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方针范文

时间:2023-08-03 17:3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方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方针

篇1

    一、广州市国土局房地产管理局负责房地产权属登记的组织实施,海珠区国土局房地产管理局具体负责登记工作。

    二、登记范围:

    (一)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二)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及其他项权。

    (三)农民集体土地上兴建的房屋的所有权、他项权。

    (四)国有土地上兴建的房屋的所有权、他项权。

    前款第(四)项规定的房地产权,按《广东省城镇房地产权登记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

    三、申请登记时间为2000年9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止。不能如期申请的,须经海珠区国土局房地产管理局批准方可延期。

    四、申请人申请办理房地产权登记,应向海珠区国土局房地产管理局提交下列资料:

    (一)申请书。

    (二)申请人的身份证件、户口簿或法人、其他组织资格证明文件。

    (三)用地、规划报建资料或者房地产权属来源证明。

    (四)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五、办理农村房地产权登记的程序:

    (一)受理申请。

    (二)土地地籍、房产调查。

    (三)初始登记公告。

    (四)权属审核。

    (五)确认房地产权并将核准登记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册,核发房地产权证。

    (六)立卷归档。办理初始登记时,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权属审核结果公告,公告期为15日。

    六、市、区国土局房地产管理局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房地产权属证明文件,依照国家有关土地、房屋管理的法律、法规确认权属,并按下列规定核发证书:

    (一)属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

    (二)使用农民集体的农用地的,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

    (三)使用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上兴建房屋,核发集体土地房地产证;共有的房屋,核发集体土地房地产共有证。

    (四)依法抵押农民集体的房地产的他项权,核发他项权证。核发的房地产权证书是房地产权利人依法使用、处分该房地产以及城市建设征用拆迁补偿的凭证。

    七、1995年7月11日《广州市农村居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暂行规定》施行后,经依法批准取得的宅基地满两年内未建设住宅的,有关批准用地文件(含宅基地证)自行失效;用地文件失效后建设的住宅不予办理房地产权登记。

    八、未经批准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兴建房屋或者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宅基地转让(含合建)给非本村村民建设房屋的,必须依照城市规划管理和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后,方可申请房地产权登记。违法用地,不予办理房地产权登记。

    九、违反本通告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当地公安部门依照治安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阻挠、干扰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或围攻、殴打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妨碍房地产登记工作的。

    (三)造谣惑众、煽动闹事的。

篇2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hengdu Aeronauti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4024

国内刊号:51-1629/Z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3

一、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背景

时期的教育,主要有四个部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的教育思想和大学教育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批判了封建教育把人驯服成了奴隶、改良主义的教育观念,建立了中国教育会,兴办了革命学校。南京临时政府在1912年1月9日成立临时政府教育部,之后开始对清末封建专制主义教育进行改革。

二、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内容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在临时教育会议上讨论和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并于同年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施行。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成为了民国教育方针。同时,公布了《壬子学制》,将教育阶段分为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阶段。

三、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当时的临时政府已经认识到学者,国之本也,振兴学校培养人才,而培国脉是时势不得不然。这样不仅更改了传统的忠君、尊孔的办学方针,而且还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指了方向。要振兴中华,就必须振兴教育。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的素质,达到人尽其才。

进行教育改革,正是确立国民教育的根本要求之所在。教育改革,首先要普及教育,使学校确立了学制,确保了基本的初、中、高等教育阶段和时间、年龄安排。这是进行教育的充分必要条件。五育并举,体现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伦理教育的特点。这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而且也是为教育事业、国民自身发展提供了保障与支持,最重要的是对当时的青年的思想启蒙作用。

四、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当前教育改革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在当代教育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民发展这个战略目标,在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也都得到体现,特别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等。

1.道德教育为重的思想。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教育方针里,把道德教育放在重心,这完全否定了清末的封建教育宗旨,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教育关于人的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在当代的教育改革中,注重伦理教育,学习儒家名作的精华也应该是我们的应有之意。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优秀人才。

2.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民国时期,老师提出应教育学生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不仅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还指在平常的管理中更加关心、关注学生。当前,全国各地正逐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其中的核心。在学校教育中当然更应该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但是在实际中,学校更多的是担当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没有以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成长为核心思想。

3.在教育改革中缺乏灵活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为办学方针。目前我国的很多教育政策都具有较强的全局性和战略性,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地促进政策的实施和执行,但是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如缺乏灵活性。由于各个学校的政策体系一致,每个学校可创新的和空间便不大,甚至出现很多资源浪费,项目重复上马的情况。相比国外的大学,走的是一条专业化的路线,每个学校都有着自己的强势学科和方向,这更有利于资源的整合。

4.改革现行教育发展评价机制。教育体制中缺乏灵活性的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评价机制的高度统一,不管是教师的职称晋升还是某些学校的政工干部与教工干部的薪酬分配,甚至对于某学校的评价都有或多或少的弊端。例如评职称时更多关注老师的科研成果,而缺少对教师师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考察。纵观目前这些情况,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既有紧迫性也有较强的重要性,且只要对某些政策制度作局部的修改就能使得这些情况有较大的改观。

篇4

关键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办学水平;评估

为加强我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广东省教育厅发出了《关于对我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单位进行办学水平评估的通知》(粤教高[2003]123)。按照省教育厅评估工作部署及要求,从2005年开始,分类对我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单位进行评估。按有关要求,我校办学水平评估工作也将于2006年上半年开始。本人认为: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和理解开展教育评估的目的与作用,通过评估工作,提高高等学校函授、夜大学(业余)的教育质量,对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评估制度是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3年我省成人高等教育(含全日制、函授、夜大学,下同)在校生37.3405万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8.7779万人,两者合共96.1184万人。其中,成人高等教育占38.8%,普通全日制在校生占61.2%。可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但必须看到,成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如办学方向、管理质量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下称《纲要》)。《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提出:“要建立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各地教育部门要把检查评估学校教育质量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这充分表明通过立法将教育评估作为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之一,已势在必行,《纲要》的实施和《教育法》颁行,为我国建立和完善教育评估制度,实行全面依法治教,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因此,在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中开展评估工作,是贯彻《纲要》,实施《教育法》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建立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重要保证;也是建立和不断完善成人教育制度科学管理和依法治教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对于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评估是加强宏观管理的重要措施

为建立一种既能宏观调控又能微观搞活的管理体制,对全日制、函授、夜大学等教育定期进行评估是国家教委对各高等学校举办各类教育实施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通过监督检查各校成人教育活动的实施情况,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办学投入、教学质量、管理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实行综合认定。这是实施宏观调控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1.促进提高宏观管理质量

通过教育评估,避免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盲目性,加强教育管理行政部门在实施对学校的宏观指导和管理,规范统一管理标准和原则,引导学校正确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达到国家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与质量的宏观控制。

2.促进提高教育质量

在教育评估中,衡量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通过定量(如发展规模、资金投入)评估、定性(如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毕业生质量等)评估或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对各校的教育质量、教育管理水平给予比较公正的评价,以获得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所取得成绩(荣誉)的认可。同时,促进各校不断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3.引入竞争机制

对教育评估的结果,应向社会公布,对评估成绩优异的学校给予表彰、奖励;对评估不合格或存在严重问题的学校要责令其限期整顿,并组织复查。在整顿期间,减少或停止学历教育的招生。优胜劣汰的原则,必然激发学校之间的竞争意识。评估成绩优异的学校受到表彰、宣传,成为激励奋发向上的动力,推动成人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而评估不合格的学校必然有一种压力感,这种不甘人后的进取心也会激励学校积极自觉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约束学校的行为规范,努力争取、创造条件列入评估成绩优异的先进行列。

三、评估是促进成人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这次从我省统一组织对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来看,评估项目分四大部分(含特色项目),共有评估指标15个,评估要素34项,应遵循的准则与要求也比较明确,充分反映了对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估,对于促进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促进高等学校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从学校领导投入这一评估指标体系(见附表)中的具体评估要素看出,把衡量学校领导投入具体分解成下列四项评估要素来检查:

(1)学校领导、院(系)领导及各职能部门重视程度作为衡量学校是否把成人教育作为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2)通过查阅领导分工、学校发展规划、党委、行政对成人高等教育讨论的记录档案,院系领导的分工和专职管理人员的资料,衡量办学单位的规范管理程度;(3)通过问卷调查,把了解学生对办学质量的认可度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2.评估有利于促进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办学质量

这次对我省成人教育评估,也是对我省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检查。如在教育管理指标项目中,包括了政治工作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师资管理四大部分,这四大要素是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监控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完善成人教育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成人教育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检验学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查阅学校有关成人高教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和资料;专家组深入课堂、宿合、考场,对教风、学风、考风实地考察了解;查阅近四年来有关成人高教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介绍或研究成果。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教风、学风情况。

二是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体制改革。通过查阅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非学历教育的培训计划及执行情况;教材及辅导资料的选用情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查阅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对成人高教教学的检查、评估等。衡量专业设置是否符合学校优势和适应社会需要,从而调整、改革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工作等。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三是促进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办学单位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中社会评估占有重要位置,制定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这一评估指标,是检验成人教育质量的客观标准,也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重要手段。如学生管理评估指标要素中,通过查阅成人高校有关学生考勤和奖惩办法,并了解执行情况;专家组实地考察计算机管理学籍情况;查阅集中教学期间各班级班主任名册;查阅近四年内有关成人高教学生管理的经验介绍或研究成果。了解学校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质量,促进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

四是促进提高师资水平。通过查阅任课教师的聘任制度、了解执行情况;查阅任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的记录;查阅学校教师队伍中规划中对成人高校师资的培养和培训;通过座谈、访问,了解成人高校师资的稳定性和骨干力量;了解学校师资水平,促进提高教育质量。

总之,通过对广东省成人学历教育单位进行评估,提高人们对评估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总结交流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促进完善规范管理;对各校进行比较鉴别,评出管理水平的高、低,比出办学质量的优、劣,引进竞争机制;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管理方式,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和目标管理体系;实现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办学单位充分的自之间的统一,为政府主管部门调整教育政策,实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了解和全面考察学校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情况,加强对学校宏观指导和管理,发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监督作用,促进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从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来看,高校教师职业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有利于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有利于教师钻研业务,提高科研能力,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当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和社会责任的时候,就会一丝不苟、严谨务实地对待每一堂课,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一种战战兢兢,唯恐因备课不充分、讲课不透彻、辅导不到位而误人子弟的忧患意识。这就使得教师自觉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下大气力提高专业素质,涉猎广博知识,严谨治学,爱岗敬业。一旦有了这股精神和这种态度,教师就会潜移默化,传递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引导他们养成严谨、求真、务实的作风。就教育管理层面来说,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校风。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会带动高校良好学风、严谨教风和严格考风的养成,这有利于高等院校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完成学业,学生久而久之就会训练成崇尚求知、探索、诚信、合作的良好品质,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熏染。

2高校教师遵守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监管和法律保证。高校教师要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认真执行我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积极贯彻党的教育发展战略、方针、政策。高等教育事业要实现科学、全面、正规发展,就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国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国情制定以及颁布的所有有关教育的法令、条例、规则等规范性文件,统称教育法规”,是国家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依据。当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和新时期新阶段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及教育发展趋势,我们还需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业绩评价和奖惩办法,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样才能促进现代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长期战略,有继承性和创新性,更要有战略性和稳定性。高校教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规范,有利于把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战略落到实处,按照教育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执教,依法治教;也有利于高等学校形成自觉守法,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的良好风尚,避免教育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规范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它的导向性和约束力。在高等院校,管理者必须依靠它来调节教育行为,约束高校教师行为的随意性。教育活动本身是最直接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活动,高校是知识分子之间进行专业知识和思想观念交流和传播的重镇,教师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带有隐蔽性和随意性,需要靠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来约束,但是完全靠自觉就有风险,必须辅之以法律法规作为底线来约束,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比如,近些年来某些高校教师,特别是高职称、高学历的教授相继出现科研成果造假,部分教育行政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招生、就业和后勤管理方面违规违纪操作,谋取私利等都应该受到教育法律法规的制裁。这一方面是对违法违纪人员自身的教育和改造,更是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有力警示,更是净化学术环境,树立高校良好教育教学风尚的有力保证。

3.结语

篇6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教育管理 时效性

[作者简介]雷鸣(1982- ),男,陕西西安人,陕西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管理。(陕西 西安 710021)周玫(1980- ),女,广西北流人,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西方美学、网络美学和海洋美学。(广西 钦州 53509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37-02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环节,是高校科学全面可协调发展的基础工作之一。随着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制观念不断深入人心,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也不断增强。这些都要求高校选择合适的管理时机,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1.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要求加强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部门,教育管理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关键。但是,新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在他们当中出现了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状况。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使教育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和其他工作形成最大合力,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

2.构建和谐校园要求加强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实现长期发展、全面发展和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校的基本要求。构建和谐校园要求高校各部门系统和各种教育要素实现协调运转。大学生教育管理要围绕学生教育这一中心,统筹管理高校有关物资设备,协调人与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要大力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使有限的高校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协调高校内部各利益主体的关系,促进高校教育的生态平衡,营造和谐校园。

3.维护学生权利要求加强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在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逐渐增强,维护学生权利是学生的基本诉求。高校大学生不仅享有包括宪法、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法律规定的权利即实体性权利,还享有教育服务契约上的权利即程序性权利。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学生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认知、理解他人的权利与义务,形成较强的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行使自己的权利及履行自己的义务。

二、影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时效性的主要因素

1.教育教学资源的不合理调配会影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性。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是一项由管理者开展的系统性极强的活动,包括事前的决策与计划,事中的组织、指挥、协调、监控与激励,以及事后管理。这是一个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调配的过程。教育教学资源的不合理调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事前决策,阻碍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协调、监控与激励,使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事后管理缺乏物质支撑。教育教学资源的不合理调配还容易导致人、财、物和信息等不能及时投入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失去教育管理的最佳时机和管理工作的主动权,不得不放弃事前管理而选择事中管理或者事后管理,导致管理工作紊乱,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效能。

2.教育管理新变化的把握不准确会影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性。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和科技化逐渐把现代社会变为“抽象社会”。人告别传统的社群形式,焦虑感、孤独感和漂泊感明显,生活的想象空间被压缩,归属感逐渐淡化,人们在彻底理性化的社会秩序面前产生了空前的无力感。大学生也同样受到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和科技化的影响,这必然带来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系统各要素的新变化。对这些新变化把握不准确将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与策略,影响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迷失方向,降低教育管理的时效性。

3.相关信息掌握的不全面会影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性。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交流媒介,网络空间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世界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认识自我和重构世界模式的方式,沉浸在网络空间里的人们陷入了网络媒介和散布于网络媒介的各种信息的体验中。这就使得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不仅要面对网络空间涌现的海量信息,还要面对沉浸于网络空间中的大学生所呈现出来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的信息。对这些信息掌握不全面,就难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向,使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方式方法与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一致,影响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全面性、及时性和普遍性,进而影响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4.对学生权利的忽视会影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性。大学生教育管理不能忽视学生权利。这不仅是因为学生权利由法律授予并受之保护,还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一切教育活动及其行为准则都应当关心人、尊重人,有利于培养健全平等的人格和人文精神。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时刻与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发生联系,忽视学生权利而过多地以学生的义务为本位,容易导致高校权力的任意扩张,就脱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损害了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民主化、透明化和双向性,甚至损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进而激化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影响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性。

三、新时期下提升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时效性的途径

1.有效调配教育教学资源,提升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性。首先,合理调配教育教学的物质资源包括硬件设备和资金。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配置不同的硬件设备和资金。在大学生思想活跃、价值多元和心理不成熟的状况下,要将硬件设备和资金向低年级学生倾斜,推进教育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其次,合理配置教育教学的信息资源。一方面,要将相关教育教学信息资源集中到教育管理决策部门,对教育管理进行科学的预测、计划,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预案。另一方面,要将相关信息资源集中到教育管理一线人员,为教育管理的实施、反馈和监督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源,以便让他们明确工作的方向与原则,推进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最后,合理调配教育教学的人力资源。一方面,要将高校辅导员充实到教育管理工作队伍中,发挥他们与学生联系密切的优势;另一方面,要把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充实到教育管理工作队伍中,辅助相关教师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全面把握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愿望、学习困惑及各方面的利益诉求。

2.深刻把握教育管理规律,提升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性。首先,深刻把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针对大学生心理、思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出现的新问题,要从高校教育管理的育人要求出发,深刻把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想变化规律、学习需求变化规律、性格发展规律和交往规律,了解大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规律,进而创设适合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改善教育管理决策和实施,提供教育管理的时效性。其次,深刻把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规律。一方面,要把握教育管理队伍的选拔和培养规律,建立一支知识全面、年龄结构合理、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解放思想的教育管理队伍。另一方面,要把握教育管理队伍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使他们在具体的教育管理活动中逐渐成长为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助手与指导者,引导大学生从被动的受管理者转变为主动的受教育者。

3.深入学生,掌握信息,提升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时效性。首先,教育管理者要主动深入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认为的那样,交往主体必须以“爱和友谊”为交往基础,以独立自主的意志参与交往活动,通过主体间的互动,建立自信,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学会自尊和尊重他人。以服务者的姿态而不是以管理者的姿态走近学生,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教育管理的恐惧、戒备和抵触等消极心理,从而及时和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信息,为教育管理决策和实施提供科学而客观的依据。其次,建立教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话的无障碍机制,以对话增进了解,营造民主管理氛围。一方面,要拓展对话的内容范围,在教学计划制订、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学业评价和课堂管理等方面展开对话,让学生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决策。另一方面,要创新对话形式,可以通过校园网站、电子邮件、校园论坛、微博和博客等展开对话,通过召集学生代表定期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增进双方的交流。有了无障碍对话机制,学生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权利诉求。教育管理者也可以全面了解学生信息,并对之进行收集、甄别、整理、分析、综合,从而形成科学的教育管理决策和有条不紊的教育管理工作秩序,进而提升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性。

4.尊重和维护学生权利,提升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性。首先,转变教育管理观念,逐渐从“教育道德化”和以学生义务为本位的传统管理中走出来,坚持以人为本,坚守人本精神,坚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增强教育管理的弹性。树立依法治校和依法管理的观念,认清高校和学生的法律地位,既要推进学校管理又要保障学生权利,充分认识学生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依法履行教育管理职责。维护法律赋予学生的基本权利,满足学生合法的权利诉求,全面肯定学生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其次,完善法律法规,充分保障高校大学生的实体性权利与程序性权利。要从法律法规和制度设计上明确大学生权利,明确学生与高校的法律地位,提高相关法律条文的针对性和明确性,为学生维护自身权利提供确切的法律条文依据,消除学生实现权利的现实障碍,推动实现学生权利及其权利救济。最后,建立健全学生参与教育管理的机制。学生参与教育管理是尊重和维护学生权利的直接途径。要按照择优吸收、相对稳定和按需培养的原则,建立健全学生直接进入教育管理决策机构的机制,借助学生会组织、团委组织和学生社团等平台,吸收学生参与教育管理计划和方案的制订、实施和监督,实现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决策权,增强教育管理的民主性,为学生权利的实现和救济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剑.抽象社会中的现代性体验困境及其出路[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牛长海.“人本精神”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精神[J].教育与职业,2007(23).

[3]皮海兵.网络虚拟实践的本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4]田欣.高校应重视保护学生权利[J].教育与职业,2006(13).

[5]王赛赛,宋超女,管博.网络文明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8).

[6]向玉乔,陈君丽.雅斯贝尔斯论交往的条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篇7

教育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取得生存的技能,而高职教育则是以培养高素质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是职业教育的高级层次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式,主要的特征是兼有职业性、教育性双重属性,与其它教育形式的主要区别是职业性、实践性和社会性。但是,教育的更深层次的目标是党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也充分说明了教育的目的除了使学生获得一份职业外,更重要的是解放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身体等各方面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学生的和谐发展关系的认知偏差

目前的高职教育过分强调了职业化和就业前导教育的特性,而忽视了教育的本体价值,忽略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几乎就是一个较长时间的技能培训班了。现在的高职教育包括本科教育,学生都焦躁不安,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来找工作,似乎一份工作就是上大学的唯一目标,除此外别无他求,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在说,你们要好好学习,掌握熟练的技能,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三年的时间有一年用来找工作,准备所谓的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招聘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找工作,还有一部分时间要用来掌握一项或是几项技能,那学生有多少时间用来丰富自己的内涵,弥补自己的短板呢?学生必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获得一份工作,得到物质上的保障,这无可厚非,这是每个人都要承受的社会压力。若职业第一,其它一切退居其次则过分强调了教育的职业性了,教育就成了仅仅为适应工作或某种职业的机械过程。工作和职业是必须的,如果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某个职业,这就会使学生变得越来越机械,在商业的运作下,学生的心灵就会沿着一条狭窄的轨道运行,教育的机械化会使得学生的心智模式化,学生在经过高职教育后,在学生毕业的时候,几乎就一个模式,好似机械化的产品一般,这样的教育就有如“制器”而非“育人”了。现在的生活方式也不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高职教育不可避免的受到整个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左右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功利的环境和浮躁的社会风气,都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使得他们短视,挣大钱、傍大款和一夜暴富是一些学生的追求,这些扭曲的价值观又反过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些认知的偏差,使得学生的心智越来越狭隘、局限和不完整。

三、应对的措施

篇8

一般认为,产学研三结合是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的确,产学研结合的原则是从高等教育提出来的,但它的深层次意义在于,它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产、学、研都是不同的知识运行的形式,只不过三者的社会任务和运行程序有所不同而已。学——传承知识。以学习已有知识为主的学,主要是知识的传承,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求学习者有所创新,但主要是教育者传授已有的知识给年轻一代。研——创新知识。无论从事何种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或开发性研究,都是在进行知识的创新。产——应用知识。生产活动是把已有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产出社会所需的各种产品。因此,无论是产还是学和研,本质上都是知识运行的活动形式。围绕知识运行,现代的产、学、研是相互依存的:产——依存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即依存于“学”;产还有赖于技术的开发,即依存于“研”。只有依靠专门人才与创新的科研成果,才能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更新产品。因此,产离不开人与科技,即学与研。研——首先,依存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研究的主体是人,需要学校培养科研人才从事研究;其次,科研的课题从何而来?可以说,无论直接还是间接,绝大多数科研的课题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有些科研的课题,虽属于抽象的基础理论,包括最抽象的数学,实质上也或多或少间接地反映了生产能力与社会生活提高的需求。因此,研必须依存于“学”与“产”,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应用。学——必须联系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实际,即平常所说的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必须依靠“产”。同时,学要重视学习最新的成就,只有传承最新的科技新成就,才能培养出站在科技一线的高质量专门人才。从上述意义而言,围绕着知识运行,产学研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在现代建设中,产学研是相互依存的。

二、产学研结合的时代性

无论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些思想早已有之:德国的洪堡在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高水平的人才;英国所流行的“三明治”教学,有的也叫做“合作教育”,或者“产学交替”的教育,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已经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事实上,当时也已提出过教学、生产劳动与科学研究结合的问题。笔者就曾在20世纪50年代撰文论述过三者的矛盾与统一。[1]不过,无论是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还是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或是中国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都未能充分体现产学研三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产学研结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时代来临之前,理解难以深入。举例说:中国20世纪50年代虽已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教育方针,但当时的生产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粗放阶段,不需要太多科技知识;当时所强调的是生产劳动的思想教育意义。其后由于“阶级斗争”的需要,生产劳动更演变为惩罚手段。只有一定的时代到来之际,相应的理解才能逐步深入。具体而言:

(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产学研三者的结合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就是说,掌握高新科技的人才,将知识运用于生产和社会文明建设中,才能不断地驱动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如果产、学、研各自为政,互不相关、互不支持,它们就难以结合成为经济社会的核心驱动力。

(2)市场经济的发达,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全球性发展,使人们相信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人才,如何把产学研相结合作为教育的方针,更加引起关注。

(3)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培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过去,学术型人才尚可以在象牙塔中培养。今天,应用型人才绝不能仅仅在象牙塔中培养,必须要结合“产”与“研”。

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达、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中,可以发现产学研结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产学研结合不仅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其人才培养有逐步高位移的趋势。20世纪上半叶,大学主要培养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型人才,也叫做传统的精英型人才。当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是大学的任务,只是中学阶段的职业学校的任务,这一点不论是在二战之前的发达国家,还是解放前的中国,都是如此。二战之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到六七十年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不能满足于中等职业教育水平,于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这从美国社区学院职能的变化就可以看出。美国的社区学院,本来称为初级学院,主要是为方便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就近入学而出现的。二战之后,要求提高职业技能的青年越来越多,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初级学院大量开办职业培训,名称也纷纷改为社区学院。如今,美国的社区学院80%是培养应用性和职业性人才,只有20%是招收普通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这说明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需要高职。不仅如此,很多高职还上升到本科水平,促使文理学院大量开设应用性、职业性本科课程。进而还出现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课程。专业硕士、博士学位也是侧重于培养应用性人才。这就是说,产学研结合的时代特点是逐步推进、逐步提高的。我国的政策制定在反映这一趋势方面略显滞后。20世纪90年代初,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的仍只是中等职业教育。当然,中等职业教育也应重视,因为我国的产业大多数技术水平还不高,不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到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才大量发展高职。近期,国务院,特别是总理的几次报告,都着重强调高职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培养高职毕业生达1100万人。但对于如何发展,大家的意见还不一致,毕竟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工业化过程中,还没有完全进入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因此应该发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现在的本科教育也应大量建设成为应用性本科。

三、产学研的矛盾统一

产学研相结合在本质上存在必然联系,但是它们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性活动,各有自己的目标、任务,应当遵循各自的运行规律和活动过程。产的任务是创造物质财富,提高经济效益。它所遵循的是市场经济的规律,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研的任务是创新科技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所遵循的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规律,追求的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学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它所遵循的是教育规律,追求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这三者任务不同,所遵循的规律不同,达到的目的也各异,因此矛盾的存在是必然的。只有重视客观存在的矛盾,才能正确地解决或者消除矛盾。以下通过教学与生产的矛盾来说明这一道理。

(1)教学任务与生产任务的矛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生产的主要任务是制造产品。培养人与生产产品是两码事,是两种不同的任务。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学校的教学培养与企业的生产往往会产生矛盾。

(2)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的矛盾教学过程主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知识水平;生产流程往往是固定、单调的,具有不断的重复性以生产同一模式的产品。教学的循序渐进与生产的重复性使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产生矛盾。比如,学生从学校进入工厂参与生产实践,最初也许兴趣高涨,认为能够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反复从事同样的操作,就会认为学不到新东西,他们的兴趣就会有所淡化,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与生产流程发生矛盾。

(3)课程组织与工艺组织的矛盾课程组织基本上是按照学科进行的,而工艺组织,并不是按单一学科组织。一种工艺,往往凝聚了多种学科;一个学科,往往可以应用在多种工艺上。即使是工艺性课程,同生产流程中的工艺组织也有所不同。

(4)人才知识与岗位技能的矛盾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要有一定宽度,不能固定于一种工种。人才培养的知识需要宽、厚,岗位技能则更多地要求专一、熟练。宽、厚与专一、熟练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客观存在的矛盾不能不重视。如果我们仅仅按照教学任务、教学过程、课程组织的需要对待产学研,这种合作很难持续进行。尤其是一些高校学生,参加工厂、企业的生产劳动,学校考试或寒暑假期间,都要停工,不顾生产单位的生产任务,必然不受生产部门的欢迎。那么如何应对呢?下面,提出几点原则性意见。

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若干原则

解决产学研的矛盾,可以遵循下列原则:

(1)互利性原则(双赢原则)。在产学研结合中,坚持互利、双赢的原则非常重要。仅仅对一方有利的合作难以长久,因此,在合作中,不是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是相互关心对方利益,尽量使对方利益最大化,使对方困难或损失最小化,力求做到平等、自愿、互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协调性原则。在合作过程中,要共同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就是目标统一、内容明确、责权分明,各方受益。如果确属不能同等受益,一方应主动对另一方提供适当的补偿。例如高校提出以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协助解决生产上难题以补偿产业部门在学生实训期间所受的损失。

篇9

音乐文化是文化领域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试图从音乐文化教育于高校学生,于社会两方面益处的论述,来说明音乐文化教育对培养跨世纪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意义。同时,建议所有高校院校开设音乐文化课,尽量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气氛,让学生充分地施展音乐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高等教育;音乐文化教育;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189-02

就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着过于重视教育,忽视能力的培养和轻视“通识教育”的现象,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要求,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人文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都影响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偏离了党的教育方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然而,21世纪所面临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相统一的、既通又专的人才。正如周远清同志在“中国高等教育创办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高等教育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高等教育来说,针对当前的薄弱环节,则要加强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这里强调的人文素质即文化艺术素质其内容当然包括音乐知识与鉴赏。针对教育问题,我国有关领导曾严肃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地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音乐文化作为文化领域重要的内容之一,其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以及对建设文明社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文化教育的作用,一在学生,二在社会。

说它有益于学生,是因为:

第一,它能够培养完整的人。

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新型高素质人才,要求未来的教育者本身是“精品”,即完整、完美的人。而音乐文化教育可以发展受教育者的直觉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表达力,丰富受教育者的情感,使受教育者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修养。

第二,它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

以往学生所接受的早期教育主要是语言和数学方面技能的获得,久而久之,学生们无意识地学会了从始至终线性和序列思维,使所学知识与实际经验割裂开来。而音乐文化教育则不然,其培养的是直接的感觉经验:通过音乐文化教育,使人与经验直接联系起来,架起词语和非词语之间以及严密逻辑和情感之间的桥梁,以便更完美地理解世界。因此,掌握多种思维方式可以避免学生的无能。

音乐文化教育还有益于社会。因为学生学习音乐文化能够获得有力的工具。它有助于:

第一,更好地认识,理解人类社会。

音乐是通过具体、生动的音乐形象来塑造刻画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灵活,揭示各个历史时期善与恶的斗争等。它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等,从而提高他们认识、理解生活的能力。

第二,促进交流、增强自我内涵。

学生在对音乐文化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借鉴、尊重其他人(往注是很不同)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表达方式,结合自己的体验来交流他们的思想感情,并通过对音乐这样一种非词语交流方式的分析,对有关人类历史文化的产物和问题作出有见识的判断。同时,在任何学习、工作和生活困境中进行决策,这些都有力地增强了自我表达内涵。

第三,享受美感,延伸艺术影响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响能刺激人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反映,这种音乐化的声音本身包含着感情的信息。优美的音乐具有和谐的美,同自然美、生活美一样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同时,音乐还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它能使学生创造性地感受美,延伸其艺术影响力,即学会解决问题的艺术方式,为各种人类的环境提供表达、分析和发展工具,即人们常说的教学”艺术”、政治“艺术”等。

第四,音乐的教育作用中理解艺术及其影响的最终结果。

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往往学生们在理解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在音乐中体验到美。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曾注意到正派的艺术会“在所有的心灵中颤动”,会使“好人和坏人的眼泪交溶在一起”,“坏人走出包厢,已比较不那么倾向作恶了,这比被一个严厉而生硬的说教者痛斥一顿要来得有效”,由此可见,音乐文化的感染力非同寻常。

既然音乐文化于社会于学生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而就目前高校学生的现状来看,他们从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在他们成长的的道路上所接受音乐的教育又是很少的,因此在高校实施音乐文化教育(不包括高校音乐系)势在必行,这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校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针对高校学生实施的音乐文化教育既要区别于其它专业音乐院校的专业性,又要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泛泛性。而应结合高校学生学习特点和就业方向来进行音乐文化教育。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告诉我们艺术的享受以艺术的修养的前提。一般来说,高校学生音乐文化修养主要指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具有对音乐的实际欣赏能力这两个方面:所谓“艺术细胞”也并非是天生的。高校学生要跨入音乐文化天地,应从如下两方面加强学习、提高修养:

第一,应以音乐欣赏为主,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

音乐欣赏是指学生通过聆听的方式,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欣赏教学时,可以中国作品和外国作品为线索进行欣赏。

无论是中国的音乐作品还是外国的音乐作品,都离不开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大环境。因此在学生们欣赏音乐作品时,应结台文化发展史来讲述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教师要以简炼生动的语言介绍音乐家的国籍、成长经历,并选一些他们的代表作品给学生听,还要对代表作创作的历史背影、作品的含义、怎样欣赏等作简要、正确的说明和介绍。

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的音乐作品深深根植于丰厚的文化土壤。中国的民歌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都是伴随着文明进步而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劳动人民创造了音乐文化。二十世纪开始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涌观出了大批的作曲家、演奏家,他们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音乐杰出人物如华彦钧、刘天华、查阜西、肖友梅、黎锦晖、青主、任光、贺绿汀、黄自、刘雪庵、冼星海、吕骥、聂耳、王洛宾、麦新、马可、郑律成、李焕之以现在仍活跃在乐坛上的陈钢、何占豪、秦咏诚等都写下了不朽的音乐篇章。在这些音乐家中.有的为我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有的创造了新的音乐文化表演形式。有些人的作品成为了反帝反封建的强有力“武器”,他们创作的作品能够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呼声,刻画出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因此,高校学生欣赏音乐文化,首先要对本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所了解,要让他们知道我国音乐史上都有哪些杰出人物,他们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什么样的推动作用。除了上述内容以外,笔者认为还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认识民族民间音乐戏曲。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我们要在高校学生中弘扬发展,我国的地方戏也有很多种,也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

在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弘扬主旋律,提高多样化的文艺工作方针指导下,西方音乐作为音乐欣赏的重要内容也应走进我们高校音乐教学课堂:

在对学生进行欣赏教学时,还可以器乐为线索来进行。西方交响乐队即管弦乐队有哪几种乐器构成,有什么特点,中国从古至今的乐器如古琴、琵琶、二胡等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演奏起来有什么特点。

在欣赏声乐作品时教师可结合具体实例讲解什么是美声唱法,它的大致发展历程以及卡鲁索、夏里亚宾、吉里、梅里尔、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一些著名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及在西洋声乐发展史上的贡献。我们中国的声乐发展史相对西方来说晚一些,但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民族声乐歌唱家和教育家,他们是应尚能、黄友葵、喻宜萱、林俊卿、周小燕、沈湘、王昆、郭兰英、郭淑珍、马玉涛、吴雁泽、金铁林、关牧村、等,这些都属于常识性的知识,应该让学生们有所了解。

这里还要顺便说一下对通俗音乐的欣赏。通俗音乐之所以通俗就在于它容易懂、容易学、容易记,有很强的自我推广能力。对高校学生来说不应让其一味地排斥,而是应鼓励学生们听、唱那些优秀的作品宋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风貌。

第二,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享受音乐,还应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阶、音符、小节、时值、拍子、常用记号、和弦、简单的和声及曲式知识等等,还可以配合理论讲述来穿插些有关声乐演唱方法、听音节奏练习、常用指挥图式练习。

笔者建议针对以上两方面的内容,高校可把音乐作为一门选修课,加一点学分,有些专业还可列为必修课,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欣赏中国的作品,还是欣赏外国的作品,无论是欣赏器乐曲,还是欣赏声乐曲,只要经过老师的介绍及有针对性地听音响,学生们就可以记住很多作曲家、作品甚至会哼唱主题旋律。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学生们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和场合听到他所学过的曲目便不再感到窘迫和陌生了。

篇10

论文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课程由于受传统学科课程观念的影响,形成了较为狭义的学科德育课程观念,本文从素质教育与德育课程的特点出发,阐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必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与特点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所制订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强化了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素质教育回复教育本身的功能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素质。在人的各种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在整个素质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素质教育的功能来看,素质教育突出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和客观的要求。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德育,也就是说如何处理好德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呢?在这个重要的问题上,我们在过去的德育建设中存在着两种偏差:一是过分突出德育的偏向,使德育凌驾于高等教育之上,使高等教育成为政治的工具,过多地用政治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德育。二是淡化德育的偏向,即过多强调德育的保障功能、服务功能,忽视德育的育人功能,用管理和服务的手段进行德育。虽然这两种偏向的表现形式不同,但直接结果都是使德育游离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之外,使德育活动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附加的”和“额外的”工作,从根本上阻碍了德育的发展。

二、德育课程的特点

1.德育课程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它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确立、态度的改变以及正确的价值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德育目的、目标的要求较高,情感、态度、信念等目标因素及其实现比较复杂。

2.学校德育的价值和主观色彩使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对教育过程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在一般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方面,一定的强制或压力也许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德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面,如果没有对学习主体的了解与尊重,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应该说,德育课程既要诉诸认知因素,更要追求情感行动的经验去实现其教育目的这也是德育课程最根本的特色之一。

3.学校虽然也可以有一套类似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形成直接德育的教材,但是德育课程既要诉诸认知的因素,更要通过情感、行动的经验去实现。所以,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等在德育课程体系及其研究与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如何采取恰当的形式去实现德育课程的目标。

三、素质教育与德育课程的关系

1.素质教育对德育提供了新思路

(1)素质教育的推进为德育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它已开始逐渐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它作为一种新观念为全面扫除制约德育工作的种种障碍,充分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提高人们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2)素质教育为学校德育到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一直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和我们今天所谈的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应试教育下,德育只是软指标,智育才是“硬指标”。只有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到位。

(3)素质教育有利于从整体上增强德育的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德育的认识也开始进一步深化。

2.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情况、新闯题、新挑战,我们应该自觉地把德育融入素质教育的全过程,用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思路推动新时期的德育。

(1)德育应着眼于人们的个性

传统德育往往强调其政治性功能,过分强调个人要服从集体的需要,忽视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甚至对有特殊才能的人进行限制,造成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2)德育应着眼于创新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传统教育模式只强调人的理性因素的作用,而置非智力因素于不顾,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精神严重缺乏。这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教育最大的失误。

学校德育要发挥其功能,必须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教育来促进创造力的培养,重点培养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即对创新对象的追求和创新动机的培养;对创新的自信心、恒心和顽强毅力的培养;对冒险精神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终身学习观念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