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范文
时间:2023-08-03 17:3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 无因管理 理论基础 价值
在大陆法系国家,无因管理是债法具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一般认为,无因管理是指“无法律上之义务而为他人管理其事务”的行为。无因管理是以直接形成一种法定之债为途径,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相互的诉权的法律体系。正如产生其他法定之债的原因,如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等相同,无因管理必须有一个非常严谨的定义与明确的范围。
一、无因管理制度的来源
无因管理的规定在法律中出现最早的记载位于罗马法。对于关债的规定,优士丁尼在《民法大全》将其划分为:契约、私犯、准契约与准私犯四类。其中的准契约是指那些非从契约产生,但与契约十分相似的债。罗马法中的准契约之债主要处理关于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监护与保佐、继承、共有、服务单位对旅客携带物品与海损方面的问题。
大陆法系各国均继受了罗马法中的这一制度,将无因管理纳入到其民法制度中。法国法上的无因管理承袭罗马法,其内涵与罗马法保一致,也称作事务管理,属于准契约的一种。早期法国法的无因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本应该属于不当得利的内容。而同属大陆法系的《德国民法典》则抛弃了准契约的概念,将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规定为两种不同债的发生原因,将无因管理作为债的独立发生依据而进行了专门规定。随后的《瑞士民法典》虽然没有超脱德国的模式,但在《日本民法典》中,却已经将无因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定之债,至此确立了无因管理在债法中的独立地位。
二、无因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准契约理论
“准契约”是罗马法首创的概念,是除契约、侵权行为等以外的债的发生原因。即指未得到当事人的同意而基于一方自愿的行为或其他法律事实,实际发生与缔结契约的同一效果,因此罗马法上的准契约外延广泛。但在法国法中,这二者的范围界定是十分模糊的,大多数时准契约所指的行为是包含了部分不当得利内容的无因管理行为。
准契约学说在今天的大陆法系国家已经鲜少有人使用,原因不仅在于准契约语意范围本身的不确定性,还因为将无因管理视为一个准契约既不合理,也不公平,毕竟,在管理人基于管理意思而为擅自为管理行为的情况下,管理人与本人之间并不存在合同。管理人的管理意图与契约关系中当事人合意有着根本的区别,他所承担的义务也绝非因为管理意图而产生的。正因如此,现代学界的通说为无因管理是法定之债是一种独立的债的发生原因。
(二)法定债务理论
现论认为,无因管理之债属于事实行为,而非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有无管理意思并非无因管理的必备要素,也无需管理者以某种明确的,旨在设立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来实施管理行为。无因管理之债的权利义务是因法律直接规定而产生的,并非出于双方合意,与意定之债也完全不同。
无论是在德国、瑞士、日本还是在我国,无因管理之债的效力都由制定法作出明确的规定,因此,认定无因管理之债的理论基础在于法律的规定基本已成定局。其唯一的不足仅在于,它虽然说明了管理人与本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是由法律规定的,但并未明确法律为什么规定这种债权债务关系。正因如此,对于无因管理制度建设理由的探寻,又将理论导向了新的领域。
(三)利他主义理论
这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得到广泛认同的无因管理的理论基础。德法两国有学者认为无因管理制度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是人类的道德观促使的一种互助行为在法律上衍生而出的表现。对于这种行为在宏观的意义上给予肯定与褒奖——这种倾向体现在法律意义上,就是所谓的“利他主义”学说。
长期以来,对利他主义的反对声音主要集中在讲道德纳入法律考量范围的必要性之中,无因管理尽管只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但如果因为这点就反对将其列入法律之中,则会割裂道德与法律的关联。随着社会发展,很多道德内容已经逐渐被囊括进法律之中,无因管理也正是在这个进程中被纳入法律的范围内的。在今天,无因管理制度在很多方面发挥着它的功能,除了鼓励社会互助外,还有禁止干涉他人事物,这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寻求到了一个良好的平衡点。
(四)不公平牺牲理论
除了利他主义说之外,还有“不公平牺牲说”可以作为无因管理的理论根据。根据这一学说,被管理人应该偿还或补偿被管理人的劳动与支出。根据这种观点,无因管理管理人为管理时所支出的一切报酬都可以向本人请求支付,无论这种管理是适法,或者是否给本人带来了利益,其均有权利享有求偿请求权。
本理论相对于利他主义理论来说,更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要返还管理人以必要费用。管理人为了本人的利益而进行管理,造成了管理人的不公平的牺牲,至少应给予管理人以基本的费用偿还。但同时也不得不看到,本理论在保护了管理人利益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忽视了本人利益的保护。因此,当管理人做出有违本人利益的管理时,不公平牺牲理论必须要结合利他主义理论使用。
三、无因管理的制度价值及法律地位
(一)无因管理的制度价值
无因管理制度在大陆法系发展到今天,其制度价值与罗马法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罗马法上的无因管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管理临时离家之人的事务在很大程度上是战争引发的一种社会需要。因此无因管理是为满足被管理人的需要、维护被管理人的利益而产生的,起初只赋予被管理人以诉权,管理人的相对诉权是后来被确立的。实际上仍然是维护被管理人的利益。现代民法典的无因管理制度以管理人的请求权为中心,强调管理人行为的正义性和适法性。从现代民法私权神圣,从意思自治和责任自负的理念来看,“任何人只能被他所同意的义务所约束”,未经要求擅自干涉他人事务,应由行为人自己承担后果,被管理人不应因此负担任何义务。但无因管理制度以利他主义为出发点,不但承认这种干涉的正当性,更赋予为他人利益行事的管理人以请求权,允许其向被管理人索回支出的费用,目的是鼓励社会互助,以维护社会利益。这是今天为立法和学理所公认的无因管理制度的价值所在。
如何协调管理人与本人之间的利益均衡,是无因管理制度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首先,就无因管理制度的立法指导思想而言。创设无因管理制度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更为有效地保护本人的利益,进而寓有符合社会利益之意。权衡双方的利益,应该更加着眼于管理人的利益保护,使其摆脱负担,解除管理时的后顾之忧,并最终更好的保护其的利益。其次,就无因管理制度的规范功能而言,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也是必要的。无因管理本是一个道德范畴,但既然法律将其规定为一个制度,就有必要从双方面对其同时进行规制,以达到调试社会关系的目的。最后,创设无因管理制度时,应该合理平衡管理人与被管理人之间的双重利益,进而鼓励人们去实施符合道德标准的管理行为,这将对此制度的合理创设便有着深远的社会现实意义。
无因管理不单纯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从更广泛的意义讲,它是一种催动社会公益,指引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无因管理制度的价值,从规范社会秩序的意义上来说,是在引领一种社会团结与救助危难的观念。社会的秩序与稳定,最终将细化为对每个人利益的保护。无因管理制度鼓励社会互助,激励人们的道德情操,强化从困境中挽救他人的社会观念,最终在整个社会普及一种自觉救助他人的风尚,最终保护了意思自治与社会成员的个体利益。
(二)无因管理制度在法律中的定位
无因管理在法律中的定位,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在法学研究中的定位,第二是在实体民法典中的定位。法学研究中的定位将是法典规定的基础,主要考虑对无因管理制度的定性问题,要么按照传统理论上的准契约来定位,要么将其作为与合同、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并列的,债的发生依据之一。在实际的立法规定上,争议主要围绕着无因管理制度应该细化到何处——即,应该放置在民法典的哪个位置上。关于前者,目前理论界的争议并不大,现代以后,无因管理制度是债的发生原因之一,这已经是普遍的定论。但后一方面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
篇2
1、社会工作价值观分有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理论作用主要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实践作用主要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也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2、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分为三个层次,指出不同层次的价值在本土化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本土化的任务,价值观本土化着重从基本原则,传统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平台等方面梳理了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整体思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处理策略
近年来,静压法逐渐运用于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尽管其有着诸多优点,但在施工时,经常发现诸如桩头暴裂、桩偏位、桩身上浮等问题。给施工带来了很多麻烦和损失,下面笔者就对预应力管桩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一些阐述。
1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
预应力管桩施工是一项新型技术,施工人员只有全面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才能确保施工方案的准确性。
1.1审核工作
施工单位必须执行严格的审核制度,保证施工要素及时到位。审核工作包括:清点人员,对施工人员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合格之后方能上岗操作:核对方案,确保所用的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与施工现场情况相符合: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
1.2检查工作
运输管桩到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应安排人员对管桩外径、壁厚、桩身长度、桩身弯曲度等进行全面检查,并仔细核对指标参数,对质量不达标的管桩不得采用。同时,还要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管桩表面进行检查,如是否出现裂缝、断裂等。
1.3协调工作
协调工作主要就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而言,尤其是在压桩机的选择上必须符合具体的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可以参考管桩型号、施工图纸等,合理地选择压桩机。对压桩机在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故障,需提前制定紧急处理方案,避免压桩施工中断而降低工程质量。
1.4定位工作
对预应力管桩分布应准确定位,放线和桩位是否与标准的要求一致决定了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准确性。检测人员要结合收集到的测量数据,确定管桩基线的位置,并按照图纸要求来布置定位线。管桩定位结束后,由监理人员进行二次审核,确认无误后方能正式施工。
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根据现有的施工水平,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需经过压桩、接桩、终压、特殊处理等4个阶段,每道工序的控制方法如下。
2.1压桩
压桩过程中的控制重点是保证桩的垂直度,每压进一段桩,都要测量桩身的垂直度,这样才能从整体上保证管桩的垂直。施工人员在压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桩位是否出现偏移,一般压桩入深达到1 m后要停止施工,检查桩身的垂直度,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正常情况下,桩基需按照“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的原则施工。
2.2接桩
接桩施工要根据管桩桩头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长短而定,通常在两桩之间的距离达到1~1.2 m时,就能开始焊接接桩,如图1所示。在焊接前要清理掉钢板上的杂物,确定连接位置之后再实施焊接。技术人员应控制好焊接的层数,焊接完成后有15 min的冷却时间。确保上下管桩在同一中心线是接桩的重点,一旦二者出现偏移要及时纠正处理。
2.3终压
制定终压方案需考虑桩型、桩长、桩土等多方面内容,且根据不同的情况需采取相应的终压措施。确定终压技术指标通常要结合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根据施工图纸上的要求来确定终压参数:二是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分析管桩的下压深度,对终压形成的桩顶标高需通过测量仪器进行观测。
2.4特殊处理
在施工期间,静压预应力管桩会遇到一些特殊状况,施工人员要及时进行处理。如遇雨水天气,施工现场应开挖排水沟或布置集水井,将雨水及时排出:若垂直度发生偏移,必须立即停止施工进行处理,利用机械设备架住管桩后再做适当调整。
3常见问题的处理策略
从静压预应力管桩长期施工的情况来看,有些问题的发生较为频繁。对于常见的管桩施工问题,施工人员应掌握处理技能,对问题发生的原因及时分析,尽早制定出处理方案。根据施工经验,现介绍桩身倾斜、桩身抬高、桩身受损、挤土效应、浅层障碍等问题的处理方法。
3.1桩身倾斜
在施工阶段,由于机械设备操控失误,从而影响了桩身下压的垂直度:或因施工人员操作流程不当等,也会造成桩身倾斜。处理这一问题时,应在施工前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完好,设备操作按施工要求进行控制:同时保证施工现场的地面平整,在开挖管桩通道时要确保管桩的垂直度,防止管桩下压后发生偏移:连接管桩时,要保证其在同一条中心线上。
3.2桩身受损
若在静压过程中出现压力过大、速度过快、送桩失衡等问题,常会损坏桩身、桩头,并给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处理这一问题时,应将管道内的杂物清理干净,防止因下压摩擦力过大而给施工增加难度:还应根据机械设备的承载能力控制下压速度:土方开挖时要掌握好操作力度,避免对管桩施工造成不利的影响。
3.3挤土效应
静压法实质上是一种挤土型施工。若施工人员把握不好挤压应力的大小,就会造成土体结构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挤土效应”。处理这一问题时,应严格分布管桩,并准确掌握管桩的密度,对密度大的区域使用预钻孔沉桩方法:为避免挤土效应对附近的建筑物造成损坏,在施工中要及时观察管线的位置,随时调整管桩下压位置。
3.4桩身抬高
管桩施工中的“挤土效应”会造成管桩桩身抬高,特别是在下压过程中出现沉降问题后,桩身抬高现象更加明显。处理这一问题时,应在桩基施工结束后,调整施工方案,对桩身持续3次复压:土方施工操作需在嵌固期进行:施工过程中要配合相应的静压检测,在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后,方能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
3.5浅层障碍
浅层障碍是阻碍静压顺利进行的一大因素,在管桩下压时常因旧基础、大孤石等的影响而延误正常施工。处理这一问题时,应在施工前对现场土质结构进行勘测、检查,落实地下结构障碍的大小,避免将管桩位置确定在阻碍面积较大的地点:管桩下压时,应及时清除地下障碍物,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调整管桩位置,以防给施工作业带来不便。
篇4
关键词:知识管理战略;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组织基础;调节效应
一、 引言
很多文献提出“知识管理战略应与组织基础(infrastructure)相匹配”,而关于“如何匹配”,相关文献的探讨却非常简略。因此,本文尝试分析组织基础对知识管理战略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希望补充现有的理论分析,并为企业实践提供参考。
二、 知识管理战略对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
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主要依据创新的幅度和知识基础来区分。探索式创新是一种大幅度的、激进的创新行为,强调获取和创造全新的知识,力求脱离和超越企业现有的知识基础。相反,利用式创新是一种小幅度的、渐进的创新行为,强调以企业现有的知识基础为依托,对已有知识进行提炼、整合、强化和改进(jansen et al,2006)。
依据企业所注重的知识内涵,可将知识管理战略分为编码化战略(codification)和人际化战略(personalization)。编码化战略是指企业将知识编码,存储于文档或结构化的数据库中,便于组织成员获取和使用。人际化战略是指企业认为知识和人是不可分割的,知识存储于员工头脑和人际网络中,因此通过鼓励人际交流、营造人际网络来管理知识(hansen et al,1999)。
探索式创新强调新知识的创造,这可以通过逻辑分析和直觉创意两个途径来实现。逻辑分析主要基于显性知识,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创造新的知识。直觉和创意主要基于隐性知识,在情境和经验的辅助下创造新的知识。编码化战略为逻辑分析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平台;人际化战略强调面对面的沟通,可以促进直觉和创意的交流。所以,编码化战略和人际化战略能够从不同途径促进新知识的创造,进而促进探索式创新(merali,2001;李忆,司有和,2009)。
利用式创新重视对既有知识的强化、整合和改进。组织所拥有的知识只有在周期性的反复运用中才能得到检验、强化和改进,为此,必须使组织中的知识能够最大限度地、便利地被组织成员获取。编码化战略将知识整理成为结构化的知识库,方便了组织成员的提取和使用。人际化战略便于组织成员相互交流知识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等隐性知识,加深了组织成员对既有知识的理解,增加了改进既有知识的途径和机会。因此,编码化战略和人际化战略能够从不同途径促进现有知识的改进,从而促进利用式创新(subramaniam & youndt,2005;hansen & haas,2001;李忆、司有和,2009)。
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命题:
命题1a:编码化战略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1b:人际化战略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1c:编码化战略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1d:人际化战略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三、 组织基础的调节作用
1. 组织基础。与企业知识管理和创新行为有关的组织基础包括了诸多要素,可归纳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信息技术三个方面(gold,2001;lee & choi,2003)。
组织结构描述组织的框架体系,代表了组织中正式的控制机制,通常用集权化和正规化两个特征来衡量。
组织文化指隐藏在组织中的由员工们共享的一套核心价值观、信念、认知和规范等,代表了组织中非正式的控制机制。合作、信任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知识创造(lee & choi,2003)。在
因此,正规化将增强编码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同时,削弱人际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命题:
命题3a:编码化战略与正规化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3b:人际化战略与正规化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负向影响。
命题3c:编码化战略与正规化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3d:人际化战略与正规化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负向影响。
(3)合作型文化的调节作用。合作型文化(以合作和信任为主要特征)可以促进员工间的知识交流,进而推动创新。合作型文化能降低员工间的隔阂、减少畏惧心理,使员工之间更容易做到开诚布公(lee & choi,2003)。这既有助于鼓励员工将自己拥有的知识进行编码并在知识库中公开,强化编码 因此,合作型文化将增强编码化战略和人际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命题:
命题4a:编码化战略与合作型文化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4b:人际化战略与合作型文化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4c:编码化战略与合作型文化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4d:人际化战略与合作型文化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4)信息技术能力的调节作用。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有多方面的影响。在理论上,信息技术有助于编码化知识的收集、存储和传递,从而能推动知识创造过程,高级的信息技术应用如视频会议等也能够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不过,实证研究仅发现信息技术对知识的整合化过程(主要涉及显性知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涉及隐性知识)并无显著的影响(lee & choi,2003)。较低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如电子邮件、文档管理系统、在线知识搜索)对知识管理与组织动态能力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只有较高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如erp和数据仓库)才能对知识管理与组织动态能力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sher & lee,2004)。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能够提高知识编码化存储、查询和提取的效率,能够强化编码化战略的实施效果。但是,信息技术在管理隐性知识方面仍有缺陷,大部分隐性知识不适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电子邮件、文档管理系统、在线知识搜索等低层次应用形式)来管理。如果强行用信息技术来存储和传递这部分隐性知识,将造成看不懂、不信任、误解等问题,造成无谓浪费甚至反效果(林东清,2005)。在信息技术能力强的企业中,员工间的沟通高度依赖信息技术手段,电子邮件、文档管理系统、即时通信软件(如msn、qq)是主要的沟通渠道。由于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减少,隐性知识的交流也不得不依靠上述信息技术手段,这将增加隐性知识交流中的知识损失和误解,削弱人际化战略的实施效果。
因此,信息技术能力将强化编码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同时,削弱人际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命题:
命题5a:编码化战略与信息技术能力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5b:人际化战略与信息技术能力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负向影响。
命题5c:编码化战略与信息技术能力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5d:人际化战略与信息技术能力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负向影响。
上述研究命题可归纳为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
四、 结论
本文分析了组织基础对知识管理战略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了若干研究命题并构建了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补充了知识管理战略和企业创新行为方面的理论研究,并可为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后续研究可对这一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也可纳入其他重要的调节变量或中介变量,进一步改进概念模型。
参考文献:
1. raisch s, birkinshaw j, probst g, tushman m l.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balancing expl- 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for sustained perfo- rmance. 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4):685-695.
2. miller k d, zhao m, calantone r j. adding interpersonal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to march's exploration-exploitation model.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4):709-722.
3. 李忆,司有和.知识管理战略、创新与绩效的关系——基于企业战略的分析.科研管理,2009,30(3): 154-165.
4. jansen j j p, van den bosch f a j, volberda h w. exploratory innovation, exploitative inno- vation, and performanc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and environmental moderators. man- agement science,2006,52(11):1661-1674.
篇5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 地下储库 自动化管控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79-01
1 大型液化石油气地下储库的管控系统
以某大型液化石油气的地下储库工程为例,其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为丙烷地下库区、丁烷地下库区、换热操作区、汽车装车区、装船码头区以及卸船码头区,它们是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内的,并且个别区域之间的距离也达到了3 km。所以,如果从自控流程的角度来看,逻辑控制和连续控制应是同时存在的,并且逻辑控制的结构应更加的复杂。
与普通的炼油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相比,库区的监控系统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当然库区监控系统必须具备控制、监视以及检测等常规功能,同时它还要具备信息管理功能,在控制上主要还是以开关控制的方式为主,模拟量调节回路的方式不多。根据以上的种种特点,我们为此大型液化石油气的地下储库设计了一套兼具顺序控制功能和连续控制功能的DCS。此系统都分布在各区域现场,并且都与控制室内的控制站相连,管理计算机可以对地下储库的运行和销售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实现了一个真正的分散型的管控一体化的自动化系统。
2 大型液化石油气地下储库的库区监控系统
在地下储库工程中,地下洞库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有效的监控内部的各项参数的变化。而与地下储罐相比,地下洞库在进行仪表选型工作时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地下洞库需要测量的参数有很多,如压力、洞库内的介质温度、液化气液位、凝结水与液化气界位等。在大型液化石油地下储库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检测仪表的选型和安装工作,工作中如果稍有不当,就可能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3 液化气调和
在两个地下储库中分别储存着丙烷和丁烷,而销售系统所销售的液化石油气却都是单一的组分,因此,最后销售的液化石油气实际上都是由丙烷和丁烷这两种气体调和而成的。丙烷和丁烷气体相互调和的方案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为两组分闭环比值调和系统、单组分闭环调和系统和在线质量目标值闭环控制调和系统三种。这里我们选择了两组分闭环比值调和系统这种方案,其能够更加准确的控制液化石油气中丙烷和丁烷的体积比。虽然一般情况下,主组分和副组分应各自形成一个单独的闭环调节系统,但是主组分的给定值与副组分的给定值却一定是成比例的,具体的公式总结为:F1=KF2。
当外界因素对主组分的流量产生干扰时,流量就会被动的发生变化,这时主组分调节器就会依据流量定值开始调节工作,而同时经过比值器K时也会使副组分调节器的给定值发生变化,也就是调节比值的过程。经过此过程中,两个流量器的流量值又都回到了最初了给定值,并且其比值也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4 大型液化石油气地下储库的装车控制及销售管理系统
在此大型液化石油气地下储库的建设工程中,我们选择的是分布式装车控制系统,此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力、物力和成本,同时也能够实现汽车装车的自动化。作为装车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装车控制仪能够实现装车过程中的温度补偿、流量补偿、定量控制、防静电连锁以及参数设置等功能,也能够与上位机进行双向通讯。在定量装车系统中,主要有流量计、防静电接地开关、控制阀、防溢开关以及装车紧急停止开关等设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流量计和控制阀这两类设备。
4.1 流量计
在装车控制系统中所使用的流量计,我们通常都选用流量仪表,其精度为0.2级或是0.5级,可以选择的流量计类型有双转子流量计、涡轮流量计、质量流量计、刮板流量计以及腰轮流量计等,工艺管线的安装条件、投资的规模以及介质的实际工况等内容都会对最终流量计的选型产生影响。如果控制系统对精度的要求较高,则建议选择质量流量计、刮板流量计或是双转子流量计。
4.2 控制阀门
在装车系统中,可以选择的控制阀门种类有很多,如电磁阀、电动阀、气动阀以及数字多段阀等等,但是在装车工艺要求中,应尽量避免出现水击现象,并且管道内部的介质流量速度也应是在合理的范围内的。因此,在此地下储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选择了数字电液控制阀,其由两部分组成,即主阀和两个电磁阀,阀的上游端和下游端分别为常开型电磁阀和常关型电磁阀,从而有效的控制主阀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如果两个电磁阀被同时励磁了,那么主阀就会开启,相反如果两个电磁阀的激励都被消除时,那么主阀就会是关闭的状态。如果仅有常开电磁阀被激励,液体就会被锁住。阀盖内部的液体压力是不会发生变化的,阀门提升头也会保持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介质在管道内的流动速度就是恒定的,当操作条件该变化,这种状态才会变化,也就实现了控制阀的“多段头”。当两个电磁阀都被励磁后,常关的电磁阀就打开了,阀盖内的液体就会流到下游段,当介质在管道内的流动速度达到设计值时,阀门提升头也会保持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介质的恒定的流动速度也是会随操作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这就是“两段开”的实现过程。
主阀实际上就是一种响应控制设备,它能够将整个控制回路都隔离开来,这样就更容易操作阀门了,并且阀门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也就能够协调准确了。“两段开”的过程是以中等流量付出液化气的,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装车时液面上方的介质蒸汽浓度,同时静电积聚也被降低了。而“多段关”的过程则是逐步的减少流量的过程,既避免了水击现象的出现,也减少了冲过量误差。如果能够合理的应用多段电磁阀,那么对降低静电和能耗以及达到平稳的开启、关闭和高速付给油的效果都是十分有利的。
分布式的装车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信息集中和分散控制的功能,同时也为销售管理的自动化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不同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要求,所采用的装车业务管理软件和营销管理软件也是有所区别的,将它们分别安装在装车业务管理计算机和上位管理计算机上。前者能够发出各类装车指令并实现各类装车控制功能,并且打印发票、装车业务登录以及统计报表等业务管理功能也是可以在装车业务管理机上实现的,可以随时的查询各个车辆的加气量和加气时间,同时也避免了人为操作时出现的各类失误;而后者则可以及时的收集到销售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类数据和资料,从而帮助管理者准确的掌握全库区的生产情况和销售情况。
5 结语
通过以上对某大型液化石油气地下储库工程自动化控制及管理系统的简要论述,我们发现如果在大型液化石油气的地下储库工程能够较好的应用更为先进的控制及管理一体化技术,那么在企业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就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真正的实现安全生产,充分的保证了企业生产运营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用最快的速度收回投资的成本,而这也正是我国大型液化石油气地下储库工程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知识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绩效;能力;动机
一、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组织员工的流动性越来越强,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化使得组织对于人力资源的选择、培育、使用和保留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其本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提升组织绩效和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管理实践,已被国内外许多管理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认同。正如我们所知,战略管理更多的关注组织绩效,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研究企业价值的新视角,它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是复杂的。组织绩效的提升作为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具有研究意义。
二、知识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1.知识管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组织越来越看重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知识进行识别、获取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认为知识管理的高低取决于企业是否广泛地分享与运用信息,也就是说将正确的信息传送给需要它的人,好让他们迅速地就这种信息采取行动。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构建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积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因应市场的变迁。也就是说,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在组织内部通过知识管理平台促进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根据近年来管理领域学者的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说组织在管理运作中,对于企业的知识资源尤其是隐性知识资源,应积极去的、开发、利用和保持,其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知识创新。刘邦成等人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营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组织氛围,从而提升组织的知识管理能力,并最终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我们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于组织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有显著贡献的。3.知识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结点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这是因为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尽管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他们是有内在联系的:首先,是能力培养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希望组织内人员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匹配,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工作能力,人尽其力,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以达到组织目标;而知识管理更看重组织内员工的知识共享,培养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将企业团队的知识资源予以整合,通过开发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更加深入地挖掘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力的“智慧潜能”。从理论上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于组织创新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研究是有密切关系的,换言之,知识的获取、管理、创造等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紧密相关。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
1.组织绩效组织绩效是指组织在某一时期内组织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效率及盈利情况。组织绩效的实现应在个人绩效实现的基础上,但是个人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保证组织是有绩效的。如果组织的绩效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被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及每一个人的时候,只要每一个人达成了组织的要求,组织的绩效就实现了。2.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SHRM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理论基础,决定了其与组织绩效两者之间影响机制的研究结论不能达成一致。首先,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静态研究过程忽视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绩效的动态研究。也就是说,其过于强调员工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员工应该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其次,基于行为理论的研究,强调个体层面并以权变的方法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换言之,基于行为的理论过于关注个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诱导、控制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以实现组织绩效。此外,基于资源的理论逐渐成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理论基础,该理论基于组织层面,强调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主要依赖于组织内部的一些关键性资源。资源基础理论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战略管理相结合,着眼于组织的核心能力的培育,来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3.提升组织绩效的作用点组织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需要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使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统一、适应,这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前提,即战略匹配。蒋建武和赵曙明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培育符合组织战略要求的员工能力,倡导与组织目标一致的员工行为,最终实现组织绩效。企业组织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应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组织通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以优势资源作为核心竞争能力,从而增进组织绩效。通过以上理论分析,我们得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框架模型。
四、基于知识管理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框架
模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培养符合组织战略要求的员工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通过不同的手段去激励员工将知识技能嵌入到符合组织战略的日常工作中的态度行为。此时,知识管理引入对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就有重要意义。首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知识管理研究是密不可分的。知识的获得、创造、分享、整合等行为都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紧密相关。通过营造一种企业文化,倡导组织个人对于组织内部知识进行交换和整合,当知识共享能够嵌入到员工的工作进程中,此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提升组织个人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基于知识管理的激励方法使员工产生“愿意”去为组织高绩效做出贡献的态度行为,最终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因此我认为,知识管理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个人能力和态度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中介变量,且为部分中介变量。根据Baron和Kenny的解释,中介变量(Mediator)是自变量对因变量发生影响的中介,是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在中介变量加入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显著性存在但是回归系数变小,称之为部分中介变量。知识管理的组织氛围对组织员工在工作中行事的态度和行为作出了规范,反映了组织要求员工与之匹配的组织战略。在提升组织个人能力与态度的基础上,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组织高绩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首先根据组织战略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作为组织的核心资源,如何做到“选、育、用、留”对于组织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在战略规划基础上完成招聘和选拔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员工,特别是那些具有特殊资源的员工,通过良好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吸引留住员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内、外部激励,包括薪酬、有效培训、员工晋升等留住人才,提高组织的人力资本存量。以上包括规划、激励都是为了组织能够充分挖掘、发挥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使优秀的人力资本能够为企业所用。组织应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加入知识管理内容。员工具备了组织所需的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力,在这一基本前提下,是否形成“愿意做”的动机就成为实现组织高绩效的关键。当员工受到特定的激励时,或是在学习型组织的组织氛围下,出于自身意愿将行为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此类员工作为组织的战略性资源才能发挥其效用,成为组织的竞争优势,为组织绩效的提升做出贡献。当组织绩效发生变化后,组织战略要依其进行变动,从而需要进行新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一个新的战略循环开始有序进行。综上所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是复杂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为追求高绩效,应以知识管理为基础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为实现员工目标与组织战略相匹配,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方式,提高员工个人知识技能能力,在具备稀缺能力的基础上,激发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态度行为,从而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邦成,唐宁玉,姜红玲,吴冰.基于知识管理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创新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3)
[2]程德俊.不同范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与比较[J].管理科学,2004,17(6):81-86
篇7
[关键词]大学教师 知识管理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06―04
[作者简介]王会亭,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江苏淮安223300)
一、高等教育知识管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诉求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滑坡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政府、高校及研究者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如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但由于研究视角和方法论的局限,致使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均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正如有学者所说:“对任何一个时代问题作出适当的解答,都绝对不能只靠迫切的愿望和渊博的知识,还需要真正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的根本创新。”从知识的视角来审视高等学校的性质和高等教育质量,正是这样一种理论视角的转换。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机构是“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社会机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也。”无论从历史发展还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高等教育活动首先是传授知识以及创造知识的过程,知识始终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基本加工材料。因此,如果说高等教育存在固有特性的话,那么高等教育质量首先考虑的要素――即需满足高等教育活动过程中对知识系统性和高深性的诉求。换言之,无论怎样讨论高等教育质量,都离不开知识这个核心内容,任何一种高等教育活动都必须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来展开,否则高等教育活动的质量便会大打折扣。
一个组织在从质量走向卓越经营的过程中,“知识管理是构建持续改进质量体系中用到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使员工能轻而易举地获得信息,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工作。它提供了知识库,用来存放对持续改进非常关键的所学经验和其他信息”。与传统的科学管理或全面质量管理范式相比,基于高等教育和知识本身的特殊性,在高等教育中实施知识管理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从学习型组织的视角还是从信息型组织的发展趋势看,大学都是实施知识管理的理想组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可以说大学是未来社会所有组织发展的一种理想类型,理应成为其他社会组织实行知识管理所应效仿的典范。也有学者指出:“大学是最卓越的信息与学术组织,是社会主要的系统知识库,也是未来科学与人文知识的主要贡献者,大学就是为这些使命而设计的。其他类型企业和机构需要特别重视大学,把大学作为它们的基本组织原型,因为探索和传播知识是大学存在的理由,也是大学能够长期令人满意的原因。”因此,要提升以“高深知识”为核心要素的高等教育质量,就必须对高等教育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所谓高等教育的知识管理是指高校把知识和知识活动作为高校最重要的资源,通过对高校内外知识的识别、获取、传播、扩散、创造,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流通共享,发挥高校教职工的集体智慧,提高其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及组织绩效,从而在全球化的教育市场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有效实现高等学校的战略目标。由于大学教师在高等教育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既是“高深知识”的拥有者,同时又是各种知识活动的运作者。因此,高等教育知识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对大学教师的知识进行有效管理。
二、大学教师知识管理:内涵释义、要素构成及理论基础
(一)大学教师知识管理的内涵
大学教师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拓展,是大学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实践中,对专业知识的获取、积累、共享、创新、评价等过程的管理。具体包括三层含义:(1)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知识,吸取和借鉴别人的经验、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2)对个人已经获取的各种零散信息进行管理,使其转化为可系统利用的个人知识;(3)对已有的知识和观点及他人的思想精华进行加工处理,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进而推陈出新,并构建起个人知识库,以利于个人知识的存储、使用和交流。
(二)大学教师知识管理的构成要素
Arthur Andersen公司曾将知识管理表示为一个著名的公式:KM=(P+K)S。其中,K(Knowledge)是指组织的知识,P(Person)是组织的成员,“+”是指技术,而S(Share)是分享。这个公式所要表达的是“组织知识的积累,必须通过将人与技术充分结合,而在分享的组织文化下达到乘数的效果。”知识管理的表述公式对分析大学教师知识管理的要素构成颇有启发意义。
1 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管理的根本性要素。当然,从不同视角可以把大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分为不同类别。尽管分类不同,但这些专业知识却是大学教师专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对象和内容,而且大学教师正是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共享和传播、交换和创新来实现知识增值的。
2 知识人员。知识人员是大学教师专业知识管理的主体。由于大学教师专业知识管理分为学校组织和教师个人两个层面,因此知识人员也相应地包括大学领导和大学教师个人两类主体。这两类主体由于角色、性质和自身素质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大学教师专业知识管理中的行为方式、任务与作用也不尽相同。
3 知识设施。知识设施是指大学教师专业知识管理中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及设备,它是大学教师专业知识管理中的资源性要素。毋庸置疑,大学教师专业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作依托。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学教师专业知识管理的手段日趋多样化和现代化。当前,计算机技术及各种社会性软件已成为大学教师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
4 知识活动。大学教师知识管理是一种主体的活动过程,是主体对对象进行组织和协调,使其规范有序、良好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对高校所有教师的知识或教师本人对自身知识进行管理,内容涉及知识的获取、存储、分享和应用等活动。
(三)大学教师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组织或个人要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明晰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至关重要。大学教师知识管理主要建基于知识螺旋理论――SECI模型之上。SECI模型(Socialization社会化;Externalization外化;Combination结合;Internaliza―tion内化)是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光隆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知识创造的完整模型(见图1)。SECI模型认为知识的创造包括以下四个过程@:
1 社会化。即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通过个体之间分享经验达到创造隐性知识的过程,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
2 外化。即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通过对话和反
思,让隐性知识“说话和发声”。这一外化过程的实现,通常以隐语、比喻、类比以及讲故事或者图像等手段将组织成员的隐性知识呈现出来,使组织中的其他成员得以分享。
3 结合化。即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是显性知识向更复杂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转化,个体抽取和组合知识的方式是通过文献、会议、网络等实现。
4 内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在这一阶段,组织成员个体可以通过组织进行的培训来获得蕴涵于组织中的隐性知识,通过反复地实践使组织中的隐性知识内化为组织成员自身的知识。
三、大学教师知识管理:策略的择取
(一)组织层面的大学教师知识管理
1 制定合理的知识管理目标。制定适当的知识管理目标,对于提升知识管理能力,顺利实施大学教师知识管理至关重要。大学组织在设定教师知识管理目标时,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其一,一致性原则。即必须使大学组织的战略目标与大学教师个人的知识管理目标相一致。因为大学是教师个人的实践场域和专业发展的归宿,只有当大学组织的知识管理目标与大学教师个人的知识管理目标相吻合时,大学教师才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大学组织有关知识管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才能确保大学教师的知识管理行为落到实处,进而实现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知识的增值。其二,差异性原则。大学组织要针对新手型教师、适应型教师、成熟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不同发展水平、职业年龄特征、教学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大学教师知识管理目标,以增强大学教师知识管理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 创建积极有效的大学文化与激励机制。一种崇尚创新、团结、开放、民主、学习的组织文化较保守、封闭、单干型的组织文化更有利于知识的创造和传播。在一种积极的大学文化中,知识主体的创造活动能得到同伴和组织的认可和赞同,组织中的不同成员之间可以广泛、平等地交流思想和看法。因此,大学领导在大学教师知识管理中,创建一种宽松和谐、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就显得极其重要。为了使这种文化在知识管理中达到预期效果,建立恰切的、有利于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建立激励机制时,应做到激励与评估考核相结合。对大学教师在知识获取、积累、共享、创新等知识管理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绩效评估,对于考核优异者予以奖励,从而激励教师去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实现知识管理目标。
3 建立富于凝聚力的学习型组织。大学要加强教师知识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学习型组织是具有共同愿景的教师间为了实现自我超越,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升自我,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而在成员之间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提高教师学习能力、激发教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组织。一般而言,学习型组织具有如下特征:(1)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知识创新性组织,依靠知识的创造、获取和转移创造价值;(2)学习型组织支持个人发展,强调人的价值,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激励和保护;(3)学习型组织强调合作,组织成员在一起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学习;(4)学习型组织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对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5)传统组织向学习型组织的过渡是一个过程,需要在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组织文化等方面做出持续不断的变革。当然,学习型组织可以由来自不同学科专业背景、不同教学水平、不同高校的教师组成,且每个大学教师的身份都是平等的。在学习型组织中,大学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分享对方的观点,相互帮助,最终促使大学教师在专业上共同发展。
4 构建便捷的大学教师知识库。构建教师知识库是大学组织进行大学教师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策略。知识库是知识储存、分享、应用与创造的重要系统平台。大学通过构建教师知识库,可以把共同体成员本来处于自然状态的知识聚合起来,实现有序的存储和分配,使每一位共同体成员都能够方便、快速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当然,知识库的最终效果取决于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和构建的方式。因此,学校应将优秀教师的知识与经验,无论是结构化或是非结构化的,包括教材、教案、参考资料、个人学习心得、研究论文、教师个人独特的教学方法、对某个问题独特的解决方法等等,以文件、报告形式外显出来并对其进行电子化,再经系统分类、整理,建成教师知识库,作为支持教师教学或研究之用。需要指出的是,大学教师知识库的构建,大学组织必须充分调动教师、课程专家、学科专家、信息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方能顺利完成。
(二)个人层面的大学教师知识管理
1 运用多种知识管理工具。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学教师知识管理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应用到的技术主要有:知识发现技术、知识共享技术、文档管理技术、信息查询与检索技术、推理技术、群件技术、中间件技术、联机分析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推拉技术、存贮结构技术、元数据技术、多媒体技术、文本挖掘技术0等。而知识管理工具则是实施上述信息技术的重要载体,是大学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极为便捷高效的手段。所谓知识管理工具,是指实现知识的生成、编码和转移的手段和方法。从知识的生命周期来看,知识处理可以分为知识的生成、编码与共享。相应地,知识管理工具也可分为三类:知识的生成、编码和共享工具。当前,比较适合教师使用的有Blog、Wiki、Mybase、PowerKM、Moodle和知识地图等个人管理工具。为了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每位大学教师必须努力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熟练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学会使用各种常见的个人管理工具,把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学设计、课件等加以整理和升华,或者建立知识共享平台。总之,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大学教师可以便捷地获取各种来源的知识,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实现显性知识在大学教师个体和团体之间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为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创造条件。
2 强化教学实践反思。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的自我改造。教学实践反思是大学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一次再思考,是大学教师与复杂问题情境有意识的交互。事实上,教学反思的过程也是大学教师对自身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通过教学实践反恩,既可使大学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又可使大学教师的显性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进而实现知识的增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于教学实践反思的重要作用正如有学者所言:“当教师以反思行动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学理论与现实问题,并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充分体现和发展反思意识和能力,进而实现专业自主和自身解放,富有刨新性的、具有独特价值的教师知识就生成于其中。”一般而言,大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可分为行
动后的反思、行动中的反思和为行动反思等三种类型。虽然不同类型的教学反思在反思的时机和具体适用情境方面不尽相同,但是在大学教师知识管理中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大学教师可通过个人备课、课堂教学、写教后记、建立教学档案、撰写专业日记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3 开展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大学教师进行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大学教师的行动研究是一种直接指向实践、重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所研究的问题是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生中发生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现场的,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学教师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必须将群体所共享的显性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自身知识系统的拓展、延伸和重构。开展行动研究,能使大学教师省察自己学习的教育理论与自己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能不断地应用、修正、更新与活化知识。大学教师在开展行动研究时,一般应采取以下四个步骤:(1)制定指导研究过程的计划;(2)收集能深入阐释问题的资料;(3)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解释;(4)付诸行动0。
4 进行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大学教师知识管理的又一重要途径。案例研究是大学教师的一种定性研究,是大学教师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大学教师开展的案例研究,从案例的形成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都体现了对教师知识进行管理的行为:其一,案例的撰写是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其二,案例教学活动是知识的分享活动;其三,案例教学是显性知识内化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大学教师从事案例研究,对教学案例中的不同类型知识进行反思、提取、转化和总结,不仅是大学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应然之举,更是实现大学教师知识管理极为有效的手段。
5 开展大学教师专业生活史研究。大学教师的行动与其个人过去的生活历史密不可分。大学教师过去所发生的一切生活历史内容,会逐渐发展成为足以支配其日后理念与行为的要素,对其后续的经验选择与重组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开展“大学教师专业生活史”研究,对大学教师个人知识的来源与形成进行分析,是促成大学教师知识重构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大学教师知识管理的一种必然选择。“教师专业生活史研究是个人回溯记录的一种重要形式,很像是自传、日记、日志、个人故事小说。但是,它与一般的自传、日记不同,它所研究的应是教师教育生活的成长史,是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如何形成的历史~。大学教师专业生活史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大学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回顾,发现教师自身的人格和认知特性、知识结构、对个人成长的决定性影响、形成个人专业成长的转折点和关键、个人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成功案例和教学诀窍。总之,经常进行大学教师专业生活史研究,即对自身教育活动及成长进行回顾的大学教师,能有效管理好自己的知识,会选择与建构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经验,并对其专业成长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注释:
①黄启兵,毛庆亚.高等教育质量的知识解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6)
②查勒斯G・库博,从质量到卓越经营:一种管理的系统方法[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68
③弗雷德里克・E・博德斯顿.管理今日大学:为了活力、变革与卓越之战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④姜建明,马竟飞,试论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⑤野中郁次郎等,创造知识的公司――日本企业如何建立创新动力学的[M],北京: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1999:132
⑥王健,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学校知识管理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8)
⑦王润良,郑晓齐.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9)
⑧邵晶晶.教师知识管理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⑨寺久雄.教师的心灵与风貌[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63
⑩刘旭东.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反思与重建[J].教育科学研究,2008,(10)
⑩黄首晶.行动研究:教育实践者创新的基本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⑥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
⑩吴卫东.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J].教育发展研究,2005,(2)
篇8
论文摘要:当前,面临知识经济形势下需要开展知识管理这一新课题,广大中小企业大都感觉找不到着手点。本文立足知识管理的系统性要求,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可从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入手,采取渐进式发展策略,逐步提升知识管理水平和能力。希望能对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日益动荡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实施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我国的中小企业占居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50%左右的经济总量,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面对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受自身种种因素的制约,很少企业能系统和成功地实施知识管理。鉴于知识管理是一个长期构建的系统工程,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实际情况,从信息化建设人手,夯实开展知识管理所需的基础设施平台,循序渐进推行知识管理,应该是一种更为稳妥和可行的策略。
1.实施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1.1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O年代初期。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该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按照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管理理论营运而生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就是要通过对企业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尤其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持续获得领先于同行的竞争优势。
1.2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实施知识管理,就是要在企业或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企业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能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帮助企业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应对竞争和挑战。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导入
要开展知识管理,首先是要让企业的员工都了解它,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这就是知识管理的导入。
1.2.2知识管理内容体系的建立
第一,在总体上监控和管理的知识,处于知识管理体系架构最上层。主要包括:总体经营规划、总体质量监控、总体产销监控、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设备管理。这些监控和管理贯穿于知识管理工作链,并为工作链服务。
第二,支持业务工作的知识,处于知识管理体系架构的中间层。主要包括工作经验、体会与方法、工作计划总结、工作成果(报告、报表、结论)、工作相关信息、工作基础知识、工作制度以及专家头脑中知识等。
第三,基础方法理论和基本产品知识,处于知识管理体系架构的基层,对企业开展知识管理提供不可或缺的基层支持。主要包括: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产品知识、产品介绍、产品基本特性说明等。
以上三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三个层次的企业知识管理内容体系结构。
1.2.3企业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企业知识管理落到实处的过程包括知识沉淀、知识发掘、知识引出、知识固化、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知识默化以及知识优化等。这些分步过程需要一个平台,这就是基于网络计算机技术的信息技术平台。
1.2.4知识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知识管理的平台建立起来以后,并不能说明知识管理就能有效地落实,必须要有完善制度或运行机制来保障。
2.中国中小企业开展知识管理面临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动力来源。但近几年来,持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的人民币汇率,国家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以及国内外严酷市场竞争环境,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中小企业必须进行发展创新。实施知识管理虽然是广大企业寻求发展创新突破的重要途径,但对于85%以上以传统产业领域经营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面对知识管理这一现代企业运行管理新模式,感觉到象是画饼充饥,一下子难以找到策略突破口和操作着眼点。
3.推进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有效突破口
知识管理是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而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支柱,因此实施知识管理必须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广大中小企业由于管理基础落后,市场信息陈旧,缺少现代的传播工具,信息的交流渠道单一,管理人员信息意识不强,这就注定在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将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过程。
从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看,知识管理从信息化管理实践和理论中丰富了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内涵,知识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有着割舍不断的内在联系。如果说第一代信息化管理的是数据,第二代信息化管理的是信息,目前已经进化到第三代的信息化管理的重点就是知识。所以,基于知识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这种内在联系,笔者认为,从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入手,加快推进和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分阶段推进和实施知识管理,不失为一条切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有效途径。
4.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途径和基本架构
4.1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就是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广泛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完善信息服务,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就是要形成以产品创新为核心、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企业自动化生产信息运作系统,使生产要素的资源信息化、数字化,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生产技术装备、原辅材料、人力资源、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集成化和高效利用。
2)流通过程的信息化。就是要建设使企业能适应外部经济、市场变化,可快速、灵敏反应的企业运营信息化系统,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企业与市场有效沟通的业务运营信息化管理体系,以便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
3)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就是要建立实现人、财、物、技术等生产要素相互紧密结合并有效发挥作用的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程交互衔接运作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高效的经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4)组织结构信息化。就是要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模式,实现对组织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可以预见,今后的企业运营管理组织体系将进一步朝着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临时性、多学科、跨部门的协同小组为主导、扁平化运行的组织结构体系发展。
4.2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策略途径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在企业管理的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异,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和解决方案与大型企业有明显不同。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薄、资金少、人才缺、起点低,不能照搬大企业“高投入、长周期”的信息化模式,应当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寻找一条经济、实用、方便、有效的信息化建设途径。笔者认为,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模式应该成为当前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和途径。
ASP模式就是集中为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行平台,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使得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只需前期支付一次性的项目实施费和定期的ASP服务费,即可通过互联网享用信息系统。同时ASPJ]~务商会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措施保证每家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效果上与企业自建信息系统基本没有什么区别。这样,将大幅度降低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门槛与风险,既可以节省用于购买IT产品、技术和维护运行的资金,又能使中小企业象打开自来水龙头,就能用水一样,方便地利用信息化系统。
ASP模式在满足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基本需求方面,同传统的信息化模式基本一样,诸如寻找客户、扩大市场、财务电子化、生产计划、销售和存货信息管理等,AsP模式都可以很好地解决。对于一些传统方式不易解决的问题,如多地点管理、多分支机构、扩展应用和升级换代等,ASP可以提供更加方便可靠的解决方案。ASP服务商,与网络营运商、咨询顾问公司、公共服务公司以及应用软件供应商,形成稳定、强大的服务联盟,可以无时间限制、无地域限制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功能丰富的应用软件平台租用,使企业减少信息化后顾之忧,集中精力致力于本业发展。在国外,AsP应用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美国60%以上的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采用了AsP模式。可以断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AsP模式,定能成为国际性的潮流。
篇9
关键词: 教育知识管理; Web2.0; 系统设计;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2-60-03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education knowledge based on Web2.0
Wang Lin1, Li Yinpin2
(1.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21, China;
2. Collage of Education, Ningxia University)
Abstract: Literature study,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re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digital resource redundant and ineffective resources in the educational knowledge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teachers' knowledge on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status of obstacle factor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educ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Web2.0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Web2.0 based educ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is designed and put into practice. The teachers can fu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ideas in the educ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to enhanc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educ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Key words: educ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Web2.0; system design; application effects
0 引言
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教育知识化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教育资源大量涌现,传统的教育知识处理手段已不适应教育知识化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知识接收方式,期待向知识管理方面转变,促使教育知识管理不断发展,教育知识管理成为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视角[1]。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从理论研究方面,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知识管理日益成熟[2]。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助力,也带来理念上的根本变革,以博客、威客、RSS、Web2.0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新时代的高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笔者在从事教育知识类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实验教学安排充分的情况下,学习者也时常会游离于正常的教学实验任务之外,流连于网络空间之中。教师精心准备了实验教学内容,但有些学习者还是会偏离正常的学习轨道。可以说教育知识化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同时也带来了数字资源的通病,冗余和无效资源难以识别。教育知识管理的引入是解决的方法之一,经过准确、有效、迅速地对大量教育知识进行科学、有效和富有个性化特点地加工、处理、组织、创造、挖掘隐藏在知识背后的知识,借助于教育知识管理将教育知识转化为知识,进而上升为智慧。笔者希望借助构建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来推动教育知识管理在学校的有效应用。将知识管理技术应用于教育资源的管理之中,可以为教育资源提供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和支持技术,从而优化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开发过程[4]。
以博客(BLOG)、RSS、百科全书(Wiki)、网摘 、社会网络(Web2.0)、P2P、即时知识(IM)、Podcasting为代表的Web2.0新技术层出不穷。同时开源Web2.0技术的大量涌现,也大大降低了Web2.0系统的开发成本。笔者从事过部分知识系统的开发,其中包括部分Web2.0系统的二次开发,成为本研究实施的有利因素。
目前教育知识管理方面的文献还不多,说明该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教育知识管理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去探索。Web2.0技术的运用[3],为教育知识管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同时,教育知识管理系统也期待通过精心设计应用案例,服务于学校教学实践,为教育知识管理实施提供借鉴,从而推动知识管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入。
1 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
结合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方法,分别对高校教师和学生应用Web2.0进行教育知识管理的基本状况、情感态度、障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得到师生应用Web2.0进行教育知识管理的预期意见和改进需求,为系统设计提供数据依据。考虑到教师开展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的自知感不强,一方面在调查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使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另一方面,调查设计分别就基于Web2.0的具体应用和如何开展教育知识管理两个维度展开,在Web2.0的应用中筛选出开展教育知识管理的状况,通过对教育知识管理过程的应用到得Web2.0技术的综合分析。同时考虑到取样的难易程度,针对教师开展访谈分析,并针对学生进行问卷分析和访谈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宁夏大学学生应用Web2.0开展教育知识管理的调查问卷”和“宁夏大学师生应用Web2.0开展教育知识管理访谈提纲”,调查问卷采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形式混合设计,访谈提纲采用半开放式设计。
1.1 数据样本
调查对象是宁夏大学教育技术学两个本科年级和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研究生班两个年级的教师及部分其他教师,针对16名教师和116名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118份,收回问卷109份,回收率92.4%。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教育技术学的教师和其他相关教师共11人进行访谈分析,整理记录,分析结论。基于上述数据统计结果,分别从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实施中的积极因素和障碍因素两方面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1.2 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实施中的积极因素
根据调查(如表1所示),100%的高校教师认为他们具备随时上网的条件,对学生的统计数据为92%;84%的高校教师认为上网条件良好,学生的统计数据为75%。另外,使用blog、wiki等Web2.0工具之一的学生比例达98%。可以看出:Web2.0的应用日益常态化。
表1 网络基础环境状况
[您觉得平时上网条件如何\&A很好\&B好\&C一般\&D比较差\&44%\&31%\&22%\&3%\&]
1.3 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学科研压力使教育知识管理成为一种现实需求
调查发现,82%高校教师认为网络在其学习和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40%的高校教师认为网络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87%的高校教师认为WEB2.0对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有较大影响;97%的高校教师认为需要对自己的网络学习进行知识管理[3]。可以说,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学科研压力使教育知识管理成为一种现实需求。
1.4 学生学习环境变化,对知识管理的认识有所提升
有69%的高校学生认为知识管理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有帮助,76%的高校学生认为自己并没有进行较好的知识管理。参考以往相关研究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伴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学生对教育知识管理的认识和态度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高校学生的学都以自主学习为主和教师讲解和指导为辅,大部分情况下,学习路径自己选择,学习的结果和过程由高校学生自己负责。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决定了高校学生对其学习过程需要有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也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高校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是持续发展的,所以高校学生进行知识管理是高校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和知识与能力持续发展的需要。
2 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目标设计
在校园网络环境下,鉴于师生对Web2.0的应用日益成熟,对实施教育知识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新系统突破现有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的诸多困境,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平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内容,系统流程设计可以按照用户的使用划分为若干子模块:用户中心模块、知识社区模块、活动模块、结构化知识树模块等五个子模块。
2.2 开发工具
⑴ 基础开发环境(如表2所示)
表2 系统基础开发环境
[系统平台\&开源web2.0架构\&基础开发工具\&开发语言\&数据库\&Windows2003(iis6.0)\&CCASP Framework
Ver 2.0.1\&Dreamweaver、
Photoshop\&Asp\&MS Access2000\&]
⑵ 二次开发工具
该系统是建立在现有开源Web2.0系统架构基础上的二次开发。只有借助于特殊的辅助开发工具,系统的二次开发才能快捷高效。在该系统二次开发过程中,文档比较工具Araxis Merge起了重要作用。
⑶ 辅助开发工具(如表3所示)
表3 系统其他辅助工具
[工具名称\&工具基本功能简介\&Flash Intro and Banner Maker\&页面美化工具\&MiniRGB屏幕取色器\&平台色彩控制工具\&SmartCSS\&CSS样式控制工具\&MindManger\&思维凝聚与设计工具\&Subversion\&软件版本控制工具\&]
2.3 软件构架
系统采用MVC模式开发,设计方案立足先进技术,借鉴PHP,JAVA开发的MVC(Mode-View-Control)模式,将逻辑处理分为控制器,视图和模型三部分,摆脱了传统的Web编程方式将网页(html)和程序代码混合在一起的弊病,提高了代码的健壮性,可维护性。采用模块化设计原则,并为程序的扩展和升级预留了空间。新功能、新业务的增加能够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实现。同时,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这里的安全性指的是从程序方面,从多种角度保证不受到各种事故和恶意攻击的影响,主要考虑的是外部数据提交,多次反复访问,SQL注入,文件上传漏洞等的防范。并提供后台的数据库备份机制,直接从Web界面就能进行数据的备份,导入和导出。良好的用户操作界面,完备的帮助信息,系统参数的维护与管理通过操作界面实现。
2.4 教育知识管理通用框架模型
图1是基于Web2.0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的基本框架。在此框架内,知识服务抽象了具体的应用情景。该框架共分为用户中心模块、群组模块、活动模块、结构化知识模块、知识互动模块五个核心内容;其中用户中心模块是Web2.0系统的基础功能模块,群组模块、活动模块、结构化知识模块和知识互动模块的知识服务内容都以动态推送的方式聚合至具体用户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本系统框架具有如下特点:
⑴ 以人为本,重视个体作为知识库建设主体的作用;
⑵ 以好友为基础,实现知识动态推送;
⑶ 关注知识分享和行为活动,强调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⑷ 提供知识交流的环境,重视对隐性知识的挖掘。
图1 教育知识管理框架模型
3 系统框架应用示例
基于如图1所示的通用框架设计模型,在前期调查分析基础上,分别针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的特定知识需求,完成了以高校研究人员为主要群体的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笔者认为将社会化网络平台作为研究人员知识管理的基础平台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积极意义。
3.1 系统概述
“学涯网”以相同研究主题和兴趣为基础建立不同的研究性群体,以群内讨论,群内学术活动,群内知识公告,群内知识留言等对话形式组织开展项目研究,增进研究人员的联络和交流,促进研究项目的不断完善。本系统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⑴ 以研究人员为中心的互动网络空间;
⑵ 以研究类知识的主动推送为主的知识传播模式;
⑶ 以共同研究主题和兴趣为基础的研究群组;
⑷ 以学术活动为粘合剂,推动研究行为的不断展开。
3.2 系统应用效果
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试运行后,系统状态稳定。截止2012年9月30日,访问人次在800以上,创建了知识群组14个,注册用户123人。初步实现了服务教学科研的知识管理功能。
组织部分高校学生对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进行试用。根据反馈,84%以上的高校学生认为此系统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管理的需。58%的高校学生认为基于微内容的知识交流模块(社群建立、讨论板和在线留言)有创意,能方便高校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和知识创新。8%的高校学生对此系统提出改进意见,如系统细节内容不完善、界面不美观。根据实际使用评价,高校学生知识管理系统基本能满足高校学生对知识管理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对系统细节内容进行完善,对界面进行美化。
4 结束语
本文从目前高校学生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讨论了知识管理在高校学生学习中应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对高校学生知识管理的技术、工具、策略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高校学生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初步实现。在该方案中,考虑了技术、文化与组织三个要素,本研究主要关注知识管理的理论要素,知识管理系统部分实现作为知识管理理论的应用。
在研究过程中,从基本理论出发,以建构主义关于知识观与认识论为假设,分别在远程教育与知识管理两个领域中吸取各自的理论精华,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管理在高校学生个人网络学习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分析结果成为了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在系统的分析阶段,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对高校学生学习的特点、高校学生学习中知识管理工具、技术、策略和Web软件的应用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对高校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各个要素及现有的知识管理系统的现状和需求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和Web技术及理念,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学生网络知识管理系统,论述了知识管理系统的理论模式、功能框架和实现技术等。
社会需求对高校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管理在高校学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仅在知识管理理论和系统设计层面上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限于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理论推理设计,在高校中的实际推广应用还不够深入,未来的研究重点将放在高校学生知识管理系统的全面实现和具体使用上,从而使本研究更具体,更具有应用价值。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它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实践发展的要求,在高等院校中运用和发展是必然的。在各行业知识化日益明显的今天,知识管理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热门的前沿课题[5]。
参考文献:
[1] 马斯.达文波特.劳伦斯.普鲁萨克.营运知识[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 郭春侠,朱永.国内外知识管理教育发展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6:91-97
[3] 常淑娟.应用知识管理技术优化教育资源管理系统[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137-138
篇10
摘要:文章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管理创新策略,以期为突破传统图书馆管理提供参考。
1图书馆知识管理概述
1.1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并由美国的知名国际咨询公司提出,图书馆知识管理属于在经济高速发展理念下的管理方式创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起源于管理学,知识管理即运用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我国图书馆在管理创新中也应把握集中应用智慧,积极提出一些改进图书馆管控水平的措施。时至今日,我国图书馆知识管理在创新和定义上仍然未能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但是目前图书馆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创新,将信息管理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主要是让图书知识信息和图书知识处理二者之间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图书馆管理在对知识管理中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共享。
1.2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知识管理为基础、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及以知识创新为导向等。图书馆管理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知识,知识在图书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图书馆管理不仅包含了显性知识管理,还包含了隐性知识管理。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出其管理的潜能,将知识资源和对应的管理方式相结合,对各类知识管理进行合理利用,促使图书馆资源优化最大化。人作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元素,图书馆必须注重人的发展,可以通过开展图书馆知识管理和人才培养来实现图书馆水平的提升,将个人目标和组织进行有机统一;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全面促进图书馆员素质的提升,使图书馆得到更好的发展。知识创新作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推动着图书馆知识的创新发展。知识管理将图书馆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整合,注重知识信息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并达到知识创新管理的目的。
2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意义
图书馆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处理系统,包含了对知识的收集、识别、整理、处理以及分享等操作。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满足各个图书馆的知识需求,为更多的读者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实施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整理、存储以及传输信息,使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建立起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动的平台,以此来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信息时代,图书馆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用户逐渐开始要求阅读多元化知识,加之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强大的信息帮助,尤其是商业信息咨询变得越来越多,这些都对图书馆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当前,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必须进行知识环境和信息技术革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于知识多元化的需求。西方国家先后开展了组织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并且还建立了知识委员会以管理图书馆。我国图书馆的管理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并将图书馆知识管理作为一门专业课程纳入高校教学之中。但是,我国在图书馆知识管理方面仍然相当落后,图书馆作为我国信息资源的汇集地,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借鉴他国的管理模式,充分挖掘我国的知识信息资源,推动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为社会推动图书馆建设提供重要动力。
3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保障机制
3.1科学人力资源保护机制
科学的人力资源保护机制主要包含学习机制和竞争机制两个方面。其中学习机制主要是通过学习来造就图书馆员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图书馆可通过馆外培训、馆内讲座、学术报告等方式来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学习机制旨在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并以此来激发馆员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为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提供重要保障。竞争机制主要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图书馆开展竞争机制非常重要。很多图书馆员认为图书馆工作就是铁饭碗,致使一些图书馆员缺乏工作主动性和知识服务意识,造成服务水平不断下降。因此,图书馆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人员数量调整,并实现岗位的重新规划,以激发馆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2加强图书馆知识管理质量的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以便吸引更多的读者进入图书馆,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图书馆知识管理应及时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以及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从而不断改进图书馆的工作。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质量进行控制的有效方式是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具体做法有:①提升用户反馈意识。用户作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对于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②图书馆必须注重信息收集和整理。图书馆要鼓励用户对图书馆知识服务进行反馈,通过反馈内容的收集和整理引起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③图书馆准确处理反馈信息。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对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反馈信息也存在很多的主观性和多维性。图书馆对于收集的信息要进行鉴别,必须做到客观、公正,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还要及时采纳有价值的信息,增加改进措施,对于缺乏证据或失真而不能采纳的意见,图书馆应给予正确而合理的解释。
4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创新途径
4.1管理理念创新
现代图书馆管理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指挥、有调整以及有控制的手段进行管理,使图书馆可以将资源整合配置,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很多图书馆知识管理革新了陈旧的图书馆管理手段,通过革新知识管理理念实现对图书馆各种资源的整合。图书馆的资源整合为充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为提升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打下坚实基础。革新图书馆管理理念必须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考虑:①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理论与传统管理基础存在着差异。一直以来,图书馆知识管理主要以理论作为知识管理基础,而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则以传统管理学作为管理基础。②知识管理与传统管理的管理对象不同。传统管理主要是对图书文献资料、图书管理人员、设备、费用、建筑以及各类技术手段进行管理,而图书馆知识管理则主要是对信息和人力、财力、知识、技术以及图书馆文化综合形成的知识管理系统进行管理。③知识管理的侧重点不同。虽然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基本上都是将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核心,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得到体现,而且图书馆一度沦为事务性信息管理,将图书馆知识管理落到实处才能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4.2管理内容创新
图书馆管理内容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主要包括人事管理、行政管理以及业务管理等几个方面。而知识创新管理主要指对图书馆理论进行创新性管理,以图书馆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对于图书馆管理学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做出革新。现代的图书馆管理业务流程主要以知识流作为主要管理线路,以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创新作为工作的重点,在知识管理研究中从以前的文献采访、组织和服务逐渐转变为知识收集、组织和服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图书馆为所有人提供更加系统性的服务,在建立起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同时还要满足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共同需求。知识服务管理应帮助读者用户实现知识使用,使图书馆在更高层次上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对用户的知识进行运用和创新。
4.3服务工作创新
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读者,对于图书馆的长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服务工作创新主要从读者服务和知识服务两个方面着手:①读者服务创新。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主要是在馆藏和日常事务管理方面下功夫,致使图书馆发展中出现很多弊端。图书馆知识管理应全面落实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服务,切实了解读者的信息反馈,将读者的需求和反馈信息结合起来,收集读者的读书结构、读书倾向等信息,充分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②知识服务创新。当前,人们对于图书馆的知识性要求较高,因此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也不能局限于传统固有模式,而应该积极进行革新。图书馆知识管理必须加强对现代知识的开发和创新,不断推动新知识的挖掘和发现。知识服务创新必须将原有信息资源和系统知识资源进行综合化、系统化处理,以满足社会对于知识的需求。知识创新应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扩展图书馆知识和信息服务的宽度和广度。图书馆知识管理必须结合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这对当代的图书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知识创新管理应积极利用现代管理理念,以读者作为知识服务的核心,充分发挥出信息服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陈亦子.2006—2015年国内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2):13-16.
[2]李迎春.知识管理视角下普通高校图书馆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3(2):50-54.
[3]崔明淑.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J].祖国,2016(19):91.
[4]刘佳.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探究[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4(2):20-22.
- 上一篇:碳排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下一篇:精神病人护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