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03 17:3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商行政管理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商行政管理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4―0031―01

随着教育的普及发展,我国高校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高校专业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比例。在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其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工商管理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增强个人对工商行政管理的实际体验,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前感受到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气氛,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传统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弊端

1. 教学过程模式化。传统的工商行政管理教学采用的是固定的教学模式、固定的教材,对学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没有注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工商行政管理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2. 教学计划单一、教材陈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对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不断增加,其职能和岗位安排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但是其教学计划却没有与时俱进,且教材内容落后,不符合时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

3. 毕业生对社会缺乏适应能力。工商管理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学习交流以及学习创新等,导致毕业之后的学生很难和竞争力强的社会就业环境相适应。

二、 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概述

对于传统工商行政管理教学的缺点,工商行政管理教学进一步加强了改革,设定了“以工商发展为本、面向全社会、重视实践能力”的改革目标。教学改革目标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工商行政管理职业发展为要求,以工商职业管理专业的能力发展为本位。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对和实际发展不相适应的工商行政管理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并根据学生的发展建立一个能够提升学生对问题分析能力、独立应用知识能力的教学课程体系。第二,改革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 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改革策略

1. 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确定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需要到各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工作,具体从事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等经济管理监督工作。但随着工商行政管理的不断发展,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发生了转变,即更加注重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此,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教师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 由原来的重视知识传授转变为重视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由原来的给学生进行等级划分的观念转变为有教无类的观念。

2. 工商行政管理教学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构建一种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两个方面,其中专业的能力主要是指工商行政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对法律的掌握能力、中介服务能力等。非专业的能力主要是指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社交能力、驾驶技能、书写能力、演讲能力等。教师要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根据社会对工商行政管理的需要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突出教学设计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3. 重视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教学。工商行政管理教学的特点是应用性和实践性,为此,学校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在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同时,积极建立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在多媒体的影响下引导学生利用技术实现学习的完善。

篇2

依法查处各类违法经营活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位于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查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于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查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仿造他人商标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以维护商标的专利权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欺诈广告宣传进行查处,以促进广告宣传的健康发展,维护有序的食品经营秩序。

食品安全监管中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履行的现状

1.现状。从1982年开始,工商部门便具有了监督检查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职能。此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食品监管的需要,保证食品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工商行政部门的食品监管职能不断完善。2008年,国务院重新修正了工商行政部门的职能,在机构上做了相应的调整,增加工商行政部门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管、网络商品监管的职能。食品安全作为工商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被得到肯定。随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工商行政部门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主要包括建立了食品经营者索证索票制度,建立食品销售进货台账制度,加大取缔食品无证无照经营的力度,对保证食品安全,净化食品生产经营市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存在的问题。第一,市场准入把关不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辖区内食品经营的数目把握不清,一些经营者没有登记入册,一些小摊小贩的经营地点经常变动,难以全面排查,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很大的困难,第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不系统。对于抽检工作不清楚,不了解,专业知识缺乏,检验人员水平较低,对于抽查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对食品进行封存和对经营者进行罚款,忽视食品召回,留下了安全隐患。第三,对食品经营的监管不科学。巡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忽视食品安全问题的多样性,造成有些问题不能被发现。对于边远地区的食品监管不到位,食品安全难以有保障。第四、查处各类违法经营活动不规范。执法人员重罚款,轻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随意性执法现象,办案缺乏相应的工具和经费,使得食品监管不能落到实处。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中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对策

为了应对当前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履行存在的不足,更好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食品安全,结合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强化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管理。经营主体市场准入是更好地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握好市场准入这一关,才能使得食品经营主体符合相关规定,才能使符合要求的食品进入流通领域,为人们所使用,真正保障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营者的准入,另一类是食品的准入,工商行政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对于这二者必须齐抓共管,严格《食品流通许可证》的颁发,规范市场准入,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食品安全。

2.健全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管。健全抽样检验制度,加强日常巡查,规范抽检行为,发挥上下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合力,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根据国家统一的标准进行抽检,避免重复抽检情况的发生。建立起消费者送检、工商部门抽检、经营者送检机制,对于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较多的食品经营场所,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抽样检验。此外,检验机构应该具有检验资质认证的专业机构,对于流通中的任何食品,都应该进行检验。

3.深化食品经营行为监管。重视日常巡查和监管,并做好巡查的记录工作,对于信用度较低的经营者加大巡查力度;建立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对于超市、批发商、农村集贸市场等等,根据其经营类型不同,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另外,由于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较为严重,工商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食品监管,例如,推行所村挂钩监管模式,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等等,切实保障农村的食品安全。

篇3

1.1建国初期

这一时期,面对严峻的经济建设形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配合,首抓恢复和发展生产,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争创经济财政状态的好转,并没收官僚资本、清查私营企业中的敌伪财产,进行爱国主义、守法经营教育,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经营企业的特权,扶持濒临困境的工商业恢复经营,组织举办城乡市场物资交流,打击取缔投机倒把,平抑稳定市场物价,在恢复经济发展、壮大国民经济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后,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在促进国营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登记管理,扶植私营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并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精神,逐步地、全面地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2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这一时期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仅局限于保障和维护计划经济的发展,管理为数极少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农村集市贸易与打击投机倒把等方面,部分人员和职能被并入商业部,形成了"管工管不了,管商被商管”的局面。

1.3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时期

这一阶段,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逐步形成了传统的“六管一打”:即集市贸易管理、工商企业登记管理、经济合同管理、商标注册管理、个体私营经济管理和广告管理、打击投机倒把。

1.4市场经济体制时期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从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建立到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按照党和政府的统一部署,重新定位,国家法律法规不断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新的职能,如反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等,工商行政管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实现了监管领域由集贸市场到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过渡,主要职能由打击和查处各种违反国家计划的商品交易行为转变为对市场主体的准入、退出、交易和竞争行为进行综合性的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

2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简述

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为国家市场监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活动方向与实质的具体体现,,从管理的内容来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经从恢复之初传统执法到形成了特色鲜明、目标统一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范围不断拓宽,职能性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集贸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培育和监督管理,逐渐转变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1市场主体准入与监管

市场主体准入,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职能,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负责市场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登记管理的职能部门,另一类是负责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利益、有限资源开发利用等重要行业、特定经营事项审批的部门。工商部门作为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管理机关,承担着确认市场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的重要职能,是市场主体准入的主要职能部门。

2.2市场秩序的维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由于市场主体的趋利性及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限性和固有的缺陷,市场秩序的有序化、规范化并不会自动实现,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通过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法律制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最基本职能之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有关工作,将国家有关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交易行为、竞争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付诸实施,以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环境中运行。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是维护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贯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过程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

2.3消费者权益保护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主要行政执法机关,通过加强对商品、服务和食品经营行为、质量的监督管理,依法受理、处理消费者对商品、服务和食品经营行为、质量的申诉举报,及时制止和惩处经营者在对商品、服务和食品经营中的违法行为,依法退市不合格商品和不安全食品等措施,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倒逼企业加强自律,诚信经营、守法经营。

2.4商标注册与专用权的保护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标保护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如立法过于强调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商标权利主体和客体需要扩充,商标侵权假冒活动獗,查处手段和力度不足等。通过对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商标印刷行为和商标行为的监督管理,对地理标志、商标、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保护,有力地保护商标专有权人的利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2.5广告监督管理

对广告监督管理有直接意义的是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的划分,受工商行政管理规范的主要指商业广告,其基本功能是传递商业信息,促进商品交换,这是它的自然属性,虚假、违法广告对社会危害严重,侵犯的客体涵盖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秩序,依法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有效发挥了社会管理作用。此外,广告的传播性质又决定了其兼有影响意识形态的社会属性,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促进规范广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广告的传播过程中,加强指导,注重引导广告的传播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3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工商行政管理;市场准入;质量监管;执法活动

一、引言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暴露出了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部门,他们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不足,因此,探讨分析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食品安全职能履行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履行的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食品安全监管中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工商行政管理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职能部门,在进行食品安全监管中,主要需要履行以下基本职能。

1.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管理。食品经营主体必须进行登记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先检查食品经营场所,如果各项指标合格,则下发 《食品流通许可证》,然后再审核其他经营条件,如果合格,就颁发《营业执照》。也就是说,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必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才能成为合法的食品经营主体。如果没有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核准,则不能成为合法的市场经营主体,擅自进行食品经营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取缔。

2.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工商行政管理应该做好对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县级以上工商行政部门应当对流通领域内的食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该责令召回。对于出现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该立即进行处理,以降低社会危害。同时,工商行政部门在行使监管过程中,还应该建立应急机制,以妥善处理和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

3.食品经营行为监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食品经营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有权进行监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检查经营者持证经营的情况,对于食品经营者,其《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都应该具备;检查经营者经营范围符合相关规定,应该在核准的范围内经营,不能超出经营范围;检查经营者食品质量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保证经营者严格执行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制度,保障食品安全;检查经营者商标使用和广告宣传的情况,保障商标使用不违法。广告宣传真实,不存在欺诈行为。

4.依法查处各类违法经营活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位于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查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于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查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仿造他人商标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以维护商标的专利权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欺诈广告宣传进行查处,以促进广告宣传的健康发展,维护有序的食品经营秩序。

三、食品安全监管中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履行的现状

1.现状。从1982年开始,工商部门便具有了监督检查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职能。此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食品监管的需要,保证食品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工商行政部门的食品监管职能不断完善。2008年,国务院重新修正了工商行政部门的职能,在机构上做了相应的调整,增加工商行政部门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管、网络商品监管的职能。食品安全作为工商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被得到肯定。随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工商行政部门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主要包括建立了食品经营者索证索票制度,建立食品销售进货台账制度,加大取缔食品无证无照经营的力度,对保证食品安全,净化食品生产经营市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存在的问题。第一,市场准入把关不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辖区内食品经营的数目把握不清,一些经营者没有登记入册,一些小摊小贩的经营地点经常变动,难以全面排查,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很大的困难,第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不系统。对于抽检工作不清楚,不了解,专业知识缺乏,检验人员水平较低,对于抽查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对食品进行封存和对经营者进行罚款,忽视食品召回,留下了安全隐患。第三,对食品经营的监管不科学。巡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忽视食品安全问题的多样性,造成有些问题不能被发现。对于边远地区的食品监管不到位,食品安全难以有保障。第四、查处各类违法经营活动不规范。执法人员重罚款,轻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随意性执法现象,办案缺乏相应的工具和经费,使得食品监管不能落到实处。

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中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对策

为了应对当前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履行存在的不足,更好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食品安全,结合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强化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管理。经营主体市场准入是更好地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握好市场准入这一关,才能使得食品经营主体符合相关规定,才能使符合要求的食品进入流通领域,为人们所使用,真正保障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营者的准入,另一类是食品的准入,工商行政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对于这二者必须齐抓共管,严格《食品流通许可证》的颁发,规范市场准入,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食品安全。

2.健全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管。健全抽样检验制度,加强日常巡查,规范抽检行为,发挥上下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合力,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根据国家统一的标准进行抽检,避免重复抽检情况的发生。建立起消费者送检、工商部门抽检、经营者送检机制,对于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较多的食品经营场所,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抽样检验。此外,检验机构应该具有检验资质认证的专业机构,对于流通中的任何食品,都应该进行检验。

3.深化食品经营行为监管。重视日常巡查和监管,并做好巡查的记录工作,对于信用度较低的经营者加大巡查力度;建立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对于超市、批发商、农村集贸市场等等,根据其经营类型不同,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另外,由于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较为严重,工商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食品监管,例如,推行所村挂钩监管模式,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等等,切实保障农村的食品安全。

4.严格规范执法活动。重视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掌握办案技巧和办案方法,提高办案效率。要对行政执法办案体制进行改革,建立统一高效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行政的合力,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提高办案效率。

五、结束语

总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部门,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认识到当前职能履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完善自己的职能履行,以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任荣.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马建敏.工商行政管理概论[M].江苏: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3]唐刚.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律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12

[4]徐磊.论农村流通领域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篇5

同志们:

为期两天的基层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今天就要结束了,在培训领导小组全体人员和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培训班围绕在培训中育人、识人的目标,从选拔方式、培训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发展潜力得到充分显现,为发现、使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我讲以下三个方面。

一、本期培训班的特点

此次基层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和培训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此次后备干部培训的顺利进行,确保取得实效,达到在培训中育人、识人的目的,局党组专门召开了会议,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基层青年后备干部选拔领导小组和培训工作专班,加强后备干部选拔与培训的领导,严守选拔原则,严格选拔条件,严密选拔程序,并对培训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选拔方式创新。此次后备干部选拔工作改进选拔推荐方式,在全市系统内公开选拔,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原来组织推荐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人自荐的方式,选拔基层青年后备干部,进一步扩大了选拔工作的民主化。

三是学习气氛浓厚。全体学员都能够严格遵守培训班的纪律,上课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大家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学习热情,充分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精神风貌。

四是培训内容实用。本期培训班安排的培训内容,以提高领导素质和能力为主线,内容涉及政治理论知识、工商行政管理知识、领导管理知识。这些培训的内容实用性很强,同志们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路,便于今后在工作中借鉴和应用。

二、主要收获

本期培训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许多学员在畅谈本次培训收获时,认为此次培训是一次前瞻性、务实性的培训,大家希望今后多参加类似的培训班。本期培训班的收获主要体现在“一个把握”、“两个认清”、“三个拓宽”、“四个加强”上:

“一个把握”,大家通过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握住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脉搏。

“两个认清”,同志们通过两天学习,认清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大家对比周国知事迹,对照领导干部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认清了自己的差距,找到了提高的途径;认清了当前工商队伍的形势。大家作为基层青年后备干部,认清了当前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年轻优秀、数量足、结构合理、能担当工商行政管理重任后备干部队伍的形势。

“三个拓宽”,就是拓宽了我局后备干部选拔的渠道,丰富了干部推荐的方式,公开选拔讲求民主,选贤任能不拘一格;拓宽了干部任用的方式,形成了干部选拔、培训、考核和任用的模式;拓宽了干部的考核方式,为后备干部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

“四个加强”,通过紧张地培训,同志们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加强,领导素质、领导能力、领导艺术进一步加强,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进一步加强,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强。

三、希望和要求

在本期培训班即将结业之际,我想向参加培训的全体学员提三点要求和希望。

一是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市局组织培训只是一种形式,培训的目的是要提高素质。要从根本上解决素质问题,还需要大家平时自觉加强学习,带动人人学习,讲求学习全员化;注重学习和工作相结合,讲求学习的在职化;形成长期学习的良好习惯,讲求学习的终身化。希望你们热爱学习,积极参与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灵魂,思想水平和理论素质是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必须把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和理论素质放在首位。因此,同志们平时要注重学习政治理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切实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三是加强实践锻炼,注重在实践中提高领导能力。同志们回去后,要在工作岗位上注重加强实践锻炼,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注重提高“五种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要把学习所得的思想成果,转化为增强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的源泉,转化为增强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大局意识的源泉,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领导和推进工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篇6

工商办理顶岗实习周记一一个月的培训,课程多、时间紧,研讨和交流的机会很少,但是通过培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认识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是对企业管理的认识,以前主要停留在本职工作和本部门管理的认识。

通过学习对管理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现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还有更新的提法知本经济时代,因此学习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至关重要,而且非常迫切,企业和个人必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增强竞争能力。最先进的组织是学习型的组织,只有不断学习,对企业所有员工进行管理培训,全面普及管理知识,一部分人通过培训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方法,才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的解决方案,只有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加强才能适应这个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的社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下面结合公司实际简单谈谈自己对企业管理的一些认识:企业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

我个人认为目前执行能力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活动大致可分为经营与管理两大部分,经营活动主要在市场机会与内部能力间求取最大的平衡与发展,以战略为主,我们的企业战略核心内容是巩固天然碱,发展天然气,进入高科技。战略制定好后,主要是在管理上贯彻执行,当然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管理活动支持经营的决定,因而战术性的意味较大,企业的管理有执行和决策两部分,工作不外乎就是想和做,想是决策,而做就是执行。象客户订单的承接、采购、验收、付款、出货、收款、记帐等一系列活动都是执行过程,执行管理就是我们对各项交易做记录、分析应用,并设法提升其效益的活动。

因此,执行的对象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企业职能。我们现在不是没有决策,没有制度,而是决策、制度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各企业、企业各职能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而且制度在落实过程中随着层面的增加偏离程度越远。制度不能很好贯彻,管理有很多不规范行为,考核制度滞后,不能完全监控企业的行为,更不能达到事前稽核的功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执行能力,可能达到执行的规范与快速。

目前伊化的信息化已经付诸实施,进入调研选型阶段,erp的核心能力在整合,被整合的对象就是企业的各职能,执行职能整合的效益很大,企业需要它的协助来使交易和数据管理都上轨道,提高执行速度,降低信息处理的成本,大幅度提升竞争力,之后,可以再藉erp来提升决策管理的能力。其实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企业管理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考虑。在执行方面,是可以直接寻求erp的协助的,只要把数据整理清楚,把单据内容正确地录入,erp的整合功能自然可以替企业带来省力、正确、及时等自动化的好处。若学习了足够正确的观念,erp还可将许多事后的管理工作提前为事前的管理,因而强化了事前稽核的功能。但是erp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过程,我们不能坐着等erp项目上马来规范管理,加强执行能力,利用现有资源伊化信息网站架构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公司的执行能力:

一、网络为领导者提供管理工具

通过网络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的交流是高层与员工保持良好沟通的重要方式。在网上可以不分地域时间即使是出差也能与公司、员工保持沟通和联络,进行思考甚至进行决策;可以远程批复员工的请示、报销、预算申请等,不会因为出差在外而对公司的有效运作、各项项目的进展而有所耽搁;在任何只要有电话线的地方上网,进入公司的信息网络,可以看到最新的销售状况、财务支出等,从而对下属指令,保持对全局的了解和控制。伊化是一个地域跨度较大的集团,公司高层经常在不同城市、不同企业奔波,利用信息化进行管理,就不会因为领导出差而影响或耽误企业内部的正常运作。

二、网上的上传下达

管理者了解和理解公司的政策、发生的事件以及公司业绩、人化、产品策略等等是一项日常且必需的工作。利用电子邮件、网上办公室或网上会议可以进行快捷地沟通。当公司有重大的策略调整和重要事件发生时,在网上,所有与此事有关的人员,不论其职务高低,大家都可以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是没有见过面的人,也相互知道他人的观点,如果有其它原因不能出席会议,也可以事先或事后以电子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和决定通知大家,这样使得决策的程序简化而速度加快,避免了繁多的会议和不间断的请示汇报,也避免了因会议规模对人员的限制,使得不分级别的人可以自由地不受高层的影响,真实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员工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参与沟通、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参与决策,缩短了上传下达的沟通时间,减少了沟通的偏离程度。

三、进行网上产品销售

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是企业管理流程、供应链流程、销售流程的电子化。客户在销售系统下单订货,系统将订货信息进行整理,然后发给生产工厂,工厂接到新的订单按照网上订单进行加工;销售机构按期把销售状况登录到销售系统,公司可以及时、方便地在线了解相关的销售、订货状况,这些数据可以供不同权力管理人员进行查询,对整个销售状况了如指掌。同时销售人员或商也可以查询相关销售数据,进行比较,了解差距,做出改进。

工商办理顶岗实习周记二周一经理给开了一个“全体员工大会”,主题思想就一个——“经济危机,减员降薪”。这样的一个主题听起来有点可怕,尤其对我这样新员工来说,会使人胆战心惊吧。

其实不然!当自己慢慢的听出其中的“门道”,我的心里,有点窃喜,有点压力,有点受宠若惊。公司在人员超编,负担沉重的情况下,仍是需要培养新生的后备力量——最好在两三个月内适应下来,开始独立带项目;在一年内,成长起来,能够自如的应对各种项目。创造出更多的效益,“勾兑”出弱势的员工的效益水平,也对老的“台柱子”员工形成一定的震慑作用。“你也啥项目都能带了,我看她谁还敢和我叫板!”经理找我谈话的时候这样说。

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里市调行业都是挺“白领”的,上级公司的督导都弄那么个英文名LauraSun、StevenZhang、MonicaWang……什么什么的,发邮件沟通项目也都是星星点点的带着各种的英文缩写,都是专业的!这次会议上,经理说要向行业核心靠拢,先学习学习人家,给员工分个“Team”吧!所以,我就有了直属的组长,有了手把手教我的“师傅”。

师傅比我大几岁,毕业以来一直在公司,是和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元老”啦其实她可年轻,可漂亮啦,资格上的元老。她的逻辑很清楚,做事很谨慎,不管是和上级公司或者客户沟通,还是和下面的访问员联络、培训,她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滴水不漏。她工作起来总是效率很高,主次分明,只是听从她的安排去做些活计,我都觉的做的莫名的顺利、有条理。事情的条条框框、利弊得失都给你安排的面面俱到。而且,师傅处理数据的本事,使用办公软件的技能,我也是老佩服的,我在这鼓弄鼓弄也写不好的,调不出来的,到她那里就像是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似的,一下就可以解决完了。我的座位也就是在她的旁边,从生活上到工作上的点点滴滴,她都很关照我,自己感觉像是她有一双大翅膀,给我支撑起一片号大的呵护。

分过组之后,我对自己的工作就更感觉的明了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是做组长的“助理”,帮助她处理各种的各方面的工作,比如处理问卷编编号、打循环勾、录入成功样本、沟通访问员、项目现场管理等等。

从经理到组长的,在给我铺一条平坦的成长的路。在一个私企里,在如今这个经济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在今年经济危机的宏观环境下,

受到如此的“待遇”,真的是,心底里的窃喜,使我欢喜了几天。同时,也感觉到了自己身上有了一份沉甸甸的似乎叫做“责任”的东西。

我,不会辜负对我寄予希望的一干人等的期望的,会好好的干下去,会努力的快速的成长起来的,给企业和我个人带来双赢。给父亲,家里,一个交代,一份踏实,一份荣耀!

工商办理顶岗实习周记三今年7月7日上午开始,我在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附属单位科利公司进行了工商管理实习工作。在实习中,我在公司指导老师的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公司日常管理相关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践验证所学的工商管理理论,探求日常管理工作的本质与规律。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通过实习,使我对日常管理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我所实习的科利公司,隶属于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成立于1953年,是以水工、市政、工民建、路桥、安装工程等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国有大型骨干建筑施工企业,具有航务工程总承包一级、房建二级、市政、水利水电三级、地基与基础一级、钢结构一级、机电设备安装一级、商砼与预制构件二级、勘察设计甲级、计量二级、建筑材料试验甲级等资质。公司现有正式职工3000余名,先进的工程技术装备千余台;拥有2、6万平方米的高层办公楼和30多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近700米的工作船码头和4万余平方米的海域,固定资产达3亿多元。公司于1998年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1999年通过了ISO10012国际标准认证,取得了"计量保证确认合格证书";2001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回顾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实习中,我采用了看、问等方式,对科利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了公司业务开展的特点、方式、运作规律。同时,对公司的"浇注明天"的服务品牌,"构筑精品,造福社会"的企业使命,"务实求新、敢争一流"的企业精神有了初步了解。

一、坚持以经营为龙头,不断开拓山东地区传统施工领域

抢抓水工市场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加大了对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等大型水工工程的跟踪公关力度,认真作好了北船重工搬迁、奥运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工作,承揽到北船重工大坞、烟台港三期二阶段、奥运会青岛国际帆船中心标段、日照港区东部岸线等工程,确保了传统市场战略项目不丢失。同时,发挥地域优势广揽信息,积极跟踪,承揽到东营港扩建和蓬莱国电等工程,在开拓传统工程领域发面取得了新进展。

二、强化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运行,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切实加大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运行力度,进一步强化了体系检查、文体整改和业务指导,对内审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追踪检验,建立了基层单位与机关部室双向评价体系,不合格报告同比降低了50%,符合率和得分率较前年有了增长,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运行。

三、坚持以经营为龙头,积极实施“1433”经营举措,促进经营持续发展。

2005年公司经营工作思路确定为“1433”,即要成立一体化经营领导小组,建立四个经营分公司运行体制,坚持三位一体的经营原则,充分发挥经营工作的三个积极性,不断开拓山东地区、南方、桩基和陆域市场。

“1433”经营思路具体内容是:公司成立一个精干高效、信息反馈迅速的公司经营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经营工作的领导;建立经营分公司、厦门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和陆域经营分公司四个经营分公司的经营运行体制,增强开拓市场的能力;坚持以市场价中标,不投亏损标,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三项经营原则;充分调动公司经营部、经营分公司和经营人员三方面经营积极性。

在新的经营思路指引下,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山东地区传统市场的开拓力度,全力以赴地做好前湾港、日照港、烟台港新建码头、黄岛招商国际码头、青黄复线、青黄隧道、东营港后续工程等工程项目的跟踪公关工作,紧盯不放,志在必得,巩固传统市场,力争在承揽特大型工程项目上有所突破。继续坚定不移地开拓南方市场,干好厦门、温州、海南等在建项目,赢得业主满意,树立企业形象。发挥经营分公司的作用,加大对重点工程的经营公关力度,做好投标工作,确保目标工程不丢失。以项目为依托,在开拓新的市场上有所作为,保持南方地区经营产值持续增长。坚定不移地开拓桩基市场,切实加大桩基设备投入,锻炼桩基施工队伍,进一步增强桩基施工能力。坚持水陆并进,提高规模效益。利用房建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认真总结路桥施工经验、教训,加大陆域市场开拓力度,实现陆域市场的稳步发展。

同时通过实习我发现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附属单位科利公司也存在问题:

1、市场观念和经营体制不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市场开拓的步伐与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有差距;经营体制还不完善,经营队伍、经营人员的责权利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施工组织管理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合同要求进行施工组织管理的意识不强,施工管理现状与施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存在较大差距,只是我们有的项目在开工初级阶段和施工过程中难以进入状态,不能满足业主要求。

3、成本意识不强,成本控制水平不高,个别项目不存在管理粗放、施工大手大脚的现象,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创新要效益的意识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来,以至于我们的成本控制与先进的施工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市场竞争力不强。

4、对分包队伍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化还不完善,,在分包合同管理发面存在程序不衔接、管理不闭合的现象;项目部对分包队伍达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管理手段和制度落实上存在薄弱环节。

5、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能够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利益,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和依法治企的意识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对此,我提出了我的有关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强化生产是经营继续的观念。

企业的发展取决于经营的质量和效果,只有广开源头,多揽工程,企业发展才有保障。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干好在建工程是承揽后续工程、开辟新市场的必然要求和前提条件。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生产是经营继续的观念,干精品、打品牌,树立一流的企业形象。

二、树立“零缺陷、低成本”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的观念。

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实施“零缺陷低成本”战略,才能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获得更大的赢利空间,加快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上下必须以效益为中心,在广大职工中不断深化“零缺陷低成本”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的观念,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进一步推进和规范项目管理

通过对资金管理、劳务层管理、物资管理、,加强项目基础管理,结合“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运行,完善项目管理,加大监控检查整改力度,达到闭合管理。建立公司综合考评体制,加大对工程质量、安全、文明工地的检查力度,抓好整改落实,促进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推进依法治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强化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层干部的法制培训,增强领导干部的依法经营,按章办事的能力,完善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公司法律事务整体管理水平。

工商办理顶岗实习周记四一、实习目的

工商管理机构的各项工作又更好的为税收工作而服务。因此,为了加深对税收政策的领悟,为了更好的了解市场经济,为了了解政府——政府机关——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我来到了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所,进行了为期两个月3—5的实习。

二、实习单位简介

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所,简称工商所。位于陕西省市县镇高湾,是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派出机构,曾在2007年被称为人民群众满意基层所。其单位人员编制,经费开支,干部管理和业务工作等由县工商局直接领导和管理。工商所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县区内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从而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税收服务。

三、实习内容

工商所是工商局依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对不同的行政区域下设的工商管理所之一,与我国的大多数乡镇一样,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因此工商局也是把农民,农业的事件作为重点抓。而也是在2006年建立了农业商贸市场,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了农民的需要,也为农民自主创业发展提供了空间,更是把农村的销售行为市场化。而工商所则是维护市场秩序的保障,从农业用的各种化肥到农民食用的各种食品,再到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种娱乐场所,工商所都在狠抓不怠。

报到以后,我被安排在工商所的服务中心,这里的同事告诉我,做这个工作有一基本原则就是服务周到热情,办事严肃认真。由于是做服务工作的,刚开始的时候工作并不是很忙,不过没过多久,就有了第一批任务——参加县工商局所固定资产清查,我们于4月6日开始了清查任务。

我们对清查工作做了如下安排

一、本次资产清查日为年月日。

二、资产清查时间为月日至月日

三、本次资产清查工作分为各工商所自查,县工商局核准,填报报表,上报四个环节。各工商所要对本单位所管理使用的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清查资产存量,逐一核对相关账目,凡权属明确的资产必须以保管人人名入账;对权属暂时难以确定,要求以第一责任人人名入账;真正做到以人对物,以物差人,见物就点,不留死角,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存量资产要做到使用人,存放地点,资产名称准确无误;因故造成各类资产信息状况发生变化的情况,各工商所要依据工商系统资产管理的有关办法进行登记和变更,需要上级审批的,各工商所要向上级相关职能部门申报,经批准后各工商所资产管理员要及时将变更信息在“本所固定资产管理账簿”上登记反映。

在固定资产清查期间,我虽然是一名实习人员,但是也得到了一次参与市场执法的机会,这次执法让我学习到了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范围,其主要包括如下

1、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确认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的法人资格或合法经营地位,依法履行登记管理职责。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经营者市场交易活动的监督管理机关,负责查处一些违法行为。

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合同的管理检查,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4、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商标的注册和管理,依法履行注册和管理职责

5、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广告监督管理机关。

6、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对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和消费者协会,广告协会,商标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有关协会的工作进行指导。

在此次工作结束后,我深切的意识到发律法规的重要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学会自律,学会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我们的权利和履行我们的义务,自觉反对一切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积极配合国家执法部门的执法工作。因为只有在执法部门的引导下,我们的市场才能逐渐完善,走向更健康更积极向上的市场,进而营造更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评价小结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习,首先,我深刻的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实习中,作为一名税务专业的学生我是占了很大优势的,因为我们税务专业的学生不仅懂税法还懂会计,就像这次清查国定资产,用到的知识都是我们上会计课所学过的,所以实习起来就相对来说轻松了许多。其次,工商局对规范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市场更好的发展才能保证税收的稳定,而税收又是国家发展的坚强后盾。再次,我也深深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些知识在学校好像是学会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发现真的很难。

工商办理顶岗实习周记五经过了几天的适应期后,我慢慢的熟悉了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运作流程,更明确了自己的工作内容。接下来的时间便开始为正式投入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准备,通过上网查资料、看书、向同事请教等等多种途径在一个周的时间内我补充了大量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然而等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后发现自己要准备的东西还远远不够。大学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我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的作用,增强我今后的竞争力,为我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

今天,在车间时,发现一号线机械的电动机的声响不正常,时大时小,有点像风扇风叶松动时的声响,猜想是电机风叶这边的原因。在停止关停机械运转之后,告知**,然后在**的带领下拆开电机风叶盖,果然发现电机风叶的螺丝松动,用螺丝刀扭紧后,搞定装好电机,启动,运转正常。**投来一个赞赏的眼神,我笑了笑,运气。

工商办理顶岗实习周记六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实习已经过一周,总想说出点故事来,尽管说出来的故事多半是毫无内容,让人读着像嚼蜡似的,写出来也是浪费自己与别人的时间。不过,正如阿琪所说:这毕竟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不管平淡或是怎样,以后回头看,自己不至于对这些少年的情绪一无所知。

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我有一点点的畏惧,因为自己什么都不会,就像一个白痴一样来到这里,害怕被姐姐们骂,害怕工作的难度特别的高,自己学不会,也害怕自己搞错……来到这里才发现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可怕,只要自己用心的学,细心的做每一张单子出错的机会就很小了。

篇7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上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股利政策的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探析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与股利政策的相关性,从而为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内部治理机制提供参考。 

 

 一、引言 

 股利政策是关于公司税后利润在股利与公司内部留存收益之间的分配选择,是公司经营中一项重要的财务决策,是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因此,其必然受到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不同的内部治理机制产生不同的股利政策。另一方面,股利政策虽然取决于内部治理状况,但通过分析股利政策可以透视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合理的股利政策有助于降低甚至消除成本,使管理者尽量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即恰当的股利政策可以作为一种约束机制,有效协调公司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缓解甚至可能解决公司治理问题。 

 作为公司治理基础,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治理的运作方式和效率都能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不同股权结构下的治理结构产生不同的股利政策。我国关于内部治理与股利政策的相关性分析,几乎都是在2005年股改前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并存,“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利”的条件下进行的,如今股改已基本完成,对于股改后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股改后我国股权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所有股票实现了全流通,所有股东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这将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发生重要变化,那么是否会使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发 

生变化呢? 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二、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股利政策相关性分析 

 (一)所有权结构 

 大量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是影响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股权分散时,外部投资者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够了解,根据股利信号理论,高股利支付率可以向投资者传递公司具有良好发展状况的信息,因此公司一般都倾向于采取高股利支付率;再者,根据成本说,由于单个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对公司的监督成本大于其收益,因此一般情况下,股东没有动力对公司进行监督,而宁愿通过高现金股利减少管理者手中的自由现金流量,以降低成本。而股权集中时,比较成本与收益,控股股东有动力也有能力对公司运作进行监督,公司一般由大股东控制,其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比较了解,于是无须通过股利向外界传递信息;所以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一般较低。 

 在德国,首先,银行持有10%左右的公司股票,从而以大股东身份参与公司治理;再者,银行是中小股东股票的“保管银行”,可以代中小股东行使权。根据德国《股份公司法》,企业法人投票权力不能超过25%,而代表公众股东的银行的投票权却不受限制,因此银行在上市公司的治理中有突出作用。拥有股东和债权人双重身份的银行,有动力也有能力对上市公司的运营进行监督,股利政策的监督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其股利支付水平不高。 

 (二)董事会 

 作为最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董事会能对经理层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在德国,上市公司实行“双重董事会”制度,即包括理事会和监事会,且监事会的地位高于理事会。监事会有任免理事会成员的权力,监事会成员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各一半组成,监事会成员不能兼任相当于经理人角色的理事会成员,因此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较强,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另外,这种机制安排便于信息传递,能够有效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相较之下,股利政策所发挥的治理效率并不高,因此德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较低。

 (三)债务政策 

 债权融资的杠杆效应有利于限制管理者的随意行为,促使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一致,从而有利于减少成本。但过多的债务融资可能使企业的现金流发生短缺,更甚者可能陷入危机,银行为了保证资金回收,通常会限制企业的投资、股利发放等决策,因此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其股利支付率越低。在德国,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银行向公司提供各种贷款,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作为债权人和股东参与公司治理,虽然较好地贯彻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但也限制了其股利发放水平。 

 通过对德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与股利政策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制定的影响作用贯穿始终,股权结构是股利政策制定的根本影响因素。且综观德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发现,虽然其股利支付水平较低,但股利政策稳定,且以现金股利为主。 

 

 三、现时期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与股利政策状况 

 (一)股权高度集中 

 股权分置改革使所有股票实现了全流通,所有股东具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由于股改方案大都采用对价支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各股东的持股比例,大股东(原为非流通股东)的持股比例有所减少,公众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然而,针对我国2005年已完成股改的299家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这些公司2006年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仍高达38.56%,股权结构仍然高度集中,即公司仍然处于大股东控制之下,可能按照大股东的意志决策。 

 (二)无效的董事会 

 我国的董事会类似于德国的“双重董事会”制度,但又具有中国特色。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大部分都是内部董事,且由原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行业内高级经理组成,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现象普遍,董事职业化程度不够,且也没有确立职业经理人观念;其次,我国的独立董事由于建立时间短,且基本上都是由大股东推荐产生,所以独立董事基本上都是听命于大股东,缺乏独立性。另外,我国的监事会形同虚设,监事会采用集体工作制度,监事会成员无法独立开展工作,起不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三)资产负债率偏高,但银行监督无效 

 我国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偏高,且近年来有逐年升高的趋势,2003—2004年都超过了45%,2006年甚至高达68.16%。但作为最大债权人,银行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却受到限制,且由于银行本身也处于改革初期,内部治理尚不完善,因此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缺乏力度。 

 

 四、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现阶段的内部治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此相对应,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在制定上较股改前并没有太大变化,每股现金股利2004年为0.112元,2006年为0.095元,并没有显著变化,股利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体现了控股股东的意愿,而不是建立在公司发展的基础上。 

 (一)股利政策不稳定,且缺乏连续性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决策受控股股东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较大,公司发放股利不是以公司的长远发展为目标,而更多体现了控股股东的意愿,或者仅仅为了迎合政府的相关规定,而置公众股东的利益于不顾,因此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频繁多变,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在所有的a股上市公司中仅有519家公司在2005、2006年连续两年支付现金股利,且几乎没有公司保持相同的股利支付率,所以在我国股利政策不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反映不出公司治理状况。

 (二)股利支付方式多,现金股利不是主要的支付方式 

 我国上市公司采取的股利形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现金加股票股利、现金股利加转赠股本、股票股利加转股本、现金股利加股票股利加转股本等多种。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上,现金股利是主要的股利形式,然而我国1393家a股上市公司中,2005年仅有639家分配现金股利,2006年仅有747家,近乎多半的公司不发放现金股利。依靠发放现金股利来降低成本,改善公司治理在我国基本上还行不通。 

 

 

 五、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与股利政策 

 (一)完善董事会结构,加强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我国董事会结构可以参考德国的模式,重组董事构成,让股东、雇员和债权人共同组成董事会,为保证股东利益,股东董事应占绝对多数。为保证各位董事成员享有共同的权利,股东董事由股东推荐,雇员董事由全体雇员民主选举产生,债权人董事由债权人推荐,如此有利于企业信息交流,并对高层经营者有一定的监督制约作用。同时,加强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监事会成员同样由股东、雇员和债权人组成,但为了防止企业遭“内部人控制”,提高经营效率,保护债权人利益,可适当考虑债权人在监事会中的占有比例。 

 (二)加强银行信贷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现阶段我国的股权高度集中,但基本上都是国家或法人控股,银行不占有股份,公司资产负债率虽然很高,但银行不参与公司治理,对公司缺乏有效的监督,从而造成资金使用低效,银行资金回收率太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可以借鉴德国模式,加强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参与角色,并为公司提供融资、咨询等方面的支持。 

 (三)健全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 

 有效的薪酬激励,可以促使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一致,有利于提高公司经营业绩,这是增加股利发放的收益源泉。在日德等发达国家,高管薪酬普遍与公司经营业绩挂钩,从而充分调动了管理者的积极性。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管理机制混乱,薪酬与公司经营状况脱节,从而出现了大量经营者消极怠工现象。我国应借鉴德国模式,健全薪酬激励机制,激励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热情,从而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四)股利政策应当稳定、连续,并以现金股利为主 

 我国上市公司应借鉴国外发达市场的经验,建立稳定、连续的股利政策,增强股利的可预见性,切实维护股东利益,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现金股利是发达资本市场上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我国上市公司也应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并适当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率。高现金股利支付减少企业的留存收益,公司到市场再融资时必受到市场的监督,并且高现金股利减少了经营者所控制的自由现金流,有利于减少成本,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雷光勇.经理报酬契约设计与经理市场运行[j].管理世界,2003(4). 

[2]李思敏.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6(5). 

[3]孙胜.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c].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田银华,梁锷等.公司治理结构与股利政策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第1卷 第1期. 

[5]汪昌云.公司财务政策与公司治理:中国的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建设;和谐小区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172-02

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居民自治组织结合的意义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近两年的食品安全监管风险,在这种形势下单靠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因此,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必须打破惯性思维和传统手段,不断地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特别是寻求与居民自治组织的有效结合,增强社会协同性和公众参与的程度,建设具有时代特色工商行政管理体系,确保该体系既和谐稳定又能不断迸发出生机活力。

(一)提高社会协同性和公众参与程度,完善工商管理体系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时俱进,趋势更新,目前已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法律法规、体质机制和干部队伍,然而,受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影响,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面临新的情况,呈现出新的特点,例如传销组织更加隐蔽,食品安全监管形势不容乐观、取缔无照经营涉及到各方面等,这就对我们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社会协同性和公众的参与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居民自治组织,包括现在的社区、居委、村委等,是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是基层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层,在联系群众和发动群众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社会的小单元管理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其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社会的协同性和公众的参与程度,及时发现案源,将风险因素消失在萌芽的

状态。

(二)更好地为民服务,和谐政民关系

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目前,全国工商系统正在进行争创群众满意窗口服务单位建设,也在着力打造服务型工商,说到底工商工作的好坏决定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程度,工商工作评价标准也在于人民认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受长期以来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对工商工作在认识程度和信任程度方面存在这一些问题,认为工商工作不是“法”就是“罚”,而且一度存在对执法活动不配合,甚至百般阻挠、暴力抗法。工商工作与社区(居委、村)的有效结合,可以在和自治组织充分沟通和理解的基层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消费者12315维权、合同指导帮扶、法律法规宣传等内容的活动,整合职能,优化服务,解决百姓危、急、冷、暖,从感情上与人民群众达成一片,树立良好形象,与人民群众建立和谐的政民关系,取得工作的主动权。

(三)推动社区建设,丰富居民自治的内涵

社区(居委、村)是社会的小单位,它建设质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建设格局的成败。社区(居委、村)建设包括经济秩序、社会环境、政治文化、治安稳定等多个方面,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承担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在社会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在经济秩序建设、消费权益保护、不良广告的消除,传销等不稳定因素的打击多方面方面形成合力,推动社区和谐、稳定的建设。

此外,这种结合的基本要义就是建立一种工商与社区的互动机制,将工商局的服务职能与社区的管理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工商行政管理(各级工商职能部门)以社区为基点,参与社区生活;社区居民则通过一定的方式,参与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来。通过这种动态的相互作用,把工商与社区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成为社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手段是通过一定形式的授权,让社区居民能够参与进来,共同研究、解决社区存在的涉及到工商行政管理的问题,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从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居民自治的内涵,提高居民自我管理和服务的程度,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四)服务科学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服务科学发展,推进社会和谐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工商部门参与社会管理,首要之举是践行“服务为先”理念,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的要求,结合工商职能强化服务,不断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社会行为。在与社区(居委、村)自治组织结合后,有利于在准入登记方面,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规模、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的十六字方针,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防止高污染、高耗能、高风险等危害群众身心健康或容易引发的社会问题发生;在强化企业自律方面,通过与社区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在对市场主体的日常巡查和回访督促其加强自律,同时也要发挥自治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引导企业恪守社会责任,建设和谐劳资关系,做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奉献社会,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自治自律作用。

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居民自治结合的借鉴经验和优势

早在上个世纪,欧美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适应服务型政府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建立起“社区警务”等社区自治管理与政府职能的有效结合。我国近些年也在大力进行社区医院、社区民警等多项建设,受到了百姓的欢迎,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这些为我们工商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治组织的结合开创了先河,也提供了可供借鉴经验。

工商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治组织的结合不仅有经验可借鉴,而且也是有优势可以发挥的,总的方面包括:全国工商系统有广泛的基层组织,作为派出机构的基层工商分局(所)从诞生之日起就和居民自治组织进行着不间断的联系,并开展广泛的合作,这个组织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工商行政管理某些职能已经和居民自治组织进行着有效的合作,例如我们的“一会两站”建设,消费维权的“五进”活动,放心消费的创建工作,以及合同指导站的建设等,这些结合为将来全方位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和基础。

三、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居民自治组织结合的途径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居民自治组织的结合是对传统的工商行政管理方式的一种革新,是将工商工作与社区(居委、村)发展,以及国家和社会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效途径。在结合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到有力的抓手,根据实际探索出给力的

途径:

(一)建立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和居民自治组织的结合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它的开展需要一个适当的工作机构,并且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我们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成立“工商社区(居委、村)工作站”,作为工商部门深入社区、走向群众的一个新的窗口和服务平台,工作站应当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和工作人员,站长可有基层工商分局(所)长担任,社区配备专门的工商联络员,在工商部门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开展工作。此外,还应建立社区工商员机制,有基层工商干部专兼职担任,定期到社区开展工作,公示其职务、姓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方便群众联系;进一步建立联络员机制,聘请社区于部作为与工商部门联系的联络员,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工商知识,可由他们接待、受理社区内简易的消费者的申诉和举报;完善工作站服务机制,建立一个工商公示牌、一套综合台帐、一个工商联系箱、一个投诉标志牌;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合理修订和完善工商进社区的考核奖惩办法,充分发挥考核这一“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引导社区工作站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整合各项职能,合力开展工作

正如上文所述,其实工商部门与居民自治组织早就在消费维权、放心消费、合同指导帮扶等方面展开合作,社区(居委、村)工商工作站成立后,应该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统一纳入工作站的范畴,并根据情况适时地进行拓展,充分利用居民自治组织人员足、地域熟的优势,在查处食品地下加工窝点、打击传销组织、清理无照经营、分类监管和企业信用建设等方面衔接社区、发动群众,及时发现并处理,减小履职风险,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在涉及社区环境、卫生、治安等内容的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方面,召开听证会,听取百姓意见,维护群众利益;在合同、商标、广告等方面可以依托居民自治组织开展契约式管理,开展行政指导;在公司年检、个体工商户验照等方面可以就近在社区开展集中式办理,方便群众,服务企业;还可以以此开展工商职能宣传、法律法规培训、走进企业、服务企业活动。

(三)充分调用社会资源,寻求党委、政府支持

历史已经证明,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居民自治组织结合不能单靠工商部门和自治机构,更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特别是寻求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因此,我们在进行社区(居委、村)工商工作站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宣传动员,调动企业、社会机构、群众组织等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特别注意的是寻求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没有地方党委政府的扶植和帮助,它是无法长期存在的,更不要说健康的发展。社区(居委、村)工商工作站的建设,既是工商部门的一项工作,也可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一定的财力帮助、智力支持、场地设施,我们可以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公益事业,吸纳优秀的站点服务的志愿者,但重要的是还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包括对工商职能的宣传;依靠街道办事处和基层工商所,以及现有的社区居(村)民委员会,建立一个精干而有效的维权服务网络;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充足的人力智力支持。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居民自治组织的结合是建设“三型”工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新举措,也是创新社会管理,增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社会协同性和公众参与程度的要求,既符合社区职能的需要,又符合现代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需求,具有很强的生

篇9

一、目前队伍现状及特点

截止20__年10月,管委会及下辖七所共有人员230名,其中公务员198名,占86%,干部4人,占2%,工人28名,占12%;本科学历占40.4%,大专学历占42.6%,中专高中学历占17%;30岁以下18人,占7.82%;31—35岁41人,占17.82%;36—40岁84人,占36.5%;41—45岁46人,占20%;45—50岁26人,占11.3%;51岁以上15人,占6.5%;副科以上干部32人,占公务员队伍的16%。队伍整体结构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学历结构以大专为主,二是队伍的年龄结构趋向老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直属工商所管委会在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稳步提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支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

1、学历层次偏低,整体素质不高。目前,仍有40余人未达到大专学历,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12人,也就是说有95%的人员是因公务员职务需要通过函授或电大等业余培训取得学历文凭的,含金量不足,专业性、实用性不强。这部分人员主要分布在基层工商所,造成基层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仍然不高。

2、能力素质偏低,缺乏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工商所主要的人员和精力都花在了收取“两费”上,产生了不少收费“能手”,造就了不少监管执法

“短腿”。取消两费后,部分职工因年龄、文化素质、业务能力等原因,一时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队伍中有较大一部分人员仅能应付一般日常工作,对一些突发或综合性强的工作任务缺乏综合能力。在业务技能方面,电脑网络知识,应用写作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监管需要的法律、法规运用仍然是工商所多数干部的“软肋”。精通电脑的干部不多,执法办案能独挡一面的干部不多,精通法律法规、懂监管、会办案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

3、队伍趋于老化,年轻力量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长期以来,进少出少、只上不下的现象在干部队伍中较为普遍地存在。队伍缺乏科学合理的流动,新陈代谢缓慢,年龄老化突出,部分工商所平均年龄超过45岁。

4、思想认识和观念转变滞后。多年来,“为收费而巡查,为罚款而执法”的观念在不少干部职工头脑中根深蒂固。“两费”取消后,不少干部职工思想上产生了较大波动。有的认为“两费”的取消意味着工商部门职能缩小了,权力变小了,地位下降了;有的认为目前的监管服务工作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和合理的考核方式,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如同吃“大锅饭”;有的担心现在的直属工商所管理体制不知如何调整,观望等待,工作不安心,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5、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两费”取消后,奖金没了,福利少了,不少人工作干劲锐减,工作标准下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人浮于事,效率不高,队伍内部忙闲不均。对队伍建设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建议与对策:

第一,正确把握当前形势,增强转型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任何行动的转变,首先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开始。因此,要积极开展转型教育,开展一次“‘两费’取消后,做什么、怎么做”解放思想大讨论,切实把基层干部的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四个统一”的要求上来,正确看待“两费”取消后给工商部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履行好工商职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积极进取、革故鼎新的勇气,突破有碍转型的思想束缚,从思想上真正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

第二,大力加强培训教育,做好素质转型准备。一是要深化对教育培训的认识。过去,我们没有把教育培训提升到应有的高度,没有认真开展系统性的培训,也没有认真组织过考试考核,持证上岗流于形式。现在,必须要把教育培训作为工商转型的切入点、重点和难点来抓,要作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头等大事来抓。二是要科学实施岗位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以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基础为重点,针对不同岗位有计划地开展注册登记、市场监管、执法办案、日常监管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努力建立一支与监管执法服务相适应的业务熟练、高效廉洁的行政执法队伍。三是要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针对目前的现状,关键在于增强培训的现实性和有效性,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岗位练兵、网络教育等方式开展教育培训。

第三,努力完善制度建设,用制度管理人和事。一是适应形势,不断完善具体制度。根据时展和形势需要,大胆改革,建立健全各项办事、服务、承诺、过错追究及有效投诉认定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层级负责制;完善层级量化考核制,以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达到用机制和制度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的目的。二是创造良好用人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制。把干部职务逐步从委任制向竞岗聘任制过渡,逐步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相关制度。三是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制。通过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优化人才配备,改善班子和队伍结构,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四,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队伍活力。针对当前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规范、量化和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提高单位绩效和个人绩效,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一,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考核。即:管委会对工商所进行考核,工商所对所员进行考核。对工商所与各类人员分别制订明确的绩效目标和考核评价方法;第二,设立量化的考核指标。确立对工商所队伍建设、监管执法、维权服务等方面的量化考核指标,制订《工商所绩效考核表》;根据岗位特点,对各类人员分别制订量化的考核标准,制订《岗位绩效考核表》,重点考核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创新和出勤率等。第三,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每个季度末,管委会组织考核组对工商所,工商所组织考核成员对所员进行一次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进行公布。年底前,将各季度考核情况进行汇总打分,确定考核结果。第四,正确运用考核结果,增强考核的实效性。重点抓好“三个衔接”。一是与所领

篇10

工程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施工项目中常见的一种合同管理的内容。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整个索赔处理的过程就是依照合同条件执行合同的过程。因此,全面、正确、合理地分析和运用施工合同条件中关于工程索赔的条款,根据合同索赔条款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积极开展索赔工作,对维护和力争施工单位的合理利益及正常施工利润就显得尤为重要,亦是衡量施工单位合同管理工作好坏的一项主要指标。我国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现行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是水利部、原国家电力公司、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0年联合颁发的GF-2000-0208《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以下简称《合同条件》),自颁发以来为绝大多数的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在业主与施工承包单位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所采用和参照采用。

1工程索赔的类型

《合同条件》的通用合同条款,共22章60条。

其中,有关违约、风险、工程变更、监理工程师指令、暂停施工、工期变化、合同缺陷等涉及工程索赔的条款约40余款。笔者受FIDIC合同条件专家系统的启发,以《合同条件》为基础,尝试建立了工程索赔与理赔签别矩阵,通过承包人与业主的关系,按费用(直接与间接)、利润、工期等构成矩阵列,按违约、变更、指令、风险、障碍、缺陷等构成矩阵行,利用矩阵列与矩阵行“正交相关”作为鉴别“存在的索赔(Existentclaim)”与“可能存在的索赔(PossibleExistentclaim)”(见表1)。

表1中,C为矩阵列的分类排列:R为矩阵行的分类排列;E为存在的索赔项目;P为可能存在的索赔项目;空格表示索赔项目存在的可能性没有或者极小。下面分别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在《合同条件》中,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索赔发生的原因分类,从承包人的角度分析,可以分为业主违约、工程变更、监理工程师指令、暂停施工、业主风险、客观障碍、合同缺陷、工期变化、其他。

(1)业主违约。由于业主违约而引起的工程索赔主要包括:业主未能按合同规定提供施工用地,延误向承包人提供施工准备工程,拖延施工图纸交付,延误向承包人提供业主负责的工程设备,业主未按合同规定向承包人提供工程开工的必要条个,业主提供的材料或工程设备不合格,业主结算资金逾期支付,由于业主不当或不可抗力等原因解除合同,业主违反有关保险规定等。

(2)工程变更。工程变更主要包括:监理工程师认为必要时而对工程或其任何部分的外形、质量或数量所做出的变更,由于变更等原因引起的合同价格增减总和超过合同价格的15%,承包人的超大件或超重件运输超过合同规定等。

(3)监理工程师指令主要包括: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对合格材料和工程设备的检查或重新检查,监理工程师提出的额外检验,监理工程师提出的额外的现场工艺试验,监理工程师未及时到现场对隐蔽工程检查或对已隐蔽工程进行重新检查,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施工控制网不正确,监理工程师指示的补充地质勘探等。

(4)暂停施工。由于发包人违约或不可抗力等因素引起的工程暂停施工。

(5)业主风险主要包括:设计不当及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和损坏,超过保险赔偿的工程损失和修复损坏的费用,人员工伤事故的责任赔偿,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关人身和财产损失的赔偿。

(6)客观障碍。施工现场发现地下文物或构筑物等引起的费用增加。

(7)合同缺陷。由于合同文件本身论述含糊,存在缺陷而引起的索赔。

(8)工期变化。由于工程变更、不可抗力等非承包人原因造成的工程延误,承包人提前合同工期完工,由于非承包人原因工期延误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协商采取赶工措施进行赶工等。

(9)其他。这主要包括:由于物价波动而引起的人工、材料、设备等价格的调整,国家和地方政府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更改引起的工程费用增加,因施工期运行而增加承包人的有关费用,业主要求承包人使用专利技术等而增加的相关费用、承包人提出合理化建议降低合同价格等。

2工程索赔的组成内容

工程索赔包括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两个方面,工期索赔指承包人要求延长和补偿时间工期;费用索赔主要包括直接费用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费索赔,间接费用、其他费用索赔及预期利润损失的索赔等。

2.1人工费

由于非承包人责任使工程延误导致的人员闲置窝工及工效降低所增加的人工费用,完成合同之外的额外工作及赶工等进行的加班、聘用额外劳动力等所增加的人工费。

2.2材料费

由于索赔事件的发生而导致的额外材料的使用、材料实际用量超过计划用量而增加的材料费、材料运杂费、材料采购及保管费、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和材料超期储存等增加的材料费。

2.3施工机械费

由于非承包人原因导致工程停工的施工机械闲置窝工费,赶工、完成额外工作等增加的机械使用费,非承包人责任导致的机械效率降低增加的机械使用费。

2.4间接费

由于索赔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的合同期间承包人现场管理费用、上级管理费用、其他间接费用等费用的增加,工期延长期间增加的承包人现场管理费用、上级管理费用和其他的间接费用。

2.5其他费用

由于索赔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的承包人的保险、担保、保函等费用的增加及其他应给予承包人补偿的费用。

2.6利润

由于索赔事件的发生而承包人应该得到的:合同变更计取的利润,合同延期的机会利润,非承包人原因解除合同的预期利润,以及其他应给予承包人的利润补偿。

2.7工期

工期索赔主要应区分影响工期的索赔事项是处于关键线路上还是处于非关键线路上,不同情况应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