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行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加工行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食品;饮料;加工行业;市场;绿色科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绿色、环保、健康的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人类生存和生产中追逐的亮点,也是人类消费观念的主要指导形式。但是就我国的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它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可谓是有好有坏。尤其是在近些年来,随着媒体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食品问题不断的曝光,给人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新兴起的食品饮料加工行业也提出新的看法和认识。
一、食品饮料加工现状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当前我国的食品加工企业多大45万家之众,食品饮料加工企业也比比皆是。但是就这些食品饮料加工企业的工作进行分析,其在工作的过程中机械化设备落后,技术滞后,管理制度不善,严重的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与生存。现阶段,我国不少食品饮料加工企业都是以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机械化设备为主的,在工作中都是以国外成功经验为参考进行的。但是在引进国外先进工作理念和工作经验中只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而未曾考虑到我国社会现状和国情问题,这就使得整个工作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缺陷,严重的影响着该企业的发展。
二、我国食品饮料加工企业的市场特点
自从全球经济危机过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迅速的回升态势,且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经济快速、稳步增长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社会形态也出现独有的特征,这也为食品饮料加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市场基础。在当前的食品饮料加工行业发展中,其主要的市场特征如下:
1.稳固的市场经济基础
目前,我国的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国家,并且仍然有着稳步发展态势,大有朝着第一国迈进的趋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尽管国民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但是人均生活水平却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得人们在生活中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生存消费观,追求舒适、安全、健康、环保的消费新理念,这就为食品饮料加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2、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才的供给可谓是极为充足,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就业,且城市化发展不断的加快的今天,大学生就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实的基础,也为当今市场经济的繁荣打下了基础理念。
3、资源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落实,人们逐渐意识到全球气候恶化带来的生活与生产影响,逐渐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这一理念的落实为我国的食品饮料加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其发展提出了新方向。
三、我国食品饮料加工行业的市场发展趋势
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和社会局势的发展与变化,我国的食品饮料加工行业也迎来了相应的改变与发展。截至今日,食品饮料加工行业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系统、综合的市场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受到消费者生活观念的转变要求,我国的食品饮料加工行业在发展中也对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健康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位食品饮料加工行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安全的食品提出新要求的同时,对于食品的便捷也越来越重视。饮料作为便捷食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的生产可谓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对于食品安全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愿意为更加健康安全的产品付更高的价格(通常>5%);淡水资源的匮乏以及分配不均导致供不应求,企业对节水节能、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技术革新日益突出,科技应用和创新将兼顾GDPI曾长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四、绿色科技的应用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食品饮料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绿色消费逐渐成为时尚消费潮流消费的亮点和热点。但是, 纵观我国绿色食品饮料市场目前的发展现状, 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是既有欢迎又有忧愁。21世纪是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近10年来中外绿色食品饮料市场的快速发展,表明绿色市场在促进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绿色食品饮料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和收入消费增长,与消费意识和观念的转变,与增强企业竞争力有直接的关系。
1、应用原则
绿色食品饮料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饮料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饮料,在中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又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饮料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绿色食品饮料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AA级绿色食品饮料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饮料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
2、应用要点
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绿色食品饮料资源丰富,绿色产业开发潜力巨大, 绿色市场销售前景看好。但不容乐观的是,我国现有的绿色食品饮料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主要表现在为生产设备陈旧、环境污染严重、检测手段落后、品牌保护意识谈薄等,比如,工业“三废”正严重影响蔬菜的质量;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使粮油出口受阻;有许多质量较高的食品,因不能及时申报领取“绿色商标”许可证而被别人抢注。 当然,中国绿色食品饮料市场的发展还有很多的优势。
五、结束语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对卫生及健康的认知度也不断趋于成熟。与此同时,工业的快速发展与能源、水等资源的相对紧缺所产生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食品安全、污水排放、污水排放限制、能源消耗、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环保、资源利用、符合法规等多个方面。为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食品饮料加工行业市场趋势与绿色科技的重要发展进行探索,为食品饮料加工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350)
摘要:食品加工产业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应从食品加工产业对全世界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出发,探讨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需求及其意义,阐明了建设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食品加工产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143-03
食品加工产业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食品加工产业是现代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得到各国重点支持
民以食为天,食品加工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有着密切的关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追求,现代食品已朝着营养、绿色、方便、功能食品的方向发展,未来还会研发多种功能食品,集合植物学、食品工程学、营养学、生理生化学、遗传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采用高新技术,从天然动植物资源中寻找和提取各种特殊功能因子,或者采用生物技术进行微生物的转化生产。多种学科集合研发新型食品产品,必将使食品加工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世界上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现了农产品保鲜产业化、食品加工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原料基地的固定化建设、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管理以及食品加工市场体系的完善,进而促进了食品加工工业的蓬勃发展。以美国为例,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业已成为该国各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现在,更是把食品工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各国都意识到食品工业承担着为世界人口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任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因此在食品加工业的技术投入及设备研究开发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投入。未来各国食品加工的发展趋势是将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的每个环节,提高精细加工能力,最终朝着安全、绿色、休闲方向发展,并且重视加工设备的研发,向新型、节能、高效、环保方向发展。
(二)食品加工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国食品产业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指出:“食品产业是与营养科学、食品科学、现代医学及生物、信息、工程、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新技术密切关联,与国民营养健康息息相关的民生产业和基础产业。新世纪以来,我国食品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2010年总产值突破6万亿元,其增加值占国民经济GDP的4.6%。预计未来5~10年食品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拉动内需、增加就业、保障民生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推动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食品加工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在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食品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很多新兴食品专业岗位(群)不断产生,这对企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和从业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已难以胜任。目前,食品加工企业十分缺乏能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人才,尤其缺乏从事食品加工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需求
(一)国家食品加工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企业技术革新和员工培训等缺乏标准、缺乏资源,急需教学资源库
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对食品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人才的培养急需教学资源库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大批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我国的食品工业还是以农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为主,农副产品原料的加工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就业增加和农民增收。食品工业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市转型的战略性产业,许多地区将食品工业建成精良产业,带动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这些都需要大批的食品加工专业技术人才,大批人才急需建立教学资源库加以培养。其次,天津市发展地方经济需要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我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继续突出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条主线。通过创新,大力推动食品工业大项目、好项目的实施,全面搞好食品安全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全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天津市共有食品及相关产品获证生产企业1 612家。2013年,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总产值达到1 907.33亿元,同比增长了43.9%,实现利税201.28亿元,产值同比增长43.9%。我市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工程,2014年,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了《2014年天津市食品安全监管计划》,将不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和专项整顿工作,大力开展放心食品系列民心工程建设。天津市食品工业经济的发展、食品项目的开发以及食品安全的监管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培养紧缺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迫在眉睫。
食品行业的发展依靠大量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推动 首先,食品行业快速发展依靠食品技术专业人才推动。近十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快速发展。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指出:“食品工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逐步提高,出现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知名企业或企业集团。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数目逐渐增多。同比之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工业总年产值也比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会带来许多就业的机会,因此食品工业就业人员的数目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行业发展如此之快,急需从事食品加工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员除了需要掌握相应的现代食品贮藏、加工、管理、营销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其次,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急需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农产品加工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占据一定的比例,我国农业总产值与食品工业产值相差悬殊。因此,食品加工工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指出:“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基础薄弱,企业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企业技术人才缺乏,在全国食品加工企业职工中,大中专毕业生只占1.5%左右。”由此可见,国家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急需大批具有一定知识技术水平的食品专业技术人才,而这些技术人才的培养更急需教学资源库系统。
食品加工企业技术革新、员工培训等缺乏标准和资源,急需教学资源库 新形势下,食品加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行业装备水平和关键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技术和设备引进,食品大中型企业装备水平基本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并且研制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加工关键装备,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与食品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和研发投入配套的是食品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机构建设。依托于食品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研究项目,食品企业领军人才数量不断增加,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基础型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初步形成。为了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加强现代企业培训体系的建设。由于培训资源不完善、不系统、不规范,暴露出企业培训体系的较多问题。
总之,食品加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高技能人才缺乏,食品企业的技术创新、员工培训等都要求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职教育食品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库,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全国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院校资源资料严重不足、缺乏高职特色,急需教学资源库
由于各院校所处区域不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办学历史不同,职业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服务面向有很大差异。目前,教学资源与资料严重不足的主要表现是:已有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其中信息化、数字化程度较低,在对当前专业课程进行全面改革的过程中,现有教学资源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尤其是实验、实训类的文本、视频、动画资源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已有教学资源建设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使得建设成果无法实现大范围的共享;缺乏系统性、标杆性的教学资源建设成果;缺乏教学资源共享和应用推广平台。另外,缺乏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因为职业教育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的,需要将实训过程中所涉及的技能训练、理论知识、素质锻炼贯穿始终。而目前建设的教学资源库主要以文本、视频、课件、素材等传统资源为主,有利于技能训练的虚拟多媒体、模拟仿真和实景展现操作演示的资源等比较匮乏。
所以,急需建立全国统一的、具有示范性的、能够共享应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共享型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可以大力推动全国各院校相关专业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动高职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我国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教学资源库是示范性院校数字化展示和推广优质教学成果的资源平台,也是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网络学习平台。因此,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将带动全国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第一,能够提高职业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重点突出实训、实践能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使用对教师非常有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的资源进行备课、授课。同时,教师通过学习资源库中的材料,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根据食品加工资源库的资源,能够指导学生掌握食品加工工艺、食品机械与设备的操作以及维修、对食品生产中常见单元操作进行分析和控制的能力;掌握控制食品检验理化指标、出具检验报告、整理分析检验结果的能力;掌握原辅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能力、配方及配料管理能力、进行产品研发与产品改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胜任食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作;教师可促进自身专业课示范教学能力的提高。
第二,能够帮助在岗员工提高并更新技能。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共同设计和开发。由于汇集了国内食品加工行业企业知名专家、代表性院校和高水平教师团队,专业资源库将建设成为集开放性、先进性、实用性、通用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共享平台。企业利用教学资源库中内容新颖、贴近实际、生动开放的教学资源,可对企业员工进行专项技能培训、新技术培训、岗前与岗后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便于企业了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学生实习与就业信息,制定人力资源计划,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机结合。
第三,可以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可利用职业资格鉴定与认证培训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初、中、高不同等级的相关技能培训;可方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所对应行业、产业的职业岗位,相关课程的性质与设计思路等,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第四,可为社会人员再就业提供学习、考核及技术能力评价平台。社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为社会人员搭建再就业平台,让社会人员尽快致富。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社会人员岗位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社会人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职业院校可根据我国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设置培训课程,通过资源库中的培训素材,使社会人员经过培训后各方面的技能都能得到行业单位的认可。
教学资源库中的素材丰富且新颖,既可增加教学的容量,充实、拓宽教学内容,又可提供比较完整的教学解决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学习者的需要,方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依托先进开放的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库可为广大用户提供跨院校、跨企业、跨地区的学习,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实现良好的互动和无界化便利服务,从而提升食品加工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产业司课题组.我国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4):3-23.
[2]黄卫萍,杨昌鹏,农志荣.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岗位需求分析[J].法制与经济,2008(9):128-129.
篇3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 专业建设 专业定位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163-02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是一个集生物、化学、农业、营养、工程和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培养人才层次有三:初级技术型人才,掌握生物发酵、安全检验、科学加工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术后,熟知食品或生物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及经营方式,懂得这个专业“能做什么”,能从专业角度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出满足企业需求的方案,是第二层次技能型人才在社会立足并发展自我的关键:通晓生物或食品行业发展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熟知至少一种产品或一种模式的专业理论与应用,能够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为企业进行长远谋划是高层次战略型人才特点。
作为培养高职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主要面向“武汉1+8城市圈”,服务生-物发酵和食品加工行业,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食品生物技术、营养与检测基础的系统理论知识,能将生物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有机结合生产,具备产品简单开发、品质控制、安全检测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另外,通过基本素质的训练和拓展知识的学习,具有将专业知识转化或系统提升的意识与行为。
1 通过市场调研进行专业定位
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及农业、工业、流通等领域的大产业,它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4个行业大类,涉及营养保健食品、酒类、乳制品、生鲜食品加工、饮料、糖果及巧克力、粮油加工、糕点、焙烤食品、调味品、食品机械、食品包装、水产品及水产品加工、食品添加剂等24个门类。
现代生物技术植根于早期的食品和饮料发酵生产。,以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生物分离技术)改造传统食品加工工艺、生产新的食品原料和功能保健食品、开展食品安全分析检测将成为调整食品工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
为保证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行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从2005年起,我院邀请企业人士建立了由校外长期从事职业技术工作、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技术专家以及校内骨干教师组成的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论证;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构建:毕业生从业岗位与岗位所需职业能力分析;课程设置与岗位训练项目确定;专业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等。同时,他们还为学生开设专题技术培训讲座,为学生参加勤工俭学、顶岗实习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根据武汉市大力发展营养食品、功能保健食品和工程化食品的政策以及食品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根据学院“围绕三圈、服务三业、重构三系、打造三型”总体办学思想,秉承“厚德尚能”的校训理念,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确立以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主要培养方向的专业定位。
根据企业需求,我们还确定了生鲜管理为其特色专业方向。2005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与武汉中百仓储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生鲜管理方向的食品生物技术订单班。两者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校内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学校根据企业需求编制了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要求的内容纳入正式课程体系之中,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需求“零距离”接触。学生在企业既可参加岗位实践,又可进行技能训练,实现了企业与学校共同实施教育,学生边工作、边训练、边实践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2 通过工作任务确定知识、能力及素质
篇4
金融危机在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冲击中国沿海出口加工制造企业,小型的、客户较为单一的、资金链管理不善的企业出现倒闭,其他制造企业随着宏观经济出现明显的通货紧缩特征,也开始大幅减产。在信息化投入方面,华南、华东地区的企业普遍出现已签单项目延后付款的现象,尚处于建设中前期的项目则往往暂停实施。传导至中国的世界范围通货紧缩和信心缺失至少在2009年上半年会造成制造业信息化投入延缓、缩减,即使下半年经济出现转机、有所复苏,但各制造业企业年初的信息化预算也肯定是近年来最为保守的。
在金融危机和国家4万亿元投资撬动经济的双重作用下,对制造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都非常明显,而当前企业尤为关注却无法精确判断的是,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经济的时间有多长,以及国家和地方基础建设投资能在多大程度上产生经济拉动作用。
计世资讯针对2009年制造企业信息化投资机会研究认为,在这一特殊时期,要对制造业进行深度细分,挖掘更细分的子行业机会将成为弱势行情下IT投资的新增长点。
机械行业的投资机会将集中于装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工业基础件(泵、垡)、专用设备(电器器材、农用机械、医疗器械)、塑胶等细分子行业。国家4万亿关于钢铁、汽车、铁路等的投资建设规划均已陆续出台,这些领域的建设对上述细分机械制造行业的需求拉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行业增长点和IT投资机会都会集中于这几个典型领域。
电子行业的基础元器件、LED、汽车电子导航、通信电子产品、消费电子等细分子行业都存在投资机会。上述细分领域本身就是近两年电子行业发展的热点,其受金融危机冲击并不明显,而像汽车行业投资政策、家电下乡政策的引导等会进一步促进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2008年汽车行业中部分企业关闭停产、流通库存激增,行业景气度下滑,2009年政策推动能部分缓解危机,受新技术创新拉动的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企业,受公共事业、基建建设拉动的客车、专用车行业,以及基础的发动机、柴油机和汽车电子等细分领域依然存在机会,是2009年值得关注的重点。
纺织服装行业2009年的机会完全集中于自营品牌企业,出口加工制造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等制约问题,2009年很难彻底走出行业发展的低谷。另外面对消费者的家纺行业比工业纺织更具有发展机会,因为工业产品至少在2009年上半年依然会遭到抑制。另外,分销管理系统正在成为服装企业投资建设的热点。
在化工行业里,水泥企业的增长预期非常明显,这是因为工业基础原料等精细化工和农药等农用化工具有投资机会,这主要得益于基础建设投资和农业发展政策。此外,上述细分行业的大型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支出比例要高于小型企业相对于自身营业规模的比例,因此更应加大关注力度。
制药行业由于是弱周期行业,在宏观经济环境低迷时能够突显稳定的需求增长,同时由于医改政策正在逐步推进,2009年优胜劣汰后的药企将更具发展能力,信息化投入也会同比增加。另外,医改政策令制造企业开始建立独立的分销体系,分销流程管理、经销商管理等相关系统建设也将成为需求重点。
食品从消费需求方面与制药行业相类似,但由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对牛奶行业的影响以及食品质量监控政策要求的日益提升,食品加工行业的信息化投入依然是可以关注的行业机会。
篇5
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和户均人口的减少,人们的餐饮方式与消费观念正逐步从消费型向享受型转变,安全、美味、营养、方便、快捷成为菜肴产品消费的基本要求。30多年来,中国人在吃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米袋子、菜篮子到餐桌子,长期以家庭自制为主的格局正在向社会化供应的方向发展。
预制菜肴加工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以定量化、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加工代替传统手工制作方式,实现加工生产的过程。由预制菜肴加工业生产的产品称为预制菜肴加工产品。预制菜肴加工业将使人们从繁重的厨房劳动中解脱出来,预制菜肴加工产品除作为家庭代用餐频繁出现在百姓餐桌外,还可以提供给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医院及旅游流动人口团体人群的消费,成为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预制菜肴产品的市场细分
预制菜肴产品因其加工原料、包装与贮存方式以及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依据消费形式划分,主要包括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四大类;依据包装形式划分,主要包括散销食品、小包装食品、大包装食品三大类;依据贮运形式划分,主要包括冷藏食品、速冻食品、热链食品和常温食品四大类;依据消费人群划分,主要包括团体人群配餐食品、连锁快餐食品、商超配送食品、餐厅/食堂食品四大类;依据不同国别产品划分,主要包括中式食品、西式食品、日式食品、其他国别食品四大类。
二、我国预制菜肴加工的品牌产品
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预制传统菜肴产品主要有肉类酱卤预制菜肴、地方名菜预制菜肴、大众消费预制菜肴及罐头预制菜肴等,拥有众多品牌产品。
肉类酱卤预制菜肴在预制菜肴总量中占有较大比例,包括畜产品酱卤制品,如北京酱肘子、卤猪头等猪副产品及酱卤牛羊肉等;家禽酱卤制品,如德州扒鸡、道口烧鸡、符离集烧鸡、沟帮子熏鸡、六味斋熏鸡、开封桶子鸡及南京盐水鸭、江西煌上煌酱鸭、武汉周黑鸭、紫燕百味鸡等产品。地方名菜预制菜肴包括北京烤鸭、无锡酱排骨、哈尔滨红肠、西安腊牛羊肉、南溪豆腐干、六必居咸菜等。大众消费预制菜肴包括肉丸系列、淮扬菜系列、川菜系列、重庆火锅系列、腊味系列、粤菜系列、清真系列、本帮菜肴系列、湘菜系列、三晋名吃系列制品等。罐头预制菜肴主要包括梅林午餐肉罐头和古龙红烧类罐头等。
三、预制菜肴的产品设计与制作
开发预制菜肴产品应遵循安全、美味、营养、方便、快捷五大要素。预制菜肴的产品设计从制作的角度出发,应涵盖大包装预制菜肴类食品(团体配餐及连锁餐饮)、小包装类预制菜肴食品(商超家庭代用餐)、餐盒产品、半流体类预制菜肴食品、汤类预制菜肴食品、手持快餐食品和老人配餐菜肴食品等。预制菜肴产品的制作大多在中央厨房完成,其配送方式分为热链配送和冷链配送两种。由于预制菜肴产品一般不经过二次杀菌,包装物也不一定完全密封,因此必须在卫生的条件下操作,否则容易酿成安全隐患。
四、预制菜肴的加工技术与装备现状
目前,我国在方便面、挂面、馒头、米饭及速冻食品的加工方面,技术集成与自动化装备已渐趋成熟,核心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但是由于菜肴加工工艺的复杂性,尚未形成可支撑菜肴主食加工的产业化水平。加工技术仍然相对滞后,技术人才短缺,缺乏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加工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高,依赖进口设备多,机械标准化程度低,非标准产品多。
2012年农业部启动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以来,工商资本进军主食加工业趋势明显。国家各级部门已投入数亿元科研经费开展中式菜肴的工业化、标准化加工技术的研究与相关装备的研制,预制菜肴加工技术与装备已成为主食加工行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五、大中城市郊区预制菜肴产业未来发展与营销渠道创新
截至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户均人数低于3.5人,家庭冰箱和微波炉持有率已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这意味着我国大中城市的预制菜肴加工产业已经具备进入快速发展的市场消费条件,市场消费状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大中城市郊区预制菜肴加工产业的宏观发展趋势
2013年全国总体餐饮收入超过25000亿元。按10%的预制菜肴加工比例推算,我国预制菜肴加工产业已达到2500亿元的年产值规模。目前,大中城市近郊发展预制菜肴加工产业的优势明显,建立预制菜肴加工产业基地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原料资源优势,近郊靠近农产品生产产地,原料可以就近取材;二是劳动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三是土地资源优势,相比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成本较低。加工产品直接供应高消费的大中城市快餐连锁经营,也具有三个优势:一是减少城市用工率,降低加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二是减少加工面积,增加营业面积,提升运营效率;三是减少城市垃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
2.开展适合我国预制菜肴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预制菜肴产品大多数为传统食品,种类繁多,加工方法各异,千百年来一直以手工方式制作。由于中式菜肴加工工艺的独特性,国外没有现成的技术和装备可以直接引进,必须靠我们自己动手研发,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未来,在预制菜肴加工技术与装备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产品品质形成技术与装备、品质控制技术与装备、包装技术与装备、杀菌技术与装备、冷链贮运技术与装备、复热技术与装备等。
(1)预制菜肴标准化生产工程技术与装备。开展原料的标准化与加工适宜性技术、减菌化前处理技术及传质与传热、微氧/无氧烹饪、工业化适应性改造、高阻隔气调包装、冻结及其冷链技术和杀菌共性关键技术及装备等方面的研究。
(2)家禽酱卤制品自动化工程技术与装备。家禽酱卤菜肴制品在预制菜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目前家禽酱卤菜肴制品生产周期长、加工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开展静态变压腌制、酸性电解水减菌、红外线烘干技术、连续油炸与连续卤煮等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3)预制菜肴加工中的新型油炸工艺技术与装备。采用低频静电场装置与新型油炸装备耦合,能够有效抑制油脂氧化,降低油炸温度,缩短油炸时间,节约油脂用量,减少有害物的生成。
(4)团体人群营养配餐工业化生产工程技术。即食餐盒配送类调理食品产业化技术、预制大包装调理食品产业化技术、大中城市配餐调理食品信息化技术、大中城市营养配餐调理食品加工技术集成技术三高人群及老人等特殊人群营养调理食品产业化技术及装备等。
3.大中城市预制菜肴加工产品销售渠道的创新
(1)中央厨房+餐饮门店模式。中央厨房将原料按照菜肴制作成成品或半成品,配送到各连锁经营店进行再加热或再调理后销售,也可以直接加工成成品或组合后直接配送销售给消费者。
(2)团餐企业+终端客户模式。企事业职工餐饮、大中小学的学生餐以及公共写字楼、会展饮食供应和社会送餐等终端客户,已成为团餐企业的重要供给对象。
(3)加工企业+连锁店模式。食品加工企业通过直属专卖店、加盟代销店及店中店的模式销售产品。
篇6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分类 检测技术 应对举措 分析
当前食品生产领域新产品层出不穷,为了提升食品口味和色泽,占有更多的市场,食品企业不断探索新的食品添加剂品种。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中研发最活跃,发展、提高最快的内容之一,许多食品添加剂在纯度、使用功效方面提高很快,例如酶制剂,许多产品的活力、使用功效等年年甚至每季度都有新的进展。所以绿色食品的加工企业应时刻注意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的新动向,不断提高产品加工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水平。但是,随着塑化剂、瘦肉精以及三聚氰胺等各类添加剂的曝光,人们对经过添加剂处理的食品安全信心指数降至低谷,食品安全成了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和方法进行规范,进而改善食品安全现状,维护社会稳定。
1 食品添加剂概述
1.1 食品添加剂分类
食品添加剂按照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类食品添加剂;按功能不同可分为22类,主要分类见表1:
1.2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2)不得将食品添加剂用于掩盖过期食品变质情况;
(3)不得在食品加工时利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本身缺陷,或是采用假冒、不纯净的食品添加剂;
(4)食品添加剂不得损害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尽可能的减少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6)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基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1.3 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
当前已经研发并在食品加工领域投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4000多种,最常用的有600多种,依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分类方法,可分为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甜味剂、增味剂、保鲜剂等。主要检测手段有比色法、分光光度法、色谱分析法和滴定法。
1.4 食品添加剂分析程序
食品添加剂的分析程度主要分两个步骤,第一步为分离,即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添加剂从食品中进行分离和提取,常规方法有蒸馏、溶剂萃取、色层分离等;第二步为添加剂测定,主要方法有比色、分光光度法、色层分析、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2 常用食品添加剂检验技术详述
2.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了液相色谱对复杂基体化合物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独特的选择性、灵敏度、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信息于一体,成为食品质量检测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混合取样品溶液通过液相色谱分离后,按洗脱顺序进入质谱仪,对各组分进行质谱分析。
2.2 红外光谱(Infrared,IR)
红外光谱区别于比色谱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可以对微量样品进行检测,并且其预处理的方式更为具有普遍适应性,可以针对大多数的样品进行更为简单、便捷的检测。该技术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后,在鉴定有害物质等化学成分时具有非常鲜明的优势,使得该技术成为了主流检测方法之一。
2.3 萃取催化动力学光度法(Extraction-Catalytical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y)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就是将萃取技术与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相融合,先用萃取技术进行特定成分的提取,然后根据显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在显色体系中进行加入被测组分前、后的吸光度变化量测定,进而分析特定成分含量。
2.4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
生物传感器主要由生物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器两大部分组成。生物传感器有优异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 有可能不用试剂 在组分复杂的试样中快速和连续测定被分析物,因而在生物过程 食品工业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还有其他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分析(Enzyme-li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技术 (Flow Injection Chemiluminescence)、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ly Imprinting )。
3 加强食品添加剂检验技术的举措
(1)健全食品添加剂检测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提升,带动食品加工行业的自律和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增加,进而引起整个社会对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安全的重视,全民监督,形成自上而下的食品安全监督氛围,强化食品安全管理的外部环境。
(2)强化食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从食品的原料采购、生产环节、运送环节和销售环节进行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一旦查出问题食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强化食品检验管理人员的执法力度,并发动群众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对举报食品安全的人员,一经证实,给予相应的奖励。
(3)组建食品安全检测队伍,当前各地区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力度也不相同,因此使得食品安全难以形成统一管理的标准,为了改善和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必须强化食品添加剂检测人员相关技术的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4)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和配套设备的管理,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投入日常食品安全检测管理工作,同时鼓励先进检测仪器的研发工作,提升检测精度和准确性,从而应对不断出现的新型添加剂。
(5)对食品安全检测采取全面检测、重点监控的方式,通过常规的市场食品产品抽查和重点问题企业加强监控力度的方式,严格食品添加剂和原材料管理,同时加强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核,从源头遏制问题企业的生产。
(6)作为普通百姓的一员,食品安全关系到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好与食品检测部门的配合工作,积极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作斗争,自觉的举报食品违法企业和个人,确保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
4 结语
虽然当前食品添加剂领域不断的研发和投入使用新型添加剂,各种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也混淆其中进入食品生产环节,使得食品安全的现状不断恶化,各种食物中毒事件也不断发生,但是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和管理制度的不断规范,并严格查处了一批违法使用添加剂的生产企业之后,市场上的食品安全质量正在逐步改善,对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同时,我们应当继续的寻找更为有效的方式来遏制有害添加剂的使用,倡导无害的添加剂来提升食品质量,为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关海宁.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40~42.
[2]王建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香兰素的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11).
[3] 李梦映,莫桂姮,陈莉,李勇.2009~2010年梧州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1年02期.
[4] 李静娜,胡汉高,黄常刚,朱其明,卢冰,吴晓旻.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糖精钠的方法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年04期.
篇7
2013年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7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8.4%,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1,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科技创新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二五”以来,在政策引导、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平台建设、科技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加强了政策引导
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工业技术研发机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围绕产地初加工、综合利用、节能减排、质量安全等重点,开展联合攻关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的筛选与示范推广;采取多种形式打造科企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对接活动。
2.完善了学科方向
近年来,农产品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农产品加工的基本问题,发展到农产品加工材料的生产、处理,以及加工过程对产品品质和加工性能的影响,涵盖了农产品组成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对人类的营养作用、食品质量控制,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它融合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学科结构更为科学,学科交叉更为明显,在我国科学研究体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3.搭建了创新平台
经过多年的发展,相继建立了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研究平台。“十二五”期间,农业部科教司建立“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加工局搭建了“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立了“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
4.形成了人才队伍
目前,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已经超过400家;50余所科研院所、230家高等院校设立了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近10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培养研究生,其中硕士点院校91所、博士点院校24所。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成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科研体系,建立了一支学科齐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
2011年,农业部启动实施“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共确定2批、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其中农产品加工学科领域共有6位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5.增加了科技投入
“十二五”期间,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相继设立重大专项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初步统计,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如863、973、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累计投入16亿元。
农业部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为重点,以初加工和综合利用为切入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当向精深加工延伸,并强调技术研究与装备研究同步,加快实现产业化。截止到目前,共支持“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等行业科研专项21项。
6.加大了成果转化
近年来,农业部加工局对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进行了筛选,选出近200项的实用技术进行示范与推广,如粮食产地烘干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花生产后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热带水果采后预冷保鲜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技术推广项目等,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果
“十二五” 以来,针对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存在的初加工水平低、精深加工不够、综合利用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开展了科研联合攻关与协作,在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加工等重点领域,突破了加工原料适宜性评价、副产物综合利用、工业化装备集成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粮食加工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加工业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高物耗,加工原料品质欠佳、传统主食加工业相对落后等问题,主要在高效节能小麦加工、稻米精深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传统主食工业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与技术突破。
代表性成果有:“高效节能小麦加工新技术”(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稻米深加工高效转化与副产物综合利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节能高效挂面自动化生产技术与设备”(2014年度中国食品科技学会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油料加工
针对加工专用品种缺乏、感官与营养品质差、饼粕变性重无法高值化利用等问题,创制了油料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低温压榨制油技术装备、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提升了油脂加工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了产业技术升级。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及标准化安全生产”(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2012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果蔬加工
针对果蔬采后损失率高、加工专用原料缺乏、加工能耗高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问题,开展果蔬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果蔬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关键技术、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果蔬节能提质组合干燥技术与装备等研究。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苹果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果实采后绿色防病保鲜关键技术的创制及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果蔬食品的高品质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畜产加工
集成组装了生鲜畜禽肉成套生产技术与关键设备,并获得产业化的广泛应用;西式产品中式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畜禽屠宰骨血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实现技术-装备-标准的一体化突破;特色乳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方面取得技术突破。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与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干酪制造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青藏高原牦牛乳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科技创新方向与重点
未来5~1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将围绕产地初加工、主食工业化、综合利用、品质评价与原料基地建设、营养健康等重点领域,开展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开发、新工艺储备和新装备研制,实现“技术-装备-产品-标准”一体化突破,继续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1.产地初加工
国家层面产地初加工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是:低温储粮技术与设施、气调储藏技术与设施、商品化处理技术与设施等。农民或中小企业应重点关注小型的储粮设施、简易实用的烘干技术与设备的研发。
2.传统食品工业化
针对生产技术落后、工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加强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针对产业化程度不高、安全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主要问题,加强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生产;针对工业化程度低、小作坊、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加强传统菜肴工业化生产。
3.综合利用
我国农产品资源利用率与转化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每年有秸杆6亿吨,玉米芯1000万吨,米糠1200万吨,麦麸2000万吨,稻壳2000万吨,豆粕500万吨、棉籽饼200万吨,蔗渣700万吨,但开发利用远远不够。科技创新的重点是: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功能食品研发,生物质新能源、新材料研发,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4.加工品质评价与原料基地建设
目前,农产品加工缺乏专用品种, 缺少加工品质评价方法、标准和指标体系, 缺少加工品质评价和加工专用品种基础数据库,加工专用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滞后。重点方向是: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研发、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立。
就具体行业与领域而言,创新方向与重点如下:
1.粮食加工
——高效节能粮食产地加工技术及装备:基于最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与品质的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粮食产地快速干燥、小型规模化绿色储粮、粮选分级技术及配套装备创新研究。
——主食加工工程化技术装备:以持续提升我国主食安全、营养及方便性为目标,开展全谷物主食加工原料及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传统主食、地方特色主食工程化技术装备等研究。
——粮食加工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以粮食初加工(糠麸、皮壳)、深加工副产物(废液、废渣)为对象,开展原料稳定化、废弃物无害化、功能成分高效提取等技术研究,提升产业资源利用率及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
2.油料加工
——油料加工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建立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方法、标准,揭示遗传特性与加工品质的相关性。
——油料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提升产地初加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形成多项标准化、实用性强的技术与装备。
——油脂加工过程中食用、营养品质控制技术:揭示加工过程中食用品质形成基础理论,建立油脂加工过程中食用与营养品质控制技术。
——油料副产物绿色多元化利用技术:建立抗营养因子去除技术、蛋白生物改性、活性多糖产业化技术与装备,构建油料副产物绿色多元化利用模式。
3. 果蔬加工
——果蔬原料加工适宜性与特性化加工技术:基于感官、理化、营养与功能品质的果蔬原料及制品品质分析、加工过程品质变化与调控机制、特性化加工理论与技术等。
——传统和特色果蔬工业化生产技术与装备:鲜切果蔬保鲜加工技术与装备集成、传统果蔬制品(糖制品、腌制品等)工业化品质提升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果蔬副产物综合与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苹果多元化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柑橘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果蔬副产物功能组分高效制备与产业化关键技术\果蔬高效节能提质组合干燥理论与技术、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等。
——基于营养组学的新型果蔬食品加工与制造技术:果蔬最少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速冻解冻理论与技术、果蔬全营养制粉理论与技术、果蔬食品生物制造技术等。
4.畜产品加工
——屠宰损耗控制技术:基于动物福利与基因型特征,开展宰前应激控制与屠宰工艺优化,完善预冷及成熟工艺,控制畜禽屠宰重量损失与品质劣变。
——畜产品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在线自动分级系统、计算机图像识别、微生物预报等技术,研发温和杀菌、无菌罐装、超高温瞬时杀菌等设备,为肉、蛋、奶等畜产品的货架期品质控制提供可靠保障。
——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研发骨血、乳清资源工程化加工共性关键技术、核心设备研制及创新产品开发,构建畜禽副产物高值化加工技术体系。
篇8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衡阳市;规模工业;支柱行业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173-04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民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力量。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衡阳市都将处于“四期”阶段,即工业化中期、经济转型期、前期宏观政策消化期、高速发展向中高速发展过渡期,传统体制下积累的各种问题都将困扰着衡阳工业发展,也困扰着衡阳工业支柱行业的发展[1~3]。在衡阳37个工业行业种类中,能带来高产出份额、高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高就业的支柱行业不多。然而从近五年衡阳的工业发展成就来看,工业产值翻了一番多,上缴利税翻了两番多,从业人员也翻了近一番,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支柱行业对工业经济的综合贡献。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分析了近五年衡阳工业支柱行业的现状、特点、变化及问题,对支柱行业发展路径选择提出浅见。
一、评价体系构建及支柱行业选择标准
主成分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是统计学上常用的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量化评价功能的新方法,在经济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4~5]。本文按照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针对衡阳市工业大类行业,选取了工业总产值、企业数、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利税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从业人员7个主要经济指标构建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2008―2013年衡阳市工业企业统计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单个大类行业的综合得分(见表1)。以综合得分为核心,总产值为重点,结合7个经济指标的匹配度,按得分高低排序,判断行业对衡阳工业经济综合贡献能力的大小。本文选取综合得分超过5分的行业作为衡阳工业的支柱行业。
二、衡阳市工业行业综合得分及支柱行业特点
(一)综合得分前十行业特点
1.电子信息业迅速崛起,是近五年综合贡献能力提升幅度最大的行业。2011年,富士康入驻衡阳,强有力地拉动了电子信息业的发展,使衡阳成为华南地区大屏幕电视制造基地和湖南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计算机通信业因为富士康的拉动,其综合排名从2008年的第二十六位前进至第五位,迅速跻身支柱行业,成为近五年衡阳发展最快的行业。
2.传统行业引领衡阳工业经济。从上页表1看出,列表中的行业除计算机通信业之外,都属于传统行业。主要原因:一是传统行业基础深厚。2013年传统产业产值占全市全部产值八成以上。二是政策引导明确。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都明确要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优化矿产开发及加工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
3.钢铁、煤炭行业综合得分后移趋势明显。从综合排名看,四个行业排名后移,其中以黑色金属加工、煤炭两个行业下降趋势最为明显。黑色金属加工综合排名从2008年的第二位下降至第九位,煤炭行业也从顶峰期的第一位下降至第四位。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宏观政策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等过剩产能,对于衡阳钢铁、煤炭行业冲击较大。二是市场影响。从价格方面看,煤炭市场价格由2011年700元左右1吨降到2013年400元左右1吨,下降幅度高达75%;钢铁也由于国际出口减少,国内竞争加剧,价格也一直低迷。从需求方面看,大量国外煤炭涌入国内市场,对国内煤炭需求持续减少;钢铁行业持续产能过剩,没有强有力的需求拉动,市场仍处于“寒冬”,行情不容乐观。
(二)支柱行业的特点(见表2)
1.化学原料制造业、有色金属加工业是衡阳工业经济的稳固的支柱行业。近五年,化学原料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加工业综合得分均在5分以上,且排名均在前三名以内。不过,有色金属加工业综合贡献能力逐步下降,有退出支柱行业的趋势;化学原料制造业综合贡献能力增强,2012年、2013年连续二年居首位。
2.黑色金属加工业、电气机械制造业、煤炭开采业分别于2009年、2010年、2013年退出支柱行业序列。以钢铁为主的黑色金属加工业和煤炭开采业,因为市场不景气均呈下滑的趋势;电气机械制造业因为没有强大的支撑及发展转型缓慢,仅在2009年进入支柱行业,未能保持排名。
3.非金属制品业在2013年首次进入支柱行业。2008―2013年,非金属制品业均呈上升趋势,发展前景较好。
4.支柱行业中综合得分最高、最低分值之差距呈缩小态势,行业发展均衡化。
三、衡阳市支柱行业发展现状
(一)支柱行业综合贡献能力较强,但运行质量还需优化
从上页表3中支柱行业的单个指标看,表现良好,排名靠前,形成了较强综合潜力的产业,是支撑衡阳工业经济的主要力量。但在运行质量上还有不足,如化学原料制造业在提升工业经济效益、吸纳就业能力等方面表现不足;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在扩大企业规模、扩大税收还有一定空间;有色金属行业在提质增效、提升企业利润方面,还有潜力。
(二)支柱行业底子厚、运行稳,但行业属于“两高”行业
化学原料制造、非金属制品、有色金属加工业历来是衡阳的传统工业行业,有着雄厚的行业沉淀,2013年,这三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达882.81亿元,占全市的26.5%。而且建滔化工、新澧化工、水口山等在国内同行业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这三个行业属于环保部明令排查的高污染行业(即化工、水泥、有色金属冶炼),从环评限制到国家政策管控,层层“紧箍咒”已缩窄了行业发展壮大空间。
(三)电子信息业受产业集群度不高影响,未进入支柱行业序列
从计算机通信业各指标看,产值、收入两个核心指标连续二年排名都居首位,说明该行业正处于强劲上升期,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但上页表3也显示出,该行业的同行业单位少,电子信息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缓慢,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影响了综合得分。
四、衡阳市工业支柱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实际意义上的龙头行业
与株洲的铁路运输业、常德的烟草制品业相比,衡阳缺乏真正的龙头行业。株洲、衡阳、常德三个市州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相近,但是2013年,株洲的铁路运输业已超过规模工业总量的20%,常德的烟草制品业已超过规模工业总量50%,而衡阳市总量最大的电子信息业仅占总量的11.7%,与株洲、常德相比,差距不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子信息业起步较晚,作为新兴行业,发展时间不长,没有形成雄厚的行业沉淀,在产业集群整合方面,表现不佳,行业综合实力还不强。所以,电子信息业要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龙头行业,还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
(二)煤炭、钢铁行业难再成为支柱行业
煤炭行业:近几年来,国际煤炭涌入国内市场,对国内煤炭市场冲击较大,导致对国内煤炭需求下降,价格也始终处于震荡下行的态势,价格难以复苏。尽管耒阳煤炭行业逐渐整合完毕,陆续复工复产,但受市场低迷的影响,很多煤炭企业持观望态度,不愿低价出售,宁可主动停产或半停产。
钢铁行业:从全国来看,钢铁产能扩张还有待进一步遏制,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局面还将继续。从企业来看,钢铁企业“高成本、低盈利”的局面难在短时期内改变,整体经营效益提升有困难。从发展来看,稳步推进“城镇化”将提升下游需求,释放一部分钢铁产能,短期缓解产能过剩矛盾,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钢铁行业面临的成本刚性和产能过剩问题。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环保政策加码的背景下,国内钢铁行业也将面临更大的难关,衡阳钢铁行业也将承受同样的考验。
(三)支柱行业后备力量不足,有待加大培育力度
从2013年衡阳工业行业综合得分来看,有可能成长为支柱行业的分别是计算机通信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四个行业,但综合得分分别距离标准分(5分)低1.61分、1.73分、1.92分、2.46分。计算机通信业发展势头强劲,必然成为支柱行业;农副食品、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制造业既非淘汰产能的行业,又非高耗能行业,且在衡阳又有较坚实的行业基础,环评要求较“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低,可持续发展空间较宽松,如能在招商引资方面、生产要素配置方面,加以政策性鼓励和引导,可以成为衡阳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
五、对工业支柱行业发展路径选择和对策思考
2011年以来,为调整工业生产力空间布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衡阳提出了要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这一目标,衡阳工业支柱行业就必须强化自主创新,优化行业结构。
(一)路径选择
1.进一步产品规模化、研发自主化。推动传统行业产品规模升级,对可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在园区或集群内,统一产品标准,规模化生产,实现产品规模升级。以现有的支柱行业为基础和依托,通过不断技术引进、吸收、改造、创新,提升竞争软实力,推动行业向上游研发设计环节、下游营销服务环节发展,抢占市场高端。
2.进一步优化结构、配套生产业。重点培育装备制造、汽车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疗、新材料、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促其尽快成长为支柱行业,以优化支柱行业结构。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力发展生产业,如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环保、科技等,增强生产业的竞争力,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对策思考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大企业带动大行业。招商引资中,要着眼新兴产业,有重点有方向地抓大项目、好项目,尤其是处于产业链高端、带动力强的世界500强优质企业,由大企业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富士康对衡阳电子信息业的带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事例。以优质企业为支撑,带动一个行业的迅速崛起,再辐射到其他相关联企业,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成熟壮大,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发展模式,时间短、见效快,有利于改善衡阳工业结构。
2.加大资源型企业治理力度,以短期调整换长远发展。六大耗能行业中除石油加工行业外,都是衡阳工业支柱行业序列中。治理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资源型企业,既是衡阳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又是一项民心工程。因此,一方面,要降低节能减排,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大技改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能源的消耗,加大节能降耗的技改力度;另一方面,要以提高工业附加值为突破口,转变发展模式,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过度消耗资源的粗放发展向注重效率、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同时,对于新引进企业,要提高进入门槛,不允许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进入。对于部分落后产能企业,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加快推进落后产能企业的搬迁、关停工作,遏制部分产能落后行业盲目发展,为先进产能发展腾出空间。
3.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稳定国民经济基础行业。煤炭和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是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稳定这两个行业的发展,就要加大引导力度。
煤炭行业要实现集团化、创新化、洁净化。实行规模效应,有序开采,拉长、构建以煤炭为依托的产业链,多元化发展。在行业内部推行技术创新,培养高技术人员,减本增效。大力发展和推广洁净煤技术,加大煤炭转化力度,提高煤炭利用率,保障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钢铁行业要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创新经营理念,拓宽终端市场。建议将经营的重点放在终端用户上,主攻国内重大工程项目,为其提供工程项目所用的钢材,并按照工程需要的钢材进行加工、组合,形成的全方位服务。既为客户提供了增值服务,又提升了企业自身价值。创新经营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全市范围内,构造以华菱衡钢为核心的生产服务供应链业务体系,鼓励本地能源、原材料企业向华菱衡钢提供重点原料,带动本地能源、原材料销售;同时,鼓励下游需求企业向华菱衡钢购买钢材,购销互动,形成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4.加大后备支柱行业培育力度,提高重点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围绕计算机通信、农副食品加工、电气机械、通用机械等行业的优势产品,巩固老企业,培育新企业。企业和政府必须紧密合作,通过基础设施技术改造和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提高产品的市场认知,激活潜在的市场消费需求,同时,提升产品服务水平,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政府还必须重视中小微企业的重要作用,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可以向重点企业提供种类丰富的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江,黄新建,万科.新时期江西工业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2014,(5).
[2] 谢浩覃.长株潭一体化对衡阳经济影响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09,(12).
[3] 李万兵.以服务化带动衡阳新型工业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6).
篇9
世纪以来,石化、钢铁、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工、纺织、汽车、船舶等重点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产业竞争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呈现一些新的特征。
一、重点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新世纪以来至金融危机爆发前,重点产业呈高增长态势,主要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市场化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科技不断进步、相关政策积极支持、相对丰富的要素大规模投入、发达国家部分产业进一步向我国加快转移等多因素作用下,我国重点产业近些年呈高速发展态势。2003~2008年,石化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20%,轻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装备制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27.7%,船舶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56%;2001~2007年,纺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1%;2000~2008年,汽车销售年均增速达21%;2001~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约30%,2008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5%;2001~2008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2002~2008年,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6.4%。
主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08年实现钢50092万吨、乙烯1025万吨、纤维加工量约3500万吨、铜材748万吨、铝材1427万吨、汽车935万辆、彩色电视机9033万台、电冰箱4757万台、房间空调器8231万台、微型电子计算机1.37亿台、手机5.6亿部,造船完工量达2881万吨。全球近一半左右的手机、PC机、彩电、显示器、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都在我国生产。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重点产业短期增长冲击很大,但在国内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多数重点产业一年多来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冲击。国际市场需求的低迷使国内重点产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为应对危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缓解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短期困难,着力保障产业持续增长后劲,努力解决危机中暴露出的长期性问题。总体看,有关政策取得了预期的效应,2009年多数重点产业保持了较高速增长,但仍有部分重点产业增长受到较大影响,同比下降较大。
石油和化工业,2009年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其中,化工行业增长15.9%;石油天然气行业增长4.8%;炼油行业增长5.2%。
钢铁工业,2009年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国内粗钢产量达到56803万吨,同比增长12.9%。
汽车工业,2009年生产和销售汽车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
轻工业,2009年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7614.5亿元,同比增长13.5%。
船舶工业,2009年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85亿元,同比增长28.7%。造船完工量42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
纺织工业,2009年53110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979.89亿元,同比增长10.30%。
装备制造工业,2009年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10.75万亿元和10.48万亿元,同比增长16.07%、16.11%。
有色工业,2009年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2681万吨,同比增长5.8%。
电子信息产业,2009年出现新世纪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受冲击最明显的行业。但随着国内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和世界经济逐步回暖,电子信息产业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呈现企稳向好的迹象,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收入51305亿元,同比增长O.1%。
(三)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布局、所有制结构有较大改善
1.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产业内在素质有所改善。多数重点产业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创新道路。伴随着产业高增长,重点产业逐年增加研发投入,壮大研发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出逐年增加,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有所增强。
石油化学工业拥有了一批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一大批技术先进的大型骨干生产装置、大型有机原料和精细化工装置。2007年,全行业共有R&D人员11万多人,投入R&D经费超过256亿元。创新产出逐年有所提高。新产品实现价值占全行业总产值从不到4%上升到2009年的近6%。
钢铁工业长期以来依托自身技术实力,在部分引进国外高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装备设计和制造的自主集成与创新,主要装备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部分产品、工艺与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电子信息产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创新战略下,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稳步增强。自1985年以来信息技术专利申请总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9.0%,集成电路、软件、移动通信、新型元器件、数字视听、计算机等产品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009年度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合计研发经费超过40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3.5%。所获专利总数超过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达1/4以上。骨干企业日益成为标准战略实施的主体,在TD―SCDMA、WAPI、AVS、闪联等重大标准制定上发挥了主导作用。
装备制造工业自主知识产权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是少数几个具有自主制造的钻深6000m陆上、海上系列钻机及相应采集运设备以及9000m、12000m全数字化交流变频特深井陆地石油钻机的国家之一。
船舶工业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以自主开发为主的产品科研发展方针,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设计或与国外联合设计的方式,迅速提升船舶工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开发力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船舶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
汽车工业近些年研发投入不断增长,逐步从过去单纯向国外购买引进技术转变为自主开发、引进吸收、购买国外成熟产权技术等多种途径,对技术开发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自主品牌汽车得到较快发展。
纺织工业近些年连续加大了技术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新型纤维、新型材料不断涌现;加工技术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印染业和面料业创造、供应链集成开发和管理、行业质量检测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等均得到较大提高。
轻工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关键设备和成套装备进行消化吸收,在造纸、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皮革、照明电器、陶瓷、日用化工、电池等行业具备了较强的集成创新能力。
有色金属工业依靠技术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成功研究开发了一大批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并用于生产。研发成功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预焙槽技术、氧气底吹造锍捕金技术、闪速炼铝和熔融铅渣直接还原技术、自主研发并制造的世界首台万吨级油压双驱动铝材挤压机,生产出350公里时速的高速列车铝型材,实现了车体材料全部国产化。大型浮选设备、电解铝多功能天车机组、氧化铝的隔膜泵等重大关键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
技术进步与创新推动了重点产业内在素质的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出现了一些国际知名自主品牌,部分产品标准已经成为国际标准。重点产业发展对全球产业链和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
2.产业布局合理度有所改善,东、中、西地区初步形成各自优势。产业发展逐步打破行政体制的约束,按照内在经济联系进行空间布局,东、中、西部的布局合理程度进一步提高,各地区产业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产业分工与合作关系不断密切。近些年,重点产业的空间分布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是钢铁、化工、船舶、装备制造、汽车等重点产业向沿海和沿江地区聚集;另一方面电子信息、纺织、轻工等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
全国形成了大量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成为产业规模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形成了以9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40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主体的区域产业集群,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的劳动力、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占全行业比重均达到80%;培育形成了150多个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特色突出的轻工产业集群,年产值约12000亿元,占轻工业总产值的16%左右,从业人员1000多万人;形成了众多相对集中、产品特色明显的纺织集群,尤其是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为辐射中心,沿海的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上海五省一市聚集了全国3/4的纺织企业、近80%的销售产值;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船舶工业带;形成了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六大汽车主产区等。
重点产业在东中西地区的发展,逐步呈现出各自的优势分布。例如,东部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领域有绝对优势,在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有较大优势,在造纸及纸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方面有优势;中部地区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烟草加工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有一定优势;西部地区在烟草加工业有比较优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有较大优势,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一定优势;东北地区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较大优势,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有一定优势。
3.多元所有制结构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重点产业原先以单一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逐步转变成为国有、民营、外资、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企业股权结构日益多元化。轻工业是市场化最早的领域,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在家电、皮革、五金、家具、陶瓷、羽绒、制笔等领域已经成为主导力量;钢铁工业中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民企的钢铁产量从21世纪初占全国钢铁比例10%提高到2008年的41%;汽车产业从以国有企业为主,变成了国有、民营、合资共存的状态;石油和化工领域,国有控股企业则仍然是行业发展的主力,2008年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5.6%,销售产值占到全行业的56.O%;船舶工业,2008年列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企业1242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66个,集体企业83个,外商及港澳台控股企业142个,民营企业800个以上。有色金属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中,国有控股占43.9%,集体控股占8.4%,私人控股占37%,港澳台占5.6%,外资占5.1%。市场主体所有制的多元化,使得重点产业的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产业运行效率有了较大提高。
(四)重点产业贸易规模迅速增长,贸易结构升级明显
重点产业的高速增长推动贸易规模的迅速增长。例如,纺织品服装出口从1978年24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756亿美元,相当于增长了73.17倍。同时,重点产业产品结构的变化带动了贸易结构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产业实现了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1%,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位居世界第二。1979~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6.8%,比同期全部货物贸易出口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
二、不同重点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差别较大
重点产业在规模的迅速扩展后,带来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但因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人力资源、技术积累、盈利水平、创新能力、市场环境、国内外资源获取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重点产业竞争力表现出较大差别。具体地看:
(一)纺织、轻工、钢铁、船舶等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巨大市场需求、国内充裕的低价格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快传统产业转移、技术进步、政策支持以及市场化程度提高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纺织、轻工、钢铁、船舶等产业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08年纺织工业贸易顺差达1709.78亿美元。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等主要纺织产品生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1~11月,在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总额中,中国产品的占比为40.22%,较2008年同期上升了5.10个百分点,增幅明显高于越南、印度等竞争对手国;在日本纺织服装进口总额中,1~11月中国产品的占比为78.45%,较2008年同期亦上升了1.77个百分点。特别是,纺织工业形成了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纺纱、织造、非织造、针织、染整到服装、家纺、产业用品、配套产品等上下游相互配套,纤维、纤维制品生产与纺织机械制造协调发展的产业链体系,具备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整体产业优势。
我国轻工业2008年出口值为3092.29亿美元,贸易顺差2292.38亿美元。产品在世界贸易量中已占有相当比重,如小家电占到80%,空调器、微波炉、羽绒服占70%,自行车占65%,日用陶瓷占60%,电冰箱、鞋占50%,洗衣机占45%。
我国钢铁工业近些年发展迅速,2008年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7.8%,长期靠进口钢材弥补供给缺口的状况彻底改变。自2005年起基本实现钢铁产品进出口平衡。2006年起变成钢铁净出口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净出口国。2008年净出口折钢4749万吨。
我国船舶工业综合竞争力仅次于韩国和日本,且差距在逐年缩小。200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全面超过日本,2009年我国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首次超过韩国。我国已能设计各类国际先进水平的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形成了一批标准化、系列化船型,有的已成为国际品牌。
(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汽车等产业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规模世界第二,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全球第一,形成了产品门类相对齐全、产业链相对完善的生产体系。彩电、手机、计算机、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集成电路等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50%左右,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已显著提高。但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还处于中、低端环节和的地位,在产业创新、产业组织和产业环境方面与美、欧、日等国仍有一定差距。
我国装备制造工业2006年历史性地从长期逆差转变为贸易顺差,某些重大成套装备如机床、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重型矿山、石化通用、环保装备等实现了部分国产化替代,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2009年,我国首次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生产国。
我国在有色金属方面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生产和消费国,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总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国内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在对境外优势矿产资源的控制能力方面有所增强,在境外控制了一部分权益资源。
我国的原油年加工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近些年规模迅速扩大,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石油化工行业资源紧缺,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较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对进口的依赖相对较高,工艺技术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缺乏,实用高效的炼化一体化相关技术还需进一步提高。从进出口额的比较来看,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口总额大于出口(原油进口占一定比例),而且近年来,贸易逆差逐年扩大,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我国汽车工业近些年生产能力发展迅速,2009年我国跃居世界第一产销大国。国内市场中,商用车自主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中低端乘用车市场有一定竞争力。汽车工业出口规模小,占国际出口市场份额低,但近几年出口量呈快速增长势头。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一定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汽车产业初步具备了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条件,具有潜在的国际竞争力。
(三)部分高端制造和农产品领域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部分高端制造领域,如光纤制造装备、集成电路制造装备,核心石油化工制造装备、数控机床、高端医疗装备、创新药等尚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即使是已经拥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如纺织、轻工、钢铁、船舶等,也存在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纺织行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自主创新投入规模及强度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差距。钢铁生产装备中烧结、炼铁和炼钢环节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制浆造纸、乳制品、饮料、肉制品等轻工行业的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从国外引进,95%的变频空调压缩机、LED的关键部件芯片、高档手表机芯等依赖进口。部分重要农产品(如大豆、食用植物油、细羊毛、天然橡胶等)自给率低。
三、重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要看到,重点产业发展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正变得突出,亟待解决。
(一)增长方式粗放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科技、低效益"的特征明显。单位产值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过大,平均劳动生产率较低。出口工业品以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为主,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低水平重复投资,落后产能严重过剩。例如,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物质资源的大量投入,资源环境制约力增大;轻工业依赖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大量投入,技术含量低,以加工贸易为主,部分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不高;汽车产业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和固定资产的投入,而靠技术进步带来增长的贡献度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二)结构不合理
重点产业传统产能相对过剩与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出口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先进装备及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出口产品主要是中低档产品。产品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例如,石油化工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产品基本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高端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大量依赖进口。目前,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存在加剧之势;装备制造工业的产品出口层次依然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高,盈利能力较弱;汽车工业领域中外合资企业在乘用车领域占主要地位,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占据了高端乘用车市场,国内企业集中于中低端产品市场,且面临着中外合资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电子信息产业低端产品供大于求、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大企业不强、小企业缺乏“专精特新”,增长过度依赖外资,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合理;船舶工业,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比例相对较高,如高新技术船舶产品占手持订单的比例,实力最强的韩国是我国的3.1倍,日本是我国的1.7倍,差距非常明显。
(三)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
与产业高速增长的总体态势相比,重点产业创新能力未能有显著提升,创新投入总体不足、研发人员比重过低、产学研脱节、缺乏创新激励机制、核心竞争力不强,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品出口以贴牌加工为主,自主知识产权少,产品附加值低。例如,轻工产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2007年轻工业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23%;石油化工国内主要企业的研发费用不到销售额的1%,大大低于国外平均水平;汽车工业整车生产企业投入一般仅占年销售收入的1%~2%,而国外企业一般为5%~10%。国内500强零部件企业一年的研发费用总和不到博世公司一年研发投入的17%。国外大汽车公司的研发人员一般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0%左右,我国则不到其一半;装备制造工业大部分产品在性能、工艺、稳定性、可靠性方面与世界高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自主创新的经验积累和人才培育仍然严重滞后。技术引进后消化、吸收比例不高,不少技术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原创性技术和产品较少,重大技术装备仍然过多依赖进口,尤其是在核心基础元器件和软件等关键环节受制于人。
(四)产业集中度不高
重点产业多数企业规模偏小,规模经济缺乏,行业集中度很低,产业组织很不合理。例如,轻工产业的生产集中度总体不高,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规模以下企业占有相当比重。2008年1~11月轻工产业中大型企业占整个行业的比重约为16%(其中,集中度比较高的家电行业为57%,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为36%,饮料制造为25%);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塑料制造业的集中度仅为11%、16%和6%;汽车工业CR3(前三名企业的总产量占行业产量的百分比)2008年为48.8%,而美国、日本和韩国10年前(1997年)的CR3分别为98.9%、63.1%、97.1%;钢铁工业前五大企业(河北钢铁、宝钢、武钢、鞍本、沙钢)2009年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钢产量的29%。
(五)对外资源保障能力不足
石油化工有十余种原料出现严重短缺,我国成为目前国际化工市场主要的进口大国。原油进口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由2001年的27.7%增加到2006年的43%,2008年达到50%。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消费国、硫磺进口国。主要化学矿种资源不足,尤其是钾、磷、硫和硼等严重不足;钢铁工业对外部铁矿石资源的依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2008年以铁矿石进口量换算得到的生铁产量占当年生铁总产量的比重超过60%,预计在今后若干年内,铁矿石高度依赖进口的格局仍将继续,或会实际达到60%以上;有色金属原料大量依赖进口,2008年铜原料对外依存度达到73%,铝原料对外依存度为53%,进口矿产铅、锌原料对外依存度分别为31%和32%,进口镍矿产原料对外依存度达到78%;纺织品加工过程中的棉花和化纤原料有相当比例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还将进一步加大;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依存度已经高达近70%,受外部需求影响波动很大。
特别是,原材料进口依存度不断增长,已经成为重点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部分产业产品出口依存度偏高,产业运行风险增大。
(六)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装备制造行业整机产品制造所需部分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配套不足。如大型冶金成套设备用高端轴承、液压件及控制元件,风力发电机用整机控制器、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变频器、数控机床用精密轴承、控制系统、直线导轨、滚珠丝杠、直线电机等等一直以来依靠进口解决。汽车工业的零部件与整车未能同步发展,长期滞后于整车的发展,零部件生产过度分散,专业化程度较低。船舶工业的船用配套设备发展滞后,船用配套设备国产化水平低,本土化设备装船率低、关键设备及部件依赖进口;船用通讯、导航仪器仪表长期依赖进口;我国船用配套产品在建立全球维修服务方面进展缓慢,也严重制约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任务相当艰巨
工业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先进工业化国家的水平差距则更大。例如,我国对工业废气中污染物的治理还停留在可见的粉尘上,而工业发达国家已涉及所有不可见的有害气体,除SO2外,已扩展到挥发性有机物。
(八)部分领域外资控制程度较高,产业安全问题凸现
篇10
一、产业发展现状
2013年,轻工业在全国各工业行业中表现较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生产总值、出口总额、利润总额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一)2013年我国轻工业产值规模、增速与效益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1―12月,轻工行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0.16%,高于全国工业0.46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总体稳中向好。
2013年,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92种轻工主要产品中,69种产品产量增长(其中,家电、电池、电动自行车、食品类产品增速较快)。产量下降的产品主要是以纸、革等原料类产品和消费转型替代产品(其中,轻革、新闻纸产量降幅分别为23.7%、5.7%;家用电风扇、白炽灯泡、脚踏自行车等消费转型替代产品降幅分别为4.0%、3.55%、1.8%。
2013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99万亿元,同比增长14.89%;实现利润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1%。2013年,轻工全行业销售利润率为6.47%,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其中酿酒、饮料、日化、洗涤行业销售利润率均超过10%。2013年四季度,行业效益持续转好,全年行业亏损面收窄,行业应收账款、产成品库存增速以及资产负债率较前期均有所下降,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二)我国轻工业产业结构及投资导向
2013年,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主要行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速,主要轻工行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其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投资增速超过上年同期。
(三)我国轻工业出口状况
2013年,轻工产品出口总额5583.38亿美元,同比增长9.99%,全年月度出口增速总体呈“V”形走势。2013年二季度轻工出口表现低迷,出现了月度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情况,下半年恢复增长,从10月份起出口增幅有较大幅度回升,四季度累计出口增速已逐步恢复到10%左右。
二、轻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核心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小、散、多”的企业组织形态。引发一系列后果: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慢、新兴行业发展不足;协作配套水平低、规模效益差、自主研发资金严重不足;在海外需求增速下降的情况下,供求矛盾来严重。
(一)自主创新能力弱
我国轻工业基础研究起步晚,科技人才缺乏,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也较为薄弱,重大工程与装备研究更是相对落后,加之,长期以来,财政、科技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轻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长期滞后:一是我国大部分轻工企业的技术装备仍停留在90年代中期以前水平,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差距很大(比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左右)。二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太少(占轻工企业99.5%以上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没有研发中心;长期间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很多行业专门技术和精密装备被发达国家所垄断;能源、资源消耗大,如洗衣粉我国平均消耗能源折标煤267公斤,国际水平仅118公斤,制糖企业每吨甜菜用水我国为5至6吨,国外大多数在1吨以下)。三是成果转化率低。以食品加工业为例,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科研成果转化率一般为60%―80%。四是技术上的落后状况,直接导致产品加工程度和附加值低,盈利水平差,且极易受原材料、技术购买价格的波动影响,加之生产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因此,难以形成企业自身积累和研发所投入。
此外,我国95%的变频空调压缩机、LED关键部件芯片、高档手表机芯等依赖进口,制浆造纸、乳制品、饮料、肉制品等行业的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从国外引进。
(二)“小、散、多”的企业组织形态,分工协作程度低、规模效益差
一是轻工业行业多、跨度大。包括农副食品加工、家具、造纸、文体用品等大小45个行业。各行业技术经济特征差异很大,关联度小,很难集中形成大的、完整、集约化程度高的主、配套行业;加之,轻工业起源于手工业和城乡集体经济(作坊式小生产),小微企业多(中小微企业占轻工企业总数高达99%,产值所占比例高达77%),“先天”缺乏有效的分工与协作,后又因部门和地方利益分割及管制放松,布点较多、重复建设较严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积重难返的“小、散、多”企业组织形态。同一种产品品牌林立,生产厂家众多。二是一些宜于规模化生产的行业,企业规模也普遍偏小。如造纸企业,全国6000多家造纸厂中,企业平均生产规模约6000吨左右,与世界平均规模4万吨以上相差甚远。从生产集中度看, 我国年产10万吨以上的25家造纸企业的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7%,比重很低。
(三)产业、产品结构转型明显滞后于消费结构的升级
1、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处在转型时期,以冰箱、洗衣机、彩电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的第二次消费升级,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均已基本完成,正进入以住宅、汽车、文化教育、保险、通讯、旅游、保健、娱乐等多样化、高档次的新的消费升级阶段。
而我国轻工消费品总体供给结构还停滞在第二次消费升级阶段,能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兴行业发展缓慢。产业转型明显滞后于消费结构的升级。因此,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一是总量供给过剩;二是结构性供给不足,中低端产品多,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2、产品结构
20世纪80年代,由于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轻工业在卖方市场条件下迅速外延扩张。但此后,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外延扩张老路的生产供给(限于自身能力:技术基础差,盈利和积累水平低,自主研发激励不足等)却并未跟着改变。加上投融资计划体制中存在的部门和地方利益,资产存量得不到及时转移和重组,因此,供需上的结构性偏差就逐渐扩大、积累,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推行节能减排是轻工行业“十一五”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积极成效。造纸行业在产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废水排放总量没有增长,做到增产不增污。发酵行业在产量年均增长较大(20%)的情况下,主要产品的能耗和水耗都有较大幅度下降。
但是,基于目前的设备、技术和工艺水平,主要产品的能耗和水耗进一步大幅度下降的难度大大增加。
三、轻工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
轻工业市场准入门槛低,中小微企业“扎堆”,为典型的大分散生产结构;同时,长期以来又“重生产,轻营销”,市场体系和销售渠道建设严重滞后;再加上技术基础差、核心技术依赖海外(“两头在外”的组装和加工型企业占相当比重)以及经济转轨时期存在的市场“条块分割”,这些情况相叠加,就形成了目前体制、机制上严重落后、问题较多、也较突出的局面。
(一)市场体系建设
近年来,轻工批发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是皮革、家具、五金、家电、文体、塑料、缝制机械、制糖等专业市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市场数量、营业面积逐年上升,成交额大幅增加,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逐渐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物流平台(目前,全国与轻工业有关的专业市场总数预计超万家)。二是各地依托不同的特色产业带动,形成了一批上规模的轻工商品集散枢纽、进出口基地和批发辐射中心。特别是在长三角、珠三角一些产业集群地区,一些专业市场已初步成为国际采购和贸易中心(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等专业市场,已成为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的重要市场)。
但总的来看,轻工专业市场建设,与生产大国的现实要求)相比,仍然是“短板”(严重滞后),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国内市场体系不完善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的“条块分割”始终存在,并且其表现形式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换,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保护本地资源,限制资源流出,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主要以封锁市场为主,同时出现了利用“技术标准”壁垒保护本地商品的新手段。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和加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轻工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公平竞争。
2、缺乏系统、全面的长期规划
轻工批发市场的投资主体及其产权构成较为复杂(国有、私有及其他性质所有者均有)。投资主体及产权的多元化造成批发市场难以统一、前瞻性规划。由于普遍缺乏规划,布局不合理、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过度集中(两个类似性质的产地市场距离过近、辐射范围交叉);有的地方又过度分散。
3、经营方式原始、管理落后
轻工批发市场起源于集贸型个体化市场。虽经多年来的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总体规模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原始初创阶段,本质上没有多大提高。表现在:一是市场交易和结算方式,多是对手交易(这种简单、原始的交易方式,价格难以公开,市场引导作用弱,且不便于采购商采购)。二是市场功能主要是交易功能,其他配套功能(信息、物流配送、会展、结算等)很弱。三是管理落后。批发市场的投资主体,通常采取摊位租赁模式对外招商,引进批发和零售商租摊经营,对市场的管理仅是“物业管理”(能够统一收银、统一进货渠道的批发市场寥寥无几),市场上往往是名品、精品与普通品牌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混杂经营,很难让消费者放心。同时,商户本身的分散化经营、批零兼售也很难上规模、上档次。
4、效率低、成本高
我国轻工产品的流通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20%―40%,而发达国家仅为9.5%―10%;我国轻工商品的库存周期为30―40天,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库存周期一般不超过10天。总体效率低、成本高。
(二)市场准入
改革开放以后,轻工业最先打破计划经济模式、率先推进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目前产品供过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仍存在要素大量涌入和投资快速增长的现象,市场准入制度的再次改革(由放松转变为收紧)变得非常突出。
近年来,工信部已先后制定和出台了造纸、制革、农用薄膜、食品等多个产能过剩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抑制轻工业过剩产能扩张,加快落后产能淘汰,但效果均不达预期。主要是目前的市场准入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
1、设置的准入条件不尽合理
从限制类条目看,有些采取质量限制。比如在家电行业中,限制达不到国家《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标准的冷藏箱、冷冻箱、冷藏冷冻箱(电冰箱、冷柜)项目;有些采取规模限制。在造纸、制革等行业的准入标准上,均过多地采取了规模标准。
2、执法监督体系尚未理顺
比如,目前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工商、质检、卫生、农业、药监、商务等近10个部门,但各个执法部门交叉管理、分段执法、重复执法的现象屡见不鲜。
3、第三方机构发展滞后
在国外,第三方机构,例如协会、检测机构均在商品的市场准入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有些协会就是标准的制定者、准入的把关人。而很多大的检测机构均具有国际权威,在把好国门和国内市场大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国内的协会、检测机构实质上均没有能力担起对企业有影响力的第三方。
(三)技术创新体系
“十一五”期间,以轻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的自主创新体系开始形成。一些大型轻工企业与高等院校、轻工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广泛的技术合作关系,不少企业组建了围绕企业核心技术开发的研发机构,26个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建立了8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国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总数的12.6%。但是,与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科研转制院所科研开发与成果产出能力下降
轻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后,行业科研院所、学校下放地方,缺乏轻工科研宏观指导,科研院所实行企业化经营,相当一部分力量不搞科研,行业基础性研究、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大幅度弱化,研究队伍逐渐分散、流失,有关实验仪器设备陈旧、落后。高水平科技研发人才和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带头人缺乏,尚未形成有效的高、中、初级梯次技能人才队伍。这些已经成为制约轻工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2、轻工企业仍无法担当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轻工业技术基础差,国家对轻工业的科技投入少,且投资主要侧重于轻工科技的基础研究和重大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针对具体产品品种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创新则主要依赖于企业的研发投入。然而,轻工行业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资金有限,通常只够维持产品生产,很难挤出一部分从事研发投入。即使挤出了一部分,也因科研实力较弱,难以组织重大科研课题。甚至科研实力相对较强的轻工大型企业,组织、承担了一些重大科研课题,研究进展也往往较慢。
3、管理机制落后
轻工企业对研发的管理较薄弱,基本上仍处于技术人员自发创造型和投资驱动型相结合的较原始模式(缺乏研发的科学程序、机制、方法和习惯,研发只看成研究与开发部门的职能,而与财务、采购和生产等部门的人员无关;研发的动力单一,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研发投入不足和管理方式落后,致使轻工业关键技术难以实现本质突破。从而造成产品品种少、档次低、技术含量不高。
(四)品牌建设
“十一五”期间,轻工行业品牌建设呈现出多层面创建、多行业覆盖、品牌集中度、影响力、附加值快速提升的特点。中国名牌、著名商标、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等多种创建形式并举,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有机结合,互动式发展。但总体而言,轻工大国与品牌小国的严重反差局面,仍无大的改观,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1、轻工企业不愿冒险,急功近利
创品牌虽能给企业带来超额的品牌附加值,但是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成功率低。我国轻工企业由于长期擅长生产而疏于营销,尤其是缺少国际营销经验、销售渠道,因此,往往宁可赚取少量的加工费而选择经营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利润来源稳定又可减少复杂的市场营销管理活动的贴牌生产。在轻工行业,满足于搞贴牌加工甚至是无牌加工较普遍。只要有订单,自己有无牌子无所谓,以至有的企业产值做到几个亿,连自己的商标还没有。
2、缺乏核心技术
研发投入和核心技术是品牌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大多数轻工企业长期作为海外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主要从事产品的加工制造,虽然也积累了一些生产技术和经验,但离核心技术环节较远,对核心技术的了解和掌握较差,且缺乏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能力。此外,我国大量从事贴牌生产的轻工企业规模较小,多为中小型企业,难以承担创牌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这些情况,均无疑制约、阻碍了轻工自主品牌的创建。
3、低价、无序竞争,挫伤了企业创立品牌的积极性
一是轻工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长期以来一直依靠价格取胜。产品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状况,客观上降低了创牌的实际价值。二是市场上假冒、侵权等违法行为始终屡禁不止,中小企业维护品牌形象和利益成本高昂。三是如前所述,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为保护本地市场和企业,不惜利用行政的、经济的、乃至技术手段,限制商品自由流通。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小企业品牌的区域扩展增加了许多困难。这些情况均严重挫伤了部分轻工企业创立品牌的积极性。
4、品牌认证和评定条块分割,秩序混乱,对企业创牌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目前,我国的品牌认证和评定机构多、杂且缺乏统一规范。工商局、质检局等许多政府部门及各类行业协会均有评定资格,但分割认证和评定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市场上名牌数量过多且良莠不齐,与消费者实际感受反差强烈。对企业创牌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四、全面深化轻工业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全面深化轻工业体制、机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既涉及政府、市场、企业关系的理顺,也涉及产业和企业产供销各环节,投入、产出各方面。
(一)市场体系建没
1、加强轻工批发市场管理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工业消费品市场指导,增强调控市场和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流通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业欺诈、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流通环境。
2、加快批发市场转型升级
轻工批发市场要由数量扩张为主转向完善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为主。特别是要在停车、仓储、展览展示、信息集散、价格形成、物流配送等综合配套服务能力以及商场化管理上狠下功夫。形成功能完备、交易灵活、管理高效的新型市场。
3、加强分类引导和政策支持,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轻工批发体系
扶持发展规模较大、辐射范围较广、配送能力较强的大型专业批发企业。鼓励发展具有品牌优势的连锁化批发市场。引导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的批发市场进行整合、规模化发展;鼓励工业企业自建营销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轻工批发体系。
(二)市场准入
1、修订、完善、统一市场准入条件
如前所述,有关行业安全标准、排放污染控制、资源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准入要求还存在着缺失、简单、陈旧等问题。而且行业与行业比较,统一性差。要尽快修订、完善、统一。
2、严格市场准入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专项市场准入要求。质量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未通过准入条件评价、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
3、强化监管
质量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定期环保等准入条件不达标的生产企业名单。对达不到准入条件要求的生产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依法予以关闭。
(三)技术创新体系
1、建立自主创新的引导、补偿机制
针对轻工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问题,要采用综合性、强有力的财税政策,建立自主创新的引导、补偿机制,对企业自主投入进行利益补偿,让其愿意创新并有利可图。可考虑设立行业专项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适当安排子项资金用于对企业自主创新与应用开发项目的贴息;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还可允许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子项资金),以弥补科技开发可能造成的损失。引导资金额度可以低些,项目设置多一些,投向也可分散一些;但补偿资金额度则可以高些,项目设置少一些,投向也可集中一些,以提高使用绩效。
2、建立自主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
针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不足问题,需要完善、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分担轻工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让企业敢于创新。可考虑在行业专项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适当安排子项资金,用于对企业自主创新与应用开发项目的风险补贴。风险分担资金额度可以低些,项目设置多一些,投向分散一些;也可以额度高些,项目设置少一些,投向集中一些。视具体情况和使用绩效而定。
3、健全、创新自主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针对企业创新能力弱的问题,需要健全、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以降低轻工企业产学研合作成本,让企业自愿推进开放创新。可考虑在行业专项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适当安排子项资金,用于对企业开放创新项目的补贴。合作补贴资金额度可以低些,项目设置多一些,投向也可分散一些。
(四)品牌建设
1、建立协调机制、做到统一认证和评定
工商局、质检局等部门要建立协调机制,做到统一认证和评定。在此基础上,制定整体规划(建立国家、省、市三级品牌梯队,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品牌培育制度)和统一扶持政策(按统一评价标准,制定有计划、有重点的扶持政策)。
2、建立自主品牌建设的引导、补偿机制
针对轻工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动力不足问题,可考虑设立行业品牌建设专项资金,适当安排子项资金用于对企业品牌建设项目的贴息和补偿。根据品牌建设不可能量大面广的特点,引导、补偿资金可考虑额度高些,项目设置少一些,投向集中一些,而且可按不同档次的品牌标准,分批进行,以提高使用绩效。
3、建立自主品牌建设的风险分担机制
针对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差的问题,可考虑在品牌建设资金中适当安排子项资金,用于对企业冲击或突破核心技术开发项目的补贴。风险分担资金可考虑额度高些,项目设置少一些,投向集中一些,而且按不同档次的品牌标准,分批进行,以提高使用的绩效。
五、推进轻工业体制、机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一)市场体系
1、建立健全统计指标体系
推动建立轻工市场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行业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反映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2、重点推进批发市场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一是建立并完善批发市场的信息系统,并与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终端用户相连接,形成畅通的信息网络。二是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运用现代物流技术,投资建设运输、配送、装卸、包装、仓储、电子计量等物流设施和设备,逐步发展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三是发展现代交易方式。广泛采用与现代化市场发展方向相适应的现代交易方式和营销组织形式,加快改造传统交易方式的步伐。从传统的摊位制交易向网上交易、连锁经营、电子结算等现代交易方式发展。
(二)市场准入
1、建立工作机制
建立由地方政府分管工业的负责同志为召集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场准入工作联席会议,负责重大问题的组织协调、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等。
2、强化监督检查,严格工作问责
加强对市场准入的督促检查,严格工作问责,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地方政府予以通报批评。并依法依纪追究该地区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3、完善企业的退出援助制度
企业的退出援助制度,可考虑整合“关小基金”、“淘汰落后产能基金”等相关财政支出,设立统一的企业退出扶助基金:建立鼓励性退出机制。
(三)技术创新体系
1、突破关键薄弱环节
长时间以来,轻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重要原因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中间环节薄弱,中试条件差,工程化水平低。要着力促进和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间环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建设工程化实验条件,提高成果的成熟性、配套化、工程化水平。
2、加强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是建立权责明确、评价科学、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创业创新的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二是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等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和技术的青年创业创新,支持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 三是构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且依靠重大科技项目、重大产业项目,为轻工企业培养和引进研发人才。
(四)品牌建设
1、加强品牌建设的基础工作
引导企业制订创牌的发展规划,建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经费,引导企业谋划好品牌的开发、推广、运作和经营。实现自发创牌向自觉创牌转变。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支持企业培养和引进品牌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加快质量工程师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强品牌意识,充分发挥其在品牌经营、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组织开展品牌知识、品牌经营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创牌能力和品牌运作水平。
3、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