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碳环保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低碳环保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低碳环保的建议

篇1

关键词:化学教育 低碳生活 中学师生 调查与分析 绿色化学

低碳教育是中小学教育家于新春在2009年底提出的教育新理念,主要是将“低碳生活”的内容和“低耗、高效、优质”的低碳理念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作为与环境最为相关的化学学科,中学化学教育还承担着加强环保教育的责任,让学生从接触化学开始就形成低碳与环保的意识。目前中学化学教师如何将“低碳理念”真正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中学生学习化学后低碳意识是否增强等方面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通过化学学科教育对中学师生低碳生活影响的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能给中学化学教师和学生带来帮助,也为教育主管部门对化学新教材的改编和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1.调查对象与形式

本次调查以粤北地区8所城乡中学九年级、高一和高二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有2所省、市重点中学,2所区重点中学和4所普通乡镇中学,调查对象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主要以现场问卷和网络问卷为主,个别交谈采访为辅。现场调查向中学领导和教师发放问卷41份,全部回收;向九年级学生发放问卷190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向高一、高二的学生发放问卷198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网络调查回收中学领导和教师问卷64份,学生问卷121份。此调查在不记名的方式下由师生独立完成,不对调查对象作任何提示,只要求他们实事求是回答,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2.调查内容与结果

调查内容与结果见表1、表2。

3.调查结果分析

3.1中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1可知,高达93.9%的学生表示对“低碳生活”这一概念都有一定的了解,说明低碳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只有23.0%的初中学生是通过化学课堂了解低碳生活,而高中学生只占11.9%,说明化学课堂上的低碳生活教育还相当缺乏。仅有66.4%的中学生对提倡“低碳生活”的做法表示会积极响应,随大流和与我无关态度的学生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与学生认为考试更重要的观念有关。91.5%的学生表示学习化学对低碳生活有较大的影响,但对有关“碳足迹”、“碳汇”等具体的低碳知识却不了解。只有9.2%的学生表示不会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低碳问题,觉得学不学习化学,对践行低碳生活没有影响。有12.9%的高中生表示化学知识对解决家庭低碳生活没有帮助,而初中生只占4.3%,66.9%的学生表示,只有当试卷上出现了有关“低碳生活”的试题时,老师才会对“低碳”知识进行讲解,这种现象在高中更为明显。84.1%的学生表示化学教学中一般不会主动讨论低碳,只有谈及环境保护时老师才会讨论,还有16.2%的学生认为从没有讨论,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在课堂上对低碳生活的讨论次数越来越少。当问及“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辩论赛”等对低碳生活的影响时,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认为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践行低碳生活。91.6%的学生表示对有关低碳生活的新闻越来越关心,说明低碳环保教育成效初步显现。

从表2可知,购买衣服时首选化纤的只有10.7%,说明如今的中学生大都比较享受生活。选购食品和用品包装时首选简易包装的只占22.1%,说明大多数学生比较注重外表,具体到自己践行低碳生活时缺乏行动。还有13.8%的学生从没使用过淘米水等近天然清洁剂;主动将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的也只占50.9%;从不使用一次性杯子和餐具的只占14.6%;循环利用处理派发传单的只占37.7%;每次都能随手关灯、电脑、水龙头等的只占46.4%;经常对用过的水进行二次利用的只占53.4%;在生活中重复使用塑料袋等再生资源的也只占59.3%,所有这些都说明当今的中学生对低碳生活的具体践行还远远不够,在化学教学中增加低碳环保生活知识,特别是具体落实到如何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生活的教育还任重道远。

3.2中学化学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3可知,所有的化学教师都对低碳生活等环保政策表示赞同,同时认为化学教学与践行低碳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掌握化学知识对实际践行低碳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这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一致。65.4%的教师认为低碳生活对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上,这与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关,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只有6.6%的教师表示没有好好把握有关环保活动进行低碳教育。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都会结合如节能降耗、微型实验、循环利用等进行低碳教育。在开展低碳教育活动的形式方面,高中教师多采取辩论赛、模拟实验、课外参观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而初中教师选择模拟实验的高达75.0%。有33.3%的高中教师认为有关“低碳生活”试题与教材的知识匹配不合理,说明有关低碳生活的试题与教材的结合还有差距。只有44.9%的教师认为化学教材中关于低碳生活的内容适合,而71.4%的高中教师认为化学教材中关于低碳生活的内容太少,这为教育部门改编新教材提供了参考。还有不少老教师认为分数才是硬道理,平时极少对学生进行低碳教育,学生很难真正树立低碳生活理念。

4.几点建议

4.1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建议

当今中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虽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原因是很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让低碳环保教育形同虚设。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将低碳教育纳入国家和地方教育体系中,在高考和中考等重要考试中适当增加有关低碳生活的试题,引导教师在课堂上更加重视低碳环保教育。建议解决目前低碳教育责任不够明确的问题,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低碳教育内容,不断完善低碳教材体系,使低碳教育内容更明确和系统化,开发出更多更好有低碳特色的化学教材。建议建立新的低碳教育考核评比制度和激励监督机制,同时加强教师低碳环保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自身具有科学的低碳生活理念。加强低碳教育先进教师的培养,推广低碳教育先进典范的经验和做法,使低碳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得到扎实有效的开展。学校必须营造浓厚的校园低碳氛围,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进行低碳教育活动,开展如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等节约资源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节能低碳环保意识;组织学生举行低碳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结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进行低碳宣传教育活动。

4.2对中学化学教师的建议

化学教师要将低碳理念放在首位,备课时努力获取并理解与低碳有关的知识,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把低碳理念渗透到化学教学中,教会学生对低碳生活进行深层次思考,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重新改造利用。如用泡沫和吸管制作有机物结构模型;用矿泉水瓶作为钠与水的反应容器;一次性输液器可以做导气管,大针管做反应器,药片包装盒代替点滴板等。化学实验过程中,结合废弃药品的回收利用方法,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并设计有效的实验方案。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药品回收,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等过程来回收利用二氧化锰。教师要立足教材,领会新课标精神,根据教学实际安排好“低碳教育”的结合点,如教材中的“探究蜡烛的燃烧”、“奇妙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治理大气污染”等的教学内容都与“低碳”密切相关,教学过程中通过辩论赛等方式进行分析总结,使学生意识到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适当增加低碳生活方面的实验探究设计,帮助学生从低碳角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选取一些无毒无害、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和材料,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低碳生活的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启发学生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教师要制定更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不断反思,将低碳理念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在化学教学中贯穿低碳教育的新方法。

篇2

关键词:低碳;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88-01

一、概况

近年来大行其道的快时尚、高速流通意味着浪费是无法避免的。时尚品牌的销售主要面向大学生,他们大都未形成成熟的消费观念,容易追求时尚,很少关注材质与面料。赶时髦的后果,容易导致换衣频率过快,堆积起大量废旧衣物无从处理。为了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消费模式,同时满足广大消费者快速转换的时尚需求,把“快”时尚变成“绿”时尚,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提倡与实行是十分必要的。

二、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目的:本项目针对大学生废旧衣服的处理方法及对废旧衣物对环境污染的认知等问题做了调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实现与倡导大学生低碳生活的理念。

2 调查过程:本项目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10-12月在绍各大高校投放问卷3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246份。此外还通过网络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7份。全部有效问卷共433份。

3、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结果发现这方面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但一些潜在的问题已逐渐浮出水面,相对比较典型的问题表现如下:

(1)缺乏政策保障: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旧衣物的回收再利用工作不仅要提升民众意识,官方的支持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明确政策保障将有利于回收工作的开展。

(2)回收渠道有限:目前我国的回收渠道非常有限,缺乏专业回收机构。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回收渠道则多样化,包括通过各种慈善机构上门回收等,全民普及,使废旧衣物的回收再利用形成一种风尚。建立多种回收渠道是开展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基础。

(3)民众观念落后:目前国民大多数观念落后,旧衣物再循环意识较薄弱,导致废旧衣物多半是被扔掉而不是用于回收或捐赠。

三、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实施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与现有条件,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市场上衣服设计的面料,也没有办法阻止快时尚的流通,但是我们可以对低碳的倡导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消费理念。通过项目实践,针对废旧衣物循环再利用方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材料的循环再利用:任何衣物都是由一种或多种可认知的面料构成的,衣物被废旧之后,其构成衣物面料的材料本身的性状并没有发生改变。可以通过政府部门明确政策保障,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鼓励并推动企业开展旧衣物回收再利用。

2、功能的循环再设计:功能的循环再设计就是指在发挥服装原有的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它的造型对其进行再设计,发展出多样组合方式的变化,并构成可以适应各种形态的多样化的产品。在大多数废弃服装中,它的口袋、腰头等部分都可以拿来利用。通过将艺术造型方法和创新的思想运用在这些废弃的衣物上,重新定位它们的使用功能,利用拼接、打破、解构等手段赋予它们新的形态,为这些废弃纺织品带来二次生命。

3、道德情感的循环再利用:世界各地尚有大面积的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员,需要全社会去帮助,与其衣物废弃后直接丢弃或掩埋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如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而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恰好解决了他们的烦恼,既能助人为乐又为环保事业做贡献,两全其美。这里就需要制定针对旧衣物回收再利用评价体系,设立规范的废旧衣物回收机构与回收渠道及健康的运行机制。

四、结语

让淘汰的废旧衣物重新实现利用价值,不仅仅是实践了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更是助人为乐的爱心体现。当然这也需要全社会形成氛围,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才能使这项环保的事业持续开展下去,有效第减少可再生资源的浪费,进一步促进我国走向低碳环保的资源节约型社会道路。

本文为2011年度绍兴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基于“低碳·快乐·时尚”理念下的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实现与研究)成果。

篇3

环保部人员指出,编制环境保护综合名录,就是要通过对产品、工艺、设备进行深入分析、科学论证,来反映其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有差别化的政策,将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价值内化为企业内部成本,强化企业的生态环境责任。同时,通过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差别化的经济政策和市场监管政策,遏制“双高”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鼓励企业采用环境友好工艺,逐步降低重污染工艺的权重,加大环境保护专用设备投资,达到以环境保护倒逼技术升级、优化经济结构的目的。

专家说,这次的新名录,类似于产品核对标准,取消出口退税将遏制“双高”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推动企业采用环境友好工艺并加大环境保护专用设备投资,达到以环境保护倒逼技术升级、优化经济结构的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对生产企业来说,是一次环保和产品出口的博弈。我国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可达到13%,大型出口商需依赖出口退税政策来获得与国外企业同等的竞争条件。大规模产品出口公司的天平更倾向于出口退税,因为这关系到企业成本问题。企业面临抉择时,会通过加大环保设备投入来避免被取消出口退税的资格。

第二,利于环保行业全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关于节能环保政策的颁布数量和标准要求是空前的,此前做出的总体规划和细则直接针对污染企业,处于被动减排状态的公司积极性不大,减排效果不尽人意。环保部门此次以取消出口退税为条件,涉及企业根本利益,推动其积极购买环保设备和上马环保工程设施,强化企业的生态环境责任。

篇4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本质上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核心思想的新型城市。我准备从以下几点来谈谈我的想法。

第一,我认为要建设现代田园城市,靠单纯的政府倡导以及制度约束是完全不够的,而是要将这种思想意识深入到民众内心,才能真正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果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那么,这种“积累”的力量将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有一句话就叫做“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所以我提倡:要加大力度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思想上的问题才是根本问题。以我自己为例吧,以前不懂得什么叫做“低碳环保”,所以在行为上就做得不够好,而当我参加过成都搜房网组织的“低碳环保行”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小手牵大手,低碳每一天”活动以后,才好奇地去了解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懂得了它的重要性,现在的我,已经养成习惯做“环保小卫士”了。所以,我希望相关部门能更多地宣传这方面的知识,这也是很重要的,有很多人并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有意识到,也不懂得什么是“低碳环保”。

第二,无法做到节能减排,就不能完成科学成长。我有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每年一次“节电日”改成每季度一次。这样一来,一年就有四次“节电日”。并不是说要刻意地通过这几次节电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而是通过增加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具备这种理念。据了解,一年一度的节电日当天,就拿今年来说吧,山西太原机电响应“地球一小时”节电45万度,与去年相比,今年山西市参与“地球一小时”的单位多,参与范围广,这就说明了民众意识得到了提升。从全世界范围看,“地球一小时”活动是民间公益组织举办的活动,目的是鼓励企业、单位和个人,在不影响工作或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参与熄灯活动。“我们倡导低碳环保理念,希望通过短暂的黑暗,唤醒更多人的节能意识。”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光靠节能是不够的,我们不能只靠节约来满足人们无止境的消耗,而要懂得如何让能源再生。所以,保护好我们的大自然,爱护好我们的家园,才能让世界田园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样的道理,我建议,一年有两次“植树节”,将此种理念加大力度植入人心,增强影响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大程度地受到了影响,那么,我们只有更多地通过这些活动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篇5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旅游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的乡村旅游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和规范度也日益提高。

乡村旅游已经越来越普遍,人们在出门旅游时选择传统的旅游方式固然方便,但容易产生日程安排紧张、行程约束性强,自主性低。传统的乡村旅游模式对于对旅游自主性和体验感要求高的年轻人和中高端人群吸引力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越来越明显、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的情况下,回归自然已成为一种趋势,许多农家乐、户外自助游成为旅游者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人们开始意识到在乡村开展低碳旅游十分重要,因此旅游企业应该从自身做起,在旅游活动中的吃、住、行、游、购、娱这六方面贯彻落实低碳理念。

目前为止,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因人们低碳旅游认识不强、缺少对旅游资源准确有用的庇?o机制,使得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着诸如开发雷同、乡村文化性的消逝等一系列发展问题。基于实际,本文确定了将乡村低碳旅游旅游实施途径作为自己的选题。

一、乡村低碳旅游研究概况

(一)研究背景

“低碳旅游”的概念正式被提出是在2009年发表的《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这一概念就是倡导旅游者可以采用绿色环保的方式,在旅行的过程中尽量做到节能和环保。乡村旅游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符合低碳旅游的理念,二者完美融合为乡村低碳旅游。

政府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重点指出:旅游全行业要倡导节能环保的理念,走绿色旅游的发展道路。国务院于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推进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迫在眉睫。国家在2015年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研究对象

乡村低碳旅游实现了低碳旅游行业和农业的有效融合,它基于乡村,以乡村为出发点,结合低碳经济和环保生态旅游的发展核心,以地方民族文化为核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景点。文章以乡村低碳旅游为研究对象,结合旅游管理所学知识,分析新形势下适合乡村低碳旅游的发展途径。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乡村低碳旅游快速发展,与低碳旅游强劲的旅游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趋势相比,我国乡村旅游业供给侧改革还有待推进。本文以乡村低碳旅游为研究对象,在调查旅游供需条件基础上,从旅游者的视角来分析乡村低碳旅游的实施途径,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乡村发展低碳旅游产品的思路和对策,对促进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实施乡村低碳旅游的现状分析

(一)乡村低碳旅游发展的优势

1.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乡村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号召低碳经济、环保旅游的大背景下,新的乡村旅游模式正随着时代的需求在不断的涌现,例如注重收获和家庭化的“观赏农业”和“采摘农业”模式,以差异和竞争化为主要特色的休闲渔牧业模式,这一切为进一步发展先锋村低碳旅游奠定了基础。

2.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低碳意识加强

政府在2010年举办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中表明要“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工作,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国家发展委组织在2014年编写了《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由发展改革委发起的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截止2017年3月已经进入第三批组织推荐的阶段。同时,社会各界人群自觉践行乡村低碳旅游,且在自媒体时代,广大旅游者自发分享自己的乡村低碳旅游经历,号召更多人来参与和宣扬乡村低碳旅游。

3.低碳旅游模式日益丰富

(1)交通低碳化

社会上号召环保出行的理念盛行,例如近年来“共享单车”的迅速普及,既符合共享经济的理念,又顺应倡导低碳生活的潮流。

(2)行为低碳化

旅游者坚持以身作则,在日常旅游活动中严于律己,坚持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食用应季蔬果等。

(3)生活低碳化

旅游者不仅是在旅游活动中,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坚持控制低碳排放。例如在日常出行中尽量少使用汽车;在商场等地的电梯处常见到倡导“上二下三”的指示牌,倡导以楼梯代替电梯,减少碳排放。

4.低碳旅游管理日益规范

国家环保部于2010年1月在全国低碳旅游发展大会上正式启动了“争创全国低碳旅游试验区”的活动,《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的评分标准也终于出现在大众眼前,为建立低碳景区树立了较科学的标杆。在2011年,安徽黄山成为首批入选示范区的景区之一,对其他地区如何践行低碳发展有借鉴意义。

各地政府专门成立乡村旅游发展协调与领导机构,各地景区管理严格按照“5A”景区的管理标准,在选址、设计、规划等多方面都进行了规范管理,定期做检查工作,杜绝产生高能耗、高污染的旅游企业、旅游行为。

(二)乡村低碳旅游深度发展存在的问题

1.低碳旅游的社会影响力不高

长期以来,旅游者在旅游中往往更注重旅游活动的享受型,而坚持践行低碳环保的观念较弱,据统计,58.53%的游客认为低碳旅游实施的困难是低碳观念与旅游的享受性相冲突,值得高兴的是,大多数旅游者能够认识到自身的行为对完善低碳减排工作有着深远影响,据统计,游客主要认为可以通过选择低碳的交通工具、做好垃圾分类、选择绿色酒店和控制碳排放来实践低碳旅游。

2.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不足

中国对低碳旅游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加之各个地区发展现状各不相同,整个行业呈现出差别化、复杂化的发展态势。调查显示,19.35%的游客表示自己愿意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实践低碳旅游,但74.19%的游客表示自己“愿意,但不知道如何做”。不愿意实践低碳旅游的14名游客主要是由于缺乏了解和担心低碳旅游会增加旅游费用。对此,77.88%的游客表示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低碳优惠政策,72.81%的游客认为政府加强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65.9%游客认为政府应该制定低碳旅游准则,52.07%的游客表示政府需要加大科研力度,40.55%认为政府可以制定类似“限塑令”的低碳旅游的法律法规,采取强制措施。

3.低碳旅游产品开发不完善

调查显示,低碳旅游者对旅交通便利度、信息和线路的完善度、低碳旅游的健全度等项目要求较高,低碳旅游产品开发不完善是影响游客的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

然而,现阶段乡村低碳旅游企业不能充分提供低碳旅游产品,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难以践行低碳旅游观念。当前中国的乡村低碳旅游模式主要包括生态观光农业、农家乐等,但是这些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却缺少贯彻低碳理念的认识。

4.游客对乡村低碳旅游的了解和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可知,现阶段大多数游客只是听说过“低碳旅游”这一名词,对低碳旅游的认识不完全统一,获悉信息的来源大多数是源自信息量大但内容良莠不齐,且准确度低的互联网。

调查显示,4.65%的游客是通过互联网获悉的低碳旅游,60.37%和37.79%的游客分别通过环保公益活动和广播电视获悉的低碳旅游。说明当前我国在乡村旅游上运用低碳技术还不够普及,又因为乡村低碳旅游的主体具有分散性,旅游者难以把握全面准确的信息。

三、乡村低碳旅游发展受阻的原因分析

(一)低碳旅游大环境不乐观

现阶段,在旅游方面,我国的社会主流价值倡导的是“娱乐”、“消费”和“放松”,而非“低碳”和“环保”,通过在携程、途牛等大型旅游官网上的调研可知,低碳旅游并非主推的旅游产品,这主要是由于低碳旅游能够创造的附加旅游收益较低。因此无论是游客还是旅游产品开发商都不热衷于低碳旅游,低碳旅游的市场大环境并不乐观。

(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低碳旅游的政策,但是在落实上还有待提高。乡村旅游基地、农家乐等机构在开展低碳旅游的过程初期会增大经营成本,如采购环保用具、食材等。在缺乏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的情况下,旅行社和开发商都很难自觉主动的开展低碳旅游。

(三)低碳旅游行为奖励力度不够

行为主义心理的强化理论认为适当的奖励与惩罚能有有效地塑造个体行为,强化理论同样适用于低碳旅游的引导工作。对于乡村低碳旅游的开放商而言,乡村低碳旅游的“慢”、“低”、“少”的特征大大限制了旅游的附加价值,目前政府对于低碳旅游的引导和奖励大多流于精神鼓励和宣传上,缺少实际性的奖励和帮扶。

(四)游客缺乏对低碳旅游的关注

游客在现阶段对开展低碳旅游缺乏主动性,大多数游客仍然在被动地了解低碳旅游,并且游客们对于旅游始终是怀抱着“享受”、“休闲”第一的目的心态,当游客认为与享受和休闲发生冲突时,进行乡村低碳旅游的行动力就明显下降。

四、对策与建议

(一)倡导环保价值观,改善主流旅游环境

社会环境方面的改造要依靠政府、乡村旅游企业和游客三分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说,一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低碳旅游建设;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支持政策和资金;三是政府、社区和高校应倡导环保价值观,加强游客对乡村低碳旅游的积极认知;四是将低碳旅游产品作为商业计划来规划,吸引各类民间资本参与。这样有利于提升乡村低碳旅游建设的质量,推进低碳旅游产品进一步普及。

(二)政府加强支持力度,提高开发商积极性

在开展乡村低碳旅游的初期,政府要起到主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第一,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低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与低碳行动;第二,政府应该制定低碳旅游准则;第三,政府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增加对低碳旅游产品研发的投入;第四,政府可以制定类似“限塑令”的低碳旅游的法律法规,提高普通旅游的环保标准;第五,政府部门要做好规划,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各异的低碳旅游产品,为乡村低碳旅游增添新的元素,推进乡村全域旅游的发展。

(三)促进产品开发,完善信息平台

现阶段我国乡村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和配套服务还远远不足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经验,在做旅游规划、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政策、加大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应结合低碳旅游产品发展趋势加以重视。乡村低碳旅游的拓展一方面要依靠与现有旅游平台合作推广,一方面要建立起独立的旅游信息平台,对乡村低碳旅游爱好者和旅游收入的统计,这样可以对比低碳旅游和普通旅游的份额,为宣传做好基础。

(四)提高游客认识和行动力

在提升游客对乡村低碳旅游的认识方面,政府的宣传应当起到主导作用,旅行社和乡村旅游开发商要起到辅助宣传的作用。政府应当加强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利用公益广告、社区活动,联合学校进行环保教育等方式来提高社会对低碳旅游的重视。

从旅行社和乡村旅游开发商的角度来看,第一,可尝试利用微信平台以推广微信公众号作为推广和营销的有利渠道。第二,创建“接地气式”官方微博,乡村低碳旅游可尝试建立并丰富官方微博内容,不定期炒热#乡村低碳旅游#相关讨论话题。第三,利用秒拍、美拍视频拍出个性化宣传片,同时鼓励游客利用秒拍、美拍等视频软件拍摄个性旅游宣传片并上传,乡村农家乐将为游客提供门票打折、优惠券等奖励。第四,乡村低碳旅游还可以尝试与新兴产业合作,例如与采用的AR+LBS技术的手游开发商合作,通过游戏在环境和主线创设与景区的地理位置、特色景点等相结合,引流玩家到景区进行游览和消费。

篇6

关键词:碳金融;低碳经济;制度体系;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1-0018-04

一、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相关法律政策体系

碳金融的实质是利用金融手段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与此相关的法律政策可以分为两大方面:

1.法律和政策依据。作为仅次于美国的排放大国,中国政府始终把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长远战略方针,并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性规定。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等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为节能减排和排放权交易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此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还规定了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的控制指标和严格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为开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交易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

2.金融服务政策。我国早在1980年就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发展方针,明确规定将节能作为我国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为此,我国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金融贷款服务政策和节能奖金制度等激励措施推动减排。其中,金融贷款服务政策有:

1981年,国家计委的《关于使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节能贷款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使用中国人民银行节能中短期专项贷款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对节能项目实行优惠贷款利率;1984年,国家出台的《关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的规定通知》中明确提出环境保护资金来源的八个渠道,涉及到很多银行信贷方面的规定;1995年,国家环保总局印发的《关于运用信贷政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级金融部门在信贷工作中重视资源和环境保护,把生态保护和防治污染作为信贷的主要考虑因素;对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产业和产品,金融机构要予以积极贷款支持;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关于落实国务院确定的专项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国家节能专项贷款由节能主管部门向商业银行推荐项目,银行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经项目评估后实施;2004年,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底,国务院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规定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企业停止放贷,为建立健全有利于环保的信贷制度提供了有利支持;2007年6月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指出,国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国家金融机构将着重支持节能技术创新和改造,加大基础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多角度拓展节能环保企业的筹资渠道,降低其筹资成本;同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颁布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中提出了实施绿色信贷等具体要求; 2008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合作协议,开展“赤道原则”标准研究与推广项目,计划推出针对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的“绿色信贷”指南,使商业银行在审查信贷项目时能明确有关行业环保要求。

(二)我国碳金融的现有实践

1.清洁发展机制。目前,中国已经成为CDM的最大卖家,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截至2009年底,中国CDM的交易份额已经扩大到72%,有学者估计该份额今年将达到75%。预计到2012年,中国在联合国EB组织注册的CDM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总量将达到15~20亿吨;排除价格波动和中介利润,按国家的最低限价是8欧元/吨(可再生类项目为10欧元/吨)的平均市场价格来算,这些CDM项目将为中国带来105~140亿美元的收入。

2.绿色信贷。目前,国内的银行关于碳金融的实践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领域。绿色信贷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

2007年,《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全面进入到我国减排领域。江苏、浙江、河南、黑龙江、陕西、山西、青海、深圳、宁波、沈阳、西安等多个省市的环保部门与所在地的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出台了有关“绿色信贷”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细则。据不完全统计,五家大型银行2007年共发放支持节能减排重点项目贷款1063.34亿元,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贷款38.78亿元,节能减排技改贷款209.41亿元,收回不符合国家政策的企业贷款39.34亿元。

2006年兴业银行与IFC签署了《能效效率融资项目合作协议》(CHUEE),成为我国首家推出能效贷款的银行,除了向节能减排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外,还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并帮助企业挖掘碳交易机会,2008年10月31日,兴业银行宣布接受赤道原则,成为首家中资赤道金融机构。

3.碳基金。目前,中国主要的碳基金包括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CDM基金)和绿色碳基金。2007年3月,由财政部牵头、七部委共同运作的CDM基金开始正式运营。CDM基金是由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兼顾政策性与开发性的,具有长期性、公益性的开放式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国有独资基金,由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赠款和合作资金、个人捐款、国家从清洁发展机制减排项目中获得的一定比例的收益,CDM基金管理中心开展基金业务取得的运营收入以及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收入组成;由设在财政部的CDM基金管理中心进行管理;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外交部和科技部等部委组成的审核理事会对CDM基金支持的项目进行审核。

中国绿色碳基金是在中国林业管理部门的倡导和组织下,以自愿参与为原则,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首先注入3亿元人民币,用于专门开展碳汇活动。由中国绿色碳基金投资的林木归属于农民所有,林木固定的二氧化碳将计入投资者的账户,并在网上进行公布。绿色碳基金设在中国绿化基金会下,作为一个专户进行管理。

国内很多银行在碳基金理财产品方面也进行了大胆尝试。2007年8月,中国银行推出挂钩二氧化碳排放额度的基金。同年9月,深圳发展银行推出与二氧化碳排放权挂钩的本外币理财产品,至2008年9月到期时人民币和美元产品分别实现了7.345%与14.125%的收益。这些创新为客户提供了投资绿色环保类金融产品的机会,也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我国碳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碳金融的直接法律依据

纵观国际碳金融的成功实践,碳交易和碳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持,我国政府虽然已经签署了《议定书》,但目前并没有从立法上强制要求减排,而且减排目标的落实还需要后续的额度分配、监测、考核、问责等配套政策支持。因此,只有通过立法,在统一的社会规范和协调的法律体系下,通过构建碳排放的约束环境,才能真正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使为低碳经济服务的碳金融有生存之本。

(二)缺乏专门的约束和激励政策

发展碳金融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环境监管与信贷管理,实现资源消耗指标和碳排放指标的金融化,从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但是,目前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尚没有关于碳交易和碳金融的明确规定,法规政策中涉及银行义务的条款大多为建议性质,缺乏对相关机构的基于法律保障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和银行开发低碳产品的积极性。因此,在实践中,部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三高”企业和国家宏观调控产业大多为当地的税收大户和支柱产业,是银行的主要客户和民间资本争夺市场的重要对象,导致环保严重违规企业的资金链难以切断,弱化了信贷对污染企业的影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对环保违规企业的惩戒不到位,难以真正制约污染企业、鼓励节能环保企业。

(三)缺乏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

目前关于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规定,缺少具体的指导目录和准入、技术、排放、能源消耗和循环利用能力等标准,环保、健康、安全等绩效评价指南等尚不完善,银行难以据此制定相关监管措施及实施细则。虽然赤道原则为银行提供了很好的操作指南,但是赤道原则属于自愿性规范,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且其具有的巨大灵活性加大了操作中的不确定性和违规的可能性,大部分银行仍停留在审查借款人或项目环境守法信息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流程和制度,加大了银行风险识别和管理难度。

(四)产品单一

目前,我国碳金融产品主要限于CERs(经核证的减排量)、绿色信贷和碳基金,虽然我国是国际上CER的最大卖家,但是由于中国缺乏碳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致使现有的项目几乎都依赖于国际碳基金或中间商。这些中介机构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通过低价买入CDM的产品CERs,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进行现货或者各种衍生品的交易,获取丰厚的利润,使得中国再次成为世界金融工厂低端链条中的一环,承担了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此外,还造成中国CDM的注册率较低,且主要集中在HFC-23等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无益的项目类型。

虽然中国CDM基金和绿色碳基金是在结合中国现状的基础上,将国际碳基金移植到中国的有益尝试,但是无论从其资金来源还是资金用途方面都与国际碳基金相差巨大,两者均不能直接进行碳减排指标的交易,这也是导致我国在碳交易市场仍然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无法真正发挥碳基金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的主要原因。

三、我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实施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政策体系

1.进行碳减排的专门立法。我国应当将减排目标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引入绿色GDP的评价体系,将环保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对绿色信贷的扭曲;并制定倾向于低碳信贷的激励政策,创造公平的政策和市场环境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低碳产业和企业倾斜,通过价格、税收、利率和保险等经济手段鼓励企业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低碳发展机制。

2.完善配套法规建设,规范碳金融发展。第一,加快环境税、生态补偿、绿色贸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步伐,以经济利益杠杆调节企业环境行为,与碳金融政策形成合力;第二,建立与环保机构的协作机制。推进碳金融必须加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建设统一的信息沟通机制,降低信息取得成本,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和使用效果。环保部、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强合作,引导和督促银行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进一步完善环保征信系统,构建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完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第三,加强碳金融专业人才建设。碳金融业务不仅涉及市场交易、国际金融、投资咨询等金融专业知识,还涉及许多碳专业技术内容,这就需要借鉴国外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有利经验,加强碳金融专业人才建设,培养碳金融领域的高素质团队。

(二)完善银行内控制度体系

1.制定与“赤道原则”配套的操作性规则。第一,出台“绿色信贷”实施方案和具体细则,加强制度约束的刚性和可操作性,使银行支持或约束企业影响环境的行为建立在更严格的法律基础上;第二,建立初始环境评审制度、可持续发展政策、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项目融资交易的环境管理程序与标准、贷款合同管理制度、内部信息和培训制度、外部报告制度、监督审查制度、纠正行动制度、磋商和同意制度以及独立的问责制度;第三,根据国家的绿色信贷指南,积极接受环保与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不断优化和理顺企业环保信息的披露渠道,要求企业编制环境与社会审查报告,提出规避环境影响的方法。

2.构建二维低碳信贷体系。一维是低碳企业的贷款,二维是CDM的CERs贷款,两维体系可以相互促进,和谐共生。通过向CDM项目下CERs进行贷款,引进发达国家节能减排技术和资金援助的同时,又可促进低碳企业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商业银行可以借助该体系创新碳金融产品,研究开发碳基金以及证券化的金融衍生产品,寻求新的碳金融发展机遇。

(三)构建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

碳金融与碳交易是分不开的,碳交易是碳金融发展的基石。虽然我国北京、上海和天津也相继成立了排放权交易所,成为中国最早的碳交易平台,但目前还仅限于二氧化硫、COD等排污权指标以及节能环保技术的转让交易,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建设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应加快对国际碳交易制度、交易规则和定价规律的研究,尽快建立类似于欧盟排放交易机制下的碳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充分的供求信息,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公平合理定价。此外,还应当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增加中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发言权。

(四)建立以低碳基金为中心的碳金融体系

1.建立低碳引导基金和各种产业碳基金。作为碳交易市场的主体,碳基金对碳金融市场的拓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碳基金通过购买CER和转手交易,增加了项目的资金融通能力,降低了资金风险,从而获得巨大收益。鉴于碳基金所发挥的巨大资金杠杆效应和对CDM项目领域的引导作用,我国有必要借鉴国际碳基金的经验,通过改革现有的中国CDM基金的运作模式,将其定位为低碳引导基金,引导我国CDM项目的健康发展,使中国的碳基金能够逐渐参与到国际碳金融市场中,为构建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奠定基础。

2.开发新型碳金融产品。一是实施排放权抵押贷款。排放权抵押贷款最早出现于2008年浙江省嘉兴市,排放权许可证的抵押贷款按照交易额的70%予以授信并享有在同等条件下更加优惠的利率。截至2010年4月14日,嘉兴银行排污权抵押贷款客户总授信额达到3240万元,贷款额为1330万元。银行可以利用排放权抵押贷款开发碳基金理财产品面向普通客户,将其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用于为具有良好信用记录和发展潜力的企业的排放权提供融资,收益则来自于出售CERs取得的利润,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而且拓展了银行的业务范围,有利于潜在客户的挖掘和培育。

二是提供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投融资服务。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很多发达国家企业开始转向对环境友好型项目,如环保技术、节能、水循环设施、垃圾填埋、环境管理系统等以及再生能源项目,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的投资开发。据估计,其中仅减排技术市场规模就近4000亿美元,无疑为银行业提供了广阔的信贷市场。碳金融产品的特点是对环境融资产品的创新。环境融资项目一旦被开发成为环境融资产品,银行业的信贷杠杆效应将进一步深化。具体而言,我国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通过融资租赁、BOT、现金杠杆、能源合同管理、设备供应商买方信贷、设备供应商增产和公用事业服务商模式等方式对项目提供融资,针对特定环境问题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型环境融资产品,充分发挥杠杆效应,为自身带来丰厚收益。

三是推行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各种能产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都被改造成为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资产证券化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在金融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论是碳排放权还是循环经济项目,都能直接或间接体现为会计效益,形成一定现金流和资产池,而信托公司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可以借助资产证券化技术,通过对现有的一些存量CDM项目打包,组建资产池,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从而盘活现有的项目资产,提高企业的现金流,为继续发展新能源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担保等手段的信用升级,为证券化产品提供信用保证,有利于吸引社会投资基金。

篇7

关键词:低碳;环保;建筑与环境;新技术手段的出现;设计理念

Abstract: The architect's responsibility is to built applicable beautiful housing for the human, not only to meet the objective, but also to use the appearance of the building so that residents feel meet on the heart. In addition, the architect has another goal, to protect the world's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low carbon buildings are the mainstream of today's construction industry. Meet the ideal of people to live pressure for reduction of nature, which is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today's designers.Key words: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emergence of new technologies means; desig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TU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低碳建筑,存在于整个建设过程,贯穿于建筑材料、建筑设备、施工和后期的建筑使用这整个的建筑生命周期之中。而我们常说的“低碳经济”,就是指三低,既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通过三低,能够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打造低二氧化碳的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建筑、电力、交通、冶金、交通、石化等国民经济的众多部门。建立强化我国的建筑节能之行标准,加大看管力度,完善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就是建筑师面临的挑战。

一、低碳环保型建筑的未来

目前我国的低碳建筑理念还不成熟,甚至可以说是刚刚开始,但是,低碳环保的建筑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建筑的主流趋势。与此同时,一个严重被忽略的事实呈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建筑的建设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当中占据了几乎一半的数量,远远高于工业领域和运输业。

而二氧化碳,正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局部极端现象的产生,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可持续战略相背离。建筑的施工和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制造大量二氧化碳的工程,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建筑维持自身功能上面。而汽车交通等方面只占到30%。我国平均每建成一平方米的房屋,就会释放出0.8吨的二氧化碳。因为在建设过程中建筑采暖、通风、照明、空调等方面所有的参数都要计算在其中,所以碳排量非常之大。建设环保低碳型的建筑迫在眉睫。

低碳环保是时代的呼唤,绿色发展是当今一大课题。当今中国的低碳建筑理念越来越广泛,许多建筑师已经意识到低碳建筑的未来。各式各样的有关于建筑环保的课题已经被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建筑注意低碳设计。相信不久的未来,我国的低碳建筑就会发展成为世界支柱性产业。

二、低碳建筑设计在中国的原因

低碳中国,我们最早是在世博的响亮唱响的。从此低碳理念充满中国人民的内心。理论指导实践,将低碳概念深刻的置于国民内心,我们就能够自觉自主的为中国低碳做出贡献。目前在我国,低碳环保势在必行。

1、资源短缺。目前在中国的建筑行业里,其相关能耗已经远远超过了工业能耗,成为第一耗能大户,约占能量资源的46.7%,尤其是在住房的使用中,同比发达国家,在相同技术条件下,是其他国家的二到三倍。这正是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为何在经济上有所落后的原因。因此,建设低碳环保建筑迫在眉睫,不仅有利于中国建筑在世界地位的加深,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世界资源的节约,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2、中国工业是发展中的工业。中国加入世贸已经十年,随着世界经济的的发展,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面对人口越来越多,住房越来越紧张,环境可容纳的人类和建筑越来越紧张,因此,生存与发展空间的紧张,迫使中国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的保护。中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中已经摸爬滚打近10年,低碳正是现在研究的新的方向。不仅如此,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经济政策,调节我国对经济能源的过渡需求,这种理念也符合当前国际上的可持续政策和绿色建筑的发展。低碳建筑发展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向前发展,由此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优化升级。

3、环境的改变。我国人口越来越多,住房越来越紧张,这就是目前的国情。而建筑又是释放碳最多的产业,然而,住房紧张现象不易控制,因此加紧研究出低碳可持续住房成为一把利剑,我们在这项研究的精力不会白费,而且中国将是低碳生活的最大受益人。目前世界上的一些极端天气现象,如:北极冰川消融,印度海啸频发,海水水面升高等等,都是由于二氧化碳超标导致的全球变暖形成的。所以说,低碳建筑的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低碳技术的出现

环境的改变通常导致技术的变革和创新,科技的进步就是社会的进步,是世界发展的动力。与低碳建筑有关的技术可以降低建筑的成本,从而推动产业的进步。

1、当今社会环境。

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在中国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何时才能发展成熟,无人能够解答,我们要做的只有考察好中国的环境,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成就我国的低碳建筑技术。经验的缺乏当然会导致进步的种种困难,不过,我们相信开始的艰辛会结出甜美的果实。

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成本很高,相关的技术还不发达,许多材料和经验都要向国外借鉴。然而国内对“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压力都将成为我国建筑设计师在未来低碳建筑设计中的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越多的困难代表越大的成功几率。

2、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的关键

技术领域的创新才能够带动建筑业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建设。我国目前的环保手段,大致有如下几种:第一,清洁煤炭技术。煤炭发电在我国发电总量中占很大的比例,约有60%。从全球背景看来,中国的煤炭发电需要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第二,太阳能产业的开发。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是最佳的能源,在这项研究上我们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利用太阳能发电、发热、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一次能资源,是目前可行的最好的途径之一。第三,风能的有效利用。巧妙的利用风能,利用建筑自身的结构以导向风的流通,让风能在建筑内部合理的发挥作用,形成自然通风来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这样就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减少电力损耗,减低碳排放,保护环境。第四,新型材料的研发。,例如玻璃纤维。玻璃是一种透光很好的材料,由此发明的导光技术可以将室外的自然光倒进室内,尤其是在地下建筑中使用广泛。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灯的使用,从而减少建筑用电的使用,节约了发电资源。不禁降低经济损耗,更加是为环保做出贡献。自然光相比于人工照明更加对人眼有利,这是一个一举三得的技术。

四、加强建筑低碳设计

先进的理论能够知道实践,因此加深管理理念中低碳环保的理念,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我国低碳体系的支持。

节能减排应用到设计上,就是要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资源,这些资源是我们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在设计上,我们可以不断线更自然界学习和靠拢。例如房屋的朝向设计,自然通风的设计,墙体、门窗、屋面以及建筑护结构中使用的具有保温隔热利用再生资源的性能设计。而人工设备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的少或者在使用中注意最低消耗,例如空调的使用和电灯的使用。

建筑设计要因地制宜,因此低碳建筑的设计同样要因地制宜。热的地区要充分利用他的热能、光能。寒冷地区充分利用风能。这都是有效和正确的设计手段。在建筑设计中不要刻意模仿和盲目追随,方案要符合实际,一个合格的建筑师要摆好心态,并能充分利用环境。

五、结语

我们要牢牢把握住开发低碳环保型建筑的机会,这次宝贵的发展将决定全人类的命运。我们有理由相信,准确洞悉建筑节能技术的未来,攻破技术难关,就能够激起中国房地产界的巨大波浪,甚至全球的低碳建筑浪潮。

当今世界是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也是节约型社会,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营造好的节约能源氛围,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建造低碳环保建筑是大势所趋。谁把我了低碳建筑建造技术,谁就把握住世界的直柱,也就把我住了世界的命运。成为一个时代的英雄。

参考文献:

[1]张健.打造低碳建筑的几点建议[J],价值工程,2010,29(4)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会计;意义;阻碍因素;对策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实现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从内涵看,低碳经济兼顾了“低碳”和“经济”,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和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这种理念不能排斥发展和产出最大化,也不排斥长期经济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共识,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

2.绿色会计的含义及其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亦称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 Accounting),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环境科学与会计和实物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全新的应用科学。

在当前“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下,中国必须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在实施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通过实施绿色会计,能够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资源利用不合理而造成的诸多问题通过事前、事中控制而降低其限度,更好地增进企业自身的效益,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实施绿色会计可以充分考虑社会生态环境的成本,准确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绿色会计与发展低碳经济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只有结合低碳经济,重新审视绿色会计的体系和内容,才有可能适应经济的发展。

3.低碳经济下推行绿色会计的意义

3.1 顺应了我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

当前,价值规律对有关社会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无能为力”,因此加剧了我国资源的枯竭与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会计则把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等问题当作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去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

3.2 便于政府部门了解企业环保方面的贡献

充分披露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会计信息,有利于环保部门对环境总体情况的掌握,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低碳化发展规划、探索低碳化模式、落实低碳化发展措施的责任,把低碳化发展的指标纳入对企业的考核体系,从而对企业的社会贡献作出公正的评价与决策。

3.3 帮助社会公众、债权人了解企业环境情况和环保形象

社会公众逐渐摒弃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奢侈的消费观念,积极响应低碳消费,不断增强构建低碳化社会的社会责任,促使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和低碳化发展的道路。因此,社会公众只有了解了企业与环境有关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债权人也只有了解了这方面的信息,才能真正把握企业的偿债能力。

3.4 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顾及环境和社会的决策

首先,企业必须努力适应不断上涨的能源、交通、废物处理和原材料价格对其生产成本的影响。其次,企业必须理解并遵守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和减排政策。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是主要排放者,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必须面对来自投资人、雇员和消费者关注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当然,低碳也带来了机会和新的市场,而提高效率所需要的技术进步将使企业可以在减排的同时提高效率、增加盈利。

3.5 有利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方面,大量外资涌入中国,要求我们尽快建立绿色会计方面的准则。由于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因而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不断把那些污染严重和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生产项目搬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投资,我们应该培养我们的企业适应对外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需求,从而使其适应某些投资所在国的要求。这些都迫切要求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实施绿色会计,以便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4.低碳经济下推行绿色会计的阻碍因素

4.1 缺乏对绿色成本的认知

在对待环境成本时,很多企业单纯的只是对企业的排污费以及其他防止环境污染开支费用简单核算。一般只在年终报表进行简单的披露,还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将环境成本单独立项。其环境成本核算只是被动的进行计量。

4.2 绿色会计的理论体系相对不完善

由于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复杂性,目前绿色会计还未形成统一、完善的理论体系,在确认、计量及环境成本的核算上多数处于空白阶段。目前我国企业对环境支出的核算主要是在环境费用的处理上。大部分企业为了简便快速计算出成本,在发生与环境有关的支出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或在金额较大时作为待摊费用处理。这样的处理模糊了成本发生的动因,对企业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很不利,是无法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目前规范会计行为的《会计法》和会计制度中并没有与环境相关的核算、监督、披露及处罚等相关绿色会计内容,也没有对绿色会计信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虽然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绿色会计的重要性,也有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动机,但由于绿色会计研究还停留在学者们的书斋里,还未形成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还不能满足实务工作的计量要求。

4.3 理论与实际不符,实际情况达不到理论的完美化

目前依然有很多企业的环境责任理念尚未真正形成,环境报告信息披露严重不足,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对于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相关事项才予以考虑,另外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环境监测费用不一定计入环境成本中。资源的破坏程度和类型的确定困难,可利用的技术及恢复标准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难以量化。

4.4 缺乏绿色会计专业人才储备

绿色会计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门科学交叉渗透而成的边缘应用学科,它要求运用者不仅要具备绿色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具备与环境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知识。然而由于我国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主要是专业学者进行的,目前与绿色会计相关的专业及其培训较少,懂得绿色会计的人才并不多,大多数现有的素质只是具备普通的会计知识。导致企业中懂得绿色会计的人才并不多,这成为我国企业中实行绿色会计的障碍。

4.5 审计机构缺少对企业环境报告的跟踪审计

企业环境问题对财务核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确认和计量时就要求审计人员有更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更多的经验。目前在风险防范上还没有全面深入开展绿色审计,以及在尚未制定相应的绿色会计准则的前提下,环境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财务后果,同时也孕育较大的审计风险。

5.完善绿色会计发展的对策

5.1 深化研究绿色会计理论体系

将绿色会计的相关内容列入会计法中,以法律、法规形式确定绿色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绿色会计有法可依,使绿色会计的计量、核算以及信息的披露有统一标准。将企业环境核算和披露列入会计工作最高层级规范的会计法中,是将绿色会计理论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手段。同时,为了保证绿色会计能够在实践中真正得以实行,可由财政部牵头,吸纳环保、税收等各方力量共同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准则的会计要素中,使之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会计制度也应逐步对企业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做出具体规定,统一规范环境会计核算内容及报告形式,使绿色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5.2 做好绿色会计的配套工作

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尽快组织力量,修改《审计准则》,增加绿色审计的有关内容,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环境管理规定(ISO14000)的要求尽快制定统一的中国环境审计指南草案,强制规定对企业必须经过有环境审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出具有环境成本报告的绿色审计报告才能有效,实现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再监督。注册会计师队伍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保护审计融入到常规的企业财务审计之中。各级审计机构应当加强与社会上所有负有环境保护责任的相关机构的通力合作,为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创造条件。同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依法对企业的绿色管理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情况进行审查,即进行绿色内部审计。审计内容可以包括核实企业排污数据、调查企业环保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调查企业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情况等。

建议在现有的税收制度基础上建立绿色生态税收制度,单独设立环境税,针对那些对环境有损害的气体征收排放税。同时也要采取优惠政策,允许清洁能源企业、污染治理企业、环境公用事业以及环保示范工程项目加速投资折旧,对实施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的企业实行优惠鼓励的减免税收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将单位的环境保护会计记录及其审计结果作为必要的审核程序,加强金融控制。

5.3 构建绿色经营系统

企业如果要对环境成本进行科学的核算,就应该以建立绿色经营系统为基础,绿色经营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5.3.1 营造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密切关注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为全体职工所认同和遵循。绿色企业文化是绿色管理的精神核心,是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建立绿色企业文化时,不断向员工宣传绿色理念、绿色价值观,鼓励员工的环保行为,加大绿色投入,让企业的领导及普通员工都以积极的心态自觉参与绿色环保管理工作。

5.3.2 绿色融资

利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战略去吸引投资者的注意,有效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5.3.3 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

建议在企业内部设立环境咨询委员会,设立社会环境部,在各工作部门设立环境管理小组,全面贯彻落实环境管理工作。

5.3.4 积极参与“企业绿色合作”,将“绿色”推向最广,实行企业“清洁生产”与“零排放”理念

绿色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层面,还应积极参与合作,将企业产品产生的煤渣等废弃物作为另一企业产品生产的原料再加以利用,形成企业产品间彼此相互依靠、互为上下游的工业生态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5.3.5 加强绿色会计相关信息的披露

企业绿色会计的信息对政府、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大众等行为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但目前而言,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建议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增加环境会计信息,可以考虑采用表格、文字、图形等多种方法设置相对独立的环境信息报告段落作专门的报告。在编制初期,为简便和易于操作,可以先以文字、图形等定性化描述的方式为主;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再附以大量的定量化表格,以保证环境信息披露的客观性和可信性。

5.4 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绿色专业知识

要想在企业充分实施绿色会计,对于现有财会人员就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绿色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叉相关学科知识,对企业的决策层、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环境会计基本知识的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对企业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培训,从而使有关环境政策被严格执行,绿色会计实务工作能正确开展。

5.5 引进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

作为辅助引导功能,建议企业的领导采用激励机制,鼓励财会人员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修改或扩展环境会计目标,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完善企业绿色会计的理论,从而使环境成本更加清晰。

综上所述,绿色会计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相关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规定。绿色会计是适应社会时展需要的产物,其存在和发展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我们应了解和借鉴国外绿色会计理论,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环保化发展的绿色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1]史蒂芬.肖特嘉(德),罗杰.布里特(澳).现代绿色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秀敏,姚建明.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绿色会计问题分析[J].生态经济,2007(12):92-94.

[3]薛增芹,张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会计构建浅探[J].财会通讯,2008(6):99.

[4]陶月英.我国绿色会计实施存在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122-123.

[5]张晓芳.浅析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机遇和挑战[J].财经与法,2009(38):11.

篇9

关键词:碳金融 背景 意义 政策引导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72-02

一、我国发展碳金融的背景及意义

碳金融的提出和兴起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有直接关系,在全球性的“低碳经济”革命中,碳金融作为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包含了市场、工具、服务和制度等要素,主要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依托于碳交易的金融活动,具体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就应对气候变化首次达成国际协议――《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要求38个工业化国家在2000至2012年期间将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因为有了《京都议定书》的法律约束,碳排放额开始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因而也具有了商品的价值和进行交易的可能性。《京都议定书》设计了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机制(JI)和国际排放贸易机制(IET)三个灵活的市场机制,其中,CDM主要是指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获得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用于完成其在《京都议定书》第三条下的承诺。《京都议定书》给每个发达国家确定了一个二氧化碳的“排放额度”,并允许那些额度不够用的国家向额度富裕或者没有限制的国家购买“排放指标”,自此,人们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在交易所里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世界银行预计2012年全球碳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CDM是目前《京都议定书》中唯一涉及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机制,因此发展中国家主要通过CDM机制参与国际碳排放交易。

在全球低碳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碳金融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支柱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发达国家在2012年要完成50亿吨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其中一半要以CDM的形式实现,可见CDM市场潜力之大。中国由于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碳交易及其衍生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和盈利商机。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0月,中国在联合国成功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计划达663个,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1.9亿吨,约占全球注册减排量总量的58%,注册的计划数量和年减排量均占世界第一。中国可通过CDM机制实现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减排,具体来看,开展碳金融业务有以下重要意义:第一,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第二,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第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第四,有利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一方面挖掘现有合作框架下的巨大商机,另一方面则同时实现了人才的储备和经验的积累,为应对未来碳金融业务模式的任何可能改变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影响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因素

尽管中国是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给方,却不是定价方。碳金融在我国仍然处于认知和起步阶段,参与主体主要是个别商业银行。这些局部意义上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无论深度、广度还是规模都与我国碳市场的潜力不符。目前,影响我国碳金融业务发展迟缓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碳金融的认识不到位

首先,碳金融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认知程度还不高,许多企业和金融机构还没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利润空间、运作模式、风险管理、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的认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其次,CDM项目开发时间长、风险因素多,金融机构不愿向其融资,金融服务支持不够,没有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运行机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着手应对碳金融的机遇和挑战。

(二)碳交易市场不成熟且交易复杂

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一些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构建了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在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相对落后,缺乏成熟的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国内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交易规则等尚不熟悉。此外,碳金融由于涉及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部门和环保企业,国内减排单位和国外购买企业等多方面利益,与一般的投资项目相比,交易程序要复杂许多。

(三)碳金融的风险因素多

除了基本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碳金融还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和可持续发展风险。《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期到2012年即结束,目前所制定的各项制度,在2012年之后是否会延续不得而知,这种不确定性对形成碳金融的发展产生了最大的不利影响。其次,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成本会大幅上升,盈利能力会下降,而且转型周期较长,为碳金融在宏观调控和企业自身发展变化中,增加难以预知的变数。

(四)碳金融的综合配套政策不完备

碳金融的发展需要财税、环保及金融监管等各项配套政策的大力扶持,然而目前的各项配套政策并不完备,无法发挥支持碳金融发展的应有作用。首先,碳金融的政策法规缺失。现阶段,由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分类标准和运行、管理、考核体系尚未建立,虽已经制定了关于鼓励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但发展低碳经济缺乏配套法规与细则,一些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缺乏高效、严格的执法措施。第二,环保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2007年4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把环境执法信息纳入征信管理系统,但目前征信体系中的环保信息不够细化,且存在一定的时滞,影响了信息的实际使用效果。第三,宏观政策的引导作用有限。目前,我国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对于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引导作用有限。

(五)缺乏碳金融衍生品

在目前的各个碳交易市场中,与排放权相关的远期、期权是主要的交易工具。随着金融机构的介入,在碳交易市场上除了碳排放权这种基本产品外,各种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而目前在我国的碳交易市场上还没有碳期权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产品。

三、对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几点建议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发展碳金融已是大势所趋。面对机遇和挑战,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需要共同努力,推动我国碳金融的健康发展。

(一)政府部门应加强碳金融宏观政策引导

1.加强碳金融需求的培育。人民银行可以和环保部门等部门联合开展环保宣传,提高全社会的低碳经济意识,加强社会公众对碳金融的认识,让企业充分意识到CDM机制和碳金融所蕴涵的巨大价值,推动企业根据所在行业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划,扩大国际合作,积极开发CDM项目,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2.建立统一的碳金融交易规则。首先,应借鉴赤道原则的有关条款,制定符合我国特点的、具体的、细化的《碳金融管理指南》,建立碳金融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其次,应发挥行业组织和协会的作用,建立基于环保要求的产业指导目录,具体体现出各行业不同环保水平的信息。

3.完善环保信息沟通机制。首先,环保部门应建立并完善环保信息库,并加快信息的更新频率,及时将信息提供给人民银行。其次,人民银行将环保信息纳入征信体系,并及时通报循环经济、节能技术和产品等产业政策导向,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提示,发挥企业征信系统的警示作用。再次,金融(下转第74页)(上接第72页)机构在为企业或项目提供授信等金融服务时,把审查企业信用报告中的环保信息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依据,严格信贷环保要求,并将信贷情况反馈给环保部门,以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4.制定碳金融的扶植政策。将碳金融纳入发展低碳经济的整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国家环保投入资金,设计专项扶植政策。首先,通过财政拨款成立专项基金,为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提供利息补贴,为低碳经济支持力度大的金融机构提供专项奖励资金;第二,在税收方面,对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收入提供税收优惠;第三,在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方面,可以建立与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相关联的信贷规模指导政策,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业务向碳金融领域倾斜;第四,在外汇管理方面,研究并开通碳金融绿色通道,考虑将跨境碳资本的自由流动列为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目标。

(二)金融机构应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

1.拓宽绿色信贷领域。具体而言,金融机构应对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生态农业、研发生产环保设施以及从事生态保护建设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而对污染企业实行信贷限制措施,以达到有效引导资金向优秀环保企业流动的效果。例如,农业银行台州分行积极拓展符合绿色、环保政策要求的项目,先后对大陈岛风力发电项目、台州供水二期工程、南洋科技太阳能薄膜项目等生态项目给予融资服务。

2.开展CDM项目中介服务。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客户资源以及渠道优势,为国内减排企业提供CDM项目开发、交易和全程管理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在项目开发流程,金融机构开展项目分析,并对项目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并确定开发成本以及开发风险;在项目交易流程,金融机构协助CDM项目业主选择合适的买家,协调项目发起人、国外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以降低企业的交易风险。

3.发行碳基金产品。碳基金是目前国际碳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也先后推出了与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挂钩的基金理财产品,为客户提供了购买绿色环保类金融产品的投资机会,受到市场的欢迎。发行碳基金可以在现有实践的基础上,设立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为具有良好开发潜质的环保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4.开展融资租赁服务。在CDM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往往需要投入使用较为先进的设备,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可以利用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为项目企业购买设备,企业从出售碳减排指标的收入中支付租金,从而释放企业的流动资金,保持资金的流动性。

5.开展碳交易保险。碳交易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碳交易保险可以为碳交易提供一定的保障。2009年以来,我国的保险机构已经着手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各项试点工作,在易发生污染事故的企业、储存运输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和危险废物处理的企业、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各类工业园区六大领域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此基础上,可以不断丰富碳交易保险的品种,拓宽被保险企业的范围。

参考文献:

1.王玉珍.碳金融的中国战略与商业银行策略.中国金融网,2010.4.27

2.乔海曙,张清平.发展碳金融.助推“低碳经济”,光明日报,2010.3.16

3.王利.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低碳经济之路,生态环境与保护,2010(3)

4.王元龙.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新机遇.金融时报,2009.7.22

5.低碳金融启动银行业面临挑战,东航金融,2009.12.25

篇10

2012年10月12日至14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以杜莉教授主持的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绿色经济实现路径——中国碳金融交易机制研究”为依托,召开了“碳金融与绿色经济发展学术会议”。南开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中央党校、西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吉林省社科基金规划办、吉林财经大学以及吉林大学的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就追溯碳金融的理论基础及推动中国碳金融交易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

一、碳金融交易理论基础追溯

理论是对规律的总结与归纳。吉林财经大学宋冬林教授提出不能架空碳金融交易,需要密切关注碳金融对传统理论的传承与扩展。南开大学逄锦聚教授指出,适应实践发展和时代需求,开展碳金融研究是理论研究的重大责任。吉林大学杜莉教授认为,碳金融交易机制既承接了产权理论、功能金融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的现有内涵,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上述理论的外延。

结合传统的价值理论,逄锦聚教授对碳排放交易标的的商品属性进行了认定。价值理论将商品定义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逄锦聚教授认为,碳排放额的减少来源于技术改进,而技术进步离不开劳动,故碳排放额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劳动产品,一旦用于交换,便具有商品属性。碳交易表面上交易的是碳排放额度,实质上交换的是碳减排的技术以及协同的一系列复杂的人类劳动,故碳排放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使用价值体现在可用于碳减排活动,其价值体现为凝结在碳排放额度中的人类一般劳动。

北京环境交易所周丞认为,碳是政府授信并在特定市场具有流转功能的商品,可以视为一种广义的货币。碳市场以产权理论作为依托,是科斯定理与现代金融的完美结合,产权的正确界定对于减少环境问题,避免公地悲剧具有重要意义。西南财经大学蒋南平教授将碳金融与低碳经济的理论根源追溯到的绿色发展观和以生态危机理论、双重危机理论为代表的西方生态主义,从指导实践的角度,强调准确界定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内涵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碳金融的实践进展

1.碳市场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源于系统工程学,意旨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碳市场的顶层设计涵盖了基本制度设计、发展路径及评价体系等各个环节,顶层设计的合理程度决定了碳市场的运行效率甚至成败。

中央党校郭兆晖将碳市场的构建路径划分为三个基本模式:以欧盟为代表的自上而下的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混合的模式。周丞与郭兆晖均认为中国比较适合以日本为蓝本,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混合的构建模式,积极发挥“干中学”的作用,推动中国碳市场的建设和完善。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攻坚阶段,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即刻构建全国范围的碳减排体系的条件尚不成熟。郭兆晖建议以三年作为一个区间,逐步由区域性碳市场向全国性碳市场过渡。关于碳市场的基本制度设计,郭兆晖认为,不仅要考虑环境有效性与成本有效性,也要关注产业接受性、行政可行性以及政策的公平性。建议由国务院确定履约期长度、排放上限、交易对象、管制行业,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配额分配、管理与抽查等供给机制的设计,构建一个囊括政府部门、常规金融机构、经纪商、交易所、法律服务机构、研究咨询机构、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制度体系,并建立本土化的新型经济评价体系。

关于碳交易的机制设计,周丞认为应采用总量交易模式。首先,应创新总量设置模式,选择某年为基准年,将基准年之前已经运营的设施排放的温室气体设为存量,基准年之后的为增量。以存量作为总量控制的目标(Cap),效仿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期初采用历史排放法对排放总量进行分配,随后逐步转向拍卖方式。增量采用高基准线,规定若干年后,将部分增量转化为存量,进入控制和交易;其次,设计碳市场的柔性机制,包括允许配额无条件储备,允许低效机制、履约期以三年作为基准、建立碳价格“安全阀”机制、建立配额储备库、不允许配额借贷等;再次,设计碳泄漏规避机制,即通过扩大管制区域范围、细化机制设计、输入产品纳入管制、降低境外产品需求等措施,减少碳泄漏;最后,设计碳市场的测量、报告、核查(MRV)机制。

2.碳市场及碳金融交易的实践

中国碳市场交易已初步试水。周丞先生以北京环境交易所为例,介绍了中国碳交易平台建设的实践活动。目前,北京环境交易所主要有三大业务线:一是由CDM、VER与“双特(特定行业特定区域)试点”所构成的多层次碳交易业务;二是节能量与排污权交易业务;三是由节能环保技术投融资、低碳转型服务组成的低碳发展业务。

当前,国际市场较为活跃的碳金融活动主要包括碳信贷、碳基金、碳保险、碳期货、碳期权、与碳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等等。中国受制于碳市场起步晚、金融体系相对薄弱等因素,碳金融活动以绿色信贷为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曾刚副研究员归纳总结了国外绿色信贷抗拒、规避、积极、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介绍了赤道原则、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口信贷与环保指南、德国与日本先行国家的经验,梳理了中国.自1995年至今绿色信贷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开展过程中暴露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缺位、技术标准与风险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从制度完善、产品创新等角度为绿色信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郑州大学武魏巍副教授从期货等衍生产品的角度切入,总结了国际现行碳交易平台期货、期权运作的经验,通过对比瑞典城市马尔默与中国大庆,深刻剖析了中国推出碳期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中国碳期货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吉林财经大学刘吉舫教授介绍了绿色保险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从理念培养、标准确立、产品创新等层面,对中国绿色保险的开展提供了建议。

为推进碳交易及碳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西南财经大学蒋南平教授、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陈柳钦教授均提出要建立珍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理念,即推动思想环保、理念环保。此外,蒋南平教授建议尽快制定中国乃至全球的自然资源、能源消耗及补偿标准,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社会束缚,避免资本对自然资源统治力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应该将科技作为重要手段,加速生态修复和清洁发展。陈柳钦教授建议在产业布局过程中,要从网络、空间的视角着眼,避免思维和落脚点的单一性和局限性。

3.碳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助推

结合会议主题,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碳金融对碳市场发展乃至绿色经济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陈柳钦教授认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提出“给金融一个支点,金融一定能撬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论断。蒋南平教授认为借助碳交易体系与发达国家争夺国际碳市场份额,通过广泛意义的碳排放权全球营销,来捍卫国家利益具有必要性。周丞指出碳金融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实现低碳经济、推动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工具和抓手,能够为政府提供税费体系之外的转移支付手段,促进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引导GDP高质量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转移等政策意图的实现。武魏巍副教授重点从碳期货的视角,归纳了碳金融对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碳经济效益、增强碳交易话语权、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重要意义。

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论点,逄锦聚教授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金融确实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宜夸大金融的功能,应更多关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匹配,避免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繁荣。杜莉教授认为应充分发挥金融对低碳经济的助推,而风险防控机制亦是碳金融交易机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4.关于碳金融交易机制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碳金融交易作为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其进一步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关于研究队伍的搭建与合作模式,逢锦聚教授提出了“反木桶原理”,即研究团队中,首席专家的科研与管理水平,决定了该科研团队研究成果的层次和质量。杜莉教授指出,宜采用合理分工,责、权、利相匹配的模式,真正做到任务到人、经费到卡,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协同作用,挖掘科研协作的潜力。

关于碳金融交易机制研究体系的架构,杜莉提出应将金融思维与传统的经济理论相结合,从供给机制、需求机制、价格机制、风险防控机制以及效率与溢出效应评估五个相互衔接、互相影响的环节切人,避免现有单一研究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针对杜莉教授提出的架构,曾刚副研究员进一步强调了供给机制在碳市场构建中的关键地位,认为碳市场的特殊属性,决定了供给机制是碳金融交易机制的核心,配额总量的设置、分配模式的设计、管制对象的选择、碳金融产品的创新与选择对市场需求、价格、风险甚至运行效率与溢出效应均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供给机制的科学与合理程度决定了碳金融体系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