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护理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危重病人护理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的:研究危重病人实行定人监管对ICU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定人监管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病人实行定人监管的护理方式,不仅提高了病房护理的效率,也使病人对护理的总满意度大幅提升,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行。
【关键词】
ICU护理;定人监管;满意度
重症监护病房是对危重病人进行监护和救治的区域,具有完善的抢救设施和护理工具。在一般情况下,危重病人的病情都极为危险,ICU的护理工作也极为困难,护理的质量和效率也有待提高。针对这一现状,我院展开了定人监管制度进行护理,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并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使危重病人的康复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为护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助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入住开始接受ICU护理且时间不过一周的危重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9.3±4.6)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17例,高中25例,高中以上8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7.4±5.1)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5例,高中28例,高中以上7例。入选标准:患者均为大手术或严重外伤患者,需要监护;患者语言表达无障碍,可以清晰表达自己的意志;自愿参加实验。排除标准:被诊定有精神科疾病的患者;在ICU住院不足一周的患者;在研究中死亡的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对常规的病症状况护理和必要的病房监护。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也采用定人监管的方式,具体包括:①上班过程遵循弹性原则。护士长通过了解当日需要护理的危重病人的数量,从而合理的安排第二天需要上班的护理人员人数,并采用流动的方式去任职机动班,对ICU病房保持时刻监察,在ICU的护理工作中有需要的时候,及时投身到ICU护理工作中。②对责任的明确。护理人员需要依照排班表的说明,对自己对应的危重病人进行监管。护理人员要将自己对应的危重病人在ICU病房中的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并记录,在病人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第一时间对病人进行照料。③严密监察,履行职责。护理人员需要对对应的危重病人进行信息和资料的了解,明确病人的病情和状况。在医生查房时,对危重病人产生的情况和变化向医生仔细说明,并协助医生为患者完成检查,对患者负责任的进行护理,并进行详细的流程记录。遵从医嘱,对病人进行实时的辅助检查,当异常情况出现的时候,立刻汇报给医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3评判标准
评判标准是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率与非常满意率的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对患者进行定人监管的护理方法之后,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自己对应病人的资料进行针对性的护理[1]。当危重病人存在病情恶化的现象时,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采用有效合理的方法进行抢救,极大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定人监管的实施也有效的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加精湛,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的进行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定人监管制度对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和病情恢复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使护理人员能够更明确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满足危重病人需求。护理人员首先要听从护士长的统一安排,根据需要护理的危重病人数量,进行合理的轮班,在ICU病房需要护理人员的时候,及时抵达病房,对危重病人进行悉心的护理[2]。护理人员其次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对自己对应的危重病人资料和信息进行详细的了解。对自己对应的危重病人要进行实时的观察和记录,当病人产生不良反应的时候,遵从医嘱进行紧急处理。当反应过于激烈,有可能导致危险之际,立刻通知医生,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作出保障。护理人员需要有极高的责任意识,对病人的康复过程进行细致的监察与记录,并实时对医生进行反馈。辅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患者的病情不会发生恶化[3]。当医生不在时,也要遵从医嘱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保障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预防患者出现异常状况。通过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危重病人实施定人监管的护理方式,使病人充分感受到院方的人文关怀,有效提高了ICU病房的护理效率,保障病人能够得到最全面最细致的护理。定人监管模式在ICU护理中的实行也使ICU的护理质量获得显著的提升,极大改善了紧张的医患关系,大幅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广泛的推行。
作者:梅景亮 王晓坤 赵玉秋 赵辉 单位:吉林省肿瘤医院 长春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齐利娜.危重患者实行定人监管对ICU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5(22):115-116.
篇2
危重病人经历了严重的损伤打击及手术创伤打击,生命潜能已到极致,术后极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另外患者需要置入多种管道,以及一些侵入性操作,从而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提高,肺部感染居各部位感染的首位,可导致病人死亡率增高、病愈率降低、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因而严格的消毒隔离与无菌技术的操作是医护人员针对这类病人的一项重要任务。
1感染因素
1.1病人方面:病人病情危重,创伤及手术的双重打击等;往往需长时间卧床,导致肺活量下降、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功能减退、防御功能减弱。
1.2病房空气:如病人家属较多,医护人员进出次数多,操作多,若无空气净化设备或通风不足,势必造成了人多菌株杂的环境。
1.3误吸:口咽部定植细菌误吸是肺部感染的最主要发病因素,咽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容易发生误吸。
1.4交叉污染: 医务人员护理感染病人或接触带菌污物后,手上定植菌可骤增,如不洗手直接接触其他病人,则极有可能造成病人间的交叉感染。带有病原体的飞沫也常成为交叉感染的传播者,细菌或病毒可通过病人的咳嗽或喷嚏以飞洙的形式传给其他人。使用的呼吸器面罩、氧气湿化瓶、吸氧管、雾化器等呼吸设备及监护仪、病人的床旁桌、柜也可成为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1.5侵入性操作: 如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病人口腔细菌更容易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加之吸痰等操作污染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医院内肺部感染的机率会增加。
1.6药物因素
1.6.1用呼吸抑制剂药物及激素类均可降低病人机体对外部侵袭的免疫力。
1.6.2 大量抗生素的使用,杀灭了敏感的、非致病的口咽部正常细菌,因而失去了对致病菌的抑制。
2 护理对策
2.1医务人员自身的严格管理: 强化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限制人员的出入,防止交叉感染。为保护病人及医务人员,在进行呼吸道处理、伤口换药等操作时,均应戴一次性手套或采用不接触的操作方法。
2.2 病室环境的管理:每天进行室内通风2次(15—20min每次),增加病房的空气流通,病房温度控制在22℃ 一25℃,相对湿度在55% 一65%之间,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最好安装空气净化机。病房地面和床、桌面应采用含氯消毒液擦拭,避免尘土飞。非感染病人与感染病人应分房管理,特别是气管切开的病人应实施保护性隔离。
2.3认真落实手卫生: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在感染传播途径中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原因,洗手是防止感染传播的重要而又简单的措施,医务人员在每项操作前后均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4上呼吸道的护理
资料报道:肺部感染大部分细菌来源于口咽部常住菌,口腔清洁度不够,分泌物未及时清理,口鼻腔内的细菌会漏进下呼吸道,因此,做好口鼻腔的清洁护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口鼻腔分泌物要及时吸干净,以达到口腔清洁的目的。并可根据口腔pH值来选用口腔护理液,每周对口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理抗生素,预防菌群失调。
5下呼吸道的护理
患者长期卧床,可因为肺部浓痰聚积,排痰不畅而继发感染,因此要及时有效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指导示范患者掌握主动有效的咳嗽动作,嘱患者半坐位,先深吸气后憋住,然后借助胸腹肌的力量在呼气时用力咳嗽,使肺底的分泌物在咳嗽的震动下产生痰液运动而将痰液咳出,对卧床患者定时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每1~2 h翻身叩背1次,使痰栓松动,容易咳出。进行气道内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操作前后洗手、戴口罩及无菌手套,先吸气道内痰液,再吸鼻腔内痰液,吸痰动作应轻柔,对于痰液粘稠的病人在吸痰前常气道内滴人稀化痰液的药物后再吸痰。稀释痰液以利于排出,起到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每班观察气道内的痰液色、量及性状,每次吸痰后评价吸痰效果。
此处,加强气道的湿化也很重要,可通过间断或持续气道湿化的方法,以防止痰液干结,促进痰液排出,病人吸痰盘,每日更换一次,采用一次性封闭式吸痰管或吸痰管一用一销毁,如病人做了气管切开应在病人气管套管外口覆盖双层湿纱布,避免干燥的空气进入气管内。
6合理使用抗生素
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措施,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对单纯的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治疗,患者不能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在临床确定用药前应尽早采集各种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避免乱用抗生素。
枳实:破气,散痞,消积。治胸腹胀满,痞痛,便秘,胃下垂,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
桃仁: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热病蓄血,血燥便秘。
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治心腹腰膝诸痛,癥瘕,跌打损伤。
火麻仁:润燥,滑肠,活血。治肠燥便秘,消渴,痢疾。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便秘,既有药物、又有穴位的双重治疗作用。药物可经局部皮肤组织吸收,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同时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经穴位给药,药物成分通过经络感传影响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可产生相互激发和协同作用,引起生理上的放大效应。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总体疗效、首次排便时间上有明显差别,说明治疗组在治疗便秘及快速通便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总之,穴位贴敷治疗便秘方便、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又无痛苦,价格低廉。
参考文献
[1]丁元伟,林曼棚,赵英恒,等. 替加色罗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功能的影响[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 ( 10 ) :732-734.
篇3
【关键词】“以病人及家属为中心”;催费理念;护理体会
医疗技术的提高,医疗成本的增加。使患者住院费用上涨。虽然一日清单增加了费用支出的透明度,但是部分患者仍不能按时交纳住院费用,催费也就成为护士的一项工作内容。
现有的催费情况:护士按照医嘱项目,记账催费,完成治疗。但是因患者及家属经济条件、知识水平、性格、对疾病的认识不同,及医疗水平的影响,使有些患者在护士催费时产生不满,发生纠纷。请医生解释时,因害怕医生不尽心治疗,对医生的话表示理解,转身则对护士不满,甚至投诉。
护理体会:
1待病人的态度
礼貌对待患者及家属的查账要求,耐心解释。护士的表情对患者和家属有直接感染作用,和蔼可亲的表情和文雅的举止,可以转换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语言。尊重病人的人格,对病人及家属说话时态度温和诚恳。
2加强过程的管理
病人住院期间,每日及时将一日清单发放给病人。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清单中的项目。在病人欠款情况下,不是无情的停药,而是做到以诚相待,为病人留出了准备费用的时间,从而保证治疗。医护合作,医生协助主班护士催款,主班护士早晚查看病人费用情况,并及时通知病人家属,使其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因取不回药影响病人的治疗。提高护士记账的准确性,防止错记、漏记及多记,养成良好的记账习惯,记账后仔细核对,以免发生纠纷。
3加强与病人的沟通
及时告知病人费用发生情况,增加透明度,重大诊查项目要争得病人同意,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深切的同情心,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负担。善于准确的分析患者心理状况,应用沟通技巧缓解人际关系中的对峙气氛,化解矛盾。
4提高护士自身修养
篇4
【关键词】 危重病人;护理;高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1]。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快,护理过程复杂、病死率高,易引发医疗纠纷。2007年以来,我科积极、主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了危重病人的风险管理,以降低病区的医疗风险,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危重病人护理中的高风险因素
1.1 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 危重病人一般情况下是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工作预见性难,而容易发生护士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或处理不及时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1.2 急救物品配备不全 日常护理中所准备的药品能应对普通病人的需要,而危重病人的病情发生变化较快且复杂,一旦发生急救物品配备不全或功能不完好的状况,延误了抢救而造成病人死亡,医疗纠纷则很难避免。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在临床的急救物品配备中必须要考虑全面、且具有实用性和预见性,这些物品除能应对日常护理需要外,还要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必要的急救物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1.3 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护理记录是发生护理纠纷时重要的法律文件。护士在危重病人护理工作中往往重治疗、护理,轻记录,常常出现只做不记或记录不及时、不全面的现象。一旦发生护理纠纷引起诉讼,护理记录将被封存,不能修改,在诉讼时这些记录起到关键的证据作用。因护理记录存在疵瑕而败诉的几率大增,轻则引起医疗赔偿,严重的可能会因为护理记录中缺少关键的抢救措施造成当班护理人员的行政或刑事责任。
1.4 护患沟通不良 病人病情的自然发展,或治疗、检查过程的风险都可能使病人病情出现反复或加重。如果医护人员与清醒病人或家属沟通不好,可导致纠纷的发生。这种纠纷的发生完全可以避免,只要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视病人为亲人,以人为本,多沟通、多了解病人的需要,形成良好的互动,和谐的护患关系就很容易建立起来。
2 防范措施
2.1 进行危重病人的风险识别
2.1.1 识别新收的危重病人 病人入院后首先由护士接待,护士应具备区分病人病情轻重的能力,然而我科的护士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年轻护士对病人的病情观察与判断不是很准确,这就为后续救治带来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为降低先入为主带来的隐患,我科室根据专科特点,规定新收病人,除了测量生命体征外,还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的测量,从而能识别新收的危重病人,及时处理。
2.1.2 识别危重病人的潜在危险 每个病人在被口头或书面告知病重后,必须由高级责任护士进行评估其潜在的危险,指导其他护士在床边备好急救物品,交代需要加强观察的病情及护理中应注意的事项。另外,护士长或高级责任护士每天组织对新入、危重病人进行三级护理查房,及时发现危重病人存在的问题,及早介入,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同时提出护理对策,使护理措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2.2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学习培训是提高临床业务技能的唯一途径,护理工作的实践性较强,要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胜任临床工作。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护理大专或本科学习,积极参加与本专科相关的学术活动,定期组织专科知识学习和专科技能培训、护理业务查房、护理病例讨论。定时组织考试、考核,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2.3 加强重点环节和人员的管理 排班时注重新老护士搭配和发挥护理骨干作用,是风险管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之一。特殊时段(双休日、节假日)在排班本上标明当天的负责护士,负责护士主要检查对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宊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形成一套形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把风险管理作为长效机制来抓,对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护理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护理质量的控制范围包括入院指导、执行医嘱、各项治疗护理落实情况、健康宣教、出院指导等环节。
2.4 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 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文书书写格式、内容、要求的培训,护理记录对共性和重要个性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制订专科护理书写模版。设定护理文书的质控员,对全区的护理文书定期检查,要求不合格的病历不出科。
2.5 落实上报制度 护理人员在任何时间发生或发现护理缺陷均应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或护理安全组长汇报,既有利于化解矛盾,又为弥补缺陷赢得了时间,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另外,凡遇到有纠纷倾向的病人及家属,在晨会交班时进行相互告知,并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使护理纠纷得到有效遏止。
通过加强危重病人护理中的高风险因素的防范措施,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证,病人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护士对护理危重病人的自信心、主动性、责任感、成就感、明显提高。护理缺陷与护理纠纷明显减少。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篇5
关键词: 危重病人 压疮 护理
1 对压疮的认识
压疮最早称为褥疮,来源于拉丁文“decub”,意思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实际上,压疮常发生于躺卧或长期坐位(如轮椅)的病人,而并非仅由躺卧引起。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迫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故称为“压力性溃疡”更妥当。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或者长期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缺损和破坏。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不是原发病,它大多是因其他的原发病未经很好的护理而造成的损伤。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和经济压力,也会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绝大多数圧疮是能够预防的,但并非全部。例如严重负氮平衡的危重病人,因营养不良,损伤后自身组织修复较困难;急性期大量脑出血的危重病人,需严格限制翻身,用现有的护理手段难以预防压疮的发生,造成难免压疮[2]。因此不能把所有的压疮都归咎于护理的不当。危重病人的压疮护理质量可直接反应一个科室,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专业水平[3]。危重病人是院内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
1.1受压 对病情危重的病人需给予各种治疗和仪器进行监测及治疗,这些治疗性管道和检测导线可能限制病人躯体活动和变化,使病人活动能力下降,造成病人皮肤长期受压。压疮不仅可由垂直压力引起,也可由摩擦力和剪切力引起,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
1.1.1垂直压力 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受持续垂直压力,Cinsdule提出,在9.3kPa的压力持续2小时以上,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这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减轻压力的必要性[4]。
1.1.2摩擦力 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
1.1.3剪切力 如危重病人平卧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皮肤与床头之间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
1.2 潮湿 在潮湿的环境下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会增加5倍[2]。
1.3 年龄 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病人较50岁以下病人发病率高出7~8倍[5]。
1.4营养状况 血球压积小于0.36和血红蛋白小于120g/l是较好的化验剪切点[6],对压疮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筛选预测作用。
1.5 吸烟 吸烟者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升高。吸烟者足跟压疮是非吸烟者的4倍[7],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1.6认知功能 意识不清者较清醒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增高。
1.7 药物 危重病人长期使用镇静剂、类固醇导致机体抵抗力及活动能力下降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8 高热 皮肤压疮与体温的关系密切,根据文献报道昏迷病人在20小时内发生压疮:发生压疮病人平均体温大于38.5℃;未发生压疮病人的体温平均小于37.5℃[8]。有研究表明:体温上升1度,代谢率增加10%,因此体温过高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9 体重 消瘦者较肥胖者发生压疮的机率高[9],但肥胖的危重病人脂肪组织血液供应相对较少及活动困难,在床上翻身时易被拖拉,而导致压疮的发生。现已证明,压力大小与压力作用时间呈抛物线关系,既较大压力产生压疮所需时间比较小压力短[10]。
2 危重病人压疮的护理
2.1正确评估危重病人
把积极评估病人情况作为预防压疮的关键步骤,要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已在世界各医疗机构广泛应用。
2.2 压力 各种减压设备的应用
篇6
本文主要针对门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急诊护理的特点,找到合适的急诊护理措施。在门急诊中保证患者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和护理,尽量处理好医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并能够促进现代急诊护理的发展。
【关键词】
门急诊;护理;问题;医患关系;发展
1 急诊概要
急诊就是要保证患者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和护理,确保患者在黄金6分钟内获得有效的救治,有效缓解病情,挽救患者生命。医院专门设有急诊科,主要救治突发疾病的危重病人,为他们争取最佳治疗时间。急诊患者情况很多都不一样,具体病情也十分复杂,急诊科病患多,人员流动性大,这也潜在为急诊诊治与护理工作带来了问题。急诊科室面对的病情复杂,而且人员流动性大,需要很多专科医生的配合。急诊医学因此事许多专科门诊的基础,要促进医院门诊治疗和护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对急诊医生和急诊护理的护士及医院的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希望针对门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急诊护理的特点,找到合适的急诊护理措施。那么就急诊护理而言,它是可应用数据较少,能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和护理,确保患者在黄金6分钟内获得有效的救治。急诊医学它虽然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医学专业,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急诊医学也在迅速发展。急诊医学着重解决急性病和危重病人,和灾难医学一样,社会和人民都需要它。作为急诊护理人员更需要在专业素质过硬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团队协作,并有较好的紧急应变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2 门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急诊医学着重解决急性病和危重病人,和灾难医学一样,社会和人民都需要它。所以在很多城市的综合性医院都设有专门急诊科,并配备有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但是,从宏观的设置来说,医院只是在一味的强调行政体系的建立健全,并没有从实质上提高急诊科的医疗水平和建立起完善的医疗救治体系。急诊患者情况很多都不一样,具体病情也十分复杂,急诊科病患多,人员流动性大,这也潜在为急诊诊治与护理工作带来了问题。急诊科的病人都是急性或危重病人,病人病情危急,医患关系较短,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医疗纠纷。再有就是我国现有急诊护理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整体护理理念欠缺,专业素质不硬,急救意识淡薄,医护人员长期负荷工作导致性情急躁,缺乏较好的紧急应变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3 有效解决急诊护理问题的措施
3.1 坚持护理以病人为中心
急诊护理工作不同于一般护理工作,要保证患者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和护理,确保患者在黄金6分钟内获得有效的救治。所以在急诊护理中要坚持基本的护理程序,以现代护理理论作为指导,系统管理急诊护理的各个环节,还要依据病患的文化、精神、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制度最佳的护理方案。急诊护理不同于急诊救治,关键是在救治前后,重视病人有关健康问题的各方面反映。急诊护理护士要迅速识别现场的急救情况,在急诊救治中还需从单一的护理到多方面协调护理,有效救治病危病人。因为急诊科的病人都是急性或危重病人,病人病情危急,医护人员还要能切身站到病人的角度想问题,尽自己所能为急症病人创造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了确保有效提升急诊护理工作质量,需要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护理念;更要通过制度建设来确保理念的落实和实施。
3.2 不断提搞急诊危重病人的护理
卫生部日前公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拟将急诊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红黄绿“三区”,将病人的病情分为“四级”,即一级是濒危病人,二级是危重病人,三级是急症病人,四级是非急症病人。从而提高急诊病人分诊准确率,保障急诊病人医疗安全。针对不同等级的病人需要区别对待,不断提搞急诊危重病人的护理。门急诊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必须要根据急救工作的特点和急诊的流程,不但提升急诊护理水平,更要建立健全医疗监督体系,加强医院的严格管理,使得医护人员建立起主动护理病人、关爱病人的理念。护理质量的高低,不是靠一个护士或者很多护士的单独行为,需要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下、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下才能不断提升的。护理人员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护理技能,更要不断参与培训,提升自己,并与现代化的护理方式相配合,能够完成紧急护理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门急诊的急救护理质量。
3.3 在急诊救治、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还要注意自我保护
急诊科的病人都是急性或危重病人,病人病情危急,医患关系较短,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医疗纠纷。为了减少这种恶性情况发生,医护人员在积极救治、护理病人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自我保护。首先,是从急诊管理上来说,医护人员必须保障医疗救治的安全,严格加强医疗急救物品的管理,保障整个急救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还要加强医疗救助工作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还要不断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请家属在医疗救治单上签字,如果家长拒绝签字,还要耐心劝解,详细解释,不能急躁,确保急诊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如果真有医患纠纷发生,更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3.4 加强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国现有急诊护理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整体护理理念欠缺,专业素质不硬,急救意识淡薄,医护人员长期负荷工作导致性情急躁,缺乏较好的紧急应变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作为急诊医护人员,更需要在加强专业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各项综合素质,在突发病情面前,有冷静、准确的思维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竺.和谐医患呼唤人文精神[J].中国医院院长,2010(02)
篇7
现对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78例进行研究,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患者有严重脑血管疾病、严重系统性疾病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9例,在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8.53±4.56)岁,在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63~83岁,平均年龄(68.79±4.88)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其内容有: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日常生活情况,找出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引导患者采用正确、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疾病和生活事务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让患者了解冠心病产生的原因,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生活行为、饮食习惯、心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与患者探讨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纠正患者对不合理知识的认识,改变患者不不合理的想法。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家属了解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鼓励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并引导患者纠正日常生活中不良的行为习惯。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记录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无效:患者心功能无改善,胸闷等临床症状无好转;有效:患者心功能改善,部分临床症状消失;显效:心功能改善II级以上或恢复至1级,胸闷等临床症状消失。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篇8
1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潜在性法律问题
1.1 护理文件的法律效应 护理文件既是抢救处理过程的真实写照,又是处理纠纷事故的法律依据,对病人到院时间、接诊时间、生命体征记录应写明具体数据,不能含糊其辞,因为入院的时间常常反映入院时病人状况与医务人员抢救是否及时,是医疗纠纷的焦点。对各种医嘱、病情记录、会诊、病人离院或死亡时间也应准确记录,保持与医疗文件的同步一致性。如抢救时来不及记录,允许补记,但补记内容必须真实,并在6 h内完成。
1.2 护理管理制度欠缺引起的潜在性问题①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低,安全意识不够O常由于低年资护理人员缺乏急救经验,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临床,对危重病人评估能力差,不能熟练使用抢救设备,救护技术不娴熟,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
② 口头医嘱多:在抢救过程中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没有复述或没有听清就执行,有时因听不清而用错药或重复用药。③抢救仪器发生故障。由于平时疏于检查维护,抢救时出现仪器故障,如中心吸引无吸力,监护仪出现黑屏,测不出生命体征等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④意外事件,如意识不清者如疏于防范易发生坠床、撞伤,呕吐、咯血可导致窒息,急危重病人在运送途中可能发生心跳骤停。⑤语言沟通不足。未能急病人所急,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未能做好认真、细致的解释工作,也有因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的护理纠纷。⑥ 物品的保管。病人死亡后若无家属,应由两名护士同时清点病人的财产,对贵重物品要列出清单,交给护士长保管,不能一人去整理病人的遗物,单独值班时请医生见证,以免事后发生纠纷。
2 防范措施
2.1 加大普法力度增强法律意识的前提是知法、懂法,护理部要经常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班,把普法工作与职业道德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
2.2 加大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的研究力度从法律角度审视日常工作,加强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责任心,强调时间观念,保持急诊器械设备的完好率,急救药品配备数量、质量符合要求,重视技术培训,做好语言沟通。护理管理者还应重视引起差错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如工作量大、危重病人多,应及时采取增加人员、合理排班等措施加以改进。
篇9
我科是集临床麻醉、护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ⅰ级临床科室,担负着全院手术病人的麻醉、护理和危重病人的复苏急救等工作。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病人负担、加强行风建设、树立天使形象,以端正的态度,积极的行动投入到“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去,我们决心做到:
一、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二、对病人一视同仁,不分贫富、地位、种族、性别、年龄、残障等,都给予同等的治疗和护理。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静、安全的手术环境。
三、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以精湛的麻醉和护理专科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尽量减轻病人痛苦。
四、运用整体护理观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护理。
五、对急重病人争取时间,组织医护力量,积极抢救,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六、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保护病人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漏病人隐私。
七、合理收费,不乱收费,不高收费。不以权谋私和收受病人红包。
篇10
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对提高急诊急救病人的抢救、诊断、治疗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措施为: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对策;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严格质量管理。
【关键词】 急诊 质量控制 护理
急诊科是接受急诊病人就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和窗口。急诊科的特点:病人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医护人员具有高风险性、高技术含量性、快节奏性、思维敏捷性。急诊科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因此,思考和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对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急诊科的救治和护理水平、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
1.1 设置要求 我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按照管理年的要求,急诊科用房面积达到了500 m2。设有诊断室、抢救室、留观室、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及其他辅助配置。抢救床位四张,留观床位十张,符合管理年标准。
1.2 设备要求 急诊科配备了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心电图机、输氧装置、气管切开设备。抢救车上物品齐备,抢救药品齐全、充足,其他基本的诊疗设备也很完善。
2 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
2.1 人员数量 护士人数与病床的比例:抢救室1.0~1.2∶1(每班至少1人),留观室:每班至少1人。
2.2 人员资质要求 护士长:为主管护师,在急诊科连续工作3年。护士:均有护士执业证,4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均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3 人员培训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急诊科必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有全面的人员培训制度。
2.3.1 制定各类人员的培养计划 包括科内固定人员、新进人员、进修护士的培训计划,定期复训。新进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并达到要求后方能上岗。
2.3.2 制定本科人员医学继续教育规划 科内不满45岁的副主任护师以下职称的护士必须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每季度参加一次“三基”理论考试,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院级“三基”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每位护士必须掌握急诊科所有仪器的使用,常见故障的排除,组织经常性模拟抢救配合演练,熟背各种急救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2.3.3 建立定期业务学习制度 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科内每月业务学习至少1次。
3 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1]
3.1 快速反应观念 这是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也是急诊科的主要工作特点。不能快速反应,就不能适应急诊科的工作性质,不能适应急诊急救病人的需要。反应快、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抢救成功率高,这是快速反应观念的四要素。
3.2 院前急救观念 院前急救观念指一有呼叫,能迅速拉得出,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在现场有能力开展救治,途中的不间断救治;具有现代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
3.3 现代监护观念 包括:(1)首先要具有现代监护设备;(2)对现代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3)准确的判断监护仪的各种数据;(4)各种管道的观察;(5)病情观察,这是一个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技能,病情观察能反映一个护士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经验。
3.4 现代服务观念 现代服务观念的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病人及家属满意是现代服务的最高标准。服务就是效益。
3.5 现代效益观念 这是现代急诊急救的突出特点。救治病人应坚持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原则。但人道主义不是不收钱,而是以抢救病人为主,按规定、按标准收费,效益好有利于扩大“再生产”。
4 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
4.1 建立“急诊绿色通道” 切实保证急、危重病人的就诊治疗。
4.2 成立急诊工作领导小组 以主管医疗的院长为主要负责人,成员有医疗、护理、后勤和急诊科负责人。每周护理部、质控科室期和不定期检查急诊环节质量,及时反馈信息,以改进急诊科工作的缺陷与不足。
4.3 制定并执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落实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制度,落实各工作单元工作制度、急诊交接班制度、急诊会诊与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急诊医疗护理纠纷和投诉处理制度等,并有相应的实施记录。
4.4 制度紧急医疗护理救援预案 制定大批病员抢救预案,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并将组成人员备案在册,定期演练,保持24 h通讯通畅。
4.5 提供多种便民措施 如轮椅、开水、茶杯、手纸、便器、拐杖等;为无陪人患者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对危重病人检查过程实行全程陪伴,并备好各种急救药品与用物,严密观察病情,防止意外发生[2]。
5 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预案
(1)急救物品、器材时刻处于备用状态,随时可用。抢救药品齐全、充足。(2)完善管理制度。急救物品做到“四定一保持”:即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保持完好。(3)班班交接,各班下班前及时补充本班消耗的药品、器材,对损坏的器材及时报修。(4)一万元以上设备登记建卡,并有使用和维修登记。(5)建立危重病人交接班认定卡,使口头交接与书面交接相结合。(6)制定每周工作重点和每周工作程序。(7)制定急诊科常见风险防范预案如:抢救仪器故障防范预案、护理投诉防范预案、护理文书缺陷防范预案、医护配合不协调防范预案等。
6 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严格质量管理
急诊科质量控制以“零缺陷”为最高目标,并有相应的制度和要求来进行管理。(1)成立院方、科室、自控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科内定期对护士进行质量管理教育,随时进行护理质理检查,建立检查登记和质量控制信息反馈制度。(2)质量控制指标:预检分诊正确率≥9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急、危重症抢救记录和监护记录合格率≥95%;三测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准确、全面,合格率≥95%;年护理事故发生数为0;年褥疮发生数为0;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抢救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病人对护理工作、服务态度满意率≥95%;三基考试合格率100%。(3)制定常见急、危重症抢救规范或程序,抢救室有抢救规程备查。(4)制定并落实急诊病人告知制度,如:入院告知、出院告知、特殊诊疗和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等。(5)建立急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按要求登记上报并及时处理。特殊(毒、麻、限、剧)药品应专人专柜专锁管理,品种、数量正确,有用药情况登记,药品合格率100%。(6)抢救室原则上实行封闭式管理。(7)治疗室设施完好,布局合理,操作规范。(8)处置室布局合理,符合消毒隔离原则,用物分类清楚、整洁、有标志。(9)洗胃室单设,符合规范,污物处理符合要求。
7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命越来越重视,急救意识也不断增强。我院通过加强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控制,抓住“抢救病人生命”这个主题,在“急”字上做文章,在“快”字上下工夫,在“救”字上多研究,在“高”(效率、效益)字上多思考,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使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急救技能有了不断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了更进一步地增强,科内管理也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任真年.现代医院医疗质理管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2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