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语文;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教学经验
语文是讲述我国历史的一部巨著,它里面不仅包含了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思想,而且还包括很多教育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正面的例子,很多高品德的人,他们通过对自己欲望的约束,最终成为历史名人,这些例子在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把握,然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培养。下面主要介绍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的信心
自信是调动一个人潜力最好的药引,它不仅可以让一个人保持好自己原有的水平,而且还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斗志,达到超长发挥的目的。自信在学生身上的表现,主要突出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自信可以让他们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将自己的潜力很好地发挥出来,达到最佳的状态。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理解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多给他们一点关爱,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下包袱,让他们轻松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学生在体验到这种愉悦后,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更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应该对有困难的学生尽力开导,让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给学生适当地创造机会,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系数,让他们重拾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一措施,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而且还节约了很多因为学生厌学而浪费的时间。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很多实践者都有着同样的经历,这也是很多教育者总结的结晶。目前的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去努力和大胆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式,这也是对教育者的一种考验。
二、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学习为了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是目前很多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当前高校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就业问题也已经普及到了每个人的思想里。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了人人皆知的内容了。这种形势下,必然会导致很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丧失学习的目标。在这种不良的社会气氛影响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重建信心,成为了所有教育者所面临的大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还要给学生灌输很多有意义的常识性知识,只有这样才不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不会让学生在将来大学毕业后被社会淘汰。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持有什么样的认识观念,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将来的发展前途。怀揣远大抱负的人,将来一定不会很平庸。只有建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了学习兴趣,才能够让学生重建信心,不被困难所扰,不为将来的前途过分担心。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多讲述一些成功的范例,例如,爱迪生的人生简史,这就是很好的教育例子。学生们会认为爱迪生作为一个不太健全的人,都能够如此成功,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成功?为什么不去拼搏一下呢?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们必然会对前途充满信心,身心发展自然会越来越健康。
三、课本教学为主,心理教学为辅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在迅速的发展并传输给所有人,无论好的,还是坏的,这些都没有被严格筛选的植入到每一个人的大脑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知识结构的有限性就决定了他们对一些知识的理解。一些健康的东西,他们可能会通过自己的思维来理解,产生误解;对于不健康的东西,他们可能认为是正确的。所以,心理教学迫在眉睫。
这种社会背景下,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做到以课本知识教学为主,心理教育为辅。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是说明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的,很多内容都是真善美的化身,对不好的事件进行批判,对好的东西进行弘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找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多种要素,然后针对这些要素,对知识进行展开,进而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进行疏导。例如,课本中很多唐诗都是豪放派写的,这些作者的最显著代表就是李白。教师通过对诗篇分析的同时,要向同学们灌输李白不拘小节、豪放、乐于助人的态度,遇到挫折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这样会让学生感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跟古人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从而重建学习的信心,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
新形势下,素质教育和新课标都要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落后的教学方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素质贡献一份力量。教育不仅是师生之间的问题,整个社会也对教育负有重要的责任。教育不仅是国家强盛的希望,更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希望。
参考文献:
1.郭瑞荣,《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文理导航,2010
2.陈业桃,《关于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现状的调查》[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3.李玉清,《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育人经纬,2009
4.杜红芳,《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现途径》[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5.张元多,《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教育革新,2007
篇2
1 健康教育内容
将近些年健康教育应用于护理中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发现,健康教育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知识宣传 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等有关知识,可以通过集中广播或单独宣传讲解等多种方式让病人了解到所患疾病的危害,从而使他们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认识。大部分患者,基本很少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因此,在患有疾病的时候,很少能够对于疾病的相关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大都是知道一些浅显或者片面的知识。健康教育就是考虑到这一点,定期组织患者进行高血压科普知识的学习,讲解内容主要以疾病的发生原因、常见症状、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以及饮食注意细节等。
1.2 用药与饮食指导 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糖尿病、高血压、营养不良等诸多疾病。健康教育就是让患者以自己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掌握合理的饮食规律,优化饮食结构,自我找到个性化膳食营养搭配。在药物治疗时,健康教育教导患者自我认知不良反应,对患者讲解服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醒患者时刻注意自身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要吩咐患者及时与护理人员沟通,并做好自我防范与紧急处理。
1.3 心理指导 患者是敏感群体,当进行相关治疗之前由于过度紧张会不知所措,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并且,一些患者的由于自身性格原因会产生焦虑与抑郁心态。健康教育便是通过多种方法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解除焦虑和不安。
2.健康教育在心理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护理人员的个人主观因素
大多护理人员存在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的意识薄弱,通常认为仅有医疗护理是自己的职责而忽略对患者的心里护理关心[3]。这在主观意识上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对工作职责的片面认知,单一认知导致无法充分重视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的重要应用。在推进跟实施对患者健康教育护理的工作上就缺乏主动性,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效率跟质量[4]。
2.2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匮乏
在意识上积极调动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护理问题上的充分重视程度的同时,更要能够积极培养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护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素质理念[5]。只有充分具备相关的护理常识才能够更充分帮助的对患者维护好心里健康护理问题。同时,健康教育护理知识涉及的学科范围知识广泛,涉及护理学,心理健康学,教育学,行为学等各个方面。因此,全面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健康教育素质能力,不仅能够整体提高护理人员的人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医疗健康护理的专业能力,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
2.3健康教育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的医疗机构发展不均衡,规模程度小的医疗机构对心理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管理实施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教育普及,单靠临床应用难以实现,必须要医疗机构建立完整的健康服务体系与服务标准。对于部分医疗机构的管理层面,无法充分开展医疗健康护理的相关举措。
2.4 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不足
大部分患者,基本很少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很少能够对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大都只知道一些浅显或者片面的知识。所以,在治疗与护理中,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甚至有些患者或家属会对治疗产生敌对情绪。
3.健康教育在心理科护理中的改进意见
3.1加强教育理念宣传,强化护理人员素质
通过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科健康教育护理知识的培训,可以有效提高相关专业知识的普及,并且设立相应的选拔机制,优秀的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护理的主动性[6]。同时在医疗机构层面上,应积极开展心理科健康教育临床护理的相关宣传活动,对患者采取积极宣传等方式,让护理人员及患者都能够充分重视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3.2完善健康教育护理体系,加强心理科健康教育普及管理
合理运用管理知识,对健康教育的护理工作全面实施给予科学有效的推广及管理。要加强健康教育在医疗机构中实施的规范化,制定统一的指导标准,推行标准监督管理办法,并将规章制度不断推进到地方社区医院。建立相应制度的规范化考察标准,对培训人员在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建立具有科学化,管理化,层次化,高效化的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管理模式。加大健康教育普及动员力度,总结经验,勇敢尝试新型的管理模式,推进普及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全体心理科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患者营造出和谐的、安全的,健康教育临床护理知识普及环境。
3.3 提高心理科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水平
如果要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得到长久的提升,心理科护理人员自身的健康教育业务水平和素质是关键因素。对提高人员的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措施,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可以适当地增加护理人员的数目,人数的增加势必会使得工作任务分摊的更少,以便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其次,人数的增加仅仅是一方面,护理人员整体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是质量提升的重中之重。要优先录用具有相关专业和工作经验的优秀人员,在上岗前对健康教育人员进行相关业务技能的培训,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7]。进行健康教育时,工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业务水准和优雅的服务态度。要主动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积极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疾病治疗配合方式,对待患者要和蔼。
3.4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疾病认识程度,做好良好沟通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按期普及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治疗的安全性,常见问题,预防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内容,加强其自我保健意识。在治疗后的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要经常保持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积极询问恢复状况,询问是否有不适的状况。及时观察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是否正常,适当时候,要对患者给予心理安抚。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朋辈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54-01
朋辈辅导最早出现在20世纪的美国。而近年来,在国内各个地区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朋辈辅导是指具有共同语言的人们在一起研究并探讨其教育目标实现的教育方法。朋辈辅导的类别不同其内容也有所不同。从新的视角对大学生朋辈辅导进行实践,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长,而且对大学生的各项品格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 大学生朋辈辅导的内涵
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集目的与计划为一体的,并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的有关人们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育体系。而相对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新视角的大学生朋辈辅导则是以自我成长和同学积极改变为重要目标,进而通过个别的交流以及团体的辅导等进行的理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朋辈辅导员不论主动或被动地会与朋辈大学生建立起一种被称为“助益性”的辅导关系,同时也是一种对于朋辈辅导员在朋辈大学生中间所开展的一种人际互动的积极关系。
二 大学生朋辈辅导的工作重心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对人性所坚持的评价取向以及自身的潜能和目标的不断开发与成长,如此的核心问题间接地决定了传统的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重心。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心并不在于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和解决,这也不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在实践中,实现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必须依赖于专业人士。所以,朋辈辅导员需要经过大量的专业知识培训后才可以胜任这份工作。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无法实现的,这就间接地从客观上确立了应该以自我成长与同学改变为重心,其核心内容主要是针对理念的传递与大学生的朋辈辅导工作。
三 大学生朋辈辅导工作的实施
1.大学生朋辈辅导机构建设的完善
对于朋辈辅导员来说,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是规模的大小。在各大学之间,朋辈辅导员的发展是因为专业的教师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应适当建立一支属于朋辈辅导员的专职队伍,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今后的发展。
2.强化朋辈辅导员的培训理念
相对于传统的朋辈辅导员培训模式来说,高校进行朋辈辅导工作的基础和首要任务是培训,这是其与传统培训最大的差别所在。相对比较有意义的是这些培训皆属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主要目标是为增加朋辈辅导员的知识进而增进同学的心理健康。在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发展之中,在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同时促进大学生的自身积极改变。
3.朋辈辅导工作的实施
借助网络媒体等来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宣传,让大学生进一步体验活动的开展所带来的好处与感悟。
第一,个别的交流。在校园中,随着大学生的思想逐渐社会化,某些大学生更愿意选择朋辈来寻求帮助。根据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心理等受到某些困扰时,首先想到的是寻求朋友的帮助,很少有人选择比较专业的人士来寻求帮忙。在每一个班级中都会有心理委员来帮助同学解决困扰,进而主动地去帮助更多同学解决困难,运用朋辈的身份会拉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一些同学更加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的烦恼与困扰。因此,在学习生活中,朋辈可以更好地对同学做一些比较有指导性意义的工作。
第二,网络的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也逐渐走向了高端化,而网络在无形中拓展了更多的交流空间,QQ、MSN等聊天形式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相反,在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或困扰时,可以通过网络来进一步解决问题,以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认知。
四 结束语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促进自身的成长,需要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主要核心,进行相应的探索。然而,若想这样的模式得以实施并取得成功,则需要进行更加适合朋辈辅导的培训,强化其内容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崔诣晨、成静.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
篇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而言,显然重视程度欠缺、研究成果偏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渴望能有一种较为规范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引导[1]。目前,心理健康活动课已经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在防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科化的同时,改变其“不上不下”、“不死不活”、“不进不退”的“胶着”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研究迫在眉睫。
有效教学是个永恒的话题,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学有效性的探讨更加如火如荼。虽然有效教学的理论和说法众说纷纭,但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崔允漷,200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在不断追求着心理活动的有效性,期望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获得最大的活动效益,促进师生双方心理共同发展。
一、“积极性”是有效性的前提
为什么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因为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才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究竟教什么?积极心理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与启示。
当前,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要内容大多以心理问题为专题,引导学生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交友和娱乐中出现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中多是描述学生自我意识存在的问题、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学生的性困惑问题等,然后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这种模式将教学的目标定位在问题上,偏离了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目标[2]。学生容易对号入座,错误地认为自己身上或同学身上一定也存在这些心理问题,从而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同学。其实,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只是个别现象。如果一定要说学生有问题的话,那也只是如何更好地发展的问题。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它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它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改变过去那种偏向问题的价值取向,把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扩大学生积极的体验和积极的品质,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
二、“真实性”是有效性的关键
1.贴近生活
教育只有融入生活才能发生作用且成为真正的育人活动,而融入生活的育人活动必然具有真实、自然的品格[3]。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并非靠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在真实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与启迪。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教师要把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件作为材料,灵活运用到教育活动中去。积极创设真实可信的情境,提高学生活动参与的深度、扩大学生活动的参与面,引起学生普遍的共鸣。
2.贴近学生
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要以生为本,其出发点与最终归宿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状况、认知规律、接受能力与学习态度,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正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3.贴近需要
归根到底,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提高与发展?这都是教师始终要考虑的问题。学生需求是学生行为的根本动力,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只能是无效的。
4.遵循规律
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心理健康活动课要尽量遵循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顺序性与阶段性的规律,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加以有效的引导。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心理健康教育不必追求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活动模式。不同的教育主题,不同年级的学生,甚至一学期中不同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也要有所不同。
三、“活动性”是有效性的灵魂
1.在活动中体验
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体验主要由感受、情感、理解、联想、感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其处于核心的地位。没有主体对客体的体验,客体则不可能被内化。心理健康活动课不是以讲授心理学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要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成长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一个道德概念成为一个信念,必须经过情感体验。”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必须关注与强化学生的内心感受。
2.在活动中分享
良好的气氛和学生心灵的开放是心理健康活动课成功的前提与基础,为此,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自由、尊重、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信息,如感受、经验、行为等与他人分享,以增加彼此的人际互动[4]。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学生都有了解同学心里想法和被同学理解的愿望和需求。所以,光有学生个体的体验还远远不够,要积极引导学生把体验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协同发展与提高。教师可以通过澄清意义、提炼归纳、鼓励支持、折中等技巧促进学生经验分享[5]。
3.在活动中迁移
学生的体验、感悟与分享最终要转化为外在的行动,没有实践活动的锻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效果会很快付之东流。学生不能进行行为的有效迁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教师要通过课外延伸的实践训练项目来转化、迁移和拓展活动课的学习内容。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虽已结束,但行为迁移或许刚刚开始。
四、“过程性”是有效性的保证
1.过程监控
教学的监控能力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结合目标,调控活动进程,使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围绕目标展开。教师一要监控自己教学是否充满激情,是否把不良情绪传染给学生;二要监控教学方法是否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三要监控内容是否偏离目标;四要监控学生思维方式是否理性,面对问题时是否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2.过程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既要发挥一定的甄别功能,更要发挥教育、改进和激励功能。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不断激发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行为的积极调整,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和积极人格的成长。由此可见,重视过程评价是心理健康活动课评价的关键所在。首先要看各种活动的结构和组织是否清晰与恰当;其次看活动是否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别差异;最后要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师生有没有有效对话与合作。
参考文献:
[1]任杰.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设计与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6(7):69-73.
[2]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3):66.
[3]王小棉.心理健康教育走向真实与自然[J].中国教育学刊,2006(1):51-53.
[4]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教育研究,2002(5):58-64.
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个体辅导;质性分析
一、研究背景
积极心理学是由塞利格曼(Seligman)等人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1]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之后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一股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新思潮。近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积极心理学的关注日益增加。尤其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出台后,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更加深入地走进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本研究课题梳理前期个体心理辅导中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方式及其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效果,通过基于“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在螺旋式的循环中构建比较有效的在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方式。
二、文献综述
(一)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于20世纪90 年代在美国兴起,以研究“习得性无助”而闻名心理学界的塞利格曼教授,在被他剔除的实验数据中发现,“无助”可以被习得,“乐观”和“坚韧”同样可以被习得。“哪些心理特征或体验能够让人拥有持久的幸福”、 “这些积极心理学品质是如何习得的”成为了积极心理学所探索的核心问题(塞利格曼《持久的幸福》)。
(二) 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来说,积极心理学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激发青少年的内在激情,帮助他们发展综合技能,承担公民责任,成为有社会能力和富有同情心、心理健康的成年人[2]。
积极心理学的干预目标坚信通过认知和行为会鼓励幸福感的发展, 而积极的情感包括爱、兴趣、满意、自豪和自尊也会推动学生认知和行为的改变, 改善学生个体的身体、智力、社会交往及心理资源[3]。
北京教育学院曹新美老师曾比较系统地梳理了积极心理学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模式的改变,包括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改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关系, 挖掘教育的资源, 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五大方面。并指出,积极的干预应当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快乐、兴趣、挑战性, 干预的关注点在学生体验主观幸福感受而不是心理疾病, 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4]。
同时,在心理咨询中,良好的咨询关系至关重要,能够促进来访者问题的尽快解决。这一点在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工作中也一样。传统理念虽然也强调心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但往往在学校班主任或其他科任老师“来访者即问题学生”观念的影响下,将建立平等关系视为获得学生信任、降低心理防御的辅导技巧和手段,而非心灵上的联结和共鸣[4]。
三. 数据分析
(一) 典型案例质性分析
1. 学生个体辅导案例汇总表
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共累计学生个体辅导74人次。以此作为数据基础,问题不明确、无后续反馈的案例,在各年级阶段选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辅导结果良好的案例,匿名处理,相似案例进行合并。典型案例汇总表如下:
2. 编码表
在学生个体辅导典型案例汇总表的基础上,使用连续比较法进行编码。即根据一级、二级代码,先分析第一个案例,再分析第二个案例。如第二个案例与第一个案例同质,则进行合并,否则在三级代码中单独列出,以此类推。一级代码中,问题类型是指学生所来访寻求辅导帮助的问题可以归属于哪一类,其下二级代码“学业提升”、“环境适应”、“应激应对”分别是指学生主要的核心问题围绕什么主题。心理特征是指学生个人具有与解决所来访问题相关的发展状态和心理资源,根据三级代码内容分为具有一定内在普遍性的“自我要求”和“渴望他人关注”,以及“事件相关发展状态”即针对具体这一事件的原有发展状态。辅导技术根据传统心理辅导主要流派进行划分,分为“行为技术”、“认知技术”和“精神动力技术”三类。
3. 矩阵表
首先,矩阵表的横纵维度分别是案例对应问题类型、心理特征、辅导技术以及各自所对应的治疗取向和发展取向。横向分类对应编码表中的一级代码,但取消了二级代码,因为各类型对于矩阵分析的意义不大,保留了更为原始的三级编码。纵向分为治疗取向和发展取向(即更关注个体优势和发展的积极取向),在矩阵分析的过程中对编码表中的问题类型、心理特征和辅导技术分别进行划分。之所以做这个划分,是因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即保留了传统心理治疗取向的一些经典技术,同时又纳入了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对个体优势、资源的关注,以及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从矩阵表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矩阵表的最左列和中间一列并不是平行的,问题类型和心理特征的治疗取向、积极取向内容数量存在双分离,即多数寻求个体心理辅导的学生,是以消除不良感受、不良状态为目标的。这也与我们现实实际相符――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才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走进心理辅导室。而与真正寻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病症状态不同,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绝大多数都是发展取向的,是在恰当的引导下,不仅能够解决问题,更能够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积极优势。
而从辅导技术来看,我们既需要传统的、针对问题解决的干预技术,同样也需要积极关注,发掘优势,促进学生学业、人际和生涯发展的积极心理学去向的辅导技术。两者相互平衡,互为补充,才能够达到对学生辅导的良好效果。
由矩阵表可以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1) 根据典型案例,在中学寻求个体心理辅导的学生,以问题驱动为主,;
2) 不同于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寻求个体心理辅导的学生具有积极的、优势性的心理特征;
3) 治疗取向的传统干预技术和发展取向的积极辅导技术并重,结合使用,能够取得较好的辅导效果。
4. 网络图:
根据矩阵分析,进一步梳理做出学生个体心理辅导的网络图。
寻求个体心理辅导的学生,是受问题驱动前来的,希望能够消除不良的情绪状态或发展状态,这是外显的。与此同时,学生个体具有积极的心理发展特征,具备内在的心里优势和资源,这是内隐的。在辅导过程中,并重采用针对问题的治疗取向干预技术,和能够发挥学生积极心理发展特征的积极取向辅导技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有效辅导结果。
由此可以得出本研究结论: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学生个体辅导中的运用,是面对寻求问题解决的学生,个体心理辅导不但需要针对问题使用治疗取向的干预技术,还需要并重使用针对学生积极心理发展特征的积极取向的辅导技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综合辅导效果。
五. 参考文献
[1] Seligman, M. E., &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0, 55(1)5.
[2] Thomas M. Kelly.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False Promise or True Breakthrough. Adolescence. Roslyn Heights: Summer, 2004, 39(154), 257.
篇6
关键词: 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状况心理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在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职业教育领域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并不只是心理有缺陷的对象,而应是所有的学生。应指导学生如何面对学习,面对工作,面对社会,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职业学校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谈谈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过程中的一些理解和思考。
一、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合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越来越多的职校老师感到,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单纯的说教往往并不奏效,尤其是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今天,说教、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引发学生极大的反感。结合多年的实践,我感到在教育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还应研究怎样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指导其进行合理的宣泄而非压抑,帮助其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
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冲击,以及网络发展带来的诱惑力,某些家长潜移默化地给了孩子物质至上和混张文凭的“投资理念”,这些都使他们迷失了方向。而离婚率的攀升则使越来越多的单亲孩子缺乏基本的安全感与信任感。独生子女的比例呈直线增长,在溺爱、纵容、娇惯下养成的懒惰、责任感缺失、独立性差等,这些特征在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上尤为突出,境况令人担忧。与此同时,各种媒体对一些偶像明星的渲染,某些家长“拳头+枕头”的简单教育方式都冲击着这些单纯的心灵,让处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的孩子茫然不知所措。而学校这方“净土”更让其很早就深刻体会到了“竞争的激烈与压力的困扰”,面对现实,他们不知何去何从。既然找不到方向,那么干脆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这就让有些学生开始放纵自己。
无论我们所面对的孩子具有怎样的内心状态外显行为,都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因此,要改善这种状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的是各方“合力”。心理健康教育绝不应只是学校行为,还应是政府行为、家庭行为、社会行为。
二、转变职业教育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取各种方法与措施来维护人的心理健康并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非治疗心理疾病。很显然,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品质,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环境,健康成长,助其学业成功,实现自我。这就要法我们帮助学生维持正常的心理,预防并避免其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并帮助已经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学生及时摆脱,恢复正常平衡的心理状态。
心理专家调查研究发现,能发挥或超水平发挥学习潜力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心情放松愉快、深入思考的忘我状态;而常常处于心烦意乱的焦虑状态,或无所事事状态的学生,往往不能专心于学习,也体会不到学习收获的乐趣,如此不仅学习搞不好,工作后也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不适合脑力劳动。
因此,职业学校教育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较好地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做好这项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工作,其目的都是培养学生完善健康的人格,力图使学生自知、自信、自控、自律、自强、情绪稳定、承受力强、意志坚定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学生的成长问题,即怎样帮助学生积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困难,战胜内外挫折,确立明确目标,发挥潜能。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篇7
一、创设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少不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组成,形成合力,开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它们是按照教育目的为幼儿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备、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丰富、补充和更替交换设备、材料、玩具、物品,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促进幼儿与物质环境之间有益的相应作用,为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服务,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个幼儿感到安全、欢乐,被尊重,为集体所接纳,自尊、自信,获得成功,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变化。
如:新小班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与之分开时,会经过或多或少的分离焦虑。表现为经常哭闹一阵,部分幼儿看到别人哭他也哭、别人笑他也笑,情绪不稳定。这时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一些色彩鲜艳、材料轻软、安全的布娃娃、绒毛小动物等玩具,在教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开设多个“娃娃家”活动区等,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在日常活动中经常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幼儿,帮幼儿穿衣服、脱鞋子,拍着幼儿睡觉,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教师的信任感。教师们互相尊重,相互配合,共同营造温暖、关爱的良好环境,使幼儿身心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情绪越来越好。
幼儿园还应该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要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社会、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三大主要环境。学校环境健康,而家庭环境不好,也是不能说幼儿心理发展有了健康的环境。因此要想幼儿心理健康,除了教师努力外,家长也同样需要努力。当前许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等概念十分陌生,而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变得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呆的时间长,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响。所以说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满足幼儿需要,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二、发挥游戏功能
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解决了幼儿希望能像周围成人那样参加各
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之间形成矛盾。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对其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爸爸、妈妈、孩子等各种角色,教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模仿爸爸去买菜、妈妈给孩子喂饭、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孩子去公园等,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幼儿语言,又使得幼儿心情愉快。在《我找到了小猫》游戏中,幼儿扮成各种小动物,帮助猫妈妈找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动物”将在不同地点找到的小猫送到家里,并高兴地告诉猫妈妈自己是在哪里找到小猫的。当猫妈妈对“小动物”表示感谢时,“小动物”愉快地表示不用谢。它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各项活动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教师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经验及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并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材料准备和知识准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平等、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多用鼓励的方法,因人而异地指导幼儿,使幼儿表现得自信、主动,容易获得成功。
其次,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受认识水平影响,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幼儿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教师要广泛搜集幼儿在幼儿园、家庭中有关发展的信息,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客观、具体、明确地评价幼儿。如:利用入园、离园、家访、开放活动等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肯定幼儿的优点。日常活动时经常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对幼儿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引导幼儿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使幼儿能正确地自我评价,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篇8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共建
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职学院频繁发生的高职生自我伤害、伤害他人以及各种异常社会行为,已凸显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与严峻性,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高职生在学习、生活、为人处世中所显现的诸多不适应,也昭示着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运用教学、宣传、讨论、训练等多种活动,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情感的培养和行为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力,促进高职生健全人格的和谐发展和心理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
做好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人单打独奏是难以奏效的。做好此项工作,除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外,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协助、支持与合作,特别是良好的体制之共建,才是做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靠保障。为此,各高校富有成效的开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机制之共建。
一、学科资源联动机制
有人认为:目前,我国绝大数高校没有针对高职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而各高校开设的基础文化课、专业技术课、实习实训课以及选修课中,也只有基础文化课里的德育课在对高职生进行思想品德修养教育的同时,涉及到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其他的课程则是单一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进行技术素养与综合能力培育、提高的课程。其实,这种说法是欠妥当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对思维活跃、个性迥异的当代高职生,面对诸多学生难以打开与解决的心结,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人而富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不现实的,仅仅靠某一门课独自应对也是不切实际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宏大工程客观上需要各学科之间携手共进、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协同作战,共同担当与完成培育一代新人这一历史重托。
高等学校所开设的每门课程都兼有塑造人格、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与心理调试等多项功能,但德育课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高等教育中,担当育人重任与排头兵的德育课,主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解决高职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二是解决高职生的政治信仰问题。
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实习实训课以及选修课,在向高职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同样也担当着锤炼意志、提高心理素质与培养社会适应力的重任,肩负着培育和塑造具有健全人格与良好心理素质的高职生的历史使命。
术道有攻,专业有别,课程迥异,但对当代高职生进行健全人格与健康心态培育与塑造这一宏大工程,客观上要求建立课程资源连通机制,需要学科之间加强联系,形成合力,从而使各学科与课程之间相互连通、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应对高职生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二、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外延宽泛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硬件设施建设,也包括软文化建设;既涉及校园整体布局与规划,也牵涉到校园局部建设与美化;既包括学校文化建设,也包括系部、班级文化建设;既包括教室文化建设,也包括公寓文化建设。各种文化之间内涵有别,特点迥异,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为高职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成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进步、高雅舒适的学习氛围与愉悦环境。
在高职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既能使高职生精神愉悦身心放松,也能使高职生陶冶情操享受温馨,更能使当代高职生在文化熏陶中美化心灵、开启心智。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将会为学习、生活中承受着巨大心理负荷的高职生,排解郁闷与减缓压力,从而营造舒适恬静的外部环境。
当然,要完成这一共同的历史重任单靠某一种校园文化活动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其效果也是事与愿违、差强人意的。这就要求校园文化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互为补充,要求校园文化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协同作战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而更好的服务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虽然有各自的活动特点与开展方式,有各自的运行模式与发展规律,但服务于人这一共同的历史使命,客观上要求各种校园文化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补充机制。另外,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壮大与完善,客观上也需要各种校园文化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包容,只有这样,各种校园文化之间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谱写培育时代新人的新篇章,开创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三、学校家庭以及师生间的沟通机制
高职生跨进大学校园后,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将会接踵而至。这些诸多问题显现于高职生活,然而,它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况且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仅仅靠学校一方也是难以奏效的。
高职生虽然离开了家乡,告别了父母亲人,迈入校园独自闯天下,但多数学生长期以来对家人父母的过分依赖,使其仍处在心理的“断乳期”。他们与亲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亲人家庭有着深深地情感寄托与心理依附,况且许多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本身就同家庭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这一切注定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序进行与全面展开,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彻底解决,客观上需要学校与家庭携起手来,建立定期的、良好的沟通机制。
学校家庭以及师生间沟通机制的构建,应以教师与学校为主,社会家庭为辅。学校要定期向家庭通报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全面了解学生在社会特别是家庭的种种表现,加强同家庭的沟通与联系,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做到有针对性。
四、社会资源共享机制
人的一生要先后接受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是系统教育,教师是我们的人生导航师;社会教育是终极教育,是人们行为的试金石,也是心灵的考验场。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之间内涵有异,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共同完成对一个人的心灵塑造与人格培育。共同的责任与使命要求三种教育间不仅要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更要建立一种社会资源的共享机制,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开放办学、开门办学、建没有围墙的大学,使高职生走出书斋,融入社区与社会,同社会共享资源,不仅是办好一所大学的需要,也是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成长成才的需要。
大学属于社会,社会需要大学,大学与社会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不仅是新时期办学的需要,也是高职生放松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五、实践实训联合机制
高职生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校内实训,也有校外实践;既有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也有工种实习,还有高职生的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参观考察等。诸多社会实践活动,在高职生的成长成才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高职生书本理论知识的一个应用过程,使高职生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更为重要的是当代高职生体恤民情了解社会的一个平台,是高职生良好心态与健康心智的一个确立过程。
篇9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对其的满意度是开展校园文化和管理的群众基础,是增强在校生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责任感的有效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校园文化满意度与大学生归属感的内在联系,推测大学校园文化的满意度是一个潜在地对大学生归属感具有影响作用的先在变量;采用5点Likert问卷,在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将问卷答复整理,运用数理统计中因子分析的方法,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量化的分析了校园文化满意度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归属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归属感;大学生;满意度
DOI:10.15938/ki.iper.2016.05.02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5-0121-05
校园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的软实力,凝聚着师生深沉的精神追求,是高校的基因、血脉和传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归属感基于共同的价值观,是文化自觉的重要构成维度,因此研究校园文化与归属感的关系对于高校凝聚共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Waller于1932年在《教育社会学》中提出的,他定义校园文化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内容和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这种精神氛围体现在每位同学身上,就是对学校的一种归属感(School Belonging),即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大学生归属感的形成,对个体而言,是形成价值认同,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品性的要求,是青年个体自我成长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动力;对高等院校而言,凝聚价值共识形成归属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高校育人的必然选择,对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吸引力有重要意义。所以,归属感形成无论对大学生个体,还是对大学建设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量化的分析校园文化满意度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探讨校园文化满意度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满意度与大学生归属感的内在关系
归属感(Belonging),或称隶属感,隶属。有以下两种含义:一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二是佛洛姆(E.Fromm)理论中的术语,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在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
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在接受并认可母校文化,形成对母校的依附和归属感之后,才有可能形成比较健全的心理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才有可能积极努力地投入到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去。大学生以母校为骄傲,学习兴趣浓烈,动力充足,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生活是学校归属感强的突出表现。反之,当大学生出现逃课、成绩不理想甚至无法毕业等现象,往往都与学校归属感弱相关。所有这些,也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学校及将来工作后的表现和发展。可见,学生归属感的培养是一项对学生发展具有潜在意义的重要工作。
而学生满意度,不仅能发现影响学生满意与否的因素,还能了解学校的优势及薄弱环节所在,为及时改进和提高学校教育服务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态度、情绪、人际关系,价值选择、工作学习动机均产生影响作用。而这些是与大学生归属感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其中很多因素都潜在地表现出或者影响着大学生对待其学校的看法,也就是可以推测大学校园文化的满意度是一个潜在地对大学生归属感具有影响作用的先在变量。
二、影响归属感的校园文化因素评估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采样,调查对象为哈尔滨理工大学本科学生,学年跨度为4年。发放的调查问卷共420,收回409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量为399份,问卷有效率为98.2%;样本中男生为其中男生为325名,约占总人数的81.5%,女生为68名,约占总人数的18.5%;学生干部70人,约占总人数的17.5%;党员33人,约占总人数的8.3%。
本文通过“学生对影响学生归属感的校园文化因素的赞同度”调查问卷,对校园文化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进行了样本采集。运用数理统计中因子分析的方法,数据分析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采用多变量大样本,该方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采集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问题分析的复杂性。
由于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比有可能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分别综合存在于各变量中的各类信息,而综合指标之间彼此不相关,即各指标代表的信息不重叠,这样就可以对综合指标根据专业知识和指标所反映的独特含义给予命名。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因子分析,该分析方法是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所得出的相对少数的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即为因子。
本次调查问卷从11个方面调查校园文化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采用5分制打分方法,5分表示某项校园文化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最大,0分表示该项影响最小。调查数据的原始统计如表1所示。
通过KMO样本测度数值为0.747,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的χ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0.000,小于0.01,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进一步,计算11个相调查项目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3所示,表中Que表示调查问卷中的调查项,序号如表1中顺序。
为了确定因子的数量,需要确定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及总方差分解,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表中,第一列为调查问题的序号。第二列至第四列为相关系数矩阵的统计量。第二列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由于特征值中大于1的个数为4,所以可以确定选定因子数量为4;第三列为该特征值所占总体方差的比例,第四列为该特征值所占方差的累积比例。第五列为所选定的四个因子对应的负载平方和,第五列,第六列分别与第三列,第四列表示含义相同。表中数字显示,所选的四个因子的特征根揭示了总体方差的79.738%。
旋转后因子负载值表如表5所示。表中的负载数据显示因子1对调查项目中第1-3项有较大影响,反映的是校园文化中环境物质条件的情况,所以,可以定义为校园物质文化。因子2对调查项目中第4-5项有较大影响,反映的是校园文化中制定的规定条件的情况,所以,可以定义为校园制定文化。因子3,反映的是校园文化中校园精神共识的情况,可以定义为校园精神文化。因子4,反映的是校园生活中心理素质的情况,可以定义为素质型心理文化。
用各因子对应特征值与所有因子特征值之和的比值计算各因子的权重系数,结果如表6所示。本次问卷调查因子分析后得到的四个因子,对学生学校归属度影响可用下式所示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校精神文化与学生归属感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通过量化分析我们得出:学校的精神文化因素是所有因素中影响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这也为我们进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即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应该是围绕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素质心理型文化与学生归属感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通过相关系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其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程度相对与学校精神文化的影响,在数值上相差近一半,但是这不能说明对素质心理型文化的建设掉以轻心。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与学生归属感之间也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培养归属感的期望值较高。
三、增强大学生归属感的策略
大学生归属感是在价值认同基础上的身份的认同,是一种内在存在和推动力。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越强,其认同度、参与意愿越强,大学生的活跃度、幸福感、创造力就越高。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增强大学生归属感的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学生对本校凝练的大学精神的领悟。“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高级形式。大学精神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于中西文化的交融,契合于时展需要。要加强大学精神的领悟,首先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价值共识,同步价值追求,把握好价值观教育的层次性,使价值观在大学生各个层面中均形成巨大的思想共鸣和行为动力。其次,要做好融合教育,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价值观教育、时代精神教育、使命责任教育等有机融合于大学精神教育中,讲清楚脉络、渊源和基本走向,形成合力彰显教育张力。再次,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改变理论说教、规范灌输、行为约束等传统塑造方式,探索思想育人、情感育人、实践育人的新载体,增强新媒体的运用,使教育的供给方式与大学生的接受需求对接,尊重学生个性,尊重人才成长和培养的规律,因材施教,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调适,逐步内生性建构大学精神的认同。
二是发挥好学校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对精神文化的促进作用。物质文化是现代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制度文化是承载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组织的体系。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两者的的思想内涵,是高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必须与精神文化匹配。通过量化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对学生的归属感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两者的影响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要发挥两者的促进作用,首先就要充分发挥启迪和自我教育功能。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要贴近大学生精神发展实际,使其处处渗透教育因素,体现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文化底蕴,突显育人功能。物质文化要使学校的环境与办学特色浑然一体凸显环境育人。制度文化要用德标准和行为尺度明确价值导向,赋予每个个体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道德角色期待,凸显德育功能。其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要体现相对稳定的动态升迁。要准确把握制度文化有约束性和稳定性特点,精神文化有激励性和创造性特点,紧随时代的步调和高校新的文化目标,适时地进行转型调整与创新升级,满足高校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
三是要注意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整合作用。校园文化载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包括物质载体、制度载体、组织载体和活动载体。载体整合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政治方向,将文化信息储存于有形的硬件载体之中,使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大学风俗、精神思想不断动态体现。首先,要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到高校内在的发展战略高度,从其教学功能、科研功能、服务功能和引领与传承文化功能出发,明确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和办学理念。其次,要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和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使其与彰显和创新文化传承功能的真正使命相吻合。三是创新文化载体,深化文化内涵。通过“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重视物质文化载体和实践活动载体的创新,将大学文化活动与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着眼于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着眼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四是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培育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学生期望高校在开展教育活动中能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培育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期望学校能及时,正确的对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因此,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其它工作的整合,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对教师、学生、家长实施同步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契机,提高校园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通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主观幸福感。使大学生将关注点从个体转向社会,从以个体为中心,转向更关注个体对社会的贡献与融合,开始关注个体在社会领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任务,更多的将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融入主观幸福感。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应激事件处理能力,增强自信力。通过教育传授应对方式和专项训练使高校大学生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及其它生活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多地积极主动地应对和解决面临的问题,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以平稳地度过心理危机。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潜能的挖掘,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从心理学的多元思维和正面激励的角度来激发正能量、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优秀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兴趣、增强满意度、归属感。
参考文献
[1]陈希镇,曹慧珍.判别分析和SPSS的使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7):3567-3571,3574.
[2]程样国,詹世友,王健清. 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J]. 江西社会科学,2009(12):223-228.
篇10
生殖健康的发展
生殖健康临床上又称生育健康从20世纪60年代,我国生育保健的主要任务是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主的计划生育服务,在避孕节育等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70年代以后,生育调节成为了生殖健康的核心。从80年代,开始广泛倡导“母亲安全”行动,孕期保健便已成为生殖健康的关键内容。20世纪80年代Barzelatto首次提出生殖健康应包括四方面内容,即计划生育,孕妇、产妇和婴幼儿保健以及控制性传播疾病。到90年代,生殖健康的重点放在了降低孕妇、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提高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相关知识的普及上。
生殖健康的概念与内容
概念:本世纪90年代初召开的第七届世界人类生殖会议上,Fathalla(WHO人类生殖特别规划暑前主任)提出了生殖健康的新概念。随后世界卫生组织便正式把生殖健康定义为:在生命所有阶段的生殖和过程中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内涵:人们能够进行负责、满意和安全的性生活,同时不存在传染疾病和意外妊娠的担心,这是生殖健康的内涵所在;人们能够生育,同时人们还拥有决定自己是否生育、什么时候生育和其生育间隔时间的权利;妇女的妊娠和分娩都可以安全度过,并且能够获得安全的妊娠结局,同时婴儿能够存活并能健康成长:每对夫妇都可以在知情的情况下选择安全、有效和可接受的节育方法。如今,生殖健康问题成为人类健康的核心问题,在新的21世纪,新生殖健康已涉及到医学科学的多个领域,如胚胎发育学、遗传学、妇产科、儿科、流行病学等,同时也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如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主要包括了母亲安全、计划生育、性健康以及儿童生存与发展等多个方面。生殖健康不仅包括了妇女从婴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及老年期保健,即出生到死亡的各个年龄阶段的保健,同时关注特殊人群的保健,如青少年的性健康。因此要做好生殖健康工作,就应为人类提供能满足其生殖健康需求的条件信息、技术和服务。
内容:生殖健康的其内容主要包括:①计划生育相关的咨询、信息、教育、交流及服务;②妇女孕前、产前保健及安全分娩和产后保健的相关教育与服务,关键是母乳喂养和母婴保健;③采取措施对不孕症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④预防人工流产,并对流产后果进行管理;⑤对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积极的进行预防和治疗;⑥关于、生殖健康以及父母责任的教育和咨询;⑦计划生育的转诊服务,对妊娠分娩、流产并发症、不孕症、生殖道感染以及乳腺癌、生殖系统癌症和性传播疾病包括HIV感染或艾滋病在内的诊断和治疗。
新形势下生殖健康的进展
在目前新形势下,对于实现“以人为本,以妇女为中心的生殖健康”仍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与妇女有关的健康问题,如妊娠、分娩、人工流产、不孕、避孕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因青少年初次的提前以及不安全所引起的非意愿妊娠和未婚的增加,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尤其是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的肆意蔓延等,都严重的威胁着妇女、男性和青少年的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在我国所处的地位: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人群生殖健康水平,并在积极的开展健康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在我国提供和改善生殖健康服务要与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和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同时进行同样重要。在21世纪初,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母婴工作的方针,即“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
如何完善生殖健康工作:今后生殖健康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①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并在政策上加以扶持,建立立体化得服务模式,明确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方向。给群众以正确的观念、知识和技能,促使能够明智、有效地预防疾患和解决个人和集体的健康问题;②提供包括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及性保健相结合的优质的生殖保健服务,努力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技术相关服务的可及性、可接受性和可获得性;③改善妇女的权利和地位,提高妇女对性和生育的决策权和健康自;④关注青少年的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避免不安全及其对生殖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⑤针对控制生殖道感染、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传播蔓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⑥重视男性的生殖保健需求,生殖健康工作中鼓励男性的参与与合作;⑦关注特殊人群,特别是边远贫困人群和围绝经期、老年期等的生殖保健需求,从而使我国整个社会生殖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中国的生殖健康规划的完善将对世界生殖健康水平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生殖健康将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长寿。维护与促进生殖健康不仅使妇女、家庭受益,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及整个民族的利益。这是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领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