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范文

时间:2023-08-03 17:3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

篇1

关键词:中低年级;语文教学;教师语言

课堂教学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场地,也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形式。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教师要在时间较短的课堂上,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读书活动,进行科学的引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获取知识,从而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学习发展的需求来实施教学。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低年级的小学生是具体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读书、学习

小学生的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浅显,而且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但是由于学生思维的特点,还是对一些句子和词语不能理解,对读懂这些字句的时候,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1.引领学生联系词句和具体事物

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书本上有这样一句话:“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挣”是什么意思?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当时的现状,才能真正领会“挣”的含义。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呈现壁虎的尾巴的样子(细长),让学生观察课件呈现的小壁虎“挣”的动画画面,将这一动作进行放大展示,学生在这个镜头里能仔细地观察到这一动作,将词语和事物联系起来,就能想象出“用力往前的挣脱的样子”。

2.引领学生区分近似物

在《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中,文中用“摇”“摆”“甩”几个词语来描写尾巴的动作,但是对于它们的区别,小学生难以区分开来,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分别呈现出小鱼、燕子和老牛的尾巴,让学生注意观察,并分别展示出相应的“摇”“摆”“甩”的动作,之后,再指出它们的不同,通过这些形象地对比,准确而又鲜明地将它们区分开来。

二、学生读不透的地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动脑

学习新课文,小学生不能搞清楚字词句之间的联系,也难以感悟文中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常说的读不透。

1.引导学生弄清词句的含义

在学习《两只小狮子》时,文中出现“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其中“非常刻苦”这个词语,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整天”“滚、扑、撕、咬”和“非常刻苦”联系起来。

2.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

小学地低年级阶段,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不能有效地抓住文中的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该设计好与课文相关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思考时有方向感,抓语言文字之间的联系时,有具w的方法,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事物,逐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语言表达

中低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语言质量,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面对他们,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为小学生学习语言创造良好的条件。

1.语言的生动性

生动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充满活力。对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提出生动性要求,既符合了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的特点,与教材的内容特点也不谋而合。教材中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的,教师通过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绘出一幅幅画面,将他们带到作品创造的境界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例以及其中的感人情节,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解,能让学生如见其人。生动的语言,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将深奥变得浅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言的浅显性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用儿童熟悉的、习惯的方法来教学。比如形象思维、通俗易懂的词语,并且语速要慢,尽量使用较短的语句,以及有趣的表达,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

3.语言的准确性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能对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要进行规范,用普通话教学,对于把握不准的读音或词义,要查询工具书。讲课时候,尽量做到吐词清晰,抑扬顿挫。

四、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应该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讲授课文的时候,利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将字词和生动的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逐步培养起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讲课期间,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应用,注意正确性、生动性以及浅显性。

参考文献:

[1]周喜来. 浅谈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对教师语言的要求[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3(3):274-274.

[2]宋文红.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读书学习[J]. 新课程・上旬, 2015(7):126-126.

[3]黄丽娟. 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J]. 教育, 2016(2):00221-00221.

篇2

       本学期我校小学语文教研组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问题为动力,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继续以深化课堂和教学改革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各年级备课组为依托,充分发挥教研组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促进我校语文科常规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开创我校语文课教育教学新局面。

二、具体工作和要求

    1、继续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文件,转变观念。要潜心研究了解语文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继续注意转变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目标观等,努力做到从“文本”走向“体验”;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从培养“笔杆子”走向育人“打底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目标走向三维整合的目标。将教改基本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过程的具体行为,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2、抓好教学常规,将素质教育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抓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保证。抓常规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抓学生的学习习惯为重点,抓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抓良好的性格形成为重点。

    3、坚持开展每周一研活动。积极开展“随堂听课”、“一人一课”、“每周一课”活动,注意第一手资料的搜集、整理、注重成功案例的积累。在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研讨中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教师的培训。教研组将在教导处指导下定期开展多层次的校本培训,切实转变教师观念,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结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同时,组织教师配合学校创建学习型校园,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完成50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并鼓励教师们勤于笔耕,能经常写教学反思,从中提高自身教学理论修养和文化修养。

5、组织各种语文学生学科竞赛活动,让生活充满语文。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配合学校做好期初语文教学工作的检查。

2、各语文教师制定学科计划。

3、各年级上交教学研究课内容。

4、六年级听课评课活动

十月:

1、检查学生作业。

2、五、四年级听课评课。

3、学科竞赛活动(三年级:成语乐园,五年级:别字纠错,)

十一月:

1、期中检查及反馈。

2、备课检查。

3、学科竞赛活动(二年级:看图说话,四年级:看图作文)

4、四年级听课评课活动

十二月:

1、三、二年级听课评课活动。

2、检查备课。

3、学科竞赛活动(一年级:讲故事,六年级:朗读比赛)

一月:

1、一年级听课评课活动。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四年级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学生成长的有一个转折点。在语文学科中,四年级以前学生接触更多的是字词的识记等,都是奠定语言基础,而进入四年级后,学生的学习由字词识记转向阅读理解,逐渐培养阅读能力,教师教学的重点及思路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笔者根据小学四年级阅读阅读课堂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进一步对阅读教学的展开做出策略性思考,以期为日后教学工作做出

启示。

一、带领学生适应多种样式的阅读文章

四年级语文学习中,教材中的阅读文章编排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在小学三年级已经初见端倪,到了四年级则更为清晰地显现出来了。新特点包括,实用性文章、描写性文章在增多,学生的眼界逐渐得到了开拓。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大篇幅的描写以及强烈情感的抒发等都体现阅读的新变。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根据不同文章的文体特征,表达的情感内涵等,逐渐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面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在课堂教学之余,也要分享给学生一些类似的文章,既能引导学生跳出教材,体味不同文章的不同特点,也要使学生在强烈的对比中对不同文体产生独特的体味。

二、鼓励学生进行阅读

学生进入四年级的学习,识字、阅读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跳出课堂,鼓励学生进行课下的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奠定基础,首先是要教学生如何进行阅读积累与笔记,例如,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将遇到的生词、字或者好的段落摘抄下来。在读完每篇文章之后,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哪怕只有一句话都可以。当前市面上,青少年版名著很多,但质量良莠不齐,教师可以为学生把关。在教师的坚持下,逐渐形成可上可下联动的阅读教学体系。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n堂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尤其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语文学科,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单纯地依赖课堂的学习学好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调动学生的阅读情绪。在遇到一些较为枯燥的说明文等,教师可以同时推荐一些同一主题不同体裁的文章供学生阅读,让他们在对比中寻找乐趣。带领学生与文章中的主人公对话,在学习中反观自己的生活,将阅读与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使学生日后的成长受益匪浅。

四、与家长形成互动

与家长形成互动,就是要求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共同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做出努力。在教学过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偏小,生活的环境也限于家庭与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家长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家长在生活中自觉阅读,能够对学生发挥榜样作用,并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的生活环境。家长还要为学生进行书籍的选购与筛选,而教师要对家长进行一定的指导。毕竟作为语文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并且具备专业教育素养的人,术业有专攻,教师要知道什么样的图书适合学生,并且推荐给家长。

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交流活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交流活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表现欲望强烈,开始掌握主动性并去发现世界的阶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为学生提供一定展示的平台。在班级开辟阅读角,由教师选择一些书摆放供学生传阅;评选每周阅读之星,并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举办演说家、故事家比赛,鼓励学生将自己阅读的内容分享出来。要帮助学生树立阅读有益、开卷有益以及奇闻共享的意识。尽管小学阶段学生并不能深刻理解阅读的真谛,但参与其中,定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且逐渐喜欢上阅读,这也是教师教学的目标所在。

整体而言,进入小学四年级学生,阅读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再局限于课堂,教师要从方方面面入手,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网络。教师要照顾到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构建阅读氛围。

参考文献:

[1]朱国成.在希望的田野上追寻“阅读梦”:提高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效率及方法[J].赤子,2014,21(9):110-113.

篇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促进有效学习”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具体工作要求及措施:

1.聚焦课堂,加强“常规教学”,转变老师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能。加强备课,注重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切实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要加强管理,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备课应注意备足学生,作业练习要符合区教育局布置的“学生作业四要四不准”的要求,减少重复机械式的作业,提高语文的练习实效。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教学质量。要特别重视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研组将加强抽查。提倡班内或年级内经常进行优秀作业的评比,以鼓励学生积极向上。要严格把握作业的质量,控制数量、及时批改、及时调控教学,将语文教学质量追求分解到每一课每一单元的评价上,减少或消除错误积累。特别重视提优补差工作。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多次、小范围地进行随机质量调测,及时分析反馈调控。

3.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内注重学生积累,课外指导学生利用早读课、午间及双休日广泛开展阅读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从读书中收获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同时加强各类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经典诵读活动等,从而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4.加强常规调研,确保减负增效。青年老师每学期每人至少上一节教研课,教研组成员,非特殊原因,尽量参加,课后,及时评课。

5.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素养。语文教学应当在教给语言知识的同时,着重于引导应用,培养学生的言语潜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及时转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应变潜力和创新潜力。为此,我们要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6.培养青年教师,促其健康成长。青年教师是我们语文教研组的中坚力量,而教研组、备课组正是培养新教师的主阵地。各语文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资料共享,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尤其是使新教师能尽快提高、成熟,使青年教师发挥他们的主动力。

三、各年级具体工作安排:

【一年级】

二月份:

1、制定教研组计划。

2、组织教师参加第一次集体备课,主备人:丁欢。

3、期初五认真检查。

三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第一次集体备课,主备人:芮秋芳。

2、教研组内共同研讨练字内容与指导要点,重点安排两次写字比赛,发现、培养一批写字特长生。学期末进行写字班级星级评定(分为三个级别,由低到高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3、组织新教师上好考核课4、组织教师参加校级公开课,同课异构:章梦佳、张黎明、尹文娟、韩冰《四个太阳》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第三次集体备课。主备人:侯娇娇。

2、五认真检查

3、一年级校级教研活动,同课异构: 丁欢、张文静《小公鸡和小鸭子》侯娇娇、陈丽《怎么都快乐》  

4、完成研讨课总结

5、单元测试,通过测试情况对之前的教学进行总结,针对问题提出方法。

6、期中复习。

五月份:

1、期中考试。

2、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3、组织教师参加第四次集体备课,主备人:吕雪琴。

4、五认真检查

5、“一课多上”,组内教师互相听课、评课活动:陈珊珊、胡媛、陶璐《动物王国开大会》

6、单元测试,通过测试情况对之前的教学进行总结,针对问题提出方法。

六月份:

1、期末复习计划交流。

2、生字和优秀作业验收。

3、期末复习。

4、期末考试。

【二年级】

二月份:

1、制定教研组计划。

2、组织教师参加第一次集体备课,主备人:朱金美。

3、期初五认真检查

三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第二次集体备课,主备人:朱春霞。

2、五认真检查

3、组织新教师上好考核课

4、组织教师参加镇级公开课,同课异构:

朱艳《千人糕》

何文敏《千人糕》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第三次集体备课。主备人:李玲。

2、五认真检查

3、二年级校级教研活动,同课异构:王之睿、钱沁《枫树上的喜鹊》

五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第四次集体备课,主备人:孙爱华

2、五认真检查

3、二年级校级教研活动,同课异构:何珍珠、朱金美《雷雨》

六月:

1、二年级校级教研活动:史颖秀《羿射九日》第一课时

孙爱华《羿射九日》第二课时

2、组织教师进行论文撰写工作

3、组织教师做好期末复习

4、组织教师做好五认真自查

【三年级】

三月份活动:同课异构      活动主题:同课放光彩,异构显心意

四月份活动:课堂实讲      活动主题:课堂教学展风采,凝心聚力促成长

五月份活动:优秀课例分享  活动主题:优秀课例齐分享,评课议课促成长

六月份活动:读书分享      活动主题:阅读,遇见最好的自己

【四年级】

二月:

1、制定教研组计划。

2、组织教师参加第一次集体备课,主备人:汪腊梅。

3、期初五认真检查

三月:

1、组织教师参加第二次集体备课,主备人:端义云。

2、五认真检查

3、组织教师开设组内研讨课。

四月:

1、组织教师参加第三次集体备课。主备人:孙海霞。

2、五认真检查

3、组织四年级老师参加校级教研活动

4、进行期中考试。各年级小结期中测试状况,明确后半学期的目标五月:

1、组织教师参加第四次集体备课,主备人:史娟娟。

2、五认真检查

3、四年级组内研讨课。

4、各年级制订期末复习计划。

六月:

1、教研组工作总结。

2、教师收集有关资料及教学心得,并上交论文或案例。

3、复习课展示。进行全面复习。

4、期末复习考试。

【五年级】

三月份 活动主题:忆童年 悟情感 活动内容:走进童年岁月

四月份 活动主题:品味汉字 品味人生 活动内容:遨游汉字王国 读古典名著

五月份 活动主题:扣人物特点 显人物形象 活动内容:字里行间众生相

六月份 活动主题:品味灵动语言 展现景物魅力 活动内容:足下万里 景色纷呈

【六年级】

二月份:

1、确定六年级组集体备课名单,布置具体要求,明确每次集体备课主题。做到“真备”“真听”“真分享”。

2、制定教研活动计划表,每位老师执教一节公开课。

三月份:

1.执行教研活动计划表。

2.集体备课,对每课作业设计进行研讨,提升作业效能。

3.积极推进读书活动,评选优秀的读书笔记。

四月份:

1.继续推进集体备课活动和教研活动。

2.进行质量调研检测,撰写质量调研报告。

3.进行试卷命题专栏的集体备课研讨。

五月份:

1.进行有效复习策略的教研活动。

2.进行后进生追踪记录调查,摸清学情,时刻跟踪。

六月份:

篇5

【关键词】 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 语文课堂 活起来

小学语文,在小学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对于处于基础起步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启蒙性语文课堂教学就尤为要注重“活”“实”“趣”。根据本人在大学几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以及实践探索,以及结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有效备课是使课堂活起来的前提和基础

1、设计因材而异、因生而异的课堂导入,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各年级的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各异。这就意味着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灵活多变的加以运用。我上课经常采用谈话式导入、设置情景式导入、歌曲式导入、提问式导入、简笔画式导入、图片导入、悬念式导入、.复习式导入及游戏式导入等。

三四年级的孩子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非常重要,所以课堂上经常用录音机播放我们上节课所学的歌曲、朗诵导入课堂,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孩子们快速进入语文课堂奠定好基础。

三四年级的学生更喜欢在玩乐、快乐中学习,所以在三四级的课堂中我设置的游戏导入比较多。

三年级、四年级的孩子主要是生词的学习,在课前时利用教学卡片让学生们复习生词,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五六年级的学生,我就更注重他们对句子的掌握,课堂导入我常设置与他们生活情景有关的生活情景导入,让他们在情景中学习表演、语文对话。

2、教学方法多样化,不能一成不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要重生活、重实用、重参与、重变化多样以及重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兴趣要求。

语文是一种语言,语言的学习要注重多听、多说。所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就显得很重要。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就常侧重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设计相关的活动场景。如在三年级为了让学生们知道全班的学生名字,我设计了一个交朋友的小游戏,看看班上谁是小小外交官。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情境性,也让孩子们广泛参与了,做到了有效教学的方法设计。

3、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符合实际的三维目标,为了保证有效的教学,在备课时,教师就必须活化、吃通、吃透教材。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应试目标的弊端,那就是空而不准,乱而不细,大而不实,要真正做到静下心来,走进教材和学生,着实提炼,肯下功夫。我认为只要教师吃透了教材,就算在课堂有什么意外情况,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做出创造性的调整,只要做到了教学目标的不偏不离,它就不失为一堂有效的课。

(二)语文课堂中有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调控是活化课堂教学、焕起课堂生命力保障。

1、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告诉我们教师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学生爱上这门学科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扎实的专业知识,优美的语音语调,纯正的口语,是吸引学生的资本,当然还有教师自身的个性,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孩子们对老师的喜欢,会转化为对该学科的喜爱,自然而然也就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实践表明年轻的漂亮的性格温和的语文女老师比较受小学生的喜欢。

2、教学组织和活动要以大部分学生为主体对象,教学组织和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化。在4 0分钟的一节课上,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次接触语文和有足够的实践操作量。为了保证全班学生学习的时间,在教学组织上就必须让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加。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P K形式的活动。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如:我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好强的心理特点,也使他们形成团结积极向上的学习课堂氛围,上课前我经常把全班分成A B C D学习小组,进行小组P K性的教学活动。遇到情景性的表演对话就派小组代表进行对话。

3、建立全面合理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首要要培养的,教师要适时敏锐的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种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的方式,如:我在上课时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频繁的给以口头表扬:小组P K获胜的作、业完成好的、上课表现好的就奖励小贴纸,并告诉孩子们小贴纸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可以获得小奖品。将每节课时语文学得好一点的学生指命为当天的小老师,带读生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在平常教学时,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课堂P K,课后进行交流,并由教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分,这也能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听讲,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

与此同时,注意积极引导和升华学生的竞争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们少重视物质,多注重精神奖励,多关注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自己要和自己比。

(三)有效的教学反思是小学语文教学探索有效途径,也是教学的总结深化。

篇6

一、 教育教学上

首先,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只能说自己是一个半合格的老师。四年级是一批新的学生,学生来自原来的11个班级,因为是新组成的,所以一切都是新的。我知道在我肩上的担子也不轻。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现在所教的新课改,更是对教师的能力、知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是无止境的,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素养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平时我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尽管自己是一个老教师,但时代在更新,教学也发展变化,所以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只要有机会,总会虚心、主动地向本年级的其他老师学习语文教学的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本学期听课65节,课余时间还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提高自身修养。

在教学上,我知道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学生教好,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连续两年的毕业班级,今年让我带四年级,我真的感到高兴,但高兴的同时也担心,新教材我该如何把握,在这一点上,我们年级的老师都做得很好,在多次集体备课修改教学课件的基础上,再去给学生上课,这样老师心中就有底了,只是作为我个人来说,我似乎缺少了教毕业班时候的冲劲,这正是下学期需要改正的。只有老师充满了信心,学生才会有自信。这一学期下来,我班学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期末的检测中终于脱贫治富了,摔掉了语文的后百分之五,班级的整体成绩也上了一个台阶。

本学期还兼任四年级的语文备课组长,每次除了认真备课外,更多的是考虑我们年级语文教学上的特色,中年级,学生关键是基础的扎实,传统文化的积累。半学期来,我们组重点是抓特色,把特色抓到位。每个月确立一个主题教学,配合教材,做好课外积累的补充和拓展。本学期按月份常抓不断,开学初抓对联的积累,后几月除了搞好两次综合活动外,其他时间都是抓学生的成语积累。

二、班主任工作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时刻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条古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应做到。除次之外,在班级管理上,我重点采用了“管”“帮”“带”一起行动的方式。

首先是逐渐形成自己班级特色的班级风貌。刚开始,我就重点抓学生的习惯,习惯决定一切,习惯决定高度。我很赞成这两句话。从一开始抓,学生不会感到不适应,因为大家在这个学习环境中都是新的,这是我们老师最有利的条件,索性让学生在他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开始。

其次,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事情干,都觉得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在各项分工管理上,我采用责任包干,部长监督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这一学期中,我们班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在书法比赛中、写作竞赛中、朗读比赛中都获得了二等奖,尽管和第一还有距离,但是从比赛中反映,我们各个方面比较均衡,或许就是靠学生的这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第三,注重培养小干部。有优秀的小干部,等于是有半个老师在协助自己。根据我们班级的实际情况,我重点抓好几个同学,让这些同学去带动全班。我把班级学生分成里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设立正副小组长,而且没个小组里都有几个比较弱的同学,目的是让这些小组长去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各小组之间采用竞赛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第四,利用班中的一小部分学生的家长,营建起学习的家庭,让这一部分同学先做起来,给其他同学做个榜样。同时,根据我们年级的特点,努力营造书香班级。开学后不久,我就动员学生,每个同学捐献你自己认为最好的两本书,同时写好推荐的理由。同学们都很积极,有些同学甚至拿了很多书捐给班级,现在我班图书已经超过200本了,基本上能满足每个同学的需要。当然,今后下去肯定会继续做下去,但可能还会做些改正。

第五,坚持大家齐步前进。作为老师,应该有一个观念,那就是一个都不能落下。

三、努力方向。

篇7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有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课例《生命的感动》教学时,在感受父爱母爱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朗诵父爱母爱的名言同时配以歌曲《父亲》《母亲》,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当音乐结束时,我让同学们谈感受,有的同学已泣不成声,因为他们对亲情有了更深的体会。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五彩池》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一段有关五彩池的视频。你从片中看到的五彩池是怎么样的?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的眼里闪烁出兴奋地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五彩池。我看到了形状各异的五彩池。……声乐画同步的演示绘声绘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五彩池边。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为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而在教四年级下册的《西门豹》一课时,为使学生领悟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巧妙方法,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画片,看着生动形象的动画,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在教学六年级下册《》一课时我先播放了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的图片,让学生彻底有了一次美的享受,学生整个课堂都沉浸在幸福之中。可见,在教学中巧妙利用多媒体手段,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动画模拟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点,启迪思维。

古今中外的名家都非常重视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过多媒体辅助语文学科的教学,能够把多种现代化媒体的视听功能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形象。让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形成大容量的信息传送,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具体的事物,使静止的画面成为活动的情境,从而使学生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恰当地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启发学生课后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认知作用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的主要职能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精心策划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我经常设计出课件,引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解决。由于以小组形式学习,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同时也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可以化抽象为直观,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降低坡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篇8

一、小学词语教学的现状

以目前小学人教版教材为例,一至三年级每课后面都有一定的词语,在教学要求中,这些词语都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四至六年级教材中的词语不再列于每篇课文后面,而是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分为“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这两块进行集中学习。应该说,在每个教师的眼里,词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能够真正在教学中把词语教学当作语文教学一项长期而重要任务的教师却并不多。由于课堂的空间是很狭小的,教师不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理解或运用词语的表现。比如说做一个用词语造句的说话练习,不论哪个教师都是不太能够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对这些词语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记住或会写的水平上,而对词语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则十分欠缺。

二、新课标下词语教学的新教法

(一)改变教育观念,适应角色要求。

教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教师不能只是为教书而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有所创新,有所提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习得的价值已远远大于知识的习得。比如词语教学,就应该让学生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因为传统教育着眼于知识,现代教育则应着眼于智慧。智慧和方法应是同步的。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声音形态的说教,为启迪学生智慧的领悟而努力。与此同时教师更应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大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学会思考,领悟知识,收获智慧。词语教学在注重理解的同时,更应关注高一层次能力的培养,即词语的运用。

(二)多位一体,多管齐下地开展词语教学。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要求学生正确抄写词语,正确注音,正确释义,还应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基本运用发放,最终体现在学生的作文写作上。常言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抄写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掌握汉字的结构,分清形似字,避免不规范的简化字,这是治本之法;为了使学生能说好普通话,读准字音,必须给所抄的每个词语全部注音,如此一可以解决词语中有不会读的生字、难字,二可以区别多音字的读音,三可以掌握部分字的特殊读法;解释词义可使学生养成勤动手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掌握一词多义现象,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该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的同时,教师还应着重讲解一些词语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探索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变化,使学生在词语学习上能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三)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词语积极性。

长期以来,小学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教的活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这在农村更为普遍。教师把知识用语言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严厉督促下进行死记硬背。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素质教育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广发开展,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虽有所改变,但力度还是不大,教师们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既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新大纲明确指出:“词语教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正确地运用。”根据这个精神,词语教学应使学生达到“四会”,即会读、会写、会义、会用。因此,教师在具体进行词语教学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

(四)因年级而异,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词语教学。

汉字有数量多、字形复杂等特点,其中形体相近的字又特别多,全面掌握形近字、近义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字音方面,虽然汉字多,但音节有限,学生只要学好汉语拼音,就不难掌握字音。另外,文字与语言密切相关,学生在入学前就已掌握了很多口头词语,字词义不太困难。因此,就字词音、形、义相对来说,字形教学是小学一二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三四年级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认识水平提高了,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构成汉字的部件之后,能自己分析字形。由于教材出现了部分学生口头中没有的词语,教学重点就应该转到词义上去。虽然进入四年级之后,学生能根据字典和学到的识字词义的方法来学习字词义,但词语逐渐增多,出现了一些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的及更多的一词多义的词语,这时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义的辨析上。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仔细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掌握各年级词语教学的共同要求和不同要求,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在字词的音、形、义教学中,做到因年级而异,抓往重点,区别教学。

篇9

两部语文课程标准旧话重提,但这不意味争议从此消弭,也不意味可以盖棺定论。第一学段识字写字的合理定位及其延伸的诸多问题,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础性问题,值得深入讨论和持续研究。

一、“重点”的双重意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如何理解和评价“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呢?

(一)认识数量更多的汉字

2011年版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这个任务被这样分配给三个学段: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第二学段认识常用汉字900个左右,会写800个左右;第三学段认识常用汉字500个左右,会写900个左右。

对于要求“会写”的字,三个学段数量不相上下,第三学段甚至还多了100个。但要求会认的字,随着学段从低到高,数量大幅度递减,第一学段的数量要求超过小学阶段总数的一半。比起2001年版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为第一学段识字写字“减负”了,但本学段依然承担着更多的教学任务,意在满足学生尽早、大量阅读的需要,满足让学生不失时机地习得和发展书面语的需要。认识数量更多的汉字、承担更多的识字写字任务,正是“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的首要意涵。至于这任务是否合理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下文再做讨论。

(二)给予更大的施教力度

同一学段,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教师一般也要相应付出更多教学精力,但这里的“给予更大的施教力度”不是此意,而是对待同等数量、质量要求的汉字,第一学段比其他学段,教师要更用心、花费更多时间教。仅以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以下要求,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第一学段:学习独立识字。

第二学段: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第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学习独立识字”与“有独立识字能力”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独立识字能力不是从天而降,而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学习和形成过程。第一学段,学生才刚刚开始学习独立识字,距离拥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还有漫长的道路,教师必须教得多,教得细,使学生初步具备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分析、识字方法、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等独立识字的各种必要条件。第二学段进一步促使学生完善独立识字的各种条件,并尝试让学生独立识字。第三学段才能真正放手,让学生运用此前获得的独立识字能力自主识字。显而易见,课程标准对独立识字能力要求与学段同步提高,整个小学阶段的识字写字教学,从教的角度看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从学的角度看是从不独立到独立的过程。扶得最多、教得最多的正是第一学段。这无疑是“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教学重点”的又一意涵。

二、“重点”的非排他性

说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并不意味除此以外的课程内容就都是非重点。课程标准的表述是“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而不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二者有很大的区别。“马是动物”,但不能反过来说“动物是马”。从逻辑学角度看,“马是动物”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主项“马”是周延的,即对所有的马做出断定;谓项“动物”是不周延的,即没有对全部动物做出断定。同样,“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只对主项“识字、写字”而没有对谓项“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做出断定。换句话说,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除了识字写字,并未排除其他。

从1956年至今,明确提出识字是第一学段教学重点的大纲或课程标准,除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外,还有: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识字为重点”;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识字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尤其是一、二年级,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3000个左右,一、二年级以识字为重点”;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上述各部大纲或课程标准表述有别,意思却大同小异。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识字为重点”。阅读教学以识字为重点,阅读教学又占据了语文教学的绝大多数课时,据此可以推定,在当时,识字就是第一学段唯一的教学重点。

但近60年来,随着语文教学实践的不断推进,随着人们对语文课程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意识到,识字写字与习得和发展书面语必须和谐、同步进行,形成良好互动。识字写字本身不是终极目的,习得和发展书面语才是终极目的。识字写字固然是习得和发展书面语的基础,但书面语习得的凭借和发展的源头不是识字写字而是阅读,因此必须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而习得和发展书面语的过程中也可以巩固识字写字的成果,共创双赢。若片面强调识字以至于影响阅读,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对比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和2011版课程标准可发现,当下语文课程对阅读的要求大幅度提高。“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这些要求,都是1956年大纲里没有的。因此,就地位或重要性而言,可以认为,当下的识字写字已经不是、也不应该是第一学段的唯一重点,另一个重点是阅读。或者说,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与阅读的重要性或在课程内容中的地位难分仲伯。

三、与识记模式无直接冲突

儿童心理学研究揭示,第一学段学生的识记以无意识记为主。无意识记是识记者事先没有预设识记目标、没有经过特殊努力的识记活动。王振宇先生主编的《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对识记发展做了专门的介绍,其中有:对幼儿来说,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但他们早已经产生了有意识记。两种识记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均在发展,有意识记发展的速度增长得更为明显。有意识记在学龄儿童的识记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学习活动中,儿童的有意识记随着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的提高和改进而不断地得到改造和发展。二年级(约八岁)儿童的两种识记能力都很低,四年级(约十岁)比二年级有显著提高;各年级组被试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效果之间的对比关系不同,二年级无意识记高于有意识记,四年级的有意识记略占优势。到了六、八、十年级(约十二、十四和十六岁),儿童的有意识记占了优势。

以上研究成果表明,第一学段学生的有意识记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无意识记仍占优势,即这个学段学生更多、更擅长运用这种模式识记。这是就第一学段学生的两种识记模式进行比较而得出的结论。如果跟更高学段学生比较,则可以发现,第一学段学生这两种识记模式都处于低水平,都在向前发展过程中,只是发展速度不平衡而已。

那么,无意识记占优,是否可以否决第一学段以识字写字为教学重点呢?笔者认为还不可以。

先看第一个意涵——认识更多数量的汉字。无意识记占优似乎与这个学段承担的识字数量相矛盾。但是,问题的关键实际上并不在于识记模式,而在于识记水平的承受力。不妨这样假设:假如第一学段学生有意识记占优,但处于非常低的水平,那么,它可以承担起现有第一学段的汉字识记任务吗?难说。假如,虽然无意识记占优,但它的识记水平完全可以承担起课程标准规定的识记任务,那么,它与“重点”就根本没有矛盾冲突。换一句话说,假如识字任务与识记产生了冲突,那也是与识记水平的冲突,与识记的“有意”和“无意”都只有间接关系而没有直接关系。遗憾的是,从现有的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中,我们还没有看到第一学段孩子的识记水平能够识记多少汉字的直接证据。所以,因无意识记占优而否定第一学段以识字写字为教学重点,显得证据不足。

再看第二个意涵——给予更大的施教力度。无意识记与此产生冲突了吗?请看:识记(包括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主要条件不在所记内容本身的鲜明性,而在人的心情(兴趣、情感)与活动的方法。记忆的效果取决于儿童对识记材料的操作、对比、及时再现、归纳等智力活动方式。情感投入、活动方式得当,一个人即使并不想要把这些内容储存在记忆里,这些内容却很容易被记住。儿童的无意识记与材料的性质有关。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鲜明的材料容易引起无意识记。但这不是主要的,无意识记主要取决于主观因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儿童的兴趣、情绪的强弱和态度。另外,还取决于活动的方法,即对于所要掌握的内容积极认知的方法。(王振宇《儿童心理学》)

因此,在学生无意识记占优的阶段,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灵活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意涵上,无意识记占优不但不能否决识字写字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反而证明需要加大教学力度。

篇10

继续落实集体备课制度,群策群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时间:每周周四上午第3,4节

各年段召集人:低年段:

中年段:

高年段:

要做好每次活动的记录.

开展"语文课堂学习模式"的探究

本学期,科组继续以"提高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为突破口,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启发学生"读中悟,悟中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多途径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课外知识量:每节课前5分钟安排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活动.(讲新闻,讲知识,,,,,)

改进课堂学习模式,课堂上尽量做到少讲多练,留出时间给学生练习,并针对学困生进行分层次练习.(在此基础上做到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每天书面作业不超40分钟,五,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不超60分钟)

各年段开展课例研讨:

时间

年段

上课教师

上课内容

第6周

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

第7周

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

第8周

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

,根据课例中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下阶段不断改进实施.

开展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1,开展学科试卷交流与优秀作业展示活动(第九周)

2,在学校内认真开展读书知识竞赛,继续开展"书香校园"活动.

(1),开展书签制作比赛.(第10周)

(2),读书知识竞赛活动.

形式:笔试进行

竞赛的内容:

1),教师推荐的读书书目.

2),以课文学习为基础,拓展相关的文学知识.

3),课标要求掌握的70首古诗.

3,继续开展学生朗读情况抽查(10至15周)

4,书法比赛:(第12周)

(1),一年级内容自定.

(2),二年级默写四字词语.

(3),三至六年级默写成语.

评分标准:1),字要写得漂亮.

2),所写的内容一定要正确.

四,多方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