年社会体育(赛马产业管理方向)专业获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岗位1位;2010年“马房管理”课程获批为院级精品课程; 2011年赛马产业管理实验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武汉商学院现与天津体育学院、英国皇家农学院合作办学共同培养马术运动竞赛与管理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马业科学硕士研究生。2012年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合作开办中澳合作项目“赛马产业管理”专业。

3.2 师资力量

体育与马术学院拥有一个由40多名专兼职教师组成学术水平较高、教学能力较强的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授9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1名,讲师6名。师资队伍学缘来源广泛,学历层次和职称级别高,团队中老、中、青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与此同时,教师队伍中有龙舟国家级和沙滩排球国家级裁判各1人,速度赛马裁判员5名,国家级体育经纪人1人,澳大利亚NMIT教育四级评估师资质4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占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55%,80%的教师为“双师素质”教师,这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赛马产业管理方向的开设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持与人力保障。

3.3 教学训练设施

体育与马术学院设有校内小型练马场、马房、马匹解剖生理实验室、马匹运动能力检测实验室、马匹模拟实训室、赛事模拟实训室、马文化室等11个实验实训室,并有5匹教学训练用马。实验实训室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M2;另有多功能体育馆1座、形体训练房5个、健身房3个、体育舞蹈房2个、室内羽毛球场20片、乒乓球台30张、网球场4片、室外篮球场15片、排球场10片、400米标准田径场2个,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0M2 。实验、实训设备总值约1000余万。(下转第104页)(上接第56页)同时,武汉商学院与东方马城联合办学,拥有国内规模最大、设施一流的赛马场――东方马城作为校外实训基地,该基地有设施一流的标准速度赛马场和占地三千亩的育马、练马基地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要。此外,体育与马术学院还拥有北京京城马汇、天津环亚国际马球会、北京京华兴马业俱乐部有限公司、广东标卓马术俱乐部、广东汕头马会、上海青青马术俱乐部、青岛凤凰山庄马术俱乐部、宁夏博赛马术俱乐部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4 结论

篇3

【关键词】 集体合作 社区 协作治理

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基层社区如何实行优化治理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传统的居民委员会模式碰到了各种困难和难题,尤其是如何最大程度发挥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贡献成为重点。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实现所有社区居民共同治理的最大化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寻找一种新的集体合作方式。集体合作是完成协作治理的关键环节。无论什么时代的公共治理,要想实现一种最大化和最优化的目标,就必须在与治理密切相关的主体客体关系上达到一种和谐共赢的状态。只有主客体对象的融合与合力才能确保治理方案的有效实施以及各种要素的力量的最大化发挥。集体合作正是这样的关系。

集体合作是通往协作治理的必经之途。集体合作能够在公共协商获取了充分信息、问题磋商、议题商订和方案抉择之后予以展开。集体合作是决策执行环节的重要条件。即使经过多重反复商议的决策如果没有公众的集体合作仍然不能够保证它按照公共的利益要求来执行下去。集体合作包含了社区中的公民、责任委托的代议者和专业服务人员,必须是多重力量的互相支持和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成功。集体合作不是抽象的概念争论,而是具体项目的执行,所以集体合作表现为一系列的具体的政策项目,在这些项目中相关团体提供各种条件支持,帮助政策项目的顺利执行。集体合作常常是在微观层次的社区中展开,它切近每个公民,成为公民认知政治民主性与合法性,体验政治价值的直观经验。集体合作也是对公民认识能力和参与政治能力水平的检验,不具备良好参与能力的人也不具有合作能力,反过来,没有较好合作能力的人也不具有较好的政治参与能力。如果属于这种情况,那么地方和社区的民主水平显然需要大力提高。

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的集体合作包括专业化合作、民主化合作、社区化合作几种方式。几种方式分别从不同角度要求集体中的成员根据不同标准来合作执行政策项目。所谓专业化合作是指根据社区项目的特殊要求,大力吸收专业人才提供专业。这些专业人才扮演着提供帮助者角色。专业化合作试图改变专业知识人员和社区公众之间隔离的关系,改变专业知识精英高高在上的垄断者角色,向广大公众提供在地的、平等的、专业的服务。专业人才在协作治理中不再成为知识技术的专制者,而是将知识技术努力普及,帮助普通公民接受和学习新的知识技术,共同进行社区的专业性治理工作。专业化合作要求专业人员走出狭窄的专业性机构,将自己的技术特长和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和社区公民一起致力于良好的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专业技术的开放直接带动了社区公民治理能力的提高,社区公民不再完全依赖于专业人员的工作,而是通过自己的学习逐渐学会在有限的领域内自我治理、自我服务。专业化合作包括社区医疗、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安全、经济等方面,专业化合作的全方位展开还能够带动社区的文化整合,有效地专业服务直接推进社区间的互相支持、互相了解,从而形成一种互相依赖的地区亚文化。专业化合作也能够创造出一种自我治理、自力更生的独立的亚文化,促进社区公民之间的认同和融合。

篇4

一、加强法治建设,推动城市管理法治化

一是完善法规规章。推进重点领域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形成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法规规章制度。加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强立法调研,提高新立法规规章的针对性。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制度,解决执法依据不足问题。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城市重大行政决策依法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

二是规范执法。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制度、标准来管理城市,切实提高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水平。加大对违法建设、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痼疾顽症的日常执法力度,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科技执法,提高执法效率。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强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与法院非诉执行的工作衔接。针对对公共利益危害较大的违法行为,探索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三加强基层综合执法。推进基层综合执法常态化。发挥基层综合执法平台作用,完善基层执法协同机制,深入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配齐配强基层执法人员,解决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严格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专项清单,围绕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应急处置等领域,明确街道办事处、部门相关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

四是营造好法治环境。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强化执法制度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市民群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社会法治素养。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体验式法治实践教育活动。依法公开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处罚标准、违法事实、执法依据、处罚内容等事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深化科技应用,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

一是加强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落实大数据计划,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强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展城市管理领域数据汇集梳理工作,逐步形成城市管理领域大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城市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创新大数据利用模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大数据建设和应用。

二是健全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明确网格化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职责清单,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三级联动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网格化城市管理云平台。完善网格化管理发现问题处置机制,针对突出和易发问题,建立健全市、区主管部门牵头,相关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配合的高效处置机制。加强市、区城市管理相关单位和公共服务企业与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的协调和对接,提高问题处置效率。建立城市管理基础数据普查更新机制,适度扩展网格化管理事项,加快组建与城市管理相适应的城管监督员队伍。探索将管理范围拓展至农村公共管理区域,逐步实现网格全覆盖。

三、强化科学管理,推动城市管理专业化

一是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强在岗人员教育培训,建立城市管理队伍培训体系和专业等级制度,积极开展全员培训、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招录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市属高等学校设置城市管理专业或开设城市管理课程,培养懂城市、会管理的专业人才。

二是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坚持以专业化为基础,界定服务范围,优化服务流程,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全面提升专业化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市容景观专业设计,做好户外广告、牌匾标识设计,统筹设施布局。扩大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引入市场化专业化力量,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四、引导多元共治,推动城市管理社会化

一是夯实社区治理基础。建立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居委会为主导,业主委员会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办好居民身边的事、家门口的事。加快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制定完善社区职责清单,严格落实社区工作事务准入制度,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大力推广“互联网+社区”服务,推动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延伸到社区,扶持养老、助残、物业、家政、零售等领域社区服务机构发展,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二是发挥社会各方作用。畅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围绕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和重大事项,开展社会公众共商共议活动;积极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城市管理监督,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落实街巷长巡查、发现、报告职责,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篇5

2020年城市基层党建总的思路是持续聚焦精致城市建设,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高效能管理、高水平治理、高素质人才和高品质服务“四位一体”的高质量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环翠经验”。

一是聚焦实体化,构建高效能的基层管理体制。在全市率先建立实体化的镇街综合执法平台和区级响应平台,进一步整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执法机构和资源,全面畅通部门与街道联动渠道,形成“街呼区应、上下联动”的治理新格局,凸显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成效。

二是聚焦专业化,打造高水平的社区治理模式。深化与北大、山大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加大专业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建立全市首个区级党群社工服务中心和城市基层党建高校联盟,打造一批在全市甚至全省叫得响的公益品牌项目,以专业化带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是聚焦职业化,培育高素质的社工人才队伍。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以开展社区工作者“优才计划”为抓手,建立选聘、培育、晋升和保障为一体的职业化管理模式,开展“和谐使者”评选,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水平。

四是聚焦品牌化,建立高品质的区域服务网络。聚焦“两新”党建的提档升级,高标准推进“两新”全域覆盖、重点企业三年培育、园区商圈深化提升“三项攻坚行动”,探索实施新兴领域“社区化”管理模式,推动园区商圈党建与社区党建互融共进,为企业员工和社区居民提供一流的品牌服务,确保我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持续走在全市前列。

篇6

论文摘 要: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赵康博士的专业化理论对专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启发性。从成熟专业标准来看,我国学前教育还处于“出现的专业”阶段。以专业化运动理论为基础,可从职业活动本身、政府、高校和市场四个层面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

相对于其他的成熟专业而言,我国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学前教育(幼儿教师职业)更是如此。赵康博士的专业化理论对各专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启发性,本文以其理论为基础,探讨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化的现状和发展的策略。

一、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化的现状

赵康博士概括提炼出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

Ⅰ.一个正式的全日制职业。专业是正式、全日制且通常复杂的职业和它的成员的主要收入来源。专业代表了一个根本、持续而又常常是共同的身份。[1]

Ⅱ.专业组织和伦理法规。专业的成员发起组织诸如学会、协会、联合会这类设定入会资格的志愿民间组织以保护和提高他们的个人利益及设立章程和伦理法规,规范专业人员的行为以保障客户和公众的利益。[2]

Ⅲ.知识和教育。成熟专业具有一个经过界定、深奥且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知识体系能够通过一个教育和培训的机制/过程传授和获得,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往往是漫长的且也许格外的困难……一个成熟专业的科学知识体系已经被系统、普遍的组合成大学的学位课程,修完这些课程的毕业生则是该领域的准专业人员。[3]

Ⅳ.服务和社会利益定向。“专业承诺通过有效地内部治理和伦理、诚实的职业实践服务于它们的客户和其本身至于其中的社会,保护客户和社会的利益和福利”(Gallessich,1982:41)。[4]

Ⅴ.社区的支持和认可。专业在其中运作的社会及专业为之服务的客户认可一个专业的社会角色、身份和行为规范,从而导致国家为该专业设置一个特许的市场保护。“市场保护通常以一个治理和保护一个专业实践的法律文本形式出现……其中可以包括从事这一专业所需的教育等资格条件及哪些行为被界定为非专业与非法、因而会相应得到的制裁”(Kuber,1986:94)。[5]

Ⅵ.自治。“专业人员组织起来的最终成果是自治和伴随而生的威信……自治专业的成员不受外行的评判和控制,被信托于接受和保护特殊信息。他们自己决定进入该职业所需的教育和培训标准,并在帮助国家形成规范这一职业实践的法律上发挥巨大的影响力”(Gallessich,1982:4)。[6]

以此六条标准衡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专业化现状的进行分析。

学前教育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正式的全日制职业,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早已普遍设立,幼儿教师也成为一个巨大的职业群体;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研究会(学会、专业委员会)已经普遍设立;学前教育学的系统知识体系已初步形成,在部分高校中也设置了学前教育学专业学位;由于属于基础教育,它天然地具有服务和社会利益定向;我国制定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还有一些学前教育法律法规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中,为学前教育的举办、管理等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这些意味着学前教育职业已经是出现的专业或者说形成的专业。

但是,学前教育的专业化尚未充分成熟和完善。

(一)专业组织松散乏力,伦理法规尚未形成。

尽管国家级的专业组织——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已经成立,并且拥有很多会员单位,但是这些专业组织主要是由高校里教育学/学前教育的研究者组成,实际从事学前教育职业的人员参与较少,且专业组织比较松散,组织活动不活跃、不规律,凝聚力不强,社会威望也不太高。由这些专业组织发起组织的专业伦理法规还未形成。 x

(三)社会公众期望偏低,专业身份认可度低。

社会和家长对学前教育职业专业性的认识相当模糊:一些人认为女孩子初中毕业就能胜任,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一些人只是把幼儿教师看做特殊的“保姆”,幼儿园就是照管儿童的地方;一些人把学前教育看作小学教育的前阶段、应试/智力教育的预备期……公众也很少把幼儿教师当做专业人员,或拿专业人员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总体来说,社会和公众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偏低,没有给予一定程度的认可、尊重和支持,幼儿教师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偏低。

(四)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市场保护门槛很低。

尽管我国制定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及其他一些零散的相关法规,但是一来这些法律法规大多属于规定、条例层面,比较零散,立法层次偏低,法制地位偏低,保障力弱;二来一些重要的根本问题没有规范、落实,如忽视幼儿园的权利;未对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培训进修、医疗保险等予以切实保障等;三来对学前教育市场保护的门槛偏低,如规定了幼儿园注册和审批的程序,但对幼儿园注销、转向等未做规定,又如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资格规定笼统、要求偏低,等等。可见,我国的学前教育职业的准入门槛很低,专业要求很基本,专业保护也很微弱。市场保护有两个作用:一是保护合法的专业行为,二是阻止和惩罚非专业行为。在现有法律法规下,稍具条件的个人或团体都可以兴办幼儿园,非专业行为难以得到阻止和制裁。

(五)专业自治程度较低,专业威信尚未确立。

自治的实质是专业人员对本行业的专业事务拥有决定权。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似乎处于整个教育系统地位阶梯的最低层次,学前教育职业及幼儿教师群体还缺乏或者说没有恰当的自我评判和控制的权力,在国家形成关于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面也没有什么影响力。这些方面的权力和影响力基本上由政府部门和高校里教育学/学前教育的研究者来控制,而不是由学前教育的实践者、从业者来掌握。专业自治尚未形成,由此带来的专业权威自然也无法确立。

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赵康博士还提出了专业发展四要素说:“……一个专业化工程始终卷入职业、国家、高校和社会(客户和公众)4个实体要素,专业化过程中充满了以上4个实体要素间错综复杂的互动作用,而一个专业化工程的最终成功则极大地依赖于这四者合力的正确取向。”[7]

以此四要素为框架,我提出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若干策略。

篇7

关键词: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家族成员;职业经理

一、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提出

管理专门技术门槛提高而高层职位家族管理资源稀缺,使得引入专业管理者,建立多层级组织结构、适度的授权、分权体系、控制体系成为必然。对于快速成长型的家族制企业,以专业化管理取代家族化管理,越早则越好(Barnes,1976),家族制企业做大做强需要突破的瓶颈是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姜淮、周红,2002)。能否有效而顺利地实施这一转换,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实现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郑文哲、夏凤,2006)。

在美国,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过程大约经历了近100年的时间(储小平,2000)。美国企业普遍是家族制企业的组织形式,大部分家族制企业由家族掌握控制权,但将现代专业化管理与家族控制进行了较好的结合。20世纪初期,美国的经济体系仍然含有金融的资本主义和家族式的资本主义要素。经理式的资本主义尚未居于支配地位。 20世纪20年代广泛出现的现代科学管理运动,特别是制造业的专业化管理的普遍形式,使现代经理式企业成为美国经济活动的主角。在家族制企业的管理问题上,美国学者认为,家族制企业在克服了导入期的困难后,失败的或不能持续成长的最大可能性在于能否及时实现从创业型、非规范的家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型(Hofer,1984)。日本公司也是从家族制企业起家的,但是家族化管理在日本经济的较早时期就被专业化管理取代。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财阀企业即日本工业的巨型家族制企业已不再依赖家族成员管理企业。二战之后,日本财阀企业崩溃,企业进入制度化阶段,成为专业化管理的基层组织(黄云明、朱琳,2004)。

二、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内涵

科学方法论告诉我们,一个具有操作性的理论框架必须以核心概念的“统一性”和“有界性”作为前提。尽管人们经常使用管理专业化这个术语,但文献中很难查到关于这个概念的解释。众多学者在学术丛林中做了有益的探索,但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就此达成一致的观点。

2003年,张维迎在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三届年会上发出“企业呼唤专业化管理”的呼声①,强调家族制企业管理中的制度化、规范化。认为专业化管理指的是以管理专门知识技术为工具的一种制度化管理,即企业的管理是按照理性的规则运行,是以法治代替人治②。根据张教授对专业化管理的观点,家族管理不一定不是专业化管理,只是由于家族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家族特有的规则、纽带关系很难使一个企业实施纯粹的专业化管理。

吕政(2001)提出,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就是要由具有管理、技术、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的人员来管理企业,改变过去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的管理模式,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现从投资者管理模式向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的转变。根据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要求,使管理由家庭化(家族化)转向专业化,使管理人员由家属化转向专家化(职业经理、专业人士),使对企业的监督由宗法化转向市场化(吕政、郭朝,2001)。这个观点,既注重专业人员的任用,更强调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然而,这是一次对企业管理权力的重新配置,是一场艰难的权力转移。

李前兵、丁栋虹(2004)也强调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认为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一个方面是管理的职能分解,企业应建立纵向管理层级和横向管理职能部门。李前兵和马一德(2005)从分工与专业化的角度进一步提出,管理专业化是指个人减少其管理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提出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经营者和企业普通成员之间不需要有任何特殊的私人关系,他们以自己的理性,通过相互博弈,达成一个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协议。因此,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实际上也就是非人格化的交易过程。并认为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演进应当由三个主轴构成:一个是家族制企业的治理变革;一个是家族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变革;另一个是家族制企业的人员变革。

郑文哲、夏凤(2006)结合我国家族制企业的实际,认为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是指由受过专门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知识学习和训练的专业管理人员担任管理主体,实现对企业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员专家化、管理决策民主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组织部门化、管理文化现代化、管理方式科学化和管理环境公开化。

事实上,按照克林盖尔西克(1998)等提供的三环模式,即将家族企业看作一个由企业、所有权和家庭三个独立而又相互交叉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可以清楚地看到,家族化管理和专业化管理都属于家族企业这个系统中的企业子系统,它并不能代表家族制企业的全部。综上,对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认定并非绝对,而是认知上的区别,或是侧重点不同,但不可回避的重点是专业管理人员的任用。

三、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实施

美国家族制企业生长呈现出的多样性,使其专业化管理路径和取向同样也多种多样。根据徐爱乐(2004)的考证,美国家族制企业专业化管理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一是创业企业家管理模式绩效递减向专业化管理转型;二是管理权跨代转移向专业化管理模式转型;三是资本社会化向专业化管理模式转型。与此相应的管理专业化操作路径是:其一,引入专业经理人,并建立企业内部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其二,非家族成员的“专业化”,主要是对非家族成员进行培训,使其获得必要的管理技术;其三,家族成员管理岗位“专业化”。早在18世纪时,日本大阪的传统商人中间就签订了协议:不将企业传给自己的子女。日本企业的第一代人可能与企业总管一起管理企业,但是到了第二代则一般退到幕后,成为一个被动的股东,将企业的控制实权交给拿薪金的主管。到20世纪30年代,所有家族制企业已经不再将高层管理位置留给家族成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企业大多数都是专业管理型的、所有权与管理权是分离的(吴雄周、袁岳驷,2003)。这种专业管理在财阀仍然归家族所有时已经实现,企业实际上由企业总管管理,总管往往与控股家族没有关系。

关于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措施,国内学者、专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吴雄周和袁岳驷(2003)认为,为了发挥专业化管理的优势,家族制企业应该建立科层制的组织制度,使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徐爱乐(2003)借鉴美国家族制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提出,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在家族掌握控制权和主要管理权的前提下,建立正式的结构和精心设计的管理流程,进行制度化的理性操作,同时雇用家族以外的专门人才进入企业管理层,并给予较大的经营自主权,把管理岗位按其重要性进行渐进式开放,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使之有效运作。也有的提出,吸收大量的专业人才进入公司的核心层是家族制企业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必由之路(吴威,2002)。郑文哲、夏凤(2006)以管理人员的专家化、企业制度的规范化和管理方式的科学化为分析的三个纬度,对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模式进行探讨,得到家族成员专业化型式、零家族成员”型式、股权化操作型式、非家族成员专业化型式、企业集团化型式、岗位专业化型式、和综合性专业化型式。

四、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人员配置

关于家族制企业实现管理专业化的人员配置问题,学术界探讨得甚为激烈。一种观点是职业经理人的任用。吴威(2002)、王鸽霏和曹兴(2003)等人认为,在家族制企业中,管理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就是非家族成员也能胜任公司中的高级职位。付锦峰(2004)提出,为适应管理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培育真正的经理市场显得更为迫切。然而,卓越和张珉(2004)表示,家族制企业在向职业经理开放的过程中面临着两难选择:雇用职业经理能得到专业化管理的好处,同时也可能带来职业经理背信所招致的成本。

另一种观点对引入职业经理人持谨慎态度。以吕政(2004)为代表的认为,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并不等于必然要由非家族成员来担任经理。郑文哲、夏凤(2006)进一步提出,家族制企业的管理专业化路径和取向是多样性的,并不拘泥于是否引进职业经理人、引进多少职业经理人或是否建立董事会等。由家族化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变,最重要的是任人唯贤,严格按照制度来选择优秀人才(卓越、张珉,2004),家族成员中确有能力的人照样可以担任领导职务。余成鹏(2001)也提出,解决专业经理人才缺乏问题,可通过对家族成员提供专业管理的教育和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经理人资格。一个企业是否采用专业化管理主要取决于管理者是否拥有专业化管理能力和经验,而不是必须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师大伟、赵平,2004)徐爱乐(2003)的观点是,家族制企业管理的专业化首先要保证参与企业管理的家族成员“专业化”与“高级化”。

第三种观点是家族成员的专业化。阿贝格伦(Abegglen,1994)明确地提出当家族企业由接受高等教育的后代进行领导时,专业化管理出现了③。郑文哲、夏凤(2006)从实际出发,认识到家族制企业在向职业经理开放的过程中面临着两难选择:雇佣职业经理能得到专业化管理的好处,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了职业经理背信所招致的成本。对此,他们提出家族成员专业化作为实现管理专业化的路径之一,具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性、合理性与有效性,不仅能获得管理专业化的效益,同时又能发挥家族管理的一些天然优势,是适合我国东方文化、家族制企业规模与经理人市场水平的有效的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路径。

五、简单述评

专业化管理是为适应环境的变化的产物(黎丝翠,2006),众多学者、实践家纷纷投入该领域的探究。以上观点为进一步研究家族制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

首先,关于何谓管理专业化,学者们众说纷纭,甚至存在偷换概念的现象。有的把职业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正规化管理混为一谈,有的索性简单地认为引入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就是专业化管理,也有的认为管理的专业化是生产分工的外延。可以说,这些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我国家族制企业的发展现状。

其次,虽然学者们纷纷提出家族制企业做大做强需要突破的瓶颈是管理的专业化,也给出一些发展建议,但大多数都停于表面或者点到为止。总体来看,还缺乏对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测评的探讨,而这个问题正是研究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基础,也是对现实中家族制企业的运作提出指导的依据。

注释:

① 张维迎.企业呼唤专业化管理[N].证券日报,2003-02-23(C02).

② 徐爱乐.美国家族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及启示[J].经济管理,2003(21):90-93.

③ 黎丝翠. 专业化管理的家族企业——新加坡的华人企业[J].华东经济管理,2006(2):22-31.

参考文献

[1] Charles W. Hofer. “The Transition to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Mission Impossible?”, America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es, 1984, 6.

[2] 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5):51-58.

[3] 付锦峰.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10.

[4]郭美芳、杨静钰.三环模式:试解家族企业千千结[J].销售与市场,1999(9).

[5] 黄云明,朱琳.试论传统家族文化对中日企业发展的不同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2):35-38.

[6] 姜淮,周红.家族制企业管理机制创新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75-78.

[7] 克林盖尔西克.家族企业的繁衍——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8] 李前兵,丁栋虹.我国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演进[J].财经科学,2004(2):17-21.

[9] 李前兵,马一德.家族企业管理专业化的方法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10]Louis B. Barnes. “Transferring Power in the Family Busines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76:7-8.

[11]黎丝翠. 专业化管理的家族企业——新加坡的华人企业[J].华东经济管理,2006(2):22-31.

[12]吕政,郭朝.家族制企业需要“蜕变”[J].浙江经济,2001(11):8-9.

[13]师大伟,赵平.浅议家族型民营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J].中小企业科技,2004(2):4-5.

[14]王鸽霏,曹兴.我国家族制企业转化期发展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46-49.

[15]吴威.家族制企业如何实现职业化管理[J].管理前沿,2002(8):208-110.

[16]吴雄周,袁岳驷.中国大型家族制企业的制度变迁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4):22-25.

[17]徐爱乐.美国家族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及启示[J].经济管理,2003(21):90-93.

[18]徐爱乐.美国企业的家族化及其家族治理变革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4(1):146-149.

[19]余成鹏.我国私营企业家族管理动因分析及发展对策[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1(3):33-37.

[20]郑文哲,夏凤.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路径探析:以家族成员为例[J]. 人大复印资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2006(4):48-51.

[21] 郑文哲,夏凤.三环模式下的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路径[J].经济经纬,2006(2):110-112.

篇8

关键词:企业年金 信托法律属性 双层次委托关系 捆绑型养老保险公司

一、我国企业年金治理结构中的双层委托——关系

1.我国企业年金的法律依据

《信托法》保障了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权益,使受托人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对等,保障了信托关系中相关角色之间职能的清晰界定。因此,建立以信托关系为核心,以委托关系为补充的治理结构适合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

2011年1月11日由人社部第58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于2011年5月1日颁布新修订的《企业年金管理办法》,明确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法规保障。

2.我国企业年金计划治理结构——双层委托关系

在国际上,企业年金基金按法律形式主要分为四种组织形式。四类各有优缺点,信托型是当前国际上的主流模式。我国信托型企业年金管理模式是参照国际主流信托型模式、改造其他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企业年金各主体之间存在双层委托关系:第一层委托关系存在于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第二层委托关系——受托人委托托管人、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分别处理托管、投资管理、账户管理等事务。如下图所示。

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信托型企业年金治理结构分为受托人理事会管理模式(以企业内部理事会充当受托人)和机构受托人模式(由外部专业机构充当受托人)。第二,企业年金理事会是自然人的集合,没有承担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托管和投资管理的资格和能力,只能选择全分拆的基金运作模式;法人受托机构的管理资格和能力要强很多,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可以依据自身的资格条件选择分拆模式或“捆绑模式”。第三,《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受托人不能同时担任托管人”,四十五条规定“投资管理人与托管人不得为同一人,不得相互出资或相互持有股份。

二、外部受托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危害及原因

1.外部受托模式中出现受托人缺位的现象

郑秉文教授指出:“就内外受托而言,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外部受托上;就外部受托模式的市场角色而言,当前主要矛盾集中在受托人身上。”

笔者归纳受托人的缺位现象:第一,信托型企业年金市场上出现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撇开受托人,直接与委托人或企业主打交道,拉客户后反过来推荐或指定与自己有联系的受托人;企业雇主为降低委托成本绕过受托人直接与第三方机构联系等严重的“程序倒置”现象。第二,信托市场秩序混乱、恶性杀价,各受托机构压低收费标准,甚至出现零收费现象(见下表)。

第三,占GDP55%、占全部就业人口75%的230万家中小企业,举办年金不到100家,资产总额不到1%的中小企业更无力举办和发展企业年金。

2.外部受托模式中受托人缺位的危害

(1)动摇了以受托人为核心的信托型年金市场结构。受托人具有核心地位,一旦缺位会使信托制企业年金市场失去核心,导致对其他市场角色的监控力度下降,威胁资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同时潜藏着极大的金融市场风险,威胁着受益人的正当权益。长远看会动摇信托法律精神,违反新办法规定引发对信托年金制度的严峻挑战,甚至影响整个企业年金市场的正常发展,影响专业化受托机构的正常发育,形成恶性循环。

(2)导致市场价格的无序竞争。低价收费、零收费现象等无序、恶性的价格竞争战如果愈演愈烈,一方面会加剧受托人职能的弱化、挤压其地位,更难形成专业化、职业化,妨碍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向着专业化的良性路线发展。另一方面价格战的直接恶果是没有投资管理人资格受托人不断丧失竞争力,面对恶劣形势难以立足,使受托人的市场供给畸形发展,制约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

(3)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企业年金。中小企业多规模有限、缺乏集体协商机制、利润率高,经济实力难以允许他们向员工提供足够的福利待遇,本身缺少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国际上克服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是由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门设计的集合企业年金计划,此法具有十分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内在的经济价值,符合中小企业要求。但是,我国目前出现的外部受托人缺位现象,使受托人专业化程度较低、职业化综合能力较差,导致没有足够的动力和财力投资开发集合年金计划,现有受托人都不能满足发展企业年金的各项条件,不利于生产集合年金产品,不利于中小企业参加企业年金。

3.产生受托人缺位现象的原因分析

第一,权利义务角度。单一受托人专业能力有限,无法行多项权力而难承担核心地位的责任;而权利范围较广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是金融控股集团发展企业年金又利用内在转移价格的优势将管理成本“内在化”,这一做法不仅没有履行义务反而架空信托型模式,导致信托型向契约性质转变。

第二,投资收益角度。单独牌照受托人初期要投入更多的营运、沟通和管理成本,而后期收益见效缓慢,经营面临生存困难。甚至“双牌照”模式也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据测算,仅就受托人的收费来说,“双牌照”模式在7~10年内难出现盈利。各模式受托人难解决生存之道、难立足市场,更没有足够精力投入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

第三,市场角度。资本、金融、企业年金市场不成熟、不规范、监管力度不足,无法控制无序、恶性价格竞争局面的形成,致使架空受托人使其很难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重任。

第四,信托精神角度。受托人缺位是对忠诚原则和谨慎原则的严峻挑战。主观因素分析:各个治理主体因利益目标不一致,为追求自身的利益引发道德风险。各受托方如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按自身利益出发做出不符合委托人利益的行动选择,产生利益冲突。客观因素分析: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受托人处于掌握某些委托人不了解的信息优势地位,并利用这些对委托人不利的信息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合同。另外,委托人无法准确衡量受托人的工作成果与其付出的努力之间的联系,无法准确评价受托人的素质和能力。为降低犯错成本,委托人会选择报价较低的劣质受托人,而优秀受托人会因自身成本高无法被选,造成某种劣质受托人充斥市场,造成了委托人缺位。

三、建立捆绑式养老金管理公司

1.捆绑式养老金管理公司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第一,捆绑式专业养老金管理公司可降低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营成本、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提高各个环节的服务效率和准确性,有效克服提供商各自为政、片面宣传和误导委托人和受益人的现象。捆绑型服务的方式使产品设计更具目标性、专业化,推动集合企业年金的发展,提高中小企业进人市场的积极性,成为拉动企业年金市场综合服务管理的核心平台。

第二,专业化养老金管理公司对资本市场与年金市场二者关系充分理解和深入研究的专业结合能力,在投资管理系统等其他各项专业服务上及时把握和监督具体的市场,清晰识别每一个市场主体的运行准确性、收益合理性及其价值内涵。

第三,捆绑式养老金管理公司可弥补单一资格受托人短视的缺陷,可克服仅从表面投资结构和收益数据来分析判断投资管理人,能够避免单一提供商容易陷入程式化管理的误区,能个性化地进行方案设计和取得长期性收益回报。还具有成本较低、信息对称、避免受托人法律地位的弱化及其责任重大与盈利空间狭小矛盾的优势。

2.强化受托人的核心功能,具体思路是叠加资格牌照

建立捆绑型专业化养老金管理公司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叠加资格牌照,较多的市场资格捆绑能赋予受托人更多的执行权力,强化受托人的核心功能,使受托人逐渐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根据国外经验养老金管理公司作为一个外部法人受托人,其核心要素是集投资管理功能于一身,即受托人资格与投资管理人资格捆绑在一起,这既是受托人在市场上的生存之本,又是养老金管理公司的本质特征之一,更是养老金管理公司得以发挥其核心作用的关键所在。

建立养老保险管理公司是逐步解决受托人职能缺位的有效措施,不仅为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集合年金计划产品,又为大型企业提供综合服务的一揽子业务,这既可以发挥政府的社会责任,又能体现企业的社会担当。因此,培育专业化的养老管理公司就意味着培育企业年金市场,为企业和市场服务,为国民福祉服务。

参考文献:

[1]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经济评论,2003(6).

[2]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郑秉文.论我国企业年金的改革[J].开放导报,2007(8).

篇9

[关键词]工程咨询;咨询评估;管理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063

[中图分类号]F282;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01

工程项目咨询评估是指从事工程项目咨询服务的专业公司接受工程项目业主的委托,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或分阶段进行专业化管理和咨询服务的活动。工程咨询的本质是市场化的专业服务和项目管理行动,在引进外国建设技巧、建设资金和管理模式的同时,也慢慢引进了相符国内常规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如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咨询评价、招标投标制和建设评估制等工程项目标评价,这些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模式融入我国的投资环境后,慢慢形成了具备中国特色的工程咨询体制。

1 工程咨询评估模式

(1)根据工程建设的关键阶段或关键节点分别设置的咨询范围、内容和执业资质,咨询活动以帮助业主的决议计划为主,重视项目环境的影响与法律政策的调适程度。这有利于咨询机构的专业化发展和提高咨询的深度与质量,也有利于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与国内的制度环境相结合,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夸大咨询业的独立性与社会责任,并从法律、制度层面给予支持、鼓励。这样不仅从技巧、信息方面支持业主的准确决议计划,同时也可从公众利益的角度约束工程项目的建设进程,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平衡成长。

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决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面貌,也是政府重点调控、直接治理的经济范畴。在政府治理的基础上,项目治理的理论状态更多地表现为法律和行政规定,同时也更多地依靠行政组织的推进和刚性的机构治理原则。

所以,工程咨询的理论、方法研究一般是在相关法律、条例的范围内,针对理念、准则的论述和说明,对关键环节的办法、方式加以调整,分别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以技术标准、资质认证、培训教材的形式,指导从业者的行动与理论。

2 我国工程咨询评估面临的问题

2.1 工程咨询评估人员缺乏专业性

工程咨询业所从事的是一些繁杂的、重复性较低的智力密集型业务,这些业务的质量标准的稳定性、同质性较低,员工不仅需要对标准进行持续学习、熟悉,更重要的是需要独当一面,不拘泥于标准主动承担质量责任。而在我国的咨询机构中,部门从业职员水平和素质不高、知识面较窄,主业人员只要从事审价业务,严重影了工程咨询机构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咨询评价。

2.2 工程咨询评估质量问题难以控制

工程咨询业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智力向社会、企业、个人提供知识服务,常表现为一种决议计划、点子、技巧计划、计算机程序等,且它的产出将影响他人的行为,具有极强的“倍增效应”,但偶然也表现为负效应,即出现品质问题时其破坏力也是倍增的。由于咨询管理涉及多行业,且人员质量参差不齐,咨询管理贯穿整个工程项目,涉及范围广泛,因此,管理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2.3 工程咨询评估质量难以评价

它所提供的服务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力才能鉴别其质量的好坏,而大多数的消费者却不具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消费者与服务供给者在有关服务产品质量的专业知识方面存在显著差距,这一差距导致供需两边对工程咨询产品质量的认识不同,最终导致纠纷增多。

3 在工程咨询评估管理过程中的措施

3.1 基于知识服务创新要素的结构整合模式分析

知识、信息和人才作为知识服务创新的因素,是围绕着市场需要、客户需要动态进行调整和完善的。工程咨询业的各项服务,如计划、评价、施工管理等,有许多共通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对这些知识、信息、人才共享和转移,综合考虑工程事前服务和事后服务,可以避免因知识信息不完全而造成的工程管理中发生的差错,减少了资金的浪费和工期的反复。

3.2 构建战略联盟,进行品牌经营

政府治理模式的改变和竞争的激烈,国内工程咨询企业原有的优势会慢慢消失,在资金、技巧、信息收集、治理等诸多方面和外国著名咨询机构差距较大。对国内工程咨询企业来讲,最好的抉择应是进行行业重组,加强横向和纵向的结合,构建战略同盟。应冲破地区和行业、专业的限制,走强强结合之路,以资本为纽带,在品牌、技术、治理、资金、市场等诸方面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危险共担、好处共有,建立牢固的战略联盟关系,共同发展。根据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和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的准则,以有实力的大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化和特点服务为特点的小公司为主体,组建成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工程咨询结合现代企业集团,建立与国外接轨的治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治理模式。

3.3 运用新观念、新技术,提高造价咨询服务水平

工程咨询评估是一项技巧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贯穿于投资决议计划、项目计划、招投标和建设施工各阶段,工程建设的各有关主体应改变观点,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参与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改变以往只注重事后控制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坚勋.浅谈工程管理与项目管理接轨[J].建设管理,2014(2).

篇10

一、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随着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目前,东部沿海省市产业集群已占到本区域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优势日益显现。同时,产业集群覆盖了纺织、服装、皮革、五金制品、工艺美术等大部分传统行业,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加速发展,并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区域品牌。

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作用显著,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对产业集群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一些地区盲目搞园区建设、铺摊子、上项目,导致地区分割、资源浪费严重;部分产业集群以贴牌生产为主,技术含量较低,产业链不完善,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对产业集群配套的生产业发展滞后,有些对分散排放没有集中治理,环境污染严重,有些落后生产能力在产业转移中没有依法淘汰。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聚环境,突出优势和特色,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切实推动产业集群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加强科学规划,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严格贯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家产业政策,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集群整体优势。推进东部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加快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以特色产业和自然资源为突破口,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健全体制机制,发展专业化协作配套,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形成一批新型装备制造业集群。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适度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二)坚持节约发展,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布局合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改善交通、电力、给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等),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依法搞好土地整理,推进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土地存量,用地指标优先向优势产业集群倾斜。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向,优先满足环保型科技型企业小规模用地需求,为企业集聚发展提供必要空间。

(三)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领头羊”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支持热处理、电镀等工艺专业化企业发展,加快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延伸。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加快由委托加工(OEM)向自主设计加工(ODM)、自主品牌生产(OBM)转变。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标准体系,推进产品国际标准认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订和修订。鼓励科研院所和产业集群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吸引跨国公司以及优势企业在产业集群设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保护诚实守信者,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创新氛围。

(五)切实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型工业。选择若干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产业集聚区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网络,发展生态型工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高消耗高污染型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集群污染综合整治。对于排放集中、污染严重的产业集聚区,探索集中治理方式,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降低企业治理成本。

(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区域品牌。把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有机结合,重点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鼓励有关商会、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提出地理标志产品和出口企业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和产业旅游,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大力发展生产业,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和商务等生产业。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原则,重点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构筑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商品批发市场,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依托产业集群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引进国内外职业培训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和推动在产业集群内依法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

(八)规范引导区域产业转移。要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动的原则,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能够发挥区域优势特色的生产能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市场准入条件,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禁止“两高一资”和已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能力转移,切实加强监督和检查。

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搞好产业集群工作

(一)加强对产业集群工作的宏观指导。要充分认识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宏观管理、规划引导和协调服务。要组织研究制定本区域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规划,并纳入各级规划体系。加强对产业集群培训力度,建立产业集群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的统计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