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校本课程范文

时间:2023-08-03 17:3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校本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理校本课程

篇1

地理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设置 关系

校本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的必学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区域存在差异性,所以校本课程要求自行设置,这既给各地编制校本课程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也给各校编制校本课程留下了想象和创新的空间,体现了校本课程的区域性和具体操作的可实践性。

对校本课程缺少明确而又详细的统一要求,有的学校在编制本学科的校本课程时对校本课程存在理解偏差以及对其系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校本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厘清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一、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形式上的关系

1.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既不是国家教材内容的补充,也不是国家课程的翻版。它首先是国家课程中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通过国家地理教材的学习去认识、感知、评价我们的生活环境,并在生活中发现、认知以前没有关注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认识区域环境的美,让这些来自生活的地理认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环境。同时,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来认识国家地理课程中那些抽象、枯燥的地理现象和事物,让地理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具体、生动、鲜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家课程中的地理知识。

2.编排体系

根据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以及区域的实际情况,在编排设计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人文特征

主要是当地交通、建筑、服饰、经济、饮食、民族及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人文景观等。

(2)自然现象

区域内的地形地势、地貌特征、自然景观、河流分布、气候等特点。

(3)社会实践

包括对当地地形特征的考察;风俗习惯等人文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资源分布的特点及与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生活环境的污染状况及保护情况的考察;气象观测等。

校本课程毕竟区别于国家地理课程,在设置上更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突出校本课程的可读性和通俗性,主要区别在以下三点。

①突出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在保证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同时,突出教材的可读性、可探究性,在阐述当地区域的一些自然或人文特征时,通过大量学生们熟知的具体案例入手,经过探究、分析而获得乡土地理知识。

②影视的欣赏。在介绍部分区域知识时,可安排有针对性的影视欣赏,通过近些年各地各单位宣传、展示昔日皇家猎场而拍摄的各类专题片,通过优美的视听画面来介绍区域的地理特征,有助于理解课程中的知识并收获新知识,内容生动、形象。

③注重实践性。根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校本课程的特点,除了教材中阐述的一些知识外,许多知识的形成来自学生们的实践活动,包括气象观测及其他乡土地理的考查,学生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等等。

(4)素材来源

校本课堂教材所用素材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的搜集,通过网络、走访、调查等方式,多渠道采集课程所需的素材,二是学生提供,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县各地,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点、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以及风俗习惯等一些人文特征比较熟悉,而且利用假期要求学生利用走访等形式,向家里的老人了解当地的习俗等。然后,将搜集到的素材集中到课程组,经整理、选择使用。

3.实施的效果

通过这种编排设计,通过学习将从国家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能更好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并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家乡的发展献言献策,反过来,又可以通过那些熟悉的事物、现象、案例来更好地学习、诠释国家地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

二、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内容上的关系

1.内容的一致性

国家地理课程与校本课程在相当多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致性。为了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有更多的通融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校本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就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两者之间互为范本,通过对其中一种的学习,从而掌握此类知识的方法、技能、要求等,作为经验对另一种课程的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例如,七年级地理下册,主要学习世界不同区域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国家的课程内容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做了具体的规定。

(1)在地图上指出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5)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6)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7)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8)用实例说出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9)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在国家地理课程的设置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本学期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设置。

(1)围场的地理位置、相邻的县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根据相应的资料概括围场自然环境的特点。

(3)根据相应的资料,分析围场的农业特点,并能简要的说出围场薯(马铃薯)、牛(肉牛养殖)、菜(时差菜)的分布特点,能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根据资料说出河流的分布及特点。

(5)根据资料分析围场民族的构成,并通过实例说出围场的民俗。

(6)通过实地考察家乡的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7)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围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围绕这些设置上的要求,地理教研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七年级地理校本教材下册进行了认真的编制,全册围绕设置要求,共设计了5章10节内容供学生们学习。

校本课程在使用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大,大部分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课上学生间的交流得到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没有压力,能畅所欲言。

2.校本课程的前瞻性

既然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在内容上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那么为了让校本课程为国家课程的学习提供借鉴,校本课程的内容进度相比国家课程的进度要稍快一点。国家地理课程内容枯燥,一些概念、术语内涵深奥,对知识的阐述概括性又强,缺少生活实践的对比分析,因此国家地理学科被认为是最难学的学科之一。而校本课程主要介绍的是学生们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因此对里面介绍的山山水水、地形地势、植被特点及各种风土人情都比较熟悉,这样就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学习来理解国家课程里面所不能理解的知识,让校本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课程。也就是说,先从校本课程的“易”入手,然后再到国家课程的“难”。这些前瞻性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概念的理解

国家课程对概念的描述抽象、概括,缺乏形象性和具体性,学生们难以形成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如果将这些概念引入到校本课程,通过家乡熟悉的案例来诠释这些概念,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学习国家地理课程中相关知识也有好处。

例如,初一上册国家地理课程就有了山地、盆地、高地、平原等地形概念,而校本课程里必然也会出现这些内容,这样在授课时间的安排上排在了国家课程之前,在初一上册校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围场的地形地势,让学生从围场的自然特征来阐述这些概念:围场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学生可以直接对实物的观察来概括山地的定义,另外,围场的北部是坝上地区,相当多学生都去游玩过,这样通过学生的描述以及图片的展示总结坝上的地形特点,并告诉学生坝上其实就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们就对高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概括出高原的定义。同样,利用实例并从中概括出盆地、丘陵等地形的概念。

(2)现象的分析

校本课程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编著强调可读性和通俗性,而且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阐述、分析主要以案例分析和学生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地理现象的分析来引导出对相关知识信息的学习,这种方法易于掌握和理解,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校本课程知识以及学生探究活动的难度,注重学生学习情感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例如,学习“围场的农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时,教材首先介绍了农作物的种类,并设计了“围场农作物分布图”,学生观察、了解分布情况,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请班里家在农村的学生说出家乡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及自然条件特征。然后,通过家在农村学生介绍的案例,讨论分析围场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既了解了本县的农业发展状况和前景,也为国家地理课程中类似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借鉴。

3.校本课程的拓展性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编排,必须要与本县的实际结合起来,内容的设计必须针对本区域的特色,因此在内容与空间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拓展,体现出与国家课程的差异性,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校本课程中对于拓展部分有许多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的。

(1)国家课程知识在乡土地理活动中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了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之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本课程里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学生们利用假期或活动日,通过对县资源局以及实地走访调查,围绕县域在自然资源开发、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调查活动,可以用小论文、展板、图片等形式,宣传节能减排,增强环保意识。

(2)县域经济中学生对家乡综合发展的关注

这是校本课程里很重要的内容。围场是农业大县又是旅游大县,作为清代皇家猎场,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为了打造旅游强县,恢复重建了一些历史遗迹及其他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另外,围场是马铃薯大县,西部和中部有广泛种植,并对马铃薯进行深加工。那么初二上学期的校本课程里就设计了这样两个社会实践活动。

①为吸引八方游客,打造旅游强县,仅县城西部的庙台沟,就重建了一座古庙、三处农家院和一处度假村,修建了广场和停车场等设施。这些年游客明显增加。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旅游设施的修建、游客的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压力;由于配套设施没有跟上,造成住宿难、停车难、交通难;另外,大量黑导游、黑出租,甚至街道两旁、景点出现私搭乱建现象,这些都有损于围场旅游形象。请你通过走访、考察等方式,以“如何净化旅游环境,提高围场旅游知名度”为题,以调查报告、图片等形式,为县域如何打造旅游强县献计献策。

篇2

培养学生观察和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的听的位置,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方式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枯燥,一些学习方式都是被动的模仿,如此学习方式和内容上都是比较单一的,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校本课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学会观察并且提高地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运用能力,让学生获得能力上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城乡规划”时,学到“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这一小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自己生活的城镇的布局结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布局图,然后进行分析观察,明确其中的优缺点。接下来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实践任务的分配,让学生自己来规划和设计一些城镇的布局结构,可以先观察一些城镇的整体结构,接下来就根据自身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分析,本着合理实用的原则来进行设计,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野外观察,组织开展野外求生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地形地貌的观察来了解自己的路线,通过对周围环境、地形以及水源的观察分析完成整个求生过程,在这一活动中考验了学生许多方面的地理知识,学生要懂得如何在野外判别方向,还要掌握正确的方向,快速的解决突发问题,完成最终的任务。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培养思维能力。地理是一门需要理性思维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实际的学习内容来进行创新和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接受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当遇到不一样的想法时,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想法,鼓励学生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意见大胆的描述出来,教师应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新颖的观念,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课堂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学习选址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工厂来让学生设计选址的问题,工业选址也是地理学习中常涉及到的一类问题,并不是说选择一块合适的空间就完成了选址,选址要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同时还要对当地的环境以及附近居民的生活进行考虑,不能为了工业生产的需要而破坏当地的环境以及生态平衡,同时尽量要选择远离人们生活的地方,对于附近的河流走向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在河流的上游,那么工业生产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污水,如果污染了河流就会影响下游人们的用水安全,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学生在选址的时候,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考虑问题的方向也是不同的,对于学生提出的新奇想法教师要尽量的去听取,听一听学生提出这样想法的真正原因,如果可行的话就可以帮助学生来完善这一想法,使其变得切实可行,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高中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和想法的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是非常正常的,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中,对于班级中出现的基础非常差的学生,一般都是采取放弃的教学模式,并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这些学生的身上,任其自由发展,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太负责任的。在校本课程中,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在课堂中,在学习基本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不同深度的教育。给学生制定不一样的学习内容和计划,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不一样的教学内容,对于能力稍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能力提升的教学内容,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在内容的讲解上就应该更加的详细具体,对基础知识重点分析,巩固学生的基础,以此来获得能力上的提升。另外,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有选择的来完成,根据自身能力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类型,适当的进行能力上的挑战和提升,这不仅能够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还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篇3

【摘 要】结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要求,高中地理教学可以突破常规教材,师生共同设计开发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地方性、实用性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构建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模块,培养学生参与解决地理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提升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和全球意识,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地理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校本课程;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05-02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发课程资源成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点。开发地理校本课程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比如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同时,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学习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心社会,关注热点,保护环境。

一、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是地理情感,而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地理思维活动、影响地理判断能力、支配地理活动的精神支柱,它表现在学习兴趣、文化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在校本课程模块构建中,要充分利用其无论是内容还是教学形式等方面灵活机动的特点,大胆进行探索,以促进教师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学会以综合的视角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程改革后,地理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对话、交流和沟通。例如通过乡土地理的体验学习,能使学生正真在“探索—发现—体验—表达”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突出“教与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提倡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发挥潜能,实现由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转变,发展其创新精神和培养其实践能力。

二、地理校本课程模块的构建背景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是学校内部的教师对课程的计划、设计和实施,是一种地方性、特色性的课程,也是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类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因此,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考虑所在学校特定的环境因素,突出学校的特色。地理乡土教材是地理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这对学校所在的一个县域地理环境而言,所选课程模块就具有了很大的选择性和针对性。

随着知识更新和激增速度的加快,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成为一个终身的过程。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人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教育的重点就是要通过知识的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好奇心和勇于创新的欲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而形成现代社会生存所必备的创新素质。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

传统的地理教学局限于教科书中,局限于教室内部,所学习的内容很难和学生经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不强。新课程改革中,如果我们能开发出更多的校本课程资源,那么地理教学场所就可以从教室延伸到校园和校外,这样就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三、地理校本课程模块选取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新课程标准中第二条的基本理念是“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这是一个大的指导方向,但选取具体模块时,首先要明确对应模块与地理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便确保这些要求在所选模块中得到体现。其次要对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强化目标意识,能够让师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第三,校本课程模块选取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对其内容进行适当延伸和补充,尽量不要和课标中的现有内容冲突或重叠,同时也不能离得太远。

2.内容多样性原则。课程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课程目标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认知发展与情感的形成。在模块选取中,我们可以多方位、多角度从生活中出发,选取身边学生比较熟悉的、感兴趣的、对生活和学习有用的地理模块。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天文知识,可以构建和天文探索相关的模块,穿插各种实际观察、测绘等活动;有的学生喜欢旅游知识,则可以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现状,和课本选修内容《旅游地理》相结合,分析和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有的学生偏重于自然地理,可选取自然地理中某一要素进行探索研究,揭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有的学生喜欢人文地理,可以将当地民俗文化和人文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地理校本课程模块的构建要求课程开发者统筹兼顾,灵活选取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地理知识,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促使他们的个性和谐发展。

3.地域特色性原则。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任何一个地域环境都有其独特性,这些独特性表现各地理要素的方方面面。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本土,体现本土特色。在地理校本模块选取中,抓住地域特色,使校本课程成为一种能反映所在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独特课程。

作为中学生,即使不通过学校教育,也对地域文化有着切身的感性体验,通过对自己所在地域长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地理校本课程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地域特色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例如,笔者在《永靖县乡土地理》教材中,结合本地地域特色,设置了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以关山百合种植为例、民俗文化与地理环境——以傩文化的产生为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龙汇山节水型喷灌为例,工业区位的选择——以盐锅峡工业重镇的形成等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章节来突显地理校本课程的地域性特色。因此,将高中地理知识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来揭示地域地理特色的形成原理及其丰富多彩的内涵产生原因,既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这对学习者感知地理、认识地理提供了载体,也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更是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课程。校本课程的设计与规划已经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的自觉行动。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富有创新和挑战的工作,面对纷繁复杂的地理事象,我们要善于发掘,善于钻研,善于总结,对于地理课程模块的选取和确定,既要在开发者的能力范围之内,更要为学生学习和发展考虑,同时要结合当地的地理大环境。新课程理念赋予了地理教学更深的内涵和更多的选择,使课程模块的构建前景无限。

参考文献:

[1]范蔚,彭泽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陈澄,樊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张雪梅等.特色校本课程开发范例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4]周仁康.走向智慧的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篇4

[关键词]地域 校本课程开发 案例

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理论在20世纪七十年代就已提出,而在我国却是由新一轮课程改革真正将其带入基层教育研究者的视野。我国部分理论与实际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考察一些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在开发切入口上利用自己独特的区域特征,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形成了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正是学校特色所在。

(一)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事实上就是学校以地域经济文化资源为基础开发校本课程,从而体现其地域性特色。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在一起,注意科学的组织和设计,可形成学校特色。在此,地域文化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域历史、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等。

以地域为出发点开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①在地域中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和问题;②地域素材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问题;③具有临场感,容易获得共性的认识;④地域素材容易促进已有的知识、体验的学习;⑤已有的知识、体验通常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通过具体的操作,能够丰富学生对未知的认识和体验;⑥能够培养学生调查的能力;⑦能够培养学生对地域关心的态度。可见,在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与切身体验,不仅在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在调查中培养了能力,而且在与周围环境的亲密接触中,在对所在社区更深刻的了解中,形成了对社区、对家乡的深刻情感。

开发具有浓郁特色的校本课程时,学校应从本校目标与实际出发,以地域的教育性为主题,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形成学校特色,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体现地域性,课程内容要有较强的地域特色,能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特点。如广州荔湾三元坊小学开发的西关文化校本资源是地域特色鲜明,同时又是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本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从地域的自然、人际交往、文化特点出发开发校本课程,通过活动与体验,能使学生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有更全面的了解,加深对社区的认识,提升对社区的感情。二是突出综合性,地域与社会、社区与学校特色的多样性,学生兴趣与需要的不同决定了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如三元坊小学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与荔湾》一套校本教材,内容涵盖荔湾历史介绍、荔湾名人风采展示、闻名遐迩的粤菜各种制作技巧以及寓教于乐的西关童谣、游戏的介绍等,这些题材充分反映了地域特色校本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三是具有探索性,课程内容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三元坊小学处于独特的西关文化氛围中,创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校本课程《我与荔湾》,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走出课堂,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感触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四是彰显主体性,使学校、教师、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校本教材不仅要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需要、学校的需要、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使学校、教师、学生真正成为其的主体。

(二)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考察开发成功的校本课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利用地域的优势,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性校本课程。

案例:广州荔湾区三元坊小学:《我与荔湾》

1.地域资源。三元坊小学地处广州老城区西关,这里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原因,产生了独特的被称为岭南文化缩影的西关文化。这种植于民间、内涵丰富的西关文化,正是校本课程开发可资利用的鲜活资源。为此,三元坊小学开发了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与荔湾》一套校本教材,这些题材充分反映了西关独特的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

2.开发依据。三元坊小学早在十多年前就以“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目标,开创了广州市仅有的民乐艺术教育学校特色,并成为了广东省民乐教育示范学校。他们继续深化探索、实践个性化的办学路子,让实践活动深入学校、社会、家庭,通过以西关文化为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丰富学校的办学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校的办学特色。

3.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通过对西关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参观、调查、手工制作等活动,掌握各种技艺,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课、队融合,多向互动,协调发展”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课程内容:西关文化。

(3)课程组织:晨会、班会、队会、综合实践课、社会实践等。

(4)课程实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三元坊小学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划分三个层次: 一是普及性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年级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不同类型的活动课,并全部纳入课表。这类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活动有全校性活动、课程表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等。二是小组性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组织的活动,如小型的比赛、年段竞赛及年段的兴趣小组活动等。三是提高性活动,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而组织的活动,形式是设置特长选修班,让学生自由参加。

(5)课程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辅之以教师、家长、社区人士、行业专家、兼职辅导教师的评价;鼓励学生作好调查研究日记,记录个人、小组的真实体验, 定期举行大、中、小队成果展示;结合德育工作,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与综合实践课优化整合的策略研究;通过运用《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开展个人争当“新三好”――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集体争创 “文明班”、“三好班”活动,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三元坊小学以荔湾独特的地方景观、地方文化、社区设施以及家庭教育为依托,以学校的民族艺术教育特色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为方向,开展综合体验教育、实践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建品牌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5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协同阐述知识的方式所进行的不断重组和建构。在新的课程体制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也是构建新的课程体制的实验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无疑也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之一。在新的学习方式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究和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自主的、合作的探究式学习,学生有选择和开发课程的权力和需要。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地)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含义有三层:一是就课程开发者而言,是以学校为单位,应该包括学校中的教师及学生,或者是学校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二是就涉及的课程范围而言,校本课程既可涉及部分课程(即学校中的部分课程遵照中央指定的,另一部分自行设计),也可涉及学校的全部课程;三是从开发的程度而言,学校或教师选择、改编的课程,也属校本课程之列。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是学校共同体,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主要有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属于非学科课程。

学生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发展的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出发点,这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性、标志性的特征。是用以判断一项课程开发活动是否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标志。校本课程的实质是为了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资源,“个性化的教育”要有“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校本课程从学校的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尤其强调尊重特殊倾向、志向、需要和才能的个性,为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舞台。“校本课程”变成了“校长课程”或“教师课程”,忽视了“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关注学生需要的独特需求”的基本原则。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是隐性的,而不是直接的。学生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作用往往要通过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去实现,但并不是说教师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决定因素。从根本上看,校本课程的生命力不在教师设计的水平高低,而在于学生的选择和认同。正因为学生对校本课程有需要和热情,才有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可能。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要求和想法往往不能直接体现出来,我们不能以此来否定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因为学生的需要和热情,才使校本课程有了开发和实施的必要,才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动力。是学生学习和发展对校本课程的需要,才从根本上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发展。

二、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力军

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主持者。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校本课程是以校为本,其本质是以生为本。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能由学校领导和教师去“点单”,教师只是“菜单”的设计者,而不是“菜单”的需要者。“菜单”应由学生去点,学生才是课程的需要者和受益者。教师的责任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去设计课程,在实施中根据学生的热情和意见去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校本课程。学生应该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任,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哪些校本课程,应由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去选择,特别是选修课程的开设必须由学生去取舍,教师的责任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去为学生设计适应学生素质发展的校本课程。

为学生设计课程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为学生去实施课程就是为学生提供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注重学生差异的“适应性教育”。但并不是说教师和学校的领导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是促进学生那种能够发展的才能倾向,是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基本指向。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出发点。学生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是教学的内容和计划,广义的课程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教学进程、教学规划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是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既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学习者,也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

校本课程的形式很多,由于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师资水平和结构的制约,这并不是表明校本课程开发只靠学校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要从学校实际出发,而这个实际既包括学校的历史、地域文化和师资结构状况,也包括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学生素质的发展和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和发展学生个性,教师只能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去制定“菜单”,而“菜单”能否被学生接受和认同只能由学生去决定。教师应在调查学生的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及学习需求去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只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帮助者和支持者,而不是直接需要者和受益者。学校开发校本教材的根据是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认可程度,只能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校本课程,如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等,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随心所欲。

三、学生是校本课程的推动和改进者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由学生去“点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去开发。校本课程能否得到完善和改进,是否有生命力,最终也只能由学生的选择和需要去决定。校本课程大多属于选修性课程,选不选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决定的。不能像学科课程那样去强行要求学生。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就不会有生命力,也得不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前一段时期,开发了一些校本课程,由于当时只考虑师资结构和特长,并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结果有许多校本课程并不受到学生的欢迎,慢慢地从校本课程“菜单”上消失。这就充分说明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不仅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而且决定着校本课程的存在和发展。

学生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和受益者,也是校本课程的实验者和改进者。学生有权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做再一次的选择,并在实施中去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只有那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学生才会感兴趣去接受,并在实施中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去实践。如在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开发中,有的学校开始老师设计了100多个课题,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有60多个课题学生感兴趣并努力去实践。经过三年的实践,最后有50多个课题成为比较固定的课题被每一届学生所选择,并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完善。学校根据学生实践的材料汇编成《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南》,一些由于不适合学生认识特点和兴趣的课题慢慢就被淘汰了。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核心理念教育发展研究,2004(3).

[2]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角色的转换当代教育论坛,2002(1).

[3]孙窍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9).

篇6

>> 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 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思考 培养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本科生工程师素养的培养探究 工科本科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工科院校本科生专业技能训练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科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校企合作提升地方院校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普通工科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的探索 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绿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结合创新实践计划 完善军队院校本科生培养制度 中医院校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初探 农业院校本科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地方工科院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探究 在校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初探 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地方院校本科生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工科类院校本科生专业阅读方法的探究 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孙志凤.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和评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

[3]赵婷婷,等.用人单位对本科工科毕业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

[4]王方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医学生(本科)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硕士论文,2006.

[5]查建中.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王沛民.工程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篇7

首先,通过研读标准和实际教学,我们较好解决以下矛盾:

(1)用两周时间对地球地图初步进行弥补

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既有分工又密切联系。初中阶段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的基本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在教学必修1时,我们明显感受到知识缺,失对教学的冲击和对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的打击。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加入初中部分知识。

(2)把握主干和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内容,对教材进行取舍和重新组合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一个显著的区别是:课程标准主要是对某一学段的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过去,教学大纲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规定,因而教师对内容的把握可“依纲靠本”。而新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标准解读只是对学生能力达标的一个表述,而为达此能力标准所需要的知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并没有明确阐述。因而在课程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对有知识前后联系的重点内容适当拓宽,在能力培养上下功夫,让学生读课本插图,分析提取信息,画图等。

第二,对课程实施中困惑大胆探索、实验。

①教学观念与方式的更新。新教材要求教师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的接受式学习,突出对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而旧的教学模式使用传统的讲授法,注入式等.备课组开学初就开始学课标,看课件,研读教材,让年轻教师磨课。

②学生学习习惯、心理、学法与学习要求的差距。一方面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其次,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另一方面学法上的差异,在初中,好多学校根本无法开设地理课,加之中考不考,学生根本不重视。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尽可能的讲授、引导,以落实“三基”能力,同时要求注重学法指导。

③正确处理自主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新教材中教材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变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的接受式学习,突出对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但同时并不排除接受式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教学中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分层落实是关键。

第三,对教学达成共识,允许分歧和争执。

在每周例会前要求教师依据课标写出下周教学内容说课稿提纲,再在组会上交流,重点关注自己的“教”如何向学生的“学”转变,是不是开展有效教学,追求教学的“效率”“效力”与“效果”。看这些环节:

(1)强化“问题”意识是否恰当到位,有无思考价值和探究意义的问题。

(2)创设问题情境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是否合理。

(3)如何抓时机,进行有效点拨:能否引导学生抓主线,抓关键;

(4)设计的练习有无梯度,是否切合课时内容,是否结合学生实际。

(5)课堂小结是否语言干脆,学科术语、学科思想是否得以体现。

组内畅所欲言,指出可供组内成员借鉴和共享的优点,那些地方还有待提高,如何改进。反馈练习如何设计 ,各节教学目标、重难点,包括过程设计,都要在组会上探讨。然后,根据集体讨论的思路,统一要求(讲那些,讲多深,怎样讲)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有实效性的教案。老教师带新教师,相互听课,认真反思,指出得失,对教案进行改进,最终形成科学,完整的教案。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成为今后教学改进的一手资料。进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遵循:①紧抓“双基”教学不动摇;②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因材施教;③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研究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提供地理素材;④注意课堂小结及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篇8

[关键词] 珠三角地区 应用型本科 财务管理专业 课程设置

2008年末,广东省常住总人口为9544万人 ,但外来流动人口可达常住人口一倍以上,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最早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发展起来的世界级制造基地之一,这里汇集了大量的企业,吸引和容纳了至少两倍于当地常住人口的劳动力。珠三角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现有34所独立本科院校,主要就是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以满足珠三角地区的人才需求。这些独立本科院校大部分都是民办学院,因此,文科类专业在学校专业设置中比较突出,基本上每一个学校都有会计系或经济管理系。因此,本文希望针对这一客观情况,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规律,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为例,对专业设置做些探究。

一、珠三角地区独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1.受校本部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大多数隶属会计学院

珠三角独立院校其实和全国各地的一样,都是某个公立大学的二级学院,其办学理念基本传承母体模式,从办学定位和教育层次来看,本来是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直到今天,无论师资、无论学科建设、无论培养目标定位,还是没有形成有特色的办学体系和办学理念。

所以,财务管理专业长期隶属于会计学院,没有形成特色专业的的师资、课程和实训等一系列的培养程序。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以下简称增城学院)也是如此,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是会计课程设置的补充,暂时还没有做到按特色专业建设来规划。

2.财务管理专业骨干教师相对缺乏

大多数地方高校教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专业出身,多数是会计专业,审计专业、金融专业等,这也间接导致了目前财务管理自身的专业体系性较差。另外,应用型本科教育,本来需要双师型师资,但由于教育评估体系还是由教育部的理论专家制定,所以,在应用型大学也是按照传统本科院校的考核要求在确定师资,这样就导致有财务管理经验的老师由于待遇等诸多问题而没法进入到师资队伍中来,因此是师资结构不能按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需求来调整。

3.课程设置和会计专业雷同

笔者认为很多全国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从构架完全是会计专业的简单改版。表现为财务管理专业没有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而会计专业没有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课程设置过于雷同。其结果是,企业在选择两个专业的毕业生时会更倾向选择会计专业的学生,影响到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增城学院甚至出现会计教研室和财管教研室课程混上的局面,当然这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资源,另一方面也说明,专业建设还任重道远。

4.理论课程设置的专干课程单薄

在理论课程设置中,珠三角地区独立院校的主干课程并不能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特色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部的财务管理专业评估中要求有8门以上的主干专业课,笔者认为这8门主干专业课程应该是学科基础课中的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较多,从财务管理原理到中级财务管理再到高级财务管理,部分高校尽管设置的课程名称不完全一样,但也并未跳出这个框架。这个框架并不能完全像会计专业的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那样界限分明,交叉重复的现象使得这个框架没有固定和统一的认识。

5.实践课程设置停留于想象

在应用型目标培养之下,实践课程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大多数珠三角独立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始终在会计学专业框架之下,即使有实习基地,也并不能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的实训,我国现实中的企业是不可能做到接待大量学生进入企业的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的,比如融资项目、投资项目等。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就是诸如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即使有些证券模拟实验也变成个人理财实验。而不是基于为工商企业,金融企业等的企业理财。

增城学院目前的会计模拟实训室也还处在建设之中,除了几张所谓的实习桌椅,场景教学的气氛,模拟实训的程序及制度,相关实训软件,都还在建设之中,财务管理更不用说,没有ERP沙盘,没有计算机财务管理,没有税务仿真教学的系统等等,校外基地更是只局限于事务所实习,那基本上是在上班年,事务所忙时,给他们输入廉价帮手而已。

6.盲目借鉴国外课程设

在无法建立自身完善的专业体系的情况下,一些独立学院出现了照搬发达国家财务管理专业情况的声音。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非常成熟,其设置课程的特点之一是特别注重金融知识的课程设置,比如金融市场、基金、衍生市场、衍生证券等,这是和美国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相关的。尽管我们说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金融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个是有前提的,必须符合我们国家的实际经济状况以及企业状况,尤其珠三角地区的独立本科院校在人才定位上必须以服务珠三角经济建设为主,如果完全照搬美国的课程设置重点似乎是不合时宜的。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1.贯彻“宽基础、精技能”的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计专业的技术性更强一些,财务管理专业的原则性更强一些,因此课程的设置应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该类专业人才较为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以“宽基础,精技能”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下图所示:

2.结合地方实际需要突出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

实践课程体系是实现“精技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实际情况,多接触实际理财业务,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快地融人财务管理人员角色。

另外,学院可以通过聘请企业中的财务主管做学院客座教授,把一部分有实际经验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纳入到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育和市场相结合。

3.正确划分各门课程的界线和内容

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相互之间有交叉、融合是很正常的,应尽量减少内容的重复,建设合理的课程结构。这个方面就要求教研室要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内在要求来设立,把行政职能需要放在其次的地位。

4.合理借鉴国外财务管理课程设置

国外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相对成熟,在适合我国企业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情况下,在宽基础中更多的设置与金融市场相关的知识课群,为更多的珠三角地方企业走向外部财务管理培养人才。

5.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管理环节,一切的企业管理行为最后都资本化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着复杂的社会、企业、法律法规等环境,他们通常会接触到一个企业竞争机密,培养学生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就非常重要了。

三、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建议

当前应用型本科的教育,绝大部分都是突出文科教育,主要也是从教育成本和市场需要来进行学科专业设置的。笔者通过对珠三角的社会调查,结合增城学院的实际情况,认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1.理论课程体系设置

整个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群,学科必修课群,专业必修课群和专业选修课群。

(1)公共课程群

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公共课程群和其他专业没有太大的差异,包括外语与计算机应用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一定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

(2)学科必修课群

主要是为后续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奠定深厚的专业基础,拓宽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面。主要设置管理学原理、经济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税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原理等。

(3)学科选修课

进一步拓宽财务管理人才的知识面并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选修与财务管理专业关系密切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设置中级财务会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公共关系学、资信评估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等。

(4)专业必修课

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原则、实务技术和熟悉财务管理运作规律。主要设置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学、财务分析、成本管理、投资学、金融工程、国际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

(5)专业选修课

这一系列课程要适应环境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学生个体兴趣、社会需求差异化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密切程度设置,要有助于拓展学生在未来职业领域内的才能。主要设置税务筹划、证券投资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公司战略规划、集团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理论专题、审计学、项目管理、项目评估、金融机构和衍生市场、财务风险管理、财务软件、运筹学、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等。

在这些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专业理论课程中最主干的课程体系从纵向和横向两条线设置。课程设置相互联系又不重复,一方面反映出我们培养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的较宽泛的管理思想,另一方面体现财务管理从一般内容到拓展内容的运行规律。

2.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

财务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中应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大最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和社会实践,调动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财务管理情境学习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实践教学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应本着学生本科学习四年期间,财务专业实践教学不断线的原则,进行系统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运作,经济法律事务模拟,证券期货投资模拟,项目投资融资模拟,公司治理与控制模拟,收购兼并及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模拟,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模拟,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模拟,税务筹划模拟,个人理财规划模拟等,还应包括企业会计核算模拟,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模拟等相关试验课程。

笔者结合增城学院的实际情况,并根据珠三角当前的财务管理需要,在走访了大量企业并与实践中的财务专家座谈后,认为,可以把以上课程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实验。针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在相关课程中即可完成。如资金需求量预测、资本结构决策、投资项目NPV指标分析、存货经济批量决策、信用政策的选择和确定、全面预算编制、财务分析等。

第二,综合实验室模拟实验。将财务管理与金融学和会计学知识融合,如证券模拟实验、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企业融资决策综合分析、企业预警系统模拟实验等。

第三,综合应用实验。在综合应用实验中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财务管理专业社会调查、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二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是实训基地实验。

在综合应用实验中我们强调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和专业教师应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在这种创业模拟大赛中将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创业中,这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手段,尤其是大赛的评判往往是企业实际的高层管理人员。这对发挥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和团队之间的竞争精神是很有利的。

实训基地实验也是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参与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并真正了解企业重大的筹资、投资决策的案例,这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目前,我们主要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社会资源来做这方面的努力,但要落到实处,还是很困难的,因为财务管理是一个非对外报告的企业商业秘密,要进行实习,还是只能依赖模拟系统的开发,这样既方便教学管理也不停留于表面形式。

参考文献:

[1]于天野.略谈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农业会计,2009(1):28―29.

篇9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缺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6-0052-02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 的缺失

通过对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习生、教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地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访谈,发现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范生普遍缺乏基本的教学实践能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反映他们在招聘中小学教师时,发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范生笔试成绩很好,但缺乏必要的教学实践能力。在招聘面试中,要求考生运用相关教育理论分析某一教育教学案例,答案不能令人满意。而且师范生的讲课、说课能力普遍低下。

另外,许多地方中小学校拒绝接受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的实习,尤其是教学师资充足、教师素质较高的示范性中小学校。其主要原因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中小学校之间竞争激烈,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习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低下,影响了他们的教学质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教育教学新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变化很大,要求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构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提倡学生个人探索,重视知识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因此,要求教师将教育理论和新课改的思想结合起来,改变以往教师灌输、主导和以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但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没有很好地掌握新课改理念,对《课程标准》仍比较陌生,不清楚中小学新课改的教学现状,不知道怎么教学生。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启发式教学,更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法一样,只说结论,没有引导、启发性教学。因此,他们的教学理念跟不上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理念。

1.2 缺乏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从访谈中了解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普遍缺乏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策略的指导,导致其课堂安排不合理、课堂组织不得当。一些师范生刚开始上课,缺乏驾驭教材的能力,似乎离不开教案,两手抱着教案,不敢抬头,一个劲儿读教案。一些师范生看一会儿教案,在黑板上匆忙书写,写完后又赶快看教案。在教学中顾此失彼,手忙脚乱,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由于师范生基本实践能力的缺乏,导致在教学中不是用教科书,而成为《教师用书》的中转者。

一些师范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为了追求教学“进度”,多以自己的教学为中心,只顾埋头讲课,难以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如理解、似懂非懂、不懂的表情等。忽视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没有处理好“教会学生”与“教学进度”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注意的指向上多以自己的教学为核心,较少考虑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生的不同反应,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一些师范生的课堂基本组织能力薄弱,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较少,不能很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甚至难以维持课堂正常秩序。不能及时解决课堂冲突,反而激化矛盾,长时间中断教学,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一些师范生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见,不会吸引、调控学生注意力,不能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单一。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 缺失的成因

2.1 学校不重视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和实习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高师院校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附属中小学也不能为师范生提供必要的实习场所。因此,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就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学校,自主完成实习任务。实践证明这种“放羊式”的教育实习难以提高实习生的教育教学能力[1]。 总之,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效果不佳,甚至以定岗实习、分散实习等形式为名,使教育实习名存实亡。其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育实习工作认识不够,缺乏重视。

2.2 实践教学课程教法陈旧

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课程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模拟课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程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机械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而轻实践,缺乏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讲,失去了参与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接受器”,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缺乏学生对教育情景的体验,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导致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低下。

2.3 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训练不足

我国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注重教育教学理论课程,忽视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时间短,师范生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一般本科教育实习时间为6周,但去掉第1周的准备和最后半周的教育实结,实际用于教育实习的时间只有4周半,占总学时数的5%。4周半的教育实习时间难以达到提高师范生预期教学实践能力的目的。如果师范生没有足够的教育实习时间,其教学实践能力就无从谈起[1]。

3 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教学实践 能力的思考

3.1 不断创新实践教学课程的教法

加强实践性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范生的微格教学实践训练,通过案例教学法、优质课、示范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1)加强“微格教学法”实践训练。“微格教学法”是师范生和教师在一起进行的学习和训练,以解决某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微格教学法”通过进行教学模拟实践,为师范生提供及时、直观、生动、全面的反馈信息,以促进其教学实践技能的形成。它是解决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缺乏的有效途径。因此,地方高校应强化师范生的微格教学实践,并能够提供充足的设备,保证足够的教学时数。

在进行微格教学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反思。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决策、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这样就能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技能。同时,上课教师要结合微格教学,对学生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必要的点拨说明,引起学生关注、重视。

2)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介绍教学实践经验,组织观看新课程优质课实况录像等,为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提供平台。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很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可为缺乏教育实践经验的师范生提供丰富、复杂的教学情景,可有效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技能。

4)在平时的实践课教学中,还可采取说课、评课或专题研讨等方式,使学生熟悉教学情境、课堂教学环节等,以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

3.2 加强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训练

学校应加强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训练,延长教育实习的绝对时间,这样师范生才能有更多的教学实践体验、反思和感悟,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临床经验”,获取更多的教学实践性知识。同时,师范生还可以把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并转化为教师实践能力。另外,在教育教学实习过程中,师范生还可向优秀中小学教师学习,发现缺点与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促进自己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3.3 高度重视师范生的见习和实习

教师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而且这种实践性和操作性只有通过临床实习才能获得。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持续的过程,主要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提升和完善的。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与地方中小学建立伙伴合作关系,使中小学改革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教育同步进行。在教学内容上也要加强与中小学之间的联系,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如师范生在教学实习过程中,主动、积极地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起制订教学计划、讨论备课等。

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由大学和中小学教师组成,共同指导、负责实习工作。一方面,大学指导教师要亲临实习基地学校,观察实习生的工作、组织实习生进行讨论等。另一方面,从实习基地学校选拔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参与指导师范生的教学实习工作。要求实习小组成员多与指导教师和同学交流、研讨,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养成反思自己教学的意识。在见习、实习过程中,要多问、多看、多学,主动向老师请教,自觉获得知识。认真做好实习听课记录,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通过听课、评课分析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篇10

一、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目的和意义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1.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这块广袤、肥沃的土壤,由于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拓展和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让他们看到更加美丽的世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探究方法更多。学生通过参与研发、自主选择修习所感兴趣的校本课程,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有利于自己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2.着眼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特点和条件,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和办学传统,使学校拥有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为更快、更多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中关于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从而有利于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全面而有效的落实。地理新课标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永春一中开发的《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和永春二中开发的《永春旅游地理》,旨在让学生了解永春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发展生态健康旅游的显著优势,因而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和地理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3.着眼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本课程的开发促使教师从“教学”定位向“教学――研究”角色转换,为教师潜能的挖掘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舞台,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学习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边学习边实践。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本身也是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过程。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中,将逐步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意识,提高归属感,形成课程意识,掌握课程开发技术,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教育科研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此外,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4.着眼于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优势

学校办学特色是学校办学的总结、积淀与升华,是学校办学传统、优势、特长的体现,是学校在未来办学中的继续追求和优化发展。永春一中是“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级样本校”,是“泉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基地校”;永春二中是永春县新崛起的完中校,是“福建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两校具有各自的办学传统和办学优势,由于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资源优势、办学宗旨、学生的个性需求等,由学校领导、教师乃至学生作为主体开发出来的。学校教师乃至学生根据本校的办学宗旨,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确定课程开发的范围,自主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管理,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因此,它有利于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传统,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永春县旅游资源尤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越,两校地理组以永春旅游(尤其生态旅游)这一要素为切入点开发出来的地理校本课程,反映了两校地理组对永春旅游(包括生态旅游)发展的研究较为深入,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雄厚的师资优势,对今后两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内容和原则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1.科学性。首先,两校坚持所开发的地理校本课程必须选取正确的内容和素材,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或模棱两可的内容;其次,在内容体系上要尽可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认知水平要求上要符合目前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使他们易于理解与接受。

2.校本性。两校校本课程的开发都能本着尽可能满足每位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个人兴趣爱好及学校课程资源的实际等要素,贯穿学校办学理念和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以校为本的原则,在学校特定的规模办学条件下,体现山区重点中学和完全中学的办学特色,内容上尽可能设计以拓宽延伸类和乡土类为主、生活类和兴趣类为辅的校本课程体系。《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或《永春旅游地理》兼顾生活类和乡土类,校本针对性强。

3.实用性。以往的国家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讲,缺乏与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永春一中成功开发并实施了一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实用性校本课程,如《茶文化》、《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物理》、《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永春地方史》、《室内观叶花卉植物栽培与装饰》等,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此外,永春一中为了有效指导毕业班学生复习备考,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010年暑假开始,该校各教研组已着手开发一套较为实用的高考复习指导丛书,最近地理组已成功开发出对学生备战高考实用性强的校本课程《文科综合地理科高考知识点导学》。永春二中目前也开发了校本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永春旅游地理》和《永春县青少年水土保持普及教育》两门地理校本课程。

4.时代性。我们主张开发地理校本课程要紧贴时代脉搏,表现时代特征,在内容选材上尽可能反映当今世界最新和有价值的成果,让学生了解,让学生思考,要不断将动态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新成果引入地理校本课程。因此两校校本课程在内容上都充分重视反映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文化发展的特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永春一中能够根据本县所处沿海地区山区县的独特位置,地形坡度较大,降水又较丰沛,尤其夏秋季节多台风和暴雨,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物带来严重威胁,为了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防灾减灾教育,增强学生在灾害面前的自救和互救能力,目前学校正在开发另一门校本课程《永春常见的自然灾害与防治》。在具体研发工作中,该校非常重视将地理信息技术尤其“3S”(即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互补性。两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体现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作用,充分发挥学校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比如,《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或《永春旅游地理》都能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国家课程《旅游地理》选修模块的结构和内容体系,结合本地本校特点和学生学习兴趣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

6.灵活性。几年来,永春一中和永春二中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上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教学内容注意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学校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永春一中开发的《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校本课程教学素材中涵盖了旅游基础知识、旅游环境保护、永春旅游资源评析与旅游规划、永春旅游业发展战略等灵活多样的内容,同时,在每章节后面都配套设计了实地考察、调查、探究等实践性活动和栏目,以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知识的可再生长性和技能的可再发展性,两校今后还将致力于《地理学习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以提升学生专门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供学生自由选择,如《地理读图策略》、《地理识记策略》和《地理听课策略》等。

三、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策略和程序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永春一中和永春二中在地理校本课程方面都基本上采用教学情景互动开发实施策略。即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与课程的互动关系而不断地补充、丰富、完善、创新来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这种开发实施策略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程序是:(1)两校地理组从本校办学理念、需求分析(学生需求、社区需求和社会需求)、课程资源评估(信息资源、能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等方面考虑,进行初步课程设置。(2)通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提供反馈和建议,使课程开发更加合理。同时,两校还分别组织学生到有关部门、社区或野外实地考察和调查,进一步论证课程开发实施的合理性和现实性。之所以我们重视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参与和作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认为如果学生对某一地理学习主题感兴趣,其学习主动性会明显增强。二是如果学生能自行决定自己的研究项目,将大大推进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民主化进程。(3)地理校本课程试运行,进一步搜集信息(包括家长反馈信息)。(4)通过反馈信息获取经验,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进行再调整。(5)最后,校本课程相对稳定,付诸全面实施和评价。

采用教学情景互动开发实施地理校本课程的策略,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必备的专业素质,不能因循守旧;其次,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而学生方面也要有主体性意识,勇于表达对课程开发实施提出希望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校本课程不断良性运行,并在运行中达到完善课程开发实施之目的。采用教学情景互动开发实施地理校本课程的策略符合两校的校情,可操作性较强,从两校已开发实施的几门地理校本课程来看,都是可行的。

在具体的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则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教学班集中授课、研究性学习或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及其它活动(如专题讲座、培训、教师指导下的课外实践考察调查或实验等),但主体还是采取教学班集中授课制。我们的想法是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技能,而且要通过学习地理校本课程,能够进行一定的实践探究和学习反思,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切身的感受,提升热爱家乡的情感,并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经济建设服务。

为了在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更好地突出校本性,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我们觉得还应该关注以下三点:一是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上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视野去立体地审视校本课程的地位与价值,时刻关注校本课程的学科价值与教育价值;从静态的观念中走出来,努力关注每个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预设的课程目标。二是开发实施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应与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有机整合,激发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以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的内容。三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设计上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避免盲目性和对国家课程的简单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