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03 17:3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与治理对策 论我国县级城市的基本特征 浅析我国诗词格律的基本特征 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基本特征 论我国社会团体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基本特征研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探讨 我国西部地区医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我国沙区植被的基本特征分析 我国城市餐厨垃圾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处理利用方法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建构策略 我国反贫困制度体系的基本特征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对我国生态旅游基本特征的分析及其未来发展策略的研究 股改前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基本特征的比较分析 我国赫哲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基本特征研究 浅谈我国煤田水文地质基本特征与规律 我国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方向研究 当前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 试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特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eMarketer预计今年全球社交网络用户达14.3亿[EB/OL].(20120316)[20130210].http://.cn/i/20120316/02386842507.shtml.
[3]西门柳上.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全球互联网已进入SNS时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0.
[4]夏学銮.网络社会学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591.
[5]王琦,张颖,李海强.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智能手机用户族群研究——基于ChinaVALS的模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088.
[6]王欢,张利,叶柯柯.大学生网络团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02106.
[7]张利,王欢.我国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方向研究[J].现代情报,2012(11):6872.
篇2
本文就目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旨在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策研究
公司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所有权的安排,而企业所有权又抽象的概括了公司治理结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由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会三部分组成,是一种二元制结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董事会独立性不强、股权集中程度过高等。
1 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
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种组织结构,它由董事会、所有者和高级经理人员共同组成。在此结构中,三者处于相互制约和平衡的关系。就世界范围而言,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法律体系、文化传统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体现在公司治理上主要表现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现代管家理论、委托理论以及古典管家理论等,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委托理论是目前最具代表性、最为普遍的公司治理理论。
1.1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理论
1.1.1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指出,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只要公司在良好的制度下运营,那么公司不仅能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能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这一理论反映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指出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是引起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关键。现代企业的发展是以内部管理层制度、技术创新以及大规模生产为支撑的,它的基本特征是两权分离,所以委托能实现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有机融合。
1.1.2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中心论点是公司治理,是公司各方为了各自利益而形成的共同参与的制约平衡机制,指出公司有若干利益相关者,而公司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股东利益,它的经营目标应是满足各利益追求者的需求,让其它利益主体有机会共同参与到公司治理环节中。
1.2公司治理模式
世界各地区在社会、历史、法律、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而且各国由于具体国情的限制,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和经济参与程度不尽相同,所以各国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也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异,导致不同融资制度的形成。就企业而言,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不尽相同的资本结构、融资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1.2.1外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
外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又被认为是市场导向型治理模式,外部市场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此种公司治理的灵感来源于“盎格鲁美利坚”式资本主义,它的基本特征和存在基础是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流通性强的资本市场和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受此制度的影响,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以及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此种公司治理模式。
1.2.2内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
内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即通常意义上的网络导向型治理模式,内部经理人员和股东的流动在公司治理中占据着突出作用。此种公司治理模式的灵感来源于“日耳曼”式资本主义,欧洲大陆国家、德国、日本等后起的工业化国家是其中的典型和代表。内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存在基础是主银行在公司监控方面的实质性参与和股权的相对集中。
1.2.3家族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
家族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最为一种普遍的治理模式,它将公司的经营权和所有权融合在一起,将家族与公司合一,公司的主控制权在家族成员间实现了有效配置。家族监控型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存在基础是经营权和所有权的结合。受此制度影响,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以及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纷纷采取此种公司治理模式。
2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2.1股权过分集中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国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和前提,法人股、国有股持股比例高是其在股权方面的突出表现。如此集中的股权,有利于进一步控制所有者,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不利于监督和约束经理层,极易损害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同时,股权主要集中于国有股,而国有股自身存在出资者代表不明确、产权模糊、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控制方式等诸多问题,加大了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使企业经营目标的政治化倾向明显,难以实现企业运转机制的灵活转换。股权的过分集中加剧了原有政企不分的弊端,政府直接进入企业管理层内部,政府凭借自身的股东身份指派董事会凌驾于股东大会之上。所以导致股东和上市公司在财务、资产和人员安排上长期不分离,关联交易大肆盛行。大股东管理者公司的一切事物,难以形成有效的制约和平衡机制。
2.2董事会欠缺独立性
目前,国有股在公司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原主管部门和国有股东掌握着总经理和董事会成员的任免权,董事长一般兼任着总经理。在此背景下,总经理任命董事会人选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同时,总经理直接对政府大股东负责而不对董事会负责,这样就会架空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权利。在股权如此集中的前提下,董事会由内部人员或者大股东控制,限制了董事会的权利。
2.3缺乏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最新报告数据显示,65.4%的国有企业经营者认为自己的风险、职责以及才能得到了相应回报,32.2%的经营者认为尚未得到任何回报,而41.7%的经营者非常不满意于自己目前的经济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激励约束机制的欠缺。除了部分公司以外,大部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仍实行计划经济时期的工资制度,薪酬结构表现出极强的单一性,难以有效约束和激励高级管理人员及董事,而且也难以达到高管人员的期望值。在公司的实际运营中,容易出现的行为,最终给中小股东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健全的权责机制,导致经营不善和决策失误行为的频繁发生,但是却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制裁和惩罚高级管理人员。
2.4外部监控机制不健全
外部监控机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作为债权人的银行等机构对公司的监控力度较小。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以主办银行制度为基本内容的银企关系,但现行法律却明确禁止商业银行向非金融行业和证券业投资,商业银行的代表没有加入到其中任何一个行业的公司董事会中。第二,并购市场和外部公司控制权市场缺乏对公司的有效监控。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控股方掌握着大量的不可流通股份,而上市公司的主管部门与经营者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进一步限制了上市公司改进绩效的成效。第三,经理市场是公司外部监督的重要手段和机制。由于具体国情的限制,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结构和现状极大的约束和制约了经理市场对公司管理者行为的监管。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评价管理者才能制度,经理市场培育在我国缺乏可操作性,导致经理市场的监控作用进一步削弱。
3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发展的措施
3.1进一步改善股权结构,为股东大会履行职责创造和谐环境
相关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降低国有股持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股权制度,实现股权制度的动态化、分散化和多元化,不断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要推进机构投资者的建立,充分发挥机构股东的推动作用,实现向银行、证券投资机构、境外投资机构和社会基金的配售。同时,要积极推进内部职工持股制度的建立,以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为实现途径,积极培育新的投资主体。除此之外,要创造有利环境,切实保障股东大会依法履行职责,最大限度的维护股东利益。股东大会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同时切实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3.2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不断完善董事会功能
公司可以扩大董事会的现有规模,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董事会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可以采取累计投票制来选取董事会成员,降低控股股东对董事会的把持和束缚,切实保障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在董事会内部建立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报酬委员会和治理委员会等,由独立董事负责,保证董事会履职的有效性,进一步强化董事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除此之外,要保证董事会成员依法履行职责和义务,并建立完善的报酬激励制度。
3.3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公司要实现经营成果和报酬的有机融合,给高级管理人员较高的报酬,同时给予员工与公司业绩相一致的公司期权。假如因为高级管理人员自己的失误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罚。高级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能力,才能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公司要贯彻执行《公司法》的若干规定,建立起由董事会确定经理报酬、股东大会确定监事和董事报酬的薪酬结算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业绩相挂钩,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4健全外部监控机制
上市公司要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就要建立并完善信息传递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同时,证券监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完善执法程序,建立巡回检查工作制度和举报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和配股的限制,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松;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亟待解决的基础[J]特区经济;2011(06) .
[2]朱剑玲;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现金持有量的影响[J]东北财经大学;2013(12) .
篇3
关键词:深化改革 国家治理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332-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总结35年改革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观点,成为一个耀眼的新亮点。这个总目标深刻反映了当下改革发展的总趋势和新要求,同时综合考虑到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条件,又回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关切,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总的方向。
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就是人民参与治理。在现代文明世界,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就是人民参与治理,如果没有人民参与治理,仅仅是权力参与治理,政府参与治理,这个治理体系就不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的中心内容就是让人民群众参与治理过程,只有人民参与治理过程,才有望实现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什么叫公平正义的社会呢?公平正义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未来中国改革的基本目标。过去三十年是以经济为中心构建改革发展,未来三十年,要搞一个公正的社会主义,真正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公正的体系很重要。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是指依法治国体系的形成,在当今世界,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标志、基本特征就是法制国家,法大于权,法大于人,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因此,下一步的改革重点要使权力服从于宪法体制、法律体制,绝不能让权力超过宪法。依法治国提了很多年,是能不能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志。我们国家是不是真正实现了依法治国,真正实现了法大于权,法大于人,每个机构,每个单位,每个个人都必须在法律体系下生活,都不能违反宪法和法律而生活。我们说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说它的治理体系要现代化,治理体系就是说要有法律社会体系,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意义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的核心意义就是权力治理,十以来,一直在搞政府职能转变,这次提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个层面来强调的,目的更明确,思路更清晰,办法更得当。政府职能转变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领域。
1.政府的限权、放权和分权。第一点,限权,政府的限权就是建立一个有限政府,过去政府对于市场、社会干预过多,政府是对市场和社会的管理是全覆盖的,这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就是转变政府职能,限制政府权力。所以说我们审批制度改革,国务院在半年时间内取消了好多,有200多项,以后还要取消,这是我们的一个方向,政府该管的要管好,政府不该管的不要管,管不好的也尽量下放,所以政府职能转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中心内容,第一条就是限权。能不能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对政府权力形成有效限制,不使政府错位、缺位和越位,是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第二点,放权,下放权力,十以来我们一直在做。什么叫下放权力呢?主要的内容就是处理好两种关系,一种就是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给地方放权,地方有能力承接这个权力。第二个,就是地方政府要处理好地方政府间的关系,权力下放到哪一级,都要认真研究。所以放权的时候,就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关系,下一步,要研究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中央政府给你下放权力,比如市场监管权力,公共管理方面的权力,公共服务方面的权力,你干不好,是不行的。放权有两个标准,一个就是要使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第二个必须权责一致,责任明确,这是未来中国改革的重要内容。第三点,分权,分权就是权力转移,权力向社会组织的转移。分权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向社会转移权力的时候,社会必须有能力承接。现在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社会组织的运作空间很小,这是下一步分权,权力转移的主要地方。未来中国改革必须加快社会组织发展的思路,使社会组织有能力来承接政府所转移的职能。
2.逐步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共治的局面。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要逐步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共治的局面,形成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过去社会治理的主体只有政府,中国未来的改革要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高质量的,良好的公共服务,光靠政府一家是不够的,必须发挥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要调动市场和社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治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局面。治理的主体是政府,但是未来的发展中要形成多元化的治理体系,原因是中国社会现在处于重大转型期,转型期就意味着中国社会进入风险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前所未有的复杂,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前所未有的艰巨。中国进入风险社会有四大标志,第一个是政府的公信力在下降,一旦政府的威信,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政府的社会控制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都在下降。这一次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它的一个重要内涵就在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通过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反对权力腐败,使我们政府的公信力大幅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提高了,控制能力和治理能力也会相对提高。第二个标志,公共机构的责任能力在下降。如果公共机构的监管能力下降,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就会大幅度增加,都有可能把我们带入风险社会。第三个标志,理论体系相对来说不是很成熟。任何国家要发展必须有一整套能指导现实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相对来说不是很成熟,因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再加上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不在状态,好多人自说自话,自我满足,这对社会主义发展是有害的,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有害的,所以现在急需形成一套指导中国发展的,对中国未来十年,三十年,乃至五十年的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因为没有理论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思想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民族,因此中华民族要崛起,精神的崛起比物质的崛起更重要,所以全面深化改革理论研究,任务更重,能不能实现2020年的目标,能不能在2020年取得决定性的改革成果,应该理论先行。第四个标志,社会的多样化。主体意识对个体意识的崛起,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人,特别是80后、90后,他们的主体意识、个体意识在增强,主体意识和个体意识增强的一个社会后果就是社会的多样化,社会多样化的一个结果就是加大了社会治理的难度。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随着主体意识的崛起,变成多元化社会,再用过去那种治理方式治理现代社会已经不行了。
3.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在政府职能转变概念中,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过去提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现在提决定性作用,虽然差两个字,但是意义大不相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市场起基础性的作用,还有不起基础性作用的因素,比如政府,因此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这句话留下了空间,必须改。第二个原因,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现在所遇到的问题从现实来看,主要是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使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间,可以说起主导作用。这次明确提出,以后市场将起决定性作用,这是一个非常先锋的、前卫的、正确的表述。这个表述就决定了将来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主要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在扩大,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在扩大,标志着政府的干预减少,这也是三中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未来改革15大领域,60项具体方面,能不能改革到位,与政府职能转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政府职能转变它涉及到。
参考文献
[1]秦贞婷. 基于国家治理的国家审计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篇4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卫生服务;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3.02.009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社区卫生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其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其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的目的。然而深圳市宝安区的社康中心隶属于医院,其社区卫生功能的发挥受到了管理结构、经费补偿、绩效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为此,宝安区的观澜、西乡街道于2009年6月开展了社康中心运行机制改革,原有的院办院管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现在的财务独立、管理相对独立的社康中心管理体系,制定了以服务数量与质量为指标的绩效考核方案,激励医务人员主动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血压监测、健康教育等服务,以期通过高血压的规范管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整生活方式,进而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为此本研究评价社康中心运行机制改革对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和血压控制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评价研究设计 在改革开展以前,宝安区的社康中心就开展了高血压的管理工作,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如发现新发病例随即纳入队列,因此形成了一个动态队列。研究选择观澜街道作为改革的试点组,条件相似的松岗街道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管理队列中高血压患者在改革前后共两年的血压监测数据,形成了干预前后非随机对照的回顾性随访队列研究设计。
1.2研究对象 本研究按社康中心的规模,从试点组观澜街道抽取君子布、牛湖、松元、樟坑径4个社康中心,从对照组松岗街道抽取沙浦围、山门、水斗、塘下涌、新田、燕川6个社康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宝安区的社康中心改革始于2009年6月,本研究分别提取每个社康中心改革前一年(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和改革后一年(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的高血压患者电子病例作为研究数据。再将这两年的数据按每半年作为一个随访期,从而形成干预前后各两次的纵向随访队列。
1.3效应的测量和变量选择
1.3.1效应变量的选择和定义 本研究从社康中心对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及血压控制两个方面评价改革措施对高血压管理的作用。规范管理具体指在一个随访期内,机构对患者进行规范管理的总天数,即在随访“暴露”的期间内,所开展的规范管理的天数。在负二项回归中其暴露变量为该患者的总监测天数。机构对患者相邻两次血压监测间隔不超过30d即为规范管理,这两次血压监测的间隔时间算作一次规范管理的天数。血压控制效果指在随访的时间内的血压正常的天数,在负二项回归中其暴露变量为该患者的总监测天数。本研究假定患者如果在某次监测时血压正常,那么该患者的血压将持续处于正常水平,直至下一次监测。
1.3.2自变量的选择和定义 高血压管理和血压控制受患者性别、教育、社会状况、生活方式、高血压的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中,相对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更容易受到血压控制措施的影响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血压,教育水平越高的患者对血压控制的干预措施越敏感。户籍、医疗保险及是否与社康中心签订契约服务等因素可能通过经济水平等影响因子作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就医行为及血压控制能力,故也将这些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也有研究指出吸烟、高盐饮食及饮酒将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的类型、是否发生并发症、患者的依从性对社康中心的高血压规范管理和控制都可能产生影响。以上各指标本应纳入回归模型,但是由于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社康中心的电子病历,以上数据无法全部获得。故本研究选择了组别、时间等9个自变量纳入回归模型,其中控制变量有组别、时间、组别与时间的交互项、性别、户籍、年龄、医疗保险、契约服务和教育。所选择的变量和定义见表1。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TATA 11.0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数据的特征为在一定的暴露(随访)时间内发生的血压正常天数或规范管理的天数,适用泊松回归。但由于泊松回归的前提是样本均值等于方差,鉴于这一前提难以实现,进而采用与泊松回归原理相近,但对样本方差没有特殊限制的负二项回归进行双差法分析(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2.结果
2.1高血压患者基本特征 试点组和对照组中高血压患者的基本特征相差较大,但是基线和终线两组高血压患者的基本特征差异较小。本研究共选取1221份高血压患者的电子病历,其中对照组584份,试点组637份。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户籍、教育、契约服务及医疗保险这些基本情况在基线、终线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无论在基线还是终线,对照组和试点组之间以上属性都存在较大差异。高血压患者的基本信息见表2。
2.2试点对高血压规范管理的作用 表3中的规范管理模型是在控制了性别、户籍、年龄、有无医疗保险及是否签订契约服务这些变量后,社康中心运行机制改革对高血压规范管理作用的负二项回归结果。结果表明干预措施使高血压规范管理率提高了0.29倍(P
2.3试点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 表3中的血压控制模型是在控制了性别、户籍、年龄、有无医疗保险及是否签订契约服务这些变量后,社康中心运行机制改革对血压控制作用的负二项回归结果。结果表明干预措施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提高了0.26倍(P
3.讨论
篇5
【关键词】档案档案;文化基本特征;建设途径
文化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且是城市发展的历史标记,而文化对于档案来讲不仅是其价值核心,也是档案存在的重要基础。档案通过反映每一位公民的生活,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而这一切的本质即是文化,因此通过档案文化建设,有利于更好的传承文明,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更好的加快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昌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档案文化可以说是围绕档案和档案工作而形成的信息资源总和,不仅承载着历史,反映着现实,而且还对未来具有较好的启迪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档案文化的基本特征
1.1客观实在性
档案一词起源于清朝初期,最初的意思与档案学中对档案一词的定义并不相同。在档案学中,将档案定义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历史记录。而文化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点不仅看出档案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是对客体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和原样保存,因此客观实在性成为档案文化的最基本特征。
1.2历史真实性
档案文化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重要历史记录,其具有原始凭证价值和历史真实性。部分档案文化产品是在档案原始凭证基础上进行复制、仿制、选编等形成,虽然从表面上看其脱离了原始档案独立存在,但这些档案文化产品作为原始档案的衍生物和派生物,是对原始档案生命周期的延续,与原始档案一样具有较强的历史真实性。
1.3证据权威性
档案是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作为第一手记录材料,其不仅具有较强的证明作用,而且还具有证据的价值。由于档案自身的原始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证据的价值。无论是原始档案还是档案文化产品,由于其证据价值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可,因此档案证据权威性特性较为明显。
1.4文化记忆性
首先,档案自身的记忆链条使人类记忆也具备了社会的属性。档案出现后,其通过对生物记忆的基本程序进行复制,并将其的扩展到个人和社会,从而使人类记忆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其次,通过档案所形成的记忆来更好的对历史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社会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解释。档案自身具有的文化记忆性,有效的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从而使其在社会知识更新过程中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延续人类文明的传承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2档案文化建设的途径
2.1创新档案文化观念,为公众提供大量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档案作为历史发展的重要记录,将历史痕迹真实的记载下来,无论是个人、社会组织,还是国家机构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式的、有价值及有意义的社会记忆和历史记录都能够通过档案反映出来,这充分的说明了档案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由于档案真实的记录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经济和政治等社会活动,这也决定了档案作为历史遗产及特殊文化信息的重要价值。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室作为档案保管的重要场所,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其在档案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档案的各种文化属性也在不断丰富,特别是在当前社会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档案的开发利用步伐也在不断加大,档案不仅更好的履行了保存社会记忆的核心责任,而且档案文化信息开发利用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在这种新形势下,档案部门也为广大公众创造出了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对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充分理解档案文化的职能作用,积极研发多样化的档案文化产品
档案文化的主要职能作用是传承、传世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有价值的资料与信息,在悠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将形成的档案资料完好、真实地保存下来,可作为国家及地区制定合理、正确的重大决策的有力依据,更是文化资源中的珍品。所以,我们应合理、科学地借助这类珍贵资源,借助图书出版、影视拍摄、图片展览等形式,加大档案文化建设力度,通过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与视听设备,为社会各界提供丰富的各类信息,切实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共建,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需求,为广大社会公众创造丰富的档案文化产品与服务。
2.3不断优化与丰富档案的类型
当前,我国档案馆保存的档案种类较为单一,很难满足社会公众及市民多角度、全方位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当实践特点出发,紧紧围绕改善的档案馆藏结构、丰富档案馆藏内容的工作目标,始终能够坚持“体现特色、完善结构、丰富馆藏、整合资源”的基本原则,不断探究加强档案信息建设的有效方案,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思路,借助多种方式,大量收集并整理内容广泛、形式丰富、种类多样的能反映社会历史及文化特色的各种档案信息,不断增加馆藏档案的厚度,实现丰富档案资源结构、体现地方特色的目标。
3结语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档案作为真实的记录及重要的历史见证,能够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各项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档案文化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当前大力建设文化的新形势下,加快对档案文化建设的探索力度,因势利导,不断对档案工作进行创新,从而创造出更丰富的档案文化产品,为广大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档案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英玮,陆红.关于社会转型期我国档案文化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档案,2011.
[2]郑金月.文化自觉视野下的档案文化建设[J].档案学研究,2011.
篇6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绩效管理;绩效测评指标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2-0041-04
一、引言
自非营利组织产生至今,其管理效率和组织绩效一直受到学者和社会公众责难,而且随着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资助日益减少,非营利组织间对捐赠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治理问题、管理问题以及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问题也日益凸显。非营利组织如何有效获取并高效利用稀缺且分散的慈善资源?如何实现组织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平衡?非营利组织的运作绩效一方面直接反映其使命与目标的完成情况,体现其存在的意义及价值;另一方面则直接影响到各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的满意度,并进而影响非营利组织各相关资源的获取,从而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因此,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良好治理以及政府和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支持都离不开对非营利组织运作绩效的认知。
二、非营利组织及其绩效测评
(一)非营利组织的涵义
目前国内学界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广义的非政府组织,指政府和营利的企业之外的一切社会民间组织,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国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其他组织(含单位内部的、以企业形式登记的、未登记的社团等)(王名,2002);第二种是狭义的非政府组织,指严格符合《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的社会组织,即官方概念里的“民间组织”,包括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组织(齐丙文,2002);第三种中间的定义指在广义的外延上去掉国有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本文研究主体界定为狭义的非营利组织。
我国自2005年1月1日起执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简称非营利组织,并规定其特征为: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贾西津(2002)提出非营利组织的五个基本特征为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自愿性。本文综合分析认为,非营利组织作为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社会公益组织,具有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和公益性等基本特征。本文研究内容针对狭义非营利组织并基于上述基本特征展开。
(二)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
关于“绩效”的定义在许多研究文献中,绩效被视为无需界定的或已经约定俗成的前提或常识不予讨论,徐双敏(2003)认为绩效是效率(efficiency)和效益(result)的总和。综观目前有关绩效含义的论述,主要有结果绩效论、行为绩效论和技能、能力与价值观绩效论。本文分析认为,绩效是一个多维概念,包括结果、行为和技能、能力与价值观,并且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组织绩效、团队绩效、员工个体绩效等。
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将私营部门中的管理技术和非营利部门的管理特征结合,设计一套先进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对非营利组织绩效进行测量与评价。非营利组织不需要像企业直接应对市场竞争,不能用利润指标来衡量和评价组织绩效,但相比而言,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比营利组织更为复杂。
三、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基本思路
(一)影响非营利组织运作绩效的主要因素
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及战略影响其组织绩效。彼得・圣吉(1999)认为,使命决定一个组织的方向,它告诉组织成员何以会在一起工作,以及如何为这个世界作出贡献,不具有使命,组织便会缺乏建立的基础,组织成员也不理解为什么某些意图和结果比其他的更重要。法兰西斯・赫雪班(1998)认为,万事以使命为起始,万事皆源于使命。本文采用使命的定义为:使命指组织存在的根本理由和如何使组织得以存在的基本行为规范及指导原则。非营利组织基于其使命决定组织运作战略和目标,而目标引导非营利组织的运作管理过程及管理行为,进而影响其组织绩效。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从环境输入资源,把资源转换为产出物,一部分产出物为系统自身所消耗,其余部分则输出到环境中,系统在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本文认为,非营利组织运作过程也可以看作包含资源输入、转化及结果输出三个环节的一个系统过程,非营利组织绩效分析离不开对该过程中每个环节主要内容及其表现的分析。
采用利益相关者模式对企业组织绩效进行评价已在理论界得到广泛认同(陈维政等,2002),但在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领域,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评价非营利组织绩效还较少见。Theodore H.Poister(2003)认为,在非营利部门,董事会成员、管理者和员工、志愿者、消费者和病人、债券发行组织等利益相关者都与是否有效使用绩效测量以便改进组织的管理、决策、绩效和问责性等有着利益相关。本文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同样适用于对非营利组织的绩效测评,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的主体应是利益相关者群体,主要包括董事会、捐款人(资助人)、政府、顾客、高层管理者、员工、志愿者、运作机构、受益人、其他社会公众等。各利益相关者影响着非营利组织的资源输入、转换和结果输出,非营利组织绩效分析必须考虑各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的期望、态度及其行为。
(二)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基本思路
博尔曼的两因素论认为绩效评估应包括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其中任务绩效指与被考核人员的职责、任务的工作结果相联系,从工作数量、质量和时效等方面评价,结合工作产出确定衡量标准;周边绩效指对达成职责、任务,以及对组织运行有影响的支持工作因素,涉及对工作态度、工作风格、组织协作、人员与团队管理等方面,用典型行为来描述。邓国胜(2001)构建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模型包括四个子模块:非营利性评估、使命与战略评估、项目评估和组织能力评估。陈俊龙等(2003)认为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应包括使命达成度与社会接受度、效率或运作有效度、投入程度、满意度、配置平衡度和角色转换度等。唐跃军等(2005)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内容进行权重设计,主要包括基本状况、组织治理、公共责任、资金使用、信息披露、筹资活动等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刘宇萱
(2005)提出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内容包括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质量,非营利组织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数量,公益性、信誉、融资能力、抗风险能力、评估主体等方面。本文结合前述非营利组织运作绩效主要影响因素,以非营利组织运作过程为主体框架,基于组织使命与战略分析,考虑各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绩效的影响,提出其绩效测评基本内容框架如上图所示。
四、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确定
关键绩效指标(KPI)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组织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来自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分解,是对绩效构成中重点运营活动的衡量。因此,本文对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的提炼首先基于KPI绩效管理思想。
1992年,罗波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Norton)研究提出绩效管理的平衡记分卡(BManced Scorecard,BSC)管理思想,突破了传统以财务为核心的计量评价体系,将战略与绩效指标有机结合,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组织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目标。本文基于非营利组织资源输入――转换――输出的系统过程,以KPI绩效管理思想为基础,融合BSC绩效管理思想,将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体系设计为三个组成部分:非营利组织使命与战略相关绩效测评指标、非营利组织运作管理相关绩效测评指标(包括资源获取与转换过程)和非营利组织服务效果相关绩效测评指标(如上表所示)。
篇7
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是为了更好的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省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省的具体实践。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不断推进依法治省,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贯穿于各个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到为人民执法、靠人民执法,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版权所有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实践中,要把公平正义作为制定法律和进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防止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出现与扩大,并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把公平正义作为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把公平正义贯穿于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之中,坚持权利与义务的对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所有权利的享有都建立在履行义务的基础之上,使遵纪守法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使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篇8
一、保持基本稳定
1.编写体例保持稳定
从编写体例看,2012版教材(八上)沿用了原教材的基本体例,即“章首语—节—黑色标题”这种简约而又实用的体例。章首语是问题式的内容提要,黑色标题大部分是课程标准中的某一项或其中一部分。每个章节的结构框架分为三部分,即“正文”、“阅读材料”和“活动”,“正文”部分的呈现方式有文字叙述、图像表述和图文结合等;“阅读材料”多为趣味性、扩展性的知识;“活动”部分由材料(文字叙述、图表、案例)和设问构成,内容紧扣正文,既是学生的练习,又是正文的扩展。教学中可以将“正文”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视内容难易程度和学生实际能力调控好两者之间的使用比例。
2.内容构成保持稳定
从内容构成看,2012版教材(八上)继承2001版教材的主要内容,仍安排“从世界看中国”、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四章内容的学习。这样安排,避免大的改变给师生带来的不适,做到新老教材合理过渡与衔接,有助于稳定初中地理教学。
3.呈现顺序保持稳定
2012版教材(八上)内容的呈现顺序仍体现教材编写者“由总到分”的编写思路,作为中国地理总论内容,首先通过第一章学习有关我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等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二章学习我国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内容,通过第三章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最后通过第四章学习我国的交通、农业、工业等经济地理内容。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
二、进行合理微调
1.合理微调布局结构
从布局上看,2001版教材的每一节内容紧接上一节内容,没有严格重起新页。而2012版新教材每一章、每一节都从新的一页开始,字体、排版也略有调整,整个页面更美观大方、清晰醒目。从结构上看,2001版教材每一节的内容长短不一,重难点分布不均,给进度把握、习题安排等带来不便。新教材虽然每节仍由2~4目组成,但每目的知识点、重难点都大致相当,每目有2~3道活动小题,内容安排较老教材更合理,结构更趋严谨科学,方便教与学。
2.合理微调教学内容
201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教材内容较老教材总体变化不大(见表1),但根据课标要求进行适当增减。从整体上看,新教材页码较老教材减少9页,但正文内容、图表系统及阅读材料等都有所增加,而活动题有所减少,难度略有降低,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探究。从内容上看,合理增删了部分教学内容。如在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增加一节“自然灾害”,在第二节“气候”的第二目“东西干湿差异显著”中增加有关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点,将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由三目整合为两目,删除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第一目“水是宝贵的资源”,删除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的第一目“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将后三目整合为两目等。另外,新教材将一些原来放在“活动”中的内容调整到正文中,降低了难度,更利于学生学习。如第四章第二节“农业”中有关我国东部季风区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内容,老教材原是放在“活动1”中,新教材则直接调整到正文中,凸显对该内容的重视,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因地制宜,落实生活地理理念。
3.合理微调编排顺序
2012版教材(八上)合理微调了一些内容的编排顺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体有如下几处:一是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原顺序为“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和“山区面积广大”,现调整为“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二是第三节“河流”,原顺序为“众多的河流”、“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现调整为“以外流河为主”、“长江及其开发”和“黄河及其治理”;三是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原顺序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现调整为“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四是第二节“农业”,原顺序为“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现调整为“农业与我们”、“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和“走科技强农之路”。
4.合理微调标题名称
2012版教材(八上)对大部分节、目的标题有所修改,更能体现内容主题,使教与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如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标题原为“河流和湖泊”改为“河流”,三目标题原为“众多的河流”、“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现改为“以外流河为主”、“长江及其开发”和“黄河及其治理”。
三、落实课标要求
2012版教材(八上)根据新课标的增减,对教学内容作了相应的增减,以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如课标在自然环境部分增加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这项要求,因此新教材将原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中的地质灾害内容和第二节“季风显著气候多样”的气象灾害内容剔出,单独扩展组成第四节“自然灾害”,突出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基本国情,使本章教材由原来的三节增加到四节。再如课标在自然环境部分中关于气候的要求由“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改为“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相应地将原教材中的“季风气候显著”和“气候复杂多样”两目整合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一目,又增加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一目,落实“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一课标要求。又如课标在经济发展部分中关于交通的要求由“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格局”一条分解成“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和“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两条,相应地将原来“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四目整合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两目,使得教材内容更简洁、重点更明确。
四、彰显时代特色
1.谨慎处理争议热点
我国有漫长的陆上疆界线和海岸线,以及众多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与一些邻国的勘界工作已经完成,但还与一些国家存在领土、领海和专属经济区之争,因此新教材对这些方面的问题采取模糊处理,最典型的例子是老教材对我国四至描述非常详细:“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我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我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由于我国与俄罗斯的勘界工作已经完成,故我国最北端与最东端的详细位置有所变化;同时,南海周边的一些国家如越南、菲律宾等对我国南海的岛屿提出领土要求。有鉴如此,新版教材对我国四至简单叙述为“我国领土南至南沙群岛南缘,北到黑龙江,西抵帕米尔高原,东达乌苏里江”,同时也没有在“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图1.3)标识出四至的准确位置。
2.及时呈现最新资料
新版教材及时更新修正了一些有关我国自然地理研究的新成果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资料,使学生对我国的认识更加准确和全面。如无论大纲版教材还是2001版教材都把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认定为孟津(或旧孟津),新版教材更新为桃花峪;再如新版教材全面更新了我国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均资源占有量、各类土地类型比例等数据,正确客观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新趋势,有助于更准确地认识我国基本国情。
3.紧跟时展要求
教材紧跟时代要求,文中出现了反映时展的众多新词热词,如“高速铁路”、“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绿色、低碳、生态农业”、“无土栽培”、 “生物技术”、“无公害产品”、“纳米技术”等,认识人类发展的新成就,关注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情感教育。
五、优化活动板块
2012版教材(八上)与2001版教材一样,“活动”在整个教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些“活动”或是对正文的验证与巩固,或是对正文的补充与延伸。这些“活动”注重探究性,引领学生对相关事物进行演绎和归纳,从而把探究式学习贯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新教材共计35组79个活动题目,虽较老教材的活动题目稍有减少,但仍占有近一半的篇幅,而且较老教材相比,有如下变化。
1.明确活动主题
2012版教材(八上)最突出的特色之一是在每目正文后面的“活动”中都增添一句点明活动主题的话,简述活动要义,若干设问都围绕这个主题设计,解决了原教材中一些活动主题不够明确的问题,使“活动”与正文的结合更加紧密,既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行检测,又便于教师的教学。如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人口”一节第一目“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活动主题是“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第二目“人口东多西少”活动主题是“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
2.优化活动内容
2012版教材(八上)更换了一些活动内容,使“活动”主题更明确,与正文的联系更紧密,操作更容易。如有关长江的“活动”,老教材的两题,一个是对长江“黄金水道”的障碍因素分析,另一个是长江洪水问题讨论,两个“活动” 互不相干,而修订后的“活动”围绕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展开,由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到上游与中下游面临生态问题间的联系,最后到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起到对正文的巩固、拓展作用。新教材删除了一些与正文或“活动”主题内容关系不大或者难度较大的活动题目,如老教材“众多的河湖”一目中的“活动3”主要分析东部季风区河流的汛期、流量等水文特征,与新教材该目以“认识我国的主要河流”的活动主题不符,故加以替换。
3.变换活动方式
2012版教材(八上)“活动”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运用阅读、讨论、绘图、填图、填表、调查、对比、交流、角色扮演、设计板报、举办主题班会、游戏等多种方法,为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创造了条件,也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一目的“活动”内容,老教材的第1题是通过漫画说明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第2题通过我国土地日的主题认识我国对土地资源的保护,第3题则通过一个家乡土地资源的调查报告为案例,引导学生调查思考家乡土地利用状况,三个“活动”设计出发点很明确,就是通过认识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措施,引导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资源观。但三个“活动”各自独立,缺少相应的联系,而且后两个操作难度较大,当堂难以完成,不好落实。新教材围绕“理解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这一主题入手,第1题模拟到医院看病“问诊”的方式进行,把我国土地面临的问题分解成“耕地”科、“草地”科、“林地”科、“建设用地”科,分别把脉问诊,找出“病因”,开出“处方”;第2题以“土地规划师”的身份,对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第3题则以“土地日宣传志愿者”的身份进行活动。三个“活动”形式新颖活泼,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易于操作。
六、几点疑问商榷
教材作为一种教学材料与课程资源,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合性的特点,需要广大师生在不断研讨和使用中日趋完善。基于这个认识,笔者根据个人的理解提出几点疑问或需商榷的问题,和大家一起研讨。
(1)部分标题修改意义不明显。如第三章第一节老教材的标题是“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虽不够简洁,但突出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但新教材用“基本特征”为题,太过平淡;该节第二目老教材用“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为题,呼应本节标题,再次突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人口观,而新教材以“地大物博?”的疑问句为题,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但感觉不如原标题直接明确。再如第一章三节的标题原来依次是“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现在改为“疆域”、“人口”、“民族”,感觉单薄呆板,缺少原有情趣。对于这类意义不明显的修改,笔者建议还是依照旧版教材。
(2)部分内容需要加强。如我国不仅有广大的陆地领土,也有辽阔的海洋领土,但新教材对我国海洋领土涉及偏少,仅介绍了我国的领海面积和所管辖的海域面积,对中日之争的,中菲、中越之争的南海诸岛都没有提及,其实这是极好的情感教育内容,建议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材料,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篇9
其次,在国家不断鼓励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的背景下,绿色会计的概念也多次被提到。近年来,我国环境现状不尽人意,随着科技进步、人口增加、需求膨胀,自然资源日益衰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于是,如何将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正确的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得以体现,成为了新时代管理会计创新的重大使命。
一、管理会计的发展
从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来看。苏亚民(2007)[1]将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管理会计;第二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初,是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管理会计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起,是以重视环境适应性、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和绿色管理会计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改变,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改进生态经济效率,生态型管理会计是在生态问题严重时且企业发展不得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的情形下,由管理会计与环境管理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管理会计也是应时而改变的,所以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绿色会计、生态型管理会计就应运而生了。
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最早在《90年代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中对绿色会计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实际上这也是生态型管理会计的雏形。绿色会计指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会计学的原理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对各会计主体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型管理会计就是在绿色会计的基础,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通过对财务、企业行为、生态成本信息进行深加工和系统整合,实现对经济过程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对生态环境保护、补偿进行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会计信息系统。生态型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这也符合了管理会计的内部性特点。
二、生态型管理会计内涵和特征
生态型管理会计作为传统管理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针对企业的相关行为或经营活动来分析企业的各项财务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加工和整合,采取一定的策略将成本控制到最小,并在企业的财务信息中把环境破坏的程度量化,达到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型管理会计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耗用、生态环境破坏、防治等成本进行核算与归集,对生态环境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科学的计量和报告,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其更加注重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倡导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
生态型管理会计是将环境指标、生态指标纳入到管理会计核算范围,因此也具有了其特有的特征:不确定性比较突出,生态问题具有多样性,在资源利用方面也非常复杂,并且一些生态指标也不好确定,由此生态型管理会计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周期和效益难以计量,环境的破坏,以至于达到生态系统的破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涉及到的周期比较长,即使治理也不是当前期间就可以享受到的利益,复杂的特征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去衡量,这也是生态型管理会计要得到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研究方法多样。生态型管理会计不再仅仅涉及经济学与数学的计算,还涉及到社会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学科,综合学科理论,也为生态型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方法。
三、生态型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施
在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中,以成本控制和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管理会计阶段是属于经济效益型管理会计,而注重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倡导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的阶段是生态型管理会计。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企业在进行经济效益核算时,应将生态环境成本加入其中,这样才能真正的缓解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成本计算中应体现生态环境成本
曲闻宇,赵明辰(2013)[2]将生态环境成本定义为:某一经济组织按照国家环境标准体系的要求,为获得生态经济效率最大化而发生的自然资源耗费和牺牲,是需要对社会经济系统进行补偿的社会经济代价。所以企业应加入产品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生态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的生态成本。
在管理会计中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那么生态环境成本也应该被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生态环境成本,边际贡献计算公式为: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变动期间成本-变动生态环境成本。这样企业首先要解决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对于生态环境成本的计量不像一项简单的经济业务,其计量主体难以确定,也难以客观进行计量并做出合理成本补偿。所以企业可以根据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比如:当资源的价值难以直接评估时,可以考虑采用机会成本;当生态资源价值可以使用效用来衡量时,可以采用边际成本;当公共产品没有市场价格时,可以采用替代成本;对于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支出的人类劳动费用,就可以采用传统计量属性等。这样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会对生态环境成本加以考虑,从而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减少隐形的成本隐患,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在本量利分析中引入生态补偿成本
以前很多企业的发展是以污染环境和消耗不可再生能源为代价的,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生态环境成本,此时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在目前的发展中应支付将后期的生态环将还原到产品生产之初的平摊费用,即生态补偿成本。对于本量利分析,企业应在计算保本点时加入固定生态补偿成本,如:某一产品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固定生态补偿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三)做出生态成本预算
在生态型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除了生态补偿成本,也应对目前的生产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支付成本,所以在企业做全面预算时,应单独分设生态环境预算的相关内容,在企业制定预算和生产经营计划之初实现生态型预算的监管和控制,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监督和报告。比如:可以在业务预算方面增加生态环境成本预算内容,预计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增加生态环境成本的量化,定期报告披露生态环境信息,这样企业可以随时根据报告中生态破坏程度做出调整和整治。
(四)实施生态型战略管理
生态型战略管理突出的是绿色作业管理和全面绿色质量管理,企业应将生态保护提升到战略层面,加大绿色作业管理和全面绿色质量管理。比如:每一道生产工序上对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加以监督,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及时加以修正,努力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污染和浪费;在成本控制方面,当企业有破坏生态环境和不破坏生态环境两种方案时,企业在选择方案时,应该把破坏生态环境方案成本中加入生态环境治理补偿预算成本等。企业的战略实施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生产资料的消耗和环境保护同企业发展成本有机结合起来。所以,企业应将产品成本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动态、全面地加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从而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
四、总结语
篇10
[关键词] 企业制度 法人相互持股 主银行体制
一、日本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1.法人相互持股的企业制度。日本企业制度主要以公司制为主。日本公司的股权结构是以法人持股,特别是以法人相互持股为特征的,公司大部分股权主要控制在金融机构和实业公司这一类法人手里。因此,日本公司又有“法人资本主义”的别称。
一般来说,日本的中小企业资本所有权结构仍以个人为主,法人持股率较低。当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单靠个人或家族资本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扩张需要时,银行或其它企业法人持股的比例则会相应上升;一旦法人持股比例上升,法人大股东很快就控制了大企业。因此,法人资本主义所有制主要在日本的大公司即公开上市的股份公司中较为普遍。值得重视的是,在日本的股份公司中,绝大多数为非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中,个人股东持股率低,法人股东持股率则高达70%以上。
2.以银行直接持股为基础的主银行体制。在日本,所有大企业都有自己的主要贷款银行。日本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一般比较固定,一旦结合很少变动。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⑴日本没有形成象美国那样非常发达的资本市场;⑵日本金融机构依法人形式持有许多大公司的股票,密切了银行与企业间的关系。因此,日本企业的融资方式与美国正相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间接从社会筹借资金。一般把在某企业接受贷款中居第一位的银行称为该企业的主银行;当企业遇到危机时主银行必须采取救助措施。
3.日本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与日常业务的最高责任者,这在形式上类似于美国公司。其中,董事会是公司决策机关,董事代表是业务执行机关的代表,它相当于美国公司的总经理,并能够代表公司。由于负责经营管理的高级职员都兼任董事,从董事里再选出董事代表,它使日本公司的决策机关与执行机关在实际上合二为一。在公司中的社长、总经理及董事一身兼二任,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这一重要特征由此构成了日本公司权力制度的一大特色。
4.日本公司中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法人股东的监督制约。由于法人相互持股,日本公司中的经理人员拥有高度的经营自,普通股东在经营者权力的形成及维持方面,基本上起不到控制作用;但经营者不能因此漠视股东利益,尤其是法人大股东的利益。一旦公司经营出了问题,法人股东将从维护股东利益出发进行干预,其主要形式是:法人股东联合起来罢免或更换公司经营者。因此,与美国公司股权分散所形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者成为公司权力主体不同,日本公司由于法人相互持股,经营者在享有高度自的同时,也受到来自法人股东的有效监督及其约束。
(2)主银行的监督制约。与美国公司不同,日本公司同银行的关系密切,银行尤其是主银行既是公司的持股者,又是主要贷款者。由于这一特定关系,日本银行十分关心所贷款公司的经营状况,一般通过银行信贷及其账户来监督公司经营状况,在公司经营不佳时,甚至可以通过召开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来更换公司最高领导层即经理人员。
5.实行颇具特色的诸种激励制度,形成多层次管理体系。日本公司普遍推行了职工持股制度。为鼓励职工持股,各公司一般都规定了相应的奖励制度。在企业劳动及工资制度方面,日本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普遍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岗位轮换制、企业内工会制以及限于企业内部的教育制度等,多层次的管理制度,强化了企业管理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日本企业制度的分析评价
1.与英美模式相比,日本企业制度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法人相互持股是其突出特征。一般来说,股票占有的基本方式应是单向持股,但在日本,法人持股却经常采用相互持股、环形渗透的方式。其原因是:(1)法律不同。由于法人持股易形成垄断,各国法律对此都加以限制。但在日本,法律上对企业间的相互投资几乎完全没有限制,它使法人相互持股在日本得以实行;(2)传统的影响。日本的企业组织在历史上有财阀体系的传统,受其影响形成的法人相互持股制度,使日本企业间形成了比一般企业更为稳定的持久的长期协作关系。
2.日本公司有效管理的基础在于法人相互持股所形成的特有的股权结构。这种独特的股权结构使经营者在具有充分经营自的同时也相应地得到有效的监督。它既维护了所有者的权益也保障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基于此,日本公司一向重视市场占有率和新产品开发等长期投资,这与美国公司把提高股价作为经营目标有很大的不同。与此同时,日本公司侧重于长期发展,这在客观上为日本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但其前提及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很少顾及甚或牺牲个人股东的利益。
3.日本企业的相互持股制度强化了企业与企业间,以及企业与银行间的关系,它使银行尤其是主体银行在日本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作为公司的主要股东它可以使公司避免被兼并的危险,也可以通过贷款等形式帮助公司度过经营困难。企业实行主银行制度的弊端在于:易导致“泡沫经济”及其金融风险,由此累及到法人相互持股制度。大量研究表明: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里,多数企业非常依赖主银行体制,以银行为中心的企业集团亦具有约束高层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系统和治理机制。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银行的重要性已大为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裂,银行因此背上大量不良贷款的包袱,一些大企业也因此出现巨额赤字负担。“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公司的融资方式及资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公司对外部资金依赖度降低,外部资金中借款比例减少,;(2)公司利用有价证券融资的比例相应得以提高。借款依存度高的仅是一些中小企业和制造业,相应地,大企业中制造业的借款依存度较低,利用企业证券、股票融资却呈增长态势。由此可见,日本公司中的自有资本比率业已大幅上升,并已出现了“企业脱离银行”及“企业选择银行”的现象,主银行体制已经发生动摇。
三、如何借鉴日本企业的治理经验
1.法人持股制度的利弊。日本企业实行法人持股,可以使股权相对集中,最终使所有权与经营权趋于结合,其好处在于:法人相互持股可以使公司法人股东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控制、相互支持的协调互动关系,有利于企业及公司结构的稳定及其经营行为的长期化。与股权分散的英、美公司相反,在股权相对集中的日本公司中,很少出现公司相互之间的“恶意收购”,企业或公司间的兼并常以“善意接管”的形式出现,即:合并双方的大股东事先进行协商谈判,达成一致意见后,再通过证券市场转移股票,实现合并。法人持股制度的弊端在于:法人相互持股易产生垄断行为,并有可能出现公司经营者相互勾结侵犯所有者利益。
2.重视经营管理。日本公司重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作用,一般通过削弱股东的权力给经营者以最大限度的自,同时也强调公司内部的监督制衡。日本公司的主银行体制和法人持股制度运行的实践表明:机构投资者、银行和法人股东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制衡作用,有利于保障股东和职工的权益,从长远看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间接融资为主。日本公司重视外部融资,银行与企业长期保持密切联系,企业融资主要以银行贷款即间接融资为主,近年来却在逐渐减少对银行的借款依赖。从国际上对资本市场和融资方式的评价看,日本的评价较高。由此可知:企业需重视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内的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融资,但从长期绩效看,企业应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
4.银企关系密切。日本长期奉行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日本公司则受该经济模式的影响,政府以及家族对公司的治理运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市场的约束作用不够显著;股东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以银行为主的大股东上,法人相互持股制度使得银企关系紧密,公司治理及其运营不可避免地深受公司主银行的影响,难以避免经济泡沫及其金融危机的影响。
5.日本企业制度中值得借鉴之处在于:企业内部摩擦力小,凝聚力强,企业和职工利益和谐共振,形成为全体职工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从而获得和汲取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并为日本经济腾飞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正由以往的“单边治理”向注重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的“多边治理”模式转变,公司治理呈现出趋同性。中国经济正处于体制转型期,因此,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需要特别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同时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以及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目标,适时选择适合中国企业公司治理的最佳模式。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