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

篇1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 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22-02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都要求,切实提高本科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同志在十报告中强调,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本科高校方阵新成员的新建本科院校,如何科学发展、抢抓机遇、赶超跨越、实现“树人重立德,为国育英才”的战略目标,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生命线

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培养人才是高校的生命线。《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既是一个国家强国之基,也是一个民族兴旺之本。当今世界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新时期,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紧紧依靠人才。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最重要的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所需。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现阶段,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更是一所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校必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一定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切实增强提高质量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用优质教育质量、优质产品和高就业率、人民满意大学来吸引生源。

二、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是一种必然选择。树立正确、先进的人才培养观念,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不同的大学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可以培养各种层次的人才,可以培养理论型人才、综合人才或应用型人才,至于选择哪一种类型的人才,要从所在区域和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出发。全国性重点大学以培养理论型和综合型的人才为主,而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应侧重于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意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基础型人才和学科交叉、知识综合、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树立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对于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基础薄弱,办学属于起步阶段,各方面条件不尽如人意,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本来就先天不足,社会服务能力也较弱,在目前情况下应将培养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逐渐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所以,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理念,应该成为统率全校师生思想和行为的先导观念,这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想基础。

2.树立以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判标准的人才理念。既然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使命,那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点。而人才培养质量的判定,并不是完全由高校自己说了算,还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因为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换句话说,个人价值通过社会价值得到体现。因此,社会需要、社会评价应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坚持这一标准显得更为重要,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当时之所以在该地区设置一所本科院校的理由,就是因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能否培养出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首先考虑的问题。

3.推动以科教融合育人为目标的协同创新理念。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必然使科教融合育人思想成为大学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既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又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科教融合育人不仅是指向学生传授最新的学术成果与思想文化,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观念更新,更是将学生纳入到科研工作环境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的意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必将推动高校实现三个转变:即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组织管理要改革个体、封闭、分割方式,逐步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机制转变;资源配置要突破孤立、分散的制约,逐步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

三、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提高质量,统一认识是基础。思想统一了,步调才能一致,合力才能形成。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并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扩大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十六字方针,说明方针的本质是既要“赶”又要“转”,既要扩大规模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又要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因此,各高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学生是根本、学科专业是龙头、教师是主力军、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名片、特色是优势、质量是生命线、干部是服务员、人人是建设者,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

2.提高质量,人才培养是核心。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质量是一所高校生存之基,立校之本,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每所高校都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找到自己合理的定位,做好顶层设计,要立足自己的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历史、地域优势、学科专业优势和生源特点,找准服务面向,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各自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各自领域内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有一个理念值得我们商榷,国际高等学校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办专业、招教师,而为什么不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来办专业、招老师呢?要坚持“十个坚持”,办人民满意大学: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凝练学校独特的核心精神,坚持培育独特的大学文化,坚持准确的办学定位,坚持明确的培养目标,坚持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科研兴校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校策。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实践型、复合型、创业型本科人才。

3.提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关键。教师队伍是办学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提高质量,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一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不断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向心力和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师德素养和育人水平,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营造浓郁的尊师重教氛围。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尊重教师,教授治校,校务公开,多办实事,用加快发展解决教师们的诉求,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二要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要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重视教学基础能力训练,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教材教法、教育技术、职业道德等系统培训,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三要切实推进“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重点建立教学名师巡讲制度,实施“教学名师讲坛”计划。四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奖优罚劣,让优秀教师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激励。

4.提高质量,“质量工程”是抓手。一是要着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各地新建本科院校的实情,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优化,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力。二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三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高等学校要做好教学基本建设、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等内部评估工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督导体系,形成分析、评价、反馈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四是扎实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大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数字化教室、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校园等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促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信息化校园借信息化技术来进行跨越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希望高校能借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跨越。五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一批实习实训基地,资助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5.提高质量,领导重视是保障。各高校要深入学习同志重要讲话和教育部“高教三十条”精神,进一步提高对教学工作的认识。高校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提高质量的领导责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始终体现以提高质量为生命线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好质量建设提升的第一职责,凝心聚力抓质量,提倡高校领导做职业化、教育家校长。各高校主要领导要正确处理好学校管理工作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关系,把心思放在办学上,把时间用在治校上,把功夫下在提高质量上,要全身心投入办学和管理,每学期至少要亲自主持召开一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选配好分管校长、教务处长。要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向教学第一线倾斜,把经费多花在本科生的教与学上,切实保障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逐年提高教学经费在学校事业经费中的比例。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信息化建设,教改研究,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国际交流学习,实践教学等等方面。特别是充分利用教育部建成的优质公开课,多用视频公开课课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缩小差距。

6.提高质量,内因为主是前提。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高校更要把抓人才质量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而不是上级布置的要求和任务。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根本大计。各校要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纳入本校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责任制,认真按照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层层分解,逐项落实到位、落实到人,加强教学督导和考核监督,不断扩大公开公示面,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巨大工程,它的成效不能短期内可以准确评量。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育人为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会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1.3.1

2..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EB/OL].(2011.2.23)[2011.7.11].ht

tp://.cn

3.韦永恒.理念 改革 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新建本科院校加强质量建设的思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5)

4.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5.本报评论员.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教质量的首要标准.中国教育报,2012.3.26

篇2

关键词:职业指导 毕业生 高质量就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承诺。党的十报告对促进就业工作的论述中,最关键的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那么什么是更高质量的就业呢?职业指导在其中具有何种作用和重要性呢?笔者从更高质量就业的涵义着手,分析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职业指导在推动更高质量就业中具有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

什么是更高质量的就业,它有什么标准?国际上,评价就业质量时,一般是先看就业机会的获得,如果一个社会整体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失业,找不到工作,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体而言,就业质量也不能说是好的。我们过去一提起就业,更多强调的是就业数量。从全国到各省、各市县,各高校,每年都要求完成一定的就业率目标任务,现实都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抱怨声。这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滋生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

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从就业的匹配程度方面理解,更高质量就业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更优配置,劳动者不仅得到工作的机会,而且从事的是自己喜欢或者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从而使其工作效率更高,产出更多。

从整体来看,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基本包括5个方面: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从个体来看,更高质量的就业包括:体面的职业、稳定的岗位、较高的薪酬、良好的发展前景、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从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途径来看,这正是职业指导的工作目标。所谓职业指导,就是指根据社会职业需求针对人们的个人特点以及社会与家庭环境等条件,引导他们较为合适的确定职业定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者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是沟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教育部门和社会的有效途径。从职业指导涵义来看,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自身现状,以及对方的需求情况,实现人职合理的匹配。职业指导的主要工作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帮助求职者提高职业能力、明确就业目标,以实现求职者就业,并就业稳定,帮助用人单位了解求职者,分析岗位用人需求,制定招聘方案,提高招聘成功率,以实现用人单位招揽到合适的员工。职业指导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主要问题分析

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国内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

(一)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全球经济相对脆弱,发展前景不太明确,存在下行风险。根据2013年7月世界银行在《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2013年全球增长仍将处在略高于3%的疲弱水平。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直接影响着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我国的对外贸易,使得外向型出口企业发展困难,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各国为维护竞争优势,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这些保护措施,对我国外部经济拉动就业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

(二)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变缓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是发展速度变缓,“产能过剩”产生的升级转型,对原有的用人需求发生改变,极大地减少了由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就业需求的增加,整体用人需求下降。

(三)就业人口总量压力大

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于2012年底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出现下降,但是,20~59岁就业年龄人口仍然在增加,2020年将达到8.31亿峰值,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等,就业总量压力巨大。其中高校毕业生数量2013年增加到699万,2014年增加到727万,未来5年,学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就业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

(四)结构性矛盾突出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着大规模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带来用人需求的变化,从而造成一些新兴行业人才需求量大,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行业都出现大批失业人群。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于2013年第二季度对全国104年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市场中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与2013年第一季度和2012年同期相比,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用人需求增加,而对初级技能人员有所减少。

就业难、就业压力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不时也有报道显示各地出现“用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劳动者能力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适应,劳动力市场中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就业短期化现象突出。在全国就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重占到70.3%,大学以上学历仅为12.9%,统计全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每年达1200万个,而2013年教育部数据,全国高校毕业生接近700万人,网络上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引发的思考不是求职者找不到工作,最主要的还是如何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以及选择满意职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缺乏职业技能、信息不对称、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政策和形势认识不清、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没有建立起来等问题。

三、职业指导在推动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

(一)职业指导可以帮助毕业生在求职中合理定位自己

许多毕业生自身比较迷茫,面向社会时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眼高手低,挑三拣四,不知所措的状态,对于选择何种职业,从事什么工作,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职业指导主要是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它可以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性格特质,将自己的人生资源与社会进行整合,将自己的职业梦想与现实进行整合,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后择业就业的过程中,面对繁杂的人才市场和社会环境,能够清楚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而顺利实现就业,得到稳定就业。

(二)职业指导可以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养

一些毕业生不能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职业的认识不清,凭感觉或自己所学的专业盲目选择职业,没有对职业进行系统的分析,甚至不了解职业的技能要求、职业的前景和未来发展,导致求职后频繁跳槽,难以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职业指导通过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探索,分析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提升毕业生对职业的了解;根据职业需求,通过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市场,掌握职业的区域分布情况和用人技能素质要求,以便在入职之前加强素质能力训练,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通过帮助毕业生从事职业实践活动,不断修正职业选择,可以提升求职者的实践能力和适用能力。

(三)职业指导促进毕业生稳定就业

尽管整体国家提供就业岗位有限,每年1200万左右,但是很大一部分求职者并不是岗位少找不到工作,而是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对用人单位了解不充分,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权宜之计,致使就业后发现专业不对口、选择岗位和企业与自身期望不符等,又辞职,跳槽率高,就业短期化。如,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每年应届毕业生700万左右,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半年后毕业生就业率达9成,而离职率“211院校”是22%,非“211院校”是33%,其中跳槽(主动离职)率占到88%。

为了让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明确的认识,在职业报告时做出正确决策,在就业时少走弯路,提高就业质量及稳定就业率,必须应对毕业生加强职业指导。

(四)职业指导促进毕业生职业发展

成功就业并非一次性就业,一个人一生可能从事多种职业,可以说,职业贯穿整个人生,职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然而,许多人没有充分认识到人职是否匹配的重要性。往往会以就业形势严峻为由,抓住一个就业机会,就稀里糊涂地就业,茫然就业、甚至错误就业。

深入开展职业指导,有利于帮助求职者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当前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清晰地完成自我定位、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实现人职匹配,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人尽其才。如我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及职业指导和咨询工作,8年来,共有毕业生8000多名受益,2013年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总体满意度为70.12分、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总体满意度为62.95分、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总体满意度为76.85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平均分为96.67分。

(五)职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反映在招聘人员时,提供了大量岗位需求,都招不到合适的人,不少单位在与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之后不久,求职者提出辞职离岗。特别是就业毕业生群体,据查职业研究系统数据显示,毕业生主动跳槽的高达88%,这无疑给用人单位增加了大量的人力资本浪费。职业指导通过对企业招工用人开展指导,运用劳动力供需信息资源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空缺岗位进行合理匹配,提高企业招工用人的效果;促进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机构与企业的互动对接,共同培养技能性人才,推动人力资源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劳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目前就业形势下,求职者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身心要受到很多考验,这个时候,对求职者进行职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职业指导可以帮助求职者,明确他们的职业生涯目标,保证求职者的高质量就业,并且在促进求职者在提高职业修养的基础上,将个人和职业完善匹配融合,从而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同时,职业指导也有助于企业、人尽其才,合理有效地选人用人,促进企业的发展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勉励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新京报,2013-5-16.

[2]吴冬梅,张立付.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科技信息,2014,(3):74-75.

[3]关春燕.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中国电力教授,2012,(32):130-131.

[4]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3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2013-7-4.

[5]世界经济展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网.2013-7-9.

篇3

在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资本全球化流动,国际分工细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拥有统一市场规则的“世界经济集团”(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已经或正在形成,其行为标准将成为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入该经济领域的潜在规则。会计作为国际经济交流的公共语言、资本流动的媒介具有普遍适用性,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乃至全球趋同是国内外会计界近年的热点问题,差异化的会计准则会造成国际投资者对财务报表信息理解上的系统性偏差,过分强调“本国特色”有可能被国际资本市场拒之门外,多套不同会计游戏规则并存局面将慢慢减少。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FinancialReportingStandards,简称IFRS)是一个质量更高的财务报告体系。IFRS基金会卽973年成立以后,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主要目标是,本着公众利益,在清晰阐述原则基础上,制定一套髙质量的、可理解的、可强制执行实施的且全球认可的财务报告准则。就整个社会而言,接受和应用一套统一的、髙质量的核心准则是未来的趋势。随着IFRS基金会影响力和IFRS质量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都加快了会计标准的趋同步伐,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主动选择IFRS。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包括欧盟各成员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在内的117个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推出了与IFRS趋同的路线图。

然而,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影响着不同国家会计文化价值,从而导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多样性,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并不会导致实践上的协调与趋同,不同的道德判断也阻碍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不同国家所提供的会计公共服务设施机构,会计专业地位的不同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度的不同也会阻碍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的推进。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怎样将IFRS打造成“黄金准则”,这些已经成为高质量国际会计准则建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离质量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

会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和发展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行为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却是一种文化、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博弈结果。高质量会计准则建立的一个重要规则就是适应环境,具体地说就是适应各国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这些因素也成为阻挠高质量会计准则全面实施的原因。

1.融合各国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是文化对会计影响、渗透的结果,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会计特征必然会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Cohen(1992)认为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可接受行为的不一致性;Patel(2002)从文化维度理论角度,提出了由不一致性的可接受行为引起的文化影响限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任何会计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它基于特定环境的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运行体系所决定,文化或价值观念

与现实的矛盾最终影响到会计5全球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过程,人类如果忽略文化软实力间的和谐々:补,就将为文化差异导致的文明冲突付出臣大代价。虽然会汁国际化就是一种通过文明的方式来协调和分配全球会计资源的最佳r.ft之--,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都有个传统沿袭问题,文化传统等因素是导致高质蛾会计标准难以施行的成本。然而,世界b存在多种文化意识,虽然形式各异,但仍然存在猗协同性,这种普世、共性的价值趋向,是适用T-全人类的价值观,可以来自西方,也可以来自东方。

2. 协调各国经济利益

在会计全球趋同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不同国家以及某一国家内部利益关系集闭各有关方面利益的重新分配。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的发展是一个经济行为,其实质是一份“社会契约”,会计准则之争已演变为资本之争、经济利益之争。这种“经济后果'利益争夺将导致资本的跨国流动,_会在会计标准制定费用、会计人员培训费用、政府管制难度加大等方面产生巨大成本。因此,各国均尽可能对国际会计协调施加影响,以缩小会计标准变迁的幅度。变革准则制定模式必须对现实成本和预期效益进行权衡,而社会公众接受程度是变革准则制定模式适当与否的关键。

3.平衡各国政治地位

根据寻租理论,打造高质量会计准则是一个政治过程,有关利益集团可能阻扰和破坏会计改革,以避免其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各国都愿意把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聚集到本国之中,寻求更多使用资源的经济人遇上r资源稀缺的限制,就发生r资源如何分配和依靠什么样的机制实现分Sd的问题。有人认为,缺乏政府之间的合作,趋同和统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任何改变都将是一个政治性的意图,无论其是否是由全球化引起。因此,各国围绕着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讨价还价,最终的IFRS将更多地体现强势集团的利益。IASB应本着“为公共所需、为公众所信”的原则,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而不是以制定者为中心,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这样才能实现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实质性转变。

4. 兼顾各国法律制度

会计准则具有准法律性质,是调节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会计法规的多样性影响各国之间贸易的发展,且阻碍经济一体化冃标的实现。高质量会计标准的前提就是要保证会计规范的全球统一化。我们认为,高质最会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各国现有法规有宥间接的影响,会计标准本身的围际化与强化会计标准的执行机制应当并举,各国应排除不利于经济合作的法律方闸的障碍,使会计标准高质量的问题具有法律的强制性。IASB必须在各国财务报表法律框架中进行综合,将各国公切财务报告问题作为首要问题去解决,使各国得以受益。

5. 拥有全世界所接受的组织机构

髙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并非竞争性的,而是一个共同协怍的过程。我们认为,制度与组织的关系是互动的,各国均应为改进IFRS提供了支持,构建能够为全世界所接受的、合理科学的、兼顾各利益群体的组织结构尤为重要。会计准则的“国际性”或“全球化”还需要大量具有较大影响力或实际管制权力的国际组织的参与和认可,还需要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支持和配合。

三、高质量国际会计准则需要中国元橐

当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中国元素正在全球越来越多的领域中被重新解读、运用、升华。在“统一”过程中,国际会计界将更加重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要求和主张,以便使IFRS成为“最好中的最好”。我们认为,在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应增加中国元素。

1.中国元素的内涵与影响

文化影响力既是一个国家通过国际文化互动对国际环境施加实际影响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在文化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有悠久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元素博大精深。什么是中国元素?我们认为,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凝结着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沉淀,都属于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状态呈现多元化特征,即包容多种文化共同存在:中国元素的功能具有强大的平衡、协调能力,追求的是和,通过和达到统一(合),儒家的“大同”学说,追求的就是世界大同冲国元素的内容不仅包含有传统因子,更广泛容纳了现代先进和科学成分。在文化这个问题上,谁的借鉴能力强谁就会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源。所谓文化资源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以开放的心态去开发和吸收。中国从公元前221年以来,几乎在所有时代,都成为影响半个世界的中心。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中国从20世纪70、80年代的“政治中国”走向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中国”时代。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及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元素对全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在新世纪的国际话语平台上,中国重塑了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形象,进人“文化中国形象”的时代,即注重在国际事务中展示东方文化的独特思维方式,将文化命运和中国的命运联系起来,进而将文化中国的命运和整个世界的最新发展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元素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高质量会计准则需要埔添中国元素

文化冲突、经济后果、政治寻租是影响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形成的阻碍,平衡、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推动髙质量全球会计准则发展的关键。中国元素的内涵不仅仅是中庸、包容,更重要的是创新,如科学发展观念、与时俱进理念、和谐社会思想,中国元素的外延不仅仅适用中国,而应该为人类、为世界共享,中国应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元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髙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的制定宗旨是为了“公众利益”,儒家“大同”思想的根本就是“天下为公”。中国会计发展路径并不没有否定中国元素,相反,把中国元素当作一种开放性的全球优势来吸纳融合。IASB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和实施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并确认了中国特殊情况和环境下的一些会计问题,包括: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和同一控制下的主体合并,并在关联方等准则的修订中吸收了中国的意见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可以对IASB寻求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解决方案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先进、自觉的中国文化已成为国际会计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影响元素,IFRS可以影响我们,我们也可以影响IFRS。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具有庞大的会计实体,IFRS基金会及IASB不可能忽视一个经济大国的呼声,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及其会计文化影响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IFRS的“国际性”水平。

3.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会计

国际社会中的会计文化演化,在某种程度上也类似于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过程。准则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准则,最终达到“公认”的境界。髙质量会计准则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该过程的实现是各国会计标准互动的结果,而不是单方向的接纳。文化冲突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矛盾双方融合成一对新范式。作为商业通用语言的会计世袭便具有国际化的属性,中国会计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中国会计接受国际会计准则的速度和程度,远远出乎世界的意料。DavidTweedie认为,中国内地参照国际趋同原则制定的会计准则,其效果已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当。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时,当代中国会计人必须在人类文化价值观上,拥有影响和引导这个世界前进的中国元素力量,能够在参与世界知识体系建构中持续推出新的会计文化。陈毓圭(2005)认为应认识国际协调与国际趋同的根本区别,认为中国应成为国际趋同积极推动者、参与者、实践者,而不是旁观者,不应刻意强调会计准则的中国特色,应转变观念,努力成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领跑者。中国应该釆取各项有效措施,除了在社会经济环境、法律法规、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配合和促进外,还要将最具“特色”中国元素融入高质量会计准则建设当中,传播中国会计文化的精髓,用优秀的文化影响高质量IFRS的形成和发展。在会计全球化的理论播撒和旅行中,中国不应该成为饥不择食的拿来者和纳受者,而是有选择地继续拿来的同时,主动在会计理论交流和会计国际化互动中进行“文化输出”,形成双向的“理论旅行”。

篇4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心理 奢侈品品牌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

奢侈品这种特殊的产品已渐渐从贵族独有的状态中走进人们的视线,它本身蕴含了不仅仅是珍稀的物质性,更是赋予使用者与别不同的象征性,因此人们对它趋之若鹜,不惜千金一掷。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仅仅停留在被产品的魅力吸引,而是追求心理的满足。

一、奢侈品的概念

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色的消费品。它是一种被各自在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相对普遍商品而言,奢侈品的价值与品质之间的比值很高,正是高价造就了奢侈品尊贵的形象。它价格之所以远远超出其实际品质,是由于奢侈品本身隐约地蕴含无法以金钱衡量的价值,它在满足消费者基本物质需要的同时,更多的是,其品牌长年积累的品牌价值所代表的品牌魅力和社会价值。这些造就了奢侈品高高在上、不落俗套的上层地位,它是工艺、文化与品质集中演绎的代表。

二、奢侈品消费者心理分析

奢侈品消费者对奢侈品爱不释手,并享受这些代表人类物质最高水平的艺术。他们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受不同的消费观念支配产生不同的消费心理。

为了显示地位、身份、权贵心理。奢侈品一直的高贵、高质量使奢侈品的购买者有了自身形象外化象征。尤其是奢侈品一直为贵族所有,使得它成为一种身份、地位、权贵的符号,它使富裕阶层通过拥有与使用奢侈品满足其表现自身价值与实现社会认同的心理需要。他们认为通过购买稀缺、高昂的奢侈品可以快速地散发关于身份、财富、地位魅力,并利用这种高级消费表明自己所处于的社会层次与实现自我优越感。

也有是为了追求高雅品位。奢侈品是产品性能顶级之作,它具有卓越的品质、精湛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代表着一群对生活质量追求心切的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他们以购买这些优质的产品实现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追求。他们认同奢侈品的文化、艺术,以此来享受高标准生活方式与高质量生活体验,追求优雅的生活品位,体验奢侈品于生活的更上层的内涵。

或是模仿崇拜。他们有是对明星、偶像、超模的模仿,也有是对亲友、同事群体的模仿。他们以这种借鉴的行为表达对崇拜群体的喜爱和获得与他们感觉上的接近,以及获得亲友认可和降低误判品质的风险及与流行产生共振,他们用这种模仿行为取得安全、满足和快乐的感情需要。

更有是为了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奢侈品具有经典的设计,精心挑选的材料,精益求精的工艺,追逐其卓越超群品质的特性。这些消费者对质量的追求达到极致之地步,他们喜欢跟随这种近乎挑剔的卓越品质,达到心灵的的共鸣――对自身的完美追求。

三、奢侈品品牌分析

国际奢侈品牌如卡地亚、爱马仕、路易・威顿、迪奥和香奈儿等,都是大家所追捧的品牌。曾在法国最大女性时尚杂志Madame Figaro授权合作的中文版时尚杂志《虹》中列出了25件女人一生必须拥有的奢侈品,可以想象奢侈品魅力之大,影响之广。我从爱马仕品牌中探究奢侈品的魅力。

爱马仕品牌定位于奢侈、尊贵,它的产品上笼罩着高价、高质量和坚守高端与细节的“爱马仕文化”的光环。爱马仕让我们看到了在纯手工制作已不多的精品界中,用最好的材质与最精湛的传统手工艺创造出卓越品质的完美产品。它以订做打造独特的产品,把精品制作期定为三年,置消费者于漫长等待的渴求之中。因此,所有人认识爱马仕,但实际拥有它的只有少数的群体。此外,爱马仕还为每个顾客提供个性化、体贴入微的服务、以一对一的专属服务与沟通打造顶级的高端的产品购物体验。我们从爱马仕身上看到了这些奢侈品品牌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奢侈心理而提供优质独特的产品和服务。

四、奢侈品牌的设计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消费者的观念从最初的穿暖发展到穿好,从穿款发展到穿牌。今后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多的人以上层人士的身份产生奢侈消费欲望,而在这一种奢侈欲望驱动下,他们的消费观念将会往穿高质、穿独特方向发展。我们必须从国外奢侈品牌中学习,并以它们的经验与特点来构建奢侈品牌。奢侈品牌的设计必须基于奢侈品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以设计与制作为他们创造购买的理由与动机。

奢侈品由于它本身蕴含着卓越的物质性和优越的心理性,使得奢侈品牌的设计必须从物质享受和心理需要两方面来规划如图(1)。首先,在提供物质享受方面,应着力把产品打造成高质、不可挑剔的商品,以生态的手工打造非凡的品质,以精湛的手艺与复杂的工艺产生精心制作和个性强烈的产品。奢侈品选用原生态材料,加工程序复杂考究,这是奢侈品得天独厚的原因。而精心制作而得的卓越品质,更是奢侈品不得不提的优越保证。其次,为满足消费者心理上的本能需求,以优越的产品质量为基础把产品设置为稀有的、高价的高端消费品,提高产品的贵族感,并且以高质的服务展示品牌内涵,其中最重要的是积累深厚的文化内涵。奢侈品最让人追捧的莫过于它背后的文化底蕴,它们经历史文化的浸润,赋有了特殊的艺术文化品质。奢侈品的建立必须以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扩大品牌影响,以此来吸引消费者,使消费者产生消费心理和动机。图(2)示。

图(1)奢侈品牌的设计规划图 图(2)奢侈品牌建立模式示意图

从国外的奢侈品牌我们看到西方的奢侈品消费者已不再是为浮华、炫耀而消费。此时他们更多是从自我需要来决定个人物品的购买,而不是为了他人的认可。他们是以追求美与品质的体验消费,更多是出于个人的自我实现需求。而中国现今正处于奢侈消费是为面子、为社会的商品消费的炫耀财富阶段。我们知道西方的经济比我国发展得早,我们可以把今天西方经济现状视为我国他日之发展。那么,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奢侈品消费者会由社会炫富心理需要到达自我实现需求。当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以自我实现目的进行消费时将更关注品牌的文化底蕴,而文化底蕴的构建是需要长时间历史沉淀与长时间品牌文化管理。那么,文化已成为当今建立奢侈品牌的前瞻性措施。根据法国马赛高学院教授,国际著名奢侈品研究专家Michel Gutsatas的理论:奢侈品是由厚重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技艺和时尚的表皮组成。在建立奢侈品的时候除了手工、科技等打造精湛的技艺,及以明星代言、广告投放刻画品牌时尚的表皮外,更应该注重建立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一项长时间的工作。对于奢侈品牌建立,文化管理至关重要。Michel Gutsatas认为中国最少需要30年来建立一个奢侈品牌,这要求正是对奢侈品特殊的品牌管理能力的培养,所以以品牌管理的角度设计奢侈品牌文化积累进程显得举足轻重。因为在奢侈品消费者心理需求超越炫耀的未来,象征更高的生活内涵及文化积累将成为奢侈品唯一的标识。这是中国奢侈品牌将来必须经历的转折。

五、结束语

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炫富心理将会慢慢褪去,人们将进入以文化、艺术要求为主的文化发展时期。奢侈品的象征意义不再是表达面子性质,而是以体验文化内涵为首要因素而存在。这是我国奢侈品消费未来之发展,因此,沉淀与明日趋势相吻合的文化底蕴为现今设计奢侈品牌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Michel Gutsatas.中国会有自己的奢侈品吗?泸港经济刊,2011

[2]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篇5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不仅包括财政投入总量、如何分配,也包括资金使用机制。由于政府很少直接过问财政经费在幼儿园内部的分配,而幼儿园内部的经费分配又确实直接与能否实现国家和政府的目标相关,因而,如何通过财政机制的改革确保目标的实现就成为一个困难而又复杂的问题,问责机制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从本质上看,问责机制其实涉及的是学前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在财政经费的分配和使用中的权力、责任与义务问题。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过程性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是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一大缺失。资金是否用在了刀刃上,资金使用的效果如何是我们应该追问的问题。正如我国当前正在大力发展的示范性幼儿园,我们应该追问是否真正带动了其他幼儿园的发展,是否自身的教育质量确实有所提高。这三大问题是制约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和障碍,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看学前教育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明晰了两者的问题,才能使两者更好地相互作用,使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这一举动发挥更大的功效。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亟须解决的价值性矛盾

(一)公平与效率:学前教育发展的伦理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公平与效率的纷争一直是横亘在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大问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政策确实让我们国家的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公平问题也正是当前我国政府正在付诸解决的问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在有限的财政投入下,学前教育的发展应追寻公平还是效率为先?学前教育的发展能否是先让一部分人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再谈教育公平?在长期的“效率为先”的观念影响下,我国的教育财政投入将主要的资金投放在建立“示范园”“重点园”上,以期通过建立一批高质量的幼儿园来推动学前教育发展,同时这也引起了学前教育发展的马太效应———“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示范性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园无论在园舍建设、活动材料配备,还是在师资队伍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财政投入的偏差不仅存在于幼儿园之间,也存在于地域之间、城市和农村、公办和民办,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平衡性发展。

(二)稳定与发展:学前教育发展速度问题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各省(区、市)政府要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确定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落实经费,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效缓解“入园难”。牵一发而动全身,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否追求在短时间内取得飞速的发展,还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稳定性发展。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部署实施区域性学前教育发展战略前,要考虑地方学前教育的稳定与发展问题,质量和数量问题。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我们的孩子“有园可上”“上得起幼儿园”,还要保证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要求条件不仅包括园舍设施建设、活动材料投放,更为重要的是优质的师资。幼儿园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是一项长期性和滞后性的工作,关乎当前和未来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根据教育规模经济的原理,我们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同时,切勿将主要资金投入用于购买土地和园舍设施的建设中,要考虑资源利用的充分性、资源使用的适当性和规模扩大的有限性。有效的财政性投入要考虑幼儿园师资的培养和培训,要更多地关注质量而非数量。

(三)普适性与针对性:学前教育结构性发展问题

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了政府办园、集体或企业办园、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格局,都为实现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任何一方都不可缺失。根据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理论,在当前我国政府还不可能保证每个儿童享受充足和平等的幼儿园教育的时期,学前教育属于一种准公共产品,即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倾斜性的教育财政投入政策使学前教育的竞争性变得尤为激烈,幼儿园都在竭力想获得来自公共财政的资金支持,家长也想自己的孩子获得收费低廉并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这种政策一方面使各个幼儿园都在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幼儿园丧失了竞争的动力,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不可能享受国家财政性补助的境地和来自于公办幼儿园的竞争已使他们进退维谷。正如宋映泉的研究指出:“如何通过财政投入和管制扶持措施调整民办和公办教育机构协同提供数量足够且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学前教育的结构性发展要求类型不同和性质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能够协同发展,能够根据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广大民众提供高质有效的学前教育服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将学前教育的发展完全投向市场是不可行的,违背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要想建设一批数量合理、发挥各自优势的不同性质和类型幼儿园,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要发挥其杠杆作用。政策既要考虑资金投向的针对性,又要考虑公共资源的受众面,使我国的学前教育能够获得健康均衡的结构性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应然价值

(一)以教育公平为导向

教育公平是公平内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的追求目标,追求教育公平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目标。教育资源的分配和配置是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非常直接的因素,而国家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核心便是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在我国,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部分,一直承担着教育性和福利性两大功能。它一方面是一种特殊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担负着教育培养年青一代的职责;另一方面又是一项福利性措施,担负着为外出工作的父母照看年幼孩子的职责。这两大职责体现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特征,而教育公平理应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价值导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制定应体现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在投入比例、分配方式和运行机制上体现公平的原则,一是要合理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在教育总经费中的比例,彰显学前教育应有的地位,发挥学前教育教育性和福利;二是在分配方式上体现公平,合理调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类型幼儿园之间的利益分配;三是要建立问责机制,对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督导,使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追求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

篇6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ying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highlight that the trai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talents should adapt to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motive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established. From the cultural point of view, the fundamental path of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onstruct the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which embodie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on the campus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train high quality Chinese medicine talent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mplement each other.

关键词:心理学;中医文化;中医类高校;内涵式发展

Key words: psycholog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connotativ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205-02

0 引言

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质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十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系统建构了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图示和实现路径。中医药高校不仅要培养中医人才,更要通过中医教育向社会传承中医精神,中医人才质量评价方式从注重在学培养质量向与今后中医职业发展质量并重转变。现代中医药类大学的功能应该担负起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社会服务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

1 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是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求

中医药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最终要靠师生共同努力,落实到人这个行为主体上。而文化正是人们思想、信念及行为活动的结果,反过来,文化又会对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文化可以影响人的价值观,也可以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方式。由此,在中医药高校重视中医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在知识层面传授给中医药高校学生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中医药高校生在思想、信念上对中医药文化信仰,在中医药高校率先树立起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首先要让中医药高校的学生自己要树立起对自己所学中医药专业的热爱之情,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能传承中医精神的中医药工作者。

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核心问题是推动中医药科学的发展,要通过中医教育向社会传承中医精神,其中传播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中医药高校的校园文化。中医药高校的校园文化包括中医药物质文化建设、中医药精神文化建设和中医药院校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中医药院校树立起完整的中医药文化形象。由此,中医药高校的内涵式发展迫切需要中医药校园文化建设,中医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用人文环境吸引人,用心理方法塑造人”。中医药校园文化是以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背景,以中t药院校师生为主体,以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中医药研究所、中医药企业为载体,以中医药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为基本形态,具有中医药时代特点和中医药院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完善中医药产业产学研体系,制定运作程序,形成“中医药教学质量立校、以中医药精神育校、中医药科研兴校、中医药文化强校”的局面。可见,建设中医药高校的校园文化,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是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迫切要求。

2 着眼于现代中医药高校的功能,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

2.1 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在知识技能上要过硬,更重要的是中医药人才的心理素养要高。中医药人才不仅肩负着治病救人的使命,更肩负着传承中医事业的重任,因此人格和谐,有稳定、健全且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人对事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中医药高校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这个乐观积极的态度中,首先是要培养中医药高校生对自己所学中医药专业的热爱之情,要发自内心的喜爱自己所学的中医药专业,并且坚信中医药事业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这种热爱之情不仅只表现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更要在日常点滴中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人和事。

所谓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就是能胜任自己的医务工作,能把中医药事业传承发扬光大,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病救人,这也涉及到医患关系的问题。作为一个中医药工作者,不仅要救死扶伤,完成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让病人信任中医,在治病中对中医产生热爱之情,这就需要中医药工作者自身先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自身对中医药事业充满热情,才能用这份热情去感染病人。所以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绝不是仅仅掌握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有人格和谐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具体可尝试如下做法:

一是结合心理发展,在中医药专业课中穿行有针对性的中医文化教育。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医药文化,更多地了解一些相关的典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多地查阅相关的资料,从而树立起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之情,进而在接下来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才真正感受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骄傲感和自豪感,才能发自内心的从老师要求掌握中医药知识的要学好转变成学生自己认识到的必须学好,以此热爱自己的专业找到人生的目标。

二是要考虑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发挥个性教育的作用。每个个体具有下列发自的独特表现,每个老师和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心理健康没有特别固定的模式可照搬,要针对每个个体的特点入手,塑造适合其个性的和谐人格。这就需要不仅密切关注每位学生,更要关注每位教师,了解师生各自的特点,在针对性的教育中,也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的传播。当然,心理健康问题最终要落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落在学生自己身上,一个人格的塑造过程的一点一滴造就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哪个老师能手把手教会的,必须通过师生互动中自己体验、认识才能得到提高。

三是要重视情感手段的应用,在教育过程中关爱当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对中医人才的期望,在情感上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神圣感,这样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才能更加自觉自愿,这样的教育效果才更有保障。多组织一些义诊活动和中医药方面的宣传活动,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手段比如微信公众平台等及时跟广大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综上,中医药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在与中医药高校中t文化的构建,中医药高校中医文化的构建取决于中医人才的培养,中医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教学质量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格健全和谐,从而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2.2 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

要利用各种实体,中医药院所、中医药工厂和中医药公司以及中医医院,调动各界力量与中医药高校建立广泛的联系,包括实习基地建设,达到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中医精神在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课堂上和课堂外时时刻刻发挥作用,并以社团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发挥传播中医药教育的功能,发挥师生和朋辈之间互动影响,将中医药高等教育融入社会和学校的方方面面,最终达到中医药高校文化与各中医实体文化的契合与提升,从而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2.3 扩大中医药社会服务

中医药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以中医药高校师生队伍服务社区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广泛开展以中医药高校为主体的中医药社会服务工作,在实践中提升中医药高校师生的专业素养,反过来以中医药社会服务为导向,营造良好的中医药高校校园文化,从而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2.4 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

要把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在倡导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同时,把心理健康问题并重,健康和谐的人才能在思想行为方面建构出高尚的文化氛围,反过来积极向上的文化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可见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侧重点不同,但终极目标都是促进人格健康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所以内容和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要正确把两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效应。用心理学方法塑造人,不仅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传承,也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一种创新理念,不仅重视中医药文化现象,更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主体,以此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祥,林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1):1-8.

[2]卓勇良,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M].今日浙江,2012(14):36-37.

[3]王志刚,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实现路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4(4):111-115.

[4]郑磊,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的互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1):28-33.

[5]康德武,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探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10):1449-1552.

[6]高月,关于大学内涵发展的思考[J].辽宁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6):62-64.

[7]罗莎,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分析[J].学理论,2014(6):175-177.

[8]王廷云,积极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79.

[9]石云山,让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J].教育,2015(15):53.

[10]田飞达,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和实现方式[J].考试周刊,2014(47):159.

[11]王智勇,协同创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11-12.

篇7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涵发展;教学改革

一、当前民办高校的发展状况

自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张,高等教育资源日益紧张,民办教育在此环境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规模也日益扩大。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积极与社会力量合作创办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这说明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我国高等学校逐步施行大规模的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在以外延式为主的发展模式下实现了历史性变革,进入了大众化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如教育观念转变、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设置、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等诸多问题与挑战。特别是在快速大规模扩大发展的同时,民办高校中出现了重规模轻办学条件办学资源等问题,导致办学条件资源等往往跟不上发展需要。因此,在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外延式发展目标时,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模式则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

特别是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重视内涵发展下的教学改革,将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内涵式发展模式下教学改革究竟该走何种道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教育理念,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道路,利用自己的特色将优势极致发挥,创造出一条合理的且适合自己的教学改革之路。

二、民办高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既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力军也是新生军,在面对老牌公办院校的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壮大的情况下,民办高等学校如何实现十报告提出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如何实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人才,并加强自身办学条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办高校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战略意义,但是在以外延模式为主的急速发展下,民办高校不得不正视并重视一系列衍生问题。在此意义上讲,民办教育想要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目前最亟需的便是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内涵发展上去,这也使我们开始真正审视:民办高校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办学竞争力、办出自己的特色;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才能真正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模式从而找到真正适合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这些都应成为我们在改革道路上必须认真审视的问题。

三、内涵发展下教学改革的方向

1. 是否能够转变教育理念。民办高校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或成为核心力量,最主要的是要明确坚持公益办学而非以营利为目的,要将提高民办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作为最根本的工作狠抓不放松。由于民办高校长期以来更多的注重规模上的扩大,长久以来内涵方面的诸多教育质量问题便逐渐显露端倪。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看,规模经过迅速扩张,便会进入自我调整的阶段,从而使扩大办学规模同提高教学质量两者之间相互磨合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单纯扩大规模而忽略了教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等教育别是民办高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亟需进一步深化,首要一点便是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狠抓不松懈,以此深化民办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

2.重视教学质量。我们知道,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当今高等学校更是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主要任务,那么教学质量就在高校工作中成为了中心工作。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提高教学质量更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我们所说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针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外延式发展主要强调的是高校数量、办学规模、学生人数、校园面积等要素。而高校内涵式发展并不是以单纯的扩建校园面积、兴建校舍、扩大招生数量为其主要特征,而是强调高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规律,重视教育规模的发展、教育结构的合理、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快速提升等问题,使扩大办学规模同提高教学质量两者之间相互磨合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高等教育中的民办高校,在其面对老牌公办院校的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壮大的情况下,最根本要务就在于对教学质量的重视提高,以此从根本上增强自身办学条件和竞争力。

3. 科学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无论是公立高校还是民办高校,教师始终都是教学与科研的主体,离开教师一个高校还何谈教学?因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进而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生存发展。

在民办高校经历大规模发展的阶段,大量教师被引进,受制于民办高校的各方面条件制约,在引进教师中,青年教师占有很大比重。一般呈现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年龄结构情况,也就是说民办高校教师多为离退休后返聘的老教师和新聘的刚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而应该起到中坚力量的中间代却异常缺乏。

我们知道青年教师普遍为高学历人才,对工作充满激情、学习科研劲头强,这是他们的极大优势,也是学校的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但同时他们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经验相对薄弱等问题。对于数量较多的青年教师来说,想要提高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可通过岗前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扩大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开展青年教师讲课大赛等途径,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整体师资队伍素质。

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对应用型人才的高级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又是衡量一所高校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依据高等教育的分类和对人才培养的规定性,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民办高校的生源特点等方面提出了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想真正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首要应在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要求,逐项深化改革。

学校就是要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出高质量人才,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核心工作。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仅要重视知识教育,更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重视智育、体育的同时,还应把教育重点转向专业教育和生活教育中。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足够的知识储备,更应具有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要将人生与学习融合在一起。因而,高校在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展,使学生成为各自专业领域中的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同时,要辅以劳动教育、生活教育。也就是说,培养学生不仅要在专业层面,还要在生活方面,使学生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的独立的个体,将人生与学习真正统一起来,将生活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教育。举例来说,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特点,开展与文明礼貌等相关的活动,从而纠正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生活;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还可通过劳动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避免形成好逸恶劳的思想。第二,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从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这一方面出发,我们的人才培养就要向之靠拢,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第三,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毕业、就业、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培养的又一重要指标,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方面,旨在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建设型人才,使学生真正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良好习惯渗透到日常行为中去,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由此可见,当前民办高校要想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适时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的教学改革道路,以此真正实现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Abstract: It is the major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o promot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promote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vert from primary denotative development to the primary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from external growth of hard index to internal improvement of soft power, and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cale, quality, structure, and benefit. Strategy management is the key and insurance to upgrade the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ea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development mode conversion, and can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relevant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erved region or industry, build the diversity school running mechanism and running system conforming to the feat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cus on school-running field and make developing strategy implemented, promote the convers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关键词: 高职院校;战略管理;转变发展方式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rategic management;convert develop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268-03

0 引言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促进高职教育从外延式发展为主到内涵式发展为主的转变,从注重硬指标显性增长向注重软实力内在提升的转变,实现高职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使其在推进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1 战略管理是助推高职院校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篇9

就做好我市教育工作我提出三点要求。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并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学习领会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上来,从我市实际出发,认清形势,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教育强市建设

到2020年我市要与全省同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全省同步率先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提前进入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行列。各级党委、政府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突出重点,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注重育人为本,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不断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教育质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着力提高各类教育的质量,不断增强教育服务发展的能力;要注重改革创新,要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招生考试、管理体制、办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创新,使教育发展更加符合时展的潮流,更加符合跨越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新要求;要注重教育公平,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着力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篇10

乡镇绿色发展典型材料

刚刚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对全市上下发出了“坚持新发展理念,致力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2020年,宣堡镇将围绕建设“宣堡生态涵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加快“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全力打造绿色崛起、跨越发展新宣堡样板。

一、聚焦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在多规融合上求突破。

一是国土规划与资源布局相结合。高起点规划建设“生态涵养区”,促进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有机衔接,统筹集镇生活区、工业集聚区、农业产业园、旅游观光园、污水处理厂以及12个村的布局定位。坚持“不搞大开发、共抓打保护”理念,充分尊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自然格局,打破行政区划和镇村区域分界,实行“规划一张图、全镇一盘棋”,力争把生态效益的覆盖面最大化。二是区域配套与功能布局相结合。严格遵守《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全面贯通循环路道,有序畅通河道水系,突出古银杏公园核心区、集镇片区、郭寨村片区、银杏村片区等重要功能区建设,把生态建设具体化、项目化、资产化。2020年,确保境内形成一条“路畅、景美”的半马跑道,力争古银杏公园核心区水系贯通,郭寨村、银杏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风生水起、“靓点”频现。三是环境整治与形象提升相结合。实行“点、线、面”重点打造。点上着重提升镇村核心节点整体形象;线上高质量推进东循环线、桃园大道沿线立面改造和景观提升;面上全面铺开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坚持因村施策、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庄台绿化、河道净化、院落美化、路灯亮化、乡村文化“五化”工程,推动建成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特色样板村和文化古村。

二、聚焦生态产业培优做强,在发展模式上求突破。

一是做优林果产业。发挥青年创业富民党支部引领作用,整合全镇50个苗木业主资源力量,推进2.2万亩林果产业提档升级,布局以花卉、苗木、农耕、采摘等为不同主题的特色农场,充分研究银杏等不同农产品的营养价值、文化内涵、产业化路径等,推动林果产业由苗木向鲜花、种植向园艺、地栽向盆栽、绿色向彩色、卖产品向卖风景转型,使全镇真正做到四季有花、有果、有绿、有景,不断提高林果产业发展质效。二是做强乡村旅游。深度挖掘宣堡镇作为“中国银杏第一镇”的品牌优势,以国家古银杏森林公园为依托,以优美生态环境为支撑,以宣堡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内涵,科学设置旅游线路,差异布局旅游项目,逐步完善旅游配套,不断提升旅游品质,全力打造5A级“银杏养生风情小镇”,使旅游形式由观赏游转变为体验游、休闲游、宜居游。三是做大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各村农业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大棚果蔬农业、稻田综合种植农业、高效设施农业,在优化“一村一品”的基础下,推动“一镇一业”的建设,带动全镇农业经济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

三、聚焦生态兴镇富民增收,在特色发展上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