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03 17:3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措施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挫折教育;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71-01

小学语文教学具有着人文性特点,可以为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提供基础,在语文教育中渗透挫折教育,让学生能够正视困难,不畏惧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一些具体方法来实现。

一、以课堂资源为出发点,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遭受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面对这些挫折我们勇敢接受而不是一味逃避;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而不是一撅不振;要满怀激情的拥抱生活,而不是束手无策。遭遇挫折是生活中时常发生的事情,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挫折结果常常不同,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如果遇到挫折便心灰意冷,失去了信心和勇气,那么挫折将会成为通往成功途中的一个绊脚石,跨越不了的话你将会一事无成。相反,在逆境中能勇敢的接受,面对挫折,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这将会是终生受益的。

在《梅兰芳学艺》中,梅兰芳拜师学艺,开始老师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但是他不放弃,通过他努力刻苦的训练自己的眼神,最后别人夸奖他说他的眼睛会说话了。从这篇故事中,孩子们通过分析体会,不仅明白了做任何事情要成功必须勤学苦练,还懂得了挫折并不是战胜不了的,有了正确的态度来看待挫折,就要想办法战胜挫折,克服困难,就会取得成功。具体来说:理智的态度,正确看待挫折,不畏惧,冷静分析,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找出问题的所在,思考找到解决的办法;灵活的策略,策略不同于方法,而是在问题解决之后形成的一种意识,在遇到困难后先预设适合的解决方法,通过有效的实践中去感受和体验,作出判断形成最终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孩子而言,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很重要,这有助于他们冷静分析问题,更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坚定的信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不断地尝试,才最终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二、树立榜样,以此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课文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榜样。《山茶花》是一片托物言志的课文,文章中的山茶花“如雪的洁白,似高山飞瀑溅出的晶莹的水花;如霞的粉红,似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如墨的浓黑,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这花确实很美,颜色鲜艳,形状美丽。前文演绎了山茶花的美艳,其寓意在于它在生长过程中付出了无数艰辛的努力,花骨朵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蕴蓄最终才开放的。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山茶花的形态美,运用图画、音乐等教学手段使整节课洋溢着美育气氛,同时对于展现山茶花精神美的段落进行诵读与品味,使学生明白,山茶花的美不仅仅是它的外表,还包括了它不屈不饶的精神。让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的同时能收到美育的熏陶,使学生在认识的不断深化中,以这些故事中人或事物面对挫折时坚韧不拔精神的作为衡量自己的尺度,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三、循循善诱,个别指导

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他们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气质,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以及接受能力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也不同的。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强,有些学生反映较慢,有些学生坚强开朗,有些学生孤僻软弱。作为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能以一概全,要尊重个别差异性,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首先,对学优生严格要求。品学兼优的学生常常受到老师的青睐和关注。这类学生在犯错的时候老师可能会不自觉地缩小他们的缺点。有句俗语叫做响鼓不重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学校里,成绩的好坏不是评价的全部,但是也属于主要的评价标准。成绩好的孩子在其他的品德、劳动、性格等方面并不一定也是优秀的。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常常被赞扬包围着,是家长的骄傲也是班上的榜样。但正是这种学生,长期的沉浸在被鲜花和掌声的包围中,慢慢的心理变得很脆弱,稍遇挫折很容易变得不堪一击。我们班上有个女生,她成绩优异,课堂上能够集思广益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能够给老师带来惊喜;作业认真完成,书写工整;在班上也是小干部,是老师最得力的小助手。老师,家长,同学对她都是赞不绝口,有时她犯点小错我也只是简单的提点一下,认为这个聪明的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下次注意就行了。但是在层层的光环包围的她不愿正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当我批评她时,她低下了头,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天我接到了她家长的电话,说她回家就哭,情绪很激动,不愿意上学了。这件事给我了一个警示,那便是挫折教育刻不容缓,即使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也要正确的看待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更要正视他们的不足。所以老师在面对优等生的时候,要及时指出他们各方面的缺点和不足,客观看待问题,帮助他们培养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其次,多关注学困生。学困生一般指的是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在老师和学生以及家长心里都占有主要的地位,学困生通常都是在学习上较为吃力,跟不上班上的节奏,成绩总是不尽人意。学习就是他们最大的障碍。在学校,这些学生多半显得不自信,甚至自暴自弃。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常常显得更加沮丧,感觉自卑,没有勇气,认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行,破罐子破摔。那么老师在对待这些学生的时候就更要注重方式方法,要更加的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和人生观。

此外,从心理分析入手,引导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当人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往往是消极的。如有的学生考试考得不理想,没有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于是就沮丧,失去信心和继续前进的动力。更有甚者会想不开跳楼、自杀。这种事情在报纸上也常有登载。可见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些统计数据表明,经常处于担忧、苦闷等不良清绪状态下的人容易患癌症。因此,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是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是人的生活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顺心的事情,碰到了挫折我们该怎么办呢?情绪是具有调节功能的,这个时候就应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参考文献:

篇2

1.教学观念陈旧。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依然很陈旧,课堂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教学中教师整堂课贯穿讲授的模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没有参与感,缺乏学习的兴趣。同时,小学生年龄小、好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就不怎么集中,从而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最终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单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目前仍采用的是教师单向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通常整堂课四十五分钟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在讲学,学生在听。这样的灌输式教学手段,也极大的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不利于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3.缺乏师生交流。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使其无法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性格爱好、学习能力等。教师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无法提出针对性较强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法提高。

4.教学设备不完善。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设备还不是很完善,尤其是贫困山区,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严重匮乏。这是导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无法较快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很多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教学设备的不完善所致。因此,教学设施的完善,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有效对策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努力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白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情况,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尽量避免整堂课贯穿式的讲解,而是要尽可能的让学生来“说”,并适当加以引导,提高其对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

2.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整体质量。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好奇、并且好动的年纪,很难在同一件事情上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一直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对学习感到无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篇3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课改的推动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也开始进行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落后,无法实现新的教学目标,不利于现代人才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只重视学生对考试知识点的掌握,而忽略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而,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根据新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式,以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我国致力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做好角色扮演,辅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独立的思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多动脑,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解《刻舟求剑》这一课时,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用文章中的方式无法找到掉落水中的剑的原因,以此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文章中的美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新的教学要求,调整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坚持新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篇4

本文简要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的措施,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依赖

小学语文是我国教育体制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是学生今后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因此,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21世纪是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走进我们的课堂[1]。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但是,目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存在很多问题,存在一些弊端,同时对信息技术的过分依赖也降低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要明确当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想出对应的解决措施,让信息技术更好的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

1.1过分守旧:

尽管我们已经具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但是对很多语文老师而言,传统的板书和言传身教依然是他们坚持的教学方式。很多老师的想法过分守旧,他们不相信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他们的教学效率,他们更加愿意自己在黑板上板书,然后将知识一点一点的灌输给学生。一方面是他们不相信信息技术的作用,总觉得华而不实,不能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他们或者前辈们的教学经历告诉他们,只有依靠自己的嘴和手中的粉笔才能真正做好小学语文的教学。因此,在很多小学语文课堂中,尽管他们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条件,但是很多老师实际上是不去使用的,这在一些已经有了很长教龄的老师身上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1.2过分依赖:

新鲜事物总是让人们心中充满好奇,想要去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小学语文教学是目前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也受到很多小学生的欢迎。于是很多老师为了时尚赶时髦,过分依赖信息技术[2]。很多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将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让小学语文课堂变成无笔式教学。就是他们在课堂上都是利用多媒体来展现自己想要教授的内容,在黑板上很少甚至不会进行板书,有时候一堂课下来,上课的时候黑板是什么样,下课了黑板还是那样,一点书写的痕迹都没有。上课就变成了老师陪学生一起观看投影仪。这种对信息技术过分依赖的心理也是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尽管信息技术具备强大的功能,老师的很多工作都已被信息技术所取代,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老师适当的板书以及讲解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老师水平有限:

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对很多老师而言,他们需要花时间去学习。但是很多老师由于时间或者年龄的关系,他们无法很好的掌握信息技术,无法在课堂上熟练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就导致很多老师心里面很想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是实际上缺乏操作能力,最终导致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无法实现。

1.4资金投入不够:

要想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那么一定的资金投入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需要投入资金购入相关的机械设备,同时互联网上有些信息并不是免费的,我们需要投入资金购买。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有资金的支持,但是目前很多小学的资金投入有限,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添加设备,根本无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现多媒体教学。

1.5设备破坏严重: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机械设备,而且这些设备大多都是固定在教师里,老师无法时时刻刻进行监管。而小学生本身心智不成熟,再加上活泼好动的性格,他们会鼓捣这些留在教室里的机械设备,由于操作不当,最终损坏机械设备,导致无法进行教学。因此,设备损坏严重是目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之一。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改善措施

2.1加强培训:

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是改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的措施之一。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老师思想上的教育。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接受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同时也要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的不足以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让他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做到有所取舍。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老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很多老师都是在走入教学岗位后才接触到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因此他们也不是很熟悉,也需要学习,为了能够正确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老师首先就要努力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很好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而且这个培训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不间断的。因为现代科技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和教学的需要,老师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满足教学的需要。

2.2学校要增加资金投入:

雄厚的资金是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资金,一切都是妄谈。所以,学校要增加资金投入,为每间教室都安装必要的机械设备,而且还要进行维护和更新,以满足长期教学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2.3加强管理: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载体就是多媒体设备,而多媒体设备都是固定在教室里。因此,为了保证多媒体设备不被破坏,我们需要加强管理,确保多媒体设备能够长久的使用。为此,我们要在一些必要的设备上加上锁,而且还要在学生中指定一个管理小组,防止同学或者其他人破坏多媒体设备,同时老师还要定期的检查,至少每天上学和放学都要检查一次多媒体设备是否被损坏。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保证多媒体设备能够为我们的小学生提供长期的服务。

3结语

信息技术具有十分强大的能量,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3]。因此,我们要学会它并且善用它,既不能一味排斥,也不能全盘依赖,我们要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将信息技术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的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帮助小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春华 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高亚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D].鲁东大学.2012.

篇5

小学语文 教学现状 改革路径

一、现状反思

近几年来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加快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因为小学语文教师们普遍感都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跟不上思维越来越活跃和求知欲越来越强的学生了,所以他们就开始了主动学习和主动充电,最终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再就是学生的学习成果非常有进步,课改中部分地实现了学生由单一被动式学习到自主、合作及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学习亲身经历中感悟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然后在快乐中提高了自己的写字技能、朗读技能及语言应用技能。

二、问题和不足

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1.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目前的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感觉很累,因为他们都是在尽心尽力地去备课,上课及做辅导,几乎要从早忙到晚,但是效果甚微。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原因就是教育理念上的缺失,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没有能从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去改善过去那种几十年重复不变的劳动。

2.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及阅读能力低下

目前约束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主要是有来自于教师指导不到位的原因,同时也有学生的生活舞台太狭窄的原因,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是写作文的时候老感觉无话可说。

另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课堂教学代替了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小学生根本没有能从自身理解的角度去把握文章内容和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样也就会使小学生缺乏分析与理解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当

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固然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对多媒体这些教学资源利用是不当的,有的甚至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致使很多学生的读写、思考及思维表达等都被多媒体课件替代,这样的教学现状严重影响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4.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落后

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因为知识积累不够,又不能及时补充新鲜知识的原因导致了自身知识结构不健全,很多的老师只能是利用死板的教学方案机械式地向学生灌输所谓的语文知识,这样的状况也是阻碍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路径选择

1.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都非常认真的钻研教材,备课也非常充分,但是在课堂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只是把备过的内容不加选择的传授给学生,而本应该作为课堂主体的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的小学语文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及主体性。所以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输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记忆特点,然后采取符合学生学习和认知规律的教学节奏授课,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其次,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要做到因材施教,要在充分发挥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最后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实现在快乐中学习的目的,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师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及时增删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处理好教材内容与教材内容外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师要灵活地利用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知识架构来适当这拓展或删减教材内容。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首先用好教材内容,绝对不能因为引进教材外的内容而忽略了教材内容,忽视了对课文的研读,这样的做法也是不科学的。因为目前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不但给教学提供了内容,同时还给教师提供了很多教学方式的导向,教师一定要精心研究标准教材。另外,教师在准确分析和定位好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考虑引进标准教材之外的相关资料,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作品背景的了解,不但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且还可以有效拓展学习内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读书是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及素质的关键,所以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阅读教学观念,坚决驱除“课堂代替阅读”的弊病,要不断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教师要尽力通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方式多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小学生能有时间去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再次,教师要多注意向学生传授相关阅读技巧及方法,使学生都能做到在阅读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积累。最后,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的良好条件,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能有书读,有喜欢的书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4.要合理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资源,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综合教学素质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好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字,虽然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带来很多的教学便利,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多媒体教学也有很多弊端,那就是会影响到对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培养。正确的多媒体教学观念应该是只把其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需要用板书的地方还必须要尽力用板书,能通过自己朗读或示范的地方尽力不用多媒体,因为教师的这些亲身力行的行为都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性。其次,除了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教学素质之外,学校及主管教育部门也应注重对小学语文教师能力的培养,不但要不断加大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投入力度,而且还要通过制定奖惩措施来激发小学语文教师的自主学习激情,要鼓励他们都能不断更新和改革教学方法,要勇于创新,要尽力突破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逐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维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中小学电教(下),2011,(4).

[2]黄江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探析.考试周刊,2011,(28).

篇6

关键词:激励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85-01

通常情况下,在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教师最常用的教育方式便是激励教学。激励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探知。从长远来看,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培养学生养成自我激励的优良习惯,促使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其以后大有益处。

二、激励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不断促进小学生建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会通过小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好与坏。这种方式不仅阻碍了小学生对于自信心的建立,尤其是原本学习较差的学生更为显著,时间一长,小学生便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当教师问到小学生一个简单的问题时,他们便常把“我不会”、“我不行”等词语挂在嘴边。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对于学习没有足够的勇气,常常怀疑自己。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用敏感性语句教训或者打击小学生,此时的小学生心灵比较脆弱,较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因此,这类学生更应该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关爱,使小学生建立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不断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激励教学的方式,可以很清楚的认识到改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为重要。所以,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是对事物不断认知的过程。恰恰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激励、物质鼓励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语文更富有激情。在小学生看来,只要获得教师的认可,就是小学生最在意的事情。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多多鼓励学生,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可能力

一般情况下,一旦人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认识它。因此,兴趣是一个人认识并追求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论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好与坏,教师都应该注重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认可,应该付出更多的时间来关注语文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在这一类学生面前,教师更应该表示认可并鼓励他们要继续努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只要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更加充满自信心。同时,在教师教学活动中,采用激励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间。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即使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教师也要宽容对待,不要嘲笑、呵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如何将激励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1、从小学生自身情况着手,树立激励的信念

作为激励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应从学生自身出发,树立起激励的理念。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要让学生能够感觉到教师对于自己的激励是发自内心的激励。而小学生一直在逐渐成长,便会更加需要关注,因此,教育者所建立的教育理念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过程的所有细节。

2、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积极的语文课堂氛围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营造出相对积极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的建立往往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通过环境的设计、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课堂激励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苟言笑,满脸严肃,即使采取了一定的激励教学,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激励教学的效果。也就是说,小学生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往往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采用激励教学方法,而且要为激励教学方法的开展奠定基础,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促进激励教学方法顺利的开展。

3、鼓励并期待小学生有一定进步

教师要对学生保持一种期待心理,并使笑学生能够明白,教师是时刻在关心着他们。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期待激励的过程,而且还要创设出期待激励的目标,从而让学生能够建立起对于激励教学的认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开展激励实践的方式,对过去教学状况不足的认识进行改变。由此看来,只有不断地加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学措施的应用,才能够促使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语文学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学开展的过程来看,合理将激励教学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由于激励教学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激励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师不仅要加强对激励教学法的使用,而且还需不断更新和拓展小学语文教学手段,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小学语文激励教学法的开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采用激励教学法,不仅可以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具体而又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能够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其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提高。所以,将激励教学合理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益。只有不断加强激励教学的运用,才能掌握合理的技巧,才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

篇7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前言

考虑到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学校应重点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应将语文教学作为重要的学科教育来开展,应结合小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特点,认真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基于对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只有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才能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能满足教学需求,达到小学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应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有足够的重视,并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应构建有准备的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积极构建有准备的课堂,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教师应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课堂教学有充足的准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具有重要作用。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为了保证引导作用能够全面发挥,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认真的备课。备课时,教师不但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还要对学生的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做到对课堂教学形势的全面掌控,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使学生能够从课堂教学中获得主要的语文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2.学生应做好课前预习,加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的准备之外,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也应该做好课前准备,主要应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学生要提前了解课堂内容,预习书中的课后问题,加深对书本内容和课堂内容的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不但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自学能力,还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构建有准备的课堂是实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目标的重要措施。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应构建乐学、会学的课堂

目前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就要构建乐学、会学的课堂,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地组织一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田忌赛马》这一课时,可以在班上组织分角色表演课文,先在每个小组练习,然后全班学生共同参加。学生喜欢哪个角色,就演哪个角色,一次一次地进行交换,每个学生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了解,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演理解了课文内容,无需教师在课堂上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内容了。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获得了理解,在兴趣中掌握了知识,效果很好。

2.把课堂参与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浓厚的兴趣如磁铁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驱使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充分挖掘这一有利因素,教师必须在学生出现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满足小学教育的需要。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教育阶段,考虑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我们应给予小学语文教学足够的重视,并从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认真分析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措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满足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积极探索语文教学方法,从多个角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星.试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5,(06).

[2]付君.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J].成才之路,2009,(25).

[3]杨海芬.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整合[J].小学时代(教师),2010,(05).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生教育中重要的一项课程任务,作为基础性教育的工作之一,教师应对小学语文教学投入更多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师担当着小学语文课程的重任,在平时教学任务中,应将有效性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进行开展。在教学内容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加入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指的并不是教师授课内容的多少,而是小学生对教师信息的接收量的多少,教师在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将本身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接收情况做出综合考量,只有学生能够掌握教师教授的教学内容才算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弊端,教学有效性不高的现状需要改进,我在总结了教学弊端的前提下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手段单一、教师理念陈旧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演讲式教学,依托教材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单一的教学手段不能促进学生多元化思维的产生,因此教学手段单一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其次,不同的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同,甚至有些教师会对教材理解造成偏差,影响学生学习。随着社会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趋势,而不少语文教师仍然秉承旧一套的教学方法,不能跟随时代进步而创新发展。传统的教学以说教为主,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题,严重影响了学生进行有效性吸收的反馈环节,陈旧的教学理念不能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体现死板的教学过程,并且很难收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二)对学生课前预习不重视,课堂效率低下

小学生自觉性低,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课前预习,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效果不佳,学生不能及时的吸收教学内容,对知识一知半解,语文教学有效性不高。

(三)过于追求课堂教学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常产生教师授课积极热情,学生听讲认真,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情况良好可是课下教学效果一般。追究问题本源,教师过分注重课堂教学形式,教学中缺乏深刻思考与深入讨论。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给学生留够思维空间,被动的接收只能是造成学生学习疲惫,缺乏自主学习环节。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立足教材,更新教学理念

有效性高的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建立在教师积极完备的授课内容上,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做足工作。充分解析教材课本,在剖析教学教材的基础上形成课件,吃透教材文本才能够编写出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才能在课堂向同学全方位的展示语文知识,学生学习才能更加有效。其次,教师应处在社会发展的前端,以敏锐的嗅觉发现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创新观念,在顺应时展的前提下讲授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内容。

(二)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课堂接收学习信息有效性高的保证,只有经过初次预习与诵读的教材,学生在课堂进行学习是才能印象深刻,有效学习。因此,针对小学生缺乏课前预习的情况,教师可以因材施教,采取措施引导学生预习。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启发学生课前预习。向学生布置有趣的课前问题要求学生校外寻找答案,让学生处在知识探求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与家长的互动来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联系家长帮助学生在家庭娱乐活动中加入亲子朗读活动,将语文教材进行预习,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应属于教师与学生互动式教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能够更加科学有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避免形式的演讲式教学,空洞的语文课堂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教师应将课堂打造成拓展的语文知识讲堂,将学习语文变成一中由内部吸收到学生外部探索的过程。教师在讲授完教学内容后应引导学生使用知识,帮助学生加工知识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另外对于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应有所区别,帮助低年级学生克服年龄障碍,通过画画与模仿表演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语文教学内容。学生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才能独立自主的运用知识,形成创新思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措施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为了更好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制定上有了一定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随之改变,但不能一味的应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忽视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要求,还应该遵循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注重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取长补短,既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改变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主能力和注意力较差,所以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学习。对于教师而言,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宜过多,教师应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填鸭式教学[1]。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有趣的话语,不要一味的讲解课文的知识,显得枯燥、乏味,应该从课文的内容中引申出来一些让学生可以联系到自己的知识,从而在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思想,让学生知道学习不是为了教师和家长,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教师也要根据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进行重难点的区分,并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时间久了,学生会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2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际上,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更是学生在文字、语言和沟通等方面的重要学科,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简单的说,小学语文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通过学习有效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上的内容,还要结合实际的生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好习惯,根据学生的喜好,让他们自觉的去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哪怕是漫画,让他们从阅读中寻找快乐,教师应正确的引导学生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联系实际,并有效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体验生活,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累积。总之,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联系实际的生活,让学生对语文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语文的学习中寻找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凸显学生的学习优势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不可能会在一整天的学习中都保持着饱满的精神,所以,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他们的学习方式合理的安排整节课的内容和时间。根据有关实验表明,小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时间会逐渐增长,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再逐渐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结构的时候考虑学生什么时间接受知识最好,把握知识之间的过渡,把重点的知识放在学生积极性较高的时间段内进行讲解,让他们在有效的时间内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优势,有效的利用他们的优势进行教学,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满足小学生的心理要求,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教师占据主导的地位,但教师不要一味的讲解,让学生觉得整个课堂特别的枯燥、乏味,教师应该运用巧妙的语言或是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可以轻松快乐的学习,而不是一味的听讲,造成他们听觉性疲劳[2]。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课本中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补充课本中没有显示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演切身的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应该把握整节课的时间和学生的情绪,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和表扬学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逐渐的提升。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教学水平的衡量标准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需要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索和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学的好坏不仅仅影响的是一门学科,也会对学生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常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曜文.新课改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J].科技资讯,2014,(14):170.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发展

一 引言

小学语文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课程,它是情和意的有机统一学科,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和审美特色,很多文章都是图文并茂的。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致使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人翁地位,压抑了学生自身实际能力的发挥,片面强调学生们听好课,做好笔记,而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了小学语文课堂基本上还处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形式和方法。这些情况都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的明显不符,因为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应该正确指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汉语,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且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其智力发展与学习习惯培养同步进行。

二 努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老师面临着巨大的改革挑战,那种拘泥于过去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应当前时展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努力在“低耗高效”上下足功夫,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基本导向,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注重学生的共性和差异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具体做法如下:

  

(一)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多让学生提问,让学生具有质疑的学习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学习作风,才能使其具备学好语文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并在课堂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努力营造出一派平等祥和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共性和个性,才能有效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和不安感,使他们在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情境下自由大胆的学习语文;

  

(二)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各项综合因素和个体差异,在课前进行自由分组,使学生获得各种不同的群组交流机会,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经验交流,获得同龄人之间的肯定或启发是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老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巧妙启发和引导,或者由浅入深,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辩论式的讨论等,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各抒己见的活跃气氛之下进行自主学习。此外,小组讨论还可以扩展到全班讨论,让小组讨论的成果在班级整个集体中得到肯定或者交流,从而在最大可能上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学习效果;

  

(三)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因为正如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所示,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学习情绪有着某种直接的联系。因此,老师必须注重语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注重学生的情绪变化,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教学情境,使其学习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才能在学习的时候表现出踊跃的态势。因而,语文老师应该加强自身知识能力的修养,并结合使用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方法,使得语文教学体现出美与智慧的完美结合,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四)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需要更多记忆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记忆模式,而是应该通过直观性的教学方法,比如说使用简明扼要的板书把课堂内容呈现给学生,并通过口头讲解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换句话说,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视觉和听觉并用,且重视书面的内容质量,以高度浓缩的板书内容来归纳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要点,使知识具有直观性,系统性和结构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内容具有内在联系,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就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以清晰的脉络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小学语文虽说属于基础课程,但是仍然属于语言范畴,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一定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一定的语感,使学生能够从心灵上走进语文文章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去,从心灵深入体会到语文文字的美感与魅力所在,从而使得学生真正理解文章,身临其境的朗读课文,感悟文章之美,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加强对于语文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不是单纯的学习,更是体会语文之美的艺术再现;

  

(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尽快转变角色,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努力创建融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并且,语文老师要尽快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工作,即突破课堂,突破书本,突破单一,突破共性,从而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综合,走向个性,在这种“突围意识”的指引下,运用教学的智慧和热情走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重视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这样,可以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或者触类旁通,激活学习的思维。此外,语文教师还要重视对于学生综合朗读能力的培养,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和面临的困难进行正确对待,要认真细致的给予学生学习评价,切不可随便从事,那样,很可能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因而,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谨记,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要具有励志性,真诚性和动态性,一切以学生为根本教学目标,才能写出具有内涵的教学评语来。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基础性地位不容忽视,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努力改进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在创新教学方法上多下心思和功夫,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实现几个方面的教学突破,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使小学语文教学走上一条质量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1)