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范文
时间:2023-08-03 17:3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学生素质的高低,则直接关系着“基石”的稳固与否。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的共同目标。培养新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需要从基础做起,需要学校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家庭、学校的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在这中间,思想品德课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最重要的素质。”广义的素质,可以说它包含了人本身物质和精神的外在的一切方面。具体可划分为政治素质、科学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等许多方面。在各方面中思想素质起着基础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目前的中学生是将来的社会主本文由收集整理义劳动者,不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决定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其他素质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品德课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
这就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是任何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这是由思想品德课的性质、目的、内容和特点决定的,同时又是我国学校教育与资本主义学校自由发展的本质区别。
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任务
初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素质教育任务,如语文、外语主要要有文化素质教育并兼有思想、科学、美学等素质教育任务;数学、物理、化学主要承担文化、科学素质教育任务;音乐、体育、美术则分别承担着身心健康、审美等多方面的素质教育任务。相比之下,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最为重大,它的内容决定了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稳定的能力素质,高尚道德的素质,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并且由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来推动和激励其他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思想品德课的任务要教育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只有牢固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才能由决心毅力去学习兢兢业业做事的本领。通过兢兢业业做事,在将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增砖瓦,才能体现出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德素质。
三、社会现实决定了思想品德课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艰性
由于目前现实生活中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存在和制约,人们对思想品德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模糊,经常处于摇摆不定状态,有时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这是社会上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在学校教育上的反应。目前学校教育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完全接受,思想品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也未能被人们认识和肯定,因此便会出现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现象。事物总是在矛盾中不断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总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的。随着党的“十”精神的贯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相信全党全社会将对思想品德工作重心加以重视,这必将会为学校思想品德课完成素质教育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气氛。
篇2
一视角的调整
素质教育并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们完全陌生的教育,并不是一切重来的一种教育。实在说来,过去的教育亦必然对学生素质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我们看到吴文俊素质很好,黄昆很好,王选很好,然而,他们不也都经过小学、中学的培养吗?那时的教育不也对他们形成良好的素质产生过良好的作用吗?他们都受过知识教育,难道知识教育对他们良好素质的形成不曾有过巨大影响?问题在于,虽然无论何种教育都会对学生素质有这样那样的影响,但素质教育所寻求的是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此其一;其二,这样那样的影响往往是自觉或不自觉发生的,我们所寻求的是自觉的有意识进行的素质教育;其三,确实出现了妨碍学生素质朝着积极方面发展的障碍,从观念到机制上的障碍都有。当人们对消除这些障碍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的时候,越来越希望自觉地推进合乎我们理想的教育的时候,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这些人也是十分明白知识教育意义的人,但他们对这种意义有更深层的理解。所谓视角的调整,即教育着眼点的调整。大家都明白,教育的工具理性曾经是十分明显的。行政当局着眼于经济发展和为政治服务,这是必然的、合理的;受教育者当事人(包括相关的教师、家长)着眼于升学、就业,这也无可厚非。教育有没有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功能呢?有没有成就就业和升学的作用呢?都有。
但是,这类着眼点却可能忽视最基础的东西,忽视前提,因而也忽视一个更具根本性的方面:人自身的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社会自身也有个素质问题,社会状况如何,经济状况如何,都取决于一个基本的东西:人的素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的发展,同时,最终都应是为了人的发展。从出发点到过程,到目的,人自身的发展都是根本的方面。人的素质决定了社会的素质,从而决定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们不是早已有全面发展的方针并且就是讲人的发展的吗?事实上,这一方针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并没有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把全面发展首先视为人的权利,而往往只作为外在的一种要求,并没有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自己真正获得解放,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自己”①那样来理解。人的发展即人的解放,人的发展即外部世界为个人本身所驾驭,这充分表明了教育对人自身的价值占有优先的地位。教育可能带来的升学(深造)机会的增加、就业(择业)能力的增长,教育可能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一切都应是基于人的发展的,因而优先的是人自身的发展。然而,一旦说到人自身,那主要就是指人的素质及其发展。素质教育要解决的是一个基础性问题,素质教育是要将教育的着眼点调整到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关注人的发展和解放上来,它并不排斥功利性目的。我们是否把知识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解放紧密联系起来了呢?这是应该主要思考的问题。
二目标的调整
一旦说到为经济服务,为就业作准备,就容易想到学知识,学哪些知识,怎样学好这些知识。然而,如果只想到这一点,只想到这里为止,就有问题了。教育总是离不开知识传授的。素质教育能够抛开知识教育吗?素质教育是与知识教育割裂开的一种教育吗?德育中少不了道德认知,虽然不只是道德认知;美育中少不了审美知识的传递,虽然还有审美情感的陶冶;体育中少得了相关的知识教育吗?所以,无论从哪方面看,素质教育绝非孤立于知识教育之外的一种额外的教育。素质教育不仅不轻视知识教育,而且希望把知识教育做得更好,进行更有效的知识教育。知识教育中的一些必要手段,包括考试,也绝不是素质教育所要摒弃的。然而,知识教育的目标需要调整。比如说德育,我们常常只是偏重于德育知识的传授,并且把德育知识考试的成绩看得特别重要,这就走样了,这就不是在优先关注素质了。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是“行为原则和规范”②。道德问题主要讲的是善恶,求真、求知之中也有善恶问题,但求知本身并不直接是善恶评价,所以德育并非一般的知识教育。并且,道德主要是行为准则和规范,主要靠践行,而行为则直接依靠情感和意志的支持,培养了良好的乃至高尚的道德情感,就会很乐意去从善;有了坚毅的道德意志就会从善如流,矢志不移;有时违背了能及时反省、改正。有了道德情感的陶冶,有了道德意志的支撑,就会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养成坚实而良好的道德习惯,最有利于他/她一辈子的端行。
德育中少不了道德知识的传授,但与此同时,把目标重点要调整到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锤炼、道德习惯的养成上来,这就是素质教育所强调的。这样说来,素质教育也不是道德教育之外的一种教育,亦非额外的一种教育,而是其目的和目标均应作一些调整的教育。学生要大量学习的还有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人文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仅不应削弱,还应学习得更有效,更合理。就知识与受教育者个体的关系来说,一种是他记住了的知识、理解了的知识,还有对其思维发展起作用的知识、使其产生过一些感悟的知识、使之感动过的知识、久久不能忘怀的知识等,甚至还有能使受教育者自己悟出新知来的知识。上面就受教育者主体而言将知识分成了五六类,然而,现行的知识教育大多只走了一两步,只停留在记住和理解了的知识,有时甚至理解还不充分。至于改善思维方式的知识、在感悟之中融入情感的知识、尚能悟出新知的知识,时而被知识教育有意无意地忘却了。比如说,把考试搞过了头,变成应试乃一切,便是属于这种只走了一两步的知识教育,因而也是较为肤浅的一种教育。素质教育对知识教育所关心的问题就集中在这一点上,就是希望调整知识教育的目的,希望特别关心能与受教育者情意相融合的知识教育,使知识不只浅存于记忆之中,而是要使之深进于心灵之中,使知识成为受教育者主体心灵的一部分。素质之质,即心灵,知识教育应关注到学生的心灵。无论是社会知识还是自然知识,抑或是人文知识,在教育中均可达此目标,所以,素质教育对知识教育的这种祈盼是合理的。
三结构的调整
素质教育不是额外的一种教育,其重点在于改善知识教育,不仅要调整知识教育的目标,而且对知识结构也要作一些调整。有人以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增加一些音乐、美术知识的教育,增加一些体育活动,甚至以为多增加一些课外活动就是加强素质教育了。这可能是一种表面的看法、片面的看法。表面的、片面的看法虽与错误的看法不是一回事,但若只停留在这一看法上,就很难理解素质教育之真谛。音乐、美术知识对人的素质确实有很重要的影响,原因就在于它属于人文知识,是直接表现人的心灵的知识,它能唤起心灵的震撼,能更直接地进入心灵。
从性质上说,它属于美学领域,它更能吸引人。面对音乐、美术,受教育者除了认识之外,通常还会有体验、感受和欣赏,也就是说,它能焕发出综合性很强的心理活动。幼时学的一个数学定理,不多久可能就会忘记;幼时学会的一首歌,可能终身难忘,哼唱一世,吟诵一生,因为它成了心灵的一部分。如果不停留在以上的分析,就可以追问:难道数学、科学中就没有美学吗?数学、科学之类的知识教育可不可以像艺术教育那样给学生以美感呢?能不能够像艺术教育那样吸引人呢?能不能不只是让学生认识而且也让他们感受、体验和欣赏呢?能不能也像美妙的音乐旋律那样伴随学生的一生呢?虽然不一定是背诵和吟唱,但能不能是永远挥之不去的感染和印记呢?艺术教育并非一切,然而它给我们的启示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正是所谓“应试教育”最易忽略的。为什么它具有普遍的意义呢?因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③,按照美的规律既构造对象,也构造自己,这是人的特性。当教育明白人的这一特性时,便会明白美育的重大意义。艺术教育不等于美学教育,各类科学教育中都存在着美学教育,但艺术教育有较为直接的美学教育效果。美育普遍存在且具有普遍的意义,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注意到。艺术的教育并非一切,但是,教育的艺术应是一切教师所要追寻的。这与素质教育有什么关系呢?还是马克思说得好,人“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在他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③。这里所说的就是美学的尺度,既被运用于对象,又被运用于自己。正是“内在的尺度”把主客体联结在一起,而“内在的尺度”正可被理解为主体的心灵。人用心灵去作用于对象,也构造着对象,构造着自己。知识在它尚不真正属于受教育者的时候,它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只有在它逐渐成为一种内在的尺度时,其作用的性质就会起根本的变化。可以说,素质教育就在于寻求这种根本的变化,而美学因素在这里起着特殊的作用,起着让知识进入心灵并成为心灵的一部分的特殊作用。
近一二十年来,人们特别关注艺术教育,这本身亦有其特别的历史背景。美育曾经受到极大的挫伤,曾经被大大地削弱,1956年美育从教育方针中消失。为何消失?众说纷纭。但是,艺术教育被大大削弱的事实,则是尽人皆知的。直到1999年,美育才正式地再度出现在我们的教育方针④中。为何出现?相信看法是很一致的:美育的重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艺术教育当然也不是与知识教育不相干的教育。音乐教育,要识五线谱,要学如何发声,如何把握旋律,如何表达感情有很多很多的知识,但不只是知识。当素质看重艺术教育的时候,艺术教育也不是额外的一种教育。但是,人们观察它的时候,视角调整了,目标调整了,调整到关注人的内在尺度了,关注情感,关注命运,关注心灵。而艺术教育的这一要旨,对于其他种类的知识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所以,在知识教育的结构上作一些相应的调整也就是必要的。从微观上看,每门课程都可以考察一下各自的教育资源结构;从宏观上看,适当加强人文课程(通识课程中的核心部分)及其与其他课程的关联也是需要格外考虑的。
四角色的调整
这里,我们简单地叙述一下教育者角色的调整问题。需要优先注意的有如下几点:
1教育者同时视自己为受教育者
教育者不应仅仅是教育者角色,亦应是受教育者的角色。主体性教育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主体性教育的实现恰在于主客体的融合,而非主体与客体的分割。然而,教育者过强的角色意识正有碍受教育者主客体的融合。所谓“过强”,指的是这种角色浓重的外在性。换句话说,教育者明显地站在受教育者行列之外,或者说他与受教育者保持着明显的距离。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教育者是个客体,当这一客体远远地位于另一地方时,其拥有的教育资源就很难成为主体受教育者的“内在的尺度”了,就很难有主客体的有效融合了。毫无疑问,当教育者在受教育者面前多说“我”、“我们”而少说“你”、“你们”的时候,效果是不大一样的。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最好站在这个教育之中,也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力求与学生在这一点上是零距离的。任何优秀的教师在任何时候也不能说自己不再需要这样做。
2教师是知识传授者,但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
我们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认识到,而且是让学生感受到、体验到、欣赏到,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与学生心灵相通,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美好的心灵。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映照。为了学生的美好,教师常常更愿意反身思考自己,也在学生身上“直观自身”(马克思语),这往往就是终身从教的人可以获得的取之不尽的活力源泉。“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⑤,教师角色的意义亦在于此。
篇3
摘要当前在我国各种学校教育形式中,技工学校作为义务教育的补充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教学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技工学校中虽然主要是进行专业技能教育,但是,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技工学校日常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教学作为技工学校教育中的公共课,担负着义务教育的重任。因此,体育教学通过课程内容不断地将德智体美劳的思想渗入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希望能够为通过体育教学体现素质教育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关键词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技工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承担着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而且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技工学校作为义务教育的补充形式,其学生大多是在初中毕业后就进入到技工学校学习,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心理方面还是在生理方面都属于是特殊时期,有着显著的变化和明显的成长特性。因此,在技工学校日常教育中,通过体育这一公共课来进行素质教育的加强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的,而且更加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 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认识
当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看法也在逐渐的多元化。素质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成为当前教育的发展防方向,不仅在义务教育阶段,在技工学校以及各职业院校中,注重素质教育也已经成为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性培养,还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能力高低的一个衡量标准。体育素质教育是指学科的素质教育,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将素|教育进行具体化和实践化[1],在体育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教学素质教育通常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媒介,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融入其中,以此为基础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最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此外,在体育素质教育中,不仅要在日常教学中将知识以不同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发掘和发现学生独有的潜能和创造力,并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不断的提高和发展,这样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还需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通过体育锻炼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毅力、耐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提高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创新和丰富体育教材内容
体育教育作为技工学校的一门公共课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途径之一。体育教材作为体育教学的必备要素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体育教学中,技工学校的教材往往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而且对于学生而言,体育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调动其积极性。因此,在技工学校中,体育教材需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进行改革和创新,并且在结合技工学校的课程设计和教学需求进行改革,增加教材的内容和运动类型,并且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教材的设置,在教材中充分的体现出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并增加一些实用性,这样才能从教材的角度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不断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在技工学校由于体育课属于是一门公共课,因此在课程考察方面往往比较宽松,这样通常会忽略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因此,在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需要在教学评价体系中进行改革。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将素质教育内容和成果放在评价和考核中。因此,在学习末的评价和考核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考核,以及在课程学生中的表现和态度。在评价和考核中应该着重体现学生的进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三)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课程的教学成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还需要树立高等的责任心。另外,在工作中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学术思想。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另外,教师还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的学习,以此作为学生的榜样。
(四)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体育教学认识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认识都在变化。因此,在技工学校中也需要逐渐的改变教学观念,重视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在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需要学校领导首先转变观念,重视并深入的了解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内涵,并在工作中不断引导学生和教师转变观点和看法,切实的将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成分体现在日常教学中[2]。其次,教师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课程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加强对体育素质教育的认识,并且在教学中将其落实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切实的体会到体育素质教学对其的重要影响。
总之,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重要性逐渐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并不断地将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29-01
青少年思想教育问题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乃至于社会教育的重要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
1.当前青少年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一段时间,中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学校中也显现出个别不良的苗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厌学情绪的产生,迷恋网络早恋等,看到这一切,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教育及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不能没有一些感触和震动,思考之余,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从社会发展来看,我国社会可以说仍处于一个特殊时期,西方道德思潮的不断冲击,传统的以宗法、血缘、情感、人情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固守,造成国人道德世界正历经着从未有过的沉浮,冲突与裂变。作为青少年的道德思想无疑遭受着巨大的冲击,他们迷惘、失落,找不到正确的人生方向,传统的是非对错观念正在从他们的思想中消失而新的是非标准还没有建立,加上社会道德体系的弱化,诚信的缺失,都给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塑造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1.2 从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学校教育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有机的道德体系,在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下,学校教育顾此失彼,忽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做的很不彻底,这一切都致使中小学生违法犯罪情况呈与日俱增的势头。
1.3 从家庭方向看,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很多的家庭教育赶往误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们的普遍心理,父母们对学生的学刊成绩看的过重,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却是一片窄白,加上父母离婚率增加,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中小学生产生心理疾病和违法犯罪的根源之一。
2.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对策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整体素质,其中首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世界观则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从教育的内容看,则是知识和能力,即掌握具体知识及运用知识认识世界所形成的观念,各种不同的人生观总是受一定的世界观支配和制约的,也就是说:对整个世界中的所有事物的方方面面所概念化了的知识,对人生观的建立都是有影响的。世界观是用知识来树立人生观,人生观则晨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世界观,世界观永远是主动的,人生观则是能动的,而人生观的这各能动作用,对世界观在形成过程中,不驻有适应性和促进性,同时也具有否定错误和超越陈腐的特征,由于现实社会什么样的事物都有,什么样的思想也会产生,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都不尽相同,同时也就会产生出多种多样的人生观,从人生观的境界来讲有高下之分,从人生观的内容来讲有好坏之分,从人生观的性质来讲有善恶之分,所以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也就显现出来了。那么,我们关于学生的人生观的建立,也应从对世界的认识过程出发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脱离世界观、脱离对万事万物的具体认识,空谈人生观,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空中楼阁式的脱离现实社会的人生观,即使建立起来,也是脆弱的、病态的,不能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一旦受挫则万念俱灰,正确的人生观就建立在坚实的世界观的基础之上,才能有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毅力,不但永远保持着一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气魄和豪情理想和追求,同时也要有实现这一理想的坚实的物质条件,也就是说,不但要有形成人生观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要具有实现人生观的能力基础。
作为建立正确人生观基础的人格培养和智力素质是学生步入社会舞台的双足。那种在教育过程中严重混淆人格教育和素质培养的现实是十分有害的,不能把人格教育完全替代素质教育,也不能把素质教育完全等同于人格教育。真善美是人格教育的基础,是人格之鼎的三足,缺一不可,它应该和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学生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人格的好坏,人格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在人格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把学生引导到自然科学及史地学科的所有领域,引导学生去揭开自然界的神秘面纱,去发现更加有趣、真实的自然界的本质,去发现自然界中的真、善、美,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完美学生的人格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并不能解决他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版面强调知识和能力所带来的也许是人格上的缺陷和精神上的贫乏,从而导致学生的孤独、压抑、疏离、苦闷,崇高理想的丧失,进取心、上进心的萎缩,这些不良心理,又反过来影响学生在能力和知识上的发展,导致道德沦丧和人生价值观的紊乱、意志力的丧失。所以,在现代素质教育起步阶段的中国教育,在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领域的教育中,面临着双重的任务和飞跃。
(1)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进入现代素质教育,从应试教育强调的固化的知识型道德及爱国主义教育观,向素质教育发展的行为型道德及爱国主义价值观发展。
篇5
关键词:教育观念;含义;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244-04
从新一轮教育改革开始以来,改变教育观念成为一句流行语,人们都在强调要改变教育观念。然而作为高频词的教育观念,却众说纷纭,人们只是未加反思地使用它,少有文章对其进行深入探讨[1][2]。这一状况致使人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不一致,每个人都在自己理解上使用教育观念。虽然使用的是同一词,然而你说的教育观念与我指的教育观念的内容却不一样,也使得改变谁的教育观念成为一个不甚明了的问题。我们先探讨教育观念一词,然后再看到底都有谁的教育观念需要改变。
一、教育观念的内涵
教育观念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汇,其含意因使用者而各异。那么,我们的教育学学界是怎么理解教育观念这一词汇的呢。我们先来看几种表述:(1)教育观念,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3] 。(2)可把教育观念理解为基于对教育的各种现象和各个方面的认识所形成的观念,以及系统化、理论化了的观念形态[1]。 (3)教育观念则是存在于每一个教育者和其他人头脑中的个体或群体对教育的看法和认识[4]。(4)教育观念就是不同的教育主体在一定的教育实践中对教育问题所形成的基本认识和看法[5]。 (5)我们可以把教育观念概括为以教育价值为核心的个体对教育的基本认识与看法[6]。从上面这些表述来看,教育观念的含义似乎是明确的,就是指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然而,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各种“教育观念”的界说中所指的内容有着很大的差别,有指对“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有指“系统化、理论化了的观念形态”,也有泛指“看法和认识”。
“教育观念”一词的多种理解与“教育”和“观念”的多义性有关。教育一词词义的分歧已为我们所熟知,法国学者米亚拉雷认为“教育”一词有四种基本含义。“我们发现,摆在我们面前的‘教育’一词至少有四种基本的含义:(1)作为一种机构的教育;(2)作为活动的教育;(3)作为内容的教育;(4)作为一种结果的教育。”[7]我国教育学界普遍从教育的范围对教育进行划分,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至少在两种意义上被使用。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定义只是把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区别开来,包括的范围还很广。如家庭教育,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进行的群众性宣传教育,由校外文化机构进行的教育,以及群众团体中的教育活动等,当然也包括学校教育在内。”[8]教育的这种多义性使得人们都按自己的理解来使用教育一词,从而使得歧义丛生。
郑金洲教授在《教育观念的世纪变革》一文中指出“观念”一词有四种含义。张斌贤教授在《大学“理念”考辩》一文中提到“观念”一词有哲学意义上的“概念”和一般意义上的“头脑中的图象,在头脑中构想的事物意念或形象”二种意义。李君如先生在《观念更新论》中概括了“观念”的三种词义:“一种认为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即知觉和表象;一种认为观念是作为人们思维活动结果的思想或思想意识,即理性认识,一种认为它在广义上指的就是意识、精神。”[9]可以看出,“‘观念’实在有着甚强的伸缩性,它大可包罗进所有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印象、表象是观念,思想体系也是观念;小至仅限定为体系化了的思想认识,不仅是感知觉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不是观念,就是社会存在形成的社会意识也不见得都是观念。一大一小,几成天壤之别。”[1]
由“教育”和“观念”二词结合而成的教育观念的意义有很大的伸缩性,在最广的意义上,教育观念是指对一切教育现象的意识;而最窄的意义上,教育观念仅指对正规教育(即学校教育)的根本问题的理论化和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
二、教育观念的特点
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内涵丰富而且伸缩性大的教育观念,可以发现它的不同特点。
1.主体差异性
观念,不管是经验的还是理性的,都是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头脑并在人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0]也就是说,观念在本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结果。作为反映结果,观念总是存在于认识主体的大脑之中,因而表现出它对认识主体的依附性。认识活动的主体不同,对同一事物所形成的观念也不同,从而表现出主体差异性。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教育,几乎牵涉到所有的人,因而几乎每个人都对教育有或深或浅的认识。不同的人教育观念不完全一样甚至有天壤之别。如有的人有系统的、完整的教育观念,有的人只是对某一教育现象表示某种看法;有的人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而有的人的教育观念不完全正确甚至是错误的;有的人只对教育有粗浅的感性认识,而有的人(教育家们)则对教育的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
2.内容的丰富性
作为对教育这种复杂的社会活动的反映,教育观念是一个复杂观念,是一个有着内在结构的“观念群”。教育观念的内容相当丰富,它既包括对教育的深层次问题的认识所形成的观念,如教育本质观、教育目的观、教育价值观和教育功能观;也包括对教育的相对浅层的问题的认识所形成的观念,如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教育内容观等很多方面的内容。
3.时代性
人和教育都是历史性的存在,社会历史永远在发展变化,不同时代的人和教育都不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所获得的知识不断的丰富,人们需要的知识也随着时代而变化。不同时代对知识的价值和人性的认识迥异,从而导致不同时代的人对教育的认识和反映也各不相同,从而使得教育观念具有时代性。
4.稳定性
教育观念会随着时代而变,然而改变不是随机的,新时代的教育观念总会在继承前一时代的教育观念的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些教育观念虽然产生于古代,却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这些教育观念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历时上千年不会被舍弃。从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来看,理性的教育观念往往是人们对教育活动或其中的某些方面作思考以后所形成的,一经形成就不太容易改变。特别是理论化和系统化了的教育观念,是人们深思熟虑以后的结果,是经过长期的积沉而形成的,形成以后更难改变。
5.层次性
认识作为人的一种心灵活动,既可以被意识到,也可能是处在潜意识水平,不被主体所意识到。作为认识结果的观念也会因此而被意识到或不被意识到。即使是处于意识水平以上的认识,也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别,其结果是形成零散的、不系统的感性观念和系统化、理论化了的理性观念。教育观念因此而具有层次性。
6.地域性
由于交通的限制,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地域性的生存,从而使得不同地域的人类共同体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独特的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不同地域的人们会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方法来认识和看待教育,从而形成不同的教育观念。某一地域的教育观念是当地人对当地的教育的认识和看法。也许有一天世界真的大同了,可能会有世界性的教育观念。
三、教育观念的分类
根据教育观念的不同特点可以对教育观念进行分类。
1.教育观念具有很大的主体差异性,可以根据教育观念的主体不同对教育观念进行分类。按主体的数量不同可以分为个体教育观念和群体教育观念。个体教育观念指单个个体所持有的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几乎每个个体都持有自己的教育观念,所以有多少人几乎就有多少教育观念。个体教育观念还可以按个体的身份、职业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分类。个体的教育观念千差万别,有只对教育的某个方面有感性认识的,有对教育有比较全面的看法的,也有对教育全盘考虑、深思熟虑的。群体教育观念指有着内在结构的群体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划分群体的标准和方法很多,按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群体都不一样。在此只列举少数几个群体的教育观念,如大众(民众)教育观念、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决策者的教育观念、教育专家的教育观念、媒体教育观念等。
2.教育观念随着时间发展而变化,我们可以以时间为标准对教育观念进行划分。时段的划分可大可小,把时段分得大些,可以把教育观念分为传统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观念,这是常见的一种分法;也可以把时段分得小些,则可以把教育观念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观念、古代社会的教育观念、近代社会的教育观念、现代社会的教育观念。也可以按别的标准来划分时代,从而对教育观念进行划分,如工业时代的教育观念、网络化时代的教育观念等。
3.人是地域性的生存,教育也是地域性的教育,当然教育观念也是地域性的,没有放之四海皆适的教育观念。根据地域的不同,可以分为本国的教育观念和外国的教育观念。也可以分为中国的教育观念、英国的教育观念、美国的教育观念、南非的教育观念等。
4.教育观念因认识的层次不同而具有层次性,我们可以据此把教育观念分为潜意识的教育观念、感性的教育观念和理性的教育观念。潜意识的教育观念是人们未对教育作过思考,受染于社会而形成的教育观念,不被问及其主体不会注意到这些教育观念。感性的教育观念是人们在感性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教育观念,存在于认识者的头脑之中,也未经系统化和理论化。理性的教育观念是人们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往往以理论成果的形式出现。
四、改变教育观念
改变教育观念实际上包括两个问题:改变哪些教育观念;改变谁的教育观念。第一个问题即教育观念的发展问题,也就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问题。时代不同社会为教育提供的环境不同,也对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活动,人们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舍弃过时的教育观念。人们对这个问题已作深入的研究,这里就不再论述。
第二个问题,改变谁的教育观念,讨论的不是不多,而是把太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忽视其他个人和群体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可以先看一则报道。《中国经济时报》的报道云:“有位小学老师认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成果不小,结果期末学生成绩排到了末名。她在家长会上流泪道歉,声明不再搞素质教育了;否则,不但把学生‘毁’了,学校也饶不了她。”[11]
就改变教育观念这个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也是提得最多的,是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是首先要改变的,因为他们是教育的实施者,他们的教育观念直接支配着他们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同将会造成不同的教育效果,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最终决定着教育成功与否。然而问题似乎并不这么简单。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在教育改革中,有时候教师的确改变了教育观念,并取得理想的效果,然而在外界的压力下不得不变回来。报道出来的终究只是极少的,然而从中我们却可以窥见一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们只从教育观念的角度进行探讨。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牵扯到的人员很多。从与教育的相关度来看,教育牵涉到的人可以分为教育系统内部人员和教育系统以外人员。教育系统内部人员除教师以外,还有教育决策者(各级教育官员)、教育研究人员和教材编写制作等相关人员;教育系统以外人员大致有学生家长、教育官员以外的官员(我国教育一直都是双重领导)及其他人员。所有这些人员的教育观念都无一例外地影响到教育的实施。这些人员虽然不直接参与教育的实施,但却对教育作出评价,从而给教育实施者带来压力。
从上面的例子里我们可以读出,这位教师之所以不敢搞素质教育了,是因为受制于教育考评和社会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上去了,知识固然也就会丰富并牢固了。可是问题是,从实践和操作中所获得的知识不一定是为知识而知识的考试所要考的知识,更何况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可能从题海战以外的操作中获得。这样一来,矛盾就自然出现了。而我们的教育考评机制没变,中考还是那个中考,高考还是那个高考。“在当今,不论地方政府还是社会各界,评价县级教育工作的第一的和最主要的指标,就是‘高考’效果。‘高考’效果好,可以‘一好遮百丑’,反之,可就糟了。”[12]这样就使得学校及教育行政机构用应试教育管理框框来不断地“规范”和考评教师们的教学行为,“也就是他们在‘持之以恒’地按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给教师排队、发奖金、评优选好乃至晋升晋级。至于别的方面则只要不出现犯罪之类重大问题,他们就可以忽略不计。”[12]教师们的压力的另一个来源是学生家长。虽然现在孩子考上大学将来未必就好,但如果没考上大学孩子的未来一定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对学生的考评机制没有改变,家长们谁都不敢有丝毫大意,谁都不敢拿小孩的未来作赌注。家长们关注只能是孩子能否取得“应试”的成功。在这种氛围下,“学校为了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赢得更好的发展,不得不变更课程,增设奥数班、辅导班等。很多所谓的‘实验班’,其实是学校倾力重点保护的、以‘应试’为目标的‘升学班’。”[13]
从教育以外对教育施以很大影响的除家长以外,还有大众媒体。在媒体化时代,大众媒体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无所不在的。纵观大众媒体所表达出来的教育观念,何止一个“乱”字能了的。素质教育正热的时候,大赞素质教育的好;素质教育风潮还没过,转头奋力吹捧各省各地的“高考状元”。儿童保护条例实施时,宣传保护儿童;家长反映小孩“调皮”难管教时,传播所谓“惩罚教育”[14]。“时下大众媒体展开讨论的教育改革话题多半是不着边际的、鸡毛蒜皮的文字游戏,诸如,‘课堂教学该不该放讲台’,‘教研员要不要参与课堂教学’,‘金庸小说进教材好不好’,‘刘翔进教材行不行’之类,无聊至极。”[15]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应试教育的历史惯性之外,还有就是教育管理部门的应试教育管理“雷打不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影响。教育改革要取得成功,教育观念转变是先导,要改变教育观念的远不只教师们,教育决策者、教育管理者、民众和大众媒体的教育观念也都得改变才行。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教育观念的世纪变革[J].集美大学学报,2003,(9):21-29.
[2] 高潇怡.浅论教育观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11):8-9.
[3] 裴娣娜.对教育观念变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 2001,(2):4.
[4] 吴紫彦,吴童光.现代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5.
[5] 李召存.关于教育观念的理论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6):6-10.
[6] 赵正华,李三元.论教育观念的转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4):94.
[7] 米亚拉雷.“教育”一词的多种含义[M].郭元祥,沈剑平,译//瞿葆奎,沈剑平.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7.
[8]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
[9] 李君如.观念更新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1.
[10]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中央编译局,1994:112.
[11] 罗利建.人本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2] 熊辉.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9):24-25.
[13] 程福蒙.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当代教育教学,2006,(2):23.
篇6
1.素质教育的特点
职业学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弄清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什么特点?
1.1 从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依照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而《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必须“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因此,职业教育也是针对我国教育结构不合理的弊端,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让学生全面、主动、生动地发展,培养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有一定技能的劳动人才。
1.2 从教育对象上看,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根据《职教法》规定,职业教育本身就应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技能、心理、身体等各个方面的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专业特长,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1.3 从教育的途径上看,为实现培养目标,把教学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而且注重育人途径的多样化、生动化。通过专业技能实践、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等多种途径,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认识、思维、实践、创造等基本能力。
1.4 从教育的方法上看,一切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都把学生看作教学主体,广泛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以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素质教育是一种深刻的教育哲学理论,一种教育目标。随着教育的发展,它可能会具体化为一种教育机制,但它不可能具体化为一种办学模式或一种办学方式。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总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可以成为一种办学方式。在职业教育领域实施素质教育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在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既要注重二者的共性,又要立足职业教育的特点,使职业学校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达到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2.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和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内容的异同。职业学校学生除具有一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基本内容之外,还应该具有下列素质:①符合现实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的素质;②从事岗位工作需要的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③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寻求自我发展,创造和实现自身价值能力的素质。所以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有它自己的特点。归纳起来,同基础教育相比,职业学校要实现其培养目标,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途径:
2.1 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应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对他们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创业精神教育,使学生在未来职业工作中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诚信负责、礼貌热忱等素质。其次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规范教育。人的道德情感发展是否健康、完善、深刻、丰富,对他事业的成功与否有很重要的制约作用或促进作用,因为品德行为规范是社会公众评价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依据。
2.2 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时,应该淡化文化科学知识的专业性,重视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性、广泛性、适用性,还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实践,切实地将知识转化为技术,防止出现口头的“专家”。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不同岗位工作培养实用人才,又要适当考虑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个人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职业教育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层次,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担负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人才的任务,所以职业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升学率问题。职业学校要真正发展素质教育,必须正确处理升学率和培养对象合格背后关系,防止出现初、中级职业教育为追求升学率而出现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的误区。由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人才,所以对于职业学校来讲培养对象的合格率才是真正要追求的目标。
篇7
但是,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其内容和途径是什么?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之间有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对这些问题,人们在理解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因此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其主要表现有:1.概念的模糊性,导致实践中的表象性。
由于对素质教育缺乏完整的认识,对它的系列过程概念朦胧,于是出现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诸如:对素质教育的评价尚未入系统、有序阶段,就急干将“成绩报告单”改为“素质报告单”;测评手段的粗糙,致使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停留于表层。
2.理解上的狭隘性,带来了实施中的片面性。
一提起素质教育就口不离第二课堂:一说起第二课堂,涉及的总是兴趣小组。于是各种各样的少儿社团和兴趣活动应运而生。当发现素质教育还没有占领主阵地时,又全力以赴地抓学科教学的改革,无形中又淡化了第二课堂,而学科领域则又局限于语、数等学科及在出成果具有显性效应的音、?体、?美上。由于理解上的狭隘,忽这忽那,抓不住“牛鼻子”,各子系统之间又缺乏内容的衔接与贯通,明显地违背了素质教育系统整体性原理,导致了实施中的片面性。
3.改革行为的短期性,酿成了操作上的粗糙性。
出于管理者急于求成的心理,在改革实践中往往缺少规范,既无明晰的目标,又无实施目标的缜密方案和具体的阶段性实施计划,往往只是一些临时性措施。实施过程中却又缺乏资料的积累与分析、总结与回顾。欲速则难达。操作的粗糙,所得的只是浅显性成果。
4.意识上的功利性,造成了改革中的游移性。
功利意识是急于求成的根源、功利主义思想的作怪,反映在改革中缺乏韧性,“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变换课题。缺少“认准方向,就要全力以赴,坚持到底”的恒心。
如何使素质教育走上整体改革的轨道,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实践领域,对此,本人谈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搞清素质教育的概念
对于素质教育。目前看法还并不一致。本人的看法是:要搞清素质教育的内涵,得先从人的完整的素质结构认识开始。人的完整素质结构是生理素质结构、心理素质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的综合。在这个整体素质结构中,生理素质结构是基础,心理素质结构是中介,文化素质结构则是核心内容。三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共同处于一个统一的系统中,所以素质教育实施的着力点必须落在人的繁体素质结构功能目标上。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才能充分体现全面发展的整体功能,这可以说是造就受教育者完整素质结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而素质教育要瞅准目标,找准途径,选准措施,摆正德智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这样才不会顾此失彼,有所偏废。搞清素质教育的概念,就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育的观念众多,如:大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师生观以及学校职能观等。就实施素质教育而言,首要的是端正人才观和质量观。
教育观念的核心是人才观。人才是有层次的。应试教育观无视人的差异性和人才的层次性,动辄“一刀切”、“一锅端”,致使实践结果拉大差距,两极分化,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最后筛选出少最的尖子。素质教育观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过:“圣人教人,各因其材,大以大成,小以小成,无弃人也。”可见,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皆能成才。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另一严重对立表现在教育质量观念上。应试教育把考分和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它突出了教育的选拔职能,扬弃了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养成性职能;它只重视学生的卷面分数,搞分数排队,甚至优者重奖,把刺激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素质教育并不排除考试和升学,而是将考试和升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认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是全体学生中的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即通过教育培养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健体的本领,并在这一方面都得到既是初步的又是良好的充分发展。
三、加强教育管理
要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必须转换教育内部的机制、会出现“管理出效益”的局面。
(一)完善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估机制。实施素质教育,管理是基矗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素质教育目标,并根据目标建构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只有目标体系与评价体系相结合,才能对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运行方向实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改变以考分定功能的倾向、评价体系要考核学生个体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全面发展状况,这些只要有财力,比较容易办到,主要的是评价学校的队伍建设、教育改革、设备效益等软件状况。这一凭借财力买不到的东西,才是学校教育质最的硬功夫。所以要发挥评价手段的调控功能,使它成为促进素质教育的科学的系统的机制,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
篇8
要概括幼儿创新教育中教师创造素质的概念,首先就必须明确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现有的教育研究中,关于这一问题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即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由此可以得出,创新教育中的教师素质,首先应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素质。但是,创新教育中的教师素质又不能笼统地理解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素质,创新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样,创新教育中的教师素质便可以理解为: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素质,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具体地讲,创新教育中的教师素质可概括为:教师在创新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质。幼儿教师素质是指幼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所具备的比较稳定的职业形象和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创新教育效果、对培养学生(幼儿)创新素质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二、如何提高创新教育中的教师创造素质
(一)注重自身人格修养,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
1.拥有正确的创新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观是指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职能和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等问题的观点及看法”。创新教育的职能,就幼儿园阶段而言,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儿童。归纳相关的认识,正确的创新教育观具体包括如下内容:(1)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2)教育的目标,不应仅限于知识本身,而应着眼于发展能力。(3)幼儿的学习、活动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鼓励幼儿大胆质疑。(4)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性,与幼儿建立积极、愉快、平等、宽容的师幼关系。(5)重视幼儿的实践活动。(6)正确认识和评价幼儿的创新。(7)热爱创新活动,用行为感染幼儿。观念是行为的先导。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已习惯于那种重应试而轻能力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转变传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自觉接受“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专题经验讲座等形式,提升教育理念。并在分析、比较、反思的循环过程中找到共同的结合点,在新旧观念对比中发现差异,破旧立新,在幼儿的成长中探索、学习,从而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2.热爱孩子,热爱自己的事业。
师爱是师魂,它不仅能提高现实的质量,而且能促进儿童的成人与成才。师爱是教师的一贯态度的体现,它不是一时一事,也不是有偏有倚。台湾教育家高震东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热爱,给孩子的是温馨,是轻松,容易消除孩子与教师之间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促使孩子思维活跃,自信增强,并易于迸发创新的火花。
3.注重移情能力的培养。
移情是指个体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及活动的能力,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幼儿与成人的身心水平差异相当大,成人在幼儿的世界里,没有这种能力不行。如果幼儿教师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不能为其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条件,那么,幼儿将会痛苦地屈从于成人的要求,心理上将产生压迫感和恐惧感。如果幼儿教师能了解幼儿,走进幼儿的世界,用与他们同等的视线看世界,那么,幼儿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条件,所提出的教育任务,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就会更适合幼儿,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在创新教育中,幼儿教师的移情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儿童。教育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虽然有教与学的问题,但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因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而轻视他们。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对孩子的尊重表现在: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与幼儿打成一片,相信幼儿的能力,对幼儿解决困难支持而不替代,对幼儿的缺点批评而不挖苦,对幼儿彬彬有礼。(2)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提供教育环境和材料。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材料能激发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和活动欲望,促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创新教育中的教育环境和材料,已不仅仅局限于室内、园内、室外、园外,大自然和社会都是良好的教育资源。(3)幼儿教师要依照孩子的情况,选择教育内容。幼儿教师可依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自行选择有助于他们发展的教育内容。在创新教育中,对幼儿的问题和兴趣都要注意,自然生成一些适宜于孩子的教育内容。
(二)提高认知能力,掌握牢固的知识理论和结构。
认知方面包括两个内容:知识获取和知识结构。
1.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有两层意思:一是智力因素积极参与认识过程,表现为观察敏锐,思维敏捷,想象丰富;二是拥有获取知识的方法,对不同的问题能够迅速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能分清哪些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哪些是可以在资料中寻找到的。
2.知识结构。
(1)与中小学教师不同,幼儿教师强调一般的基础文化知识,而不要求知识精深。知识爆炸、媒体迅速发展,使幼儿见多识广,如果幼儿教师知识贫乏、片面,则难以引领幼儿饶有兴趣地学习对他们有意义的知识和本领。从幼儿接受知识的特点和知识学习的应用价值来看,整体性、综合性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他们对世界的疑惑。因此,广博的文化知识对幼儿教师非常重要。对一般文化知识的掌握,每个人都会有所侧重,这与每个人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品质有关,因此,在实施创新教育时,幼儿教师要注意就强避弱,发挥优势,突出专长。这样,幼儿的收益才会是全面和优质的。
(2)经验性知识。经验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中积累起来的对教育过程不确定性因素迅速作出反应的知识。如:对教育过程中偶发事件处理的知识。经验性知识是应付教育情境性、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保证。这种知识来源于实践,是对教育实践反思的结果。
(3)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这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指的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它能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这种知识可具体分为:幼儿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对幼儿的评价知识。实际的情况是,在实践中幼儿教师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在实际应用时问题更多,往往不会用理论分析实践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第一版.
[2]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第一版.
[3]林崇德.教育的智慧.上海:开明出版社,2000,第一版.
[4]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1,第一版.
[5]卢子洲.实用教育新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一版.
篇9
一、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提高教师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显得更加重要。第一,素质教育的周期长,验证不容易。需要教师孜孜不倦、任劳任怨地工作;第二,教学工作基本上是由教师独立进行的,个人的状况常常起决定作用;第三,教学活动是一种意识能动作用高度发挥的活动,教师的自觉程度对教学质量影响极大;第四,教育对象不断变化,教师要随时处在自觉意识之中,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此外,客观存在的习惯看法,即所谓的应试教育“得人心”的错觉,也会给教育工作向素质教育转轨带来许多实际的阻力。因此,教师如缺少自觉意识和明确的工作目标,素质教育将是一句空话。
事实上,教师的行为总是要服从于一定的目标的,不是这种目标便是那种目标。只不过是目标不同效果也不同罢了。一位专业知识水平较高的教师,可以在知识传授上显露才华,可以在应试指导中大显身手,但不一定会考虑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致力于学生的现状而未必费心于他的未来。结果导致:(1)教师们的教学活动基本上是“短期行为”,只顾学生眼前的成绩、表现;(2)作为培养对象的学生被学科分割、年级分割,很少有教师去注意或者有能力做到把学生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人”来全面考虑;(3)在校是好学生而将来未必有好成就;(4)学生进入社会后才因感一些重要素质已经错过了在校培养的最佳期而感到遗憾等等。
要提高教师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增强素质教育意识,首先要组织专题学习,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让全体教师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等等。其次要组织各种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素质教育的内涵规定它不可能是短期见效的东西,甚至看不出某种素质水平是哪一个人的劳动起了作用。素质教育不是教师个人成功的阶梯,它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它要求教师以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对人民的负责、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来工作,这是高尚的师德的体现。另外,素质教育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者本身的各种素质也直接影响学生,言传身教,双管齐下更有效。素质教育的实现,不是哪一个教师可以单独去完成的,它牵涉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考核制度、评价标准等影响全局的问题,需要全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大动作才能解决。因此,我们对教师要求也不能过高过急,还要支持他们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社会的支持配合。
二、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注意“有”与“无”的关系,从“无”中发现“有”,在“有”中注意“无”。教师既要善于从没有专设的课程中去“开设”素质教育的天地,即从“无”中发现“有”;又要注意在“有”中注意“无”,即从各种有形的教育活动中注意隐藏着的无形的不良素质。比如说,一个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学生却不愿意帮助同学,怕别人超越自己;又如一些聪颖过人、智商较高的学生,一遇到挫折便要死要活,悲观失望;再如有些学生人前人后的表现两个样,等等。作为教师应该看到这些现象的背后有什么不好的思想苗头在滋长,及时加以防止、抑制和帮助。
(二)把握量与质的变化,从量中想到质,在质中注意量。在素质教育中,教师要把握它的渐进性,做到心中有数。素质教育应该是稳定的成型的东西,不是朝夕可得,但又靠朝夕培养。不急不等于不管,未成不等于没有。所以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经常“看”到自己的学生有什么样的东西在他身上起良好作用,从而设法每天积累,做量变的工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不要放弃点滴的努力。而当学生某方面潜质有显露的苗头或是有明显的进步时,教师则应该为他创造机会,提供台阶以强化影响。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随着新课改的施行,素质教育成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如何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有效提高综合素质,在此,笔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初中地理学科的素质教育由地理知识素质教育、地理能力素质教育、地理品德素质教育三部分构成。三者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统一的。
(一)地理知识素质教育的定义
通过地理教学,让学生掌握那些在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处在基础地位的知识,它包括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基本事实、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等。
(二)地理能力素质教育
是指通过地理教学,掌握地理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等,能运用地理知识去处理和解决所遇到的地理问题,如小到看地图、辨方向,大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工业布局等。
(三)地理品德素质教育
是指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并用于规范其行为的教育。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以转变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精神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大纲的变革,我们教师要结合新大纲教材变革的精神,构建注重素质教育,顺应形势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设计探究性的问题
1.设疑性的提问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巧设一些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被动的接受知识改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
比如,笔者在上“地球的运动”一课的时候,就设计了这样的疑问,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在对着灯光,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请问,地球上发生了什么现象呢?如果地球自东向西的方向旋转时,需要多少小时为一个周期?又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些疑问,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堂课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激发创新思维的提问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本上没有明确的答案的提问,鼓励学生通过更多的阅读地理知识的资料来开阔自己的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比如,近几年,我国很多城市沙尘暴现象严重,你知道沙尘暴是怎么产生的吗?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治理沙尘暴呢?你认为怎样才能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怎样保护森林资源呢?
3.利用多媒体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我们靠多媒体、图像等等为教具,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理解课本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发展
(二)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也表现出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状态,学生掌握了得力的学习方法,才能产生求知的动力,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读图的方法、技巧;读书、构图的方法;总结归纳、探究问题的方法等等。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要注意和学生的积极的交流沟通,使师生关系融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感受到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活泼的教学氛围,老师要针对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控”好课堂的节奏和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兴趣。
2.通过对图像的运用,使学生建立牢固的记忆
在教学中,地理老师要发挥好地图对教学的作用,将地理知识落实在形象的地图上来,化抽象为形象,为学生生创造性的思维提供了基础,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运用图像来为学生讲解地理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图像的联系,重新组合新的地图,这样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老师还要通过对地图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祖国版图,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物产,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
- 上一篇: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 下一篇:图书管理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