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培训课程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电一体化培训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电一体化培训课程

篇1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特色建设

国家教育部宣称要根据社会需求为指导,合理化设置科目专业,重点将行业与产业相结合,加快培养优秀人才。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特色建设,要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改进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环节,与就业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对机电人才的需要、适应当前的就业模式、带动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上不断分析、探索和改革创新,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专业特色。

一、创办有特色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概念

机电一体化是将机械化和电子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基于当化机械理论和技术装备,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技术应用开发的基本课程。机电一体化专业课意在培养高素质型人才,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具有专业的操作技能,改革创新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高等专业人才。

(二)创办有特色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要有其独特的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训

首先,在专业课的建设中,要坚持将就业环境与教学环境相结合的理念,营造真实的企业实践环境,为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重点以教师教学为主,以学生为根本,工作与学习相结合为核心,培养新时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在提高教职工素质方面,学校要专门为教职员打造一套特定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并且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提高教职工的专业技能,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友好的团队精神,通过培训的机会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打造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血液。学校以学生为根本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全面为学生着想,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比如在假期的时候为学生提供实习单位,在实践中加强培训力度以及操作水平,从而达到“就业快、学习即工作、成绩能力并进”的教学宗旨。

其次,在实训建设上,校方通过与政府、工会和技术企业合作的同时,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受益的效果。比如在学校和前沿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建造以生产性实训操作项目为依托的研究室,学生的作品可以直接进入市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意识,激发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融入社会的实践经验,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开发项目,了解市场最新的发展趋势和信息资源,掌握新科技,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专业科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在合作中也增强了师生的团结互助精神,扩展了教学资源,为造就具有创造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最佳途径。

三、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特色建设

(一)坚持工学结合,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将教与学相结合,在工作基础上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从中探索出教与学的有效方法。在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同时,要从课程的整体改革开始,强化专业课程建设,把技能培养作为首要目标。在技能培养中要坚持工学紧密结合,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建设平台。

(二)将教学理念转为实际行动,促进教学改革

将教学理念转为实际行动,首先要进行课程改革,加强师资一体化,以专业课为基础,加强信息化改革。其次要利用好兴趣小组为依托,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要注重创新思维培养,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以技术应用为基础,创新出新成果,做好特色教学。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传授专业知识,在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不懈,重复练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能力。对于专业知识的汲取,学生根据自身不足进行补充,重点要造就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且从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加强机电一体化建设的措施

要想开办专业的机电一体化课程,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产业背景,选择一个与专业相适应的企业平台;其次,要组建一支爱岗敬业、专业技能超强、无私奉献的教职团队;第三,要研发一套根据校企双方合作、工学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方案;第四,要建造一个供学生生产、教师实训、师生科研和培训的实践基地,从而培养出最专业的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方位高素质的,尤其τ诨电一体化专业要求更高,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在高校建设中也越来越重要。通过优化课程系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越来越具备特色的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品质。在各大高校中,只通过专业技术知识来帮助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的目标是远远达不到的,还要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技术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健康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一凡,李邦彦,谢美.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4:207-209.

篇2

为加强技工培养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劳动保障部《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计划》,近日,劳动保障部出台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

工程根据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结合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新技术产业领域,选择一些重点工业城市,实施若干高级技工培训项目,大力加强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和比重有明显增加和提高,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状况。2002年10月,首先启动机电高级技工培训项目,其他项目将陆续实施。

机电高级技工培训项目计划从今年起,利用3-5年时间,在北京、天津、沈阳、上海、苏州、广州、深圳等工业较为集中的30个城市和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10家机电类职业比重较高的行业、企业集团,大力开展机电类现代制造技术高技能人才培训。主要内容是,依托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和效益较好、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和相关专业实习设备先进、师资力量较强的工科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以及机电类高级技工学校,在全国建立200家 “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开展数控机床、模具制造、特种焊接、机械加工以及机电一体化等职业工种的培训工作;依托部分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机电项目)资源开发中心”,开发培训课程,开展示范性培训,并承担师资培训;组织实施“全国现代制造技术应用软件培训课程”远程培训,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卫星传输技术,开展数控工艺、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开发、数控机床加工等领域的远程培训项目。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集团和职业学校的共同努力,争取到2005年,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明显增加,在技术工人中所占比重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中青年高级技工的比重达到30%左右。

为推动工程项目的实施,专门成立了由劳动保障部主管部领导任组长,行业组织、企业集团主管领导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承担项目的统筹安排和指导协调工作。

篇3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基地 校企合作 机电一体化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方向)专业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提升校企合作培训能力、总结高技能人才培训规律建设三个方面。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方向)专业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赢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能力的需求分析,创新“三元二翼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为特征,融工学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并辐射引领系部相关专业的共同发展;完成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成省级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以及多门校本教材的撰写工作;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建成专业教师工作室,在技能竞赛和教科研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学习提升的平台。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师徒结对、学习交流、内培外引等途径,优化构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较强、富有热情的师资团队;与大中型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成维修电工技师(高级工)实训场地,电气故障检修室、电气仿真模拟实训中心,实现了校内外实训实习的有机衔接和区域职教的共同发展。

一、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成立机构,加强组织保障

为了保障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本专业建设以系主任总负责,实行项目建设责任制。系部建设领导小组对所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监控,定期召开例会,沟通信息,保证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保证项目的良性运行。

2.建章立制,规范项目建设

项目组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管理办法,按照学校的要求对建设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有效落实,遵循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专家指导与小组研究相结合,为建设项目的有效推进、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3.细化任务,明确工作职责

系部成立专业建设日常工作组织机构,对各建设模块确定具体负责人,并落实参与建设人员,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项目组将重点建设专业落实分解为三级子项目,并逐级指定专人负责;对具体参与建设的人员进行工作细化,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通过制度的激励与约束,进一步强化“全员创建”意识。

4.学习借鉴,加深沟通交流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建设工作会议及相关培训,与参与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的兄弟学校广泛交流,积极调研,取长补短,共建共享,互相促进。

二、项目建设特色

坚持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平台,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赢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与实践躬行。通过全体师生的锐意探索和孜孜追求,本专业在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总结技能人才培训规律三大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1.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学校依据“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赢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参照德国“双元制”的培养要求和自身情况创新了“三元两翼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元”即学校元、公共实训基地元、企业元,“三元”为基础,同轨并重;“两翼”即产教融合模拟工厂和企业师生工作站,“两翼”为支撑,围绕“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重视职业素养的教育,贯彻“德技双优”,最终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并以此为框架,实现了国家职业标准内容、德国工商联合会职业标准内容以及学历教学内容的“三融合”,形成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产业与专业设置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师与企业管理者对接、学生与企业员工对接的“五对接”。

2.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

本专业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在教科研及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本专业多年与德国合作的积淀优势,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结合国情校情,积极探索“双元制”本土化的切实可行之路。

灵活采用企业师生工作站、订单式冠名班等多形式创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直接与生产一线对接,促进校企间的项目合作和课题研发,切实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实现校企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承担社会服务责任。充分利用专业师资与教学资源,不断扩大社会培训规模,积极开展退役士兵、省级机关事业单位技师等各类专项培训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与经济效益。

三、建设成果

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内涵建设,通过不断地挖掘积累与提炼优化,形成了突显本专业特色的多个典型案例,内容涵盖了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与校企合作等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本专业的建设过程与取得成果。

1.引进国际化职业认证,推动品牌化专业发展

关注本专业实现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过程中,建立创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成功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转型升级的实施过程和具体做法。

2.借力国际化课证融合,创新实践型评价模式

关注本专业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理念,创新改革评价考核模式,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实施过程和具体做法。

3.建成企业师生工作站,适应产教研融合发展

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企业的技术人员进学校任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本专业通过搭建企业师生工作站这一平台促进了教师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4.试点兴趣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科研争创新

目前职业院校正在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本专业尝试让兴趣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寓教于乐,提高学习效率。

5.多元意识晨会谱新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本R到岷献ㄒ堤厣,融合学校“树型”教育体系的优势,借鉴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创新晨会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由于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本专业在探索“双元制”本土化的过程中取得了诸多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在校企合作方面,需要继续总结、不断优化,借助职教集团的资源优势实现与区域大中型企业的深度合作。同时,通过项目建设,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在后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培训模式的形成与建设成效的体现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后续还需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

篇4

关键词:分布式 学习管理系统 训练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0-0196-01

分布式学习管理系统(Distributed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全新的符合SCORM规范的三维虚拟交互式训练课程运行平台,支持加载和运行三维交互式的训练课程,比如虚拟装备对象(如飞机、火炮、舰船等),可供学生进行机械维修/维护任务的训练(如日常维护任务、设备拆装程序、故障排查流程等),可对学生的学习、训练、考核过程进行跟踪记录,非常适合于网络化教学。

1、系统特点

因为分布式学习管理系统从技术上、模式上解决了三维虚拟训练系统不能在常规学习管理系统架构下运行,虚拟课程由专门厂家设计、课程内容不能共享的问题,以及其他通用E_Learning(网络化学习)平台不能支持三维交互对象及实时仿真训练,无法适用于虚拟训练的问题,因而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将三维虚拟训练内容封装到SCORM学习系统框架下,使虚拟培训具有在线学习、考核、记录等功能,从而真正成为实用化的培训系统;二是学生在自主训练时可得到虚拟教师的在线指导,提高训练效率;三是三维训练课程按SCORM标准封装,可在异构的运行平台上执行,进而达到课程内容可共享的目的;四是支持按S1000D标准生成的技术手册导入,生成培训课程;五是虚拟训练在E Learning框架下实现,使训练可随时随地开展,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

2、系统组成

分布式学习管理系统由虚拟课程运行平台及虚拟课程创作平台组成,如图1所示。虚拟课程运行平台包括:至少一服务器端、客户端、API实例端;虚拟课程创作平台主要由:课程结构设计部件、可共享内容对象划分部件、可共享内容对象制作部件、课程包聚合与输出部件及标准课程测试部件组成。(如图1)

服务器端有LMS服务器,客户端有SCO运行环境。SCO运行环境可以加载与运行训练课程,启动、运行SCO后与API适配器通讯,发现LMS提供的API实例。

虚拟课程运行平台使用API实例与LMS服务器进行初始化通信和读取或设置值。通过实现与HLA的通讯机制,同时支持实时分布式仿真的初始参数设置、仿真加载、仿真过程数据记录等。

三维训练课程按SCORM标准在虚拟课程创作平台上进行封装,封装好的课程可在异构的运行平台上执行,进而达到课程内容可共享的目的。虚拟课程创作平台支持按S1000D标准生成的技术手册导入并生成培训课程。实现了虚拟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制作流程化。

3、系统关键技术

3.1 SCO封装技术

课件内容组织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化的内容,包括CGM、SVG和3KO等;另一类是非结构化的内容,包括Flash、音频文件等。对于结构化的内容,将被封装成一个个可重复使用的学习对象SCO。可共享内容对象(Sharable Content Object,SCO)代表了一个或多个基本素材的集合,这个集合包含了一个特殊的可基本素材,它利用SCORM运行环境与LMS进行通讯。

为了可以重用,SCO并不依赖于学习内容,而是其本身。比如,一个SCO可以用在不同的学习体验中来执行不同的课件。另外,一个或者多个SCO可以整合成更加高端的教学和培训单元,来执行更高端的学习对象。

SCO被认为是小型的单元,所以跨课件的重用是有可能的。SCORM 对 SCO的大小不会有特别的限制。尽管在设计编写期间,决定SCO大小的时候还是定一个其内容的最小的逻辑大小,而这些内容在运行时可以由LMS跟踪。内容开发者根据学习内容的信息数量和其可重用的水平来决定SCO 的大小。

3.2 仿真模型采用轻量化技术

在以往的三维仿真和虚拟样机应用中采用的是多边形处理方式,当模型复杂时,比如整机,整船的模拟,三角形数量会上百万,数据量在1GB以上,这就对计算机的图形处理能力要求非常高,只能在高档图形工作站上才能开发和运行,不可能进行网络和批量。

在本系统中的虚拟交互模型,将采用NGRAIN公司独特的体素(VOXEL)技术,用cell将三维实体实行网格分割,而非传统的面图形(Surface Graphics),避免了复杂设备多边形面的巨量计算问题;进而专门开发了针对复杂系统的三维可交互的软件平台,做到了三维模型的超轻量化,保证模型物理属性、外观真实条件下的高比例压缩。

渲染引擎完全由软件实现,不需要硬件三维加速,支持低端计算机平台,如普通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PDA等。

4、结语

分布式学习管理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工科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开展虚拟交互式网络课程开发于,可为课堂教学提供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支撑,也可为学生提供课后网络化的自学自训应用平台,同时分布式学习管理系统还能够把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进度及学习结果同步记录下来,并将结果反馈给授课教师,用于教学质量评估或教学效果考察,对促进教学相长、提升教学质量效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篇5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这其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则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五年制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宽知识面,过硬的专业技能,能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长期以来,高职专业培养大多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其结果培养的学生体现不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优势及特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本文以面向制造业培养高职机电专业(数控方向),对其职业能力及其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关于职业能力的定义

我们从最为本质的职业能力开始分析,现将职业能力的各类定义列出。①性质定义(本质论)——心理学角度,体现个性心理特征,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和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②条件定义(条件论)——源于CBE理论,有利于进行职业分析,使职业能力描述具体化,是指完成一定职业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有的定义还加上了“经验”)。

二、职业能力分析方法

从职业能力的定义出发看问题,可以使我们对各类课程开发方法中的职业能力的分析具有更深刻的认识,职业能力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功能分析法。职业功能是指一个职业要实现的工作目标,或是本职业活动的主要方面(工作项目)。根据不同的职业性质和特点,可以按照工作领域、工作项目、工作程序、工作对象来描述职业功能。②岗位分析法。采用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岗位分析方法,通过对该职业所辖岗位的活动进行分析,而推定该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③项目分析法。项目指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独立或合作完成的一个职业活动。④技术分析法。通过描述该职业所需要的主要的职业专门技术,来描述该职业能力的一种方法,适合于技术性较强的职业类型。

三、职业导向课程模式的主要观点

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是:生产现场的职业活动顺序、职业能力形成的心理顺序,获得职业资格基本要求,课程的主要系统化方式是职业系统化方式。①体现生产现场的职业活动过程。目前大力推行的“职业活动导向”课程开发方法,都强调了这个问题。在职业学校的课程中,缩小课程情境与职业活动情境之间的差距,让学生掌握工作过程知识是十分必要的。②要体现职业能力形成的心理过程。这个问题是从教学论的角度提出的,知识、技能、态度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心理过程,职业教育培训要按照知识、技能、态度的形成的心理规律来组织课程。A.知识的学习过程:了解转化巩固应用。B.操作技能学习过程:定向模仿整合熟练。C.心智技能学习过程:原形定向原形操作原形内化。D.态度形成过程:顺从认同内化。③符合融入职业资格的要求。这是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对职业能力的最低要求。其核心问题是把国家职业标准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中去,实现“双证”的问题。④指导学生自主职业生涯发展。现代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日趋复合化,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职业转换能力、创业能力。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重视全程化职业指导,引导学生做好职业准备和职业规划。

四、对机电类数控方向分析

(1)主要就业岗位。从事数控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 PLC应用程序编制;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及维护;自动化设备的销售及技术服务等相关岗位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2)职业能力分析。我们将这些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分为初级专业技术能力层、中级专业技术能力层、高级专业技术能力层。按学科体系规律,我们把数控技术专业所需的能力分为职业基础能力、机械能力、电气能力三大部分。根据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要求,我们又将每种能力分解为几个主要专项能力,每项主要能力需要的知识内容一一列出。

①职业基础能力,其主要能力包括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绘图能力,专项能力包括一定的英语笔译和口译能力、看懂英文机床说明书能力、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能力与运用网络收集信息能力、机械识图能力与手工及计算机绘图能力(二维及三维图形)。相对应的课程有:公共英语、数控专业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Auto CAD 绘图。

②机械能力,其主要能力包括机械加工能力(传统机械加工能力、数控加工能力)、数控设备能力(数控设备机械基础能力、数控设备精度检验),专项能力包括测量加工零件能力、选择金属材料能力、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能力、普通机床加工工艺能力、选择刀夹具能力、切削参数选择能力、数控机床操作能力、手工编程能力、自动编程能力、能CAD/CAM图形转化为加工程序能力、程序传输能力、机床常用机械元件及机构应用能力、读懂机床中液(气)压回路能力、理解机床各部分结构作用的能力、数控设备精度检测及数控机床各项指标验收能力。相对应的课程有:切削原理及刀具、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程实践、金工实习、数控工艺及编程、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数控专业综合实训、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及维护。

③电气能力,其主要能力包括数控机床电气应用能力、数控机床电气维护机故障诊断能力,专项能力包括电工仪表使用能力、机床电气控制能力、通用PLC应用能力、阅读数控系统、主要参数设置修改能力、报警提示分辨能力、典型故障分析及诊断能力、数控机床维护能力。相对应的课程有: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护。

本专业以数控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两大教学体系。因此,将职业能力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并保证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培养不断线,实施“三个结合”,教学遵循“实践——理论——实践”双循环、螺旋式推进的模式。

总之,高职学生应具备一定职业能力,而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核心能力,还要具备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拓展能力。通过通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术思维的能力,学会把复杂的技术现象分析为简单因素,然后进行综合,从中找出一般性的技术规律。在此基础上,学会把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姜宏.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讨[J].

教学与管理,2006(14).

篇6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科研创新

[作者简介]郑向华(1977-),女,黑龙江嫩江人,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CAD/CAE/CAM;李刚俊(1965-),男,四川成都人,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机电系副主任,教授、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高职高专教育;唐剑兵(1964-),男,重庆梁平人,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光机产品优化设计。(四川成都61003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43-02

高职高专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优秀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人才,课程的改革建设成了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专业基础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肩负着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基础教育的重任,教学中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教学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工程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机电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目标。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坚持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根据国家发展特色,结合四川地方经济、文化优势,与社会人才需求结合起来,与企业沟通合作,以科研优化课程结构,建立特色课程体系。牢固树立“课程是基础,科研是水平”的思想,把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国家发展的三要素(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蓬勃发展。我校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机制,使教学和科研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一、建设以科研促教学的教学环境

1.建立良好的科研激励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科研促教学学术水平。“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对于高职高专教育来说,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有特色、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是关键所在。为调动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确立科研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先导地位,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我校很早就自行制定科研管理评价制度,对教师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重点的确立起到很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首先,改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实训应用的评价观,把教师参与应用技术开发、企业项目攻关、技术服务、应用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成果作为衡量教师科研成果的主要指标,设立科研奖,对优秀的科研教师进行奖励。其次,把工学结合纳入教师科研评价的体系,设立教师科研教学发展项目,带动课程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改革。再次,把科研工作量纳入教师工作量考核指标体系,实行科研教分制(科研项目抵教学分),来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最后,要重视科研教学团体的作用,积极创立教学科研团队。总之,学校只有通过科研激励机制,使教师的科研与学校教学的发展目标、专业建设、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才能在增强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2.建立教学与科研互动机制,培养“双师型”职业技能教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搞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我校教学师资建设的特色。“双师型”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操实践能力,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要突出其应用性与技术性,因此要求教师也必须理论与实践技术兼备。教师传授技术应在较高理论基础上进行,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熟练操作。所以,我校采取各种方式和措施,使教师深入地方企业,熟悉工作现场和实践操作规范,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使其满足教学要求,能讲也能进行实践指导;每年都有不同层次的理论和实践实训,鼓励教师进修。同时,基于培养综合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教师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向学生传授走上工作岗位后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建立教学与科研实践互动机制,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科研实践项目中,提高教学质量。

3.实验技能大赛,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作为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大系,机电工程系长期坚持对年轻教师的大力培养,尤其重视对年轻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了提高教师的技术实操水平,机电系定期举办实验技能大赛,通过全方位的实验技能比拼,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通过举办实验技能大赛,引导广大教师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从前期的实验构思、资料收集、撰写实验设计书,到比赛中的实验操作、归纳和总结等,这一系列大量的工作作为进行实验研究的要素贯穿大赛的全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和教学效果,对整个课程组教学也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二、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建立

1.课程教学引入DACUM模式。加拿大课程开发的DACUM(Developing Curriculum)模式是以CBE(Competency-Based Ed? ucation)为导向的一种课程开发的系统方法。CBE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教育目标和评估标准,以培养职业的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专项能力顺序(从易到难)安排教学和学习计划的一种能力为本的职业培训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无论是培训目标的确定,还是培训课程的开发,都是以某一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职业能力的确定,则由学校和企业界从事技术工作的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共同制定。采用职业能力分析法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开发DACUM(Developin Curriculum),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制订DA? CUM表。DACUM把每一个具体的职业或岗位的全部工作,分解成8~12项相对独立的工作职业,每项工作职责是从事该职业应具备的能力;根据每项工作职责的需要,把每项工作职责分解成6~30项工作任务;每项工作任务即是从事该职业应具备的专项能力;最后,将职业分析确定的该职业应具备的各种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制订成图表形式。通过DACUM表所列各项能力的分析确定课程内容。在完成DACUM表后,由岗位专家、课程教师组成任务分析小组,对DACUM表所列各项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形成各项能力必须具备哪些知识等。根据以上分析形成课程单元。

我校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以DACUM模式为向导,以服务四川地方经济为主,从学生就业单位实际需求出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基础来设计课程;课程以模块化知识单元为教学特色,以校管课管理方法为主;课程建设大体可分为人才培养、就业市场分析、机电行业调研、教学研究等几个阶段。课程的最大特色是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使课程与教学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实践经验表明,CBE/DACUM是一种更科学、更经济、更有效的课程模式。

2.整合课程开发,注重素质价值,突出科研工程实践的教学

内容。我国高职高专一出现就显示出其现代学术观念:既重“学”,又重“术”,二者并进,原学科理论内部逻辑发展的学术与行业实践中发展的科学技术互联互补为一体。因此,作为高职教育活动核心的高职高专课程应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超越旧学术传统,超前思考新的经济、科技、教育背景下的改革和发展战略,更加突出高职高专特色。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它集中反映着教育的特性和功能,因此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其课程有不同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技术的空前发展,作为“经科教”结合的高职高专课程应为社会所需,课程整合根据实际人才培养需要重新组织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三、科研引导课程工程实践环节

1.利用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夯实工程从业基础。机械创新设计MCD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成果,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构或机械产品的一种实践活动。我们利用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夯实课程学习基础。我校每年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由系里专业指导教师带学生参加。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开拓型工程技术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采用产学研的科研成果,促进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建设。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是学院小课堂与社会大环境直接结合的形式,是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它的主体由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共同组成。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总体教育安排,教学计划中设定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依据产学研原理,紧密结合地方机械相关企业,逐步形成完善了教学、科研、生产与培训的产学研机制。四川地区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资金、人才等都不充分,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了校企合作项目,教师根据企业需求为其研发产品、提供技术支持等。对于这些长期紧密合作的单位,我们不仅按规定的教学计划安排师生进行项目合作,同时还为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上岗培训及顶班工作提供了校外实训环境。目前,我校与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八家四川的大中型企业签订了产学研校企合作协议,收到很好的成效。3.毕业设计中引入科研项目,使学生“手脑并用”。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坚持选择科研项目和有生产应用背景的题目,真题真做,使学生“手脑并用”,受到严格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训练。近几届的毕业设计题目来自于科研项目与工程应用的占90%以上。近三年,近两百篇毕业论文与指导教师承担的课题相关,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极大增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论文质量。学生大多成为单位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继续与我们合作科研项目,形成科研促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创新型国家的出现与人才竞争的激烈,科研育人已经成为工程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其核心是通过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学发展,学以致用。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科研可以充分促进教学的良好发展,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通过以科研促教学活动,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参考文献]

[1]杨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姜蕙.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4]宋海农.高校本科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高教论坛,2004(1).

[5]魏凤荣.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2).

篇7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高等教育;创业教育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不景气,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实施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是现实的选择[1]。作为地方高职院校,顺应时代的特点、适应市场的需求,迎接挑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开展创业教育,教会学生创业,成为创业性人才成长的摇篮,是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和国情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2]。

一、地方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初步探索

作为地方性高职院校,应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紧缺人才,把地方特色放在首位[3]。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教育可以归纳为创业教育的“两个联合”与创业实践的“四步曲”相结合模式。

(一)创业教育的“两个联合”

1.校内联合,即本校各学科之间的联合

(1)专业调整和设置上整合文、理、工科的相互优势,优先发展社会急需、能体现地方产业与行业优势的学科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专业、财会专业,做大与地方集聚产业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农林工程专业、资源管理专业。根据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学院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分别构建以工科为基础和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基础的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商务、经济管理、资源管理专业群。通过专业群建设,形成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优势,使学科专业呈交叉、立体型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例如农林工程系与财贸系联合开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共同联合创设“农业创业培训基地“。机电工程系与资源管理系联合开设矿山机电工程专业,共同联合创设了由中央财政支持的“煤矿开产实训实习基地”

(2)课程体系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载体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必须发挥教学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作用,才能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课程设置改革,在教育内容上进行延伸和拓宽。开设专门的学科课程,如《职业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纵横职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增设了“会计证”、“人力资源师”、“营销师”、“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程序员证”等一些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培训课程,并且相应地计入公选课的学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就业的渠道。

其次,结合专业课教学,通过渗透、结合、强化的方式,加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创业教育不要求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专门的创业教育,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中挖掘、开发、增强创业教育的内容。在课程建设上提倡“文理工互补”等多科协作方式,加强“通才”培养,为创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最后,应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教育课程。常见的具体做法是:成立学生创业协会,如近两年陆续成立的创业者协会、市场营销协会、科技协会、电气协会、模具协会、机电协会均举办了许多创业的活动,在校园内反响很好,深受大学生的欢迎;院团委定期举办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举办“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举办“质量工程”大学生学术研究课题等活动。

2.与校外联合,拓展创业教育的资源

(1)加强与地方其他院校之间的联合。我院为办好专业,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加强与地方其他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的联系和合作,达到资源互补和共享。同时,通过外派进修、挂职锻炼、外聘教授等方式提高师资水平,拥有一支具有高级职称、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教师队伍。

(2)加强与地方知名企业和商界的联合。本地有工业园、经济园等两大产业基地,对机械类、商业类和管理类的人才需求很大。近年来我校与这些产业基地建立了69个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5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聘请10余位娄底的重点企业高级人员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顾问,定期邀请一批富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法官来校讲座或座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当然,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也需要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形成一种合力。学院正在与当地工商部门商榷为在校生的创业努力提供多方面的支持。要创造条件设立创业基金和创业促进会、联谊会等组织机构,在资金和咨询辅导上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开展创业设计、竞赛活动,并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将竞赛中选的成果向应用端延伸,使学生成果走向产业化。

(二)创业教育实践范式的“四步曲”

如何在地方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之间找到契合点?地方性职院大部分都是从专科转型或者是从普通中职升格而来,因此在办学定位、教育理念上难以冲破传统教育的桎梏,在课程设置、日常管理等方面因袭传统的现象较普通,关键是要跳出传统的大学教育的模式,以市场为先导,培养适应社会的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反映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笔者在尝试了三年的职院教育的实践后,总结了“四步曲”的创业教育实践范式。

1.创业意识培养

(1)课堂教学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必须先让教师掌握创业教育的理念,激发教师主动地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讨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创业的各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互动式的教学,从思想深处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潜能,去从事创新和创业活动。同时,结合社团刊物、校园电台和电视台,加强对创业的宣传,树立榜样,弘扬创业精神,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2)成功人士的激励作用,邀请创业有成的毕业生来学校进行现身说教。很多学生对创业缺乏信心和勇气,甚至对创业存在恐惧感。因此,让学生身边熟悉的人来进行现身说教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而创业有成的人士是最好的榜样。让他们用自身艰苦创业的经历和业绩教育广大学生,开启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树立创业理想,学习创业方法,激发内在潜能,使创业不再高不可攀、让人生畏,使他们感受到创业成功者就在他们的身边,从而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2.创业技能培训

(1)指导学生进行创业案例分析。进行创业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用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亦可采用典型的、有特色的创业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组讨论,主动参与到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中去,学习创业的经验和方法。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创业案例后,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实际,让学生当一回“小老板”,让每个学生做创业方案设计。教学中可通过讨论、答辩等形式进行师生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独立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师要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创意,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分析、总结、点评学生的设计方案,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对选择创业项目和正确的创业程序、创业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2)开展创业指导,使学生了解创业的途径。指导学生选择何种企业、企业的选址、企业的名称、企业的形象设计、企业的融资和理财、员工的聘任等方面,全方位考虑如何运作自己的企业。由于学生对市场经济的实践比较陌生,为让学生了解创业常识,学校有计划地举办各类创业知识讲座,开展创业指导,如聘请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专业人士来校讲解“如何申请营业执照”、“如何纳税”、“如何申请贷款”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创业的途径。

3.创业能力实习

(1)营造校园创业环境,使学校的各种活动成为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直接环境,对学生素质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要引导各类社团组织注意围绕创业教育这一主题来开展活动,如市场营销活动、科技作品竞赛、自我形象设计活动、创业设计大赛等,积极支持和指导学生共同营造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校园创业氛围。通过活动的开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丰富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培养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形成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性的能力。

(2)加强与地方知名企业和商界联合,多提供创业能力实习机会。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一开办就新建了旅游基地,并把大汉大酒店、兰贵坊等酒店和旅游名胜地梅山龙宫、波月洞等作为学生的暑期实训基地。近三年的电工电子教学中按照学院“一条主线、二个教学体系、三个职业能力、四个规范教育”的总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加以实施。建立了与娄底市企业的长期合作,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涟源钢铁有限公司、华达机械厂、湖南双峰农机行业、娄底煤矿机械行业每年寒暑假都对大学生提供了100多个短期工的工作岗位和锻炼机会。

4.模拟创业实践

以寝室、班级、社团或专业为单位,自主创业经营。学校或系部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苦与乐。学校可以与就业指导结合,实行弹性学分制,争取社会各部门对毕业生创业的支持。如机电工程系在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与湖南双峰农机行业联合为创业的学生免费提供场地,让学生自己做主、独立操作,体验创业的感受,积累创业的实践经验,为将来创业打下基础。通过这样的模拟创业实践,可以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苦与乐,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脱颖而出,加入到创业者的行列。

二、创业教育应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核心的成才理念

要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传统教育观认为,教育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代教育观则认为,教育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同时,还要实现创新,不仅要对原有知识进行创新,更要培养一批适应知识经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注重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4]。由此可见,高职创业教育应该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核心的成才理念,即以学生的生存发展(即学生的出路)作为衡量教育的价值标尺。培养出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卢小珠.高等职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广西高教研究,2002,(2):20-22.

[2] 张旭霞.高校创业教育刍议[J].江西教育,2005,(2).

篇8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教育;教学工厂;经验;借鉴;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177-02

2009年2月7日至4月4日,笔者有幸被派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参加机电一体化培训班进修,通过2个月的学习、参观、分享、讨论,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了解到新加坡职业教育成功的原因,亲身感受了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切合实际的课程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新加坡是一个岛屿城市国家,基本没有农业,面积仅682.7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华人大约占76%。这么小的国家却能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力资源。新加坡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引进,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始终是国家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新加坡一直鼓励高技术人员移民,并采取一系列的配套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劳动密集型——技能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创新及科研工业——知识主导经济几个阶段,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新加坡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削弱,所以新加坡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早。建国初期,工艺教育局负责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1979年成立了工业与职业训练局,全面负责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到目前为止,新加坡的职业教育由工艺学院、理工学院和大学三部分构成。(1)工艺学院。新加坡共有10所工艺学院,开设工程、工艺、商科和服务业等方面的课程。通过与国际企业伙伴的合作,丰富学生的工艺与专业知识。(2)理工学院。新加坡共有5所理工学院,所开设的课程都专注于学生的兴趣与其在各个学习领域的发展。重点课程是与企业密切磋商设计后开设的,以保证符合市场的需求。在学生学习的同时,积极发挥学生的智能进行科研开发,任课教师全都有科研项目在身,并且学院还同时承担在职员工的进修工作。(3)大学。新加坡共有3所公立大学,课程以商业、工程管理、医药、实用科学及生物化学等为主,大学生已不满足于学点书本知识,而是希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新加坡的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职业教育在新加坡的全民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新加坡的主体教育类型。从理工学院的学生构成来看,生源渠道很广泛,专业文凭教育的生源主要来自初级学院和工艺学院及中学毕业生,专向文凭教育的生源则来自社会从业或非从业人员,录取对分数没有严格的要求。从就业来看,理工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进入大学深造,也可以直接进入社会就业,选择是双向的。从学制形式来看,学院实行的是完全弹性教育的学分管理制度,每学期都开设主修课和选修课,主修课是必须及格的,而选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选修课不及格可在一年之内参加补考或重修,以保证修完学分。这方面与我国大学的学分制有相似之处,选修课可以自由选择,在大学4年里必须修完相应的学分才准予毕业。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点

新加坡的教育与经济命脉息息相关 新加坡三十几年的历史告诫人们:经济腾飞,教育先行。在新加坡,学校不是孤立的学校,所有的工艺学院、理工学院和大学都是企业的亲密伙伴,企业的设计、改革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由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完成的,如最新开发的生命科学将成为新加坡经济的一大支柱。新加坡以学校为科技发展的前沿,政府支持学校开设专业进行研究,并鼓励学校把大学实验室内的科研成果转变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发展制度完善,国家注重办学资金的投入 新加坡的教育经费在政府预算中占有的比例高达23.4%,仅次于国防开支,高等教育经费占整个教育经费的26%~28%,50%以上的经费用于职业教育。政府不仅在公立学校进行资金的投入,同样对私立学校也进行高投入,据说有些私立学校的设施比公立学校还要好,政府没有明确划分公办与私立,都加大资金投入,以便促进职业教育的多元发展。

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超前 理工学院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教育与培训课程,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与就业做好准备,使得他们在毕业后能为新加坡的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充分利用学院的资源,为企业提供人力开发课程和有关服务,以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第一,市场导向性。依据国家总体目标、工商业界之需求以及年轻学子的抱负,开发及设置有关课程。第二,柔性系统。制定灵活及适应性强的培训系统,以便能根据市场的脉动及科技发展迅速地加以调整。第三,专能开发。开拓各有关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教职员的专业能力,完善系统运作。第四,重应用、重开发。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环境下,为学生提供实际的、有效的相关学习经验。第五,国际合作。面向世界,与世界各国政府、高等学府及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谋发展,从中吸取经验、获得资源,配合政府的区域与国际化政策,培养学生的国际化与区域化概念,认识全球化竞争环境及所面临的挑战。

创新的思想和理念 “教学工厂”的理念是由模拟到模仿再到融合,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是“教学工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教学工厂”是以学院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是在现有的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设立的,“教学工厂”不是“三明治”式的课程安排,也不是“双元制”式的课程安排,不仅是企业实习和企业项目。在理工学院的学生会被分成两批,一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课程,另一部分学生安排到企业实习,在下一个学期两部分学生进行调换,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使学校的设备利用达到最大化。

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是

篇9

现象之一

发生在职教园区的碰撞

文・张韦韦

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共有2300家企业。其中,以诺基亚、通用电气、可口可乐、拜耳、康宁、奔驰汽车等为代表的世界500强企业58家,投资项目67个,平均投资规模4600万美元。

伴随着新投资项目逐年递增,对于蓝领工人的强烈需求在亦庄工业园区尤为明显,每年所需各类人才达数万人。其中,不少世界500强企业急需一线工人。这些都为亦庄职教园区内的职业院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就业市场。

为区域经济服务

北京亦庄职教园区是北京市2002年批准立项的项目,初衷是为建一所全国领先、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集高职与中职为一体的现代化职教园区,并由此形成北京著名的职业院校聚集地。

在原计划里,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北京市机械工业学校、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北京市二轻工业学校、北京市化工学校和北京市医药器械学校6所北京市教委直属中专学校将进驻这里,现在已迁入了4所学校。

亦庄职教园区开设了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光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技术等30余个专业,这些几乎涵盖了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2007年年初,为加快亦庄职教园区建设,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二轻工业学校、北京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北京汽车工业学校、北京机械工业学校5所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在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中,记者也看到:要突破学校隶属关系和学校类别界限,通过资源整合、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向优势学校集中,提高学校规模效益。打破地区、部门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等方面局限,统筹、协调、促进高职学院、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和成人中专等职业学校的资源整合。

“无论是整合前,还是整合后,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初衷没有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孙善学表示,“当时把大型职教园区设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也是基于当地急需大批中等教育人才的考虑,是为亦庄开发区内的企业提供人才服务。”

这是观念的转变。从独立办学、不问市场转向重点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急需人才,这一步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与国际成功的职业教育接轨

“职业院校,必须面向就业市场。园区内的学校主要为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支柱产业培养技能人才。目前,我们已经与上千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像奔驰这样的国际化企业就有三、四家。”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幺居标表示。上任前,他曾是原北京汽车学校副校长,与奔驰公司的合作当时主要由他负责。

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努力去培养什么人才。这是学校从校企合作中慢慢悟出的道理。

然而,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与学校各自扮演着什么角色?他们又是以何种方式实现合作的?

幺居标介绍,在与奔驰公司的合作中,专业设备、专家、专业课程均由奔驰提供。学校则提供师资,并与他们的专家形成团队;实训场地、通用工具也由学校提供,学生毕业实习的岗位则由奔驰提供。

原北京市二轻职业学校副校长(现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设计与工艺学院院长)朱进京也介绍了他们的合作情况,“我们已经与世界最著名的气动元件制造和销售跨国公司SMC建立了长期合作。他们需要检测工人、操作工人、制作工人,根据这些岗位提出具体要求,我们再依据不同要求来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实训。最后,由他们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定向招聘。我们许多学生已在该企业就业,有些已经成为基层管理者,学以致用地发挥着作用。

朱进京认为,校企合作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为学校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以前,学校教学主要以书本为主,追求向大学靠拢。现在以实际动手能力为主,按照企业要求顶岗实习,课程体系发生了变化,所学内容也变化了。另外,理论与实践学习的比例有了明显的改变。课程的针对性更强了,需要什么就讲授什么。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现在我们与企业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性也越来越强。我们的老师、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企业的最新技术,真正实现了与企业的同步。”幺居标认为,与国际化企业合作,学校最大的收益是能与国际成功的职业教育接轨。

“这是中国职业教育的新尝试。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的职业教育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师资和设备上。但最核心的差距还是教育理念、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教科院职成所政策研究室主任高卫东说。他分析,我国的职业教育脱胎于普通教育,所以总体上还是一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这个本位教育强调理论、轻视理念;强调知识、轻视技能,这就造成我们一些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但在对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上,企业与企业的态度也有很大差别。“就企业招聘而言,企业间认识差异非常大。像奔驰、SMC十分注重员工的技能和职业操守。在奔驰公司考察期间,我发现哪怕是极其简单的工序,它们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苛刻,而有些企业没有这种意识,认为招聘一般人员,进行短期培训后,上岗操作就可以。”在一些企业,落后的用人观念仍然存在。

除技能、职业素养过硬外,要想进入外企工作,语言也是一道关卡。对此,我们也在做大量工作,请外教,课时不断加大。学生要想进入国际化企业,语言是基本工具。”

磨合是必然

如果说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改革的一个方向,那么,新旧模式的冲突不可避免。校企合作,这是一个伴有摩擦、碰撞,然后沟通、协调、改变、调整的过程。

“与企业的合作并不容易。”朱进京感叹,“第一,课程需要调整,一开始教师们不是很习惯,因为要改变备案方法和教学方法。其次,学生与企业间也需要一个互信的过程。如果毕业生的质量不稳定,企业会中止合作。第三,如果企业没有合作意向,学校也无可奈何。”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与奔驰曾产生过分歧。“奔驰的课程安排与我们存在差异,如果完全照搬奔驰的课程,学校肯定会不适应。我们的生源本来就与德国不同,如果把他们的教学模式、教学课程原封不动搬过来,势必给学校带来许多问题。” 幺居标认为。

北京教科院职成所政策研究室主任高卫东也赞同这一观点,“在课程设计上,中国职业教育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

要将合作进行下去,就需要双方共同讨论,相互协商。但在课时的设置上,学校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方式,老师的教学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以前老师们习惯照本宣科,然后到车间看看。现在,他们已不再完全按照教学范本进行教学,在教授课程时遇到一些问题,都会及时与德国专家沟通,以便调整课程内容。在教学计划、课程开发方面,都是由我们的教师与奔驰专家共同合作完成。现在,很多实训设备我们也在一起加紧开发。”幺居标说。

高卫东评价说,校企合作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一个重要的启示――职业学校必须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在我们传统的职业学校里,课程由专家编写,老师只负责教书。但现在,从企业的需要来说,企业越来越需要个性化的服务,这种模式化的教材远远满足不了这种需要,这就需要老师必须有技术创新能力,如果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是技术,学校的核心创新能力就是课程开发能力。根据市场需要,及时开发课程,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学校才能立住脚。

通过合作,打造学校的课程开发能力,而这个课程开发能力就是学校未来应对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证明,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利用学校的设备把企业壮大了;学校利用企业的技术力量把自己的教师队伍补充了,同时学校可以把企业作为实训基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教师也在企业中不断锻炼,师资水平得到提升。

作为践行者,幺居标不否认与企业合作有难度,“由于认识和看法不同,学校与企业间的磨合是一种必然。”但他认为,合作要想取得一定效果,双方必须目标一致。从企业角度是需要高素质的员工,而学校则是希望学生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间针对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沟通。”

现象之二

可口可乐:仅有能力是不够的

文・张韦韦

作为北京市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基地,拥有优越地理位置和优先发展地位的亦庄不仅能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更以其按照国际标准建设产业园区的魅力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进驻这里。它们的到来,带动的不仅是经济产值的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就业机会。

不再技能至上

记者进入亦庄可口可乐工厂的核心――生产线看到,在这里,为保证每一道程序的质量,一线操作工人必须经过严格培训,他们岗位分工明确,互相配合默契。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软饮料生产企业,可口可乐一直坚持:只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才能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所以,对每一个岗位的任职要求可口可乐公司都有严格的规定。

重视发掘和培养人才也成为可口可乐在中国迅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可口可乐从未间断过对员工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录用新员工时,他们极其看重求职者的潜质。

为了全面考察应聘者的能力,每位求职者至少会经历三次面试,由不同主管从不同角度来考查求职者。

“应聘者首先要了解可口可乐,对我们的行业和产品有热情。”郭明说。人事部门的初次考察,主要针对应聘者的背景,他对本公司文化的理解,以及他在应试中的言谈举止是否符合本公司的文化。

其次,要看应聘者的潜力和交流能力。经过人事部门初次筛选后,把筛选结果交给业务部门主管,由他们确定第二轮人选。接下来,业务部门会与人事部门一同协商,确定最终人选。而此时的选择标准,考察最多的还是应聘者的能力,看他是否具有胜任这个岗位的能力,是否能达到预先制定的岗位职责。

“另外,还要考虑他的‘期望值’是什么,他过去的背景及对未来的期望是否适应本公司的文化与发展,是否与我们的岗位相适合。”郭明话语间传递着一种信息,可口可乐已不再把技能至上奉为企业的用人准则。

由此可见,技术能力已不是叩开知名企业大门的“敲门砖”,职业道德观念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则成为学生吸引企业的闪光点。在郭明眼中,“过硬的技能固然重要,但应聘者的职业道德观及倾听他人意见的耐心,这些是一名优秀员工的必备条件。”

“公司花大量时间、资金培训新人,有些新人这山看着那山高,往往没在岗位上干熟,就想着往外蹦,这是企业最忌讳的。”郭明提醒毕业生,修学先得修身,在把握就业机会的同时,要多注重自身敬业精神的培养。

当以输送人才为己任的部分职业院校仍紧盯着学生技能培养不放时,作为用人单位的国际化企业早将用人标准的重心向技能之外的敬业精神、忠诚度、责任感、个人潜力与交流能力倾斜。

培训背后的故事

在企业看似程序化的培训后,隐藏着企业的用人标准及其对员工的期望值。

在可口可乐,为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从他们入职开始,公司就为他们安排了各种样式的培训课程。“企业的培训行为无非是想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除工作奉献外,还能促进他们个人的成长。”这是郭明对企业培训的理解。

可口可乐公司将培训内容明确划分为:基础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和管理培训等。 对基础培训,可口可乐公司也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入职培训、公司规章制度培训、公司企业文化培训、个人激励培训等。他们期望通过这些培训,让员工了解可口可乐发展的历史、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发展的状况、企业精神、可口可乐管理系统、可口可乐质量系统等。

“通过这些培训,辅以个人激励培训,让员工以可口可乐为荣,新员工尽快地投入到工作中,老员工调整心态,重新燃起工作激情。同时,促使员工拥有远大的目标和抱负、乐观进取的心态、持久的耐性、强大的自信心、优良的品质、强烈的责任心和坚持学习的态度。他们是一张白纸,在可口可乐公司的工作经历可以让他们在这张纸上描绘出精彩的人生。”郭明说的是可口可乐进行基础培训的目的,却道出了诸多企业的心声,那就是要赢得员工的更多忠诚与热情。

业务技能培训就是根据公司发展所确定的各种岗位工作的需要,对在岗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及技能的培训。在可口可乐,它的培训方针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更为注重的是提高在岗职工实际工作能力或劳动技能,使之岗位成才,满足岗位要求,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在管理技能培训方面,针对专业人员进行持续不断的继续教育,其培训类型多样:有知识扩大型培训,用以改变人才智能结构和培养复合型人才;也有知识更新型培训,适时更新知识体系,使员工时时走在时代前面。

现象之三

职业教育,在开放前沿创新

文・刘君

2008年,中国不但要迎来奥运盛会,也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盛典。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作为改革开放的一大创举,各地开发区的设立对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功不可没。30年来,当开发区从一片片寸草不生的盐碱滩涂变成花红草绿、厂房林立的现代化新城时,为开发区提供强有力劳动力引擎的职业教育不应被人忘记。

多年前,教育部职教司副司长刘占山说过这样的话:“世界500强已陆续在开发区建立了生产基地,带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这给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职教必须加快改革发展,以适应打造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化对人才的需求。”

通观30年的改革,应该说,与开发区经济密切相随的职业院校,是中国教育体系中最先觉悟的群体。它们没有辉煌的历史可言,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开发区创造出种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时,职业院校也在改革开放的前沿蹒跚前行,在与跨国公司的碰撞磨合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到中国去

在中国的版图上,沿着海岸线从北到南排列着星星点点的特殊经济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开发区从沿海大城市向沿海中小城市与中西部地区延伸,直至遍布全国,形成了继经济特区之后的第二开放带。现在的国家级开发区共有54个,其中沿海32个,中部9个,西部13个,其中东北老工业基地5个。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家开发区已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业集中的外向型工业区。2003年,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以仅占全国城市面积1.6%的土地,创造了全国24%的工业产值。2006年,实现GDP过万亿,外商实际投资147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23.3%。

开发区已经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区域经济增长极。2006年,时任商务部长的对开发区有这样的评价:“开发区的成就,不仅给国人以信心,也给世界以震惊。”

到开发区去

大批跨国公司的到来,不但带来了资金、技术,还带来了旺盛的人才需求。这些人才从哪里来?与开发区处于同一城市的职业院校最先行动起来,各地政府也采取了种种措施打造投资软环境。

直接在开发区建立职业院校是很多地方的做法。天津开发区于2002年成立了职业技术学院,其办学宗旨是“一切为了开发区”。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开发区3800家外资企业培养适用的应用型人才。

一些城市让职业院校进驻开发区,以求得地理位置的“零距离”,形成了中国职教史上前所未有的迁徙。2002年,北京建立了亦庄职教园区。2007年11月,北京市又出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计划在北京现代汽车基地再建设一个占地20公顷的职业教育园区,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为应对开发区技术人才短缺,广州开发区也规划了占地14.4平方公里的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广东教育学院、广东省工贸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入驻,每年入学技工人才超过万人。

开发区也吸引了同一城市其他职校的目光。芜湖开发区自1993年成立后,该市的中职学校就主动适应开发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办学,为开发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目前,开发区企业员工有3万余人,其中85%为职高、中专毕业生。远离开发区的职业院校也看到了开发区带来的机遇,将其视为学生就业的首选地。衡阳市船山中等职业学校锁定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就业岗位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重点将毕业生安置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开发区内的知名企业。

人才之渴突如其来

然而,职业院校的努力并没能阻止“技工荒”的到来。

从2002年开始,在开发区迅速发展之时,一个跨国公司没想到的问题浮出水面:中国技能人才严重不足。“技工荒”首先出现在制造业发达的开发区,之后向周边城市蔓延,形成延续至今的全国范围的技工短缺。

技工短缺已经成为在华外资企业,特别是欧洲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除非在中国找到足够数量的合格技工,否则我们将减缓在华研发和投资的步伐。”一位欧洲跨国公司中国公司负责人发出了这样的“警告”。事实上,由于掌握新技术的工人人手不足,近几年,欧洲在华企业减缓研发项目进程的例子屡有发生,特别是出现在汽车、机械等一些大型制造业领域。

“技工荒”也让职教工作者开始反思,而作为“一切为了开发区”的职教工作者,更多的反思则是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与跨国公司要求的差距上。

亦庄开发区的SMC公司人事课课长付沛明说,我们对中职毕业生强调的是能力,一人要同时监控、调试3-4台机床,不仅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更需要复杂的头脑,随时运用专业理论分析、解决生产问题。

北京应用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保峰说,“学校跟法国、德国的学校合作办学,从教学硬件来看,和欧洲国家相比几乎没有差距。但他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要强很多。比如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我们没有这个水平。”

模式在发展中创新

经过对“技工荒”的反思,更多的院校强化了以往的做法――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总结以往经验并吸收国外做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走出了一条崭新的职教发展之路。

亦庄职教园区模式

2002年,为给亦庄经济开发区培养急需的大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北京市采用政府贴息贷款、资产置换和财政投入等方式,筹措资金14亿元,开始建设亦庄职教园区。2007年,在北京市“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又再次提出要“高水平完成亦庄职教园区建设”。

工学结合的天津模式

天津坚持依靠行业、企业办学,实现了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了职教人才与岗位需求相衔接;坚持面向全国开放式办学,实现了生源的多样化;坚持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40%以上;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一大批职业院校“双证书”毕业生实现“零距离”就业。

苏州工业园区培养外企灰领模式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之初,照搬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之后又融合了国外多家高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模式。最有特色的是董事会制。其次,在学院设有以外企高层管理人员为主组成的“专业开发委员会”、“课程开发委员会”。第三,学院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进口了先进的实验设备,使学院的实习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水平,构建了独特的“教学工厂”环境。

青岛现代制造业教育集团模式

篇10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为此曾专门立项组织了一批多学科着名专家对有关发展研究进行了评估,研究报告经过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科学院院士组成的评估组进行审议后,于1997年发表了“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Geospati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rop Management” 研究专着,全面分析了美国农业面临的压力、信息技术为改善作物生产管理决策和改善经济效益提供的巨大潜力,阐明了“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研究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支持技术产业化开发研究的机遇。近两年来,我国科技界在研究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对国外这一技术体系的发展趋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闻媒体陆续有了一些报导,有的单位已开展了有关研究和试验示范工程准备工作, 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系开始活跃,国外有关产业界开始向我国推荐其技术产品,密切关注中国走向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中这一巨大的潜在技术市场。可以预言:“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及其相关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将在世纪之交成为推进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信息技术革命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开拓新的前沿科技应用研究领域中,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起跑线拉近了距离,时间上的差距在缩小。在某些重要领域实现技术发展上的跨越,将是机遇性的挑战。主席1998.9在安徽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基因育种工程、电子信息互联网络、卫星地面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我们必需有紧迫感,尽快迎头赶上”。 “精细农业”技术体系是农学、农业工程、电子与信息科技,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组装集成,其应用研究发展必将带动一批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与工程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推动我国基于知识和信息的传统农业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 “精细农业”,即国际上已趋于共识的“Precision Agriculture”或“Precision Farming”学术名词的中译。国内科技界及媒体报导中目前尚有各种不同的译法和对其内涵的理解。如译为“精准农业”、“精确农业”、“精细农业”等。

实际上,目前国外关于Precision Agriculture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利用3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DSS)为基础的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技术,即基于信息和先进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田“精耕细作”技术。因此,作者认为采用“精细农业”或“精细农作”译名来表达当前实践的这一技术思想的内涵可能更为确切。诚然,当今实践的“精细农作”技术思想,应该扩展到设施园艺、集约养殖、产品加工及农业系统的精细经营管理方面,而形成为完整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精细农业”技术是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技术,这一技术体系的早期研究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从事作物栽培、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管理的农学家在进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与植保专家系统应用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揭示的农田内小区作物产量和生长环境条件的明显时空差异性,从而提出对作物栽培管理实施定位、按需变量投入,或称“处方农作”而发展起来的>!<;在农业工程领域,自七十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迅速实用化而推动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监控技术,农田信息智能化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的发展,加上八十年代各发达国家对农业经营中必需兼顾农业生产力、资源、环境问题的广泛关切和有效利用农业投入、节约成本、提高农业利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减少环境后果的迫切需求,为“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海湾战争后GPS技术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许多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也推动了“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广泛实践。使得近20年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作物科学、农艺学、土壤学、植保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和智能化农业装备与田间信息采集技术、系统优化决策支持技术等,在GPS、GIS空间信息科技支持下组装集成起来,形成和完善了一个新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和开展了试验实践。迄今支持“精细农业”示范应用的基本技术手段已逐步研究开发出来,在示范应用中预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近五、六年来,已有数千计的研究成果,实验报告见诸于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刊物;每年都举办专题“国际精细农业学术研讨会”和有关装备技术产品展示会;在万维网上设置有多个专题网址,可以及时查询到有关研究发展信息;美、英、澳、加等国一些着名大学设立了“精细农业”研究中心,开设了有关博士、硕士研究方向及培训课程;日、韩等国近年来已加快开展研究工作,并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国际上对这一技术体系的发展潜力及应用前景有了广泛的共识,将成为世纪之交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 “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核心,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

正是信息技术革命为这一技术思想的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千百年来的作物生产,都是以地区或田块为基础,在区域或田块的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如利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满足于获得区域、农场或田块的平均产量的认识水平,很少顾及对农田的盲目投入及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后果。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也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品种选择、土肥监测,通过地区试验积累的适于当地的栽培管理措施向农户推荐使用。实际上,即使在同一农田内,地表上、下影响作物生长条件和产量的明显时空分布差异性,包括农田内作物病、虫、草害总是先以斑块形式在小区发生,再逐步按时空变化蔓延的特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几世纪前,农民把土地划分为小田块来耕作经营,正是受到对作物生长环境和产量空间变异的感性知识的影响。我国农民几千年来在小块土地上经过劳动密集的投入和积累的丰富生产管理经验而形成的“传统精耕细作”技术,也可以在小块农田内达到很好的经济产量,只是没有现代科学方

法的定量研究和现代工程手段的支持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力。本世纪初期,科学家就研究报告过作物产量和田间土壤特性,如N、P、K、pH、SOM含量等在田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929年,Illinois大学C.M. Linsley和F.C.Bauer 发表文章劝告农户应绘制自己田区内的土壤酸度分布图和按小区需求使用石灰的建议。 之后,一直都有关于农田土壤和收获量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报导。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在农田中实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产定位管理(Site Specific Crop Management)的技术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着名厂商先后向市场提供了装有空间定位和产量传感器的现代谷物联合收获机,已可以在收获过程中自动采集以12-15m2为单元的小区产量与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数据,并进一步通过模糊聚类分析软件自动生成农田内作物产量分布图。多年的试验实践表明,田区内小区平均产量的最大差异可以超过100%。由于作物生产还受到气候变异的影响,经连续多年对同一田区积累的数据表明,同一小区年际间的产量差异性也可能是十分明显的。田区内产量上述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性,显示了农田资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潜力。现代农学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定量获取这些影响作物生长因素及最终收成的空间差异性信息,实施基于知识和现代科技的分布式调控,达到田区内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产量成为可能。图1是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示意图。其实施过程可描述为:带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联合收获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平均产量数据 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 根据田间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墒情等参数的空间数据分布图,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投入、产出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知识库等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 根据处方图采用不同方法与手段或相应的处方农业机械按小区实施目标投入和精细农作管理。

由图1可以看出,这一技术思想是通过多次循环的实践,来不断改善农田资源环境,积累知识,逐步达到作物生产管理精细化的过程。由于大田作物生产受到众多时空变化因素的影响,利用生产潜力的处方措施,还需要兼顾生产力、经济性、环境后果的优化目标,因此,其技术思想并不是单纯追求技术措施的“准确”。事实上,目前应用于获取小区产量数据的空间尺度为12-15 m2, 获取农田土壤信息的尺度大多还只可能精细到60 m左右。在实际操作上,对获取的空间信息还需要通过模糊聚类处理,生成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处方图来指导处方农作,因而还谈不到“精准”的操作。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农田土壤、作物苗情、病虫草害信息实时快速采集技术的突破,农业处方操作也将愈益精细化。上述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试验和应用表明,可以显着提高耕地的生产潜力,节约良种、化肥农药和能源投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农户的欢迎。

“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这一技术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定位,需依靠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D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 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软件技术;田区空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农学知识和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业”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

“精细农业”研究的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1998.1美国副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辩率的“数字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它为认识世界科技进步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精细农业”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路程还很遥远。但启动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究,将有利与推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改变传统技术思想,追踪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支持技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中,也将可开发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