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的工匠精神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行业的工匠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物流专业;工匠精神;职业素养
当今社会,学生的职业素养是未来职业发展的主要标准。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生产服务一线岗位的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要通过多种内容和形式在专业教育中加入思想政治内容,达到专业技术与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双重效果。2016年,国家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物流行业是现代新兴的服务领域,是经济流通的大动脉。随着物流行业标准逐渐提高,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培养出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实践。高职物流专业课程在工匠精神的融入中要结合课程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
1高职专业教学融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1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
部分高职院校的总体生源文化水平较低,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能力相对较弱。高职院校应在学生步入社会前端正其学习态度,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及教学理念认准育人角度,深度挖掘课程中的工匠精神思政元素,以期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型、服务型等高素质人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从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体现出了人才能力发展不均衡和人才核心素养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课程教学及教学管理进行改革创新来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加完善。工匠精神的融入就是以立德树人为理念来进行职业人才培养[1]。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有所不同,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研究型、创造型及管理型人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艺型及操作型人才。在培养高职院校的人才时,不仅要专注于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将相关的工匠精神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思政教育的重担不能只是落在思政课教师的肩上,而是所有高职院校教师的责任。思政教育也不能只是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及各种实践活动中,还应该融合在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仅依靠思政理论课程很难达到全面育人的教学目标,而通过在其专业课的基础上巧妙融入工匠精神思政内容并进行有效引导便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思政教育。
1.2时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产业结构有了很大的升级。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对于生产技术型及社会服务型人才的需求有了明显的改变,即从传统的单一技术人才到综合素质人才的转变。基于这种社会产业经济的变化,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在物流专业中融入工匠精神符合时展的特点和趋势,通过对现代服务人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达到新时代背景下的岗位要求,建立良好的综合素养,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在职业领域的长远发展[2]。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需要在提升工业化产业质量的同时,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和时展的重中之重。社会发展不仅仅依靠的是学术型研究人才,更需要来自不同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及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3学生自我发展的本能意识
目前,学生成长在新时代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信息呈现井喷式增长。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高职院校学生在个人发展中具有很多优势,可以通过获取多种信息来提升个人能力,使学生能够不受专业限制自由发展。当下学生的这种发展特点与传统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有着明显区别。信息的井喷式增长极大激发了学生潜在的本能意识,要想更好地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不能只依靠政府及企业的支持,更应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学校要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这是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载体,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强调教学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不能只关注理论教学,还要充分关注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单一的专业技术并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才是针对当下学生各种教学的必要手段。课程思政的建设就是在专业课程中实现多元化教学的方式,满足学生对多个领域的求知欲,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来实现对专业技术的掌握。这种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科学高效[3]。
2高职物流专业融入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教育思路
为培养出大批高职业素养的物流专业人才,加快行业发展速度,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关注物流专业教学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将工匠精神内化到物流专业教学中,使学生积极了解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秉承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积极创新,为优化现代物流产业的整体结构奠定基础[4]。
2.1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高职物流专业中的工匠精神融入先要从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与工匠精神相关的思想政治元素入手,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在挖掘和整理思想政治元素中,主要应该从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入手。在早期的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价值理论和精神情感,这些内容是当下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材料。在建设早期,我国在基础工业建设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对于学生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广泛收集和整理与物流课程相关联的思政材料,将其融入到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在学生了解和学习关于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材料过程中,能够领会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对工业化建设和发展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产生感性理解,从而转化为自身的情感价值,实现职业素养的提升[5]。要想深入挖掘物流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先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思政教育的重担不能只依靠思政课的教师,需要各个科目的教师一起努力,对学校的师资力量进行合理整合,建立多学科互动的思政教学团队,进而打造思政能力出众和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可以通过思政教育培训来提升物流专业课教师对工匠精神的价值认同感,并以思政教育为重点开展相关学习活动,定期开展思政教育心得交流会,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总结,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要在物流专业课的育人内涵和思政教育理念之间做好协同,不仅要在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中提炼文化及育人的内涵,还需要教师在物流专业课程中不断提炼思政元素,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充分融合。在物流专业课上深入挖掘的思政元素应严格遵循基本思政理论,将正确的思政元素传授给学生。在深入挖掘物流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时,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情境,这样能更好地扩充专业课中思政元素的施展空间。虽然强化课堂教学可以深化学生对于物流行业工匠精神的理解,但在课外活动时学生更能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主动去思考、挖掘物流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学校和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第二课堂及课外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工匠精神思政教育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2.2开展混合式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的提升下,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教育部门鼓励进行互联网教育,以期丰富教育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物流专业与工匠精神的融入效果,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较为有效的手段。混合式教学在工匠精神融入中有两个较为突出的优势:一是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展现更多的信息元素,弥补教师单一授课的不足;二是能够通过互联网使学生养成线上学习的习惯,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将更多的上网时间用在知识的学习上。除了常规的课堂时间之外,学生还有着丰富的课余时间,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这种形式将相关的工匠精神内容融入到学生的课余时间中,实现学生对物流专业领域中工匠精神内容的深度理解和学习。线上课程的开展能够最大程度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将工匠精神教学转移到课下来进行。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学习和关注物流专业领域的相关内容,获取相关的信息资讯,对物流专业在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了解,这更加有助于学生建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6]。
2.3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物流专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工匠精神在岗位中的重要性,进而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及职业素养。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入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基本运营情况,尤其是物流领域的服务质量,感受物流精细化管理的特点和重要性。学校可以邀请行业内优秀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来校进行讲座,通过这些优秀人员的演讲和报告来感受工匠精神对于物流人员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在校内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投入到创新创业中,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工匠精神对于创业活动的重要性。目前,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课程来鼓励学生投入到物流专业领域的具体实践中,并对参与创业的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工匠精神的认识和养成并不能通过简单的理论教学就能够实现,而是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内容相结合,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结语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物流行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行业,其自身发展水平也随着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变化和提升,相比于传统的物流发展,对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物流行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更高。高职院校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能够通过对行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来制订人才培养策略。无论行业技术领域如何变化,工匠精神都是不变的职业素养。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工匠精神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力平,唐红英.工匠文化引领下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6):40-41.
[2]田侠,王炳洋.高职物流专业基于工匠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02):245-246.
[3]邓德艾.物流高职院校对高素质蓝领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长江丛刊,2017,(29):267.
[4]钟一漩.基于工匠精神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15):2.
[5]孙玉苹,高飞.高职物流专业顶岗实习过程中思政教育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21,23(07):59-62.
篇2
关键词:优秀产业工人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1产业工人培养现状:优秀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
1.1当前产业工人培养的主要任务由高职教育承担
新型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充满工人职业生涯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实用性、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优秀产业工人的培养目标。产业工人的培养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在古代,产业工人培养模式规模很小,基本上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以传统手工业作坊的方式,师徒之间不是平等的,学徒要无偿为师傅工作多年才可以自己创业。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大,社会发展对产业工人的需求不断增加,原来的师徒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各个国家把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大对产业工人的培养力度。产业工人培养的重任主要落在了高职院校的肩上,高职教育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由原来的小规模转变为班级授课制。但班级授课制让高职学生脱离生产实际,教学做分离,教学研分家,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培养的产业工人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不足。
1.2高职教育产业工人培养目标缺乏前瞻性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有高技能的优秀产业工人。近年来,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产业工人。但就持续发展而言,我国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要求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不适应,产业工人受教育程度也普遍偏低,实际操作实训环节薄弱,产业工人培养的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等一些问题较突出。产业工人培养的社会重视度不够,缺少良性的社会环境。作为产业工人的主要输出单位,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来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其核心是构建能够培养满足社会转型对优秀产业工人需求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但反观这些年高职教育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其理念滞后,培养思想仍然受传统人才观、成才观的影响,培养模式单一闭塞,校企合作没有实质性进展,深度不够,往往流于形式,培养主体与用人企业没有真正做到荣辱与共,互利双赢。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缺乏科学的调研和论证,人才培养目标滞后社会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缺乏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专业设置陈旧,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不合理,没有突出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产业工人培养模式中的评价方式落后,评价方式多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价方式,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不适应工作过程性的教学模式。
1.3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工人能力需求对接不紧密
我国高职教育大多由普通高等教育转型而来,专业设置问题受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影响,专业设置模式化、单一化和形势化。学校设置专业没有充分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查,一些学校盲目设置热门专业,没有考虑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设置规律,没有设置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课程,没有结合市场动态需求进行专业调整,导致部分专业人才过剩,部分专业人才紧缺。目前,高职院校多为三年制专科,学生们参加岗位实践的时间有限,造成他们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不足,没有岗位工作经历,还需要企业岗前培训,才能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产业工人进修继续深造的机会没有或者很少,很难有机会再进入高学历学府深造,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只能拥有职业学历,对于社会飞速发展需要更新更高级的技能技术无法满足。
1.4高职教育产业工人培养的教学体系不够系统完善
产业工人的培养需要系统、协同发展的教学体系,需要学校、企业、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协作。目前,在教学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材内容专业理论多于专业实践,教材建设主体单一,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参与度不够,甚至完全缺失,教材内容编写没有跳出传统高等教育教材编写的模式,多讲究课程学科体系,没有采用工作过程、工作模块、工作流程的自然顺序来编写教材。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足,有些实习实训基地与专业不是很对口,有些实习实训基地只是摆设,没有真正与高职院校专业有效衔接,教学做一体化脱节,产学研没有做到有机结合。缺少企业岗位经历,动手操作能力不强,高职教师取得相关产业资格证的比例还不够高,“双师型”作用发挥不足。
1.5产业工人职业认同感不够强
产业工人培养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培养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培养、实践、岗位实习、就业、继续深造、带职进修、离职进修等多渠道培养机制。产业工人对自身职业认同感不强,缺乏足够的职业自信。受文化氛围的影响,很多人不愿从事产业工人职业,认为产业工人工作环境差、待遇低、社会地位低等,宁愿放弃高薪的报酬也不愿放弃成为白领的机会。部分企业往往只看重眼前利益,没有意识到自身长远的发展,没有考虑产业工人的高职业技能的提升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再加上政府对高职教育培训激励政策滞后,培养理念相对滞后,缺乏创新性,对产业工人社会价值认可度、重视度不够。
2对接需求、调整培养方案:优秀产业工人培养的逻辑路径
2.1更新理念,重视培养产业工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传统产业工人培养理念落后一直是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优秀产业工人的重要因素,必须突破原来的培养模式。产业工人培养原来的弊端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主体单一,关键的主体用人单位企业的缺失,课程设置和人才能力目标设置盲目,没有针对企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因此,必须打破原来自上而下的脱离实际的、脱离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由学校、企业、政府多方协调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市场人才需求来决定人才培养的规格,根据企业人才规格需求来开设专业、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企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模块来确定教材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根据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特点来评价教学过程和结果,做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企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高度融合和统一。
2.2对接需求,合理设置与产业工人规格需求相适应的专业
优秀产业工人培养目标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密切相关。产业工人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是企业的人才规格需求、企业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需求、行业企业市场对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企业人才规格的需求应该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风向标,又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风向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有以下几种问题:一种是专业设置陈旧,多是延续原来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脱离市场人才需求,脱离企业人才规格及职业岗位知识技能要求,专业设置多为理论性的;另一种情况是专业设置论证不足,专业设置主体参与度不够,导致培养的人才定位不准,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第三种情况是专业设置没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缺少核心技能和核心竞争力,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相关对应的岗位,从而导致一系列连锁反映。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研究企业及企业人才规格,研究企业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专业化高技能人才。
2.3对接战略,适时调整产业工人培养方案
国家发展战略是动态变化的。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战略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机遇,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目标、动力和方向。只有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才能具有时代竞争力。优秀产业工人培养必须依托国家发展战略,依托高职院校、行业企业、行业协会、工会系统等,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全社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建设新型产业工人人才培养模式及机制,改善高职院校课程品质、专业衔接、教学能力、教学质量监控、办学效益、机制建设,提升产业工人培养质量。
2.4搭建平台,拓宽优秀产业工人的成长发展通道
优秀产业工人发展的目标是成为大国工匠,在行业产业领域成为骨干和精英。优秀产业工人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要落实好产业工人培养的主体责任,不断增强产业工人在社会的身份特征,在产业工人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的优惠和倾斜。根据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的新特点,发挥好工会服务产业工人的重要职能,及时吸纳技术技能工人成为工会会员,并享受一切会员待遇。要改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建立健全产业工人职业晋升“多通道”机制。加大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制度,产业工人既可以参加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也可以考取相应的等级资格证书。鼓励企业建立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完善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创新能力与落户政策相挂钩的制度办法,对于急缺产业领域的产业工人,还要在住房、津贴、福利等方面提高待遇兑现力度,不断增强产业工人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获得感。引导企业通过岗位练兵、岗位培训、劳动和技能竞赛,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培训,为产业工人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2.5注重评估,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优秀产业工人培养模式
适应市场需求是检验人才是否达标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培养产业工人的人才评估方式需要创新,以是否适应市场需求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硬性指标,坚持以市场需求引领评价标准和手段,克服传统的静态的、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实施动态、多元、过程性的评价方式。聘用行业专家作为评价主体,采用相应行业标准作为评价标准,鼓励创新和合作精神。就评价内容而言,资格认证制度和技能评价方式是技能形成体系的核心,包括职业技能等级设置、技能评价方式、技能资格认证、工人薪酬体系和集体协商等技能使用制度。这些制度直接影响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工人自我学习提高技能的意愿,甚至影响整个技能形成体系的效能。首先,要不断创新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和资格认证制度,明确职业技能质量标准,实行政府指导,企业、行业和高职院校联合开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规范,健全规范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格和政策,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领域和范围;其次,构建多元化职业技能评价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行业组织和用人单位自主开展技能评价;再次,推进职业人才技能评价制度创新,提高对技术工人创新能力、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和业绩贡献的评价比重;最后,建立全国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与监管平台,以利于对技能鉴定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职业技能评价的水平和公信度。
3动态过程的培养模式:优秀产业工人培养的逻辑归宿
篇3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创意;传统文化;文化发展;台湾经验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055-04
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都将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与此相应,学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也渐成热点。鉴于目前有关文化产业出现不同提法和理解,本文拟作一必要的辨析,并就我国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和经验作简要分析和阐述。
一、从创意到创意产业
(一)“创意”概念辨析
创意古已有之,并非新鲜事物: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工匠的新点子、建筑师的奇思妙想、科学家的发明和创新,甚至商人独特的经营理念,都是一种创意。
从广义上说,创意存在于一切人类文明的创造过程中。正如画家陈逸飞所言:“事实上,创意存在于所有的行当之中,所以应该在不同行当里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来提升艺术对经济的贡献和效能。”
当然,创意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创意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文明积累;创意是对人类既往文明充满智慧的再创造。
但在创意产业中,创意一词又具有特定的含义和所指,即指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创造,并且更多地强调感性的、人文的、艺术的创造,科技只是提供一种技术上的保证和支持作用。比如微软视窗、网络游戏、“博客经济”等就是建立在电脑互联网络和数字技术这一高科技基础上的创意产业。
(二)创意产业:概念与辨析
目前有关创意产业的概念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最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一是英国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提出定义: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透过智慧产权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由于英国是最早将“创造性”引入政府文化政策文件,并且是创意产业发展最早的国家,这一定义被普遍接受和使用。
但该定义的不足在于,创意产业并不只是源于“个体”,而许多时候是源于团队。如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就是一个团队作品,与王潮歌、樊跃构成铁三角。
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蒙特利尔会议上提出的创意产业定义。
三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斯金《创意经济:人们如何从思想中创造金钱》中所作的定义。
四是文化经济理论家凯夫斯的定义。
尽管创意产业的概念多种多样,但都有各自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说,任何具有创造性的行业中都存在创意,都可称作创意产业;或者说凡是有创意推动的产业均属创意产业。从狭义上讲,创意产业应指借助一定的科技手段,以创新和创意为其核心价值的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服务活动。
我们这里所定义的概念,适合我国目前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和特点。除了定义之外,创意产业还有不同的文字表述,如创意经济、创意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创造性产业等,在这些表述中,文化创意产业最符合我们要论述的内容。
(三)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
1、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与关系
目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是通用的,如英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而欧盟则将文化产业称为内容产业。
我国官方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相对应的,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定义看,由于二者都依赖于文化资源和源于文化的创新性,因此它们都属于知识产业。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主要是范围的区别:创意产业要比文化产业概念要大,从其包括的范围看,按英国的划分是13类。其中的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时尚(服装)设计就不属于文化产业内容范围。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文化产业需要创意产业提供创新理念和“点子”,创意产业则需要依托文化产业的平台与资源;文化产业属于知识生产,创意产业属于知识服务。因而创意产业具有更广泛的渗透性;它借助创意的提供可融入许多相关产业之中;从产业角度讲,文化产业卖的是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创意产业卖的是理念、设计、创意等中间产品。
2、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文化产业的区别
今天我们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显然不是指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
从文化产业包含的内容看,许多行业在这个概念出来之前就存在了,如报刊业、广电业、广告业等等。
所谓传统文化产业,一方面是指把文化产品当作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强调它的意识形态教化功能;另一方面是将文化产品作为纯粹的精神产品,强调其艺术欣赏价值。不是非常有意识地将这些行业当作产业来做。
而今天我们谈论的文化产业,一方面是有意识地将这些行业作为产业来经营;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创意思维把文化产业化,即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在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将文化开发成具体的产品来销售,把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强调它的商业利益和市场价值。
二、台湾省文化创意产业:案例与经验分析
(一)台湾省文化资源开发个案分析
案例一:博物院
1、首创博物馆与产业结合。
在成立创意园区基础上,设立文化创意产业育成中心,引入文化企业,立足于将故宫丰富的文物藏品和文化资源开发成文化产品。博物馆向来被视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与文化商品与文化市场毫无关联,而创意产业育成中心则试图打破这种传统理念,借助一系列的创意手段与运作,将博物馆与产业相结合,形成创意产品。入住企业须进行为期半年培训,在充分欣赏、感受馆藏文物,深入了解、感知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相关传说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产品的创造性设计,打造出适合现代人文化欣赏习惯和文化消费需要的产品。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将故宫文物活化、扩大故宫文物影响的重要途径。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一番话道出了成立育成中心之目的:“这是目前世界上首创的idea,将博物馆和产业做结合,是我长期在博物馆界服务累积下来的想法,故宫本身就是非常丰富的文化母体,绝对可以提供文创工作者很好的素材和刺激,创作出好作品。”不难看出。育成中心事实上就是创意项目和产品的孵化器。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产业开发和营销推广,就可以看出文化整合营销传播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
2、与北京故宫比较。
北京故宫是皇宫紫禁城,给人的感觉是恢弘庄严,甚至有些压抑,游览的时候除了主要的体验就是建筑的宏伟和体力的劳累。
是一个现代时尚、中西合璧的民国建
筑,给人的感觉是亲切自然,游览给人的感觉亲和力与时尚感,使人留恋忘返。但即便如此,博物院持续推动时尚现代的宣传理念。
2000年,了口号为“Old Is New”的形象宣传片,内容取自宋代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大量运用了动感时尚的视听画面,营造的文化氛围在充满着中国古典元素的同时,又带有浓郁的台湾地域特色,改变了长期以来给台湾人民以严肃、古板和老气横秋的形象,深受年轻人的喜欢。还用数字化高新技术手段对馆藏文物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建立了数字体验博物馆。每年,邀请世界著名品牌,将其藏品的元素作为题材进行创意授权,推动文物藏品的局部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丝巾、皮包等各种日用工艺品上。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告诉年轻人,历史和现实是不可分的。
文化产业开发,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品有多种途径,要把消费者请进来,比如旅游;也有把产品送出去,比如开发特色工艺品、影视作品、动漫游戏作品以及演艺等;还要利用新媒体、3G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高科技手段,构建文化消费数字平台。
2005年,开始拍摄影视作品,出品了由郑文堂执导的故事片《经过》(这部影片由戴立忍和桂纶镁主演。提供拍摄场地,提供坡的《寒食帖》作为道具,开启文物山洞让摄制组取景,围绕三线交错,描述了一名当年曾护送国宝来台的故宫老人、一位故宫女研究员、一个新秀作家、以及为了观赏《寒食帖》而专程来到故宫的日本青年之间,围绕着苏轼这幅著名的书法而展开的故事)、王小棣执导的纪录片《历史典藏的新生命》和侯孝贤执导的《盛世里的工匠记忆》,向观众提供了一个现代时尚的感受的全新角度。2008年3月,投资约1000万人民币制作了13分钟的动画电影《国宝总动员》,把馆藏的“婴儿枕”、“玉辟邪”和“玉鸭”三件珍贵文物,运用动画电影拟人化的特效手法,拉近民众与中国古老文物的距离。与此同时,还邀请了为周杰伦新专辑创作《兰亭序》的方文山讲授《兰亭集序》,邀请台湾音乐人林强用电子音乐和闽南语演绎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台湾现代舞大家林怀民基于宋元书法的灵感创作了《行草》三部曲。
这些借助博物馆文化资源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手段,不仅充分发挥和扩大了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和影响,而且还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挥,值得我们借鉴。
案例二:台北市政府――地方文化行销的经验
文化行销不仅有利于扩大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影响力,而且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无形而有力的支撑――区域文化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对于该区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营销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台北市在地方文化行销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2002年12月,台北市政府将原来的“市政资料馆”改建成“台北探索馆”,突破传统官方展示方式,用现代展示手段,打造一个属于“市民”、“城市”、“与参观者互动对话”、“呈现市政建设”的现代化展演平台,馆内的展览包括城市的科技、历史、文化、艺术与生态,借助嗅、触、听、看等感官体验与互动展示手法,引领参观者探寻城市发展的轨迹。起到社会教育、市政宣传、城市行销等作用。
台北探索馆――形象介绍台北的地理、历史、文化与民俗及风光。共有四层。
一楼:台北印象厅。播放各行各业代表人物对台北印象的描绘;墙面上有各种生动精彩、图文并茂的“到台北不可不做的12件事”,让参观者建立最初的对台北的印象。
二楼:特展厅。以各类主题来重新诠释与台北相关的创新展示,适时配合季节性、节庆、热门话题,展示台北不同的面貌与动人的故事。
三楼:综合展厅。设有五个主题馆:
A变迁的天际线:由东往西,依次介绍台北各区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B台北大街风情:用仿古骑楼意象的拱形回廊,从六条不同路线,穿越台北市的核心大道,观察整个城市的脉动――机关重地的城市核心区;教堂和高校集中区;百货和娱乐重镇;新改造的中华路;异国情调、繁华官家大道的中山北路;见证台北由西往东发展的最长的忠孝东路。看出城市变迁的轨迹。
C新西城故事:西门町在清朝时还是城外的荒郊野地,几经盛衰变迁,随着捷运开通、步行街设立和中华路成为“台北香榭大道”,西门町重现商机,再度成为年轻人流行娱乐的天堂,也是市政府西区开发计划的成功案例。
互动项目
――水岸城市:船舵、自行车;观赏台北河滨车道和游览车上风光。
――生态城市:资源回收桶;介绍台北垃圾回收的互动展示。
――文艺城市:拉动桌上的书本,可以当一名,与文学家共同书写台北。
――探索台北惊奇:骑上脚踏车、滑板或跑步,带动转板影像,观看台北特色商街、博物馆,以及台北未来城市风情。
――还有信义风华、淡水河流域、城内的故事、文化采风、台北古城之旅等互动项目。
D文艺之都:介绍台北文学创作、电影、表演艺术及音乐等,互动区可观看12个行政区各自的特色风情。
E生态城市:用两颗生态树,展示台北植物和动物的生态之美。
四楼:专题展厅。有台北城内记事、城外常民生活、台北多元城和发现剧场灯展馆。
发现剧场有600多平方米,是环形荧幕,定时播放城市系列影片《台北故事四部曲》――城市身世、城市生活、城市想象、城市风光。用滑动银幕、实体模型、12部立体投影机和特殊影音灯光等效果,营造出一个超炫的、具有未来感的全新视觉空间。
(二)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
台湾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自2002年以来,在地方产业扶持、提升附加值、创意领域及整体运作等方面已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并积累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1、注重凸显地方文化元素。
文化创意产业建立在与生活环境的彼此依存关系上,强调保存传统和地方魅力,发掘地方的创意与特色。目前台湾省正在发展的地方特色产业,如三义的木雕、美浓的纸伞、白米的木屐等,以地方特色吸引人们到当地消费,维持地方永续的生机。这样的方式不仅存于手工艺,也存在于地方节庆民俗活动中,如元宵节的“放蜂炮”活动。运用手工与地方素质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这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产业经济,以传统、创意、个性所整合出的地方魅力来取胜。这种发展策略使传统文化与艺术创意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共生环节。这也是现在台湾的乡镇村落主要的发展方向。现在台湾省推动的“挑战2008:国家发展计划中”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就是以文化创意为内容,从地域设计这个角度来重建一个地方,让都市可以再现活力,让村落可以生存下去。透过对于地方文化、环境资源与特色的寻求,建立扎根于地方土壤、地方经验的产业,来开展地方经济。
地方产业与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加上新一代的创意,成为这种内发性产业的发展策略。在这样的认知和基础上,地方的居民才会珍惜自己地方的传统、
认识到文化艺术也是具有高度生产价值的重要资产。也就是透过这种观念的启发和推广,地方居民才会理解为什么要保护文化资产,才能明白传统技艺是重要的文化资本,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地方性、传统性、创意性、手工性的文化资源,与地方产业做生态性的有机整合,建立在地化休闲生活的产业永续经营发展模式,这是台湾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
2、政策扶持,法律保障。
为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台湾省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如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实行多种优惠政策;建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加强院校培养、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培养,鼓励创新;注重文化创意产品国际市场拓展,瞄准国际市场,针对亚洲、美洲等地区的区域差异开发针对性产品、挖掘品牌对台湾地区文化产业的市场效应、开展区域市场调查研发和宣传、积极开展跨国合作。
为了保障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台湾省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经济部”近期提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草案”,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法规,不但能协助文化创意事业的设立,还提出各项租税优惠以鼓励扩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市场,可见“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介入,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规划先行,集约发展。
文化产业园区是产、学、研联姻,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开发、技术训练、信息交流、生产制作的“集合体”。为了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台湾省目前已经规划五大文化产业园区、1―2个综合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由于其对产业发展拥有聚合效应、综合服务功能以及人才和物流优势,使得各国和各地区非常重视它的建设和规划,并且把它作为促进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突破口。
4、开展“公民美学”运动。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拉近民众与文化的距离,提升美的生活品质,透过文化、艺术和产业的结合,让艺术家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让生活与环境有更多的文化内涵,进而强化文化生活与地方产业优质化的发展。台湾省推动“公民美学”策略,通过区块营造的策略,发掘地方的创意与想象力,将艺术落实在生活中,扩大民众参与文化的深度。透过文化创意产品的媒介,促使社会大众更为接近文化。此外,“文建会”还注重公共艺术设置的辅导与推广,目前已经在台湾地区设置300余件公共艺术品,成立27个公共艺术审议委员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文化产业化与产业文化的过程,深入了解各产业的文化与生产关系,促使民众建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尊重与价值认知。于是,产品的内容丰富度与文化特质、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传播效益,通过民众的文化消费行为,将极大提升他们的生活美学品味以及对文化意涵的理解与创造。
- 上一篇: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下一篇:物业管理相关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