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范文

时间:2023-08-03 17:3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

在人类所使用的交际工具当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语文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同时,对学生进行识字与写字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基础。要使小学生及早地进入到汉字的阅读阶段,并为他们带来一个实际生活之外的美妙文本世界,就要教会学生早识字与多识字。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不仅能够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而且还能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分析

1.利用汉字的形旁与字义联系记忆

目前我国通用的汉字多为形声字,形声字由形旁与声旁组成,形旁表示字的意义。教师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解释清楚形声字中的形旁意义,并且告诉学生要将同一个形旁的汉字比较并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按照以上的方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认字的效率,并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写错别字。

2.借助图画帮助学生记忆字义

象形字结构是基础的汉字结构,早期汉字的象形意味是十分明显的,许多汉字都像一幅生动的图画。经过长时间演进的现代汉字,其中的会意字是由象形符号构成的。教师在向学生教授会意字时,可以借助于图画,通过图画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汉字的构成部件产生较深的印象,如此,便有利于学生学习汉字。如对“休”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图画“树下人在休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

参考文献:

[1]申丽霞.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之探索[J].基础教育,2011(05):37-39.

[2]郎正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探索[M].教学新探,2009(09):739-740.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和启蒙。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帮助学生快速的积累大量的词汇,为日后的阅读教学和其他教学建立良好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文汉字的能力。

一、音形义相结合,简化识字

学习汉字主要包括音、形、义三个部分,而学习汉字时,首先传递给学生的是形,其次是音,最后是义。因此,汉字的“形”是学习汉字的基础,教师也可以通过汉字的“形”为主线,连接汉字的音、汉字的义。培养学生,看见汉字的形就能读出它的音,说出它的义的识字能力。而汉字本身就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这些特点,将汉字转换为更加形象可见的视觉信息,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汉字。比如,田上长出草就是“苗”,东西摆放不正,就是“歪”,犬叫就是“吠”,“火”用“一”盖住就成了“灭”,又如双木为“林”,表示许多树林,三木为“森”,表示更多的树等等。

二、开展多种活动,快乐识字

汉字无论是音律还是形态,都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和魅力,汉字的音律读起来如歌般悦耳,汉字的文字识别起来如画般动人。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领略到汉字的趣味,带着愉悦的心情在快乐中识字。比如组织学生自己编字谜、猜字谜,字谜游戏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传统性,也是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的一个教学方法。比如“碧”,可以引导学生自编字谜“王先生,白先生,一块坐在石头上”;比如“磨”,可以编出字谜“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树林长在石头上”,在字谜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语文识字的快乐。再就是教师可以将所学的文字还原成形象的画面或者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建立画面联系,从而准确的记忆汉字。比如“呆”,教师可以构建一副画面,一个人张大嘴巴,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大家就说他是呆子,这就是“呆”。再比如“盒”,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典故,曹操有次获得一个精美的食品,于是在众人面前写下一个“盒”字就离开了,大家都不理解,只有杨修看了,当众分给大家吃,原来,这意思就是一人一口。

三、走进生活,潜移默化识字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起源,生活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应当将语文识字知识引入到生活中,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生活体验,加深学生的识字能力,将汉字信息深入的刻画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上。比如,学习“玉米”的“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在生活中所见过的和这个字有关的信息。学生就会积极寻找,发现玉米馒头、玉米棒、玉米做的爆米花、玉米做的糖果,等等,极大的触动学生的感性思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在学习“到”与“倒”的差别时,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的过年时家家户户贴春联的现象作为讲解的环境,有的人家门口的福是倒着贴的,为什么呢,因为虽然顺序是倒着的,但是读起来像是“福到”,预示着幸福的来临,是过年时的吉祥象征。这样调用生活经验来进行识字的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而且还能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

四、互助互评,鼓励识字

由于学生的性格迥异,生活环境不同,学习能力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对生字认知速度的差异,而教师开展互助、互评的教学活动,就可以促进学生自我补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识字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识字能力弱的学生共同学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又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比如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读书、看报,并共同挑出,读物上自己能够认识的字出来,做好笔记,然后组长进行汇总,汇报,同学之间互相说明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相关的识字技巧。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会有很多的收获,通过互相协作,共同学习新的知识,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

五、结合意思,归纳一串字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笔者结合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愿望

(一)插图识字法。在低年级教材中,课本配有大量的插图。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加上教师的引导,自然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把汉字放到有生命的环境中,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学生记忆。还可让学生看清字形,拼对字音,再“回”到图上,这一过程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汉字。

(二)游戏识字法。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以猜谜的方法教学生字。方法是先把几个新字编上号码,老师念谜语或儿歌,学生以手势表示猜得的结果,比比谁猜得字又准又快。如,双木不成林DD“相”;人在云上走DD“会”;三个猪儿一个槽,一个猪儿吃,两个猪儿瞄DD“心”等。

(三)歌诀识字法。儿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教“坏”字,编成“地里不长草,坏了”。如教“法、丢”时,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如此歌诀,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四)比赛识字法。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如组词比赛,教了生字,让学生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又如说话比赛,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得益彰。

二、I悟汉字神奇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学汉字兴趣

(一)感受汉字之源。教材第一册第2课《口、耳、目》安排了一组象形字的教学,其中有“口、耳、目”“羊、马、兔”“日、月、火”“木、禾、竹”12个象形字。在教学中,要运用生动的识字课本,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感受汉字的演变规律。简洁而形似的象形字、端正而神似的楷书字、清楚而鲜明的呈现方式,使孩子们豁然开朗:噢,原来汉字是这么来的,很快就记住了这几个字。接着通过课堂扩展练习“我会连”,学生很自然地利用象形字特点,由图到字,通过观察,猜读认识“鱼”“石”“井”“网”“刀”“水”“田”“雨”等字。

(二)尝试造字之趣。第一册教材识字二的第4课《日、月、明》为会意字识字。以“日月明、鱼羊鲜……二人从、三人众”的韵文形式出现,要求学生认识会意字“明、鲜、灭、男、你、看、标、森、从、众”课后的读读想想,让学生扩展认识“歪、晃、品、晶”在读中,渐渐明白了“日+月=明、一+火=灭、二木为林、三木是森”的字理关系,很容易地认识了这些生字,为了激发学生识字热情,感受造字乐趣,请他们说说哪些是“品”字形的字,特别是让学生中有名字带有“品”字形字的同学讲自己名字的字更有感染力。教师再即兴提出:你们能尝试用这样的方法造字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很快想出了许多“三水”“三山”“三田”“三土”“三火”……虽然只有淼、矗、焱是正确的,但孩子们毕竟尝试了造字的乐趣。

(三)感悟汉字之理。汉字是音、形、义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讲清字的形与义。例如:“比”DD兄弟两个在一起,一个弯来,一个提;用手遮目为“看”;用竹毛制成“笔”;“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虫字旁等。

三、加强写字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字的要求和地位大为提高,特别强调写字能力的培养。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坚持一个“少”字。同时还应注意:

(一)重视对写字姿势的指导。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

(二)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第一学段中,要求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创建;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识字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好习惯;(2)对识字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要求认识3000个字左右,在这其中要求会写2500左右。但是,小学生受年龄的约束,有一个艰难的识字过程,因此,我们为了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就更有必要对小学语文识字研究策略进行加强。

一、在课堂游戏中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各式各样的游戏是小学生比较热衷的,曾有人对其进行过调查和研究,并得出的结论就是:小学生的活泼爱动、天真爱闹的这些心理特征,什么游戏都可以适应,并且游戏可以使学生的兴趣、思维得到激发。就此研究,想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积极的学习思维,游戏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这样,学习活动在学生的眼里是快乐的。

根据以上所说,我认为,小学教师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进行识字教学,这样,我相信学生的识字兴趣会被激发,使识字变得快乐。例如,教师可以把“编一编,记一记”等游戏运用到识字教学中,让学生依据汉字结构来编谜语,并给其示范。如,“坐”就是土上有两人;“明”就是“日”字走在“月”前头。之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学的字编谜语,并针对谜语进行交流,看他们猜测的结果。

在游戏中进行识字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编谜语和猜谜语的兴趣得到激发,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上述过程增加记忆和理解汉字的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识字的质量

小学生因为受到年龄的约束,使其思维发展不是很成熟,他们以直观和具体的思维形象来进行主观学习。这是小学生独有的特点,所以,教学工作人员要尊重这特点,并将此作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基础,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着切合实际的教学建议,这就要求教学工作人员认真研究、仔细琢磨、严格遵守。教师一定要掌握众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对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为学生创建的教学情境一定要直观生动、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识字能力在效率上得到提高。根据上述情况,我认为小学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直观道具进行识字教学,如,以实物、图拍、各种模型等作为辅助材料展开识字教学活动。我以“高”和“低”两个字进行举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姚明和一个三岁孩子的图片,姚明是个巨人,身高为2.29米,而那个三岁小孩身高却只有0.9米,这是个鲜明的对比。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细心观察、仔细对比,认真分析这两个图片有什么区别。学生就会非常容易地在这个直观的图片上感觉到“高”和“低”的不同所在。这样看来,抽象的汉字符号可以直观、形象、具体地表示出来,而且还为学生针对“高”和“低”建立了形象的教学情境。因此,学生一定会对汉字得到更好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三、依据小学生现有经验实施识字教学

所有科目的来源都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使生活实践得到更好的利用,小学语文识字也是这样的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确切指出:“我们要以小学生所熟识的语言作为重要材料进行教学,与此同时,还要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到其中,指引学生在课外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积极识字。”

所以,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有明确的要求:“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自己熟悉的识字环境,还可以让学生在识字活动时,意识到汉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相信这对小学生实践识字能力的运用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以“灭”来举例,教师在对这个字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生活中发生的火灾以后,消防员是怎样进行灭火的。学生一定会对这些现象有着深刻的印象和感受,也知道水和土覆盖可以灭火。教师就可以讲解“一”就是组织火燃烧的水和土,“一”在火上就是“灭火”。因此,根据学生的经验,学生不但了解了“灭”的含义,还生动有趣地记忆了汉字。

综上所述,想要有好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识字是关键,这是小学教育中的主要组成内容。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独有的心理特征来进行识字教学,以此作为前提,进行逐步借鉴、探讨和研究其教学方法。这样,语文识字就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在快乐和趣味中进行学习。总而言之,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雪芬.巧用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9):108.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策略;氛围兴趣;多样方法;联系生活

一、营造氛围,培养识字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必须让学生没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1.鼓励学生做小老师。

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做小老师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如让小学生把课外搜集来的生字教给班级的所有同学;又如小组合作中,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老师,教小组成员识字,检查小组成员的识字效果,早读或认读生字时都可以让学生来做领读小教师。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奋性。

2.在游戏中识字。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二、教给方法,引导探究识字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上摆正彼此的位置,学生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在熟读课文后,老师就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这时,老师就应该有耐心、有创造性地教给学生一些简便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各路神通,在探究中记忆识字。

1.猜一猜。

就是把字变成一个字谜让学生来猜。例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1+1不等于2――王”,“六十天――朋”。又如在学习“明天”的“明”字时,可以出一道谜语“一边阴一边阳,一边热一边凉”让生猜;学习“活”字时出谜语,舌头舔水;教“生”字出字谜“牛过独木桥”。通过这样的猜字谜游戏,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认识的效果大大提高。

2.讲一讲。

就是让学生把生字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出来。低年级的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听故事,同时也喜欢讲故事。如果把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活泼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高兴的气氛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影子”的“影”字时,把“影”字拆成“日(太阳)、京(京京)、彡(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影子)。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识字,效果很好;又如在教学“照”字时,可以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了四滴血”,生听完后不仅对日本人表示愤怒,同时说说认认中很容易就把生字记住了。同时我鼓励孩子自己也来给生字编故事。例如“岛”字,生说一只小鸟在飞过大海时尾巴受伤了,就停在一座小山上,以鸟的一横不见了,变成了一座山。又如“鸣”,生说“一只小鸟想召唤它的好朋友一起来玩耍,于是他张大嘴拼命地叫他的好朋友们呢!”学生的想象力真是非常丰富,在说中不仅让学生更容易地记住了生字,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在教学时应适时点拨、引导,避免学生为了编个谜语,讲个故事就硬性把字拆开,硬把各部件编成没有任何联系的故事、谜语。

3.画一画。

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一个个单调的生字配上图画,让字形在脑海里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欣喜啊!如“亭”字与亭的样子很像,可以让学生看字画图再与生字进行比较,从而记住生字的字形。

三、联系生活,拓展识字空间

生活是很好的识字课本,社会也是很好的识字课堂。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重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接洽起来呢?首先,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重兴趣。比如:电视上动画片中的说话字幕,校园的校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动规范》,课程表,同窗姓名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还有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论是常规活动如:晨会、班会、队会、节日庆典,还是校本活动如国防主题、环保主题、社会调查主题、春秋游主}等,都离不开汉字这个媒介。活动中若以认字贯穿其中,充分施展媒介作用,不仅可以丰富活动内容,还可以在研讨中,在玩乐中接触认识不少汉字。

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点子,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课堂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巧妙的方法识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还要鼓励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掌握所学的生字,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识字能力。

篇6

关键词:小学;识字方法;低段

1、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三性”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过程中,笔者将识字的趣味性、有效性以及学生学习识字的自主性结合在一起。

1.1、趣味性

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识字量较少,同学之间的名字更是不认识,怎么办呢?笔者决定从认识名字开始。开学伊始,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小卡片上,在卡片上画一幅图画或将卡片制作成不同的形状贴在桌角上,同桌互相认一认,课余时间再去认识更多学生的名字。一个月后,笔者发现每位学生基本上都能叫出班里同学的名字了。在一次班会课上,班级举行了一项“你的名字我会认”的班队活动。学生对此项活动十分感兴趣,识字兴趣被激发了,并始终保持着自觉识字的欲望和热情。

1.2、有效性

识字是语文教学中较枯燥乏味的学习环节,但它又是小学生阅读、写作甚至是教育的基础。在低段小学生识字教学环节中,要允许各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真正达到帮助学生识字的作用。要改变目前填鸭式的识字教学现状,我是这样做的:(1)加强诗歌、儿歌的诵读。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既认识了汉字,又体会了诗歌、儿歌的押韵美。例如:扁扁口上一个竖――“中”;三个人一起晒太阳――“春”;田里干活出力气――“男”。(2)图画识字。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特点,用简单而形象的图画表示汉字,如学“日、月、火、网”时,笔者先画出表示这些字形状的图画,再出示汉字。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感官识字,又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1.3、自主性

无论哪一种识字方法,都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方法

2.1、搭配比较的方式

偏旁部首的学习是一直被强调的学习内容,一些形近字就可以通过搭配比较的形式进行学习。例如:汉字“青”碰见“氵”就变成“清”,碰见“日”就变成“晴”,碰见“目”就是“睛”,碰见“讠”就变成“请”等。诸如此类的近义词,在任何地方的语文教学中都能用到,学生在进行搭配与比较的过程中,能够记住多个字。

2.2、游戏的形式

(1)编故事。在介绍汉字“游”时,教师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在黑板上逐一写出比画:一个小孩(子)戴着一顶游泳帽(子上面的一撇加一横),在方形的水池里游来游去。

(2)猜字谜。教师可以采用“猜谜语”的游戏形式教学生识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告)。“八只脚”是什么字?(趴)……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方法不同于机械识记,学生记忆深刻。

2.3、结合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料

7~9岁的儿童正处于符号认知与阅读能力形成的阶段。阅读是对文字符号的视觉辨认和领会。文字与图形有相似之处,它们都由点、线组成,但又有区别。而另一方面,图片、视频等识字辅助材料往往都是彩色的,从视觉拾取上讲,儿童比较愿意接受彩色的事物。所以在小学低段学生识字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识字卡片和视频材料。下图为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水墨汉字》的截图,这部只有10分钟的动画片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介绍了36个汉字的由来。

2.4、与多种写字体验方式相结合

在识字学习过程中,偶尔可以加上一些体验学习,如在沙子中用手指来写字,用颜色涂空心的字,用水写在水泥地上等。新奇的书写方式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2.5、扩散思维,积极联想

联想教学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比如:在教“鸟”字时,教师可以从象形字入手,出示楷体“鸟”字,并对其进行分析,使学生在了解字义的基础上强化字形。学完“鸟”字,教师可以把“鸟”的一点擦去,问学生:“如果鸟没有了眼睛会怎样?”“什么也看不见。”“对,眼前就会乌黑一片。‘鸟’字去掉点就是‘乌黑’的‘乌’字。乌鸦全身羽毛乌黑,连眼睛也看不出来了,所以‘乌鸦’的‘乌’字与‘乌黑’的‘乌’是同一个字。”

总而言之,如何让识字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和有效性,是一项值得长期研究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开发、设计出更具创意,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的识字教学方法,完成小学识字教学任务,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识字、快乐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学会识字、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篇7

“自然小班化”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因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出现的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减少,每个教学班出现不到20个学生的状况。“语文分层指导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性格习惯、家庭环境和潜力意向等因素,在教师心目中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组,实施相应的教学指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实施策略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措施、机制的总和,它可以确保操作要领的有效展开和运作。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策略:

一、统分结合的教学机制

“统”与“分”,亦即集体教学与小组、个别教学的协调,是分层施教的主要操作机制。其基本环节是统合――分层――统合。

统合:教学起始阶段的集体同授,主要目的是营造群体学习心理氛围和为后续的分层学习作准备,该阶段特别注意对分层学习进行方法上的示范和思路上的启发。其方式有:

A.导入。通过复习旧知、铺垫、背景介绍、激趣设疑、呈示目标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导入一堂课的主体内容的学习。

B.示范。通过导读课文中的某一片断,使学生经历一段阅读过程,在感性体验的基础进行方法和思路的提示。

分层:这一阶段是学习新课文的主要阶段,采用分层学习的方法。低层或中低层学生继续由教师领学,而高层或中高层学生开始自学。自学的适用条件是:A.具体学习准备充分且教材难度不大;B.教材各部分之间的结构(或题材)类似,思路明显;C.有先前的学法指导和示范;D.有较为具体的自学提纲;E.有相配套的ACI课件的支持。分层教学阶段对教学控制的要求相当高,即:A.在时间上,自学与领学的结束要基本同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网络加以控制;B.在内容上,自学与领学的结束处,正是后继教学的逻辑起点;C.教师要通过网络加强纪律约束,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统合:这一阶段是在分层教学基础上的集体同授。该阶段的教学方式一般有:

A.反馈。通过提问自学提纲中两组交叉的学习要求,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尤其是自学组的学习效果。

B.提高。即由自学组的学生回答提纲中较高要求的思考题,教师给予适当的讲评,使领学组的学生也有所启发和帮助。

C.互评。提出问题共同讨论时,由各组学生分别对对方的发言进行评论,交流各自的见解,从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D.整理。教师通过讲评小结,提示重点、难点,梳理知识,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使分组学习的结果得到整理。

E.回授。在统合反馈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教师应组织补救教学,回授纠正。

统分结合的操作具有多种变式。可以是一轮统分式,即统―分―统;可以是两轮统分式,即统―分―统―分―统;也可以是轮换统分式,即A组自学B组领学――A组领学B组自学――A、B同授,等等。变式的确定取决于教材特点、具体教学需要以及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

二、分类问答的教学策略

示范性问答:其对象指向是高层学生,目的指向则是低层学生。期望通过高层学生的回答,为低层学生提供示范。

模仿性问答:其对象指向是中低层学生,其目的指向是要求他们复述再现教师讲解或学生的示范回答,通过模仿掌握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

激发性问答: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先让中低层学生来尝试回答,利用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给高层学生提供智力刺激,激发他们进一步思考;把问题解决得更完善,而高层学生的回答,又可以促使中低层学生进行反思,纠正认知错误。

检验性答问:主要是检查各层次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分层目标提出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问题,了解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补救教学、回授纠正提供依据。

三、利用多媒体策略

①能有效避免由于分层而带来的语言干扰。这是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有了多媒体教学网络的支持,领学组的网上问答和咨询成为现实,从而避免了与自学组的相互干扰,这就为切实保证分层指导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篇8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改进策略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便是识字教学,只有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识字基础,才能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情况始终不尽如人意,教学水平长期难有大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探索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新型方法策略,从而采取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模式,开展小学低年级高效性识字教学。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

(一)识字教学的任务量大

识字教学的任务量太大是导致小学生识字能力不高的主要因素,同时也给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形成一定压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几乎没有识字基础,再由于受到年龄、心理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决定了小学生接受识字教学的能力有限。但是,当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任务过于繁重,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学生识字能力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大量汉字,给小学生增添了很重的心理负担。

(二)识字能力的差异性大

学生的识字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形成了很大压力,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实现对不同学生的识字辅导。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因此小学生在学习中表现的差异性会更大,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之间个体的细微差异实施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策略开展个性化教学,辅助学生形成一套个性化的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1]。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创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质量。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对识字教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展开系统分析,不要机械地按着课程进度开展识字教学,而是要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体系形成整体把握,运用多种记忆策略,辅助小学生形成高效的识字方法与识字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极易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故事性情节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法辅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较难的生字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编写一段形象生动的小故事,然后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讲故事大赛。学生的故事编写完成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复修改,从而加强学生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识字活动,将枯燥的识字内容与生动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促进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水平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有效地引导小学生按照汉字书写的规律,自主编写字谜,并对学生编字谜的情况展开课堂评比,激发小学生的求胜心理,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实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2]。

(二)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识字情境,使小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对生字形成整体性把握,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之所以长时间难以提高,主要是由于小学语文教师割裂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将生字从课文中孤立出来,从而造成了生字枯燥抽象、难以记忆的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将生字教学还原到阅读教学中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文本往往具有情节性和情感性的色彩,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内驱力,使小学生对生字产生感性化认知。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注意对生字字义的强调,尤其要突出生字在文章中的感彩,从而加深小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拓展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扩大小学生的识字量,辅助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识字方法与识字习惯,综合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3]。

三、结语

识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识字教学的重视,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小学生优秀的识字能力,促进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莉.谈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以语文版小学教材为例[J].语文建设,2013,(6):30-32.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问题;对策

小学阶段是识字教学的重要阶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然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当中,普遍存在学生识字兴趣不高、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较难理解和把握字词含义、识字能力较低等问题。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

识字是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多地区的小学减少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课时数。然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的识字总量,却没有相应的减少,甚至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都知道,要想顺利完成识字教学,则需要充足的语文课时量来保障,这就导致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任务和课时数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与此同时,越来越高的识字要求,也使教师和学生面临着重大的压力与困扰。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识字提不起兴趣、不能很好地把握字词的含义以及识字水平很低等问题的出现。

这就要求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认清识字教学的现状;另一方面着眼于整个小学教学领域这个大局,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问题以及自身教学经验,积极探索可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成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改善识字教学的现状,更好地为学生和教学服务。

二、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策略有很多,包括: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结合学生思维特点,采用形象教育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帮助学生巩固识字等等。

1.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

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往往是课堂的次要角色,师生的地位并不平等。当学生无法主导自己的学习时,何谈提高语文识字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灵活掌握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不断解放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以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能力和识字能力。

2.结合学生思维特点,采用形象教育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充满想象力。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实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把抽象的汉字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思维,还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各种方法来营造良好氛围,以使学生体验到识字的乐趣,让学生主动识字,乐于识字。比如,在教学生认识“眼、耳、口”这几个字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这几个字的形成过程,通过形象的画面展示,让学生跟着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将“眼、耳、口”这几个字和实际的眼睛、耳朵、嘴巴联系起来,使学生可以深刻地记忆这几个字。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汉字奥秘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识字能力的不断提升,为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3.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帮助学生巩固识字

据相关研究证实,人类要对所学的知识不断地进行巩固复习,才能记忆准确、牢靠、持久。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都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记忆力很好,但也很容易忘记。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识字。比如,让学生玩词语接龙游戏,让学生用词语造句,抑或让一个学生来负责讲解一个汉字的含义和用法等等,以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效果,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深化学生记忆。此外,教师应适量地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温固所学知识,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对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探索能够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的教学方法,不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识字能力得到提升,让语文识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和高效率地识字。

参考文献:

[1]钱树锋.同伴“磁场”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教育科研论坛,2010(10).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苏教版;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更是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教材的固化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等原因出现问题,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本文即从当前苏教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阐述趣味教学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助力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苏教版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效果不明显

基于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仅仅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统以及文字的大量练习,强调的是“多练多做”,而并非“多想多思”,并为注重提升学生对于认识文字的兴趣以及文字形成的内在原因[1],也无法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文字组成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文字之间的相互联系,导致学习的兴趣下降,积极性不高,自觉学习的习惯与意识难以养成,但偏偏小学教育阶段又是学生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尤其对于语文课程来说,汉字是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影响巨大。因而这种单一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小学语文的教育效率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二)学生智力发展尚不成熟,文字理解能力较低

在小学受教育阶段,由于年龄的限制,学生们的智力发育尚不成熟,因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能力也相比较成年人来说较为低下,而语文识字能力的培养又是一项内容较“硬”的教育,唯有真正理解文字的含义以及内容才能真正的将该文字牢记于心并成功的运用出来。但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基本掌握约2500多个汉字,如果每个汉字都要进行大量的注解的话,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这种文字理解能力低下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往往导致学生在小学教育时期形成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影响在更高教育阶段的学习活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厌学、退学等情况的发生。

(三)苏教版教材选字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现实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汉字的选用是参考以往的教学内容与一定的教学标准进行的,但由于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各种生僻字也浩如烟海,因此在生字的编排与安插时出现失误,导致生字的放置位置与汉字的实际使用情况不相符,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对生字的理解产生偏差时,如在苏教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生字表中,“诳、虞、蜻、蜓……”等20多个生字不属于课后生字表的非常用字,这样的情况在二年级语文的教材中也有出现。因此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选字不合理,与实际情形相脱离的问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及知识储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学生对所应该掌握的生字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二、提升小学语文苏教版识字教学的策略与对策

(一)创新教学方法,开展趣味识字教学活动

传统的小学教育方法不仅无法起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反感,因此,要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趣味识字教学活动,在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的同时,达成教育的目的。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在教材中选取必须掌握的部分汉字,将其拆解成不同的汉字组成,如将“思”拆解成“田”和“心”,将“好”拆解成“女”和“子”,以此类推,将拆解好的字制成卡片分发给学生们,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造字大赛,以最终拼出的汉字数量作为裁定胜负的依据。通过这种趣味的识字教学活动,再让学生们巩固已学汉字的同时,又能根据生活经验掌握更多新的汉字,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互动与课后练习相结合,提升学生对于生字的理解能力

生字又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对于生字的理解并加强其对于该生字的练习和运用,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避免因生字的使用不当产生不良的影响[2]。比如在苏教版的课后生字练习中,造句是基本的练习形式之一,以“崭新”为例,是“全新、极新”的意思,一般用于形容新事物,如果在教学活动不注重对于该生字的理解,很容易出现“崭新的太阳”等错误的运用。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加强汉字的释义之外之外,课堂互动也是增进学生对于汉字理解的重要方式,如在课堂中以汉字所包含的意思设立情境,让学生们融入其中,以此形成对于该生字的情景模式,帮助学生生动的理解其字形与字义,课后在用作业的形式进行练习,复习效果将事半功倍。

(三)突破教材合理开展教学内容,使之与现实运用相匹配

由于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在生字编排上与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注重这一方面的改进与完善,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进行内容的设置,而应突破教材联系实际合理开展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匹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与运用生字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也有助于顺利实现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教育中生字部分的教育目标。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阶段识字教学的作用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所能起到的影响是巨大的,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汉字总体上虽坚持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但仍需要不断的改进以适应时展的要求。本文便通过阐述趣味教学对于识字能力提升与教学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工作人员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