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管理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03 17:3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管理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管理知识

篇1

    幼儿园必须设置1人对幼儿园计算机教室里的计算机负责。具体包括:每日的检查、维护、卫生、安全。目的是保证在每一次计算机上课之前一切正常。

    检查内容:开机,看操作系统WINDOWS是否正常,鼠标是否正常,声音是否正常,常用的一些幼儿学习软件是否正常,WORD是否正常。

    维护内容:若碰到幼儿园的计算机出现故障,要及时与供货商取得联系,并尽快解决。已过保修期的,自己买相关配件换上。特别提醒:要保管好幼儿园计算机所有的驱动程序以及随机带来的各种资料,如保修卡等,否则,后患无穷,计算机出现故障后解决很麻烦。

    卫生:幼儿园计算机不勤搞卫生,将会很脏很脏。因此,孩子上机前最好在各班就洗一下手。每周,机房里的所有计算机要擦拭一遍。

    安全:机房里的电脑用完后要及时关机,并注意关闸。凡是教师需要进机房的,要执行登记制度,登记内容为操作时间,所操作的计算机编号,有无异常状况等。凡是家长需要进机房的,一律谢绝。机房所有软件未经允许,严禁拷贝。机房所有电脑,未经允许,也谢绝从外往里拷贝软件。老师彼此之间拷贝文件,须统一使用幼儿园提供的软盘,以避免病毒的传染。幼儿园的电脑定期要杀一次病毒。

篇2

关键词:计算机机房;机房管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7-6167-02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高校的计算机机房依然是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教学的课程越来越多,计算机机房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机房的管理压力也就愈来愈大。此时,如何更好地发挥计算机机房的作用?如何高效地利用资源?这一系列的计算机机房的管理问题成为一大热点问题。

1 机房管理模式的分析

1.1 计算机机房管理者遇到的问题

经过两年以来的的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我积累工作经验并且定期进行总结,要很耐心地对待每一件繁杂的事物,合理分配机房任务,有效管理机房及相关设备。机房管理面临的问题总结如下:

1)在每个学期初,我们需要对母盘计算机进行软件的安装和更新,然后对机房内的机器进行重新同传发射系统.同时,搜集实验教师上课的软件也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也是需要需要组织和沟通能力的,加强学科教师之间以及学科教师与教研室的沟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从而使得工作更有效率。

2)教学软件的更新速度迅速,机房的工作量比过大。每个学期都要更新软件,重新整理母盘,这的确也是一个大工程。

3)软件冲突问题、兼容性问题。由于操作系统与某些软件会有不兼容的情况,特别是破解版软件,这样可能与机器的操作系统起冲突,出现的问题会很多。

4)机器的硬件问题。机器的不稳定性,机器过热导致主板烧坏,内存损坏,硬盘没用等等出现的硬件故障问题需要售后维修或者更换硬件,那么系统又需要同传,这样既费时又费力。

1.2网络同传的概念及硬盘保护

网络同传是指将大量数据在局域网内的不同PC终端之间做高速的传输和接收。主要应用在机房等多PC终端的IT环境内,针对单台终端进行初始配置(装机)和后期管理(如增加软件),工作量大,耗时多,效率也低[1]。

市场上的同传系统很多,目前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有两类机器:一是联想机器,二是清华同方的机器,共有400余台机器。联想机器用的是联想同传,清华同方是清华同方的自身同传,所以我们需要做两个母盘,之后引进新的型号机器需要另外的发送端和同传机制,这个工作也不简单。

在接触的计算机机房当中,机器都是才有还原保护系统,即不是硬盘保护系统而是软件形式的,在这种形式下的还原系统还是存在风险的,还原系统破坏,那么操作系统也崩溃了。在机房的管理和维护过程中,我们首先是制作一个母盘,做好还原系统,安装好各种教学软件。在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同传过程中,把母盘设置为整个机房(或局域网)的发送端,同时设置好还原系统相应的参数,其他机器开机直接进入接收端,通过局域网内网络同传,将发送端的整个系统及软件传送到接收端,并且对接收端的机器自动分配IP地址[2]。在网络同传之前需要做一些的准备工作,发送端的操作系统以及所需的硬件驱动程序、硬件保护驱动程序以及其他软件(例如教学软件)都要安装好,接着检测所装的软件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并且查杀病毒,确保发送端可以安全正常地使用,保证母盘干净整洁。

1.3 实验教学软件的收集及安装问题

实验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上课的准备工作大部分都是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承担着,比如实验教学软件的安装,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每一项都与实验教学息息相关,但是在软件的收集方面,也是比较繁琐的。同一门课不同的班级可以由不同老师授课,那么每个老师所熟悉的软件有可能是不同版本甚至是不同类型的软件。可想而知,软件数量越多,软件版本越多,课程种类越多,安装软件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就越多,并且软件冗余也会大,再加上机器的配置,导致东西越多,机器的负载越重,从而机器操作滞后。总之,不仅仅给实验管理人员带来的困难,同时也影响以后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和教学的效果。

在实验教学软件收集及安装问题上,我们要合理安排,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好实验教学软件。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分组统一收集,并且要求同一门课的老师尽量学软件,并且通过自己测试软件保证软件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交由实验员处理,对于比较专业,需要配置特殊参数的软件,需要实验教师的积极配合。进而,可以完美地做好系统和软件,更好地为学生和老师服务。

1.4 机房管理模式的思考

计算机发展的迅速潜在地影响着机房的管理和机房的职能。集中管理计算机机房是计算机管理的一大措施。合理分配计算机实验室,对计算机机房进行集中管理,大大地降低机房管理的工作量[3]。机房管理人员要正确使用计算机,认真学习和了解计算机的特性,加强日常的计算机机房安全卫生管理,并且把这种责任和态度传染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正常开关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创造更好的公共环境。

在病毒这一块我们要进行防范,病毒的传播是计算机机房管理的一大危害,在一个局域网内最容易传播感染,因此,我们要尽量躲开病毒。大部分病毒是通过软盘和网络传播的。可以安装防火墙对注册表进行监视,并且向用户报告有哪些应用程序修改了注册表,还可以查看打开用户共享目录中文件的访问者,实时监视文件的读写,实时防病毒[3]。

高校计算机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对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要有相应的系统安全管理措施。

1)系统内部安全管理,运用还原系统。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和安全性。

2)数据备份管理。做好系统遭受破坏的情况下,怎样快速地恢复系统地正常使用。

3)防火墙的使用。利用防火墙对计算机安全起到预防和监视的作用,监视与外部网络的接口,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应认真对待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督促自己和实验教师完成《计算机上课记录本》、《实验课程信息登记表》等,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各部分设备的巡视力度,发现故障及时维修并且通知维修人员处理检查到的故障,找出和记录故障原因。对重大事故的处理,要有保护现场的意识,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4]。

现行的计算机的管理模式使得工作比较繁琐,时间上比较容易拖延,耗时长,杂事比较多,在装母盘和发系统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机器不稳定、局域网不稳定等突发事件,从而导致我们的工作很困难。对于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找出一种合理的、适宜的机房管理模式是很重要的,管理模式的好坏关系到机房管理人员的工作难易度以及工作的效率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平时的实验教学,影响整个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就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制定和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

2 结束语

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根据现行机房的设备和配置建立和改革合适的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不断地从工作中吸取经验,总结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的计算机机房管理模式,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的快速更新,我们不断前行,不断进取,寻找正确的发展方向,创新机房管理模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洪.高校机房网络同传的应用分析[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5):34.

[2] 王群.高校计算机机房的现状及管理模式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4):17.

篇3

(一)对实验室领导者的要求

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要素:品德良好,乐于助人;自身业务能力强;能以身作则,安心工作;善于团队合作。领导者首先要熟悉实验室工作的流程,对于实验室的规划和发展定位有宏观的概念,这样才能使实验室跟得上教学和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领导者能够在学术上有一定的权威,在教学与科研上有突出的成绩,能够把握本学科科技前沿动态。领导都应当加强实验室人员的业务交流,可以规定每个星期或每个月开一次业务交流会,大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共同对某一难题进行解决。也可以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探索。领导者能公平处理事务,在工作中做到办事公正,奖罚分明。对良好的现象提出表彰,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和带动全体实验人员创造性地进行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

(二)对管理员的要求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要对本职工作熟悉,可以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应处理。在日常工作中,管理员必须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工作,按照教学计划对学生开放机房。学期初由计算机房综合排定全校学生用机安排表,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更。每个机房管理人员都要负责组织搞好室内清洁卫生,保持室内安静、整洁。每天要认真填写值班情况记录表,及时记录学生上机时的反映、机器出现的故障、网络故障、学生违纪等情况。

二、实验室设备的管理

(一)设备的管理:安装、调试

计算机属精密仪器设备,安放的场所及环境都需要有特别的考虑,所以在最初安装、调试的时候要有专业人员来操作。后期的管理人员也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能处理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二)设备的运行:日常管理、使用

计算机日常的使用也要有相应的操作规程。首先合上电源总闸,等机器反映正常后再去开终端。下班时也要先把各终端电脑关了后再关闭电源总闸。每次开机与关机的间隔不少于15秒。学生在上机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教学的实验要求步骤来进行。

(三)设备的维护:日常的维护、修理

机房的管理维护人员要本着“对教学负责,为学生服务,为本单位树立良好形象”的态度管好设备,维护好机房设施。

三、实验室的运行

(一)使用人员的管理制度

学生要遵守机房的规章,保持机房的卫生,整洁,安静。严禁在机房内抽烟,不允许携带有损实验室卫生、整洁、安静、安全的物品进入(如食品、饮料、雨具等)。规定在计算机机房上机的学生一律不得拔插和移动、交换任何实验设备,违者按设备价值进行处罚。对因违章而造成计算机或设备损坏,视情节轻重及当事人对错误的认识,负责一部分或全部赔偿。

(二)使用人员的培训、指导

学生在上机前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尤其是针对刚入校的新生,要进行相关实验设备使用的培训,给他们讲清楚设备使用的基本方法,必须是在教学老师或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学生在上机操作时要有老师随班指导,一般计算机实验室分为两部分:软件和硬件。需要进行指导的更多在于硬件部分,从计算机的组成、拆装,到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测试。学校在管理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以老带新的方法,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现一些操作熟练的学生来指导不熟练的学生,也可以让大三、大四的学生来指导大一、大二的学生,来减轻管理人员及教师的压力。

四、总结

篇4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08

1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现状

1.1 实验室人员的基本工作。随着信息化的普及,高校计算机信息基础课作为全校大一新生的公共基础课也随之普及起来,作为计算机系列课程的基础课程,其必然会涉及到实验教学环节,其授课场所就是在计算机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按使用类别划分,可分为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其中专业实验室包含软件实验室、硬件实验室、网络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等。

一般情况,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课是在基础实验室上课,其他各专业的实验课在其单独的专业实验室授课。另外,实验中心单独开放几间机房,供全校师生查阅文献,学习和娱乐之用。由于要承担全校所有大一新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课,因此公共基础实验室的利用率十分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实验室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基本工作就是要维护所有实验室的设备,如硬件维护维修,软件安装与维护,网络调试,学生自由上机充值,上实验课等。

1.2 学校对实验室工作重视层度不够,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从实验员职称档设置上来看,中级实验师没有设8级实验师。实验室日常的维护工作比较琐碎,都是小事,杂事。长期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习惯于应付日常工作,常常抱着能够使实验室设备正常运转,不影响教学科研任务的思想;普遍存在于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对自身的业务水平要求不够高,能够应付就行了。由于我所在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是:学校――学院――实验中心 。因此学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能够争取到科研课题或项目开发时,要考虑实验室的力量,组织他们(特别是年轻实验技术人员)参与科研开发工作 。

1.3 实验室技术人员对行业的了解有限。随着计算机各分支学科的不断发展,其各专业实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比如说网络实验室的三层交换机,硬件防火墙,基于linux服务器平台下的自动作业提交系统等设备,其配置和维护比较复杂,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计算机实验课和理论课是紧密相连的,理论课老师一般都会把自己的理论和实验课都包揽下来,所以实验室老师目前面临的状况是没有实验课可上,也就没有时间和机会来研究学习实验内容,以提高业务能力。另外,由于实验室老师要经常坐班,没有太多时间去了解行业的发展,能够参与到一些项目开发的机会很少;同时学校或学院也没有一个有效的培训机制,因此对行业的接触了解比较有限。

2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2.1 增加了维护和管理实验教学设备的难度。随着计算机学科的扩展以及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实验设备也在不断的升级和更新,这就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专业设备的学习要与时俱进,以应对设备更新和专业的发展所带来得维护和管理的技术难题。然而,有一部分实验室管理维护人员由于年龄和知识结构的原因,对待这些新型的实验设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2 增加了实验室人员的工作强度。为应对全球化挑战,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很多高校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战略目标。教育部也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注重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今天各高校的计算机工程相关专业正在向这个目标迈进,在计算机教学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动手能力。由此带来的显著变化是,大量原来在教室授课的课程改为在实验室授课。例如程序设计课程,原来课堂教学和机房上机是两个环节,现在则改在实验室进行,学生边学边练,考试采用机考。实践证明,这种授课模式的学习效果更好,同时,也使得实验室的利用率大幅增加 。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更频繁的维护实验设备,以保证师生上课的质量和效率。而相关的维护和管理人员在人数上没有增加,以至增强了维护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2.3 改变了计算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全校所有大一新生必上的公共课程,因此实验室的容积量要想满足所有新生的实验课,实验室开放时间必须延长,除了白天的八节课时外,晚上也安排了四节课时。因此,对于计算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相对于全校其他实验室人员来说,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改动。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会出现一个不规律的作息时间。

2.4 实验室老师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培训机制。一方面,由于专业课老师承揽了所有的实验和理论课,因此实验室老师上实验课的机会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从专业技术角度来讲,实验室老师去企业的机会比较少,行业的参与度很低,因此,对行业发展的现状了解有限。从而也使得个人的专业水平形成了瓶颈,理论与实践没能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对自身的发展和实验室工作没有一个好的良性推动作用。

3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策略初探

3.1 加强管理培训和高校间的交流。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进入实验室,其相应的管理和维护也应该及时跟上,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满足教学的需要。要能够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好新型的实验设备,首先需要给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进行知识面的拓宽。根据鄂教高[2012]15号文件,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对口支持与合作计划。可以选派骨干技术管理人员到部属高校学习,这样既有利于积累先进的管理经验,也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以克服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和维护的难度。

3.2 加强校企合作。选派骨干技术管理人员到企业学习和工作。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发挥,同时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实践经验,提高了自身的能力,从而能更好的为以后的工作服务。

3.3 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实验室人员积极深造,并合理的安排上班时间,有机的协调好工作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学院应该制定出一定的适合实验室人员的相关政策,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继续学习深造,参与学校学院的科研项目和开发;推行多劳多得,能者多得的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4 切实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充分满足学生和老师的需求。这就需要相关领导从实际出发,在建设初期,可以多考察一些国家重点大学的实验室,吸取他们的经验,以便更好的能为教学服务,为老师和学生服务。

3.5 制定实验室发展规划。实验室的建设发展规划是全体实验人员的奋斗目标,是实验室的发展蓝图。发展规划要切合实际,具有超前意识。专业课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技术基础课实验是基本的实验项目,根据专业的不同发展方向,我们建立了相应的专业方向实验组,保证学生在选修某个专业方向后,能够得到专业方向方面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尽早地掌握该专业方向中专业性技术及调试手段。

4 展望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也需要在这个大环境下与时俱进,向合理化,科学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作为省级示范中心的工作人员,我们应该不断地改善实验教学环境,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学习补充知识,增强服务意识,规范化实验教学环节,使自身的工作能够更好满足师生的需求和学校的要求。努力朝着国家级示范中心的标准建设好,管理好我们的实验示范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建功.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选择与创新发展[A].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5).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智能化;故障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23.5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一个网络管理系统有五大功能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其中,故障管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目的是保证网络能够连续可靠地运行。如果网络服务意外中止,将会对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这就需要一套科学的故障管理策略,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网络管理的智能化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智能化网络管理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对各种大型复杂的网络进行管理,许多研究人员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网络管理领域。虽然全面的智能化的网络管理距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在网络管理的特定领域实施智能化,尤其是基于专家系统技术的网络管理是可行的。用于故障管理的专家系统由知识库、推理机、知识获取模块和解释接口四大主要部分组成。专家系统以其实时性、协作管理、层次性等特点,特别适合用在网络的故障管理领域。但同时专家系统也面临一些难题:

1.动态的网络变化可能需要经常更新知识库。

2.由于网络故障可能会相关到其它许多事件,很难确定与某一症状相关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解释和综合消息复杂。

3.可能需要大量的指令用以标识实际的网络状态,并且专家系统需要和它们接口。

4.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一直以来是瓶颈所在,要想成功地获取网络故障知识,需要经验丰富的网络专家。

在实现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时,还必须把握系统复杂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不仅要利用将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而且要考虑实现上的复杂度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二.基于免疫agent的网络故障管理

在前面介绍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免疫agent的网络故障管理模型。下面对这个模型进行详细分析。

1.免疫agent故障管理模型

免疫Agent网络模型的工作原理是,当网络发生故障的时候,搜集故障信息,然后经过一定的处理后,以抗原的形式提交到本地agent,本地agent首先在本地知识库进行搜索,看是否存在与抗原相匹配的故障类型,如果存在,那么输出故障信息,同时发送匹配成功的激励信号;否则发送协助信号,请求其他agent协助解决,其他agent接收到帮助信号以后,到自己agent中的知识库就行搜索,看是否存在相匹配的信息,如果存在,则将匹配到的故障类型发送给本地agent,否则将故障信息交由人工解决。免疫agent模型如下图所示。

模型的运行是不断进行迭代的协同进化过程。每进行一次故障数据信息的诊断,模型就完成一次迭代过程。每一次迭代中,Agent之间会进行信息的交互,在迭代过程中每一个agent的知识库(也就是抗体集)会不断的进行更新,因而故障诊断能力会不断的增强,整个过程是始终是处于动态变化。

2.Agent各功能模块介绍

移动agent由六种不同功能的agent组成。下面对每种agent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1)信息采集agent

信息采集是进行故障诊断的前提。信息采集agent主要是对网络主机及所属子网络上的原始数据进行收集,然后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保存,然后进行一些预处理(如分析数据传输采用的协议、丢包率等),为故障诊断准备好数据信息。

(2)故障诊断agent

故障诊断agent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一个故障诊断agent通常只包含相对有限、独立的故障检测方法,提供对某一具体类型的数据分析服务,因此它的检测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故障诊断agent根据本身的责任,它会主动发送请求给相关的信息采集agent,然后对返回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诊断结论。如果存在无法识别的异常,故障诊断agent会将数据源信息、实际诊断方法、故障参数等信息作为本地存储,发送给决策agent做下一步处理。

(3)通信agent

所谓的通信agent就是负责网络agent之间的相互通信。每个局域网都有一个通信agent而且是唯一,局域网内的agent之间必须通过通信agent才能进行交互,否则不能直接通信。通信agent本身并不具备执行诊断任务的能力,是为其他agent服务的。

(4)决策agent

系统在故障诊断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如数据采集不完整、领域知识不完备等,这些因素增加了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对于比较简单的任务而言,决策agent也许不是必需的,但是如果任务比较复杂,根据单一故障特征并不能确定问题的所在,此时决策agent就发挥作用了。如果无法得出明确的诊断结论,这个时候决策agent会将诊断信息发送给系统管理agent,请求人工处理,处理完成后,将处理信息添加到知识库中,以备将来使用,这也就是学习过程。

(5)知识管理agent(知识库)

知识管理agent主要功能是存储相关领域的基本原理、专家的经验知识以及一些实际案例等,信息数据也是专家知识库的重要部分。知识库的内容为各种故障的诊断提供了必需的知识。知识管理agent主要是维护、搜索、转换知识库中的知识,包括协调全局、本地知识库的管理的同步和关联,负责知识库中知识的更新与学习。

(6)系统管理agent

系统管理agent是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主要职责是负责agent的创建、挂起、注销等,并为各个agent提供信息搜索功能。系统管理agent中还为诊断任务联盟提供信息存储功能。

(7)故障诊断中抗体库算法设计

在整个系统中,故障诊断是系统中的最重要部分,而故障诊断的核心是抗体库。本文基于免疫原理的设计了一种高效的算法,具体描述如下。

①初始种群,根据待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随机产生数量为N的个体。

②根据专家知识和经验建立本地知识库,本地知识库包含的一系列的抗体集。

③本地知识库接收其它Agent的疫苗,然后进行知识库的更新,形成新的抗体集。

④抗原传感器采集一定范围内的信息数据。

⑤如果判断采集到的信息数据可能会存在异常,则发送协助解决信息给当前免疫Agent,处于等待状态并保持免疫耐受,转步骤⑧。

信息数据与本地知识库抗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那么表明本地知识库内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即存在抗体),然后进行免疫应答。

⑥将此抗体模式作为疫苗,发送刺激信号给其它相关免疫Agent,然后可以作为经验给其它免疫Agent解决类似问题。

⑦进入下一阶段,转到步骤③。

⑧若免疫Agent返回的信息是继续等待,那么继续保持免疫耐受,并转到步骤⑦;若其它免疫Agent返回经验知识作为参考,那么转到步骤⑤,并且学习参考经验知识并保存,然后对本地知识库进行更新,提供给下次免疫答复。

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定义网络状态和实体,网络故障具体表现在网络实体的某些的属性值的超出了允许的范围,然后系统就可以获取网络运行时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预处理,将其转换成具体问题的求解,最后将此问题求解方案通过一定的形式转化成免疫算子,用于生成种群中的个体。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免疫agent的网络故障管理智能化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网络故障管理,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决策能力。我们将免疫算法和Agent结合运用到网络故障管理中,可以对一些不完整的信息进行处理,提高了网络管理智能化水平,特别适合于分布式的大型复杂网络,能更好地、更快的发现解决了网络中存在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彭玉娟.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故障管理系统分析[J].科技资讯,2007,(13).

篇6

在确定了考生人数和考试日期的信息无误后,即要确定与之匹配的考试用机房(考场)数目,确定各机房可用机器数量,后备考场及其机器数量。确定各机房每场次的建议安排人数及备用机数量。根据考生人数、考试科目不同和机房科目环境、机器数量情况,安排考场和监考老师(优先考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老师)并提前进行集中培训,确定场次及每场详细的考生名单。根据考生名单制作考生签到表并预留好备注栏,由监考人员在此填写考生异常考试情况记录。还要充分考虑考生进场退场、考生签到、考试数据备份及场次间成绩回收等时间,确定各场次间的间隔时间(根据经验,以20~30分钟为宜)。

2考场环境准备及软件安装

根据考场安排和考生机安装要求,提前一天对各机房考试机进行考前操作系统和考试软件安装,为使考生机IP地址应与考试服务器IP地址位于同一网段内,必须确保网络畅通。若出现同一网段IP地址不够划分的情况,可采取多网段多服务器分别组网考试。为避免考试当天出现电力中断的意外状况,要提前对供电设施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3考前测试

考前测试是指对确定可用的计算机提前安装系统并测试。一般提前一周进行,为使每台考生机都得到测试,测试规模应与正式考试规模相同。测试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是否所有考试服务器每题型都能正常考试并正常回收考试数据;是否所有考生机都能正常进行相应语种考试并正常提交;是否所有考生机在切断外网连接的条件下都能通过内网正常访问考试服务器;是否每个考试机房的投影能正常放映考试注意事项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检测通过后,务必清除所有测试数据,隐藏考试系统,做好考试数据密保工作。

4考试分工

在NCRE考试中,常规的巡考、监考就不赘述,重点分析一下技术支持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首先要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安装考试环境(支撑系统)和考试软件。考前再次确认考试服务器及备用服务器正常运转,服务器端考试软件能正常运行。每场次考试结束后,校对该场次系统上传的考生考试结果数据包,若出现问题,记录并上报考试院。核对完毕后,将正确的考试结果数据包做好备份工作,并对该批数据包做好场次标记。考后考试结束后,NCRE的工作重点是整理考试数据,填写需上报的相关考试材料,第一时间汇总上报给市考办,总结经验疏漏,优化细节,为下一次组织考试做准备。

5安全保卫和应急预案

安全保卫工作是NCRE考试组织安排的重点环节,是考试严肃性、公平性的保障。NCRE考试的安全保卫工作主要是围绕试题和考场秩序展开。试题方面下发的考试题库(光盘)运输到校后立即存入保密室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直至考前启用;考场秩序方面协调保卫处在考场四周拉上警戒线,考试期间安排安保人员值守,无关人员严禁进入考试区域。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指导手册,考前应认真制定。对考试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状况应予以充分考虑,并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如大面积断电、设备损坏、无法考试、集体舞弊等,做到“预防为主、重在建设;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有效控制、就地解决;以人为本、依法处置;保守秘密、遵守纪律。”

6结语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全面预算管理;预算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250-02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中国加入WTO,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越来越多的挑战。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财务状况,乃至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高校作为独立法人实体地位的确立,高校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已经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所有者不能完全到位、产权主体人格虚置,经营者与所有者在某种程度上的错位,造成委托效率低下和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这就导致了预算的“软约束”,表现在预算观念淡薄,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经济责任制度和科学的监督机制,最终造成预算资金的浪费,影响学校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一、全民预算管理理论及其效应

全面预算是指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为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财务等各个环节进行统筹安排 [1]。它可以发挥规划、控制、沟通、协调和业绩评价功能。全面预算管理运用于高校是指把整个高校的财务收支列为预算管理对象,以货币或其他计量形式,对高校的业务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运动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分配高校财力、物力及人力资源, 以实现高校战略目标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

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全面”二字,它具有全员、全额、全程的特点 [2]。(1)“全员”是指预算过程的全员发动。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指“预算目标”的层层分解,人人肩上有责任,建立全员的“成本”、“效益”意识;另一层含义是企业资源在各单位之间的一个有效协调和科学配置的过程,通过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对预算过程的参与,把各单位的作业计划和公司资源通过透明的程序进行配比,分清“轻重缓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2)“全额”是指预算金额的总体性。企业预算不仅包括财务预算,更重要的是包括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不仅关注日常经营活动,还关注投资和资本运营活动;不仅考虑资金的供给、成本的控制,还要考虑市场需求、生产能力、产量、材料、人工及动力等资源间的协调和配置 [3]。(3)“全程”是指预算管理流程的全程化。预算管理不能仅停留在预算指标的下达、预算的编制和汇总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预算的执行和监控、预算的分析和调整、预算的考核与评价,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对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企业的预算管理和会计信息系统密切配合,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任何反常现象都应该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地体现出来,通过预算中的预警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经营问题或预算目标问题,并通过预算的考核和评价制度,有效地激励经营活动按照预期的计划顺利进行。

二、建立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

(一)建立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的条件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条件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涵盖了预算资金的使用、审批等部门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牵动高校各学院、各部门的系统工程,因此健全的组织体系是其成功的关键。同时,完善的制度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严密的规定,完善的制度对于层层落实管理责任,规范审批程序尤为重要,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保障 [4]。另外,为使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高效有序执行,还需要建立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财务部门、业务职能部门、审计监察部门组成的四维监控系统,便于对预算的编制进行事前的监督,对预算的执行、考核与评价进行事中、事后的监督。可见,健全的组织结构、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条件。

(二)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的机构建设

为了保障预算的有效性,要加强对高校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预算工作组织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职能部门和各预算中心构成。

1.建立党委书记负责的绩效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设在党委会,由党委书记或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各院系主任及专家教授、各部处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等组成。其主要职责是:组织有关人员对目标进行预测、审查、研究和协调各种预算事项、主持召开预算会议、确定预算目标、进行预算调整。党委会有权调动、整合高校的整个资源,并对每个院系、部处的权责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分配。

2.设立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设置预算管理的专门办事机构,以处理与预算相关的日常事务。其主要职责是:对各部门提供的预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协调与综合平衡、汇总全校各部门申报的预算、撰写预算草案并向校长和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与预算有关的建议。同时,对预算的执行控制、差异分析、业绩考评进行管理 [5]。

3.建立预算管理责任网络。在高校内部以部、处、院、系、科室或个人设立预算中心,每一个预算中心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和承担一定的责任。(1)划分预算中心:预算中心是具有一定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学校内部单位如预算管理委员会 [6];(2)制定责任目标,确定责任指标体系。划分预算中心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落实各预算中心的责任目标,保证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3)建立预算的审计机构:为验证各责任单位预算执行的真实效果,应由学校审计处在每年末就全校的预算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指标体系

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的指标体系包括财务指标体系、预算申报类指标体系、预算执行类指标体系,其中财务指标体系又可细分为收入类指标和支出类指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重点控制的指标有:

1.项目收入完成率=预算项目的年度实际收入/预算项目的年度预算收入。该比率在合理的范围内大于100%,表示该项目的预算收入完成比较好;若大于合理的区间, 则表示收入的预算做得过于保守。对于高等学校而言,预算收入完成率按照其收入来源细分为财政拨款依存率和资金自筹率两项指标,其中:财政拨款依存率=全年财政拨款/全年实际总收入×100%;资金自筹率=(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捐赠收入等)/全年实际总收入×100%。资金自筹率与预算时的比率项对比,指标升高,表示该预算单位在年度内资金自筹的能力提高, 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应考虑加分。

2.项目支出完成率=预算项目的年度实际支出/预算项目的年度预算支出,同理,人员经费的支出和公用经费的支出也可以计算此项指标。

3.衡量预算执行偏离程度的指标,主要有:人员支出所占的比重=实际人员支出/全年总事业支出;公用支出所占的比重=实际公用支出/全年总事业支出;专项支出所占的比重=实际专项支出/全年总事业支出。

四、全面预算的评价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从本质上说是要建立一套管理控制系统作保证,它通过对经济业务的监控及信息反馈使领导层及时掌握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落实责任、纠正偏差,促进各种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9]。第一,通过工作流程的重新梳理与再造,建立新的组织结构网络系统,使系统上的每一个点都构成一个预算责任中心,各自有其设定的预算目标。学校可以为每一个预算中心建立一套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系统,通过对每日业务的记录、计算和数据的累计,实现实际数据与预算数的对比,提供实际偏离预算的差异分析,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扩大成绩,纠正错误,保证目标的完成,进而为评价和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工作成绩奠定基础。第二,学校应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以责任中心为管理控制点,必须有财务管理信息技术作保障。通过校园网使学校全面预算与各个责任中心预算完全连接,将所有的个别会计核算系统有机结合起来。

预算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预算绩效考核是单位内部各预算中心和个人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与评价。以预算目标为考评标准,以预算完成状况的考察为考评核心,通过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的横向、纵向的对比, 以定性分析与定量评判为手段,对各责任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评。通过考评可以掌握预算执行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查找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为协调矛盾、堵塞漏洞、纠正偏差提供依据;通过评价也可以确定各部门责任人、责任目标及责任标准的实现程度和对学校整体预算目标的贡献差异,进而为奖惩兑现提供依据。同时建立学校各部门预算执行评比奖励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各预算主体及全体成员的经济利益挂钩,对完成经济指标好的单位及个人,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从而使得人们自觉地调整、约束自己的行为,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单位预算指标;对没有完成经济指标的单位及个人,分析原因,进行惩罚;对发生经济损失的责任人追究其应承担的行政、经济、法律责任。通过预算考评与奖惩,达到鼓励先进、惩治落后的目的。

五、总结

高校在检查预算执行过程中,重点应检查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高校应不定期地抽查各学院(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检查成本是否超标,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控制成本支出;二是检查指标是否落实到学院(部门),检查成本费用预算在实现过程中所形成的详细记录、成本费用分析资料及其反馈情况。

参考文献:

[1]童兴无.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8,(13).

[2]贵艳,严乐.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3]张秀珍.当前高校后勤产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3).

[4]邓振营.新形势下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探究[J].河南农业,2009,(2).

篇8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实训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5-1094-02

我校是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的计算机实训室除了承载着众多重要的计算机教学工作,如: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网页设计,计算机网络设备调试等教学任务以及学生自由上机实践活动外,还承担着计算机等级考证等认证工作,使得计算机机房日常管理繁琐,软件安装较为平凡,工作量大,维护困难。因此有效的机房管理制度和措施对机房的正常运行是密不可分的。本人从事计算机机房维护、管理工作多年,对机房的管理和建设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下边就以我校计算机实训室维护管理、建设等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1 计算机实训室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校计算机专业是示范性专业,涉及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网络搭建与维护、信息商务管理等多个专业方向。拥有计算机实训室30多间,联想、浪潮、七喜等品牌电脑2000多台。各计算机实训室均组成一个小的局域网,通过服务器进行互联网访问控制。由于计算机实训室主要使用者是学生,日常上机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实训管理人员要根据教学需求对电脑进行软件更新或增加应用软件,因此计算机实训室中安装了多种教学软件,随着软件的增多,导致电脑的运行速度较慢,甚至出现软件冲突造成蓝屏等系统不稳定的情况。同时,计算机实训室使用率高,除上课时间外,晚上和周末也对学生开放,使得计算机长期处于在高负荷运行,因此故障率与随之增高,机器维护任务较重。

2) 学生私自将手机、U盘、MP3等存储设备带入实训室,愉愉的安装游戏和软件;复制的视频、图片文件,占用大量硬盘空间,导致电脑系统臃肿,运行速度降低;甚至带进病毒文件,使得系统感染木马病毒,造成实训室电脑大面积感染和瘫痪,增加了机器的故障率,使管理的难度加大。

3) 学生在实训室内吃零食、早餐,事后将吃剩的食物、包装袋等塞到桌子夹角等隐蔽处,不仅难于打扫,破坏了实训室环境卫生,还容易滋生鼠患,咬坏电线产生事故隐患。

4) 实训过程中,学生对使用的键盘和鼠标不满意就自己私拆装,造成针脚变形,无法使用或在拆装过程中移动机器时,将计算机硬件碰松或碰坏,人为的造成了设备故障,增加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5) 有少部分学生利用在实训室上网的机会,根据课外教程从外网下载一些解密软件尝试破解计算机保护软件或电子广播系统、破坏系统注册、修改CMOS设置、扫描攻击网络等违规行为,使机器无法正常运行,严重的会造成系统及网络的瘫痪甚至崩溃。

因此,要想及时恢复、优化学生用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必须要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维护方案,用以保证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减轻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2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定出各种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为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才能为科学、有效的管理实训室打下良好的基础。

2.1 师生上机管理

为提高实训室设备的使用率和寿命,满足学校教学任务的需求,制定了《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则》、《计算机机房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制度要求学生到实训室上机时,不允许带早餐、零食等进入实训室,学生的书包,饮用水等存放在实训室入口处的储物柜内,以保持机房卫生、整洁。学生进入机房要穿鞋套,按学号对号入座,不可随便更换座位,并检查设备是否齐全,能否正常开机,发现问题立即向任课老师报告,由老师确认登记后调换座位。实训室内学生未经老师同意不能私自使用U盘、光盘;不允许学生在机房内给手机充电。课后任课老师安排值日生清理实训室卫生并填写《实训室教学日志》相关内容,遇到问题及时反馈给机房管理员。相关制度的执行,使计算机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得到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2.2 做好实训室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管理人员应做好实训室设备的日常维、维修和管理工作,实训室设备的完好

率是管理人员工作质量、效率的一个体现。为提高管理水平和降低设备故障率,我制定了《实训室管理员日常管理细则》,要求管理人员做好实训室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做好设备维护的档案记录。管理人员熟悉计算机实训室设备硬、软件的状况,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维护。硬件方面的维护主要做好设备除尘、静电保护和损坏配件的排查、更换;软件方面要熟练掌握保护系统的操作和应用,控制数据的还原和数据的备份;利用网络同传系统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发文件和软件的远程安装,提高维护的效率。

鼓励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各项技能考证的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责任心。严格做好实训室的设备管理,机房公共设施,不准带出机房,不准挪用,严禁私自移动机器;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对恶意破坏机器设备、危害机房安全者,追究其责任。

2.3 建设小管理员队伍

为更好的的对计算机实训室进行维护和管理,我们利用实训室场地和设备对学生开展了教学实习实训的工作,组建了一支由学生组成的小管理员队伍。成员主要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组成,他们对计算机维修有一定的兴趣和爱好,由机房管理员带领,进行相关内容培训后,协助管理员对计算机实训室进行管理和维护检修,边学边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电脑维修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在日常学习中以身作则,互相监督,带动其它同学自觉遵守实训室的规章制度。

3 计算机实训室的建设

实训室建设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投入要通过软件建设而发挥作用。硬件建设可以在短期内用经济手段去解决,而软件建设则要复杂的多。

3.1 加强计算机实训室专业方向建设

为更好的发挥计算机实训室设备的功能和作用,避免因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造成过多应用软件交叉混装,降低计算机的效率。因此应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教学内容,建立相应的专业方向实训室。如:网络搭建与调试计算机实训室,动漫计算机软件实训室,电子商务计算实训室及计算机硬件维修实训室等等,使得实训室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更为高效和科学。

3.2 建设计算机实训室文化,打造学习氛围,强化职业理念。

实训室是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实训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在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为营造良好的实训室职场氛围,在专业部的配合下,将实训室场所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及职场文化和优秀毕业生事迹介绍等相关内容、图片进行装裱制作并悬挂上墙,不仅让学生在实训和休息间隙“耳濡目染”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还能让学生在实训室科学、和谐的环境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随着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训室做为教学的实训平台,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机房教师和管理员,我还要加强学习,开扩眼界,结合自身的特点,运用长期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出来的经验对实训室设备进行科学的维护管理和建设,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建设;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TP308

因社会工作的需要,计算机的使用逐步深入各行各业,可谓无电脑不办工的境地。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是企业聘选人才的考虑因素之一,所以作为高职院校,技能性人才的培养基地,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承担了全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务和一些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还有学生课余时间上机作业以及一些教育培训和技能鉴定考试等等任务,负载量不容忽视,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从各方面考虑,合理建设好机房,一来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二来方便日后的日常机房安全管理工作。

1 我院计算机机房建设

计算机机房建设首要考虑是环境的建设,涉及到地点装修、电气空调、计算机配置、网络配置、防雷防火等等问题。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给计算机机房带来安全隐患或者给以后的维护管理带来麻烦,更会使计算机降低可靠性、缩短寿命。国家对于计算机机房建设有个专门的标准,各个高职院校可以按照标准上的条件来实施建设,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要满足标准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笔者就针对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机房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1 机房的环境建设:计算机是发热量校大的机器,特别一个机房几十台计算机同时工作时,室温是会明显提高的,而室温过高,会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与寿命。所以机房的环境建设,必需考虑通风与散热设备。大多数学校为了保持机房里的通风,可以打开教室的窗户,但是到了夏天,强烈的太阳光就照射进来,直接照到显示器上,会使其长期受强光照射容易加速显像管老化,而且在强光照射下,对长时间使用显示器的学生的眼睛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机房里应以装配空调等设备进行散热。其次,机房的电源管理,也是之关重要。现在的电脑功率比以前都大大提高,一台电脑功率往往超250W,一个60台电脑的机房功率应在15000W以上,因此应使用更大的电源总开关,特别是大电流的漏电开关。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交换机最好分别单独的电源开关控制,教师机,服务器是因为有时只需要在这两台机单独开启工作,交换机是方便控制学生联网,如在考试中断网可导绝通过文件共享来作弊,学生显示器开关是方便半夜开着主机自动维护时关掉显示器更省电。

1.2 机房安全管理建设:计算机机房是由电线和网线错综复杂布置的,特别是电线,存在安全隐患问题,那怕有一处的差漏,就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严重的更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火灾。因此,在机房建设时,应在危险处标示出来,禁止学生乱碰乱摸电源开关与插座。做好防鼠防虫,避免毁坏电线或造成电线的短路,从而引起火灾。每个机房建设时,应安装闭路电视监控器,对计算机机房进行闭路监控,这样的话既能较好地防止了人为的损坏和偷盗学校财产的行为,又能较好地遏制了机房考试中的舞弊行为,一举两得。机房建设要安装安全设施,比如应急灯的安装、标识安全通道,,合理设置消防灭火设备等等,做好一切的安全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学校的公共财产和学生的人身安全。

1.3 硬件建设:硬件建设包括电脑配置和网络布线两部分。电脑配置方面,在采购电脑时最好能超前3-6个月,因电脑更新换代比较快,而且学院经过招投标方式进行采购往往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电脑配置选购时一般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电脑主板一定要有网络同传和网络唤醒功能,为以后的日常维护提供方便;(2)电脑CPU最好使用主流的双核CPU,如机房需要给学生提供机械CAD制图的话,最好安装独立256M以上显卡;(3)服务器和教师机配置和性能方面要求更高一些;(4)学生机应安装几个系统,分别应付不同教学课程的使用以及考试鉴定的需要。网络布线方面,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教师机讲台最好布置2条以上网线,以方便一些老师临时用笔记本电脑或一些培训教学临时增加的服务器;(2)服务器与管理员电脑至少各2条网线,方便分别接内网与外网;(3)为了网络更安全,机房内网与外网(校园网)的交换机要物理分开;(4)机房管理室维修工作台也应布置3-4条以上网线,方便维护电脑的需要。

2 我院计算机机房管理

我院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不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机器缺乏管理与维护。另一方面,任课教师没有指导好学生正常的上机操作流程,经常出现非法关机情况,上课后垃圾随地随桌丢,使机房室内堆积大量的灰尘,对电脑主板等硬件设备的正常工作带来安全隐患等等。对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2.1 规范机房管理制度。新建机房从一开始使用就要从严管理、严格要求,把管理思想传达到管理者和使用者上,使管理工作有规可寻。部门领导和机房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有责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计算机机房的各项规章制度。机房日常管理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机房管理责任制》、《机房管理条例》、《机房公共物品损坏赔偿制度》等等,使得机房管理有据可依,机房的日常管理工作也就有章可循,严格管理的指导思想也能落在实处。不能有丝毫怠慢,有了制度就必须按照制度严格执行,做到言必出,行必果。

2.2 督促机房授课教师和学生共同维护机房。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承担了全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务和一些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所以课堂上使用的管理十分重要。任课教师必须按规定操作计算机,并指导学生的正确操作流程,不能出现非法关机,突然断电等等对计算机硬件更来损耗的误操作。要求学生不能对电脑系统进行恶意破坏,对电脑硬件进行粗鲁使用,不得携带任何食品、饮料进入计算机机房等。

2.3 做好机房电脑系统的数据备份。机房的使用者不是一个或者两个人,而是全院各年级各班级使用的,使用者繁多,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操作,安装各种各样的软件,一来拖慢机房的运行,二来安装的软件可能潜在病毒,给机房的维护带来难题。所以新建机房后,按教学需要安装好教学软件后,务必对硬盘数据进行保护,可通过硬盘保护卡来实现。使用保护卡,不仅可以保护操作系统环境没有发生改变,避免病毒的入侵,学生还可以不受约束地大胆练习各种操作的尝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过,硬盘保护卡并不是万能的,也存在损坏或者被病毒入侵的隐患,因此电脑硬盘还应该做一个Ghost备份(Ghost是硬盘复制备份工具,因为它可以将一个硬盘中的数据完全相同地复制到另一个硬盘中,能快速准确的进行系统备份、恢复,可进行本地及网络硬盘的备份),当硬盘保护卡出现问题时,可使用本地的备份快速恢复系统,保障机房的正常运转,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与管理,必须从基本考虑,从长远打算,排除一切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以着力提高机房的使用率,降底机房的维修率为目的,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实战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性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秀梅,张凯.计算机机房电气安全设计[J].黑龙江冶金,2008(03).

[2]许继彦.浅谈高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J].长春大学学报,2007(10).

[3]谢燕萍,张维维.计算机机房管理经验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04):67-68.

篇10

一、企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现状

1.成本控制现状

现今,随着企事业单位内部的优化升级,带动各个部门的管理机制与体制的不断优化来适应发展的需要。对于传统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模式来说,存在诸多与先进发展不合拍的劣势,主要体现为:(1)整体性较差。对于单位内在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不到位,导致无法从整体发展出发,分析过于片面;(2)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味着眼于客观因素,忽视最为重要的动因,从而导致管理质量不高。

2.预算管理现状

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每一个部门的职责都不仅局限于本部门内部。而做好预算,恰恰需要多个部门合作才能完成。单位本身由多个部门组成,各部门分工协作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而合作则意味着质的飞跃。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存在弊端的原因在于将预算只归于财务部门,各个部门之间未能将深层次的沟通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更多的是形式化的走过场,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落到实处,更不能高效地发挥功能。

二、企事业单位在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预算管理本身是一项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活动,需要树立整体眼光,而不只是从单一的部门出发。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单位内部的会议讨论以及各部门的预案,往往不能有效地按部就班落到实处,存在形式主义的缺陷。各部门的预算编制不合理,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不能有效实现总预算目标,与实际出入太大,从而无法真正适应实际的经济运行。

2.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存在严重局限性

对于个别的单位而言,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单一职责。因此,财务部门人员几乎承包了整个企事业单位内部所有的财务相关工作,缺乏有效地监管和分工,造成结果失真,不能更好地保证所做预案质量,影响实际工作的落实。

3.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上层建筑不够完善

对于单位所做的一系列预案,除了单纯的领导签字外,更多的则是通过方案实施的后果来检验其成功性。对于其完善与否缺乏有效的制度监管,会导致严重的后果。(1)造成资金浪费和财务亏损。方案不能顺利实施,必将影响单位内部的财务状况,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流出,为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和信心,导致单位内部的可信度降低,从而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三、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落实战略目标企业的预算管理涉及企业的经营、融资、投资等一系列财务活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有多个程序。因此,仔细分析预算与实际财务活动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剔除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不利因素,有利于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实现合理配置财务资源。另外,还能够保证企业战略目标长期、有效地进行。2.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成本控制关系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发展前景,同时还关系企业的思想理念和经营模式。因此,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可以让决策者把握决策方向,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另外,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参与性、全额性等特点,能全面把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预算管理是企业基于战略目标的管理,是企业稳定市场地位和增强综合实力的方式。

四、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建议

1.树立整体眼光,加强各部门合作关系

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导思想。全面预算管理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科学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加强预算控制力和约束力相结合,4下是全面落实经济责任制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保障措施。企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本身是一个整体,树立整体眼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的沟通与交流,真正从各部门实际工作出发,切实有效地将深入了解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改进与升级,制定与单位内部情况相符的预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质量,更好地为未来发展服务。

2.注重预算工作的落实

制定方案是更好地实施方案的前提,将方案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从而达到经济目标是制定方案的最终目的。在推进工作运行过程中,我们既要严格按计划办事,同时也需要注重灵活性。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方案,增强方案的可行性,进而保证计划与实际同步进行,相辅相成。

3.成本核算、管理应领导的重视和配合

把物耗控制工作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各部必须及时给财务部各期的支出情况以及风险范畴,并做好风险预计的最大,谨慎对待每个细节,及时与各部门沟通。每月月初定期汇报,月末及时总结。

4.加强仓库单据管理

加强仓库单据管理,确保出入库物品的品种、数量、金额的准确性。对于各种单据库,管员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账务登记。在每日终了后,按单据编号顺序完整、齐备的交部门主管,审核后交财务部往来会计、成本会计进行往来核算和成本归集。

5.加强成本核算的数据搜集管理

每月工资核算结束后,核算员必须将单据装订成册保存一年以上备查。对非常情况下的补领(或变更)材料,必须有相关部门出具的变更手续,造成的报废或再利用中出现的损耗后方可进入成本。如无外部因素变化,因员工操作失误补领材料,必须办理了该工序操作工及相关管理人员应承担相应比例的赔偿手续后方可补领材料,同时除赔偿以外的损失价值才可进入产品成本。

五、结语

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都是影响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因素。通过增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整体的成本控制意识。同时,加强仓库及采购管理也是控制采购成本的有途径。另外,也可以通过加大数据控制力度来控制采购成本。由此看来,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对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节约资金,实现资金利用的最大化。

作者:任明明 单位:威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

参考文献:

[1]韩倩倩.基于合作网络的企业集团预算管理系统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