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8-03 17:3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教师媒介素养;构建

随着广播、电视、计算机等大众传媒的大量应用,社会对媒介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也随之发生根本转变。我们学校更处在信息化浪潮的前沿,学校教师要正确批判对待各种媒介。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学校的人才建设,对于教师自成修养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要正确理解媒介素养的内涵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大众传播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从字面来看,就是对传媒人进行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其中传媒人的媒介素养直接关系到大众传媒能否垒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其他人的媒介素养也有“言传身教”的影响。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教育(Media Literacy Education),就是要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教师作为传媒人,要对信息社会里各种媒介作充分的认识,能结合所教授的内容,合理组织各种媒体;同时要教育学生对信息的识别、获取、分析、评估、传播等信息活动方面持正确的态度。

(一)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是教师

在信息社会,每个人学习活动的中心和获得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使用媒介;每个人对于外部世界的多数观察和体验,也是通过媒介获得的。教师作为学校的支柱力量,更不例外。在学校教学课堂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媒介传授知识,但是媒介仅仅被教师看作是信息的传输系统,只是作为一种装饰物,被教师仅仅通过媒介进行教学,仅仅是把媒介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鉴于使用教师作用媒介有许多不合理性,所以要加强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二)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任务是帮助教师对媒介和及其携带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

教师具有媒介素养,才能正确使用媒体,才能正确认识和判断媒体及其所传播的信息能否有效地对媒体施加影响,才有可能把批判媒体的想法转化为行动。另外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教师成为媒介的主动使用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因此逐渐培养教师对媒介和及其携带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任务。

(三)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更好有效培养学生

在教育环境中,媒介素养并不是简单地掌握理解媒介的知识和使用的技巧,教师的媒介素养的概念还必须与学生所在的环境联系起来。教师的媒介素养对学生而言,是批判性媒介免疫教育。对于诱惑性媒介,如网吧,抗拒性批判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精神损害。对教师来说,这个时候不是想方设法去控制学生使用媒介的思想,而是想方设法启发学生正确使用媒介。另外对媒介的消极影响,不是想方设法压制它,而是想方设法转变它。媒介本身已经完全融人日常生活,构成了社会文化中无法割裂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抗拒式的媒介素养培养开始力不从心。媒介凭借信息,影响学生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媒介素养教育中的教师作为促进者,引导学生对大众媒介的认识,以自身对媒介的体验和观点,正确影响学生。

二 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

(一)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应该从五个方向去考虑:识别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评估信息的能力,传播信息的能力。这个五个方向为教师正确批判媒介及其批判媒介所带来的信息提供有力的步骤,是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说说认识信息的能力。在多元的媒介环境中,教师通过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合理地利用媒介促进自我完善。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大众传媒中就是一个双刃剑,在对社会的进步做出巨大促进,也同时存在着负面信息。这些信息即使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也能在社会中流行。因此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中要培养教师要识别出这些负面信息,并且要不断地列举并评论这些负面信息,以提高教师自己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分析信息的能力运用教师现有的世界观、知识、态度和价值观解决问题。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的能力、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职业鉴别的能力、预测可能出现结果的能力、对已预定的解决方案初步提出评估意见的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就是灵活运用各种媒介工具,从各种各样的媒介来源中查找、组织和恢复信息的技巧以及使用录像、计算机和多种网络服务的技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技巧经常被称作信息素养,或更近一些的叫做“信息高速公路的驾驶训练。

评估信息的能力是教师对于媒介信息意义所具有的价值及其信息所产生的后果进行判断、鉴选、综合分析,从中捕捉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有用的信息。

传播信息的能力是在教师对媒介做正确批判后,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传播信息。信息的传播一直受技术与媒介特性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表现在传送速度、传播方式、传播目的,也表现在媒介力量的整体运用上。同时,媒介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每种媒介都有独特的传播方式与符号特质,同一信息源,采用不同的媒介表现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只有掌握各种媒介的特性和使用技巧,才能有效地制作出有利于己方作战效能的媒介产品。

这个五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教师在对媒介分析的时候,要综合运用这个五个方面,要认识到媒介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的手段。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教师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学会利用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以帮助与促进自己健康发展

(二)实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1、充分发挥新闻传播院校的骨干作用,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力量。能不能推行媒介素养教育,关键在于师资。可以说师资问题是许多国家在启动媒介素养教育时都曾面临的困难。诸如教师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媒介信息中甄别和筛选媒介素养教育资料,如何实施教育,如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处理不同学生对同一媒体信息的不同解读,如何评价学生媒介素养成绩等等。

2、成立有关教师组成媒介素养教育研讨小组。学校可以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组织机构,这些机构通过创办会议、开展专题研讨等形式来倡导媒介素养教育。这种媒介素养教育研讨小组也可以召开有关媒介素养教育学术研讨会议,让各个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发表各自的意见。这样媒介素养教育研讨小组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可成为学校对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织机构。

3、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每一位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是一种终身教育和通识教育,媒介素养教育需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持续不继的教育活动,比如视听材料、广告海报,活动材料等等,也可通过媒体本身进行,媒体制作并播放一些普及性的媒介素养提高节目。

三 培养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建立起广大教师自发抵御负面信息的能力。在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情况,媒介给当代教师所前所未有的信息影响也是不可估计,筛选可靠,可行的信息应该是教师的基本修养。

篇2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 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指出:“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学会生存’。”在高度信息化、传媒化的当今社会,媒介素养将同科学素养一样,成为现代公民综合素质的指标,而媒介素养教育则成为现代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途径。那么如何在中国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当前的国情、教育体制、媒介环境,探究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机制。笔者认为,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制之中,使媒介素养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从中国的教育体制实际出发,作者初步构建出一个分阶段施行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一、中小学阶段教育模式:独立教学与学科渗透

所谓独立教学,是指将媒介素养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加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然而,独立教学模式暂时还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手段,其原因在于:(1)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一些西部边远地区的学校没有条件单独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2)由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师资队伍还没有建设起来;(3)我国中小学课业负担往往比较繁重,贸然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可先选定部分地区的学校进行独立教学模式的试点,待时机成熟后再向全国推广。

学科渗透则是指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现有学科当中,以相关学科中的媒介素养成分为基础进行媒介素养的培养。由于将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纳入全国教育体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当前更具普适性的是通过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将媒介素养教育贯穿到各科教学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媒介素养。这样既能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延续性,又不会增加学生过多的学习负担。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

除了普通高校的普及性教育外,师范院校还担负着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师资队伍的重任,因此要在师范院校当中开展媒介素养专业教育。作为未来教师,师范专业的学生对中国公民媒介素养提高有着“后续递延性影响”,对于媒介素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普及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意义重大,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与中小学阶段的两种模式——独立教学和学科渗透两种模式相对应,师范院校除了对一般师范生进行专业教育外,还要利用传媒专业的优势,对传媒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培训,为媒介素养独立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师资力量。与此同时,鼓励师范院校传媒专业的学生到中小学任教还能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为广泛的就业出路。

然而,教育改革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议程构建,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策略的探讨:

一是从政策和体制层面保证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展开。制定相关政策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指导各级学校的媒介素养课程构建,并积极与国外相关教育机构和地方教育单位合作,以确立适合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二是着力建设和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媒介素养教育能否成功进行,师资队伍是关键。但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的师资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个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1)在师范院校的传媒专业教育中融入教育学知识,为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立储备师资力量,鼓励传媒专业学生到中小学任教;(2)对师范生进行媒介素养专业教育,以便他们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3)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媒介素养培训,鼓励他们尝试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到自己的学科中,以弥补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的局限。

三是积极进行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和创新。根据具体情况开设媒介素养相应课程,并从当前中国国情、教育体制特色、媒介环境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邀请专家学者编写媒介素养相关教材,结合地方实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框架和教学模式的修正和改进;在进行课堂内教学的同时,可以积极探索课堂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如邀请媒体对学生进行实时教育,使得学生对于媒介有着更为直观和鲜明的了解。

四是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推行。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为保证这一教育体系的有效展开,必须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例如将媒介素养考评纳入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中,定期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测评,对媒介素养教育实施得较好的机构和组织给予奖励等。

教养理论的创始者乔治格伯纳提出,现代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都在接受媒介的教化。因此,提高公民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议,是与中国教育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它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学校的积极推进,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全社会的关注,最终向公民终身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篇3

【关键词】信息时代 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加剧,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正日趋多样化,这使得我国公众面临着空前复杂的媒介环境。国外媒体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大量进入我国普通民众的日常媒介消费活动中。现在,传媒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同时也是青少年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与社会隔绝的世外桃源,必然会受到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浸染。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观察和认识世界。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同时,各种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关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大众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评估、创造、生产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可简单概括为:它是人们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针对大众传播媒体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建立获得正确媒体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它是融合传播学、新闻学、教育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理论的新的研究领域。简单地说,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当代大学生媒介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和使用大众传媒讯息,不要因媒介的使用而沦为大众媒介或讯息的奴隶,达到大学生对媒介的正确使用将成为其发展的一种动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仅是指如何正确判断和估价讯息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即学习如何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二是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受众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在信息社会里,认识媒介将会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谓“正确”,意味着较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三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大众传媒中经常存在着负面信息,即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媒介素养教育要不断地列举并评论这些负面信息,以提高受众对负面信息的反省能力。四是培养受众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受众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学会利用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建设性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这些正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如何建设性地培养人们辨识信息的能力,加强媒介管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这对当代大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与国外的媒介在属性、特点和发展规律上都很不相同。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也应切合我国的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完成。

1.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最有力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对于尚未走出校门,又大多求学在外的大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应该是最重要的,因此,学校就应该成为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利用校园文化环境和为大学生创造实践机会等方式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其中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又是重点中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思维层次较高,学习自主性较强,这些都是在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有利因素。依据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在学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体现五个核心理念,即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媒体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媒体信息通常含有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商业动机;媒体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每种媒体都有独特的美学形式与符号特质;受众诠释和接受媒体信息意义的能力与程度有着相当的差异。

另外,在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要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养成,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中不断锻炼、探索,媒介素养才能提高。

2.社会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种途径是社会教育。社会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方面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因为政府出面才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同时,有关部门要从法律和技术两方面加强网络管理,尤其是校园网的管理。因为网络是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媒介形式之一,其传播隐蔽性强,且目前还很不规范。

大众传媒也应该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积极发挥作用。首先,媒体要规范其内容,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信息,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其次,传统媒体也要注重传播的技巧,关注大学生的媒介接触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心理的传播策略。第三,我国传媒还应该向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体学习,发挥其优势,积极传播媒介素养教育知识。

五、结束语

我国大学生的媒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大学生媒介教育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变化和完善的过程。通过这种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分析判断媒介、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最终使他们成为媒介的主人、信息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2]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J].中华新闻报,2002,(1).

[3]张冠文.论媒体素养教育的必要性[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4]陈启英.媒体素养教育——E时代之新公民教育[J].中国传媒报告,2004,(1).

[5]瑞尼·赫伯斯.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J].媒介研究,2004,(3).

篇4

关键词:技术哲学 媒介素养教育 工具 活动

一、对技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追溯与分析

技术哲学的产生是与人们对技术概念的认知及其本质揭示的过程紧密联系的,它从诞生到发展一直处于摸索当中。随着技术教育在欧洲各国轰轰烈烈地开展,各国的学者开始把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认识对象加以研究,德国地质学家、哲学家E・卡普及其代表作《技术哲学纲要―――用新的观点考察文化的产生史》现在分别被学术界公认为技术哲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作。20世纪70年代以来,技术哲学进入了自主发展时期,在1979年国际第16届科技大会上正式肯定了技术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技术哲学历史背景的研究,首先需要明确界定对象,即什么叫技术哲学。“技术哲学可以意味着十分不同的两种事务。当‘技术’作主语的所有格、表示它是主体或作用者时,技术哲学就是由技术专家或工程师精心创立的一种技术的哲学。当‘技术’作宾语的所有格、表示被论及的宾语时,技术哲学就是哲学家认真把技术当作系统反思的主体的一种努力尝试”。[1]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考察技术与科学的异同,可以发现技术哲学的两个传统即工程学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曾经对立,目前正竞相发展,在二者互补融合的道路上产生了很多有意义的思想,例如从存在本体论的维度来把握技术,深入探讨技术与人的关系,追问究竟是什么要素不断强化着我们的“技术决定论”。正是技术使人与周围环境建立起实际联系,使人从抽象中走出来成为现实的行动者,不同的技术造就了人的不同现实生活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技术性活动决定了人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具体内容,规定了人性自身的不同本质内容。如果说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那么技术便将人的本质形成的无限可能性予以释放。这些观点不仅表明当代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不断展示出人的自由力量的无限性,而且昭示了人的本质的无限可能性。

教育学术背景对于技术哲学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将技术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是法国。法国人从17世纪继承了两个优秀的传统:一是源于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二是源于皇家科学院的实用化传统。18世纪的法国是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这主要归功于法国政府在技术教育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改革。在拿破仑时代,法国科学技术明显偏向于应用和试验方面。拿破仑很重视技术学校和技术教育。但是当时法国的科学远没有制度化。科学家作为教师,主要还是一种“闲职”(类似于政府文职人员的工作),他们的科学研究还像大革命前那样,属于私人活动。

法国教育模式曾深刻影响过其他国家,特别是德国;但是,德国人通过众多学者的改革,超越了法国模式。近代德国的教育改革,最主要地集中体现在改革普鲁士的学校体制。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初等教育阶段推行强迫义务教育制,发展国民教育。第二,在中级教育阶段,开办实科中学,调整课程设置,增设与技术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第三,在高等教育阶段,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鼓励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第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兴办各类技术学校。通过这些措施,德国既将技术纳入了国家教育体系,又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素质的劳动力。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哲学基础

将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作为媒介素养教育最深层的理论基础对于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回顾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以技术哲学的视角考虑问题,有助于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在反思媒介素养教学的过程中,技术哲学强调科学的建构性、多样性角度,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与理论联系到一起,并且凸显了实践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性。

媒介素养教育强调教育内容的传媒性、方法手段的技术性,这是它和普通教育的区别。它往往以媒介作为分类,并针对某种媒介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技术性很强的能力培养,以便达到所需要的传媒知识和基本传播媒介技能的要求。普通教育往往以学科作为分类,强调教育内容的稳定性、方法手段的科学性。因此,对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高级知识应进行系统性的教育,以便在一定的期限里达到对某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可以教授某个学科知识,还可以有效提高个体内在媒介素养。从教学方式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技术特点明显,而普通教育主要体现在其学术特点。因此,技术哲学成为在确定媒介素养教育的哲学基础首选要素。对于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建立一套可以指导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这样才能提高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目的性。而从科学角度认识媒介素养教育和教学,就应该从哲学方法入手,以哲学的高度去总结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规律。目前,我国学术界基本上将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作为教育技术最深层的理论基础。[2]

三、从技术与人的关系看媒介素养教学的本质

把技术作为工具在当今时代显然已出现了巨大的局限性。技术不再是卡普眼中的那些简单工具,现代技术已同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更与人密不可分。正像德国技术哲学家拉普所谈的:“实际上,技术是复杂的现象,它既是自然力的利用,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3]作为社会文化的技术,它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更多地表现为人的活动,是人对客观世界、社会关系乃至人本身的认识和表现,是人性的具体外化,我们现在思考的问题正在从“技术能干什么”向“人要用技术干什么”或“人将如何使用技术”转变,技术内在的社会性、民族性、文化性等人文属性正在成为人所关注的焦点,例如埃弗里特.M.罗杰斯认为技术是人“对工具的设计,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在达到预期效果的过程中因果关系之间的不确定性”。[4]很显然,罗杰斯认为技术不是工具,而是人对工具的目的性认识和实践活动。塞特勒认为,技术的重点在于“工作技能的提高和工作的组织,而不是工具和机器”。[5]这一观点更是明确了技术与人的活动是密切相连的,其所表现出的活动特性要比其工具特性重要得多。

在当代,认识技术已不能简单地从自然科学出发,而应该遵循技术和社会研究一体化的原则,对技术进行有意义的批评分析,不能封闭地从技术内部认识技术,而要开放地从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上认识技术,所以,认识的对象也就不再是技术具体的物化形式――工具,而是技术产生影响的根源――人的活动。技术固然是有意义的,但是这种意义却是由人的活动来决定的,如波兰哲学家柯塔宾斯基所指出的:“它代表了人类对行动效率的追求,但人的意义却不能由技术来决定。”[6]人使用技术的活动,不是对技术影响单纯的机械反应过程,而是人作为主体主动对技术进行价值赋义的活动,即:技术必须、也只能通过人的活动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意义是由人的活动决定的。技术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和工具,更是人类对整个世界(包括人本身)的认识方式和价值判断。正如马丁・海德格尔所意识到的:“技术其实一开始就不是那些器具所代表的东西,实质是真理的开显方式。”[7]对技术的认识,必须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认识方式,才能深刻把握技术的本质和技术与人的关系。

因此,从技术与人的关系来看,媒介素养的教学本质就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物化工具,媒介传播技术所代表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以不同于传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开展的主体活动。只有在活动的技术观下,才能够充分认识媒介技术的教学本质和教学价值。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式较传统教学方式有其独创性和创新性,其本质特征不是使用了媒介传播的技术,而是在应用了这种技术之后所带来的教育转变,这种转变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教学活动结构的新变化和针对媒介学习态度的转变等。媒介传播技术并不会自动地带来新教学,任何一种技术都是人的技术,人对技术的认识水平决定了技术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水平,从这个意义上看,要促进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就必须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技术观。关注人的发展比关注技术的发展更重要,只有高水平的教学人员才可能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高水平的教学活动,并在新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技术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C.米查姆.什么是技术哲学[J].哲学译从,1987,(5).

[2]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

[3][德]F.拉普著.刘武译.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7.

[4][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奇.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30.

[5][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奇.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29.

篇5

关键词:中职生;媒介素养教育;学校实施路径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及无线网的普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已经来临。微博、微信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已经融入了大众群体的生活,中职生也不例外,他们大多是90后,成长于网络时代,没有升学压力,通过网络、手机媒体接收的信息往往比传统渠道更多,校园中“低头族”、“手机控”随处可见。微博、微信正以其强大的吸引力满足着中职生的猎奇求友心理。然而,这些信息良莠不齐、深藏隐患。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和自控能力,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这将给他们的身心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当下这种媒体环境下,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识别和合理利用媒介信息,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

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给予媒介素养教育(媒介教育)明确定义:媒介教育指的是对于现代传播媒介的研究和教学,它具有独特而专门的知识范围,作用跟利用传媒达到其他教育目标有所区别。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经过多年的演变,不同的专家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发展自己。媒介素养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将成为自我发展的一种动力,而不会因为媒介使用而沦为大众媒介或信息的奴隶。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在现代媒体社会正确地获取、认知、利用、评价和创造媒介信息的能力。

二、中职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教育意义

(一)中职中职生媒介素养现状

11.手机媒介为主导手机媒介为主导,传统媒介接触很少随着手机价格持续降低,现在的中职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媒体已成为各种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尤其是无线网的普及和免费WIFI的开放,更为学生通过手机媒体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他们现在很少有人去通过报纸、电视或广播这些传统媒介去接受信息。22.主要用来消遣娱乐主要用来消遣娱乐,很少用于学习或生活纵观校园,“低头族”随处可见,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出于消遣娱乐或交友目的而使用媒体。微博、微信、朋友圈、影视或游戏,手机的各种智能功能让学生沉迷其中。然而很少有学生利用手机或网络媒介来搜索与学习有关的资源和信息,或者登录到校园网学习免费的网上课程。33.缺乏自控能力缺乏自控能力,不分课上课下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偷偷玩手机的现象,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本身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普遍较低,而手机媒体里各种内容的吸引让他们分不清主次,自控能力变差。44.对信息的识别对信息的识别、评价、利用能力不强,媒介素养知识缺乏中职生每天通过媒介接触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他们面对这些信息往往不能正确的判断,只是以其自身的人生阅历和价值观去认识和评价,大多只处于感性认识的层面,缺乏对媒体信息的深层次思考。学生中“被骗学费、被骗传销”的案例比比皆是,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缺乏媒介素养知识造成的。

(二)中职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是一种基本素质,也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中职生的媒介素养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中职生对媒介信息的甄别能力,防止上当受骗,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媒体信息对他们的影响及侵害,促进中职生健康快乐成长;还有助于他们科学合理地接受媒介信息,并且利用有价值的信息促进自己的学习、生活甚至就业。此外,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更有利于他们将来以良好的姿态适应现代媒体社会。

三、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的实施路径

(一)营造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在校的每一个环节,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的精神风貌,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园内,可以利用的媒介资源非常丰富,比如:可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网、宣传栏来宣传和介绍有关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真实案例等,随时随地为学生普及媒介素养相关知识。当学生在校园里漫步行走或驻足停留,眼里看到的、耳边听到的都是无形中正在传播的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内不知不觉就接受了媒介素养教育。

(二)通过学科课程教育

学校教育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最好形式,学校是媒介素养教育最主要的承担方,因为学校有规范而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完整的课程体系,再有教师的系统化讲解及正确引领能更好的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纵观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类:英国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台湾鼓励高中以上年级将其开设为选修课;奥地利、法国等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其他学科教学中。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是以独立课程、选修课程、还是学科渗透的形式开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我国目前还很少有单独开设该门课程的,因此这方面可供参考的案例和资源都比较少,目前大部分学校还是以选修课或者学科渗透的形式开展。针对中职生,学校一方面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选修课,每周2节;另外也可以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贯穿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比如语文课、德育课、计算机基础课等。无论是选修课还是渗透教学,都对学校及任课教师提出了要求。学校从相关制度、政策、师资培养等方面都得有一套完善且可实施的程序;选修课的教师不论是制定的教学计划还是所用教材都要有缜密的思考和准备;其他各学科教师除了自身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外,还要有敏锐的媒介嗅觉和课程整合能力。

(三)开展相关主题讲座

为了丰富学生的媒介素养知识以及开阔学生的眼界,学校或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开展一些媒介素养方面的主题讲座,将媒介素养知识分成不同的模块,每一期围绕某一特定模块开展,如:“遇到诈骗信息你会怎么办”、“如何正确看待微信朋友圈里的信息”等,甚至可以邀请有相关亲身经历的同学来进行一次讲座。开展时间也可以灵活选择,比如每周的主题班会、选修课、德育课等。此外,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邀请社会相关媒体人士,如:网站、电视台的相关人员为学生开展媒介媒体方面的主题讲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正确认识。

(四)举办媒介类社团活动

学校里的社团经常会举办各种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社团活动是学生在校园的第二课堂,可以作为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丰富的课余活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职生通过玩手机打发时间、娱乐消遣的几率。对中职生而言,课余时间比较多,也没有升学压力,参与社团活动的几率比较大,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社团活动来普及媒介素养知识。比如可以举办“媒介作品创作大赛”、“手机视频大赛”等活动,将媒介素养知识融入到社团活动中,通过活动来达到教育目的。学生亲自组织并策划实施相关活动,通过对活动的真实体验、亲自参与,获得的效果往往要比教师的口耳相传要好。综上所述,中职生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内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学科课程、主题讲座、社团活动这四个方面,其中学科课程是最主要的实施路径。中职生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长久而系统的工程,学校是主要的担当者,还需要家庭、政府、社会媒体的多方支持,相辅相成、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作为学校教育行列中的一员我们也有必要为中职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先元.大众传媒素养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03):23.

篇6

论文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与策略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网络技术在教育和教学中广泛运用,改变了百年依旧的教学环境,创新了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生活,已逐渐成为信息化时代人们新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但与此同时,主宰着家庭教育的家长,主导着学校教育的校长和一线教师们,“谈网色变”的现象却十分普遍,一方面,学生们极其喜欢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学习与探究;而另一方面,家长和学校又总是严格限制或者禁止学生上网,这种矛盾人人皆知。究其原因,因为家长和学校都担心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做着与学习无关的事,担心学生会网络成瘾,担心学生会轻信广告信息被骗等等。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一方面媒体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等现象进行过强化报道,为家长和学校担心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更为关键的是,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令人担忧,他们缺少对媒介的分析与批判能力。因而,大力倡导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媒介素质,已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一项新的课题。

一、媒体、媒介、传媒与媒介素养概念

由于媒体、媒介、传媒这三个名词是来自于英文“Medium”(Media的复数)一词。英文中“Medium”的意思是指“一种中介物、工具或机构:它是一种用来承载或传递效果或信息的物质或渠道”。但译成中文后,对应出现多个名词,在应用中就出现了疑惑的现象。“媒介”是“使双方(人或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它是以语言、音效、图像等符号来承载信息的物质实体。“传媒”是指“传播媒介,特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工具”。由于“媒体”、“传媒”两个概念的侧重点为“组织机构”,而“媒介”的侧重点在于“产品”或“渠道”,对机构无法进行教育,而对已成为现实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媒介,探讨其与人的关系却十分必要。因此,从教育角度出发,更侧重于使用“媒介”这个概念。关于“媒介素养”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诠释。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研究学者张开于2003年就给出了定义:“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2008年又对该定义进行了更新。另外,媒介教育研究者白传之、闫欢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批判性地解读和欣赏多种媒介讯息与作品以及利用媒介获得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相对来说,张开的定义较为清晰,易懂,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表述其中。而后一种定义相对简洁,其中白传之和闫欢的定义中不仅强调了“批判性解读能力”,还强调了“利用媒介发展自己”的观点。综合以上定义,我们可以析出,“媒介素养”最为关键的素养就是“批判性地解读信息”、“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发展自己”等。显然,这种素养是信息社会中人人必备的一种素养,它有别于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需要急待提升的一种新型基本素养。

二、媒介素养内涵的发展

媒介素养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在过去几十年间,媒介素养经历了四次大的范式转移。最初是基于保护主义立场。当时,报纸、广播、电影等大众传媒刚刚开始普及,基于大众媒介对人们的负面影响这一背景,为了对青少年“保护”而采取的一种“免疫”措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职责是给公众打预防针,防止侵害;20世纪60年代,媒介素养强调提升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力。这一时期,电影电视进一步普及,多元文化观念渐渐被人们接受。因而媒介素养教育由简单拒斥向辨别鉴赏转型,人们需要提升的不再是免疫力而是分辨力,以辨别不同媒介内容、品质、品位的高下,并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20世纪80年代,媒介素养的重点是对媒介文本的批判性解读,强调大众媒介制造假性意识的巨大潜力,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种由外部文化强加的价值观念,而媒介正好代表了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所以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批判解读能力;20世纪90年代,对媒介文本批判性解读转为“赋权”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分析、推理、传播和自我表达技能的发展来提升自主权。在国际上有关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同时,中国大陆有关媒介素养的研究近年来重要性也不断凸显。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者卜卫1997年第一次将媒介素养的概念引入中国大陆,到今天媒介素养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媒介素养理论与实践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到目前为止,大陆无论是面向公众,还是面向中小学和幼儿园都还很少开展正规的、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就是和台湾地区相比差距也非常大。因此,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新领域,全面培养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与内容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媒介素养研究的深入,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尤其是世纪之交,媒介素养研究与教育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1990年和1992年加拿大的媒介素养协会主办了两次国际会议,1996年后美国各州中小学课程标准,开始大量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尽管如此,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根据自身的国情,确立了不同价值取向和教育内容的媒介素养教育,如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批判性教育”,而日本媒介素养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侧重于对媒介信息的接受和利用的“传播能力”。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就侧重于平衡媒介内容、媒介生产和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引导青少年对媒体文本进行正确的解读。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主要有两种观念:一是“赋权”式的启蒙导向与“适应”式的宏大价值导向。前一类观念主张以“赋权”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赋予权力是一个过程,受众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批判地运用存在于他们直接经验之外的知识与方法,目的是加深他们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以“赋权”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具有借助媒介启发人们摆脱蒙昧的意义,能够启蒙受教育者个人的权利意识,引导人们以批判的思维解构媒介,从而理解自身的社会处境,学会利用媒介维护自身利益,积极主动地争取个人的自由幸福以及社会的民主公正;后一类观念主张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要“适应”国情并体现宏大价值。主张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要教育我们的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和捍卫者。这类主张致力于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维护民族的传统的“文化意义”,偏重于社会层面的诉求。我们认为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这两者都需要考虑,既要培养受众个体的自由和利益诉求的主动性,同时也必须考虑国家社会层面的需要,做到“赋权”与“适应”兼容。我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应重点关注“批判性地解读信息”、“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发展自己”三个方面重要素养的培养。要养成这三个方面的媒介素养,可借助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媒介素养中心创立者伊丽莎白。托曼提出的“五个核心概念”和“五个关键问题”来阐释和剖析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五个核心概念是: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是建构的;媒介信息是用媒介语言按其自身规则来被建构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媒介包含价值和观点大多数媒介信息是为了获取利润或权力被建构的。五个关键问题是:谁创造了这个信息?应用了什么创新技术来吸引我们的注意?不同的人对这个信息理解与我可能会有怎样的差别?在这个信息上,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价值和观点被表达或略去?为什么这个信息被发送?对“五大核心概念”和“五大关键问题”的深刻理解过程,就是受众的“批判性地解读信息”、“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发展自己”三个方面媒介素养的培养过程,这也正是我们进行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四、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参照其它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在我国中小学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普及和弥补过程中,建议采取如下策略。

1.政府部门通过立法来推进“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支持。在我国,政府是教育的主导部门,因而从政策和体制层面保证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开展是关键因素。政府可以通过成立专门机构来负责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建立相关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推行。同时,高校应为政府决策机关提供专业上的支持,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培训和培养资源,只有这样才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真正落实到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中去。实际上,这种做法在国外已有很多先例:如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的努力,安大略省最先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课堂教育,成为北美第一个正式从法律上规定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为必修课的地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K-12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

篇7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媒介素养 影响因素 Tobit回归模型

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32亿,其中,年龄处于20至29岁的网民占30.7%,在全部年龄段分布中所占比重最大;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总数的20.6%(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见,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微博、微信的普及,大学生已逐渐成为中国网民的主体。媒介素养,通常是指人们利用各种媒介信息提升个人生活及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批判的能力,据此,大学生媒介素养即可理解为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①。媒介素养是个人文化修养的体现。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学生经常使用媒介进行创作和传播,但其心智还不够成熟,极易在海量的媒介信息中迷失自我。现阶段大学生大多将媒介作为消遣和娱乐的工具,较少利用媒介丰富的信息和海量资源来发展与提升,研究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水平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及如何提升其媒介素养,对于其正确认知、甄别和使用媒介,身心健康成长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探究对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理清影响机制,有针对性地为高校及相关机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相关研究

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出版,书中首次提出“媒介素养”的概念。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②。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卜卫于1997年发表的《论媒体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被认为是国内媒介素养研究的开端③。随后,国内学者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展开了充分的研究。

一部分学者将视角集中在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问题上,如盐城师范学院陆作人副教授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数据,根据调查结果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盐城师范学院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④;南昌大学研究生张鲁萍基于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整体状况,认为不同维度的媒介接触存在差异,主要从年级、性别、专业等维度剖析了这一差异,从而为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⑤。

还有一部分学者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媒介素养教育包括认知教育、批判教育、行动教育⑥。辽宁大学的研究生李晓韵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可以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模式及注重发挥大学生自身作用等三个方面完善媒介素养教育⑦。

综观上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上,所选用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在此基础上运用描述统计法进一步讨论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但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较缺乏,且尚未发现运用计量模型从实证角度深入剖析大学生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的文献。因此,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T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各种显著因素,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参考。

二、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一)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影响艺术类大学生整体媒介素养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情况、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环境与资源等。

1.媒介使用情况。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大学生接触的媒介已经不再局限于书籍、报刊等传统媒介,电脑、手机等逐渐成为大学生使用媒介的主要载体。因艺术专业的特殊性,艺术类大学生需要频繁接触媒介进行观摩创作。不同形式的媒介使用条件不同,传播信息的方式与效率不同,对大学生媒介素养产生的影响也必然不同。且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和目的各不相同,每天接触媒介的时间和频率也会存在差异,个体的差异又会导致其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差异。

2.媒介信息认知和判断能力。艺术类学生是媒介的使用者和创造者,经常承担自媒体功能。拥有较好的辨别能力的大学生能够甄别不同媒介的虚假信息,对于暴力、炫富、炒作等不良信息能够自觉抵制,有一定的反思、批判和解读能力,能够从媒介中获取有益信息,摒弃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信息。⑧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又会反过来影响其对媒介的选择与使用,进而影响其媒介素养水平。

3.媒介素养教育环境与资源。通过高校开展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及实践活动,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媒介意识和媒介道德,使其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与功能,对媒介信息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避免受到不良媒介信息的误导和暗示,从而尽可能避免出现价值判断和言行的偏颇。⑨

(二)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为了获取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基本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了《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问卷》,包括四部分内容: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评价、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大学生媒介信息认知和判断能力,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环境与资源。

调查选取福建省三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问卷216份,经筛选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为86.11%。在全部有效问卷中,男、女大学生分别为91名、95名;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分别为55名、53名、47名、31名,所选样本较为合理。

(三)研究方法简介

本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评分标准设置在0-5分之间,即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取值受限,称之为受限因变量。受限因变量的回归常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的Tobit回归模型。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变量选择及说明

根据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及问卷调查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了媒介使用目的(X1)、媒介使用形式(X2)、媒介使用时间(X3)、是否限制每日上网时间(X4)、是否参与媒介互动(X5)5个指标反映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选择识别媒介不实信息的能力(X6)、是否滥用媒介信息(X7)、参与媒介互动前是否对信息考证(X8)、对低俗信息的看法(X9)4个指标反映大学生媒介认知和判断能力;选择学校是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X10)、是否有媒介素养教育有关讲座或论坛(X11)、是否开展媒介素养相关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X12)、校园主要媒介是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版块(X13)4个指标反映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环境及资源。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以被调查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平均得分为因变量,选取的13个衡量指标为自变量构建Tobit回归模型,运用Stata 12.0软件回归,得到回归参数估计结果。模型整体拟合优度较好,LR chi2(13)值为468.44,对数似然比为-107.7509,对数似然比检验的显著性水平P值为0.0000,伪判决系数为0.6849,自变量整体上对因变量有显著性影响。

通过构建Tobit回归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媒介使用形式(X2)、是否限制每日上网时间(X4)、是否参与媒介互动(X5)、选择识别媒介不实信息的能力(X6)、参与媒介互动前是否对信息考证(X8)、是否有媒介素养教育有关讲座或论坛(X11)、是否开展媒介素养相关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X12)、校园主要媒介是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版块(X13)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有显著影响。除媒介使用形式和是否参与媒介互动对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有显著负向影响外,其余自变量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

结语

本文通过构建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因素,结合调查数据和实证结果,从艺术类专业特色及学生的特点出发,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应该自身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首先,艺术类大学生应主动培养媒介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升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避免被动接受形式多样的媒介信息,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实证结果发现,若艺术类大学生限制每日上网时间,参与媒介互动前对信息进行考证,且选择识别媒介不实信息能力越强,则媒介素养水平较高。其次,艺术类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多样,使用和参与媒介的频率也不同,经常利用媒介社交娱乐、参与各种形式媒介互动的学生,相较于利用媒介查阅学习资料、获取新闻资讯的学生来说媒介素养水平较低。因此,引导艺术类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媒介,避免沉溺于网络社交娱乐,并且理性地接触各种媒介信息,有助于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

最后,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主要在校园,因此,学校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实证结果发现,学校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讲座或论坛、课外活动或其他实践,有利于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应将媒介素养作为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引入现有教学内容中,通过系统科学的课程教学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还可以通过邀请相关媒介专家及学者开设专题讲座、论坛等,使艺术类大学生在与媒介专家、学者的直接交流中形成对媒介的理解判断能力。理论的学习离不开实践,高校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园媒介资源,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校电视台的拍摄、节目制作、稿件撰写,校园网页制作、管理和维护等,使艺术类大学生真正参与到媒介实践活动中去,在具体的情境中形成对媒介信息全面深刻的理解,以促进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

注释:

①张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途径的新探索――以电影媒介素养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

②Elizabeth Thoman.Skills&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A].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Media Literacy Resource Guide.1989:7-9.

③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④陆作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6):60-63

⑤张鲁萍.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⑥龙黎飞.论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原则和途径[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28(2):116-119.

⑦李晓韵.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D].沈阳:辽宁大学,2013.

⑧黄小苇.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篇8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媒介素养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39-03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新媒体,其作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渠道,对高等学校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渠道,而且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较新的理论分支,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全新课题,对我们在网络化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媒介信息资源成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手机、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自然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新媒体具有传播的便捷性、互动性、高效性和多样性等特征。从事德育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同时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众传媒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要求高校辅导员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因此,了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现状,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工作,对全面提升信息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有重要意义。

一 自媒体与辅导员媒介素养

互联网的诞生促使媒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伴随着网络通信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日益普及,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003年7月,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利斯的研究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自媒体的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这也是目前普遍公认的自媒体的定义。

自媒体与传统媒介相比,传播途径从由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对等传播,同时自媒体的内容构成也很特别,没有既定的核心,只要个人觉得有价值即可直接分享。目前,由于网络不实行实名制,给网民带来了“随心所欲”的方便性,有些自媒体过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虚假新闻大肆传播,降低了自媒体的可信度。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新媒体的推广和应用,新媒体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这些新媒体的使用会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也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很容易造成一些尴尬的局面,如学生知道现在发生的一些重要事情,而高校辅导员却不知道,这样就无法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的影响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冲击,挑战着教育权威。因此,要改变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实时掌握社会发展动态,及时学习最前沿的知识,从而胜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中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承担着集教育、咨询、管理、服务和研究为一体的育人工作,是一个多角色的传播者。在现代媒体高度发达的环境下,辅导员能够多大程度地影响学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直接与辅导员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成正比例,因此,媒介能力是反映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重中之重,也是此次调研的关键点。

二 当前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不仅包括一般个体媒介素养所指的内容,还应包括其职业、岗位所赋予的特定内容,

即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有效使用媒介以及帮助学生提升媒介素养的能力,也就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应该由个体的一般媒介素养(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媒介信息的能力)和特殊的职业素养(教育管理中有效利用媒介资源的能力以及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两部分构成。

1.高校辅导员获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是指对媒介有所了解,能利用多种媒介或通过特定媒介获取相关的信息,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也就是有效进行网络信息定向搜索的能力。高校辅导员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态势,大多数调查对象有着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渠道,其中网络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据统计,近96%的人表示多通过网站获取信息。人际传播依然是信息流通的主渠道,72.8%的人选择口头获取信息。电视和报纸在高校辅导员的媒介选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60.5%的人选择了电视,56.8%的人选择了报纸。而通过信件、广播和杂志获取信息的人则较少,分别为9.9%、12.4%、24.7%。高校辅导员使用媒体的主要目的按比重排列,依次是学习、工作、娱乐、通讯交友和消磨时间。对于偶然中接触到的自己不熟悉但是与工作相关的信息,91.4%的人认为有必要做精读分析,反映出较强的信息意识。

2.高校辅导员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

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一般指对媒介信息所包含内容的梳理、整合、提炼能力,也指辨别信息的真伪、核实信息以及分析信息来源的能力。媒介信息一般由两个基本层次构成,即事实信息(显性信息)和意义信息(隐性信息)。解读者要运用理性思维去伪存真、去粗存精,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分析判断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在提炼整合中生产新的信息。绝大多数高校辅导员都具有一定的质疑和批判精神,能利用多种渠道来解读信息,通过媒介报道之间的相互印证来确认事实,保证理解的准确性,具备正确运用大众传媒的基本能力。

3.高校辅导员的媒介参与、应用、制作能力

媒介参与主要指高校辅导员对媒介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8%左右的高校辅导员经常利用媒体(如博客、论坛、空间、报纸等)发表自己的看法,约64%的人偶尔参与,8%的人则几乎没有参与过。可见,高校辅导员的媒介参与度不高。

高校辅导员信息的媒介渠道呈现多元化、立体化特点。以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媒介选择情况为例,手机通讯、召开会议、当面通知、网络即时聊天工具(QQ、MSN、IS信等)和校园广播排在前列。实时传播是高校辅导员选择媒介的标准,主要是保证信息的快速传达、事件涉及各方的全面沟通、事件的及时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影响,降低损失和危害。这表明高校辅导员具备较强的媒介使用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高校辅导员大都掌握了一般的通信和网络技术,如使用手机通讯、网络即时聊天工具,使用微博、微信和BBS论坛,利用电子邮件收发和处理信息(Office、WPS)等。而对于有较高技术要求的活动如平面设计(主要指Photoshop等图形编辑软件、制作海报等)、网页(网站)制作、影视录制编导技术、手工海报制作和数字音频技术(广播技术)等,能够参与的人不多。从信息制作准确性情况的统计看,69%的人在编制、信息时,可以做到内容描述准确、全面、无歧义;约30%的人基本能做到;仅有1%左右的人表示偶尔能做到。

三 提升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对策和建议

1.增强辅导员的媒介意识,主动占领新媒体的文化阵地

媒介意识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养,它不仅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主动了解新媒体的运作方式,正确认识、辨别和选择媒介信息,而且能够有效地运用、评价和监督媒介信息。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辅导员要利用新网络工具和网络平台主动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占领新兴媒体的制高点,帮助大学生科学地利用媒介、审视媒介、明辨是非、趋利避害。同时,辅导员也要跟上网络发展的步伐,重视自身媒介素质的培养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及时了解和掌握新媒体文化,培养敏锐的媒介意识,进而正确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2.提高辅导员处理媒介信息的能力

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力量,在新网络环境下要注重锻炼,跟上时代步伐,掌握新网络技术的技能,学会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获取、处理、生成和传递,进而创造和传播媒介信息。在信息化时代,媒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无处不在,媒介的社会地位得到空前提高。辅导员生活在媒介社会里,就要懂得运用丰富的媒介知识和熟练的媒介技能去教育和影响学生。辅导员在使用新网络媒体时还应注重自身信息解读、思辨、反应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3.加强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培训,打造媒介电子平台

辅导员媒介素养能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其工作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当前高校辅导员由于每天忙于处理学生日常事务,对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因此,高校应积极加强对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系统培训,采取有效的措施多途径、多层次地提高辅导员的媒介素养。高校应将信息技术、媒介资源、人力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可建设媒介素养教育网站,打造媒介素养分享平台。

参考文献

[1]袁军.媒介素养教育的世界视野和中国模式[J].国际新闻界,2010(5):23~28

[2]李馨.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现状及应对探析[J].新闻天地(下半月),2010(5):14~15

[3]潘洁.澳大利亚跨文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9)

篇9

【关键词】和谐社会;构建;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相比,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社会公民媒介素养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也有别于一般的理论批判,对媒介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是其主要目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很多国家逐渐成为一种终身教育,被纳入学校正规课程并发展出很多教学模式,有专门编写的课程教材供参考。当前,在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部分北欧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发展为自成系统的教育体系。但是,对我国公民而言,媒介素养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与此同时,我国的传媒业却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大众媒介与民众的生活也日益紧密,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也被人们所逐渐关注,这一课题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和迫切性。

和谐社会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和谐”一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早有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倡导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实现大同社会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的就是人的发展、人与人关系的融洽程度,只有人与人真正实现和谐,社会才会自然而然地达到和谐。

“媒介素养”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是传统素养的延伸,也是受众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即培养和指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我国学者卜卫在1997年曾经阐释过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此后,国内学者基本上是在这一框架下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展开研究。[1]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赋予受众一种能力,即受众面对大量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和评估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

媒介素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性

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而媒介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我们的生活和媒介息息相关,构建和谐社会就离不开良好的媒介环境,离不开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民利用媒介信息资源的能力,使信息社会更为融洽,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媒介素养教育,而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公民不断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不断地提高自我修养和素养。另外,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媒介素养教育和媒介素养的提高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提高媒介素养能真正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来源于媒介的社会功能,媒介的社会功能包括环境监测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和娱乐功能。[2]如果媒介能够正常发挥上述功能,那么在解决社会矛盾方面,畅通的媒介就可以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沟通平台。对公民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使公民在接受媒介信息的过程中,能正确地使用媒介,有选择地进行信息获取,同时也可以参与社会活动进行社会监督,促使社会良性发展,这些都是极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也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形成。因此,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促进和谐舆论的形成,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稳定的人文环境保障。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离不开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组成部分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中公民不可或缺的一门通识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对构建和谐社会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初步思考

媒介素养教育并非是在学生某一个学习阶段所能完成的,应该是循序渐进,贯穿于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各个阶段,乃至于终身。媒介素养教育应是现代社会公民的终身教育。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来看,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现有的成功模式,结合实际国情,可以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媒介形式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

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众所周知,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早,发展也相对成熟,我国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有必要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从而促进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有效地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从学校开始,加强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培训,还有政府的支持。现在我们可以对西方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篇10

关键词 媒介素养 教育 CNKI

郑保章,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静静、王一茹,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作为西方新闻传播学的经典概念之一,媒介素养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当时伴随着大众传媒在西方国家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开始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大众传媒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信息服务的同时,所引起的各种社会负面现象也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下,为捍卫本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不受流行文化的侵蚀和影响,有关学者提出了“media education”的概念,旨在通过对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实施恰当的媒介教育,使其具备抵御外来低劣文化的基本能力。随后,这一概念得到了欧美各国的广泛认同,并相继传入其他国家。

在中国,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卜卫于1997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上发表的文章《论媒介教育的内容、意义和方法》,是我国媒介素养研究的开端。文章中,卜卫系统地介绍了公民媒介教育的概念、意义和内容,并就如何实施媒介教育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此后,媒介素养这一议题开始引起国内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呈现井喷式发展,2004年更是被誉为“媒介素养教育年”。[1]与过去相比,近5年来我国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态势?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研究方法有何改进?为探究以上问题,笔者基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这一平台,搜索了以“媒介素养”为主题的文章,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070篇,剔除一稿多发的稿件和新闻、广告、目录等无效稿件,共剩余有效文章2016篇。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些文章的年载文献量、核心出版物、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勾勒出我国近5年来媒介素养研究的总体发展状况。

一、基本情况

尽管“媒介素养”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热情丝毫没有减退。与2007年的228篇相关文献相比,2008―2012年我国以“媒介素养”为主题的文章,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从数量上来看,2010年与2012年的文献增长量较为明显。其中,2010年的相关文献数量为415篇,较2009年相比增长率达45.6%。而2012年的文献数量更是超过了600篇(图1),成为5年来媒介素养研究的最高产年。从文献的发表刊物来看,近5年来刊载“媒介素养”相关文献数量居前10位的刊物分别是《新闻世界》《东南传播》《新闻爱好者》《青年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知识》《新闻界》《今传媒》《现代传播》和《当代传播》。从刊物的质量来看,排名前10位的刊物中,只有《新闻爱好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知识》《新闻界》《现代传播》和《当代传播》是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则只有《现代传播》和《当代传播》,其他刊物均为一般刊物。这也表明,我国媒介素养研究虽在数量上取得了可喜进步,但在文献质量上,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二、研究内容

在我国,“媒介素养”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受到了业界学者的持续关注。十几年来,我国媒介素养相关研究趋于成熟,研究视野不断开阔,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纵观近5年来媒介素养研究的相关文献,可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内涵和理论渊源等基础性研究。此类性质的文章在媒介素养最早提出时,曾受到学者的强烈关注。伴随着媒介素养在我国社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开办媒介素养相关课程的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日益增多,学者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如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宋萍曾在文章《对媒介素养内涵的再认识》中结合现代社会的传媒环境,[2]通过媒介认知、信息处理和媒介参与三个维度重新分析了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而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杨书昆和孙文彬,则结合欧美大众传播与媒介研究的背景,对“媒介素养”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以来至今的演变历史进行了梳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媒介素养研究在中国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因此,关于该类型的研究并非只是近5年来关注的重点。

2.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多重研究。在意识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之后,如何正确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我国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如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黄旦等人就曾在《媒介教育教什么?――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理念的变迁》,[3]分析了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和理念的变迁,对于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学习和借鉴作用;湖南师范大学的蔡骐则在《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中,[4]从人类普适性的终极追求――“真、善、美”三个角度出发,对媒介素养进行了解读,并提出要从技术、艺术、道德三个维度来提升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公民的媒介素养。总之,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既有对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原则和意义的定性研究,又有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途径和方法的定量研究,这些文章已占据了近5年来媒介素养相关文献的半壁江山。

关于中西方、内地与港台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比较,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媒介素养最早起源于西方,因此,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研究相比,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仍处于不成熟阶段,西方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学习、借鉴和参考的重要资料。如黄娟的《英国媒介教育的发展及启示》,[5]对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而袁军在《国际新闻界》发表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世界视野与中国模式》,[6]则是结合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的原则,以供讨论。与此同时,与内地相比,港台地区的传媒环境相对发达,无论是在媒介素养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还是在教育资源方面都略胜一筹。因此,关于两者的对比,也是我国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如袁磊等人的《港台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其启示》,[7]就是从教育目的、推动力量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对内地与港台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对比研究。

3. 关于不同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不同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一直是近5年来我国学者关注的重点,研究对象包罗万象。按照受众的媒介环境分,可分为现实受众的媒介素养调查和网民的媒介素养调查两部分。如周葆华、陆晔的《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张晓冰的《“网络问政”中网民媒介素养的培育》,徐君康的《数字化时代网民媒介素养非理性表征原因探析》等。按照受众的地理环境分,可分为城市受众的媒介素养调查和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调查两部分。如王嘉的《长沙市居民媒介素养与媒介接触情况调查报告》,杜永梅的《甘肃地区受众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思考――以靖远县为例》,郭颖的《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彭月萍的《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初探――以井冈山区域调查为例》等。按照受众的年龄段分,可分为少年儿童、青少年(中小学生)、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调查研究。如罗树范的《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及对策》,王世华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李安英等人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等。

在学者的研究对象中,需格外指出以下几类群体:首先是公务员、政府官员、领导干部等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伴随着“网络问政”时代的到来,这一类人员的媒介素养水平已成为其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近几年来关于该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开始逐渐增多。如姜德锋的《公务员媒介素养重构之现在时,多元共生――哈尔滨市公务员队伍媒介素养调查报告》,郑欣的《政府官员: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认知及其应对行为研究――以700名处级以上干部媒介素养调查为例》,丁柏铨等人的《领导干部媒介素养考察报告――基于对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的一项调查分析》等。其次是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受众的媒介素养调查研究。与发达城市相比,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贫穷和落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受众的媒介素养水平,已成为提高少数民族受众整体素养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因此,关于该群体的媒介素养研究,开始成为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关注的一个新的领域。如胡永刚和白浩然的文章《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张景龙的《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素养的文化思考》等。再次是新闻专业学生和新闻从业人员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作为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一直是学者关心的一个领域。如李茫、徐会的《“准新闻人”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培养途径探析――以宿州学院新闻学专业为例》,陆丹的《媒介批评课程教学方法与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研究――基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特点的思考》,姚治兰的《媒体人的媒介素养与媒体责任》等。最后则是不同职业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如蔡斐、许建兵的《法官媒介素养论――从保障审判独立的角度切入》,张红、张朱博的《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现状调研与对策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孙素华的《企业员工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等。总之,我国媒介素养的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青少年、大学生群体,其研究范围正不断扩大。

三、研究方法

纵观近5年来我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不难发现,其研究方法正由以往思辨主义的定性研究,逐渐向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转变。同时,由于研究不同群体的媒介素养,需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展开调查,因此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仍以问卷调查居多。如生奇志、展成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一文,[8]即以某具有理工科背景的985高校为对象,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在校各年级大学生及部分研究生进行抽样,匿名答卷,并从被调查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媒介接触情况、校内媒介情况、对媒介的认知和判断及其媒介使用能力5个方面出发,进行了分析。郑素侠的《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则是在2010年1月4日至24日农民工返乡高峰期间,[9]在郑州火车站、二马路汽车站、二马路劳务市场、郑州长途客运公司等农民工聚集较多的场所,进行了一次中型规模的问卷调查。而郑欣的文章《政府官员: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认知及其应对行为研究――以700名处级以上干部媒介素养调查为例》,[10]则是在南京市7000余名处级以上干部中随机抽取700名作为样本,通过派专人面访调查、网络邮件、特快专递、在线答题等方式展开调查,并从媒介认知、媒介接触、媒介使用、媒介环境适应等四个方面,对此次调查结果进行了陈述。

除问卷调查外,在研究媒介素养的过程中,还常常使用个案分析、内容分析等其他研究方法。如张琳娜的《从网络推手运作模式看网民媒介素养――以蒙牛“陷害门”为例》,[11]即以蒙牛“陷害门”为例,分析网络推手的运作模式,对网络推手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如何使媒介素养成为净化网络的切入点。任素华的《论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以2008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为个案分析》,[12]则采用了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以2008年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为个案,分析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特色,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而郑巧群的文章《试论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新闻传播学的学生专业实践为例》,[13]则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德育素养和心理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总而言之,我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已不局限于“闭门造车”式的定性研究,而是逐渐深入到了大学生、农民工、领导干部等不同的社会群体,在开展研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相较于西方国家虽起步较晚,但也在经历一个趋于成熟和完善的发展过程。从2008年至2012年的年载文献量来看,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正处于平稳发展的研究阶段。尤其是2012年,以“媒介素养”为主题且为篇名的文章已超过600篇,这也表明,我国学者对于媒介素养这一议题仍抱有极大的研究热情。从媒介素养的出版刊物来看,我国刊载媒介素养相关研究的刊物水平相对较低,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相对有限,对于媒介素养的研究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研究内容方面,我国媒介素养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不断加深和扩大。对于不同的群体纷纷给予了关注。然而,尽管媒介素养研究的受众群体千差万别,但在提升媒介素养的策略方面,所提出的观点仍大同小异,内容相对空洞,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商榷。在研究方法方面,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多数文章只采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缺乏长期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且所设计问题相对简单,缺乏对变量的综合分析。由于媒介素养涉及受众的媒介接触情况及对媒介信息的处理能力等,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问卷调查加以判断。另外,许多学者在调查某一所高校大学生、某一城市受众的媒介素养时,简单地将研究结果总结为全体大学生、全体受众的媒介素养水平,这种观点也不够严谨和准确。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马萍. 我国媒介素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评述[J]. 新闻知识,2009(1):30-32.

[2] 宋萍. 对媒介素养内涵的再认识[J]. 文学界,2011(5):233.

[3] 黄旦,郭丽华. 媒介教育教什么?――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理念的变迁[J]. 现代传播,2008(3):120-123.

[4] 蔡骐. 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J]. 现代传播,2008(6):106-108.

[5] 黄娟. 英国媒介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 新闻爱好者,2011(2):64-65.

[6] 袁军. 媒介素养教育的世界视野与中国模式[J]. 国际新闻界,2010(5):23-29.

[7] 袁磊,陈晓慧,霍娟娟. 港台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其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10(7):33-36.

[8] 生奇志,展成.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6-70.

[9] 郑素侠. 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郑州市的调查[J]. 现代传播,2010(10):121-125.

[10] 郑欣. 政府官员: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认知及其应对行为研究――以700名处级以上干部媒介素养调查为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3):64-72.

[11] 张琳娜. 从网络推手运作模式看网民媒介素养――以蒙牛“陷害门”为例[J]. 青年记者,2011(1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