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开展这项活动,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类进入21世纪后,整个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都直接冲击着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更加凸显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观的重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观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客观需要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把大多数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面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何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与高等教育目标相结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1.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日显落后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远离现实,空对空,缺乏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简单粗糙,不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价值,经常使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标准单一,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新世纪的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丧失了应有的有效性,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以学生为本的新机制。
(2)全球化、信息化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发多元发展的思想文化互相融合的态势。在接受新的文化的同时,一些腐朽没落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也随之传播。如何避免不良文化和思想观念的侵袭,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观,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2.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对人的理解存在误解
著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猛烈抨击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制度,认为当时美国的教育制度主要是依据行为主义的条件作用和强化原理建立起来的,主要有两大弊端:一是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重人的培养。无论儿童教育或大学教育,主要关心的是效率,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和人力,向大量的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在一个工业社会中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二是只追求背诵记忆,不重视创造性的理解与思考。可以说,我们现在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一些发达国家的老路,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教育观念,从而导致了教育的内容和行为出现了不一致。
(2)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性关怀
首先,我国高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往往重视社会发展价值,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塑造,表现出工具性的倾向;其次,重视整齐划一的标准化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把人看成是可以按照某种意愿任意造就的,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却没有尊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再次,重视知识和规范教育,忽视情感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缺乏人性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造成了求知欲望极强的青年学生在情绪上的低落,严重影响了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培养出的都是缺乏创造力的、按照别人要求发展的人才。
(3)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脱节
社会体制转型、经济利益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给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随着改革趋向深入,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和突出,社会问题也暴露得愈来愈多,并且直接触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如下岗、失业、招生并轨、交费上学、某些干部的腐败、分配的不公、假冒伪劣盛行等,使敏感的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制度产生了怀疑。针对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没有给大学生做好有效的分析解释工作,使学生难以正确对待和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改革信心不足及至怀疑导致观念及行为上的迷惘,最明显的是信仰、信念、信任、信心的迷失与缺乏,使当今的大学生心理上感到空虚及疲惫,这种内心深处的失落感,最后导致的是心理上的逆反。
因此,新时期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改变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才能有助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坚持“以人为本”观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如何得到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靠的是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成才。因此,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育人观,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关心学生的现实生存状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承认自我的存在或者自我意识的增强是人生经验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奋斗的色彩比较浓厚。他们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主动寻找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自觉地充实自己,注重实干,讲究效益,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他们特别重视对实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课余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外语、电脑等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其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为了谋求自己美好的生活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为报效祖国而勤奋学习的观念明显减弱,功利性比较浓。在择业时所考虑的因素增多,如工资待遇、社会地位、横向纵向的比较、今后的发展前景等等,更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转变观念,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
2.大学生的社会化水平的明显提高
美国社会学家萨金特在《社会心理学综合的解释》一书中,首次把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帕森斯则直截了当地认为,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过程。个人通过社会化,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关系和地位,学会如何顺利的完成角色义务。为了丰富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这些社团的组成可以帮助大学生增长知识,甚至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锻炼。随着接触的人和事的增多,学生们的世界不再只有同学和校园了,社团的活动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开始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寻求更多的机会,不断去丰富自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了解这些,站在学生立场,更多地去关心他们。
3.大学生社会性需要趋于多样化
有关研究表现,由大学生列举的社会性需要多达830多种。其中按强度排列,前几位的需要是:求知需要、友情需要、建树需要、自尊自主的需要、权利的需要、躲避伤害的需要。这表明,大学生的主导性需要与其成才的客观需要和基本任务密切相关。大学生的社会性需要无论在内容还是在价值层次上,都显示出多样性的特征。只有对大学生的社会性需要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使其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不合理、不健康的需要得到及时的阻止和疏导,才能够使大学生的需要不断得到优化。大学生新的时代特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必须加强大学生个体的研究,增强大学生的个体适应性,培育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坚持“以人为本”观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在学习动力和不同的需求,采用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方法单一,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手段、内容、目标等诸方面固定不变。这种固定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在培养人才方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突出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现代高等教育而言,在全面提升人才的素质,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要的培养目标上,则显得格格不入。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1.强调知识灌输和政治教育,忽视能力培养和道德要求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单向知识灌输为主,以学生的被动接受程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强调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全盘、机械、被动接受。同时,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上主要是以社会为本位,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维护社会政治统治的安定与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把对人的教育仅仅当作完成任务的手段,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片面强调“政治合格”、“政治过关”。不仅收不到理想效果而且引起了人们的逆反心理。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对广大人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成了一句空话。
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多方面的变化,最突出的就是从封闭转向开放,从一元化格局转向多元化格局,从集中转向民主开明,这都使人的主体性被充分地调动和激发出来,有关人的个性、人的权利、人的素质的价值被重新确立。人们广泛意识到:维护和发展社会秩序也是为了创造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人才是终极的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归本位,必须“以人为本”,在价值取向上要有一个根本的调整,即取向于人,确立个体发展要素的本体地位。具体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和实际需要出发,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步和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完善,同时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内容的调整和方式方法创新,从而有效地改进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强调共性要求,忽视学生的多样性要求和个性发展
在过去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条件下,由于受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宏观化的影响,我们总是在一个层次、一个标准上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强调为集体无私奉献、自我牺牲,要求所有学生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缺乏层次性,片面强调目标的统一性,强调目标的高、大、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模式固板,人们在各个方面都依附于集体的生存方式,极大地抑制了人的个性展现,严重束缚人的个性发展。
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已为人的个性发展开辟了极为广阔的道路。一方面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保证人的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保证和引导人的个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为人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总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我们认识到,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也就是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既包括学生的兴趣、才能、性格等内容,也包括学生的理想、信念等内容。这样的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与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相联系的,也就是人们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进行执着的追求,把个人的个性发展、才智和创造力的发挥运用到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保证其正确的方向。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堵塞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道路,限制和禁锢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应该是在正确的导向下,从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大力倡导表现学生创造个性的独立自主精神、怀疑批判精神、求实探索精神,以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
要真正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紧紧围绕学生、真正有益于学生、为学生所需要,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张世和,郝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为本[J].中国林业教育,2006(6).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教育 负态效应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工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是这样定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有一对基本的矛盾,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处于接受和服从的地位。然而,他们之间主客体的划分又是相对的,教育者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一方面,教育者要率先接受教育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在与受教育者交流过程中,教育者也会从受教育者那里受到教育。受教育者既是客体又是主体,一方面,从施教过程看是客体,但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地接受、消化,通过其自身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才能起到作用。因此,从受教过程看,自我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若忽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易产生与教育目的相背离的负态效应。
二、 思想政治教育负态效应概述
1、思想政治教育负态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负态效应,是指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个体、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产生的消极作用。
2、 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负态效应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负态效应是指大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并未实现教育者预设的教育目标,反而使教育结果呈现负效果。大学生通过自我内部的因素,未自觉接受先进正确的教育影响、抵制和克服消极影响,使自我发展目标的实现受阻,并产生许多消极的负面影响,而这些消极影响是由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负效行为所导致的。
三、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
1、 “教”的误区
思想政治教育者普遍认为,要克服思想政治教育负态效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应该从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育体制等方面入手,殊不知这些只是从形式上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而未深入到产生思想政治教育负态效应的本质。“进课堂、进教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途径和手段,是外部灌输。然而,“进头脑”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这是一种理论的内化。同时,还要求大学生将内化的理论转化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习惯,即外化,内化与外化的共同作用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存在这一误区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与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教师并不真正了解学生的需要,进而无法唤起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六个方面: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部分教师仅仅强调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而忽视法纪、心理和职业规划教育。其实后者才是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当前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而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其心理承受能力差,思想不太成熟,由于教育者忽视了大学生的利益需求,不能给以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力,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负态效应。
2、“学”的误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他们个性增强、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增强、开放性和包容性也相对增强等。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他们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极端的个人主义、趋于功利的价值取向、务实的人生态度以及政治理想、传统美德相对缺失等。
当代大学生更多的追求个人生活的美满幸福——优异的成绩、称心的工作、完美的恋人、和睦的家庭等等。为了追求这些他们对可以获得直接利益的知识加倍学习,更多的关心工作的好坏、金钱的多少。他们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枯燥的教条,是与日常生活相距甚远的“空中楼阁”,不能解决自己实际的生活需要。这就造成了他们从情感上抵触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从而产生了自我教育的负态效应。
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相当多的课时是讲交友、恋爱、学习、生活,讲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都与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都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完满的人生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大学生应全面、深入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让其成为指引自己人生道路的明灯。
四、结语
众所周知,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就是外因与内因的关系,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外因的推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最关键的还是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只有加强自我教育,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人的需要才是一切社会现象产生的根源,也是人类活动的最终动力。由此可见,我们应当从人的需要出发去理解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这才是克服思想政治教育负态效应的根本。
参考文献:
[1]王富强,石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效行为状况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0,09.
[2]闫艳.《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1.
[3]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整体不错,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高校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教学模式、教学体系以及创新方法几个方面进行改善。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全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以期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念
我国思想理论教育的发展还是比较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也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出台,也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在高校学生中占据大多数的比例,但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却相对较少,作为一个庞大的高校群体,他们需要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案,需要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接受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培养思想政治理念并落实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去。
(二)促进高职大学生思想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理论作为基础,而马克思理论的最终理论价值就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全面发展最为重要的内容包括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展。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之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三)促进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的培养教育工作旨在培养出一批具有生产、管理、服务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他们要在一线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还需要注重思想政治领域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以德育人,让学生不仅拥有专业技能,还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较低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相对较晚,各项教育资源并不完备,教学规划水平相对较低。由于主要精力放在了专业科学知识的教学上,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起步较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专业性不足,教学水平相对较低。另外,高职院校生源方面的问题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水平,由于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知识层面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进程较慢。
(二)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较低,学习能力较低。当他们步入大学阶段面对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的时候,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信息或者不良事物诱惑,比如网络文化的侵入,容易让学生沉迷网络,失去学习目标,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
(三)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质量较低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未能通过统招本科资格的学生,还包括部分的技校、中专院校。生源渠道较多,相应的生源的质量也呈现多样化。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文化功底较弱,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待学习没有严谨的态度,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这类学生在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较为排斥或者是难以接受消化。由于缺乏目标性和自律性,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高度的挑战性。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一)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是学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学校的党委、团委及工会都要参与其中,营造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二是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理论思想的引导,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水平;三是借助校园广播、校园报纸、校园网络这些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导,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四是加强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然后再进行思想理论的灌输教育工作。
(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制度作为保障,更需要学生的全力配合。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的灌输,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学生喜欢的互联网等媒介进行宣传,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发挥学生自己的优势,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学习态度和思想观念。
(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4
高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是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近些年来,依法治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化问题受到高度关注,许多专业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论事,并从多角度阐述了依法治校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关系,强调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在依法治校方面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与依法治校联系不明确,管理规范性差,具有明显滞后性,这十分不利于高校教育活动的高质量开展,不利于学生的协调发展。因此,各高校应在基于依法治校理念,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律化,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一、依法治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一)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高校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教育法制化的重要体现,是高校教育响应依法治国的有效措施。我国基本发展方针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施依法治国战略。在这一大背景下,依法治教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贯彻依法治国思想,高校应实行依法治校,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深化教育改革。为了促进各校依法治校的实施,我国教育部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该纲要为依法治校实时提供了导向,对依法治校提出了新要求,全面明确了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推动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严格依法办事,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于解决教育活动中的矛盾问题,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帮助。另外,依法治校的实施有助于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依法治校实施中,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
(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大学生品格和灵感的系统工程,指用一定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活动,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我国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社会观、职业观,形成良性人格,稳定的心理。在古代教育中,我国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甚至被放在教育的首位,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忠义孝思想,就是典型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并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制定了诸多教育目标和策略,用制度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如:美国很多洲都在通过法律强制要求各级学校将“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的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内容。此外,英国政府也拨专款资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及调查工作,并相应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委员会”等机构,专业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影响着学生行为思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依法治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关系
依法治校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提供依据,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制度化发展轨道,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提升学生思想觉悟和规范学生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社会观、道德观,以提升依法治校职能的发挥,使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的规则制度。由于当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教学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还在缓步完善中,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进入制度化发展轨道。而运用依法治校理念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提供指导,则指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手段和理论依据,提高了思想政治管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十分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进入制度化发展轨道。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具有一定局限性,缺乏现代性和时代性,显然已不能满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求。而依法治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增加了法治观念、法律理论、法律文化等诸多教育内容,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协调发展,培养了学生法制观念,使学生能够知法懂法。另一方面,依法治校理念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水平。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脱离社会实际,实用性低,教育效果差,而依法治校的引入,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得到了明确,大幅度提升了教育水平,转变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局面。
三、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贯彻依法治校
理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前文对依法治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关系的分析,不难看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依法治校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实际上,当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没有贯彻好依法治校理念,没有完全遵循依法治校要求,这不仅不利于依法治校的落实,更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带来阻碍。
(一)依法治校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联系不紧密
目前很多高校对依法治校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相互结合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所以依法治校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开展中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使得工作联系不紧密成为目前大部分高校面临的突出性问题。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中,忽视了依法治校理念的融入,没有将依法治校和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导致依法治校只停留在思想层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依法治校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严重脱节,还不能对学生行为思想产生实质影响,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二)依法治校理念没有转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语言符号。
相关调查研究,当前有一部分学校在积极落实依法治校工作,并将依法治校融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形成了一定理论体系。但依法治校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语言符号,还没有成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中的一种惯用的教学语言。因此,依法治校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体现不明显,不系统,不能很好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
(三)教师思维模式落后
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是落实依法治校的基础。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及思想觉悟,若教师自身思想觉悟存在问题,自然无法开展高质量的教育工作。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很多教师教育思维停留在老模式、老思路当中,没有针对新的教育要求,调整教育工作思路,没有对依法治校进行实践。
四、如何在依法治校视域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依法治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毋庸置疑,但当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对依法治校的贯彻不到位,效果不理想,无法获得预期效果,这十分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利于依法治校的落实。各高校应积极贯彻依法治校,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基于依法治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一)正确认识依法治校的内涵
想要将依法治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更好的联系起来,必须要正确认识依法治校的内涵,深刻理解其本质规律和要求。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依法治校的学习和认识,详细了解其产生和发展现实基础、理论实质和主要特点,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将二者联系起来。基于依法治校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可行性的工作计划,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和有序性。
(二)加强依法治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
为了保证依法治校理念能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来,必须加强加强依法治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加强,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特点,将依法治校理念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语言符号。所转化的语言符合,要具有适用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急需的语言符号,真正将依法治校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融合起来,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教育方法,将依法治校理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
(三)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教师自身必须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校规校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服务。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袭和影响,不搞和权钱交易,充分发挥好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要不断自我提升和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依法治校的落实,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篇5
【关键词】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 重要性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07-02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深入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更加清楚的理解并运用思想政治的相关规律。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必须要对其进行细致的了解与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再认识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
“科学”一词最早是康有为根据英语science翻译过来的,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就是要在正确的理论路线指导下,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达到认识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律的目的。这个正确的理论路线就是理论和社会主义路线。即我们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路线,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并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律包含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其自身产生并且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是其在工作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的规律,还有就是受教育者思想品质树立并发展的规律。这三方面的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规律是最为重要的,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就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效性也体现在三个不同方面,一方面是指受教育者学习、掌握并运用思想政治规律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教育者开展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体就是指教育者的工作效率,还有就是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效益起到的作用,也就是指受教育者在科学的思想政治规律指导下,能为社会带来多大的效益。
(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有一定的科学化色彩,教育者为了传达给受教育者更多的思想政治信息,就会在日常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对于一些客观规律进行较细致的探讨,但是这些做法还不足以形成科学、规范、合理的体系与规模,教育者本人也不能凭借零散的实践活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人员。
新时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实践的需要,客观上促进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工作,随着研究的比例增大、内容增多,相关研究人员的科学化研究水平也不断提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正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
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并且相关教育者的不懈追求与努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势必会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深化发展,增强科学性与实践性,继续为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培养与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构建策略
(一)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层次与水平,就要坚持“以人文本”的科学观念。人自身就是人的最大根本,以人为本就是将人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的彰显出来,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可以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大程度的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质也可以得到最完善的塑造和发展。另外,教育者要坚持自身的主体性,对于受教育者要采取有教无类的原则,及时帮助受教育者解决有关问题,鼓励每一位受教育者,使他们能够全面地掌握思想政治的规律,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这些规律,不断完善自我,并且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
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还要求教育者在实施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受教育的本质需求,掌握受教育的真实想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科学化水平以及教育的实效性。
(二)提高创新性
无论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是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都是在适应实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总局限在一个阶段,要时刻把握实践发展的脉搏,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大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容。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创新性,就要切实提高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力度。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追随社会发展的步伐进行理论创新,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作为武装我们头脑的理论武器,并且在具体时间中以此为指导,使得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这样才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创新性,要提高教育者的专业水平。教育者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呈现出极其复杂多元的局面,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来,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过硬,要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多元化的创新型手段加强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受教育者的品质能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三)管理科学性
科学化的管理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管理同教学方法一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但是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和规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实施科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就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在这个管理体制中,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实行健全领导管理机制。重视各级党委的组织领导能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各级领导部门要指导下属部门和人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全面、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步骤、按层次、科学性的向前推进,并且通过领导部门的有效管理,凝聚人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实施科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还有健全各方面的参与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双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更全面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受教育者一方面要努力向受教育者教授相关知识并指导实践,另一方面要虚心接受受教育者提出的意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分讲求民主。还要在实践工作中,以身作则。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在思想政治的学习上要更加积极主动,虚心接受教育者的教导,多思考,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规律,并且将这些知识和规律武装自身,在实践当中得到更好地运用。要与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沟通,对于不能完全掌握的内容要做到及时请教,并且结合自身的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合理的意见,不断丰富自身的学习方法。
实施科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还要对受教育者实行激励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采取激励机制进行管理,通过对受教育者提供适当的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使受教育者迸发出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和运用中去。
三、总结
当前,社会高度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发生很大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要走科学化的道路,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化的构建,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龚益.社科术语工作的原则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 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3] 吴倬.充分发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德育功能[J].高校理论战线,2010(10).
[4] 徐志远.论范畴研究对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化的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5] 吕治国.深入研究八个“紧密结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10(9).
篇6
1.思想政治工作是文化教育工作的基础
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是高校进行综合的文化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准备工作,是具有纲领性的准备工作。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在教育建设管理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基础性的服务,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是时展的必然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个层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对所招聘人才的素质和思想道德规范要求越来越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强化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道德品质的提升,使之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及问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高校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软任务”,不愿给予更多的政策及物质支持和投入,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和荣誉收益,因此高校从教师到学生在学习内容选择的过程中,都更偏向于强调个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却将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作为次要的工作环节。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主要目的在于将受教育的大学生和教师的道德规范合二为一。目前高校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的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洞,缺乏实效性。
三、强化高校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迫性的认知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从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程度入手。高校要充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教师的层面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加以落实,采用可行的操作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高校应该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鼓励机制,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内容作为学校教育任务的纲领性内容。
2.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
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到社会实践中的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未来社会、增长自身才干有积极意义。大学生普遍对社会实践工作拥有浓厚兴趣,社会实践活动应该结合不断变化的发展实际进行设计,与时俱进,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我国社会基层工作有机结合。因此,应该鼓励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充实其精神生活,提升其思想政治水平。
3.l挥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引领作用
大学辅导员是与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角色,是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引领者。辅导员的师资、选聘和配备数量、对学校工作的责任感等,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需要从制度环节落实教师的教育岗位责任制,建立切实可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规划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平台,明确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相关绩效考核,使得辅导员和理论课老师能从不同方面入手,加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
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大学生综合教育内容中的核心部分,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准确地将自身与社会需求衔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方应当对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项目予以支持,全面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推行,为农村更多想要上学的孩子实现了就学梦想。但是,不同文化和各科思潮的涌入,给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采取必要的手段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整个农村的长远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1. 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村广大青少年形成正确“三观”的主要手段。农村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农村广大在校青少年进行先进思想政治理论和社会主义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有助于青少年增长知识、认识社会,还有利于了解当前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治主张,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有效途径。中学生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指导思想,会通过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以及学生的日常言行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对于提升农民自身素质、规范农民日常行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仅需要正确的政策扶持、先进的观念引导,更需要作为建设主体的当地农民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与时效,将会为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供有益的补充。
二、我国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农村青少年的成长及农民素质的提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长期处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农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都与城市存在诸多差异。结合当前发展的现状,可以梳理出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 教师队伍素质偏低,难以胜任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教师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实施者,他们对于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可、储备的专业知识和所采取的做法会直接影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师资队伍不尽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①首先是农村教师的素质水平难以应对当前教育的要求。农村教师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虽然部分教师入职之后通过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在学历方面达到了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能力方面并未得到同步提升,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难以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手段和多方面知识。其次,农村中学教师的人员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专业教师较为紧缺,因此,思想政治课便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或者由后勤教师代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专业水平难以得到保证。最后,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较差,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农村中学教师进取心不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还与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紧密相关,这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上课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联系当前的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一个不求上进的教师是很难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较差。
2. 思想观念滞后,对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目前,不仅是农村,甚至城市的大部分学校也迫于升学压力,对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认识都存在偏差,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德育,忽视了其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仅仅是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伦理道德习惯的养成。在农村中学中,从领导到教师普遍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轻视心理,这种观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最终的结果就是虽然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也例行公事的组织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最后的教育效果却远未达到教育的目的。
3. 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达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改革,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都有使用。但是,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部分课堂中,仍然还在沿用“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没有创新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制约着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究其原因,首先是教师没有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其次是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学校的教学设备老旧,致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很难被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最后是农村的德育模式单一,对于不同的学生只能采取同样的教学模式,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致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远低于开设这门课程的目标。
4. 教学内容陈旧,难以适应中学生的心理需求。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一部分条件优越的学校采取了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例如,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给学生播放有教育意义的视频或鼓励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等。而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容大部分仍然采用传统形式的班会、校会和思想政治课等形式,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而缺少实践活动的参与。而这些理论知识的内容大都过于理想,只能给学生树立一个高尚远大的道德楷模,这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这种“高、空、大”的道理只能在思想里束之高阁,并不能得到他们内心的认可和共鸣。
三、加强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本文立足当前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其他地区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
1. 转变观念,正确领会农村人才培育的需求。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提高当前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必须提高地方领导及学校领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政府的力量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再以学校的目标来要求教师教学的过程,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校长对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改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岚清曾指出:“要改变一所学校的面貌,关键是校长和教师。一个好校长,带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就能吸引一大批孩子来读书。”“农村中学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一个具有现代人才培养意识的好校长。”②而对于好校长的要求,不仅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组织观念和法制观念,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能把握时代脉搏、准确预测未来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这样才能引导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2. 加大资金投入,打造优秀的农村思想政治教师团队。农村中学教师待遇低下,人员流动性较大,激励机制不完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农村的教育经费有限所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村中学教师的工资、福利制度,减少教师城市外流的现象;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探索多种渠道的经费来源途径,解决学校经费紧缺的现状。
3. 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模式,是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改变农村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首先,教师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等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中心,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教师要善于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适当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借鉴和运用其他先进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再次,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最后,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以结合校园特点,每年定期开展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各年级和班级也可在不同的时间段以不同的主题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园广播、黑板报、校会、班会等文化宣传的作用。注重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而实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注释:
篇8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082-02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具有多变性和不稳定性,是一生之中的最关键时期。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前途的大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1.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足。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被普遍的实用主义论影响着,所以人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为自己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
(1)学校认识不足。很多学校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情况下,学校即使安排课时,也都是所谓的“主科”后面的“副科”,而且很多学校还出现思想政治课被一些“主科”占用的情况。
(2)教师认识不足。专业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部分教师在付出辛苦劳动后,学生、家长和学校不给予重视,觉得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无疑让专业老师失去上课的热情。有些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学校里教不了别的课的老师就去上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成了谁都能上的大众课,而专业教师得不到及时的进修和培训,教师因为没有权威性而无心钻研教学。
(3)学生认识不足。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包括健康的心理、顽强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社会的能力,尤其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信仰等方面的教育。[1]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仅仅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理论说教,没有现实意义。
(4)家长认识不足。在追求高分的年代,家长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家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学校上的思想政治课,和家长没有什么关系,这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忽视了学生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家长、家庭的教育作用,使得学校教育失去了家长和家庭这强有力的支持力量。
2.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在过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很多途径和方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需要认真考虑、研究并采取创新有效的方法解决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够新颖。虽然中学的课本已经经历了几个版本了,但是在内容上还是换汤不换药,选取的内容缺乏新颖,时代特征不强,针对性不强,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些内容对中学生的教育应该是有很大作用的,但教材编排和取舍的内容都不大适合中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征。大部分情况下,学生都是死记硬背,并没有体会其真正的思想、精髓。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少新意。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很多渠道,但是审视我们身边的老师所使用的方法却很单一,没有新意,只是说理论讲道理,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接受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很差。
(3)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落后。现代信息和技术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一些新的信息、新观点和新理论的产生都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先进仪器和多媒体等手段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筛选。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我们要正确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而人的素质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其核心是思想政治素质。家庭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都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场所,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本身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中纠正一些误区,既要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孩子人格、品德和习惯的培养。学校和老师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出发,重新调整教育观念,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关心学生人格、品德等的培养;既要关心学生的平时表现,也要关心学生精神和心理的需要;既要关心学生个性的发展,也要注意严格的纪律教育。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指导家长学习掌握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学校和家庭要齐心协力,这样才能共同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发展规律,整体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鉴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思想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按照德育总体目标,遵从知情意行,养成教育的规律。要分层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依据每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其次,学校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落实到实处。学校领导应该改变只注重学生分数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思想,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主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好坏。要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就要优化专业教师队伍,提高专业教师的待遇和福利,为专业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提高整体的师资力量,还要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添加先进设备等。
再者,教师要重新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使课本知识经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后,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录入讨论式、辩论式、话剧式等,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形象、具体。教师还应该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时代的特征,新信息,新理论并与学生分享、分析。例如现在讨论得比较多的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2],这个理论具有形象性、灵活性、多样性、综合性、导引性和暗示性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也可以利用现在网络的先进性来教育学生,例如博客、微博等。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在教育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其思想特点,密切联系改革开放的实践,有针对性地回答和解决学生普遍关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空谈、说教,增强针对性,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加强实践能力,使理论的讲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社会这个大学,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首要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特别是全球化引发的巨大的变化,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携手培养社会主义事业下一代的接班人,以社会的需求发展为基础,以党的先进理论为指导,抓住社会大发展的机遇,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培养中学生成人成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使中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交往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途径
一、交往理论的涵义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交往具有独立的地位,它绝不是无足轻重的过渡性范畴,而是极其重要的范畴。因此,从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来界定的交往的内涵,即交往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中的个人以及共同体之间通过中介客体,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联系,共同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交往理论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唯物史观的建构、发展和完善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二、交往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
1.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作用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本质根源于交往活动而又在交往活动中得以展现,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起源于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发展人的一种手段,在其本质上是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形态而言起源于交往。另一方面,交往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语言等媒介进行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也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
2.交往理论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
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交往对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性,交往理论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一方面,原始道德的产生表明,统一于人类社会实践的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密不可分,是道德产生的根源。交往是思想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源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价值起点,交往不断构建交往关系,从而形成个体品德。另一方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交往是教育交往的主要形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是教育交往的主要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以社会生活为客体中介,形成互动的新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关系。
三、交往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1.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
在交往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给予受教育者前所未有的关注,赋予其以主体地位,以达到主体间认同一致和相互理解的主体往实践活动。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对象性思维转向关系思维,在强调人的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的基础上,突出多极主体间的良性互动,要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关系,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封闭思维到开放思维,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处于开放性的过程中,特别是进入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面向国际发展,要确立世界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之路放在一种宏大的全球视野中思考。最后,从“灌输”到“对话”的转向。交往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走向“对话”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对话”,是一个主体间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过程。要改变传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向平等对话转变的教育方式,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2.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环境
交往环境是引发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影响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结果的“信息源”。因此,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环境。首先,营造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环境。营造理想的语言环境,能够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多极主体间交往的顺利进行,能使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都享有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利,要倾听和善于倾听受教育者的言说,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在班级内部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增加生生之间的言谈频率。其次,营造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良好的物质环境会对人的文明素质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建,能优化大众传媒环境,“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倡导新的风尚,通过强化舆论监督,促使社会环境的净化、育人环境的优化。最后,营造理想的交往虚拟环境。加大对网络建设的投入,努力提高网络技术安全水平,完善网络管理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网络的法律法规体系,积极开发设计具有时代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把网络道德原则和规范以生动、活泼、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以计算机为中介的网络交往环境。
3.重视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既强调对人的尊严的肯定,也强调对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追求。它既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与智慧精神与生命的沟通,强调要把学生确实当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一方面,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民主的平等的外部的交往环境,尊重学生自主活动的权利与自由,为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发展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理解教育内容,进而以促进其知识建构与意义的生成。另一方面,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理解和精神世界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要通过理解与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双方采取平等自由的开放式对话,使双方既阐述自己的观点,又能倾听对方的意见,在多元理解中整合形成了意义的规范结构"从而形成视域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梅宗奇,赵炜.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学刊,2010(11)
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在2013年8月19日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近年来全国各地广泛地不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相关的制度、机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入推行。基于此,本文将以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例,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培训的角度来探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充分地认识到其对于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对学校学科建设和教育科研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长久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是, 教师普遍缺乏专业发展的自身动力。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将主要的工作重点放在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同时,目前已经形成关于教师的相关考核机制中,主要考核的内容也是教学质量、科研贡献等。学校本身对教师专业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且教师自身也未认识到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因而造成在专业发展方面积极性不足,动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
二是,教师普遍缺乏足够的时间自我提升。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中,对教师而言其主要任务在于完成相关科研课题项目和完成教学任务。这些几乎占用了他们的所有时间。对于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来讲,即便有追求自身专业发展意愿,也没有时间来参与相关培训来获得专业化的发展。
三是,未形成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目前,已有不少少数民族学校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举办一些培训活动、课题立项活动等等。但是,目前无论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还是培训时间安排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尚未形成。
二、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培训路径探讨
为促进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采取符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实际的培训策略,才能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机制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机制。具体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及机制。学校应定期开展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培训需求的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培训计划,并合理地选择对应的培训教材。
第二,建立高水平的培训基地。通过自主建设或校企合作建立高水平的培训基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践奠定基础。
第三,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培训应包括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日常培训与骨干培训、一般业务培训与专题培训、脱产半脱产培训与在职培训、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社会实践与学习考察相结合,逐步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体系。
(二)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师培训方式
在新形势下,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在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培训时,应注重新媒体技术在培训中的运用。
一方面,要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创新培训方式,使培训方式更加高效。
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借助BBS、博客、微博、微信、QQ空间等记记录培训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想法等等,并可以与其他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从而形成较为浓厚的学术氛围,强化自身专业知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此外,通过引入新媒体技术,对于培养教师的素养,形成积极情感,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注重提升自身主动性,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
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具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注重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实现自我的提升,广泛学习各种利于专业发展的知识与技能。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注重自身师德的培养,在专业发展得到明显进步的同时,实现道德与素质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结语
总之,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教师自我提升、科学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导航者,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的落实者。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正确分析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培训策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贾宗英.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J].镇江高专学报,2015(0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