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方向范文

时间:2023-08-03 17:3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发展方向

篇1

研究并解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原因与绩效,能为我国今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证基础。本文力图建立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将推动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一般性因素提炼出来,以期能准确把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并以此来审视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方向,实现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合理有效。

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制度环境约束下的利益集团博弈理论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创新是因为有许多外在性的变化促进了潜在利润的形成。为了获取潜在利润,在原有制度下的一些经济主体就会尝试对既有制度安排的创新和变革,从而导致了新的制度安排产生。而制度创新总是各经济主体根据收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原则来进行决策的。

除了追求利益的动力,制度变迁也受到意识形态、各种压力集团和政府关于什么对公众最有利的判断的影响。外生变迁并不是改变游戏规则以适应游戏变化的要求,相反,是改变游戏使之适应于为某特定利益集团所偏爱的规则。因此,关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可以称之为“制度环境约束下的利益集团博弈理论”,即在制度环境的约束甚至主导下,利益集团为了内化外部利润而相互博弈,最终会在某个利益集团的主导下达成博弈的均衡,实现制度变迁。

(一)制度环境的约束与影响

这里制度环境是指影响交易成本的各种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制度环境制约着制度选择的集合,同时影响着具体制度安排的交易成本。对于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而言,制度环境主要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是指由政治权力机构制定出来并依靠国家权力保障实施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法律法规、政治、经济体制、国家政策等。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意识形态、传统观念与习俗等,其中意识形态居于核心的地位。与正式制度是通过正式有组织的机制来保障其实施不同,非正式制度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是分权化的、自发的社会反馈。与新的制度具有一致价值取向的非正式制度会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反之,则会增加制度变迁的成本。

(二)利益集团博弈的推动

制度变迁必然由人的行动来推动。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同的利益集团会根据各自的利益取向采取不同的行动,推动制度向着有利于本集团利益的方向发展,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博弈并达成均衡,从而形成新的制度。对于利益集团而言,只要制度变迁为本集团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推动制度变迁的预期成本,就有动力推动制度变迁,而且在行动过程中,利益集团会根据成本收益的变化调整其行动。

对于解释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央与微观主体之间二元博弈的框架不能反映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应该将地方政府纳入制度分析的框架,构建三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集团)博弈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外部利润的存在能否导致制度供给,取决于支持和推动这种制度变迁的利益集团是否处于优势地位。

其一,中央政府。此处的中央政府可广义理解,等同于诺斯所说的国家。中央政府是制度变迁中最重要的行动集团,对于所有制度的确立拥有最后的决定权。中央政府的利益取向更为宏观和具有综合性,会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决定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在行为方式上,中央政府由于拥有国家权力的保障,并且受到意识形态、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有力支持,可以采取强制性手段推进制度变迁。这一点在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其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和利益取向,一方面它是中央政府的人,有义务维护中央政府的利益,落实中央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另一方面作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又有着不同于中央政府的自主利益。具体到农村土地制度,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是希望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安排能够带来当地财政收入的增加、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等。当自身利益与中央政府的利益不一致时,地方政府会利用自身资源,努力影响中央政府的决策,使其自主行为或制度合法化,推动制度变迁。

其三,农民集团。农民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主要通过其行为对于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的影响而影响制度变迁,虽然间接,但有时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农村土地制度安排能够满足农民对于公平和私人产权的偏好,就会得到农民集团的认同并自觉执行,从而降低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反之,则会遭到抵制,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

(三)交易成本的约束

制度环境通过影响交易成本影响制度变迁,利益集团的博弈同样要受到交易成本的制约,交易成本的约束贯穿制度变迁的始终。由于将制度环境和利益集团博弈引入了制度变迁的分析,交易成本可以分为环境成本和博弈成本两个部分,环境成本是指受到制度环境约束而产生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成本及制度正常运作的成本。从长期来看,制度变迁的目的在于降低环境成本。博弈成本是指由于不同利益集团进行博弈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包括组织成本、谈判成本等,博弈成本的重要意义在于确定了利益集团行动的限度,当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成本超过了制度变迁带给某一利益集团预期收益,则该利益集团会采取妥协,停止行动。因此,博弈成本构成利益集团行动的约束,制约着制度变迁的方向和程度。

(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实施时序

在分析了交易成本、制度环境和利益集团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生外部利润。外部利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环境的变化导致制度选择集合或制度运行成本的改变而产生外部利润,即由于新的制度被纳入选择的集合,或者制度环境中某些因素的改变而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使外部利润的产生。二是技术的进步导致外部利润的产生。由于技术的进步会产生规模报酬递增效益,并降低某些制度安排的操作成本,使得大规模经营制度的建立变得有利。

第二阶段,内化外部利润,利益集团展开博弈。外部利润产生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会根据制度变迁的预期利润和变迁成本选择制度方案,并推动制度变迁,博弈成本随之产生。利益集团会不断调整制度方案以降低博弈成本,当博弈的边际效益为零时,博弈就会停止。

第三阶段,主导利益集团促成博弈均衡。由于一些集团可以运用自身优势对另一些集团施加影响,因此农村土地制

度变迁往往是在某个利益集团的主导下进行。在确立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主导集团后,主导集团会在制度环境的约束下,综合自身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调整和完善制度方案,并且利用自身的实力支配或影响其他利益集团,确定达成博弈均衡,完成制度变迁。

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方向

我国未来的集体土地制度应该立足维护集体所有、明晰土地权利的基础上推动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即从法律上确认和保护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基于下列理由:

其一,这样的制度安排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宪法的基本规定,也与国家发展理念的调整保持一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理念,这标志着我国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正在到来。随着新的发展观念和政策取向的转变,要求逐步改变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不平等现状,提高集体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和效率将成为必然的选择。

其二,这一制度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内化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外部利润,法律上对权利的清楚界定和相应保护机制能够增强集体和农民对于权利稳定的预期,稳定的土地产权具有“担保效应”,即当农民觉得能长期使用土地,并且保存和增强土地肥力的长期投资能够带来的回报很高的时候,他们就有更强积极性去进行这种投资。

其三,这一制度安排是变迁成本最低,最容易获得各利益集团同意一致性的制度选择,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而言,保持集体所有制前提下推进使用权的流转无疑是制度变迁成本最低的方案。从利益集团博弈的角度而言,这一方案也符合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利益取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对中央政府而言,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对地方政府而言,虽然会损失部分土地出让收益,但可以开拓新的建设用地来源,降低工业化的门槛,显化资产,节约交易成本,增加新的财政收入,综合权衡,地方政府仍将获得净收益;对农民而言,可以使其按照自己的利益选择利用土地的方式,并且通过抵押等形式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筑地域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新农村建设中建筑地域特色现状

1、农村建设地域特色概述

建筑风貌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因素有: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植被等;人文环境因素有农村内涵、现存的道路交通状况、历史文物遗迹、当地风俗、生活特色、传统建筑技巧、地域文化特点等。传统乡村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传统民居表现为“同一宗族的人居住在一起”的特点,这种特点包括风俗习惯、宗族观念、等级之分。传统乡村建筑表现了我国人民的建筑智慧,不管是广泛应用于乡村建筑中的木雕、铁雕、砖雕、石雕,还是彩绘纹样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统建筑中的屋顶、门窗、雀替、斗拱等,都表现了当地工匠的精妙技术。自这些精巧绝伦的装饰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不但如此,在建设传统乡村建筑时,人们还应用了大量的本地材料,反映了当地建筑特色,如沿海地区建筑中应用蚝壳,湘西、鄂西、贵州农村中大量应用木材和竹材,而位于我国西部的农村大量使用粘土和石板等,都是在当地环境中选择建筑材料。

2、新农村建筑导致地域特色消失

在新农村改造过程中,大量传统乡村建筑被拆除,众多本来存在的传统建筑不复存在,随之建设了大量新型建筑。这种现象使大量传统乡村建筑消失,在传统乡村建筑中,存在大量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古村落,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属于有形文化遗产,一旦拆除,便不会再生。还有,依据传统建筑样式,新建设成功的建筑只是在形式上接近传统建筑,而没有考察价值,不可能做到传统建筑的继承。对传统建筑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和保护,但如果遭遇旅游业的大力开发,就会使传统村落逐步脱离原来特色,而呈现商业化发展趋势,对原来乡村中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

二、新农村建筑地域特色发展措施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由于这一特殊性质,限制了农村创作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也是设计当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地域特色的有效发展。

1、保护地域文化信息原真性

最近几年,人们不再只局限于保护国家文物,而越来越重视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人们不但认识到大量历史建筑、旧建筑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建筑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大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建筑建设中在研究当地建设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使得农村地域特色风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从而增加农村地域性建筑的特色。

2、应用传统符号拼贴

对建筑风貌进行地域性表达时,很多建筑工程师经常运用的创作手法是利用传统建筑当中的符号,或者重新构建。建筑工程师在充分研究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自身具备对传统建筑内涵的丰富体验,则应用传统建筑符号来表示自己的理解方向,在地域性表达的设计当中,产生了两种风格各异的设计状况:表达传统形式和传统精神;将传统内容现代化,将传统功能现代化。如重庆磁器口应用了第一种设计方法,上海新天地应用了第二种设计手法。

3、运用地方材料

现阶段,很多新农村建设在保持地域特色时,建筑工程师一般会结合自己对传统建筑的理解,应用现代化技术和本地材料,改革地域传统建筑技术,开发出具有地域场所感和认同感的地域性建筑,争取使传统文化精神再现于世人面前,力求保证地域文化价值和生命力,促进地域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如重庆磁器口建设中,各种仿古建筑材料的应用就是一例。

4、应对地域气候条件

新农村地域建筑工程师在开始设计工作时,要重视考虑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认真研究当地农村传统建筑在此方面的宝贵经验,应用传统建筑中的形式、空间、布局,以及一些细节结构,原则上应用传统建筑中的自然采光、通风、低消耗建筑技术,利用继承传统建筑精髓,保证建筑与当地环境的共同发展,完成新农村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5、依据地形地貌

乡村虽小,但和大中城市一样,在当前火热的现代化开发中,经常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原有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毁坏。为了使地域性表达得以顺利实现,在设计新型建筑过程中,要保证使建筑融合于周边环境当中,这种建设并不是消极保护原有景观,而是依据周边环境特点,进行新建建筑的设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不产生冲突,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在使建筑融合于当地自然环境过程中,对当地环境也形成了一种创造性作用,从而创造出更加美丽的景观,做到减少建筑成本,节约建筑资金,减少能源消耗。如渝东南土家族的龚滩镇吊脚楼。

6、运用地域技术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地域技术不但要做到继承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而且要与当前实际需求相符。如果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性建筑还没有遭到破坏,仍然具有自身独特地域特色,那么在地域性表达过程中,可以应用地域性技术,传承文化和精神内涵,表现传统地域文化,如黔江小南海桥梁村的新建建筑群。

还有,在乡村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如果设计人员能够邀请不同集体与个人都来参加设计工作,不但使设计工作透明化,而且可以表现全体村民的意愿,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最大程度地表现乡村建筑的地域特点。

参考文献:

篇3

一、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村已经具备一定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基础,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信息化建设中依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农民信息接收能力差

信息接收能力差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电脑已作为一种新型家用电器而走进农民家庭,但大部分农民基本不懂得如何准确操作电脑,无法利用网络达到既定的信息查询目的。久而久之,电脑成为一种“摆设”,不利于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同时,我国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据2010年部分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问题调查来看,该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文化年限仅为7.3年,接受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劳动力约占总数的53.6%,接受初级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约占总数的0.96%。受文化水平、水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农民难以有效的利用现代通信网络,导致其信息接收能力难以提升。

2.“数字鸿沟”加剧

目前,我国涉农网站数量不断上升,并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大部分内容,但这些涉农网站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中西部省份的农业生产信息所占比例较少。从网站建设情况来看,农资企业自我宣传网站约占总数的83.6%,农业政府部门占13.1%,农业科研部门占3.3%。最后,大多数网站的农业信息采集点建立在城市,难以有效采集农村农业生产资料,缺少对农业生产信息的有效采集。由此可见,地区与地区间、政府与企业间、城市与农村间的“数字鸿沟”情况加剧,成为影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1.优化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集成型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目标地区间的努力,也需要上级部门的政策指导,也需要各级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由此可见,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保证能够有效调动各种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因素。

在优化管理体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必须要协调信息服务网络,重视不同信息化建设角色的作用,通过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划分,确定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内容与范围,保证各项信息化建设计划性,争取彻底扭转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单位相互独立、协作管理环节薄弱的问题。另一方面,结合农村地区的时间要求,建立具有规范性、体系性的交叉重复信息系统,力争在农业信息采集的同时,有效的开展资源开发与特定信息共享,为各部门间建立稳定、边界的信息交换渠道,以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能力。

2.加快农业信息传播教育

农民信息接收能力差是影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情况,应合理开展农业信息传播教育工作,培养懂技术、懂文化、懂操作的现代型农民。从目前我国农民的现状来看,对农民进行统一的信息教育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农村地区开展农业信息管理成为加快农业信息传播教育的主要方式。对农村自身而言,要加快与农资企业间的联系,通过合作建立农村信息管理站,在及时收集农业信息的同时,及时解决农民在农业信息使用中的问题。同时,应扶植农村产业协会组织,发挥组织在联络农民与农资企业间的作用,进一步推广农业信息的使用范围。

3.建立农村信息化试点

试点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试点工程,能够及时发现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避免资金、人力资源浪费。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漯河市作为信息产业部首批的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试点城市,自被确定为农业产业信息化试点城市以来,漯河市先后投入资金2.8亿元,发展大量的农村互联网用户,并建立了以本市为模板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与专家咨询平台,农民可根据要求自主选择服务内容。国家将漯河市作为试点城市的主要原因,就是让更多的地区从漯河市的建设过程中提取经验,并结合本地区的环境优化建设方法,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

篇4

一、素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条件性课程资源利用相结合

素材性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获取或内化的对象,既包括以文字、符号、图形等静态形式存在的教材,以及其他媒介如教学参考书等,又包括潜藏于教材内的教学背景知识、学科思维方法以及学科思想等。长久以来,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往往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教教材”,对教材的开发与利用只是局限于知识点。在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师要认识到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重视对教材的开发,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提高对教材以外的其他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关注对课程标准以及其他文字材料的开发,帮助教师理解所教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建议、课程评价等,进而把这些资源转化到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的质量。在素材性课程资源开发中,不仅要关注那些外在资源的开发,更要深入挖掘这些资源所蕴含的内在的教育价值,使之发挥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课程资源开发不能忽略素材性课程资源。

农村教师普遍认为,农村学校没有相应的物质条件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现有条件制约了他们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际上,在满足正常教学应该具备的条件之外,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坚持量力而行。当前,重庆教育虽然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完全适应。按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以及地形所划分的都市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区域里的农村,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学校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各不相同。因此,课程资源开发还需要树立课程成本的观念,不可盲目进行,更不能不顾学校的财力和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而一味地追求教学设施设备的现代化。应该充分联系农村生活实际,根据各地各校的特色,就地取材,发挥优势。如新能源利用、农村特色产品、生态环保、农村交通运输、文化传统、民族风俗习惯等,都是可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总的来讲,条件性课程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特色,坚持以校为本,对学校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使用效率。

二、注重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成性意味着课程资源不是预先设计安排的,而是在教学动态进行过程中生成的。它既包括教师在自身反思实践中获取的资源,与同事或专家等在切磋、交流中获取的资源,又包括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自身情况和反馈回来的所有信息资源,如学生的学习现状、见解、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情况等。传统观念总是把学生看做是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教师缺乏课程资源的管理权力,教学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态度等都被排除在教学过程之外。可以说,学习教材的知识点,甚至是“考点”成为了教学的全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被完全束缚,生成性课程资源被完全忽视。事实上,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所能发挥效益的水平。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鉴别、开发和利用,如果没有教师,那么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将不复存在。同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反馈的各种信息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当学生个人的经验、感受、困惑、问题、情绪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进入课堂,成为教学可以利用的资源,那么,教学就会由预设转变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过程,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也将会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以及学生的资源开发,把自己看做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全部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应坚持多元化方向并充分考虑教育实际情况

为了切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课程资源开发能够促进重庆市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培训应坚持多元化方向,不仅仅包括师德、小学课程标准、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教育技术等,还应该针对课改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途径与方法等进行培训。在形式上要灵活多样,充分考虑农村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摒弃空谈理论式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如优秀教师示范讲解、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讨论、参观、研讨会等多种方式进行。通过突出教师的主体性与参与性,激发起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兴趣,进而形成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和开发能力。

同时,师资培训还可以与当地的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围绕教学实际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给教师提供与课程资源相关的研究动态,帮助他们关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热点问题,使教师对新知识、新问题保持广泛的兴趣,不断提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培训还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尤其要考虑工作不满3年的新教师与教龄超过20年的年长教师的实际需求。对新教师,应积极开展相应的入职培训。由于新教师在职前师范教育阶段较少接触课程改革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相关理论,这就要求培训部门要深入了解新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需要,在入职培训中融入课程改革、课程资源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提供机会让新教师观摩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学水平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通过总结一线新教师的点滴成功经验,以新的理念进行概括总结、加工提炼,以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实践。对于年长教师,培训应着眼于解决对于课程改革的适宜性,理解课程资源开发给予教学带来的新机遇,使他们的思想、知识能力和行为方式更加适应教学要求。此外,还应该着眼于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的提升,更多地考虑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帮助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课程资源,以及给予更多的培训交流机会。

四、整合共享课程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篇5

一、推进产业结构调优调强

1、稳步推进“1331”农业发展战略。一是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大力调整以粮食为主的传统农业,加快优质鲜食玉米、优质甘薯基地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嫩玉米、甘薯营销、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嫩玉米和甘薯的销售、储藏和加工,下决心改变把玉米、甘薯作为饲料的传统做法。二是稳定奶牛数量,积极发展奶牛养殖小区,提高奶牛养殖技术含量,提高牛奶品质和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奶牛小区要向石船、龙兴等腹心地带集中。三是加快以肉兔为主的草食牲畜和小家禽的发展。充分发挥肉兔繁殖增长快、价格高、符合消费习惯优势,引进肉兔加工龙头企业,加快肉兔发展。打造御临河流域500万只肉鸭和国道210沿线500万只肉鸡基地。四是加快推进“三大经济带”发展,巩固发展玉峰山、石船等无公害蔬菜基地,加快发展兴隆、石船万亩蔬菜基地建设,着重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创无公害品牌。加快榨菜发展,加大对榨菜池建设的补助,着重解决半成品的贮藏问题,力争三年内打造榨菜10万亩。大力实施“科技兴果”工程,着力解决柑桔、伏季水果的商品性。

2、加快休闲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假日经济的蓬勃发展、农业资源的丰富、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区应借助这一有利条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加强规划,统筹协调,抓好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当前,我们要倾力打造210沿线休闲农业带,重点围绕兴隆徐堡村万亩蔬菜基地和茨竹放牛坪万亩梨子基地做文章。同时,利用好张关水溶洞、统景温泉、石船四季果乡、龙兴古镇、沙坪生态园、玉峰山森林公园这一片精品旅游资源,突出自然生态观光、人文揽胜、休闲度假,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引导农民改造房屋、改善环境、发展产业,把农业开发、乡村美化、基地示范、休闲观光有机结合起来,吸引更多的城里人去农村消费,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大力开发以毛哥食品、小天鹅食品、笋竹等一批具有农业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强餐饮服务等配套服务业发展,加大农业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继续筹办渝北都市生态节,提高我区休闲农业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休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3、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将劳务输出作为产业来抓。采取政府引导、中介介绍、职校推荐、驻外企业带动、劳务能人带领、驻外机构联络等多种方式,有组织地开展劳动力输出。引导和支持农民工利用血缘、人缘、地缘关系,更多地转移劳动力。积极拓展市外、海外劳务输出市场。强化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就业供需衔接。吸引外出打工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兴办企业吸纳农民就业。对引进的企业,必须签订农民就业合同,非技工岗位50%用于渝北农民工就业。大力开展以区职教中心、统景职中等职业教育培训,把未升学的初中和高中毕业学生有计划开展培训,着力打造渝北职教中心“渝北机械”劳务品牌。搞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农民工服务管理,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子女托管、土地转包等问题,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大力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庭院经济用地不局限于庭院之中,农民房前屋后、村庄周边的空隙地都可以利用。在实际操作中,各地要因地制宜,选准开发模式,小庭院也能搞出大经济。从我区实际情况看,土地资源宽裕的地方,宜发展种植业,比如蔬菜、水果、笋竹等;土地紧缺的地方,宜发展小家禽养殖、加工服务业;城郊农村宜发展庭院苗木、花卉业。农户选择什么生产经营项目,要依资源条件和自身能力而定,比如大盛、明月,养兔大户较多,可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养兔业。要引导农户发展庭院加工业,通过初加工或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指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时,不求统一,但求特色;不求规模,但求效益。农户宜种则种,宜工则工,多种经营,各显神通,为增加收入开辟新的途径,使之成为农村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议,是统筹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也是拉动农村消费的一大制约条件。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认为,就是要从解决农民最普通、最平常、看得见、摸得着的能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一是加快农村道路建设,突出解决农村交通难问题。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现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很大程度上是交通问题。建议区委区府下大决心纳入议事日程,经过三、五年的努力,使通往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的村级公路,逐步实现油化或硬化;同时抓好主要自然村落的普通公路和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出行的水泥便道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和国道为干线,村级公路和人行便道为支线的农村交通网络。彻底改善我区农村交通条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快农村水利建设,解决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难的问题。加快东方红、两岔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下大力气抓好水库、山坪塘的整治以及兴建蓄水池工作,确保农民生产、生活用水。三是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着力解决农村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和乡村清洁示范建设,加快农村沼气池的推广和普及。推广沼气不仅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民不再用钱买煤或煤气罐,是一举多得的事。

要搞好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投入。我们一是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要教育引导农民自力更生、投工投劳,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新农村。三是可以借鉴澳大利亚贷款修建悉尼大桥的经验,澳大利亚政府用100年还清修建跨海大桥贷款,带动了城市扩张,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市民的生活条件,深得人民拥护。我区在去年也进行了尝试,以政府的名义贷款1000万修建农村人行便道,由支农资金每年还贷200万,5年还清,提前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在全区甚至全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收到了极好的社会效果,这一方法可以推广。我们每年都要向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投入,倒不如向银行贷款集中进行建设,解决农村交通及便民道、水、燃料、村民活动阵地等,这对我区财政丝毫不会产生影响,只是提前使用了财政的钱,用银行的钱盘活了资金。

三、大力发展乡村养老服务业

当前,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虽然近些年来城市的养老服务业有一定发展,但据调查,城市养老机构入住率很低,这是因为大多数养老机构住养条件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大多数的养老机构是护理院性质的,在里面住养的都是高龄、病残老人,不适宜健康老人入住,且居住的条件与环境一般都不理想。有评价说:目前养老机构是困难老人住不起,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老人嫌条件差。这种情况,为乡村发展养老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我区应在这方面下功夫。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鼓励城镇老年人到乡村养老。我区具有独特的近郊优势,且大部分农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特别是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许多农户改造了房屋、整治了院坝,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而近些年许多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农房闲置较多。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吸引城镇老年人到乡村养老,消费标准适中,比如每月300元或400元,包吃住,为他们提供居家式的服务,既让他们享受了乡村的优美环境、洁净空气,减轻了子女的负担,又使农民增加了收入。

2、采取城镇居民与农户联建或租用农房发展养老服务业。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城镇居民在保证安全和不新占地的前提下,投资与农户共同新建房屋,或租用农民闲置房屋,城镇居民既可在农村居住,也可为城镇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消费标准自定,由城镇居民向农民付租金,或与农民进行利润分成,带动农民致富。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

篇6

2010年,有关部门曾经提出过两种农村金融改革方案,即把农村信用联社改造为由农业银行控股的农村合作银行,取消各个独立的农村信用社的法人资格,以县为单位组建只有一级法人资格的农村信用联社。

如何看待对县农信联社一级法人这种改革方案?首先,此方案是从实际出发的一种现实选择。其次,从宏观管理角度选择此方案,主要是通过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法人组织扩大,达到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系统性风险纳入到可控范围的目的。再次。这种方案即使作为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在选择时也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这就是要同时作出长期性制度安排。过渡性制度安排有着过渡的实际意义。既要明确长期性制度安排是过渡性制度安排的必然演变方向,还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长期性制度安排能够同时生长。

显而易见,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要从以单一模式为主转变为以多元化模式为主,从以过渡性制度安排为主转变为以长期性制度安排为主。两个转变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现阶段经济金融发展条件下,县农信联社一级法人或股份制农村合作银行不宜作出单一性的制度安排,应允许或逐步允许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形式在农村同时生存和发展,以满足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眼下,这些适宜在农村经营和发展的金融组织形式包括原有的农村信用联社,即独立法人的和县农信联社一级法人的、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等:还应包括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股份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股份制的农村合作银行,即由农业银行控股和不控股均可、农业发展银行的分支机构,即对原有的、以承担政策性业务为主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改造、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甚至外资和合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等;以及证券公司的分支机构、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租赁公司的分支机构或网点等。

然而,允许多种金融组织形式在农村金融领域共同生存、竞争和发展,并不是单纯出于农村金融组织结构多元化的考虑,更重要、更长远的考虑在于把农村金融领域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和长期性制度安排结合起来,并且更突出地强调长期性制度安排。所以,除了县农信联社一级法人这种过渡性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之外,其他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包括政策性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均要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格外强调规范化。只有农村金融组织,即从治理结构到内控制度,按规范化的要求进行组建或改组。其经营行为才能够规范,才能逐步形成规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农村金融风险。不同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其规范化的要求有所不同,但结合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实际情况,在此强调以下几种形式的规范化。

一、合作制的农村信用合作社

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之所以不规范,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有些原则来办,而是按照国有商业银行的模式在办农村信用合作社。再继续这样办下去是没有出路的。应该明确,按合作制原则办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目的是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社区化的、互(非营利性)的、数额有限的金融服务。那些技术要求高、数额大、营利性的金融服务应该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去承担。因此,目前多数农村信用合作社都应该按照一人一票、民主管理、合作互助、非盈利性、社区化服务等原则逐步进行规范化改造。在欧、美那些经济金融条件高度发达的国家里,互的信用合作金融组织至今仍大量存在的事实表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无论在经济金融条件较不发达地区,还是较发达地区都有着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此,还需解决的另一个认识障碍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机构规模小并不是导致金融风险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力的原因,而组织制度和经营行为不规范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所以,通过规范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组织制度和经营行为才是解决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真正有效的途径。

二、股份制的农村合作银行

目前,我国农村还没有股份制的农村合作银行。但是,如果允许组建的话,也不要只允许(或者说最好不要)组建由农业银行控股的农村合作银行,而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和鼓励组建向社会募股的农村合作银行。理由很简单,农业银行自身离规范的股份制要求的商业银行标准还差得很远,还面临着很繁重的规范化改造任务。显然,在这样的过程中由农业银行控股不利于农村合作银行的规范化组建和发展。如果农村合作银行从一开始组建就不能走上一条规范化的发展之路,那还不如不组建,以避免产生新的金融风险。向社会募股的农村合作银行,不但对银行治理结构和银行管理制度的内部要求高,而且对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和金融监管当局的金融监管的外部要求也高。因此会相应付出更多的改革成本。但如果不能坚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话,从长远看,则必将付出更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

篇7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种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旨在使用统筹发展的眼光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只有做到城乡统筹,才能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性和结构性的矛盾。实行城乡统筹的发展模式,能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帮助和带动作用。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必须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契机,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通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脚步,才能有效保证我国农村经济的平稳、有序、较快发展,“三农”问题才有可能得以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才有可能实现。基于此,我们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建立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并通过转变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

 

一、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背景

 

随着乡镇企业的突起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了以“人口就地城市化、迅速扩张小城镇”为主的特点。在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城乡户籍依然分隔的现实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已经必然成为政府的最佳城市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更加注重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施行的重要举措。只有坚决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彻底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改革方针,才能逐步地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只有实行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战略方针,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规划统筹建设。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到地方政府的宏观规划中,这样协调城乡发展才能实现共同繁荣。这就包括了统筹城乡的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定位规划布局;统筹城乡的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各种类型用地;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二)城乡产业统筹发展。除了发展出“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战略格局,同时还要促进农村的劳动力积极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农村人口逐渐地向城镇集聚。

 

(三)城乡收入统筹分配。依据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情况,从而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并进一步地完善农村的税费改革。加大政策对“三农”财政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快农村的公益事业建设发展。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的交通、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列入到政府财政支出的范围中。

 

(四)城乡制度统筹管理。要突破以往城乡二元经济的结构,纠正体制和政策上往城市偏离的问题,切实地保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户籍管理等制度。

 

二、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也因此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极大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仍存在着一些矛盾与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予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和不均衡,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比较落后,城乡的居民收入差距仍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农业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产业的经营规模也普遍偏小;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化不强这些问题也都未能根本改变,从而导致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不断被拉大。

 

二是农村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经济发展更加受限。由于农村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使得我国很多区域的农民都缺乏基础教育,知识水平有限,这就导致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在农村地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农业新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和全面地推广。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从而造成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下,进一步影响了农业农产品的生产效益。此外,一些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转型政策也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而不能够及时得到吸收和贯彻落实,这也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

 

三是农村的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环境的污染严重。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水利、交通、电力和通信条件都比较差,造成了农村的综合生产水平低下,导致生产进度极度落后。此外,许多地区的村镇布局也非常不合理,垃圾处理、生态保护等设施也极度匮乏。尤其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污染企业都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地区,加速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村污染现象更加严重。

 

四是尚未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全面发展阶段,但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尤其涉及城乡统筹发展相关的深层次改革策略,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地进行改革。

 

三、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农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反过来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和促进。农村的经济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必须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和倾斜,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

 

(一)基本原则

 

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坚持以民主促民生,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同时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促进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创新和实践。2.以城带乡,全面发展: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中心,以城市带动农村为主导,加快构建大都市网络,做成大城市,做出新农村。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把生态经济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产业发展、农村建设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农村经济发展。4.分类开拓,特色发展:坚持分类发展,因地制宜,区分特色,走功能发展的道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地缩小城乡差距,有序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路径选择

 

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在农村,而潜力也在农村。只有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地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加快进行新农村建设,才能提升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提高农民的富裕程度。所以,基于城乡统筹视角,对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转变、加快新农村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实施城市的带动工程,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利用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辐射功能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促进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发展,强化城镇特色工业的相关功能区建设,从而能够促进农村的工业集聚;建立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较高、并且独具特色、功能清晰的工业功能区;此外还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建立起完善的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使用市场;建立相关的劳动力保障制度,实现农村劳动保障服务的全面覆盖。二是实施农村的整治工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动城镇的道路、供水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进行延伸,同时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积极向农村拓展。通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和卫生厕所的普及率,来全面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整治农村的环境工程,重视农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健全改革农村的卫生体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的医疗服务网络。三是实施农业的提升工程,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要优化农业的产业布局,在保护农村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基础上,坚持生态高效的原则,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改善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经济;提升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主动抓好市场的主体建设;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推广和普及新型化肥和农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创新农业的经营机制,完善以家庭承包的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四是实施教育的配套工程,促进农村技术进步。保障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合理配置城乡的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努力引导大学毕业生向基层农业部门就业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各种培训,扩充农民的专业技能,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此外还要繁荣农村的文体事业,加强有线电视和广播的覆盖面积,切实提高农村的技术质量。五是实施政策保障工程,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保障。首先要采取优惠政策引导城市的资金投向农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努力完善农村的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的干预;完善新型的农村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新型医疗合作的覆盖率;健全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的面向农村劳动力的社保制度;改善教育制度,配套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对相应的贫困家庭进行救助。

篇8

首先,应加大低碳农业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强化农民群众对低碳农业和绿色消费的认识,让其充分认识到由先进生产技术、资源利用技术、共生链接技术以及“零排放”技术等支撑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巨大潜力和带来经济社会价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参与到低碳农业发展、构建和谐生态家园的建设中。解决好土地使用制度以及经营体制,让农民成为土地资源开发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其次,创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运行模式,积极引进资源节约型、固碳增汇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生态文明型技术在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立足于资源的高效开发、合理循环、减排降污,发展农林复合、农牧结合、农畜配置等新型低碳经济,促进资源的优势互补,统筹规划。最后,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多种农业结构融合。面对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特点,确定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朝着组织化经营、园区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的发展轨迹,朝向品牌化竞争、标示化管理以及法制化监督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向迈进。积极引导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向着低碳农业与绿色、有机农业融合、低碳农业与循环农业结合、低碳农业与高效农业融合以及农业产业化融合的多种农业结构有机结合,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性。

2推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包括农业土地用地以及住宅用地两个方面,其中农业土地开发和利用需要实现由市场经济引导下的自由流转。一方面农业土地开发与利用的自由流转可以帮助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和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促进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增收创收,同时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住宅用地的流转具有多方面的效益,是落实低碳经济理念的重要措施。促进农村村内住宅用地的整治,使其朝向集约化、房屋迁建集中化以及迁村并居社区化的方向改进,实现农村住宅土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镇(乡)带村发展低碳经济

解决乡镇企业发展进程中规模性、分散且资源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合理规划乡镇企业布局,建立乡镇工业园区,以镇带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上,借助低糖经济发展理念,促进乡镇企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使其朝着节约资源、降低成的方向自然发展,利用乡镇企业的经济辐射作用,发挥其示范效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对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引导。坚决淘汰资源消耗好、生产效益低、社会价值低的乡镇企业,坚持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前提,促进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引导乡镇企业向着循环利用、低度污染的产业发展。政府应积极出台政策等相关扶持措施,培育农村消费群体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判别,引导和鼓励绿色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现有乡镇企业投入资金和力量用于企业购买新技术、新设备,升级陈旧生产工艺设施设备,推广新能源、清洁技术在乡镇企业的应用。

4结论

篇9

关键词:吉林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通常规模较小,因此经营机制相对灵活。另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且能够促进金融创新。因此,其发展问题研究将成为农村发展中的重点。

一、吉林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一)缺少好的金融环境

好的金融环境是金融机构稳定运行的基础,其中包括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律制度等。但吉林省中小金融机构目前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金融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金融违规的打击力度不足。数据显示,近年来,吉林省中小金融机构的贷款坏账已呈增长趋势,由于中小金融机构获得社会和国家的支持较少,因此放贷是其生存的重要手段,但缺乏相关法律制约,中小金融机构本身缺乏对市场的调查,因此出现不良贷款,制约机构发展甚至导致破产。同时,金融机构与地方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中小金融机构通过专业的金融服务促进区域金融体系的完善,当然其发展要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吉林省农村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因此中小金融机构规模较小,发展较为缓慢,经济发展无法支持金融机构改革。

(二)风险防御能力逐渐增强

从2010年开始到2013年,吉林省中小金融机构总资实现了逐年增长,且在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随着吉林省金融盈利模式转型,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提高。资产收益率呈上升趋势。从而提高了其风险防御能力,资本结构有所改善,资本质量提高。并且通过吉林省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得以体现。信贷方向更加合理化,产能过程现象得到合理控制,农民成为经济生产的主体之一,拓宽了金融机构的投资范围,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以及更好的地域金融风险。

二、吉林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方向探析

与大型金融机构一样,中小金融机构同样以营利为目标。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拓宽金融投资渠道是其主要发展方向。目前,随着金融科技发展,电子银行逐渐被接纳和采用,所谓电子银行,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完成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办理,其中包括存取款,银行放贷等。电子银行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为主要表现形式,帮助客户完成自助交易。电子银行业务是大型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拓展途径之一,也应得到中小金融机构的认可和应用。科技的发展也使这一形式成为可能。吉林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经济,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因此电子银行业务以及更加合理的业务拓展模式都将成为我国吉林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关于吉林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几点建议

要促进吉林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首先应认清形势,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与城市金融机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农业生产是农村的主要经济模式之一,因此农村金融机构的借贷方向应以农业发展为主,具有针对性。由于农民思想较为保守,因此金融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农业投资成功典型。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尤其是电子银行业务的介绍,建立完整的客户细分、业务流程以及考核标准等。在村委会的协助下,加大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使农民能够了解和接受金融投资以及电子银行业务。为农民提供灵活的金融服务体系,适合农民的认识水平。针对吉林农村交通和经济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体系调整。实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和创新。建立农村无线网络,实现多元化的金融宣传。另外,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也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需要,了解客户的投资需求,了解预期收益,并为农民提供全面的电子银行研发产品,建立以农民为核心的中小银行发展战略。建立更多的银行ATM 机和自助服务终端,满足农民的业务需求。

四、总结

电子银行是金融科技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未来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模式之一。我国吉林省农村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因此电子银行普及率不高。农民作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应成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主要投资对象,面对农民思想较为保守,科技操作水平较低的特点,银行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符合农民水平的服务体系。我国出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对于农村来说,经济发展落后,因此实现金融机构的改革十分必要,这样也有利于我国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关系问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B304。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农业政策;经济发展;农村经济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业政策是党和国家政府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的现状,对农业发展方向和内容就进行规划,从而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政策。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结构、规划发展方向、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我国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必要性。

一、我国农业政策概述

农业政策一直是引导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纲领。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呈现出发展滞后的局面,21世纪之后国家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政策,逐步实现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例如,2003年我国出台了减免农业税的政策,2006年出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2007年出台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政策,2008年出台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等。新时期我国出台的农业政策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进步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结构

劳动力、资本和土地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农业政策则主要是通过影响资本投入以及土地使用效率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首先,农业政策对农业用地的利用效率产生影响,例如2003年我国取消农业税之后,我国农村的农业耕种面积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从事农业耕种的积极性。其次,农业政策影响农业的资本投入,例如2007年我国出台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广大农民开始增加在农业方面的投资力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农业政策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结构

农业政策能够对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结构的改善产生重要影响。第一,取消农业税等农业政策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农民的收入。中国农业统计数据显示,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民收入增长率比取消农业税之前提高了一个百分点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税的取消对农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业税的取消在提高了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的同时,却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弱化了取消农业税政策的效果。第二,农业政策的出台对农民消费结构产生影响。农业政策的出台会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的增加会减少食品消费支出在消费中的比重,相反会增加在住房、旅游等其他方面的支出,进而影响消费结构。但是农民收入提高会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提高一起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消费结构的变化也与农民消费理念和社会发展程度等其他因素存在较大的联系。

三、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注重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以农民利益为根本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第一,政府应对农民进行农业补贴,对粮食实行最低限价并进行收购,提高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农业作物的生产周期之长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造成极大地影响,但是农业补贴的发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基础地位的增强。第二,必须创新农业补贴的方式,政府可通过农机补贴、农资补贴、良种补贴等多种方式对农业进行补贴,减轻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对农民造成的压力,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创新农业政策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政策的不断出台,这就要求农业政策应根据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一,应创新农业组织结构,通过农村劳务市场、农产品产销会、农业技术服务协会、农机合作社等途径促进农村经济的集约化发展。第二,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通过转变农业发展理念,调整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协作化。

3.合理配置资源

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与农业政策的出台密切相关。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第一,加快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村土地从承包面积小、效益少向土地集中、效益提高方向转变,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逐渐法制化、规范化。第二,农村应提高农业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协调水利费、基建费、科技费等费用支出结构,实现农业资金配置的最优化。

四、结语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规划性和指导性意义。我国应立足基本国情和农业实际发展情况,出台积极性农业政策,激发农业生产热情、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玉生,谢沅辰.农业政策视角下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01)

[2]黄思文.浅析农业政策如何影响农村经济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