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04 17:3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质管理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食品 行业 成本 管理
一、食品行业成本控制管理的特点
2012年,世界经济大环境影响着我国央企,不断引发严重的欧债危机。国资委预警了当时的严峻形势,出现不断下滑的市场需求趋势,各个行业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央企经营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巨大压力。欧美经济出现了下滑趋势,持续几年的经济危机对其产生了影响,国际大环境不利于央企的发展,央企的利率也开始下滑,对经济的增长有刺激作用。在这种大环境下,食品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其成本核算控制和风险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食品行业往往需要很大量的食品原材料,对材料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是食品原材料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就是容易变质腐败,所以很多食品行业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设立不同的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允许在运作模式上采用合同管理或者特许经营的模式,在经济上不承担母子公司所经营的直接管理的办法,而是采取经济上独立核算,支付管理佣金的形式,食品行业的成本核算方面的管理都是加盟公司自行管理,总公司根据分公司的质量成本报告进行指导的形式。食品行业所需产品具有数量多,种类繁杂,批量不确定性等特点,在进行食品采购的时候,对所需产品进行分类更有利于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能够容易换算是否盈利和损失。在食品生产销售的环节中往往需要多种途径和阶段,包括细分市场,设计产品,以及后续的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企业都应该投入大量精力包括财力进行成本的管控,做好食品行业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
二、食品行业在成本控制上常出现的管理问题
在食品行业成本控制上如何进行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很多食品企业没有重视产品成本的控制,造成了利润降低资源浪费,严重的甚至造成资金链条断裂,不能控制全局。很多食品行业将控制成本的重点放在产品生产的阶段,没有考虑在食品原材料采购和储存等环节,也没有考虑使用材料时候进行节约或者充分再利用等,这就造成了食品行业在成本管理下有很大的弊端,这样的浪费势必导致与竞争对手不能抵抗,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和经济的运转。
(一)食品行业对成本管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部门之间配合不紧密
食品行业成本控制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作用的话就能做好食品行业的成本控制和经济管理工作。行业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沟通和配合,同时也是各部门之间应尽的义务,不能注重企业整体而忽略部门的力量,否则成本控制管理不能顺利开展。在食品行业工作中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部门间往往推卸自己的责任,互相拆台导致成本控制责任混淆不清,在各部门收取的资料使用情况和数据等往往不具备条理性,账目不清晰,在使用材料的同时没有进行统一管理,没有指定使用标准,后续统计工作也会出现重复记载或者忘记记录,分析数据的时候可用性价值不高。
(二)缺少完整质量控制体系
果果食品行业主要是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经济能力一般,所以部分中小食品行业为了目的和利益,往往忽视了成本的核算,一味去追求更多的利润,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只图量,不图质,甚至对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造成忽视,不能形成长效的管理体系,还有一部分重视成本核算的企业,他们由于自身经验不足,不了解自身企业在经营上如何进行成本管理,所得历年数据不能进行比对分析,缺乏成本管理的专业人才,主要体现在:分析方法简单,对税局统计和数据分析仅是停留在简单的对比层面上,再有对产品质量,成本构成没有详细分析,不能准确的判断各产品个各环节的使用比例。
三、对做好食品行业成本控制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一)食品行业成本控制管理要全员进行参与,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
食品行业成本控制,需要企业全人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加强人员成本控制的意识,将食品行业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统一起来,共同努力将成本控制落实到具体实处,对不能按照要求做的员工需要追究责任,具体到人,建立明确的奖励和惩罚的实施方案,管理层要引起重视,对员工进行协调指挥,共同节约,提高企业利润,降低消耗。在重视企业产品本身的质量的同时,形成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全员共同参与,每个环节都要发挥作用,帮助企业做好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核算,发现问题,找出原因,确定更改的方向和阶段性的目标,落实到人。所以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控制和改善,企业要足够重视并一定落实到位。
(二)应形成完整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食品企业应该立足企业本身,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建立相应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以促进企业高效、快速地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明确各职能部门权限责任,协调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韩薇薇,王殿华.中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成本理论研究[J]. 学术交流. 2013(07).
[2]王殿华,翟璐怡.全球化背景下食品供应链管理研究――美国全球供应链的运作及对中国的启示[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篇2
1.1适应医院文化建设的需要
精细化管理,从思想源头培养医院普通员工追求精细化的文化氛围和思维习惯,使班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动态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让个人素质与医院文化相结合,进而实现管理中的人本内涵,发挥精细化管理在班组管理中的作用。
1.2规范质量体系建设的需要
精细化管理,就是为了规范医院的后勤质量体系建设,在动态和实践中,不断补充、调整、完善。消控中心推行精细化管理,还需规范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开展管理后取得成效的做法和经验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向后勤其他科室、班组推广。
1.3提高执行力和效率的需要
实施消控中心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执行率和效率。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好管理的落脚点,从班组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对基础管理进行长期的细化,使其渗透到日常工作之中,才能发挥管理的作用和效益;其次是强化服务意识,科学优化流程,严格落实考核并实行相应的奖惩,这样才能提高执行力和效率,精细化才能得到持续的改进和发展。
2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消控中心的具体应用
2013年10月起,我院对消控中心实施精细化管理,1年来,消控中心日常管理到位,应急处置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持续、高效运转,为医院后勤管理全面实现精细化管理带了好头,
2.1成立精细化管理管理结构
医院建立院后勤→科室→班组三级组织体系,实施三级管理。(1)后勤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建立后勤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后勤各职能部门质量管理小组、品质管理促导小组,实施一级品质管理。(2)保卫处质量管理小组、品质管理促导小组:医院后勤三级品质管理中的第二级,主要负责制订消控中心精细化管理的方针、目标、制度、标准、流程,对消控中心的精细化管理进行指导、计划、协调、监督、评价。(3)班组精细化管理小组:医院后勤三级品质管理中的第三级,以品管圈(QCC)、戴明循环(PD-CA)、五常法(5S)等常用的管理工具,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内容和要求。
2.2坚持精细化管理专业技能培训
消控中心是设有火灾自动报警控制设备和消防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显示、处理火灾报警信号,控制相关消防设施的专门场所,专业性很强,专业要求很高。所以,坚持专业技能培训的目的,就是让消控中心所有人员掌握岗位所必须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一句话,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2.2.1岗前培训。
我院消控中心现有人员大多数从社会招聘而来,要求为大专以上,35周岁以下,起点较高。招录通过后,首先参加了医院的入职培训,接受医院的文化和理念,然后参加省消防局安排的长达45天的消控中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全脱产培训,并通过省消防局组织的考试,取得全国统一的消控操作资格证后才能上岗实习。通过系统的岗前培训,人人都能掌握消控中心工作的基本技能。
2.2.2岗中培训。
在日常工作中,当班人员发现疑难问题时,会立即向班组长请教,班组长也会经常下命令,及时纠正当班人员的偏差,并告知正确处理的方法。我院的消防设备委托给大型的专业维保公司维保,当承保单位人员进行设施设备维修保养时,规定当班人员必须跟台学习,不懂不了解的问题立即向维修工程师请教,得到确定的答案后作好记录。
2.2.3岗后培训。
一是在日常管理中或某个阶段性工作结束后(如1个月,或1个专项工作),召开班务会,由班长进行点评,谁做的好,请他跟大家分享一下经验,谁做的不好,就大家一起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善的方法,这样的沟通交流,会使整个工作越来越完善。二是加强业余时间的学习。班组里有个每月“安全小课堂”。保卫处也会经常邀请消防部门专业教官和设备维保工程师来院进行讲座讲课。平时,大家都有机会参加行业内的继续教育或培训,汲取好的经验或教训。此外,院部也常常定期安排员工的学习和培训等等,这些都有利于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开展。
2.3推动消控中心精细化管理走向深入
2.3.1工作人员职业化。
精细化管理能否贯彻与执行,既取决于管理者的能力与素质,也取决于员工的执行能力和素质高低。消控中心是个要求具有特殊技能的班组,工作人员不宜轮岗流动,而能否有效推动消控中心精细化管理,班组长是关键。所以,我们首先固定班组人员,并实现班组长管理职业化,员工执行能力职业化,团队整体能力职业化。工作人员岗位稳定后,能够安心本职工作,使各级人员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并正确地做事。
2.3.2质量管理科学化。
根据质量规范,我们制订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尽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东西量化,量化的东西流程化。然后,把成熟的流程化的东西归纳、总结,制订成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执行手册),如防火应急预案、报警处置流程、故障维修流程等等,人人熟记,并能严格按照流程操作,要求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大家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做完以后交给谁,怎么交接等等。我们一共建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流程共26项,相关基础台账7本,质量管理口号6条。
2.3.3现场管理精细化。
首先是整理工作环境,从办公桌开始。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一般的,把熟悉的东西分出一二三来,分好类贴好标签,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其次,是做好信息资料管理,保守秘密,如监控点分布位置,录音录像的资料,查看视频监控的权限等等;第三是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干净,现场清扫标准化,物品放置合理化;第四是待人接物要得体,挂牌上岗,文明礼貌用语,仪表着装规范,体现良好的素养;第五是养成,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管理习惯,体现良好的班组文化。
2.3.4应急管理经常化。
我院实施消控中心精细化管理的目的,除了让班组人员熟练掌握日常专业技能外,还要提升大家突发火灾事件时的应急响应能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班组每月进行1次应急模拟演练,对当班人员的响应流程,班组长的处置程序,报火警的相关注意事项,启动灭火应急预案的要求等等现场打分、点评,确保所有人员在发生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条不紊地按预案要求上报火情和操作设备,真正做到了应急事件处置演练经常化。
2.3.5检查考核常态化。
院后勤质量管理委员会和保卫处质量管理小组、品质管理促导小组按照层级做好对消控中心精细化管理活动的监管和考核工作,对培训成果、日常管理、应急处置能力等多方面建立年、季、月考核管理,并对考核结果在当月绩效中予以兑现,消控中心人员根据常态化考核结果,总结纠正评价,持续改进质量与安全工作。
3消控中心应用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成效
3.1精细化理念进一步巩固
通过全员参加品质管理培训,班组人员对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对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有了广泛的认同,通过一期、二期、三期的阶段性培训和主题、成果汇报,班组成员普遍感觉到工作压力增大,学标准、干标准的思想意识普遍形成,职工的觉悟和能力逐步提高,班组在日常管理中,也把品质管理的理念上墙,让精益求精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内心,养成持续改进的态度,让每个员工都积极参与,达到以人为本,相信员工,发动员工,依靠员工,成就员工的目的。
3.2专业技能进一步强化
实施精细化管理1年来,从科室到班组长到班组全体人员,紧紧围绕“质量就是生命”的主题,从实战出发,以日常培训与应急培训相结合,以操作培训与业务理论学习相结合,以单人培训与班组培训相结合,在多方面进行岗位练兵、专项练兵,在每一个环节上力都争最佳,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精益求精,促进了消控中心管理从粗放式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班组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班组多次在省、市检查组检查中取得优异成绩,被无锡市消防支队树为行业标兵。
3.3全面质量管理进一步推进
篇3
员工培训管理办法一(一)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了对员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以达到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目的,根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政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原则和政策
(1)公司培训按照经济、实用、高效的原则,采取人员分层化、方法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培训政策。
(2)员工的专业化培训和脱产外出培训坚持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员工通过突出的业绩和工作表现获得激励性培训和发展机会。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正式员工。
(二)培训内容和形式
第四条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态度培训。
(1)知识培训
不断实施员工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知识的培训,使员工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迎接挑战所需的新知识。
让员工了解公司经营管理的情况,如公司的规章制度、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基本政策等,是员工掌握企业的共同语言和行为规范。
(2)技能培训
不断实施在岗员工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在充分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自由的应用、发挥、提高。
(3)态度培训
不断实施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价值观及政治觉悟的培训,建立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五条培训形式
培训形式分为员工自我培训、员工内部培训、员工外派培训和员工交流论坛。
1、员工的自我培训。
员工的自我培训是最基本的培训方式。公司鼓励员工根据自身的愿望和条件,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公司会尽力提供员工自我培训的相关设施,如场地、联网电脑等。
原则上对员工自我培训发生的费用,公司不予报销。
2、员工内部培训
员工的内部培训是最直接的方式,主要包括:
(1)新员工培训。
(2)岗位技能培训。
(3)转岗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员工调换工作岗位时,按新岗位要求对其实施岗位技能培训。
(4)部门内部培训。部门内部培训由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员工进行小规模、灵活实用的培训,由各部门组织,定期向人力资源部汇报培训情况。
(5)继续教育培训。公司可根据需要组织专家进行培训。
3、员工外派培训。
员工外派培训是公司具有投资性的培训方式。公司针对员工工作需要,会安排员工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在公司以外进行培训。员工个人希望在公司以外进行培训(进修),需填写《员工外派培训申请表》,并附培训通知或招生简章。由人力资源部审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名。外派培训人员的工资待遇、费用报销由人力资源部决定。
4、员工交流论坛
员工交流论坛是员工从经验交流中获得启发的培训方式。公司在内部局域网上设立员工交流论坛。
(三)被培训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被培训者的权利
1、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员工有权利要求参加公司内部举办的各类培训。
2、经过批准进行培训的员工有权利享受公司为受训员工提供的各项待遇。
第七条被培训者的义务
1、培训员工在受训期间一律不得归于规避或不到。对无故迟到和不到的员工,按本公司考勤制度处理。
2、培训结束后,员工有义务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
3、外部培训结束一星期内,员工应将其学习资料整理成册,交由人力资源保管。并将其所学教给公司其他员工。
4、员工自我培训一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如需占用工作时间的,在人力资源部备案后,需凭培训有效证明,经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做相应处理。
5、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受训员工必须与公司签定培训合同。
(1)外部脱产培训时间在3个月以上。
(2)公司支付培训费用3000以上的。
(四)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第八条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基本程序如下:
1、培训需求分析。
2、设立培训目标。
3、计划培训项目。
4、培训实施和评价。
第九条其他各部门负责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培训的实施、评价,同时也要组织部门内部的培训。
第十条建立培训档案
1、建立公司的培训工作档案,包括培训范围、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学习情况等。
2、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将员工接受培训的具体情况和培训结果详细记录备案,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目的、培训效果自我评价、培训者对被培训者的评语等。
(五)培训计划的制定
第十一条培训计划的制定
人力资源部根据规定时间发放《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部门负责人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将其汇总。并与规定时间内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结合员工自我申报、人事考核、人事档案等信息,制定本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
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培训的具体负责人、培训对象、确定培训的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和选择学员和老师、制定培训计划表、培训经费的预算等。实施方案经总经理批准后,以公司文件下发到各部门。
第十二条部门内部组织的、不在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内的培训应由所在部门填写《部门计划外培训申请表》,经总经理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在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下由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对于临时提出参加各类外部培训或进修的员工,均要经过所在部门负责人同意,填报《员工外派培训申请表》,经总经理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六)培训实施
第十四条培训实施过程原则上依据人力资源部制定的年度培训计划进行,如果需要调整,应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上报总经理批准。
第十五条员工内部培训期间人力资源部监督学员出勤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学员进行考核。
第十六条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培训过程进行记录,保存过程资料,如电子文档、录音、录象、幻灯片等。培训结束后以此为依据建立公司培训档案。
(七)培训评估
第十七条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培训结束后的评估工作,以判断培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第十八条培训结束后的评估要结合培训人员的表现,做出总鉴定。可要求被培训者写出培训小结,总结在思想、知识、技能方面的进步。与培训成绩一起放进人事档案。
第十九条培训评估包括测验式评估、演练式评估等多种定量和定性评估形式。
(八)培训费用
第二十条公司每年投入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培训,培训经费专款专用,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调整相应数额。
第二十一条外派培训人员的工资待遇、费用报销由总经理决定。对于公司予以报销的费用,原则上先由培训员工本人支付,待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可回公司报销。培训人员发生的交通费、食宿费按公司报销规定报销。
第二十二条员工内部培训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
(九)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的拟订或修改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报公司领导层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员工培训管理办法二为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创新化、强化其考核力度,特制定本员工培训考核方法。
一、培训领导机构
各单位上报培训计划,由人力资源部审定后实施,人力资源部是员工培训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并全面负责对各单位的考核工作。
二、考核标准
(一)安环知识标准
1、掌握安全生产、环保方针、政策和公司安环的规章制度及有关安全技术规定。
2、懂得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3、基本掌握本岗位的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概况。
4、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消防器材、工器具及本岗位的仪表设施、防护装置、安全装置等。
5、能准确掌握本岗位的安全规程。
6、掌握一般职工的安环职责。
(二)生产技术和工艺知识标准
1、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
2、掌握本单位和本岗位工艺流程知识。
3、懂得设备性能、原理、维护保养及操作。
4、熟悉本岗位安全生产、防尘、防毒知识。
5、做到四懂,即懂知识、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即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三、考核办法
本考核办法只从安环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方面考核,涉及其他方面由公司相关部门根据实际加以考核。
1、各单位根据培训时间要求组织培训,结束后由公司安环部和生产技术部联合出题考试,并负责考试管理和试卷评阅工作,全过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考试成绩汇总各方面评定出优(95分以上)、良(8095分)、中(6080分)、差(60分以下)等,并按单位(可按车间统计)算出优秀率和及格率,评阅完毕后公布结果,并整理上报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特殊情况下考试成绩评定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
3、公司安环部和生产技术部负责对各厂进行培训考核,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监督。
(1)及格率达95%以上的,奖励单位负责人人民币200元,凡成绩达95分以上的员工,将给予50元的奖励。
(2)凡未及格人员进行待岗12个月处理,限期学习补考,期间只发个人岗位工资的60%,补考合格后上岗,否则予以辞退。
(3)对及格低于80%的,处罚其单位负责人200元。
4、各单位根据培训及考核情况,按10%的比例,评选岗位操作能手,最佳学习标兵,最佳创新成果等,评选可个人申请或车间申报,经厂部审核,再上报公司审批。评选采用逐级递减法确定人员,除发给荣誉证书外,还给予获得者50元奖励。
四、本考核办法从之日起执行。
员工培训管理办法三一、培训目的
为公司员工(劳务工除外)提供有关企业的基本背景情况,使员工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基本内容,明确工作职责、程序、标准规;向员工灌输企业及其工作部门所期望的态度、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帮助其尽快适应企业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
二、培训内容
(一)公司基本概况
1、介绍公司的经营历史、宗旨、规模和发展前景,激励员工积极工作,为公司的繁荣作贡献;
2、介绍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产品、市场定位、目标顾客、竞争环境等等,增强员工的市场意识;
3、介绍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目标的传达,让员工知晓企业反对什么、鼓励什么、追求什么。
(二)公司管理制度
1、介绍公司员工行为和举止规范,如关于职业道德、作息制度、接洽和服务用语、仪表仪容、精神面貌、谈吐、着装等的要求;
2、介绍公司的行政、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现场等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使员工在工作中自觉地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工作行为符合公司的管理规则要求;
3、介绍公司的安全措施及管理规定,让员工了解安全工作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如何发现工作中发生的安全问题,对生产环境中发生的安全问题如何进行应急处理,加强其安全工作意识。
(三)企业组织架构
介绍公司内部组织架构、各部门之间的服务协调网络及流程,有关部门的处理反馈机制,使员工明确在企业中进行信息沟通、提交建议的渠道,了解和熟悉各个部门的职能,以便在今后工作中能准确地与各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并随时能够就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建议或申诉。
(四)业务培训
1、针对所在岗位开展岗位职责、工作知识、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技能、工作标准等业务培训,使员工熟悉并掌握完成各自本职工作所需的主要技能和相关信息,从而迅速胜任工作;
2、针对生产技术人员的品质管理培训,主要介绍品质管理的内容、具体要求和标准,以及工作流程,让员工掌握品质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具体规则,确保产品质量;
3、针对生产技术人员的产品知识培训,主要介绍产品生产工艺、安全技术说明书等,让员工尽快掌握产品基本知识、工作中应急处理办法,学会自我防护,确保安全生产。
4、针对生产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主要介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帮助员工尽快掌握基本的生产操作技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
(五)职业化素养塑造
1、介绍职业化的概念,让员工理解什么是职业化,职业化素养包括哪些内容(人生价值观、工作思维观念等),如何进行职业化的塑造等,明白塑造职业化对公司发展、对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
2、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让员工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和实现职业目标的路径,清楚在公司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帮助员工少走弯路,早日实现职业梦想。
(六)职业化管理技能提升
针对现职管理者和储备管理者,在管理工作的思维观念、技能技巧、方式方法等方面予以培训引导:
1、了解管理者塑造职业化素养和技能的重要性,并清晰、准确定位自己在组织中的角色;
2、深刻认识管理者自身职业化能力提升与企业战略发展的关系,并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巧;
3、通过管理者自我管理和领导能力的提升,推动企业健康、高效率的向前发展。
三、培训方式
员工培训根据培训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一)公司基本概况、管理制度、组织架构培训,采取图表演示与内容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便于员工增强知识记忆。
(二)业务培训,采取知识讲解、操作演练、师傅带徒等相结合的方式,让员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尽快掌握基本业务技能。
(三)职业化素养塑造与管理技能提升培训,采取幻灯展示、案例讲解、分析研讨、角色扮演等相结合的方式,便于员工深刻领会其中的道理和方法。
四、培训职责
(一)员工培训由公司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二)公司基本概况、管理制度、组织架构知识培训,由公司职能部门负责讲授。
(三)业务培训中的岗位知识由用人部门负责讲解,品质管理知识由品控部门负责讲授。
(四)职业化素养塑造与管理技能提升培训,由公司办公室安排相关管理人员或外聘讲师负责讲授。
五、培训考核
(一)考核内容
1、出勤记录
(1)迟到或早退:提前请假扣2分/次,未提前请假扣5分/次;试用期内的新员工,迟到/早退累计达3次即辞退。
(2)请假:提前请假每0.5天扣2分,未提前请假每0.5天扣5分;试用期内的新员工,累计请假达3天扣5分,超过6天即辞退。
(3)旷会:1次(0.5天)扣10分;试用期内的新员工,旷工1次即辞退。
2、培训笔试:笔试测试题实行三选一方式抽选考题。
3、实操演练:以各岗位工作的实操要求进行实操演练。
(二)分值比重
1、生产技术岗位
出勤记录20分,培训笔试70分,实操演练10分。
2、行政后勤岗位
出勤记录20分,培训笔试50分,实操演练30分。
3、销售岗位
出勤记录20分,培训笔试40分,产品送样或销售业绩40分。
(三)考核周期
1、新员工于试用期届满前进行培训考核;
2、在职老员工每隔半年考核一次。
六、考核成绩应用
(一)综合考核成绩85分以上为及格。
(二)试用期员工
1、试用期届满,初试综合成绩低于85分者,试用期延长一个月;
2、试用期延长一个月届满,复试综合成绩仍低于85分者,试用期再延长一个月;
3、试用期第二个延长月届满,再试综合成绩仍低于85分者,予以辞退。
(三)在职老员工
1、初试综合成绩低于85分者,一个月后复试;
2、复试综合成绩仍低于85分者,自复试所在月起的连续六个月内进行再培训,期间基本工资按80%的标准发放;
3、在再培训期满所在月月底进行再试,再试综合成绩仍低于85分者,予以辞退。
篇4
关键词:品管圈;深静脉置管; 局部感染
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QCC),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的[1],它是在自发的原则基础上,由同一工作场所的员工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利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手法及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障碍问题以达到业绩加强及改善目标的品质管理活动。其特点是注重基层人员自我管理,创造一个团结愉快的工作环境,从而完成部门品质升级。
深静脉置管是将特殊材质的柔软导管置入中心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可用于快速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静脉高营养治疗以及肿瘤患者的化疗。临床上在危重患者的抢救、长期进行静脉高营养治疗以及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它具有创伤小、维护方便、长期使用等优点。但是深静脉置管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并发症,其中最高的并发症就是感染[2]。蒋凯等[3]研究文章中报道深静脉置管局部感染率为4.6%~10.8%,于颖吉等[4]在深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分析文章中指出深静脉置管局部感染率为7.6%。刘芳等[5]研究报道深静脉置管局部感染率为7.1%。同时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深静脉留置的时间,因此降低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率不仅能减轻患者因穿刺带来的痛苦,也增加了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的安全性。于是我们肿瘤内科护理组在护理部指导下在2014年10月组成了一个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了以"降低深静脉置管穿刺局部感染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的基本步骤实施,效果较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4~9月留置深静脉置管297例患者为对照组(活动前),其中男180例,女117例;年龄30~82岁,平均56岁,颈内置管295例,股静脉2例,锁骨下静脉0例。2014年10月~2015年3月留置深静脉置管222例患者为试验组(活动后),其中男145例,女77例;年龄28~81岁,平均54岁,颈内置管218例,股静脉4例,锁骨下静脉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品管圈的成立 圈内共有9名护士自愿加入,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6名,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圈内小组成员召开会议投票选出了我们的圈名“心连心圈”,并设计了圈徽。
1.2.2主题选定 召开“心连心圈”会议,圈员们运用脑力激荡法,提出科室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四个方面,采用员们使用5,3,1打分标准选定主题。圈员们积极探讨了6个主题,最后以"降低深静脉置管穿刺点感染率"得分最高为此次活动的主题。
1.2.3拟定计划 此次品管圈的活动时间为2014年10月~2015年3月,共6个月。根据品管圈的步骤的内容,确定各个步骤的时间长度,每一个步骤都有负责人,并绘制了时间甘特图。
1.2.4现状把握 通过小组讨论,我们绘制了深静脉置管护理流程图,使用深静脉置管与相关感染监测评估表及预防导管相关血液感染依从性监测表,回顾性调查了2014年4~9月留置深静脉置管297例,共发生25例穿刺点感染,平均感染率为8.4%,发生感染的原因中医护因素导致感染占48%,患者因素占32%,环境因素占12%,其他因素占8%。根据二八定律,确定改善重点为80%。
1.2.5设定目标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计算目标值[6],根据计算我们设立了此次活动是目标值,使感染率降至为3.8%。
1.2.6解析 圈员们运用头脑风暴法及鱼骨图分析法,共找出了30个原因,通过真因验证,找出三大主要原因:①无规范的换药流程;②健康宣教不到位;③穿刺环境未达到消毒规范要求。
1.2.7拟定对策并实施 根据主因制定了改进对策并由圈内小组成员专人负责监督并落实。对策一、规范深静脉置管护理及换药的标准流程 组织全科护士进行了深静脉置管相关知识系统的培训,主要包括导管的冲洗、导管封闭,敷料更换、感染的观察与控制、导管意外脱出等日常维护的基本知识,同时制定了深静脉置管的日常维护操作规范及换药的标准操作流程。由带教护士示范,对全科护士实行标准的统一培训,并拍摄了深静脉置管换药流程视频。培训结束后,由科护士长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才有资格维护深静脉置管。对策二、健全健康宣教制度,完善宣传资料,制定统一健康教育内容及规范的健康宣教流程,由具有资质的老师演示并讲解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全科护士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执行。责任护士对当日置管的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同时在患者的健康宣教记录单中及时记录,宣教后责任护士再与患者进行互动提问,责任护士及时评价患者掌握的内容,最后护士长抽样检查患者健康宣教的知晓率。此次活动我们科为患者设计通俗易懂、内容丰富的、图文并茂的、色彩绚丽的深静脉置管健康宣教手册,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兴趣,同时为每位置管的患者发放一份,防止患者遗忘护士交代的内容,让患者和我们共同参与管道的维护管理。对策三、规范置管环境 我们肿瘤内科置管均在检查室执行,对检查室的环境规定用多功能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消毒,2次/d,30min/次。督促卫生员早晚用次氯酸消毒液擦拭地面各1次/d,墙面与天花板擦拭1遍/w。在置管前30min停止一切人员走动及打扫,置管者在操作前应七步洗手法洗手、穿无菌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7],患者也需戴口罩、帽子,置管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患者给予充分的无菌屏障,即将无菌治疗巾面积改为约1.8 m×1.5 m 大小,同时置管者操作手法熟练,尽量避免反复穿刺[8]。
1.3评价指标 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发生率(%)=(发生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例数/置管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有形成果 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率从活动前的8.4% 降至活动后的3.6%,优于活动目标,目标达成率104%,见表1。
2.2无形成果 全体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团队凝聚力、积极性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并绘制了活动前、活动后的雷达图。
3 讨论
3.1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深静脉置管穿刺点感染率,提高了全科的护理质量。有文献报道[9]认为品管圈活动是提升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全科建立了深静脉置管维护及换药的标准流程,使护理操作得到统一及规范;建立了深静脉置管护理的临床路径表,使科室护理程序化、标准化,责任护士按表单的内容逐一落实;建全了深静脉置管健康宣教制度,规范了宣教流程和内容,避免了临床工作的盲目性、重复性及低效性,不仅节省了工作时间,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率由8.4%降至3.6%。
3.2品管圈活动不仅锻炼了护士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责任心,激发了学习及工作热情,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也加强了护理团队之间的沟通和默契,增加了集体荣誉感,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3.3品管圈活动是临床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洪素菊,胡伟玲.品管圈活动在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1560.
[2]何燕萍.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3912-3913.
[3]蒋凯.不同固定法对深静脉局部穿刺点感染的对比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2):1127-1129.
[4]于颖吉.深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4,14(6):359-363.
[5]刘芳.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2014,11:367.
[6]张志娟.ICU患者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15-17.
[7]刘胜利,龙凤.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高位进针法的临床应用体会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9-50.
篇5
一、树立全新的行政、服务、经营理念,实现由“官管、官办”到法治程控的转型
高速服务区具备餐饮、加油、汽修、购物、停车等综合功能。建区运营以来,我们十分重视对服务区的严格管理,曾尝试过“建章立制抓规范”、“记分考评抓星级”、“定额奖惩抓经营”一系列经营改革措施,并收到了明显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没有摆脱“长官说了就是法”,“绞尽脑子堵漏洞”的“官管、官办”的怪圈。年根据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速公路管理处在全线进行了ISO9000认证和PDCA过程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从管理处上层机关到服务区基层干部旧的思想理念受到了冲击,一种新的行政理念、服务理念,经营理念开始发生了质的变迁。各服务区普遍经历了由“符合标准”到“满足顾客需求”,从“事后检验”到“事前预防”,从“质量目标”到“过程控制”的理念更新和启动,服务区内的管理水准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大造舆论,培训骨干。ISO9000认证是世界公认的现代科学管理办法,标志着一个企业取得了国际市场准入证。因此,没有对质量体系的认知程度,贯标的广度和深度是不能保证体系的持续有效。为此,我们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了贯标的宣传、舆论活动,并集中力量,集中时间,举办培训班,组织一支骨干力量,全面、系统、深刻地了解和掌握ISO9000认证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实施办法。我们除派员参加处举办的骨干培训班外,还通过请专家讲课,到外地参观学习等措施培训骨干达20多人,事实证明,这支骨干队伍的培训对全面实施认证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二是层层发动,全员参与。职工是ISO9000认证贯标的主体。没有职工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性是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的。在骨干的带动下,服务区层层进行发动,提高职工的服务意识、转变观念,由开始的灌输和强制执行逐步转变为一种自觉行为。我们除确保已通过贯标的加油站和汽修厂的实施外,还扩展到了餐厅、商品部等其它部门,并按ISO9000认证原则,制定标准和程序,统一实施和监控收到了明显效果。三是领导带头,组织做保证。重视不重视干部是关键。在管理处贯标办公室的领导下,服务区成立了认证领导小组,负责本区认证工作的指导和实施,同时,还成立了认证监察室,负责过程监察、过错纠正和信息反馈。由于加强领导和监察力度,保证了服务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贯标以来,服务区先后有百余名职工参加了培训,共编写各种教材一万多字,共组织职工考试百余人次,合格率达95%。
二、实施顾客满意工程,打造服务区优质形象品牌
创造“优质工程、优质品牌、优质服务”是服务区的根本宗旨,也是贯标认证八项原则的重心。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优质服务”这一主题,以开展“顾客满意工程塑造优质品牌”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和改进服务质量,具体做法是:
1、培育职工强烈的商品意识。
满足顾客的需求是衡量服务优劣的根本标准,只有把服务上升到商品理论的高度,才能摆正服务与顾客的关系,才能把服务标准求高、服务速度求快,服务理念求新。为了澄清认识,统一思想,我们在职工中展开了一场“服务就是商品”的大讨论,摆表现查观念,讲原则、求效益,使大家清楚认识到服务与被服务之间,不存在平等与不平等的道理之争,服务就是商品,只有向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获取商品效益,明白了道理,使职工真正从思想上视顾客为上帝的服务理念发生了质的转变,从而优化了服务环境。服务区过去曾把委屈服务视为人格污辱,通过大讨论,广大职工把委屈服务做为衡量一个职工服务水平高低的重大考验,从而在舆论上形成了一股力量,营造了一种气氛,服务环境大大改善。暑期,服务区日接待旅客万余人次,遇到各种复杂情况,甚至受到各种刁难,挑剃,但广大职工从容对待,耐心接待,坚持“委屈服务”,高效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与顾客争理,顶撞的事发生,出现了“份外份内事,热心办、马上办”的助人为乐、济人之困的社会风气,在顾客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一位台湾同胞春节回国观光,在服务区与家人失散受到热情接待,并帮助找到了亲人,回台后寄了一封感谢信写道:“北京的冬天是寒冷的,但服务区的热情象春天般温暖”。
2、建立和规范服务质量控制程序
过程控制是确保质量的基本法则,服务质量好坏,光有主观善意不够,还必须有规范的服务章法和控制程序,为保证服务质量目标的实现,我们从服务环境需要出发制定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岗位职责,服务、安全、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把服务纳入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做到“五有”:岗位责任有目标、服务操作有规程、督查有记录,考核有标准,奖罚有依据,从而打破管理和服务中的随意性,按章操作,依法办事,行有规矩,干有尺度,保证了服务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控制不仅优化了服务环境,满足了顾客的需求,而且也把职工融入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争光”的争先创优活动中,行业风气明显改善。他们把“顾客在我心中”作为座右铭,全方位、高质量地为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安全保障,一流的优美环境,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塑造了服务区优质形象品牌。据统计,去年以来,在服务区内共涌现好人好事千余人次,为顾客送还遗失物品三十多万元,收到锦旗二十面,表扬信200多封,各级媒体刊登表扬稿件50多篇,这种崇高的社会风尚已在广大职工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变成了职工的自觉行动,不但培育了职工崇高的思想境界,也为路增光添彩,名声远扬。
3、强化质量动态监察机制,达到持续改进。
实践告诫我们,质量动态监察是ISO9000认证管理中重要的环节,没有强有力的监察,就不会达到质量控制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为此,我们对质量信息传送及现场质量监察十分重视。一是建立强有力的监察组织,明确一名副经理专管,配合专职人员操作。二是制定质量监察管理规定,依据管理处ISO9000经营文件要求,分为服务质量、安全防火、环境卫生、经营分析,财务帐目、目标运行、预防改进、顾客满意等内容和项目,采取“定期与不定期,专项与综合、抽查与联查”三结合的办法,进行规范而有效的监察和考评。三是注重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及数据的分析和运用,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是保证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的重要工具和方法,目的在于持续改进,我们按PDCA控制模式,开展监察工作,并通过信息和数据的分析做出评价报告,制定过错纠正措施和预防方案,控制并优化质量过程,促进持续改进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四是开展顾客质量问卷制度,不断提高顾客满意率。顾客质量问卷调查是衡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最直观的指标和信息。通过问卷调查予以倾听顾客想什么、有什么新需求,新建议,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几年来,服务区按认证要求定期开展顾客问卷调查活动,共发放问卷五百多张,收到建议和有价值的信息30多条,我们通过信息分析和处理,采取了有效措施,改进和提高了服务环境和质量。比如:顾客反映暑期人流高峰期,公共厕所拥挤的问题,餐饮、商购不适应的问题,停车厂路面破损的问题等,我们认真听取了这些建议,并采取了措施,先后投资百余万元,扩建了公厕、整修了路面,改进了餐饮,建了商品超市,较好地解决了顾客入厕难,购物难、餐饮难等焦点问题,受到了顾客的欢迎。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通过实施顾客满意工程,不断健全服务质量体系,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档次,塑造了服务区优良的品牌形象。
三、创新文化,建立高素质,高质量的员工队伍
一个充满竞争活力,蓬勃向上的企业,需要完善的机制和完美的管理来保障,更需要一支具有政治成熟、业务纯熟、技术过硬的员工队伍。在工作中,我处坚持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拉动员工队伍的建设,培育员工全新的企业精神,追求卓越品质的职业理念,信心百倍地把岗位上的事情做硬、干好。
1、坚持“两创”建队,营造精神鲜明,形象突出,凝聚力强的政治环境。
我们把创建青年文明号、创建星级服务区活动贯穿到ISO9000认证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如演讲会、知识竞赛会、文艺晚会、技术比武、捐资助教、青年志愿者等,吸引员工共同参与,人人受教益。把熟练的文明用语,规范的操作规程,娴熟的岗位技术技能融于活动之中,寓教于文化娱乐之中,增强了员工建设服务区,奉献路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满意为顾客的服务意识,培育职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风貌。
2、坚持激励机制,营造“事争一流”的竞争环境。
强化职工队伍建设,最终目的是强化人的质量建设。首先是坚持用好人,严把用人关,我们通过竞聘机制选拔了一批政治强,素质高,形象好的人进区,坚持做到“凡进必考、凡岗必训、凡错必纠、凡优必奖、凡劣必退”。其次是坚持岗位竞聘制,从领班到职员,一律实行公开竞聘,把优秀合格的人才选拔到岗位中来。由于实行竞聘上岗,激发了职工竞争意识,使职工经常保持一种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成为职工身边警句,从而形成浓厚的职工学政治、争先进、学技术、争第一、学业务、争标兵的竞争气氛。
篇6
在系列产品开发过程中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同行业一线专家一起进行技术开发,并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实验室建设,建立工厂化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借助项目合作企业的连锁经营或者特许经营,所有学生自己制作的产品经检验合格后,都可以通过合作企业正式对外销售,达到产学合作的目的。从系统论角度研究,将人才培养系统设计分为顶层设计、中间层设计、底层设计三个部分。
1.1顶层设计—系统的结构设计
系统的结构设计可以设计为:信息采集、信息统计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组织和实施部门为教务处,而实施部门为教学系部;课程标准设计的组织部门为教学系部,实施部门为相应教研室;课程教案设计与执行的组织部门为教研室,实施部门为教师,共同组成了教学系统。
1.2中间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设计采用目标模式的任务分解的设计方法。基于目标模式的任务分解课程体系设计方法,目标分解然后具体化为任务,任务分解然后具体化为核心课程。这样来实现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设计过程。目标的实现要体现在具体任务的完成中,所以任务是目标的具体化。而任务的实现要体现到具体课程实现中,所以课程又是任务的具体化,如此完成课程体系的构造。实现目标的任务可以是不同的,这体现了异曲同工之效,因此就可在不同学校的同一个专业,通过任务设计的不同而体现各自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总目标是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目标分解为基础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通过“系列产品(项目)驱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将社团、勤工助学、创业孵化基地等活动融入到社会能力课程模块,引导学生把情商相关理论知识用于实际过程,实现学生情商的提升,促进社会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基础能力课程竞赛,将竞赛项目融入到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方式,提高学生基础能力。这里的系列产品(项目)在具体设计时应该具有如下五个特点:①是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知识的综合性、可持续的技术先进性和一定竞争力的产品或项目;②具有完整的服务和使用功能且在关键部件上最好有自主知识产权;③通过一定的努力、协同和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在三年内完成;④在设计、制作或开发上不需要投入过多资金;⑤在一定时间内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1.3底层设计—课程标准设计
其主要的设计思路是:课程目标是教学生完成一个与课程相关的实际项目或任务。课程的组织是按照实际的项目或任务完成时的操作过程进行逐层的任务分解,以此构成有任务分解逻辑关系的实践系统,在此基础上,确定完成每个最底层的子项目或子任务需要的知识。这种设计保证了实践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知识是根据最底层的子项目或子任务的需要确定的,它可能是不完整的或不系统的。
2产品或项目驱动描述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控制模块系列产品”的开发流程,按照工程实际工作过程将开发流程分解成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模块电路设计、PCB设计与制作、模块焊接安装调试、通信建模、模块控制与调试、开发应用等工序。然后将完成每一道工序的任务所需的技术和相关理论,设计一门或两门核心课程,并根据教育的规律,从基础到高级技能、从模块到综合系统安排教学内容。
2.1产品或项目的使用说明
1)系列产品概述。“无线传感网络控制模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控制模块、RF无线电发射模块和RF无线电接收模块,通过USB接口从计算机下载控制程序,利用串、并行的方式来发送数据信息、机器人控制信息及其他信息,从而实现远程无线遥控。
2)使用说明。以机器人为例,“无线传感网络控制模块”可以直接连接在控制板部分,机器人通过接口与RF无线模块通讯,使用RF无线模块发送数据就像通过串口发送数据一样,在一个简单的通信协议下可以实现多个机器人间的数据通信,组成无线传输网络。这样两个或更多的机器人在一起可以共享数据信息,如传感器信息,位置信息等,可以使多个机器人协同工作。RF信号的覆盖范围可达150米,这样便可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实现远程机器人的控制。
2.2产品或项目的设计开发流程
“无线传感网络控制模块”系列产品,运用电路分析与设计技术、单片机技术、接口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通信技术、C语言编程技术、电子制板技术、生产工艺与品质管理技术,在通信技术专业生产领域具有知识的综合性,在技术上具有可持续的先进性和一定竞争力,有着良好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需求与功能分析,系统概要设计阶段:根据市场调研进行需求分析,产生需求规格说明书;根据需求分析进行可行性分析,产生可行性分析报告;由此进行确定产品的主要功能,根据产品功能需求对产品进行系统概要设计,建立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模块划分,产生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编写项目进度,进行项目管理。主要技术及相关理论知识:资料搜集与分析、项目管理技术、技术文档编辑规范等。模块电路设计阶段需对模块功能进行可行性分析,据此设计电路,再根据工程计算结果、工程经验以及参考文献与技术手册选用合适的元器件,最后利用常用电子线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直至仿真结果满足功能需求。该阶段所需的技术与理论知识有:功能与可行性分析、元器件识别与选用、电路设计与仿真、文献查阅技术、电子线路知识、工程计算知识、电机控制知识。PCB设计与制作阶段需使用CAD软件进行电路的原理图绘制与PCB版图设计,若仿真结果正确,则输出PCB文件,根据PCB文件进行印制电路板的制作。该阶段所需的技术与理论知识有:CAD软件安装与使用、印制电路板制作设备的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与常用元器件库相关知识。模块焊接按照调试阶段需根据电路需要选购元器件,再进行电路的焊接,最后进行电路的硬件调试。该阶段所需的技术与理论知识有: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电子产品测量技术、电子产品调试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知识、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与电子产品焊装基本知识。模块控制与调试阶段需要对做好的模块电路进行控制程序的编写、编译、下载与调试。该阶段所需的技术与理论知识包括: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技术、编译与下载软件使用、软件调试工具的使用、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等相关知识。通信建模主要构建无线通信传输模型,根据协议确定传输模式,进行编码算法设计。该阶段所需的技术与理论知识包括:信号与系统、通信协议、传输模式、软件调试工具的使用等相关知识。模块开发应用阶段需对整机电路功能进行分析,再根据功能进行编码算法设计、最后进行整机装配与调试,具体要求如下:(1)整机功能分析: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可行性分析,系统
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并完成各部分相应文档的编写。该部分主要包括整机电路功能可行性分析、整机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内容。(2)源代码开发与下载:是对系统功能的实现,主要进行程序的编码、算法实现、功能测试。为实现系统的功能此阶段所需的知识为: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等。(3)整机装配与调试:系统测试阶段主要是针对前段编码设计阶段模块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测试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为:测试计划、测试工具、整机电路装配与调试测试文档的编写、测试过程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